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ufeff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2023-08-21 05:33:45
TAG: ef
共1条回复
LuckySXyd

艾灸的功效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炙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

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清代 *** 洛著《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

要使身体健康平安,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代医疗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又如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常灸曲池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脾俞穴、肾俞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细胞、血色素、红细胞数量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温热 *** 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

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以上是经络养生网讲述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现在医学证明了艾灸的科学原理有哪些

艾 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的科学原理:1、局部刺激作用。2、经络调节作用。3、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4、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5、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2023-08-12 04:19:041

艾灸的原理是什么?是全靠烟熏吗?

艾灸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体表的一定穴位,通过经络、神经、体液的传导,以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因为人体阴阳失和,经络不通。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渗透到皮肤深层,到达里层,产生循经感传现象,气血在强大的热流的推动下,冲破瘀阻点,使气至病所,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作用。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扩展资料:艾叶采摘的时节必须在每年端午的前后择艾而采,故人云: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这个时节是艾草生长的最旺盛期,有经验的采药人会采取长得像人型的艾叶。或在采艾的前几天将看到的艾草用脚压倒,到采摘的时候只采摘又能站立起来的艾草叶子,这样的艾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用它制成的艾绒治疗的效果威力才够大。三制绒在整个工序中最为重要,古人手工制绒首先将上好的艾叶与草木灰兑水搅拌成胶泥状,然后将艾叶泥制成饼状,晒干封存,使用时取出一饼双手反复搓揉,筛去灰梗再反复搓揉即成棉絮状的艾绒,手工制绒有生气,所以过去都用此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艾灸
2023-08-12 04:19:131

艾灸产生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艾灸相信很多的人都有做过,但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艾灸有什么原理。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艾灸产生的科学原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艾灸的科学原理   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消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集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的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研究认为,在红外线的辐射刺激下,也能够激发人体本有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的荷尔蒙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女性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等。也能够有效的调节男性的荷尔蒙和雄性激素的分泌,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得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疗法的原理   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   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u2026u2026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认为“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u2026u2026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熨敷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艾灸燃烧时是否产生了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呢?日本大西[1]和西谷[2]通过研究认为,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灸法的热作用(物理作用)   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寒冷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产生这些治疗效果,均与燃艾时产生的热作用是分不开的。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除了使人感到特别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杨氏[3]的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   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例如,艾灸保健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艾灸作用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灸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艾灸作用于阿是穴可起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艾灸对人体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2023-08-12 04:19:231

艾灸原理艾灸的热力可以有多深

艾灸,是一项很好的治疗方法,但很多人不适合,尤其是阴虚者,早起口干舌燥,易上火,盗汗者不宜,
2023-08-12 04:19:422

现在很流行艾灸养生,可艾灸养生究竟有什么原理?

应该跟中医的针灸差不多原理,但是不建议太经常做了。
2023-08-12 04:19:5310

艾灸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通过艾绒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体表的一定穴位,通过经络,神经,体液的传导以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因为人体阴阳失和经络不通,艾草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渗透到皮肤深层,到达里层,产生循经感传现象。气血在强大的热流的推动下,冲破瘀阻点,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作用。
2023-08-12 04:21:584

艾灸养生的原理是什么?艾灸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它的主要原理是刺激局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2023-08-12 04:22:134

远红外线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红外艾灸仪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发热装置通电的加热处理,使艾绒在电热的烘烤下,对准人体的穴位释放热力,模仿艾灸的效果。因为艾绒没有燃烧,穴位接收的只是电加热的刺激,有热力无疗效。
2023-08-12 04:22:554

艾灸减肥的原理是什么?

很多注重养生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艾灸吧!艾灸可以去湿,防病保健,去宫寒等等,特别是对经期不稳定的女性朋友来说效果特别好,但是你听说过艾灸可以减肥吗?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艾灸减肥,那么你知道艾灸减肥的原理是什么?艾灸减肥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1.艾灸减肥的原理1、艾灸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艾灸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2、艾灸结合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艾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3、艾灸可以达到瞬间刺激经脉腧穴,打通经络之目的。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5、艾灸后经络腧穴会有热敏感传现象。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或者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或远离施灸部位出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2.艾灸的注意事项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切记不可艾灸。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4、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5、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时间短一点,以后再加大剂量。7、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艾灸减肥的方法1、回悬: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处,平行左右移动,或者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2、悬定:又叫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的地方进行熏灸,注意位置固定不要移动,使施灸的位置局部有温热感,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3、雀啄: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就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3厘米,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灸时应注意艾灰的掉落,避免烫伤皮肤。施灸的穴位有: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的中脘、脐下三寸的关元、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的居_。施灸于以上穴位上,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长期坚持下来,定会收到不错的疗效。4.艾灸有什么作用1、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2、防病保健: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3、美容作用:艾灸可以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让女性的身体健康,青春常驻,容光焕发,由内而外显现出女性美。
2023-08-12 04:23:101

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都是自说自话,除了热辐射,还能有什么?
2023-08-12 04:23:215

艾灸减肥原理是什么

艾灸减肥对于一些准备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对于传统的中医来说,针灸减肥就是一个远古流传下来的秘法,但是这个艾灸减肥真的有用吗?其原理又是什么?下面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艾灸疗法能减肥瘦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1、艾灸首先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疗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2、艾灸可以结合除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3、艾灸可以达到瞬间刺激经脉腧穴,打通经络之目的。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5、艾灸后经络腧穴会有热敏感传现象。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或者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或远离施灸部位出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以上就是艾灸减肥原理,你们都了解了吗?其实与其通过针灸减肥这些偏方,还不是实打实的,坚持每天做运动,健康饮食,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希望你能坚持下来,有个好身材。
2023-08-12 04:24:001

艾灸医疗原理是不是燃烧的温度?如果是,是不是可以用别的东西替代!

你好艾灸不是温热的原理那么简单, 也不可以其他代替,艾 是纯阳之物 当艾燃烧时候 烟向上走 但是 其性向下 去体内巡经于人体真阳会和 继而达到 祛病 保健之大功效,药之不到 针之不及 艾灸第一吃药不管用 针刺做不到 艾灸一定能治疗,。这是无可替代的,其他的热能 绝不具备艾的性,。祝您健康 艾灸很多细节 不是所谓的哪里痛灸哪里。不明白的可以私信。
2023-08-12 04:24:102

艾灸的原理是什么,用艾灸真的能治病吗?

古代医书《医学人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是除药物、针刺之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传统的灸法中,艾灸只是灸法的一种,此外,还包括用灯心草蘸油点燃淬烫为位的灯火灸,用一些剌激性较大的药物,如大蒜;白芥子、旱莲草等捣烂后敷贴体表,让其发泡的无针灸,以及艾灸与其他方法配合运用,如在艾灸时垫隔生姜、食盐、胡椒粉的隔物灸,把艾条切成小段插在已刺人穴位的针柄上的温针灸等等。它们各有其特点和适应症, 针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不同的灸法来治疗的。 建议看下扁鹊中医App,里面有详细注解。
2023-08-12 04:24:213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艾灸的作用是什么,是哪些原理导致的,存在副作用吗? 艾灸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医学里的艾灸越来越受欢迎。艾灸主要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美容等作用。 一、温经散寒 艾灸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二、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三、扶阳固脱 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四、升阳举陷 艾灸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五、拔毒泄热 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六、防病保健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七、 美容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艾灸的原理 艾叶制作成艾柱或艾条通过燃烧产生近红外和热量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自然疗法。 艾灸起作用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第三个原理是根据身体情况灸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施灸手法。 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另外一项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艾灸的副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艾灸具有如此多的作用,这其中必然也会有一些副作用。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3、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 5、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 6、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2023-08-12 04:24:301

艾灸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艾灸是中医的精华内容之一,有不少的人青睐艾灸的治疗。艾灸治疗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艾灸的作用原理,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的作用原理   1、补阳气:虚则寒→寒则溼→溼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注:人体寒溼体质是万病之源   ①颈椎病:有统计表明,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接近90%,全国16岁至25岁大约有7%—15%的人患颈椎病;   ②乳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部调查,约80%至90%的人患有不程度的乳腺疾病;全世界每年有120多万人患乳腺癌,有50多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乳腺癌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有60%都是不良生活方式诱发癌症;   ③肾虚:根据世界组织调查,肾虚影响不孕不育病达14%,阳痿早泄病达32.8%,性冷淡病达27%,肾结石病达11%,肾衰竭病达14.5%,尿毒症病达8%;   ④子宫和卵巢:根据最新医学研究表明,子宫是女人第六器官,有80%的女性都是虚寒体质,因虚则寒,因寒则瘀,因瘀则堵,最后导致经络不通,从而引起子宫,卵巢和乳腺病变等;   ⑤其它疾病:患风溼关节者每年发病率10%,患类风溼关节者发病率据统计,轻型患者约占全人口的2.5%,每10万成年人口中约有20%—40%的发病率;患偏头痛者:有60%的人患有潜在偏头痛,患中风者:500-600万人患者,每年100万人死于中风,每年新发病率为130-150万;患脑血栓者:每年有180万患者,新患者死亡90万人,60万人卧床不起;   天上太阳,地上艾草,人体肾脏,此三者属阳,阳气足则肾气足!   2、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疏理气机,并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目的;   3、温热 *** :这种温热 *** 可改善区域性血液回圈和淋巴回圈,加速细胞新陈代谢,促进炎症,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吸收,修复损伤组织,使肌肉,神经的功能与结构恢复正常,使机体内环境恢复相对平衡或建立一个新的平衡,从而达到调理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4、启用体内特殊物质:   ①艾灸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大大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②艾灸可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有利于病后康复;   ③艾灸与药物治病的原理虽有相似的地方,但跟药物的单向调节作用不同,更容易恢复到最佳状态;比如在艾灸后,在低血压情况下,有升压作用;相反在高血压情况下,又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艾灸对心率,血糖,血小板数目等也具有类似的调节功能,而一般药物都不具备这种特殊的功能;因此艾灸安全可靠,宜于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注:双向调节的功能   ④衰老的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和人体系统机能失调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据统计艾灸法适用于300多种疾病,疗效显著者占200余种;   5、芳香药气:艾灸时产生的“药气”由皮表和呼吸被身体吸收后,能起到抗菌,抗病毒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艾灸有直接“驱邪的效应”,这种“药气”里还含有矿物质“硒”,这种物质是一种抗癌物质,所以对抗癌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这种“药气”还具有安神,醒神,通窍的效果,所以对头晕,头痛,调节睡眠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作用原理: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女人艾灸的注意事项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在艾灸的时候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如同给艾灸撤火。   2、如果不是风溼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洗手。艾灸后如果要马上洗手,希望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   3、备孕期刚灸后就不适合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 *** 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 *** 的着床和存活生存。   4、太饿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   6、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   7、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8、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9、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10、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再洗澡,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11、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面板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 *** 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2、在初薰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经络是畅通的,很少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身体内的寒溼重的人在所灸部位会有小面积水。而身体内寒溼少的人,所灸部位只是出汗。   13、温灸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肚子咕咕叫、屁多、发冷发凉、拉稀等现象,这都是体内寒凝之物消融消解的征兆,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应当坚持。   14、如果灸中脘穴时出现了心烦意乱的现象,您要检查一下灸包的位置是否放高了,如果不是,就应停灸。   15、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16、只要家中排烟效果不好时,就不要勉强去做了,因为艾叶扩张血管明显,呼吸进太多的烟味时,人会疲乏、无力。所以薰艾条时一定要在排烟效果好的地方操作,既能治疗疾病又不会因烟呛人给身体带来不适。   17、如果只想保健,建议艾灸时间在15分钟即可,如果是治病,时间则应在20-30分钟,主要视病情轻重、长短而视。艾灸时间过长对经脉也是不好的。   18、艾灸后不论冬夏,都要注意对刚做过艾灸的穴位进行保暖,如即使在夏天,刚灸完足三里,也不要立刻穿着短裤外出,尤其是外面有风或雨天潮溼,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穴脉。   19、孕妇禁用。急性损伤及发炎部位禁止温灸。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20、温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食用油腻生冷食物。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21、实施艾灸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面板变化,调节温度,以防烫伤。   2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女人艾灸的好处   1、调和气血:   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执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执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家庭艾灸的十个正确方法”
2023-08-12 04:24:391

艾灸贴的发热原理是什么?

吃过自热米饭,自热火锅你就知道了
2023-08-12 04:24:505

艾灸的治病科学原理有哪些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全是因为“经络不通,阴阳失和”,也就是西医说的“新陈代谢受阻,血液循环放慢”。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不适或疾病?几乎全是经络不畅,出现瘀阻。艾灸是通过热量的共振传导,打开瘀阻的经络,让经络恢复畅通。艾灸理疗中,经隧在立体螺旋的热旋流照下,经脉里会瞬间增压,以强大的压力冲破瘀阻点,使得经脉重新流畅,热量带动气血沿经络快速前行,达到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经络通了,身体自然康复。
2023-08-12 04:25:321

艾灸疗法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艾灸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现在社会因为健康的需要,我们常常说起艾灸,用到艾灸,可是你知道艾灸到底是从何而来、如何产生的么?一、艾灸的起源火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在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中,人类敬畏火、崇拜火、利用火、热爱火。艾灸就是人类利用火防病治病的成果之一。 人类从开始用火,到能够保留火种,再到能够摩擦取火,大约经历了2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火的发现和使用跟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掌握既可使人类躲避猛兽的侵袭,可以熟食,又可抵御严寒酷冬的恶劣气候,还可将树木等用火燃着后灸于患处,祛除寒邪,解除痛苦。我们认为,这应该就是火被人类作为治病手段的原始意识萌芽。研究发现:自从古人有了用火驱鬼避难的原始思维与联想,又有了用火治疗外伤、关节疼痛等病症的智慧后,渐渐地从烧灼艾粒占卜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自发地、不自觉地,到主动地将艾粒置于体表烧灼,用来驱邪致病。如此反复的实践,艾灸的原始形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艾灸传承古代养生文化,为人类的健康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二,艾灸的发展文献中最早提及艾灸的著作为《左传》,其中详细记载了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讲的一段话,医缓曰:“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所讲的“攻”,即指当时的灸法。“丘所谓无病自灸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艾灸法已经颇为盛行。尤其是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法的重视程度和流传应用之广。三、艾灸的原料艾灸的主要材料,古今均以艾叶为主;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其作用非常广泛。《本草备要》中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具有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等,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数,走而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人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可见以艾叶为施灸材料,能够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此外,艾叶,既有易点燃的特点,火力温而不烈,烟气香而宜人等,所以艾叶是艾灸不可缺的材料。四、艾灸的原理艾灸技术属于中医特色的治疗技术。其基本原理: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原则,将艾绒或某些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利用艾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消淤散结、扶正祛邪、等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技术。
2023-08-12 04:27:112

艾灸为什么要点燃

使用传统艾灸仪器是需要点燃艾绒或艾条,电加热艾灸仪器不需要点燃艾绒,但电加热会有艾绒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效果上也不如传统点燃方式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卷灸艾条灸(悬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1)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图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3)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4)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温针灸演示图直接灸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电子艾灸电子艾灸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艾灸原理,结合现代超临界提取、微电子、电子艾灸仪磁疗、远红外理疗等技术。电子艾灸实现了智能操作、控温控时、无烟无火、定向导入、透皮吸收、多穴同灸等功能,完全具备传统艾壮灸、艾条灸的功能,并可实施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等一系列灸法,使用针对不同疾病的特色灸片效果更佳,还弥补了传统艾灸烟熏火燎、灰烬烫伤、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是传统灸法革命性的创新!如电子艾灸仪便是采用电子艾灸之法。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023-08-12 04:27:261

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艾灸养生的原理是什么?

艾是艾草,灸既灼烧的意思,艾灸主要借助艾草灼烧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病及治病的一种方法。古书《医学入门》中所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艾灸主要作用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近年来由于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多用于艾灸方式防病保健,就是无病艾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
2023-08-12 04:27:344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5 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对风湿,痛经,闭经,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6 艾灸的原理 艾灸是将艾条或艾绒,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灼,熨烫或贴敷,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7 艾灸的好处 艾灸调理范围广,无毒副作用,是中医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调理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而且艾灸疗法简单易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施灸取穴手法,自己在家里也可以施灸调理身体;再者,艾灸法治疗的病症广泛,有着“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的神奇疗效。 8 艾灸适应症 1.可治疗寒凝血滞,经络辟阻引起的各类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闭经,寒疝腹痛等。 2.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3.可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泻,灸痢,遗尿遗精,阳萎,早泄,虚脱,休克等症。 4.可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症。 5.可治疗外科疮疡初起,或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生长肌肉的作用。 6.肝阳上亢之症可灸涌泉穴治之。
2023-08-12 04:28:011

艾灸疗法的原理 如何正确使用艾灸疗法

艾灸起作用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第三个原理是根据身体情况灸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施灸手法。
2023-08-12 04:28:112

艾灸液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艾灸液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艾灸液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相信大家对艾灸并不陌生,艾灸的好处多多,而艾灸液是从艾灸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产品。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艾灸液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的相关内容。 艾灸液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1 艾灸液是在艾灸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提炼和升华的一种新产品,艾灸液的特点是比普通艾灸简单,艾灸液涂抹到皮肤,2分钟时间就开始自动发热,让药力直达病灶部位。 艾灸液涂抹到皮肤后,可自行自动发热,将药性由表及里循经络遍布全身,强力排风、寒、湿等毒邪,温煦升阳、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舒筋活血、软坚化节、祛风散寒、消肿止痛、调节免疫、祛湿排寒。 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 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二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所以古人经过多年的摸索,终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第三个原理是根据身体情况灸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施灸手法。 艾灸液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2 艾灸液真的"有那么多功效么 艾灸液有效。 各品牌之间有差异,一般来讲,艾灸液的配药成分有:艾草,是天地之间纯阳之物,温通经络;红花可以活血化瘀;透骨草可以治风湿引起的疼痛;川芎可以活血化瘀止痛;乳香可以调气活血,消肿生肌;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通经活络;苍耳可以散风寒,通鼻窍止痒;骨碎补可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有关艾灸的知识可以向专业人员了解,在众多的养生公司中,传艾健康公司是弘扬正统道家养生功法的高品质平台,创建了国内知名的道医品牌,可以教授各种养生课程,性价比高,值得信任。 三九艾灸的保健用处 1、艾灸补气养血 艾灸是将艾叶经过特殊加工制成艾条,用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灸熏特定的穴位,并且配合外用的,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能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动力,血为人的基本营养物质,气血充足,运行通畅,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又可以疏理气机,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2、蒸气灸防治冻疮 药熏蒸气灸法是利用药液蒸气熏灸经络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灸法。在我国最早的临床著作《五十二病方》和清代《理瀹骈文》两书中均有该灸法的记载。近来临床也应用较多。临床上因其药物处方和施灸的部位不同,适应症也有区别。比如治疗冻疮可选用棉子蒸气灸、茄椒根蒸气灸等。蒸汽灸还能治疗痔疮、鹅掌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天灸温经散寒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又称发泡疗法。天灸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属于“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中药药物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此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
2023-08-12 04:28:201

艾炙的作用和功效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炙的作用和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炙有哪些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请问一下艾灸的功效与作用2、艾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3、艾灸的好处与功效4、艾灸的作用与功效5、艾灸的六大功效艾灸的六大功效是什么请问一下艾灸的功效与作用1、首先,艾灸有温经驱寒的作用,通过燃烧艾条,能够对身体的各个穴位起到刺激,驱赶体内的寒症,起到运行气血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2、其次,艾灸能够行气通络,它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不孕症、扭挫伤等作用。3、再者,艾灸还有养生保健的作用,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达到防病保健之功。4、艾灸的功效多,效果明显,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不适,因此,在进行艾灸时应该到专用的地方进行指导。更多关于艾灸的功效与作用,进入:查看更多内容艾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艾灸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艾灸的功效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5、回阳救逆。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艾灸的作用一、具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七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气血流通的不畅而逐渐形成的,因此通常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都是以理气行血为宗旨。所以采用温灸施治的方法对经脉和腧穴进行治疗,可直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确有针药所不及之功效。二、具温通经脉,疏风散寒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是由于七情六欲的干扰,外因是由于虚邪贼风的侵入。虚邪贼风侵入的初期,病邪多滞留于体表或经脉,由于温灸具有温通经脉,疏风散寒的作用,因此,采用温灸施治的方法对皮肤和经脉进行治疗,可将滞留于体表的虚邪贼风疏泄出去,从而达到经脉通畅的效果。三、提高人体免役能力,益寿延年《万寿仙书》中讲:“夫长生者,无不假灵草、木液、针砭、艾_。其中所说的“艾_”,就是使用艾火烧灼的手段。因此,古人将艾灸作为一种常用养生方法。《千金方》中讲:“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疾、毒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故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由此可见,古代吴蜀之地的人们普遍把艾灸作为一种提高人体免役能力、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方法,并把三里穴作为重点穴来使用。四、扶正祛邪,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灵枢?刺节真邪》中讲“脉中之血,凝而留之,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因此,运用施灸的方法能使人体气机通畅,瘀结自散,起到防癌作用。此外,《扁鹊心书》中讲:“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因此,运用施灸的方法,能对癌症病人的术后恢复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的禁忌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艾灸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艾灸是常见的一种保健方式,原理和针灸是一样的,很多人喜欢通过艾灸治疗疾病,但是不少人不知道艾灸的作用是什么,毕竟中医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一起看看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艾灸的好处与功效1艾灸好处一,改善月经不调,提前月经提前因为脾气暴躁,脾是血的管理者,脾气不好,被管者也就会造反,与此同时,脾虚湿阴神经内分泌失调,身体阳气火旺或情志抑郁。艾灸是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二,月经推后月经延迟量少暗沉有血块,排出不畅,痰阻,月经淡呈粘液状,月经前后白带下多,血虚,苍白,小腹疼痛,唇齿淡,肾虚,腰酸。艾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三,宫寒不育不孕失眠多梦,月经过少有血块不排卵(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卵巢是不排卵的),白带增多,乳房胀痛,宫寒,痛经艾灸是通过远红外线加艾绒温热子宫,散寒,改善血液循环,灸相应穴位可提升子宫温度和活性。四,妇科炎症反复女性阴道口尿道口与肛门临近,易受感染,滋生细菌,女性生殖器腹腔与外界相通病菌入侵,阴道呈酸性环境,当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外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宫颈炎艾灸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五,短暂性闭经,几月未见红情绪心理压力过大,激素不平衡,有肌瘤囊肿,息肉子宫内膜增厚有关系。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出。六,便秘,肠胃蠕动功能失调便秘是人体最大的病毒的源泉,水纤维素不足,紧张压力时间过长,精神因素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腔肌与盆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胃胀胃寒,胃溃疡。艾灸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有的人做艾灸时,肚子咕咕响就是艾灸促进肠胃蠕动的表现,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经络排毒及肠道排便。胃寒湿重就会胃胀胃酸胃溃疡,艾灸有消炎杀菌,驱寒,修复胃部不适的功效。七,延缓衰老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机体功能开始下降,卵巢内分泌激素不平衡,子宫也代谢缓慢,女性的颜美肠清,面无皱光滑都是子宫平衡激素平衡。可以艾灸气海,关元,归来,神阙来调节,让气血充沛,温经通经,以温热刺激,从而扶正祛邪,万病之源都是损伤了阳气所致。八,寒引起的腰腹部肥胖人体温度37摄氏度,如果子宫受寒就会感觉冷,人体就会启动自我防御,在子宫部位多长脂肪来抵御寒冷。这就是大多数女性腹部肥胖的根本原因。艾灸可以温热腰腹散寒祛湿,加快新陈代谢,脂肪燃烧,因为人体湿度上升一度新陈代谢也会上升百分之十二。九,癌症万病之源起于寒,同样癌症病人也是因为身体温度下降导致,人体温度到三十六度以下时是癌细胞繁殖最佳温度,温度决定生老病死,要预防癌症就必须以艾灸提升人体温度排出寒湿。艾灸的功效1、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2、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去风湿、治腹泻)。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3、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1、温灸治疗和保健在身体方面具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2、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积聚、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总结:艾灸是现在大家很常见也听过最多的一种中医疗法,艾灸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有美容的功效,现在有很多的女性同胞都会有痛经跟宫寒这个艾灸疗法也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艾灸疗法适用的人群也比较的广泛。艾灸的好处与功效2艾灸的好处与功效1、治疗疾病艾灸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所以它是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可以用于急性发作疾病、危重疾病的抢救和治疗,也可以用于慢性疾病的调理,应用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像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等,都有应用到艾灸治疗地方。2、局部刺激作用艾灸时对人体局部有温热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可以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从而改善血肿、炎症等产物的消散。另外,艾灸时的温热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利用。3、祛湿散寒在施行艾灸操作时,艾灸的热力能够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艾灸又具有祛湿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那些风湿、胃脘痛、痛经、闭经等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4、健脾益胃人体的`穴位众多,都与各个重要器官相关联,让胃部不舒服不消化的时候,可以在中脘穴、足三里处施灸,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提高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5、防病保健艾灸讲究的就是中医的阴阳平衡,它能使人气血通畅,所以艾灸还有个很大作用就是能改善人体平衡,日常可以通过艾灸来达到保健防病的作用。我国的艾灸医学很神奇,据研究证明,艾灸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保健效果奇佳。以上是艾灸的五大好处与功效,除了西医药物治疗,不妨也试试我们中医的艾灸。艾灸的好处与功效31、调和阴阳人体只有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维持健康,如果出现阴阳失衡,就会诱发多种疾病。而平时坚持长期做艾灸,就能调节人体阴阳,能让人体内部环境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它既能增强身体素质,也能预防多种疾病发生。2、温经通络长期艾灸还能温经通络,能祛除人体内的寒湿毒气,也能调理气血,可以让人们的气血循环加快,能防止肢体麻木和关节酸痛等不良症状发生。另外,那些患有老寒腿或气血不和以及面色暗黄的人群,如果能坚持长期做艾灸,也能让这些不良症状很快好转。3、散寒止痛长期艾灸还能散寒止痛,它能加快身体里寒毒的挥发与代谢,能减少它们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平时人们出现胃寒,胃痛,或者手脚冰冷以及关节冷痛等不良症状时,坚持做艾灸就能让这些不良症状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长期艾灸的坏处长期艾灸只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对人类身体没有什么坏处。但有些人在长期艾灸时,选择穴位不准确,就会在艾灸以后,让人们的身体出现一些不适,再就是长期艾灸时,,燃烧的艾条距离人类皮肤较近,容易让人们的皮肤被烟雾灼伤,这也是人们长期久灸的一个常见坏处。艾灸的作用与功效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那么艾灸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艾灸的作用与功效艾灸的作用一:通经活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艾灸的作用二:行气活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三:祛湿散寒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艾灸的作用四: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艾灸的作用五:回阳救逆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艾灸的作用六:防病保健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艾灸的六大功效艾灸的六大功效是什么1、通经活络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身体各部分的重要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因而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一些寒湿邪气往往导致经络闭阻,从而诱发疾病。艾灸可通十二经,入三阴,温热机体穴位及其经脉,从而活络血气,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等引起的各种疾病。2、行气活血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的调养对女性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在气血充艾灸的六大功效是什么足的条件下,人才可以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艾灸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不但可以疏理气机,还可升提中气,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3、祛湿散寒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而侵犯身体的寒气将会阻碍气血的运行,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艾灸可以通过对经脉进行温热刺激,从而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利气血顺畅运行。4、调节阴阳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表示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会引发人体各种疾病。通过艾灸疗法,可以达到调节阴阳、补益身体的作用,最终使其恢复平衡,改善身体健康状况。5、回阳救逆中医认为,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古书有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阙、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6、防病保健医学证明,艾灸法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可加速机体中某些抗体的产生,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艾灸法还能有效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正是艾灸的这种调和气血、驱寒扶正的作用,使其可以有效地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艾炙的作用和功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艾炙有哪些作用、艾炙的作用和功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2023-08-12 04:28:301

艾灸贴发热原理是什么

艾灸贴发热原理:根据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同时,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将水蒸气储存在活性炭的疏松结构中。水蒸气液化成水滴,然后流出与空气和铁粉接触。在氯化钠的催化下,反应很快发生,生成氢氧化铁,从而放出热量。艾灸贴一方面因为自动发热的“热灸贴”为人体提供了能量,从而激活免疫因素,增加白细胞治疗次数,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巨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其吞噬功能。另一方面,热量使皮肤表面的毛孔扩张,使大量的加热后溶解的药物分子可以迅速渗透到皮下,最短的路径被用于到达病变部位,而不通过无关器官,从而不会对五种感觉器官产生任何毒副作用。扩展资料:艾灸贴的结构组成:第一层为无纺布进口透气膜。第二层是药物层。由独特的中药配方制成的中药袋,在发热体的推动下,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第三层为发热和恒温层,由火山能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聚合物组成,可持续12小时。第四层是背胶纸,采用条状透气压敏胶,能使皮肤呼吸更好,使被粘部位的皮肤更舒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暖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灸贴
2023-08-12 04:28:391

灸灸艾发热原理是什么?

有一层发热包,还有一层艾草包,还有温控贴,具体咨迅鑫磊
2023-08-12 04:29:002

灸法治病热知识

众所周知,灸是用艾叶或艾绒及其他艾制品对穴位皮肤进行烧灼而治病的一种方法。那么灸是通过什么原理、作用治病的呢?治疗量又怎样把握呢?今天把我个人在这方面的见解分享给大家,意欲激发争鸣,促进交流。 一、艾灸的原理作用 (一)古代认识 1古曰:“陷下则灸之”,故知灸有升举作用。 2古曰:“阴阳皆虚者灸之”故知灸有调和阴阳的作用。比如半身出汗,上阳下阴者,任脉主阴,故取中脘;督脉主阳,故取大椎等。 (二)现代实验研究证实 1有镇痛作用:大白鼠切尾的实验室实验和带状疱疹灸的镇痛作用优于针刺的镇痛作用的临床实验等都已证实。 2有促进免疫作用:即灸有不虚作用。 3有消炎作用:即灸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4有降压作用:临床实验证实,灸绝骨有降压作用;灸足三里对三期高血压脑病有良好治疗作用。 5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治疗作用。 6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 7对消化系统功能有促进作用。 8对虚寒性胃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9对中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如灸绝骨、足三里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灸五脏俞穴有降脂作用。 10有转胎,养血益气,补冲任的作用。如灸至阴穴是艾的药理作用,《本草》:“走十二经,二治百病”。 二、灸的功能作用 1疏风散寒:解表治外感症,取大椎、风门、肺俞、合谷。 2调和营卫:治汗。 3温通经脉:如治疗脉管炎等。 4祛风止痛:如治疗坐骨神经痛等。 5行气活血。消肿散疖:如治疮疡。 6补中益气,升阳固脱:如治脏腑下垂等。 7安胎止落:如“隐白流产先兆灸之”。 8回阳固脱,复脉救逆:灸百会、神阙。 9健脾利湿,除顽痰:有广狭之分,如中风病人恢复期上肢局部或手指麻木肿胀即是顽痰阻滞所致,故可灸;皮神经炎亦然。 10和水止泻,消浮肿:如水分、关元、气海、志室、阴陵泉温和灸。 11补肾益精,调冲任、转胎:如男女不孕不育,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先兆流产,胎位不正等。 12清热解毒:如治疖肿、瘰疬、丹毒等。 13延年益寿:如灸大椎、命门、关元、足三里、气海等。尤其每日午时灸足三里。 三、灸的用量 1艾柱灸的量:以壮计,每柱为一壮。柱分大、中、小、麦粒号柱。大柱用于肌肉丰满和强壮的青壮年;中柱用于老弱、妇女、儿童;小柱用于小儿;麦粒用于老弱、小儿、颜面、百会等。 2艾条的量:以段计,每寸为一壮。不合格者以时间计,15—20分钟为一壮,个别可到30分钟。量不可太过,太过会出现烦躁,手心发热等症状。 3线香灸:用雀啄灸,5分钟为一壮。 4灯心草灸:一爆为一壮。 5灸的补泻:柱灸,计壮数,单数为补,偶数为泻,《易经》“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故也。条灸,温和灸、渲灸、温针灸为补;雀啄灸、吹气灸、线香灸、灯心草灸为泻。艾灸器灸的温灸、盒灸为补。
2023-08-12 04:29:091

艾灸为什么可以养生?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这要结合你的身体特点,要看你在的地方,你是男是女,天气变化等等才能确定。中医是科学,不是随意的胡说,一般人们都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关元等等许多穴位,结合实际才能确定
2023-08-12 04:29:204

关于艾灸你了解多少?

治不好病,也死不了人。
2023-08-12 04:29:437

明火艾灸怎么理解?

明火艾灸它主要是区别无烟无火艾灸的。像古代传统的艾灸都是采用艾灸条点着,所以它会冒烟,冒火也叫明火艾灸。那么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都是不冒烟不冒火的,采用电子艾灸。这两者发热原理完全是不一样的,明火艾灸它发热原理是艾草燃烧发出来的热刺激经络穴位,调整人体阴阳气血,扶正祛邪。电子艾灸它发热原理主要是发光二极管或者电热丝进行发热。通过现在的科学研究,艾草发出来的热的频谱和人发出来的热频率普,非常的接近,容易产生共振。所以明火艾灸它的效果要比电子艾灸效果要好,但是它的技术比较复杂,不容易大规模的推广。电子艾灸它简单方便,卫生便于大规模推广,但是它的效果要差。
2023-08-12 04:30:161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图片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图片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图片。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富裕,很多人都开始养生了,而艾灸对我们身体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下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图片的相关内容。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图片1 1、治疗疾病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所以它是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可以用于急性发作疾病、危重疾病的抢救和治疗,也可以用于慢性疾病的调理,应用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像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等,都有应用到艾灸治疗地方。 2、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时对人体局部有温热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可以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从而改善血肿、炎症等产物的消散。另外,艾灸时的温热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利用。 3、祛湿散寒 在施行艾灸操作时,艾灸的热力能够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艾灸又具有祛湿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那些风湿、胃脘痛、痛经、闭经等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健脾益胃 人体的穴位众多,都与各个重要器官相关联,让胃部不舒服不消化的时候,可以在中脘穴、足三里处施灸,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提高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5、防病保健 艾灸讲究的就是中医的阴阳平衡,它能使人气血通畅,所以艾灸还有个很大作用就是能改善人体平衡,日常可以通过艾灸来达到保健防病的`作用。我国的艾灸医学很神奇,据研究证明,艾灸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保健效果奇佳。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图片2 三九艾灸的保健用处 1、艾灸补气养血 艾灸是将艾叶经过特殊加工制成艾条,用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灸熏特定的穴位,并且配合外用的,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能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动力,血为人的基本营养物质,气血充足,运行通畅,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又可以疏理气机,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2、蒸气灸防治冻疮 药熏蒸气灸法是利用药液蒸气熏灸经络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灸法。在我国最早的临床著作《五十二病方》和清代《理瀹骈文》两书中均有该灸法的记载。近来临床也应用较多。临床上因其药物处方和施灸的部位不同,适应症也有区别。比如治疗冻疮可选用棉子蒸气灸、茄椒根蒸气灸等。蒸汽灸还能治疗痔疮、鹅掌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天灸温经散寒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又称发泡疗法。天灸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属于“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中药药物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此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 艾灸子宫的好处与功效 1、局部刺激 艾灸是一种在人体特定部位通过艾火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人体有一定的温热刺激,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还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一定镇痛作用,对于有痛经的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温经散寒 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有一定的温经散寒的功效,能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艾灸子宫有助于调和气血,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等。 每天都艾灸子宫好吗 视情况而定。 艾灸有很好的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对于月经量少或是一些经常痛经的女性来说,每天艾灸子宫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对于子宫有疾病,或是经血量较多的人来说,是不建议每天艾灸的,可能会加重疾病或是增多出血量,这样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艾灸子宫的位置 艾灸子宫的位置一般选择脐下正中,因为子宫就位于此处,还可以选子宫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旁开3寸,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对于各种妇科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若是真的有疾病,建议还是在医生检查过后,确诊没问题后再艾灸,防止加重疾病的症状。 女人暖宫最好的方法 1、泡脚 脚上有很多穴位和经络,经常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部的穴位,有一定的舒经活络的效果,有助于祛除体内的寒气,还能促进血液血环,也能缓解宫寒症状。 2、喝红糖姜茶 姜性温,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红糖甘甜、温润,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等作用,适当喝红糖姜茶也有一定的暖宫效果。 3、注意保暖 平时多穿一衣服,注意保暖,夏天注意不要在空调下面对着吹,冬天要多穿衣服,护好腰腹部,腿脚也要注意保暖,这样也能预防宫寒。
2023-08-12 04:30:251

中医经络养生艾灸

  一年四季每个时间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时节应该采用不同的养生方式.而冬季艾灸无疑是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方式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经络艾灸养生的 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基础介绍   1、艾灸的热量有何作用?   艾灸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种烟雾凝聚在一个空间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治疗作用的近红外线,最多可达10mm,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荷尔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2、为什么长期做艾灸调理呢?   养生不是养一时,是养一生!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最好的疗效需要坚持才可以获得。现代人不可能拒绝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冷空调、反季节食品、电脑等让人与自然规律不在和谐,也让自然得到破坏,人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机体就会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机侵入,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工作压力、饮食不均衡和熬夜等问题,导致我们体内代谢缓慢,排毒不畅,随之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平衡状态,导致免疫力低下,从而使亚健康转到疾病。后悔莫及,所以说,我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用心养护,健康长寿不在是一种奢望!   3、近视眼可否艾灸调理?   近视的艾灸治疗艾灸治疗近视,可以达到调理肝肾治疗眼睛的目的。这种中医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以滋补肝肾,养血明目为主。中医治疗近视的艾灸治疗部位位以眼周围穴位为主。具体方法是座位或卧位,用艾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肝肾腧穴、凤池和大椎穴每穴艾灸3-5分钟。感觉微热或周围皮肤潮红,每天艾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视力会有明显提高。注意治疗期间,不要过度用眼,免得疗效不佳。   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艾灸养生原则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中医经络养生穴位   六大口诀,远离疼痛   经之所过,病之所治。中医发展这么多年,已从各大经络通过的位置找出十个关键大穴,称为十总穴,而这十总穴不仅简单易记且疗效明显,常用的程度堪称中医的吃饭穴。   本文进一步归纳其中最实用的六大穴位,并提供记诵口诀,只要背起来、记住位置,你就能随时缓解疼痛。   面口合谷收   合谷绝对是所有穴道的首选,合谷穴不仅是临床常用穴,更是治痛要穴。   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主要治疗头面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所以口诀叫「面口合谷收」。陈玉升说,头痛按合谷穴是最常见的,临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针刺合谷上方效果也非常明显,所以拔牙时怕痛的话也可以自己一边按。   有学者进一步统计古书文献中合谷穴的适应症,发现合谷不仅能缓解头面部痛症,还能治疗身体许多不同部位的疼痛,象是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更有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可以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所以临床上遇到怕痛的患者,也可以针合谷穴抑制疼痛。   合谷穴附近有二间、三间、阳溪、偏历等穴,旁边的第二掌骨侧更被喻为人体缩影,可以倒映全身从头到脚的问题,是个重要的穴区。所以真的忘记穴位时,只要记得,不管哪里痛都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头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侧按左手、右侧按右手就对了。   合谷穴位置:打开虎口,合谷穴在第一掌骨跟的二掌骨间,两条筋的中间。   最简单的找法就是把手指并拢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点压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若痠麻胀痛的感觉愈明显,就代表压的位置愈正确。   肚腹三里留   位于足阳明胃经,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举凡所有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所以有「肚腹三里留」这样的口诀。   足三里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按了以后一天可以走三里路。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对于下肢容易疲劳、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   足三里位置:眼下方三吋(四指幅宽)的位置。   妇科三阴交   一篇发表在《疼痛治疗的护理(Pain ManagementNursing)》期刊的 文章 ,回顾了1996~2011年以「指压」(acupressure)和「疼痛」(pain)做为关键字的文献,其中提到经痛与产痛的文章几乎都是按压三阴交,相较作者归纳的其他痛症,都未看见如此明确的交集,可见「妇科三阴交」的口诀确实名不虚传。   三阴交指的是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下焦,也就是肚脐以下的部位,其中对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有效,所以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u2026u2026等皆可按压。   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位置: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腰背委中求   搬重物、坐姿不良皆易导致腰痠背痛,所以无论劳力工作者或办公室内的静态工作者多少都有腰部筋膜、肌肉、韧带、   椎间小关节、关节囊等部位扭挫损伤。   经过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口诀是:「腰背委中求」,它主要治疗腰、脊、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等症状。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内关心胸胃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心脏关系密切,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u2026u2026。   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是故有「内关心胸胃」的口诀。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陈玉升也提到,疼痛有时候是情绪、压力所致,且疼痛是很主观的症状,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缓解,容易焦躁不安,使负面情绪加重疼痛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按压内关穴能够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内关能刺激副交感神经,让心跳趋于稳定,所以紧张的时候可以按,疼痛时揉捏它也能安神止痛。   内关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外伤阳陵泉   有关筋骨的东西都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所以象是关节炎、五十肩、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u2026u2026等症状都可以按,这就是「外伤阳陵泉」的由来。   临床上也会搭配旁边的足三里一起扎,通常一下针,筋立刻就松开,筋拉到的时候可以同时按压阳陵泉与足三里。   阳陵泉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头颈部疼痛找合谷,肠胃不适捏足三里,妇科症状压三阴交,腰痠背痛按委中穴,心血管问题寻内关,筋骨痠痛找阳陵泉。   牢记「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妇科三阴交,腰背委中求,内关心胸胃,外伤阳陵泉。」六句口诀,让你无论面临何种疼痛,都能一次找到相应穴位,缓解不适。   冬季适合艾灸的人群   一、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二、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冬季补阳灸两穴,精神抖擞人乐观,手脚暖和胃口开!两穴即是命门穴和足三里穴。   命门,又名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其气与肾通。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足三里穴位改善足部怕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2023-08-12 04:30:331

艾灸有什么效果?可以治病吗?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艾灸是常见的一种保健方式,原理和针灸是一样的,很多人喜欢通过艾灸治疗疾病,但是不少人不知道艾灸的作用是什么,毕竟中医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一起看看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1    艾灸好处    一,改善月经不调,提前   月经提前因为脾气暴躁,脾是血的管理者,脾气不好,被管者也就会造反,与此同时,脾虚湿阴神经内分泌失调,身体阳气火旺或情志抑郁。   艾灸是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    二,月经推后   月经延迟量少暗沉有血块,排出不畅,痰阻,月经淡呈粘液状,月经前后白带下多,血虚,苍白,小腹疼痛,唇齿淡,肾虚,腰酸。   艾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   三,宫寒不育不孕   失眠多梦,月经过少有血块不排卵(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卵巢是不排卵的),白带增多,乳房胀痛,宫寒,痛经   艾灸是通过远红外线加艾绒温热子宫,散寒,改善血液循环,灸相应穴位可提升子宫温度和活性。    四,妇科炎症反复   女性阴道口尿道口与肛门临近,易受感染,滋生细菌,女性生殖器腹腔与外界相通病菌入侵,阴道呈酸性环境,当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   外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宫颈炎   艾灸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    五,短暂性闭经,几月未见红   情绪心理压力过大,激素不平衡,有肌瘤囊肿,息肉子宫内膜增厚有关系。   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出。    六,便秘,肠胃蠕动功能失调   便秘是人体最大的病毒的源泉,水纤维素不足,紧张压力时间过长,精神因素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腔肌与盆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胃胀胃寒,胃溃疡。   艾灸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有的人做艾灸时,肚子咕咕响就是艾灸促进肠胃蠕动的表现,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经络排毒及肠道排便。胃寒湿重就会胃胀胃酸胃溃疡,艾灸有消炎杀菌,驱寒,修复胃部不适的功效。    七,延缓衰老   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机体功能开始下降,卵巢内分泌激素不平衡,子宫也代谢缓慢,女性的颜美肠清,面无皱光滑都是子宫平衡激素平衡。   可以艾灸气海,关元,归来,神阙来调节,让气血充沛,温经通经,以温热刺激,从而扶正祛邪,万病之源都是损伤了阳气所致。    八,寒引起的腰腹部肥胖   人体温度37摄氏度,如果子宫受寒就会感觉冷,人体就会启动自我防御,在子宫部位多长脂肪来抵御寒冷。这就是大多数女性腹部肥胖的根本原因。   艾灸可以温热腰腹散寒祛湿,加快新陈代谢,脂肪燃烧,因为人体湿度上升一度新陈代谢也会上升百分之十二。    九,癌症   万病之源起于寒,同样癌症病人也是因为身体温度下降导致,人体温度到三十六度以下时是癌细胞繁殖最佳温度,温度决定生老病死,要预防癌症就必须以艾灸提升人体温度排出寒湿。    艾灸的功效   1、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   2、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去风湿、治腹泻)。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   3、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   1、温灸治疗和保健在身体方面具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2、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   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积聚、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   总结:艾灸是现在大家很常见也听过最多的一种中医疗法,艾灸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有美容的功效,现在有很多的女性同胞都会有痛经跟宫寒这个艾灸疗法也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艾灸疗法适用的人群也比较的广泛。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2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1、治疗疾病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所以它是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可以用于急性发作疾病、危重疾病的抢救和治疗,也可以用于慢性疾病的调理,应用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像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等,都有应用到艾灸治疗地方。    2、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时对人体局部有温热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可以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从而改善血肿、炎症等产物的消散。另外,艾灸时的温热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利用。    3、祛湿散寒   在施行艾灸操作时,艾灸的热力能够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艾灸又具有祛湿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那些风湿、胃脘痛、痛经、闭经等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健脾益胃   人体的`穴位众多,都与各个重要器官相关联,让胃部不舒服不消化的时候,可以在中脘穴、足三里处施灸,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提高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5、防病保健   艾灸讲究的就是中医的阴阳平衡,它能使人气血通畅,所以艾灸还有个很大作用就是能改善人体平衡,日常可以通过艾灸来达到保健防病的作用。我国的艾灸医学很神奇,据研究证明,艾灸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保健效果奇佳。   以上是艾灸的五大好处与功效,除了西医药物治疗,不妨也试试我们中医的艾灸。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3    1、调和阴阳   人体只有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维持健康,如果出现阴阳失衡,就会诱发多种疾病。而平时坚持长期做艾灸,就能调节人体阴阳,能让人体内部环境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它既能增强身体素质,也能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2、温经通络   长期艾灸还能温经通络,能祛除人体内的寒湿毒气,也能调理气血,可以让人们的气血循环加快,能防止肢体麻木和关节酸痛等不良症状发生。另外,那些患有老寒腿或气血不和以及面色暗黄的人群,如果能坚持长期做艾灸,也能让这些不良症状很快好转。    3、散寒止痛   长期艾灸还能散寒止痛,它能加快身体里寒毒的挥发与代谢,能减少它们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平时人们出现胃寒,胃痛,或者手脚冰冷以及关节冷痛等不良症状时,坚持做艾灸就能让这些不良症状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    长期艾灸的坏处   长期艾灸只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对人类身体没有什么坏处。但有些人在长期艾灸时,选择穴位不准确,就会在艾灸以后,让人们的身体出现一些不适,再就是长期艾灸时,,燃烧的艾条距离人类皮肤较近,容易让人们的皮肤被烟雾灼伤,这也是人们长期久灸的一个常见坏处。
2023-08-12 04:30:411

艾灸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艾灸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早期的文字记录来看,艾灸的出现不会晚于西周,艾灸是用艾热刺激人体特定穴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023-08-12 04:30:515

艾灸的原理是什么?是全靠烟熏吗?

中医的针灸就包括了“针”和“灸”,都是在穴位上操作的。用“艾”来“灸”,是因为艾点燃后,它不会产生火苗,最大的特点是它产生的热会向下沉。几十年前是没有艾条的,我们是把买来的艾绒,用手拿起一小撮搓成玉米或花生米大小的艾团,放在穴位上点燃,等病人感到热痛快受不了的时候马上拿走,必要时要连续灸两三次。后来有了艾条就方便多了,因为医生可以叫病人自己拿艾条灸一两个穴位,可以走开一下做其他工作。 现在,你只要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的部位和要求来灸就可以起作用的,要注意的是:1,不能接触皮肤;2,开始要有二厘米的距离。根据自己的忍受能力和局部充血红晕的情况,调整艾条的距离,如果不赶时间的话,最好距离稍远一点,灸的时间长一点,效果也会好一点;3,距离可以时近时远,就是见热了就拉开一点,感到不够热又靠近一点,总之,以不灼伤皮肤为原则。
2023-08-12 04:32:083

ufeff艾灸作用机理探讨

灸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对人体可起到治疗和,治疗过程中人有舒适感,因此很受患者欢迎。灸法治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根据和实践,笔者认为是一种“综合效应”的体现。现代研究虽然不多,但也为这种“综合效应”论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1灸法的药性 1.1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 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认为“艾叶,能通,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熨敷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的作用。 1.2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燃烧时是否产生了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呢?日本大西〔1〕和西谷〔2〕通过研究认为,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炙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2灸法的热作用 2.1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故灸爇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严寒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产生这些治疗效果,均与燃艾时产生的热作用是分不开的。艾灸时产生的热,除了使人感到非凡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非凡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非凡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2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杨氏〔3〕的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 3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3.1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非凡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例如,艾灸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于阿是穴可起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3.2经络腧穴是否在灸法治疗中起到非凡作用呢?上述杨氏的研究已经说明了物理因子与经、穴的非凡关系。虽然目前尚无艾灸的药化作用进入经络非凡传递途径的直接研究,但其它类似研究可证实这一非凡途径的存在。刘氏〔4〕等在穴位注射的研究中发现,在适当选穴的情况下行药物穴位注射,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与静脉注射同等或更强的药效,并认为穴注下药效的产生并非通过血液循环的途径,而是另有作用途径和机制。这一不同于血循环的途径,就是经络的非凡途径。这一研究证实了经、穴非凡作用途径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灸的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入腧穴后,也完全可能通过此途径到达病位和全身,并较快地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机理,虽然传统中医的熟悉源于临床经验的总结,但他与现代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而现代研究结果为传统艾灸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因此我们认为,灸法的作用是由艾灸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非凡作用、经络的非凡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艾灸时艾的燃烧和所隔药物是灸法作用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灸法是临床常用治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人们对灸法的作用原理的熟悉和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尚需作更多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探讨】、【机理】
2023-08-12 04:32:231

艾灸瘦身疗法的瘦身原理

1、艾灸首先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疗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2、艾灸可以结合除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3、艾灸可以达到瞬间刺激经脉腧穴,打通经络之目的。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5、艾灸后经络腧穴会有热敏感传现象。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或者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或远离施灸部位出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
2023-08-12 04:32:311

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快速了解艾灸很多人质疑艾灸就是利用艾条点燃后的温热刺激局部,犹如烤火,没有传说的治疗效果。《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各大电视节目也对艾灸疗法进行了大幅度的宣传:不能下床的重症肌无力病人,艾灸后可以下床走路,照顾自己;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至600的卵巢癌患者,艾灸后白细胞升至正常。很多实际案例均说明了艾灸的医用疗效。但是有的人在做艾灸时为了追求效果,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病治好,觉得温度越高越好,距离穴位越近越好,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灼伤了自己,甚至还受到感染。艾灸的温度越高,皮肤就会形成一个耐受反应,效果就不会太明显!再加上温度升高,皮肤毛孔会自动关闭,只是表面热,深处不热,艾性以及药性难以渗透。所以只是做无用功,或者效果很差很差。艾灸的目的在于加快经气的运行,以达到把病邪排走的效果。如果一直是表面热、表面烫,病邪更会往里走,即往内脏走。这样表面的病邪被赶走了,但身体内部却受伤了!灸也有久的意思,指的是火候:一个是指艾灸需用陈艾,才能得到它温和敦厚之气;再一个就是指艾灸需要时间,需要长久坚持灸。新艾会比较躁烈,灸起来会感觉烫,所以能用作灸的艾,以陈年的为上品,最常见的就是三年陈艾。而陈艾对保存是有要求的,时间太长就容易坏掉了,保存不合格,也不行,都会影响效果。如果艾灸一离开皮肤,里面就没有热的感觉,这个也不行,就是后劲不足。所以,艾条好不好,不仅要看穿透力,还要有后劲。1不热代表:表明体内寒气极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劳,气血虚弱方案:加大灸量(即增加单穴艾灸时间和频率2烫代表:经络有瘀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方案:用手揉该部位,疏通经络3 局部皮肤凉代表:相应经络不通,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下降。通络、艾灸4 粘汗代表;湿气重(多有脾脏方面问题)解决方案:继续灸5 冷汗代表:寒气重(表明肾有问题)方案;继续灸6 手心, 鱼际穴百会,涌泉冒凉风代表:体内瘀,有寒气方案:继续灸7 关节冒凉风代表: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方案:继续灸8 三阴交冒凉风代表:有妇科炎症方案:继续灸9:上火代表:表明体质热,或灸的时间长,灸量大,配穴不合理方案: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10 百会冒热风代表:虚火旺方案:上焦少灸或不灸,先疏通后再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11 鱼际冒热风代表:肺部有热方案: 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涌泉12 手心冒热风代表:心肺火旺方案: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转反应后正常灸13 膝盖冒热风代表: 胃火旺方案:灸中脘泻胃火,少吃辛辣食物
2023-08-12 04:32:4710

艾灸疗法既能治病也可养生,原理何在?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中医上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这种疗法,并对其显著疗效啧啧称奇,但大部分人对于艾灸疗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艾灸疗法到底是什么原理?又有哪些具体功效呢?通俗地来说,艾灸疗法主要是利用了热刺激的原理。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田青乐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表示,人体有很多经络、穴位,皮肤按照这些经络、穴位的分布也可以划分为不同区域,艾灸疗法就是用点燃的艾柱、艾条对皮肤的不同区域进行热刺激,进而达到治疗某些疾病,或者缓解某些疾病症状的目的。华龙网介绍,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体内阴阳失衡,就有可能引起疾病。艾灸疗法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功效,能够促进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疾病,艾灸疗法的具体操作也有所不同,需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此外,有些人还会通过艾灸的方式来养生,据人民网文史频道报道,艾灸肚脐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具体做法为:在肚脐的神阙穴处放上姜片或盐末,然后用艾绒做成一个蚕豆大小的宝塔状艾粒,将其点燃后放在神阙穴处的姜片或盐末上。一般来说,艾灸的时间最好在晚上9点左右,每个月灸10次,每次灸3炷~5炷,即点燃3个~5个宝塔状艾粒即可,以灸处稍有红晕、感到灸处温热舒适为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肚脐部位有损伤或发炎者等人群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2023-08-12 04:33:303

什么是艾灸减肥?

许多关注过养生保健的人们对艾灸一定很熟悉了,知道艾灸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防病保健的作用。但是艾灸可以减肥,你们知道吗?那么,什么是艾灸减肥呢?艾灸减肥的原理,艾灸减肥的方法是什么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1、什么是艾灸减肥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已经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现在都以瘦为美了,很多女性朋友早早就把减肥提上了减肥日程,节食、运动、减肥药,各种可以的办法都要试试,你有没有试过艾灸减肥呢?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从而达到瘦身功效。2、艾灸减肥的原理艾灸减肥的原理恐怕很多人还是一知半解的,给大家普及一下。1、艾灸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艾灸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2、艾灸结合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艾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3、艾灸可以达到瞬间刺激经脉腧穴,打通经络之目的。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5、艾灸后经络腧穴会有热敏感传现象。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或者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或远离施灸部位出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3、艾灸减肥的方法一般来说,正确的艾灸减肥方法如下:1、回悬: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处,平行左右移动,或者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2、悬定:又叫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的地方进行熏灸,注意位置固定不要移动,使施灸的位置局部有温热感,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3、雀啄: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就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3厘米,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灸时应注意艾灰的掉落,避免烫伤皮肤。施灸的穴位有: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的中脘、脐下三寸的关元、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的居_。施灸于以上穴位上,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长期坚持下来,定会收到不错的疗效。4、艾灸有什么作用艾灸除了减肥的作用之外,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1、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2、防病保健: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3、美容作用:艾灸可以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让女性的身体健康,青春常驻,容光焕发,由内而外显现出女性美。5、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要是不注意的话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并且在艾灸的过程中会损耗一些精血,因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的,一起来看看艾灸减肥的注意事项: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切记不可艾灸。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4、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5、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时间短一点,以后再加大剂量。7、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6、艾灸减肥穴位1、大椎: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对血燥瘀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2、腰阳关: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及男阳痿、遗精等。3、中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主治:可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还可治疗胃痛、胃酸、哎吐等。4、关元:定位:脐下三寸。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5、居_:定位:在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对臂部和大腿部深层脂肪代谢有促进作用,可提高肌纤维的活力。
2023-08-12 04:34:271

中医艾灸文化如何做到养生的你知道吗?

养生灸按需取穴最重要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取穴】:关元、气海、其他穴按需要选择  【功效】:艾灸关元穴,可以状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延年益寿;艾灸气海穴,可以生发阳气、回阳益阴、抗衰防疾。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强身健体  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够达到和气血、通经络、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又称为保健灸。  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气海、关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肾俞穴、三阴交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每周2次,连续灸1-3个月或是隔附子灸法艾灸可预防办公室综合征  【取穴】:关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涌泉  【功效】:针对缺少运动人群,起保健养生作用,帮助调理五脏六腑,预防市内空调受寒引起的颈椎病、以驱寒补阳之功效。  【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壮,半小时左右
2023-08-12 04:34:362

什么是艾灸减肥?艾灸减肥的方法

许多关注过养生保健的人们对艾灸一定很熟悉了,知道艾灸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防病保健的作用。但是艾灸可以减肥,你们知道吗?那么,什么是艾灸减肥呢?艾灸减肥的原理,艾灸减肥的方法是什么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1、什么是艾灸减肥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已经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现在都以瘦为美了,很多女性朋友早早就把减肥提上了减肥日程,节食、运动、减肥药,各种可以的办法都要试试,你有没有试过艾灸减肥呢?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从而达到瘦身功效。2、艾灸减肥的原理艾灸减肥的原理恐怕很多人还是一知半解的,给大家普及一下。1、艾灸产生热: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药物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艾灸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2、艾灸结合了艾草以外的其他中药:艾灸的材料中加入诸多名贵中草药后,使其药性成分快速达到病灶,在热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间起到通经活络,活化细胞的作用。3、艾灸可以达到瞬间刺激经脉腧穴,打通经络之目的。4、艾灸人体腧穴时,人体经络腧穴有自我双向调节作用。如腹泻与便秘,完全相反的两种病态,可以只艾灸天枢一个穴位,即可解决便秘与腹泻两种问题。5、艾灸后经络腧穴会有热敏感传现象。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或者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或远离施灸部位出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感觉。3、艾灸减肥的方法一般来说,正确的艾灸减肥方法如下:1、回悬: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处,平行左右移动,或者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2、悬定:又叫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的地方进行熏灸,注意位置固定不要移动,使施灸的位置局部有温热感,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3、雀啄: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就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3厘米,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灸时应注意艾灰的掉落,避免烫伤皮肤。施灸的穴位有: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的中脘、脐下三寸的关元、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的居_。施灸于以上穴位上,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长期坚持下来,定会收到不错的疗效。4、艾灸有什么作用艾灸除了减肥的作用之外,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1、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2、防病保健: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3、美容作用:艾灸可以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让女性的身体健康,青春常驻,容光焕发,由内而外显现出女性美。5、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要是不注意的话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并且在艾灸的过程中会损耗一些精血,因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的,一起来看看艾灸减肥的注意事项: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切记不可艾灸。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4、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5、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时间短一点,以后再加大剂量。7、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6、艾灸减肥穴位1、大椎: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对血燥瘀络不通或血液过于粘稠,而造成面部疾患有卓效。2、腰阳关: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内分泌不平衡,臂部过于肥大及男阳痿、遗精等。3、中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主治:可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还可治疗胃痛、胃酸、哎吐等。4、关元:定位:脐下三寸。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5、居_:定位:在髋部,当髋前上棘于股骨大转子凸点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对臂部和大腿部深层脂肪代谢有促进作用,可提高肌纤维的活力。
2023-08-12 04:35:251

艾灸释放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能治病?

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感觉像是类似于拔罐。
2023-08-12 04:35:489

艾灸基础知识

【题外话:您的耐心就是您进步的基石】一、艾江山的由来 艾江山的故事,艾江山的起源,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叫艾江山,大家都知道艾江山的老板叫玄奘,玄奘最初不是做微商的,是开淘宝店的,最早他不是做艾条,也不是做这个中医养生行业,有一天他在开车的路途中听到了一首歌,歌名就是林志炫的烟花易冷,他越听心里面感触就越深,然后就去找这个烟花易冷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非常的感人,我们老板就开创了淘宝店的品牌叫艾江山更爱美人,然后对产品提出了理念,执着于产品犹如执着于爱情,对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专一专注专致,所以我们公司每一款产品,产品的质量都严格把关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对外面也不夸大事实不吹嘘,不去说本来没有的效果,不去扩大夸大它,很多都是用户实实在在的体验分享出来。 二、艾灸的起源与发展史 古人有火的时候就发现火能产生热,热能缓解疼痛。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太阳照到的石头,人用背部靠在上面,会非常的舒服可以缓解疼痛,那个时候灸就已经有了。古人发现用火烤着身体疼痛或者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镇痛、缓解症状,那个时候大家就对艾灸有了全新的认识。《黄帝内经》是世界上第一本对艾灸进行总结和论述的书籍,药王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艾灸器具的人。2010年中国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艾灸的典故 1、孙思邈说“艾火遍身烧”可以活百岁。 唐代著名医学家,被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中年以后开始喜欢上了艾灸,据其自己述说经常是“艾火遍身烧”,他尤其爱灸足三里穴。到了90多岁高龄,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之时,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2、《扁鹊心书》中记载“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3、“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4、一碗汤,一根针,一柱灸。 《孟子.离娄篇》中有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年之病,指的是大病、难治之病;三年之艾,指的是三年以上的陈艾。总结来说就是对于大病、重病,要用三年以上纯正的陈艾来进行艾灸治疗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李时珍提出“艾叶可以治百病”。现在纠正:艾灸可以灸百病,不是治百病。古人可以用艾灸治百病,因为古时候人的疾病比较简单。现代人的疾病是比较复杂的,不是单一的一种病症,是多元化的。现代人的病很难用艾灸全部调理。艾灸可以作为保健养生的项目。针对骨骼、关节肌肉酸痛等问题,艾灸可以有很明显的作用,但针对胃调理、肝胆调理、睡眠调理等等,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四、艾叶的功效 传统上来讲,艾草是艾灸的主要原料,也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药物之一。 艾草被称为“百草之王”,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以湖北蕲州(蕲春)产艾草为最佳。为什么蕲春的艾草最佳呢?因为这个地方有先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间有雨湖,雨湖每天早上晨起的露水,照耀在雨湖当中,然后它的湿度温度是刚刚好的,所以艾叶产生出来艾草的叶子非常的厚重,它的出绒也非常的多,而疗效也非常的佳,那我们的小黄条,就是湖北蕲春生产的纯手工的三年蕲艾。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经活络、活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之功效。 艾草内服可以治疗宫寒、行经、腹痛、女性崩漏带下;外用可以灸治百病。 用现代医药学角度理解艾草,艾叶里含有一种挥发油,又名艾草油,主要成分是苦艾醇、苦艾酮,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这两种成分中含有钾类、鞣酸、氯化钾等,具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 我们在艾灸的时候,艾燃烧生成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而且比未燃烧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可使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显著减少。艾燃烧生成物当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皮肤穴位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起到行经走络的作用。 艾在燃烧时挥发的艾叶油对体外的白色葡萄球菌、加林球菌、肺炎球菌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艾有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而且,经常去艾灸我们的皮肤身体都会达到一个平衡,会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很多,而我们也鼓励大家做这种安全温馨无创有效深受大家喜欢的灸法。 五、艾灸的适用范围 为什么这几年艾灸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因为艾灸适合于男女老少,当然也是有一些局限性,在没有器官性病变的亚健康人群是适合艾灸的。 比如男性的颈椎调理、腰椎调理、疏肝利胆、增强体质、预防各种慢性病、等等的一些调理。女性的调理包括美白,美容祛斑,祛黄,祛痘,瘦身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乳房的保养,失眠气血的调理脾胃的调理等适用范围。 艾灸针对于老人的颈椎腰椎,四肢关节,脾胃肠道的调理,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老年痴呆症,抗衰老延年益寿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小儿厌食、视力疲劳、多动症、晚上盗汗、生长发育综合调理等等,但一定要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才可以艾灸 六、灸疗法 那我们说艾灸艾灸,灸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又称灸疗或灸疗法。灸疗法的产生早于药方。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早于针法。 灸法中从古老的化脓灸、隔物灸(盐、姜、蒜等),倒后来的盒灸、仪器灸,再到后来的回旋灸、雀啄灸,包括悬灸等等,这些都是灸疗法。现代人可能对隔姜灸和吧房灸皮肤的感觉比较排斥,因为会对皮肤造成创伤。 推荐给大家的艾灸方法—悬灸 其实在古法艾灸里面,最好的效果是悬灸,现在各大美容院很多养生馆,都弄了各种各样的仪器艾灸床艾灸仪,但是很多效果往往都不如悬灸,悬灸是20世纪90年代在艾灸的基础上开发的,是被劳动部门核准的一项新的适合男女老少以及各种体质的中医外调的应用技术。它与传统的艾灸相比有以下特点:表面不潮红、不灼热,体内没有燥热感,能够使被灸的人根据不同的症状清晰地感觉到体内有酸麻胀痛的灸感,同时能够让人体会有比较舒适的感觉,不容易产生像晕灸、上头、串气等等好的现象。大家在平时艾灸的时候,不论是哪种灸法,都会有一定的注意事项,比如说盒灸时不要让点燃的艾条离皮肤太近,这样很容易烫伤,要考量下艾条点燃的火头距离皮肤的距离适当调节,所以我们在买到艾条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卖给你艾条的那一个人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去用灸哪些穴位,辨证论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悬灸时控制垂直距离在6厘米,皮肤不能有烫感和红晕,不能灼伤皮肤 七、悬灸的作用原理 1、温经散寒 艾灸可以用于因寒运行不畅的症状。比如说腿脚的麻木,手臂的弯曲不利,可以通过艾灸温补经络,驱散经络里面的寒气。达到缓解舒经活络的作用 2、行气通络 我们人体的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部联系五脏,外部联系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艾灸一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治疗缓解各种痛症。 3、扶阳固脱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以阳气为根本,手脚冰凉,四肢不暖,艾灸可以做到扶阳固脱,温补身体,以得到正常、和谐的身体。 4、驱寒祛湿、解痉止痛 现代人常年生活在空调房间里,身体变得很寒。俗话说百病从寒而起,如果寒湿逼入脏腑,就会阻碍经络,造成很多病症。如:胃痛、经期痛经、四肢凉、腰酸背痛,颈椎病。艾灸可以直接将这些留存于脏腑的寒气排出体外。如果体内寒气严重的人,通过艾灸也可以通过手心、手指尖、足心等,也就是十二经络的井穴部位排出体外。 5、现代文明病的保健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恶性肿瘤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早期,可以通过艾灸得到缓解,晚期也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痛苦。 八、艾灸的效果 1、使全身由内而外感到轻松,消除疲劳。 2、淡化皮肤各种斑点,如:雀斑、黄褐斑、老年斑。气血红润有光泽,皮肤质地细腻。 3、祛湿驱寒,缓解顽固的风湿疼痛、月经疼痛、颈腰椎疼痛、胃痛、四肢关节痛等。 4、调节人体的气机,达到通血、通气、通便的作用。 5、提升肌体免疫力,远离感冒等各种亚健康症状;改善体形,有助于减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提升男女性机能,延缓衰老;补阳扶正,延年益寿;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总体来说灸可以扶阳固本,艾灸是非常好的
2023-08-12 04:36:591

艾灸相关知识

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2023-08-12 04:37:083

艾灸贴发热是什么原理?

发热是因为在中间有一个比较厚的发热包,发热包是通过铁粉的氧化反应散发热量为什么铁粉的氧化反应能快速发热第一是因为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大,这个能理解吗第二是因为原电池反应能加快反应速率,以水为溶液,NaCl为电解质,碳粉为正极,铁粉为负极,在湿度比较大的发热粉中为原电池反应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所以你能切身的体会到铁粉氧化所放出的热量
2023-08-12 04:37:172

艾灸,你真的“灸”对了吗?

自古有“知艾者福,善灸者寿”的说法。古书中对于艾灸的作用原理这样描述:“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可见艾灸对于人的益处不言而喻,尤其目前正值三伏,是艾灸的好时机。但是也有很多人想应用却对艾灸不明其理,不通其法,不晓其方,不知其忌,往往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本期我们邀请权威专家对艾灸反应和禁忌等方面知识进行讲解。 本期专家: 丁庆刚,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疗区副主任。吉林省针灸推拿青年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滞动针专委会副会长,吉林省针灸学会头针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擅长调治头面疾病,如面瘫,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头晕头痛等;各种痛症,中风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带状疱疹;脾虚肥胖,小儿尿床,孕前产后调理,瘦脸瘦腰美容,亚 健康 调理等。 一、艾灸的原理是什么? 1.温经散寒:《素问u2022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可见灸法可以温经散寒,同时通过局部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 2.艾草药性:《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草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其制作成艾绒燃烧后依然有此作用。 3.穴位作用:艾灸对应不同的病症刺激不同的穴位,从而影响相应脏腑经络,起到养病全生的作用。 二、艾条的选择 1.艾绒的色泽 艾条是艾草粉碎后一遍遍筛选出艾绒卷制成的。于本年采收的艾草呈青绿色;而艾绒质地以陈年为佳,陈年艾会逐渐变黄,里面有少许绿、黑色的杂质。 2.艾绒的气味 品质好的艾绒气味清淡芳香,不刺鼻;品质差的艾绒味道浓烈刺鼻,甚至更差的艾绒还有霉味。 3.艾绒的质感 品质好的艾绒触感细腻,而差的艾绒手感则很粗糙。好的艾绒容易抱团,即使把包装纸撕开,也不会完全散掉;而差的艾绒把包装纸一撕掉就会散落。 4.艾绒的燃烧速度 艾绒具有高低比例的区别,比例越高的艾绒质量越好。比例高的艾绒燃烧时出烟轻和,穿透力强,效果温和,不易伤经络,且燃烧时艾灰不容易掉落,人不会被掉落的火星,艾灰烫伤;而比例低的艾绒里多含有杂质、茎秆等,燃烧时出烟浓烈,穿透力差,效果燥烈,燃烧时会产生爆燃,火星和艾灰会四处掉落,容易造成烫伤。 三、艾灸的选穴 艾灸的选穴多种多样,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的人往往需要灸特定的穴位才能起到可观的效果。 引火归元之要穴——涌泉穴 常常有手脚冰凉的朋友,一灸就上火,涌泉穴就对这种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人体正常的状态应该是阴在上,阳在下。但由于现今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导致阳气浮于上焦,而下焦不足,由此产生“上热下寒”,即口舌生疮,手脚冰凉等症状。此时艾灸涌泉穴可以起到补肾火,温养肾水的作用,从而引火归元。所以经常艾灸涌泉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腰膝强壮、行走有力,并对肾精亏虚所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遗精、失眠以及各种妇科男科疾病均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除了涌泉穴之外,常用的艾灸穴位还有很多,例如可以解表疏风、清热除蒸的大椎穴;强健脾胃,治疗胃部疾患的足三里;温补肾阳,补虚强壮的关元穴;滋补肾阴,壮阳强腰的太溪穴,这些穴位都可用于日常保健。 四、艾灸的时间段 艾灸的时间选择也是很多朋友纠结的问题之一,对于时间段的选择,如果精细一些可以采用子午流注的中对于时辰和对应经络的分法,然而大多数人可能不具备条件做到时间掌握的如此精细,也可以尽量每天有一个固定时间段来进行艾灸。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有“子午觉,卯酉功”之说,即一天中11:00-13:00、23:00后不宜艾灸。 五、艾灸的排毒反应 1.出汗:即在艾灸时和艾灸后会有出汗的现象,汗为排出邪气的方法之一,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排尿增多:是病邪通过尿道排出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温水以滋养水液之源。一般灸后出现尿频的情况,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欠佳。 3.便稀且频:频繁拉稀,而且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反应,使病邪从下极排出。出现这种反应,一般胃肠问题居多。 4.上火:有的人会感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不适,此时也可多饮暖水,或煮一些白粥,待其温而食之,亦可清火。 5.体表发凉: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发凉,这是寒气出于体表的反应,可以配合刮痧按摩,使寒气尽快排出。 六、艾灸禁忌 1.辨清体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艾灸虽可 养生 护生,但也有其适应人群,若选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总体来说,艾灸不适合实热及阴虚体质的人群,这类人表现为面目红赤、渴喜冷饮、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症状。火盛施艾其火更甚,阴虚施艾其阴益竭,故不适合艾灸。 2.忌顺序颠倒:艾灸可以提拔阳气,当灸力进入人体时,假如不顺应体内规律,就可能影响体内阳气的正常运转。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柱是先小而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因此,不可过于拘泥。 3.忌灭火不当:一般来说,纯艾点燃之后再熄灭是不容易的,艾条、艾绒属于易燃物,即使看不到丝毫烟气,里面仍可能在微弱燃烧。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专业艾条灭火器具,或者把艾条放进封闭的铁盒内闷上几分钟,也可以插进沙子里面,艾条都会因缺氧自动熄灭。 4.忌灸完洗澡、吹风:艾灸后的一段时间内,灸力还在体内发挥作用,此时宜静不宜动,可平卧或静坐,等艾灸效力散去即可。因为毛孔张开,病邪容易乘虚而入,所以艾灸结束后应间隔至少半小时再洗澡,同时还要避免吹风受寒,如果灸量比较大,则间隔的时间还要更长。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2023-08-12 04:37:251

艾灸怎样学,怎么做艾灸?

艾条灸最为传统、直接,bai应当将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du5cm左右,zhi将温度控制在皮肤感到温热但没有明显刺痛dao感,注意避免艾灰、火星掉落到皮肤或衣物上造成伤害。艾条灸不适用于背部等难以观察的部位。隔物灸较为常见的为隔姜灸、隔蒜灸,所隔药饼可增强温经通络的效果,但操作较为复杂,建议由专业人员实施。灸疗过程中最明显的感觉是热感,之后可能会有酸、麻、重、胀、热传导、蚁行感等感觉,这均为灸疗的正常反应。艾灸时应时常用手判断肤温,避免随着艾灸时间的延长,皮肤对于温度的忍耐度增高、灵敏度下降,导致温度过热,出现灸泡、烫伤、皮肤发痒、色素沉着等皮肤症状。若皮肤起泡、过敏、外伤则不应继续施灸。一般水泡不必戳破,用洁净纱布覆盖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活动时摩擦,大约一周便可自行消退。若出现较大水泡或烧伤,则须前往医院由医生判断并处理。香身艾宝由陈年艾草、红花、党参、薄荷、冰片、樟脑、薄荷脑、大黄、山茶、儿茶、七叶一枝花、川乌、草乌、白芥子、马前子等组成香身艾宝热敷灸,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艾灸原理,结合现代纳米等技术。实现了智能操作、控温控时、无烟无火、定向导入、透皮吸收、多穴同灸等功能,完全具备传统艾壮灸、艾条灸的功能,并可实施直接灸,不同疾病针对不同部位效果更佳,还弥补了传统艾灸烟熏火燎、灰烬烫伤、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不足,是传统灸法革命性的创新!
2023-08-12 04:37:481

艾灸调理近视的原理?

近视的原因比较多,比较普遍的就是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眼睛视线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角度,导致眼睛的肌肉紧张。这时候就会出现假性近视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进行改善,或者是调理身体,就可以改变近视的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那么就会导致出现真性近视,这就是不可逆的结果了。因此,从临床的角度上来说,艾灸其实对于真性近视来说只有缓解的作用,治疗来说是没有效果的。相反,如果存在假性近视的问题,那么通过艾灸来放松眼睛周围的穴位让眼睛或者是肌肉得到了舒展,那么就可以解决假性近视的问题了。  很多人都听过艾灸近视眼的成功案例,要想知道真和假,主要还是要判断是什么情况的近视。就目前的医学手段来说,如果是真性近视问题的话,只能通过手术或者是戴眼镜的方法来解决。相反如果是假性近视,不仅仅我们中医的艾灸,还有一些推拿和手法按摩都可以治疗假性近视的问题,因此大家要选择的时候不妨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另外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眼的习惯。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看一个角度,持续用眼一小时就要放松和休息。只要注意放松和休息,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近视的问题。  近视的原因除了有日常的生活习惯以外,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的因素。因此,如果你的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有近视或者是眼睛的问题,这说明你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近视的问题。因此你在平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眼的习惯,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可以避免近视的可能。
2023-08-12 04:37:551

无烟艾灸仪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子艾灸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艾灸原理,结合现代超临界提取、微电子、磁疗、远红外理疗等技术。电子艾灸实现了智能操作、控温控时、无烟无火、定向导入、透皮吸收、多穴同灸等功能,完全具备传统艾壮灸、艾条灸的功能,并可实施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等一系列灸法。扩展资料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主要通过燃烧艾草传递药效与热力,给人体造成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病保健的功效。中医认为,艾灸具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六大作用,运用范围广,现代医药研究亦表明,艾叶对很多细菌和病毒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灸法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现代人很适合用艾灸调养身体,治疗大多数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艾灸健康报-科爱元素艾灸仪热销,现代艾灸正在取代传统艾灸?
2023-08-12 04:3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