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2023-08-19 21:32:14
共4条回复
我不懂运营

一、性质不同

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所依据的理论根据,是指建立在大量观察、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而得到的事物的存在和运动规律。

实验方法: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

二、设计原则不同

实验方法:

(1)通过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确定了研究问题。

(2)根据这一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提出假设命题。

(3)设计研究程序和方法;

(4)收集相关资料;

(5)使用这些数据来测试假设命题。

(6)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并提出研究结论对现实或理论的意义,以及进一步研究或改进的空间。

实验原理:

(1)科学:实验原理首先要遵循实验的科学原理。实验所涉及的实验设计必须以前人证明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如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的砖红沉淀、菲林试剂、淀粉的鉴定、碘对淀粉的发蓝等都是科学的理论。

(2)可行:可行性主要是从仪器选择、实验条件、操作等方面看,实验是否符合实际,达到实验目的。

(3)安全:实验方案的实施应安全可靠,不会对仪器、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成功率高。

(4)简便:实验操作、读取和处理数据简单。

(5)精确:实验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如果有许多可行的实验方案,则应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


扩展资料:

实验方法的影响因素:

1、实验设计影响因素

(1)外部环境设计

(2)行为者内因设计

(3)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2、根据行为影响因素变化的特性不同,可将其控制方法区分为组间控制和组内控制。

(1)组间控制方法

(2)组内控制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验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验研究方法

阿啵呲嘚

实验原理指的是实验中所采取的理论,如蛋白质的鉴定中,蛋白为什么可以被鉴定

实验方法指的是实验中所采取的方法或步骤,就是写你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

蓓蓓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传感器总体由六部分构成,分别是:1、测量头2、弹性元件3、弹簧4、外壳5、测量杆6、调整螺母。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是把被测位移转变成弹性元件的变形和应变,弹性元件与弹簧采取串联方式,然后通过应变计和应变电桥,输出正比于被测唯一的电量,通过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组织变化,进而经过测控电路处理得到哟测量的位移量。

Chen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推荐

实验原理怎么写啊

问题你要做什么实验。
2023-08-11 12:16:245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01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最后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判定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前测),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并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后测)。最后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的是否存在差异来判定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前后两次情况发生变化,则能够初步认为A是导致B变化的原因,即Au2192B。)实验法的基本要素:实验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因果假设设计的,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人为操纵某些因素,以检定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法涉及三对基本要素: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实验法中常常通过引入一个控制组来解决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问题。引入控制组的实验被称为“有控制组实验”。实施实验法研究的一些条件: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 1、必须明确界定各个变量,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假设。 2、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 4、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 5、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
2023-08-11 12:17:091

请问“溶液的配制”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溶液配制的实验原理是c=n/v (mol/L),其中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在化学上用,化学物品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配置溶液前需要计算所需物品的多少并清理仪器。溶液的配制注意事项具体如下: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注意移液管的使用。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放到相应的试剂柜中。
2023-08-11 12:17:182

实验原理怎么写

实验的目的,内容,整体结构等。1.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最后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判定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实验类型分为感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观察性试验。实验是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3.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综观自然科学的整个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佐证.他们或则是直接建立在科学家们大量实验现象的发现、观察和探索之上。经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科学态度并促进智能的发展。科学理论的建立虽然常常源于实验规律的总结,但它却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在理论的指引下,实验的探索往往才能得到正确的方向。
2023-08-11 12:17:281

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样品对光的吸收与样品浓度成正比。
2023-08-11 12:17:525

溶液配制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谢谢

在溶解度范围内,一种物质可以与另一种溶剂进行分配接近称溶解,溶剂可以溶解液体或固体物质,按照要求的浓度计算出加入量,溶解均匀即可
2023-08-11 12:18:483

动物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写作思路:说明研究动物的初衷和重要的原因,比如人类开展动物实验的初衷是为了了解和认识生命现象,怀疑和挑战宗教神学对人类思想的禁锢;人类研究动物的原因是在不能以人为实验对象的前提下,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进行疾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再推用到人类。正文: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nimal experiment is to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life, doubt and challenge the confinement of human thought by religious theology. This explo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has formed the basic life science theories of zoology, anatomy and physiology.人类开展动物实验的初衷是为了了解和认识生命现象,怀疑和挑战宗教神学对人类思想的禁锢,这种探索和认识,形成了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生命科学理论。W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norm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human and animals is gradually clea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research began. Thanks to animal experiment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odern medicine such as immunology, microbiology,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vir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当对人体和动物正常解剖与生理的认识逐步清楚后,才开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得益于动物实验,逐步形成了免疫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病毒学等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In the game between human and disease, cholera, smallpox, polio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have taken a large number of innocent lives. Scientists have found that many human diseases occur in some animals as well.人类与疾病的博弈中,霍乱、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暴发夺走了大量无辜的生命。科学家发现很多人类的疾病,在某些动物身上也会同样发生。On the premise of not using human as experimental objects, scientific research must rely on experimental animals and animal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disease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n apply it to human beings under safe and effective conditions.在不能以人为实验对象的前提下,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进行疾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再推用到人类。
2023-08-11 12:19:131

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原理:《倒不出来的水》利用的是大气压力的原理。杯子里面的水流不出来,是因为又大气压的存在,它把水托住了,所以杯子倒立过来,谁也不会流出来。杯子里装满了水,没有空气,接近是一个真空的状态。杯口朝下时,卡纸和圆球就会受到一个向上大气压力,使卡纸和圆球紧紧地贴着杯口,没有掉下来。当我们用手把纸抽开一点缝隙或者杯子里面不装满水,这样杯子里面就会也有空气,也会有气压,加上还有水的重量,合起来力气就大了,纸片外面的大气压可就托不住了!于是,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了。
2023-08-11 12:19:321

实验原理的介绍

实验原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2023-08-11 12:19:461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是什么

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用另一只手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并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水银液面停止下降时,读出此时水银液柱与水槽中水平液面的竖直高度差,约为760mm。2、逐渐倾斜玻璃管,发现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3、继续倾斜玻璃管,当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满水银,说明管内确实没有空气,而管外液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汞柱,也就是大气压跟760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4、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或同时做,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说明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控制变量法)5、将长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紧封闭,往管中注满红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把玻璃管倒插在水中,松开手指。6、通常人们把高760毫米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atm为压强的非法定单位),1atm的值约为1.013×10^5Pa。扩展资料:其实在托里拆利最终确定选用水银作为实验材料之前,他也曾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实验材料,诸如海水、蜂蜜等。只不过水银的密度最大,实验才更容易取得成功。托里拆利将一根长度为1米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然后用手指顶住管口,将其倒插进装有水银的水银槽里,放开手指后,可见管内部顶上的水银已下落,留出空间来了,而下面的部分则仍充满水银。为了进一步证明管中水银面上部确实是真空,托里拆利又改进了实验。他在水银槽中将水银面以上直到缸口注满清水,然后把玻璃管缓缓地向上提起,当玻璃管管口提高到水银和水的界面以上时,管中的水银便很快地泻出来了,同时水猛然向上窜管中,直至管顶。由此可见,原先管内水银柱以上部分确实是空无所有的空间,即真空。不仅如此,托里拆利在实验中还发现不管玻璃管长度如何,也不管玻璃管倾斜程度如何,管内水银柱的垂直高度总是76厘米,于是他提出了可以利用水银柱高度来测量大气压,这也就是我们目前所了解的大力压强值等于76厘米水银柱的由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托里拆利实验
2023-08-11 12:20:024

正交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正交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知道如果有很多的因素变化制约著一个事件的变化,那么为了弄明白哪些因素重要,哪些不重要,什么样的因素搭配会产生极值,必须通过做实验验证(模拟也可以说是试验,只不过试验装置是计算机),如果因素很多,而且每种因素又有多种变化(专业称法是:水平),那么试验量会非常的大,显然是不可能每一个试验都做的。那我们这个试验来讲,影响主轴温升的因素很多,比如转速、预紧力、油气压力、喷油间隙时间、油品等等;每种因素的水平也很多,比如转速从 8Krpm到20Krpm,等等,坤哥算了一下,所有因素都做,大概一共要900次试验,按一天3次试验计,要不停歇的做10个月,显然是不可能的。 能够大幅度减少试验次数而且并不会降低试验可行度的方法就是使用正交试验法。首先需要选择一张和你的试验因素水平相对应的正交表,已经有数学家制好了很多相应的表,你只需找到对应你需要的就可以了。所谓正交表,也就是一套经过周密计算得出的现成的试验方案,他告诉你每次试验时,用那几个水平互相匹配进行试验,这套方案的总试验次数是远小于每种情况都考虑后的试验次数的。比如3水平4因素表就只有9行,远小于遍历试验的81次;我们同理可推算出如果因素水平越多,试验的精简程度会越高。 建立好试验表后,根据表格做试验,然后就是资料处理了。由于试验次数大大减少,使得试验资料处理非常重要。首先可以从所有的试验资料中找到最优的一个数据,当然,这个资料肯定不是最佳匹配资料,但是肯定是最接近最佳的了。这是你能得到一组因素,这是最直观的一组最佳因素。接下来将各个因素当中同水平的试验值加和(注:正交表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水平在整个试验中出现的次数是相同的),就得到了各个水平的试验结果表,从这个表当中又可以得到一组最优的因素,通过比较前一个因素,可以获得因素变化的趋势,指导更进一步的试验。各个因素中不同水平试验值之间也可以进行如极差、方差等计算,可以获知这个因素的敏感度。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处理资料的方法。然后再根据统计资料,确定下一步的试验,这次试验的范围就很小了,目的就是确定最终的最优值。当然,如果因素水平很多,这种寻优过程可能不止一次。 讲了这么多,你也许会问,你说那个表很准,能代表大趋势,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有证明的,不过我们不必去看那个证明(很复杂,看不懂:P),我的考虑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试验情况排列成一条线,正交表所取得那些试验点,就肯定正好为于这条线的一组均分点上,由此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整个试验的大致走向了,不过均分为多少个点倒是问题,取多了失去正交试验的意义,少了无法代表趋势,这点我还没考虑清楚。我师弟的考虑到是有道理,他认为取的这些点是所有试验点的一组最小正交基,也就是说所有试验点都可以由这几个基本点衍生表示,故而考虑基的性质就能推断所有的点的性质了,我觉得这个是个最好的解释了,呵呵。 在生产和科研中,为了研制新产品,改革生产工艺,寻找优良的生产条件,需要做许多多因素的试验。 在方差分析中对于一个或两个因素的试验,我们可以对不同因素的所有可能的水平组合做试验,这叫做全面试验。当因素较多时,虽然理论上仍可采用前面的方法进行全面试验后再做相应的方差分析,但是在实际中有时会遇到试验次数太多的问题。例如,生产化工产品,需要提高收率(产品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上投入的最大产量之比),认为反应温度的高低、加碱量的多少、催化剂种类等多种因素,都是造成收率不稳的主要原因。根据以往经验,选择温度的三个水平:80<SUP>0</SUP>C、85<SUP>0</SUP>C、90<SUP>0</SUP>C;加碱量的三个水平:35、48、55(kg);催化剂的三个水平:甲、乙、丙三种。如果做全面试验,则需3<SUP>3</SUP>=27次。如果有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4个试验水平的问题,在每一种组合下只进行一次试验,所有不同水平的组合有4<SUP>3</SUP>=64种,如果6个因素,5个试验水平,全面试验的次数是5<SUP>6</SUP>=15,625次。对于这样一些问题,设计全面的试验往往耗时、费力,往往很难做到。因此,如何设计多因素试验方案,选择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使之既能减少试验次数,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正交试验法”就是研究与处理多因素试验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正交试验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我国,正交试验法的理论研究工作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正在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使这种科学的方法能够为经济发展服务。 正交试验法就是利用排列整齐的表 -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少数的试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正交表能够在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正交表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保证了全面试验的某些要求,这些试验往往能够较好或更好的达到试验的目的。正交试验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怎样安排试验;第二,是怎样分析试验结果。 Western Blot 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型别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生物帮上面有很多相关的内容的, :product.bio1000./101887/ Western Blotting试剂盒 裂桶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因为液体的压强等于密度、深度和重力加速度常数之积。在这个实验中,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一再增加,则下部的压强越来越大,而受力面积(桶的内表面积)不变,压力等于压强除以受力面积,那么压力越来越大,终于超过桶能够承受的上限,随之裂开。 帕斯卡桶裂实验 1648年,著名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巴黎用水和葡萄酒做实验.在12m长的管中盛水之后把结实的新木桶胀破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实验. 帕斯卡“桶裂”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趣味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步骤:1、取一张白纸,将手指在白纸用力的按一下,一定要记住按的地方。 2、将碘酒倒入干净的试管内,用试管夹将其固定, 3、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将压有指纹的白纸放在试管上方。 4、约5~10分钟,之上就显出清晰的指纹。 原理:手指上有油脂,油脂为非极性分子,碘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碘蒸汽溶解在油脂中而显出碘的颜色,相似相容。  浦丰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在1777年出版的《或然性算术实验》一书中提出他的著名的投针问题,蒲丰提出了用实验概率方法计算 π 。这个实验方法的操作很简单:找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 d 的细针,并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一组间距为 l 的平行线(方便起见,常取 l = d/2),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将小针任意投掷在白纸上。这样反复地投多次,数数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次数,于是就可以得到 π 的近似值。因为蒲丰本人证明了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概率为 p = 2l/πd 。利用这一公式,可以用概率方法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在一次实验中,他选取 l = d/2 ,然后投针2212次,其中针与平行线相交704次,这样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2212/704 = 3.142。当实验中投的次数相当多时,就可以得到 π 的更精确的值。 1850年,一位叫沃尔夫的人在投掷5000多次后,得到 π 的近似值为3.1596。目前宣称用这种方法得到最好结果的是义大利人拉兹瑞尼。在1901年,他重复这项实验,作了3408次投针,求得 π 的近似值为3.1415929,这个结果是如此准确,以致于很多人怀疑其实验的真伪。如美国犹他州奥格登的国立韦伯大学的L·巴杰就对此提出过有力的质疑。 不过,蒲丰实验的重要性并非是为了求得比其它方法更精确的 π 值。蒲丰投针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计算 π 的这一方法,不但因其新颖,奇妙而让人叫绝,而且它开创了使用随机数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的先河,是用偶然性方法去解决确定性计算的前导。 双缝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双缝实验 让我们考虑这一“原型的”量子力学实验。一束电子或光或其他种类的“粒子--波”通过双窄缝射到后面的萤幕去。为了确定起见,我们用光做实验。按照通常的命名法,光量子称为“光子”。光作为粒子(亦即光子)的呈现最清楚地发生在萤幕上。光以分立的定域性的能量单位到达那里,这能量按照普郎克公式E=hv恒定地和频率相关。从未接收过“半个”(或任何部分,光子的能量。光接收是以光子单位的完全有或完全没有的现象。只有整数个光子才被观察到。 然而,光子通过缝隙时似乎产生了类波动的行为。先假定只有一条缝是开的(另一条缝被堵住)。光通过该缝后就被散开来,这是被称作光衍射的波动传播的一个特征。但是,这些对于粒子的影象仍是成立的。可以想象缝隙的边缘附近的某种影响使光子随机地偏折到两边去。当相当强的光也就是大量的光子通过缝隙时,萤幕上的照度显得非常均匀。但是如果降低光强度,则人们可断定,其亮度分布的确是由单独的斑点组成--和粒子影象相一致--是单独的光子打到萤幕上。亮度光滑的表观是由于大量的光子参与的统计效应。(为了比较起见,一个60瓦的电灯泡每一秒钟大约发射出100000000000000000000个光子!)光子在通过狭缝时的确被随机地弯折--弯折角不同则概率不同,就这样地得到了所观察到的亮度分布。 然而,当我们开启另一条缝隙时就出现了粒子影象的关键问题!假设光是来自于一个黄色的钠灯,这样它基本上具有纯粹的非混合的颜色--用技术上的术语称为单色的,也即具有确定的波长或频率。在粒子影象中,这表明所有光子具有同样的能量。此处波长约为5×10-7米。假定缝隙的宽度约为0.001毫米,而且两缝相距0.15毫米左右,萤幕大概在一米那么远。在相当强的光源照射下,我们仍然得到了规则的亮度模式。但是现在我们在萤幕中心附近可看到大约三毫米宽的称为干涉模式的条纹的波动形状。我们也许会期望第二个缝隙的开启会简单地把萤幕的光强加倍。如果我们考虑总的照度,这是对的。但是现在强度的模式的细节和单缝时完全不同。萤幕上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亮处--照度为以前的四倍,而不仅仅是二倍。在另外的一些点--也就是模式在该处最暗处--光强为零。强度为零的点给粒子影象带来了最大的困惑。这些点是只有一条缝开启时粒子非常乐意来的地方。现在我们打开了另一条缝,忽然发现不知怎么搞的光子被防止跑到那里去。我们让光子通过另一条途径时,怎么会在实际上变成它在任何一条途径都通不过呢? 在光子的情形下,如果我们取它的波长作为其“尺度”的度量,则第二条缝离开第一条缝大约有300倍“光子尺度”那么远(每一条缝大约有两个波长宽),这样当光子通过一条缝时,它怎么会知道另一条缝是否被开启呢?事实上,对于“对消”或者“加强”现象的发生,两条缝之间的距离在原则上没有受到什么限制。 当光通过缝隙时,它似乎像波动而不像粒子那样行为!这种抵消--对消干涉--是波动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性质。如来两条路径的每一条分别都可让光通过,而现在两条同时都开放,则它们完全可能会相互抵消。我解释了何以致此。如果从一条缝隙来的一部分光和从另一条缝隙来的“同相”(也就是两个部分波的波峰同时发生,波谷也同时发生),则它们将互相加强。但是如果它们刚好“反相”(也就是一个部分波的波峰重叠到另一部分的波谷上),则它们将互相抵消。在双缝实验中,只要萤幕上到两缝隙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的地方,则波峰和波峰则分别在一起发生,因而是亮的。如果距离差刚好是这些值的中间,则波峰就重叠到波谷上去,该处就是暗的。关于通常巨集观的经典波动同时以这种方式通过两个缝隙没有任何困惑之处。波动毕竟只是某种媒质(场)或者某种包含有无数很小点状粒子的物体的一种“扰动”。扰动可以一部分通过一条缝隙,另一部分通过另一条缝隙。但是这里的情况非常不同;每一个单独光子自身是完整的波动!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个粒子一下通过两条缝隙并且和自身干涉!人们可将光强降得足够低使得保证任一时刻不会有多于一个光子通过缝隙的附近。对消干涉现象,因之使得两个不同途径的光子互相抵消其实现的可能性,是加在单独光子之上的某种东西。如果两个途径之中只有一个开放,则光子就通过那个途径。但是如果两者都开放,则两种可能性奇迹般地互相抵消,而发现光子不能通过任一条缝隙! 读者应该深入思考一下这一个非同寻常事实的重要性。光的确不是有时像粒子有时像波那样行为。每一个单独粒子自身完全地以类波动方式行为;一个粒子可得到的不同选择的可能性有时会完全相互抵消! 光子是否在实际上分成了两半并各自穿过一条缝隙呢?大多数物理学对这样的描述事物的方式持否定态度。他们坚持说,两条途径为粒子开放时,它们都对最后的效应有贡献。它们只是二中择一的途径,不应该认为粒子为了通过缝隙而被分成两半。我们可以考虑修正一下实验,把一个粒子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用来支援粒子不能分成两部分再分别通过两缝隙的观点。由于用它观测时,光子或任何其他种类的粒子总是作为单独整体而不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出现,我们的探测器不是探测到整个光子,就是根本什么也没探测到。然而,当把探测器放在其中的一条缝隙处,使得观察者能说出光子是从哪一条缝隙通过时,萤幕上的波浪状的干涉花样就消失了。为了使干涉发生,显然必须对粒子“实际上”通过那一条缝隙“缺乏知识”。 为了得到干涉,两个不同选择都必须有贡献,有时“相加”--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相互加强到两倍--有时“相减”--这样两者会神秘地相互“抵消”掉。事实上,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则,所发生的事比这些还更神秘!两种选择的确可以相加(萤幕上最亮的点),两者也的确可以相减(暗点);但它们实际上也会以另外奇怪的组合形式结合在一起,例如 “选择A”加上i乘以“选择B”, 事实上任何复数都能在“不同选择的组合”中起作用! 读者可能会记得在第三章时我的复数对于“量子力学的结构是绝对基本的”警告。这些数绝不仅仅是数学的精巧。它们通过令人信服的、使人意外的实验事实来迫使物理学家注意。我们必须接受复数权重才能理解量子力学。现在我们接着考虑它的推论。 别人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把少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空气,发现这部分空气既不能供给人类及动物呼吸来维持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援可燃物的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现已证明是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经过强热后,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的那部分体积。 实验结论 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约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里去,结果得到的气体同空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完全一样。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这一结论。 指纹显影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先对准指纹处喷洒AgNO3溶液,使之与人体分泌出的 汗水中的某种离子结合,然后进行光照,化合物见光分解。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下产生的压强 就是相当于大气压托住了760mm的水银柱 化学三色杯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1mlCCl4、2ml H2O、1ml异戊醇(不得振荡)。用溼润的玻璃棒沾取少许KI与单质碘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 实验原理:CCl4与H2O、H2O与异戊醇,两两互不相溶(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不易溶)。三者的密度还有别(CCl4为1.595、异戊醇为0.81),所以可以保持以三层的形式存在。 但CCl4与异戊醇互溶(相似相溶),所以新增试剂必须按实验所给的次序、且新增及搅拌的动作都要很轻,避免CCl4与异戊醇的接触。且不易用上下垂直移动玻璃棒的方法来“搅拌”。 溶液颜色不同是由于有溶剂合物生成的缘故。单质碘在CCl4中不生成溶剂合物,仍保持分子状态(与在气体中相同)。但在其余两个溶液中都有溶剂合物生成,且溶剂合物都是棕色。 各层颜色的深浅则是由其中单质碘的浓度不同而造成的。而浓度则由分配系数(溶质在相邻两相中的浓度比——是一个常数)决定。单质碘在CCl4与含有碘化钾的H2O间的分配系数好像是1.3左右。 KI起的作用是使单质碘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由于KI与单质碘间有可逆反应(KI+I2=KI3),生成易溶的KI3而使单质碘在水中溶解度极为显著地增加。同时还能使各液层中单质碘的浓度能较快地达到溶解平衡。
2023-08-11 12:20:371

杨氏模量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1.杨氏模量:假设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金属丝,在受到沿长度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伸长△L,如下图所示。下面先引入两个弹性形变的概念:2.仪器结构及光杠杆放大原理:(1)杨氏模量测定仪:杨氏模量测定仪,待测金属丝上端夹紧,悬挂于支架顶部;下端连着一个金属框架,框架较重使金属丝维持伸直;框架下方有砝码盘,可以荷载不同质量的砝码;支架前面有一个可以升降的载物平台。底座上有三个可以调节水平的地脚螺丝,光杠杆和镜尺组是测量△L的主要部件,光杆杆如下图所示,一个直立的平面镜装在三足底座的一端。底座上三足尖(f1、f2、f3)构成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b称为光杠杆常数。镜尺组包括一个标尺和望远镜。
2023-08-11 12:20:471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的实验原理原理

基本原理是,让光线通过狭缝和聚焦透镜形成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反射或折射后进入望远镜物镜并成像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通过目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各种光线的偏转角度,从而得到光学参量等。拓展资料分光计是精确测定光线偏转角的仪器, 也称测角仪。它是光学实验中常用的的实验仪器。光学中的许多基本量如波长、折射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光线的偏转角来表示, 因而这些量都可以用分光计来测量。分光计的基本光学结构又是许多光学仪器(如棱镜光谱仪、光栅光谱仪、分光光度计、单色仪等)的基础。它在物理实验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必作实验。在观察有关现象和测量角度时,为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必须保证让分光计的光学系统(准直管和望远镜)要适合平行光。即要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的主轴垂直, 以保证观察面是一个平面。这也是调节步骤中难度最大的。中学里常用的分光计一般由装在三脚座上并在同一平面内的准直管、棱镜台和望远镜三个主要部件构成。棱镜台为一圆盘,可以绕中心轴转动,其底座上刻有游标。望远镜则和底座外围刻有角度读数的圆环相连,它们也可以绕中心轴旋转。但准直管的位置固定。从光源发出的光。经准直管变为平行光,再经棱镜色散,改变方向,用望远镜观察而在圆环上读出所偏转的角度。望远镜中还装有准丝以增加测量的精确度。1814年,夫琅和费在研究太阳暗线时改进了当时的观察仪器,设计了由平行光管、三棱镜和望远镜组成的分光计。这是第一个分光计的出现,其设计思想、基本构造原理是现代光谱仪、摄谱仪设计制造的基本依据。分光计经常用来测量光的波长、棱镜角、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率等。
2023-08-11 12:21:371

物理中什么叫做实验原理什么叫做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是指通过什么得出结论,一般是个公式或定义等;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的原理是:二力平衡;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而实验方法是完成该实验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等效,转换法等;
2023-08-11 12:21:521

溶液配制的实验原理

溶液配制的实验原理是c=n/v (mol/L),其中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溶液配制的步骤如下:(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2023-08-11 12:22:141

细菌生化实验的原理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所以其发酵的类型和产物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即使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仍有很大作用。
2023-08-11 12:22:241

简单的物理实验及原理 具体实验举例

1、神奇的牙签。 2、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3、操作: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4、原理:当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2023-08-11 12:22:311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详解

1简单理解:玻璃管内没有空气随着汞柱的下降管内汞的上方形成真空管外汞面受到大气压强大气压支撑管内的水银。2.托里拆利实验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和管外的大气,大气对水银槽内水银面的压强和管内与水银槽内水银面等平面的压强相等,而管内的压强是由管内水银柱产生的,所以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若有空气进入管内,测得大气压的值会偏小。
2023-08-11 12:22:411

酸碱滴定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酸碱滴定原理是指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酸碱滴定原理是指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
2023-08-11 12:22:522

杨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杨氏双缝干涉的原理是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用强烈的单色光照射到开有小孔S的不透明的遮光扳上,后面置有另一块光阑,开有两个小孔S1和S2。杨氏利用了惠更斯对光的传播所提出的次波假设解释了这个实验。S1,S2为完全相同的线光源,P是屏幕上任意一点,它与S1,S2连线的中垂线交点S'相距x,与S1,S2相距为rl、r2,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L。因双缝间距d远小于缝到屏的距离L,P点处的光程差:δ=r2-r1=dsinθ=dtgθ=dx/Lsinθ=tgθ,这是因为θ角度很小的时候,可以近似认为相等。干涉明条纹的位置可由干涉极大条件d=kλ得:x=(L/d)kλ,干涉暗条纹位置可由干涉极小条件d=(k+1/2)λ得:x=(D/d)(k+1/2)λ明条纹之间、暗条纹之间距都是:Δx=λ(D/d)。扩展资料:干涉条纹是等距离分布的,公式都有波长参数在里面,波长越长,相差越大。条纹形状:为一组与狭缝平行、等间隔的直线(干涉条纹特点)菲涅尔双棱镜,菲涅尔双面镜、埃洛镜的干涉情况都与此类似。光的干涉是指若干个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等于由各个成员波单独造成的光强分布之和,而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光的干涉现象的发现在历史上对于由光的微粒说到光的波动说的演进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801年,托马斯·杨提出了干涉原理并首先做出了双狭缝干涉实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氏双缝干涉
2023-08-11 12:23:051

酸碱滴定的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变化。开始时应边摇边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为宜),但是不要形成连续水流。接近终点时应改为加一滴,摇几下,最后,毎加半滴,即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而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准确到达终点为止。滴定时不要去看滴定管上方的体积,而不顾滴定反应的进行。加半滴溶液的方法如下: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嘴上,形成半滴(有时还不到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刮落。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如上滴定曲线图),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2023-08-11 12:23:353

实验原理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实验,原理是什么 20分 完整的题目呢,只是这样一说怎么解答 问题二:实验原理是什么意思,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下吗 主要只化学方程式 问题三:实验原理是什么 实验原理是:可以用有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用层析液分离验证色素中是否有叶绿素。 问题四:daf fluorescence实验原理是什么意思 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 : 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 用以照射被检物体, 使之发出荧光,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 问题五:心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般研究做梗模型都用鼠、兔通结扎前降支造前壁梗优点胸易于显露血管操作便便报道经验麻醉操作东西借鉴并且实验物较便宜适合经费充裕研究
2023-08-11 12:24:201

植物标本制作实验原理怎么写

植物标本制作实验原理写为:植物标本:保色、和完整性,最好上面能同时有根、茎、叶、花和果实,色彩真实。应选择以最小面积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即选取有代表特征的植物体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叶外,最好采带花或果。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茎或树皮,也必须同时选取少许压制。每种植物要采2-多个复份。要用枝剪来取标本,不能用手折,因为其容易伤树且压成的标本也不美观。不同植物标本应选不同采集方法。修整从数株同一植物中选择各器官最完整的植株做标本。先去残叶,适当疏掉一些过密的枝条和过繁的花、叶、果。如果10朵大花聚集在一起时,一般只留4~5朵为宜,不过应留一小段花、果、叶梗,以表明原来的生态情况。要使一个立体实物变为平面时,则要剪去1/2或2/3才不致堆积。在吸水纸前必须整形,即将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尽量使标本既保持自然状态,看上去又很美观。对一些不便压制的浆果、块茎、块根,则应进行浸制保存。
2023-08-11 12:24:491

溶液配制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在化学上用,化学物品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实验原理:c=n/v (mol/L) 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实验操作步骤:1.计算:n=m/M , c=n/v ,p=m/v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v=m/p=(0.25*0.3*36.5)/(36.5%*1.18)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意事项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4.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放到相应的试剂柜中。
2023-08-11 12:25:402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最后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判定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前测),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并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后测)。最后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的是否存在差异来判定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前后两次情况发生变化,则能够初步认为A是导致B变化的原因,即A→B。)  实验法的基本要素:实验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因果假设设计的,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人为操纵某些因素,以检定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法涉及三对基本要素: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实验法中常常通过引入一个控制组来解决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问题。引入控制组的实验被称为“有控制组实验”。  实施实验法研究的一些条件: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  1、必须明确界定各个变量,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假设。  2、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  4、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  5、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
2023-08-11 12:25:561

溶液的配制的实验原理怎么写

原理: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或者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相等原则溶质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计算公式:1、用浓度高的溶液试剂配制稀溶液(百分比浓度):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得公式:P1d1 V1= P2d2 V2式中:P1:稀释浓度 d1 :密度 V1:欲配溶液体积;P2:浓溶液浓度 d2:稀释前密度 V2:需用浓溶液体积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相等原则得公式:C1V1=C2V2式中,C1: 稀释后的浓度 V1:稀释后体积;C2:稀释前的浓度 V2:稀释前体积3、用固体试剂配制公式:m=C×V×M/1000m:需称取的质量 C:欲配溶液浓度 V:欲配溶液体积 M:摩尔质量
2023-08-11 12:26:324

实验原理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实验目的和依据(就是推动本次试验的公理、定义什么的),然后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对自己的推论(也就是目的)作出评价。原理部分基本上就是你的推导过程和注意事项。
2023-08-11 12:27:014

溶液配制的实验原理怎么写?

在化学上用,化学物品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实验原理:c=n/v (mol/L) 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实验操作步骤:1.计算:n=m/M , c=n/v ,p=m/v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v=m/p=(0.25*0.3*36.5)/(36.5%*1.18)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意事项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4.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放到相应的试剂柜中。
2023-08-11 12:27:202

简单的物理实验及原理 具体实验举例

1、神奇的牙签。 2、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3、操作: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4、原理:当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2023-08-11 12:27:401

实验原理怎么写

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实验目的(掌握什么仪器,什么方法)二、实验原理(反映的主要公式或者核心原理)三、实验用品(仪器 药品)四、实验步骤(分点把步骤写全)五、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六、注意事项拓展资料: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实验基本原理是设计性实验的基础,要研究实验,只有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关键、操作的要点,进而进行实验的设计、改造和创新。所谓实验原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实际上物理课中所学过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中只要含有某一物理量,则该规律、该公式就可作为研究或测定该物理量的原理基础而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如欲测定重力加速度,就有多种可依据的原理。实验原理的表述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即通过?达到?的目的;还包括实验现象与结果出现的原因以及重要实验步骤设计的根据等。
2023-08-11 12:27:491

分光计的实验原理

基本原理是,让光线通过狭缝和聚焦透镜形成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反射或折射后进入望远镜物镜并成像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通过目镜进行观察和测量各种光线的偏转角度,从而得到光学参量等。分光计是精确测定光线偏转角的仪器, 也称测角仪。它是光学实验中常用的的实验仪器。光学中的许多基本量如波长、折射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光线的偏转角来表示, 因而这些量都可以用分光计来测量。分光计的基本光学结构又是许多光学仪器(如棱镜光谱仪、光栅光谱仪、分光光度计、单色仪等)的基础。它在物理实验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必作实验。在观察有关现象和测量角度时,为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必须保证让分光计的光学系统(准直管和望远镜)要适合平行光。即要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的主轴垂直, 以保证观察面是一个平面。这也是调节步骤中难度最大的。中学里常用的分光计一般由装在三脚座上并在同一平面内的准直管、棱镜台和望远镜三个主要部件构成。棱镜台为一圆盘,可以绕中心轴转动,其底座上刻有游标。望远镜则和底座外围刻有角度读数的圆环相连,它们也可以绕中心轴旋转。但准直管的位置固定。从光源发出的光。经准直管变为平行光,再经棱镜色散,改变方向,用望远镜观察而在圆环上读出所偏转的角度。望远镜中还装有准丝以增加测量的精确度。1814年,夫琅和费在研究太阳暗线时改进了当时的观察仪器,设计了由平行光管、三棱镜和望远镜组成的分光计。这是第一个分光计的出现,其设计思想、基本构造原理是现代光谱仪、摄谱仪设计制造的基本依据。分光计经常用来测量光的波长、棱镜角、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和色散率等。
2023-08-11 12:27:591

溶液的配制的实验原理

在化学上用,化学物品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实验原理:c=n/v (mol/L) 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实验操作步骤:1.计算:n=m/M , c=n/v ,p=m/v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v=m/p=(0.25*0.3*36.5)/(36.5%*1.18)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意事项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4.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放到相应的试剂柜中。
2023-08-11 12:28:111

实验原理怎么写

理论基础实验过程等
2023-08-11 12:28:216

实验原理是什么

那具体是什麼实验
2023-08-11 12:28:402

杨氏模量测定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原理1.杨氏模量:假设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金属丝,在受到沿长度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伸长△L,如下图所示。下面先引入两个弹性形变的概念:2.仪器结构及光杠杆放大原理:(1)杨氏模量测定仪:杨氏模量测定仪,待测金属丝上端夹紧,悬挂于支架顶部;下端连着一个金属框架,框架较重使金属丝维持伸直;框架下方有砝码盘,可以荷载不同质量的砝码;支架前面有一个可以升降的载物平台。底座上有三个可以调节水平的地脚螺丝,光杠杆和镜尺组是测量△L的主要部件,光杆杆如下图所示,一个直立的平面镜装在三足底座的一端。底座上三足尖(f1、f2、f3)构成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b称为光杠杆常数。镜尺组包括一个标尺和望远镜。
2023-08-11 12:28:471

溶液配制的实验原理

在化学上用,化学物品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实验原理:c=n/v (mol/L) c:浓度n:物质的量v:溶液体积实验操作步骤:1.计算:n=m/M , c=n/v ,p=m/v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v=m/p=(0.25*0.3*36.5)/(36.5%*1.18)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意事项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4.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放到相应的试剂柜中。
2023-08-11 12:29:213

实验原理的概念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实验基本原理是设计性实验的基础,要研究实验,只有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关键、操作的要点,进而进行实验的设计、改造和创新。所谓实验原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实际上物理课中所学过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中只要含有某一物理量,则该规律、该公式就可作为研究或测定该物理量的原理基础而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如欲测定重力加速度,就有多种可依据的原理、方法:可利用单摆测;可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装置测;可利用平抛物体的频闪照片测;可利用物体在长真空管中的竖直上抛运动测……
2023-08-11 12:29:341

实验原理的表述内容

实验原理的表述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即通过…达到…的目的;还包括实验现象与结果出现的原因以及重要实验步骤设计的根据等。一般有两种题型:一种是知道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写实验原理:1.自变量的作用的科学依据.2.操作自变量的原理.3.因变量获得的原理.另一种是做完了实验,根据实验的过程和步骤等写实验原理:1.写出为什么这样操作.2.写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
2023-08-11 12:29:491

实验五 石膏基本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1.熟悉非金属矿物石膏的凝结过程;掌握石膏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2.熟悉水膏比、缓凝剂对石膏凝结性能的影响。3.掌握石膏砌块的制备及抗折、抗压性能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及用品1.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电子天平,烧杯,搅拌用具,秒表,尺寸为40mm×40mm×160mm试模,圆模,玻璃板,铲刀,抗折、抗压试验机,鼓风干燥箱。2.α-半水石膏粉柠檬酸、多聚磷酸钠、骨胶缓凝剂,机油脱模剂。三、实验原理半水石膏粉是由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经煅烧失去 结晶水后磨细制得。遇水发生水化反应: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在空气中硬化,可制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固体材料,又称气硬性胶凝材料。半水石膏有两种不同类型:α-半水石膏和β-半水石膏。其中,β-半水石膏由天然石膏在常压下烧制而成,其粉料调配成石膏浆所需水量较多,致使模型强度低;这种β-半水石膏颗粒是晶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制备的模型具有较多的空隙和裂纹,影响模型强度、硬度和吸浆速度等相关性能。α-半水石膏是在水蒸气加压蒸煮下制得,制备的模型强度高,吸水性能强。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石膏模具、医疗用品等。石膏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一般的达到初步凝结的时间为6~30min;凝结过程容易受到水膏比(水与半水石膏质量比)、缓凝剂等的影响,不同的缓凝因素导致凝结时间不同时间的延长。研究认为常用的石膏缓凝剂柠檬酸、多聚磷酸钠、骨胶的缓凝机理为:柠檬酸的缓凝作用主要在于柠檬酸与钙形成络合离子,影响了二水石膏晶体晶核的生长;多聚磷酸钠与钙形成某种复盐,对于石膏晶体的溶解、成核和生长过程均产生强烈的阻碍作用;骨胶胶体易对半水石膏产生包裹作用,并与活性基团产生化学吸附,阻碍二水石膏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并且,不同水膏比及缓凝剂的使用均会对制备的石膏材料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四、实验步骤1.石膏初终凝时间测定石膏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划痕法和沉针法。本实验用到的是沉针法,选用的测定仪器为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如图9-5-1。(1)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指针对准标尺末点。(2)取150g石膏粉,按照水膏比1∶1制成石膏浆体,并开始计时。(3)将石膏浆倒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放在试针下,使试针与浆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送,试针自由沉入浆中。若试针可以穿透石膏浆体则说明未达到石膏初凝状态,需要增加时间完成初凝;若试针沉入石膏浆中,并距离底部0.5~1mm不再下沉,则说明达到初凝状态。从加水调浆到达到初凝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4)从加水调浆到试针沉入泥浆不超过1mm时,所需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图9-5-1 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2.水膏比对石膏凝结时间影响(1)准备石膏粉试样4份,每份150g。(2)分别按水膏比为2∶1、1.5∶1、1∶1、0.5∶1制备石膏浆;配制过程中,先将水放入容器中,缓慢加入石膏充分搅拌获得分散良好的石膏浆液。(3)制备好的石膏浆体,在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下,按照石膏初终凝时间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初凝时间、终凝时间。3.缓凝剂对石膏凝结时间影响(1)准备石膏粉试样4份,每份150g。(2)将水放入容器中,按照使用石膏粉量的0.02%,分别加入柠檬酸、多聚磷酸钠、骨胶缓凝剂充分溶解,缓慢加入石膏充分搅拌获得分散良好的石膏浆液;水膏比设定为1∶1。(3)制备好的石膏浆体,在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下,按照石膏初终凝时间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初凝时间、终凝时间。4.抗折、抗压强度的测试(1)在40mm×40mm×160mm试模内均匀涂一层机油,试模接缝处涂黄油或凡士林以防漏浆,如图9-5-2。(2)按设定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取水放入搅拌容器,将500g石膏粉在30s均匀给入水中,不断搅拌,得到分散良好的石膏浆体。(3)将搅拌均匀的石膏浆体倒入试模中,将模一端抬起10mm振动5次以上排除气泡;待到达初凝时间时,用铲刀刮平试样表面。(4)从水与石膏接触起计时1.5h后,在试件表面编号并拆模;脱模后的试件存放在试验室条件下,0.5h后进行抗折强度的测定。(5)将试件放在抗折试验机的轴辊上,试件的成型面应面向侧面;试件各边与各轴辊垂直,并使轴辊与二个下轴辊完全保持等距。开动机器,使试件在加荷开始后20~40s内破坏,记录三个试件的抗折强度,并计算其平均值,精确到0.1MPa,此平均值即为试样的抗折强度。若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再平均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若试件中仅有一个合格样,则需要重做实验。(6)用做完抗折试验后得到的6个半块试件进行抗压强度的测定。试验时将试件放在夹具内,试件的成型面应与受压面垂直。将抗压夹具连同试件置于抗压试验机上、下台板之间,下台板球轴应通过试件受压中心。开动机器,使试件在加荷开始后20~40s内破坏。记录每个试件的破坏荷载P,抗压强度Rc按下式计算: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式中:Rc——抗压强度,MPa;P——破坏荷载,N;A——受压面积,mm2。计算6个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如果测得的六个值与它们平均值的差不大于10%,则用该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如果有某个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10%,应将此值舍去,以其余的值算平均值;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10%,应重做试验。图9-5-2 石膏试模五、数据处理1.将在不同水膏比下获得的石膏初终凝时间记录于表9-5-1中。表9-5-1 实验结果2.将使用不同缓凝剂时石膏的初终凝时间数据记录于表9-5-2。表9-5-2 实验结果3.抗折、抗压强度记录表,参见表9-5-3。表9-5-3 实验结果
2023-08-11 12:30:001

拉伸实验的原理

拉伸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拉伸试验机产生的静拉力或静压力,对标准试样进行轴向拉伸或压缩,同时连续测量变化的载荷和试样的伸长量,直至断裂或破裂,并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有关的力学性能指标。当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工作时,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出材料的弹性系数,拉伸实验是学习力学的基本实验。
2023-08-11 12:30:102

生物16个实验原理大解析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反应方程式:葡萄糖+ Cu(OH)2 葡萄糖酸 + Cu2Ou2193(砖红色)+ H2O,即Cu (OH) 2被还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   2、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色素的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提取方法: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的原理: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分离方法:纸层析法。用毛细吸管在滤纸条的下端沿铅笔线划一条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划一两次,然后将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接触层析液)。分离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出现四条色素带:橙黄色(最窄,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最宽,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胡萝卜素与叶黄素之间距离最大,叶绿素a与叶绿素b之间距离最小。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等, 测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氧气生成速率来进行间接的测量;   2、利用真空渗入法排出叶片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并使其沉入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产生氧气的多少与光合作用强度密切相关,由于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因此氧气会在细胞间隙中积累,从而使下沉的叶片上浮。依据叶片上浮的情况可推知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叶片上浮所需的平均时间或者一定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发生变化。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植物插条经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能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
2023-08-11 12:30:291

物理中什么叫做实验原理什么叫做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是指通过什么得出结论,一般是个公式或定义等;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的原理是:二力平衡;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而实验方法是完成该实验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等效,转换法等;
2023-08-11 12:32:181

怎么做打点计时器的实验?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其某时刻的速度;学会用图像法、列表法处理实验数据。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①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2、电火花计时器。①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③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三、实验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2023-08-11 12:32:261

简述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传感器灵敏度B的含义及求解方法

完整球形液面(如液滴或气泡)和毛细管内的凸凹液面都是比较典型的弯曲液面。若以球形液面任意选取区域为研究对象,则研究区域边缘各点所受表面张力即为气液界面(液体表面)张力σg-l,其施力相界面显然为气液界面,此处并不会产生难解的疑问。但就毛细管内凸凹液面而言情况则大为不同。凹凸液面是球形液面的一部分,前者与后者最显著的不同就是研究边缘以外气液界面的缺失。然而,目前各高校通用的物化教材及已出版的论文并未对二者加以区分,直接将前者边缘各点所受的表面张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同于后者(如图1所示)。虽然无数实验现象已证明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前者边缘各点所受表面张力不可能像后者那样由研究区域以外的气液界面收缩而把表面张力施加到研究边界上。那么,前者边缘的表面张力到底是哪个相界面施予的呢?如果另有其他相界面将表面张力施加在前者的边缘,却又为何这个表面张力的数值刚好等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即气液界面张力)呢?在此,我们以毛细管中的凹液面为例来探讨其边缘各点上表面张力的来源。首先,将凹液面所在的球面补充完整,如图2所示,然后以凹液面边缘上的某点B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受力情况。显然,B点受到三个界面张力的作用,即σg-s、σg-l、σl-s。当体系达平衡时,B点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则有,其中θ为液固界面接触角。然后,我们再以整个凹液面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边缘各点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扩大到整个凹液面,此时凹液面收缩对边缘各点所产生的作用力(即气液表面张力σg-l)已不在分析范围之列,因为它是研究对象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力。此时,边缘各点(包括B点,故仍以其为例)只受到σg-s、σl-s的两个界面张力的作用。如果毛细管竖直放置,那么达平衡时凹液面边缘各点所受的合力作用就是竖直向上的,大小等于。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可知,σl-s和σg-s在BC及BC反向延长线方向上的分解力之和等于σg-l,即。换句话说,凹液面边缘各点所受的界面张力之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当于在BC反向延长线方向上存在着一个气液界面张力σg-l。事实上,当以凹液面整体为研究对象时,并不存在研究对象以外的气液相界面直接将σg-l沿BC反向延长线方向施予B点,只不过是气固界面和液固界面施予B点的界面张力的合力在BC的反向延长线方向上的分解力数值恰好等于σg-l而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毛细管凹液面边缘所受的σg-l是作用效果等同力,脱离了缜密的受力分析而去探讨其来源,必然受困其中。
2023-08-11 12:32:451

酸碱滴定实验原理

酸碱滴定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用于测定溶液中的酸或碱的浓度。其原理基于酸碱反应的中和作用,通过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使反应达到中和点,从而确定反应中酸或碱的浓度。在实验中,通常使用一种称为指示剂的物质来指示反应的中和点。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中和点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如表格中所示的酚酞和甲基橙等。通过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以确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点,从而计算出反应中酸或碱的浓度。酸碱滴定实验的步骤如下:1. 准备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装入滴定瓶中。2. 加入几滴指示剂,将标准溶液滴入待测溶液中,直到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3. 记录滴定瓶中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时,应该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和标准溶液,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023-08-11 12:32:541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  光子所拥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假若金属里的自由电子吸收了一个光子的能量,而这能量大于或等于某个与金属相关的能量阀值(称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则此电子因为拥有了足够的能量,会从金属中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若能量不足,则电子会释出能量,能量重新成为光子离开,电子能量恢复到吸收之前,无法逃逸离开金属。增加光束的辐照度会增加光束里光子的“密度”,在同一段时间内激发更多的电子,但不会使得每一个受激发的电子因吸收更多的光子而获得更多的能量。换言之,光电子的能量与辐照度无关,只与光子的能量、频率有关。
2023-08-11 12:33:151

正交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知道如果有很多的因素变化制约着一个事件的变化,那么为了弄明白哪些因素重要,哪些不重要,什么样的因素搭配会产生极值,必须通过做实验验证(仿真也可以说是试验,只不过试验设备是计算机),如果因素很多,而且每种因素又有多种变化(专业称法是:水平),那么试验量会非常的大,显然是不可能每一个试验都做的。那我们这个试验来讲,影响主轴温升的因素很多,比如转速、预紧力、油气压力、喷油间隙时间、油品等等;每种因素的水平也很多,比如转速从 8Krpm到20Krpm,等等,坤哥算了一下,所有因素都做,大概一共要900次试验,按一天3次试验计,要不停歇的做10个月,显然是不可能的。 能够大幅度减少试验次数而且并不会降低试验可行度的方法就是使用正交试验法。首先需要选择一张和你的试验因素水平相对应的正交表,已经有数学家制好了很多相应的表,你只需找到对应你需要的就可以了。所谓正交表,也就是一套经过周密计算得出的现成的试验方案,他告诉你每次试验时,用那几个水平互相匹配进行试验,这套方案的总试验次数是远小于每种情况都考虑后的试验次数的。比如3水平4因素表就只有9行,远小于遍历试验的81次;我们同理可推算出如果因素水平越多,试验的精简程度会越高。 建立好试验表后,根据表格做试验,然后就是数据处理了。由于试验次数大大减少,使得试验数据处理非常重要。首先可以从所有的试验数据中找到最优的一个数据,当然,这个数据肯定不是最佳匹配数据,但是肯定是最接近最佳的了。这是你能得到一组因素,这是最直观的一组最佳因素。接下来将各个因素当中同水平的试验值加和(注:正交表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水平在整个试验中出现的次数是相同的),就得到了各个水平的试验结果表,从这个表当中又可以得到一组最优的因素,通过比较前一个因素,可以获得因素变化的趋势,指导更进一步的试验。各个因素中不同水平试验值之间也可以进行如极差、方差等计算,可以获知这个因素的敏感度。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处理数据的方法。然后再根据统计数据,确定下一步的试验,这次试验的范围就很小了,目的就是确定最终的最优值。当然,如果因素水平很多,这种寻优过程可能不止一次。 讲了这么多,你也许会问,你说那个表很准,能代表大趋势,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有证明的,不过我们不必去看那个证明(很复杂,看不懂:P),我的考虑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试验情况排列成一条线,正交表所取得那些试验点,就肯定正好为于这条线的一组均分点上,由此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整个试验的大致走向了,不过均分为多少个点倒是问题,取多了失去正交试验的意义,少了无法代表趋势,这点我还没考虑清楚。我师弟的考虑到是有道理,他认为取的这些点是所有试验点的一组最小正交基,也就是说所有试验点都可以由这几个基本点衍生表示,故而考虑基的性质就能推断所有的点的性质了,我觉得这个是个最好的解释了,呵呵。在生产和科研中,为了研制新产品,改革生产工艺,寻找优良的生产条件,需要做许多多因素的试验。 在方差分析中对于一个或两个因素的试验,我们可以对不同因素的所有可能的水平组合做试验,这叫做全面试验。当因素较多时,虽然理论上仍可采用前面的方法进行全面试验后再做相应的方差分析,但是在实际中有时会遇到试验次数太多的问题。例如,生产化工产品,需要提高收率(产品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上投入的最大产量之比),认为反应温度的高低、加碱量的多少、催化剂种类等多种因素,都是造成收率不稳的主要原因。根据以往经验,选择温度的三个水平:80<SUP>0</SUP>C、85<SUP>0</SUP>C、90<SUP>0</SUP>C;加碱量的三个水平:35、48、55(kg);催化剂的三个水平:甲、乙、丙三种。如果做全面试验,则需3<SUP>3</SUP>=27次。如果有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4个试验水平的问题,在每一种组合下只进行一次试验,所有不同水平的组合有4<SUP>3</SUP>=64种,如果6个因素,5个试验水平,全面试验的次数是5<SUP>6</SUP>=15,625次。对于这样一些问题,设计全面的试验往往耗时、费力,往往很难做到。因此,如何设计多因素试验方案,选择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使之既能减少试验次数,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正交试验法”就是研究与处理多因素试验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正交试验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我国,正交试验法的理论研究工作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正在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使这种科学的方法能够为经济发展服务。 正交试验法就是利用排列整齐的表 -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少数的试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正交表能够在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正交表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保证了全面试验的某些要求,这些试验往往能够较好或更好的达到试验的目的。正交试验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怎样安排试验;第二,是怎样分析试验结果。
2023-08-11 12:33:262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密度公式ρ=mV。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密度的公式ρ=mV;实验中用天平来称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体积,则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相同的。测量密度时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多次实验寻找物理学的普遍规律。实验中用天平来称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取精密测量仪器、多测几次取平均值。测固体物质密度的特殊方法:例:小张同学在参观三峡大坝时,想到三峡大坝为什么选址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其它地方,肯定是这个地方的地址条件相当特殊。他随手捡起一块当地深挖出来的小石头,想测一测石头的密度,可又没有天平,量筒。但他家有一个小弹簧秤。解:用弹簧秤可以测出小石块的重力,求出质量。小石块的体积可以利用排水法求出:即在一个系有细线的塑料杯中盛满水,用弹簧秤测总重量 ,然后把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排出一部分水,取出小石块,再测出剩余水的总重量 ,则可计算出排出水的重量和小石块的体积。
2023-08-11 12:34:111

霍尔效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霍尔效应实验的误差分析:霍尔效应实验是一个受系统误差影响较大的实验,特别是在霍尔效应产生的同时,伴随产生的其他效应引起的附加电场对实验影响较大。本文简单介绍该实验的原理和实验误差的来源,使用0rigin6.o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分析附加电场对霍尔电压和电流线性关系的影响,以及对霍尔系数测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附加电场的存在不会影响所测霍尔电压和电流U—j,的线性关系,但对霍尔系数的测量有较大影响。霍尔效应是电磁效应的一种,这一现象是美国物理学家霍尔(E.H.Hall,1855—1938)于1879年在研究金属的导电机制时发现的。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就是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霍尔效应使用左手定则判断。
2023-08-11 12:34:411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大气压的值直观化了,将之用水银柱的高度体现出来。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和管外的大气,大气对水银槽内水银面的压强和管内与水银槽内水银面等平面的压强相等,而管内的压强是由管内水银柱产生的,所以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托里拆利实验器(J2116型),水银,1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或两根玻璃管中间用橡皮管连接),水槽(烧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进行了这个实验,故名托里拆利实验。这个实验测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约760mm汞柱或10.3m水柱。若操作正确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则可能是管内有气体;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则可能是没有把管放竖直,且沿管的方向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2023-08-11 12: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