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摩擦起电与接触起电的本质区别

2023-08-20 09:28:20
共2条回复
皮皮
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本质】】】两个物体互工禒遁溉墚防蛾狮阀饯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着等量的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本质】】】接触带电的本质很简单,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当他们接触时,上面的电荷就会发生转移,电荷从带电的物体上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使得原本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就好像是将电分给了别人,让别人也带电,验电器就是这个原理制成的。
okok云

摩擦起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

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这种电子的转移就是摩擦起电

的实质。也是电子的转移使物体有了带电的现象。

感应起电:

在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了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

到了另一部分。

接触起电:

异质材料互相接触,由于材料的功函数不同,当两种材料之间的距离接近原子

级别时,会在接触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电荷,从而形成带电体的现象。

相关推荐

起电的接触起电

将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就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接触后,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原理:感应起电和电中和。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并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感应起电。(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实质是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接触起电。(它是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它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静电感应起电:当一个中性物体靠近带电体,或带电体移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带电物体电场作用,这中性物体在靠近带电物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物体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而远离的一端出现与带电物体电荷极性相同的电荷。这类起电方式也是大大存在的。  接触摩擦分离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摩擦分离,各自产生数量相同,极性相反的电荷,此类起电方式大量出现在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中。  电磁感应起电: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用的动力电、照明电等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发电原理起电的。静电技术应用也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发电原理的低压电变换成高压电的新技术应用。  射线电离空气起电:空气、绝缘体在放射性同位素α、β、γ射线的照射下,会使中性分子电离起电。  物质三态变化起电:水是良导体,而水在4℃以下,液态变成固态,结冰时,冰是带电的,液态水变成水蒸汽一气态、水蒸汽是带电的。水蒸汽上升遇冷凝结成水珠、雪或冰雹等,也是带电的。  场致发射起电:粒子在任意电场中,会变为一个电偶极子,若电场强度很高,粒子中的电子可能被高电场作用从负端引出,称电子场致发射,或者粒子中的正离子可能被从正端引出,称正端子场致发射。  极化起电:在电场中,一些不带电的电介质的正负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相互向反方向微小变位,而对多数极化性分子来说,其偶极子要定向排列,因此,出现一端为负电荷,另一端成为正电荷,通称为介电极化。  分子分裂起电:物体的变形、破碎、断裂等都会使其中性分子分裂而带电,甚至有时突然断裂、破碎的瞬间出现放电火星
2023-08-11 17:48:251

1.接触起电的原理为什么是同种电荷相斥

你从哪里听说接触起电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斥?接触起电的成因很复杂,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观点是,因为不同物质对核外电子的引力不同,所以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对电子有较强作用力会将对方的电子拉过来,从而带负,相对的另一物体带正电,如摩擦起电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接触起电方式。但刚说过接触起电成因很复杂,有时同种物体相互接触后也会起电。不相等,想想若导体离带电体比较远,感应电荷自然比较少(电场较弱)
2023-08-11 17:48:413

接触起电的原理

接触起电的本质仍然是电子的转移。解释接触起电的理论主要构筑于偶电层(双电层)理论上。针对固-液接触起电的情况。液体在流经固体表面或固体在液体中移动的过程中,都可能产生静电。当固液接触时,其分界面处会形成等量、异号的两层电荷,即偶电层。其中固体中电层的形成是由于自身电荷的重排;而液体中电层形成,主要原因是液体介质可以通过极性分子的极化、带电离子的迁移实现。
2023-08-11 17:48:581

物理中的接触起电到底是咋回事?

接触起电是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之一,即一个不带电的导体跟另一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 若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b,让a带电量为Q,若a,b接触,因为a,b是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可以认为两球带等量电荷,此时a,b均带Q/2的电荷. 接触起电的本质仍然是电子的转移。
2023-08-11 17:49:143

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上都是使微观带电粒子(如电子)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转移,而不是创造出了电荷。
2023-08-11 17:49:242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摩擦起电原理: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将正负电荷分开,自由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接触起电原理:接触起电是指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通过与另一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从而成为带电体的现象。
2023-08-11 17:49:321

接触起电能使绝缘体带电吗?为什么?

不存在绝对的绝缘体。
2023-08-11 17:49:544

什么是接触带电?

接触带电是指一个带电体与非带电体相接触,发生了电荷转移。而摩擦起电,是指一些物体相互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其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是物体上的政府电荷数量不相等,从而先相处带电的兴致。
2023-08-11 17:50:202

(高二物理)关于接触带电的本质

带的是静电
2023-08-11 17:50:446

物理:为什么一个带电物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物体(不显电性)就会把自身的电荷传给他,试举例详解其中过程。

概念:接触起电是指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通过与另一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从而成为带电体的现象。接触后电荷在两导体的分布与导体的形状和表面积有关。如果两导体是一模一样的,则原来带电导体的电荷量会在两导体平均分布。 原理:接触起电的本质仍然是电子的转移。 举例:验电器和带电体接触时,正是因为接触起电,带电体的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使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2023-08-11 17:51:001

人触电的原理是什么?

电流形成回路
2023-08-11 17:51:116

触碰金属被电,是人带静电还是物体,是什么原理?如果是人带电为什么是接触到金属介质才会被感知电击?谢谢

是人体静电 穿毛衣之类的衣服一摩擦就容易起电 产生高电压 遇到金属等导体就回放电 据说那个电压很高的 上万伏
2023-08-11 17:51:362

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什么 还有为什么人会带电?而且有的人带负电,有的人带正电,也有不带电的?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也就是说摩擦起电就是电子的转移 . 人体为什么会产生静电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形成静电.人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的摩擦造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物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 所以说不同的衣料也可能决定带电的种类.
2023-08-11 17:51:441

接触带电的过程中电荷转移的规律是什么?能否解释其原理。

接触带电的过程中电荷转移的规律是高电位到低电位,电荷的一个转移过程。
2023-08-11 17:51:521

两个人接触,为什么就有可能产生静电?

因为两个人在接触的过程中难免会进行摩擦,只要一摩擦的话就会生电,所以才会产生静电的。
2023-08-11 17:52:035

触电原理

我来回答,因为电总是走最“近”的路线,就是阻力最小的路线,下雨时,大树被雨淋湿电阻变小,而且由于大树比一般的物体都高,所以更容易引来电击,因此下雨的时候不要在大树下。 27820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8-11 17:52:454

人触电的原理是什么,生活中如何预防

人触电的原理如下,触电或雷击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电源,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触电时间越长,人体所受的电损伤越严重,自然界的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形式,其电压可高达几千万伏特,造成极强的电流电击,危害极大。预防护理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1)各种电气设备,龙其是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建立经常与定期的检查制度,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的规定不符合时,应及时加以处理,(2)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不得将三脚插头擅自改为二脚插头,也不得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用电,(3)尽量不要带电工作,特别是在危险场所(如工作地很狭窄,工作地周围有对电压在250V以上的导体等),禁止带电工作,如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站在橡胶毡上或穿绝缘橡胶靴,附近的其它导电体或接地处都应用橡胶布遮盖,并需要有专人监护等等),(4)带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接电源插头一般都用三脚插头,其中有一根为接地线,而现在居民住宅大多没有敷设保护接地线,因此无法接用接地线,如果采用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等作接地体,则必须保证地上的自来水管道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中间必须接触良好,不能有塑料等不导电的接头,更不得利用煤气管道等易燃易爆的气体管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使用,另外还须注意家用电器插头的相线零头应与插座中的相线零线相一致,插座规定的接法为:面对插座看,上面的接地线,左边的接中线,右边的接相线,(5)静电可能引起危害,重则可引起爆炸与火灾,轻则可使人受到电击,引起严衙后果,消除静电首先应尽量限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积聚,方法:①良好的接地,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②提高设备周围的空气湿度至相对湿度70%以上,加静电荷逸散,③用电离中和的措施,在形成电荷最强烈的地方安装放电针,使电荷得到中和,消除静电,④采用能防止产生静电的生产过程,如减少摩擦,防止液体摇晃,防止灰尘飞扬等,⑤在低导电性物质中掺入导电性能良好的物质,(6)有条件时,还可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7)严禁利用大地作中性线,即严禁采用三线一地,二线一地或一线一地制。
2023-08-11 17:53:151

物理,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哪些?其各自的带电原理(或带电的本质)是什么?

chashangdianyuan
2023-08-11 17:53:263

触电有哪些方式?原理都是什么?

人体触电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直接接触触电1、单相触电(1)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单相触电(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二、间接触电1、接触电压触电2、跨步电压触电三、其它类型触电1、感应电压电击2、雷电电击3、残余电荷电击4、静电电击
2023-08-11 17:53:362

人触电的原理

触电和跨步电压,都是因为电压产生电流,使人体受到伤害,人体的安全电流为30MA左右, 超过30MA的电流流过人体,人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跨步电压是因为2脚之间的电压差,使电流流过人体,这种情况没有2手之间的电压差后果严重, 如果是2手之间流过电流,那么心脏可能被击穿,很危险。 如果是2腿之间。。。。。楼主你自己想吧 哈哈 来个最佳~我做电气设计的 这方面不会有错的~~
2023-08-11 17:53:476

带电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般指低压维修现场,1是不停电场合,2是做好绝缘工作。高压维修也有这种情况,绝缘程度更高甚至需要维修人员穿戴好“等电位”服装。
2023-08-11 17:54:212

电工是怎么带电作业的,什么条件。。。。原理

就是有电,然后你身上穿绝缘鞋或者是绝缘手套,然后进行电气设备的带电修理或者是检测啊!
2023-08-11 17:54:325

1.接触起电时电荷分配规律与什么有关?2.一带电体对物体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对正负电荷的吸引力不同,

1.接触起电时电荷会从带电物体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电荷分配与两物体形状有关,一般分布在导体外表面,越尖的位置电荷密度越大,原因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荷作用原理;2.一带电体对物体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荷作用原理,首先带电体排斥靠近它的物体上的同种电荷,同时吸引异种电荷,导致靠近它的物体上电荷分布变化,由于物体上正负电荷总量相同,与带电体同性电荷离得远,异种电荷相距近,带电体对物体斥力小于引力,总体显现引力。两问题共同点是都遵循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荷作用原理,可以认为这二问讨论的是接触起电前后的两个过程
2023-08-11 17:55:061

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

个人理解:感应起电的原理正如你所说,是因为导体中的电子(带负电) 在原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中受力作用的结果,即如果原带电体为正电荷,则吸引导体电子,表现为靠近带电体侧呈负电,远离侧呈正电;反之则反;注意这时候导体上的正电荷数(即原子核)=负电荷数(电子),只是分布不均;而接触起电,是将导体与带电体接触,这时候由于原带电体本身正负电荷不相等,如果接触了,表示新导体与原带电体合二为一,整体显示为与原带电体一样的特性。不过总的电场肯定是减小的,因为体积变大了,电荷密度变小,即电场变小了。希望有所帮助
2023-08-11 17:55:432

什么是接触带电?它与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有何区别?

接触:就是假如A带正电,B不带电,A与B接触之后,A的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了B上. 摩擦:A为玻璃棒,B为丝巾,AB摩擦后,A失去负电荷带正电. 感应:带正电荷的A物体接近不带电的B物体,使得B接近A的一端带负电,远离A的一端带正电.
2023-08-11 17:55:511

造成触电的因素是什么

造成触电的因素是形成闭路电流。比如路灯下有一个拉开开关的灯绳,天下雨了,这个灯绳就带电了,一个人走到这里伸手拉了灯绳,假如他穿的是胶鞋,是绝缘体不导电的,那么他就不会触电,假如他穿的鞋子是导电的或者已经湿透了,那么他就会触电了。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2023-08-11 17:56:013

我经常碰到金属或人都会触电,为什么?

这是由于干燥产生的静电防护方法,手中时常拿一个金属物质,比如硬币、钥匙之内的,在一段时间或脱衣服后可以先通过钥匙或硬币放电到别的金属上,那么手就不会电的很疼了
2023-08-11 17:56:105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有什么区别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点.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就是感应起电,也叫静电感应.接触起电指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与带电物体相同的电荷,如把带负电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且金属箔片会张开。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绸子带负电。毛皮与橡胶棒,绸子与玻璃棒,它们所带的电量分别相等。
2023-08-11 17:56:462

如果我一只手接触火线,身体任何部位不接地,会触电吗。接地线放漏电原理是怎样的。

不会的,下面站个凳子或者什么,只要是木头的就不会触电
2023-08-11 17:57:222

接触带电电荷分配原则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2023-08-11 17:57:323

[例析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物体的形态有哪三种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99-01  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我们知道,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分为接触带电、摩擦带电和感应带电,下面就这三种带电方式进行分析。   1 接触带电   是指通过接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的过程。两个外形一样的物体,如果带有同种电荷或只有一个物体带电,接触后均分电荷;如果两物体带有异种电荷,则先进行电中和,然后均分电荷。库伦在研究电荷间作用力的过程中,就使用这种方法确定带电体间电量的关系,进而发现了库伦定律。   例1、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A带电荷量为7Q,B带电荷量为-Q,C不带电,将A、B固定起来,然后让C球反复与A、B接触,最后移去C球,试问A、B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析:此题考查了接触带电均分电量和库仑定律的内容;   由题意可知,A、B、C最后电量相等。   则A、B两球最后带的电荷量为q′A=q′B=7Q-Q3=2Q   A、B原先的引力为:F=kqAqBr2=k7Q·Qr2=7kQ2r2   ①   A、B后来的引力为:F′=kq′Aq′Br2=k2Q·2Qr2=4kQ2r2   ②   联立①②式得:F′=47F   即A、B间的库仑力为原来的47倍。   2 摩擦带电   摩擦带电是由于不同物体对电子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用丝稠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和橡胶棒带负电,摩擦带电是电子转移的过程。   例2,M,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在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C、 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0C   D、 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6×10-10C个电子   解析:两物体互相摩擦前有电荷,只是正负电荷数相等,不显电性,故A错;在摩擦的过程中发生的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正电,B、C正确;1C=6.25×1018个电子电量,所以失去电子数为1.6×10-10×6.25×1018=1×109个电子电量。所以D错。   答案:BC   3 感应带电   感应带电是指导体接近带电体时,由于受带电体的作用,使得导体中靠近带电体一端带有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一端带有同种电荷的现象。如带电云层接近大地时,会在大地上发生感应带电的现象,使得靠近该云层的高层建筑或大树上带有异种电荷,当接近到一定距离及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电中和,即放电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雷击事故。   例3:A为带正电的绝缘导体,B、C为不带电绝缘导体,接触在一起,用手摸一下B后,先拿走A,再把B、C分开,则( )   A、B带负电,C带正电   B、B带正电,C带负电   C、都带正电   D、都带负电   解析:B、C在带电体A的作用下,发生感应带电, B为近端,带负电;C为远端,带正电。当用手触摸B时,人为导体,使得BC与大地构成一个大的导体,则B为近端从大地得到电子带负电,手离开后,B上的电荷不能再回到大地,当拿走A后,BC不再受A电场的作用,电荷从新分配,B上的负电荷通过接触的形式传给C,所以BC都带负电。   点拔:此题中既有感应带电,又有接触带电;如果先拿走A,手再带离开B,则大地与B又发生电中和,BC不带电。   答案:D   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分清三种带电的不同原理,同时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再结合适当的练习,一定能把关于物体带电的问题解决好的。
2023-08-11 17:57:431

高中物理高手进

相同金属球接触后电量分配规律:同种电荷,总量平分;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平分。
2023-08-11 17:57:545

关于接触带电和感应起电

带点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箔片二者带同种电荷。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箔片二者带异种电荷。箔片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箔片都会张开
2023-08-11 17:58:141

接触带电的过程中电荷转移的规律是什么?能否解释其原理。

接触带电的过程中电荷转移的规律是高电位到低电位,电荷的一个转移过程。
2023-08-11 17:58:331

接触起电能使绝缘体带电吗?为什么?

可以的;存在着接触电位差,在界面层会发生电荷转移。接触起电为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发生摩擦,当两个物体重新分开后所产生的静电起电现象。两种物体表面相互接触时,存在着接触电位差,在界面层会发生电荷转移。当电荷转移形成的反向电位差与接触电位差大小相等时,电荷转移达到动态平衡。两个物体重新分开后,每一物体都带有与接触前相比过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两种材料接触时,它们的接触电位差应与它们的功函数之差成正比。接触起电的结果为功函数高的材料带负电,功函数低的材料带正电。高聚物的静电现象主要是由接触起电和摩擦起电引起的。扩展资料:物体带点的工作原理:1、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在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了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只有导体上的电子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上的电子不能那么自由移动,所以导体能发生感应起电。2、物体向外发射出的电子射线和物体表面上的电子流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物体的带电量就越大;物体向外发射出的电子射线和物体表面上的电子流的速度越慢,能量越小,物体的带电量就越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接触起电
2023-08-11 17:58:431

什么是接触带电

比如一个物体不带电,与一个缺10个电子带10个单位正电荷的物体接触,从而损失了5个电子而带了5个单位正电荷,这就接触带电。还有感应带电。同样上述模型,但两物体没接触上,不带电的物体中有10个电子被正电吸引过去(还在原来物体内),这样远离带电物体的一端因为缺少电子,显现出带正电的特性。
2023-08-11 17:58:571

触电有哪些方式?原理都是什么?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   2.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3.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下列情况和部位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  带电导体,特别是高压导体故障接地处,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接地装置流过故障电流时,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正常时有较大工作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其接地装置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高大设施或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  跨步电压的大小受接地电流大小、鞋和地面特征、两脚之间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的跨距一般按0.8m考虑。  由于跨步电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地面电位分布的复杂性,几个人在同一地带(如同一棵大树下或同一故障接地点附近)遭到跨步电压电击时,完全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后果。
2023-08-11 17:59:071

人触电的原理?有些地方想不明白啊

大地的电流远远大过电阻值~~
2023-08-11 17:59:168

介绍一下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装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导体通过与另一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从而成为带电体的现象。接触后电荷在两导体的分布与导体的形状和表面积有关。如果两导体是一模一样的,则原来带电导体的电荷量会在两导体平均分布。(其实就是电子的转移)
2023-08-11 17:59:532

摩擦带电的原理是什么?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摩擦起电的原因、实质及结果: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②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③在转移过程中只能转移核外的电子,原子核是稳定的。
2023-08-11 18:00:012

身体在触电时,究竟是电流的作用还是电压的作用?

身体在触电时,究竟是电流的作用还是电压的作用?确切的说应该是电压和电流的沟通作用导致的,电压是触电产生的因素,电流是造成电击和电伤的直接因素。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触电。触电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触电: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引起电击伤的原因很多,主要系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不按规程操作,电线上挂吊衣物。高温、高湿和出汗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起电损伤。意外事故中电线折断落到人体及雷雨时大树下躲雨或用铁柄伞而被闪电击中,都可引起电损伤。人之所以会触电是因为人体能导电。虽然皮肤的导电能力不强,但皮肤很薄(不含皮下组织厚度,皮肤厚度约0.5至4mm),而且并不总是处于干燥状态,再加上人体内的器官、组织都浸润在体液之中,体液中还含有不少的金属离子,更是具有相当好的导电能力。因此,即便只有非常微弱的电流通过身体,我们仍会有所感知。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一般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人体安全电流即通过人体电流的最低值。一般1mA的电流通过时即有感觉,25mA以上人体就很难摆脱。50mA即有生命危险。主要是可以导致心脏停止和呼吸麻痹。人体触电形成的条件什么?1. 有电源,且带电导体与人体之间有电位差,电位差达到一定值。2. 人体接触带电导体,形成闭合回路。上述条件,缺一不可。比如在室外,我们经常见到小鸟站在高压电线上,但它们却没有触电。这是由于小鸟的两只脚总是站在同一根高压线上,两只脚之间不存在电位差(即电压),无法形成电流。因此,小鸟即使停落在几万伏的高压电线上,也能安然无恙。触电会造成哪些伤害?1.电击伤当人体接触电流时,轻者立刻出现惊慌、呆滞、面色苍白,接触部位肌肉收缩,且有头晕、心动过速和全身乏力。重者出现昏迷、持续抽搐、心室纤维颤动、心跳和呼吸停止。有些严重电击患者当时症状虽不重,但在1小时后可突然恶化。有些患者触电后,心跳和呼吸极其微弱,甚至暂时停止,处于“假死状态”,因此要认真鉴别,不可轻易放弃对触电患者的抢救。2.电热灼伤电流在皮肤入口处灼伤程度比出口处重。灼伤皮肤呈灰黄色焦皮,中心部位低陷,周围无肿、痛等炎症反应。但电流通路上软组织的灼伤常较为严重。肢体软组织大块被电灼伤后,其远端组织常出现缺血和坏死,血浆肌球蛋白增高和红细胞膜损伤引起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均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病。3.闪电损伤当人被闪电击中,心跳和呼吸常立即停止,伴有心肌损害。皮肤血管收缩呈网状图案,认为是闪电损伤的特征。继而出现肌球蛋白尿。其他临床表现与高压电损伤相似。从上面的知识,小伙伴儿们就对触电有了初步了解,就是到电压和电流与触电的关系了。
2023-08-11 18:00:091

为什么我的手会带电?

我最近也是经常手上带电,几乎每天都要被电几次,每次开门都有心理阴影了。可能我们不同常人吧,都说厉鬼怕雷击,而我们这种自带闪电的人是万鬼不侵的!刚刚我也是去开电视的时候被电了终于忍不住来百度的,看来我并不孤单
2023-08-11 18:01:064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有什么区别

摩擦带电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带电带等量同种电荷,感应带电重新排布
2023-08-11 18:01:203

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为什么接触或靠近的东西必须是金属导体呢?

没有必须啊,请举例?
2023-08-11 18:02:034

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______

步骤1摩擦起电,原理:由于各种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一样,摩擦两个不同物体就会引起电子的转移,使得到电子的一个物体显负电,另一个显正电。2感应起电,将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这个物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产生了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而远离带电体的一端产生了带电体的同种电荷,而且两端电荷量相等。3接触起电,将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就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接触后,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
2023-08-11 18:02:523

为什么和人与人接触有时会放电

就是在一个人在特殊的时候,特殊的情感,在状态下会出现有一段时间看某一个人,特别是比较感动的,或者心情,特别的激动,最时刻能看的就是机缘巧合的一件事情的发生,许多条件都满足,以后就会看到一个人,就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兴趣。所以这种感觉是非常好的,不是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感觉的,所以还是应该珍惜发生的事情,把每一次的美好都放在心里,作为回忆,所以以后生活的一部分。
2023-08-11 18:03:022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各有什么作用?

摩擦起电是一种有运动状态产生电能的想象。前提是必须要有摩擦。而感应起电则不需要有运动,需要用磁场。两者的产生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是靠摩擦,一种是靠磁场。
2023-08-11 18:03:172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感应起电的原理。请举出实例。如 当有带电 物体接近时 不带带电的导体里面。

一个带电的物体自己本身会在自己周围产生电场(以后你们会很快学到的)(电场又会产生磁场现在可以不管),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内部的电子是自由运动的(游离子),就会从低电势想高电势运动.(正电荷相反)其实正电荷是大多是不运动的,只是因为当初在定义电流方向时,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你们老师说吧正电荷看成运动的就是相对电子来说的.电子在运动,如果看成电子没动 那么正电荷就在向电子运动相反的方向在运动.
2023-08-11 18:03:273

带正电的验电器 接触一个带电体后 金属箔张开角度更大了 请问 这个带电体带的什么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既然金属箔张开表明是同一种电荷,又说验电器带正电,与电体接触后张角变大,证明电体与验电器带同种电,且电量加大。
2023-08-11 18:03:383

静电感应的原理?

静电感应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概念】[编辑本段]  当导体接近带电物体时产生的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的现象。如橡胶棒X原已带有负电荷,可称为施感电荷,若将导体D接近带电体X时,由于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于是X上的负电荷在D中所建立的电场将自由电子推斥至D的远棒一边,并把等量的正电荷遗留在D的近棒一边,直至D中电场强度为零。如果有一条接地引线接触到导体D,则会有若干电子流向大地。导体D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这种电荷称为感生电荷。   利用静电感应现象可以使导体带电。早期的一些静电起电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人体也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作用的存在,当人体接近某些敏感的仪器设备时,能造成干扰甚至损坏,工业生产中的某些粉尘,由于摩擦带电及感应带电作用的反复进行,可以出现大量的电荷积累,出现火花放电及导致爆炸事故,因此须事先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金属导体A和B,导体上都贴有金属箔,让A和B彼此接触,这时A和B上的金属箔闭合,表示它们都没有带电。把另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C移近导体A,这时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它们都带了电。实验表明,靠近C的导体A带的电荷与C异号。远离C的导体B带的电荷与C同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2023-08-11 18:0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