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打雷闪电会打坏电脑,是什么原理?

2023-08-22 17:42:35
TAG: 原理
共2条回复
北有云溪

雷电是既具有静电功率损害,也具有高压损害,由于大气的强运动产生的高压可通过电器设备的电源线或天线(主要是长线)瞬间强放电,造成电器设备内的电子元件内部击穿(高压损害)或是熔融(功率损害),最终造成电器设备的永久性损坏.

强大的雷的电压会导致半导体集成电路被瞬间击穿,失去了原有的极性,所以,集成电路就损坏了,电脑是由大量的集成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都坏了,电脑也就坏了。

所以要关闭电脑,预防电击。

小菜G

现在的漏电保护断路器要求能够抗雷电干扰。所以打雷闪电是不会跳闸的。而打坏灯,是雷电产生的浪涌电压(很高的短时间的电压脉冲),可能会损坏灯

相关推荐

打雷的原理

  据了解,打雷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其原理是下雨时乌云里面带有强烈的电荷,当正荷的雷云与负荷的雷云互相撞击,从而产生放电现象,最终产生闪电和雷声。   打雷是怎么产生的?   众所周知,打雷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不过其中的原理也是很容易理解,就是当下雨的时候,天空中带有正荷的雷云与负荷的雷云直接互相撞击,从而产生闪电和雷声,它们是同时产生的,只不过光速比声速快,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雷雨期间,闪电很有可能会袭击地面,也是很容易发生事故的时候。我在这提醒大家,当打雷下雨时,大家尽量呆在家里,关闭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尽量远离金属制物体,以免感应电发生意外。
2023-08-14 04:33:081

打雷是什么原理

打雷的原理是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2023-08-14 04:33:391

为什么会打雷?

自然现象,可以问度娘。
2023-08-14 04:34:135

打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打雷是因为积雨云中的水汽在不断运动的时候产生了静电,导致云端和地面产生了电压差,当电压差很大的时候,就会冲破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出的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打雷。打雷是一种放电现象,当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空气就会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从而形成积雨云,积雨云中有非常多的活跃的水汽,在不停上下窜动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形成静电后,在云的上端会聚集正电荷,下端会聚集负电荷,但地面也是负电荷,当云下端负电荷和地面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差很大的时候,就会冲破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出的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打雷。在打雷天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在家中也要注意电器的使用,最好把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关掉。打雷的原理是介绍: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2023-08-14 04:34:491

打雷是怎么产生的

因为下雨
2023-08-14 04:35:106

打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气静电放电,看见的是闪电,听到的是雷声
2023-08-14 04:35:406

雷是怎么形成的 雷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雷是云体之间、云与大地之间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与大气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形成的现象。在与大气摩擦的过程中,会导致大气产生高温并迅速膨胀,最后产生巨大的声响,这就是经常能够听到的雷声。  雷与电通常是相伴出现的,一般出现在夏季的午后或傍晚。这两个时段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水汽上升,形成积雨云。积雨云各部位聚集着大量正负电荷,形成雷雨云。云层中的电荷越积越多,就会形成雷电。  雷电天气时,可以穿胶鞋出门起到绝缘的作用。头顶炸雷时,若找不到避雷场所,应找地势低的地方蹲下降低重心。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远。
2023-08-14 04:36:191

打雷要下雨的原理是什么

详情请参考“雷雨百度百科”
2023-08-14 04:36:315

打雷时在家使用电器,为什么容易使电器被雷打坏?具体原理是什么?

打雷一般都伴有闪电,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在闪电时电网中会产生感应电,叠加在与原来的电压上,形成浪涌冲击。一般这样的电压都是高于电器的额定电压的,所以就会烧坏电器。如果家里有天线之类的置于房外接收信号,如果在闪电打雷时使用,更有可能直接被闪电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2023-08-14 04:36:531

打雷闪电会打坏电脑,是什么原理?

过载
2023-08-14 04:37:094

为什么会打雷,打雷背后的原理

打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打雷的时候通常都是在于下雨天,因为在下雨的过程中天上的云存在,有正极跟负极两种不同的云层,而下雨的时候,这两种云层就会直接碰撞在一起,当两种云层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就会直接发出闪电,同时在闪电出现的时候,四周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会让周围的空气直接进行受热膨胀,同时去不断的挤压周围的空气,而这一些通过加热膨胀的空气会直接与周围所挤压变异的空气引发出剧烈的爆炸声,从而就会出现打雷这一种现象。 01 而除了以上这种现象以外,当空气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时,也是容易形成打雷现象的,因为当上方空气不稳定时,就会引发一种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而这种运动就会直接形成形状高耸的积雨云,在这积雨云之中它的整一片云中就会充满着大量的水气,这些水气会在上下蹦窜的过程中去产生一种静电现象,而这种静电现象会对云的下端直接产生一种名为负电荷的离子,而在我们的地面中,它也是一种负电荷的离子,这时这两种负电荷之间就会相互去进行排斥。 02 并且还会存在一定的电压差,但是两种布电荷之间它会有一种空气来作为它的绝缘体,所以它在形成的过程中是不会存在任何放电的现象,但是若是他们的电压差,迅速的飙升,大到能够冲破空气绝缘体的话,它就会使空气瞬间爆炸,从而产生雷声,而这种现象它是不会出现闪电的闪电,它是通过云层之间的相互摩擦来进行放电,通常是出现在下雨的时间段,所以在白天的过程中,也是会出现打雷等现象。
2023-08-14 04:37:181

打雷的原理

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产生雷鸣。闪电的形成原因: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一般是这种情况,其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空气原本是不导电的,但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就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而形成带电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称其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称其为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特征雷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闪电。雷电发生时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阳电荷和阴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阳电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阴电的云层相遇;阴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阴阳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千米,但最长可达数百千米。雷击的形成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和雷鸣。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其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其三是"球形雷"。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快,很快就能到达地面,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过一会儿才会传到大地上来。所以就会先听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传到地面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是因为光每秒钟要传播30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只能1秒钟传播0.34千米。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
2023-08-14 04:37:391

打雷闪电究竟是什么原理

云彩是水蒸气,而水的张力小有名气。由于云彩在空中与空气摩擦有的激烈,有的得过且过,致使有的云彩的张力会吸引周围飘逸的电子,甚至会强抢得过且过云彩中飘逸的电子。致使空中有的云彩是有大量电子形成的负电荷云彩。由于适量的电子可以起到干活不累的效果,致使被抢劫一空飘逸电子的云彩,就变成正电荷的云彩。另外云彩本身不是良好的导体,致使相吸到一起,就会在接触的地方憋出巨大的能量,所以产生打擂闪电。
2023-08-14 04:38:082

打雷和闪电有什么不同啊

一个是声音,一个是名词
2023-08-14 04:38:206

为什么在农村打雷的时候要拔网线和电线是什么原理啊?

打雷的时候雷电会产生高压电,会随着电线传送到用户的电器,这时电器如果在使用状态,随着雷电产生高压电将击穿电器设备。雷电的类型属于静电,了解电路的都知道,静电是集成电路的第一大杀手。打雷产生强大的电磁波,对电脑造成硬盘损坏,这种可能性也很小,但不能不计;如果很爱电脑的话最好关掉。不光是农村,在打雷的任何地方,都不行。建议打雷的时候,电视也要停掉。
2023-08-14 04:38:451

下雨为什么会打雷的原理

下雨为什么会打雷的原理 为什么会打雷 高空中有好多股气流在不断地运动.这些气流有的向 上跑,有的向下跑,方向不同,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快,有 的慢.气流的运动使空气中的积云有的向上冲,有的向下降.云和云这之间的磨擦使云带上不同种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因此正电荷和负电 荷分别聚集到云的两端.空气流动越快,云层越厚,带的电就越多.积云所带的电达到 一定程度,就会穿过空气放电,使两种电荷中和.由于电穿过空气的时候会发热,使空 气迅速地膨胀,从而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运输雷. 如果带电的积云离地面比较近,也会因静电感就应使地面带上和云的下层不同的电. 当带的电达到一定程度时,积云就会向地面放电,这就是容易造成灾害的落地雷. 一般来说,地面哪里有突出的东西就容易从哪里放电,所以当我们在旷野上时,不能 到高树下避雨. 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下雪,原理是什么 其实,这些都是属于自然现象,本来是没有所谓的原理的。 只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经验和推敲。找到一种比较合理令人信服的解释方法而已。 打雷是天空中富集正负电的云层相聚和,产生的放电现象。 下雨是云层聚集到一定的湿度在重力作用系下聚集成雨滴下落 下雪跟下雨一样,不过是温度发生改变,水变成雪花 你也可以多看看一些科普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为什么会打雷下雨? 由于江、河、湖、海受到太阳照射,水就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又变作小水滴,最后变成云。组成云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受到下边气流的顶托,上升的气流也在不断把水汽众下面输送到云里来。云里的小水滴、小冰晶在运动中相互碰撞,体积会增大。云下层的水滴慢慢变大,云彩上层的冰晶体积增大以后,掉到云彩层下部的水滴之间,水滴会越来越大。当这些水滴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会下雨了。 为什么会打雷 高空中有好多股气流在不断地运动.这些气流有的向 上跑,有的向下跑,方向不同,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快,有 的慢.气流的运动使空气中的积云有的向上冲,有的向下降.云和云这之间的磨擦使云带上不同种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因此正电荷和负电 荷分别聚集到云的两端.空气流动越快,云层越厚,带的电就越多.积云所带的电达到 一定程度,就会穿过空气放电,使两种电荷中和.由于电穿过空气的时候会发热,使空 气迅速地膨胀,从而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运输雷. 如果带电的积云离地面比较近,也会因静电感就应使地面带上和云的下层不同的电. 当带的电达到一定程度时,积云就会向地面放电,这就是容易造成灾害的落地雷. 一般来说,地面哪里有突出的东西就容易从哪里放电,所以当我们在旷野上时,不能 到高树下避雨. 打雷,是因为空中冷、暖气团的碰撞引起的。一般打雷发生在春末、夏和秋季,尤以夏天居多,冬季绝不会打雷的,是因为夏天空气变化多端,多以冷锋(冷气团主动推动暖气团运动)降雨为主。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小水点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O℃时,便是雨。 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天空中的水汽附着在灰尘上,由于高空气温低,所以水汽附着在灰尘上面后,液化为小水滴,小水滴在云层中到达一定的含量之后,就开始下落(下雨). 而雷是因为云层中产生的正负电极,发生碰撞导致爆炸并产生了闪电,而因为爆炸发出声响,就形成了雷。 海尔兄弟的片头曲 下雨,是天空中的积雨云中带有凝结核的小雨滴承受不住自重,而掉落下来而形成的。而积雨云往往带有电荷。如果一片积雨云带正电荷,而另外一片积雨云带负电荷。那么,当两片积雨云相近时,就会出现电荷中合,也就是放电现象。积雨云中所存电荷量往往是非常大的,在百万库仑左右。而两片积雨云在接近的瞬间,上百万库仑的电荷瞬间放电,形成巨大火花,并且击穿空气,伴发出巨大声响。这便是雷雨与闪电。
2023-08-14 04:38:551

为什么会打雷?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大气中的云层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下面是雷电产生的基本原理:云的形成: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的,其中含有水分和冰粒子。在大气中存在不同高度和温度的云层。电荷分离:在云层中,由于水滴和冰粒子的碰撞,会导致电荷的分离。通常情况下,云的上部带正电荷,而云的下部带负电荷。电荷积聚:由于空气的对流和冰粒子的上升下降,电荷在云内积聚。正电荷和负电荷分别集中在云层的不同区域。电荷放电: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电荷放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闪电是由大量的电荷通过空气中的离子通道迅速释放而产生的。雷声的形成:当闪电放电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使周围空气急剧膨胀,形成激波并产生剧烈的声音,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总结起来,雷电的形成是由于云内的电荷分离和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强烈的闪电和雷声。雷电常常伴随着雷暴天气,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2023-08-14 04:39:051

雷的产生原理

雷也是一种电,它会电死人。
2023-08-14 04:39:163

下雪打雷是什么原因?

云层之间分子摩擦,产生大量不同电性的电荷。当这些不同电性的电荷相遇时就会放电,产生光和声音。光就是闪电,声音就是雷声。
2023-08-14 04:39:572

为什么会打雷? 揭秘雷电的形成原理

总的来说,雷电是由于云层内部的电荷不均匀而形成的。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解释雷电的形成原理,但是雷电仍然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奇和感受。总的来说,雷电是由于云层内部的电荷不均匀而形成的。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能够解释雷电的形成原理,但是雷电仍然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奇和感受。闪电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千度甚至更高。这样高的温度会使周围的空气瞬间膨胀,形成一道声音,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雷声。闪电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千度甚至更高。这样高的温度会使周围的空气瞬间膨胀,形成一道声音,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雷声。雷电是由于云层内部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通常情况下,云层内部的电荷都是正负相间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云层内部的电荷分布会变得非常不平衡,这时就会形成雷电。
2023-08-14 04:40:342

打雷声音的原理是什么?

打雷的声音是“轰隆隆”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扩展资料雷电的产生——雷与闪电,是由空间气体的核外电子被电场激发后形成等离子导电状态,同时也伴随了光辐射和热效应的产生。由于光以及热辐射的作用使其周围空气温度急剧的增加从而产生热膨胀,进而又推动空气形成震荡波,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雷暴声。雷电电场强度有两种因素,其一,闪电的光辐射强度以及雷暴分贝系数也与电场的强度有关,带电云层与地面的距离越近,电场强度就越大。其二,带电云层的电荷量越大,电场强度也就越高,电场强度也与电荷的聚集速度有关。
2023-08-14 04:40:411

为什么会打雷?

为什么会打雷? 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简介: 据专家分析,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天气现象。进入1月中旬以来,暖溼气流异常强盛,气温明显偏高,14日的最高气温达22.1℃,创历史同期最高。而17日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两者交汇,天空中不但下起了雪,而且还响起了惊雷。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原因:为什么会出现雪天打雷的现象 据报道,1970年初春的某天晚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朔风怒吼,下著少见的鹅毛大雪。突然间,天空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这一罕见的天气现象令人感到奇怪。鲁西地区元宵节当天也有大雪伴打雷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下雪天还会打雷呢? 电闪雷鸣,是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但是,只要某时某地的天气具备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条件时,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就能同时出现。 在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高空云层中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雪花从云中落下来时,如果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较高,雪花就会融化成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较低、雪花不能融化,这时就下雪了。 雷雨是由于暖溼空气在区域性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而产生闪电现象。 雷电的形成: 众所周知,雷雨季节的闪电与高压电场中的绝缘物质电离击穿导电是一个道理。在雷雨天气,带电云层所形成的高压电场强度是很高的。通常,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一般是这种情况,其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空气原本是不导电的,但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就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而形成带电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称其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称其为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另外,绝缘体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引力场作用较强,也可称其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在一般的外加电力场中其外围电子呈现为较大的惰性状态很难激发脱离轨道成为带电离子。如果外加电场力超过了其绝缘体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也就是电子的受激发状态,那么其绝缘体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击穿状态而参与导电。在自然界的物质中,天然云母的电导惰性最大,其次是玻璃、陶瓷、塑料等类。 空气是一般的绝缘介质,而纯正单一的气体其原子核外围电子的游离惰性也是很强的。然而空间气体中的成分并不纯正,也掺杂有其他的物质颗粒或者是水分子而极易构成低电场下形成的离子态。介质击穿电离导电,是电工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面对自然界所形成的强大电场,由空间气体形成的绝缘介质是微不足道的,数亿伏特的电压场很容易将气体核外电子激发游离而成为带电离子参与导电。绝缘介质击穿就是绝缘物质构成的离子态,高压电场形成的弧光放电现象,就是绝缘介质核外电子被激发游离后形成的能量释放所产生的光辐射。 雷与闪电,是由空间气体的核外电子被电场激发后形成等离子导电状态,同时也伴随了光辐射和热效应的产生。由于光以及热辐射的作用使其周围空气温度急剧的增加从而产生热膨胀,进而又推动空气形成震荡波,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雷暴声。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越大杂质越多,被高压电场击穿电离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什么会有闪电?为什么会打雷? 闪电形成的原因 气流在雷雨云中会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产生静电.这些电分两种.一种是带有正电荷粒子的正电,一种是带有负电荷粒子的负电.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就象磁铁一样.正电荷在云的上端,负电荷在云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电荷.云和地面之间的空气都是绝缘体,会阻止两极电荷的电流通过.当雷雨云里的电荷和地面上的电荷变得足够强时,两部分的电荷会冲破空气的阻碍相接触形成强大的电流,正电荷与负电荷就此相接触.当这些异性电荷相遇时便会产生中和作用(放电).激烈的电荷中和作用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闪电]. 大多数的闪电都是连线两次的.第一次叫前导闪接,是一股看不见的空气叫前导,一直下到接近地面的地方.这一股带电的空气就象一条电线,为第二次电流建立一条导路.在前导接近地面的一刹那,一道回接电流就沿着这条导路跳上来,这次回接产生的闪光就是我们通常所能看到的闪电了. 打雷的原因 现在知道电荷中和作用时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瞬间放出大量的热会将周围的空气加热到30000摄氏度的高温.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所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不要忘记告诉小宝宝,雷电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的.) 闪电若落在近处,我们听到的就是震耳欲聋的轰隆声.闪电若是落在较远处,我们听到的是隆隆不觉的雷鸣声.这是因为声波受到大气折射和地面物体反射后所发出的回声. 雷电发生的必要条件 1.空气要很潮溼; 2.云一定要很大块的; 天气干燥的地区一般不容易出现雷电。 闪电的过程 如果我们在两根电极之间加很高的电压,并把它们慢慢地靠近。当两根电极靠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在它们之间就会出现电火花,这就是所谓“弧光放电”现象。 雷雨云所产生的闪电,与上面所说的弧光放电非常相似,只不过闪电是转瞬即逝,而电极之间的火花却可以长时间存在。因为在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可以人为地维持很久,而雷雨云中的电荷经放电后很难马上补充。当聚集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云内不同部位之间或者云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很强的电场。电场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千伏特/厘米,区域性区域可以高达1万伏特/厘米。这么强的电场,足以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闪电。 肉眼看到的一次闪电,其过程是很复杂的。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相对的下垫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在电荷越积越多,电场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云底首先出现大气被强烈电离的一段气柱,称梯级先导。这种电离气柱逐级向地面延伸,每级梯级先导是直径约5米、长50米、电流约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约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级一级地伸向地面,在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便突然向上回击,回击的通道是从地面到云底,沿着上述梯级先导开辟出的电离通道。回击以5万公里/秒的更高速度从地面驰向云底,发出光亮无比的光柱,历时40微秒,通过电流超过1万安培,这即第一次闪击。相隔几秒之后,从云中一根暗淡光柱,携带巨大电流,沿第一次闪击的路径飞驰向地面,称直窜先导,当它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再向上回击,再形成光亮无比光柱,这即第二次闪击。接着又类似第二次那样产生第三、四次闪击。通常由3—4次闪击构成一次闪电过程。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在...... 下雪天为什么会打雷呢? 打雷,是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下雪,多在冬天,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但是,只要某时某地的天气形势,具备了既能下雪,又有打雷的条件,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就能够在一天里同时出现。 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高空云中的气温在0℃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雪花从云中落下来,人们在地面上所看到的究竟是雪还是雨呢?这就要看近地面层几百米以内的温度了,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比较高,雪花降落时,就会在近地面层低空中重新融化,成为雨滴,这时我们看到的就是落雨。相反,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比较低,雪花不能融化,这时就下雪了。一般来说,地面气温在3℃或2℃以下时,就会出现下雪的现象。 雷雨,是由于暖溼空气受到某种原因(比如活动在冷空气的上面,或是受到地形影响,如山脉的斜坡作用等等),向上擡升;当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积雨云时,雷雨就很容易发生了。 我们再来看看1970年3月12日晚上,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天气条件吧J当时近地面层的冷空气,是从华北经黄海北部一带流到长江下游来的,温度很低,到了傍晚以后,长江中、下游的气温下降到o℃左右,这时具备了下雪的条件。当时在冷空气的上面,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从南方海洋上吹来的很强盛的暖溼空气,在长江中、下游正好同冷空气汇合,并且沿着低层冷空气猛烈爬升,于是在将要下雪的层状云中发生了强烈的对流现象,形成了积雨云,所以产生了一面下雪,一面打雷的天气现象。 有人说:“下雪天打雷,从来没见过,是种不吉之兆。”这多数是由于不认识天气现象,受到旧社会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 天上为什么会打雷 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据专家分析,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暖溼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溼空气被迫擡升,对流加剧,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天气现象。进入1月中旬以来,暖溼气流异常强盛,气温明显偏高,14日的最高气温达22.1℃,创历史同期最高。而17日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两者交汇,天空中不但下起了雪,而且还响起了惊雷。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会出现雪天打雷的现象 据报道,1970年初春的某天晚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朔风怒吼,下著少见的鹅毛大雪。突然间,天空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这一罕见的天气现象令人感到奇怪。今年鲁西地区元宵节当天也有大雪伴打雷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下雪天还会打雷呢? 电闪雷鸣,是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但是,只要某时某地的天气具备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条件时,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就能同时出现。 在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高空云层中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雪花从云中落下来时,如果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较高,雪花就会融化成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较低、雪花不能融化,这时就下雪了。 雷雨是由于暖溼空气在区域性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而产生闪电现象。 baike.baidu/view/17932 为什么会有打雷 雷电(闪电)的形成(雷电是什么?) 雷电的形成由于大气层之压力和温度变动,使气流向上运动,此向上气流在积雨云的柱形中心能具有超过120km/h的速度,亦能引起乱流危及飞机同时它也能引起电荷分离,由研究瀑布得知沉降的细微质粒取得正电荷,较粗大的质粒取得负电荷,云层中的向上气流将较细之正离子携往高空,如此就把两种电荷分离形成一带电场,较粗重之负电离子沉于积雨云之底部,因此约有90%以上的放电会发生在带负电云层底部与受感应而带有正电的大地之间。 关于雷击 当带电的积雨云下降至3000M~4000M之高空时雷云之电场强度可能破坏空气之介电能力,由雷云底部产生以106~107米/秒移动速度之向下先导,同时由于空间电力线在尖端处较密集,使大地感应之电荷较易于尖端处破坏空气介质产生一向上闪流(upward streamer),当向下先导往下移动时,许多被感应之尖端会同时产生向上闪流企图与向下先导结合,此时任何一向上闪流与雷电向下先导相结合形成一泄流通道而构成一次雷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雷勾动地火」。 关于雷害 当雷暴发生时所产生的雷害大致上可分成二大类: 第一类 直接雷的雷害; 就是眼睛看的见的雷击(闪电)。雷电由天空落下,通常造成的危害是建筑物、树木、行人…等等的损坏与死亡。 第二类 感应雷的雷害; 也可以说是电磁波的磁场感应原理危害。雷电能量大多经由电力系统或讯号线路进入建筑物;因一般电器装置无法承受大量雷电能量进入,所以就会造成电气装置的损坏。也就是说电力系统及资讯线路因感电而产生突波破坏。 避雷保护 一套完整之避雷保护必须具备以下三大要素: 一、直接雷保护: 这里我们通常建议在建筑物最高点安装避雷针,将直接雷击的雷电能量经由我们指定的路径,导引到接地系统消散于大地(目前为止是最有效的方法)。故避雷针在国外大家都称为「雷电导引针」也就是我们说的「引雷针」。所以避雷针所能保护的仅有建筑物、树木、行人…等等。 二、感应雷保护: 这里我们建议在建筑物内所有电力系统与讯号线路的进入端与引出端安装「突波保护器」,将经由电力系统与讯号线路的雷电突波能量经由接地系统汇入大地,藉以阻挡突波进入进而破坏电气装置。 三、接地系统: 不管再好的避雷针,或最强的突波保护器,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接地系统,那么这些东西都是白装的;因为雷电/突波能量是往阻抗低的地方跑,如同水往低处流,所以一套完善的接地系统它 的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10奥姆(法规规定),以方便让大地更快的吸收这些能量。 在户外时遇到打雷闪电时怎么办 1、避免水上活动或任何户外活动。 2、尽量往有装避雷针的建筑物方向移动。 3、若无建筑物,请远离树木或旗杆并将双脚靠拢并蹲下, 避免让自己成为最高的导电体。 4、不宜打伞与使用行动电话,肩膀勿扛起任何物品。 5、往汽车移动尽量待在车内。 在户内时遇到打雷闪电时怎么办 1、不宜使用防雷装置不足的电气用品 2、非必要开机之电器,先行关机或将其插头拔除。 3、不接触任何易导电(金属)物品。 闪电是因为 雷云能量与大地能量结合所产生的光 雷声则是 这两股力量碰撞的声音 简单来说 有9成的雷 带负电荷 聚集在上空中 因为感应原理 ( 就像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 ) 所以地面上会聚集很多 正电荷 当雷云的能量太大 就会往下打 这时 地面上的 电荷 就会准备要向上跟 这些能量结合 当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 就形成一次雷击 为什么打雷会打到人呢? )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如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2)切记,如果在野外,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装置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它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另外,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3)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协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装置的任何部分;不要打手机。 (4)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 (5)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家里,建议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将门窗关闭;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打雷为什么会响 夏天天空中带不同电的云活动比较频繁,相互接近时,产生的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在放电时会发生火花和声音,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首先看看雷鸣的产生过程 伴随闪电而来的,是隆隆的雷声。听起来,雷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清脆响亮,象爆炸声一样的雷声,一般叫做“炸雷”;另一种是沉闷的轰隆声,有人叫它做“闷雷”。还有一种低沉而经久不歇的隆隆声,有点儿象推磨时发出的声响。人们常把它叫做“拉磨雷”,实际上是闷雷的一种形式。 闪电通路中的空气突然剧烈增热,使它的温度高达15000—20000℃,因而造成空气急剧膨胀,通道附近的气压可增至一百个大气压以上。紧接着,又发生迅速冷却,空气很快收缩,压力减低。这一骤胀骤缩都发生在千分之几秒的短暂时间内,所以在闪电爆发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以5000米/秒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它的能量很快衰减,而波长则逐渐增长。在闪电发生后0.1—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声波,这就是我们听见的雷声。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雷鸣是在高压电火花的作用下,由于空气和水汽分子分解而形成的爆炸瓦斯发生爆炸时所产生的声音。雷鸣的声音在最初的十分之几秒时间内,跟爆炸声波相同。这种爆炸波扩散的速度约为5000米/秒,在之后0.1—0.3秒钟,它就演变为普通声波。 人们常说的炸雷,一般是距观测者很近的云对地闪电所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观测者在见到闪电之后,几乎立即就听到雷声;有时甚至在闪电同时即听见雷声。因为闪电就在观测者附近,它所产生的爆炸波还来不及演变成普通声波,所以听起来犹如爆炸声一般。 如果云中闪电时,雷声在云里面多次反射,在爆炸波分解时,又产生许多频率不同的声波,它们互相干扰,使人们听起来感到声音沉闷,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闷雷。一般说来,闷雷的响度比炸雷来得小,也没有炸雷那么吓人。 拉磨雷是长时间的闷雷。雷声拖长的原因主要是声波在云内的多次反射以及远近高低不同的多次闪电所产生的效果。此外声波遇到山峰、建筑物或地面时,也产生反射。有的声波要经过多次反射。这多次反射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先后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时,我们听起来,就觉得雷声沉闷而悠长,有如拉磨之感。 2.为什么打雷总是一开始声音不那么响慢慢的才越来越响的? 当闪电打在距观测者100m以内时,出现的声音首先为“咔”声,然后象抽鞭子般的噼啪声,最后变成雷特有的持续隆隆声。这就是我们感到的雷声由小变大。理由如下: Malan(1963)认为“咔”声是由地面向上的主连线先导放电造成的。噼啪声由离观测者最近的回击通道部分产生的冲击波所引起。隆隆声则来自于弯曲放电通道的较高部位。 而当闪击点离观测者数百米远时,在第一声炸雷(clap)发生之前,人耳听到的第一声类似于撕布的声音,这种声音持续近一秒钟,接着出现响亮的炸雷。 为什么打雷会和下雨一起出现? 打雷,是因为空中冷、暖气团的碰撞引起的.一般打雷发生在春末、夏和秋季,尤以夏天居多,冬季绝不会打雷的,是因为夏天空气变化多端,多以冷锋(冷气团主动推动暖气团运动)降雨为主.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小水点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O℃时,便是雨.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为什么下雨前会打雷? 因为天空中的云层带有不同的电荷【正电或者负电】,当它们相遇的时候,就会发生放电现象,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在闪电的同时,会产生巨大的声响。
2023-08-14 04:40:571

打雷是怎样形成的打雷的成因是什么

  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而导致打雷的形成又有哪些因素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打雷是怎样形成的吧。   打雷的形成   众所周知,雷雨季节的闪电与高压电场中的绝缘物质电离击穿导电是一个道理。在雷雨天气,带电云层所形成的高压电场强度是很高的。通常,带电云层对大地放电一般是这种情况,其云层属于正电荷区高电位,大地处于负电荷区低电位。空气原本是不导电的,但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气体原子核最外层的电子就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而产生跃迁飘逸而形成带电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称其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称其为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离子可形成电子流。另外,绝缘体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引力场作用较强,也可称其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在一般的外加电力场中其外围电子呈现为较大的惰性状态很难激发脱离轨道成为带电离子。如果外加电场力超过了其绝缘体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也就是电子的受激发状态,那么其绝缘体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击穿状态而参与导电。   在自然界的物质中,天然云母的电导惰性最大,其次是玻璃、陶瓷、塑料等类。 空气是一般的绝缘介质,而纯正单一的气体其原子核外围电子的游离惰性也是很强的。然而空间气体中的成分并不纯正,也掺杂有其他的物质颗粒或者是水分子而极易构成低电场下形成的离子态。介质击穿电离导电,是电工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面对自然界所形成的强大电场,由空间气体形成的绝缘介质是微不足道的,数亿伏特的电压场很容易将气体核外电子激发游离而成为带电离子参与导电。绝缘介质击穿就是绝缘物质构成的离子态,高压电场形成的弧光放电现象,就是绝缘介质核外电子被激发游离后形成的能量释放所产生的光辐射。   雷与闪电,是由空间气体的核外电子被电场激发后形成等离子导电状态,同时也伴随了光辐射和热效应的产生。由于光以及热辐射的作用使其周围空气温度急剧的增加从而产生热膨胀,进而又推动空气形成震荡波,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雷暴声。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越大杂质越多,被高压电场击穿电离的可能性就越大,闪电的发生几率和强度也就越高。雷电电场强度有两种因素,其一,闪电的光辐射强度以及雷暴分贝系数也与电场的强度有关,带电云层与地面的距离越近,电场强度就越大。其二,带电云层的电荷量越大,电场强度也就越高,电场强度也与电荷的聚集速度有关。电场放电时间的延续与云层电荷聚集的速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闪电持续的时间以及光耀度的变化范围。   云层之间的雷暴闪电,是属于强大的云间正负电荷构成的高压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气体被击穿后形成的正负电荷碰撞产生的光辐射和空气冲击波效应,这类似于带有正电荷云层对大地的放电现象。云层电荷聚集的数量越多,高压静电场力越大,其雷电光辐射强度以及雷暴冲击波声音分贝系数也就越强。平时,我们能从闪电的辉光强度和雷暴声音分贝系数中就能够判断出雷电的能量。在同一距离,闪电的辉光越强烈,产生的热辐射能越大,从而对金属导体产生的磁电感应量也就越高。闪电所发出的光谱是从紫外线至红外线之间范围,同时也会伴随强磁场辐射而破坏电力及通讯设备和形成大自然的雷电灾害。鉴于雷电构成的机理,我们人类还在不断的探索中,难以破解的就是球形雷的形成因素。为什么球形雷中的带电离子所形成的高温飘逸态会有长时间的持续?是否是某一种物质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产生延续不断的微型核聚变形体?总而言之,人类在雷电形成的诸多方面还有很多的未知问题等待人们去破解。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会不断地冲击着大自然的禁区,去寻找出我们自然世界中的诸多未知量。   在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高空云层中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雪花从云中落下来时,如果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较高   打雷,雪花就会融化成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较低、雪花不能融化,这时就下雪了。   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而产生闪电现象。   防雷须知知识   ①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②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③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④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当发生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如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千万不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病机而致病 死亡。有时候,还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雷雨天气发生时,即使在安装了避雷针的情况下,也应该迅速拔掉室内电视、电冰箱以及天线电源的插头,防止空间电磁波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从电闪雷鸣的形成和发生过程来看,空旷场地上、建筑物顶上、高大树木下、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湿地区是雷击事故多发区。   打雷的注意事项
2023-08-14 04:41:041

打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天空中带有正荷的雷云与负荷的雷云直接互相撞击,从而产生闪电和雷声。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大气或云块在气流作用下产生异性电荷的积累使某处空气被击穿,电荷中和产生强烈的声、光、电并发的一种物理现象,通常是指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内部的放电现象。这个放电的过程会产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大的声响,即人们常说的“电闪雷鸣”。雷的种类直击雷:是雷电与地面、树木、铁塔或其它建筑物等直接放电形成的。这雷击的能量很大,雷击后一般会留下烧焦、坑洞,突出部分削掉等痕迹。球雷:是一种紫色或灰紫色的滚动雷,它能沿地面滚动或空中飘动,能从门窗、烟囱等孔洞缝隙窜入室内,遇到人体或物体容易发生爆炸。感应雷:是指感应过压。雷击于电线或电气设备附近时,由于静电和电磁感应将在电线或电气设备上形成过电压。没听到雷声,并不意味着没有雷击。雷电侵入波:是雷电发生时,雷电流经架空电线或空中金属管道等金属体产生冲击电压,冲击电压又随金属体的走向而迅速扩散,以致造成危害。
2023-08-14 04:41:202

大雷是怎么打雷是怎么出来的?

打雷和闪电其实是正负电荷的中和现象.在云层中,位于云层上部和下部的雨滴是带异种电荷的.当雨滴下落,上面的雨滴下落到下面便发生中和.由于云层中电荷含量实际是很高的,因此会有强烈放电并伴有声响便是打雷和闪电.当近地面云层所带电荷语地面电荷中和是便会产生落雷
2023-08-14 04:41:363

为什么会打雷 打雷是什么现象

  2017年6月3日,广州发生了一起雷击事故,一名44岁男子不幸被雷击身亡。事发时,当地太阳高照,没有任何预兆的突然打雷。下雨天打雷很常见,但是晴天打雷就很罕见了。这不经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打雷?  打雷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下雨时,乌云密布、空气潮湿。此时电荷中和时会瞬间放出大量的光和热,从而将周围的空气加热膨胀到30000摄氏度的高温。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振动,而此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当两块带异种电荷的云相遇或是带异种电荷的云与大地相距较近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空气很潮湿以及云一定要够大就是雷电发生的必要条件。
2023-08-14 04:41:451

为什么会打雷?

因为发生闪电时,周围温度升高。其实打雷和闪电有关系,当闪电发生时,周围的温度立刻升得很高,空气和水汽被加热后,发生了膨胀,产生巨大声响,这就是隆隆的雷声。
2023-08-14 04:42:0810

打雷的原理

打雷的形成过程是:云层的正负电荷分离,导致云层形成带电体,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也会吸引导体的正负电荷分离;闪电的形成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靠近,所以两个物体之间的正负电荷之间会相互吸引,并最终击穿空气形成闪电。nbsp;打雷和闪电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打雷闪电的形成原因,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详细内容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空气极不稳定的时候,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而形成高耸的积雨云,云中充满上上下下奔窜的水汽,就会产生静电,云的上端会产生正电荷,云的下端会产生负电荷,地面又是负电荷,虽然两个负电荷之间存在电压差,但是,两个负电荷之间有空气作为绝缘体,无法发生放电现象。若两个负电荷间的电压差,大到可以冲破绝缘体的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就是打雷。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
2023-08-14 04:43:102

打雷是什么原理?

简介   据专家分析,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进入1月中旬以来,暖湿气流异常强盛,气温明显偏高,14日的最高气温达22.1℃,创历史同期最高,而17日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两者交汇,天空中不但下起了雪,而且还响起了惊雷。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雪天打雷的现象 据报道,1970年初春的某天晚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朔风怒吼,下着少见的鹅毛大雪。突然间,天空中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这一罕见的天气现象令人感到奇怪。今年鲁西地区元宵节当天也有大雪伴打雷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下雪天还会打雷呢?   电闪雷鸣,是夏天常见的天气现象,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但是,只要某时某地的天气具备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条件时,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就能同时出现。   在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高空云层中的气温在零度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雪花从云中落下来时,如果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较高,雪花就会融化成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层的气温较低、雪花不能融化,这时就下雪了。   雷雨是由于暖湿空气在局部地方出现强烈对流,暖空气急剧上升产生了积雨云的剧烈振动,就会积累了大量的电荷,而产生闪电现象。
2023-08-14 04:43:302

打雷是什么原理

打雷的原理:1、打雷的原理是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2、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2023-08-14 04:43:481

打雷是什么原理

打雷的原理:1、打雷的原理是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2、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2023-08-14 04:43:591

打雷的原理 打雷的原理是什么呢

1、打雷的原理是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 2、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2023-08-14 04:44:091

打雷的原理是什么?

打雷的原理:1、打雷是一种放电现象,当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空气就会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从而形成积雨云,积雨云中有非常多的活跃的水汽,在不停上下窜动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2、形成静电后,在云的上端会聚集正电荷,下端会聚集负电荷,但地面也是负电荷,当云下端负电荷和地面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差很大的时候,就会冲破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出的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打雷。在打雷天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在家中也要注意电器的使用,最好把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关掉。
2023-08-14 04:44:291

为什么会打雷

雷雨云的形成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1)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2)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3)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摄氏度),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形成云砧,是积雨云的显著特征。
2023-08-14 04:44:594

为什么会打雷

打雷是因为摩擦。打雷的原理是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雷电的危害类型介绍:1、直击雷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的某一点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它的破坏力十分巨大,若不能迅速将其泻放入大地,将导致放电通道内的物体、建筑物、设施、人畜遭受严重的破坏或损害——火灾、建筑物损坏、电子电气系统摧毁,甚至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2、雷电波侵入雷电不直接放电在建筑和设备本身,而是对布放在建筑物外部的线缆放电。线缆上的雷电波或过电压几乎以光速沿着电缆线路扩散,侵入并危及室内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等各个系统。因此,往往在听到雷声之前,我们的电子设备、控制系统等可能已经损坏。3、感应过电压雷击在设备设施或线路的附近发生,或闪电不直接对地放电,只在云层与云层之间发生放电现象。闪电释放电荷,并在电源和数据传输线路及金属管道金属支架上感应生成过电压。雷击放电于具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时,雷电波沿着建筑物顶部接闪器(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避雷针)、引下线泄放到大地的过程中,会在引下线周围形成强大的瞬变磁场,轻则造成电子设备受到干扰,数据丢失,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严重时可引起元器件击穿及电路板烧毁,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2023-08-14 04:45:381

天空为什么会打雷?

下雨时,乌云密布、空气潮湿。此时电荷中和时会瞬间放出大量的光和热,从而将周围的空气加热膨胀到30000摄氏度的高温。同时推挤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产生振动,而此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当两块带异种电荷的云相遇或是带异种电荷的云与大地相距较近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
2023-08-14 04:45:574

打雷的原理

打雷的原理是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2023-08-14 04:46:051

下雨的时候为什么会打雷?

雨是在云雨层形成的,在云雨层正负离子碰撞形成
2023-08-14 04:46:479

打雷的原理

打雷是因为积雨云中的水汽在不断运动的时候产生了静电,导致云端和地面产生了电压差,当电压差很大的时候,就会冲破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出的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打雷。打雷是一种放电现象,当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空气就会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从而形成积雨云,积雨云中有非常多的活跃的水汽,在不停上下窜动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形成静电后,在云的上端会聚集正电荷,下端会聚集负电荷,但地面也是负电荷,当云下端负电荷和地面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差很大的时候,就会冲破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出的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打雷。在打雷天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在家中也要注意电器的使用,最好把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关掉。打雷的定义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打雷
2023-08-14 04:47:121

打雷下雨是什么原理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春夏季节,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上层的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 而冬季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而很少发生雷阵雨。但有时冬季天气偏暖,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形成雷阵雨,出现所谓“雷打冬”的现象。气象专家还说,雷暴的产生不是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也就是说,冬天虽然气温不高,但如果上下温差达到一定值时,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冬打雷在中国很少见,但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冬天就经常出现 空气极不稳定的时候,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而形成高耸的积雨云,云中充满上上下下奔窜的水汽,就会产生静电,云的上端会产生正电荷,云的下端会产生负电荷,地面又是正电荷,那么,正、负电荷之间有空气作为绝缘体,若正、负电荷间的电压差,大到可以冲破绝缘体的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就是打雷。
2023-08-14 04:47:292

打雷是怎么回事?

打雷的原理:1、打雷是一种放电现象,当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空气就会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从而形成积雨云,积雨云中有非常多的活跃的水汽,在不停上下窜动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2、形成静电后,在云的上端会聚集正电荷,下端会聚集负电荷,但地面也是负电荷,当云下端负电荷和地面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差很大的时候,就会冲破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出的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打雷。在打雷天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在家中也要注意电器的使用,最好把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关掉。
2023-08-14 04:47:391

下雨打雷是什么原理啊?

下雨不一定要打雷,打雷也不一定会下雨。但是打雷却经常会下雨,这是因为打雷往往是空气状态不稳定时发生,在大气中有对流云团活动,两个运动方向不同或相反
2023-08-14 04:48:093

为什么会打雷?打雷背后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下大雨的时候就会发生闪电、打雷的现象,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打雷吗?打雷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打雷的原因,欢迎阅读。   为什么会打雷?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   原理:   积雨云形成以后,云中充满上上下下奔窜的水汽,就会产生静电,云的上端会产生正电荷,云的下端会产生负电荷,地面又是正电荷,那么,正、负电荷之间有空气作为绝缘体,若正、负电荷间的电压差,大到可以冲破绝缘体的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就是打雷。   什么时候会打雷?   这个时间段并不能预测,也没有固定时间段。   一般情况是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这个时节打雷较多。打雷的持续时间也不能估量。   打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足球、篮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户外避雷的注意事项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足球、篮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打雷在室内要注意什么?   1、不能开家用电器   家里不能打开电视、电脑之类的家用电器。拔掉插头,因为雷可以让通电的家用电器电视机造成短路,引起火源,在造成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不能打电话   打雷的时候千万不能打电话。因为电话使用的无线电波传输,很容易引雷到自己身上,造成严重的后果。   3、关紧门窗   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   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6、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7、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023-08-14 04:48:261

打雷是怎么回事啊?

打雷的原理:1、打雷是一种放电现象,当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空气就会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从而形成积雨云,积雨云中有非常多的活跃的水汽,在不停上下窜动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2、形成静电后,在云的上端会聚集正电荷,下端会聚集负电荷,但地面也是负电荷,当云下端负电荷和地面负电荷之间的电压差很大的时候,就会冲破空气,使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发热发光,发出的光就是闪电,膨胀爆炸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打雷。在打雷天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在家中也要注意电器的使用,最好把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关掉。
2023-08-14 04:48:531

打雷的原因是什么?

显正电荷的云和显负电荷的晕互相摩擦于是打雷
2023-08-14 04:49:295

打雷时的电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原则和道理,是怎样到达地面的?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 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 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摄氏度),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形成云砧,是积雨云的显著特征。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尤其是近几年来,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我们应当加强防雷意识,与气象部门积极合作,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雷灾出现的特点与以往有极大的不同,可以概括为:(1)受灾面大大扩大,从电力、建筑这两个传统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行业,特点是与高新技术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国防、邮电通信、计算机、电子工业、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2)从二维空间入侵变为三维空间入侵。从闪电直击和过电压波沿线传输变为空间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三维空间入侵到任何角落,无空不入地造成灾害,因而防雷工程已从防直击雷、感应雷进入防雷电电磁脉冲(LEMP)。前面是指雷电的受灾行业面扩大了,这儿指雷电灾害的空间范围扩大了。例如二000年七月二十五日14点40分左右,一次闪电造成漕宝路桂菁路附近二家单位同时受到雷灾,而不是以往的一次闪电只是一个建筑物受损。(3)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例如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凌晨2点,某寻呼台遭受雷击,导致该台中断寻呼数小时,其直接损失是有限的,但间接损失将大大超过直接损失。(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的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上。雷电的本身并没有变,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变了。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微电子器件极端灵敏这一特点很容易受到无孔不入的LEMP的作用,造成微电子设备的失控或者损坏。 为此,当今时代的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大大增加了,雷电的防御已从直击雷防护到系统防护,我们必须站到历史时代的新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现代防雷技术,提高人类对雷灾防御的综合能力。 雷击是怎样造成灾害的? 雷电是夏季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雷灾对自然资源和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构成巨大的威胁。那么雷电是怎样造成灾害的呢? 首先雷电产生灼热的高温。雷电发生时,强大的电流通过物体,在瞬间产生巨大热量。据分析,雷电流通道的温度可达6000℃10000℃,有时甚至更高,它足可以使金属熔化。如果雷电流通道遇易燃物质,可能引发火灾,如1989年6月至8月,锦西、秦皇岛、黄岛等油库先后遭雷击,导致多个油罐起火爆炸,损失惨重。其次是猛烈的冲击波:雷电使得雷电流通道附近的空气剧烈膨胀,并以超声波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其外围相对冷的空气被强烈压缩,空气一胀一缩产生剧烈震动,这就是冲击波。受冲击波影响,雷电流通道及周围的环境类似于炸弹爆炸一样,破坏性很大。 此外还有雷电感应,雷电感应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会产生感应高电压。对于建筑物来说,如果遭到雷电感应,其内部的构架与接地不良的金属装置容易出现火花,这对存放易燃品的仓库来说是很危险的,它会引起爆炸。最后是间接雷击,这是指雷暴的云体与大地之间存在着高电压、强电流的一种物理过程。闪电时,瞬间强电流通过输电电缆、通信线路、电话线和金属管道等引入室内或由电磁感应造成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和工业控制系统的雷击事故。从近几年的雷击资料分析,这类事故发生率高,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凡有低压电器、微电子设备的地方,对间接雷击必须加以防备
2023-08-14 04:50:093

雨云为什么会带电?打雷时放电的原理是什么?

是一种自然现象,放电的
2023-08-14 04:50:214

闪电和打雷的原理是什么 光打闪不打雷的原因是什么

2023-08-14 04:51:114

下雨天会打雷,雷是如何去产生的?

这是中大气现象,因为在阴天的时候会有大量的云聚集,在云层里面就有很多正负电荷互相摩擦,然后会剧烈的放电,经过高温和气压的增强,就会有很大的轰隆声。
2023-08-14 04:51:253

雷是怎么形成的 雷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雷是云体之间、云与大地之间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与大气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形成的现象。在与大气摩擦的过程中,会导致大气产生高温并迅速膨胀,最后产生巨大的声响,这就是经常能够听到的雷声。   雷与电通常是相伴出现的,一般出现在夏季的午后或傍晚。这两个时段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水汽上升,形成积雨云。积雨云各部位聚集着大量正负电荷,形成雷雨云。云层中的电荷越积越多,就会形成雷电。   雷电天气时,可以穿胶鞋出门起到绝缘的作用。头顶炸雷时,若找不到避雷场所,应找地势低的地方蹲下降低重心。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远。
2023-08-14 04:5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