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相对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

2023-08-22 19:15:24
TAG: 计算
共3条回复
tt白

相对不确定度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相对值,记为Ur。Ur=u/y。u是标准不确定度,y可以是测量值,或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或公认标准值,或理论值。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

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 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

扩展资料:

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

1、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

2、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

3、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

4、 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用符号uc表示。方差是标准偏差的平方,协方差是相关性导致的方差。

计入协方差会扩大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仍然是标准偏差,它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所用的合成方法,常称为不确定传播率,而传播系数又被称为灵敏系数,用Ci表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称为有效自由度,用uc表示,它表明所评定的可靠程度。

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它有时也被称为范围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 合成不确定度 与 包含因子k 的乘积,称为总不确定度(符号为U)。

这里 k 值一般为2,有时为3。取决于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了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而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在被测量值概率分布中所包含的百分数,被称为该区间的置信概率、置信水准或置信水平。

这时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它给出了区间能包含被测量的可能值的大部分(比如95%或99%)。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相对不确定度

wpBeta

相对不确定度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相对值,记为Ur。Ur=u/y。u是标准不确定度,y可以是测量值,或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或公认标准值,或理论值。

1、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 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

2、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3、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

4、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

5、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

max笔记

不确定度计算根据模型和各分量大小进行计算。相对不确定度的类似,分量大小为相对值,模型分析时注意相对量的转化

相关推荐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

不确定度均分(UncertaintyPartition)原理是指将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被测量数据的自身不确定度另一部分是测量装置本身的不确定度,以便从整体上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不确定度均分原理针对有损测量,给出了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即通过层层计算,将损失均分到被测量数据和测量装置本身2个方面,以建立准确的定性和定量的测量准确性分析及评价模型不确定度均分的基本原理是: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不确定度,其中有被测量数据自身的不确定度和单独的测量装置不确定度两种,这两种不确定度应该均分给客观数据和测量装置本身,才能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使之更加精准
2023-08-14 08:17:231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公式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公式:u(V)=sqrt。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误差是测量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测得的量值简称测得值,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所谓参考量值,一般由量的真值或约定量值来表示。对于测量而言,人们往往把一个量在被观测时,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认为是被测量的真值。实际上,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因为只有“当某量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才是量的真值。
2023-08-14 08:17:441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单摆实验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是单摆实验中一种重要的原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准确地测量物理参数。不确定度均分原理是物理实验中一种重要原理,它提出了一种测量方式。在单摆实验中,测量结果需要用角坐标系来表示,然后计算其正负不确定度的差值,即为测量不确定度。有了U-均原理,实验家可以更加准确地估算出单摆实验的测量不确定度。
2023-08-14 08:18:341

不确定均分原理设计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周期数怎么确定

周期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所以T=tn;单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最大,最大位移处速度为0,在平衡位置计时误差最小;根据周期公式实验原理一、单摆的一级近似的周期公式为由此通过测量周期T,摆长l求重力加速度.二、不确定度均分原理在间接测量中,
2023-08-14 08:18:421

不确定度是怎么计算得出的

相对不确定度指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相对值,记为Ur。Ur=u/y。u是标准不确定度,y可以是测量值,或测量结果的算数平均值,或公认标准值,或理论值。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 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扩展资料: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注:1、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 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用符号uc表示。方差是标准偏差的平方,协方差是相关性导致的方差。计入协方差会扩大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仍然是标准偏差,它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所用的合成方法,常称为不确定传播率,而传播系数又被称为灵敏系数,用Ci表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称为有效自由度,用uc表示,它表明所评定的可靠程度。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它有时也被称为范围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 合成不确定度 与 包含因子k 的乘积,称为总不确定度(符号为U)。这里 k 值一般为2,有时为3。取决于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了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而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在被测量值概率分布中所包含的百分数,被称为该区间的置信概率、置信水准或置信水平。这时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它给出了区间能包含被测量的可能值的大部分(比如95%或9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相对不确定度
2023-08-14 08:18:501

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根据不确定度的均分原理,试确定至少多少次

周期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所以T=tn;单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最大,最大位移处速度为0,在平衡位置计时误差最小;根据周期公式得:T=2πLg,所以g=4π2LT2,若计算摆长等于摆线长加摆球的直径,则L偏大,所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扩展资料注意:细线在1m左右,细,轻,不易伸长。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属,直径小。最好不要过2cm2.小于5度3,在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1测量单摆的摆长是摆线长加球半径2读周期要注意是第一次过最低点开始读第一次3读秒表注意一下其他的和一般的实验没别。
2023-08-14 08:19:031

不确定度是怎么算的,用什么公式?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A类评定;所得到的相应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A表示。它是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征。计算公式:一次测量结果An的uA=S;平均测量结果A的不确定度uA=S/sqrt(n)=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例: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扩展资料: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它有时也被称为范围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 合成不确定度 与 包含因子k 的乘积,称为总不确定度(符号为U)。这里 k 值一般为2,有时为3。取决于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了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而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在被测量值概率分布中所包含的百分数,被称为该区间的置信概率、置信水准或置信水平,用 表示。这时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它给出了区间能包含被测量的可能值的大部分(比如95%或99%)。
2023-08-14 08:19:171

不确定度是如何评定的?

“A类不确定度”是使用统计分析法评定,其标准不确定度u等同于由系列观测值获得的标准差σ。基本求法有贝瑟尔法、别杰尔斯法、极差法、最大误差法。“B类不确定度”不用统计分析法,而是基于其他方法估计概率分布或者分布假设来评定标准差并得到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法,需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对测量值进行一定的分布假设,如在2a区间的反正弦分布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a/2^(1/2)。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愈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为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作用:测量不确定度是目前对于误差分析中的最新理解和阐述,以前用测量误差来表述,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现在更准确地定义为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获得的结果的不确定的程度。不确定度的计算: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例如: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
2023-08-14 08:19:301

合成不确定度的原理

合成不确定度的原理: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的原理: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1、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统计学家与测量学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术语正确表达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譬如以前常用的偶然误差,由于“偶然”二字表达不确切,已被随机误差所代替。2、“误差”二字的词义较为模糊,如讲“误差是±1%”,使人感到含义不清晰。但是若讲“不确定度是1%”则含义是明确的。因而用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分别取代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不是误差,也不等于误差。
2023-08-14 08:19:381

测量不确定度的原理

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虽然客观存在的系统误差是一个不变值,但由于我们不能完全认知或掌握,只能认为它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存在于某个区域内,而这种概率分布本身也具有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为了表征这种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希望知道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因此,在本定义注1中规定:测量不确定度也可用标准〔偏〕差的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表示。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称它们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2023-08-14 08:20:161

不确定度在哪些情况下可认为是平均分布?

由数据修约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或分辨力参考数据的误差限度盘或齿轮的回差平衡指示器调零不准测量仪器的滞后或摩擦效应等导致的不确定度,通常假设为均匀分布。
2023-08-14 08:20:302

不确定度详细资料大全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不确定度 外文名 :uncertainty 套用范围 :实验物理学 意义 :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 释义,定义,作用,计算,概念解析,概念区别,分类区别,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不确定度的数值修约,溶液的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室内空气检测,与标准值对比,仪器与方法, 释义 定义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 1、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 2、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机率的区间半宽度。 3、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机率密度函式,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 4、 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作用 测量不确定度是目前对于误差分析中的最新理解和阐述,以前用测量误差来表述,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更准确地定义为测量不确定度。它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 计算 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 例: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 概念解析 概念区别 不确定度与误差 统计学家与测量学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术语正确表达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譬如以前常用的偶然误差,由于“偶然”二字表达不确切,已被随机误差所代替。“误差”二字的词义较为模糊,如讲“误差是±1%”,使人感到含义不清晰。但是若讲“不确定度是1%”则含义是明确的。因而用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分别取代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不是误差,也不等于误差。 不确定度与误差 误差表示测量结果对真值的偏离量是一个点,测量不确定度表示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在数轴上表示一个区间。 测量不确定度和标准不确定度 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称为测量不确定度。这是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对其作出的最新定义。测量不确定度是独立而又密切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表明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一个参数。在测量的完整的表示中,应该包括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时称为标准不确定度,如用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的表示方法则称为扩展不确定度。 分类区别 不确定度的A类、B类评定及合成 由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往往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对每个不确定度来源评定的标准偏差,称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i表示。 (1)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A类评定;所得到的相应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A表示。它是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征。 计算公式: 一次测量结果An的uA=S; 平均测量结果A的不确定度uA=S/sqrt(n)= (2)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B类评定;所得到的相应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B表示。它是用实验或其他信息来估计,含有主观鉴别的成分。对于某一项不确定度分量究竟用A类方法评定,还是用B类方法评定,应有测量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B类评定方法套用相当广泛。 (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用符号uc表示。方差是标准偏差的平方,协方差是相关性导致的方差。计入协方差会扩大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仍然是标准偏差,它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所用的合成方法,常称为不确定传播率,而传播系数又被称为灵敏系数,用Ci表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称为有效自由度,用uc表示,它表明所评定的可靠程度。 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是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它有时也被称为范围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 合成不确定度 与 包含因子k 的乘积,称为总不确定度(符号为U)。这里 k 值一般为2,有时为3。取决于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了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而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在被测量值机率分布中所包含的百分数,被称为该区间的置信机率、置信水准或置信水平,用 表示。这时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它给出了区间能包含被测量的可能值的大部分(比如95%或99%)。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简单表示为: 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 A类标准不确定度 B类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k=2,3) 扩展不确定度 (p为置信机率) 包含因子 包含因子是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有时也称为覆盖因子。包含因子的取值决定了扩展不确定度的置信水平。当 =2时,p=95%;当 =3时,p=99%。 相对不确定度,是指总不确定度除以标准值的百分率。 不确定度的数值修约 原则1 :如果不确定度的第一位有效数字大于等于3,只 保留一位 有效数字 例如: 应该写成 原则2 :均值位数允许但依据原则1只能保留一位,此时要修约不确定度,而且平均值的位数也要重新确定 进位原则1 :只保留一个有效数字,第二个有效数字如果不为0则需要进位; 根据均值修约不确定度,不需要进位,应该写成 根据均值修约不确定度,发现需要进位,应该写成 进位原则2:依据原则3可以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第三个有效数字不为0也需要进位。 例如 先根据进位原则2得到0.22,再根据原则2重新确定平均数,最后 原则3:有时可以保留两位 ,这是因为:1不确定度的第一位有效数字小于3;2平均值的位数允许。 例如: ,这里:1不确定度的第一位有效数字小于3;2平均值精确到0.01,恰好允许不确定度保留2位。考虑进位原则2,最后写成 符合原则1—进位原则1—原则2 不符合原则1—原则3—进位原则2 不符合原则1—位数不允许,不符合原则3—进位原则1 溶液的不确定度 在GB/T 601—2002 D附录B,明确了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即: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大体上有四种方式: (1) 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2) 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3) 将工作基准试剂溶解、定容、量取后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4) 用工作基准试剂直接制备的标准滴定溶液。 第一种方式 包括: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硫代硫酸钠、碘、高锰酸钾、硫酸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EDTA)=0.1 mol/L、0.05 mol/L]、高氯酸、硫氰酸钠、硝酸银、亚硝酸钠、氯化锌、氯化镁、氢氧化钾—乙醇共15种标准滴定溶液。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c(mol/L),表示为式 (3—13): C=mw*1000/[(V1-V2)M] (3—13) 式中:m ——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 w——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 V1——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V2——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M——工作基准试剂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 第二种方式 包括:碳酸钠、重铬酸钾、溴、溴酸钾、碘酸钾、草酸、硫酸亚铁铵、硝酸铅、氯化纳共9种标准滴定溶液。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 (mol/L) 表示为(3—14): c=(V1-V2)C1/v (3—14) 式中: V1——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V2——空白实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c1——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mol/L ; V——被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第三种方式 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l/L],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 (mol/L) 表示为(3—15): c=[(m/V3)V4w*1000]/[(V1-V2)M] (3—15) 式中: m——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 V3——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 V4——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w——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V1——工作基准试剂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V2——量取工作基准试剂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m——工作基准试剂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 第四种方式 包括:重铬酸钾、碘酸钾、氯化纳共3种标准滴定溶液。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 (mol/L) 表示为(3—16): c=mw*1000/VM (3—16) 式中: m——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 w——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 V——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 M——工作基准试剂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 扩展不确定度 方式(1)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U(C)=KUC(c) (3—17) 式中: k——包含因子(一般情况下, =2); uc——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mol/L 。 式(3—17)中: uc(c)=(uA^2+uB^2)^1/2 (3—18) 式中: uA——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标准不确定分量,mol/L ; uB——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合成标准不确定分量,mol/L 。 方式(2) 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即第一种方式)平均值不确定度的计算。 由于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有四种方式,因此不确定度的计算也分为四种。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不确定度有两种计算方法。 a.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分量uArel(c-)的估算,按式(3—19)计算: uArel(c-)=σ(c)/[(8^1/2)*c-](3—19) 式中:σ(c)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值得总体标准差,mol/L ; c-——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mol/L 。 式(3—19)中: σ(c) =[CrR95(8)]/[f(n)] (3—20) 式中: CrR95(8)——两人八平行测定的重复性临界差,mol/L ; f(n)——临界极差系数(由GB/T 11792—1989)中表1查得)。 a.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 用贝塞尔法计算两人八平行测定的实验标准差后,标定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按式(3—21)计算: uArel(c-)=[s(c)]/[(8^1/2)*c-](3—21) 式中:s(c) ——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实验标准差,mol/L ; c-——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mol/L 。 方式(3)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分量的计算,以用电子天 平称量为例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根据式(3—13),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分量 。 按式(3—22)计算: (3—22) 式中:urel(m) ——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rel(w)——工作基准试剂质量分数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rel(V1-V2)——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rel(M)——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rel(r)——被标定溶液浓度的数值修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23)计算: urel(m)=u(m)/m(3—23) 式中:u(m) ——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 m——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g 。 式(3—23)中: (u(m)=[2*(a/k)^2]^1/2按均匀分布,k =3^1/3 ) (3—24) 式中: a——电子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g 。 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分量 ,按式(3—25)计算: urel(w)=[{u^2(w)+u^2(wr)]^1/2}/w(3—25) 式中: u(w)——工作基准试剂质量分数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u(wr)——工作基准试剂质量分数的数值范围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准物质不包含此项),% ; w——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 式(3—25)中: u(w)U/k(3—26) 式中: U——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 ; k——包含因子(一般情况下,k =2) 式(3—25)中: (u(wr)=a/k按均匀分布,k=3^1/3 ) (3—27) 式中: a——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范围的半宽,% 。 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应按式(3—28)计算: urel(V1-V2)={[U^2(v1)+U^2(v2)]^1/2}/(v1-v2)(3—28) 式中:U(v1) ——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 u(V2)——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 v1-v2——被标定溶液实际消耗的体积的数值,mL 。 经必要的省略,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29)计算: urel(V1-V2)={[u1^2(V)+u2^2(V)+u3^2(V)+u41^2(V)]^1/2}/(V1-V2)(3—29) 式中: U1(v)——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 U2(v)——由内插法确定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 u3(V)——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 u4(V)——温度补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 V1——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mL ; V2——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mL 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JJG 196—1990 规定执行。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体积的数值(V20),单位为毫升(mL),按式(3—30)计算: V20=V0+(M0-M)/ρW(3—30) 式中:V0 ——量器标准体积的数值,mL ; m0——称得纯水的质量的数值,g ; m——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g ; ρW——纯水在 ℃时密度的数值,g/mL 。 则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应为: V=(M0-M)/ρW (3—31) 故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32)计算: 式中: urel(m0-m)——称量纯水的质量的数值与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的差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rel(ρw)——纯水密度值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其中: 是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中提供的一定容量、温度、空气密度、玻璃体积膨胀系数下纯水的质量,故视其为真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零,但存在纯水质量的数值修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式(3—32)中: ur(m0-m)={[u^2(m0)+u^2(m)]^1/2}/(m0-m)(3—33) 式中:u(m0) ——称量纯水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 u(m)——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 m0——称得纯水的质量的数值,g ; m——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g 。 式(3—33)中: (按均匀分布,k =3^1/3 ) (3—34) 式中:a ——电子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g 。 式(3—33)中: (u(m)=a/k按均匀分布,k =3^1/3 ) (3—35) 式中: a——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值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 g 。 式(3—32)中: ur(ρw)=u(ρw)/ρw(3—36) 式中:u(ρw) ——纯水密度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mL ; ρw——纯水在 ℃时密度的数值,g/mL 。 式(3—36)中: (u(ρw)=a/k按均匀分布, k=3^1/3 ) (3—37) 式中:a ——纯水密度值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g/mL 。 将 、 代入(3—32)中,即得 。则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38)计算: u2(V)=(m0-m)u1r(V)/ρw(3—38) 由内插法确定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数值以毫升(mL)表示,按式(3—39)计算: (u2(V)=a/k按均匀分布, k=6^1/3 ) (3—39) 式中: a——大于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与小雨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两校正点校正值差值的一半, mL 。 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数值以毫升(mL)表示,按式(3—40)计算: (u3(V)=a/k按均匀分布, k=3^1/3 ) (3—40) 式中:a ——滴定管校正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 mL 。 温度补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数值以毫升(mL)表示,按式(3—41)计算: (按均匀分布,k=3^1/3 ) (3—41) 式中:a ——温度补正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 mL/L ; V1——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mL 。 将上述u1 、u2 、u3 、u4 代入式(3—29),即得到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42)计算: ur(M)=u(M)/M(3—42) 式中: u(M)——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moL ; M——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 式(3—42)中: (3—43) 式中: u(M1)——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moL ; u(M2)——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moL 。 式(3—43)中: (3—44) 式中: qi——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某元素 的个数; uA1——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g/moL ; n——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元素的个数。 式(3—43)中: (按均匀分布,k = 3^1/3) (3—45) 式中: a——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g/moL 。 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修约误差引入的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46)计算: (按均匀分布,k = 3^1/3 ) (3—46) 式中: a——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moL/L ; c-——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moL/L 。 代入式(3—22)得到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将(1)条、(2)条分别求得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和B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和 乘以浓度平均值 以后,分别得到的A类和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和 ,再代入式(3—18)得到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将 代入式(3—17),即可求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方式(4)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依据JJF 1059—1999)示例: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6 10-5 moL/L,取包含因子 =2,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 moL/L)的扩展不确定度 =2 5.6 10-5 moL/L=0.000112 moL/L。 以浓度值的形式表示为: ① 000 moL/L, =0.0002 moL/L; =2。 ② (0.1000±0.0002)moL/L; =2。 以浓度值的相对形式表示为: ① 000(1±2 10-3)moL/L; =2 10-4; =2。 ② 000 moL/L; =2 10-4; =2。 以上四种表示方法任选其一。 在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中,未包括终点误差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使用者可按分析化学原理,计算终点误差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其它方式 其他三种方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参考第一种方式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不确定度的计算,可进行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第四种方式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室内空气检测 与标准值对比 甲醛中VOCs标准溶液:苯、甲苯、…、正十一烷,共9种组分的标准值,皆为1000 ,用相对不确定表示,其值为1%。 所谓相对(总)不确定度 是指 与 之比(设某量 不再含有应修正系统误差的测量结果为 , 为扩展不确定度)。 仪器与方法 GB 50325—2001: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采用现场检测方法,测量结果在0~0.6 mg/m3测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25%。 GB 50325—2001:室内空气中氡的检测,所选用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置信度95%)。 GB 6566—2001中测量不确定的的要求:当样品中镭—266、钍—232、钾—40放射比活度之和大于37Bq/kg时,本标准的试验方法要求测量不确定度(扩展因子 =1)不大于20% 。
2023-08-14 08:20:381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它可以用于"不确定度"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标准偏差(或其给定的倍数)或给定置信度区间的半宽度,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它的表达(GUM)中定义了获得不确定度的不同方法。相关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
2023-08-14 08:20:471

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变化的不肯定,是表征被测量的真值在某个量值范围的估计,是测量结果含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示被测量的分散性。分为两类A类和B类,A类测量是从统计方法得来的,也就是说求标准差(会算吧,每个测量值减去平均值的值平方后相加求和在把和开方)算出来的是A类标准不确定度。B类测量是从经验得来的,例如均匀分布的标准不确定度就是区间半宽度除以根号三(经验说是根号三)对单一测量总的不确定度用方和根来算(A类平方加B类平方和开根号)可以参考下这个网http://www.buildbook.com.cn/ebook/2007/B10038595/7.html
2023-08-14 08:21:062

关于物理实验不确定度计算的问题(回答详细加分)

关于物理实验不确定度计算的问题(回答详细加分) 题目中给定的数值都是两位 故结果应保留两位 T=(36.04+—0.02)/40 +-表示偏离正常值的大小! 关于物理实验的问题--求不确定度"Z=(x-y)/(x+y)" 你给的条件太少了 假设变量x,y相互独立,且其不确定度分别为U(x),U(y),则有: U(z)={[(dz/dx)U(x)]^2+[(dz/dy)U(y)]^2}^0.5 自己慢慢算吧 问一个关于薄透镜焦距测定不确定度计算的问题。。物理大大请进。。 实验报告书上有详细的求解过程,仔细看一下应该没问题,就是有点麻烦~计算测量列的标准不确定度和算术平均值的不确定度。 4. 将测量数据以一定 关于大物实验不确定度位数问题 第一种是对的,但是在你给出不定定度是它的有效位数应该和游标卡尺的位数对齐, 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是0.02mm,它的末位只能是0 2 4 6 8 大学物理实验题目 相对不确定度 如图第二题 求详细过程 0.5级电流表不管读数多少,误差都是量程乘以0.5%,再除以测量值就是相对误差。计算不难,我就不算了 跪求高手回答关于物理实验误差计算的问题 1.首先最重要的是对物理的定位。学习物理我认为分为俩种,一种是为了分数,一种是为了物理本身的魅力。我是属于后一种的,高一,高二的时候我能废寝忘食的学习物理,即使不是考点,不是老师所说的重点!时而做做题,又想一些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物理问题还保持自己的兴趣,其实物理的魅力就在于与我们生活贴近,(如问什么客车行驶后我们在车内可以感受到风?!。。。)就因为这样的心态我高一高二有了非常好的基础,现在我高中毕业想的还是选择物理方面的专业。另外一种在女生中常见的,就是为了分数。我一同学,高一高二是物理很差,而且她也不喜欢物理,但高三为了上个好大学,她不停的做习题,记习题,把物理当成文科去背记,结果她也成功了。虽然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她也达到了她的目标。 2.次要的才是学习物理的方法。因为读到现在没个人都差不多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只是或少有些欠缺。首先我介绍第一种:学习物理不像文科那样不停记笔记听老师说就可以的,要多思考,一般老师的做法是只讲个大概,然后通过习题还查漏补缺。 以自学为主,少量需要老师点拨。做法:首先熟悉一下课本,准备一套教材讲解资料,对照思考理解,这期间最重要,理解的过程不需要去考虑是否脱离了考试大纲,你尽管大胆去想,想的过程是也一个理解的过程(重要)。最后有什么不懂的就可以去问老师,或者自己有什么结论去向老师印证(重要)。当你觉得你差不多理解了这一节的知识内容,其原理,过程,结果都在脑海中回顾一变后,就可以做一些题目了,然后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 以听讲为主自学为辅。。做法:上课注意听讲,笔记不需要记多,要选择重点。有些同学笔记里面竟然还有一些基本的概念(我晕,还真以为是文科了,女生。。。!)。在写的过程要注意去想去理解,不要搞表面工作,写的好看,自我安慰,以为自己在学习。(有些女生在花了和别人同样的功夫确还是学不好的原因就在这里,只憨写笔记,练题量又少,学好才怪。)课后仍有不懂的,不要留着,不要怕尽管问老师。(像我,不管是刚学物理还是高三时刻,不管是物理差时,还是最后物理成为我的强项时,爱问这一点我一直保留,所以教过我的物理老师都是最喜欢我的,同学都以为老师是不是光在教我以个人)最好就是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自己的资料,查漏补缺。 3.其他笨方法就不说了!总之这有几个前提,一 对物理本身的兴趣或是自己心里上觉得自己要去学习渴望学习。二 问,问,问,但要注意所问的问题不要太肤浅,有种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的想法,毕竟老师也不是万能,他们也是在学习,学习上的据理抗争恰好是对老师的尊重。三 朋友 同学的重要要注意,你在的学习习惯正是在一种养成的阶段,可塑性强,容易受到旁人的干扰,不是说不要求你与不搞学习的人玩,但你要给自己定位,哪些该做,是否正确,把握尺度,其实做人也是如此。) 4.最后一点,就是不管你多么喜欢一件事,都会又乏味的阶段,学习上也存在的乏味期(这段时期你会有种厌学的心理,这一般是在学习习惯未养成的高中或大学阶段,)毕竟重复的学习也显单调。这时候,老师,和你朋友的作用就来了。我高三紧张复习的倒数第三个月就进入过这个时期,但因为物理老师很喜欢我,虽然他没和我明说,但用行动来提醒我了,如:一些有些新意的问题他主动跑过来问问的理解情况,和我讨论一些有些歧义,或难度的问题,那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朋友会过来找些题目来让我告诉他们,或是一起讨论。 我说了这麽多,你好好想想,不只学习方面的,做人也是如此。 祝你飞翔! 是不是所有物理实验报告都有不确定度的计算 不一定!比如现象类就不用写,可以计算的最好写上,这样完美,说服力强 光栅实验中钠光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谢谢~ dsinθ=Kλ-->d=Kλ/sinθ ud=[(Kλcosθ/sinθ^2)^2(uθ)^2+(K/sinθ)^2(uλ)^2]^(1/2) uλ,uθ分别为λ和θ的不确定度 物理实验不确定度求解 第四题ac这种整数错在哪 如果是多次测量,A类、B类都有,总不确定度用合成计算。如果是单次测量,则只有B类,并且这就是总不确定度。 实验物理:计算出该圆柱体的密度及其不确定度 密度是用平均值算: 4M/π*D*D*H=4*149.10/(3.1416*3.264*3.264*5.82)=3.062g/cm^3 各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 (0.002^2+0.002^2)^(0.5)cm=0.003cm (0.001^1+0.002^2)^(0.5)cm=0.002cm (0.02^2+0.04^2)^0.5g=0.04g 合成不确定度: [4*(0.003/3.264)^2+(0.002/5.82)^2+(0.04/149.10)^2]^(1/2)
2023-08-14 08:22:021

物理实验

推荐你一本书《物理的妙趣》
2023-08-14 08:22:145

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区别与联系

误差与不确定度在定义上的区别:误差定义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是一个确定值,但真值是一个理想的概念,真值的传统定义为:当某量能被完善地确定并能而且已经排除了所有测量上的期限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真值虽然客观存在,但通过测量却得不出,(因为测量过程中总会有不完善之处,因此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误差,只有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准确度足够高的实际值来作为量的约定真值,即对明确的量赋予的值,有时叫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这时才能计算误差。)误差也就无法知道。而误差加前缀的名词如标准误差,极限误差等其值是可以估算的,但它们表示的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与误差定义并不一致。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带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它是被测量真值在某一个量值范围内的一个评定。显然,不确定度表述的是可观测量——测量结果及其变化,而误差表述的是不可知量——真值与误差,所以,从定义上看不确定度比误差科学合理。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原理在分类上的区别以往计算误差时,首先要分清该项误差属于随机误差还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是在同一量的多次测量中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测量误差分量。电表轴承的摩擦力变动、螺旋测微计测力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操作读数时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视差影响、数字仪表末位取整数时的随机舍入过程等,都会产生一定的随机误差分量。VIM93中随机误差的定义为: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随机误差分量是测量误差的一部分,其大小和符号虽然不知道,但在同一量的多次测量中,它们的分布常常满足一定的统计规律。系统误差: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称为系统误差,简称系差。系统误差包括已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已定系统误差是指符号和绝对值已经确定的误差分量。测量中应尽量消除已定系统误差,或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已修正结果。修正公式为 : 已修正测量结果=测得值(或其平均值)— 已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是指符号或绝对值未经确定的系统分量。通过方案选择、参数设计、计量器具校准、环境条件控制、计算方法改进等环节来减小未定系差的限值。因此随机误差是符合概率分布的,而系统误差经过校正后,其剩余的系统误差按原误差理论一般认为不具有概率分布。因此,实验教材在数据处理时只能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分开计算。但在实际测量时,有相当多的情形很难区分误差的性质是“随机”的还是“系统”的,而且有的误差还具有“随机”和“系统”两重性。例如用千分尺测量钢丝直径,测的是不同位置的直径,测量误差应属系统误差,但多次测量数据又具有统计性质,说明测量又有随机误差。又如磁电式电表,其准确度等级误差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一般无法将它们分开计算。而不确定度取消了“随机”和“系统”的分类方法,它把不确定度评定分为由观测列的统计分析评定的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和由非统计分析评定的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这样的分类方法可使初、中级实验人员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免除由于难以分清误差的“随机”和“系统”性而带来的困惑,使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易学可行。误差理论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准确得到,它是属于理想条件下的一个定性的概念,反映测量误差大小的术语准确度也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误差是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的客观存在,而测量不确定度与人们对被测量和影响及测量过程的认识有关。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间的分散性,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它反映了测量结果不能被肯定的程度,同时它是一个物理量,可以定量表示。不确定度是误差理论发展和完善的产物,是建立在概率论和统计学基础上的新概念,目的是为了澄清一些模糊的概念从而便于使用。测量不确定度反映的是对测量结果的不可信程度,是可以根据试验、资料、经验等信息定量评定的量。
2023-08-14 08:22:591

标准不确定度或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解释式中各项的含义。

n测量次数,Xi测量的数据, x上面一横的是x的平均数,还有一个求和符号,f(n)是跟置信因子有关的,一般把它当做1就行了,S是平均数的标准偏差。1.依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可以分为 ,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2.依据不确定度的来源可以分为,随机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和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3.依据表示方式可以分为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扩展资料:【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测量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表示形式u为测量不确定度,p为包含真值的概率。表示真值在落在(平均值-u,平均值+u)之中的概率为p.数据永远不会无限的获得,通过数据的分布来估计测量量的概率分布永远会有一定的误差。而且一般情况线没有条件来获得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进行分布的估计。做模拟,选取合适的统计量。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并研究其分布特性,然后根据这个分布对真实实验值的不确定度,或者说置信区间进行估计。
2023-08-14 08:23:104

【浅谈测绘不确定度与测绘学精度】相对不确定度计算公式

  【摘 要】本文分别探讨了测绘不确定度的表述与评定方法、测绘学精度的计算方法两方面的问题。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指出常见问题,使在工作中可以更加关注误差思维,防止滥用成果,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关键词】测绘不确定度;测绘学精度;误差理念   因为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可能存在误差即不确定度,所以各学科在测量技术范围内,应当有规范统一的术语与标准,伴随测绘技术的发展,这种规范的标准对各界测绘工作变得日趋重要,对于其中的精度与不确定度研究也成为理论界的热点。   1 关于精度计算方法   不但精度计算把很多关键误差进行剔除处理,而且对起算数据也有不加区别计入的问题,这样的计算实际上有很深重的自我安慰感。是单一仪器同期重复测量,是单一仪器不同期重复测量,亦或是不同仪器的同期重复测量,这是需要我们详加考虑的问题。随便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如操作者、仪器、时间、气象、路径等的变化,都会使测量结果完全不同。不会有谁仔细分别不同精度物理意义的差别所在,国家测绘仪器标准里,就曾经有过将操作者重复照准当成全站仪测角垂直精度的实例。根据相关实践,我们很难察觉精度代表的测量重复性基础条件。   有些实践用闭合差重复性对测量精度进行评价,如以水准测量得出的公里内往返标准差值。公里内往返标准差值起算数据是高程闭合差,而非测点真误差,以高程闭合差离散同点位高程误差离散相关联是不科学的。可以证明二者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的证据是:水平尺尺长改正误差对于水准测量点位产生直接影响,可是对于水平环路闭合的影响不明显;参考测量起点对测量精度有直接影响,却不会造成环路闭合差影响;仪器分辨率可能影响到测点精度,但是大分辨误差下,闭合差却可以为零。   这是因为统计平差的起算原始数据同真误差和真值无关的原因,而将测量测量中涉及到的精度损失改换成结果精度所造成的。实际上,成果精度是参考源精度与系统误差损量、随机误差损量之和。所以通常原理是被测结果精度,难以超过参考源精度。   平差能给结果误差以评价,可是平差结果却会因为起算原始数据的区别显示出完全不同的含义。若以真误差进行计算,则能得到总误差评价。若在最小二乘平差里加入系统误差模型,那么平差值显示的是随机误差评价。若不以结果真误差为起算数据,而以闭合差为起算,那么平差结果所评价的只是随机误差量中之一部分。因为测量最终结果里可能有很多误差,他们互相消减与抵偿。被消减与抵偿的误差不能在平差中得到反映。   当然,我们无法判断测量点位真值,用点位真误差当作起算数据一般不科学,因此用组合真误差当作平差起算数据,其可靠度要更高一些。可是这要求测量工作人员对误差的形成机理熟悉,对于误差规律和逻辑结构应当有准确判断,明确在组合计算中,哪些误差源是被剥离的。继而界定出准确的平差逻辑地位,防止发生以偏概全的问题。还能够大致估计剥离误差的大小程度,实现误差的总体估计。   我们再来分析水准测量,它是以海平面水准原点向延伸到内陆的,误差累积,精度实际上不断发生丧失。精了数千公里的绵延,误差是非常大的。很多水准资料实际上只是计算保留位,而非有效精度位。这一点,应当向测绘专业外学科公示。   2 关于测绘不确定度   测绘不确定度给以被测量值表征合理的分散性功能,它是同测量最终结果相关联的一项参数。从定义上来说,不确定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可疑程度。通常意义上讲,测量不确定度属于测量结果中的一项特殊内容。对于测量结果,同时给出不确定度,才能让结果更完整更科学。在处理测量数据的过程中,若无特殊说明,则根据习惯,假设测量误差是零均值下的随机正态变量。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只要把我们把标准差或者方差给出,那么那么就很容易确定置信区间与置信概率等等数量指标。继而完整表达测量最终结果的离散性状与可疑程度。所以,很多的测量数据处理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数理统计、概率论等方面的术语概念,基本上没有拿出独立的名词,为让不同情况的各专业对于不确定度的相关问题都能掌握,标准定义在不确定度的取值参数上较为灵活,此参数能够取标准差数值,也可以取标准差数值的倍数,还可以给定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这在取值上更加精确,可是同时也会造成应用上的麻烦,所以标准定义中将不确定度给以形容词修饰,形成了几个明确术语。   2.1 用标准差形式表示出来的不确定度,称之为标准化不确定度,此概念同中误差同意。   2.2 扩展性不确定度,又叫做范围不确定度或者是展伸不确定度,它能定义测量结果区间量,准确厘定测量结果,被测量到的数值在此区间内分布概率较大。   2.3 如果测量结果根据其他量值所取得,按照相应分量方差得到的不确定度,叫做合成型不确定度。   根据概念和计算手段的区别,可以得到标准化不确定度和扩展性不确定度的取得方式,即由观测计算数列的方式得出。合成型不确定度的来源则是不确定度方差。一般而言,理论上常把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理论误差两类,此是从真误差的角度而言的,对这两个定义加以强调更加方便测绘工作把握标准规范流程。随机误差指的是在重复操作条件下,测量结果的无限次测量的平均值差。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只能进行数量次数有限地测量,所以对随机误差取结果估计值。产生随机误差的主要诱因是由时空变化而随机形成的。这种随机效应使得重复观测有数据上的分散性。系统误差指的是在重复操作情况下,对于某一固定量进行无限测量,所得平均结果和受测真值间的差。因为系统误差原因没办法完全得到,所以修正值只能有限弥补系统误差。当代数结果和修正值两相综合,系统的误差值会大为减小,但是不会降低为零。从影响量而来的识别效应叫做系统效应。修正值同负系统误差相等。随机不确定度及系统不确定度这两个概念不被广泛使用,而是以随机效应带来的不确定度、系统效应带来的不确定度这两个概念取代。   关于评定不确度度,总共有两种方法,分别为A类评定、B类评定。所谓的A类评定指的是以观测序列为统计分析的手段,进行不确定度标准评定。这类评定方法和平差测量所采取的办法相同。除了A类评定以外的标准即为B类评定,其所依据的是测量条件、过程的分析与认知。分析认知可能是不确定度的的基础来源,再估计出不同影响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最终以传播律为辅助手段完成不确度的评定。B类评定的做法同数据处理精度估算方法一致。   总结:   不确定度理论比原有的精度理论更为科学,防止了分类主义的僵化思维,实现了测量成果的真实评价,对于测绘科技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做的工作不单纯是理论概念的确立,更重要的还有研究不确定度的构成及分布规律,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之下,不确定度理论会发挥更加优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谷立新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J]-职业技术(下半月) 2007(2).   [2]权松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误差理论——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7(3).   [3]朴磊.李剑中.冯刚 从明暗恢复形状(SFS)的算法设计与精度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 2007(6).   [4]谷立新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J]-职业技术(下半月) 2007(4).   [5]曲占庆.王在强.李建廷.潘宏文"功图法"油井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11).
2023-08-14 08:25:121

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

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是指使用仪器或设备对物理量进行直接测量时,由于测量精度、仪器误差等因素导致所得结果的不确定性。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评估:1、重复性实验:多次使用同一仪器对同一物理量进行测量,并记录每组数据,然后计算其标准差,标准差越小,则测量结果越准确。2、精密度分析:通过分析仪器本身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的精度,以及环境因素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3、能力检验:通过对已知值进行测量,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值,以此来评价测量的准确性。总之,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是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估和控制,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不确定度评定方法1、标准偏差法:在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取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来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范围。2、极限误差法:在仪器出厂检定或校准时,记录仪器的最大误差,将其作为不确定度的上限,以此来评估测量结果的范围。3、直接比较法:通过直接比较待测物理量与已知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不确定度。4、传递函数法:当需要用多个测量值计算得到目标物理量时,将每个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以及它们与目标物理量的关系计算,来评估目标物理量的不确定度。5、Monte Carlo模拟法:通过随机数生成的方法,模拟多次实验,然后对这些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总之,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3-08-14 08:25:201

不确定度怎么分类?每种分类又该怎么计算?

(1)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A类评定;所得到的相应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A表示。它是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征。 (2)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B类评定;所得到的相应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B表示。它是用实验或其他信息来估计,含有主观鉴别的成分。对于某一项不确定度分量究竟用A类方法评定,还是用B类方法评定,应有测量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B类评定方法应用相当广泛。 (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它是测量结果标准偏差的估计值,用符号uc表示。方差是标准偏差的平方,协方差是相关性导致的方差。计入协方差会扩大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仍然是标准偏差,它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所用的合成方法,常称为不确定传播率,而传播系数又被称为灵敏系数,用Ci表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称为有效自由度,用uc表示,它表明所评定的 的可靠程度。
2023-08-14 08:25:412

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例: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A类评定;所得到的相应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A表示。它是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征。计算公式:一次测量结果An的uA=S;平均测量结果A的不确定度uA=S/sqrt(n)=扩展资料: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简单表示为:标准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A类标准不确定度B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k=2,3)扩展不确定度(p为置信概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确定度
2023-08-14 08:26:011

不确定度怎么求?

n测量次数,Xi测量的数据, x上面一横的是x的平均数,还有一个求和符号,f(n)是跟置信因子有关的,一般把它当做1就行了,S是平均数的标准偏差。【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一,不确定度是这个概念的统称,就比如我们说的“电脑”;然后我们可以以不同的分类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如1.依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可以分为 ,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2.依据不确定度的来源可以分为,随机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和系统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3.依据表示方式可以分为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二,测量不确定度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1.表示形式u为测量不确定度,p为包含真值的概率。表示真值在落在(平均值-u,平均值+u)之中的概率为p.2.数据永远不会无限的获得,通过数据的分布来估计测量量的概率分布永远会有一定的误差。而且一般情况线没有条件来获得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进行分布的估计。这时候有办法来解决:做模拟,选取合适的统计量。做模拟这个很好理解,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并研究其分布特性,然后根据这个分布对真实实验值的不确定度,或者说置信区间进行估计。
2023-08-14 08:26:321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怎么理解?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26:571

标准不确定度或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解释式中各项的含义。

标准不确定度或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这个真不太确定,因为对这个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办法对你的进行了很好的回答。
2023-08-14 08:27:153

不确定度是不均匀度吗

不确定度和不均匀度是不同的概念。不确定度通常是指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方面的不确定性。在科学和工程中,我们通常会进行测量和实验来获取数据,但是由于测量仪器的限制、实验设计的缺陷以及其他因素,我们无法完全确定测量结果的精确值。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统计方法来表达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并给出一个可靠的测量误差范围。而不均匀度通常是指物体或系统的某些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例如,一个物体的密度可能在不同位置上不同,或者一个系统的温度可能在不同时间上变化。在科学和工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不均匀性,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系统的行为并进行更准确的建模和预测。
2023-08-14 08:29:071

什么事测量不确定度?含义是什么?

其实没有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定义反而好理解一点。首先要理解贝塞尔公式:所有的设备都有一个精密度,精密度越高表示测得数据离真值越近。假设我一个设备进行无限次的测量得到x1,x2一直到xn总共n个数据,求得他们的平均值X。然后将下x1-X,x2-X直到xn,求出所有的差值,这个差值可以理解为概率值,这里不懂不影响后面理解,但因为正态分布有负有正,公式中需要我提现正负概念,那么每个差值进行平方。将平方后的所有差值相加,除以测量次数n-1,(现实中不可能无限次测量,又因为统计的要求所以n必须减1)。然后将最后的值开根号。贝塞尔公式可以自行百度,它代表了设备的精密度Sd。说到这里才算开始讲不确定度,比如一个不确定度Urel k=2 1%他是什么意思呢。Urel是真值,不用管1%代表他的不确定度(简单理解误差范围),意思是在你的每一次测量落在真值左右±1%k的范围内的概率有多少呢,统计学概率70%(正态分布)。k=2术语表示叫可信度95%,你就理解成k是系数,等于几就是几倍不确定度,在正态分布中,你的一次随机测量值落在真值±Sd范围内的概率是70%,落在真值±2Sd的概率为95%,三倍Sd内的概率为98%(这也是统计学的概念,直接照搬就行,满足正态分布规律),一般的机构不会做k=3,太费事。所以测量不确定度其实等于一个设备的精密度(只是说可以这么理解)。Urel k=2 1%的意思就是我每次测量得到的值,其结果和真值相差在1%内的概率为95%,剩下的5%为小概率事件,不用管。我这个测量值95%概率在真值±1%以内,好使!说到这里要说一句,好多计量院都不懂这个,天天在那编,出个校准报告,不确定度比示值误差都大,笑掉人大牙。
2023-08-14 08:29:162

标准不确定度怎么计算

所有测量结果记为样本xi样本的平均值记为/xi每个样本与均值的差称为残差,记为Ei标准不确定度记为Uc,Uc等于所有残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数n-1,再开方.
2023-08-14 08:30:065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怎么用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使用:u(V)=sqrt。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误差是测量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测得的量值简称测得值,代表测量结果的量值。所谓参考量值,一般由量的真值或约定量值来表示。对于测量而言,人们往往把一个量在被观测时,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认为是被测量的真值。实际上,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因为只有“当某量被完善的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采食量的真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一般来源:1、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被测量即受到测量的特定量,深刻全面理解被测量定义是正确测量的前提。如果定义本身不明确或不完善,则按照这样的定义所得出的测量值必然和真实之间存在一定偏差。2、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完善。被测量本身明确定义,但由于技术的困难或其他原因,在实际测量中,对被测量定义的实现存在一定误差或采用与定义近似的方法去测量。例如:器具的输入功率是器具在额定电压,正常负载和正常工作温度下工作时的功率。但在实际测量中,电压是由稳压源提供的,由于稳压源自身的精度影响,使得器具的工作电压不可能精确为额定值,故测量结果中应考虑此项不确定因素。故只有对被测量的定义和特点,仔细研究、深刻理解,才能尽可能减小采用近似测量方法所带来的误差或将其控制在一个确定范围内。
2023-08-14 08:31:371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是什么意思

2023-08-14 08:32:121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设计单测量重力加速g需要测量几个周期?

不确定度均分原理设计单测量重力加速g需要测量20个周期。实验所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单摆仪:拖动摆球让摆球摆动。用鼠标左键或者右键点击摆线末端的旋钮来增大或减小摆线长。2、游标卡尺:拖动副尺部分,改变测量卡口张开的大小。用鼠标左键或右键点击锁定旋钮,来锁住或解锁副尺。3、螺旋测微器:鼠标左键或右键点击转轴可以向上或向下旋转转轴。鼠标左键或右键点击锁,可以锁定或解锁。4、电子秒表:鼠标点击开始暂停按钮可以开始或暂停计时。鼠标点击复位按钮可以对秒表复位。
2023-08-14 08:32:56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评定与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步骤可归纳为1) 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列出对测量结果影响显著的不确定度分量。2)评定标注不确定度分量,并给出其数值 ui和自由度vi。3)分析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的相关性,确定各相关系数ρij。4)求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则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及自由度v .5)若需要给出展伸不确定度,则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乘以包含因子k,得展伸不确定度U=kuc。6)给出不确定度的最后报告,以规定的方式报告被测量的估计值y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或展伸不确定度U,并说明获得它们的细节。根据以上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步骤,下面通过实例说明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应用。
2023-08-14 08:33:072

大学物理实验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它可以用于"不确定度"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标准偏差(或其给定的倍数)或给定置信度区间的半宽度,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它的表达(GUM)中定义了获得不确定度的不同方法。相关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
2023-08-14 08:33:231

不确定度怎么计算?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它可以用于"不确定度"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标准偏差(或其给定的倍数)或给定置信度区间的半宽度,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它的表达(GUM)中定义了获得不确定度的不同方法。相关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
2023-08-14 08:33:381

不确定度的定义及意义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注:1、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 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作用测量不确定度是目前对于误差分析中的最新理解和阐述,以前用测量误差来表述,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更准确地定义为测量不确定度。它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计算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例: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
2023-08-14 08:33:551

不确定度是什么?

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例: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不确定度A类评定;所得到的相应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分量,用符号uA表示。它是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征。计算公式:一次测量结果An的uA=S;平均测量结果A的不确定度uA=S/sqrt(n)=扩展资料: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简单表示为:标准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A类标准不确定度B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k=2,3)扩展不确定度(p为置信概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确定度
2023-08-14 08:34:031

不确定度的分类有哪些?

“A类不确定度”是使用统计分析法评定,其标准不确定度u等同于由系列观测值获得的标准差σ。基本求法有贝瑟尔法、别杰尔斯法、极差法、最大误差法。“B类不确定度”不用统计分析法,而是基于其他方法估计概率分布或者分布假设来评定标准差并得到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法,需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对测量值进行一定的分布假设,如在2a区间的反正弦分布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a/2^(1/2)。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愈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为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作用:测量不确定度是目前对于误差分析中的最新理解和阐述,以前用测量误差来表述,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现在更准确地定义为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获得的结果的不确定的程度。不确定度的计算:不确定度的值即为各项值距离平均值的最大距离。例如: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
2023-08-14 08:34:211

不确定度如何计算?

一般分为人为引起的---A类(随机),和测试系统(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等)引起的---B类,如果要考虑被测量物体的本身的变化(比如元素衰变或细菌生长死亡速度)就更复杂了。通常会假设被测量的物理量是不变的。不确定度与误差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多次重复测试可以减小A类不确定度,用统计学中求标准方差的方法可以得到A类的不确定度,B类的一般是根据经验引用或直接引用测量设备校验的不确定度。再用均方根得到AB类的合成不确定度,最后根据要求得到扩展不确定度。
2023-08-14 08:34:426

不确定度如何定义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它可以用于"不确定度"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标准偏差(或其给定的倍数)或给定置信度区间的半宽度,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它的表达(GUM)中定义了获得不确定度的不同方法。相关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
2023-08-14 08:35:091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5:261

不确定度如何计算?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5:421

不确定度如何计算?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5:571

不确定度如何计算?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6:121

什么是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6:251

如何计算测量不确定度,有公式吗?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它可以用于"不确定度"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标准偏差(或其给定的倍数)或给定置信度区间的半宽度,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它的表达(GUM)中定义了获得不确定度的不同方法。相关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
2023-08-14 08:36:541

什么是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7:091

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例:有一列数。A1,A2, ... , An,它们的平均值为A,则不确定度为:max{ |A - Ai|, i = 1, 2, ..., n}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不确定度注意事项:1、 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 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7:351

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S^2=(x1-X)^2+(x2-X)/(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定义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注: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影响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有时对估计的系统影响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偏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是用标准差表征。4、通常,对于一组给定的信息,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应于所赋予被测量的值的。该值的改变将导致相应的不确定度的改变。
2023-08-14 08:37:501

不确定度的溶液的不确定度

在GB/T 602—2002 D附录B,明确了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即:不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大体上有四种方式:(1) 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2) 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3) 将工作基准试剂溶解、定容、量取后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4) 用工作基准试剂直接制备的标准滴定溶液。第一种方式包括: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硫代硫酸钠、碘、高锰酸钾、硫酸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EDTA)=0.1 mol/L、0.05 mol/L]、高氯酸、硫氰酸钠、硝酸银、亚硝酸钠、氯化锌、氯化镁、氢氧化钾—乙醇共15种标准滴定溶液。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c(mol/L),表示为式 (3—13):C=mw*1000/[(V1-V2)M] (3—13)式中:m ——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w——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V1——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V2——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M——工作基准试剂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第二种方式包括:碳酸钠、重铬酸钾、溴、溴酸钾、碘酸钾、草酸、硫酸亚铁铵、硝酸铅、氯化纳共9种标准滴定溶液。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 (mol/L) 表示为(3—14):c=(V1-V2)C1/v (3—14)式中: V1——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V2——空白实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c1——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mol/L ;V——被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第三种方式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l/L],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 (mol/L) 表示为(3—15):c=[(m/V3)V4w*1000]/[(V1-V2)M] (3—15)式中: m——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V3——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V4——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w——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V1——工作基准试剂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V2——量取工作基准试剂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m——工作基准试剂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第四种方式包括:重铬酸钾、碘酸钾、氯化纳共3种标准滴定溶液。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 (mol/L) 表示为(3—16):c=mw*1000/VM (3—16)式中: m——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准确数值,g ;w——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V——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M——工作基准试剂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 方式(1)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U(C)=KUC(c) (3—17)式中: k——包含因子(一般情况下, =2);uc——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mol/L 。式(3—17)中:uc(c)=(uA^2+uB^2)^1/2 (3—18)式中: uA——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标准不确定分量,mol/L ;uB——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合成标准不确定分量,mol/L 。方式(2)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即第一种方式)平均值不确定度的计算。由于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方法有四种方式,因此不确定度的计算也分为四种。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不确定度有两种计算方法。a.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分量uArel(c-)的估算,按式(3—19)计算:uArel(c-)=σ(c)/[(8^1/2)*c-](3—19)式中:σ(c)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值得总体标准差,mol/L ;c-——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mol/L 。式(3—19)中:σ(c) =[CrR95(8)]/[f(n)] (3—20)式中: CrR95(8)——两人八平行测定的重复性临界差,mol/L ;f(n)——临界极差系数(由GB/T 11792—1989)中表1查得)。a.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用贝塞尔法计算两人八平行测定的实验标准差后,标定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按式(3—21)计算:uArel(c-)=[s(c)]/[(8^1/2)*c-](3—21)式中:s(c) ——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实验标准差,mol/L ;c-——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mol/L 。方式(3)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分量的计算,以用电子天 平称量为例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根据式(3—13),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分量 。按式(3—22)计算:(3—22)式中:urel(m) ——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el(w)——工作基准试剂质量分数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el(V1-V2)——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el(M)——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el(r)——被标定溶液浓度的数值修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23)计算:urel(m)=u(m)/m(3—23)式中:u(m) ——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m——工作基准试剂质量的数值,g 。式(3—23)中:(u(m)=[2*(a/k)^2]^1/2按均匀分布,k =3^1/3 ) (3—24)式中: a——电子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g 。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分量 ,按式(3—25)计算:urel(w)=[{u^2(w)+u^2(wr)]^1/2}/w(3—25)式中: u(w)——工作基准试剂质量分数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wr)——工作基准试剂质量分数的数值范围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准物质不包含此项),% ;w——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式(3—25)中:u(w)U/k(3—26)式中: U——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 ;k——包含因子(一般情况下,k =2)式(3—25)中:(u(wr)=a/k按均匀分布,k=3^1/3 ) (3—27)式中: a——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分数的数值范围的半宽,% 。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应按式(3—28)计算:urel(V1-V2)={[U^2(v1)+U^2(v2)]^1/2}/(v1-v2)(3—28)式中:U(v1) ——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u(V2)——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v1-v2——被标定溶液实际消耗的体积的数值,mL 。经必要的省略,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29)计算:urel(V1-V2)={[u1^2(V)+u2^2(V)+u3^2(V)+u41^2(V)]^1/2}/(V1-V2)(3—29)式中: U1(v)——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U2(v)——由内插法确定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u3(V)——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u4(V)——温度补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L ;V1——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mL ;V2——空白实验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mL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JJG 196—1990 规定执行。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体积的数值(V20),单位为毫升(mL),按式(3—30)计算:V20=V0+(M0-M)/ρW(3—30)式中:V0 ——量器标准体积的数值,mL ;m0——称得纯水的质量的数值,g ;m——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g ;ρW——纯水在 ℃时密度的数值,g/mL 。则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应为:V=(M0-M)/ρW (3—31)故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32)计算:式中: urel(m0-m)——称量纯水的质量的数值与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的差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el(ρw)——纯水密度值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其中: 是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中提供的一定容量、温度、空气密度、玻璃体积膨胀系数下纯水的质量,故视其为真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零,但存在纯水质量的数值修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式(3—32)中:ur(m0-m)={[u^2(m0)+u^2(m)]^1/2}/(m0-m)(3—33)式中:u(m0) ——称量纯水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u(m)——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m0——称得纯水的质量的数值,g ;m——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的数值,g 。式(3—33)中: (按均匀分布,k =3^1/3 ) (3—34)式中:a ——电子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g 。式(3—33)中: (u(m)=a/k按均匀分布,k =3^1/3 ) (3—35)式中: a——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纯水质量值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 g 。式(3—32)中: ur(ρw)=u(ρw)/ρw(3—36)式中:u(ρw) ——纯水密度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mL ;ρw——纯水在 ℃时密度的数值,g/mL 。式(3—36)中: (u(ρw)=a/k按均匀分布, k=3^1/3 ) (3—37)式中:a ——纯水密度值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g/mL 。将 、 代入(3—32)中,即得 。则称量水校正滴定管体积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38)计算:u2(V)=(m0-m)u1r(V)/ρw(3—38)由内插法确定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数值以毫升(mL)表示,按式(3—39)计算:(u2(V)=a/k按均匀分布, k=6^1/3 ) (3—39)式中: a——大于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与小雨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两校正点校正值差值的一半, mL 。被标定溶液体积校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数值以毫升(mL)表示,按式(3—40)计算:(u3(V)=a/k按均匀分布, k=3^1/3 ) (3—40)式中:a ——滴定管校正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 mL 。温度补正值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数值以毫升(mL)表示,按式(3—41)计算:(按均匀分布,k=3^1/3 ) (3—41)式中:a ——温度补正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 mL/L ;V1——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mL 。将上述u1 、u2 、u3 、u4 代入式(3—29),即得到被标定溶液体积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42)计算:ur(M)=u(M)/M(3—42)式中: u(M)——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moL ;M——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 。式(3—42)中:(3—43)式中: u(M1)——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moL ;u(M2)——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修约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g /moL 。式(3—43)中:(3—44)式中: qi——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某元素 的个数;uA1——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g/moL ;n——工作基准试剂分子中元素的个数。式(3—43)中:(按均匀分布,k = 3^1/3) (3—45)式中: a——工作基准试剂摩尔质量的数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g/moL 。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修约误差引入的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按式(3—46)计算:(按均匀分布,k = 3^1/3 ) (3—46)式中: a——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修约误差区间的半宽,moL/L ;c-——两人八平行测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moL/L 。代入式(3—22)得到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B类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将(1)条、(2)条分别求得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A类和B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和 乘以浓度平均值 以后,分别得到的A类和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和 ,再代入式(3—18)得到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将 代入式(3—17),即可求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方式(4)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依据JJF 1059—1999)示例: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6 10-5 moL/L,取包含因子 =2,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 moL/L)的扩展不确定度 =2 5.6 10-5 moL/L=0.000112 moL/L。以浓度值的形式表示为:① 000 moL/L, =0.0002 moL/L; =2。② (0.1000±0.0002)moL/L; =2。以浓度值的相对形式表示为:① 000(1±2 10-3)moL/L; =2 10-4; =2。② 000 moL/L; =2 10-4; =2。以上四种表示方法任选其一。在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中,未包括终点误差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使用者可按分析化学原理,计算终点误差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其它方式其他三种方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参考第一种方式的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不确定度的计算,可进行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第四种方式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2023-08-14 08:38:041

大学物理实验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A类评定是通过观测列数据求得标准偏差,继而算出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则是先估计被评定的(变)量的变化范围(±a)。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于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它可以用于"不确定度"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标准偏差(或其给定的倍数)或给定置信度区间的半宽度。该参量常由很多分量组成,它的表达(GUM)中定义了获得不确定度的不同方法。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这个定义中的"合理",意指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所做的修正,特别是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的状态下,即处于随机控制过程中。也就是说,测量是在重复性条件(见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第5.14条,本文×.×条均指该规范的条款号)或复现性条件(见5.15条)下进行的。此时对同一被测量做多次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可按5.17条的贝塞尔公式算出,并用重复性标准〔偏〕差sr或复现性标准〔偏〕差sR表示。通常测量结果的好坏用测量误差来衡量,但是测量误差只能表现测量的短期质量。测量过程是否持续受控,测量结果是否能保持稳定一致,测量能力是否符合生产盈利的要求,就需要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衡量。测量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能力越差;反之,表示测量能力越强。不过,不管测量不确定度多小,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必须包括真值(一般用约定真值代替),否则表示测量过程已经失效。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实际上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虽然客观存在的系统误差是一个不变值,但由于我们不能完全认知或掌握,只能认为它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存在于某个区域内,而这种概率分布本身也具有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
2023-08-14 0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