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原理

2023-08-24 10:39:37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属于计算机应用管理的知识。在大学中的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还有计算机网络原理学科,都是属于计算机应用管理的知识,属于重要的知识点。

相关推荐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即连通性和共享。计算机联网后,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后备,一旦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则由别处的计算机代为处理,还可以在网络的一些结点上设置一定的备用设备。计算机网络作用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使用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使用自身的硬件资源,也可共享网络上的资源。
2023-08-17 10:15:161

计算机网络原理详解学生必看

计算机网络原理详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线路(网线,光纤,无线。。。)计算机终端(服务器, 电脑设备, 终端机, POS机,ATM机。。。)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中继器,光电转换器,负载均衡,防火墙,中继器。。。)软件和协议网络通信的目的:通信和资源共享网络的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目的:保证原始数据比特流的无误传输;任务:确定与物理媒体相关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规程特性机械特性:连接器形式与插针分配电气特性:接口电气信号特性。功能特性:数据传递、控制、定时、接地规程特性:接口电路所使用的规程国物理层-宽带带宽的单位:bps(比特率) , 即bits/sec带宽的大小,指的是每秒能吞吐多少个“位”(0/1)文件的大小,指的是1字节=8位(8个0/1)距离与宽带成反比,距离越远,带宽越低例如:局域网的带宽比广域网大;物理层:将二进制的数字信息比特流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下一个节点设备:线路(网线、光纤,无线,同轴电缆等),网卡,无线(3G, 4G, 5G, 蓝牙, 红外, WiFi)物理层-网卡的作用:将数字信息进行串/并转换;地址标识;数据帧的封装和拆卸;MAC地址:又叫网卡地址, 48bits(8个字节) , 0~23位是厂商代码,24~47位是产商自行分派口计算机内部:CPU, 内存, 硬盘, 键盘例如代码程序,已知:定义变量a=1.b=2求:X=a+b的结果。回计算机计算原理:第一步,计算机会在内存中,划分-块区域,表示为a,大小为1,表示为b,大小为2;第二步, CPU从内存中取到到数据进行计算, 再把计算结果存储到内存中,表示为X,大小为3:缓存:由于CPU, 内存和硬盘传输效率不同, CPU>内存>硬盘,所以需要缓存进行数据暂存,缓存大小不同,影响电脑性能;内存和硬盘的区别:断电下,硬盘的数据会保存下来,但是内存/缓存的数据会丢失;CPU:位数:一位按照8位的倍数,32位,64位表示一个脉冲可以传输64个bits;主频:2.6GHZ, -秒钟传输2.6G, 1k=1024KB1M=1000K1G=1024M1G=10亿bits 2.6GHZ相当于一秒钟64*26亿bits数据链路层目的:保证数据在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数据的封装和拆卸地址标识数据校验,如:1101101100,在尾部加上数据准确性检查,如果1为偶数就是1,奇数为0.接收端看接收到的数据中1是不是为偶数,是则表示数据接收是对的,存往一点风险955网络层网络层数据传输单位(包),其作用有:路由选择;实现数据跨网络的链接;IP协议网络层包含:版本号,头部长度,服务器类型,数据包总长度,生存期,源地址,目标地址等IP协议--地址IPV 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 每8位为一段, 共分为4段,段间用"."隔开,为了便于阅读,每一段表示为其对应的十进制数字,称为“点分十进制”表示形式;IPV 4地址由类型, 网络号和主机号三个部分组成,路由寻址时,首先根据地质的网络号到达网络,然后利用主机号达到主机;IPV 4地址分为5类, 不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网络IP地址在0~255之间,255为广播地址,0表示网段网络号: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计算的结果例如:IP:10.102.129.158子网掩码:255.255.255.0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除二取余数,一位数不够时,补0传输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实现数据从原主机的网卡送到目标主机的网卡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实现数据从源主机的进程送到目标主机的应用程序进程(端口号)传输的目的:实现数据从源进程到目标进程的传输;断点续传;拥塞控制传输层的两个协议:UDP协议, TCP协议, 两个协议区别如下:UDP无连接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TCP比UDP更可靠;UDP比TCP要占用的网开销小很多端口号的概念:对于TCP或UDP的应用程序, 都有标识该应用程序的端口号,即端口号用于区分各种应用;端口号的长度是16位,可提供65536(2的16次方)个不同的端口号;端口号1-255是公共端口号, 256-1024是用于Unix服务;端口号的另一种分配方法叫本地分配,使用1024以上的端口号,本地分配方式不受网络规模限制,但是通信双方要预先知道。网络连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断开,例如A和B的进行通信,三次握手四次释放过程如下:三次握手:1.A发请求给B(希望对方可以一起吃饭, SYN, seq=0)2.B回复A(可以一起吃饭, , SYN, seq=0,ACK ACKnumber=1)3.A确认收到B的确认消息(ACK ACK number=1)四次断开:1.A告诉B, 数据发送完了(序号n, FIN=1)2.B告诉A, 收到最后一个消息了(ACK number=n+1,ACK flag=1)3.B的数据发送完了后,B告诉A,数据发送完了(序号m,FIN=1)4.A告诉B, 收到了最后一个消息(ACK number=m+1,ACK flag=1)应用层应用层,确定数据格式,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等;应用层常用的协议: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应用层协议,请求和响应应有固定的格式,请求由四部分组成:请求行,请求头,空行,请求体;响应也是有四部分组成:响应行,响应头,空行,请求体;接口请求的方式有:GE获联资源) , POS PE传送数据)
2023-08-17 10:15:351

计算机网络原理

  1、应用层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2、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3、网际互联层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注重重新赋予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对主机的寻址,它还负责数据包在多种网络中的路由。该层有四个主要协
2023-08-17 10:16:35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我有资料!
2023-08-17 10:17:011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去电脑120中心发贴看看``
2023-08-17 10:17:121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原理,讲的是网络环境,传输,接口,硬件要求,软件要求等,消息机密性从安全角度说的,消息完整性,是从整体说的。
2023-08-17 10:17:244

计算机网络原理的介绍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2006年6月1日由高等学校教材出版的一本有关计算机相关专业书籍,该书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工作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2023-08-17 10:17:321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什么?

说来话长了,,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Oracle数据库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规划、设计方向: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路由交换机配置与管理、构建企业网络、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入侵的检测与防范你把上面的都搞明白了,你就知道原理了,,
2023-08-17 10:18:021

计算机网络原理

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网络用于干什么,在这你要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协议,
2023-08-17 10:18:121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原理

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查询百度文库得知,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原理是一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例如:局域网的搭建、网络协议的分析、网络安全的防范等等。计算机网络技术(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专业代码是510202,该专业的修业年限是三年。
2023-08-17 10:18:221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计算机网络从产生到发展,总体来说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1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叫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标志计算机网络的真正产生,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第2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络(LAN)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局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局域网技术是从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派生出来的。1976年,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网(Ethernet),它成功地采用了夏威夷大学ALOHA无线电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使之发展成为第一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络。1974年,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了著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这些网络的成功实现,一方面标志着局域网络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们形成的以太网及环网对以后局域网络的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第3阶段: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局域网络完全从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计算机局域网及其互连产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网与局域互连、局域网与各类主机互连,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标志着局域网络的飞速发展。1980年2月,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下属的802局域网络标准委员会宣告成立,并相继提出IEEE801.5~802.6等局域网络标准草案,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认可。作为局域网络的国际标准,它标志着局域网协议及其标准化的确定,为局域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4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现在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计算机网络化,协同计算能力发展以及全球互连网络(Internet)的盛行。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完全与网络融为一体,体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真正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采用。另外,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使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并迅速走向市场,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2023-08-17 10:18:322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学科,涉及数据传输、协议、网络拓扑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自考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以及网络安全等内容。自考的学习方式需要自律和坚持,可以通过参考教材、课程视频、在线学习资源等来掌握知识。
2023-08-17 10:19:02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学什么?

网络技术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1.数据库原理与SQLSERVER、Oracle数据库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技术、HTML与JavaScript、网络规划2.设计方向: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路由交换机配置与管理、构建企业网络、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网络入侵的检测与防范3.网站设计方向:ASP动态网站建设、JAVA网络程序开发、DreamweaverfireworkFlash网页设计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更多职业教育培训,请查看:https://wenda.hqwx.com/catlist-3.html/?utm_campaign=baiduhehuoren
2023-08-17 10:19:224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知识点如下:计算机专业主要有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课程,这三门专业课又都分为16门小课程,除了计算机网络加考3门课程外,计算机及应用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也都加考4门课程。所以说自考本科计算机专业考生就需要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英语、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数据库及其应用、线性代数等等。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即连通性和共享。计算机联网后,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后备,一旦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则由别处的计算机代为处理,还可以在网络的一些结点上设置一定的备用设备。
2023-08-17 10:19:371

中专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什么的

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维护和管理技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施、维护和管理等工作。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培养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3-08-17 10:20:174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是指在网络中多台计算机或同一计算机中的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硬件和软件资源。要实现资源共享,必须由操作系统进行协调管理。通常多用户同时需要的资源总是超过系统实际物理资源的数量,但采用逻辑(或虚拟)资源分配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可较好地处理这个矛盾,从而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但必须由操作系统进行协调管理,才能避免混乱。方法主要有两种: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分配,适用于同一计算机系统中的多用户;用户互相通告,适用于网络系统。资源共享的两个基本原理:一、大数定律:大数定律说的是:如果用户的数目很大,并且他们使用资源的要求都是突发式的随机产生,那么将全体用户看成为一个整体时,这个用户整体对资源的使用要求就变得相当平滑和比较稳定,并且也是可以预测的。二、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性说的是:当一个系统中的资源与用户数目同时按比例增加时,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的规模越大,这个系统就越经济。
2023-08-17 10:20:262

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软件、通信介质
2023-08-17 10:20:584

计算机网络布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好问题,布线还有基本原理吗,要看你什么样网络了,如果有,同求。
2023-08-17 10:21:243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才不是呀,有很大的区别呀,我就考过呀,计算机网络原理比较难呀,也比较厚点.多看看书比较好点,还要注意后面的模拟题才行.
2023-08-17 10:21:4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即连通性和共享。计算机联网后,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后备,一旦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则由别处的计算机代为处理,还可以在网络的一些结点上设置一定的备用设备。计算机网络作用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使用计算机网络不仅可以使用自身的硬件资源,也可共享网络上的资源。
2023-08-17 10:22:061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什么?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x0dx0ax0dx0a广义的观点: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资源共享的观点: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对用户透明的观点:存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描述的是一个分布式系统。x0dx0a1、支撑计算机网络的有两大技术原理:x0dx0a1)计算机(广义上的计算机) 2)通信技术(包括接入和输出技术)x0dx0a前者的存在使得用户有了强大的数据录入、处理、输出能力,后者使得信息的远程即时交换和共享成为可能。x0dx0a2. 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x0dx0a答:计算机网络采用拓朴学的研究方法,将网络中的设备定义为结点,把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定义为链路。计算机网络也是由一组结点和链路组成的的几何图形,这就是拓朴结构。x0dx0a分类:按信道类型分,分为点---点线路通信子网和广播信道的通信子网。采用点——点连线的通信子网的基本结构有四类:星状、环状、树状和网状;广播信道通子网有总线状、环状和无线状。x0dx0a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x0dx0a答:将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和分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x0dx0a4.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三要素x0dx0a答:三要素是:1,语法:关于诸如数据格式及信号电平等的规定;2,语义:关于协议动作和差错处理等控制信息;3,定时:包含速率匹配和排序等。x0dx0a5.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和各级的主要作用x0dx0a 答:七层指:由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x0dx0a6.TCP/IP协议体系结构x0dx0a 答:TCP/IP是一个协议系列,目前已饮食了100多个协议,用于将各种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组成计算机网络。x0dx0a TCP/IP协议具有如下特点:1,协议标准具有开放性,其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可以免费使用;2,统一分配网络地址,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络中都具有惟一的IP地址。x0dx0a 分层:应用层(SMTP, DNS, NFS, FTP, Telnet, Others)、传输层(TCP,UDP)、互联层(IP,ICMP, ARP, RARP)、主机——网络层(Ethernet, ARPANET, PDN ,Others)。x0dx0a 传输控制协议TCP:定义了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可靠数据传输所交换的数据和确认信息的格式,以及计算机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到达而采取的措施。x0dx0a7、计算机通信常用原理x0dx0ax0dx0a虚电路可分为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x0dx0aX.25协议描述了主机(DTE)与分组交换网(PSN)之间的接口标准。x0dx0aX.25的分组级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主要功能是向主机提供多信道的虚电路服务。x0dx0a帧中继的层次结构中只有物理层和链路层,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x0dx0a帧中继的常见应用:1,局域网的互联,2,语音传输,3,文件传输。x0dx0aATM(异步传输模式),ATM的信元具有固定的长度,53个字节,5个自己是信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x0dx0aATM网络环境由两部分组成:ATM网络和ATM终端用户。x0dx0a局域网L3交换技术:Fast IP技术,Net Flow技术x0dx0a广域网L3交换技术:Tag Switchingx0dx0a虚拟局域网:是通过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基础上建立的逻辑网络。x0dx0a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元交换。x0dx0a虚拟局域网的划分方法:按交换端口号、按MAC地址、按第三层协议。x0dx0aVPN(虚拟专用网),特点:1,安全保障,2,服务质量保证,3,可扩充性和灵活性,4,可管理性。x0dx0aVPN的安全技术: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x0dx0a网络管理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x0dx0a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CMIS/CMIP(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2023-08-17 10:22:231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什么?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x0dx0ax0dx0a广义的观点: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资源共享的观点: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对用户透明的观点:存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描述的是一个分布式系统。x0dx0a1、支撑计算机网络的有两大技术原理:x0dx0a1)计算机(广义上的计算机) 2)通信技术(包括接入和输出技术)x0dx0a前者的存在使得用户有了强大的数据录入、处理、输出能力,后者使得信息的远程即时交换和共享成为可能。x0dx0a2. 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x0dx0a答:计算机网络采用拓朴学的研究方法,将网络中的设备定义为结点,把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定义为链路。计算机网络也是由一组结点和链路组成的的几何图形,这就是拓朴结构。x0dx0a分类:按信道类型分,分为点---点线路通信子网和广播信道的通信子网。采用点——点连线的通信子网的基本结构有四类:星状、环状、树状和网状;广播信道通子网有总线状、环状和无线状。x0dx0a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x0dx0a答:将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和分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x0dx0a4.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三要素x0dx0a答:三要素是:1,语法:关于诸如数据格式及信号电平等的规定;2,语义:关于协议动作和差错处理等控制信息;3,定时:包含速率匹配和排序等。x0dx0a5.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和各级的主要作用x0dx0a 答:七层指:由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x0dx0a6.TCP/IP协议体系结构x0dx0a 答:TCP/IP是一个协议系列,目前已饮食了100多个协议,用于将各种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组成计算机网络。x0dx0a TCP/IP协议具有如下特点:1,协议标准具有开放性,其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可以免费使用;2,统一分配网络地址,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络中都具有惟一的IP地址。x0dx0a 分层:应用层(SMTP, DNS, NFS, FTP, Telnet, Others)、传输层(TCP,UDP)、互联层(IP,ICMP, ARP, RARP)、主机——网络层(Ethernet, ARPANET, PDN ,Others)。x0dx0a 传输控制协议TCP:定义了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可靠数据传输所交换的数据和确认信息的格式,以及计算机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到达而采取的措施。x0dx0a7、计算机通信常用原理x0dx0ax0dx0a虚电路可分为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x0dx0aX.25协议描述了主机(DTE)与分组交换网(PSN)之间的接口标准。x0dx0aX.25的分组级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主要功能是向主机提供多信道的虚电路服务。x0dx0a帧中继的层次结构中只有物理层和链路层,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x0dx0a帧中继的常见应用:1,局域网的互联,2,语音传输,3,文件传输。x0dx0aATM(异步传输模式),ATM的信元具有固定的长度,53个字节,5个自己是信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x0dx0aATM网络环境由两部分组成:ATM网络和ATM终端用户。x0dx0a局域网L3交换技术:Fast IP技术,Net Flow技术x0dx0a广域网L3交换技术:Tag Switchingx0dx0a虚拟局域网:是通过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基础上建立的逻辑网络。x0dx0a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元交换。x0dx0a虚拟局域网的划分方法:按交换端口号、按MAC地址、按第三层协议。x0dx0aVPN(虚拟专用网),特点:1,安全保障,2,服务质量保证,3,可扩充性和灵活性,4,可管理性。x0dx0aVPN的安全技术: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x0dx0a网络管理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x0dx0a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CMIS/CMIP(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2023-08-17 10:22:341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是什么?

OSI七层模型,深入了解,那就懂了.
2023-08-17 10:23:024

计算机网络原理

1.应用层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各种服务应用的协议有FTP、Telnet、DNS、SMTP等.2.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网际互联层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注重重新赋予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对主机的寻址,它还负责数据包在多种网络中的路由。该层有四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4.网络接入层(即主机-网络层)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接入层进行连接。该层的协议有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al)串行线路国际协议、PPP(Port to Port Protocal) 点到点协议、X.25、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 地址解析协议、RARP(Rerserv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Frame Relay 帧中继等。
2023-08-17 10:23:221

网络的基本原理???

洪恩在线不错http://www.hongen.com/
2023-08-17 10:23:311

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三要素是什么?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及辅助设备(HUB集线器 ) )●2通信协议CPCP/IP●3传输介质( 网络光纤 )和网络设备(路由器)(信息书上的答案)
2023-08-17 10:23:546

请问有谁知道以下几个计算机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网络原理的题目(7),谢谢!

1. 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共同点是:多数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所以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是基本相同的。 他们的区别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网络操作系统是不同的,这决定了他们在结构、工作方式和功能上也不同。网络操作系统要求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首先必须了解网络资源,网络用户必须知道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的功能与配置、软件资源、网络文件结构等情况,在网络中如果用户要读一个共享文件时,用户必须知道这个文件放在哪一台计算机的哪一个目录下;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的,它可以为用户任意调度网络资源,并且调度过程是“透明”的。当用户提交一个作业时,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根据需要在系统中选择最合适的处理器,将用户的作业提交到该处理程序,在处理器完成作业后,将结果传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并不会意识到有多个处理器的存在,这个系统就像是一个处理器一样。3.DNS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分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客户机提出域名解析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 第二步:当本地的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就先查询本地的缓存,如果有该纪录项,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查询的结果返回。 第三步:如果本地的缓存中没有该纪录,则本地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请求发给根域名服务器,然后根域名服务器再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一个所查询域(根的子域)的主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第四步:本地服务器再向上一步返回的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接受请求的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缓存,如果没有该纪录,则返回相关的下级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第五步:重复第四步,直到找到正确的纪录。 第六步:本地域名服务器把返回的结果保存到缓存,以备下一次使用,同时还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4.透明网桥以混杂方式工作,它接收连接到它的所有LAN 传送的每一帧。它采用Baren逆向学习算法,由于它能 看到任一个LAN上传送的帧,故而可知道哪个LAN上可访 问哪台机器。 到来帧的路径选择规程取决于它来的LAN和目的地所在 的LAN: 1). 若源和目的地LAN相同,则扔掉此帧; 2). 若源和目的地LAN不同,则转发此帧; 3). 若目的地LAN未知,则进行扩散。 可在LAN间设置并行的多个桥接器,让桥接器相互通信, 并用一棵触及每个LAN的生成树覆盖实际的拓扑结构。 选一桥接器为根,建立起每一LAN到根的唯一路径。 树的生成算法不断工作,以便随时更新。 5.信息帧的控制字段中的N(S)用于存放发送帧序号,以使发送方不必等待确认而连续发送多帧。N(R)用于存放接收方下一个预期要接收的帧的序号,N(R)=5,即表示接收方下一帧要接收5号帧,换言之,5号帧前的各帧接收到。N(S)和N(R)均为3位二进制编码,可取值0~7。连续发送,即发送方送出一个信息帧后,不等接收方的应答,则继续发关随后的帧,接收方的应答信号是利用全双工的另一信道在它发送给发送方的信息帧的控制字段中夹带回“已收到某编号的信息帧”(期待接收某个编号的帧)这表明此号帧以前的信息帧已正确接收。如果发现传输出错,则请求重传该号帧及其随后的帧。
2023-08-17 10:24:151

计算机网络协议四的特点和原理

ip就是网际互联协议,支持的有4个协议:ARP,RARP,ICMP,IGMP1.网络互连把自己的网络同其它的网络互连起来,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和向网络发布自己的消息,是网络互连的最主要的动力。网络的互连有多种方式,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网桥互连和路由器互连。1.1网桥互连的网络网桥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即链路层。完成数据帧(frame)的转发,主要目的是在连接的网络间提供透明的通信。网桥的转发是依据数据帧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来判断一个帧是否应转发和转发到哪个端口。帧中的地址称为“MAC”地址或“硬件”地址,一般就是网卡所带的地址。网桥的作用是把两个或多个网络互连起来,提供透明的通信。网络上的设备看不到网桥的存在,设备之间的通信就如同在一个网上一样方便。由于网桥是在数据帧上进行转发的,因此只能连接相同或相似的网络(相同或相似结构的数据帧),如以太网之间、以太网与令牌环(tokenring)之间的互连,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帧结构不同),如以太网与X.25之间,网桥就无能为力了。网桥扩大了网络的规模,提高了网络的性能,给网络应用带来了方便,在以前的网络中,网桥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网桥互连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一个是广播风暴,网桥不阻挡网络中广播消息,当网络的规模较大时(几个网桥,多个以太网段),有可能引起广播风暴(broadcastingstorm),导致整个网络全被广播信息充满,直至完全瘫痪。第二个问题是,当与外部网络互连时,网桥会把内部和外部网络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网,双方都自动向对方完全开放自己的网络资源。这种互连方式在与外部网络互连时显然是难以接受的。问题的主要根源是网桥只是最大限度地把网络沟通,而不管传送的信息是什么。1.2路由器互连网络路由器互连与网络的协议有关,我们讨论限于TCP/IP网络的情况。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器利用网络层定义的“逻辑”上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的互连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性。路由器不转发广播消息,而把广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网络内部。发送到其他网络的数据茵先被送到路由器,再由路由器转发出去。IP路由器只转发IP分组,把其余的部分挡在网内(包括广播),从而保持各个网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可以组成具有许多网络(子网)互连的大型的网络。由于是在网络层的互连,路由器可方便地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只要网络层运行的是IP协议,通过路由器就可互连起来。网络中的设备用它们的网络地址(TCP/IP网络中为IP地址)互相通信。IP地址是与硬件地址无关的“逻辑”地址。路由器只根据IP地址来转发数据。IP地址的结构有两部分,一部分定义网络号,另一部分定义网络内的主机号。目前,在Internet网络中采用子网掩码来确定IP地址中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与IP地址一样也是32bit,并且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并规定,子网掩码中数字为“1”所对应的IP地址中的部分为网络号,为“0”所对应的则为主机号。网络号和主机号合起来,才构成一个完整的IP地址。同一个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其网络号必须是相同的,这个网络称为IP子网。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网络号的IP地址之间进行,要与其它IP子网的主机进行通信,则必须经过同一网络上的某个路由器或网关(gateway)出去。不同网络号的IP地址不能直接通信,即使它们接在一起,也不能通信。路由器有多个端口,用于连接多个IP子网。每个端口的IP地址的网络号要求与所连接的IP子网的网络号相同。不同的端口为不同的网络号,对应不同的IP子网,这样才能使各子网中的主机通过自己子网的IP地址把要求出去的IP分组送到路由器上。2.路由原理当IP子网中的一台主机发送IP分组给同一IP子网的另一台主机时,它将直接把IP分组送到网络上,对方就能收到。而要送给不同IP于网上的主机时,它要选择一个能到达目的子网上的路由器,把IP分组送给该路由器,由路由器负责把IP分组送到目的地。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路由器,主机就把IP分组送给一个称为“缺省网关(defaultgateway)”的路由器上。“缺省网关”是每台主机上的一个配置参数,它是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某个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路由器转发IP分组时,只根据IP分组目的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选择合适的端口,把IP分组送出去。同主机一样,路由器也要判定端口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网,如果是,就直接把分组通过端口送到网络上,否则,也要选择下一个路由器来传送分组。路由器也有它的缺省网关,用来传送不知道往哪儿送的IP分组。这样,通过路由器把知道如何传送的IP分组正确转发出去,不知道的IP分组送给“缺省网关”路由器,这样一级级地传送,IP分组最终将送到目的地,送不到目的地的IP分组则被网络丢弃了。目前TCP/IP网络,全部是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Internet就是成千上万个IP子网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国际性网络。这种网络称为以路由器为基础的网络(routerbasednetwork),形成了以路由器为节点的“网间网”。在“网间网”中,路由器不仅负责对IP分组的转发,还要负责与别的路由器进行联络,共同确定“网间网”的路由选择和维护路由表。路由动作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寻径和转发。寻径即判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由路由选择算法来实现。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要相对复杂一些。为了判定最佳路径,路由选择算法必须启动并维护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由信息依赖于所用的路由选择算法而不尽相同。路由选择算法将收集到的不同信息填入路由表中,根据路由表可将目的网络与下一站(nexthop)的关系告诉路由器。路由器间互通信息进行路由更新,更新维护路由表使之正确反映网络的拓扑变化,并由路由器根据量度来决定最佳路径。这就是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protocol),例如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和边界网关协议(BGP)等。转发即沿寻径好的最佳路径传送信息分组。路由器首先在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知道如何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路由器或主机),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发送分组,通常将该分组丢弃;否则就根据路由表的相应表项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如果目的网络直接与路由器相连,路由器就把分组直接送到相应的端口上。这就是路由转发协议(routedprotocol)。路由转发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后者维护的路由表,同时后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来发布路由协议数据分组。下文中提到的路由协议,除非特别说明,都是指路由选择协议,这也是普遍的习惯。3.路由协议典型的路由选择方式有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静态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设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由于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反映,一般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静态路由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可靠。在所有的路由中,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当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准。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发生了网络变化,路由选择软件就会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变化。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当然,各种动态路由协议会不同程度地占用网络带宽和CPU资源。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网络中动态路由通常作为静态路由的补充。当一个分组在路由器中进行寻径时,路由器首先查找静态路由,如果查到则根据相应的静态路由转发分组;否则再查找动态路由。根据是否在一个自治域内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这里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自治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常用的是BGP和BGP-4。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3.1RIP路由协议RIP协议最初是为Xerox网络系统的Xeroxparc通用协议而设计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协议。RIP采用距离向量算法,即路由器根据距离选择路由,所以也称为距离向量协议。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达目的地的不同路径,并且保存有关到达每个目的地的最少站点数的路径信息,除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丢弃。同时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协议通知相邻的其它路由器。这样,正确的路由信息逐渐扩散到了全网。RIP使用非常广泛,它简单、可靠,便于配置。但是RIP只适用于小型的同构网络,因为它允许的最大站点数为15,任何超过15个站点的目的地均被标记为不可达。而且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广播也是造成网络的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3.2OSPF路由协议80年代中期,RIP已不能适应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连,0SPF随之产生。它是网间工程任务组织(1ETF)的内部网关协议工作组为IP网络而开发的一种路由协议。0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需要每个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广播信息。在OSPF的链路状态广播中包括所有接口信息、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变量。利用0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须收集有关的链路状态信息,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出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而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仅向其邻接路由器发送有关路由更新信息。与RIP不同,OSPF将一个自治域再划分为区,相应地即有两种类型的路由选择方式:当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区时,采用区内路由选择;当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区时,则采用区间路由选择。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开销,并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当一个区内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时并不影响自治域内其它区路由器的正常工作,这也给网络的管理、维护带来方便。3.3BGP和BGP-4路由协议BGP是为TCP/IP互联网设计的外部网关协议,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它既不是基于纯粹的链路状态算法,也不是基于纯粹的距离向量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与其它自治域的BGP交换网络可达信息。各个自治域可以运行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BGP更新信息包括网络号/自治域路径的成对信息。自治域路径包括到达某个特定网络须经过的自治域串,这些更新信息通过TCP传送出去,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为了满足Internet日益扩大的需要,BGP还在不断地发展。在最新的BGp4中,还可以将相似路由合并为一条路由。3.4路由表项的优先问题在一个路由器中,可同时配置静态路由和一种或多种动态路由。它们各自维护的路由表都提供给转发程序,但这些路由表的表项间可能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可通过配置各路由表的优先级来解决。通常静态路由具有默认的最高优先级,当其它路由表表项与它矛盾时,均按静态路由转发。4.路由算法路由算法在路由协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何种算法往往决定了最终的寻径结果,因此选择路由算法一定要仔细。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设计目标:(1)最优化: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2)简洁性:算法设计简洁,利用最少的软件和开销,提供最有效的功能。(3)坚固性:路由算法处于非正常或不可预料的环境时,如硬件故障、负载过高或操作失误时,都能正确运行。由于路由器分布在网络联接点上,所以在它们出故障时会产生严重后果。最好的路由器算法通常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并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被证实是可靠的。(4)快速收敛:收敛是在最佳路径的判断上所有路由器达到一致的过程。当某个网络事件引起路由可用或不可用时,路由器就发出更新信息。路由更新信息遍及整个网络,引发重新计算最佳路径,最终达到所有路由器一致公认的最佳路径。收敛慢的路由算法会造成路径循环或网络中断。(5)灵活性:路由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适应各种网络环境。例如,某个网段发生故障,路由算法要能很快发现故障,并为使用该网段的所有路由选择另一条最佳路径。路由算法按照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静态和动态、单路和多路、平等和分级、源路由和透明路由、域内和域间、链路状态和距离向量。前面几种的特点与字面意思基本一致,下面着重介绍链路状态和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也称最短路径算法)发送路由信息到互联网上所有的结点,然而对于每个路由器,仅发送它的路由表中描述了其自身链路状态的那一部分。距离向量算法(也称为Bellman-Ford算法)则要求每个路由器发送其路由表全部或部分信息,但仅发送到邻近结点上。从本质上来说,链路状态算法将少量更新信息发送至网络各处,而距离向量算法发送大量更新信息至邻接路由器。由于链路状态算法收敛更快,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比距离向量算法更不易产生路由循环。但另一方面,链路状态算法要求比距离向量算法有更强的CPU能力和的内存空间,因此链路状态算法将会在实现时显得更昂贵一些。除了这些区别,两种算法在大多数环境下都能很好地运行。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路由算法使用了许多种不同的度量标准去决定最佳路径。复杂的路由算法可能采用多种度量来选择路由,通过一定的加权运算,将它们合并为单个的复合度量、再填入路由表中,作为寻径的标准。通常所使用的度量有:路径长度、可靠性、时延、带宽、负载、通信成本等。5.新一代路由器由于多媒体等应用在网络中的发展,以及ATM、快速以太网等新技术的不断采用,网络的带宽与速率飞速提高,传统的路由器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路由器的性能要求。因为传统路由器的分组转发的设计与实现均基于软件,在转发过程中对分组的处理要经过许多环节,转发过程复杂,使得分组转发的速率较慢。另外,由于路由器是网络互连的关键设备,是网络与其它网络进行通信的一个“关口”,对其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路由器中各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增加了CPU的负担,这样就使得路由器成为整个互联网上的“瓶颈”。传统的路由器在转发每一个分组时,都要进行一系列的复杂操作,包括路由查找、访问控制表匹配、地址解析、优先级管理以及其它的附加操作。这一系列的操作大大影响了路由器的性能与效率,降低了分组转发速率和转发的吞吐量,增加了CPU的负担。而经过路由器的前后分组间的相关性很大,具有相同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的分组往往连续到达,这为分组的快速转发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与依据。新一代路由器,如IPSwitch、TagSwitch等,就是采用这一设计思想用硬件来实现快速转发,大大提高了路由器的性能与效率。新一代路由器使用转发缓存来简化分组的转发操作。在快速转发过程中,只需对一组具有相同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的分组的前几个分组进行传统的路由转发处理,并把成功转发的分组的目的地址、源地址和下一网关地址(下一路由器地址)放人转发缓存中。当其后的分组要进行转发时,茵先查看转发缓存,如果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与转发缓存中的匹配,则直接根据转发缓存中的下一网关地址进行转发,而无须经过传统的复杂操作,大大减轻了路由器的负担,达到了提高路由器吞吐量的目标。
2023-08-17 10:24:251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通信技术的介绍

本书的主题是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组成的。通信负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根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分布位置和功能的不同,通信网络分成用户网(局域网)、接入网、骨干网(交换网和传输网)。本书重点介绍各类网作用,物理结构,逻辑结构,通信协议和技术要点。
2023-08-17 10:24:58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什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将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取代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仿真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兼顾的计算机学科宽口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据《电脑迷》2017年第3期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仍然处于一个不错的水平。预计在未来的十年,中国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仍将以每年1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在一份样本有8000人的调查问卷表明,中国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开发行业大部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网络开发和软件开发上,大约各占调查人数的32%和27%,其他还包括1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从事网络测试技术方向的职业,以及有大约10%的毕业生选择了网站优化和推广宣传方面的工作。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可观,能够在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防护、系统管理与维护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系统开发、设计和系统集成等工作。二、软件工程1、什么是软件工程专业?该专业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设计模式等方面,培养学生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使其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2、发展前景人才需求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比如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软件工程专业已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就业方向软件服务外包属于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去向包括软件外包与服务企业、信息产品与服务企业,担任程序员、软件测试员、项目经理等工作岗位。三、网络工程1、什么是网络工程专业?2012年,网络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网络工程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网络工程规划设计及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2、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网络工程专业可以在各类IT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产品分析、设计、研究、开发及IT市场拓展、技术推广等工作;能到各级财政、工商、税务、邮政、电信、移动、国防、交通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安全维护、计算机检测与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集成与运行维护等工作;能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教育、网络系统应用开发、远程教育及网络维护管理等工作。
2023-08-17 10:25:24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什么,能做那些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旦搏术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由政府机关、金融单位、电信系统、国有企业转向教育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等中小用人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业方向是什么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在市场调查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处理等技术领域,从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运用、数据库管理等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就职的岗位有:网橡并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站设计师、网站开发工程师、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程序设计、网站建设、网络设备调试、网络构架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数据恢复工程师、网络安全分析师等岗位。计算机梁迟迹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工程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网络安装维护、网络管理、网络软件部署、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维护与营销、数据库管理等。例如:电脑等设备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维护和维修,网页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设计及制作等。课程:《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与脚本语言》、《计算机组装与调试》、《路由与交换技术》、《动态网站开发与实践》、《企业网络构建》、《网络服务器配置》、《Linux操作系统应用》、《Internet网络编程》、《网络安全》。
2023-08-17 10:25:402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有什么

熟知互联网的架构和原理,这是计算机网络最基础的
2023-08-17 10:25:482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考试

rs=2wrs=8000baud,rb=rs×log2(16)=32000bit/s.标准解答完毕 谢谢 望采纳!!至于画图 亲 我电脑没办法
2023-08-17 10:25:562

计算机网络,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要的是简述哦

1:路由器与交换机,本质上,一个是三层设备,一个是二层设备。路由器是三层,交换机是二层。2:所谓三层,就是路由器数据交换的时候,需要携带IP头,根据IP地址来进行寻找转发路径。而交换机,数据交换的时候,根据二层MAC地址来转发的。3:路由器本质上是起到连接网络的作用,连接一个网络跟另一个网络。而交换机,是一个网络内所有电脑通信用。4:路由器成本比较贵,交换机较便宜。
2023-08-17 10:26:091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网络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网络通信是通过网络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连接,通过信息交换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网络通信中最重要的就是网络通信协议。当今网络协议有很多,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有三个网络协议: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IPX/SPX和TCP/IP协议。应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
2023-08-17 10:26:214

简述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络通信的工作原理1)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 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简单说就是数据 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 据包,TCP/IP协议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两个协议可以 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序号,以便接收端 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 2)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一旦写上的源地址和目 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数据了。IP协议还具有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 由选择的功能。 3)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途径(路由)进行传输,由于路径不同,加上其 它的原因,可能出现顺序颠倒、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甚至重复的现象。这些问题都 由TCP协议来处理,它具有检查和处理错误的功能, 必要时还可以请求发送端重发。 简言之,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
2023-08-17 10:26:45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学哪些课程?

学习电脑技术吧,保证你学习后会有不错的工作的,不知道你是什么学历,电脑专业,为了方向的技术比较好学习,就业面还很广,你可以详细的了解一下,选择一个最适合你学习的专业学习!
2023-08-17 10:26:564

计算机网络安全原理与实现的介绍

《计算机网络安全原理与实现》系统阐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包括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中的攻击技术以及网络安全中的防护技术。
2023-08-17 10:27:141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同步练习题那里有啊??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同步训练 定价: 15元 作者: 鲍振东 吴杰 田艾平等 ISBN: ISBN7-309-02990-9/T.258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144页 字数: 220千字 出版日期: 2001-9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同步训练 责任者 鲍震东 吴杰 田艾平 吴梅 陆友军 主要责任关系 著 摘要 本书根据《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教材和《考核大纲》编写而成。每章分:要点难点分析、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其中同步练习题按照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类型编写,即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应用题。该书和同类书籍相比具有内容多题型多而全,概念清楚等特点,是一本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良好参考书。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6-30 标识 ISBN7-309-02990-9/T.258 标识类型 ISBN 价格 5 纸书价格 15 版次 1 字数(千字) 0 中图法分类号 F822.0 ISBN号 7-309-02990-9
2023-08-17 10:27:281

计算机网络原理习题解答,谢谢。

不好说
2023-08-17 10:27:382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1、数据通信计算机互联之后,就可以互相传递数据,进行通信。2、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计算机在广大地域范围联网后,资源子网中各主机的资源原理上都可以共享,可突破地域的限制。可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硬件资源有:超大型存储器,特殊的外部设备以及大型、巨型机的CPU处理能力等,共享硬件资源是共享其他资源的物质基础。软件资源有:各种语言的处理程序、服务程序和各种应用程序等。数据资源有:各种数据文件、各种数据库等,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这是由于数据产生的“源”在地理上是分散的,用户无法改变这种现状。3、提高可靠性计算机网络都是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如果有部件或少量计算机发生故障,由于相同的资源可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这样,网络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由来访问这些资源,不影响用户对同类资源的访问。4、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在获得数据和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的地方设置计算机,把数据处理的功能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可利用网络环境来实现分布处理和建立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023-08-17 10:27:481

计算机网络原理

三角关系
2023-08-17 10:28:183

要组成计算机网络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算机网络组成的三要素为:计算机及辅助设备(HUB集线器)、通信介质(导线、无线)、网络软件(Windows NT、Novell)
2023-08-17 10:28:272

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问题

其实你的问题就是牵涉到了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交换机的作用,把他们各自的作用理解清楚了就弄清楚了上网的原理
2023-08-17 10:28:522

计算机网络原理的实训报告

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 实训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1、控制访问列表:实验用三台路由器、两台交换机和几台主机组成一个基本的控制访问列表,通过中间路由器C的一个端口的设置,控制每台主机通过它的权限。实验连接图如下:下图中,交换机A的F0/1口是一个干线,所有的vlan都可以通过,先进入端口配置模式,进入F0/1端口。命令行为:switch(config-if)#int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switch(config-if)#end当配置信息栏出现:SWAf1=trunk时,f1口干线设置完成。下图为控制访问列表的配置信息:实验中干线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配置完交换机后,三个路由器的每个连接的端口都进行IP地址的配置,并且每两个相连的端口的IP地址必须的在同一个网段,为了实现台主机,每台路由器都能够Ping通,因此的给每个路由器的加一个动态路由,使每个路由器和主机都能相通,动态路由的命令行为:RouterA(config)#ip routingRouterA(config)#router rip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0.0RouterA(config-router)#end当配置信息栏出现:ROA RIP: yesROA ip routing: yesnetwork=192.168.0.0 255.255.255.0时,说明动态路由打开,配置完成。然后进行Ping测试,当配置的每台主机和每个端口都同后,就可以进行控制防问列表的加入了,我们通过RouterC的一个端口设置控制可以访问的ip地址,设置s0/0口当主机A的ip地址通过时,数据可以通过,当其他的的主机要通过这个端口访问其他主机时就过滤掉。配置命令为:在ROC的s0/0写一个输入的访问控制列表:RouterC(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2 0.0.0.0 设置访问列表1主机192.168.1.2可以通过。RouterC(config)#access-list 1 deny any 访问列表1可以访问任一个RouterC(config)#int s0/0RouterC(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in s0/0口的ip控制列表1进入RouterC(config-if)#endRouterC#sh access-list 1当进行ping命令时,由主机A可以通任一台主机,实验中主机C和D不能ping通主机A,因为他们的数据被access-list 1禁止。主机B能够ping通主机A,因为主机B 不经过access-list 1。而主机E和F 虽然是和主机A在一个往段,但是access-list 1只允许主机A的ip地址通过,所以也ping不通主机C和D, access-list 1不允许。主机A可以控制所有的主机。2、静态路由:实验是由两台路由器和三台主机组成,两台路由器分别配置静态路由,信息配置如右图。主机A要ping通主机B和C,要在两个路由器上都配置静态路由,设置完成后通过命令查询静态路由的情况。在路由器B上设置静态路由,主机B通过通过S0/0口将数据进行转发,配置命令为:ROB(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ROB(config)#ip routing同样,在路由器A上设置静态路由,主机A通过通过S0/0口将数据进行转发,配置命令为:ROA(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ROA(config)#ip routingROA(config)#show ip routing结果如下:结果中的s 192.168.3.0 [1/1] via 192.168.2.2 serial0/0 显示的是他静态路由的网段和转发数据的端口。另一个的也同理。这样,主机A就可以ping和主机B在同一个网段的主机,主机B就可以ping和主机A在同一个网段的主机。 3、动态路由:动态路由实验是由三个路由器和两台主机组成,实验目的是要主机A和主机B能够通过路由器进行不同网段的ping通。Ip地址如左图所示。在实验中,三台路由器内部要进行动态路由的分配,配置信息如:RouterA(config)#ip routing RouterA(config)#router rip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0.0RouterA(config-router)#end上部命令中,ip routing为启动路由转发,router rip为启动RIP路由协议,network 192.168.0.0是设置发布的路由,同样要在每一个路由器中都要设置这样的动态路由,上图右图中为动态路由的配置信息。动态路由的注意事项:三个路由器都要设置动态路由。 4、单臂路由:单臂路由实验是由一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和两台主机组成,左边为实验的原理连接图,右边为实验的配置信息。实验要求是两台主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vlan中和不同的网段中,f0/0口设置为干线,路由器的需配置两个ip及网关,通过路由器端口的转发,两个不同vlan的主机可以互相的ping通。实验过程如下:交换机划分van的配置命令为: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lan 2switch(vlan)#vlan 3switch(vlan)#exitswitch#show vla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f0/6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int f0/7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其中vlan database为vlan的划分,switchport access vlan 2为将交换机的端口加入到vlan2中,其于的默认在vlan1中。下面为将f0/1口设置干线,命令为:switch(config-if)#int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switch(config-if)#end其中switchport mode trunk为设置为干线,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 为设置允许的vlan,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为设置vlan 中继。当show vlan显示如下命令时:vlan划分成功,这时配置信息中显示:SWAf1=trunkSWA vlan2: F0/6,F0/7,F0/8,及配置成功。5、vlan的划分vlan划分的实验是由两台交换机和几台主机组成。实验要求:每一个交换机都在不同的vlan中,每一个交换机上的两台主机分别在不同的vlan中,四台主机分别在两个网段下,且两台主机不在同一个vlan下。下左图为实验的连接图,右图为实验的配置信息。每一个交换机都划分为两个vlan,配置命令为:SWA#vlan databaseSWA(vlan)#vlan 2SWA#conf tSWA(config)#int f0/5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A(config-if)#int f0/6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A(config-if)#int f0/7其中vlan database为vlan的划分,switchport access vlan 2为将交换机的端口加入到vlan2中,其于的默认在vlan1中。然后把交换机的f0/8口和交换机的f0/1口设置为干线。这样两个交换机上不在同一个vlan的计算机就可以互相访问了
2023-08-17 10:29:021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通信技术的内容提要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以及对它们的理解,这些原理性内容对于全面深刻地学习计算机网络非常重要。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和通信网络工程专汪人员的参考书。
2023-08-17 10:29:091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学的是什么

去http://wenku.baidu.com/view/d819b8c76137ee06eff91812.html看看就知道了。
2023-08-17 10:29:252

计算机网络原理的问题

4500+001C+0001+0000+0411+0A0C+0D05+0C06+0709 = 0000734E 0000+734E = 734E FFFF - 734E = 8CB1 = 1000 1100 1011 0001 你的“答案”抄错了。
2023-08-17 10:29:342

求问您对于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有什么看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变换和反变换器的作用。2、调制/解调的概念,调制/解调器的概念和功能,常用的几种调制方式,调制解调器在通信中实际应用的场合。3、信道的概念,各种信道的特点,适用场合;信道带宽和容量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4、传输编码的概念,常用的几种通信编码(RS232编码、不归零交替编码、曼切斯特编码、差分曼切斯特编码和4b/5b编码),这些编码的实际应用。5、并行传输、串行传输的概念,同步传输、异步传输的特点和应用。6、全双工、半双工的概念和应用。7、传输差错处理的常用解决方法,反馈重传法的原理,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的差错处理过程。8、检错码的组成,校验字段在差错处理中的作用,信息字段与校验字段之间的关系;奇/偶校验码、循环校验码的生成。9、BSC规程的控制方法,数据块组成,DEL字符转义的目的和操作,数据块格式、BSC通信的过程,BSC规程的特点。10、HDLC规程的控制方法,数据块的组成,采用0比特插入法的目的和操作,数据块格式、数据交换过程,HDLC规程的特点。11、多路复用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集中传输的原理。12、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工作过程,存储转发、数据分组的概念和应用。
2023-08-17 10:29:551

2012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最后一题是怎么算出来的啊 我因为专科学的专业不是网络,所以很苦恼。

算不出来额。。
2023-08-17 10:3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