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财务中借贷是什么意思

2023-08-22 19:17:48
共2条回复
snjk

会计中的借贷是会计中的术语,表明记账的方向。

会计中的借和贷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1.借:一般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贷: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费用、成本的减少。

借贷原理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大鱼炖火锅

1、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相关推荐

会计中的借贷怎么理解?

楼上说的对,建议你看看基础书籍
2023-08-14 08:47:048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的具体内容如下:1、资产,指的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负债,指的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公司的现有债务。3、所有者权益,指的是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023-08-14 08:47:541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2023-08-14 08:48:054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_记账规则_有什么口诀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一定对借贷记账法不会陌生。其实借贷记账法就是一种反映资金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参照的原理是会计等式的记账原理。 借贷记账法所有的账户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一般来说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 借贷记账法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其可以加强经济管理,还可以让记账变得更灵活,还能有效防止账目记错。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借贷记账法也有自己的记账规则,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的主要规则分为以下三点: 1、借贷记账法在记账的时候,每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记录账户发生的借方,又要记录账户发生的贷方,并且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和账户贷方的金额相等,这就像别人说的,做账要做平。 2、借贷记账法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在记账时必须是借、贷两个记账方向。 3、借贷记账法最后借方的金额一定要等于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口诀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借贷记账法,有人将借贷记账法长篇大论的原理及规则,归纳整理后写了一个借贷记账口诀,让会计学员们更加一目了然的了解和记住借款记账法的规则。借贷记账法的口诀为: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以上口诀是不是让因借贷记账法头疼的人是不是瞬间醍醐灌顶,能够很好的理解借贷记账法的重点。大家也可以熟记以上口诀,关键时刻还是比较有用的。
2023-08-14 08:48:121

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原理

  借贷记账法的掌握,又是学好基础会计的关键。因此,借贷记账法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原理,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原理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种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内容。   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收入-费用=利润(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   上述方程式被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相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相对应。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相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而且借方和贷方的金额要相等。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如果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贷方;或者反过来说,在一个账户中登记了贷方,必须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登记借方。而且登记在借方的合计数与贷方的合计数金额必须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其次,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   企业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只有一个借方账户和一个贷方账户。当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时,就应该使该借方账户金额等于该贷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使借贷两方的金额相等。反之,一笔经济业务涉及到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几个账户的借方时,也应该使贷方账户的金额与借方的几个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在借贷记账法下,无论经济业务多么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注:前面第一章第四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中归纳的9种情况的再归纳。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将以相等的金额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在采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时,会使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一种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称作账户间的对应关系;发生应借应贷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2023-08-14 08:48:391

借贷记账法账户设置的原理?

这只是一种规则,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方法,以这种方法更全面,更详细的反映账务。就像马这类生物为什么叫它马,而不叫它牛,这只是长久以来大家约定俗成了,这种生物就叫他马,所以这也一样。只是一种规则,你只要记住它就行了。
2023-08-14 08:49:113

会计中的借贷关系

资产类科目期初余额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但备抵与附加类科目除外,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因为是备抵,因此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又如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这类是备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据企业的经济实质,可能借方增,贷方减,也可能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收入与负债类同,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但没有期初数。成本与资产类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也没有期初数。而利润就是收入-成本。本期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拿资产来说就是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是累计摊销,也是资产备抵科目的一种,跟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一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扩展资料: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分类登记某类经济业务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称分类账,是按照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账簿。参考资料: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2023-08-14 08:49:201

怎么理解,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本原理

在复式记帐法的借贷记账发里面,任何一笔经纪业务的发生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引起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目的增加或者减少;这些增加或者减少的会计科目,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编制记帐凭证,会计分录中就一定会既有记录在借方科目,也会有记录在贷方的科目,涉及的两个科目中,如果一个记录在借方,另外一个就一定记录在贷方,或者两个以上,会出现一借多贷,或者一贷多借的情况,但一定是,有借方,有贷方,这就是有借必有贷;并且,记录在借方的科目的金额(之和)一定会等于记录在贷方科目的金额(或之和),这就是借贷必相等的意思。
2023-08-14 08:49:316

会计为什么要有一借一贷?会计的借贷等式是什么原理

借贷记账法依据的是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复试记账法的一种。跟单式记账法(比如流水账)相比,它的好处是 一,反应科目之间的内在关系,方便全面考察会计运行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二,可以通过试算平衡验证记账的准确性借贷科目一般来讲就是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但是不一定必须资产对应负债,收入对应费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1,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就是资产对应资产 2,现金差旅费支出,借费用,贷现金,就是资产对应费用。具体对应关系,要根据业务的具体性质判断,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2023-08-14 08:50:181

什么是借贷平衡原理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人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全面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特点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二、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货方余额=期初货方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一)记账规则的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二)记账规则的应用 记账规则也称为借贷平衡原理,可以检验会计分录、过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例说明记账规则的应用。 1、会计分录的格式 记账凭证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会计分录。所谓的会计分录,就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应记人账户的名称、借贷方向和增减金额多少的记录。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有时也被称为“记账公式”。 会计分录的一般格式是: 借:现金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为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实际上,复合分录是由若干个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 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帐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帐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帐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帐户帐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帐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 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帐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一)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账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账方法体系科学严谨。 (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其它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借贷记账法的难点是,“借”和“贷”不能单一地表示账户内容的增加和减少。其实,这个难点并不难克服,只要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我们应该明确,在借贷记账法下,将“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全都赋予了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才使得借贷记账法具有上述优点,从而成为最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
2023-08-14 08:50:281

小谈当铺借贷的原理

确立以物换钱规则的基本原理是当物的功能,归根结底由典当的本质所决定。典当是历史悠久的融资方式。其中,“认物不认人”的理念和做法,千百年来始终是典当最主要的交易习惯,并逐步演变成为以物换钱的法定交易规则。认物不认人体现了当物的两种功能,首先是交易功能,其次是担保功能。这两种功能使以物换钱在典当过程中成为必要和可能。 1.当物的交易功能 当物的交易功能表现为:当物的存在和价值,是以物换钱即典当交易成立的前提。 在这里,所谓认物不认人,就是典当行在发放当金时,并不考虑当户的信用程度如何,而仅注重当物的价值大小怎样,完全是根据当户交付的质押贷款的担保标的的价值状况,去决定是否向其发放当金、发放多少数额的当金,从而最终完成典当交易活动。很明显,有没有当物、当物价值高低是促成每一笔典当交易的必要条件。进而言之,当户信用无所谓,当物有价值就行。 因此,当户必须持有当物,典当行也只认当物,这与其他融资方式完全不同。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质押贷款时,首先要看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如何,并要关注贷款用途、审查贷款项目等,其次才看质押贷款担保标的——质物的状况,属于既认物又认人,且认人重于认物,故与典当行在典当时只认物不认人的做法,存在着根本差异。由此可见,当物具备交易功能,能直接促成债权的产生,典当行为主要建立在当物存在和价值的基础之上;而质物不具备交易功能,不能直接促成债权的产生,借贷行为并非主要建立在质物存在和价值的基础之上。2.当物的担保功能 当物的担保功能表现为:当物的存在和移转,是以物换钱即典当交易安全的保障。 在这里,所谓认物不认人,就是典当行在发放当金时,并不考虑当户的信用程度如何,但出于维护自身贷款安全性的目的,必须占有当物,从而通过取得当户交付的当物的占有权来制约当户履行清偿债务的义务,一旦当户放弃赎当,进人绝当程式,典当行便可将当物变现受偿。从这个角度说,当户信用无所谓,能占有当物就行。 典当行占有当物,是为了发挥其担保功能,因而必须妥善保管当物。当物的担保功能因其实际存在和状态良好而正常发挥,故典当行占有当物,一方面在于对抗当户的不赎当行为;另一方面必须忠实履行其保管义务,不得使当物毁损或灭失。如果绝当出现,典当行利用保管良好之当物变现受偿,无论是操作上还是效益上,都有较理想的活动空间。相反,当物的毁损或灭失,对典当行自身不利。特别是倘若当户赎当,典当行还会因当物保管不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典当行占有当物是一种附条件的行为,故典当行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占有当物,而条件解除,典当行就必须将当物返还当户,当物的担保功能便因此消灭。这里的条件指当户尚未赎当,它由典当期限决定。当期届满,当户赎当,典当行就必须履行其当物返还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再继续占有当物。另一种情况是绝当出现,典当行则不必返还当物,但绝当条件下的当物也不再具有任何担保功能。 (摘自: 高雄贷款 分享站) 参考文献:1赵黄祺 2007 住宅抵押贷款违约与提前清偿模型之研究2张雅君 2007 商业银行房贷客户违约因素之探讨3江静怡 2005 住宅抵押贷款部分提前清偿对违约之影响
2023-08-14 08:50:351

怎么理解会计中的借贷?怎么做会计分录?举实例说明! 急急急!

借贷在会计中就是记账的两个个符号,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中最科学的记账方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是借贷记账法的原理,例如,从银行取现金,借:现金500贷:银行存款500报销差旅费借:管理费用300贷:现金300
2023-08-14 08:50:432

什么是借贷

一、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2023-08-14 08:50:514

会计为什么要有一借一贷?会计的借贷等式是什么原理?

借贷记账法依据的是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复试记账法的一种。跟单式记账法(比如流水账)相比,它的好处是 一,反应科目之间的内在关系,方便全面考察会计运行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二,可以通过试算平衡验证记账的准确性借贷科目一般来讲就是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但是不一定必须资产对应负债,收入对应费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1,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就是资产对应资产 2,现金差旅费支出,借费用,贷现金,就是资产对应费用。具体对应关系,要根据业务的具体性质判断,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2023-08-14 08:51:063

会计基础中的借贷怎么好理解

这么记资产增加是借,减少是贷对吧。然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一边增加另一边也增加对吧那资产增加了记到借方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肯定在贷方同理资产一种增加一种减少增加在借,减少在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反,增加在贷,减少在借会计科目6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共同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前三个说过了,共同不要管,现在你还用不到成本类就是三个,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里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这三个都能看成费用,只是这三个要在产品完工以后才能归集为费用,而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销售消费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了然后说费用,费用增加了,你肯定得以资产的减少为代价,比如花500元买了办公用品吧借:管理费用贷:现金现金是资产减少在贷方,管理费用是增加了,在借方,所以费用类科目和资产类一样的,都是增加在借,减少在贷。再看收入。一般收入会伴随着资产的增多或者负债的减少例如,营业收入5000吧借:现金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所以收入和资产是反着的,和负债一样的,是增加贷贷方减少在借方如果你分不清一个科目该怎么写,先看里面有没有资产或者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例如有增加的现金,先把借方写上现金,借贷记账法里有借必有贷。那贷方写上另一个科目就行了。慢慢会计学多了就知道借贷该怎么写了其实借贷就是记账的符号,任何一比业务都会引起至少两个科目的变化。用借贷表示增加或者减少罢了
2023-08-14 08:51:162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借贷,主要是指借款人向另一方借取贷款的行为。我们常使用的借贷方式有银行信贷、民间借贷、互联网信贷等。其中随着像微信、支付宝、度小满金融等大品牌接连推出信贷产品后,这种小额借贷平台凭借放款快、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渐被借款人所接受并使用。那么面对众多的借钱APP,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提示大家一定要关注这几点:一. 产品要正规,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资质,一定要选择正规大品牌更靠谱,认证正品谨防黑贷款诈骗;二. 利息和额度很关键。虽然贷款平台的额度一般都是和个人信用挂钩的,但是正规平台的活动更多,额度更高利息也相对更低。比如度小满金融旗下的有钱花,就是属于头部的正规贷款app了。有钱花申请简便、放款快、借还灵活,用户可以主动申请。有钱花的息费透明,大品牌靠谱利率低,最高可借额度20万,可以满足大多数贷款者的需求。除了个人消费者外,小微企业主需要启动或周转资金也可以考虑有钱花,有钱花致力于为小微企业主提供精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2023-08-14 08:51:252

会计中的借贷是什么意思?

出现在资产负债表里面用于平衡的词,比如你买了个灯泡花了50W,但这个灯泡是你的固定资产了,所以资产表里就会体现为“借”了50W,说明你的资产多了50W。但是因为你买这个灯泡花了50W块钱,或现金或贷款,那么负债表里就少了50W,就体现为“贷”了50W。应该是这么个概念,太久了,很多东西都忘了,如果错了求不喷...
2023-08-14 08:51:485

会计中的借贷是什么意思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2、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收益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2023-08-14 08:52:304

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分别指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其含意:资产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借”是表示增加,而“贷”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和收入类、权益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而“贷”表示增加。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2023-08-14 08:52:558

怎么去理解会计分录中的借贷?

我觉得借后面是银行存款。 当然是存在你行的。 这里借收到。 代表银行是借方。 我是初学者不一定对,如果错了希望有贵人指点。 网名:无心 QQ号:1104408467
2023-08-14 08:53:266

在会计中,为什么要用借贷记账法

会计记账必须要规定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必须用复试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作为会计记账法。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2023-08-14 08:53:552

资产负债表的借贷双方为什么能平衡啊??是什么原理??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023-08-14 08:54:123

借贷记账的原理解释

所有的会计科目可以分为六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资产的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计入贷方。负债的减少计入借方,增加计入贷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计入借方,增加计入贷方。收入减少计入借方,增加计入贷方。费用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计入贷方。利润减少计入借方,增加计入贷方。cash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进入公司就表示公司的cash增加,应当计入借方-debit.以上是记忆方法,先强记吧,等你熟悉了自然就知道原因和各科目的关系
2023-08-14 08:54:192

如何通俗的理解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账户结构:1.资产类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结构的基本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在一个会计期间,将各项资产借方发生数额加总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将各项资产贷方发生额加总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将同一会计期间某个资产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相抵后得到的差额称为本期发生净额,在此基础上加上期初借方余额就得到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构成由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在会计等式的右边,恰好与资产类账户相对立,因此他们的账户结构也就与资产类账户结构正好相反。3.收入类账户的结构账户贷方记录为增加数额;账户的借方记录为减少或转出数额。4.费用类账户的结构账户借方记录各项费用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各项费用的减少或转出数额。费用类账户必须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把当期的费用净额从贷方转出,作为冲减当期损益处理,费用类账户一般没余额。5.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其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或转出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期末(期初)在产品的成本。
2023-08-14 08:54:291

会计里的借和贷是什么意思?

可以通俗的理解成:收入,支出。 借和贷只是将其书面化。笼统的说法大概就是这样。 各不同科目只需要对号入座就行。 比如业务员的"差旅费"就属于支出项,属于营业费用科目。对于公司而言就应该赋值于‘借"项。支出的现金给予业务员,业务员就象形的成为了‘贷"方! 能理解吗?
2023-08-14 08:54:419

会计中的借贷是什么意思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 但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它们对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是以下的几种类型。 即: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 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 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3)发生经营收入,一般会导致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 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收入账户的贷方。 (4)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 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借方。 (5)资产内部项目互相转化,即两个项目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 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资产账户的贷方。 (6)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 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
2023-08-14 08:56:461

借贷记账怎么记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现代会计,但是对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涵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记账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记账的方法   资产类科目增加都在借方,减少都在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增加在贷方,减少都在借方,你只要区分出具体的科目是资产类还是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就可以了,比如库存现金是资产类科目当然增加就在借减少就在贷了。再比如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科目,增加就在贷方减少就在借方了,简而言之,给你个科目你必须知道它是资产类还是负债类还是所有者权益类,这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它增加记哪个了,另外最重要的关系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才是复式记账的核心!   借贷记账的原理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复式记帐法。其基本原理包括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   (1)记帐符号:借、贷。   (2)帐户结构:将所有帐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帐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3)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的账户结构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明细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负债类账户。如“应收账款”账户为资产类账户,“预收账款”账户为负债类账户,如果企业预收账款业务不多,可将其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反映,这时“应收账款”账户则是一双重性质的账户。双重性账户的总账余额没有经济意义,即它既不表示资产数,又不表示负债数,反映资产和负债实有数额的资料,只能从双重性账户的各明细分类账户中分析获得。
2023-08-14 08:56:551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并举一经济业务的例子,作出会计分录后加以说明。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举例发生坏账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收到票据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收入应交税金扩展资料记账规则基本要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2023-08-14 08:57:021

坏账准备科目,借贷原理帮我理清思路?

坏账准备这个科目增加在贷方,计提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发生时: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这样就把坏账准备的金额冲掉了,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在实际发生后也是要转销的
2023-08-14 08:57:113

会计中借贷怎么区分

预付账款,借是增加,贷是减少。应付职工薪酬,贷是增加,借是减少。没发之前会预提,就是在贷方,说明你有钱要发还没发,是增加,发了工资,做借方,应该发的钱已经发了,是减少。
2023-08-14 08:57:2211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是什么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是:1、以“借”、“贷”为记账符号。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3、根据借贷平衡原理进行试算平衡。4、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或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采用借贷记账法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2023-08-14 08:58:081

会计里借贷是什么意思啊?要通俗易懂的。最好直白一点

关于借贷记账法,是从事会计工作或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知识,必须掌握,没有任何缓和余地。所谓的借与贷,就像一个天平,两端总是相等的,没有例外。以下我给你详细说说,请仔细阅读几遍,便于你掌握。关于会计要素,会计中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要素。说直白点,资产——你拥有的东西;负债——你欠别人的;所有者权益——你拥有的减掉欠别人的剩下的;收入——你的工资和兼职薪金;费用——你每月的开销用度;利润——你的每月工资减掉开销用度剩下的。比如你月工资3000元,一个月花1000元吃饭,还某人500元,花800元买了个平板,剩下700元。3000就是收入,1000就是费用,500就是负债,800元买的平板就是资产,剩下的700就是利润,如果还要交个税的话,交完税之后剩下的就是所有者权益。关于借贷记账法,原理是一项业务会导致借与贷两侧的变化,可能是同时增加、同时减少或者一增一减。比如你拿钱去买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固定资产或存货增加了,这就是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比如你拿钱去还债,银行存款减少了,负债也减少了,这就是资产与负债的一增一减。重点就是借贷双方永远是相等的,没有例外,如果有,那就是做错题或做错账了。下面我给你写几个分录,你感受一下。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这里好像不能有空格,正常做账或做题时,贷需要在借:的右下方,对齐。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借贷记账法。然后再说一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些,与做账的科目还有点区别,会计科目就是上面做账时,借贷双方的那个名字(银行存款),而会计上的科目,分为六种,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大致就是损类:费用;益类:收入)、成本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涉及很少)。这6种科目在借与贷双方表示的增与减是有硬性规定的。借增贷减:资产类、成本类、损益类中的损,即资、成、费;借减贷增: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即收、负、所。这些必须要记住,了解这些后,你在做题时或做账时就不会做错了。期望我的回答给予你一定的帮助,如果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2023-08-14 08:58:181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包含几层含义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023-08-14 08:58:282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2023-08-14 08:58:501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它的记账原理是什么,和单式记账法有什么区别?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是: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023-08-14 08:59:002

记账原理(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把账户划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部分。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右方为“贷”,但“借”、“贷”反映资产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类别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增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凡是用来反映资产的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汜减少额,如有余额必在借方;凡是用来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如有余额必在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借方发生额,贷方汜录的合计数额称作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例如“银行存款”账户,借方记录的增加额要大于(至少等于)贷方记录的减少额,所以有借方余额(或无余额),借方期末余额转到下一期就成为借方期初余额。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未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为方便起见,   由于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决定,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很明显贷方发生额要大于(或等于)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例如“应付账款”账户,企业所欠外部款项时应记入贷方,偿还所欠的款项时应记入借方,期末余额的贷方,表示实际的款偿还的欠款数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牛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可用下表形式表示全部账户结构。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有各种牦费,有成本费用发生,在费用成本抵销收入以前,可以将其看作一种资产。因此,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如果因某种情况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因某种情况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借字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益的转销;   贷字表示:资产的减少,费用成本的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   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指示着账户记录的方向是左方还是右方。一般地说,各类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即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因此,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来判定账户性质,成为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2023-08-14 08:59:071

为什么借贷记账方法为科学的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现代会计,但是对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涵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下面是由我分享的为什么借贷记账方法为科学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为什么借贷记账方法为科学的方法   按照登记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根据记账符号、账户分类、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由于在会计计量过程中始终遵循“左边=右边”的规则,因而是一种平衡的会计记账方法.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稳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科学的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只能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侧面,会计记录之间不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因此,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借贷记账法的计算方法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   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帐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帐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是属于期间动态的会计指标,反映资金的增减变化,所以又称为动态平衡公式。)   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帐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帐户帐户处理时的正确性。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   全部帐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初余额   (余额是属于时点静态的会计指标,反映资金增减变动后的结果,所以又称为静态平衡公式。)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帐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   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帐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形式   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2023-08-14 08:59:141

会计借贷怎么区分和理解

会计借贷可以这么区分和理解:在借贷记帐法里,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为记帐符号,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上反映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借”、“贷”二字的最初含义是指债主和贷主而言,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内容日益复杂,记帐的范围日益扩大到实物、收入、费用等方面,借贷二字不仅要记录债权、债务,也要记录各项财产和收入、费用的变动。这样,借贷二字就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成为一种纯粹的记帐符号,成为会计核算中用来指引记帐方向的会计专业术语了。借贷帐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1、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3、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4、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借贷方式只是企业的一种记账方法。
2023-08-14 08:59:291

借贷记账法主要内容?

  非会计专业人员较难理解会计记账的借贷记账法,这不利于会计资讯广泛、充分的利用。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法是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来登记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四项。   1. 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来记录会计要素专案的增减变化。借贷记账法就因此而得名。“借***Debit简写Dr***”、“贷***Credit简写Cr***”二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即用来表示债权***应收款***和债务***应付款***的增减变动。借贷资本家把吸收的存款称为“贷”,表示“欠人”;把贷出的款项称为“借”,表示“人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借”、“贷”就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成为会计学中的一对纯粹用以标明记账方向的符号。日本在引进复式记账法时,将Debit和Credit翻译成“借”和“贷”,我国在从日本引进时,援引了日本的这种译法。   2. 账户结构   在前一章中,已经说明了账户的基础结构和基本内容,并指出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账户的具体结构有所不同。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究竟哪一方登记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金额的减少?则应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以及与此相联络的性质而定。   在借贷记账法下,应按照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设定账户,账户应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六大账户。除此之外,还可以设定共同性***双重性***账户。   ***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类账户的结构   ***2***收入、费用和利润类账户的结构   ***3***共同性质账户的结构   3. 记账规则   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相反的方向,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络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即在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并且记入借方与记入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因此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简单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本期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和试算,以检验账户记录正确与否的一种专门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前者是以记账规则为直接依据,而后者是以会计等式“资产=权益”为直接依据。   应当指出,试算平衡只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如果借贷不平衡,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予以更正,直到实现平衡为止。如果借贷平衡,一般来说,记账正确,但不能肯定记账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方向相反,应借应贷科目写错或借贷双方发生同等金额的错误等等都难以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出来。因此,为了纠正账簿记录的其错误,需要对所有的会计记录进行日常或定期的复核,以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理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种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内容。   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物件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收入-费用=利润***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   上述方程式被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相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相对应。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络。在一个会计要素的专案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络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相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口诀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定会计科目***设定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稽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定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2023-08-14 09:00:031

什么叫借贷记账法?如何理解"借"和"贷"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其含意:资产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借”是表示增加,而“贷”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和收入类、权益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而“贷”表示增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2023-08-14 09:00:131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023-08-14 09:00:233

为什么老师说借贷记账法“左借右贷”不一定是对的?

为什么老师说借贷记账法“左借右贷”不一定是对的? 意思应该是在有些特定科目里,发生额只适合记在借方或者贷方,分录会行成 借:某科目 蓝字 借:某科目 红字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费用类科目在发生时是要记在借方的,只有在期末结转时才在贷方一次性结转。 比如本月财务费用收到利息200元,发生手续费100元,发生利息支出50元,做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0 借: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200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50 贷:银行存款 50 期末时将费用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50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200 财务费用——手续费 100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50 为什么借贷记账法规则一定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人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全面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二、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货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货方余额=期初货方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收账应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 (一)记账规则的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二)记账规则的应用 记账规则也称为借贷平衡原理,可以检验会计分录、过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例说明记账规则的应用。 1、会计分录的格式 记账凭证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会计分录。所谓的会计分录,就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应记人账户的名称、借贷方向和增减金额多少的记录。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有时也被称为“记账公式”。 会计分录的一般格式是: 借:现金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为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实际上,复合分录是由若干个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 四、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 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帐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帐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帐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帐户帐户处理时的正确性。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帐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 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帐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 、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一)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帐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帐方法体系科学严谨。 (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借贷记账法的难点是,“借”和“贷”不能单一地表示账户内容的增加和减少。其实,这个难点并不难克服,只要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我们应该明确,在借贷记账法下,将“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全都赋予了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才使得借贷记账法具有上述优点,从而成为最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 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表示“左”,贷表示“右” 错误的说法,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特点如下: (1)记账符号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其中“借”表示账户的左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借和贷与不同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一: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的部位。如前所述,一切账户均需设两个部位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左方一律称作借方,右方一律称作贷方;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只有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减,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对负债类账户正好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2)账户结构 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 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借贷记账法,借是入吗? 借贷记账法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一种记账方法。其借方体现的是资产、成本、费用等科目的增加数,也反映负债、收入、权益等科目的减少数。 借和贷,在权责发生制下并没有出和入的区分,在收付实现制下就是出和入的区分。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优点有哪些 1 在账户中,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把每个科目所属账户都区分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以反映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 2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用相等金额,一方面已人1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人1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人借方贷户与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3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 由于借贷记账法在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时,都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方向相反,金额相等。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所有账户的借贷发生额双方合计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计数也必然是相等的。其试算平衡公式是: 期初借方余额合计二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本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利用这种平衡关系,就可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以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4 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 5借贷记账法的主要优点是: (1)帐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地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帐户设置适用性强,帐户的基本结构为使用既反映资产,又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帐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对所有帐户固定分类; (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是全部帐户的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符号有什么涵义?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符号: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借贷记账法就是使用的借、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状况。 记账符号是一个符号而已。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相当于“增”,“减”。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如发放已计提的工资,借应付薪酬,贷银行存款,这个分录的意思是应付薪酬(负债类科目)减少,银行存款(资产类科目)减少。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增减变化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您好,会计学堂邹老师为您解答 就是一借一贷,复式记账法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2023-08-14 09:00:421

会计为什么要有一借一贷?会计的借贷等式是什么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是三个会计恒等式。你问的不是很清楚,可以看出来你确实很不明白。其实这些不管负债还是资产、借还是贷,都是一个角度问题,就像我借你100元这个假设的客观事实,在其他人眼里就是你给了我100元,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内部关系。在我眼里,我虽然现金总额增加了100,但其实是我从你这贷了100,我的现金资产会增加100,但我的负债也增加了100;站在你的角度,虽然你付出一百,现金资产损失了100,但你的贷也增加了100,这叫做复式记账法,也就是说,我出了钱那我就记一笔我借出去多少钱,然后再写一笔我有在外的贷款多少,这两者的绝对值是相等的,因此才不会影响本身的实际资产。。。。。三个恒等式要细讲完真是不知道要多少字,你先试着理解吧,不理解hi我,我慢慢跟你解释。呵呵。大把的例子可以列举。
2023-08-14 09:00:511

会计中借贷是什么意思

会计中借贷的意思是:纯粹的记账符号,用来标明记账的方向,表示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动。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2023-08-14 09:00:591

借贷是什么意思

借贷app是什么鬼,之前没听说过,求科普
2023-08-14 09:01:273

会计中的借贷关系

资产类科目期初余额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但备抵与附加类科目除外,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因为是备抵,因此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又如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这类是备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据企业的经济实质,可能借方增,贷方减,也可能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收入与负债类同,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但没有期初数。成本与资产类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也没有期初数。而利润就是收入-成本。本期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拿资产来说就是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是累计摊销,也是资产备抵科目的一种,跟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一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扩展资料: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分类登记某类经济业务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称分类账,是按照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账簿。参考资料: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2023-08-14 09:01:501

会计中如何理解借贷

“借”、“贷”是借贷记账法所使用的记账符号。借贷记帐法中“借”和“贷”是相反的意思:在资产类、费用类帐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在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利润类帐户中,,“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了检验一定时期所发生经济业务记录的正确性,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在一定会计期末应进行账户的试算平衡,可以是发生额试算平衡也可以是余额试算平衡。各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各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各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回答完毕,希望对你的提问有帮助,如果满意请采纳o(∩_∩)o...哈哈
2023-08-14 09:02:004

如何通俗的理解借贷记账法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号左侧,增加记为借,减少记为贷,等号右侧反过来!
2023-08-14 09:02:115

简述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2023-08-14 09:02:292

为什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有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人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全面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二、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货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货方余额=期初货方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收账应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记账规则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 (一)记账规则的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二)记账规则的应用 记账规则也称为借贷平衡原理,可以检验会计分录、过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例说明记账规则的应用。 1、会计分录的格式 记账凭证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会计分录。所谓的会计分录,就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应记人账户的名称、借贷方向和增减金额多少的记录。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有时也被称为“记账公式”。 会计分录的一般格式是: 借:现金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为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实际上,复合分录是由若干个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 四、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 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帐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帐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帐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帐户帐户处理时的正确性。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帐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 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帐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 、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一)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帐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帐方法体系科学严谨。 (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借贷记账法的难点是,“借”和“贷”不能单一地表示账户内容的增加和减少。其实,这个难点并不难克服,只要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我们应该明确,在借贷记账法下,将“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全都赋予了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才使得借贷记账法具有上述优点,从而成为最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
2023-08-14 09:0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