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最早的车是谁发明的?

2023-08-22 15:53:45
共1条回复
gitcloud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指南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控制论机械之一。用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的话说,中国古代的指南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迈向控制论机器的第一步”,是人类“第一架体内稳定机”。

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南方有个九黎部族。有一年,他们的首领蚩尤,与炎帝族发生了冲突。于是,炎帝族和黄帝族联合起来,在涿鹿同九黎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蚩尤使用魔法,造出漫天的大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围在里面。正当黄帝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个叫风后的臣子做了一辆指南车。有了指南车的引导,黄帝统帅的军队冲破重重迷雾,终于战胜了蚩尤。

据历史记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过指南车,可是他的制造方法不久就失传了。到了三国时,有个叫马钧的重新造出了指南车。这种车要用马拉着走。车上装有一个木头做的“仙人”,无论车子怎祥改变方向,“仙人”总是面向南方,右手臂也指出南方。即使道路是圆形的,“仙人”也会随着自动调整,指向南方。这是怎么回事呢?

指南车与司南、指南针等相比在指南的原理上截然不同。它的车箱里装着非常巧妙而复杂的机械。是一种双轮独辕车。它的中央有一个大平轮,木头人就竖立在上面。在大平轮两旁,装着很多小齿轮。如果车子向左转,右边的车轮就会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再带动大平轮,使大平轮相反地向右转。如果车子向右转,同样地,大平轮则向左转。因此,只要指南车开动以前,先让木头人的右手指向南方,以后车子不论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木头人的右手就总是指向南方。指南车是利用齿轮的原理造成的。这种齿轮传动类似现代汽车用的差动齿轮,相当于汽车中差动齿轮的逆向使用原理。这种指南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化设备。

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皇帝的舆架中就列有指南车。可见,指南车最迟在西汉时代就出现了,张衡、马钧以后,我国又有一些科学家造出指南车,史书上都有记载。如南北朝的祖冲之、姚兴,唐朝的金公立等都曾经制造过指南车,但都没有留下有关指南车内部构造的记载。直到宋代吴德仁在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燕肃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又先后制造了指南车。他们的指南车的制造方法和内部结构、部件尺寸在《宋史·舆服志》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解放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根据历史文献复制出了指南车的模型。

指南车设计的关键在于对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的应用,这种轮系结构相当于现代机械结构中的差动齿轮系统。中国古人远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如此巧妙的机构设计方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指南车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高超水平,是中国古代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

指南车的原理

运用齿轮
2023-08-14 00:26:157

指南车原理

指南车的中心勺子是用磁铁做成的,可以在罗盘上自由旋转,原理类似于用磁铁做成的指南针。
2023-08-14 00:26:402

指南车是谁发明呢?

指南车是祖冲之发明的。关于指南车的发明有许多传说和记载。据史书记载,东汉张衡、三国时代魏国的马钧、南齐的祖冲之都曾制造过指南车。《宋史·舆服志》中对指南车的结构和各齿轮大小和齿数都有详细记载。从古籍记载还可以看出,由于指南车的崇高地位与特殊作用,一般前朝灭亡之后,指南车也随之毁坏。指南车其他情况简介。指南车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
2023-08-14 00:26:561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指南车结构简介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指南车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草图   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特定条件下,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仍指南。在技术上又胜记里鼓车一筹。   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设计草图   据考证指南车是谁发明的问题,三国魏马钧于青龙3年(235年)创造指南车,虽有记载,但造法失传。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进兵长安,后秦姚兴使令狐生制造指南车。北魏的郭善明也曾研发过,未成,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鸩杀之。南朝的祖冲之又发明一次,《南齐书?祖冲之传》:“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宋史?舆服志》对指南车的机械结构,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述,此车仅用为帝王出行的仪仗。宋、金两朝的燕肃与吴德仁等科学家都研制出指南车,但之后又失传了。《宋史·舆服志》对其机械构造有具体记载 。宋代造法有天圣五年(1027)燕肃所献传统做法和大观元年(1107)内侍省吴德仁所献车制两种。指南车的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在齿轮传动和离合器的应用上已取得很大成就。指南车是古代一种指示方向的车辆,也是古代帝王出门时,作为仪仗的车辆之一,以显示皇权的威武与豪华。   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传说   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传说,最早的记录还得从5000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说起。据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72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   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黄帝生气地说:“什么时候,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听人说过,伯高在采石炼铜的过程中,发现过一种磁石,能将铁吸住。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   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经过几天几夜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然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   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工作原理   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工作原理,相传车箱内部设置有一套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机构。当车子行进中偏离正南方向,向东(左)转弯时,东辕前端向左移动,而后端向右(向西)移动,即将右侧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方的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手臂仍指南方。当车子向西(右)转弯时,则左侧的传动齿轮放落,使大齿轮向左转动,以抵消车子右转的影响。而车子向正前方行进时,车轮与齿轮系是分离的,因此木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如此,不管车子的运动方向是东西南北,或不断变化,车上木人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2023-08-14 00:27:101

指南车是什么原理?

楼上俩位没看问题补充吗?你说了半天都白说了.问的是,无论指向哪里,只要操作一番就可以让车指向南方.而不是开始先确定出南方然后车始终指南.
2023-08-14 00:27:224

指南车是什么原理啊?最好有图

和指南针一样
2023-08-14 00:27:414

指南车的工作原理

车箱内部设置有一套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机构。当车子行进中偏离正南方向,向东(左)转弯时,车辕前端向左移动,而后端向右(向西)移动,即将右侧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方的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手臂仍指南方。当车子向西(右)转弯时,则左侧的传动齿轮放落,使大齿轮向左转动,以抵消车子右转的影响。而车子向正前方行进时,车轮与齿轮系是分离的,因此木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如此,不管车子的运动方向是东西南北,或不断变化,车上木人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2023-08-14 00:27:511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指南车,改进者;鲁班
2023-08-14 00:28:075

指南车与指南针的原理是否一样

不一样指南车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杰出代表。但是,从宋代以后,指南车就失传了。而指南针迅速推广,造成明清两代人们普遍将指南车与指南针混为一谈,形成了一场为时达数百年之久的误传。实际上,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指极性,而指南车是利用机械装置实现定向性的,两者的原理和构造完全不同。
2023-08-14 00:28:261

指南针是怎样发明的?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是东汉的大科学家张衡利用机械原理和齿轮的传动作用,发明了指南车,张衡指南车是一种装有特殊的差速齿轮装置和指向器的单辕双轮车。指南针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一道难题,而且维护了指南车在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进一步维护了中国古老灿烂文明的声誉。中国是最早把指南针用在航海上的,海面上雾再大也不会迷失方向。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区分方位的装置组合在一起。这就是罗盘。后来呀,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传到了欧洲,欧洲的航船上都装了罗盘。扩展资料:指南针的原理:指南针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1、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初人们发现天然的磁石能吸铁,继而又发现磁铁利用地磁吸引,总是指向南端,从而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年代,人们用天然磁铁矿琢磨成当时称为“司南”的指南针。2、沈括的改进:由于“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容易失去磁性,使用起来既不方便,效果又不很好。在北宋时,著名的科学家沈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在物理方面又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利用人工磁化法制成了使用方便、效果较好的指南针,就是用天然磁石上磨擦后带磁性的钢针来指南。3、“罗盘”:南宋时,指南针的架设问题有了新的进展。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记述了两种指南针,即指南鱼和指南龟。它们可看作"水针(水罗盘)"和"旱针(旱罗盘)"的先驱。4、传入欧洲:旱罗盘后来经阿拉伯传人欧洲,在欧洲发展成熟起来。欧洲人又进一步对这种旱罗盘做了改进,使用起来很是方便。这种改进虽然对磁的知识并未增加,甚至也未"改善",但是却对航海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欧洲的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针 (辨方工具)
2023-08-14 00:28:471

指南针和指南车有什么不同..?

fdbnfd
2023-08-14 00:29:048

你们知道黄帝帮炎帝用"指南车"的详细资料么?`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教材 解析: 指南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控制论机械之一。用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的话说,中国古代的指南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迈向控制论机器的第一步”,是人类“第一架体内稳定机”。 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南方有个九黎部族。有一年,他们的首领蚩尤,与炎帝族发生了冲突。于是,炎帝族和黄帝族联合起来,在涿鹿同九黎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蚩尤使用魔法,造出漫天的大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围在里面。正当黄帝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个叫风后的臣子做了一辆指南车。有了指南车的引导,黄帝统帅的军队冲破重重迷雾,终于战胜了蚩尤。 据历史记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过指南车,可是他的制造方法不久就失传了。到了三国时,有个叫马钧的重新造出了指南车。这种车要用马拉着走。车上装有一个木头做的“仙人”,无论车子怎祥改变方向,“仙人”总是面向南方,右手臂也指出南方。即使道路是圆形的,“仙人”也会随着自动调整,指向南方。这是怎么回事呢? 指南车与司南、指南针等相比在指南的原理上截然不同。它的车箱里装着非常巧妙而复杂的机械。是一种双轮独辕车。它的中央有一个大平轮,木头人就竖立在上面。在大平轮两旁,装着很多小齿轮。如果车子向左转,右边的车轮就会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再带动大平轮,使大平轮相反地向右转。如果车子向右转,同样地,大平轮则向左转。因此,只要指南车开动以前,先让木头人的右手指向南方,以后车子不论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木头人的右手就总是指向南方。指南车是利用齿轮的原理造成的。这种齿轮传动类似现代汽车用的差动齿轮,相当于汽车中差动齿轮的逆向使用原理。这种指南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化设备。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皇帝的舆架中就列有指南车。可见,指南车最迟在西汉时代就出现了,张衡、马钧以后,我国又有一些科学家造出指南车,史书上都有记载。如南北朝的祖冲之、姚兴,唐朝的金公立等都曾经制造过指南车,但都没有留下有关指南车内部构造的记载。直到宋代吴德仁在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燕肃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又先后制造了指南车。他们的指南车的制造方法和内部结构、部件尺寸在《宋史·舆服志》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解放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根据历史文献复制出了指南车的模型。 指南车设计的关键在于对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的应用,这种轮系结构相当于现代机械结构中的差动齿轮系统。中国古人远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如此巧妙的机构设计方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指南车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高超水平,是中国古代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卓越成就。
2023-08-14 00:29:321

谁发明了指南车?

是南朝祖冲之发明的
2023-08-14 00:29:428

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它和后世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有何关系?

指南车就会一直知道南在什么方向永远不会迷路
2023-08-14 00:30:189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分别是谁发明的?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 楼主,这些都是许许多多劳动人民发明的,不能说是谁发明的。指南针 相传是在黄帝大战蚩尤时,用来辨认行军方向的工具。指南车事实上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指南车在行进时,仙人的手都指着同一方向。指南车的制作原理和指南针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在战国的时候,才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宋代的时候制造指南针的技术大有进步,间接的也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兴盛,与中国往来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因此学会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到欧洲。 火药 火药是方士在炼丹的过程中所发明的。火龙炮好象一个火箭筒,在火龙炮的头尾各有两只小火箭,小火箭被点燃后会使火箭筒上升,然后点燃火箭筒里面的其他火箭,射向敌军,通常用与水战。 唐代的时候,火药已经被用于战争,宋朝的时候,已经有铁罐型的杀伤性武器。中国的火药是经由蒙古人西征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的。 印刷术 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用手一本一本的抄写出来的,后来出现了拓印、雕版等印刷的方法,但还是很耗时费力,直到宋代的时候,毕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才使印刷技术大大的改进。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一端刻上文字,称为活字印台。印刷时,将活字印台依照文章内容排列,固定在涂有粘剂的底盘上成为活字版,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纸覆压就可以印出文字了。 造纸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殷商的甲骨文中,然后有铸在钟鼎上的钟鼎文(又称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木简上,用绳索贯穿成册。秦汉时代,文字是用笔书写在丝布上,直到东汉时代,宦官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才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造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这种先进的技术经过一千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2023-08-14 00:31:281

利用磁铁发明指南车的是谁

利用磁铁发明指南车的是马钧。历史上关于指南车的发明人是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就是黄帝大战蚩尤,造出的指南车,不过三国时期马钧早出指南车更为可靠,因为就是从三国开始有了关于指南车的记载。 利用磁铁发明指南车的是谁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 它是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 指南车起源的具体时代未知,历代曾几度失传几度重制,但均未留下具体结构的资料,可能历代的指南车结构也不尽相同,直至宋代才有较完整的资料。
2023-08-14 00:31:531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指南车是祖冲之发明的,它也被称为司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指南车上有个木人,无论车子怎么转向,木人的手始终指向设置好的方向。指南车是作为帝王的仪仗车辆,没有留下具体结构的资料,对于它的来源也无从考证。   指南车的发明者是谁   指南车的发明者是祖冲之,指南车也被称之为司南车,它的原理和指南针不同,指南针是利用电磁效应,而指南车则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每个朝代的指南车结构也不相同。   只能车上一般有一个木人,木人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指南车是人力带动,在行走的时候车内的木制齿轮会转动,会将车轮的偏差传递给木人,木人会指向车子转动方向相反的角度,无论车子怎么转动,木人始终会指向设置好的方向。   指南车曾经作为帝王的仪仗车辆,它在出行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指南车却并没有留下具体的资料。对于它的来源和发明者也无从考证。有的说法认为是黄帝发明的,是在大战蚩尤时给士兵引路的,这种说法在《古今注》和《志林》都有记载。
2023-08-14 00:32:082

指南车是谁发明

祖冲之。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南京),籍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出身范阳祖氏。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2023-08-14 00:32:171

战国时的指南仪器称作什么?四大发明除此之外其余的发明是什么

指南车相传是在黄帝大战蚩尤时,用来辨认行军方向的工具。指南车事实上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指南车在行进时,仙人的手都指着同一方向。 指南车的制作原理和指南针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在战国的时候,才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造纸术约发明于 西汉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 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北宋时期中国出现活字印刷术和火药
2023-08-14 00:32:311

司南勺、指南针、指南车各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谁最早明确记载地磁偏角现象的?

最早明确记载地磁偏角的人是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
2023-08-14 00:32:393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呢)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呢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呢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 2、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 3、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运而手常指南”。 4、指南车的发明较早。 5、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 6、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 7、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 8、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 9、扩展资料马钧的主要发明:马钧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大师。 10、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 11、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 12、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13、马钧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 14、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 15、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 16、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 17、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 18、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钧。
2023-08-14 00:32:472

记里鼓车和指南车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在车辆发展的过程当中,从机械结构方面来说,我国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的出现尤其重要。从三国时期开始,历代史书差不多都有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的记载,《宋史》详细地记载了它们的内部构造。记里鼓车是配有减速齿轮系的古代车辆,因车上木人击鼓以示行进里数而得名,一般作为帝王出行仪仗车辆,至迟在汉代已问世。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车轮在地面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变换为凸轮杠杆作用使木人抬手击鼓。足轮直径6尺,圆周18尺,转100周,车行180丈,恰合1里之数。车行1里,中平轮只转1周。在中平轮的轴上装上一个起凸轮作用的拨子,拨动木人的手臂,就可以使木人击鼓1次。也就是车行1里击鼓1次。如果再加上一个10齿的小平轮和一个100齿的上平轮,每当车行10里的时候,上平轮才能转1周,它上面的拨子拨动另一个木人的手臂,使木人击镯1次。记里鼓车的整个齿轮系是和车辆同行同止的,只要车轮一转动,整个齿轮系就随着转动,车轮一停下来,整个齿轮系也就随着停下来了。从记里鼓车的内部构造来说,所应用的减速齿轮系统已相当复杂,可以说是现代车辆上计程仪的先驱。指南车是古代一种指示方向的车辆,也是古代帝王出门时,作为仪仗的车辆之一。它起源很早,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它的工作原理是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车箱当中有一个平放的一个大齿轮是中心大平轮,其轴向上伸出,轴上立一个木人伸臂南指。中心大平轮转多少度,轴上的木人同样也转多少度。左右小平轮是两个小齿轮,分装在中心大平轮的两边,起传动作用,当车一直向前行驶的时候,左右小平轮和中心太平轮是分离的,不相接触,因此,两边足轮的转动不影响中心大平轮。当车辆向左转弯时,辕的前端向左移动,辕的后端就向右移动,辕后端的绳向右经过滑车,把右边的小平轮放落,和中心大平轮相接触。结果中心大平轮受右边车轮的影响向右转动,恰好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比如车向左转60度,中心大平轮就向回转,向右转60度,使木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变,只要一开始行车的时候木人的手臂向南指,此后不管车向东或向西转弯,由于齿轮系的作用,使木人保持原来的方向,手臂始终指向南方。记里鼓车本身具有一套减速齿轮系使运动变慢,最后一根轴在车行1里或10里的时候才转1周,而指南车的齿轮系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它是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中心大平轮和附足子轮或联或断的设计,在技术上又胜记里鼓车一筹。总之,这两种车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能力,显示了我国古代机械技术的卓越成就。
2023-08-14 00:33:021

我国四大发明,简述其发明,应用,传播过程和意义。

资料上有
2023-08-14 00:33:485

历史 问答

1.指南针发明于战国时期,称为“司南”。2.指南针在两宋时得到发展,研制出了指南针和指南鱼;明朝在航海中广泛使用罗盘针。3.指南针应用于行军和航海,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作用。4.北宋时阿拉伯人学会了制造指南针的方法,把这个方法传到了欧洲。到了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阿拉伯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用指南针来航海。
2023-08-14 00:34:045

指南车是谁发明制造的?

创建这个网站的人…………
2023-08-14 00:34:222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三国马钧发明指南车的故事(2)

到三国时期,人们只从传说上了解到指南车,但谁也没见过指南车是啥模样。当时,在魏国作给事中官的马钧对传说中的指南车极有兴趣,决心要把它重造出来。然而,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知道马钧的决心后,都持怀疑态度,不相信马钧能造出指南车。 有一天,在魏明帝面前,一些官员就指南车和马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散骑常侍高堂隆说:“古代据说有指南车,但文献不足,不足为凭,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骁骑将军秦朗也随声附和道:“古代传说不大可信,孔夫子对三代以上的事,也是不大相信的,恐怕不能有什么指南车。” 马钧说:“愚见以为,指南车以往很可能是有过的,问题在于后人对它没有认真钻研,就原理方面看,造指南车还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高堂隆听后轻视地冷冷一笑。秦朗则更是摇头不已,他嘲讽马钧说:“你先生名钧,字德衡,钧是器具的模型,衡能决定物品的轻重,如果轻重都没有一定的标准,就可以作模型吗?” 马钧道:“空口争论,又有何用?咱们试制一下,自有分晓。”随后,他们一起去见魏明帝(曹睿),明帝遂令马钧制造指南车。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场争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023-08-14 00:34:291

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指南针
2023-08-14 00:34:4114

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怎么被发明的?具体资料是什么?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出现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底部光滑,可以在平滑的铜质或木质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下来,勺柄就会指向南方。人们管它叫“司南”。大约在北宋初期,我国古人又创制了一种新的指南工具——指南鱼。指南鱼用一块薄钢片做成,形状像鱼,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像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宋代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和指南龟。木指南鱼是用木块刻成的,鱼腹里放入一块磁性强的天然磁石,用蜡封好,在鱼口插入一根针,此鱼就能指南了。指南龟的制法和原理与木指南鱼基本相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指南针指南“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沈括第一次发现,磁针虽然朝着南方,但不是指的正南,而略有些偏东。这就是磁偏角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磁极与地理的南北极不重合,略有些偏差。这一发现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在西方,直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有磁偏角存在,比我国沈括晚了400多年。据史料记载,东汉的张衡发明过指南车。指南车上装有非常复杂巧妙的机械。它的中央是一个大平轮,木头人就竖立在上面,在大平轮的两旁,还装有很多小齿轮,如果车子向左转,右边的车轮就会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再带动大平轮,使大平轮相反地向右转。于是,木头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2023-08-14 00:35:127

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火药,,,
2023-08-14 00:35:3211

记里鼓车的原理

记里鼓车的基本原理和指南车相同,也是利用齿轮机构的差动关系。当年,张衡制造的记里鼓车可惜没有较详细的记载,东汉以后,有关记里鼓车的记载虽然有些零星的字句,但都太简略。到北宋时的记里鼓车制造方法更有改进,《宋史·舆服志》记载比较详细,大体说记里鼓车外形是独辕双轮,车箱内有立轮、大小平轮、铜旋风轮等,轮周各出齿若干,“凡用大小轮八,合二百八十五齿,递相钩锁,犬牙相制,周而复始。”记里车行一里路,车上木人击鼓,行十里路,车上木人击镯。总之,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形状虽然在历代制造时都有些改进,但它的差动齿轮原理可以肯定在1800多年前已经被张衡所应用了。记里鼓车的记程功能是由齿轮系完成的。车中有一套减速齿轮系,始终与车轮同时转动,其最末一只齿轮轴在车行一里时正好回转一周,车子上层的木人受凸轮牵动,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一次,以示里程。至于“十里击镯”的记程
2023-08-14 00:35:582

指南车的原理

指南车原理:它有两个轮子,当车子转向时,两个轮子的转速会产生差异。这个转速的差别会通过差动齿轮装置驱动小人转向。经过矫正和调试,小人转向的角度恰好可以补偿车子的转向,于是无论车子如何转向,小人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扩展资料:指南针在崎岖的山地的指向:指南车一个轮子固定,转动另一个轮子使车原地转一圈。在平地上的时候,那个转动的轮子走过的长度是两倍的轴距乘以圆周率,通过差速器,小人向反方向旋转360°。补偿了车子的转动,因此小人抬起的手臂指向原来的方向。而如果车停在一个小山包上,那么转动轮子所画出的圆周的周长就会比这个数字小。差速器传递给小人的转向角就会小于360°,因此小人的手臂就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小车向左转,小人的手臂就向左偏,反之亦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车
2023-08-14 00:36:241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1、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2、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3、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更多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a48e8161583902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14 00:36:381

请问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1、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2、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3、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更多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a48e8161583902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14 00:36:451

我想问一下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1、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2、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3、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更多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a48e8161583902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14 00:36:531

指南车的介绍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来指明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车辆行走(《宋史》则说原有“驾士”十八人),由车轮的转动来带动齿轮的转动,再由齿轮的转动来带动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宋史对科学有一定扭曲,此史料有待考证。
2023-08-14 00:37:031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

1、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2、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3、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更多关于指南车是谁发明的,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a48e8161583902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8-14 00:37:181

定轴式指南车要使木仙人所指方向保持不变,车必须直行,或纯拐弯(一轮转动,另一轮原地不动),为什么?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2023-08-14 00:37:261

历史上的指南车是怎么回事?这说明了什么?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2023-08-14 00:37:352

指南车黄帝发明还是祖冲之?

祖冲之跟黄帝不是一个时期的人。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散布大雾,黄帝造指南车大破蚩尤军
2023-08-14 00:38:002

指南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西汉。根据查询百度百科网可知,关于指南车的出现时间,刘仙洲在所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说指南车的发明应以古籍《西京杂记》记载为据,定为西汉。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2023-08-14 00:38:161

指南车使用方法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2023-08-14 00:38:363

指南车是什么

指示方向的工具
2023-08-14 00:38:583

指南车和指南针有什么不同?

指南车跟指南针不是同1样东西!2者虽然都是指明方向!但是指南车不是靠磁性来工作的!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2023-08-14 00:39:081

指南车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西汉时期吧。
2023-08-14 00:39:173

神话中的指南车是否真的存在?我们老师说其实就是指南针,是么?古人那么聪明?

存不存在已经无可考证了,你们老师说指南车就是指南针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是利用地球磁极对磁石的引力作用。具体的你可以参考下有关指南针的原理。
2023-08-14 00:39:331

根据《宋史74舆服志》记载,指南车是利用什么机构实现方向辨别的

《宋史·舆服志》则详细地记载了燕肃和吴德仁所造指南车的结构和技术规范,成为世界史上最宝贵的工程学文献。燕肃的指南车是一辆双轮独辕车,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车中,除两个沿地面滚动的足轮(即车轮)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宋史·舆服志》分别记载了这些齿轮的直径或圆周以及其中一些齿轮的齿距与齿数。由齿数、转动数,并保证木人指南的目的,可见古人掌握了关于齿轮匹配的力学知识和控制齿轮离合的方法。车轮转动,带动附于其上的垂直齿轮 (称「附轮」或「附立足子轮」) ,该附轮又使与其啮合的小平轮转动,小平轮带动中心大平轮。指南木人的立轴就装在大平轮中心。当车转弯时,只要操作车上离合装置,即竹绳、滑轮(分别居于车左或车右的小轮) 和铁坠子,就可以控制大平轮的转动,从而使木人指向不变,例如,当车向右转弯,则其前辕向右,后辕必向左。此时只要将绕过滑轮的后辕端绳索提起,使左小平轮下落,从而与大平轮离开;同时使右小平轮上升,从而与大平轮啮合,大平轮就随右小平轮而逆转。由于各个齿轮匹配合理,车轮转向的弧度与大平轮逆转弧度相同,故木人指向不变。其后,吴德仁鉴于燕肃所制的指南车不能转大弯,否则指向就失灵这一大缺点,重新设计制作指南车。吴德仁指南车基本原理与燕肃一致,只是在附设装置方面较为复杂。他的车分上下两层。上层除木人指南外,绕木人还有二只龟、四只鹤和四个童子。上层13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就是为它们设的。下层的齿轮装置与结构如前所述,是他发明了绳轮离合装置,以保证车转大弯也不影响木人指向。李约瑟博士在对指南车的差动齿轮作详细研究后指出:无论如何,指南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共协稳定的机械(homoeostatic machine) ;当驾车人与车辆成一整体看待时,它就是第一部摹控机械。
2023-08-14 00:39:401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呢?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在特定条件下,车子转向时木人手臂仍指南。在技术上又胜记里鼓车一筹。 据考证,三国魏马钧于青龙3年(235年)创造指南车,虽有记载,但造法失传。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进兵长安,后秦姚兴使令狐生制造指南车。北魏的郭善明也曾研发过,未成,扶风人马岳又造,垂成,善明鸩杀之。南朝的祖冲之又发明一次,《南齐书祖冲之传》:“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宋史舆服志》对指南车的机械结构,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述,此车仅用为帝王出行的仪仗。宋、金两朝的燕肃与吴德仁等科学家都研制出指南车,但之后又失传了。《宋史·舆服志》对其机械构造有具体记载 。宋代造法有天圣五年(1027)燕肃所献传统做法和大观元年(1107)内侍省吴德仁所献车制两种。指南车的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在齿轮传动和离合器的应用上已取得很大成就。指南车是古代一种指示方向的车辆,也是古代帝王出门时,作为仪仗的车辆之一,以显示皇权的威武与豪华。 指南车发明的传说关于指南车的发明,最早的记录还得从5000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说起。据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72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黄帝生气地说:“什么时候,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听人说过,伯高在采石炼铜的过程中,发现过一种磁石,能将铁吸住。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经过几天几夜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然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
2023-08-14 00:39:495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呢?

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扩展资料马钧的主要发明:马钧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马钧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钧
2023-08-14 00:41:131

黄帝到底发明指南车了吗?、

是个传说,一般认为没有。西周时期有传说出现,但实际应用还是三国时代。即使是在传说中,也一般认为是黄帝的宰相风后发明的。
2023-08-14 00:41:431

指南车的发现明者是谁 指南车简单介绍

1、相传黄帝发明了指南车。黄帝和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每当战斗即将胜利之时,总是有大雾迷漫山野,让人辨不出方向,以致前功尽弃。原来,这漫天大雾是蚩尤在祭坛上作法所致。黄帝想,必须造出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方能破掉雾,一举破之。他立即吩咐能工巧匠,按照他的计划造指南车。在指南车造好后的一个黄昏,黄帝率领部落,大举进攻蚩尤。这时蚩尤再作雾也不灵了,黄帝部落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在迷雾中大败蚩尤,最终获胜。 2、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2023-08-14 00:4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