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单片机通过光耦可控硅调速,如何才能避免交流电机的抖动

2023-08-21 21:11:35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特性软,恐怕避免不了.

相关推荐

请教下图中光耦和可控硅控制电压的原理是什么,moc3063接的是51的io口

在一些实验室或高要求场合,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一般将实验的输入电源采用1:1的工频变压器与市电进行隔离,这样一来,实验室实验人员无论碰到线路的哪一根线都不会有触电的危险,因为隔离电源与大地是没有连接的。在工业控制设备中,有时候要求两个系统之间的电源地线隔离,如隔离地线噪声、隔离高共模电压等,采用带变压器的直流变换器,将两个电源之间隔开,使他们相互独立。  在一般的隔离电源中,光耦隔离反馈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方式。但对于光耦反馈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区别,目前尚未见到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很多场合下,由于对光耦的工作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光耦接法混乱,往往导致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本研究将详细分析光耦工作原理,并针对光耦反馈的几种典型接法加以对比研究。1 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抗干扰性能强。无触点且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完全隔离等特点,因而在各种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耦合器可用于隔离电路、负载接口及各种家用电器等电路中。  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1、PC817等。这里以TLP521为例,介绍这类光耦的特性。  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副边三极管电流Ic与原边二极管电流If的比值称为光耦的电流放大系数,该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通常选择TL431结合TLP521进行反馈。这时,TL43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部基准为2.5 V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所以在其1脚与3脚之间,要接补偿网络。
2023-08-12 16:24:073

可控硅和二极管反并联再并光耦合器BT817是什么原理,求分析

如果控制端(24V侧)断路,光耦里的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光耦里的触发管侧不导通,可控硅的控制极没有触发信号,可控硅不导通;反之,如果控制端接通,光耦里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光耦里的触发管导通,可控硅的控制极得到触发信号,可控硅导通。R2,R3的取值可以满足要求,这个取值不是太严格,只要能满足可控硅的可靠触发即可(R2、R3的取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可控硅的导通角)。R3也可以不用。
2023-08-12 16:24:161

如何使用光耦直接控制双向可控硅

很简单!使用MOC3020光耦,4、6脚串一个180欧左右的电阻接在可控硅的A1与G极之间即可。原理:光耦的1、2没有驱动时,4、6之间断路,可控硅不会导通;当1、2之间有驱动电流,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导通,4、6之间低阻,在可控硅过零点几伏时可控硅就会导通。
2023-08-12 16:24:261

用pc817光藕可控硅驱动M1j43双向可控硅的原理(谢绝网上摘抄)

可控硅的特点是输入正脉冲导通,当电流反向之后自动截止,即只能控制导通不能控制截止,单向可控硅最多只能导通半个周期双向可控硅则可以正负半周导通,过零点之后越早给出脉冲那么可控硅输出电压越大。光耦只是一个安全隔离的作用,将低压和高压隔离开,保护低压电路。
2023-08-12 16:24:351

什么是光耦可控硅

光耦可控硅是光电耦合器和可控硅组成的电路,作用类似于继电器。 1、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 2、可控硅简称SCR,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也称晶闸管。它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实现用小功率控件控制大功率设备。它在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调功系统及随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3-08-12 16:24:451

可控硅 光耦的经典电路求讲解

看不到图啊
2023-08-12 16:24:563

光电耦合器原理及应用

光藕就是实现电气隔离的东东.光藕输入是靠一定的电流来触发光藕管,从而产生一个输入信号,电流一般为4mA- 22mA.TTL输入则是靠高、低电平来产生一个输入信号。其中,<0.7V代表低电平,2.5V - VCC代表高电平。光藕输入的两端可以是5v - 24v的电压,驱动电流为4mA- 22mA。TTL输入端则只能是高低电平,且不能超过额定的VCC(一般为5V)。一般情况下,干接点的信号(如继电器开关信号)作为控制器的TTL输入,而电压(电流)信号(如光电开关)作为控制器的光藕输入。
2023-08-12 16:25:222

单片机通过光耦可控硅控制调速,精度要求比较高,有用什么方案好,请说一下原理,非常感谢啦

北京赛德恒公司有这种产品。性能很好。以前用过,你可以参考一下 。
2023-08-12 16:25:322

关于使用光耦MOC3023控制双向可控硅(BTA16)的问题

不行,你要检查交流零点位置,然后控制光藕可控硅的导通时间
2023-08-12 16:25:422

上网找了很多资料还是搞不懂,现在只好提问了,我在弄一个通过光耦控制双向可控硅的电路。

可控硅在交流电过零时会自动关断,所以去掉光耦信号可控硅就会关断。
2023-08-12 16:25:522

光耦可控硅和光电耦合器的区别

耐压性不同。光电耦合器:俗称光耦,输入端是发光二级管发光,接收端为晶体管,耐压非常低,一般工作在DC24V以内。光耦可控硅:只是用来隔离控制可控硅的专用光耦,输入端是发光二级管发光,接收端为小型可控硅,耐压非常高,可达AC300V。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2023-08-12 16:26:121

如何用方波信号控制光耦来导通可控硅?。

先从你给出的原理图来看,如下图中红叉处看似把可控硅的控制端G与T1脚直接短路掉了,图中表现的还不规范的地方是可控硅的触发脚不知道有没有连接到电路中,因为相应的地方没有明显的交叉相连的接点。暂不知你的实体板是不是这样的。这里肯定是不能连在一起的,要断开,从图中红叉叉处断开。下图绿色点处要是一个有效的连接点。如果作了以上操作就可以正常工作了,那么恭喜你!如果作了以上操作或者以上问题在实物中不存的话,因不太明白需要两个光耦的意义何在?提高安全性么?如果你也不确定的话,可试按如下图修改再试:其中,R3和R4是尊重原文而保留的;暂不清楚你的主控电路的电源电压是多少伏,所以R1电阻阻值暂没给出,可以先用1K2K等值先试,触发不了再逐渐减小。如果是用的5V则用几百欧就够了,可以参照该光耦的规格书中的触发电流这一参数来调试。至于方波的问题,我上面的图是低电平有效的,而脉宽是可以由软件自定义的,这都不是问题。
2023-08-12 16:26:201

为什么光耦和可控硅经常是在一起连用

主要起隔离和触发的作用.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
2023-08-12 16:26:412

单片机可控硅调光,网上找了好久都没有详细解答

关注这个问题
2023-08-12 16:26:525

光耦控制双向可控硅经典电路,为什么电阻要用360R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我记得这个是一种对称结构
2023-08-12 16:27:113

光继电器,光伏输出光耦,晶体管输出光耦,可控硅输出光耦,晶闸管输出光耦,五个有什么区别呢

那你没有把光耦的概念搞清楚,光耦就是光电耦合器,它内部是由一个发光管和一个接收管组成,你上面说的不是一个光耦而是一个电路了,
2023-08-12 16:27:212

固态继电器常闭端原理

很简单,一个开关三极管,集电极接电阻接基极,电阻适宜,饱和导通,就是常闭触点,基极与发射极短接,三极管不通,两端处于高阻态。
2023-08-12 16:27:312

关于光耦控制双向可控硅的问题。

光耦和器件,前半部分作为亮度采集探头的输入,后半部分为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信号输入,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为灯的控制开关。
2023-08-12 16:27:414

跪求光耦PC817触发单向可控硅BT151-800R电路

老兄老师着个卷子出的简直坑爹啊
2023-08-12 16:27:512

PCB原理图,这个加热模块的工作原理,P12是个加热棒,B1是个熔断丝

MOC3063是个带双向可控硅的光耦,BTA16为双向可控硅,即由单片机PWM_3063经光耦隔离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低电平时加热模块通电加热。另外R26和C33组成浪涌吸收电路,防止浪涌电压损坏双向可控硅。
2023-08-12 16:28:181

如何用普通的光耦(不是MOC3061,而是EL817或PC817类的光耦)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交流220VAC导通

可以的,但电路复杂,最好用MOC3081
2023-08-12 16:28:283

光耦moc3041控制双向可控硅电路,图1实验没成功,图2还不知道,请高手指点,问题有哪些?

线路错误,A点应串联一只电阻后接到双硅右边和负载之间。B点同样。
2023-08-12 16:28:393

multisim中光耦可控硅在哪里

optocoupler。multisim是一个搭建图纸的软件,光耦可控硅在optocoupler里面,可以模仿不同品质的硅材料。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2023-08-12 16:28:481

如图所示,五个固态继电器一边接五个电磁阀,一边接plc,请问固态继电器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就是继电器的一种而已 起通断作用
2023-08-12 16:29:094

单片机+MOC3041控制双向可控硅,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过零检测电路?我单片机一直让光耦导通不就行了吗?

MOC3041本身就带了过零触发,无需外带
2023-08-12 16:29:204

有源光耦固态继电器与无源光耦固态继电器的区别

光耦继电器: 光电继电器是固态继电器的一种。这是固态光电继电器。一般来说,继电器是机械触点。通过使电流通过线圈,它们变成磁性触点,从而控制接通状态。光耦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光耦差不多(其实等效电路图是一样的)。2.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隔离装置用于实现控制端子和负载端子之间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使用微小的控制信号直接驱动大电流
2023-08-12 16:29:302

请大师发份关于开关电源电路中的用PC817光耦做过零检测信号和用MOC3403做控制可控硅的电路,参考谢谢!!

PC817过零检测是PFC电路还是控制可控硅电路,如果控制可控硅,直接用光耦(我们用MOC3022)控制就可以了,交流电路直接可以关断。就是固态继电器电路(SSR),电路很简单可靠,五个元件。我做过很多。
2023-08-12 16:30:291

关于光耦MOC3023控制双向可控硅(BTA16),这样可行吗?

电工方面的不太懂。继电器的线圈是220V的吗?如果是,则你的电路中该线圈没有电源,所以继电器不会导通。
2023-08-12 16:30:392

利用可控硅BTA06以及光耦MOC3021进行调光的问题

第一,你有没有检测交流电的过零点?第二,你负载用的是什么灯?有些灯是不能调亮度的.第三,交流电一般不是用你所说的那种方法来调亮度的,直流电才那样调.
2023-08-12 16:30:492

紧急求助单片机温控系统思路,光耦控制可控硅,PID算法

你的电路是什么样的?我给你发个例子你看看:include"Globle.h" #include".init.h" extern WordType pca_tmp; /****************************************************************************************** ** 函数名 Timer0_init ** 参数 mode 选择工作方式 ** hvalue TH0的值 ** lvalue TL0的值 ******************************************************************************************* ** 选择项 TIMER0_GATE_ON 选择GATE方式 TIMER0_COUNTER_ON 选择COUNTER方式,如果不选为TIMER方式 TIMER0_MODE_0 方式1 TIMER0_MODE_1 方式2 TIMER0_MODE_2 方式3 TIMER0_MODE_3 方式4 *******************************************************************************************/ void Timer0_Init(UBYTE mode, UBYTE hvalue, UBYTE lvalue) { TMOD&=0xf0; //清空timr0相关的设置位 TMOD|=(mode&0x0f); //设置工作方式 TH0=hvalue; TL0=lvalue; } /****************************************************************************************** ** 函数名 Timer1_init ** 参数 mode 选择工作方式 ** hvalue TH0的值 ** lvalue TL0的值 ******************************************************************************************* ** 选择项 TIMER1_GATE_ON 选择GATE方式 TIMER1_COUNTER_ON 选择COUNTER方式,如果不选为TIMER方式 TIMER1_MODE_0 方式1 TIMER1_MODE_1 方式2 TIMER1_MODE_2 方式3 TIMER1_MODE_3 方式4 *******************************************************************************************/ void Timer1_Init(UBYTE mode, UBYTE hvalue, UBYTE lvalue) { TMOD&=0x0f; //清空timr0相关的设置位 TMOD|=mode&0xf0; //设置工作方式 TH1=hvalue; TL1=lvalue; } /****************************************************************************************** ** 函数名 Timer2_Init ** 参数 mode 选择工作方式 ** hvalue TH0的值 ** lvalue TL0的值 ******************************************************************************************* ** 选择项 S_RCLK 0x20 //产生接受波特率 S_TCLK 0x10 //产生发送波特率 S_EXEN2 0x08 //外部势能 选择 T2EX有负跳变时发生重载或捕捉 S_TR2 0x04 //T2开始运行 选择 开始运行 S_CT2 0x02 //T/C选择 选择 为计数器 S_CPRL2 0x01 //捕捉 重载选择 选择 为捕捉模式 *******************************************************************************************/ void Timer2_Init(UBYTE mode, UBYTE hvalue, UBYTE lvalue) { T2CON=mode; RCAP2H=hvalue; RCAP2L=lvalue; } /****************************************************************************************** ** 函数名 Interrupt_init ** 参数 enable 使能设置 ** run 运行设置 ******************************************************************************************* ** 选择项 S_TIMER1_RUN 0X40 //TIMER1 RUN FLAG S_TIMER0_RUN 0X10 //TIMER0 RUN FLAG S_EXTERN1_MODE 0X04 //外部中断1方式选择 1边沿触发 0电平触发 S_EXTERN0_MODE 0X01 //外部中断0方式选择 1边沿触发 0电平触发 *************************** IE ******************************************** S_GLOBLE_ENABLE 0X80 //EA 使能 S_UART_ENABLE 0X10 //串口中断使能 S_TIMER1_ENABLE 0X08 //Timer1中断使能 S_EXTERN1_ENABLE 0X04 //外部中断1使能 S_TIMER0_ENABLE 0X02 //Timer0中断使能 S_EXTERN0_ENABLE 0X01 //外部中断0使能 *******************************************************************************************/ void Interrupt_init(UBYTE enable, UBYTE run) { IE=enable; TCON=run; } /****************************************************************************************** ** 函数名 Uart_init ** 参数 mode 方式设置 ******************************************************************************************* ** 选择项 S_UART_MODE0 0X00 //UART MODE 0 S_UART_MODE1 0X40 //UART MODE 1 S_UART_MODE2 0X80 //UART MODE 2 S_UART_MODE3 0XC0 //UART MODE 3 S_MULTI_COM 0X20 //多机通信 S_RECEIVE_EN 0X10 //enable receive S_TRANSMIT_8 0X08 //发送第八位 S_RECEIVE_8 0X04 //接收第八位 *******************************************************************************************/ void Uart_init(UBYTE mode) { SCON=mode; } void Devices_init() { Timer0_Init(TIMER0_MODE_1, TH0_VALUE, TL0_VALUE); //定时器0初始化 //Timer1_Init(TIMER1_MODE_2, 0XF5, 0XF5); //定时器1初始化 Timer1_Init(TIMER1_MODE_2, TIMER1_BH, TIMER1_BH); //Timer2_Init((S_RCLK|S_TCLK|S_TR2),TIMER2_BH,TIMER2_BL); //定时器2初始化 Uart_init(S_UART_MODE1|S_RECEIVE_EN); //串口初始化 Interrupt_init((S_UART_ENABLE|S_GLOBLE_ENABLE|S_TIMER0_ENABLE|S_EXTERN0_ENABLE), (S_TIMER0_RUN|S_TIMER1_RUN|S_EXTERN0_MODE)); #if SMOD //double baud-rate PCON|=0x80; #endif ADC_CONTR=0x80; P1M0=0xff; P1M1=0xff; //----------------------------------------- CMOD=0; CCON=0; CL=0; CH=0; CCAP0L=0xAF; CCAP0H=0x00; CCAPM0=0x49; EPCA_LVD=1; CR=1; pca_tmp.bytes.bl=0xAF; pca_tmp.bytes.bh=0x00; }
2023-08-12 16:30:582

关于光耦和可控硅接法问题(如图)

去掉R15,你试试看,也是正常工作的,R15就是防止误出发的作用,可以加大到100K,一定行的,也可以不用R15也是没问题的
2023-08-12 16:31:072

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如图,我用的是MOC3041,双向可控硅是BTA 16-600B,AA1接上面时负载一直工作,

图中可控硅控制极接法有点奇怪,光敏器件无输入时R2提供电压给控制极,可控硅会导通;而光敏器件有输入时,即使饱和导通,由于R3的作用可控硅还是可能导通,起不了开关作用。可控硅控制极一般接在R3与光耦连接处。此时光耦有输入时可控硅导通,无输入时关断。R2为控制极提供触发电压,一般取100欧左右;R3用于消除光耦漏电流影响,防止误触发,一般取1K左右。这两个电阻不需要承受多大的功率,1/8-1/4瓦都可以。R4、C1是阻容吸收电路,一般取几十欧,功率1W。
2023-08-12 16:31:182

光耦可控硅打开后关不死机

控制信号问题、环路稳定性问题。1、光耦可控硅的工作受到控制信号的影响,控制信号一直处于高电平状态,那么光耦可控硅就无法关闭,是由于控制信号电路的设计问题或信号输入的异常导致;检查光耦可控硅的控制信号电路,确保信号输入正常。2、控制回路的稳定性不好,导致光耦可控硅一直保持打开状态,环路不稳定性是由于电源噪声、干扰或其他电路问题引起的;优化控制回路,确保环路稳定性。
2023-08-12 16:31:251

双向可控硅中使用了带过零检测的光耦控制,可是为什么只有半波导通呢?

如果是通过示波器观看,看到负载电压或电流波形是半波的,则问题出在触发电路中,应重点检查触发电路,还可以通过边调压,边看波形,检查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是否正常;如果是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参数、则难以判断故障范围
2023-08-12 16:31:342

光耦和光耦继电器有什么区别?

光耦合器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光耦继电器是用光耦来控制开光状态的固态继电器,光耦继电器可以理解为光耦和可控硅的组合体。
2023-08-12 16:31:441

光耦控制可控硅电阻怎么算的

欧姆定律。光耦控制里,可控硅电阻,在公式的使用范围呢,因此可以用欧姆定律算。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023-08-12 16:32:041

双向可控硅bta16 上电就一直导通,MOC3041无法实现控制,求大神解答

兄弟,你这问题解决了吗?我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2023-08-12 16:32:241

光耦和可控硅的如何接

建议下载MOC3061等光耦的数据手册,上面有典型电路
2023-08-12 16:32:432

bt136 600d应用电路 光耦驱动

没有 R6,有可能做不到正常过零检测。在电路上R7 R6 R3 C2都应该有的。建议检查一下moc3063,BT1有没有损坏,D4 LED可以换接到另一位置较容易清楚控制信号情况。
2023-08-12 16:32:531

驱动可控硅用什么光耦最好

6PIN可控硅输出光耦好。根据查询电子信息网显示,6PIN可控硅输出光耦功率大,输出光耦效果好,且物美价廉,质量好。
2023-08-12 16:33:141

单片机控制可控硅的220V电路 2020-10-03

首先来说,220V交流电的负载是多大,是感性负载负载还是阻性负载,正常输出功率是多大等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1、对于阻性负载 比如普通的灯泡,一般是30到40W左右,如果用220V交流电来控制通断,简单点的就用一个双向 可控硅 直接控制,BT137 电流 达到7A,耐压值600V,驱动灯泡足够了 也可以加一个 光耦 2、对于感性负载 比如 电动机 ,因为它的内部有线圈,100W的电动机在启动的时候可能达到1000W,因此这类电器 电路 就要加多一个阻容吸收电路,必要时候同时加一个 压敏电阻 ,可以使10471,根据实际间距选择合适的压敏 电阻 ,因为瞬导通时候电压很高,这样就有起到过压保护,以防一通电或者关断时候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的电压把可控硅 击穿 ,有时候还会串联一个 电感 。使用可控硅 三极管 MOS管的单片机控制220V交流电通断电路图解 使用单片机控制220V交流电的通断,方法非常多。使用 继电器 是最方便的,但是继电器通断会有声音,很不好,而且继电器有次数限制,容易坏。题主也说明不用继电器,下面提供几种方法吧,供大家参考。 (1)使用双向可控硅,注意是交流电,使用双向可控硅而不是单向可控硅。 这种情况比较简单,但是电路可靠性不高,220V和单片机电源必须共地,电路故障很容易高压烧毁低压端的单片机。 低压控制高压,最好做隔离,上图为使用光耦隔离的控制方式,也可以使用其它物理隔离芯片。 (2)使用三极管、MOS管的控制方式上图是使用MOS管作 开关 的电路原理图,因为是交流电,使用两个N沟道的MOS管背靠背连接,该图只是一部分示意图,真正的电路还有很多关键技术,比如采样交流电的极性、判断零点,实现过零开通、断开,以减少对设备的损耗。以及过流、 短路 保护,区分容性负载上电瞬间的波形与过流、短路波形的区别,防止误保护。使用三极管的原理也是类似的,由于篇幅的原因,就不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真正要详细分析几千字估计都不够。
2023-08-12 16:33:231

关于光耦、可控硅控制大功率电器电路器件参数的选取

使用MOC3061时的参数见上图资料详见:可控硅光耦MOC3061-3062-3063英文手册_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_Sfi3uo5yHiMY10XsLJDn2MQ_4QDFc5EiFmwdnclcim4_MLBNP_rEf3mroHXhIyu82noYe4P5HADBI3Up_8dSJD9SolkPJ3BmjS5y10-OC
2023-08-12 16:33:452

光耦和可控硅上的电阻怎么算

根据光耦两侧的电压,以及光耦能够承受的电流,按照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以及电阻功率
2023-08-12 16:34:041

tlp521是不是线性光耦

TLP521是可控制的光电藕合器件,光电耦合器广泛作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线性光耦是一种用于 模拟信号隔离的光耦器件,和普通光耦一样,线性光耦真正隔离的是电流。线性光耦能够保护被测试对象和测试电路,并减小环境干扰对测试电路的影响。原理: 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2023-08-12 16:34:152

求教高手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有过零检测光耦moc3041(也有moc3023),双向晶闸管BTA16-600B,

你那1K电阻都接错地方了哦!人家在6脚接的
2023-08-12 16:34:375

怎样判断光耦的好坏

方法:用数字万用表的PN结测量端,红表笔“电池+极”接光耦的“1”端,黑表笔“电池-极”接光耦的“2”端(即使光耦的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用另一电表测量“3”“4”端电阻,断开或接通输入端(发光二极管端),输出端电阻应有大幅度变化,说明改光耦是好的。另发光二极管端万用表可用电池串限流电阻代替。 希望各位发表高见。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2023-08-12 16:35:033

我用单片机控制MOC3041触发可控硅调压但电压保持230V不变.3041带过零检测应该不用在加过零检测电路了

一般的,用可控硅来调电压,是控制电源在半周期波上的导通角,因此你的控制信号必须与电源波形同步(不知道你这样做了没有);而通过零点来控制电源导通的,严格来说,没有调节电源电压的作用,而是具有调节电源输出功率的作用。
2023-08-12 16:35:464

利用PWM控制可控硅

如果要求控制加热功率那是需要同步的,如果只是控制通电或断电那就不用同步,如果同步当然就是50HZ 了
2023-08-12 16:35:562

同步开关的发展历史

同步开关(或选相开关 )与现在常用的复合开关相比较,省略了与磁保持继电器接点并联的晶闸管组件,于是结构简化,成本降低,又避免了晶闸管组件所容易出现的故障,因此可靠性大大提高。低压电容器投切开关的应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粗犷到理性精细的发展过程: 仔细分析研究交流接触器和可控硅开关的各自优缺点,我们发现如果把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即发挥接触器运行功耗小的优点,又可实现晶闸管开关过零投切的功能,便可以做出一个较为理想的投切元件,这就是复合开关研发的基本思路。这种投切开关同时具备了交流接触器和电力电子投切开关二者的优点,不但抑制了涌流、避免了拉弧,而且晶闸管功耗明显降低,不再需要配备笨重的散热器和冷却风扇。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关键是两元件间的时序配合必须默契,可控硅开关负责控制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交流接触器负责保持电容器投入后的接通,当接触器投入后可控硅开关就立即退出运行,这样就避免了晶闸管元件的损耗发热。这种看似很理想的复合开关在2002 年全国仅有几家企业可以研发生产,现在生产厂家已增加到数十家。目前的复合开关虽然外型结构和电路有所不同,但内在原理基本相同:用小型三端封装的可控硅作为电容器的投切单元,用大功率永磁式磁保持继电器代替交流接触器负责保持电容器投入后电路的导通,其过零检测元件是一粒电压过零型光耦双向晶闸管。从原理上看,复合开关是一种理想的投切元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还存在着一些缺陷:(1)小型三端(TOP)封装晶闸管由于结构性原因,目前其短时通流容量不能做得很低(低于60A ),反向耐压一般也只能达到1600V 左右,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经仿真和计算得到在38OV 的系统电压下,电容器理想开断时的稳态过电压就可能达到1600V ,当系统电压高于380V (这是常有的情况)或非理想开断时的暂态过电压就可能远大于晶闸管的反向耐压(1600V) ,众所周知晶闸管是一种对热和电冲击很敏感的半导体元件,一旦出现冲击电流或电压超过其容许值,就会立即造成损坏,而且这种损坏是永久性的。实际运行情况也已经表明复合开关的故障率相当高。(2)由于采用了晶闸管等结构复杂的电子元器件,成本随之上升,与交流接触器低廉的价格难以相比。(3)复合开关的过零是由电压过零型光耦检测控制的,从微观上看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零投切,而是在触发电压低于16V~40V 时(相当于2~5度电角度)导通,仍有一定的涌流。(4)复合开关技术既使用可控硅又使用继电器,结构就变得相当复杂,而且由于晶闸管对dv/dt的敏感性也导致其比较容易损坏。由上述分析比较可见,目前使用于低压补偿装中的各种投切开关都不是十分完美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开发一种更为理想的电容器过零投切开关。 同步开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专用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开关,是传统的机械开关与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产物。它吸收了交流接触器控制结构简单,复合开关零电压投入、零电流切除等优点,成功地将投入、切除产生的瞬间涌流控制在额定运行电流的3倍以内,完美地解决了在电容器投切过程中出现的高电压谐波和大涌流等问题。同步开关不再使用晶闸管元件,而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辅以高精度的采样回路和合理的程序设计替换了复合开关中最易损坏的晶闸管元件,不仅避免了因晶闸管组件的存在所容易出现的故障,还将选相精度从原来复合开关的2~5电度角提高到1电度角,在一定意义上的做到了无涌流,实现了较为理想的过零投切;而且为了更进一步抑制电容器投切开关开断时的暂态过电压,同步开关还增设了有效的放电回路,将过电压限定在安全区以内,使其能安全可靠的频繁投切。同步开关应用了单片机技术,不仅能通过RS485通讯控制方式对多至64路电容器进行控制,还具备通讯功能,可将基层单位的电气测量信息实时发送到上级电网,为发展智能化电网作好准备;同步开关还可以实现共补和分补,以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步开关的驱动功耗仅有1-3W,最大限度的做到了节约能源。同步开关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或作为在特殊场合下的开关元件使用,还特别适用于南方户外夏天高温潮湿(+60℃以上)、北方户外低温寒冷(-40℃以下)的恶劣环境下长期运行。综上所述,同步开关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容器投切开关的安全可靠性,还很节能环保、经济耐用,是交流接触器及复合开关理想的换代产品,专家普遍认为:同步开关必将替代复合开关和交流接触器成为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开关的主流。
2023-08-12 16:36:041

怎么测试MOC3021的好坏?用万用表或是示波器啥的。

引脚1到2有大概1.1V的压降,反向测量无穷大。引脚4和6之间应该测量为无穷大或者阻值非常大,兆欧级的。还有一种方法,4和6作为开关,用一个15瓦灯泡做负载,接入220V交流电路,1脚到2脚加入15ma直流电流,限流电阻如果你不会计算,就别试了。给15ma电流灯泡亮,反之熄灭则光耦可控硅是好的。
2023-08-12 16:3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