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请介绍一下“候氏制碱法”。与之前的方法对比介绍。

2023-08-22 22:51:23
TAG: 对比 方法
共1条回复
豆豆staR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283k(5

℃~

10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化学原理

侯氏制碱法原理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

总反应方程式:

nacl

+

co2

+

h2o

+

nh3=

nahco3

+

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

(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co2

这一工序。

注:纯碱就是碳酸钠

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nh4cl+ca(oh)2

(加热)=

cacl2+2nh3↑+2h2o

相关推荐

侯氏制碱法原理

侯氏制碱法原理:先将NH3通入饱和的NaCl溶液中,然后再将CO2通入上述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并对滤渣进行洗涤,然后加热滤渣得到纯碱。依据此原理实验室制取纯碱的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Na2CO3固体。侯德榜制碱法原理是:CO2+NH3+NaCl+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2023-08-14 17:45:401

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7:46:035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联合制碱工艺与合成氨法以同时制取纯碱和氯化氨。具体为:利用合成氨中的废气CO2作为碳化原料,省去了石灰窑。由此,纯碱的成本与国际通用的“索尔维法”比降低了40%。同时循环利用食盐水,并利用其中的Cl生产农用肥NH4Cl,将食盐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与“索维尔法”、“察安法”的间断生产不同,“侯氏制碱法”采用了连续生产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3-08-14 17:46:211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即“联合氨碱法”,正式命名于1941年3月15日。他的发明者是中国制碱专家侯德榜。该方法的创立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艰辛历程,体现了中国人的气节和智慧。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法是为索尔维公司垄断的索尔维制碱法。1921年,为改变中国制碱业落后状态,中国实业家范旭东特邀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侯德榜任工程师,创办永利碱厂。侯氏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模仿索尔维法制出了纯度大于99%的纯碱。后来为了提高食盐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永利碱厂打算购买德国“察安法”专利。对方的苛刻条件激怒了热爱祖国的侯氏。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于1941年终于成功地开创了“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联合制碱工艺与合成氨法以同时制取纯碱和氯化氨。具体为:利用合成氨中的废气CO2作为碳化原料,省去了石灰窑。由此,纯碱的成本与国际通用的“索尔维法”比降低了40%。同时循环利用食盐水,并利用其中的Cl生产农用肥NH4Cl,将食盐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与“索维尔法”、“察安法”的间断生产不同,“侯氏制碱法”采用了连续生产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侯氏制碱法”融“索尔维法”和“察安法”的精华于一体,为世界制碱业树起了一座丰碑。
2023-08-14 17:46:321

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化学原理:NaCl + CO2+NH3+H2O=NaHCO3↓+NH4Cl(可作氮肥)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以加热作为反应条件)(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NaHCO3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2023-08-14 17:46:521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低温下用氨饱和的饱和食盐水通入二氧化碳(CO2)可析出碳酸氢钠(NaHCO3),此时母液中Na+减少而Cl-相对多,此时再加入细盐末,因同离子效应,低温氯化铵(NH4Cl)溶解度突然降低,而食盐(NaCl)的溶解度变化不大,所以氯化铵(NH4Cl)析出而食盐不析出,再用氨饱和后通二氧化碳(CO2),结果往返析出NaHCO3和NH4Cl,其中氨由氮与水中的氢化合制成,CO2是提取氢气和氮气的半水煤气之副产品,这样巧妙的把氮气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起来,故候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该法生产的碱质量优良,纯白如雪,在1926年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
2023-08-14 17:47:022

侯氏制碱法是什么原理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化学原理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2023-08-14 17:47:111

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的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化学方程式是:NaCl(饱和)+CO2+NH3+H2O=NaHCO3↓+NH4Cl。然后再对生成物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条件为加热。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 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氨气时的废气。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2.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3.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2023-08-14 17:47:181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和优点

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侯氏制碱法优点: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侯氏制碱法: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 制取纯碱, 副产氯化铵的过程。 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 用量大, 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氯化铵主要用作农肥, 但它的质量影响着纯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也被称为“侯氏制碱法”。
2023-08-14 17:47:341

侯氏制碱法制碱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7:47:531

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1向已经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2加热碳酸氢钠,得到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3利用碳酸钠通入石灰水,制得氢氧化钠Na2CO3+Ca(OH)2=2NaOH+CaCO34培烧碳酸钙,得到二氧化碳循环CaCO3=CaO+CO2CaO+H2O=Ca(OH)25向1步反应的母液中,加入过量食盐,氯化铵结晶析出,制成化肥使用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
2023-08-14 17:48:032

候氏制碱法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化学原理侯氏制碱法原理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总反应方程式:NaCl+CO2+H2O+NH3=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注:纯碱就是碳酸钠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2023-08-14 17:48:131

侯氏制碱法步骤及原理

什么
2023-08-14 17:48:243

高中化学侯氏制碱法的原理问题

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7:48:422

什么是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原理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总反应方程式:NaCl+CO2+H2O+NH3=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注:纯碱就是碳酸钠
2023-08-14 17:48:491

关于侯氏制碱法

我就不粘贴了,你看看百科吧。有不明白的在问。http://baike.baidu.com/view/187856.htm
2023-08-14 17:48:586

为什么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因为氨气的溶解度远远大于二氧化碳,先通入氨气会生成一个碱性的环境,容易吸收较难溶解的CO2.所以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2023-08-14 17:49:163

侯氏制碱法实验装置图和原理

侯氏制碱法实验装置图和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1、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NaCl+NH3+H2O+CO2=NH4Cl+NaHCO3。2、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NaHCO3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3、侯氏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4、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2023-08-14 17:49:461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1)A装置是指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 3 +2H + ═Ca 2+ +CO 2 ↑+H 2 O;C装置稀硫酸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CaCO 3 +2H + ═Ca 2+ +CO 2 ↑+H 2 O;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依据图标分析可知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晶体析出,故答案为: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3)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通入后和氨气反应不能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的不到碳酸氢钠晶体,所以需要加一个洗气装置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A与B;饱和NaHCO 3 溶液;除去CO 2 中混合的HCl气体.
2023-08-14 17:51:051

侯氏制碱法是什么原理

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 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氨气时的废气。(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制 CO2 这一工序.
2023-08-14 17:51:151

侯氏制碱法的化学方程式原理

NH3+CO2+NaCl+H2O_NH4Cl+NaHCO3侯氏制碱法化学方程式是:NaCl(饱和)+CO2+NH3+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条件为加热。制碱法是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利用这些原料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纯碱的办法,最有代表性的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2023-08-14 17:51:521

分别介绍一下氨碱法制纯碱和侯氏制碱法的详细过程. 要求: 2、有关化学方程式 3、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氨碱法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2(由CaCO3煅烧而得),因NaHCO3溶解度较小,故有下列反应发生: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得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母液中的NH4Cl加消石灰可回收氨,以便循环使用: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此法优点:原料经济,能连续生产,CO2和NH3能回收使用. 缺点:大量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 2.侯氏制碱法 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 CO+H2O=CO2+H2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 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7:52:011

相比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优点

相比索尔维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如下:侯氏制碱法优势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要制纯碱,先制得溶解度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的历史发展: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为此, 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勒布兰制碱流程虽然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地被完善,但是因为这方法主要是利用固相反应,又是高温操作,存在许多缺陷,生产不能连续,劳动强度大,煤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有意改革它。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这个人就是侯德榜。
2023-08-14 17:52:091

侯氏制碱法原理方程式

侯氏制碱法原理方程式:NH3+H2O+CO2=NH4HCO3,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用量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氯化铵主要用作农肥,但它的质量影响着纯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也被称为“侯氏制碱法”,氯化铵简称氯铵,是指盐酸的铵盐,多为制碱工业的副产品,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方形或八面体小结晶,有粉状和粒状两种剂型,粒状氯化铵不易吸湿,易储存,而粉状氯化铵较多用作生产复肥的基础肥料。
2023-08-14 17:52:411

侯式制碱法是怎么把氯化钠的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多的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第一步: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1)NH3+H2O+CO2=NH4HCO3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较小。(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2)NH4HCO3+NaCl=NH4Cl+NaHCO3↓第三步是: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在整个过程中,氯化钠中的钠和氯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7:52:502

什么是侯德榜制碱法?反应原理是什么?

1向已经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2加热碳酸氢钠,得到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3利用碳酸钠通入石灰水,制得氢氧化钠Na2CO3+Ca(OH)2=2NaOH+CaCO34培烧碳酸钙,得到二氧化碳循环CaCO3=CaO+CO2CaO+H2O=Ca(OH)25向1步反应的母液中,加入过量食盐,氯化铵结晶析出,制成化肥使用
2023-08-14 17:53:015

侯式制碱的研究的过程及方程式

侯氏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第一步: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第二步: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较小。) 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2023-08-14 17:53:361

用“侯氏制碱法”值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

2023-08-14 17:54:312

侯氏制碱法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7:54:392

大家关于侯氏制碱法的考点和知识啊原理啊知道多少?(把知道的全发出来,谢谢大家的帮助。)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2023-08-14 17:54:592

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NaCl+NH3+ CO2+H2O=NaHCO3↓+NH4Cl2NaHCO3=Δ=Na2CO3+H2O+CO2↑
2023-08-14 17:55:535

侯氏制碱法反应原理

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要制纯碱,先制得溶解度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其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步反应。(1)NH3+H2O+CO2=NH4HCO3(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2)NH4HCO3+NaCl=NH4Cl+NaHCO3↓(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加热(3)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且利用NH4Cl的溶解度,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向(2)中的溶液加入NaCl,则NH4Cl析出,得到化肥,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百度专家组为您解答,请按一下手机右上角的采纳!谢谢!
2023-08-14 17:56:291

侯氏制碱法原理制NaHCO3的方程式能进行的原理是什么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在该条件下na+浓度较大(饱和食盐水),导致碳酸氢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沉淀。
2023-08-14 17:56:382

侯氏制碱法反应原理

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要制纯碱,先制得溶解度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 其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步反应. (1)NH3+H2O+CO2=NH4HCO3(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2)NH4HCO3+NaCl=NH4Cl+NaHCO3↓(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 加热 (3)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 且利用NH4Cl的溶解度,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向(2)中的溶液加入NaCl,则NH4Cl析出,得到化肥,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百度专家组为您解答,请按一下手机右上角的采纳!
2023-08-14 17:56:481

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化学原理: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可作氮肥)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以加热作为反应条件)(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NaHCO3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2023-08-14 17:56:581

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7:57:051

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1向已经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2加热碳酸氢钠,得到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3利用碳酸钠通入石灰水,制得氢氧化钠Na2CO3+Ca(OH)2=2NaOH+CaCO34培烧碳酸钙,得到二氧化碳循环CaCO3=CaO+CO2CaO+H2O=Ca(OH)25向1步反应的母液中,加入过量食盐,氯化铵结晶析出,制成化肥使用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
2023-08-14 17:57:152

侯氏制碱法原理

低温下用氨饱和的饱和食盐水通入二氧化碳(CO2)可析出碳酸氢钠(NaHCO3),此时母液中Na+减少而Cl-相对多,此时再加入细盐末,因同离子效应,低温氯化铵(NH4Cl)溶解度突然降低,而食盐(NaCl)的溶解度变化不大,所以氯化铵(NH4Cl)析出而食盐不析出,再用氨饱和后通二氧化碳(CO2),结果往返析出NaHCO3和NH4Cl,其中氨由氮与水中的氢化合制成,CO2是提取氢气和氮气的半水煤气之副产品,这样巧妙的把氮气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起来,故候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该法生产的碱质量优良,纯白如雪,在1926年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
2023-08-14 17:57:241

侯氏制碱法原理及流程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联合制碱工艺与合成氨法以同时制取纯碱和氯化氨。具体为:利用合成氨中的废气CO2作为碳化原料,省去了石灰窑。(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注意: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制 CO2 这一工序。由此,纯碱的成本与国际通用的“索尔维法”比降低了40%。同时循环利用食盐水,并利用其中的Cl生产农用肥NH4Cl,将食盐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与“索维尔法”、“察安法”的间断生产不同,“侯氏制碱法”采用了连续生产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3-08-14 17:57:451

侯氏制碱法的化学方程式原理

侯氏制碱法的化学方程式原理:NaCl(饱和)+CO2+NH3+H2O=NaHCO3↓+NH4Cl。然后再对生成物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条件为加热。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氨气时的废气。侯氏制碱法的介绍如下:在酸碱电离理论中,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碱指能够接受质子的化合物;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指电子给予体。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用量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氯化铵主要用作农肥,但它的质量影响着纯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也被称为“侯氏制碱法”。联合以食盐、氨及合成氨工业副产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及氯化铵两种产品简称“联合制碱”或称“联碱”。“联合制碱法”也被称为“侯氏制碱法”。在中国的联合制碱中,一般采用一次碳化、两次吸氨、一次加盐、冰机制冷的联合制碱工艺流程。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2023-08-14 17:58:041

侯氏制碱法流程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如下:1. 将氯化钠溶于水制成饱和氯化钠溶液。2. 先通入NH3达饱和。3. 再通入CO2至饱和。4. 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5. 加热固体,得纯碱。6. 滤液,主要是氯化铵。让其和碳酸钙分解生成的CaO(溶于水生成Ca(OH)2)反应重新放出NH3,循环使用。在初始滤液中还可以继续加固体NaCl或通氨气得到碳酸氢钠固体或氯化铵。
2023-08-14 17:58:312

为什么说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离子方程式?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化学方程式表示)CO2+NH3+NaCl+H2O=NH4Cl+NaHCO3↓(虽然碳酸氢钠在水中是易溶,不是沉淀,但是在饱和食盐水中是沉淀。)2NaHCO3=(加热条件下)=Na2CO3+CO2↑+H2O根据高中化学所学内容,所谓离子方程式,指的是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对于弱电解质,气体及沉淀是不能拆开的。所以以上反应原理只有第一个有离子方程式。第二个是固体加热分解,非溶液中反应,无离子方程式。第一个反应,离子方程式:CO2+NH3+ Na+ + H2O=NH4+ + NaHCO3↓
2023-08-14 17:58:501

侯氏制碱法原理的优点

侯氏制碱法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solvay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这种方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
2023-08-14 17:59:013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原理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总反应方程式:NaCl+CO2+H2O+NH3=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注:纯碱就是碳酸钠
2023-08-14 17:59:251

“侯氏制碱法”是谁发明的?

“侯氏制碱法”即“联合氨碱法”,正式命名于1941年3月15日。他的发明者是中国制碱专家侯德榜。该方法的创立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艰辛历程,体现了中国人的气节和智慧。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法是为索尔维公司垄断的索尔维制碱法。1921年,为改变中国制碱业落后状态,中国实业家范旭东特邀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侯德榜任工程师,创办永利碱厂。侯氏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模仿索尔维法制出了纯度大于99%的纯碱。后来为了提高食盐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永利碱厂打算购买德国“察安法”专利。对方的苛刻条件激怒了热爱祖国的侯氏。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于1941年终于成功地开创了“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联合制碱工艺与合成氨法以同时制取纯碱和氯化氨。具体为:利用合成氨中的废气CO2作为碳化原料,省去了石灰窑。由此,纯碱的成本与国际通用的“索尔维法”比降低了40%。同时循环利用食盐水,并利用其中的Cl生产农用肥NH4Cl,将食盐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与“索维尔法”、“察安法”的间断生产不同,“侯氏制碱法”采用了连续生产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侯氏制碱法”融“索尔维法”和“察安法”的精华于一体,为世界制碱业树起了一座丰碑。
2023-08-14 17:59:341

关于侯氏制碱法

先通二氧化碳生成的是碳酸,不稳定,又会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氨气的溶解度远远大于二氧化碳,先通入氨气会生成一个碱性的环境,容易吸收较难溶解的CO2. 所以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2023-08-14 17:59:452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什么?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2023-08-14 18:00:171

侯德榜是如何制碱的

化学原理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2023-08-14 18:00:242

侯氏制碱法是什么?

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也叫做氨碱法与联碱法) 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它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 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钠离子(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成了碳酸钠,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氯离子(Cl-)和石灰石的另一成分钙离子(Ca2+)却结合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氯化钙(CaCl2),因此如何处理氯化钙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氯化钙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 CO+H2O=CO2+H2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应用同量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的纯碱。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2023-08-14 18:00:471

关于侯氏治碱法

碳酸氢钠(由于氢键缔合)比碳酸钠更难溶氨气显碱性可参与转化
2023-08-14 18: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