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皮影戏手影为什么是中心投影

2023-08-23 19:25:09
共2条回复
余辉

皮影戏和手影它的使用原理都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也就是中心投影,他是在一个灯光的照耀下,在灯光的前方耍弄着皮影戏,然后将这个影像投影到一个幕布上就出现了手影和皮影戏,而这个原理呢就是中心投影。

wio

皮影戏是有灯光照射下在影布上形成的投影,手在具体操作,故是中心投影.

相关推荐

皮影戏是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

皮影戏是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我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做皮影戏,相信很多同学都在影视剧里见过。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那么同学们知道皮影戏中有什么物理知识吗?今天科学高分网的小编就来问同学们揭秘一下!皮影制作过程:1、选皮2、制皮3、画稿4、过稿5、镂刻6、敷彩7、发汗熨平8、缀结完成皮影戏中的物理知识。皮影戏中运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知识。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在传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与皮影形状完全相同的影子,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激光准直:在开凿大山隧道时,T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2、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3、站队成直线:前面的人挡住了后面人的视线,使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相邻人的后脑勺。4、木工检测木料的表面是否平滑。以上就是科学高分网为同学们讲解的中国皮影戏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其他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相信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023-08-16 14:32:541

“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

皮影戏的现象正是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有道具挡着,光就透不过去,就产生了影子.当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时,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它挡住光的范围就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将“小兔”靠近灯光,挡住光的范围就越大,所以影子变大.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变大.
2023-08-16 14:33:091

皮影戏在屏幕中是什么原因

光的传播。皮影戏的现象正是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有道具挡着,光就透不过去,就产生了影子。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电影院的银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象。
2023-08-16 14:33:191

皮影戏是根据怎样的场景来展现画面的?

根据比较昏暗的场景,然后有操控者在白色的幕布后面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还有人拉着传统乐器唱出拖曳曲调,然后便在幕布上出现了一幕幕比较有趣的剧情。
2023-08-16 14:33:354

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为什为什么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呀。
2023-08-16 14:34:202

皮影戏与我们所学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有什么关系?

原理就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023-08-16 14:34:314

皮影戏的光学原理?

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个道具的影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2023-08-16 14:34:414

小孔成像的理论可用来制作皮影,你会做吗?

原理:在相同的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不受重力干扰太阳给人类提供光和热,这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光源。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都形成了。每天晚上,黑暗笼罩大地。远古时代的人类祖先在黑暗的夜晚无能为力。黑暗给人一种可怕和可恨的感觉。我不知道在人类发现火也可以提供光和热之前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
2023-08-16 14:34:525

皮影戏的资料

1
2023-08-16 14:35:446

皮影戏是什么

皮影戏是中国影戏的一种。皮影戏通过演员操纵皮影来表演,故皮影戏可说是「以声带画」。因为皮影的影偶人物不能表达感情,加上影偶的关节简单,难以做到较复杂的动作,所以皮影戏以唱白及雕刻细致、复杂多变的脸谱及头饰等,来表达人物的身份及思想感情。   除了作为一种观赏的民间表演艺术外,皮影戏的影偶及场景本身已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虽然皮影戏在近代曾历尽浩劫,大部分的戏箱均因战乱及时局动荡而遭毁,但流传至今仍有不少清代的皮影精品,是研究皮影艺术弥足珍贵的重要文化财产。   以下部分将略述皮影戏的剧目、影偶的造型、皮影的制作原理及影偶的结构等,让大家对皮影有一初步的认识。 皮影艺术是一种融操纵技巧、唱、念、音乐、绘画、雕刻、声光和故事于一体的民俗艺术。而皮影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使其成为中国民间特有的工艺美术品,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博物馆与民众的欣赏与收藏。   影偶的雕刻之精美、造型之讲究,表演时演与唱的紧密结合、动作效果的营造等,均表现出它与其他民俗表演艺术的相异处。皮影演出有其独特的模式:影窗的设计;灯光、布景与道具的布置;奏乐与摆台,影偶登场的表演程式等;均体现了皮影的艺术魅力所在。 影戏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它的操纵艺术,驭物为灵的技巧,各地异腔纷呈的音乐、刀笔手法各异的影雕之高,在全世界也可说是首屈一指的。   皮影戏演出今天已愈来愈少见了,但是它的影人、装置和独特的雕镂技巧仍在传承著,欣赏和收藏皮影工艺品成为东西方人士一种喜好。几年前,德国一家博物馆的人员专程到北京,聘请专家往德国鉴定其藏品;2001年8月日本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的研究员舀叶明子博士专程到河南桐柏县,访求桐柏皮影。只有从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才会认识皮影深刻的文化内涵。 1982年唐山皮影剧团齐永恒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皮影学院的邀请,至巴黎讲学,他表演示范的「魔女巧梳妆」片段、「金鱼游水」、「仙鹤翔天」等小品,受到专家同行的赞誉。   以下分别从绘画美、雕刻美、演唱美及动作美去欣赏皮影的艺术性。 中国的绘画艺术起源于原始彩陶的用笔与涂色。皮影绘画之美也出色地承继了原始彩陶的精神。首先表现在色彩的象征性,皮影人物普遍用红、绿、黄、白、黑、金、银等色。一般红色脸表现忠烈,如关公;黑色脸表现铁面无私与刚直,如包公;神佛多用金、银,象征其金身不灭。像《封神演义》的雷震子,以红、绿、棕三色为主,交叉勾绘回旋纹,整个脸面有着雷电奔驰的气势,额中雕「慧眼」,象征雷震子的独特身份与才能。 皮影人物通过透雕以空白显脸的手法,都是中国绘图虚实相生,善于用白的发挥。此外,由于皮影人物是在巧妙操纵中表现人物,它脸上、身上绘画的线条特别生动。影偶的脸上纹样特别丰富,多层变形的各类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显示了人与万物一体、万物有灵的精神,这些纹样大都汇集于眉、眼及面颊部位,通过虚实、疏密、繁简的变化,表现各种神态和意象内涵。 皮影戏是驭物为灵的艺术,表演者通过自己的刻苦驯练、深刻观察,使小小影偶,能演生、旦、净、丑各种人物和动物,并让影偶表演出近似活人的动作,如《白蛇传》中,白素贞与小青游湖时,影偶的操纵者通过手上的功夫,让小小影人能以水袖轻歌妙舞、优雅动人,令人叫绝。   皮影戏表现「游鱼戏水」:边摇尾巴边吐水泡儿,突然前窜,似攫食物,比真鱼更为传神。表现仙鹤则梳翎绺尾,仰空长啸,展翅忽扇,惟妙惟肖;仙鹤长颈扁咀,长腿曲中有直、直中有曲,举、迈、走、止,自然逼真,成人和儿童看了皆心悦诚服而莞尔一笑。   传统皮影戏中小小影人,挥剑舞枪,飞车走马,动作之逼真美妙,被各国同行誉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影戏艺术。 自明末清初,影戏普遍脱离了讲唱艺术阶段,各地影戏操纵方法不同,唱腔更是百花齐放,各呈异彩。有的地区完全吸收当地戏曲声腔,如四川灯影戏;川剧五腔──昆、高、胡、弹、灯,兼收并蓄;陜西皮影戏唱腔有十多种,除老腔、碗碗腔(亦称时腔)、阿腔腔、弦板腔及秦腔等主要声腔外,各地区又有独具特色的声腔,如安康越调皮影等。   据说明代的滦州影戏是手敲木鱼,颂唱影经宝卷,后杂收弋腔,清代吸收昆曲的唱腔。道光年间,随着乐亭影戏的兴盛,形成了独特的滦州调,或称乐亭影唱腔。它源于乐亭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叫卖、哭丧调等乡土韵唱,经艺人加工,形成深受欢迎的滦州影调。20世纪30年代滦州皮影曾被灌录成唱片,销路甚佳,并保存了一份珍贵民俗音乐资料。 滦州皮影伴奏乐器较全,有鼓、锣、大锣、大鼓、大钹、小钹、横笛、手板、唢呐、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等。唱文格式有三字经、五字锦、六字头、七字赋、十字句等十几种。   各省各地的皮影戏自清代都先后形成了各自独特声腔,有的虽采用当地戏曲声腔,但都或多少吸收当地的民歌俚曲,加以改造。 皮影雕刻在特制的蜡板上进行,这样刻出的刀口,欲直则直,欲弯则弯,随心所欲,且无毛丝。   皮影影偶的雕刻主要有透雕及半透雕两种。所谓透雕(即阳刻)是由实线组成,除实线外,其他部分完全以刀剔掉;例如除了衣服上的图案及影偶携挂的物件外,其余的地方均雕空,以表现白色的衣料。半透雕(即阴刻)是由虚线组成,它的轮廊与花纹是由镂空的虚线表现;半透雕的影偶不雕空,涂以鲜艳的颜色。   皮影的脸谱,分满脸(以半透雕方法雕刻的脸谱)和空脸(以透雕方法雕刻的脸谱)。空脸的脸谱,除了眼、眉、鼻、嘴、胡子和皱纹外,要把颊部雕空,如生、旦便多用空脸。至于满脸,是以雕空的虚线代替笔画,不雕刻的部分则涂上颜色,如孙悟空及程咬金等。 各地在清末民初都出现一些卓越雕刻艺人,如乐亭县的张老壁(1846─1922年),「刀下」的人物雕刻精美,场景也精细而气魄宏大,人们说他雕刻的金銮殿跟北京紫金城的金殿差不多。他雕的马最活,能抖毛,能在影窗上驾鞍套车。此外,不少雕刻艺人刀法亦细腻。线条多变,错落有致,人物形象,不管是生、旦、净、髯、丑、神仙、妖怪、狗,都活灵活现,细密的刀法把人物的头饰、服装上的图案和服饰,都雕刻得花团锦蔟,令人眼花缭乱。 皮影戏是国际性剧种。最早源于中国(另有学者认为源于印度)。历史上,各国皮影戏的产生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及至中国皮影传至欧美国家,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表演艺术。   印度,东南亚地区包括爪哇(今印尼一带)、泰国;中东的波斯(今伊朗)、土耳其;远至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及俄罗斯;甚至非洲的埃及,均有皮影戏的踪迹。   皮影戏在不同的地区上开花结果,结合当地的文化,尤其是雕刻艺术风格,编排新的剧目,推陈出新;如德国大文豪歌德曾于1781年,以中国的皮影戏演出《米达斯的判断》(The Judgment of Midas),使中国皮影戏广为欧洲剧坛认识。土耳其的影偶雕刻亦有其独特的西方风格,并以骆驼皮雕刻影偶。 自明清以后,皮影戏已遍布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也传至南亚、欧洲及非洲的埃及等地。外国艺人吸收中国皮影的特色,融合其本国文化,发展出各具姿彩的各国皮影。   但在现代社会中,市民大众的娱乐模式已经全然改观,中国的皮影戏的活跃范围也大为缩小,并由城市转到农村,通常作为村民祈年消灾、酬神还愿及消遣娱乐的节目。虽然经 *** 的积极支持,不少的皮影戏班维持下来,还创作了不少新的剧种,获得海内   自明清以后,皮影戏已遍布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也传至南亚、欧洲及非洲的埃及等地。外国艺人吸收中国皮影的特色,融合其本国文化,发展出各具姿彩的各国皮影。   但在现代社会中,市民大众的娱乐模式已经全然改观,中国的皮影戏的活跃范围也大为缩小,并由城市转到农村,通常作为村民祈年消灾、酬神还愿及消遣娱乐的节目。虽然经 *** 的积极支持,不少的皮影戏班维持下来,还创作了不少新的剧种,获得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但亦有不少皮影剧团结业,把一箱箱的皮影艺术珍品、影卷(皮影戏的剧本)卖给外国及本地的收藏家。   中国皮影是珍贵的民间艺术,是我们宝贵的文化承传,保存、继承与创新皮影戏,是刻不容缓的事。 皮影的起源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皮影戏源于宗教。   传说方士少翁为汉武帝设帐弄影,以招李夫人之亡灵。(宋高承《事物纪源》)虽然此为传说,且「设帐弄影」也非正式的皮影戏,但皮影戏之源流,可说是源自设灯弄影之技。   在《广古今五行记》记载,隋朝时唐县人宋子贤善于以幻术借光弄影,而佛教亦以边说唱、边示「变图」,述说佛教的故事,宣扬佛法。这种以说、唱、表演结合的形式,不少学者认为,是为皮影戏的出现,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影戏的历史悠久,而且传承不断,但是由于它自古就是庶民的艺术,而且曾为方士、僧道所用,素来不被正统学者重视,少有典籍记载,因此其源流在唐末以前不太清楚。近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中国影戏的起源。   关于影戏源于何时,有五种意见:一为周代说;二为汉代说;三为唐五代说;四为宋代说;五为外来说。 参考: chiculture/1504b01/1504b01
2023-08-16 14:36:221

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它依据影子形成原理,在北宋时已有演出,在什么时候曾传到西亚和欧洲。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 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郑州大学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文名皮影戏外文名Shadow Puppets别名驴皮影、影子戏、灯影戏兴起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类型传统戏剧代表作品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基本概述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它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或配以音乐。在过去电影、电视等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皮影戏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2023-08-16 14:36:321

皮影一般采用哪种材料进行制作

皮影一般采用牛皮、羊皮、驴皮或纸张材料进行制作。皮影的介绍: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皮影戏的历史渊源:盖州皮影起源于明代,明万历二十一年,辽阳的一位私塾先生黄素志在其校舍试办皮影戏,用以教化众生。之后,皮影戏这一新兴艺术形式迅速传入当时的辽南重镇盖州,成为当地民间酬神娱人、祈求丰收的民俗活动。康熙二十三年,朝廷解除海禁,关内外海路相通,盖州城西大清河入海处的西河口,一度成为东北与关内通商的重要港口。据《盖平县志》记载,当时南北客商水江云集,车船辐辏。清道光年间,盖州城南芦屯堡的老皮影艺人张振令拜师学习滦州皮影的技艺,改革了盖州老皮影,从影人造型制作到操演方法,从人物唱腔到音乐伴奏,都进行了改革创新。盖州皮影戏还将原来随意演唱的溜口影改为按影卷演唱的书影,由原来的联曲体发展为板腔体,由此形成了以盖州为中心的新关东皮影戏,在辽南及东北各地流传。民国初年盖州何屯的张洪书用梧桐板四胡为皮影戏伴奏,此为中国皮影乐器所独有的形式。
2023-08-16 14:36:391

在皮影戏表演过程动作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甘肃的陇东皮影主du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zhi,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太约在明清时就巳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携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图中两件件品左为玉皇大帝、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  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万,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皮影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皮影多见于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流变中皮影戏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  ■皮影是民间皮影戏所用的皮制人物形象。皮影的制作,最初是用厚纸雕刻,后来采用驴皮或牛羊皮刮薄,再进行雕刻,并施以彩绘。风格类似民间剪纸,但手、腿等关节分别雕刻后再用线连缀在一起,表现能活动自如。
2023-08-16 14:37:181

皮影戏的起源

1、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亡后,武帝整日恍惚,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图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观看。 3、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相思之苦得以寄托,从此重振朝纲。 这个载入《汉书》的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扩展资料: 1、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 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 2、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 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2023-08-16 14:37:381

中华传统—皮影戏

  皮影戏表演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概述  皮影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已故文学家孙楷第先生考据,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公元七世纪-八世纪)。当时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渡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  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还介绍了影戏制做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皮(羊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这里所说京师人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宋代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影戏之类。  宋代影戏相当繁盛还表现在制做镂刻影人的艺人,成为见于记载的专门行业。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滑稽影)”;《都城纪胜》“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武林旧事》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  “乔”字在当时作“伪装”解,瓦子诸艺中有“乔相扑”一种,就是滑稽摔跤,“乔影戏”可能是由真人模拟影人的动作形式,做出种种滑稽可笑的样子,引人发笑。如果当时的影戏不是极为喜闻乐见,就难有“乔影戏”之说。  “手影戏”从字面讲可能是以手的各种形象表现各种影象,可能是今天人们利用灯光,在粉壁上,以双手变化,在灯光投影下做出各种动物形象的游戏表演,也可能是手上表演的小形影戏。  “大影戏”明确说明是以“人为”之的表演,从这段记载可以推想,宋元时代一些戏曲从傀儡、影戏中吸收动作和音乐滋养的情况。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十四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  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从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的一首咏赞影戏的诗中,可见一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明代影戏还保存着宋代讲史的传统,这段影戏表演的就是公元前三世纪刘邦和项羽争夺中央领导权的战争——楚汉相争的史实: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  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清代,特别是清末民初,20世纪初叶,皮影戏在中国广大地区传播开了,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皮影戏的流传与风格  皮影戏流传的地域极为广阔,最北到黑龙江省,最南到广东省,西部到青海省都有皮影戏,中原地区陕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纸窗影。有的省区还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东派之分,西派为北京影,又称蒲团影,东派为滦州影,也叫乐亭影或唐山影。  有的省区,在皮影造型上有共同特点外因唱腔和音乐,表演方法的不同又分别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区,如陕西的皮影,按声腔和流行的地区的不同就有“阿宫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商洛道情”、“关中道情”、“安康道情”、“陕北碗碗腔”、“安康越调”等的区别。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又称“老腔皮影”,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竿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所演剧目多为表现“春秋战国”和“三国”历史故事为主,无才子佳人戏。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等地区。故亦名华剧。其音乐唱腔婉转优美、柔和细致。乐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铜钟)、边鼓、云鼓、手锣、大锣、马锣、梆子、唢呐、大号等。‘碗碗"为其主要击节乐器,故名“碗碗腔”。耍竿子者专管人物表演,不唱不白,弹月琴者兼打边鼓、堂鼓、手锣,并在幕内专唱和白,故名“前首”;掌二弦者兼管铙钹、哨呐、大号;敲碗碗者带打梆子、大锣、马锣、铰子等,仅五人就可以唱全剧。挑竿者双手掌竿,以作人、马各种动作。文场动作与生人无异;武戏跌打厮杀,马上马下,极为生动。传统剧目有250余种。  从以上简单例举,即可以看出皮影戏在陕西一省内就有多种唱腔,多种流派的表演艺术,它的音乐吸收曲艺、戏曲,又滋补了戏曲与音乐的不足,流传地域极为广阔,各地的皮影戏都有独特风格,实在是中国皮影戏独具的特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皮影戏的价值与贡献  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它自13世纪先后传入亚欧各国到现在,都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早在1781年,德国文豪哥德就用皮影戏来庆贺他的生日,使得宾客惊喜不已。在土尔其,至今还盛行着皮影戏的传统文娱活动。我国的皮影剧团每到国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赞誉。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观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公认中国皮影戏是近代发明电影的先行。  在国内,有《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有唐剧、华剧、陇剧、黄龙戏等十余个地方戏,都是  在当地皮影戏曲调中直接派生出来的新剧种。皮影戏艺术还为戏剧舞台上创出了风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皮影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汇当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它与其他乐种也起着互相取补、互相促进与提高的作用。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制作之生动精美,可引无数国内外人士、博物馆垂涎。在人民大会堂里也有以皮影画为装饰的大型屏风,展示了我国民间皮影的艺术价值。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千余年耒,她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它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  过去在农村、厂矿、部队、机关、学校都常有业余皮影戏社团组织,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国先民所发明的皮影戏,是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在当代的电影艺术中,皮影技术还为动画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工艺手段,为美术片创出了新品种。从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来部吸取皮影表现技法的美术片问世。  皮影戏自古也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工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内皮影艺人也曾奔赴前线阵地进行慰问演出。在抗日战争和土改时期,不少皮影艺人配合时局编演新戏,成为宣传革命的轻骑。  中国皮影艺术之中,还蕴涵着许多历史信息。学者们可从中研究中国历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问题。  皮影戏还是最早传入西方的表演艺术。波斯的历史学家雷士丹丁的记载,只是成吉斯汗大帝的军队在波斯演出影戏的情况。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成为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到1776年又间接传入英国。  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皮影戏。他本人极为喜欢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1781年8月28日,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他以举办中国影戏演出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王宫的贵宾。  十八世纪的外国传教士带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们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做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他们观摩了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介绍到本国去。
2023-08-16 14:37:463

皮影戏是什么意思?

皮影戏大约起源於汉朝,汉武帝一位心爱的嫔妃-李夫人,红颜薄命,武帝十分思念,就询问文武百官,是否有让李夫人还阳的方法,文武百官为避免武帝因思念而废寝忘食,甚至不理朝政,於是请了一位江湖术士魏少翁,魏少翁禀告武帝:「夜晚时分,当您的爱妃回来时,只能远观,不能近看。」卫於是剪了一个爱妃的肖像,此即剪纸艺术。透过月光,隔著帷幕,显现剪纸的影像,武帝朦胧一看,像是爱妃还阳了,几次后,武帝的病便治好了。另一个说法是,是民间传说,是否属实,并无史证可以考察。汉代名将韩信,十分的聪明,他发明三件事,一是设赌博,听说韩信死前曾哭说:「赌只能被人摸。」所以赌博的人都会输。二是设皮戏,韩信在某一战争中,四面皆受敌军包围,只好在城内就地取粮,牛、羊、马皆可为食,至於兽皮则拿来挡风遮雪遮雨,但是时间一久,皮上面的毛和脂肪会脱落,冬天时,士兵在城楼上生火取暖时,城墙外的敌军透过兽皮隐约可看到城内士兵的影子,便不会贸然进攻。因为牛皮会透光,为了给士兵娱乐,於是便将牛皮雕刻成人偶的样子,用布当作帷幕,打上光源,便成为皮影戏的样子。
2023-08-16 14:38:137

制作皮影用的材料是什么

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
2023-08-16 14:38:528

(2006?陕西)我省华县的“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皮影戏演出时,人们从影幕上看

“皮影戏”利用的是中心投影的原理;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空间图形经过中心投影后、直线变成直线、但平行线可能变成了相交的直线,“皮影戏”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而阳光是平行投影,光的投影,应用的就是光的直线传播.故选A.
2023-08-16 14:39:431

皮影戏中的皮影人物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皮影戏中的皮影人物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驴皮或牛皮。一、皮影戏1、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2、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二、皮影的原料1、皮影的原料多是牛羊皮,豫南喜欢用牛皮,豫西常用驴皮,其制作和表演皮影戏的过程是:首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斜刀、圆刀、平刀、三角刀等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2、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皮影戏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3、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2023-08-16 14:39:531

皮影的艺术表现形式

最佳答案“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下面的更详细 http://www.chineseshadow.com/html/yishu/jianjie.html http://wfzx.jm.e21.cn/uploadfile/computer/xiaoxue/web/web_03/mjwjsj/lishi9.htm http://gb2.chinabroadcast.cn/chinese_culture/fsdl/040209/art/ http://61.172.255.37/archiver/tid-262129.html 推荐(英汉皮影戏描写): http://www.kowei.net/lingobbsnews/ReadNews.asp?NewsID=469
2023-08-16 14:40:184

有趣的皮影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有趣的皮影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趣的皮影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2、简单了解皮影的特征及制作过程。   3、了解皮影文化的现状,激发孩子表演皮影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像:皮影戏《龟与鹤》片断;《龟与鹤》的幕后表演操作;《白蛇传》幕后表演与演唱配音。   2、皮影舞蹈《俏夕阳》。   3、课件:皮影的制作。   4、皮影实物及有关皮影的图片。   5、幕布(3米长的白布)、台灯。    活动过程   1、欣赏皮影戏《龟与鹤》片断。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戏吗?今天老师也请你们看一段戏。和你看过的戏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放录像)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和以前看到的戏一样吗?喜欢吗?   (评析:皮影戏片段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引导,他们发现皮影戏与以往所看的戏不同,初步感知、发现皮影戏的特点:不是真人演的)   2。 认识皮影,了解皮影戏的表演方式。   既然小朋友这么喜欢,我也来学着演一演。(教师表演)   你们想知道什么?原来,你们都想看看幕布后面藏着什么,那我就给你们看一看,后面藏着什么呢?   (评析:   幕布的遮挡、形象的活皮影、生动有趣的配音,皮影戏的这些特点、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迅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他们会急于想知道幕布后面藏着什么,这为后面的探索活动做了铺垫。)   (1)出示皮影,认识皮影,知道用这些皮影表演的戏叫皮影戏。   (2)了解表演皮影戏需要的道具。   现在老师请你们看看专业的皮影剧团的表演。请你们看看他们表演皮影戏时需要些什么?(《龟与鹤》的幕后表演操作。)   小结:表演皮影戏需要亮子(白布)、灯光、皮影人、人、乐队。   总结:皮影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的演出很方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大家的喜爱,连外国人也很喜欢皮影戏呢!   3、观察皮影,简单了解皮影的特征及制作过程。   刚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想上来试试了!这里有几个皮影,还有很多有关皮影的资料,请你们去看看、玩玩、说说,看谁发现得多?   (评析 在这—环节中,幼儿的兴趣较浓,我同意让孩子上来试—试。满足了孩子的探索愿望, 使之通过实际操作真正了解皮影演出所需要的—些基本道具和设备。)   (1)了解皮影的特征:皮影是不同的、可以活动、侧面表现手法。   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呢?   皮影人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物;皮影人的结构设计得很巧妙,影人的每个关节都可以活动,这样表演起来才生动传神,大家才爱看;皮影的脸和身子都是侧面的,可以左右动作,这样在幕布上演出,就像真的人和动物一样!   (评析:小朋友发现得很多:皮影有人、动物、还有好多家具;皮影人的脸不同;皮影人是可以活动的……;我对他们的发现给予肯定和回复,丰富他们对皮影的认识;这些家具就是戏中的布景,皮影戏脸谱不同表示好坏不同的角色等等。)   4。观看皮影制作过程课件(取皮→刮皮→浆皮→造型构图→镂刻→着色涂油)。   皮影这么美,它到底是怎样做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结:原来皮影需要这么复杂的工序才能做成,真不容易。皮影不但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呢!国内外有不少喜爱它的人把皮影作为装饰品挂在墙上或放在橱窗里欣赏呢!   (评析:皮影的制作过程很复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我选取的几个基本的步骤:取皮—刮皮—浆皮—造型构图—镂刻—着色涂油,从活动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合理的。幼儿对皮影的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5、了解皮影文化现状。   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阳》。)   我们也学学她们,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    活动延伸   1、美工区:制作皮影。   2、表演区:表演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皮影戏录像,感知皮影戏特殊的艺术风格。   2、观察《幼儿用书》和实际操作活动,发现光和影之间的变化,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3、细心观察,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皮影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收集一段皮影戏表演影像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制作或收集表演皮影戏的剪影,例如《孙悟空空打妖怪》儿歌中的角色剪影。   4、白色的布,强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皮影戏录像,初步感知皮影戏这种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   2、开展讨论活动,进一步感知皮影戏的表现手法。   --教师:你喜欢看表演吗?这种表演手法叫什么?(皮影戏)--讨论:你觉得这种表演眼我们过去看过的表演比较,它什么地方比较特别?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感知皮影戏后面的秘密。   --教师:画面上有什么?人们在做什么?   --教师:为什么要有光?光源在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皮影戏的?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教师:你发现表演皮影戏需要哪些材料?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摆放材料吗?   4、引导幼儿戏表演的道具和后台表演现场,初步了解皮影戏表演的光学原理。   5、演示操作皮影戏的方法,感受特殊的艺术效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先请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把白布拉起来,再请2-5位小朋友手拿剪影,边念儿歌边在白布的后面摆弄,教师在剪影的后面打开强光,让幼儿面观察感知皮影戏的基本特征。
2023-08-16 14:40:251

中国皮影戏阅读------------原文 请各位帮帮忙 O(∩_∩)O谢谢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2023-08-16 14:40:332

谁能谈一下皮影艺术的动作特点和种类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太约在明清时就巳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携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图中两件件品左为玉皇大帝、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  ■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万,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皮影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皮影多见于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流变中皮影戏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  ■皮影是民间皮影戏所用的皮制人物形象。皮影的制作,最初是用厚纸雕刻,后来采用驴皮或牛羊皮刮薄,再进行雕刻,并施以彩绘。风格类似民间剪纸,但手、腿等关节分别雕刻后再用线连缀在一起,表现能活动自如。(
2023-08-16 14:40:465

皮影是不是中国动漫的早期原形

不是 皮影属于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 可以和京剧 二人转相媲美的 而动漫则不具有这层含义所以皮影是传统艺术并非动漫根据你补充的问题我觉得 首先你要觉得是的话 就找一个合理 实在的例子可是 很难找到这样的例子与其很牵强的敷衍 不如在仔细看这两个问题的概念皮影 动漫 他们的发展历程是一样的么动漫加入是皮影的衍生 那动漫的祖先就是中国了那日本的动漫呢 就好像我们常说的 足球的祖先在中国 是蹴鞠可是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一样 我想只是国人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你也可以这样说 会得到一部分的支持 不过永远都不会被世界上所有的人认同 就是这样
2023-08-16 14:41:073

皮影木偶简介

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给个网站,上边介绍的很全http://www.chineseshadow.com/index.jsp木偶,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 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发掘发现;使我们看到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这也证实了《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神奇木偶”和《乐府杂录》记载的“陈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顿围困刘邦”故事的可能性。据唐杜佑《通典》记载:“窟儡子,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说明到了汉末,已有了丧葬、嘉会并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古代杂技的总称)、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断,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详见《大业拾遗记》)。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被李辅国迫迁西内时,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一说此诗为梁锃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封演撰《封氏见闻记》载:唐“大历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葬日,诸道节度使人修祭。范阳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又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由此可见,唐代木偶不但成为表演完整故事,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尽管它还不时的为丧葬服务),而且已发展到“闾市盛行焉”(见杜佑《通典》)。宋元时期是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宋代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作者注)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百戏杂剧演出场所。作者注)50余座”,“可容数千人”。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邵阳布袋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临高人偶戏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2023-08-16 14:41:161

手影是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光遇到手发生漫反射,没遇到手的到墙上发生漫反射,被手反射的一部分是墙上的阴影。
2023-08-16 14:41:273

“皮影戏”作为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对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

ABC都是对的
2023-08-16 14:41:532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本选项正确;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正确;C、皮影和手影是同样的道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本选项错误;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BD.
2023-08-16 14:42:031

上海出现罕见的“海市蜃楼”:物影上投,它是怎么形成的?

海市蜃楼是近地面层气温变化大,空气密度随高度强烈变化,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进入观测者眼帘造成的结果。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
2023-08-16 14:42:114

皮影的历史它的价值

皮影艺术价值u2002 皮影艺术源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u2002u2002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它自13世纪先后传入亚欧各国到现在,都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u2002u2002 在国内,有《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等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皮影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汇当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u2002的,它的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u2002u2002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展示了我国民间皮影极高的艺术价值。u2002u2002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皮影发源地,至今仍然有民间艺人在传承着这一古老的艺术。关中皮影的雕刻精细,人物造型多样、逼真,具有极高的艺u2002术欣赏价值,是装饰家居的首选之一。u2002皮影艺术的价值体现u2002皮影艺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传扬民族风俗文化、体现人们精神生活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戏剧理论家齐如山认为,皮影艺术发祥于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尤其以陕西最具代表性。传至明清时代,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皮影艺术的东、西两大主体派系;西部以陕西为代表的皮影,人物造型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空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其脸形为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长须长发常是用真头发贴上去的,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条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洁,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大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其他地域的皮影造型也各不相同,有的古朴,也有的追求写实。u2002u2002u2002u2002u2002虽说皮影艺术有地域性的风格差异,但其艺术价值的体现却是一致的,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u2002 u2002u2002u2002u2002皮影艺术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它体现在两个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观察、总结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质化、可观化,加上在舞台上的表演,皮影艺术价值的体现就可分为三个阶段。u2002 u2002u2002u2002u2002首先是皮影艺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阶段。艺术创作都是一样的,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艺术创作的构思活动是一种天才的表现,有人认为是直觉、灵感、潜意识的表现等,但这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最终还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这一阶段其实主要是编剧也就是创作者,经过对生活的长期体验和敏锐的观察,把美的素材总结起来,在内心酝酿和孕育,形成审美的意象,完成文字部分的创作活动过程,这是皮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也是皮影艺术价值的最初体现。u2002u2002u2002u2002u2002第二个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延伸和发展,是美术工作者通过前期的构思活动在内心形成的审美意象,用物质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意象表现出来,实际上就是由精神活动到生产制作活动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要进行造型的设计、绘制图纸、雕刻(包括处理皮子、刀刻、上色等几十道工序),最终完成审美意象的实物再现,这在皮影艺术创作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不但影响构思活动产生的审美意象的再现和完善程度,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皮影艺术创作的成功与否。因而在皮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要尽善尽美地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这是皮影艺术价值的实物体现。u2002 u2002u2002u2002第三个阶段就是用表演的形式将第一阶段的构思、立意表现出来,它是借助第二阶段制作出来的艺术实物来传达和表现的,是前两个阶段的延续和发展,是皮影艺术价值的视觉体现。u2002 u2002u2002u2002u2002这三个阶段在皮影创作过程中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进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相对完整的创作过程。u2002u2002u2002u2002u2002综上所述,皮影艺术价值完美的体现应该是:首先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上升到审美再现,最后再运用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在制作成实物的皮影艺术作品上。通俗一点说就是:以丰富的生活感受为起点,经过精神思想的创造活动到实物作品的传达活动,最终体现为综合艺术形态的视觉艺术作品。u2002 中国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利用灯光将平面偶人的表演投射到白色布幕上的一种戏剧形式。皮影戏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唱腔就是从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u2002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属于中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形象、夸张、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u2002 皮影戏中,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西厢记、牛郎织女、杨家将、水浒传、u2002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后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白毛女、刘胡兰、红灯记等等。u2002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它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2023-08-16 14:44:112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有哪些

二人转.东北大秧歌.杂技. 对于艺术的定义,再冠上「民间」而成「民间艺术」,就不难理解「民间艺术」其实就是「民间工艺」,而有别于「贵族工艺」、「机械工艺」、「产业工艺」、「美术工艺」、「现代工艺」等艺术领域。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例如传统工艺、戏曲、舞蹈、音乐、雕塑、编织、中国结、剪刻、木偶、魔术、杂技、原住民文化……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中国剪纸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后来在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为现在的剪纸艺术。 风筝风筝起源于中国,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早期风筝主要是用在军事方面的,从晚唐开始逐渐被当成玩具使用,现在中国的风筝一部分还出口日本、朝鲜、欧洲等国家。 剪纸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学者们则认为可推溯到汉唐妇女使用金银箔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俗,而虽已找到蔡伦以前的东汉纸张实物,严格意义上的剪纸恐不会早于汉朝。早期的剪纸大约跟道家祀神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贴于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而提高产量。 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像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十分耐人寻味。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 春节习俗:舞狮子 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 舞狮子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 据传,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阳还使用了象军参战。这支象军由于士兵持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仅仅拥有短兵器的敌方,连接近它都很困难,宋军的士兵开始吃了大亏。后来,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了个办法。他说,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大概也不会例外。于是,连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上五颜六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每一个“狮子”由两个战士披架着,隐伏草丛中。他还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用弓放出了假狮子,这种“雄狮”一个个翻动着斗大的血口,张牙舞爪直奔大象。 大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顿时没命地向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井里,人和象俱被活捉。……从此,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然后传到民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起毛衣摆双耳……”。可见,在唐代已有类似现代的狮子舞了。 为什么在春节期间人们喜欢舞狮子呢?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 竹马,一般是用竹皮或者竹篾扎起骨架,外面用纸裱糊,再经过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山西晋城市的阳城县,则是用中式大裆裤填满于草,一头作马首,一头作马尾,白裤腰是表演者的坐骑部位,外加马头,人称之为“裤马”。 跑竹马,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广场或街头巷尾。山西省各地参加跑竹马表演的人数不等,活动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2023-08-16 14:44:211

影子有什么作用

影子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用影子的长短来计量时间。2、利用影子表演,于是就有了皮影戏。3、运用X射线或CT扫描等,都是通过光线穿过人体留下影子,来测定有没有病变或疾病的严重程度。4、人们玩的手影游戏,以及踩影子游戏,也是利用灯光、阳光照射产生的影子,才会出现有趣的现象。5、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影子是由于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形成的投影就是常说的影子,它是一种光学现象。它分本影和半影两种。产生的影子的条件有三个,首先是光,然后要有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遮光物体,最后就是一个能显示出影子的地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有影子的产生。
2023-08-16 14:44:311

大班科学光和影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科学光和影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光和影子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游戏,而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丰富多彩的自然物,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光随处可见,幼儿随时可以找影子,因此设计本活动,意在达到两个目的:引导幼儿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自己的快乐,促进探素精神的发展。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同时通过探索让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使幼儿形成对光和影子的正确认知激发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应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到光和影子的乐趣和作用。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物体与影子的联系,知道影子的成因是光被物体挡住了。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探究与发现,体验探究影子的乐趣。   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已初步感知阳光下会有物体的影子。   材料准备:ppt课件、手电筒、森林情景、玩具车、房子、小树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只可爱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来欢迎它吧。   提问:咪咪说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影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吗?   小结:哦,原来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三、幼儿初步探究影子的形成,感知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   1.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师:我们的小手有影子吗?怎样才能将小手的影子变出来?   2.提供手电筒让幼儿在白板前探究影子的形成。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将光打在手上变出影子。   3.师幼交流分享探究的发现,从而获得影子形成的经验。   提问:你们变出影子了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4.小结:原来,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光照过来,有东西把光挡住了,就会出现了这个东西的影子。没有了光,影子就不见了。   四、幼儿再次探究记录,发现不同物体的影子是不相同的。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再次探究记录。   提同:小朋友们发现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到底影子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影子?它们的影子一样吗?   2.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在两边的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车子、小房子、花朵、小树以及积木,等会就请小朋友拿上你们的手电筒去照一照,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有影子,他们的影子一样吗?   3.出示记录表并介绍。   桌子上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记录表,请你们根据记录表上的图案观察这些物体的影子并将他们的影子画下来。   4.幼儿再次探究影子并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5.师幼分享交流:刚刚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只要物体将光挡住了,就会出现这件物体的影子。不同物体的影子师不一样的。   五、观看课件及视频感受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应用了光和影子制造的,比如说:皮影戏,就是根据"光和影"的原理制作而成的,你们看,老爷爷手中拿着皮影,皮影挡住了光,于是白布上就出现了这个皮影的影子。还有手影游戏,以及影子舞。老师这里有一段影子舞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请幼儿到户外玩"踩影子"的游戏。   领域渗透:将手影游戏材料投放进科学区,让幼儿在照一照、变一变中进一步感受光和影的联系。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的理念能较好地在本次活动得到体现。   1.选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师抓住随时捕捉到的影子这一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寻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戏,从而共同探索影子的变化与事物间的联系,继而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本活动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游戏这一幼儿特有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动物影子、演皮影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变戏法的秘密等问题,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利用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理,培养了幼儿观察、比较,主动探究的能力。 大班科学光和影子教案2   教材及学情分析:   幼儿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游戏,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同时通过探索让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使幼儿形成对光和影子的正确认知激发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应从幼儿的学习兴趣出发,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幼儿体会到学光和影子的乐趣和作用。    活动目标: 让幼儿初步感知光和影子的关系,并对此感兴趣,了与探索。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活动准备 :手电、蜡烛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玩手影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出示手电、蜡烛等,引导幼儿想办法让它们发光,比较它们发出光的不同。   师:我们怎么让它们发光?看看它们的光有什么不同。   三、寻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请你们找一找,看看都有谁的影子。   四、制造影子   师:看看桌子上有哪些小动物,你们能制造出这些小动物的影子吗?   引导幼儿试着按不同方式(把玩具放在墙前面,不打开手电,打开手电前面不放玩具,打开手电,让光射向白墙,在手电光和墙之间放一个玩具)来做,看看怎么样白墙上才能出现动物的影子。   师:请你们把小动物的影子留在墙上,互相说说都有谁的影子。   五、游戏:影子变变变   引导幼儿利用手电玩“影子变变变”的游戏。   1、师:现在小动物的影子一动也不动的印在墙上,请你们想一想这些影子会变吗?如果会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 、鼓励幼儿向不同方向(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移动小动物或晃动手电筒,观察小动物的影子有哪些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什么时候有影子,什么时候影子不见了,理解阳光和影子的关系。同时学说儿歌:“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它说话,就是不开口。”   4、引导幼儿想办法把自己的影子变长、变短、变胖、变瘦。   六、活动拓展   1 、引导幼儿联想:除了在阳光下,还有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月光下、灯光下、点蜡烛的时候有影子;水中也有倒影)   2 、让幼儿说说还见过什么样子的影子,在哪里见过的。   个性补改:使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激发幼儿对生活中抽象的光和影子的认识和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幼儿善发现、爱动脑、请思考的品质。光和影子,是幼儿比较发现的,逐渐发现有光照在身上就会有影子出现。只要有光,任何东西都会有影子。 大班科学光和影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③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反思:   “光和影子”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大班科学光和影子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及思考、表达等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 ,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③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反思:   “光和影子”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大班科学光和影子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与影子的联系,发现有光的地方才有的影子。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探究与发现,体验探究影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户外活动中已初步感知阳光下会有物体的影子,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2、物质准备:手电筒、玩偶操作台、玩偶、动物小图片、窗花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引导语:我有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到哪它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它是谁?(谜底:影子。)   2、师幼谈话,了解幼儿对影子形成的原有经验。   提问:   (1)你见过影子吗?影子是什么样的呢?它是什么颜色的?   (2)什么时候见过影子?(太阳光、灯光照我们的时候就会有影子。)   3、幼儿初步探究影子的形成,感知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   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猜想(口头猜想)。   提问:如果我们在室内要变出影子,你们猜想,可以用什么变出影子?怎么做才会变出影子?   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探究影子的形成。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将光打在物体上变出影子。   师幼交流分享探究的发现,从而获得影子形成的经验。   提问:你们都变出影子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光被挡住了就有影子。没有了光,影子就不见了。   4、幼儿再次探究,发现不同物体的影子是各不相同的。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再次探究。   提问:小朋友发现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到底影子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影子?它们的影子都一样的吗?   教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老师准备了许多动物玩偶和图片、小朋友自己剪的窗花、塑料胶粒等,请你们动手试一试让它们变出影子,并认真看一看,比一比它们的影子是不是一样的。   幼儿自选材料再次探究影子。   师幼分享交流:这些东西都有影子吗?它们的影子是什么样的?所有东西的影子都一样吗?   教师梳理,引导幼儿获得不同物体的影子是各不相同的等经验。   5、到户外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什么东西有影子,进一步感知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   引导语: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我们一起到操场外面玩“找影子“的游戏,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科学区中提供材料,引导幼儿继续探究影子。   家园共育: 请家长用手电筒或台灯和幼儿一起做影子的实验。
2023-08-16 14:44:471

等离子和液晶的区别在哪里?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对比

  随着我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懂得享受,从电视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播放内容方面,从有线电视到现在的网络电视;而显示方面,也从原来的背投电视发展到了现在二等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不过很多人可能对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有什么区别。    画质方面:  等离子的对比度目前多为3000:1、4000:1和5000:1,甚至高达10000:1,而液晶电视的对比度基本在400:1—1200:1之间。在卖场等照明等十分充足的环境中,液晶电视的画面会比等离子亮;但在家居相对较暗的环境中,液晶会比较刺眼,如调低亮度又会损失图像层次感和暗画面时的细节。相比等离子的画面更为柔和、清晰透亮、层次分明。液晶由于是透光原理,亮部画面一片亮,基本丧失了在等离子上还能看到的细节图像。    耗电问题:  首先要了解清楚的是等离子电视是一个像素一个驱动电路,属于纯数字显示。液晶是数字电路,模拟画面显示,原理上等离子耗电量大一些。但是等离子电视耗电量是根据画面像素亮暗来决定的,液晶是靠背部十多支日光灯全负荷工作来作照明画面,也就是“皮影戏”原理。表面上看等离子的标称功耗要大一些,但实际使用中,同尺寸的等离子和液晶相比等离子功耗还比液晶小,这决不是信口开河,因为在看电视或看DVD时画面基本不可能达到100%亮度,一般画面平均亮度基本是在30%-60%左右,等离子这个时候耗电量只有标称的30%-60%;液晶却不一样,画面亮度不影响功耗,全亮画面和全黑画面日光灯都是100%的亮度。任何时候都是标称功率。两者的标称功率等离子要大一点,但是恰巧使用中反而等离子功耗要小一些,或者说两者耗电量很接近。测试结果表明:看电视时,42寸的等离子耗电量基本在100W到320W之间变换着,40寸的液晶一直恒定在280W。    关于寿命问题  液晶由于灯管处于高亮发光状态,5千小时候屏幕亮度就下降到70%,之后进入稳定期。但灯管转入偏黄期,图象有发黄感。等离子的自发光像素处于100%的发光亮度机会极少,1万小时后像素亮度下降5%左右。现在的工业监控很多场合需要24小时全天工作,承担重任的基本是等离子。有资料表明一些单位97年使用的等离子监控器到现在还在正常工作,开机时间已经超过了7万3千小时。如果换作液晶显示器,就算液晶板面不损坏,不知换了多少灯管!  能耗方面作为42寸的平板电视机300W左右的功率应该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寿面方面只要有2万小时就绰绰有余了,对于家庭起码也是20年的使用期了    看完以上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之间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了。两者在画质、寿命与价格方面是有差异的。小编觉得,如果是家用那就选择液晶电视,如果是公众场合就可以选等离子。因为液晶电视由于品质较高,对视力以及观感都较好,所以可以摆放在家中。而且液晶电视价格较高,如果公共场合使用不太合算,因为公共场合比较难以保护电视,所以损坏度可能较高。
2023-08-16 14:44:571

影子的用处

古代用影子的长短来计量时间,如日晷和表圭。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皮影戏是利用影子表演剧目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一种传统戏曲。用皮革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表演时用灯光将剪影照射在幕布上,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一边演唱。 1、古代用影子的长短来计量时间,如日晷和表圭。 2、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 3、皮影戏是利用影子表演剧目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戏曲。用皮革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表演时用灯光将剪影照射在幕布上,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一边演唱。 4、运用X射线或CT扫描等,都是通过光线穿过人体留下影子,来测定有没有病变或疾病的严重程度。 5、人们玩的手影游戏,以及踩影子游戏,也是利用灯光、阳光照射产生的影子,才出现使人娱乐的有趣现象。 6、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
2023-08-16 14:45:041

关于皮影的诗句或名言

1. 关于皮影的视诗句 关于皮影的视诗句 1.关于皮影戏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皮影戏的诗句有: (1).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2).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 (3).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4).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5).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6).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7).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1.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表演形式: 皮影戏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3.历史起源: 皮影戏皮影戏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4]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有关“皮影”的诗句有哪些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 锣鼓演绎高潮,只手掌控乾坤。 粉墨一场戏,乱人生凄离。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叫,皮猴戏,纸影戏。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431,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皮影戏 英文名:leather-silhouette show 所属:中国 类别:艺术 兴起: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清代。 别名:驴皮影、影子戏、灯影戏。 3.关于皮影戏的句子有哪些 1、皮影是精选优质牛皮、羊皮、驴皮等兽皮为原料,经过泡制、刮薄、磨平,呈透明状,再将人物、花草、器物图案描绘于其上,用斜刀、平刀、三角刀等刀具刻凿后,予以染色描绘而成。 它的人物形象多是侧面造型艺术,虽然只有半面侧影,却把人物性格刻画得夸张强烈,四肢灵活,能表演出许多优美动作。皮影与民间剪纸艺术相通,汲取剪纸艺术的方法,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韵律,纹路疏密和谐,花纹图案富有装饰性,透明鲜丽。 2、挂起白幕,敲起锣鼓点,灯光中映出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说唱中道出人世间悲欢离合……这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古老艺术。也许在您童年的记忆里,在家乡,有一种彩色的影人,它在人们的摆弄下,可以表演出各种好玩的动作,人们就被它吸引着,这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中国皮影。 3、六月栖栖,风荷簇拥。入梦千回,哼一曲传统戏调、赏一出古朴皮影、吟几首唐诗宋词,仿佛置身于千年流转的舞台,随处都是一幅意境无限的水墨画。 红色的演出台下,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人们低声的交谈,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整个现场弥漫着浓浓的温情与神秘。 咚咚锵、咚咚锵……开场锣鼓响起,白色的银幕上顿时人影起舞。伴随着激昂有力的唱腔,精彩的皮影大戏拉开帷幕。 4、敲起锣鼓,吹响唢呐,拉着二胡……阳春三月,在郊区一寺庙内,几名来自陕西的民间艺人正在表演传统的皮影戏。在艺人们精彩的表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被搬上台,台下不时传来掌声和孩童的笑声……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 5、在乡下,一年之中最清闲的时光来临了。村上的老人们开始筹划,要唱一场皮影戏。 这是我童年记忆里一段抺不掉的快乐时光。一出皮影戏要唱四五个小时。 前台师傅一边唱着走调的花鼓词,一边双手灵活地舞着皮影,跟着剧情里的人物同悲同喜;后台师傅兼吹、打、拉、弹、唱于一身,脚敲锣手打鼓,放下鼓锤又拉二胡,忙而不乱。剧目由主家选定。 如《薛仁贵征西》《罗冲扫北》《岳飞传》等。山村的夜晚因皮影戏而热闹,在当时没有电视的年代里,看皮影戏是一种绝好的娱乐方式。 随着岁月的流逝,唱皮影戏的艺人已相继离世,在乡村再没有皮影戏看了,看皮影戏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在我的记忆深处,至今怀念那儿时看皮影戏的幸福时光。 6、皮影戏一出现以后,它就和讲史说书结合起来,更多的是表演历史故事和民间的传说。又符合人们的希望和追求,所以群众也很喜欢它。 人们围坐在影窗下,看着出神入化的表演,听着如泣如诉的唱念,品味着跌宕起伏的剧情,难免会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联系起来,常常莫名的感动。看似简单而又平凡的皮影戏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7、而如今,一场皮影戏从开演到结束,观者寥寥,除了老人就是小孩。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观看皮影戏的一幕幕来。 那时候,只要有皮影戏表演,村上的喇叭最先开始预报。老人带着板凳三五成群地赶往戏场,买零食的则赶紧到场,期望能占个好位置,小孩们则是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一场皮影戏还没有开始,整个戏场早已是人声鼎沸了。8、透过雪白的幕板,一个个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皮影人物你来我往、嬉笑怒骂,人物活灵活现,情节真切逼人,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忽而凝神屏息,忽而拍案叫绝,不少观众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拍照留念,小朋友在一旁拍掌欢呼。 “太神奇了!”后面的观众不时伸长脖子,生怕错过精彩画面。现场也有很多年轻的80后:“小时候经常在老家看过皮影戏,人很多特别热闹。 搬到城市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看到皮影戏了,今天实在太激动了!”9、皮影戏又名“灯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通过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动影人,伴以音乐和歌唱来表演故事,是一种深受人民欢迎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戏曲艺术。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发展于唐,兴盛在宋朝。 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为全国之冠。看着皮影艺人表演的精彩场面,台上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热闹非常。 而台下稀稀拉拉的人群,不禁让人感慨万千。10、有人在研究皮影的独特魅力,说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它有神秘感,对吧?玄学呀,也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主要的东西。 玄,玄是什么?玄就是神秘,那影戏吸收了各种戏曲的精华,使皮影戏更具有地方色彩和群众性。我们皮影独特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它有这一层影窗,那么这一层影窗这一挡,对吧?就带来了神秘感。 那么观众不知道我们怎么演的,对吧?那我们也尽量地让观众感受到我们的艺术感染力。11、秋渐重阳,午时晴好,废园左近观瞻。 几声箫鼓,方寸显坤乾。古韵新辞唤起,幕中影,皆是胜绝。 金风敛,遗芳梦室,教汉武魂牵。多情,应笑我,贪词恋曲,不羡佛仙。 把戏衫除却,虚度华年。昨日御园影戏,到如今,俗雅相谐。 云腴里,寻龙无迹,龙在九重天。12、明。 4.描写皮影戏的句子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 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 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5.《皮影戏》的短文题目及答案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旱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________________——皮影制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泛流传.2、准确提取信息,写出制作皮影的步骤.(每个步骤不要超过16个字). 步骤一:将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涂油; 步骤二:步骤三:3、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4、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点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5、近两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不断遗失.国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为该国的文化遗产;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深思,请你就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悠久历史、皮影表演2、把皮革镂刻成人物形象;用线把皮人的头、四肢、躯干连成一体.3、一是说明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二是增强文章趣味性.4、传到国外的中国传统艺术很多,去掉“之一”显得绝对,表达就不准确了.5、略。 6.民间皮影的历史 皮影的历史 皮影,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影人表演表现出来。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皮影戏最早起源于哪里,有各种不同说法,起源时间也有争论,一般说法是起源于汉朝,《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词:"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 弦歌之……”(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6年)。设帐幕、夜张灯烛,让汉武帝另坐他幕观看影子,已构成影戏雏形。 元代皮影戏随军传到了南亚,如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Rashid Oddin,约1248—1318)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此当是影戏无疑。 此时不但在波斯,阿拉伯半岛受影响最大的是土耳其。公元十七世纪,明万历年间传到土耳其后吸收其演出形式,发展为本国的影戏,同时还创造了本国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卡拉格兹和哈吉瓦特”。土耳其人很喜欢“卡拉格兹”这个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戏还有“卡拉格兹”的别称。现在在安卡拉等大城市里有时还举行皮影戏周专门演出。 十八世纪中叶影戏传到欧洲各国。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767年,法国传教士,居阿罗德把中国的皮影视为“宝贝”而带回法国。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 1927年在德国举行的万国展览会上,中国留学生演出了皮影戏《喜相逢》,轰动一时。 1975年美国艺术家乔·享弗莱女士,创办了“悦龙皮影剧团”。 皮影戏在我国最红火的时候,从元明开始以地方分为不同流派,如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北京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云南皮影、东北皮影、湖南-广东皮影等,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都有不用,也都有各自的拿手曲目。仅以北京为例,皮影就分东、西两派。 到清朝,影戏的流向在全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全国除西藏、新疆少数几个省外,各地都有留下了影戏的痕迹。皮影戏在全国遭受的第一次浩劫是在1796至1800年(清嘉庆元年至五年)之间,当时“白莲教”各处起事,震动了清王朝,镇压之余,严旨搜捕。民间谣传:白莲教徒善用纸人组马,涂以人血即活,指挥驱使,兵源不足。有些贪功邀裳望文生义的御史,妄奏影戏班的影人与纸人纸兵同,诬陷操影戏者是“悬打匪”。于是严缉影戏艺人,雷厉风行,风声鹤唳。迫使北京城内的影戏班子全部解散……(摘自翁偶虹《从路家影戏班谈北京影戏》)。嘉庆帝(仁宗)在位时曾五次颁诏禁戏,令烧毁戏箱,驱杀艺人,直至25年后到1821年道光即位后,影戏在全国才渐渐恢复起来。 7.【皮影戏作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真人造假人的影子做各种动作?而假人借人灵活的手动起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能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 还是先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来说吧。 那时候汉武帝刘彻最心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的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和李夫人一样大小的形象,图上颜色学着李夫人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了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像真人一样 活灵活现 展现在汉武帝面前,从此皮影戏渐渐流传下来,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山西发现最早的皮影是由陕西流传过来的。 皮腔纸影戏是流传在孝义民间的说唱艺术。 白色麻纸做窗亮影,当地群众称之为“纸窗灯影儿。” 演唱时,是以小唢呐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学术界称之为“吹腔影戏。” 还有的刻在兽皮上,下面固定好,用纸板,控制皮人的动作,也可以用皮人影演一出精彩的戏。 皮影木偶师是全国稀有的,孝义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其皮影木偶制作精美,操作传神逼真,表演手段逼真,为了这门艺术,剧团闯进了市场,首先他们立足国内的旅游旺点,在全国内循回演出夺得了观众的冠誉如今皮影戏已经发展成了碗碗腔,受到了当地秧歌的影响,独树一帜,正渐渐的发杨光大。
2023-08-16 14:45:181

皮影戏是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

皮影戏是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我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做皮影戏,相信很多同学都在影视剧里见过。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那么同学们知道皮影戏中有什么物理知识吗?今天科学高分网的小编就来问同学们揭秘一下!皮影制作过程:1、选皮2、制皮3、画稿4、过稿5、镂刻6、敷彩7、发汗熨平8、缀结完成皮影戏中的物理知识。皮影戏中运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知识。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在传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与皮影形状完全相同的影子,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激光准直:在开凿大山隧道时,T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2、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3、站队成直线:前面的人挡住了后面人的视线,使后面的人只能看到前面相邻人的后脑勺。4、木工检测木料的表面是否平滑。以上就是科学高分网为同学们讲解的中国皮影戏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其他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相信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023-08-16 14:45:401

我国传统的皮影戏实际上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对吗

对。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在传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与皮影形状完全相同的影子,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
2023-08-16 14:45:541

皮影近小远大原因

当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时,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它挡住光的范围就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皮影戏的现象正是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有道具挡着,光就透不过去,就产生了影子。
2023-08-16 14:46:012

影子都是黑色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皮影戏却是五彩斑斓的?

因为皮影戏里采用的一些人物都是用彩色的皮质制作出来的,所以看到的皮影戏就是五彩斑斓的。
2023-08-16 14:46:106

皮影戏的起源

2023-08-16 14:47:048

传统文化——皮影戏

1
2023-08-16 14:48:053

什么是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元代时,皮影剧院戏曾传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稍后,又传至东南亚。清代乾隆年间,皮影戏传入法国巴黎、马赛和英国伦敦,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 "中国影灯"。  皮影的原料多是牛羊皮,豫南喜欢用牛皮,豫西常用驴皮,其制作和表演皮影戏的过程是:首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斜刀、圆刀、平刀、三角刀等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皮影戏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现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 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艺人演出皮影时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区传统的唱腔外,还有自己的独创。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由其受到豫南、 豫西山区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叫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  参考http://travel.sohu.com/20060929/n245600998.shtml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幽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而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  在皮影戏的白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动人万分。  但是,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全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4658.htm
2023-08-16 14:48:253

彩色皮影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它巧妙地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结合起来,同时还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 我们首先必须对皮影戏的发展历史以及表演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23-08-16 14:48:353

皮影戏的发源时间和地点在哪里?

【皮影戏概述】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编辑本段【皮影戏历史】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皮影戏起源】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皮影戏材质】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 【表演形式】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2023-08-16 14:48:571

皮影动画的动作特征及具体动作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太约在明清时就巳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携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图中两件件品左为玉皇大帝、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  ■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万,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中国皮影艺术简介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皮影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皮影多见于北方农村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在长期流变中皮影戏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如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陈龙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等,重点流行的陕西还分西路、东路两大派别,风格各具特色。  ■皮影是民间皮影戏所用的皮制人物形象。皮影的制作,最初是用厚纸雕刻,后来采用驴皮或牛羊皮刮薄,再进行雕刻,并施以彩绘。风格类似民间剪纸,但手、腿等关节分别雕刻后再用线连缀在一起,表现能活动自如。(
2023-08-16 14:49:071

中国皮影动画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是什么?

  皮影戏表演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概述  皮影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已故文学家孙楷第先生考据,皮影戏始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公元七世纪-八世纪)。当时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渡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  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还介绍了影戏制做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皮(羊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这里所说京师人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宋代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影戏之类。  宋代影戏相当繁盛还表现在制做镂刻影人的艺人,成为见于记载的专门行业。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滑稽影)”;《都城纪胜》“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武林旧事》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  “乔”字在当时作“伪装”解,瓦子诸艺中有“乔相扑”一种,就是滑稽摔跤,“乔影戏”可能是由真人模拟影人的动作形式,做出种种滑稽可笑的样子,引人发笑。如果当时的影戏不是极为喜闻乐见,就难有“乔影戏”之说。  “手影戏”从字面讲可能是以手的各种形象表现各种影象,可能是今天人们利用灯光,在粉壁上,以双手变化,在灯光投影下做出各种动物形象的游戏表演,也可能是手上表演的小形影戏。  “大影戏”明确说明是以“人为”之的表演,从这段记载可以推想,宋元时代一些戏曲从傀儡、影戏中吸收动作和音乐滋养的情况。  元代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十四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  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从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的一首咏赞影戏的诗中,可见一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明代影戏还保存着宋代讲史的传统,这段影戏表演的就是公元前三世纪刘邦和项羽争夺中央领导权的战争——楚汉相争的史实: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  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清代,特别是清末民初,20世纪初叶,皮影戏在中国广大地区传播开了,并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皮影戏的流传与风格  皮影戏流传的地域极为广阔,最北到黑龙江省,最南到广东省,西部到青海省都有皮影戏,中原地区陕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纸窗影。有的省区还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东派之分,西派为北京影,又称蒲团影,东派为滦州影,也叫乐亭影或唐山影。  有的省区,在皮影造型上有共同特点外因唱腔和音乐,表演方法的不同又分别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区,如陕西的皮影,按声腔和流行的地区的不同就有“阿宫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商洛道情”、“关中道情”、“安康道情”、“陕北碗碗腔”、“安康越调”等的区别。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又称“老腔皮影”,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竿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所演剧目多为表现“春秋战国”和“三国”历史故事为主,无才子佳人戏。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等地区。故亦名华剧。其音乐唱腔婉转优美、柔和细致。乐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铜钟)、边鼓、云鼓、手锣、大锣、马锣、梆子、唢呐、大号等。‘碗碗"为其主要击节乐器,故名“碗碗腔”。耍竿子者专管人物表演,不唱不白,弹月琴者兼打边鼓、堂鼓、手锣,并在幕内专唱和白,故名“前首”;掌二弦者兼管铙钹、哨呐、大号;敲碗碗者带打梆子、大锣、马锣、铰子等,仅五人就可以唱全剧。挑竿者双手掌竿,以作人、马各种动作。文场动作与生人无异;武戏跌打厮杀,马上马下,极为生动。传统剧目有250余种。  从以上简单例举,即可以看出皮影戏在陕西一省内就有多种唱腔,多种流派的表演艺术,它的音乐吸收曲艺、戏曲,又滋补了戏曲与音乐的不足,流传地域极为广阔,各地的皮影戏都有独特风格,实在是中国皮影戏独具的特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皮影戏的价值与贡献  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它自13世纪先后传入亚欧各国到现在,都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早在1781年,德国文豪哥德就用皮影戏来庆贺他的生日,使得宾客惊喜不已。在土尔其,至今还盛行着皮影戏的传统文娱活动。我国的皮影剧团每到国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赞誉。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观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公认中国皮影戏是近代发明电影的先行。  在国内,有《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有唐剧、华剧、陇剧、黄龙戏等十余个地方戏,都是  在当地皮影戏曲调中直接派生出来的新剧种。皮影戏艺术还为戏剧舞台上创出了风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皮影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汇当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它与其他乐种也起着互相取补、互相促进与提高的作用。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制作之生动精美,可引无数国内外人士、博物馆垂涎。在人民大会堂里也有以皮影画为装饰的大型屏风,展示了我国民间皮影的艺术价值。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千余年耒,她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它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  过去在农村、厂矿、部队、机关、学校都常有业余皮影戏社团组织,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国先民所发明的皮影戏,是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在当代的电影艺术中,皮影技术还为动画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工艺手段,为美术片创出了新品种。从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来部吸取皮影表现技法的美术片问世。  皮影戏自古也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工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内皮影艺人也曾奔赴前线阵地进行慰问演出。在抗日战争和土改时期,不少皮影艺人配合时局编演新戏,成为宣传革命的轻骑。  中国皮影艺术之中,还蕴涵着许多历史信息。学者们可从中研究中国历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问题。  皮影戏还是最早传入西方的表演艺术。波斯的历史学家雷士丹丁的记载,只是成吉斯汗大帝的军队在波斯演出影戏的情况。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成为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到1776年又间接传入英国。  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皮影戏。他本人极为喜欢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1781年8月28日,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他以举办中国影戏演出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王宫的贵宾。  十八世纪的外国传教士带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们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做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他们观摩了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介绍到本国去。
2023-08-16 14:49:172

皮影戏是来源自哪里?

遥远的时代,传下来的哀伤
2023-08-16 14:49:385

制作皮影用的材料是什么

皮影是用牛皮、羊皮、驴皮或纸张等采用阴阳及色彩的虚实对比造型,以雕镂、刻画、着色、涂油等方法制成的平面图像。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扩展资料;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耒,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影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影制作技艺
2023-08-16 14:49:571

谁知道皮影戏的发源时间和地点在哪里?

【皮影戏概述】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编辑本段【皮影戏历史】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皮影戏起源】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皮影戏材质】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表演形式】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2023-08-16 14: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