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为何金属最外层电子排布是3d104s1?

2023-08-22 08:50:24
共1条回复
可乐

1.Cu的最后11个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3d10 4s1,这样保证3d轨道为全满结构,能量低,比较稳定。

2.Cr 的最后6个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3d5 4s1 ,这样保证3d轨道为半满结构,4s轨道也是半满结构,能量低,比较稳定。

拓展资料:

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

1.能量是守恒的,如果能量一部分会升高,另一部分则会下降,所谓下降的一部分就是能量降低的一部分,所以说能量为了保持平衡会自动降低,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此能量最低的状态比较稳定,这就叫能量最低原理。

2.“系统的能量越低、越稳定”,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 这一规律,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然后按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中的顺序依次向能量较高的能级上分布,称为能量最低原理。

3.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下图为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能量最低原理

相关推荐

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是: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
2023-08-13 06:50:221

能量最低原则

能量最低原理,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原则之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为:(1)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或者说,在同一原子里,不会出现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2)能量最低原理——在满足泡利原理前提下,电子将按照使整个原子体系总能量最低的原则填充。(3)洪特规则——在同一亚层的各个能量相等的轨道上,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能量最低原理,指的是“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原则。作为一个体系,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这是因为,某电子的“轨道”不仅与核电荷数、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等参数有关,还运动态地与电子数目以及其他电子各处在什么轨道上有关,其他电子的不同组合会导致对该电子的轨道能的不同影响。这就好比一个足球队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是由球队整体的运动状态决定的一样,不能单看一个队员的状态。因此,“能量最低原理”虽然是原子系统电子排布的一个原则,但它并仅仅只是电子的、质子的、或者是某一种微观粒子的具体属性,而是原子系统的系统性的、宏观的属性。所以能量最低原理的适用性不仅仅是只限原子系统的,而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系统的。
2023-08-13 06:50:421

能量最低原理定义

能量最低原理定义如下:能量最低原理,指的是“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原则。定义:“系统的能量越低、越稳定”,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 这一规律,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然后按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的顺序依次向能量较高的能级上分布,称为能量最低原理。能量最低原理,若干粒子在一起,能量最低的状态是最稳定的平衡态,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这一规律。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当低能量轨道占满后。才排入高能量的轨道,以使整个原子能量最低。原理: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作用:因为能量最低原理,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是有方向性的,任何自发反应,能量守恒,但是熵都变大,因为有能量差,最终才有了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当这些能量差被我们用完的时候,即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能量相等时,被称为热寂。
2023-08-13 06:51:051

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若干粒子在一起,能量最低的状态是最稳定的平衡态,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这一规律。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当低能量轨道占满后。才排入高能量的轨道,以使整个原子能量最低。因为能量最低原理,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是有方向性的,任何自发反应,能量守恒,但是熵都变大,因为有能量差,最终才有了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当这些能量差被我们用完的时候,即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能量相等时,被称为热寂。
2023-08-13 06:51:311

什么物理中的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这就是能量最低原理。  在不违反泡利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
2023-08-13 06:52:391

能量最低原理和构造原理有什么区别?

能量最低是对于电子层的所有层面,先填低能亚层.构造只是和最外层电子有关.
2023-08-13 06:52:503

能量最低原理与洪特规则怎么区别?感觉都是按能量高低排到轨道上去啊。谁能帮我解释下,最好要用自己的语言

这个问题容易产生误解。核外电子排布中所说的能量最低原理中的能量是特指轨道的能量(不考虑电子自旋对电子能量的影响)。而更广义的能量最低原理中所说的能量是指任一系统的自身能量的总和(对于宏观系统即是内能)。对于原子系统而言,广义的能量最低原理要求所有电子的能量(考虑电子自旋对能量的影响)总和最小。因此狭义的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甚至保里(泡利)原理都是广义的能量最低原理的具体要求。反过来说如果不同时满足这三个具体要求,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就不是最低,系统就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即所谓的激发态)。原子通常情况下都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即所谓的基态),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不是不可能存在,而是要存在的话需要外界输入能量,并且存在的时间极短。不同轨道之间能量的差别较大,而电子自旋引起的能量差异较小,因此电子排布时,首先要满足狭义的能量最低原理(同时满足保里原理)。例如2p轨道上有空位(有没有空位是保里原理说了算)时,电子不会排到3s或能量更高的轨道上去。比方碳原子首先填充1s轨道2个电子,再填2s轨道2个电子,剩下的两个电子将排在2p轨道中。至于这两个电子在2p轨道中怎么排就是洪特规则说了算(三个p轨道中的两个分别填充1个电子,且这两个电子自旋平行,这样才能使电子的总能量最低。如果两个电子以自旋相反排在同一个p轨道中这样电子的总能量要比前一方式要高)。
2023-08-13 06:53:091

什么叫能量最低原理

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 从化学上讲: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
2023-08-13 06:53:161

如何判断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

1能量最低原理.对一个基态原子来说,核外电子排布时,总要先占据能量最低的空轨道,并且按由低能级→高能级的顺序依次排布。2洪特规则.电子在等价轨道上排布时,总要尽量单独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平行。这样分布时,原子的能量较低,体系较稳定。洪特规则的特例:同一亚层上当电子全空、半满和全满时要较其它状态稳定。所以,洪特规则也是遵循能量最低原理的,它是能量最低原理的一个补充。3保里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不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即在同一个原子中,不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也就是说:同一原子轨道内,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或简而言之,电子处于基态,轨道没有重组
2023-08-13 06:53:271

能量最低的四个量子数是?

1 能量最低原理 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保里原理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 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想也应该适用于此原理。所以人才会通过各种方式发泄和排解自己的各种能量。这其中包括喜怒哀乐等情绪以运动。不过释放能量的方式还是要注意的,如小孩本身不能存储过多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没有太大的冲击;而成人能够容纳很多的能量,所以感情更深沉丰富。但也有弊端,如果这些能量不能合理的排解,一旦冲垮理智的大坝,江河泛滥,后果不堪设想。我想在我们提升自身修养与胸怀的同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心理能量的警戒线,及时合理宣泄自身的情绪。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2 另外解释一下 是洪特规则 不是洪特原理 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自旋平行的电子数目最多时,原子的能量最低。所以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电子尽可能自旋平行地多占不同的轨道。例如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按能量最低原理和保里不相容原理,首先有2个电子排布到第一层的1s轨道中,另外2个电子填入第二层的2s轨道中,剩余2个电子排布在2个p轨道上,具有相同的自旋方向,而不是两个电子集中在一个p轨道,自旋方向相反。作为洪特规则的补充,能量相等的轨道全充满、半克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 根据以上原则,电子在原子轨道中填充排布的顺序为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下面我们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原则来讨论核外电子排布的几个实例。 氮(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和保里不相容原理,首先有2个电子排布到第一层的1s轨道中,又有2个电子排布到第二层的2s轨道中。按照洪特规则,余下的3个电子将以相同的自旋方式分别排布到3个方向不同但能量相同的2p轨道中。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 2s2 2p3。这种用量子数n和l表示的电子排布方式,叫做电子构型或电子组态,右上角的数字是轨道中的电子数目。也可以用下式比较形象地表明这些电子的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
2023-08-13 06:53:371

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对的

是的!确实如此。1、基态,ground state ,是原子整体所处的能量状态;2、电子受到辐射刺激,无论哪一个轨道上电子吸收到能跳上 一层、两层、三层、、、的能量,这个过程是受激励 exciting、 excitation,然后原子整体处于激发态,excited state!3、激发态是不稳定态,unstable state,再次受到激励会往外跳, 也会自己不小心掉回原来的空位,或别的电子的空位,这个 过程叫做 de-excitation,汉译是退激、退励、退激励、消激励、 、、、、译来译去,都是下里巴人的翻译。4、每一个de-excitation,都会发出一个光子,叫 emission。
2023-08-13 06:53:472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就是主族数,电子层数就是周期数
2023-08-13 06:53:583

关于能量最低原理和熵增加原理

对于孤立系统来说,比如宇宙,总是向着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最终达到热寂对于非孤立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来说,比如地球,是向着稳定的方向进行的
2023-08-13 06:54:082

什么是能量最低原理?有什么规律?原子怎样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排布电子???

就是从低电子层排起,第一层排2个电子,排满了再排第二层8个,再排满了就往第三层排,第三层最多也只能排8个,依次牌下去,四层18个,五层18个,六层32个。为什么这么排,因为元素周期表第一层有2个元素,第二层8个,第三层8个,四层18个,五层18个,六层32个(第七层元素没收集满高考不会考的)
2023-08-13 06:54:282

为什么原子最外层最多只有8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只有18个电子

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及构造原理,可以把电子按能级排布,把电子层分为s(容纳2个电子)p(容纳6个电子)d(容纳10个电子)f(容纳14个电子)能级,如果排到最外层,只能排sp两个能级,所以最多容纳8个电子。
2023-08-13 06:54:38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到底是什么?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Pauli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配对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3、Hund规则: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另外: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亦即下列电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全充满---p6或d10或f14半充满----p3或d5或f7全空-----p0或d0或f0还有少数元素(如某些原子序数较大的过渡元素和镧系、锕系中的某些元素)的电子排布更为复杂,既不符合鲍林能级图的排布顺序,也不符合全充满、半充满及全空的规律。
2023-08-13 06:54:473

无机化学中能量最低原理的能量指什么

在无机化学中,电子在进入轨道时遵循两个原理一个规则,即能量最低原理,包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其中能量最低原理就是电子将首先进入能量相对较低的轨道。原子轨道的能量搞的顺序是1s2s2p3s3p4s3d4p……等。电子将按这个顺序依次进入原子轨道,这就是能量最低原理。
2023-08-13 06:54:571

如何比较原子轨道能量高低?求大神指教

这个问题容易产生误解。核外电子排布中所说的能量最低原理中的能量是特指轨道的能量(不考虑电子自旋对电子能量的影响)。而更广义的能量最低原理中所说的能量是指任一系统的自身能量的总和(对于宏观系统即是内能)。对于原子系统而言,广义的能量最低原理要求所有电子的能量(考虑电子自旋对能量的影响)总和最小。因此狭义的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甚至保里(泡利)原理都是广义的能量最低原理的具体要求。反过来说如果不同时满足这三个具体要求,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就不是最低,系统就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即所谓的激发态)。原子通常情况下都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即所谓的基态),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不是不可能存在,而是要存在的话需要外界输入能量,并且存在的时间极短。不同轨道之间能量的差别较大,而电子自旋引起的能量差异较小,因此电子排布时,首先要满足狭义的能量最低原理(同时满足保里原理)。例如2p轨道上有空位(有没有空位是保里原理说了算)时,电子不会排到3s或能量更高的轨道上去。比方碳原子首先填充1s轨道2个电子,再填2s轨道2个电子,剩下的两个电子将排在2p轨道中。至于这两个电子在2p轨道中怎么排就是洪特规则说了算(三个p轨道中的两个分别填充1个电子,且这两个电子自旋平行,这样才能使电子的总能量最低。如果两个电子以自旋相反排在同一个p轨道中这样电子的总能量要比前一方式要高)。
2023-08-13 06:55:051

能量最低原理就是构造原理吗?

能量最低原理是一个比较大的规律,所有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像构造原理,洪特规则这些都是为了使能量降低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小的规律。
2023-08-13 06:55:281

物理学中有个什么理论的说是能量总是自发的朝能量低的

“能量最低原理”的问题出在将其引用于整个物理学领域甚至非物理学领域。例如有如下论述:【能量最低原理实质就是是势能最低原理,如果物体(系)具有势能,则势能越低,其状态越稳定。势能又是和位置相关的,大小是由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低的,所处的相对位置就低;势能高的,所处的相对位置就高。而无论是处于那种状态的物质,都是朝着势能最低的状态转化的,也就是说所有物质都在追求它的最稳定状态。比如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再比如“水往低处流”,都是事物在向势能最低的趋势发展。】【物体运动的趋势局限于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由物体所处状态到势能最低状态(稳定)所需经历的空间所决定,不取决于物体在该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及可能的加速度。允许物体运动的范围越大,势能也越大。】【能量最低原理的普遍意义就是:在任何保守力作用的物体系中,物体在无其他外力作用时,总是向势能减少的方向变化——即总是自发地、必然地趋于稳定。趋于势能最低的过程中,物体会释放能量。】
2023-08-13 06:55:391

能量最低原理 洪特规则是否矛盾.....

在同一个轨道中的话~两个电子的斥力要比分别在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相同时来的高,能量也更高~当然不矛盾咯~
2023-08-13 06:55:484

排斥态能量为什么高,基态能量为什么低,原理是什么

能量是守恒的,如果能量一部分会升高,另一部分则会下降,所谓下降的一部分就是能量降低的一部分,所以说能量为了保持平衡会自动降低,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此能量最低的状态比较稳定,这就叫能量最低原理。所谓能量最低就是能势最低,相反对周围的引力最大,也叫引力最高原理。能量以波动形式传播,光也是一种能量波,所以,所以光的速度取决于被照射目标引力的大小。因此,光速是可变的。力也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左右一对力可以拉出或挤出能量势垒,从而产生能量,再由能量的平衡运动产生物质(包括暗物质和反物质)。
2023-08-13 06:56:041

为什么最紧密堆积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
2023-08-13 06:56:13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如下:1、Pauli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配对。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3、Hund规则:简并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另外: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亦即下列电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全充满--p6或d10或f14半充满--p3或d5或f7全空--p0或d0或f0还有少数元素(如某些原子序数较大的过渡元素和镧系、锕系中的某些元素)的电子排布更为复杂。既不符合鲍林能级图的排布顺序,也不符合全充满、半充满及全空的规律。而这些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由光谱实验结构得出的,我们应该尊重光谱实验事实。对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只要掌握一般规律,注意少数例外即可。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2023-08-13 06:56:221

能量最低原理 能级排序如何记忆

高中只需要掌握到3d 4s 就可以了,不需要记到这么多。
2023-08-13 06:56:393

电子轨道能量有什么规律?

就是洪特规则!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自旋平行的电子数目最多时,原子的能量最低。所以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电子尽可能自旋平行地多占不同的轨道。例如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按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首先有2个电子排布到第一层的1s轨道中,另外2个电子填入第二层的2s轨道中,剩余2个电子排布在2个p轨道上,具有相同的自旋方向,而不是两个电子集中在一个p轨道,自旋方向相反。作为洪特规则的补充,能量相等的轨道全充满、半满或全空的状态比较稳定。  根据以上原则,电子在原子轨道中填充排布的顺序为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2023-08-13 06:56:501

什么是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是: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
2023-08-13 06:57:081

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是: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
2023-08-13 06:57:291

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若干粒子在一起,能量最低的状态是最稳定的平衡态,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这一规律。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当低能量轨道占满后。才排入高能量的轨道,以使整个原子能量最低。因为能量最低原理,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是有方向性的,任何自发反应,能量守恒,但是熵都变大,因为有能量差,最终才有了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当这些能量差被我们用完的时候,即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能量相等时,被称为热寂。
2023-08-13 06:57:501

最低能量原则

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保里原理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 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 基态。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  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想也应该适用于此原理。所以人才会通过各种方式发泄和排解自己的各种能量。这其中包括喜怒哀乐等情绪以运动。不过释放能量的方式还是要注意的,如小孩本身不能存储过多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没有太大的冲击;而成人能够容纳很多的能量,所以感情更深沉丰富。但也有弊端,如果这些能量不能合理的排解,一旦冲垮理智的大坝,江河泛滥,后果不堪设想。我想在我们提升自身修养与胸怀的同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心理能量的警戒线,及时合理宣泄自身的情绪。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2023-08-13 06:59:151

能量最低原理是什么?

能量最低原理是: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
2023-08-13 06:59:221

能量最低原则

  最低能量原则: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之一,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条件下,电子的排布总是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能量是守恒的,如果能量一部分会升高,另一部分则会下降,所谓下降的一部分就是能量降低的一部分,所以说能量为了保持平衡会自动降低,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此能量最低的状态比较稳定,这就叫能量最低原理。
2023-08-13 06:59:421

什么叫能量最低原理

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从化学上讲: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
2023-08-13 06:59:501

能量最低原理

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保里原理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 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想也应该适用于此原理。所以人才会通过各种方式发泄和排解自己的各种能量。这其中包括喜怒哀乐等情绪以运动。不过释放能量的方式还是要注意的,如小孩本身不能存储过多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没有太大的冲击;而成人能够容纳很多的能量,所以感情更深沉丰富。但也有弊端,如果这些能量不能合理的排解,一旦冲垮理智的大坝,江河泛滥,后果不堪设想。我想在我们提升自身修养与胸怀的同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心理能量的警戒线,及时合理宣泄自身的情绪。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2023-08-13 07:00:002

能量最低原理到底指什么意思

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
2023-08-13 07:00:212

什么是能量最低原理能量最低原理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能量是守恒的,如果能量一部分会升高,另一部分则会下降,所谓下降的一部分就是能量降低的一部分,所以说能量为了保持平衡会自动降低,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此能量最低的状态比较稳定,这就叫能量最低原理。定义: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原理: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作用:因为能量最低原理,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是有方向性的,任何自发反应,能量守恒,但是熵都变大,因为有能量差,最终才有了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2023-08-13 07:00:311

能量最低原理的作用

因为能量最低原理,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是有方向性的,任何自发反应,能量守恒,但是熵都变大,因为有能量差,最终才有了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当这些能量差被我们用完的时候,即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能量相等时,被称为热寂。
2023-08-13 07:00:381

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

1 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低原理。2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例如电子可以从1s跃迁到2s、6p……相反,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所以这里的能量最低是相对不同原子核而言的,并不是说只有氢原子才是能量最低的。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必须先由基态变成激发态才能够反应,这也就是所谓的活化能。
2023-08-13 07:00:552

能量最低原理求解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2023-08-13 07:01:031

能量最低原理的定义

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
2023-08-13 07:01:131

为什么说能量最低原理是自然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是: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
2023-08-13 07:01:451

化学物质结构问题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波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配对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3、洪特规则: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 另外: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亦即下列电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 全充满---p6或d10 或f14 半充满----p3或d5或f7 全空-----p0 或d0或 f0 还有少数元素(如某些原子序数较大的过渡元素和镧系、锕系中的某些元素)的电子排布更为复杂,既不符合鲍林能级图的排布顺序,也不符合全充满、半充满及全空的规律。而这些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由光谱实验结构得出的,我们应该尊重光谱实验事实。 对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只要掌握一般规律,注意少数例外即可。 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1.最低能量原理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怎样才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说,我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们心理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高,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要有外加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当有外加作用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但是它总有时时刻刻想回到基态的趋势。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的。这两种作用的总结果可以得出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遵守下列次序:1s、2s、2p、3s、3p、4s、3d、4p…… 2.波利不相容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要从4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即它所处的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的自旋方向。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这就是保里不相容原理所告诉大家的。根据这个规则,如果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那么,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定相反。也就是说,每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这一点好像我们坐电梯,每个人相当于一个电子,每一个电梯相当于一个轨道,假设电梯足够小,每一个电梯最多只能同时供两个人乘坐,而且乘坐时必须一个人头朝上,另一个人倒立着(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根据保里不相容原理,我们得知:s亚层只有1个轨道,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p亚层有3个轨道,总共可以容纳6个电子;f亚层有5个轨道,总共可以容纳10个电子。我们还得知:第一电子层(K层)中只有1s亚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第二电子层(L层)中包括2s和2p两个亚层,总共可以容纳8个电子;第3电子层(M层)中包括3s、3p、3d三个亚层,总共可以容纳18个电子……第n层总共可以容纳2n2个电子。 3.洪特规则 从光谱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洪特规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洪特规则的第二个含义是对于同一个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 全满(s2、p6、d10、f14) 半满(s1、p3、d5、f7) 全空(s0、p0、d0、f0)时比较稳定。这类似于我们坐电梯的情况中,要么电梯是空的,要么电梯里都有一个人,要么电梯里都挤满了两个人,大家都觉得比较均等,谁也不抱怨谁;如果有的电梯里挤满了两个人,而有的电梯里只有一个人,或有的电梯里有一个人,而有的电梯里没有人,则必然有人产生抱怨情绪,我们称之为不稳定状态。
2023-08-13 07:02:061

铜的电子排布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了么

[Ar]3d104s1没有违背能量最低的原理因为有一条叫,电子半满或全满的时候能量更低比起[Ar]3d94s2,[Ar]3d104s1d和s轨道都是半满全满状态,更稳定希望可以帮助你,不懂可以继续问
2023-08-13 07:02:131

Cu和Cr的最后6个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什么

1.Cu的最后11个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3d10 4s1,这样保证3d轨道为全满结构,能量低,比较稳定。2.Cr 的最后6个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3d5 4s1 ,这样保证3d轨道为半满结构,4s轨道也是半满结构,能量低,比较稳定。拓展资料: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1.能量是守恒的,如果能量一部分会升高,另一部分则会下降,所谓下降的一部分就是能量降低的一部分,所以说能量为了保持平衡会自动降低,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此能量最低的状态比较稳定,这就叫能量最低原理。2.“系统的能量越低、越稳定”,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 这一规律,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然后按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中的顺序依次向能量较高的能级上分布,称为能量最低原理。3.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下图为电子排布规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能量最低原理
2023-08-13 07:02:351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到底是什么?

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规律是2*n^2 n是电子层数 如果是三层 那就是2*9=18 也就是说这第三层排完18个电子才到第四层 但K Ca 不是这样 他们分别是2 8 8 1 ;2 8 8 2 1.原子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铌Nb:2,8,18,13 钼MO: 2,8,18,13,1 钯Pd: 2,8,18,18 Uuu:2,8,18,32,32,18,1 Uub:2,8,18,32,32,18,2 Uuq:2,8,18,32,32,18,4 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状态是相当复杂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所处的电子层、电子亚层、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和自旋状况。科学实验还告诉我们,在一个原子里不可能存在着电子层、电子亚层、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和自旋状况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这个原理叫泡利不相容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知道每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根据这一点,可以推算出每个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以上已经提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就是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洪特规则是在等价轨道(指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后来经量子力学证明,电子这样排布可能使能量最低,所以洪特规则也可以包括在能量最低原理中。 3.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从化学的观点来看,金属原子易失电子而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易跟电子结合而变成阴离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显然跟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的强弱主要与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等有关。
2023-08-13 07:02:501

如何判断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

1能量最低原理. 对一个基态原子来说,核外电子排布时,总要先占据能量最低的空轨道,并且按由低能级→高能级的顺序依次排布. 2洪特规则. 电子在等价轨道上排布时,总要尽量单独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平行.这样分布时,原子的能量较低,体系较稳定. 洪特规则的特例:同一亚层上当电子全空、半满和全满时要较其它状态稳定. 所以,洪特规则也是遵循能量最低原理的,它是能量最低原理的一个补充. 3保里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不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即在同一个原子中,不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也就是说:同一原子轨道内,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或简而言之,电子处于基态,轨道没有重组
2023-08-13 07:03:011

轨道,为什么这样才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最稳

能量最低原理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也就是尽可能使体系能量最低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在不违反保里原理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
2023-08-13 07:03:111

铬和铜的电子排布式为什么特殊

这2个遵循能量最低原则和构造原理,3d能级全充满或半充满时能量较低,所以4s只有一个电子;像铁的3d能级不能排半充满,不然剩3个电子在第4能层排列,就不是能量最低,所以在4s能级排满2个电子,剩下的6个就排在3d能级了。其实根据能级交错,4s能级能量比3d能级要低,一般应该先把4s能级排满再排3d能级,但如果3d能级可以排的全充满或半充满就优先排3d能级,所以铬和铜就是这种情况,比较特殊。
2023-08-13 07:03:203

什么轨道能量相等?

轻轨的特点是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而且安全性高,从运量来区分,地铁的运输量最大,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至6万人次,轻轨可运送2万至3万人次,有轨电车的运量最小,只有1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地铁”相对应,城市公交系统中的有轨电车、导轨胶轮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列车在技术上完全不同,因此不属于轻轨系统。1.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优点。城市轻轨与地下铁道、城市铁路及其它轨道交通形式构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它可以有效缓解人口与交通资源、汽车与交通设施之间的紧张关系。轻轨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现状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选择。2.它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出行,使居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轻轨也更符合绿色交通的标准,轨道延伸之处的大规模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更有利于环境综合治理。3.轻轨的特点是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而且安全性高,从运量来区分,地铁的运输量最大,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至6万人次,轻轨可运送2万至3万人次,有轨电车的运量最小,只有1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地铁”相对应,城市公交系统中的有轨电车、导轨胶轮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列车在技术上完全不同,因此不属于轻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指的是在轨距为1435毫米国际标准双轨上运行的列车,列车运行利用自动化信号系统。
2023-08-13 07:03:482

泡利不相容原理与能量最低原理之间的关系

既然都要满足,不必追究二者的先后吧
2023-08-13 07:0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