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有谁知道标准的北约12.4毫米穿甲弹的具体数据啊

2023-08-23 02:47:29
共2条回复
nicehost

12.7毫米弹药有很多种,从M2机枪到巴雷特都可以通用。比较常见的弹种威力和特点如下:

M33型普通弹

M82/M107的标准弹药, 弹头重45.8克, 编号STD -

OTCM 36841, 无识别色. 弹壳内装15.23克WC 860型双

基发射药, 膛压379MPa. 在500米可以击穿8mm厚的钢

板, 在1200米可以击穿4mm厚的钢板. 用于对付无防护

的人体目标,M82/M107早期一直使用这种枪弹用于远

距离狙击. M33弹尖部装有约0.8克的一水合碳酸钠.

一水合碳酸钠为白色粉末, 熔点高达851℃, 性能稳定

, 弹头击中目标后, 弹头破裂, 释放出白色粉末形成

烟雾, 便于射手观察弹着点, 进而修正弹道. 相比而

言, 曳光弹要燃烧曳光剂, 飞行过程中重量不断减轻,

弹道性能不稳定, 跟普通弹的弹道存在差异, 增加了

瞄准镜的修正难度. 这种用烟雾标示弹着点的办法,

精度更高;

挪威Raufoss A级比赛弹

DODIC代码A606, 目前只有美军陆战队USMC采用,

作为标准的弹药配发给M82射手. 初速854m/s, 执行反

器材任务时, 有效射程达到1800m;

M8穿甲燃烧弹

  借用M2HB勃朗宁重机枪的弹药, 编号OBS - MSR

11756003, 银色弹尖. 弹头重40.34克, 内装0.97克

IM11型燃烧剂. 弹壳内装15.10克WC 860型双基发射药

, 膛压406MPa, 初速881m/s, 550m的散布直径小于

625px(约1.7MOA). 在100米可以击穿20mm厚的钢板, 在

500米可以击穿16mm厚的钢板, 在1200米可以击穿8mm

厚的钢板;

M17曳光弹

  编号CON - MSR11756003, 栗色弹尖. 曳光药剂

的牌号为R256, 曳光距离2450m; 弹壳内装14.58克IMR

5010型单基发射药, 膛压372MPa. 尽管曳光弹存在弹

头重不断减轻, 弹道不稳定的缺点, 但是在夜间仍能

够观察弹着点;

M20 APIT 穿甲燃烧曳光弹

  在M8穿甲燃烧弹的基础上, 增加了曳光指示功能.

编号OBS - MSR04776009 , 红色弹尖下有灰色圈. 弹

头重40.11克, 弹尖内装有1.75克IM161型燃烧剂, 弹

头尾部装有R256型曳光剂, 曳光距离300~1750m. 在

500米可以击穿21mm厚的钢板, 在1200米可以击穿11mm

厚的钢板. 弹壳内装14.90克IMR 5010型单基发射药,

膛压379MPa, 初速887m/s. 550m的散布直径小于625px(

约1.7MOA).;

NM173 AP-S穿甲弹

  由挪威NAMMO生产, NAMMO, Nordic Ammunition

Group, "北方弹药集团", 位于挪威Raufoss村, 芬兰,

德国, 挪威, 瑞典, 美国都有股份. 初速915m/s,

550m的散布直径小于375px(相当于1MOA).1000m距离可

以30°着角击穿11mm厚的钢板).

Mk211 Mod 0 API穿甲燃烧弹

  编号STD - FEB-1996. 其实就是从挪威Raufoss

村引进的NAMMONM140 MP多用途弹, 集穿甲, 燃烧,

爆炸多功能于一身. 美国军方采用后, 给了他一个美

军编号--"Mk.211Mod 0"穿甲燃烧弹, 简称Raufoss

Mk.211 API. 弹头尖尖涂绿色和一道白圈(稍微注意就

能发现, 最近这种弹的出镜率很高). 弹头重43.48克,

内有直径7.62mm的钨合金穿甲弹芯; 燃烧剂--0.85克

#136含锆燃烧剂(常温下, 锆非常稳定; 高温下,粉状

锆可在空气中燃烧); 爆炸成分--0.84克 A-4混合炸

药(钝化黑索金). 弹壳内装WC 860, MR 5010 或 RA-

NC-167型发射药, 膛压387MPa,初速915m/s. 该弹精度

高(550m的散布直径小于375px, 相当于1MOA), 综合毁

伤效能好(燃烧性能为航空煤油JP-8级, 击中2mm厚的

钢板可产生20枚碎片), 能有效对付轻装甲目标(1000m

距离可以45°着角击穿11mm厚的钢板). 但由于成本较

高, 主要供M107使用, 美国取得生产权以后, 开始部

分配发给M2重机枪.

M1022远程狙击弹

  弹头涂绿色, 专门为M107步枪研发的狙击弹, 对

付无防护的人体目标;

M903 SLAP脱壳穿甲弹

SLAP是Saboted Light ArmorPenetrator"带弹托

轻型装甲穿透弹"的缩写, 1993年配发给 M2HB使用.

M903 SLAP属于次口径穿甲弹, 作用原理跟坦克主炮使

用的次口径穿甲弹是一样的. 弹头有一根直径7.62mm,

重约23.3克的钨合金穿甲弹芯; 外部是塑料做成的轻

型弹托. 由于去除了铅套等多余的累赘, 弹头加速得

更快, 用M2HB机枪发射 M903 SLAP穿甲弹, 弹头初速

可以超过1220m/s, 即使是枪管比 M2HB短的M82/M107

步枪, 发射M903 SLAP的初速也高达1014m/s, 要远远

高于M82/M107发射Raufoss Mk.211的850m/s.

M903 SLAP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 在500m可以击穿

34mm厚的硬化装甲钢板; 在1200m可以击穿23mm厚的硬

化装甲钢板; 在1500m距离可以击穿19mm厚的硬化装甲

钢板; 而Mk211在1000m射程只能击穿11mm厚的钢板,

威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跟M903 SLAP脱壳穿甲弹配

套使用的还有M962SLAP-T脱壳穿甲曳光弹, 用于指示

弹道.   以上几种都是军用弹, 对弹道一致性有特

殊的要求. 毕竟军用步枪在战场上没用充裕的时间校

枪, 不同的弹药要保持弹道一致, 瞄准镜才能有效地

发挥作用. 因此, 以上几种弹的弹道都必须和12.7mm

标准弹(主要是指M33)匹配. 所以, 军用型的12.7mm机

枪弹, 超音速飞行距离只有1500~1600m.

wio

有12.4毫米的吗?

相关推荐

现代穿甲弹是如何对坦克乘员造成伤害的?

黄金可以做穿甲弹吗?
2023-08-15 03:29:498

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分别是什么原理?对作战平台和材料有什么要求?

穿甲弹是利用弹头的尖锐度强行刺穿装甲,依靠在这个过程中崩裂的碎片和少量射流杀伤;破甲弹在击中瞬间用射流化的内部填充物射穿装甲,进而实现杀伤;而碎甲弹是依靠爆炸让装甲内侧爆裂,用这些装甲碎片杀伤。碎甲弹需要靠线膛炮发射,其它的靠滑膛炮更好用
2023-08-15 03:30:271

穿甲弹和破甲弹有什么区别

1、穿甲弹穿甲弹又称动能弹,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装甲目标,其穿甲效能主要取决于弹丸本身的质量、硬度、密度和速度。穿甲弹经过了全口径尖头穿甲弹、全口径钝头穿甲弹、全口径被帽穿甲弹、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等阶段,发展到了目前的长杆式尾翼稳定超速脱壳穿甲弹,其弹芯材料从最初的高碳钢合金发展到钨合金乃至贫铀合金,其初速由最初的仅800多米/秒到提高目前的超过1800米/秒,其穿甲厚度由最初的几十毫米发展到目前的200-600毫米,已成为被世界公认为对付复合装甲的最有效的炮弹。2、破甲弹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又称门罗效应或空心效应)原理制成的弹药,主要由弹体、空心装药、金属药形罩和起爆装置组成,大多采用电发引信。其破甲过程为:当弹药击中目标诱发装药爆炸时,炸药所产生的高能量集中在金属药罩上,并在瞬间将其融化成为一股细长(直径3-5毫米,长达数十厘米)、高速度(高达8-10千米/秒)、高压力(100-200万个大气压)、高温度(1000℃以上)的金属射流,这种具有强大能量金属射流的在倾刻间穿透装甲后,继续高速前进,加上它所产生的喷溅作用,就会破坏坦克内的设备,杀伤乘员,并极易引燃油料及诱爆弹药,产生“二次杀伤效应”。破甲弹的优点:一是其破甲威力与弹丸的速度及飞行的距离无关;二是在遇到具有很大倾斜角的装甲时也能有效地破甲。其缺点:一是穿透装甲的孔径较小,对坦克的毁伤不如穿甲弹厉害;二是对复合装甲、反作用装甲、屏蔽装甲等特殊装甲,其威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2023-08-15 03:30:364

贫铀穿甲弹的武器原理

贫铀穿甲弹穿甲能力强依赖于以下几个特性。1、铀的密度大,相同体积下的铀弹更重,从火炮发射出来时获得的动能更多。2、铀硬度大,在与装甲的碰撞中不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而损失能量。3、铀硬而脆,具有自锐效应,使得铀弹头部在穿透装甲的过程中即使被崩裂,也能保持尖锐,在穿透过程中对装甲的压强不会明显降低。4、铀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在遇到高温时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剧烈反应而燃烧。这大大增强了铀弹击穿装甲后带来的二次毁伤效应。
2023-08-15 03:31:285

穿甲弹原理是什么 穿甲弹为什么会穿甲

动能
2023-08-15 03:31:503

钨合金穿甲弹的原理

钨合金穿甲弹依靠膛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获得很大的初始动能,和坦克装甲来了个硬度的较量。在强大的应力作用下,装甲壁慢慢的凹陷最终破裂,并杀死有生力量和摧毁坦克内部系统。传统穿甲弹中,在弹体中装有少量炸药及引信,弹丸头部虽然已经破裂,但是弹体依然具有强大的惯性,所以仍会继续前冲。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就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和传统的穿甲弹相比钨合金穿甲弹并没有填充炸药而是改为钨合金弹芯,在击穿装甲之后,是依靠高速飞溅的装甲碎片和穿甲弹弹芯碎片杀伤装甲目标中的人员、破坏其中的装备。钨合金穿甲弹芯属于高比重钨合金制品,密度大,热稳定性极好,断面密度大,有利于控制导弹高空飞行。
2023-08-15 03:32:041

穿甲弹发展了四代,每一代采用什么原理?每一代的缺点又是什么?

穿甲弹是典型的动能弹,第一代普通穿甲弹就是硬壳加少量炸药,主要用在海战舰炮对射,最多加一个被帽,这样尽量让穿甲弹对装甲有一个比较理想的角度。第二代碳化钨弹芯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这个主要是对付重型坦克,比如二战德国的钨合金穿甲弹,炮弹里面有一个碳化钨弹芯,非常坚硬,依靠它来击穿装甲。第三代是超速脱壳穿甲弹,因为发现核心穿甲靠碳化钨弹芯,而第二代穿甲弹是弹体里面包裹碳化钨弹芯,整体炮弹重风阻大,不如直接给碳化钨弹芯装个壳,炮弹出膛后壳体脱落只剩一个穿甲弹芯,这样穿甲弹芯飞行速度更快,动能更大、穿甲能力更强。第四代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主要是针对第三代穿甲弹改进的,你可以理解为第三代穿甲弹的弹芯是比较短比较粗,第四代弹芯比较细比较长,所以第四代穿甲弹飞的又稳又快又远,穿甲能力更强。
2023-08-15 03:32:181

介绍一下炮/枪口制退器以及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工作原理.

制退器的功能就是将推动弹头的瓦斯向上、向两侧或者向后导引排出,由于瓦斯的压力相当高,又加以导向排放,或导引瓦斯排向导版,因此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将发射的枪/炮管减少上扬与反冲。穿甲弹是纯粹的动能弹,完全依靠自身的动能撞击坦克装甲,高速穿甲弹对坦克的冲击大大超过了装甲的承受极限而能强性穿透。穿甲弹在穿过装甲的过程中高速的弹芯会和装甲发生剧烈的摩擦,使得部分装甲熔化、并随穿甲弹一起飞入坦克内部对人员和装备造成损坏。
2023-08-15 03:32:261

脱壳穿甲弹和传统穿甲弹有多大的威力差距?

这就好比你你杀鱼,用一把木刀和一把铁刀的结果谁更锋利!脱壳穿甲是二级推进并且使用的是高合金材料,你冲刺一百米的时候原先是是需要10秒,而突然有人给你背上装个火箭喷射器,你的速度,动能,穿透力,射程,再加上重力加速度等等因素,你告诉我,给你一秒你可以吗?
2023-08-15 03:32:343

穿甲弹怎么穿甲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普通子弹装上穿甲弹就能反坦克了?

穿甲弹是一种典型的动能弹,依靠弹丸强度、重量和速度穿透装甲的炮弹,主要靠弹丸命中目标时的大动能和本身的高强度击穿钢甲。能反坦克的子弹只有在一战二战坦克装甲薄的时候才有,那时候还有专门的反坦克枪。现在主战坦克前装甲厚度都相当于1米多厚的钢板,只有穿甲炮弹才能打穿。这个详细你可以百度 穿甲弹, 不懂得可以补充提问。
2023-08-15 03:33:246

穿甲弹破甲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有些穿甲弹头部有个像钉子一样的凸出部分?

穿甲弹是高硬度的弹芯完全用动能穿透装甲。你看到的所谓“钉子”其实是弹头部分。现在的脱壳稳定翼穿甲弹都是次口径的,也就是弹头直径小于火炮口径,所以需要一个“套子”套在弹芯周围保证密封,弹头露出来的部分就是你看到的“钉子”部分。现在穿甲弹的材料主要是钨合金或者贫铀合金。http://baike.baidu.com/view/210270.htm 百度百科的资料可以看一下。
2023-08-15 03:33:392

硬芯穿甲弹的原理

在普通的AP穿甲弹的基础上,安装钨芯(或者是钢芯)弹头,从而达到在原有的穿甲弹基础上的更高的穿深。
2023-08-15 03:33:461

陶瓷核心穿甲弹的工作原理

相当于这种厚度的装甲防护效果,其实厚度当然不可能厚,由于各国坦克的张家材质不一样,所以没有办法通过比较装甲厚度来比较防护效果,所以只能通过实验换算成统一的装甲板厚度来比较。
2023-08-15 03:34:012

穿甲弹对目标的毁伤原理是()

穿甲弹对目标的毁伤原理是() A.动能 B.JPC C.EFP D.JET 正确答案:A
2023-08-15 03:34:081

爆破反应装甲的原理

随著脱壳穿甲弹、高效的聚能破甲弹、反坦克导弹的快速发展,被动的坦克主装甲处於劣势之中。为了对抗这些强大的威胁,坦克设计者相继发展了间隙装甲、复合装甲、还有爆炸反应装甲,希望提升坦克战场生存能力。 在脱壳穿甲弹出现和普及之前的60年代,坦克最主要的威胁是高效的HEAT(即聚能破甲弹),即是RPG-7也可以轻易击穿M60主战坦克的前装甲,更莫提其他AT3之流的火箭筒了。苏联设计师於是决定将装甲由过往"硬挡"的思路修改,在主甲外加装"特种装甲",能以另一股能量将破甲能量抵消,这就是爆炸反应装甲。
2023-08-15 03:34:191

穿甲弹打中坦克是穿过去爆炸么?

不是
2023-08-15 03:34:334

反舰导弹是类似于穿甲弹的杀伤原理还是靠炸药的高温熔化/炸开对方装甲?

半穿甲弹头。
2023-08-15 03:34:412

反应装甲的原理

就是在装甲的最外层装上爆破装置,在对方的炮弹、导弹来临时爆破,将炮弹、导弹在外面给同归于尽,保护人员车辆安全。
2023-08-15 03:35:015

穿甲弹,碎甲弹,破甲弹,裂甲弹有什么区别

穿甲弹素以强拱硬钻而著称,也就是俗话说的硬碰硬。它主要靠弹丸命中目标时的大动能和本身的高强度击穿钢甲。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击穿目标的装甲,没有一副硬朗的身子骨是不行的。因此,穿甲弹的弹丸,都是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的。穿甲弹个个都长着非常坚硬的脑袋壳(即弹头),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死对头。当然,对付混凝土工事,它也照样当仁不让。发射时,穿甲弹丸在膛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一触及目标,就会把钢甲表面打个凹坑,并且将凹坑底面的钢甲像冲塞子一样给顶出去。这时候,弹丸头部虽然已经破裂,而弹体在强大惯性力的冲击下,仍会继续前冲。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就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碎甲弹(HESH)是通过塑性炸药在装甲板上爆炸产生冲击波,利用超压崩落坦克装甲内层碎片来杀伤车内人员和毁伤设备的。碎甲弹最初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而且一直使用至今。碎甲弹用来对付二战坦克的均质钢装甲比较有效。它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作为普通高爆弹使用。 ========================================破甲弹又称空心装药破甲弹。它的使用,加强了对坦克的威胁,其主要特点是靠装药本身的能量来穿甲的,故不受初速和射距的限制,是一种发展潜力较大的弹种。不过它的装药很有学问,因为空心装药破甲弹,主要靠把装药制成带锥形孔的空心圆柱体药柱,并在锥形孔药表面加上金属罩,这样,爆炸时即会聚成一股速度、温度和压力都很大的金属能射流,即“聚能效应”,摧毁装甲,反之,如果把装药制成实心,就不能达到破甲的目的。
2023-08-15 03:35:443

穿甲弹打穿以后会怎么样?会在里面爆杂吗?

打穿什么.....
2023-08-15 03:35:524

破甲弹和穿甲弹的区别

穿甲弹是动能弹,靠动能贯穿装甲。特点是弹体坚固、初速快、发射条件相对苛刻。破甲弹是化学弹。靠爆炸后产生的金属射流穿透对方的装甲。特点是装药越多威力越大、初速低、发射条件较为简单。
2023-08-15 03:36:002

请问:有一张坦克炮弹的图片,头部是一根尖尖长长的铁针?请问这是什么类型炮弹,为何这样设计?

穿甲弹的种类有很多 楼主说的准确应该叫 “尾翼稳定脱壳式穿甲弹”
2023-08-15 03:36:083

为何贫铀弹可以轻松击穿装甲?

因为贫铀弹具有自锐性,能够更好的破坏装甲,而其同时密度高能够有更高的动能,同时燃点低,而且具有辐射同时让装甲变性。
2023-08-15 03:36:574

反坦克导弹是依靠弹头的硬度(类似于穿甲弹的杀伤原理)杀伤还是依靠高温熔化装甲?

高温金属射流是破甲弹
2023-08-15 03:38:141

什么是打坦克的“三剑客”?

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主要都是用来对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配用的是同样的弹药,叫做“反坦克炮弹”。反坦克炮弹是打坦克的主力军之一,它的弟兄们可真不少,仅1980年代以来就有很多新兄弟问世。尽管反坦克炮弹的成员众多,但如果细分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实际上都分别属于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这三个家族的成员,并且各有绝招儿,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打坦克的“三剑客”。穿甲弹出世最早。在19世纪中期就出现了用滑膛炮(炮管里光滑没有螺旋线的火炮)发射的早期穿甲弹。不过,这种穿甲弹是用来攻击战船装甲的。那时,船上的装甲较薄,而且装甲是用强度较低的辗铁制成的,所以容易被这种实心穿甲弹穿透。后来,战船的装甲进一步增厚,并采用软钢制造。于是,在19世纪末期便相应出现了带穿甲弹头的炮弹。由于这种穿甲弹内可以装填炸药,比初期的实心弹有所改进,因而穿透装甲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它穿透装甲的厚度与炮弹的弹径相同。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后,促使人们对穿甲弹作进一步的改进。这一时期的穿甲弹主要用来对付坦克装甲的。按穿甲弹弹头部的结构不同,又分为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前两种穿甲弹主要用来对付里外强度相同的均质装甲;而后一种由于在弹头上加有风帽和被帽,因而穿甲能力强,可用来对付表面经硬化处理的非均质装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重型坦克已开始投入战场,其装甲厚度达到150~200毫米。面对这样的敌手,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都显得“无能为力”,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用小于弹径的实心弹芯高速穿甲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这种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的弹体内,有一个用硬质合金制作的弹芯。由于穿甲弹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因而当弹丸以高速撞击装甲时,强度高和直径细小的弹芯就能把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装甲的很小面积上,结果一下子就可将装甲穿透。后来,随着坦克装甲的不断增厚,相应出现了穿甲能力更强的超速脱壳穿甲弹。这类穿甲弹有两个弟兄:一个是以弹丸自身旋转在飞行中稳定的,叫做超速旋转稳定穿甲弹;另一个是借助于装在弹体上的尾翼在飞行中稳定的,叫做超速尾翼稳定穿甲弹。这后一种穿甲弹由于用带膛线的火炮发射时需加一个弹托(卡瓣),而在炮弹出炮口后卡瓣脱落下来,所以也叫做超速脱壳穿甲弹,或“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重量轻(约为普通穿甲弹重量的三分之一),初速高,加上出炮口后弹托在气流作用下脱落,使空气阻力大大减小,因而通过细长坚硬的弹芯能将大量的动能集中作用在装甲很小的面积上(它的穿甲能量比普通穿甲弹大4倍),就好像用锥子扎鞋底一样,能穿透很厚的坦克装甲(在1000~3000米的距离内,可穿透100~150毫米厚的装甲板),甚至还可以击穿类似夹心饼干式的复合装甲。因此,这种穿甲弹是当前对付新型坦克的一种很有效的反坦克炮弹。随着坦克装甲的厚度增大和装甲材料性能的改进,近年来又出现了用高密度铀合金(也叫“贫铀”)和钨合金制作弹芯的穿甲弹。这种弹芯的强度和硬度都特别高,而且弹芯直径又比一般穿甲弹小,所以它的穿甲能力很强。不仅如此,铀弹芯穿甲弹穿进装甲后还能产生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使装甲局部熔化,发出强烈的白灼光,有一定的杀伤和燃烧作用,再加上它的造价仅为钨合金的一半,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美国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使用了这种铀芯穿甲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破甲弹也是打坦克的“三剑客”之一。不过,它与穿甲弹的作用原理不同,不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而是利用“聚能效应”(也叫空心装药效应)来击穿装甲的。也就是说,破甲弹是借助于弹内炸药爆炸时形成的一股高速(达每秒9000~10000米)、高温(1000摄氏度以上)和高压(100万个大气压以上)的金属射流将厚厚的坦克装甲击穿的。现代的破甲弹,可以穿透300~600毫米厚的装甲。由于它的穿透装甲能力与弹丸的动能大小无关,所以目前已大量用于地雷、航空炸弹、手雷、鱼雷、火箭弹和导弹上,用来对付地面、水中和空中的各种活动目标。近年来出现的反坦克子母弹和制导炮弹,可以说是破甲弹的“表兄弟”,因为它们都是以破甲弹的作用原理来击穿坦克装甲的。反坦克子母弹专门用来攻击坦克的顶装甲。一个母弹中装有很多子弹(从几十个到数百个),而每个子弹实际上都是一个小破甲弹,可以穿透坦克的顶装甲。使用反坦克子母弹打坦克时,先用火炮将子母弹发射到敌坦克群的上空,随后母弹打开,将子弹抛出。每个子弹上装有降落伞或定向飘带,当子弹碰到坦克装甲时,就会立即起爆。有的子弹上还装有自动扫描装置,能选择坦克群中最有利的目标攻击。制导炮弹实际上就是在破甲弹的头部装有寻的头,使炮弹在接近目标时能自动追踪目标,直至将目标击中。它的命中率很高,特别适合于攻击远距离的装甲目标。碎甲弹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世的一种新型反坦克炮弹,是打坦克“三剑客”的小弟弟。这种反坦克炮弹是由当时英国使用的一种“特种混凝土爆破弹”改制而成的。它既不用动能穿甲,也不用金属射流破甲,而是借助于“崩落效应”在装甲内表面撕下碎片来杀伤破坏的。碎甲弹击中坦克后,就像膏药一样紧贴在装甲表面上,并产生应力和高压,使装甲内表面掉裂下形如碟子状的碎块,所以取名为“碎甲弹”。碎甲弹的外形像一个氧气瓶,弹壁很薄。这样,既能多装炸药,又能使弹头碰击装甲时易于破碎,从而将弹壳内的炸药紧贴在装甲上,以便充分发挥这种塑性炸药爆炸威力。由于碎甲弹装的炸药多,爆破威力大,不仅用来破坏坦克装甲,而且还可以对付各种野战工事,起到较大的杀伤爆破作用。
2023-08-15 03:38:501

炮弹弹头爆炸原理

现代化的炮弹使用的是复合引信,可以选择引爆方式。比如为了使战斗部悬空爆炸,必需选择电子近炸引信,还有碰炸引信,延时引信
2023-08-15 03:38:584

揭秘坦克装甲的间隙效应如何“距离产生美

揭秘坦克装甲的间隙效应,如何“距离产生美”?坦克作为地面战场上突击作战的主要兵器,必须要有足够的防护能力,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完全依赖主动防护系统,而挂载大量附加装甲的坦克又十分厚重,所以对于坦克装甲结构的研究从未停止。在复杂的装甲结构设计中,有一种设计是两层钢板之间稍微隔开一点距离,形成一个存在空气的“间隙”。(美国比较先进的坦克附加装甲在设计时就专门预留出装甲与车体的间隙)隙的大小根据想要防御弹种的直径来判断,比如来袭弹药的直径是120毫米,那么间隙小于120毫米的就叫小间隙,大于120毫米的就叫大间隙。通过试验证明,间隙越大、装甲抗弹性能提升就越明显。(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车辆首上装甲与车体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间隙)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来袭的是一发穿甲弹,当穿甲弹的弹杆穿透第一层装甲板后,原有的惯性作用力方向受到干扰,如果迎击的第二块钢板与第一块钢板距离越远,穿甲弹飞行时间就越长,作用力的角度变化就越大,那么穿甲效果就会降低。而间隙装甲的这种效应,也被称为正效应。装甲板在受到攻击时,受弹丸冲击应力影响会产生剧烈的震动,我们将这种震动称为“应力波”,应力波会沿着装甲板表面快速传递到背面,严重时会给装甲板冲出一个鼓包或者冲破。理论上讲,硬度越高的材料应力波效应就越明显,所以利用空气弹性空间大的特性,在装甲板之间的空气隔层能够有效缓解应力波。(破甲战斗部结构示意图)在受到破甲弹攻击时,装甲需要承受巨大的外部冲击压力,间隙装甲之间的空气能够为泄压提供有效的空间,装甲板之间的间隙也让破甲弹无法保持在最佳引爆距离发挥威力,这样传递到第二块甲板背面的力量就小得多。这种阻隔应力波和泄压的作用原理对于穿甲弹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对于防御破甲弹具有理想效果。在很多研究者认为,间隙装甲还存在碎片干扰、阻止裂纹扩散等作用,但这些都是材料结构本身自带的附加效应。(破甲弹命中目标的瞬间)间隙装甲这项技术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是运用到坦克上,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对于弹种具有一定的挑剔性。在受到穿甲弹攻击时,大间隙能够有效降低穿甲弹威力,但在小间隙条件下,负效应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小间距时间隙装甲对穿甲弹的防护呈负效应,随着间距增大到某一临界值后,开始呈现正效应,正效应临界值一般为两层装甲板的水平间距达到或超过穿甲弹弹杆的有效长度,而且与装甲倾角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间隙距离一定的装甲板,在战场上应用时的防护效应正负是不确定的。其次,是钢板厚度与材料性能对重量的影响。经过测试发现,硬度越高的材料制成的间隙装甲,对于来袭弹丸的干扰作用越明显,而在坦克总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较厚的钢板固然抗冲击力较强,但钢板厚度的增加,却又使间隙距离减小,因此钢板的厚度与间隙距离又成为了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共同体。至于重量的影响,如果只对炮塔前部间隙装甲进行调整,重量变化一般不会超过200千克,在完成坦克总体设计后,这点重量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总体来说,间隙装甲较之传统的单层装甲板相比,不仅实现了性能上的进步,更开启了依靠结构设计提升防护能力的新思路,从工程设计到实现原理两个层面,为以后更先进防护手段的诞生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2023-08-15 03:40:291

火炮制退器的原理

大口径火炮在发射时,会产生强大的后座力.一般的都有几十吨的.象美军M1A1坦克的120MM火炮发射时的瞬间后座就达到60多吨.要保持火炮的稳定姿态,和炮身各部件的完好,就必须靠制退器来消除瞬间强大的后座力.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装在炮管口部,叫炮口制退器,利用发射时高压火YAO气体的反推作用来抵消部分后座,一种是装在炮管尾部的,利用液压阻尼原理的液压制退器,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消除大部分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强大后座力.
2023-08-15 03:41:431

燃烧穿甲弹、钢芯穿甲弹、稳定尾翼穿甲弹、脱壳穿甲弹、乌金穿甲弹、破甲弹都有什么区别?

都可以打装甲
2023-08-15 03:41:513

各种穿甲弹都是怎样虐坦克的

uc浏览器上有视频
2023-08-15 03:41:593

雷霆万钧的装甲“霹雳炮”_雷霆万钧

  广大坦克装甲车辆“粉丝”对火箭炮早已是钦佩不已――只见火箭炮阵地上,高高耸立的火箭炮定向管直刺蓝天,一发发火箭弹呼啸着飞向远方的敌阵地。刹那间敌方阵地上是火光冲天.硝烟弥漫,那场面甚是壮观。笔者与广大“粉丝”一样,对火箭炮也是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火箭炮射速极快(几十发炮弹十几二十秒就全部倾泻完毕),能够在瞬间对敌实施猛烈的打击和震撼,更奇妙的是火箭炮发射时接连不断的轰鸣和呼啸之声,给人带来其他火炮难以企及的震撼和畅快之感。正是火箭炮所蕴藏的这种强大威力。为我国积极发展被誉为装甲“霹雳炮”的速射武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国在成功研制出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后,又及时推出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PHz89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      一、出口转内销      说来也巧,这款40管履带式自行火箭炮起先是为军品外贸出口而研制的,后来却被我军炮兵一举相中,成了我军装甲兵部队的主战装备之一。研制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某研制单位成功研制出81式40管122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与此同时,另一个研制单位研制的炮兵专用装甲底盘――JD25832履带式中型通用底盘(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也采用该底盘)也即将研制成功。于是,两家科研单位决定联合研制外贸40管履带式自行火箭炮。1980年9月至1981年3月,他们自筹资金联合研制出1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样车。该样车采用了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底盘加轮式自行火箭炮武器部分的结构形式,射击的操纵方式也与轮式火箭炮一样(乘员在炮车尾部操纵),与轮式炮不同的是,在发射架前方加装了1个带40发弹的储弹箱。1981年11月,该车被列为外贸项目,并计划研制能将储弹箱内的炮弹自动装填到发射管内的自动输弹机。   这款火箭炮由外贸变为国内装备的重大转机发生在1986年5月。当时,总参和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庆40周年受阅装备研制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总参炮兵认为该炮的设计思路不错、技术可靠,与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底盘通用,保障方便,于是提出了将该炮“收归国有”并准备参加国庆40周年阅兵的意见,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列为国内装备后,自行火箭炮的研制进程也明显加快。该炮的研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86年5月至10月为方案论证阶段。炮兵正式向兵工部门下达了自行火箭炮的研制要求和战术技术指标,兵工部门开始设计初样车。初样车的基本方案是:选用炮兵中型改进通用底盘;以59坦克的炮塔座圈为基础设计旋转炮塔;采用轴瓦扣压式耳轴结构,以便直接安装轮式火箭炮的发射架;在炮塔左后角设置高射机枪塔,将车外瞄准改为车内操瞄等。   1986年11月至1987年7月为初样车试制和摸底试验阶段。1987年2月初样车试制成功。该样车的发射操纵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又有了重大发展,不仅实现了车内(外)操瞄,而且操瞄过程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可在车内(也可在车外)实现对发射架和自动输弹机的自动操作。1987年2月,开始对初样车进行全面的摸底试验。试验的项目主要包括:改进型底盘的使用效果;发射架从轮式车上移植到动载较大的履带式车辆后的适应性;最大射程时的地面密集度,以及悬挂闭锁对密集度的影响;集体三防系统的密封性;自动输弹机改进后的效果;自动操瞄系统的可行性和工作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战车共行驶1271千米(含发射架载弹行驶686千米),发射火箭弹119发,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1987年3月至1988年5月为正样车研制和工厂鉴定试验阶段。1987年1月,总参和国防科工委批准了自行火箭炮的战术技术指标,兵工部门据此开始研制正样车。1987年11月,2辆正样车总装调试完毕,并开始进行工厂鉴定试验。试验中,战车共行驶1522千米,发射实弹125发,基本达到了军方提出的战技指标要求。1988年5月,战车正式提交军方进行设计定型试验。   1987年12月至1989年1月为设计定型试验阶段。设计定型试验包括试验基地试验和部队试验两部分。基地试验于1988年5月至7月在我国某兵器试验中心进行,车辆共行驶1000千米(其中含裁弹条件下在卵石路和无路越野行驶100千米),发射火箭弹299发。基地试验结果专人满意。为检验该炮装备到部队的适用性,总部分别安排驻寒区和热区的部队对该炮进行寒区和热区使用试验。经使用试验后,部队认为该炮性能良好,操作方便,可以装备部队。但是,在设计定型试验即将结束时,出现了发动机曲轴花键严重磨损的问题。兵工部门立即着手改进,并进行了6000千米的补充行驶试验。在补充试验过程中,战车创下了35天内跑完6002千米路程的奇迹,平均每天行驶1715千米,为世界试车史所罕见。   1988年6月至1989年9月为交叉生产和设计定型阶段。在自行火箭炮进行设计定型试验的同时,为不影响国庆阅兵部队的正常训练,从1988年6月开始,该炮的设计定型试验与受阅装备的交叉生产同步展开,强有力地保障了部队的正常阅兵训练(国庆40周年阅兵后来取消)。1990年2月27日,该炮被正式批准设计定型,并正式命名为PHZ89式122毫米履带式火箭炮。随后,该炮装备部队,极大地提高了我军装甲兵部队的火力压制能力。      二、全新的设计、全新的风采      89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由底盘、火箭发射架和自动输弹机三大部分组成。从外观上看,该炮外形十分新颖,充满阳刚之气:底盘、火箭发射架和自动输弹机浑然一体,线条简洁清晰,结构精巧细腻,外形刚柔相济,轮廓大方得体,当发射架高高昂起时,40根硕大粗壮的“炮管”(定向器)直剌蓝天,犹如箭在弦上,弯弓待发;储弹与装弹一体化的自动输弹机静卧前方,犹如虎视猎物,蓄势而动。正是这充满魅力的身姿,使它一举成为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最吸引眼球的“明星”装备之一,在军事演习中也频频上镜。在欣赏之余,让我们仔细看一看其基本结构。   该炮采用了与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相同的JD2532通用中型改进装甲底盘,该底盘是典型的支援(输送)型底盘结构(坦克采用突击型底盘):动力传动装置位于右前部;驾驶室位于左前部;中后部为战斗室,车尾开后门;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突击型正相反),每侧6个双轮缘的负重轮,负重轮上方有3个小托带轮。该炮的武器部分位于车体的中后部,是一个由40个定向管和一个可旋转的炮塔组成的火箭发射架,炮塔的左后侧有个小高塔,高塔上装有可旋转的高射机枪;车体前上部为可携行40发火箭弹的自动输弹机。该炮可一次性携行80发火箭 弹,其中,40发待发弹直接装入发射架内,另外40发则装在自动输弹机内。   该炮共有5名乘员,即驾驶员、炮长、瞄准手、高射机枪手和预备炮手。驾驶员位于驾驶室;炮长位于战斗室右前部,负责指挥全炮射击和进行通信联络;瞄准手位于战斗室左前部,负责操纵火炮进行瞄准;高射机枪手位于战斗室左后侧的小高塔内,负责对空中和地面目标实施射击;预备炮手位于炮长后面,平时参加火炮的训练、维护和保养,战斗中负责装填弹药并准备接替其他炮手。乘员的座椅均为带靠背的可折叠软椅(可随炮塔旋转),比59坦克的座椅舒服多了。   该炮的炮塔是用钢装甲板焊接而成的多面体,塔体高370毫米、长2170毫米、宽2730毫米,炮塔座圈与59坦克相同。火箭发射架位于炮塔顶部,其控制机构包括:高低电机扩大机、方向电机扩大机、高低减速箱、高低手传动装置,以及方向机、高低机、计算机主机、纵向和横向倾斜传感器、自动操瞄控制盒等。射击时,瞄准手通过高低电机或手轮、减速箱带动发射架上的大齿弧进行高低瞄准;通过手动和电动方向机实现火箭炮360度旋转和方向瞄准。   该炮的耳轴后置,与GSL111型履带式火箭扫雷车耳轴结构相同(见本刊2007年第1期《谁持彩练当空舞》),使发射装置与炮塔像订书机一样结合为一体(坦克炮等耳轴中置,采用杠杆方式与炮塔结合)。该炮采用此种耳轴结构,主要是考虑火箭发射架高低射角起伏较大(达55度),耳轴后置时发射架以尾部为轴俯仰,炮塔可以做得更加低矮,有利于降低车高,若采用130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那样的耳轴中置结构,则需要在炮塔上再设置一个独立的支撑塔。其次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轮式火箭炮的发射架结构,有利于缩短研制周期。当然,耳轴后置也有高低瞄准力矩较大的问题,也算是各有利弊吧。   该炮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自动输弹机。该装置能够实现40发备用火箭弹自动向发射架内快速装填。该装置位于动力传动装置的上方,为适应战车总体布局、便于发动机保养和装弹的需要,行军时输弹机呈前高后低(纵倾9度)状态固定,装弹时该装置在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自动升起并与发射架的各定向管对正,尔后,输弹机的机械推臂自动将一发发火箭弹准确装入各定向管内。这款自动输弹机是专门为40管火箭炮研制的,系国内首创。它是一种电气控制、液压驱动、机械执行的自_加装弹系统,具有压弹可靠、对中准确、补弹迅速(3分钟内就能将40发备用弹全部装填完毕),并能准确显示装弹到位情况等特点,使乘员坐在车内就能轻松地完成复杂的装弹动作,大大提高了火箭炮的再打击能力。      该炮的动力传动装置、操纵装置、行走系统、通信系统和电器没备等,与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相同,但该炮装有超压集体三防装置(未设置自动关闭机构),具有一定的核生化防护能力,其特殊防护能力要比152毫米自行加榴炮提高了一个档次。考虑到该炮为二线支援装备,在装甲防护上要求车体和炮塔能满足抗高射机枪穿甲弹近距离攻击和抗一般炮弹破片杀伤即可,为此,该炮车体和炮塔采用了特种钢装甲板焊接的装甲结构。另外,考虑到火箭炮通常采用打完就走的射击方式,在发射阵地上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该炮未装对付敌导弹的烟幕弹发射装置和抗二次效应的自动抑爆装置(动力传动室装有自动灭火系统,战斗室配有手提灭火器)。从这几个方面看,笔者认为该炮的作战需求定位是恰到好处的,再次体现了不求最好、但求够用的设计理念。      三、数字化火控带来的全新感受      该炮的主要武器为40管122毫米火箭炮发射架。它由定向器、摇架和发火系统组成。   定向器就是火箭弹的发射管,它由40个定向管、闭锁挡弹装置和火箭弹装填到位显示装置等组成。40个定向管通过横向拉带、纵向拉带、键和调整楔等装置,组合、固定成一个长方形的火箭弹发射架。40个定向管按每列10管、上下四列的方式排列,28号管为基准管。 闭锁挡弹装置,相当于坦克炮的炮门,用于火箭弹装填后防止其滑落和移动,确保安全和可靠发火。闭锁挡弹装置由2个弹性闭锁体、杠杆和螺母等组成,其闭锁挡弹的基本原理(见本刊2006年第8期《铁甲战神在怒吼(下)》)与我们常用的铁锁很相似――当火箭弹的定向钮(一个突起部,用于让火箭弹在发射时沿着定向管上的导向楷旋转移动):滑到闭锁装置处时,定向钮被两个弹性闭锁体锁住,防止火箭弹移动;发射时,在火箭推力的作用下,定向钮脱开闭锁体使火箭弹发射出去。可别小看了这个装置,它的抓着力高达7.8千牛(相当于795千克力),足以把火箭弹牢牢地固定在定向管内。   火箭发射架的摇架,其实就是火箭发射架的起落装置,由平衡机、高低机齿弧、行军固定器、检查平台和发火机等组成。平衡机由两组板簧构成(每组6块),其作用相当于在发射架与炮塔之间装了一个大弹簧,使手动摇炮时更加省力和平稳,电动时则更加省电。   发火机安装于炮塔内右侧,用于按设定的时间给火箭弹通电。它由电源、发火机、脉冲信号发生器(时间继电器)、电缆及车外发射器等组成。火箭弹的发射时间间隔为0.45~0.55秒,40发弹最快可在18秒左右全部倾泻完毕。该炮还可使用车外发射器(平时置于随车工具箱内)在车外进行发射。   该炮使用的弹药主要是81式122毫米杀伤爆破榴弹。该弹由引信、战斗部、发动机和稳定装置等组成,最大射程达20千米。该弹的杀伤威力巨大 战斗部壳体内装有2个预制网纹状的金属破片筒,筒内装有七八千克高爆炸药。爆炸时,破片筒形成大量的菱形杀伤破片,能够有效地杀伤敌有生力量等目标。该弹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弹上带有一个定向钮,发射时让弹体沿着定向管的螺旋导向槽运动,使火箭弹在飞行时低速旋转,提高火箭弹的精度(130毫米火箭弹无定向钮)。另外,该弹的尾部还装有由4个斜尾翼、扭簧、固定环和同步环等组成的折叠式稳定尾翼,当火箭弹出膛后,尾翼自动打开,保持弹体的稳定(130毫米火箭弹无此装置)。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炮的火控系统为数字化火控系统,在国产自行火炮中率先实现了自动瞄准,大大提高了火力反应速度。该炮的自动瞄准系统采用了计算机、轴角一数字转换、高精度角度传感器及电子式变流机等一系列先进的火控技术,使火箭炮能够进行自动瞄准、自动校正、自动装定诸元和自动装弹等,自动瞄准精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外,该炮在设计时还充分考虑了功能的扩充性,能够与炮兵新一代数字化射击指挥系统无缝链接,可以实现营、连射击的全自动化。该炮的自动瞄准射击过程是这样的:当火箭炮到达指定阵地后,车载定向仪在数秒钟内自动显示出火箭炮与磁北的夹角(炮兵称为“找北”)并快速精确确定炮位,同时,传感器自动测出战车耳轴的纵、横向倾角并由计算机进行修正;尔后,炮手将营、连下达的射击诸元直接输入到火控计算机内,然后火控计算机控制高低、方向瞄准电机,将发射架自动调到规定的射角、射向上,至此瞄准动作完成;此后,炮长按下发射按钮,发火机按规定时间将火箭弹发射出去。   说到这里,相信广大“粉丝”对这款国产履带式自行火箭炮更是刮目相看了――该炮引领了国产数字化火炮发展的新潮流,其中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是一款高效能的新型压制武器,整体战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技术含量之高、制作之精良,堪称国产火炮中的“精品”   更正:本刊2007年第8期《我自横刀向天啸》一文中,89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行走系统应用了扭杆弹簧液气混合式悬挂技术”(第9页)以及第10页的“液气悬挂装置减震原理示意图”有误,应分别更正为“行走系统应用了扭杆弹簧一液气减震器组合悬挂技术”,“液气减震器减震原理示意图”。特此声明并向广大读者致歉。
2023-08-15 03:43:211

穿甲弹是依靠的什么原理?

穿甲弹是一种典型的动能弹,依靠弹丸强度、重量和速度穿透装甲的炮弹,现代穿甲弹弹头很尖,弹体细长,采用钢合金、贫铀合金等制成,强度极高。穿甲弹个个都长着非常坚硬的脑袋壳(即弹头)是坦克、飞机、军舰式装甲车辆的死对头。当然,对付混凝土工事,它也照样当仁不让,这是因为:穿甲弹的弹体特别结实,由合金钢(或钨、铀合金)制成,弹体前端都是实心的,还有防裂槽,不怕在撞击目标的瞬间破碎或折断。它的速度高,贯穿能量大,能洞穿较厚的装甲和流线型外形,同时还配有延期引信,在钻进目标“内脏”后再爆炸。它的射击精度高,加之身体都是流线型,能在飞行中减少空气阻力,瞬息间直接命中坦克或飞机等活动目标。
2023-08-15 03:43:471

穿甲弹原理是什么?

木匠用气钉枪往木板中打钢钉的过程,就会发现:随着木匠师傅们的操作,钢钉一颗颗齐根没入了厚厚的木板中。大家可能会奇怪,钢钉怎么就轻易地打进木板里面了呢?这主要是由于气钉枪给了钢钉很大的初速和动能,凭借着高速和强大的动能,钢钉钻进木板里面就非常容易了。穿甲弹的穿甲原理和钢钉穿透木板的原理是一样的。穿甲弹素以强拱硬钻而著称,也就是俗话说的硬碰硬。它主要靠弹丸命中目标时的大动能和本身的高强度击穿钢甲。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击穿目标的装甲,没有一副硬朗的身子骨是不行的。因此,穿甲弹的弹丸,都是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的。穿甲弹个个都长着非常坚硬的脑袋壳(即弹头),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死对头。当然,对付混凝土工事,它也照样当仁不让。发射时,穿甲弹丸在膛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一触及目标,就会把钢甲表面打个凹坑,并且将凹坑底面的钢甲像冲塞子一样给顶出去。这时候,弹丸头部虽然已经破裂,而弹体在强大惯性力的冲击下,仍会继续前冲。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就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现在我们知道,穿甲弹的穿透能力主要来源于弹丸运动时的动能。而要增大弹丸击中目标时的动能,就必须提高弹丸的速度。我们现在使用的穿甲弹,除了用长管火炮发射外,还都将弹体做成流线型或长杆形,就是我们常说的脱壳超速穿甲弹。因为脱壳超速穿甲弹的弹丸形状像支长箭,所以,还有人称它为箭形超速穿甲弹。脱壳超速穿甲弹的穿甲本领更强。
2023-08-15 03:43:551

穿甲弹的定义是什么?

是炮弹钻力能穿过装甲车而曝炸目的。
2023-08-15 03:44:044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原理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由最初的普通穿甲弹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穿甲弹的威力取决于炮弹击中目标时的动能(速度、质量)和炮弹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穿甲弹在炮膛中被发射药加速出膛之后只受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为了使穿甲弹在击中目标时仍然存有较大的速度,穿甲弹在设计时就必须采用有利于减小阻力的形状。根据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弹体越细,阻力越小。但是考虑到火炮口径是一定的,科学家们想出了用一个轻质弹托把穿甲弹弹体夹在中间,弹托的口径与大炮口径一致,穿甲弹被做成细长的杆状,出膛之后弹托由于阻力的作用自动脱落,弹体沿着炮管指向继续飞行,这就是“脱壳”一词的由来。为了保证细长的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平稳和精度,在制造穿甲弹时,在尾部安装有四片尾翼,成十字形排列,故称“尾翼稳定”。由上文提到,动能决定于速度和质量,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弹体的质量就是增加动能的另一种方式,故而穿甲弹一般由密度较大,较为坚硬,同时耐受高温的金属制成。这样还可以保证弹体在与被打击装甲碰撞时不易弯折,碰撞产生的热能不会降低弹体的强度。较为广泛采用的材料是碳化钨和贫铀,其中,贫铀的密度更大,且具有自锐性(撞击过程中保持尖锐),是更为理想的材料,不过由于贫铀具有辐射,倍受人道主义人士的谴责,仅有少数国家使用。穿甲弹是纯粹的动能弹,完全依靠自身的动能撞击坦克装甲,高速穿甲弹对坦克的冲击大大超过了装甲的承受极限而能强行穿透。穿甲弹在穿过装甲的过程中高速的弹芯会和装甲发生剧烈的摩擦,使得部分装甲熔化、并随穿甲弹一起飞入坦克内部对人员和装备造成损坏。经过多年的发展,早期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APDS)已经演变成了今天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APFSDS的弹芯的外形近似长箭,弹身细长,直径20-30mm(老式的达到40mm),长径比超过20:1,弹芯尾部有尾翼,可保持飞行中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这种近似长箭的外形不仅可减小飞行阻力、保持速度,而且在和装甲撞击时作用面小、冲击力大,可有效的增加穿甲深度。由于APFSDS的直径远远小于火炮口径,因此必须在弹芯上套一个弹带才能由火炮发射,弹带的作用是密闭炮膛,并增大弹丸的受力面积,使弹丸获得高炮口初速。西方的APFSDS的炮口初速已经达到了1700米/秒左右-这相当于5倍的音速,弹带的外边包裹着一层薄薄的铜箍,在弹丸飞出炮管的过程中铜箍会和炮管发生摩擦,在弹丸飞出炮管后,弹带受空气阻力的作用而分裂、脱落,剩下的箭形弹芯则保持高速继续飞行。由于APFSDS完全靠动能破坏装甲,所以弹芯的动能和材料硬度便成了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穿过坦克装甲,弹丸的硬度必须够高,这样才能在“硬碰硬”的过程中占优势,动能()对APFSDS也极其重要,动能越大,穿甲威力越大。
2023-08-15 03:44:291

穿甲子弹和普通子弹的区别?

分类: 社会民生 >> 军事 问题描述: 穿甲子弹和普通子弹的区别?是枪的不同还是子弹设计不一样? 解析: 特殊子弹。 如果大家留心观察木匠用气钉枪往木板中打钢钉的过程,就会发现:随着木匠师傅们的操作,钢钉一颗颗齐根没入了厚厚的木板中。大家可能会奇怪,钢钉怎么就轻易地打进木板里面了呢?这主要是由于气钉枪给了钢钉很大的初速和动能,凭借着高速和强大的动能,钢钉钻进木板里面就非常容易了。穿甲弹的穿甲原理和钢钉穿透木板的原理是一样的。 穿甲弹素以强拱硬钻而著称,也就是俗话说的硬碰硬。它主要靠弹丸命中目标时的大动能和本身的高强度击穿钢甲。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击穿目标的装甲,没有一副硬朗的身子骨是不行的。因此,穿甲弹的弹丸,都是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的。穿甲弹个个都长着非常坚硬的脑袋壳(即弹头),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死对头。当然,对付混凝土工事,它也照样当仁不让。发射时,穿甲弹丸在膛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一触及目标,就会把钢甲表面打个凹坑,并且将凹坑底面的钢甲像冲塞子一样给顶出去。这时候,弹丸头部虽然已经破裂,而弹体在强大惯性力的冲击下,仍会继续前冲。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就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 现在我们知道,穿甲弹的穿透能力主要来源于弹丸运动时的动能。而要增大弹丸击中目标时的动能,就必须提高弹丸的速度。我们现在使用的穿甲弹,除了用长管火炮发射外,还都将弹体做成流线型或长杆形,就是我们常说的脱壳超速穿甲弹。因为脱壳超速穿甲弹的弹丸形状像支长箭,所以,还有人称它为箭形超速穿甲弹。脱壳超速穿甲弹的穿甲本领更强。 (摘自《军事博览报》马庆恒/文)
2023-08-15 03:44:431

穿甲弹的原理是怎样的?

穿甲弹素以强拱硬钻而著称,也就是俗话说的硬碰硬?它主要靠弹丸命中目标时的大动能和本身的高强度击穿钢甲?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击穿目标的装甲,没有一副硬朗的身子骨是不行的?因此,穿甲弹的弹丸,都是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的?穿甲弹个个都长着非常坚硬的脑袋壳(即弹头),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死对头?当然,对付混凝土工事,它也照样当仁不让?发射时,穿甲弹丸在膛内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一触及目标,就会把钢甲表面打个凹坑,并且将凹坑底面的钢甲像冲塞子一样给顶出去?这时候,弹丸头部虽然已经破裂,而弹体在强大惯性力的冲击下,仍会继续前冲?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就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
2023-08-15 03:44:511

穿甲弹弹芯在穿透装甲后会不会爆炸?

一般靠动能杀伤,但贫铀穿甲弹会剧烈燃烧,有爆炸效果。
2023-08-15 03:45:002

穿甲子弹和普通子弹的区别?

子弹不同,穿甲弹构造有钢的头部,内有火药,后端有一块钢体,发射后,弹尾凝固剂因受热融化,遇目标后,前端受阻,后端的钢体因惯性继续前进,撞击火药,使前端钢头有力的钻如目标内部,主要用于阻击汽车,达到燃烧穿甲的作用.
2023-08-15 03:45:142

贫铀穿甲弹好还是钨钢穿甲弹更好呢.

性能威力差不多. 但是贫铀的污染很大(无法提炼纯净的贫铀,一般是核废料) 而钨钢则没有污染,尤其这种金属在中国产量大得很.
2023-08-15 03:45:341

谁告诉我一下,俄罗斯T80u坦克使用的橡胶防弹板如何防弹?是防穿甲弹还是破甲弹的?

配合反应装甲效果更好。
2023-08-15 03:45:593

为什么大多数坦克都用的是滑膛炮?

众所周知,滑膛炮的准确性不如线膛炮,是因为线膛炮有膛线,在炮筒中是按螺旋的膛线运动的,炮弹出炮口后仍然按螺旋线运动,而滑膛炮完全是靠滑射出去的,在空中炮弹不是按螺旋线,所以可以推测,滑膛炮的射击精度没有线膛炮,但是就现在的主战坦克,大都使用滑膛炮,1-炮弹出膛的初速度,线炮的速度低,滑炮的速度高.2-线炮的精度高,但穿透力度低,滑炮穿透粒度高很多!3-滑炮的炮弹可以多样性,可以发射炮射导弹,是发展趋势!\ 在线炮的使用上,英国是最有发言权的,到现在仍在使用,而阿三的"阿穷"也模仿使用. 在5000米外滑堂和线堂的精度差就比较明显了,所以你很少能看到使用滑堂炮的坦克在5000米外命中的报告,但滑堂的优势在于初速高,穿甲能力强,可以使用的弹种多,包括导弹,而且依靠先进的火控系统滑堂的命中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具体做战中也不需要坦克在5000米上精确的命中敌人,所以在装甲越来越厚的今天,滑堂成了主流线膛精度虽然比较高但初速很低而且炮管磨损比较快重量也比滑膛炮较重制造工艺很复杂想采用指导炮弹和反坦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也比较困难所以还是滑膛炮比较实用。滑膛炮的炮弹有尾翼,射击精度可以与线膛炮相抗衡,并且寿命大大长于线膛炮,生产加工以及维护都由于线膛炮。所以滑膛炮是当今先进坦克炮的主流,也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2023-08-15 03:46:071

有人说二代坦克可以使用脱壳穿甲弹,那么二战时期德国和美国坦克不也用用钨心脱壳穿甲弹吗?

二代坦克用的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长径比远大于二战时期的脱壳穿甲弹,飞出炮管就脱壳,二战时期的弹托一直不分离,命中装甲以后弹芯才与弹托分离
2023-08-15 03:46:231

25mm口径巴雷特用穿甲弹能打穿主战坦克嘛

打不穿的哦
2023-08-15 03:46:343

二战虎式现在能击毁99式吗

无法判断。
2023-08-15 03:46:4915

关于99式坦克

一般来说看重量就知道防护性了,中俄一向走的是以数量压对方质量.......
2023-08-15 03:47:2515

梅卡瓦坦克炮塔后面的这些链子是干什么用的?

锁狗用的!
2023-08-15 03:48:367

M2HB型12.7毫米重机枪的作战应用

1918年11月12日,为了开发安装在飞机上使用的航空机枪,温彻斯特公司改制成了第一挺气冷式12.7mm重型机枪的样枪,进行了试射。接着,勃朗宁与柯尔特公司又共同开发了高射机枪、坦克机枪等。后因品种太多,简化成了两种产品,即M1921 12.7mm水冷式高射机枪和M1921 12.7mm气冷式机枪,列为美军正式装备。1926年将气冷式M1921机枪重新命名为M2 12.7mm空的型号又分为单管和双联装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用很广泛。除1980年比利时FN公司曾为提高枪管更换速度而将两耳提把改成一端提把之外,世界各国使用的M2HB一直保持原有的结构面貌。勃朗宁M2HB气冷式重机枪枪管质量13kg,平射用M3三脚架20kg,立柱式对空用M63枪架质量65.5kg。发射的12.7 X 99mm弹种有普通弹、穿甲燃烧弹、穿甲弹、曳光弹、穿甲曳光弹、穿甲燃烧曳光弹、脱壳穿甲弹、硬心穿甲弹、训练弹等。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楔闩横动式闭锁机构,击针式击发机构,单程输弹(将枪弹横向输送到弹膛正上方),双程进弹(将枪弹抽向后方再推入弹膛),可散弹链供弹。美国的弗里基德尔和柯尔特等7家公司生产。从1933~1946年间总产量约为200万挺。停产25年后,1978年由麦尔蒙特等公司恢复生产,当年美军定购18822挺。到1990年代,除美国外,世界上还有91个国家和地区装备使用这种机枪。直至今13,在 伊拉克发生的战斗中,它仍在以直升机机枪、坦克高射机枪、坦克并列机枪、车装机枪等等身份喷发火舌,发出低速而沉闷的连发声响,尽显其作战风采。为什么没有新式大口径机枪替换M2HB 12.7mm重机枪呢?一是因为它的使用方式以车装为主,只在极个别情况拿下车来使用,其质量大小对于车船来说不是主要矛盾,加之其动作可靠,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二是因为其定型生产几十年,成本低廉,作为各种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坦克、自行火炮、船艇等的附属武器备受主体装备系统订购者的青睐。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恐怕还会持续下去,因有前车之鉴:1970年代末,美国陆军军械研究工程发展中心曾研制出采用导气式原理、回转闭锁机构、质量减到21.3kg的12.7mm机枪方案;AAI公司曾研制出导气式原理、双路供弹、回转闭锁机构、质量减到25kg的12.7mm机枪方案;1980年代初,萨科公司曾研制出一个可与M2HB零部件互换通用率达到73%、质量减为25kg的机枪方案;拉莫公司也曾研制出质量为26.7kg的12.7ram机枪方案。但这些更新方案都由于造价过高而被束之高阁。因此,M2HB 12.7mm重机枪以其固有的优势长存。
2023-08-15 03:49:141

M1A1的性能参数?包括战史

M1A1坦克的全称为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属于战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1985年开始在美军服役。M1A1战斗全重57吨,有4名乘员。最大速度66.8千米/小时,在有准备时可涉1.98米深的水。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战斗和动力传动3个部分。主要武器是一门120毫米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弹药基数40发。辅助武器是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两挺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分别为10 00发和11400发。火控与观瞄装置是用火控计算原理,具有较高的行进间射击精度。 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2023-08-15 03:49:461

六根清净贫铀弹什么梗?

六根清净贫铀弹是贫铀弹是利用制造核弹废料制成的。杀伤力巨大,可让被炸的地方彻底消失生命,所以叫六根清净贫铀弹。贫铀弹的介绍贫铀弹是指以含有铀238的硬质合金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炮弹和枪弹。其作用原理跟普通穿甲弹相同,是利用贫铀合金的高硬度、高比重和高熔点依靠动能来穿透目标,其多用来毁伤坦克等装甲目标。其主要成分是铀238,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由于其半衰期较长(4.468×10^9年)。所以其放射性相对弱于铀的其他同位素。美国原子能标准委员会(NRC)将铀235低于百分之零点七一的铀定为贫铀,美国国防部标准为铀235含量在百分之零点三以下,而实际使用的标准是百分之零点二。1943年8月,美国曼哈顿计划的研究小组曾经给五角大楼写过一个报告里面提及了“使用贫铀弹及铀238废料制成的弹药,能沾染敌方土地,削弱敌方的战争潜能”。
2023-08-15 03:4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