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电子管多管并联原理

2023-08-17 21:48:20
共1条回复
clou

电子管多管并联原理是参数相同。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当集管各参数都相同时,可以进行多管并联。

相关推荐

电子管原理是什么

电子管原理是指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它是一种电子器件,由一个或多个真空管和一些电子元件组成,可以放大、改变或控制电信号。电子管的工作原理是:电子管的内部由一个或多个真空管和一些电子元件组成,真空管由一个发射极、一个收集极和一个中间极组成,发射极和收集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子束,中间极可以控制电子束的流动,从而改变电子管的输出电压。电子管的其他电子元件,如电容、电阻等,可以控制电子管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放大、改变或控制电信号的功能。
2023-08-10 12:25:121

电子管工作原理

电子管是真空的,有二极、三极、四极等多极之分。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阴极(也称灯丝极,6V交流电源供电)对其它电极(二、三、四等),施加不同的电压就会从阴极上获得不同量的电子流。这就是电子管的工作原理。
2023-08-10 12:25:237

电子管原理是什么

电子管原理电子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它由一个或多个真空管和一个或多个电极组成。真空管是一种由真空封装的管状电子元件,它由一个或多个电子放射源(热电极)、一个或多个电子接收器(冷电极)和一个或多个电子控制器(控制电极)组成。电子管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源给真空管供电时,热电极会发射电子,这些电子会穿过真空管,然后被冷电极吸收,控制电极可以控制电子的流动,从而控制电子管的输出信号。
2023-08-10 12:26:141

介绍下电子管的原理?

电子管中,除二极管、三极管之外,还有四极、五极……另外,还有复合管。二极、三极管原理相对简单,多极管要复杂些。找教科书慢慢看吧。
2023-08-10 12:26:255

电子管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电子管工作原理电子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它通过电子来控制电信号和电流的流动。它由一个导电的金属管和一个真空或气体填充的玻璃管组成。电子管内部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源,如阴极和阳极,它们可以产生电子流。这些电子流可以在管内传递,并在阳极处放电,产生光或热。电子管在电视机、收音机、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
2023-08-10 12:26:461

电子管原理是什么?

一栅和二栅应严格对栅,这样帘栅对电子截获小,可减小帘栅耗,改善电流分配提高性线
2023-08-10 12:26:573

电子管整流原理是什么

电子管整流原理电子管整流原理是指电子管在整流电路中的工作原理。整流电路是一种电路,它可以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电子管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子管的基极与收集极之间的电压超过一定的阈值时,电子管就会导通,从而使电流流过电子管,从而实现整流的目的。当电压低于阈值时,电子管就会断开,从而阻止电流流过电子管,从而实现整流的目的。
2023-08-10 12:27:041

电子管功放原理是什么

电子管功放原理电子管功放原理是指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原理。电子管功放是一种电子设备,它使用电子管来放大电子信号,从而产生更大的输出功率。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原理是:电子管的输入端接收一个较小的电子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一个更大的电子信号,最后将其输出到负载(如扬声器)上。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功率取决于电子管的类型和输入信号的大小。
2023-08-10 12:27:121

电子三极管工作原理,最原始的三极管,不是现在用的晶体管。

电子三极管由阳极、阴极和栅极组成,阳极加正电压,常用的在几百伏,较大功率的电子管的阳极电压在千伏以上.阴极经过自生偏压电阻接地,栅极相对于阴极是负电压(自生偏压的栅极实际上是接地的).音频或高频信号由栅极经过电容输入,栅极电压越负,阳极电流就越小,相反,栅极电压越正,阳极电流就越大.
2023-08-10 12:27:213

电子管失真是什么原理?

产生原因:在分析电路时把三极管的导通电压看作零,当输入电压较低时,因三极管截止而产生的失真,这种失真通常出现在通过零值处。与一般放大电路相同,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是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得三极管在静态时微导通。在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并非是输入信号完全的、真实的放大,而是多多少少走了样,这种走样即是失真。引起失真有多种,此为失真的一种形式。克服方法:避开死区电压区,使每一晶体管处于微导通状态,一旦加入输入信号,使其马上进入线性工作区。提供给晶体管静态偏置使其微导通有三种途径:1、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的压降产生偏置电压;2、利用VBE扩大电路产生偏置电压;3、利用电阻上的压降产生偏置电压。扩展资料电子管与固态电路失真虽然失真简单地说就是把正弦波的峰/谷削平,但由于具体电路总不是理想地按照简化了的理论模型来工作,所以真实的波型削得总是不那么地道。电子管由于里面的工作必须靠电子在电极之间飞来飞去而实现,电子飞得再快,在那么粗大的管子里飞,也是要花时间的。所以电子管对输入信号的反应总是比较缓慢,显得有点延迟,而且变化也不会太剧烈。表现在波形上,就是在原正弦波与被削出的平台的衔接处,变化总是比较圆滑的。耳朵对此的反应就是音色柔和、温暖。而固态电路就会把波形切得很有棱角,所以听起来动态更猛、音头也更清晰,但听久了就会觉得刺耳和单薄。虽然目前世界上对音色的主流共识都是觉得电子管失真听着舒服,但在真正的纯电子管电路里,电子管需要工作在几百伏的高电压下。所以只有笨重的机架式前级(如ADA、Mesa/Boogie、Engl等的电子管前级)才能实现电子管失真,而用电池或9V变压器驱动的单块只能依赖固态电子器件(通常是二极管)来削波了。至于以Tech21为首的一些著名的音箱摸拟器(SansampGT-2,以及机架式的PSA-1等),则是以固态电路模拟电子管的信号响应曲线。因此它的音头一定程度上还是能比传统的固态电路失真柔和圆润一点。但毕竟以现有技术,还远不足以以假乱真。近年来,又逐渐出现一种新的技术,就是用固态电路产生失真,但用在低压下运行的电子管作补偿。这种产品可以在9-15V的低电压甚至是电池推动下运作,而且既有固态电路那么大的失真度,又确实有一定程度的管味。从Rocktron早年的众多有电子管的机架式前级到现在的SilverDragon单块、Ibanez的TubeKing系列,Guyatone的Flip系列、Vox的Cooltron系列,都属于这种类型。它还有一大好处,就是低压运行下的电子管不会象真电子管失真里的管那么短命。高压下的管能用一两年就了不得了,而这些效果器里的管甚至可以一辈子不换。而且就象纯电子管音箱那样要“煲”半个钟头左右音色才好一样,这些效果器的声也是越“煲”越好,不过它们“煲”的时间也象其寿命一样,被放大到数以年计。基于这些优点,也有厂商推出了用前级电子管给固态后级电路作补偿的产品,如ADA的MICROTUBE后级、VOX的VALVETRONIC系列音箱。当然,一个信号最终的质量,取决于电路中最弱的一环。只要失真还是由固态器件产生的,电子管再怎么补还是不能全补回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越失真
2023-08-10 12:27:411

高频电子管是怎样加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与普通电子管是一样的,灯丝加热,控制电子发射起放大作用
2023-08-10 12:27:572

电子管的构造原理

下面的讨仅限于真空式电子管二极管:考虑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摄氏800度以上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若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在上面说到的显像管,阳极上就加有7000--27000伏的高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二极管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电子二极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工艺,杂质附着以及材料本身等原因,管内会残留微量余气,成品管都在管内涂敷了一层吸气剂。吸气剂一般使用掺氮的蒸散型锆铝或锆钒材料。除特殊用途外(如超高频和高压整流等),为便于使用和增加一至性,均为两只二极管,或二极三极,或三极三极以及二极五极等合装在一个管壳内,这就是复合管。 三极管二极管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单向导电的性质,当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再加上一个带适当电压的极点,这个电压就会改变阴极的表面电位,从而影响了阴极热电子飞向阳极的数量,这就是调制极,一般是用金属丝做成螺旋状的栅网,所以又把它称为栅极。这就是阀门功能了。由此可以知道,当作为被放大的信号电压加在栅极----阴极之间时,由于它的变化必然会使阳极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又由于阳极电压远高于阴极,因此栅阴极间微小的电压变化同样能使阳极产生相应的几十至上百倍的电压变化,这就是三极管放大电压三极管信号的原理。 四极管纯粹意义的四极管只是在电子管的发展史上作为验证管出现过而没有进入实用,在商品功放里超过半数以上的机种用的是束射四极管。束射四极管全部是功率管,对功率管的要求是产生尽可能大的阳极电流。束射四极管在电极的结构上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使其在保持和其它功率管体积差别不大的前提下,能够形成比其它功率管更大的阳极电流。束射四极管的几个结构特点:1. 阴极为椭圆型,这就增加了阴极的有效发射面积,从而增加了热电子的发射量。2. 和三极管一样,在抑制栅极和阳极之间加有帘栅极,作用前面说过了。3. 在帘栅极和和阳极之间加了一对弓型金属板(说到重点了,注意下面的表述),这就是集束屏。集束屏在管内和阴极相连即与阴极等电位,它迫使已经越过帘栅极的电子流只能沿弓型金属板的开口方向成束状射向阳极。
2023-08-10 12:28:071

能不能将电子管的工作原理说的更详细一些,基础有些薄弱,谢谢

回答者: yinkeyou 回答的很好!
2023-08-10 12:28:222

电子管6N1工作原理

6N1为电子管收音机中做中放与检诐用、为双放大器、早期三灯机中用较多。仪器类为前级放大用。内结构灯丝、阴级夽管、栅网、外屏、九脚管放两组结构。
2023-08-10 12:28:312

电子管原理与运用

电子管也称真空管!是早期电子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里的核心元件!典型的也是二极管和三极管!在真空的管壳里设有被灯丝加热的阴极!(受热能散发电子的物质)不远处设有带高压正电场的阳极板!由于是真空环境!阴极散发游离的电子被高压阳极板吸引形成了有方向的电子流!这就是真空电子二极管!和现在的半导体二极管有同样的功能!在阴极和阳极间增设一层网栅,(栅极)这样由栅极的变动电场来控制阴极和阳极间的电子流波动就有了具放大功能的真空三极管!(栅极的电压比阳极的电压低很多!)由这个原理而派生出的其它真空管就多了!其实到后来的示波器阴极射线管,电视机显像管都是这个真空管的衍生品!真空管因体积大!功耗高,效率低被现代半导体晶体管挤出了主舞台!但它的高功率,强负荷性及真空管的超静噪是至今令人恋恋不舍的!现在的复古高音质电子管音响可是发烧友的奢侈品!
2023-08-10 12:28:401

微波电子管的原理

电子惯性限制与电子渡越时间效应电子是负电荷的基本单元,其电荷量是1.602×1库仑。在所有稳定的基本粒子中电子的质量最小,静止质量仅为9.1066×1千克。尽管电子的质量极小,但它仍然有一定的质量,因而是有惯性的。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受到加速,能达达到一定的速度。例如,电子受到 100伏电压的加速,速度达到 5930公里/秒(约为光速的2%);电子受到10千伏电压的加速,速度达到58500公里/秒(约为光速的20%)。电子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从电子管的一个电极运动到另一个电极,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称为电子在这两个电极间的渡越时间。例如,在相距2毫米的平板电极间加上100伏的电压,电子以零初速飞离阴极,到达阳极所需要的渡越时间大约等于十亿分之一秒(10-9秒)。  对于长波、中波、短波无线电波,信号周期较大,电子渡越时间比信号周期小得多,电子在飞越电极间的空间时,信号相位变化极小。因此,可以认为电子是无惯性地越过了电极之间的空间。例如,频率为1兆赫时,周期为一百万分之一秒,电子渡越时间比信号周期小得多。  进入微波波段以后,信号周期已变成可以同渡越时间相比拟,甚至更小。例如,当频率为300兆赫时,信号周期为3.3×10-9秒;在1000兆赫下,信号周期为10-9秒。在这种情况下,静电控制电子管已不再是一个无惯性的器件,电子渡越时间效应导致阴极负荷加重、栅极电子负载加大、效率下降。  普通静电控制电子管之所以不能工作于微波波段,还遇到电路方面的限制。静电控制电子管各电极之间存在极间电容,电极引线具有电感。由极间电容造成的容抗和引线电感造成的感抗,与频率有直接关系。在较低工作频率下,容抗和感抗的值都很小,对电路的影响不大。而在微波频率下,这种容抗和感抗在谐振电路总电容和总电感中便占据很大比例,限制工作频率的提高。此外,在微波频率下,普通静电控制管的开敞式电极向外辐射电磁能量,构成损耗;玻璃管壳的介质损耗也比较大。渡越时间的减小与利用为了使普通静电控制电子管能够工作于微波波段,必须设法减小电子渡越时间。一个方法是减小静电控制电子管的极间距离并采用平板形结构。现代微波管极间距离最小可达0.025毫米,制造时各个电极要严格平行。另一方法是在电极之间加比较高的电压,但这受到介质绝缘强度的限制。为了克服极间电容、引线电感、辐射损耗、介质损耗等电路方面的限制,可以改变电极结构,使静电控制电子管电极成为谐振电路的一部分。采用封闭式谐振电路(同轴腔或波导腔)和损耗较小的陶瓷介质等,遂逐渐形成微波三极管和微波四极管这一类微波管。尽管采取了上述各种措施,当微波三极管、四极管在更高频率下工作时,仍然遇到由于电子渡越时间效应而引起的严重问题,诸如阴极发射电流密度不足、栅极电子负载增加以及效率降低等。为了进一步提高真空电子器件的工作频率,人们转而设法利用电子渡越时间效应。自30年代开始,研制了多种实用的微波管。它们利用电子在相当长的渡越时间内形成的密度调制,产生或放大微波信号。在这些微波管里,电子渡越时间不再是一种限制因素,而成为一种可被有效利用的物理现象。属于这一类的微波管主要有:磁控管、正交场放大管及其他正交场器件;直射速调管、反射速调管;行波管、 O型返波管等。从克服电子渡越时间效应发展到利用渡越时间效应以形成电子注密度调制,这是微波电子管原理上的一次突破。电子电荷拒斥力的限制在O型和M型器件中,电子在较长渡越时间内群聚成非常紧密的电子群,依靠这些电子群与微波拒斥场发生能量交换。当进入短毫米波时,这一原理便受到严重限制。为了使电子同微波场有效地换能,不论是O型器件还是M型器件,电子注都应在微波拒斥场区域聚焦成紧密的电子群。拒斥场对电子群的作用,使电子的动能减小(O型器件)或位能降低( M型器件)。电子群把动能或位能交给微波场,从而实现对微波场的放大。因此,在依据密度调制原理工作的微波管中,电子群的尺寸必须远小于相波长。这样,电子与微波场才能产生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毫米波的短波一端或亚毫米波,要实现上述要求极为困难。这时工作波长仅为毫米、亚毫米量级,慢波电路中微波场的慢波波长更短(取决于微波管工作电压,慢波波长通常为工作波长的百分之几到十分之几),即以1毫米工作波长的大功率器件计算,慢波波长只有零点几毫米。要使大量电子聚集在比亚毫米短得多的区域内,由于存在电子空间电荷斥力而极为困难。这个问题在电流较大、空间电荷密度较高的大功率器件中更为严重。然而,如果电子群与波长相比过于分散,将造成效率下降和功率降低。此外,在毫米波、亚毫米波段,O型及M型微波管的电路(谐振腔、慢波电路)尺寸已相当小,这给工艺制造、阴极、聚焦、散热等都提出了苛刻要求。因此,这些微波管(特别是大功率管)的工作波长很难进入毫米波短波端和亚毫米波。现代O型和M型微波管所能达到的最短波长是:耦合腔行波管可达3.16毫米(峰值功率1千瓦,平均功率250瓦);磁控管可达 2.14毫米(峰值功率1千瓦);分布作用振荡管可达 1.3毫米(峰值功率70瓦)。虽然反射速调管和返波管已进入亚毫米波,但输出功率仅为毫瓦级。60~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原理的毫米波、亚毫米波真空电子器件,如回旋管等。新原理的目标是突破普通微波管所遇到的各种限制,提供可在毫米波、亚毫米波波段工作的大功率器件。
2023-08-10 12:28:481

fu100电子管的工作原理

fu100是调频发射机使用的大功率陶瓷四极发射管,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KW,工作原理与普通四极电子管相同
2023-08-10 12:29:032

电子管,晶体管,三极管,场效应管,MOS以及CMOS的区别和联系

电子管,晶体管,三极管,场效应管,MOS以及CMOS都属于受控放大的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各不相同:电子管,由发热灯丝发射电子,靠高压吸引电子、栅极控制发射电子的能力,属电压控制电流型器件。晶体管就是三极管,靠半导体内的两种载流子运动,由基极来控制电子的运动大小。属电流控制电流型器件。MOS管、CMOS管也是同样的工作原理,不过他是考栅极电场来控制一种载流子的运动,也属于电压控制电流型器件。
2023-08-10 12:29:131

为什么采取电子管等效电路原理

二极管等效电路是指为了分析的方便,把二极管等效为一种可定量计算的另一电路。二极管导通,会产生压降,本身有一定的电阻特性,根据外部连接电路的不同,提出4种等效电路: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折线模型和你这里提到的微分小信号模型。适用:理想模型适用于电源电压远大于二极管压降时;恒压降模型用于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大于等于1ma时;折线模型用于二极管2端的电压介于0.5V-0.7V时;小信号模型用于加在二极管2端的信号为小信号时,即波动范围小。具体的可以参考康华光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里面有详细的描述。
2023-08-10 12:29:332

电子管阴极与灯丝短路处理原理

1、短路检测。电子管中通常会配备短路保护电路,用于检测阴极与灯丝之间是否存在短路。当短路发生时,该保护电路会发出信号,将管子的工作状态切换到安全模式,以避免进一步损坏。2、切断电源。一旦检测到阴极与灯丝短路,需要迅速切断电子管的电源供应。这可以通过保护电路中的开关或继电器实现,以确保电子管不再接收电流,从而避免因短路产生的过大电流对电子管内部元件的烧毁。3、排除短路原因。在切断电源之后,需要找出导致阴极与灯丝短路的具体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灯丝过热、阴极发射物质积聚等。排除短路原因后,需要对电子管进行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以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
2023-08-10 12:29:411

胆机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如下: 1、胆机的核心是电子管,是用模拟电路实现的放大器系统,石机的核心原来是肖特基三极管,后来演变为集成电路,是用数字电路模拟实现的放大器系统,模拟电路的波形在数学上是连续的,而数字电路是脉冲叠加积分式的。 2、表现在听觉上,如果用录音机把两种声音都录下来,用非常慢的速度回放相比较的话,胆机的声音是低沉而连续的男低音直至次声波,而石机的声音是有间隔断续的脉冲电流声。但是当用正常速度回放的时候,人耳是基本无法区分两种声音的区别的。对于现代音源来说,由于CD机的大量普及,导致了信号来源的数字化已经完成,已经没有必要再使用模拟技术将其还原。 3、主要特点是工作点在甲类放大状态,硬失真很小,声音柔和动听,是级别很高的发烧音响。 4、缺点是耗电多,启动时间长。
2023-08-10 12:29:513

811电子管验布机原理

811电子管验布机原理:就是灯丝对阴极加热产生电子云,电子云在屏极高压下向屏极运动,在阴极与屏极间还有栅极,栅极电压的高低就控制了流向屏极电子量的多少。
2023-08-10 12:30:051

电子管fu-811是怎样工作原理

电压放大原理、上网查去更祥细
2023-08-10 12:30:142

电子管和CRT显示器里的阴极射线管原理一样吗?

原理不是一样电子管是放大信号的阴极射线管是 发射电子 并且在磁力的作用下改变电子束的方向
2023-08-10 12:30:253

请问这个电子管叫什么名字,工作电压和工作原理?

  这貌似是个普通的氖管,并不是什么电子管。  氖管是一种低压气体放电灯,玻璃泡内充有氖气,当两侧的电极加上足够高的电压时,氖气会发生辉光放电,发出橙红色的光芒。电饭锅和试电笔的指示灯大多使用氖管。  氖管的工作电压大约在60V左右,它非常灵敏,μA级别的电流就可以发光。  氖管除了作为指示灯使用外,有时也作为类似稳压二极管、触发二极管的用途使用。
2023-08-10 12:30:351

电子管放大器是怎样放大信号的

将变量的电压信号加于栅极,阳极有对应的变化电流,变化的电流在阳极的电阻上产生变化的电压。
2023-08-10 12:30:445

电子管如何实现放大?

相当于一个水阀 你用很小的力气控制阀门 输出的水流大小就由你改变
2023-08-10 12:31:384

【科普】继电器和电子管

如何从零开始建造一台计算机? 普通认为,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真空管(电子管、真空三极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三个时代,然而说到起源,我们还是应该从电报机和继电器开始。 电报机出现在18世纪30年代,最早的电报系统一般认为是1837年美国科学家摩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建造的,同时他也是电报摩尔斯码的发明人,这是一种使用点、划线和空白来表示字母的编码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电报机发送信息的标准编码方式。 电报机发送员依照编码后的点或划线的顺序,滴滴答答的按下发报键。按键被按下的时候就会接通电路,在电线内产生电流。电流传送到接收端的机器中,再次被还原为摩尔斯编码的点、线和空格,然后人工翻译成字母语句信息。 发报键根本上就是一个下面有弹簧的按键而已,它直接控制着电流的通断。 初期电报系统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远距离电线导致电流的衰减,这严重影响了电报的使用范围,毕竟人们渴望能够跨越山川、跨越国家、跨越海洋对信息进行传递。 需要一种装置,每隔几十公里就能够把电流信号进行放大,以确保能够长距离清晰传递而不衰减到无法识别。 这个装置就叫做继电器,它几乎是伴随电报机同时被发明的。继电器的原理也很简单,如下图所示: 继电器包含两个电流回路:左下黄色细线形成的 控制回路(Control Circuit) 和白色粗线形成的 负载回路(Load Circuit) 。 当我们合拢左下的控制开关的时候,缠绕的线圈将产生电磁性,吸引弹片向下拉,两个红色的触点就会贴合,这就打通了负载回路,右侧的灯泡就会发光,如果是用电报接收机替换这个灯泡的话,那么接收机就可以记录下电流的通断。 用A电路的开关控制B电路的通断,这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关键是A电路可以是很低的电压,而B电路可以是很高的电压,而即使弹片合并也并不意味着两个电路就会互相连通,所以AB电路永远是隔开的。 使用继电器的好处很多,实际上几乎每个城市小区的家庭住宅内都有一排类似结构的开关,这些我们可以徒手拨动的小开关其实只是控制回路的开关,只有很低的电压,它们与真正的220V家庭用电线路并不相连。——这让开关变得很安全。 当然,继电器的最主要作用还是电压的提高、电流的放大。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这是继电器被发明的初衷目的。 继电器被发明后的100多年时间内,基本上都只被用作电流、电压的放大或缩小,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研究战争中炮弹的弹道计算的时候,才意识到到继电器的真正威力。 我们把继电器视为一个系统或者一个程序,那么就会发现, 向这个程序输入一个小电流,就可以输出一个不同的大电流。 如果我们改为使用两个控制回路的两个开关一起来控制输入,也就是设定需要两个电磁铁才能把弹片拉下来,进而点亮电灯,那么这似乎就可以视为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两数之和。这种思路为整个计算机时代打开了大门,对此我们暂时留到下一篇再谈。 继电器自身也有很多缺陷。由于机械装置效率很低,加之受到环境影响严重,易于老化等等原因,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们又发明了更加好用的替代品:真空管。 真空管又叫电子管,它看上去像是一个灯泡,内部的空气被抽掉形成近乎真空的状态。 以真空三极管为例,灯泡内主要包含四个部分: 这样一来原理就清楚了:灯丝负责发热,保持阴极激发状态,随时能够向阳极发送电子,但是中间的栅极就起到了控制开关的作用。栅极处于控制回路,而阴阳极处于负载回路,通过控制栅极的电压来控制电子管阴阳极的电流通断。 相比继电器,电子管是个重大的进步,但也带来了很多困扰,耗电量大(一直保持阴极的激发状态),寿命短,成本高,结构也比较复杂难以小型化... 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仅仅辉煌了十来年,就逐渐被很快崛起的半导体晶体管所替代。在目前,电子管基本主要应用在音响、微波炉等设备内,在计算机内已经几乎找不到电子管的踪迹了。 END
2023-08-10 12:32:321

数码管显示原理是什么

数码管显示原理是基于电子管的原理,通过控制电子管内部的电子流来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具体来说,数码管由一组发光二极管组成,每个发光二极管都可以独立地显示一个数字。通过控制电流流向哪个发光二极管来控制显示的数字。
2023-08-10 12:32:401

1A2电子管是几级管,工作原理是什么

1A2是7极变频管。工作原理不一定能够说清楚,大约是送入一路本机振荡频率,再送人一路接收频率,差频出一路中频,经过检波放大就可以得到音频。因为手头没有资料难以说得更好。供参考
2023-08-10 12:32:481

电路中电流放大的物理原理

放大电路是利用具有放大特性的电子元件,如晶体三极管、三极管,加上工作电压后,输入端的微小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输出端较大电流的变化,输出端的变化要比输入端的变化大几倍到几百倍。这就是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023-08-10 12:32:582

液晶管发光是什么原理 电子管发光是什么原理 液晶管与电子管有什么不同 他们是什么反应

没明白你的问题 液晶本身不会发光 电子管发光的也很少见(原始电子管和损坏的电子管会发)我描述一下几种常见光源 1 物体本身发光 发光机理 把物体加热到1700摄氏度左右即可发出白光 比方说 白炽灯泡 2 气体放电发光 机理 高压电场激发气体 比方说路灯 景观灯 和 电器的指示灯3 荧光粉发光 机理 气体放电 1产生大量紫外线和2少量其他带电粒子 两者都可致荧光粉发光 1日光灯管 2 显示屏 4 发光二极管 机理是电子在能级间跃迁 会放出光量子 例如 键盘上的指示灯 5 等离子态发光 我正在想 应该和气体放电相似 例如 蜡烛 火光 、以上内容仅为非专业人员之间探讨 不可作于学术研究 请大神们指点
2023-08-10 12:33:081

索尼电子管开盘机录音电路原理

通过电子管控制电路录制成音频。索尼电子管开盘机录音过程中,信号首先经过预加重电路处理,以增强高频部分的信号,以减少磁带本身磁性和机械等因素对高频部分的影响。然后经过放大电路放大信号,以增强可录制的信号幅度。接着进行录音等处理,将放大的信号通过电子管录音电路控制磁头,将模拟信号转换为磁性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完成录音。索尼电子管开盘机是录音技术的一种较早期的实现形式,由于品质和技术限制,其电路的方案相对较为简单。
2023-08-10 12:33:161

电子管接收机差拍振荡器工作原理

能量转换。根据查询豆瓣网官网显示,振荡器要正常工作原理能量必须在两种形态之间来回转换,将电容器和电感器连接在一起,即可制成一个非常简单的振荡器。
2023-08-10 12:33:231

谁能讲解一下电子管基础知识

同求
2023-08-10 12:33:355

电子管工作原理

电子管工作原理: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坐上。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灯丝对阴极加热产生电子云,电子云在屏极高压下向屏极运动,在阴极与屏极间还有栅极,栅极电压的高低就控制了流向屏极电子量的多少。扩展资料三极管是最基本的电子管电子管又称「真空管」 (Vacuum Tube),代表玻璃瓶内部抽真空,以利于游离电子的流动,也可有效降低灯丝的氧化损耗。二极管、三极管、五极管,从字面意义代表电子管内部基本「极」的数量。电子管拥有三个最基本的极,第一是「阴极」(Cathode,以K代表):阴极当然是阴性的,它是释放出电子流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块金属板或是灯丝本身,当灯丝加热金属板时,电子就会游离而出,散布在小小的真空玻璃瓶里。第二个极是「屏极」(Plate,以P代表),基本上它是电子管最外围的金属板,眼睛见到电子管最外层深灰色或黑色的金属板,通常就是屏极。屏极连接正电压,它负责吸引从阴极散发出来的电子(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作为电子游离旅行的终点。第三个极为「栅极」(Gird,以G代表),从构造看来,它犹如一圈圈的细线圈,就如同栅栏一般,固定在阴极与屏极之间,电子流必须通过栅极而到屏极,在栅极之间通电压,可以控制电子的流量,它的作用就如同一个水龙头一般,具有流通与阻挡的功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子管
2023-08-10 12:34:501

电子管原理

电子管通常是真空的密封管内(一般玻璃的较多),具有两个或多个电极的电子器件,基本原理是借助电场的大小变化,来控制真空管内自由电子的运动。
2023-08-10 12:35:063

求 电子管 的 定义和原理~!

电子管的原理1、金属里是有电子的,在很高的电压作用下有可能把冷金属里的电子拉出来,在不太高的电压作用下也可能把热金属里的电子拉出来。现在我们把两块金属封在一个真空的玻璃管里,一块加热一块不加热,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把热金属里的电子拉向冷金属,而很难把冷金属的电子拉向热金属。这样就使得这个管子具有了单向导电的特性,电子从热金属飞向冷金属,在物理上就定义为电流从冷金属流向了热金属。使用真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空气分子对电子运动造成不利影响。以上就是电子二极管的原理,它的特性是单向导电,热金属为阴极(负极),冷金属为阳极(正极)。阴极通常是用灯丝或者旁边装有灯丝的金属片制作的,而阳极则是普通金属片。2、如果我们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接上方向正确的电压让它通电,同时在两者之间很靠近阴极的地方再加一个金属片(这个金属片名字叫栅极),在栅极上面加一个很小的与阳极电压相反的电压,虽然它电压比较低,但是由于它离阴极很近,电压又正好相反,所以它会严重地阻碍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也就是减小从阳极流向阴极的电流。当栅极上电压有变化时,从阳极流向阴极的电流也会变化。由于栅极离阴极很近,它上面一点微小的电压变化就会导致阳极和阴极之间电流的巨大变化,如果在阳极和阴极的电路回路里串联一个电阻,则电阻上的电压也会有巨大的变化。现在你看到了,栅极上电压的微小变化引起了电阻上电压的巨大变化,而电压的变化就是信号,于是信号被放大了。这种有三个电极的电子管叫电子三极管,它的特性就是有放大作用。还有更多种类的电子管,但基本上都是在电子三极管基础上改进的,其工作原理和电子三极管是一样的。
2023-08-10 12:35:131

高频加热机电子管工作原理

原理,220V或380V整流得到高压直流用高频变压器和电源管及启动管,是电压改变频率,,几百之几千赫兹它才可以加热,一般电源管和启动管及滤波电容坏。
2023-08-10 12:35:242

谁知道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哪一个更优秀?

将一支电子管拆开之後,绘於附图之中,从图可知,当点亮灯丝,灯丝温度逐渐升高,虽然是真空状态,但灯丝温度以辐射热的方式传导至阴极金属板上,等到阴极金属板温度达到电子游离的温度时,电子就会从金属板飞奔而出。此时在电子是带负电的,在屏极加上正电压,电子就会受到吸引而朝屏极金属板飞过去,穿过栅极而形成一电子流。栅极犹如一个开关,当栅极不带电时,电子流会稳定的穿过栅极到达屏极,当在栅极上加入正电压,对于电子是吸引作用,可以增强电子流动的速度与动力;反之在栅极上加入负电压,同性相斥的原理电子必须绕道才能到达屏极,若栅极的结构庞大,则电子流有可能全数被阻隔。$ h7 L9 ?3 M% A& |! G0 ^- [8 ^$ H0 X! l- p1 k* W7 q利用栅极可以轻易控制电子流的流量,将输入讯号连接在栅极上,并且加入适当的偏压,并且在屏极串上一个电阻,藉此即可达到讯号放大的目的。电子管也与晶体管一样,具有多种放大形式(事实上,晶体管的放大形式是从电子管延伸过来的应用),结合不同的电子材料如电阻、电感、变压器以及电容等,就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电子产品。E9 `% G9 T A5 {$ d观察电子管的管壁内部可以看到一块类似水银的薄膜黏附在玻璃壁上,这是延长电子管寿命的设计。除了极少部份低压电子管外(并非指工作电压低,而是指电子管内部存在低压气体),大部分的电子管必须抽真空才能正常工作。电子管的接脚为金属脚,虽然以玻璃封装,但玻璃与金属接脚之间仍然有漏气的机会。玻璃管内的金属蒸镀物(即消气剂),会与气体进行作用,它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吸收气体,以维持电子管内部的真空度。这一层薄薄的金属物氧化之後,会变成白色,表示电子管已经漏气不行了,所以若打破电子管时,这一层蒸镀物质也会变成白色,因此购买老电子管时,也要注意蒸镀物的情况,像水银一样的为佳,若开始苍白、剥落时,就表示这支电子管已经迈入老年了。晶体管是用半导体材料组成的PN结构成几个电极,制成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等管子,基本就是小信号控制电子运动控制大信号。它不需加热,可以制成很小体积的晶体管,是集成电路的基本构成电路。笔记本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可以说是晶体管,但不是单个的晶体管。晶体管和电子管不能说谁更优秀,晶体管虽说功能强大、发展快速、小巧、省电,但高频、高压和一些特殊场合还不能替代电子管的功能,就是互相不能完全取代。
2023-08-10 12:35:411

电子管,晶体管,三极管,场效应管,MOS以及CMOS的区别和联系

电子管,晶体管,三极管,场效应管,MOS以及CMOS都属于受控放大的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各不相同:电子管,由发热灯丝发射电子,靠高压吸引电子、栅极控制发射电子的能力,属电压控制电流型器件。晶体管就是三极管,靠半导体内的两种载流子运动,由基极来控制电子的运动大小。属电流控制电流型器件。MOS管、CMOS管也是同样的工作原理,不过他是考栅极电场来控制一种载流子的运动,也属于电压控制电流型器件。
2023-08-10 12:35:511

电子管为什么阴极发射电子?失去电子应该是显正的电性啊。改成阳极才对吧。

是阴极内的灯丝,使烧热阴极,以发射电子。
2023-08-10 12:36:023

FU--501电子管制作的高频热合机原理图

FU--501电子管制作的高频热合机的工作原理:高频电场作用于处于其电场中的塑料材料,使其发生分子极化现象,这些被极化的分子被按电场方向进行强行排列。高频电场的快速变化,便使这些分子以同样极快的速度跟随变化。从而使该介质材料因介电损耗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聚集、积垒会形成很高的温度,最终将它熔化。
2023-08-10 12:36:241

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电子管

音乐传真 想问得是真空管放大器吧?电子管跟灯泡是近亲请看偶早年的回答: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201377.html偶是电子管放大器爱好者希望多多交流从爱迪生的时代开始至今,走了无数迂回曲折的道路。真空管在这百年间的历史没有太多人谈及过,以下就让我们试放眼看它在这百年间的转变过程吧! 在一八八O年初期,爱迪生改良了白光灯胆(在此之前是一种未完成的锡箔式放电系统)。爱迪生在研究灯泡的过程中,意外地有一个小小发现(当时他是这样想),就是在灯泡里,如加入一支电极,而将它连接到钨丝的电源去,被加热后的钨丝,是会向电极放电,在电极的线路里便会产生出电流来,这个物理现象,就是在今天被称为“爱迪生效应”。 被放射出来的电子,是只会流向电源电位高的一方(即电极),另外的一方是不会产生电流,这个意味着有整流作用的重大发现,爱迪生在当其时没有注意到,只稍作申请了专利权而已,就这样将它完全忘记。在爱迪生无数的发明中,关于科学原理的发明,就只得这个“爱迪生效应”而已。他在发明之后又没有利用过的惊人发现,相信就只是此次是例外吧! 爱迪生需要“委托”他人才发明了真空管,但他在一八八三年发明的留声机,就是今天HiFi音响器材的前身,身为发烧友的我们,是值得向他老人家致敬! 在1904年,曾经一度是英国Malcony公司顾问的J.A.Fleming先生,卒之发明了用在无线电信中检波器的二极真空管。这次发明的原有概念,就是来自爱迪生早在十年前发明的“爱迪生效应”。他由于曾担任伦敦的爱迪生电灯公司顾问,所以当年爱迪生做的实验他也在场,离开爱迪生电灯公司后的他,仍继续不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Fleming将发明了的二极真空管取名Bulb,或称Valve(取其电流只向单方向流,不会反方向流,像一道“活门”)现时流行的叫法是真空管,全部都是同一样东西。 Fleming Bulb从此奠定了其后的真空管技术之基础,反为它本身就未能在日后被全面应用在无线电通信器材方面。 两年后,即一九O六年,美国Do.Forest公司,将一支额外的电极(Grid),放入二极真空管里,成功发明出一种能有效有作检波及增益的三极真空管(Orthicon)。Grid是指额外再更入的电极之形状极形似烧烤用的铁丝网(Gridiron),所以又称Grid。 由于Fleming力称他是拥有真空管发明之优先权,所以英国的Malcony也不顾一切,静悄悄地生产起三极管来。正所谓肥水不流别人田,美国Do.Forest公司大为不满,更因此与Malcony公司为了三极管一事闹上法庭。这场长达十年的官司,卒之在一九一六年得出结果。法庭宣判Do.Forest的三极管,触犯了二极管的专利权,而Malcony公司出产的三极管,也侵害了Do.Forest公司注册的三极管专利权,结果是两败俱伤,无好结果,两间公司都不准许再继续生产三极管。 法庭此次的裁判,大大妨碍了真空管的发展。活用真空管来制造放大器,正正式式是在第一次世界结束后才开始,即一九二O年以后的事。HiFi时代的真空管放大器演变前后 首先,使用(High Fidelity)一词,是在一九三O年代中期开始。在此时期,美国Western Electric公司的WE300A及RCA公司的2A3,在同一时间面世。这两支“威水”三极真空管,在音响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WE300A是被用来制造WE86扩音机,专门应用在当时的有声电影院里。2A3则装在RCA之豪华型“衣柜式”唱机——Electroller D22里(自动换唱片)。由于WE300A是应用在专业器材里,一般人连看也未看过,因此对它毫无认识。以消费者留声机方式上市的2A3,就因而被注视。当时有很多发烧友利用这支功率作推挽式放大,制造出有22瓦之“大功率”放大器,令当时的发烧友听得如痴如醉! 一九三九年,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为了获得一种更宁静的古典音乐重播效果,率先使用了Lacquer Master去刻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九四四年),英国Decca亦发明了一种更新的录音方法,称为FFRR(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全频带录音。(这录音方法由于是在研究敌方潜水艇的声音分辨方法中演变出来,录音的频应可从30赫伸展至14000赫,也是78转SP唱片时代劳最大极限频应范围。) 另一方面,在战争中发明的电子技术,也在战后发展成为平民日常可利用,在一九四八年,首张LP大唱片宣告诞生。音响技术在此黄金暑期因此大放异彩。 首部在美国上市的真空管放大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同年之十月推出,制造厂是Fisher。HIFI时代的序幕,是在LP模拟式大唱片面世之前一年(一九四七)掀起。当时的最触目的放大器电路,计有Williamson线路及在一九八二年逝世(八十一岁)之RCA公司Harry,F.Orson博士设计的Orson线路。 欧美真空管放大器的黄金时期 Williamson放大线路是当其时HIFI放大器的代名词,英国HIFI杂志(Wireless World)就在一九四七年四、五月号一期刊登过。虽然现在的放大器线路加入负回输(原子粒机有些加入40分贝之负回输)是众所周知,但当时威廉臣线路就大胆加入20分贝之负回输,令全世界的发烧友都看得目瞪口呆。 Negative Feedback(负回输)原理的发现,是早在一九二七年八月二日。发明人是美国Bell 研究所之设计工程师Harold Black,当日他乘坐一艘游轮,在远眺自由神像之时突然构思出来,他当时立刻拿来一张当天的纽约时代日报(Time News),就以第一时间将这个设计概念记录下来。但直到数年之后才实际研究成功,时间是一九三三年。被运用在电话机的放大线路,是在一九三六年,当时的输出变压器甚差,虽用了负回输放大电路去减低失真,但失真仍然是惊人之大(以目前的标准比较)! 由于当时的输出变压器没有今天的广阔频应,虽然威廉臣放大器聪明使用了20分贝的负回输,但后来却被很设计师不断指出其缺点,纵使如此,变压器的重要性能够因此被人初次认识,大大影响其后的放大线路技术;负回输的发明亦没有白费到!威廉臣功率放大部分虽用了KT66四极管,但因与三极管以推挽式接合工作,输出能高至10瓦。 另一方面,Orson放大线路却用对称式排列法,将6F6与三极管以平衡式连接,完全不加负回输。这种放大部之设计意念,是考虑其为家用式HIFI放大器,而将其频应特性、失真、输出及制作费等取得最妥善的协调,定下额定范围。Orson博士不采用负回输是有其理论,虽则加入负回输能将放大器的频宽拉阔,但却要付出庞大制作费,因此不太适合一般家用式放大器,用三极管及不加负回输,是既简单又能理想的音响效果,更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在一九四九年的Audio Engineering杂志十二月号刊中,麦景陶线路被首次发表。线路是将6L6G四极输出管与一种特别绕制的输出变压器连接的single ended“变相”推挽式放大。这种称为双丝式(bifilar)的特殊绕制变压器,由于能够消除B级推挽式放大的交越失真,因此能有50瓦输出、全频带失真低于百分一之高水准性能!以此电路,麦景陶50W—I型专业放大器正式上市! 首部被我们这一辈子发烧友深爱的同厂放大器,是在一九五五年推出的MC60,铬铁制机壳,变压器外壳的方型圆角,单是外形已令人迷迷痴痴,性格十足(当时业余发烧友自己装嵌的放大器只将真空管与变压器装在一个普通铁造起角的机壳上)。其后上市的MC—75,是采用相同电路,将6550作推挽式放大的60瓦输出放大器以KT—88(这也是KT—88初次出场)代替,而将输出提升至75瓦的功率放大器。后来更将它立体声化,MC275便宣告诞生。前级放大器之面世 踏入LP时代之后,前置放大器便应运而生。先前曾提及过RCA在一九三四年推出之D22型豪华留声机,虽不是唱LP大唱片,但已看到附有volume-expander之附加放大器了,但这并未真正算是前级放大器。当进入LP时代后,由于刻片前要经过频率均衡(增强高频、减少低频),所以当重播时便需要一部前级放大器将之还原(减少高频、增强低频)。但每间唱片公司都有不同的均衡标准,所以如果用相同的重放线路,可能每张唱片都有参差不齐的重放曲线,有时甚至同一张唱片,但A、B两面都不同的重播频应曲线! 当时具代表性的均衡标准计有AES、NAB、RCA、Columbia、FFRR及欧洲规格之CCIR等多种,因此当时的前置放大器都附设有可选择不同均衡标准的选择制。直到一九五五年才将这个均衡标准统一,成为沿用至今的国际通用标准——RIAA。 HIFI放大器的祖先们 在一九五O年后,各种放大器相继纷纷推出。一九五O年,英国Quad 被P.J.Walker重振雄风,推出I型前级及功率放大器。一九五一年,真正优秀的放大器才面世 (正式名称是extended class A放大器,四极管与三极管使用同一偏压(Bias,是一种罕有的A、C级合并式工作放大器),将6L6栅极连接在输出变压器之顶(输入端),具有超平直线性响应;设计师其中一位是日后创办Dynaco公司之D.Hafler。Quad也在同年推出II型功率放大器,初级放大器使用FE86五极管,输出用四只KT66四极管,线路简洁,输出变压器是Quad自制,输出有15瓦。 一九五五年,通用电子(GE)公司的Petersong 与Syncrea发明了一种Single ended push-pull放大线路,消除了因变压器漏电。电感所引起的开关失真。这种放大线路虽然也采用输出变压器,但工作量却大大省略,其后更发展至OTL线路,所以可称为今天晶体管扩音机采用的SEPP线路之原型。讲起OTL线路,第一部OTL放大器亦在同年上市,制造者是Stewarts。 五三年,Borgan Amp,White Powerton Amp,Crosschart PP,Multi Feedback Amp;五四年Linear,Standard Amp,BTL线路及无限量负回输线路等数之不尽的线路,有如雨后春笋,接踵而来;同年英国Leak公司也推出“Point One”系列放大器,失真率只低于百分之零点一,所以被称为Point One,当时此部低失真放大器便曾一度成为佳话!线路方面也只不过沿用KT66与三极管连接而成的推挽式线路,没有值得提及的优点!可与麦景陶并排而列,名门名器之马兰士,也在同一年推出#1号前级放大器,跟着在五五年便于工作再推出#2功率放大器。 日本制放大器之历史 在此段期间,所谓“日本制放大器”,主要是指业余无线电发烧友的手制放大器 。以我记忆所及,“威廉臣”放大线路是在昭和廿五年(一九五O年),首先在三月号的《无线电技术》杂志公开发表。“麦景陶”线路即在第二年(一九五一年)八月之《电波科学》里首次公开。亦即在外国发表后两年后,才被(日本人)认识。虽然隔了两年时间才被认识,但当时的情形,是令人没法不兴奋的! 日本哥伦比亚公司在昭和廿六年(一九五一年)首先推出第一张日本制LP大唱片,当时的技术性杂志,只大部分刊登一些关于改良留声机的方法关于先前提及之多种HIFI放大器线路,是在往后几年才在杂志上发表。 昭和廿七年十二月(一九五二年),第一届全日本音响大展宣布隆重举行。同年,Lux以一种采用广阔频应之输出变压器制的“X”系列真空管放大器,成为HiFi电声界之热门话题。其实,Lux厂早在战前(一九三六年左右)已生产了一部753型不俗的真空管放大器(输出10瓦,有HiFi倾向之高水准胆机),相信仍有很多人能记得起这部机,但无论如何,Lux是以这只高质阔频应输出变压器一举成名,声名大噪。 由大厂制造之真空管放大器之出现,是从昭和廿九年(一九五四年)才正式开始。山水以功率放大器(HF—2A3S)及前置放大器(HRR—100)创先河。Lux接着在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年)推出“KMV6”及“KMR5”套件式功率放大器。山水设于东京、Lux设于大阪,这两间大厂分处东、西两面,将当时的国产放大器划分成两大类,确实引起广大人士对当时的放大器产生极为浑厚的兴趣。 这些国产胆机,单看型号也可推测其所用之真空管是何种型号,例如山水之2A3、Lux之6AR5及6V6,同年先锋也使用6V6做输出管造出功率放大器HF10M。至于外国的线路就多用KT88、KT66及6550之类的四极管,6V6就被广泛应用。 如看看这些真空管的价钱差异,大家便会更了解。以八O年的市价,一支KT88售价约八至九千日元(港币三百元左右)、KT66售价约七千日元(港币二百五十元)、6550售价约四至五千日元(港币一百六十元左右);而6V6只需二千日元以下(低于港币六十元)便可以买得到。以上是四极管,以下的三极管大约售价是:2A3要八千日元,至于已属“名器”之“补品”——WE300B,平均售价约三至五万日元(港币一千至一千七百元左右)一只! 至于采用这支“补品”真空管初上市的功率放大器(只单用一只WE300B),就是大阪的“Stereo Gallery—Q”在昭和四四年(一九六九年)推出,中说设计人是Lux之上原氏。但从此以后,以300B做机推出市场的传闻就绝了迹。 Lux是胆机放大器的老字号,相信大家都会同意!即使HiFi界已全面进入晶体管时代也好,Lux也不忘胆机之魅力,不断推出以音色取胜之新型胆机。昭和五十年(一九七五年),得到了NEC厂的合作,Lux采用独特的制造方法及规格,自己生产出真空管来。驱动级是用了“6240G”、输出级是采用“8045G”三极管。用了这两款“铁胆”所造成的功率放大器,就是MB3045。 当然,除此之外,Lux还有很多杰作。单声道初期的MA7A就是以大功率(60瓦)而闻名,MA7A后来改良变成MB8A,再后一些便变为MB88。在步入晶体管时代之过渡时期,没有输出变压器之OTL式胆机——MQ36,都是Lux众多“名器”之一。 前级放大器方面SQ38系列最为“威水”!这系列胆机所用之6RA8及50CA10都可算是HiFi时代诞生之“靓胆”。Lux到目前还使用这支50CA10来做无负回输放大器(M68C)推出市场。以上Lux的每部胆机,皆由上原氏的指导下制成,完全摆脱了外国胆机之影响向,是有了独特的自我性格。在一片复古之胆机热潮之中,Lux胆机确实令人听得开心、听得畅快!听说现在还有多款新型胆机经已推出,在这个数码世纪里,胆机的地位似乎还在日渐提升呢电子管 屏极小功率管屏极的材料最主要的是镍和电镀镍的铁,不同的屏极差异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而镍和电镀镍的铁一般显然从外观上不能区分,而二者性质又非常相近,所以不必详细区分,我认为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大部分都是电镀镍的铁制造的屏极。我们常常见到的6N2银色的屏极就属于此类材料,国产的6N11银色屏极也是这种材料。但是6N2 6N11的电镀镍铁屏极应该是经过细磨沙处理过的,可以看到并不是极其光亮。而RCA 71A电子管的纯镍屏极就异常光亮,可以清晰的反射出人影。经过磨沙处理的屏极的辐射能力要比光亮的屏极略微好一些。此类屏极都是用于小功率的电压放大管子或者是外壳很大的老旧小功率管(112 171之类)。同时,许多屏蔽材料、束射屏等等部件也是用电镀镍铁制造的。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小功率的电子管,比如有些厂家的6F6(苏联新西伯利亚厂等等),屏极采用的是一种灰白色的金属,这是磨沙氧化镍或者磨沙氧化铁金属材料,它的辐射特性要比上述的材料好一些,不过仍旧不是很高。在小功率五极管6F6 6K6等等型号有所采用。曙光70年代出品的5Z3P电子管,黑色油亮的屏极那种,是磨光涂石墨的电镀镍铁屏极,这种屏极要比单纯氧化的屏极辐射特性好许多。有些进口的6SN7屏极是黑色的亚光材料,那是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以后让氧化镍黑化以后的材料制作的屏极,它的辐射特性要比单纯涂石墨磨光要好一些,因为6SN7的工作电流比较大,而屏极却很小,而且两个三极管在一个外壳中,所以采用这种材料让屏极散热好一些。古老的功率管UX-250、UX-210等等屏极是一种有些丝毛状石墨的屏极,这种材料是磨沙以后经过石墨碳粉混合物机械黑化电镀镍铁制造的屏极材料,它的辐射特性很好,所以用于高级功率管的屏极制造。但是因为工艺复杂,所以采用这种材料电子管的价格都是很贵的。以上这些是传统的电子管屏极材料制造工艺。二战以后,材料工艺突飞猛进,尤其是敷铝铁材料的运用,彻底改变了电子管屏极材料,什么是敷铝铁材料?目前我们见到的大多数电子管都是这种材料,比如6P1的屏极大家都见过,那种就是敷铝铁,这种材料价格便宜,热辐射性能也可以,因此大量运用在电子管中,常见的电子管都是这种材料制作的,比如目前常用的收音机用电子管6A2 6U1 6K4 6P1 6G2 6Z4都是敷铝铁屏极,常见的功率管6P3P 6P14 6P15 FU-7 6N5P,电压放大管6N8P 6N9P 6N1 6J1等也都是敷铝铁屏极材料。国产接收放大电子管中,没有采用敷铝铁屏极的是6P6P 6N2 6N11 6E1 6E2等有限的几种管子型号。铜基敷铝铁是制造功率管屏极的好材料,著名的TELEFUNKEN EL156 EL150等电子管的屏极就是此种材料制造。实验表明,同样几何尺寸的铜基敷铝铁和碳化电镀镍铁比较,同样屏耗下屏极温度要低50度。优质的铜基敷铝铁材料外观上和6P1屏极材质相似,但是颜色要明显发黄。因为含铜量不同,所以颜色也有不同,一般来说颜色越黄,含铜越多,散热性能也就越好。随着材料科学不断进步,石墨乳化工艺开始逐步兴起,许多功率管的屏极用了石墨乳化工艺,比如国产的一些型号300B,即采用此工艺制造屏极。另外一种屏极材料就是石墨,在75-100瓦功率管FU5 211 845等等都有石墨屏极,国产一些300B也是石墨屏极的,有些人认为石墨屏极管子不如金属屏极管子音质好,完全是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石墨屏极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装配工艺也很复杂,但是它的效果却非常好。当然,小功率管没有用石墨屏极的。还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大师”道听途说,所谓新的WE300B是用钛作屏极,这完全是不可相信的。新型WE300B价格昂贵,俺连瞻仰的机会都没有,不过目前许多技术资料中都没有用钛作屏极的记载,只有大中型发射管之中用钼作屏极,喷图钛或者锆,而没有单纯用钛作为屏极,超大型发射管的屏极采用钨、钽或者铌来制造。事实上,对于镍基氧化物阴极而言,钛是一种有“毒性”的金属,会导致阴极过早的衰老。“大师”从何处得到的消息不得而知,当然也不排除材料科学有了新的进展或者AT&T的电子管厂有了新研究。所以,关于WE300B我只是理论上考察,如果日后有机会瞻仰一下新型WE300B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图片来看,新WE300B的屏极材料绝对不是新奇的材料,应该属于传统的材料,毕竟300B这种管子已经定型生产了半个多世纪之久,完全没有必要搞出什么新奇花样。通过以上,大家对于电子管屏极有了大概的认识,其它我也不用多说。最后指出一点,现在广泛应用的敷铝铁屏极材料效果并不比传统材料差,追求材料不同并没有本质意义。音质的问题还是要从电路设计入手解决,至于我们在高频上使用电子管,更不必注重这些问题。屏极的结构问题,主要有屏极的形状和式样。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开放形式和封闭形式的不同,比如6N5P的屏极是两片组成,很多6N1也是如此,但是另外一些6N1却是封闭屏极(上海产品)。这些问题涉及到电子管计算上面的一些问题,和电子管用途也有一些关系。本次不打算详细说。一个最最无聊的问题就是网状屏极。有些电子管的屏极是网状的,大家认为它好。关于网状屏极一般理论书籍中很少有涉及。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好处就是加工起来方便,对于网状材料加工要比板材容易许多,此外我实在想不出网状材料有什么电气参数上面的好处。但是在大型发射管是个例外,比如英国MULLARD公司的三万瓦输出的短波发射管采用全石英构造,在战前是首屈一指的先进技术,采用网状钨丝屏极。是因为钨不能压成薄板,只能用钨丝编织成屏极,也是没有办法。而在小功率管之中,实在没有必要用这种屏极。TELEFUNKEN VOLVE TUNGSRAM RFT等公司都有网屏整流管生产,倘若这些管子真的也是采用钨丝编织的网屏,那么也真的是非常不错了,不过看这些小功率整流管,又能有多大的屏极耗散功率呢?真的需要采用钨丝屏极么?不过大多数网屏爱好者并不追求技术上的答案,他们需要的是从网屏的孔眼之中透出的点点光芒。我一直对此不明白。如果使用者真的那么需要灯丝发出的“光明”,那么额外安装一个电灯泡好不好呢?价格便宜,还比从网屏之中透出那点点星光要明亮的多呢。还有一些大师连管内屏蔽都不认识,拿着WE310或者EF80大叫网屏,简直愚蠢透顶。更加愚蠢的是还将WE310划分成“粗网”“细网”,然后“细网”音质如何如何云云。简直不可理喻。过去是技术引导市场,现在是市场引导技术。就以300B为例来看,在曙光刚刚开始仿制300B的时候,还是非常符合技术规范的,而且为了改进300B的性能,曙光也下了大功夫,比如研制了石墨屏极的300C电子管(灯丝吊钩上不算是改进,螺旋弹簧或者挂钩式对于300B都可以),柳州桂光也生产了5300 6300等等改进型号,可以说是对于300B这个老产品进行了深入发掘。不过好景不长,天津的山寨厂建立了,为了迎合需要。天津S管300B推出了,还有电镀镍铁网状屏极的300B问世。这些都是天津的山寨厂搞出的噱头罢了。但是曙光竟然也跟着学了许多“歪门邪道”,开始学着弄出S管的300B,也有多种网屏产品问世,曙光的工程师不会不知道电子管技术理论,不过是市场经济导向罢了,挣钱才是硬道理,别的都多余。原来曙光作灯泡6N8P还是羞羞答答,不肯让别人知道,现在已经完全豁出去了......
2023-08-10 12:36:471

marshall jcm900原理

marshalljcm900原理是通过真空电子管来提升吉他输出信号的功率。而这也是如今被应用最多最受欢迎的一种输出音色,基于晶体管和半导体电路基础之上,有部分前级电子管可以使用晶体管来替代,鉴于其耐久性稍逊一筹通常使用得比较少。marshalljcm900的特点数字模拟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里突飞猛进,通过输入信号经由前级接入电源后,再经过数字模拟技术,通过PA扬声器传递出声音,电子管音色加晶体管功率是对其最直白的阐释,将电子管信号分流经由前级,通过晶体管功率放大并输出声音,从而得到更便于掌控的音量和音色。通常所说的电子管,在Marshall系列中被普遍运用在经典专业的Vintage再版性价比之王DSL和近些年来主推的Origin以及Studio系列中,音色方面电子管之所以更受欢迎是因为相对较温暖饱和度更高的呈现,而晶体管则显得偏冷且清晰。
2023-08-10 12:36:571

FU--501电子管制作的高频热合机原理图

我认为,现在的高频热合机用电子管来做事不合算过的,我到建议你使用现在市场上的电磁灶来改一下,倒是及价格便宜,效率高,功率大而且可调。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2023-08-10 12:37:141

电子管6u1作用

6u1是复合管,起到混频的作用。电子管的工作原理:当点亮灯丝,灯丝温度逐渐升高,虽然是真空状态,但灯丝温度以辐射热的方式传导至阴极金属板上,等到阴极金属板温度达到电子游离的温度时,电子就会从金属板飞奔而出。此时在电子是带负电的,在屏极加上正电压,电子就会受到吸引而朝屏极金属板飞过去,穿过栅极而形成一电子流。栅极犹如一个开关,当栅极不带电时,电子流会稳定的穿过栅极到达屏极,当在栅极上加入正电压,对于电子是吸引作用,可以增强电子流动的速度与动力;反之在栅极上加入负电压,同性相斥的原理电子必须绕道才能到达屏极,若栅极的结构庞大,则电子流有可能全数被阻隔。除了极少部份低压电子管外(并非指工作电压低,而是指电子管内部存在低压气体),大部分的电子管必须抽真空才能正常工作。电子管的接脚为金属脚,虽然以玻璃封装,但玻璃与金属接脚之间仍然有漏气的机会。玻璃管内的金属蒸镀物(即消气剂),会与气体进行作用,它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吸收气体,以维持电子管内部的真空度。这一层薄薄的金属物氧化之后,会变成白色,表示电子管已经漏气不行了,所以若打破电子管时,这一层蒸镀物质也会变成白色,因此购买老电子管时,也要注意蒸镀物的情况,像水银一样的为佳,若开始苍白、剥落时,就表示这支电子管已经迈入老年了。
2023-08-10 12:37:291

【高频 真空电子管 振荡】这个是公司电路原理图上的一个真空电子管,九脚的,信号是怎么放大的?

三个栅极从上至下分别为:抑制栅、帘栅、控制栅(第一栅),作用见参考资料。没有电路图无法解答3脚、9脚的问题。这东西可以用在胆机上,区别就在电路不一样。
2023-08-10 12:37:462

什么情况下电子管会亮?

电子管在下列情况下会发光:1. 电子管本身的工作原理需要通过电子流来产生信号,因此在正常工作时,电子管的电子枪会发射电子流,这些电子会与荧光屏上的荧光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发光效果。2. 当电子管的阴极与阳极之间施加了足够的电压,电子就会被加速到足够高的能量水平,以至于能够穿透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空气,产生气体放电,也就是说电子管会亮。总之,电子管亮的主要原因是在电子流的作用下,荧光屏上的荧光物质被激发并发光,或者电子产生气体放电,产生亮光效果。
2023-08-10 12:37:531

【音响 真空电子管 原理 应用】真空电子管 fu46 6146

6146旁热式束射四极管,主要用途:调幅和低频功率放大,灯丝电压6.3V灯丝电流1.25A,极限数据;最大阳极电压600V,最大第二栅极电压200V,最大阴极电流115mA最大阳极耗散功率19W最大第二栅极耗散功率2W,对于fu46在我的资料中没有找到,但是根据其命名方法可判断其为国产,可能用于高频振荡和功率放大的束射四极管,其它的就不得而知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此条消息我会继续关注,如果找到资料我会及时上传。
2023-08-10 12:3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