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原子吸收风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路结构有何不同?为什么?

2023-08-18 04:28:47
TAG: 结构
共2条回复
皮皮
转载:《分析测试百科网》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分光光度的区别

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 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

不同点: 原子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 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 连续光源

(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 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

(4) 需要原子化装置 (吸收池不同) 无

(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

(6)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 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

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同点: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 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 基态原子的吸收 自由原子(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2)测量信号 发射谱线强度 吸光度 荧光强度

(3)定量公式 lgR=lgA + blgc A=kc If=kc

(4)光源作用不同 使样品蒸发和激发 线光源产生锐线 连续光源或线光源

(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 直线 直线 直角

(6)谱线数目 可用原子线和 原子线(少) 原子线(少)

离子线(谱线多)

(7)分析对象 多元素同时测定 单元素 单元素、多元素

(8)应用 可用作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

(9)激发方式 光源 有原子化装置 有原子化装置

(10)色散系统 棱镜或光栅 光栅 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

(11)干扰 受温度影响严重 温度影响较小 受散射影响严重

(12)灵敏度 高 中 高

(13)精密度 稍差 适中 适中

按照电磁辐射的本质,光谱又可分为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电子能级变化而产生的。 原子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和X- 射线以及X- 射线荧光光谱。前三种涉及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后两种涉及内层电子的跃迁。目前一般认为原子光谱仅包括前三种。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基于光谱的发射现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对发射光谱的吸收现象;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是基于被光致激发的原子的再发射现象。

朋友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食品分析。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百度搜下就有。
coco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品分析、食品检验、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研、生产工作中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UV3501、UV3501S、UV4501、UV4501S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系列产品性能优良、品质可靠,能极大地满足用户广泛的分析工作要求。UV3501、UV3501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低杂散光,高分辨率的单光束光路结构。 保证低的杂散辐射率及优异的成像质量,波长自动校正系统,狭缝可调确保了仪器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及可靠性。

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和红外光谱仪相似,利用一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被分析的有机物质,引起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它将有选择地被吸收。一组吸收随波长而变化的光谱,反映了试样的特征。在紫外可见光的范围内,对于一个特定的波长,吸收的程度正比于试样中该成分的浓度,因此测量光谱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且根据吸收与已知浓度的标样的比较,还能进行定量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特点和主要用途:

紫外-可见光谱仪涉及的波长范围是0.2--0.8微米(对应波数50000-12500厘米-1),它在有机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用作物质鉴定、纯度检查,有机分子结构的研究。在定量方面,可测定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和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也可以测定物质的离解常数,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物质分子量鉴别和微量滴定中指示终点以及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作检测器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但是测定每种元素均需要相应的空心阴极灯,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不便。

相关推荐

光谱分析仪原理

光谱分析仪原理是将成分复杂的复合光分解为光谱线并进行测量和计算的科学仪器,被广泛应用于辐射度学分析、颜色测量、化学成份分析等领域,在冶金、地质、水文、医药、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宇宙探索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光谱分析仪特点在照明行业,通常使用光谱仪来测量光源的光色参数,光谱仪一般由分光系统、接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光源发出的复色光按照不同的波长分离出来,配合各种光电探测器件对谱线强度进行测量。获得光谱功率(辐射)分布,再计算出色品坐标、色温、显色指数、光通量、辐射通量等光色性能参数,分光系统通常做成整体式结构,称为单色仪或多色仪,单色仪是输出单色谱线的光学仪器,通常与PMT探测器为核心的接收系统配套工作,再由数据处理系统对测量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各部分相对独立。
2023-08-10 16:03:311

光谱分析仪器原理

  光谱分析仪器是一种辐射光谱,能够用来测量发光体的一些指标参数,这种仪器使用比较普遍。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类型,经典类型的、新型的。经典类型的光谱分析仪和新型的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前者根据的是色散原理,后者根据的是调制原理。    光谱分析仪器不是一个仪器,而是多种仪器的一个综合,其中包括棱镜光谱仪、衍射的光栅光谱仪、干涉的光谱仪。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仪器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多种新型的仪器也开始陆续出现。例如光学多道分析仪,这种仪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使用到很多方面的技术,包括光子探测器、计算机操纵控制等等。这种光谱分析仪算是比较高级的仪器,能够进行多种工作,如计算、信息的采集、存储等。    光谱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分析原理和物理原理。它的分析原理是根据反射物体反映的一些光谱信息,并且此时基态原子会吸收一些元素,然后观察其中的光谱减弱的程度,就可以知道元素有多少了。    除了一些分析原理之外,它还会依据一些物理原理,例如元素自身的构成,由于元素中电子的能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分布也会有所差别,并且能级也是不同的,所以原子核的能级是可以变化的。一般情况下,原子都会处在能级最低的状态,电子也会在能量技术比较低的轨道上运行。    如果是处在能量比较高的状态下的话,电子整个的状态是不太稳定的,所以随时会发生改变,并且很快就会返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基态。此时不仅状态改变了,电子自身的能量也会释放一部分,并且是以光的形式,这就是原子在发射光谱的整个过程。所以光谱分析仪就可以利用这个过程来进行分析。  光谱分析仪工作的时候是基于一定的光学现象的,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调查,来实现对于元素的研究。这些光学现象一般会有六种,分别是吸收、荧光、散射、发射、磷光、化学发光等等。各种光谱分析仪虽然在某些方面的性能会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基本的构成部分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有光源、单色器、检测器等构成部分。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2023-08-10 16:03:471

tmp移动式光谱仪工作原理

1. 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CCD 探测器型的海洋光学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动画展示。光通过光纤 有效的耦合到光谱仪中,经球面镜将进入光谱仪中的发散光束会聚2. 光学分辨率
2023-08-10 16:04:181

光谱分析仪器的分析图怎么看?

光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发光体的辐射光谱,即发光体本身的指标参数的仪器。光谱分析就是从识别某些元素的特征光谱来鉴别元素的存在(定性分析),而这些光谱线的强度又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有关,因此又可利用这些谱线的强度来测定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分类  根据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光谱仪和新型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调制原理上的仪器,经典光谱仪器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调制光谱仪是非空间分光的,它采用圆孔进光根据色散组件的分光原理,光谱仪器可分为:棱镜光谱仪,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  原理  光谱分析仪的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尔定律 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由于L是不变值所以A=KC。
2023-08-10 16:04:40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几部分组成及其作用

检测器一般可分为热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大类。热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把某些热电材料的晶体放在两块金属板中,当光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表面电荷分布变化,由此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功率。(1)光源红外光源应是能够发射高强度的连续红外线的物体。①能斯特灯。能斯特灯是一直径为l~3mm、长为2~5cm的中窄棒或实心棒。它由稀有金属锆、钇、铈或钍等氧化物的混合物烧结制成,在两端绕有钳丝以及电极。此灯的特性是:室温下不导电,加热至800~C变成导体,开始发光。因此工作前须预热,待发光后立即切断预热器的电流,否则容易烧坏。能斯特灯的优点是发出的光强度高,工作时不需要用冷水夹套来冷却;其缺点是机械强度差,稍受压或扭动会损伤。②硅碳棒。硅碳棒光源一般制成两端粗、中间细的实心棒,中问为发光部分,直径约5 cm、氏约5 cm,两端粗是为了降低两端的电阻,使之在工作状态时两端呈冷态。和能斯特灯相比,其优点是坚固,寿命长,发光面积大。另外,由于它在室温下是导体,J二作前不需预热。其缺点是工作时需要水冷却装置,以免放出大量热,影响仪器其他部件的性能。(2)样品室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样品室一般为一个可插入固体薄膜或液体池的样品槽,如果需要对特殊的样品(如超细粉末等)进行测定,则需要装配相应的附件。(3)单色器单色器由狭缝、准直镜和色散元件(光栅或棱镜)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组合而成,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吸收池而进入入射狭缝的复合光分解成为单色光照射到检测器。①棱镜。早期的仪器多采用棱镜作为色散元件。棱镜由红外透光材料如氯化钠、溴化钾等盐片制成。常用于红外仪器中的光学材料的性能。盐片棱镜由于盐片易吸湿而使棱镜表面的透光性变差,且盐片折射率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因此要求在恒温、恒湿房问内使用。近年来已逐渐被光栅所代替。②光栅。在金属或玻璃坯子上的每毫米问隔内刻划数十条甚至上百条的等距离线槽而构成光栅。当红外线照射到光栅表面时,产生乱反射现象,由反射线间的_F涉作用而形成光栅光谱。各级光栅相互重叠,为了获得单色光必须滤光,方法是在光栅前面或后面加一个滤(4)检测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主要有高真空热电偶、测热辐射计和气体检测计。此外还有可在常温下工作的硫酸三苷肽(TGS)热电检测器和只能在液氮温度下工作的碲镉汞(MCT)光电导检测器等。①高真空热电偶。它是根据热电偶的两端点由于温度不同产生温差热电势这一原理,让红外线照射热电偶的一端。此时,两端点问的温度不同,产生电势差,在回路中有电流通过,而电流的大小则随照射的红外线的强弱而变化,为了提高灵敏度和减少热传导的损失,热电偶是密封在一高真空的容器内的。②测热辐射计。它是以很薄的热感原件做受光面,装在惠斯登电桥的一个臂上,当光照射到受光面上时,由于温度的变化,热感原件的电阻也随之变化,以此实现对辐射强度的测量。但由于电桥线路需要非常稳定的电压,因而现在的红外分光光度计已很少使用这种检测器。③气体检测器。常用的气体检测器为高莱池,它的灵敏度较高。当红外光通过盐窗照射到黑色金属薄膜2上时,2吸收热后,使气室5内的氪气温度升高而膨胀。气体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封闭气室另一端的软镜膜凸起。另一方面,从光源射出的光到达镜膜时,它将光反射到光电池上,于是产生与软镜膜的凸出度成正比,也是最初进入气室的辐射成正比的光电流。这种检测器可用于整个红外波段。但采用的是有机膜,易老化,寿命短,且时间常数较长。不适用于扫描红外检测。光电检测器和热释电检测器由于灵敏度高,响应快,因此均用作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检测器(有关这两种检测器的详细内容可参阅有关专著)。(5)放大器及记录机械装置由检测器产生的电信号是很弱的,例如热电偶产生的信号强度约为10叫V,此信号必须经电子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驱动光楔和电机,使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移动。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按照其结构的简繁、可测波数范围的宽窄和分辨本领的大小,可分为简易型和精密型两种类型。前者只有一只氯化钠棱镜或一块光栅,因此测定波数范围较窄,光谱的分辨率也较低。为克服这两个缺陷,较早的大型精密红外分光光度计一般备有几个棱镜,在不同光谱区自动或手动更换棱镜,以获得宽的扫描范围和高的分辨能力。目前精密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已采用闪耀光栅作色散元件,利用数块光栅自动更换,可使测定的波数范围2.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 . )睦_动镜驱动装置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的组成构造: 活塞目光源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一检测器一记录系统一工 卞动镜B作站光(源~发6-出13)的。光被分束器分为两束,一束经光源t———兰竺≥H定镜A光源发出的光被分束器分为两束,一束经反射到达动镜,另一束经透射到达定镜。两束光分别经定镜和动镜反射再回到分束器。动镜合并后的光束以一恒定速度Vm作直线运动,因而经分束器分束后的两束光形成光程差d,产生干涉。干涉光在分束器会合后通过样品池,然后被检测,经卤检测器过A/D转换后,通过计算机记录数据。(1)光源的作用要求光源能发射出稳定、能量强、发射度 计算机C≥—圈记录仪小的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线。一般用能斯特灯、 图6 13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硅碳棒或涂有稀土金属化合物的镍铬旋状灯丝。 (2)迈克尔逊干涉仪FT—IR的核心部分就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由定镜、动镜、分束器和探测器组成。核心部件是分束器。(3)检测器检测器一般可分为热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大类。热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把某些热电材料的晶体放在两块金属板中,当光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表面电荷分布变化,由此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功率。热检测器有氘化硫酸三苷钛(DTGS)、钽酸锂(LiTa03)等类型。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材料受光照射后,导电性能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变化。最常用的光检测器有锑化铟、汞镉碲(MCT)等类型。(4)记录系统——红外工作软件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红外谱图的记录、处理一般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与经典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相比,FT—IR具有如下优点:①具有扫描速度极快的特点,一般在ls内即可完成光谱范围的扫描,扫描速度最快以达到60次/s;②光束全部通过,辐射通量大,检测灵敏度高;⑧具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所有频率同时测量;④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在整个光谱范围内分辨率达到0.1cm一一是很容易做到的;⑤具有极高的波数准确度。若用He—Ne激光器,可提供0.01cm,的测量精度;⑥光学部件简单,只有一个可动镜在实验过程中运动。
2023-08-10 16:04:534

手持式光谱仪的具体工作原理是什么?

手持式光谱仪是一种基于XRF光谱分析技术的光谱分析仪器,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从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产生一次光电子,击出的光子可能再次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发生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2023-08-10 16:05:101

ICP-MS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所用电离源是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它与原子发射光谱仪所用的ICP是一样的,其主体是一个由三层石英套管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绕有负载线圈,三层管从里到外分别通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负载线圈由高频电源耦合供电,产生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如果通过高频装置使氩气电离,则氩离子和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又会与其它氩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形成涡流。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瞬间使氩气形成温度可达10000k的等离子焰炬。样品由载气带入等离子体焰炬会发生蒸发、分解、激发和电离,辅助气用来维持等离子体,需要量大约为1L/min。冷却气以切线方向引入外管,产生螺旋形气流,使负载线圈处外管的内壁得到冷却,冷却气流量为10-15L/min。  最常用的进样方式是利用同心型或直角型气动雾化器产生气溶胶,在载气载带下喷入焰炬,样品进样量大约为1ml/min,是靠蠕动泵送入雾化器的。  在负载线圈上面约10mm处,焰炬温度大约为8000K,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电离能低于7eV的元素完全电离,电离能低于10.5ev的元素电离度大于20%。由于大部分重要的元素电离能都低于10.5eV,因此都有很高的灵敏度,少数电离能较高的元素,如C,O,Cl,Br等也能检测,只是灵敏度较低。  ICP-MS由ICP焰炬,接口装置和质谱仪三部分组成;若使其具有好的工作状态,必须设置各部分的工作条件。ICP工作条件  主要包括ICP功率,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流量。样品提升量等,ICP功率一般为1KW左右,冷却气流量为15L/min,辅助气流量和载气流量约为1L/min,调节载气流量会影响测量灵敏度。样品提升量为1ml/min。接口装置工作条件  ICP产生的离子通过接口装置进入质谱仪,接口装置的主要参数是采样深度,也即采样锥孔与焰炬的距离,要调整两个锥孔的距离和对中,同时要调整透镜电压,使离子有很好的聚焦。质谱仪工作条件  主要是设置扫描的范围。为了减少空气中成分的干扰,一般要避免采集N2、O2、Ar等离子,进行定量分析时,质谱扫描要挑选没有其它元素及氧化物干扰的质量。   同时还要有合适的倍增器电压。
2023-08-10 16:05:212

拉曼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当一束频率为v0的单色光照射到样品上后,分子可以使入射光发生散射。大部分光只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发生散射,而穿过分子的透射光的频率,仍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这时,称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还有一种散射光,它约占总散射光强度的 10^-6~10^-10,该散射光不仅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而且该散射光的频率也发生了改变,从而不同于激发光(入射光)的频率,因此称该散射光为拉曼散射。在拉曼散射中,散射光频率相对入射光频率减少的,称之为斯托克斯散射,因此相反的情况,频率增加的散射,称为反斯托克斯散射,斯托克斯散射通常要比反斯托克斯散射强得多,拉曼光谱仪通常大多测定的是斯托克斯散射,也统称为拉曼散射。散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频率差v称为拉曼位移,拉曼位移与入射光频率无关,它只与散射分子本身的结构有关。拉曼散射是由于分子极化率的改变而产生的(电子云发生变化)。拉曼位移取决于分子振动能级的变化,不同化学键或基团有特征的分子振动,ΔE反映了指定能级的变化,因此与之对应的拉曼位移也是特征的。这是拉曼光谱可以作为分子结构定性分析的依据。
2023-08-10 16:05:371

红外光谱仪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是研究表征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红外光谱由于对样品没有任何限制,它是公认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在分子构型和构象研究、化学化工、物理、能源、材料、天文、气象、遥感、环境、地质、生物、医学、药物、农业、食品、法庭鉴定和工业过程控制等多方面的分析测定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等,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可测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并由此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推知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计算热力学函数等。分子中的某些基团或化学键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对应的谱带波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或只在小波段范围内变化,因此许多有机官能团例如甲基、亚甲基、羰基,氰基,羟基,胺基等等在红外光谱中都有特征吸收,通过红外光谱测定,人们就可以判定未知样品中存在哪些有机官能团,这为最终确定未知物的化学结构奠定了基础。  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机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会由于官能团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发生微细变化,这为研究表征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  分子在低波数区的许多简正振动往往涉及分子中全部原子,不同的分子的振动方式彼此不同,这使得红外光谱具有像指纹一样高度的特征性,称为指纹区。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采集了成千上万种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把它们存入计算机中,编成红外光谱标准谱图库。
2023-08-10 16:05:55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波长区域在近紫外区。其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a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尔定律    A=-lgI/Io=-lgT=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由于L是不变值所以A=KC。
2023-08-10 16:06:172

红外光谱仪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楼主,您好。红外光谱仪的种类有: ①棱镜和光栅光谱仪。属于色散型,它的单色器为棱镜或光栅,属单通道测量。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它是非色散型的,其核心部分是一台双光束干涉仪。当仪器中的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经过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运算后,就可得到入射光的光谱。这种仪器的优点:①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 ②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③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厘米-1。④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可使分辨本领提高。⑤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可以实现远红外光谱的测定。近红外光谱仪种类繁多,根据不用的角度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应用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在线过程监测仪器、专用仪器和通用仪器。从仪器获得的光谱信息来看,有只测定几个波长的专用仪器,也有可以测定整个近红外谱区的研究型仪器;有的专用于测定短波段的近红外光谱,也有的适用于测定长波段的近红外光谱。较为常用的分类模式是依据仪器的分光形式进行的分类,可分为滤光片型、色散型(光栅、棱镜)、傅里叶变换型等类型。下面分别加以叙述。二、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器: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器以滤光片作为分光系统,即采用滤光片作为单色光器件。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可分为固定式滤光片和可调式滤光片两种形式,其中固定滤光片型的仪器时近红外光谱仪最早的设计形式。仪器工作时,由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滤光片后得到一宽带的单色光,与样品作用后到达检测器。该类型仪器优点是:仪器的体积小,可以作为专用的便携仪器;制造成本低,适于大面积推广。该类型仪器缺点是:单色光的谱带较宽,波长分辨率差;对温湿度较为敏感;得不到连续光谱;不能对谱图进行预处理,得到的信息量少。故只能作为较低档的专用仪器。三、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器: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分光元件可以是棱镜或光栅。为获得较高分辨率,现代色散型仪器中多采用全息光栅作为分光元件,扫描型仪器通过光栅的转动,使单色光按照波长的高低依次通过样品,进入检测器检测。根据样品的物态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测样器件进行投射或反射分析。该类型仪器的优点:是使用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可对样品进行全谱扫描,扫描的重复性和分辨率叫滤光片型仪器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个别高端的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还可以作为研究级的仪器使用。化学计量学在近红外中的应用时现代近红外分析的特征之一。采用全谱分析,可以从近红外谱图中提取大量的有用信息;通过合理的计量学方法将光谱数据与训练集样品的性质(组成、特性数据)相关联可得到相应的校正模型;进而预测未知样品的性质。该类型仪器的缺点:是光栅或反光镜的机械轴承长时间连续使用容易磨损,影响波长的精度和重现性;由于机械部件较多,仪器的抗震性能较差;图谱容易受到杂散光的干扰;扫描速度较慢,扩展性能差。由于使用外部标准样品校正仪器,其分辨率、信噪比等指标虽然比滤光片型仪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傅里叶型仪器相比仍有质的区别。四、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简称为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它利用干涉图与光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干涉图并对干涉图进行傅里叶积分变换的方法来测定和研究近红外光谱。其基本组成包括五部分:①分析光发生系统,由光源、分束器、样品等组成,用以产生负载了样品 信息的分析光;②以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为代表的干涉仪,以及以后的各类改进型干涉仪,其作用是使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后,造成一定的光程差,用以产生空间(时间)域中表达的分析光,即干涉光;③检测器,用以检测干涉光;④采样系统,通过数模转换器把检测器检测到的干涉光数字化,并导入计算机系统;⑤计算机系统和显示器,将样品干涉光函数和光源干涉光函数分别经傅里叶变换为强度俺频率分布图,二者的比值即样品的近红外图谱,并在显示器中显示。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中,干涉仪是仪器的心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仪器的心梗,因此有必要了解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以及改进后的干涉仪的工作原理。⑴传统的麦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系统包括两个互成90度角的平面镜、光学分束器、光源和检测器。平面镜中一个固定不动的为定镜,一个沿图示方向平行移动的为动镜。动镜在运动过程中应时刻与定镜保持90度角。为了减小摩擦,防止振动,通常把动镜固定在空气轴承上移动。光学分束器具有半透明性质,放于动镜和定镜之间并和它们成45度角,使入射的单色光50%透过,50%反射,使得从光源射出的一束光在分束器被分成两束:反射光A和透射光B。A光束垂直射到定镜上;在那儿被反射,沿原光路返回分束器;其中一半透过分束器射向检测器,而另一半则被反射回光源。B光束以相同的方式穿过分束器射到动镜上;在那儿同样被反射,沿原光路返回分束器;再被分束器反射,与A光束一样射向检测器,而以另一半则透过分束器返回原光路。A、B两束光在此会合,形成为具有干涉光特性的相干光;当动镜移动到不同位置时,即能得到不同光程差的干涉光强。⑵改进的干涉仪:干涉仪是傅里叶光谱仪最重要的部件,它的性能好坏决定了傅里叶光谱仪的质量,在经典的麦克尔逊干涉仪的基础上,近年来在提高光通量、增加稳定性和抗震性、简化仪器结构等方面有不少改进。五、传统的麦克尔逊干涉仪工作过程中,当动镜移动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摆动,使得两个平面镜互不垂直,导致入射光不能直射入动镜或反射光线偏离原入射光的方向,从而得不到与入射光平行的反射光,影响干涉光的质量。外界的振动也会产生相同的影响。因此经典的干涉仪除需经十分精确的调整外,还要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振动,以保持动镜精确的垂直定镜,获得良好的光谱图。为提高仪器的抗振能力,Bruker公司开发出三维立体平面角镜干涉仪,采用两个三维立体平面角镜作为动镜,通过安装在一个双摆动装置质量中心处的无摩擦轴承,将两个立体平面角镜连接。三维立体平面角镜干涉仪的实质是用立体平面角镜代替了传统干涉仪两干臂上的平面反光镜。由立体角镜的光学原理可知,当其反射面之间有微小的垂直度误差及立体角镜沿轴方向发生较小的摆动时,反射光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仍能够严格地按与入射光线平行的方向射出。由此可以看出,采用三维立体角镜后,可以有效地消除动镜在运动过程中因摆动、外部振动或倾斜等因素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从而提高了一起的抗振能力。详情请参考国家标准物质网www.rmhot.com
2023-08-10 16:06:291

、介绍直读光谱仪的结 构、工作原理及功能?,,谁知道,帮帮忙,谢谢,尽量详细点。

解答这个问题会很累,而且还没有分。
2023-08-10 16:06:404

光谱仪是测什么的

要看什么光谱仪 向我们公司的 X荧光光谱仪就 主要是 分析金属成分
2023-08-10 16:06:527

理化化学分析中直读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如果没记错的话Q345R应该是属于钢铁合金。直读光谱仪的原理:用电弧(或火花)的高温使样品中各元素从固态直接气化并被激发而发射出各元素的特征波长,用光栅分光后,成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线通过出射狭缝,射入各自的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经仪器的控制测量系统将电信号积分并进行模/数转换,然后由计算机处理,并打印出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数据若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1、检测本身的误差,手工操作有人为误差,直读光谱检测前需要进行标准化,如果没有,那么可能导致仪器分析结果误差偏大。两个方面综合就会有一定的差异2、取样问题,任何材料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均匀。如果同一种材料取样位置不同,也可能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差异。大致方向也就是上面这些了,你可以在网上多找些资料丰富一下内容。
2023-08-10 16:07:251

光谱仪是测什么的

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光谱仪又称分光仪,广泛为认知的为直读光谱仪。以光电倍增管等光探测器测量谱线不同波长位置强度的装置。它由一个入射狭缝,一个色散系统,一个成像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出射狭缝组成。以色散元件将辐射源的电磁辐射分离出所需要的波长或波长区域,并在选定的波长上(或扫描某一波段)进行强度测定。分为单色仪和多色仪两种。扩展资料: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根据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光谱仪和新型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调制原理上的仪器。经典光谱仪器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调制光谱仪是非空间分光的,它采用圆孔进光。根据色散组件的分光原理,光谱仪器可分为:棱镜光谱仪,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光学多道分析仪OMA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是近十几年出现的采用光子探测器(CCD)和计算机控制的新型光谱分析仪器,它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诸功能于一体。由于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胶,避免和省去了暗室处理以及之后的一系列繁琐处理,测量工作,使传统的光谱技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OMA分析光谱,测量准确迅速,方便,且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光谱分辨率高,测量结果可立即从显示屏上读出或由打印机,绘图仪输出。它己被广泛使用于几乎所有的光谱测量,分析及研究工作中,特别适应于对微弱信号,瞬变信号的检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谱仪
2023-08-10 16:07:351

ICP的工作原理

由plasma提供能量使样品溶液蒸发、形成气态原子、并进一步使气态原子激发而产生光辐射;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单色器分解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形成光谱;用检测器检测光谱中谱线的波长和强度。由于待测元素原子的能级结构不同,因此发射谱线的特征不同;据此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而根据待测元素原子的浓度不同,因此发射强度不同,可实现元素的定量测定。icp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icp发射光谱仪主要应用于无机元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扩展资料产品构成:1、进样系统:进样系统是icp仪器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icp光谱分析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按试样状态不同可以分别用液体、气体或固体直接进样。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icp)。3、光谱仪的分光(色散)系统:复合光经色散元素分光后,得到一条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能将复合光束分解为单色光,并进行观测记录的设备称为光谱仪。4、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光电转换器件是光电光谱仪接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利用光电效应将不同波长的辐射能转化成光电流的信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cp发射光谱仪
2023-08-10 16:08:251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根据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光谱仪和新型 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 调制原理上的仪器.经典光谱仪器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调制光谱仪是非空间分光 的,它采用圆孔进光.根据色散组件的分光原理,光谱仪器可分为:棱镜光谱仪, 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 光学多道分析仪OMA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是近十几年出现的采 用光子探测器(CCD)和计算机控制的新型光谱分析仪器,它集信息采集,处理, 存储诸功能于一体.由于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胶,避免和省去了暗室处理以及 之后的一系列繁琐处理,测量工作,使传统的光谱技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大大 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OMA分析光谱,测盆准确迅速,方便, 且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光谱分辨率高,测量结果可立即从显示屏上读出或由 打印机,绘图仪输出.目前,它己被广泛使用于几乎所有的光谱测量,分析及研 究工作中,特别适应于对微弱信号,瞬变信号的检测. 4.2光谱仪色散组件的选择和光学参数的确定 4.2. 1光谱分析仪色散组件的选择 在成像光谱仪设计中,选择色散组件是关键问题,应全面的权衡棱镜和光棚 色散组件的优缺点[140-al) 直读光谱分析仪是“汉化”了的光谱分析仪,操作更加简便明了。 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与科学解释 早在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1817年,弗劳霍费(J.Fraunhofer)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再次发现了这些暗线,由于当时尚不了解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于是就将这些暗线称为弗劳霍费线。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且根据钠发射线与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这一事实,断定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 第二阶段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 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是从1955年开始的。这一年澳大利亚的瓦尔西(A.Walsh)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了瓦尔西的设计思想。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参阅参考文献〔1〕 第三阶段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 1959年,苏联里沃夫发表了电热原子化技术的第一篇论文。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12-10-14g,使原子吸收光谱法向前发展了一步。近年来,塞曼效应和自吸效应扣除背景技术的发展,使在很高的的背景下亦可顺利地实现原子吸收测定。基体改进技术的应用、平台及探针技术的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稳定温度平台石墨炉技术(STPF)的应用,可以对许多复杂组成的试样有效地实现原子吸收测定。参阅参考文献〔2〕 第四阶段 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发展 随着原子吸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而其它科学技术进步,为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近年来,使用连续光源和中阶梯光栅,结合使用光导摄象管、二极管阵列多元素分析检测器,设计出了微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解决多元素同时测定开辟了新的前景。微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系统简化了仪器结构,提高了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改善了测定准确度,使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联用技术(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流动注射-原子吸收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色谱-原子吸收联用,不仅在解决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方面,而且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用途,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与不足 <1> 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ppb级,石墨炉原子吸 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10-10-14g。 <2> 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中等和高含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差可<1%,其准 确度已接近于经典化学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约为3-5%。 <3> 分析速度快。原子吸收光谱仪在35分钟内,能连续测定50个试样中的6种元素。 <4> 应用范围广。可测定的元素达70多个,不仅可以测定金属元素,也可以用间接 原子吸收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5> 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6>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多元素同时测定尚有困难,有相当一些元素的测 定灵敏度还不能令人满意。
2023-08-10 16:08:361

红外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仪被称为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利用麦克尔逊干涉仪将两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变化的复色红外光相互干涉,形成干涉光,再与样品作用。探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到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化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还原成光谱图。
2023-08-10 16:09:041

光电直读光谱常识

1.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维护注意事项 光电直读光谱仪各模块维护注意点: 一、激发系统 能够影响样品激发结果的因素可总结为4条: (1)激发能量能量提供的方式不同如直流电弧、火花的激发效果是不同的,火花中的激发脉冲宽度、脉冲高度、脉冲频率不同对于不同元素的激发效果亦不同,因此在不同型号的仪器中,需根据所测样品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激发能量参数。 (2激发环境 一般主要可分为实验室湿度环境和氩气气氛两方面u0626不同型号仪器的氩气气路设计可能会有不同,不过氩气本身的纯度和气路是否漏气应当是对激发环境检查和维护的重点。 (3)样品 样品的材质、取样、前处理等各方面,均对激发效果影响重大,在使用和维护时,需特别注意我们的激发对象的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4)激发台内部情况 不同型号的仪器的激发台内部结构不同,但总体来讲,激发台内部是否清洁、电距是否稳定,激发台发光弧焰相对于光学系统的高度等,均会影响我们的数据结果。 总之,对于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仪器来说,此4条因素的实现形式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维护和维修激发系统的方向在此。 二、光学系统 (1)光路结构稳定 机械变形小,校正到位,可通过恒温和狭缝扫描来控制。 (2)光路中对于紫外、真空紫外区光谱线在光室中的传输过程中损耗小,可通过气循环或抽真空的方式进行维护。那么,对真空泵等器件的维护成为重点,此外,透光镜片的定期擦拭也成了保证光信号传输效率稳定的重要操作。对于不同型号的仪器来说同,光学系统的稳定和光信号传输效率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需根据各仪器的实际情况进行仪器的维护和检查安排。 三、测量系统 (1)采集器件保持稳定合适的工作状态 采集器件为光电转换元件,目前的光电直读光谱仪主要采用的是两大类采集器,一种是光电倍增管,另外一种是CCD/CID检测器,固体成像系统,任何一种采集器件,都存在着一个和照射光强、工作供电以及输出电信号强度三个方面有关的函数,针对不同的光强,不同的供电,采集器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它的灵敏度、稳定性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需自己调节这些参数u0626需谨慎咨询仪器生产商的意见后或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调整 (2)信号转换的电路板及芯片不能长期处于潮湿、积灰过多的条件下,大部分电路板、芯片遇到灰尘过多或湿度过大的情况都会产生漏电现象,这就会在整个测量系统中产生暗电流,当暗电流大到一定程度u0626有可能造成测量系统电路中的器件损毁的情况。所以务必要保护好仪器的测量系统。有些型号的仪器测量系统置于分光室内部u0626一般情况下不需考虑。但如出现真空泵油倒吸等情况u0626需立即和仪器生产商的技术支持联系。 2.红外光谱常识 红外光谱原理概述 红外光谱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是研究表征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红外光谱由于对样品没有任何限制,它是公认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在分子构型和构象研究、化学化工、物理、能源、材料、天文、气象、遥感、环境、地质、生物、医学、药物、农业、食品、法庭鉴定和工业过程控制等多方面的分析测定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和分子对称性等,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可测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并由此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推知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计算热力学函数等。分子中的某些基团或化学键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对应的谱带波数基本上是固定的或只在小波段范围内变化,因此许多有机官能团例如甲基、亚甲基、羰基,氰基,羟基,胺基等等在红外光谱中都有特征吸收,通过红外光谱测定,人们就可以判定未知样品中存在哪些有机官能团,这为最终确定未知物的化学结构奠定了基础。 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机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会由于官能团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发生微细变化,这为研究表征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 分子在低波数区的许多简正振动往往涉及分子中全部原子,不同的分子的振动方式彼此不同,这使得红外光谱具有像指纹一样高度的特征性,称为指纹区。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采集了成千上万种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把它们存入计算机中,编成红外光谱标准谱图库。 人们只需把测得未知物的红外光谱与标准库中的光谱进行比对,就可以迅速判定未知化合物的成份。 当代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已使红外光谱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对样品进行简单的常规测试并从而推断化合物的组成的阶段。红外光谱仪与其它多种测试手段联用衍生出许多新的分子光谱领域,例如,色谱技术与红外光谱仪联合为深化认识复杂的混合物体系中各种组份的化学结构创造了机会;把红外光谱仪与显微镜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红外成像技术,用于研究非均相体系的形态结构,由于红外光谱能利用其特征谱带有效地区分不同化合物,这使得该方法具有其它方法难以匹敌的化学反差。 3.直读光谱仪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看下直读光谱仪基本原理:金属试样与电极之间进行电弧。由于被测分析试样激发后产生的光通过聚光透镜由入口狭缝进入,导向凹面衍射光栅上,只读取在凹面光栅上分光的光中所需的光谱线,使用仪器上的光电倍增管或CCD将光转化成电流。由此产生的光谱进行光电测定,进行需测元素的定量方法。 由此看出, 直读光谱仪被测样在规定条件内可一次性快速检测出欲知的所有元素百分比含量,而且通过可靠可控的物理方法(光电转换)实行快速、精准之亮点!适用于较宽的波长范围;光电倍增管对信号放大能力强,对强弱不同谱线可用不同的放大倍率,相差可达10000倍,因此它可用同一分析条件对样品中多种含量 范围差别很大的元素同时进行分析;线性范围宽,更可做高含量分析,所以检测范围宽广。 相对于传统分析法而言,直读光谱仪测试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高效。该方法可以直接固体进样,不用进行化学消解,可以减少消解过程以及定容过程所带来的人为误差; 智能软件可实行“傻瓜式”的人性化操作,仪器校准、曲线标定、标准化、数据统计、材质分类等功能强大 4.直读光谱仪的介绍 直读光谱仪,英文名为OES(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即原子发射光谱仪1。二战后,由于欧洲重建,市场对钢铁检测有巨大的需求,1947年贝尔德公司最先采用光电倍增管和真空泵技术,并以此来检测钢铁中的非金属元素。六十年代光电直读光谱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迅速发展,1964年ARL公司展示一套数字计算和控制读出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小型化及微处理机的出现和普及,成本降低等原因、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光谱仪器几乎100%地采用计算机控制,这不仅提高了分析精度和速度,而且对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1随着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直读光谱仪发展迅速。 5.光谱仪原理 根据色散元件的原理,光谱仪可分为棱镜光谱仪、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光学多通道分析仪(oma)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具有光子探测器(ccd)和计算机控制的光谱分析仪。它集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功能于一体。 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胶,避免和消除了暗室处理和后期一系列繁琐的处理,测量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光谱技术,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oma进行光谱分析,测量准确、快速、方便、灵敏、响应时间快、光谱分辨率高。测量结果可从显示屏上读出或由打印机和绘图仪立即输出。它已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光谱测量、分析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微弱和瞬态信号的检测中。 扩展资料 一台典型的光谱仪主要由一个光学平台和一个检测系统组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入射狭缝: 在入射光的照射下形成光谱仪成像系统的物点。 2、准直元件: 使狭缝发出的光线变为平行光。该准直元件可以是一独立的透镜、反射镜、或直接集成在色散元件上,如凹面光栅光谱仪中的凹面光栅。 3、色散元件: 通常采用光栅,使光信号在空间上按波长分散成为多条光束。
2023-08-10 16:09:251

近红外光谱仪的分析原理

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 ASTM 定义的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范围为 780~2526nm (12820~3959cm1),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N、O)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不同团(如甲基、亚甲基,苯环等)或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都有明显差别,NIR 光谱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组成信息,非常适合用于碳氢有机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测量。但在 NIR区域,吸收强度弱,灵敏度相对较低,吸收带较宽且重叠严重。因此,依靠传统的建立工作曲线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数学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如果样品的组成相同,则其光谱也相同,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建立了光谱与待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分析模型),那么,只要测得样品的光谱,通过光谱和上述对应关系,就能很快得到所需要的质量参数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校正和预测两个过程:(1)在校正过程中,收集一定量有代表性的样品(一般需要80个样品以上),在测量其光谱图的同时,根据需要使用有关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测量,得到样品的各种质量参数,称之为参考数据。通过化学计量学对光谱进行处理,并将其与参考数据关联,这样在光谱图和其参考数据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映射关系,通常称之为模型。虽然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样本数目很有限,但通过化学计量学处理得到的模型应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对于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校正方法视样品光谱与待分析的性质关系不同而异,常用的有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人工神经网络和拓扑方法等。显然,模型所适用的范围越宽越好,但是模型的范围大小与建立模型所使用的校正方法有关,与待测的性质数据有关,还与测量所要求达到的分析精度范围有关。实际应用中,建立模型都是通过化学计量学软件实现的,并且有严格的规范(如ASTM6500标准)。(2)在预测过程中,首先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待测样品的光谱图,通过软件自动对模型库进行检索,选择正确模型计算待测质量参数。
2023-08-10 16:09:351

icp-oes工作原理

IPC-OES是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可用于地质、环保、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冶金、农业等样品中70多种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原理ICP发射光谱分析过程主要分为三步:激发、分光和检测。1)利用等离子体激发光源使试样蒸发汽化,离解或分解为原子状态,原子可能进一步电离成离子状态,原子及离子在光源中激发发光。2)利用光谱仪器将光源发射的光分解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3)利用光电器件检测光谱,按测定得到的光谱波长对试样进行定性分析,按发射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2023-08-10 16:09:501

【勿灌水】光栅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有重谢】

使用 光栅 作为分光元件。光栅表面刻有大量重复性的可透过条纹。单色光通过时会因为多光束干涉而在接收屏上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有级次,中央的是零级,最亮。其它级次减弱很快。条纹间距跟光的波长有关,具体有光栅方程可以算,本质上是光程差不一样。所以复色光通过时,各自的条纹会错开一定距离,在中央最明显。一般从中央到外边依次是,紫,靛,蓝,绿,黄,橙,红。再接收屏开一条狭缝,就能得到单色光了。一般物理光学或者光度学的书都有讲到。
2023-08-10 16:11:043

icp-ms工作原理

icp-ms工作原理如下:ICP-MS所用电离源是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它与原子发射光谱仪所用的ICP是一样的,其主体是一个由三层石英套管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绕有负载线圈,三层管从里到外分别通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负载线圈由高频电源耦合供电,产生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如果通过高频装置使氩气电离,则氩离子和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又会与其它氩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形成涡流。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瞬间使氩气形成温度可达10000k的等离子焰炬。样品由载气带入等离子体焰炬会发生蒸发、分解、激发和电离,辅助气用来维持等离子体,需要量大约为1 L/min。冷却气以切线方向引入外管,产生螺旋形气流,使负载线圈处外管的内壁得到冷却,冷却气流量为10-15 L/min。最常用的进样方式是利用同心型或直角型气动雾化器产生气溶胶,在载气载带下喷入焰炬,样品进样量大约为1 mL/min,是靠蠕动泵送入雾化器的。在负载线圈上面约10 mm处,焰炬温度大约为8000 K,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电离能低于7 eV的元素完全电离,电离能低于10.5 eV的元素电离度大于20%。由于大部分重要的元素电离能低于10.5 eV,因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少数电离能较高的元素,如C、O、Cl、Br等也能检测,只是灵敏度较低。ICP-MS由ICP焰炬,接口装置和质谱仪三部分组成;若使其具有好的工作状态,必须设置各部分的工作条件。
2023-08-10 16:11:131

波谱仪工作原理

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TXRF)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XRF)的原理:原子受原级X射线激发后,发出次级X射线荧光。因此,XRF 分析法可以: 根据荧光的波长和能量,确定元素; 各元素的浓度可根据荧光的强度进行计算。 X射线由Mo靶或W靶产生,在Ni/C人工多层膜上反射并单色化。扁平的光束以非常小的角度(0......
2023-08-10 16:11:401

请教一下,关于光谱仪(spectrometer)测定金属化学成分的问题!

你的这个题目比较大,回答起来太累。找一下厂家做一下培训比较好。
2023-08-10 16:11:504

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特点?简述工作原理?

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而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一段电磁波。红外光又可依据波长范围分成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波区,其中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cm-1)能很好地反映分子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物理过程以及分子结构方面的特征,对解决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中的各种问题最为有效,因而中红外区是红外光谱中应用最广的区域,一般所说的红外光谱大都是指这一范围。红外光谱属于吸收光谱,是由于化合物分子振动时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化学键振动所吸收的红外光的波长取决于化学键动力常数和连接在两端的原子折合质量,也就是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这就是红外光谱测定化合物结构的理论依据。红外光谱作为“分子的指纹”广泛用于分子结构和物质化学组成的研究。根据分子对红外光吸收后得到谱带频率的位置、强度、形状以及吸收谱带和温度、聚集状态等的关系便可以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求出化学建的力常数、键长和键角。从光谱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是利用特征吸收谱带的频率推断分子中存在某一基团或键,由特征吸收谱带频率的变化推测临近的基团或键,进而确定分子的化学结构,当然也可由特征吸收谱带强度的改变对混合物及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由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样品池、检测器和计算机组成,由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干涉仪转变成干涉光,干涉光中包含了光源发出的所有波长光的信息。当上述干涉光通过样品时某一些波长的光被样品吸收,成为含有样品信息的干涉光,由计算机采集得到样品干涉图,经过计算机快速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吸光度或透光率随频率或波长变化的红外光谱图。朋友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百度搜下就有。
2023-08-10 16:12:011

icp的工作原理是怎么一回事?

由plasma提供能量使样品溶液蒸发、形成气态原子、并进一步使气态原子激发而产生光辐射;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单色器分解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形成光谱;用检测器检测光谱中谱线的波长和强度。由于待测元素原子的能级结构不同,因此发射谱线的特征不同;据此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而根据待测元素原子的浓度不同,因此发射强度不同,可实现元素的定量测定。icp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icp发射光谱仪主要应用于无机元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扩展资料产品构成:1、进样系统:进样系统是icp仪器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icp光谱分析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按试样状态不同可以分别用液体、气体或固体直接进样。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icp)。 3、光谱仪的分光(色散)系统:复合光经色散元素分光后,得到一条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能将复合光束分解为单色光,并进行观测记录的设备称为光谱仪。 4、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光电转换器件是光电光谱仪接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利用光电效应将不同波长的辐射能转化成光电流的信号。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icp发射光谱仪
2023-08-10 16:12:103

谁发明了第一台光谱分析仪

1859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合作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光谱仪,并利用这台仪器系统地研究各物质产生的光谱,创建了光谱分析法。
2023-08-10 16:12:322

请问光谱仪工作原理,光谱仪是安捷伦光谱仪

这个你在百度上查找一下就有了啊!
2023-08-10 16:12:501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几部分组成及其作用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器三部分组成。1、光源产生的光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样品,一路通过参比溶液。2、切光器控制使参比光束和样品光束交替进入单色器。3、检测器在样品吸收后破坏两束光的平衡下产生信号,该信号被放大后被记录。拓展资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分束器、干涉仪、样品池、探测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记录系统等组成,是干涉型红外光谱仪的典型代表,不同于色散型红外仪的工作原理,它没有单色器和狭缝,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获得入射光的干涉图,然后通过傅里叶数学变换,把时间域函数干涉图变换为频率域函数图(普通的红外光谱图)。1、光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为测定不同范围的光谱而设置有多个光源。通常用的是钨丝灯或碘钨 灯(近红外)、硅碳棒(中红外)、高压汞灯及氧化钍灯(远红外)。2、分束器:分束器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关键元件。其作用是将入射光束分成反射和透射两部分,然后 再使之复合,如果可动镜使两束光造成一定的光程差,则复合光束即可造成相长或相消干涉。对分束器的要求是:应在波数v处使入射光束透射和反射各半,此时被调制的光束振幅最大。根据使用波段范围不同,在不同介质材料上加相应的表面涂层,即构成分束器。3、探测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所用的探测器与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所用的探测器无本质的区 别。常用的探测器有硫酸三甘钛(TGS)、铌酸钡锶、碲镉汞、锑化铟等。4、数据处理系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功能是控制仪器的操作,收集 数据和处理数据。
2023-08-10 16:13:011

光谱仪器有哪些呢?

根据工作原理分为棱镜光谱仪、衍射光栅光谱仪、干涉光谱仪。根据接收和记录光谱的方法可以分为看谱仪、摄谱仪、光电光谱仪。根据所能工作的光谱范围分为真空紫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可见光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远红外光谱仪。
2023-08-10 16:13:163

光谱分析仪应用

光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发光体的辐射光谱,即发光体本身的指标参数的仪器。 根据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光谱仪和新型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调制原理上的仪器.经典光谱仪器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调制光谱仪是非空间分光的,它采用圆孔进光根据色散组件的分光原理,光谱仪器可分为:棱镜光谱仪,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光学多道分析仪OMA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是近十几年出现的采用光子探测器(CCD)和计算机控制的新型光谱分析仪器,它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诸功能于一体.由于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胶,避免和省去了暗室处理以及之后的一系列繁琐处理,测量工作,使传统的光谱技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OMA分析光谱,测盆准确迅速,方便,且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光谱分辨率高,测量结果可立即从显示屏上读出或由打印机,绘图仪输出.目前,它己被广泛使用于几乎所有的光谱测量,分析及研究工作中,特别适应于对微弱信号,瞬变信号的检测. 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且其仪器较简单、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和样品制备量小、几乎适合各类样品(液体、粘稠体、涂层、粉末和固体)分析、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等特点,成为在线分析仪表中的一枝奇葩。近几年,随着化学计量学、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包括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在内的许多领域,为科研、教学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使用空间。光谱分析仪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电力、铁路运输、航空航天、食品卫生、环境保护以及教学科研等各个领域。 直读光谱仪一般属于原子发射光谱,应用于冶金,铸造,有色,黑色金属鉴别,石化,机械制造等行业。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有美国热电(收购瑞士ARL),德国斯派克,德国布鲁克,日本岛津等比较有名。 手持式光谱仪属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同样属于原子发射光谱仪,但和直读光谱的激发方式不一样,直读光谱靠高压放电激发,X射线是通过X光管来激发,接收原件也不同,检测元素范围和精度低于直读光谱,但应用于合金材料牌号鉴别以及混料筛选,废料回收,野外材料牌号鉴别有特殊用途,因可以做的小巧,一般做成手持式,方便携带。
2023-08-10 16:13:321

火花直读光谱仪和手持式光谱仪有哪些区别

火花直读光谱仪的火花的意思是从对激发来考虑的,要分析各个元素的谱线,那么谱线哪里产生呢,就是通过电火花对金属表面进行激发才产生,因为能量跃迁的原理,每个元素才会发出相对应的谱线。手持式光谱仪特点:与桌面直观的功能相比,它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此外,手持式光谱仪可用于现场调查,无需像桌面那样的特定职业情况,也许可以做到快速和非破坏性效果不会损坏被测物体。尽管手持式光谱仪的测量值相对低于台式分析结构的测量值。
2023-08-10 16:13:432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几部分组成及其作用

检测器一般可分为热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大类。热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把某些热电材料的晶体放在两块金属板中,当光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表面电荷分布变化,由此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功率。(1)光源红外光源应是能够发射高强度的连续红外线的物体。①能斯特灯。能斯特灯是一直径为l~3mm、长为2~5cm的中窄棒或实心棒。它由稀有金属锆、钇、铈或钍等氧化物的混合物烧结制成,在两端绕有钳丝以及电极。此灯的特性是:室温下不导电,加热至800~C变成导体,开始发光。因此工作前须预热,待发光后立即切断预热器的电流,否则容易烧坏。能斯特灯的优点是发出的光强度高,工作时不需要用冷水夹套来冷却;其缺点是机械强度差,稍受压或扭动会损伤。②硅碳棒。硅碳棒光源一般制成两端粗、中间细的实心棒,中问为发光部分,直径约5 cm、氏约5 cm,两端粗是为了降低两端的电阻,使之在工作状态时两端呈冷态。和能斯特灯相比,其优点是坚固,寿命长,发光面积大。另外,由于它在室温下是导体,J二作前不需预热。其缺点是工作时需要水冷却装置,以免放出大量热,影响仪器其他部件的性能。(2)样品室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样品室一般为一个可插入固体薄膜或液体池的样品槽,如果需要对特殊的样品(如超细粉末等)进行测定,则需要装配相应的附件。(3)单色器单色器由狭缝、准直镜和色散元件(光栅或棱镜)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组合而成,它的作用是把通过吸收池而进入入射狭缝的复合光分解成为单色光照射到检测器。①棱镜。早期的仪器多采用棱镜作为色散元件。棱镜由红外透光材料如氯化钠、溴化钾等盐片制成。常用于红外仪器中的光学材料的性能。盐片棱镜由于盐片易吸湿而使棱镜表面的透光性变差,且盐片折射率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因此要求在恒温、恒湿房问内使用。近年来已逐渐被光栅所代替。②光栅。在金属或玻璃坯子上的每毫米问隔内刻划数十条甚至上百条的等距离线槽而构成光栅。当红外线照射到光栅表面时,产生乱反射现象,由反射线间的_F涉作用而形成光栅光谱。各级光栅相互重叠,为了获得单色光必须滤光,方法是在光栅前面或后面加一个滤(4)检测器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主要有高真空热电偶、测热辐射计和气体检测计。此外还有可在常温下工作的硫酸三苷肽(TGS)热电检测器和只能在液氮温度下工作的碲镉汞(MCT)光电导检测器等。①高真空热电偶。它是根据热电偶的两端点由于温度不同产生温差热电势这一原理,让红外线照射热电偶的一端。此时,两端点问的温度不同,产生电势差,在回路中有电流通过,而电流的大小则随照射的红外线的强弱而变化,为了提高灵敏度和减少热传导的损失,热电偶是密封在一高真空的容器内的。②测热辐射计。它是以很薄的热感原件做受光面,装在惠斯登电桥的一个臂上,当光照射到受光面上时,由于温度的变化,热感原件的电阻也随之变化,以此实现对辐射强度的测量。但由于电桥线路需要非常稳定的电压,因而现在的红外分光光度计已很少使用这种检测器。③气体检测器。常用的气体检测器为高莱池,它的灵敏度较高。当红外光通过盐窗照射到黑色金属薄膜2上时,2吸收热后,使气室5内的氪气温度升高而膨胀。气体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封闭气室另一端的软镜膜凸起。另一方面,从光源射出的光到达镜膜时,它将光反射到光电池上,于是产生与软镜膜的凸出度成正比,也是最初进入气室的辐射成正比的光电流。这种检测器可用于整个红外波段。但采用的是有机膜,易老化,寿命短,且时间常数较长。不适用于扫描红外检测。光电检测器和热释电检测器由于灵敏度高,响应快,因此均用作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检测器(有关这两种检测器的详细内容可参阅有关专著)。(5)放大器及记录机械装置由检测器产生的电信号是很弱的,例如热电偶产生的信号强度约为10叫V,此信号必须经电子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驱动光楔和电机,使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移动。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按照其结构的简繁、可测波数范围的宽窄和分辨本领的大小,可分为简易型和精密型两种类型。前者只有一只氯化钠棱镜或一块光栅,因此测定波数范围较窄,光谱的分辨率也较低。为克服这两个缺陷,较早的大型精密红外分光光度计一般备有几个棱镜,在不同光谱区自动或手动更换棱镜,以获得宽的扫描范围和高的分辨能力。目前精密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已采用闪耀光栅作色散元件,利用数块光栅自动更换,可使测定的波数范围2.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 . )睦_动镜驱动装置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的组成构造: 活塞目光源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一检测器一记录系统一工 卞动镜B作站光(源~发6-出13)的。光被分束器分为两束,一束经光源t———兰竺≥H定镜A光源发出的光被分束器分为两束,一束经反射到达动镜,另一束经透射到达定镜。两束光分别经定镜和动镜反射再回到分束器。动镜合并后的光束以一恒定速度Vm作直线运动,因而经分束器分束后的两束光形成光程差d,产生干涉。干涉光在分束器会合后通过样品池,然后被检测,经卤检测器过A/D转换后,通过计算机记录数据。(1)光源的作用要求光源能发射出稳定、能量强、发射度 计算机C≥—圈记录仪小的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线。一般用能斯特灯、 图6 13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硅碳棒或涂有稀土金属化合物的镍铬旋状灯丝。 (2)迈克尔逊干涉仪FT—IR的核心部分就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由定镜、动镜、分束器和探测器组成。核心部件是分束器。(3)检测器检测器一般可分为热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大类。热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把某些热电材料的晶体放在两块金属板中,当光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表面电荷分布变化,由此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功率。热检测器有氘化硫酸三苷钛(DTGS)、钽酸锂(LiTa03)等类型。光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材料受光照射后,导电性能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变化。最常用的光检测器有锑化铟、汞镉碲(MCT)等类型。(4)记录系统——红外工作软件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红外谱图的记录、处理一般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与经典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相比,FT—IR具有如下优点:①具有扫描速度极快的特点,一般在ls内即可完成光谱范围的扫描,扫描速度最快以达到60次/s;②光束全部通过,辐射通量大,检测灵敏度高;⑧具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所有频率同时测量;④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在整个光谱范围内分辨率达到0.1cm一一是很容易做到的;⑤具有极高的波数准确度。若用He—Ne激光器,可提供0.01cm,的测量精度;⑥光学部件简单,只有一个可动镜在实验过程中运动。
2023-08-10 16:13:531

光电管工作原理是什么?

光电管原理是光电效应,光电管接受到光照时,PN结两侧的P区和N区因本征激发产生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多,若光电管接在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也就是说,光电管无需外部提供电源(施加电压),即可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但是,只要产生了电流,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必然不为零。被光束照射到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但是其中机制遵照的是一种非全有即全无的判据,光子所有能量都必须被吸收,用来克服逸出功,否则这能量会被释出。扩展资料:当一束光子能量不足以引起电子-空穴产生的激光照射在样本上,可在光束方向上于样本两端建立电势差VL,其大小与光功率成正比。电子从阴极达到该区,获能量越来越大,超过原子电离能,引起大量碰撞电离,雪崩电离过程集中发生在这里。产生电离后电子很快离开,这里形成了很强的正空间电荷,引起电场分布畸变,管压大部分降在此处和阴极间。光电流光谱无需常规光谱仪的光学系统,从紫外、可见、红外到微波都可产生光电流效应。光电流光谱有8个数量级的动态范围,灵敏度高、噪声小,是一种超灵敏的光谱技术。
2023-08-10 16:14:031

光谱仪测金属准确吗?

1)光谱仪的工作原理:spectrometer是火花直读光谱仪,原理是原子在火花的激发下跃迁到激发态(不稳定态),在回迁的过程中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不同的源自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根据光强计算含量。2、标样测试是为了检查是否需要校正工作曲线。3、是指对元素间干扰的校正4)、标准化是指通过标样来校正工作曲线
2023-08-10 16:14:311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为什么有两个峰?

能量色散rohs检测X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基于X射线的一种分析手段,当一束高能粒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时,如果其能量大于或等于原子某一轨道电子的结合能,将该轨道电子逐出,形成一个空穴使原子处于激发态,由于激发态不稳定,外层电子向空穴跃迁使原子恢复到平衡态,跃迁时释放出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放出便产生X荧光。X荧光具有特征的波长,对应的即是特征的能量,通过对光子的特征波长进行辨识,能实现对元素的定性分析,通过探测特征波长的X射线光子的强度,实现元素的定量和半定量分析。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射碰撞时,驱逐出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然后原子体系会由激发态自发的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弛豫过程。弛豫过程既可以是非辐射跃迁,也可以是辐射跃迁。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X射线荧光。X射线荧光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X荧光光谱仪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谱线峰Kα和Kβ? (为易懂,下面以字母a代表α,字母b代表β) 在K层电子被逐出后,其空穴可以被外层中任一电子所填充,从而可产生一系列的谱线,称为K系谱线:由L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a射线,由M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b射线。因此,我们才能在X荧光光谱仪软件上测试样品时看到了两个峰值。 同理,L层电子被逐出后产生了L系辐射。如果入射的X射线使某元素K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L层电子跃迁到K层,此时就有能量 E释放出来,且 E=EK-EL,这个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产生的就是Ka射线,同样还可以产生Kb射线,L系射线等。 Rohs检测仪是如何给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格温·杰弗里·莫塞莱在研究了从铝到金的38种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线波长后,于1913年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标识谱K线系的频率v近似地正比于产生该谱线的元素的原子序数Z的平方,这就是莫塞莱定律。即vKα=Rc(Z-σK)2(1/12-1/22); vLβ=Rc(Z-σL)2(1/22-1/32)。式中R是里德伯常数,Z是原子序数,σ是屏蔽因子,c是光速。他发现各元素σK和σL分别都近似等于1和7.4。对于其他线系则不再适用。 因此,只要测出X射线的波长,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这就是荧光X射线定性分析的基础。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据此,可以进行元素定量的分析。 转自:X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为什么有两个峰?
2023-08-10 16:14:39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是一个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频率时,原子就产生共振吸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2023-08-10 16:14:504

色光谱是什么

问题一:多光谱和全色数据有什么区别? 全色是通过单通道探测器探测目标表面亮度,一般是可见光波段,产生黑白图像。多光谱是通过多波段探测器探测目标表面亮度和光谱信息,有几个到几十个波段,波长范围比可见光大,还包括红外、微波 问题二:光为什么会有颜色?光谱由什么决定? 光的颜色跟它的频率有关,光谱的排列也是根据频率的大小排列的。 问题三:遥感影像的波段?遥感影像全色+多光谱是什么意思? 北京 揽宇方圆是咱们国内遥感影像专业公司,像遥感影像的成像波段是根据光波的长短划分的。一般来说,商业成像卫星都具有一个全色波段,四个多光谱波段,分别为蓝、绿、红和近红外。但也有例外,比如WorldView-1 只有一个全色波段;WorldView-2 有一个全色波段和八个多光谱波段;WorldView-3 有一全色波段,八个多光谱波段,八个短波红外波段和 12 个CAVIS 波段,是截止目前全球最逆天的商业成像卫星了。 问题四:光谱三原色是什么?与颜色三原色有何不同? 光谱三原色是红绿蓝,颜色三原色是红黄蓝。区别么,红绿蓝三种灯光混合光色,是白色光。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后,是黑色。另外,各自的三间色也不相同的。 问题五:在色度学中,用三原色匹配等能光谱的各种颜色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等能光谱的颜色? 谢谢指教! 等能光谱就是各波长颜色的能量相同. 在莱特用三原色匹配光谱色的实验结果图里的那条虚线就是等能光谱. 问题六:什么是单色光谱 谱仪( Spectroscope)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由棱镜或衍射光栅等构成,利用光谱仪可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阳光中的七色光是肉眼能分的部分(可见光),但若通过光谱仪将阳光分解,按波长排列,可见光只占光谱中很小的范围,其余都是肉眼无法分辨的光谱,如红外线、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等。SEO通过光谱仪对光信息的抓取、以照相底片显影,或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显示和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这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卫生、金属工业等的检测中。光谱仪根据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典光谱仪和新型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调制原理上的仪器.经典光谱仪器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调制光谱仪是非空间分光的,它采用圆孔进光根据色散组件的分光原理,光谱仪器可分为:棱镜光谱仪,复膜机衍射光栅光谱仪和干涉光谱仪.光学多道分析仪OMA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zer)是近十几年出现的采用光子探测器(CCD)和计算机控制的新型光谱分析仪器,它集信息采集,处理, 存储诸功能于一体.由于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胶,避免和省去了暗室处理以及之后的一系列繁琐处理,测量工作,使传统的光谱技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管道离心泵使用OMA分析光谱,测盆准确迅速,方便,且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光谱分辨率高,测量结果可立即从显示屏上读出或由打印机,绘图仪输出.目前,它己被广泛使用于几乎所有的光谱测量,分析及研究工作中,特别适应于对微弱信号,瞬变信号的检测.不锈钢阀门Labspark750火花直读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机械、金属加工、汽车制造、有色、航空航天、兵器、化工等领域的生产过程控制,中心实验室成品检验等,可用于Fe、Al、Cu、Ni、Co、Mg、Ti、Zn、Pb等多种金属及其合金样品分析。可对片状、块状以及棒状的固体样品中的非金属元素(C、P、S、B等)以及金属元素进行准确定量分析。横切机光谱仪是在特定波长范围来测量来源光线的设备。先就结构说明再描述其原理。他的构成包括五个部分。入口狭缝:通常由一个长狭缝组成的入口。一个校准元件,用来将所有通过入口狭缝的光保持平行。这个元件可能是一个透镜或是一个色散元件(dispersing element)的少数或整体部分,例如在凹面光栅光谱仪中便是使用这类装置。换向器一个色散元件,用来改变通过系统的光强度。通过系统的光路径由其波长决定,如光栅、镜。一个聚焦元件,可将the entry field-stop成像於适当的焦平面(focal plane)上。一个出口狭缝。气动球阀光谱仪,又称分光仪。不锈钢球阀以光电倍增管等光探测器在不同波长位置,测量谱线强度的装置。其构造由一个入射狭缝,一个色散系统,一个成像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出射狭缝组成。以色散元件将辐射源的电磁辐射分离出所需要的波长或波长区域,并在选定的波长上(或扫描某一波段)进行强度测定。排污泵分为单色仪和多色仪两种
2023-08-10 16:15:041

谁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我有一台上海光谱仪生产的,开机自检报警提示单色透镜错误,是什么原因呢

单色透镜错误属于仪器硬件报错,建议联系仪器生产厂家进行维修更换单色透镜。每个仪器厂商生产的仪器不同,程序编写的细节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不太好说自检顺序的详情。不过大致是:】仪器开机后,再开启仪器控制软件,软件先自动检测与仪器通讯连接是否正常,通讯正常后进行下一步检测,否则报错;然后是检测各个硬件部分的信号反馈是否正常,正常后进行下一步检测,否则报错;对于紫外反光光度计而言,硬件部分包括:紫外光源,单色仪(包括光栅,旋转电机等),分光镜(包括单色透镜),狭缝,PMT检测器等。
2023-08-10 16:15:142

原子吸收光谱仪和横河的光谱分析仪是不是一样的?工作原理相似么?

不一样 但是工作原理一样
2023-08-10 16:15:251

光电管工作原理

光电管原理是光电效应,光电管接受到光照时,PN结两侧的P区和N区因本征激发产生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多,若光电管接在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也就是说,光电管无需外部提供电源(施加电压),即可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但是,只要产生了电流,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必然不为零。被光束照射到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但是其中机制遵照的是一种非全有即全无的判据,光子所有能量都必须被吸收,用来克服逸出功,否则这能量会被释出。扩展资料:当一束光子能量不足以引起电子-空穴产生的激光照射在样本上,可在光束方向上于样本两端建立电势差VL,其大小与光功率成正比。电子从阴极达到该区,获能量越来越大,超过原子电离能,引起大量碰撞电离,雪崩电离过程集中发生在这里。产生电离后电子很快离开,这里形成了很强的正空间电荷,引起电场分布畸变,管压大部分降在此处和阴极间。光电流光谱无需常规光谱仪的光学系统,从紫外、可见、红外到微波都可产生光电流效应。光电流光谱有8个数量级的动态范围,灵敏度高、噪声小,是一种超灵敏的光谱技术。
2023-08-10 16:15:321

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之间的区别

其实都是基本的知识,网上很多资料:FTIR的原理:http://wenku.baidu.com/link?url=DA1_tegxt_KD70Eo_e_kfpbXUGcCp21ZWQ5Z_6c45oetFRwXyvv1a8jHbDF37u816WoVsT4KiFscsAtd963LKu2FAMLCYYuZYN8znbG_7wy红外分光光度计原理:http://wenku.baidu.com/link?url=usrMGEjqgdePBDBuKwxhgVtRp0Mys8V0nOWZ36vIScdEHYEdTueO3ApGeEhF2M7a_04-olgDsIxD7b_e48iiJ_d6msPinuCuUfvvh1-r2J_
2023-08-10 16:15:593

任务地质样品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任务描述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测出有用成分及其含量,避免盲目性。定性分析可以粗略判断矿样含有哪些元素,半定量分析可以粗略得出矿样中各元素的大概比率。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在鉴定金属元素方面(定性分析)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不需分离,多元素同时测定,灵敏快捷,可鉴定周期表中约70多种元素,长期在钢铁工业(炉前快速分析)、地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本次任务的学习,掌握利用平面光栅摄谱仪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原理及操作,掌握半定量分析方法。任务分析一、光谱定性分析方法原理当物质受到火焰、电弧、电火花激发时,原子中的电子从稳定态吸收了能量,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又从激发态回到稳定态放出能量,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光谱线。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决定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一个元素的光谱线很多,我们不能一条一条去找,也不能随便取几条。所以就选择一些特征光谱线来分析,即所谓分析线。分析线要具有两个要求,一是要灵敏,二是不与其他元素线重合。因为定性分析是要肯定样品中有没有这些元素,因此也就要求我们即使在样品中这些元素很低时,也能检定出它们的存在,这就决定所选择光谱线必须是灵敏的,当其含量很低时,还能出现在光谱中,其次要肯定元素确实存在。二、光谱定性分析方法一般光谱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光谱比较法,是用Hartman阶梯光栅将试样与铁棒并列摄谱,然后在映谱仪下进行光谱线与铁光谱图比较。根据铁光谱检查样品光谱线中,有没有出现某些元素的分析线而肯定有何种元素存在。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1)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或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某条谱线存在。本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试样中指定组分的定性。(2)铁谱比较法。对于复杂组分及其光谱定性全分析,需要用铁的光谱进行比较。采用铁的光谱作为波长的标尺,来判断其他元素的谱线(图1-5)。图1-5 铁谱图示例(3)波长比较法。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确定未知试样中某些谱线属于何种元素时,可以采用波长比较法。即准确测出该谱线的波长,然后从元素的波长表中查出未知谱线相对应的元素进行定性。三、定性分析操作技术(一)试样处理(1)金属或合金可以试样本身作为电极,当试样量很少时,将试样粉碎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2)固体试样研磨成均匀的粉末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3)糊状试样先蒸干,残渣研磨成均匀的粉末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液体试样可采用ICP-AES直接进行分析。(二)实验条件选择1.光谱仪在定性分析中通常选择灵敏度高的直流电弧;分析稀土元素时,由于其谱线复杂,要选择色散率较高的大型摄谱仪。2.电极电极材料:采用光谱纯的碳或石墨,特殊情况采用铜电极。电极尺寸(图1-6):直径约6mm,长30~40mm。试样槽尺寸:直径约3~4mm,深3~6mm。试样量:10~20mg。图1-6 电极形状放电时,碳+氮产生氰(CN),氰分子在358.4~421.6nm产生带状光谱,干扰其他元素出现在该区域的光谱线,需要该区域时,可采用铜电极,但灵敏度低。3.摄谱过程摄谱顺序:碳电极(空白)、铁谱、试样。分段曝光法:先在小电流(5A)激发光源摄取易挥发元素光谱,然后调节光阑,改变曝光位置后,加大电流(10A),再次曝光摄取难挥发元素光谱;采用哈特曼光阑(图1 -7),可多次曝光而不影响谱线相对位置,便于对比。图1-7 哈特曼光阑四、光谱半定量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是根据元素的特征谱线确定被测元素的存在,然后根据谱线的黑度估计其含量的光谱分析。与目视比色法相似,测量试样中元素的大致浓度范围。光谱半定量分析法应用于钢材、合金等的分类、矿石品位分级等大批量试样的快速测定。光谱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有三种:谱线呈现法、谱线强度比较法、均称线对法等。其中谱线强度法最常用。下面仅介绍前两种方法。(1)谱线呈现法:试样中某元素含量低时,摄谱后在感光板上仅出现少数几根灵敏线,随着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增加,一些次灵敏线与原本较弱的谱线相继出现,于是可以编成一张谱线出现于含量的关系表,根据某一谱线是否出现来估计试样中该元素的大致含量。(2)谱线强度比较法:测定一系列不同含量的待测元素标准光谱系列,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同时摄谱),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光谱,选择灵敏线,比较标准谱图与试样谱图中灵敏线的黑度,确定含量范围。任务实施一、仪器与试剂(1)摄谱仪:WSP-1型平面光栅摄谱仪。(2)电极:下电极规格为3.5mm×6mm×0.5mm碳电极;上电极为圆锥形碳电极,端面直径2 mm。(3)相板:天津紫外Ⅱ型光谱相板。(4)投影仪:8W型光谱投影仪。(5)显影液:取水(35~45℃)700mL、无水亚硫酸钠26.0g、无水碳酸钠20.0g、米吐尔1.0g、对苯二酚5.0g、溴化钾1.0g,加水至1000mL溶解,摇匀备用。(6)停影液:冰醋酸(98%)15mL加水至1000mL,摇匀备用。(7)定影液:取水(35~45℃)650mL、无水亚硫酸钠 15.0g、硼酸 7.5g、海波240.0g、冰醋酸(98%)15mL、钾明矾15.0g,加水至1000mL溶解,摇匀备用。二、操作步骤(一)摄谱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电极:在光谱分析实验时一般用纯的碳棒作为辅助电极。(2)将粉状样品用小勺加入电极的样品孔中,或直接将电极压在试样中,填满碳电极小孔。将填满粉末的碳电极放在电极盘上(注意勿让外来物质污染碳棒)。(3)将试样号码、实验条件、电极规格、曝光时间、相板类型、定影显影的时间等都详细写在原始记录纸上。如摄谱时遇有特殊情况,亦须随时记录。(4)关好暗室一切窗户,将从仪器上取下的相板盒放置于干净桌面上,关闭白光灯,打开相板盒。从相板小箱中取出一块相板,立即将其余的相板包好盖好,放回小箱中。用湿手指在相板角上鉴别胶面,胶面朝下放在相板盒适当位置上,关紧相板盒放在摄谱仪上。检查相板是否放紧。(二)摄谱(1)开始摄谱前,进行相关的检查工作。首先检查相板盒是否已放好扣紧,光栏、狭缝、透镜位置是否合适,然后检查线路是否接好,检查完毕,准备好秒表、夹子、手套,抽开相板盒上挡光板。(2)将装好试样的碳电极放在电极架上,利用指示灯对好上下电极的位置,保持弧隙距离3~6mm,换电极时,可先换上电极(使对准下电极)再换下电极(使对准上电极)。经过检查后,才能进行摄谱。(3)接通电源,以点燃电弧,首先在谱片上拍摄铁光谱,然后调节适当的电压及电流,再在谱片上拍摄试样的光谱。在摄谱过程中,注意不让电极夹和外来杂质污染碳棒,注意光栏板移的位置有无错乱,随时记录特殊情况,并尽量采取有效措施补救。(4)摄谱完毕,盖好狭缝,关好电源开关,插上挡光板,取下相板盒同时装上另一相板盒以防止灰尘进入仪器。清理工作台和电极架,拿入暗室中冲洗相板。(5)地面上铺有耐压的橡皮地板,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接触电极的金属部分,不应谈笑、看书或做其他事情,任何人问话只能在摄谱完后回答。光谱定性分析试祥及分析条件见表1-4。表1-4 光谱定性分析试祥和分析条件(三)暗室处理(1)洗相前相板应放在干净桌面上,不能随便乱放。(2)在洗相台上将瓷盘按显影、停影、定影,从左到右排好顺序,倒入显影液、停影液和定影液,测量显影液温度,调节温度到18~25℃。(3)熄灭白灯,从相板盒中取出相板,反转使乳剂面朝上,以较小的角度迅速插入显影液中,尽可能将整个谱片同时放入显影液中,然后搅动显影液,以使各部都显影均匀。按规定均匀摇荡2~5min。(4)显影完毕后,将谱片取出放入停影液中片刻,再放入定影液中,同时摇荡以使溴代银(AgBr)溶解,15min以后,至相板完全透明,即可取出。(5)定影完毕后须用水冲洗,以除去留在乳剂中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和已被溶解的银盐。若乳剂层留有Na2S2O3会使影像变色或产生黄色斑点,通常用清水冲洗15~20min放在相板架上使其自然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破坏乳剂面导致谱线弯曲)。(6)注意在显影、定影时必须胶面朝上,胶面完全被溶液淹没。若同一次洗相板两块以上,要防止两块板互相重叠,避免影相不均匀。(四)看谱(1)将谱片放在光谱投影仪上放大20倍,注意胶面朝上,接通电源调节灯亮度至谱线清楚为止。(2)首先可以从短波到长波浏览一遍,用自己所掌握的灵敏线、分子谱带、背景情况以及光谱像的特殊记号,再进行各个元素分析。如经常使用的分析线有干扰,则选用其他没有干扰的较灵敏的线。在换用分析线前,应研究干扰线的位置在该波段是否引起干扰。若分析元素与干扰元素蒸发情况不一样,可借以识别。遇几条分析线都有干扰,可以几条不同强度的干扰线对几条同强度的分析程度上的不同影响来鉴别。或者找一根不与分析元线重叠的同样强度的干扰元素谱线与重叠谱线对比。如果重叠的一根比较黑,说明分析元素是存在的。如对谱线的位置有怀疑,可用标样摄制的标准板来校正。相关标准1.DZ/T 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2.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的试验方法.3.GB/T 14505-2010,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4.ISO 5725,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5.ISO 指南32,分析化学中的校准及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6.ISO 指南33,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7.GB/T 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8.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9.GB/T 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练习与思考1.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中是如何对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控制的?2.简述客户样品委托书应包括的内容和注意事项。3.分析测试报告应至少包括何种信息?4.简述岩石矿物分析基本流程。5.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使用哈特曼光阑?为什么要同时摄取铁光谱?6.在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写出样品缩分公式,并指出各要素所代表的含义。8.简述试样制备的原则和要求。9.结合实验说明进行光谱定性分析的过程。10.定性分析为什么选铁谱作为波长标准?
2023-08-10 16:16:32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是一种类似超声的检查,其分辨率非常高,可以清晰地显示眼球后部球壁视网膜脉络膜的结构,如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消退的情况。
2023-08-10 16:16:422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是如何实现分光的?

光谱『spectrum』 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 光波是由原子内部运动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光谱的知识. 分光镜观察光谱要用分光镜,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分光镜的构造原理.图6-18是分光镜的构造原理示意图.它是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成的.平行光管A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缝S,它位于透镜L1的焦平面①处.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焦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通过望远镜筒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如果在MN那里放上照相底片,就可以摄下光谱的像.具有这种装置的光谱仪器叫做摄谱仪. 种类 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有两种类型: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彩图6).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电灯丝发出的光、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 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彩图7).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做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于不同波长的光.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光谱.观察气体的原子光谱,可以使用光谱管(图6-19),它是一支中间比较细的封闭的玻璃管,里面装有低压气体,管的两端有两个电极.把两个电极接到高压电源上,管里稀薄气体发生辉光放电,产生一定颜色的光. 观察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原子光谱,可以把它们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使它们气化后发光,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到它们的明线光谱. 实验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线光谱.彩图7就是几种元素的明线光谱.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 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例如,让弧光灯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气(在酒精灯的灯心上放一些食盐,食盐受热分解就会产生钠气),然后用分光镜来观察,就会看到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中有两条挨得很近的暗线(见彩图8.分光镜的分辨本领不够高时,只能看见一条暗线).这就是钠原子的吸收光谱.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谱线(暗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只是通常在吸收光谱中看到的特征谱线比明线光谱中的少.[编辑本段]光谱分析 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做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非常灵敏而且迅速.某种元素在物质中的含量达10-10克,就可以从光谱中发现它的特征谱线,因而能够把它检查出来.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检查半导体材料硅和锗是不是达到了高纯度的要求时,就要用到光谱分析.在历史上,光谱分析还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元素.例如,铷和铯就是从光谱中看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特征谱线而被发现的.光谱分析对于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也很有用.十九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参看彩图9,其中只有一些主要暗线).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分光后按波长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如太阳光经过分光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有关光谱的结构,发生机制,性质及其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已经累积了很丰富的知识并且构成了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光谱学.光谱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每种原子都有其独特的光谱,犹如人们的“指纹”一样各不相同.它们按一定规律形成若干光谱线系.原子光谱线系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是紧密相联的,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依据.应用光谱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可以进行光谱分析,每一种元素都有它特有的标识谱线,把某种物质所生成的明线光谱和已知元素的标识谱线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这些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用光谱不仅能定性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而且能确定元素含量的多少.光谱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在地质勘探中利用光谱分析就可以检验矿石里所含微量的贵重金属、稀有元素或放射性元素等.用光谱分析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用光谱分析研究天体的化学成分以及校定长度的标准原器等. 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例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红色到紫 色,相应于波长由7,700—3,900埃的区域,是为人眼所能感觉的可见部分。红端之外为波长更长的红外光,紫端之外则为波长更短的紫外光,都不能为肉眼所觉察,但能用仪器记录。 因此,按波长区域不同,光谱可分为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按产生的本质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按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光谱表观形态不同,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编辑本段]光谱分如下几种形式。 ①线状光谱。由狭窄谱线组成的光谱。单原子气体或金属蒸气所发的光波均有线状光谱,故线状光谱又称原子光谱。当原子能量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就辐射出波长单一的光波。严格说来这种波长单一的单色光是不存在的,由于能级本身有一定宽度和多普勒效应等原因,原子所辐射的光谱线总会有一定宽度(见谱线增宽);即在较窄的波长范围内仍包含各种不同的波长成分。原子光谱按波长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原子的内部结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光谱系列。通过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可了解原子内部的结构,或对样品所含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②带状光谱。由一系列光谱带组成,它们是由分子所辐射,故又称分子光谱。利用高分辨率光谱仪观察时,每条谱带实际上是由许多紧挨着的谱线组成。带状光谱是分子在其振动和转动能级间跃迁时辐射出来的,通常位于红外或远红外区。通过对分子光谱的研究可了解分子的结构。 ③连续光谱。包含一切波长的光谱,赤热固体所辐射的光谱均为连续光谱。同步辐射源(见电磁辐射)可发出从微波到X射线的连续光谱,X射线管发出的轫致辐射部分也是连续谱。 ④吸收光谱。具有连续谱的光波通过物质样品时,处于基态的样品原子或分子将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跃迁到激发态,于是在连续谱的背景上出现相应的暗线或暗带,称为吸收光谱。每种原子或分子都有反映其能级结构的标识吸收光谱。研究吸收光谱的特征和规律是了解原子和分子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吸收光谱首先由J.V.夫琅和费在太阳光谱中发现(称夫琅和费线),并据此确定了太阳所含的某些元素。 具体的元素光谱:红色代表硫元素,蓝色代表氧元素,而绿色代表氢元素。 China光谱网核心介绍:光谱学是光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各种物质的光谱的产生及其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光谱是电磁辐射按照波长的有序排列,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各个辐射波长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强度。通过光谱的研究,人们可以得到原子、分子等的能级结构、能级寿命、电子的组态、分子的几何形状、化学键的性质、反应动力学等多方面物质结构的知识。但是,光谱学技术并不仅是一种科学工具,在化学分析中它也提供了重要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编辑本段]光谱发展简史 光谱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666年,牛顿把通过玻璃棱镜的太阳光分解成了从红光到紫光的各种颜色的光谱,他发现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这是可算是最早对光谱的研究。 其后一直到1802年,渥拉斯顿观察到了光谱线,其后在1814年夫琅和费也独立地发现它。牛顿之所以没有能观察到光谱线,是因为他使太阳光通过了圆孔而不是通过狭缝。在1814~1815年之间,夫琅和费公布了太阳光谱中的许多条暗线,并以字母来命名,其中有些命名沿用至今。此后便把这些线称为夫琅和费暗线。 实用光谱学是由基尔霍夫与本生在19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他们证明光谱学可以用作定性化学分析的新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发现了几种当时还未知的元素,并且证明了太阳里也存在着多种已知的元素。 从19世纪中叶起,氢原子光谱一直是光谱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试图说明氢原子光谱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各项成就对量子力学法则的建立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这些法则不仅能够应用于氢原子,也能应用于其他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 氢原子光谱中最强的一条谱线是1853年由瑞典物理学家埃斯特朗探测出来的。此后的20年,在星体的光谱中观测到了更多的氢原子谱线。1885年,从事天文测量的瑞士科学家巴耳末找到一个经验公式来说明已知的氢原子诺线的位置,此后便把这一组线称为巴耳末系。继巴耳末的成就之后,1889年,瑞典光谱学家里德伯发现了许多元素的线状光谱系,其中最为明显的为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系,它们也都能满足一个简单的公式。 尽管氢原子光谱线的波长的表示式十分简单,不过当时对其起因却茫然不知。一直到1913年,玻尔才对它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但玻尔理论并不能解释所观测到的原子光谱的各种特征,即使对于氢原子光谱的进一步的解释也遇到了困难。 能够满意地解释光谱线的成因的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电子不仅具有轨道角动量,而且还具有自旋角动量。这两种角动量的结合便成功地解释了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电子自旋的概念首先是在1925年由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作为假设而引入的,以便解释碱金属原子光谱的测量结果。在狄喇克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中,电子自旋(包括质子自旋与中子自旋)的概念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它成了基本方程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作为一种特别的假设了。 1896年,塞曼把光源放在磁场中来观察磁场对光三重线,发现这些谱线都是偏振的。现在把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次年,洛伦兹对于这个效应作了满意的解释。 塞曼效应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应用中也是重要的。在复杂光谱的分类中,塞曼效应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它有效地帮助了人们对于复杂光谱的理解。[编辑本段]光谱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光谱方法的不同,习惯上把光谱学区分为发射光谱学、吸收光谱学与散射光谱学。这些不同种类的光谱学,从不同方面提供物质微观结构知识及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 发射光谱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的光谱: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线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原子,带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连续光谱则主要产生于白炽的固体或气体放电。 现在观测到的原子发射的光谱线已有百万条了。每种原子都有其独特的光谱,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是各不相同的。根据光谱学的理论,每种原子都有其自身的一系列分立的能态,每一能态都有一定的能量。 我们把氢原子光谱的最小能量定为最低能量,这个能态称为基态,相应的能级称为基能级。当原子以某种方法从基态被提升到较高的能态上时,原子的内部能量增加了,原子就会把这种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于是产生了原子的发射光谱,反之就产生吸收光谱。这种原子能态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性的,我们称之为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 在分子的发射光谱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二原子分子的发射光谱。在分子中,电子态的能量比振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而振动态的能量比转动态的能量大50~100倍。因此在分子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中,总是伴随着振动跃迁和转动跃迁的,因而许多光谱线就密集在一起而形成带状光谱。 从发射光谱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原子与分子的能级结构的知识,包括有关重要常数的测量。并且原子发射光谱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分析中。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光通过一种物质时,光束中的某些成分便会有所减弱,当经过物质而被吸收的光束由光谱仪展成光谱时,就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几乎所有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吸收光谱。原子的吸收光谱所给出的有关能级结构的知识同发射光谱所给出的是互为补充的。 一般来说,吸收光谱学所研究的是物质吸收了那些波长的光,吸收的程度如何,为什么会有吸收等问题。研究的对象基本上为分子。 吸收光谱的光谱范围是很广阔的,大约从10纳米到1000微米。在200纳米到800纳米的光谱范围内,可以观测到固体、液体和溶液的吸收,这些吸收有的是连续的,称为一般吸收光谱;有的显示出一个或多个吸收带,称为选择吸收光谱。所有这些光谱都是由于分子的电子态的变化而产生的。 选择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对化合物的鉴定、化学过程的控制、分子结构的确定、定性和定量化学分析等。 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的,其中分子振动光谱一直是主要的研究课题。 分子振动光谱的研究表明,许多振动频率基本上是分子内部的某些很小的原子团的振动频率,并且这些频率就是这些原子团的特征,而不管分子的其余的成分如何。这很像可见光区域色基的吸收光谱,这一事实在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的应用中是很重要的。多年来都用来研究多原子分子结构、分子的定量及定性分析等。 在散射光谱学中,喇曼光谱学是最为普遍的光谱学技术。当光通过物质时,除了光的透射和光的吸收外,还观测到光的散射。在散射光中除了包括原来的入射光的频率外(瑞利散射和廷德耳散射),还包括一些新的频率。这种产生新频率的散射称为喇曼散射,其光谱称为喇曼光谱。 喇曼散射的强度是极小的,大约为瑞利散射的千分之一。喇曼频率及强度、偏振等标志着散射物质的性质。从这些资料可以导出物质结构及物质组成成分的知识。这就是喇曼光谱具有广泛应用的原因。 由于喇曼散射非常弱,所以一直到1928年才被印度物理学家喇曼等所发现。他们在用汞灯的单色光来照射某些液体时,在液体的散射光中观测到了频率低于入射光频率的新谱线。在喇曼等人宣布了他们的发现的几个月后,苏联物理学家兰茨见格等也独立地报道了晶体中的这种效应的存在。 喇曼效应起源于分子振动(和点阵振动)与转动,因此从喇曼光谱中可以得到分子振动能级(点阵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结构的知识。 喇曼散射强度是十分微弱的,在激光器出现之前,为了得到一幅完善的光谱,往往很费时间。自从激光器得到发展以后,利用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喇曼光谱学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激光器输出的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方向性,且强度很大,因而它们成为获得喇曼光谱的近乎理想的光源,特别是连续波氩离子激光器与氨离子激光器。于是喇曼光谱学的研究又变得非常活跃了,其研究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除扩大了所研究的物质的品种以外,在研究燃烧过程、探测环境污染、分析各种材料等方面喇曼光谱技术也已成为很有用的工具。 其它光学分支学科: 光学、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大气光学、海洋光学、 量子光学、光谱学、生理光学、 电子光学、集成光学、 空间光学、光子学等。
2023-08-10 16:17:151

典型传感器介绍

遥感传感器是获取遥感数据的关键设备,由于设计和获取数据的特点不同,传感器的种类也就繁多,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类型大体上可分为: ①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②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③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④非成像类型的传感器。以下将就前三类的典型传感器进行介绍。( 一) 光学摄影类传感器这种类型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经过透镜 ( 组) ,按几何光学的成像原理聚焦构像,利用感光材料,通过光化学反应直接感测和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可见光和摄影红外波段电磁辐射能,在胶片或像纸上形成目标物固化影像。其优点是空间分辨率高、成本低、操作易、信息容量大; 缺点是局限在 0. 3 ~1. 3μm 波谱段,影像几何畸变较严重,成像受气候、光照条件和大气效应的限制。典型的光学摄影类传感器是各类摄影机,按结构及胶片曝光方式可分为帧幅摄影机、缝隙摄影机、多光谱摄影机和全景摄影机。1. 帧幅式摄影机这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传感器。主要由收集器、物镜、探测器和感光胶片组成,另外还需有暗盒、快门、光栅、机械传动装置等。曝光后的底片上只有一个潜像,须经摄影处理后才能显示出影像来。这种传感器的成像原理是在某一个摄影瞬间获得—张完整的像片 ( 18cm ×18cm 或 23cm ×23cm 幅面) ,一张像片上的所有像点共用一个摄影中心和同一个像片面。图 3-5 缝隙摄影机2. 缝隙摄影机缝隙摄影机又称航带摄影机。在飞机或卫星上,摄影瞬间所获取的影像,是与航向垂直,且与缝隙等宽的一条地面影像。这是由于在摄影机焦平面前方放置一开缝的挡板,将缝隙外的影像全挡去的缘故 ( 图 3-5) 。当飞机或卫星向前飞行时,摄影机焦平面上与飞行方向成垂直的狭缝中的影像,也连续变化。如果摄影机内的胶片也不断地进行卷绕,且其速度与地面在缝隙中的影像移动速度相同,就能得到连续的条带状的航带摄影负片。当飞机航速与胶片卷绕速度不匹配时,影像会产生仿射畸变。缝隙摄影机投影性质,对于瞬间获取的一条缝隙宽度的影像,仍为中心投影。但对于条带影像,由于是在摄影机随飞行器移动的情况下连续获得,因此与框幅式影像的投影性质就不一样,其航迹线影像为正射投影,而其他部分的像点,是相对各自缝隙内的摄影中心的中心投影,称之为多中心投影。另外,搭载此类传感器的飞行器,其位移和姿态变化会使影像产生复杂的几何畸变。3. 多光谱摄影机它是为了摄取不同波段同一目标物的多光谱像片而设计的。其构造与一般普通航空摄影机相似,但具有多镜头、多通道的特点。常见的多光谱摄影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多像机型、多镜头型、单镜头分光谱型。多镜头型是在一架航空摄影机上,安置几个光学特性一致的镜头,以摄取不同波段同一地区的像片。多像机型是将几架航空摄影机安装在同一飞机上,就组合成了多机型的摄影机。各架像机之间,光轴互相平行,按动一个快门按钮,即可使几个快门同时工作,从而对地物进行多光谱摄影。单镜头分光谱像机的特点是采用棱镜将光束分离成几个波段再进行摄影,或利用响应不同波段的多感光层胶片进行多光谱摄影,胶片经摄影处理后得到的是一张合成了的多光谱像片,如彩色摄影和红外彩色摄影。图 3-6 全景摄影机4. 全景摄影机全景摄影机又称扫描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的结构如图 3-6 所示,它是在物镜焦面上平行于飞行方向设置一狭缝,并随物镜作垂直航线方向扫描,得到一幅扫描成的影像图,因此称扫描像机,又由于物镜摆动的幅面很大,能将航线两边的地平线内的影像都摄入底片,因此又称它为全景摄影机。全景摄影机的特点是焦距长,有的达 600mm 以上。幅面大,可在长约 23cm 宽达128cm 的胶片上成像。这种摄影机的精密透镜既小又轻,扫描视场很大,有时能达 180°。这种摄影机是利用焦平面上一条平行于飞行方向的狭缝来限制瞬时视场,因此在摄影瞬间得到的是地面上平行于航迹线的一条很窄的影像,当物镜沿垂直航线方向摆动时,就得到一幅全景像片。这种摄影机的底片呈弧状放置,当物镜扫描一次后,底片旋进一幅。由于每个瞬间的影像都在物镜中心一个很小的视场内构像,因此每一部分的影像都很清晰,像幅两边的分辨力明显提高。但由于全景像机的像距保持不变,而物距随扫描角增大而增大,因此出现两边比例尺逐渐缩小的现象,整个影像产生所谓全景畸变,再加上扫描的同时,飞机向前运动,以及扫描镜摆动的非线性等因素,使影像的畸变更为复杂,图 3-7 为地面上正方形格网在全景像片上的形状。图 3-7 全景像片的畸变( 二) 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是逐点逐行地以时序方式获取二维图像。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是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它的特点是对地面直接扫描成像,这类仪器如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自旋和步进式成像仪及多频段频谱仪等; 二是瞬间在像面上先形成一条线图像,甚至是一幅二维影像,然后对影像进行扫描成像,这类仪器有线阵列CCD 推扫式成像仪,电视摄像机等。图 3-8 机载红外扫描仪结构原理图1. 红外扫描仪典型的机载红外扫描仪的结构如图 3-8 所示。它的具体结构元件有一个旋转扫描镜,一个反射镜系统,一个探测器,一个制冷设备一个电子处理装置和一个输出装置。红外扫描仪扫描成像过程是当旋转棱镜旋转,第一个镜面对地面横越航线方向扫视一次扫描视场内的地面辐射能,由刈幅的一边到另一边依次进入传感器,经探测器输出视频信号再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和调制,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出一条相应于地面扫描视场内的景物的图像线,这条图像线经曝光后在底片上记录下来接着第二个扫描镜面扫视地面,由于飞机向前运动,胶片也作同步旋转,记录的第二条图像正好与第一条衔接。依次下去,就得到一条与地面范围相应的二维条带图像。由于地面分辨力随扫描角发生变化,因此红外扫描影像会产生畸变,这种畸变通常称之为全景畸变,其形成原因与全景摄影机类似。红外扫描仪还存在一个温度分辨力的问题,温度分辨力与探测器的响应率 R 和传感器系统内的噪声 N 有直接关系。为了获得较好的温度鉴别力,红外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度限制在 0. 1 ~0. 5 K 之间,而系统的温度分辨力一般为等效噪声温度的 2 ~6 倍。2. TM 专题制图仪TM 专题制图仪是一个高级的多波段扫描型的仪器,包括七个光谱段,第一到第五谱段和第七谱段是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谱段,第六谱段是热红外谱段。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谱段的瞬时视场为 30m ( 轨道高度 705km) ,热红外谱段的瞬时视场分辨率为 120m。由于改善了空间分辨率,扩大了光谱搜盖范围,所以它能用于地球资源分类和绘制多种专题地图。图 3-9 专题制图仪光学系统TM 专题制图仪结构如图 3-9 所示,它的主反射镜位于仪器的中下方,在它的前面是光学挡光片和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由支柱安装到望远镜结构支架上。主反射镜的后面是扫描行改正器、内部标定器和主焦面。内部标定器采用白炽灯,通过纤维光束作为第一到第五和第七谱段的光源,第六谱段采用的是可控温度黑体。扫描行改正器是一具有小型的、由马达驱动的双反射镜像平面扫描系统,它的旋转速率与卫星轨道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通过反射镜的主动扫描,直接校正像的运动。辐射制冷器、后续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阵列位于仪器尾部末端。电子线路安装在一个楔形盒内,固定在望远镜的上方。专题制图仪的主要性能参数见表 3-3。表 3-3 TM 专题制图仪各项参数图 3-10 HRV 扫描仪的结构原理图3. HRV 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HRV 是一种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其简单的结构如图 3-10 所示。仪器中有一个平面反射镜,将地面辐射来的电磁波反射到反射镜组,然后聚焦在 CCD 线阵列元件上,CCD 的输出端以一路时序视频信号输出。由于使用线阵列的 CCD元件作探测器,在瞬间能同时得到垂直航线的一条图像线,不需要用摆动的扫描镜,如缝隙摄影机那样,以 “推扫”方式获取沿轨道的连续图像条带。CCD 称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由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固体器件,受光或电激发产生的电荷靠电子或空穴运载,在固体内移动,达到一路时序输出信号。4. 成像光谱仪成像光谱仪是新一代传感器,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正式开始研制,研制这类仪器的主要目的是在获取大量地物目标窄波段连续光谱图像的同时,获得每个像元几乎连续的光谱数据,因而称为成像光谱仪。目前已存在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红外波段范围内,可以被分割成几百个窄波段,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从其近乎连续的光谱曲线上,可以分辨出不同物体光谱特征的微小差异,有利于识别更多的目标,因此,成像光谱仪主要应用于高光谱遥感。成像光谱仪所依据的原理和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可称为线阵探测器 CCD 加光机扫描型 ( 图 3-11) ,另一类为面阵 CCD 探测器加空间推扫型 ( 图 3-12) 。图 3-11 带线阵的成像光谱仪工作方式图 3-12 带面阵成像光谱仪工作方式前者实际上是多光谱扫描仪 MSS 和 TM 向更多光谱段的发展,所以具有线阵 CCD 与缝隙式摄影成像相同的行中心投影关系和多光谱扫描仪类似的技术特点: ①空间扫描通过扫描镜摆动完成,从而可以获得大的视场 ( 可高达 90°) ; ②像元配准好,不同波段任何时候都能凝视同一像元; ③光谱覆盖范围比较大,可以从可见光一直到热红外波段; ④进一步提高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辐射灵敏度比较困难。第二类成像光谱仪实际上是 SPOT 推扫式扫描仪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具有面阵 CCD与推扫式摄影成像相同的中心投影关系和 HRV 类似的特点: ①像元的凝视时间长,可以获得较高的系统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 ②在可见光波段,由于器件很成熟,光谱的分辨率可以做得相当高。但是各个光谱通道之间的配准有一定难度,光学设计不容易,故总视场一般只能达到 30°左右; ③中红外特别是热红外谱区,受器件的限制很大,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难于覆盖到这一谱段。成像光谱仪 MODIS,作为美国 EOS 计划第一颗卫星 TERRA ( EOS - AM -1) 的主要传感器,已于 1999 年升空。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免费接收政策,促使 MODIS 接收处理站在全球,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MODIS 将成为宏观资源和环境遥感的重要信息源。MO-DIS 从可见光到红外共分 36 个波段,采用线阵 CCD 探测器与光机扫描相结合的结构形式,星下点的地面分辨率为 250m,500m 和 1000m,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上午 10: 30 过境,扫幅宽度 2330km,每天基本上可覆盖全球一次。MODIS 的光电转换由一个双面扫描镜旋转对地面扫描,以每次 10km 的宽度收集地物目标的波谱信号,经镜头聚焦到星上的探测器。由于不同波段需用不同的探测器,因此在物镜前设置了分光镜,分光后,分别送到可见光 ( VIS) 、近红外 ( NIR) 、短波红外 ( SWIR) 与中波红外 ( MWIR) 以及长波红外( LWIR) 四个物镜与焦平面部件。在焦平面分别安置响应不同波段的探测器和 A/D 变换器,把地物目标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再经格式化器和缓冲器,将信号输出,通过系统校正处理提供产品。由于高光谱分辨力和高空间分辨力,随之而来的是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必须考虑海量数据的实时压缩方法,其中之一是实时地选择有效波段,并能根据需要灵活地改变波段宽度和空间分辨力。这样在未来的成像光谱仪传感器系统中必然要有智能型的实时控制和处理能力。另外,与其他遥感数据一样,成像光谱数据也经受着大气、遥感平台姿态、地形因素的影响,产生横向、纵向、扭曲等几何畸变及边缘辐射效应,因此在数据提供给用户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平台姿态的校正,沿飞行方向和扫描方向的几何校正以及图像边缘辐射校正。( 三) 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雷达是一种主动式的微波遥感传感器,它有侧视雷达和全景雷达两种形式,其中在地学领域主要使用侧视雷达。侧视雷达是向遥感平台行进的垂直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发射微波,再接收由目标反射或散射回来的微波。通过观测这些微波信号的振幅、相位、极化以及往返时间,就可以测定目标的距离和特性。图 3-13 脉冲式雷达的一般结构侧视雷达成像与航空摄影不同,航空摄影利用太阳光作为照明源,而侧视雷达利用发射的电磁波作为照射源,它与普通脉冲式雷达的结构大体上相近。图 3-13 为脉冲式雷达的一般组成格式,它由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一个转换开关和一根天线等构成。发射机产生脉冲信号,由转换开关控制,经天线向观测地区发射。地物反射脉冲信号,也由转换开关控制进入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在显示器上显示或记录在磁带上。雷达工作时,其上的发射器通过天线在很短的微秒级时间内发射一束能量很强的脉冲波,当遇到地面物体时,被反射回米的信号再被天线接收。由于系统与地物距离不同,同时发出的脉冲,接收的时间则不同 ( 图 3-14) 。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中,含有多种信息。如雷达到目标的距离、方位,雷达与目标的相对速度 ( 即作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 ,目标的反射特性等。其中距离信息可用下式表示:式中: R 是雷达到目标的距离; v 电磁波传播速度; t 是雷达和目标间脉冲往返的时间。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强度是系统参数和地面目标参数的复杂函数。系统参数包括雷达波的波长、发射功率、照射面积和方向、极化等。地面目标参数与地物的复介电常数、地面粗糙度等有关。图 3-14 雷达传播工作原理按天线的结构不同,侧视雷达又分为真实孔径侧视雷达 ( RAR) 和合成孔径侧视雷达 ( SAR) 。1. 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工作原理如图 3-15 所示。天线装在飞机的侧面,发射机向侧向面内发射一束窄脉冲,地物反射的微波脉冲,由天线收集后,被接收机接收。由于地面各点到飞机的距离不同,接收机接收到许多信号,以它们到飞机距离的远近,先后依序记录。信号的强度与辐照带内各种地物的特性、形状和坡向等有关。如图 3-15 中的 a,b,c,d,e 等各处的地物,a 处由于地物隆起,反射面朝向天线,出现强反射; b 处为阴影,无反射; c 处为草地,是中等反射; d 处为金属结构,电导率大,出现最强反射; e 处为平滑表面,出现镜面反射,回波很弱。回波信号经电子处理器的处理,在阴极射线管上形成一条相应于辐照带内各种地物反射特性的图像线,记录在胶片上。飞机向前飞行时,对一条一条辐照带连续扫描,在阴极射线管处的胶片与飞机速度同步转动,就得到沿飞机航线侧面的由回波信号强弱表示的条带图像。图 3-15 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工作原理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地面分辨率包括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两种。距离分辨率是在脉冲发射的方向上,能分辨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 ( 图 3-16) ,它与脉冲宽度有关,可用下式表示:遥感地质学式中: Rτ为距离分辨率; c 为光速; τ 为脉冲宽度; Φ 为雷达波束俯角。另外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距离无关。若要提高距离分辨率,从上式分析,需要减小脉冲宽度,但这样将使作用距离减小。目前一般是采用脉冲压缩技术来提高距离分辨率。此外,在 Φ =50°,脉冲宽度为0. 1 μs 时,距离分辨率为23m,图中,A,B 两点相距20m,不能被分辨。当 Φ =35°,脉冲宽度不变时,距离分辨率为 18m,C,D 两点相距 20m,可以被分辨。这就是说,俯角越大,距离分辨率低; 反之则距离分辨率提高。图 3-16 在距离方向上的雷达分辨率方位分辨率是指相邻的两束脉冲之间,能分辨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它与波瓣角 β 有关 ( 图 3-17) 。雷达发射的微波向四面八方辐射,呈花瓣状,称波瓣,但以一个方向为主,称为主瓣,其他方向辐射能小,形成副瓣,其中 β 称为波瓣角。这时的方位分辨率为图 3-17 侧视雷达的方位分辨率遥感地质学式中: Rβ为方位分辨率; λ 为波长; d 为天线孔径; GR 为观测距离。要提高方位分辨率,需采用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加大天线孔径和缩短观测距离。这几项措施无论在飞机上或卫星上使用时都受到限制。目前是利用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来提高侧视雷达的方位分辨率。2.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是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率的雷达 ( 图 3-18) 。要用小孔径雷达天线代替大孔径雷达天线,在地面上通常采用若干小孔径天线组成阵列,即把一系列彼此相连、性能相同的天线,等距离地布设在一条直线上,利用它们接收窄脉冲信号 ( 目标地物后向散射的相位、振幅等) ,以获得较高的方位分辨率。天线阵列的基线愈长,方向性愈好。图 3-18 合成孔径天线示意图图 3-19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工作过程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的工作原理是: 遥感平台在匀速前进运动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射一个脉冲信号,天线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回波信号,并记录和储存下来。将这些在不同位置上接收的信号合成处理,得到与真实天线接收同一目标回波信号相同的结果。这样就使一个小孔径天线,起到了大孔径天线的同样作用。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与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系统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方位分辨率与距离 R 无关。这样的系统既可以放在航空器上,又可以放在航天器上,不会因为与地物的距离远而减少分辨率。理论计算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在沿航迹的方向上,像元尺寸( 分辨率) 为遥感地质学式中: RS为方位分辨率; d 为天线沿航迹方向的长度 ( 不是全部天线的总长度) 。例如,合成孔径雷达天线装置在宇宙飞船上,总长度为 2km,它由多个小天线排成一阵列,每一个小天线真实孔径为 8m,雷达波长 4cm,飞船天线侧向与目标地物的距离为 400km 时,该合成孔径的方位分辨率为 4m; 如果以 8m 小天线真实孔径作侧视雷达天线,其方位分辨率为2000m; 如果以天线全长2km 为真实孔径天线,其方位分辨率为8m ( 图3-19) 。
2023-08-10 16:17:261

“ICPMS”和“ICPOES”的区别是什么?

ICP-MS ,全称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意思。由ICP焰炬、接口装置、质谱仪组成。ICP-OES,是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可用于地质、环保、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冶金、农业等方面样品中七十多种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ICP-MS所用电离源是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它与原子发射光谱仪所用的ICP是一样的,其主体是一个由三层石英套管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绕有负载线圈,三层管从里到外分别通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负载线圈由高频电源耦合供电,产生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如果通过高频装置使氩气电离,则氩离子和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又会与其它氩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形成涡流。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瞬间使氩气形成温度可达10000k的等离子焰炬。样品由载气带入等离子体焰炬会发生蒸发、分解、激发和电离,辅助气用来维持等离子体,需要量大约为1 L/min。冷却气以切线方向引入外管,产生螺旋形气流,使负载线圈处外管的内壁得到冷却,冷却气流量为10-15 L/min。
2023-08-10 16:17:362

光谱仪打点不能重叠吗

不能。光谱仪打点不能重叠,这是因为重叠的点会产生数据的重复计数,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重叠的点还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和不确定性增加,因此需要避免点的重叠。根据现代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可以分为经典光谱仪和新型光谱仪。经典光谱仪器是建立在空间色散原理上的仪器;新型光谱仪器是建立在调制原理上的仪器。在使用光谱仪进行打点时,应该确保每个点的位置都是独立的且不会相互干扰。
2023-08-10 16:17:491

红外检测原理

红外辐射原理:扫描记录被检材料表面上由于缺陷或材料不同的热性质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于检测胶接或焊接件中的脱粘或未焊透部位,固体材料中的裂纹、空洞和夹杂物等缺陷。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来的基态振(转)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转)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该处波长的光就被物质吸收。利用近红外光谱的优点有:1.简单方便,有不同的测样器件可直接测定液体、固体、半固体和胶状体等样品,检测成本低。2.分析速度快,一般样品可在1min内完成。3.适用于近红外分析的光导纤维易得到,故易实现在线分析及监测,极适合于生产过程和恶劣环境下的样品分析。4.不损伤样品可称为无损检测。5.分辨率高可同时对样品多个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所以目前近红外技术在食品产业等领域应用较广泛。扩展资料:当外界电磁波照射分子时,如照射的电磁波的能量与分子的两能级差相等,该频率的电磁波就被该分子吸收,从而引起分子对应能级的跃迁,宏观表现为透射光强度变小。电磁波能量与分子两能级差相等为物质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须满足条件之一,这决定了吸收峰出现的位置。红外谱带的强度是一个振动跃迁概率的量度,而跃迁概率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大小有关,偶极矩变化愈大,谱带强度愈大。偶极矩的变化与基团本身固有的偶极矩有关,故基团极性越强,振动时偶极矩变化越大,吸收谱带越强;分子的对称性越高,振动时偶极矩变化越小,吸收谱带越弱。当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经过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运算后,就可得到入射光的光谱B(v):式中I(x)为干涉信号;v为波数;x为两束光的光程差。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主要优点是:①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②没有入射和出射狭缝限制,因而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③以氦、氖激光波长为标准,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厘米;④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就可使分辨本领提高;⑤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使远红外光谱的测定得以实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外光谱
2023-08-10 16:1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