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什么是漂移

2023-08-24 16:51:19
共15条回复
okok云

漂移(drift是赛车术语,指让车头的指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之间产生较大的夹角,使车身侧滑过弯的系列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克制过弯时的转向不足,但在标准的柏油路面并没有抓地力,一般只是用在拉力赛中,增加了赛车运动的观赏性。

PS:曾经因为迷恋头文字D而在GT赛车里练习,其实这最终只是种花式跑法,无法实质提高速度

阿啵呲嘚

最最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车身失控的惯性过弯,往深处说,就是楼上哥们讲的,这玩意说起来其实是可以讲得一针见血的,没有怎么怎么的复杂,但实际操作起来的确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实现漂移的方式又分好几种,不过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希望能帮但你~

里论外几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编辑词条 漂移目录[隐藏]

漂移:赛车技术
漂移:电影
漂移:词语
漂移:游戏
漂移:歌曲
漂移:大陆漂移假说
漂移:物理学
漂移:色谱分析

汽车漂移
[编辑本段]漂移:赛车技术
日本说法漂移是甩尾的一种.而甩尾并不全是漂移.日本人认为FR车型做出来的甩尾才叫漂移.例如FF的甩尾在日本叫动力滑胎4WD的车叫高速甩尾.
漂移的定义
漂移(drift,drifting)是赛车术语,指让车头的指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之间产生较大的夹角,使车身侧滑过弯的系列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克制过弯时的转向不足,但在标准的柏油路面并没有抓地力,一般只是用在拉力赛中,增加了赛车运动的观赏性。
漂移产生的条件
漂移产生的条件归咎到底就是一个: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即可产生漂移。
使相对静摩擦力转换为滑动摩擦力的时候就会产生漂移现象。对重心与滑动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相对角度与距离及大小等因素的精确控制可使这种漂移的过程可控。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漂移的一些改装。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需要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可为所有驱动类型,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最大漂移角度
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
漂移的出弯
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
对于前驱车,
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
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
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
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
对于后驱车,最主要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
注意整个漂移过程中(包括产生、中途、结束)车身都是在向外滑的,所以准备出弯的时候不要把车头指向路外侧,而是应该指向内一点,让车滑到路最外侧时横向速度刚好为零,这就是完美的出弯。
开不同的车做漂移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了解车的特性;在不同路面上也要有适应过程。在拉力赛中,因为每个弯的具体情况都是不知道的,即使在上一赛季已经跑过这赛段,路面也不会与以前相同。所以拉力赛中过弯都崇尚“慢进快出”的原则--进弯前速度慢一点,看清楚弯道之后就可以加大油门出弯。用这个原则过弯不但不会慢很多,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对于后驱车,如果你要漂的距离长(也就是长弯道),就必须踩油门,以你说的左弯为例,车的重心偏向于右前轮(弯外侧前轮),四个轮子对地面的压力为:右(外)侧前轮>左(内)侧前轮>右(外)侧后轮>左(内)侧后轮。在漂移过程中,后轮打滑,失去与地面的附着,轮速比车速低(由于做漂移动作刹车的原顾),但随着漂移,车子失速,车速慢慢变低,当车速低到与后轮速相同时(由于后轮失去附着,阻力小,所以后轮速减少的比车速减少的慢),后轮就恢复与地面附着,漂移既会结束,为了漂移的距离更远,就要保证后轮失去附着的时间更长,也就是保证后轮速与车速的差值保持时间更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加油使后轮转速比车速更快,这么一来,不论车速降到多少,都能保证后轮失去附着,从而保证漂移时长,这就是漂移中的"动力滑胎",用油门和前轮的方向就可以控制滑行的时间和方向。但对于刹车漂移的前驱车,加油会使前轮转速加快,但漂移中前轮是有附着的(四轮漂移除外),所以加油会使车加速,造成重心后移。
漂移的技巧
漂移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驾驶方式,另外在拉力赛中也是一项常用的技术。这两年漂移在国内很热门,尤其是很多年轻的驾驶者都喜欢,但是我也听说过因为方法不当而造成事故。现在我就把我这些年对漂移的理解和方法告诉大家。不过在说漂移以前,我们从最简单,最好上手驾驶方法说起:
一、调头
我要强调,这种特殊的驾驶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请在空旷的场地上练习,而不是街道。开始练习前需要确定两件事情,一个是车辆的手刹有效,另一个是关闭掉车辆的电子稳定程序和牵引力控制系统。我先向大家介绍3种调头方式。
1 、向前行驶180度调头
我以向左调头为列讲述,如果想向右掉头,所有的方向盘操作反向就可以了。首先要控制车速在60公里左右,左手握住方向盘9点钟位置,档位放到空挡,右手握住手刹车并按下手刹释放按钮,先向右侧快速转动1/4圈方向盘,以增加回转惯性。接着猛向左转动方向盘同时勒紧手刹,这样车尾就会旋转起来。当车头转过90°时,开始逐渐回方向盘。当车头转过180°时,回正方向盘的同时放开手刹。一次向前的180°的调头就完成了。
2、倒车时180°调头
这种调头方式操作上要简单一些,不需要配合手刹。倒车使车辆具有一定的速度,推入空挡,然后猛向一侧打方向。当车头转过90°时开始逐渐回方向。当车头转过180°后回正方向。
3、向前行驶时360°调头
这种特技驾驶需要的初始速度要达到80公里左右。初期动作和向前180°调头一样,都是猛打方向的同时勒手刹。当车头转过90°时快速回转方向至另一侧。这样车辆就能完成360°调头了。
二、漂移
在开始学习漂移前,我们必须明白几件事:
1、安全
漂移其实是车辆处于失控与不失控边缘的一种驾驶状态,甚至是漂移的高手也会严重失误,所以对于想要学习的人,我强烈的要求场地一定要空旷,可以在地上码放装桶。《头文字D》只是一个童话。
2、车辆的选择
大马力的后驱最好,前驱和四驱车都可以做漂移,但是难度大,也很难做到长距离的漂移。
3 、漂移一定会伤车
主要是轮胎。传动系统,底盘部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4、选择合适的场地
柏油路:漂移要比正常行驶过弯速度慢
砂石和雪地:路面摩擦系数小容易产生漂移,需要的车速慢,对车的磨损相对要小
三、开始漂移了
分5个步骤
A、在入弯前减速,速度要比正常过弯要高一些
B、入弯点要比正常过弯早一些,边减速边打方向入弯。
C、在临近弯心的地方猛然或慢慢加油,后轮会在突然增加的扭矩下失去抓地力,产生向弯外侧的横向移动。感觉到车尾的横移后立即向横移的方向转动方向,速度要快。
D、根据车尾横移的幅度调整方向和油门,保持车辆漂移动态的平衡。这是最难的一点,漂移的角度,距离与方向的幅度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多体会,多练习。
E、接近出弯点的时稍收油门并且逐渐回正方向就可以令车恢复要正常状态。
最后介绍其他的漂移方法:
手刹漂移法(适用于各种驱动型式)用较高的车速进弯,快速打方向的同时拉手刹使车尾失去抓地力。调整方向和油门,当把速度减到合适程度,路线对了,角度对了,就可以放了。
重刹漂移法(适用与各种驱动型式)用较高的车速进入弯道,入弯时大力刹车减速,并猛打方向,利用重心前移使车尾失去抓地力。保持车辆姿态至出弯。(用此方法的话,FR的前后刹车刹车比不可太前。)
逆甩(适用于各种驱动型式)在弯前并不是沿着外侧线路而是沿着道路中间行驶,入弯时先向弯外快速打方向,之后立即转向弯心。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让车尾瞬间失去抓地力。
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同的漂移方法要根据车况,路况,弯角的大小灵活的运用。对于漂移高手来说,也是常将几种不同的方法组合使用。比如很长弯角用手刹漂移法,利用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减速,到达弯心的时再利用扭矩漂移法出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长距离的漂移。
还是那句话,漂移是要靠时间的练习换来的不是蛮干。我这只是告诉大家平时我玩的一些经验。其实我也出过事故!!!长练习就可以做到!如果你能理解这些东西的话,就开车出去找地方漂移去吧!多叫上些人,别一个人去玩!这样大家还有个照应!这些驾驶的方法同样也可以对付一些紧急的情况,这些大家慢慢的领会吧!
[编辑本段]漂移:电影
◎译 名 漂移
漂移◎片 名 Drift Special-Beauty Battle
◎年 代 2007
◎国 家 日本
◎类 别 动作/剧情
◎语 言 日语
◎字 幕 中文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624x352
◎文件大小 49x15 MB
◎片 长 88 mins
◎导 演 神野太
◎主 演 长崎莉奈
中村果生莉
◎简 介
讲述一群日本高中的女学生,在暑假期间爱上了飚车,由日本超人气AV纯情女优长崎莉奈和日本现役美女体操冠
军中村果生莉演绎,两个对立者,就这样拉开了疯狂的飚车之旅。
2.电影《头文字D》
这次的主题是梦想。近十年来日本动漫追求的意境,同时也是现代动漫最吸引年轻人的亮点。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青春励志,倡导个人努力、提升自信。
不过这次重野秀一(《头文字D》编绘者)用街头飙车的题材,使故事既有强烈的速度感,又有视觉的冲击感。更多的年轻人执着认真的评价它:够酷、够炫。哦?原来酷和炫通过直观也可以看到。
有一辆自己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是每一个男孩子的梦想。而公路最速传说,这是不能明言,但确实存在的事。在无垠的夜幕中,追求速度,伴随着死的刺激,寻找自身的极限。如果要问日本赛车类漫画中,最畅销的是哪一部作品,那肯定是讲谈社出版、重野秀一的《头文字D》!这部连载于青年漫画周刊“YOUNG MAGAZINE”上的漫画于1998、99年拍摄了TV动画,2001年又推出剧场版“Third Stage”,其中的赛车场面几乎全部采用了精美的3D CG制作,使得比赛非常的逼真写实、场面也更紧张刺激,再加上穿插在动画中大量活力、动感的歌曲,让观众感受到极强烈的视听效果!
3.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
速度与激情3
卢卡斯·布莱克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个到处惹麻烦的小子西恩·伯斯维尔。此人在学生时代就不是个老实的主儿,虽说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行同路人,可一到了马路上,就完全换了个人。整日和社会上的小混混纠缠在一起,后来更是迷上了街头飚车。在赛车方面颇有天分的伯斯维尔虽说在飚车族当中颇有名气,却也因此惹祸上身。为逃避身陷囹圄,西恩·伯斯沃斯不得不辗转到日本东京。不过,在这里,西恩同样为当地的街头赛车所着迷,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赛车朋友。在和对手初尝败绩后的西恩,被迫进入东京底层社会,并欠下了一笔债,为了尽早还清债务,他必须靠飚车还有自己的绝技--漂移来赢得更多的比赛。同时,对赛车着迷的特维克也决定跟随西恩体验这场“生死时速”……
山道漂移GTR
08年上映,日本。
[编辑本段]漂移:词语
解释:
1、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例如:冰块儿随着海流漂移。
2、电子器件受环境温度、电压变化等的影响,使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电压等不能稳定在某一点的现象。
例如:频率漂移
[编辑本段]漂移:游戏
《自在飞车》次世代赛车网游
《飚车》
《极品飞车》系列游戏
《克林麦格雷迪拉力赛》系列游戏
[编辑本段]漂移:歌曲
电影《头文字D》主题曲
下载:http://mp3.b***.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6%AF%D2%C6&lm=-1
歌曲名称: 〔飘移〕
艺人姓名:周杰伦
作曲:周杰伦
作词:方文山
唱片公司:alfa
歌词:
找支笔写下日记记录勇气
我可以对着墙壁让拳头叛逆
吸呼天窗玻璃打开我的身体
这里引擎声就像是一种乐器
所以风呼吸啸而过刺激
所以我在转弯飘移
加足了马力飘到底看仔细
零到一百公里谁敢与我为敌
我用第一人称在飘移青春
输跟赢的分寸计算的很准确
我踏上风火轮在飘移青春
故事中的我们
在演自己的人生
(music)
胜败的对比是残酷的可以
运气从来就不在我这里
实力没办法模拟飘移
人车一体飘移
笑看后视镜的自己啊
点火继续事关荣誉
我除了第一其他没有兴趣
得飘得飘得咿的飘
我安静的喝饮料轻松的笑
我用第一人称在飘移青春
输跟赢的分寸都计算得很准确
我踏上风火轮在飘移青春
故事中的我们在演自己的人生
得飘得飘得咿的飘
我绕过山腰雨声敲敲
得飘得飘得咿的飘
再开进隧道风声潇潇
我用第一人称在飘移青春
输跟赢的分寸都计算得很精准
我踏上风火轮在飘移青春
故事中的我们在演自己的人生
要领是油门,上档,手刹
1、用手刹实现漂移的操作要领:打方向后用手刹锁死后轮,导致整个车身侧滑,让车尾滑到入弯的角度。
2、通过打方向实现漂移的操作要领:在过弯时,先将车头向弯外摆动,然后再大幅度转向内侧,改变车子的重心,让车轮失去抓地力,使车身实现侧滑。
3、通过使后轮打滑实现漂移的操作要领:这种方式运用在配置大功率引擎的后驱车上,用引擎马力速度让车子在瞬间失去抓地力,以获得更大的角度。
[编辑本段]漂移:大陆漂移假说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应。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位青年学家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第二年,魏格纳开始搜集资料,验证自己的设想。他首先追踪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结果令人振奋:北美洲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遥相呼应,暗示了北美洲与欧洲以前曾经“亲密接触”;美国阿巴拉契亚山的褶皱带,其东北端没入大西洋,延至对岸,在英国西部和中欧一带复又出现;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区(老于20亿年)可以与巴西的古老岩石区相衔接,而且二者之间的岩石结构、构造也彼此吻合;与非洲南端的开普勒山脉的地层相对应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脉中的岩石。
对此,魏格纳作了一个很浅显的比喻。他说,如果两片撕碎了的报纸按其参差的毛边可以拼接起来,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连接,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两片破报纸是由完整的一张撕开得来的。除了大西洋两岸的证据,魏格纳甚至在非洲和印度、澳大利亚等大陆之间,也发现有地层构造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都限于中生代之前即2.5亿年以前的地层和构造。看来,报纸的版面规模巨大。
沉浸在喜悦中的魏格纳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在他之前,古生物学家就已发现,在目前远隔重洋的一些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例如,中龙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远古时期的陆地淡水中,它既可以在巴西石炭纪到二叠纪形成的地层中找到,也出现在南非的石炭纪、二叠纪的同类地层中。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它大陆上,都未曾找到过这种动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龙,是如何游过由咸水组成的大西洋的?
更有趣的是,有一种园庭蜗牛,既发现于德国和英国等地,也分布于大西洋对岸的北美洲。蜗牛素以步履缓慢著称,居然有本事跨过大西洋的千重波澜,从一岸传播到另一岸?当时没有人类发明的飞机和舰艇,甚至连鸟类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蜗牛是怎么过去的?
再来看一看植物化石——舌羊齿,这是一种古代的蕨类植物,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等地的晚古生代地层中,即现代版图中比较靠南方的大陆上。植物没有腿,也不会游泳,如何漂洋过海的?
为解释这些现象,魏格纳之前的古生物学家曾提出“陆桥说”,他们设想在这些大陆之间的大洋中,一度有狭长的陆地或一系列岛屿把遥远的大陆连接起来,植物与动物通过陆桥远涉千万里,到达另外的大陆;后来这些陆桥沉没消失了,各大陆被大洋完全分隔开来。这种观点被称为“固定论”,即大陆与海洋是固定不动的。而魏格纳的解释则是“活动论”的,各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曾有什么陆桥相连,而是由于这些大陆本来就是直接连在一起的,到后来才分裂漂移,各奔东西。固定论与活动论的争论,与火成论与水成论的争论、渐变论与灾变论的争论一道,被人们称为地质学三大论战。作为活动论的先驱,魏格纳一开始几乎是孤军奋战。
古代冰川的分布也支持魏格纳的想法。距今约3亿年前后的晚古生代,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曾发生过广泛的冰川作用,有的地区还可以从冰川的擦痕判断出古冰川的流动方向。从冰川遗迹分布的规模与特征判断,当时的冰川类型是在极地附近产生的大陆冰川。而且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古冰川遗迹残留在大陆边缘地区,冰川的运动方向是从海岸指向内陆,显然冰川是不会登陆向高处运动的,这说明这些大陆上的古冰川不是源于本地。面对这种古冰川的分布及流向特征,过去的地质学家一筹莫展。然而正是这些特征,却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在魏格纳看来,上述出现古冰川的大陆在当时曾是连接在一起的,整个大陆位于南极附近。冰川中心处于非洲南部,古大陆冰川由中心向四方呈放射状流动,这就很合理地解释了古冰川的分布与流动特征。我们现在看到的冰川向陆地内部运动的表象,其实是因为原来巨大的大陆分裂开来,原来的内陆变成了沿海的缘故。
除古冰川遗迹外,蒸发盐、珊瑚礁等古气候标志,也可用来推断它们形成时的古纬度。古纬度与现在大陆的位置是冲突的,这也说明以前的大陆不在今天所处的地方。
证据似乎已经很充分了。在严谨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魏格纳的代表作《海陆的起源》于1915年问世了。在这本书里,魏格纳阐述了古代大陆原来是联合在一起、而后由于大陆漂移而分开,分开的大陆之间出现了海洋的观点。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含硅铝质的岩石如玄武岩组成,它们像一座座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含硅镁质的岩石如花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硅镁质组成的),并在其上发生漂移。在二叠纪时,全球只有一个巨大的陆地,他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风平浪静的二叠纪过后,风起云涌的中生代开始了,泛大陆首先一分为二,形成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并逐步分裂成几块小一点的陆地,四散漂移,有的陆地又重新拼合,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海陆格局。
[编辑本段]漂移:物理学
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一个随机运动的自由电子在与电场相反的方向上有一个加速度,在此方向上,它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地增加。晶体内的电子处于一种不同的情况,它运动时的品质不同于自由电子的品质,它不会长久持续地加速,最终将与晶格原子、杂质原子或晶体结构内的缺陷相碰撞。此次碰撞到下次碰撞之间的运动就称为漂移。
真可

简单来说就是让车子有意识的失控,随自己的要求失控。

黑桃云

说的最直白了就是前后轮转速差

余辉

转弯的时候踩刹车依靠惯性,让车快速转弯,过弯后车子可以速度有合适的直线加速,漂移过程中车子不受人控制,就是过弯前找好刹车强度和车速的技巧。

LuckySXyd

漂移是指先把汽车加到80~120码左右,然后猛踩刹车并高速转动方向盘左(右)切记:一定要踩住刹车或拉上手刹。

大鱼炖火锅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http://v.y***.com/v_show/id_XMTg0NDU2NDA=.html
看看这个,土屋圭市的飘移教学视频。
瑞瑞爱吃桃

按住shift 然后在按方向盘的那个

cloud123

就是高速度开车后突然急刹让车飘起来就叫漂移

左迁

就是利用车身失控的惯性过弯,

慧慧

就是飞车呀,提高速度

max笔记

所谓最佳漂移,是速度损失不大的漂移。先按方向键,然后最大限度的轻点一下SHIFT。

城镇高速路的所有弯,漂移的速度必须在140迈以上(初级)才能视为最佳漂移。这样的漂移能在一个弯道超出一般漂移半个到一个车身。如果和两个轮胎印重合了的漂移方法相比能快出两三个车身。

如果想学连喷,不会最佳漂移,你绝对会喷墙上,速度不够。

现在好多人鼓吹自己会连喷,你速度怎么样?板车速度能达到最少125迈,才能不喷到墙上。我连喷能喷到115迈,照样撞墙(高手能达到130迈甚至更高)

clou

讲技巧的东西,想学吗??

再也不做稀饭了

看完头文字D这部动画片,你会知道的。。

相关推荐

汽车漂移原理是什么

汽车漂移原理是什么漂移是一种驾驶技巧,也叫甩尾(甩尾一般指FF,而漂移一般指FR和4WD),驾驶员通过转向过度使汽车侧滑。那么汽车漂移原理是什么呢?1.汽车漂移的原理就是让后轮突破抓地力极限,然后驾驶员在车内控制方向,这样车子就可以漂移了。2.常见的漂移赛车都是一些大马力后驱车,漂移车手最喜欢的漂移赛车就是一些日系车了,例如日产s13,日产s14,日产s15,日产gtr,丰田supra等车型。3.漂移赛车都是经过特殊改装的,首先漂移赛车要有一台大马力发动机,并且是后轮驱动,如果是四驱的汽车也要改成后轮驱动。4.然后漂移赛车要将手刹改装成液压手刹,还要改装大角度转向系统,还要强化悬架和散热系统。5.漂移赛车的后桥差速器也经过特殊改装,有些车友们会直接将后桥差速器焊死。6.漂移赛车在漂移过程中车头的撞风不好,所以很多漂移赛车都会将水箱移到车尾,这样可以帮助发动机散热,并且在发生碰撞时也能避免散热系统出现损坏。
2023-08-17 23:09:341

飘移是什么原理?

汽车漂移的原理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全部)抓地力,而前轮应该能够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一小部分,当然,最好获得额外的抓地力)。此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侧向力,就会发生漂移。1、漂移是一种驾驶技能,也称为“甩尾”(甩尾通常指FF,而漂移通常指FR和四轮驱动)。司机以过度转向的方式使汽车侧滑。它通常相对于咬地转动(抓地力,一种保持车辆轮胎抓地力的方法,即在不超过后轮侧偏角的情况下转动)。漂移主要用于路况变化较大的表演或比赛活动中。由于道路的摩擦特性,它在越野拉力赛中使用得更频繁,而其他赛车很少使用漂移技巧转弯,因为漂移时速度会降低,在普通沥青路面上转弯时损坏更大,再加上轮胎磨损大,除非出于特殊原因,车手通常不会在比赛中使用这种技术。2、产生漂移的条件:只要质心处后轮横向力产生的旋转力矩小于质心处前轮横向力产生的旋转力矩,车辆后部就会向外滑动,产生漂移。将后轮的相对静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的现象是漂移(从专业角度来看,将后轮滑动超过最大侧偏角是漂移)。通过精确控制质心与前后轮滑动动摩擦和静摩擦之间的相对角度、距离和相对函数关系,可以控制这种漂移过程。
2023-08-17 23:10:191

汽车是如何漂移

  漂移是一种驾驶技巧,又称“甩尾”,车手以过度转向的方式令车子侧滑行走。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汽车是如何漂移,希望大家喜欢。   汽车是如何漂移   漂移的产生的原理就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就会产生漂移。   关于具体怎样漂移:   漂移的完美完成还要有一个前提——保持前轮的抓地力。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后驱车不用担心)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用刹车产生的惯性使重心前移来增大前轮压力)   再就是使后轮失去抓地力:   前面提到了3种理论方法:   1.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就是重力转移)   最后,还是要联系实际,产生漂移的方法就是: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   2.转弯中拉手刹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   4.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   基本状况了解后,我们再来逐一分析: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就是利用后轮与地面产生负速度差来达到使后轮失去抓地力的目的从而漂移;   2.转弯中拉手刹——利用在转弯过程中,突然拉手刹,使重心突然前移,后轮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原理同1,不过速度损耗比1要小,因为刹车产生的惯性比手刹的要小;   4.转弯中猛踩刹车——原理同2,也是速度损耗较2要小;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看FD起步时,你是否发现,其车的后尾有点摆动,就是利用突然加速(加速度要足够大),使后轮与地面产生正速度差,以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像FR型的车(就是前置引擎, ——引擎在车头,通过传动杆把动力传给后轮,再由后轮传到地面)车,由于驱动关系,可以在瞬间获得动力,所以在看FD起步时,车尾会摆动。这时只要适当打方向盘就可以漂移。(定点漂移)   最后,漂移的完整步骤:   在入弯前要保持高速,按照速度和弯道的不同找到入弯前的一个“预甩位”,将车头打向入弯位的相反方向,从视觉判断等车子到达“预甩位”马上制动(刹车),但不要松开油门,迅速将车头打回到入弯的方向,这时由于突然转向,使得车头和车尾产生反力(力的方向不同),车轮会在瞬间锁死,而因为高速带来的惯性会使车子以高速度不断地向前滑,车尾则因冲力会快速地朝车头摆正,所以在外面看会看到车头不动而车尾在做弧型的摆动,形成一种“漂移”的现象。最终车子会以与出弯直路平行的方向过弯,当车头对准直路后马上换档踏油门,车子便会以高速完成整个过弯过程。   按顺序来就是:   1.在进入弯道前,保持足够的速度   2.进入弯道前,轻点刹车,挂低档(使引擎空转,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往弯道方向的反向打方向盘   3.迅速往弯道方向打方向盘,踏刹车,同时注意用油门来调整平衡   4.车尾随惯性甩出后,往行进线打方向盘(就是弯道的反向),踏油门,转速足够后,挂高档加速   5.在要漂移出弯道前,松油门点刹车,控制路线   6.滑出弯道后,踏油门,矫正方向,使车尽快和赛道平行。   整个步骤要在2~3秒内完成,过早则会撞到弯道内线,过晚则会撞向外线。   挂低档之前,左脚踩离合器,右脚用脚趾踩刹车同时用脚后跟踩油门把引擎转速保持在一个相当的转速上(是一种挂低档时防止车身摇晃的技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拉力赛车比赛转弯时,明明是左弯但却先要右转,然后再左传。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先右转,然后再左转的另一层意义。   如果是左弯,而车只往左打方向盘,那么由于惯性,这时,右前轮的压力最大,轮胎随时可能爆胎。因而先右打方向盘,使重心移到左前轮,再左转。
2023-08-17 23:10:261

汽车中的“漂移”是什么?普通车辆该如何进行漂移?

漂移指的是汽车利用惯性向前产生的滑动,普通的汽车最好不要这样做,容易爆缸。
2023-08-17 23:10:395

赛车漂移原理是什么?怎么才能成功漂移?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看了ferret08 的回答太专业了!!!漂亮!!!
2023-08-17 23:11:396

汽车漂移用的什么气体?漂移的原理是什么?

一、在电脑游戏里,游戏中设定的使用NO2气体。二、在现实生活中 ,汽车飘移并不需要气体的支持,漂移的产生的原理就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就会产生漂移。漂移的完美完成有一个前提——保持前轮的抓地力。三、产生漂移的方法就是: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2.转弯中拉手刹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4.转弯中猛踩刹车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四、汽车发动机使用的氮气加速,实际上使用的不是氮气,而是二氧化氮(N2O)它的原理是,将车载钢瓶中的二氧化氮充入工作中的汽缸,增加发动机进气中的氧含量,同时增加供油系统的喷油量,在不改变发动机构造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你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在发动机中加入氧气,而是加N2O因为氧气加入后,汽缸内的爆燃过于剧烈,不适合使用,所以换成了二氧化氮,这样 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和氮气,氧气助燃,氮气保护。
2023-08-17 23:11:561

汽车漂移的原理(物理解释)

惯性
2023-08-17 23:12:166

汽车漂移原理及各种不同操作对汽车的影响

漂移是利用汽车的手刹,脚刹和油门的配合而完成的一种过弯技能。普通车辆最好不要玩这些破坏性的动作,对车辆的,悬挂,轮胎,转向,都有影响。
2023-08-17 23:12:462

自动挡的车可以漂移吗?原理是什么

时速差
2023-08-17 23:12:574

汽车飘逸怎么飘?

绝对经典——汽车漂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漂移技术不完全解析!! 一. Inertia-Drift 松油门并利用惯性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120度以上的大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松油门并同时猛切方向盘. 2.车子开始滑行后,降档并加油门,让车辆一边打滑一边出弯. 3.若只想小甩一下,可以不降档. 二.Breaking-Drift 踩刹车并利用车身重心转移,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90度以上的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时重踩刹车并降档,让车重心前移. 2.猛切方向盘使车尾甩出. 3.反打方向盘修正进弯角度. 4.保持车速以滑行到可出弯的角度. 5.配合方向盘,瞬时重踩油门出弯. 三.Sidebreak-Drift 拉手刹车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F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尚未到一般的入弯点处,提早切方向盘,然后拉手刹车使车辆侧滑. 2.滑行时立即降档,并保持滑行状态到过弯顶点. 3.到达弯顶点时,几即大脚油门出弯. 四.Straight-Drift 入弯前的直线处,就开始甩尾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狭窄之90度弯).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的直线上就开始切方向盘. 2.车子开始滑行时,同时降档并保持油门深度. 3.滑行入弯点后,方向盘同时反向修正. 4.车头以朝向出弯口的姿势进入弯道. 5.车头对到出弯口时,即大脚油门直进出弯. 五.Power-Drift 利用改装后驱车的大马力,大扭力,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减速并降档,放油门并小切方向盘. 2.进弯后大脚油门,驱动轮会应马力抬大而抓不住地面,而让车尾甩出. 3.此时用油门控制转向程度,油门愈重,转向角度愈多,车头对到出弯点后,再顺顺地出弯. 六.Shift-Drift 利用降档使车身重心转移,并让车尾甩出的过洼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略微提升车速,进弯时切方向盘,然后踩刹车并同时降档. 2.此时车辆重心前移,车尾会突然向外甩出. 3.松开刹车并大脚油门出弯. 七.Feint Motion 利用左右重心移动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也就是一般俗称的惯性滑移(假右甩真左甩,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不切到外侧,反而保持在中线附近. 2.方向盘在一瞬间往弯外方向切,瞬时刹车使车身重心往前移. 3.此时方向盘往前进方向用力猛切,车子会以Breaking-Drift的原理甩出. 4.滑行时退档放刹车,再大脚油门出弯. 八.4WD-Drift 四驱车过弯时稍微滑行甩尾的过弯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对准弯顶点,用力切方向盘并刹车降档. 2.车子略呈Straight-Drift的方式滑行进弯. 3.过弯顶点时,大脚油门直线出弯. 漂移技术入门(10项) 弹离合(初学级):能够比较理想的直接破坏掉轮胎的抓地力。通过对离合踏板的踩击导致扭力在传动系统的不均匀传递来使后轮失去牵引力。所谓的踩击的意思就是说:迅速而有力的将离合踏板踹到底,然后再迅速的抬起。一般运用在比较窄,没有足够的空间利用重心转移造成甩尾的入弯处。在低速时进行强力的弹离合,是最直接有效能够在瞬间使节流阀完全开启的办法。而在有一定的速度的基础下或这是正在侧滑的过程中,则要轻而柔和的弹离合。只可能运用在后驱车。 手刹(初学级):最早是在拉力赛中被运用。在拉起手刹锁住后轮的同时,导致了整个后车身的侧滑开始。因为需要使车尾发生侧滑而刚好甩到一个正确的入弯角度,所以一个很流畅,力度和时间刚好的手刹使用过程是很难掌握的。拉手刹时不要太紧张,不用太狠,也不用太高,足够就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松开手刹扣,因为拉手刹的过程并不长,要保证在适当的时候,手刹能够顺畅而快速的放掉。这个基础的技术能够运用在任何速度,任何弯角,任何车,即便是专业的漂移车手也经常会运用手刹在侧滑的过程中来纠正车身侧滑的角度。 锁档(中级):这是一个在减速过程中的弹离合。以适当的引擎转速接近弯道,迅速的踩击离合器,并且降档,利用引擎的出力来使后轮急剧的减速以致发生侧滑。当然,这对你车子的传动系统来说会比较辛苦。而车子具体的动作,反映和程度,完全取决于车子的种类以及引擎的不同。因为需要有较好的技术控制引擎转速的掉落以及动力回升来达到使车身滑行,所以相对于手刹来说更难于使用。同弹离合一样,只能运用在后驱车! 重刹车(中级):一般运用于较窄的弯位和中速弯。在重踩煞车的情况下冲入弯道,使车子大绝大部分重力抛到前面,而使后轮不受重力而失去抓地力。这项技术经常被运用在赛车场上以来提高入弯的回头性,尤其是四驱(Evo和STI)。在柏油路面练习时如果发现你的车子在合适的入弯速度下严重的出现转向过度的话,那你可能在避震的设定或轮胎的选择上没有搞好,或者你应该换一台更适合的车子。 Lift off 转向过度(上级):被广泛地运用在高速弯的滑行。利用重力转移使车子从拥有抓地里的状态转变到漂移状态。和重刹车是同样的物理原理—重量转移,但不同的是这项技术被运用在非常高速的情况下,这就需要车手对车子在高速的平衡有着很好地掌握。顶级的D1车手会在漂移的过程中运用具有进攻性的lift off 转向过度来削减动力输出。 钟摆效应(上级):对头文字D熟悉的朋友应该对“钟摆”这个词有所了解了,这也是一项由拉力技术而衍生出来的。顾名思义,钟摆的意思就是说在入弯之前先将车子向弯的外侧摆动,然后再大幅度转向内侧,在重力转移的作用下破坏轮胎地抓地力而使车身发生侧抛,一般使用在入口的弧度比较小的弯位。配合lift off 转向过度,可以增强彼此的效果。在拉力过程中,钟摆是为了在没有摩擦力的路面上尽可能的增强抓地力,而漂移比赛中使用钟摆则完全因为相反的原因--让车身发生侧抛。钟摆的价值和实用性在于既可以在入弯的时候有效的减速,同时还能保证整个过程的高速状态! 摆动漂移(上级):钟摆的最终形态。速度并不快,在道路的两边进行来回的侧摆,是一种直线上的飘移,也叫做“鱼摆尾”(神龙摆尾?),但是这种摆动最难的部分不只是能将车身在高速状态下的重力装移掌握得炉火纯青,还要能够让车身的摆动角度刚好在入弯的时候处于正确的入弯角度和速度。而这一动作的熟练运用也标志着车手技术的全面以及高水准。 打滑(专业):顶级车手的伎俩,这个技术是指将车子的后轮使入赛道外的土地或者是草地上面,使之在瞬间丧失原有的抓地力,以获得更大的角度。这种特殊而有效的方法一般被运用在那些无法依靠本身引擎马力和速度来破坏抓地力的车子和情况下,或者在入弯时做出更具有攻击性的角度。更多地被运用在后驱车上面。 跳动侧滑(专业):和前一个技术一样,这个都是充分利用路面的状况而使车子侧滑。这次是让后轮压到路旁的波浪带(赛道弯位周围红白色相间的石带),通过后轮压到波浪带而产生的跳动来使车子脱离原有的抓地力,也或者利用前轮压到波浪带产生的转向过度而产生漂移。因为在运用这项技术的时候会产生相当强烈的震动和摇摆,所以不论对于车手还使车子都十分辛苦的。 长距离漂移(专业):用于顶级的竞赛中,其实质就是在离入弯还有一段距离的直线上使用手刹,提前使车子贴着边线冲入弯道。直到最近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术,目的是让车子在攻入弯线就已经发生漂移。与摆动漂移配合来使用,能够帮助车手一气呵成式的攻下整条线路。 最后再向大家讲一下漂移的线路,时机,位置的关系问题。上面这张图能够清楚地告诉大家基本的线路和所用到的技术,图示中,车身上的数字与前面的10种技术是相对应的,而车头的箭头表示前轮的指向,红色是减速,绿色是加速,蓝色是调节节流阀的开启。 一般来说,在学习漂移攻弯的过程中,有两点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第一点,越早的开始发生侧滑,就越容易产生更好,更大的入弯时的车身角度;第二点,越是上级的车手,比如说土屋圭市,越是会在利用入弯的前半部分用来削减速度,在车身运动到切点的时候运用马力在后半段漂移出弯,尤其是在大于90度的弯角。所以大部分技术都是让车子在减速的状态下发生漂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判断力来决定使用如何的技术攻弯,不过越好的车手,就越是能将多种技术混合在一起使用。也许你能使用各种技术来漂移过弯,但通过弯道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这种东西,越是高级就越是融合了更多的基本技术在其中,而且越是坐在这里看就越糊涂,应该将要领记在脑中然后进行实践练习,就会更有发现。如果对一些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的话,可以去找一些漂移的视频来看,日本的《Option》,《甩尾天国》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两个系列的DVD在很多国家都是超级受欢迎的,里面有D1最前线的日本传来的最新的漂移咨询,从改装,技术,比赛应有尽有。
2023-08-17 23:13:141

汽车漂移是什么意思?

漂移的产生的原理就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就会产生漂移。漂移的完美完成有一个前提——保持前轮的抓地力。
2023-08-17 23:13:232

真实的汽车可以漂移啊?怎么漂移?

可以啊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2023-08-17 23:13:321

汽车在拐弯时怎么作出漂移动作?

漂移的产生的原理就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就会产生漂移。 关于具体怎样漂移: 漂移的完美完成还要有一个前提——保持前轮的抓地力。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后驱车不用担心)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用刹车产生的惯性使重心前移来增大前轮压力) 再就是使后轮失去抓地力: 前面提到了3种理论方法: 1.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就是重力转移) 最后,还是要联系实际,产生漂移的方法就是: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 2.转弯中拉手刹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 4.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 基本状况了解后,我们再来逐一分析: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就是利用后轮与地面产生负速度差来达到使后轮失去抓地力的目的从而漂移; 2.转弯中拉手刹——利用在转弯过程中,突然拉手刹,使重心突然前移,后轮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原理同1,不过速度损耗比1要小,因为刹车产生的惯性比手刹的要小; 4.转弯中猛踩刹车——原理同2,也是速度损耗较2要小;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看FD起步时,你是否发现,其车的后尾有点摆动,就是利用突然加速(加速度要足够大),使后轮与地面产生正速度差,以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像FR型的车(就是前置引擎, 后轮驱动——引擎在车头,通过传动杆把动力传给后轮,再由后轮传到地面)车,由于驱动关系,可以在瞬间获得动力,所以在看FD起步时,车尾会摆动。这时只要适当打方向盘就可以漂移。(定点漂移)
2023-08-17 23:13:431

请问汽车漂移怎么操作??我说的是真正的汽车,不是游戏

自己看,啥都有http://www.6rooms.com/watch/81707.html
2023-08-17 23:14:018

汽车漂移时候是用手刹还是脚刹?

手刹和脚杀都会用用到!!现在教你正宗的漂移法!!:首先现告知你漂移的原理:漂移的产生的原理就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就会产生漂移。关于具体怎样漂移:漂移的完美完成还要有一个前提——保持前轮的抓地力。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后驱车不用担心)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用刹车产生的惯性使重心前移来增大前轮压力)再就是使后轮失去抓地力:前面提到了3种理论方法:1.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2.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3.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就是重力转移)1.在进入弯道前,保持足够的速度2.进入弯道前,轻点刹车,挂低档(使引擎空转,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往弯道方向的反向打方向盘3.迅速往弯道方向打方向盘,踏刹车,同时注意用油门来调整平衡4.车尾随惯性甩出后,往行进线打方向盘(就是弯道的反向),踏油门,转速足够后,挂高档加速5.在要漂移出弯道前,松油门点刹车,控制路线6.滑出弯道后,踏油门,矫正方向,使车尽快和赛道平行。整个步骤要在2~3秒内完成,过早则会撞到弯道内线,过晚则会撞向外线。挂低档之前,左脚踩离合器,右脚用脚趾踩刹车同时用脚后跟踩油门把引擎转速保持在一个相当的转速上(是一种挂低档时防止车身摇晃的技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拉力赛车比赛转弯时,明明是左弯但却先要右转,然后再左传。这里还有一点,就是先右转,然后再左转的另一层意义。如果是左弯,而车只往左打方向盘,那么由于惯性,这时,右前轮的压力最大,轮胎随时可能爆胎。因而先右打方向盘,使重心移到左前轮,再左转。
2023-08-17 23:14:331

汽车漂移技巧?

手刹:最早是在拉力赛中被运用。在拉起手刹锁住后轮的同时,导致了整个后车身的侧滑开始。因为需要使车尾发生侧滑而刚好甩到一个正确的入弯角度,所以一个很流畅,力度和时间刚好的手刹使用过程是很难掌握的。拉手刹时不要太紧张,不用太狠,也不用太高,足够就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松开手刹扣,因为拉手刹的过程并不长,要保证在适当的时候,手刹能够顺畅而快速的放掉。这个基础的技术能够运用在任何速度,任何弯角,任何车,即便是专业的漂移车手也经常会运用手刹在侧滑的过程中来纠正车身侧滑的角度。
2023-08-17 23:14:413

汽车漂移不用手刹怎么漂?

除了手刹,还有好多方式可以使汽车做出漂移。x0dx0ax0dx0a弹离合(初学级):能够比较理想的直接破坏掉轮胎的抓地力。通过对离合踏板的踩击导致扭力在传动系统的不均匀传递来使后轮失去牵引力。所谓的踩击的意思就是说:迅速而有力的将离合踏板踹到底,然后再迅速的抬起。一般运用在比较窄,没有足够的空间利用重心转移造成甩尾的入弯处。在低速时进行强力的弹离合,是最直接有效能够在瞬间使节流阀完全开启的办法。而在有一定的速度的基础下或这是正在侧滑的过程中,则要轻而柔和的弹离合。只可能运用在后驱车。x0dx0ax0dx0a手刹(初学级):最早是在拉力赛中被运用。在拉起手刹锁住后轮的同时,导致了整个后车身的侧滑开始。因为需要使车尾发生侧滑而刚好甩到一个正确的入弯角度,所以一个很流畅,力度和时间刚好的手刹使用过程是很难掌握的。拉手刹时不要太紧张,不用太狠,也不用太高,足够就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松开手刹扣,因为拉手刹的过程并不长,要保证在适当的时候,手刹能够顺畅而快速的放掉。这个基础的技术能够运用在任何速度,任何弯角,任何车,即便是专业的漂移车手也经常会运用手刹在侧滑的过程中来纠正车身侧滑的角度。x0dx0ax0dx0a锁档(中级):这是一个在减速过程中的弹离合。以适当的引擎转速接近弯道,迅速的踩击离合器,并且降档,利用引擎的出力来使后轮急剧的减速以致发生侧滑。当然,这对你车子的传动系统来说会比较辛苦。而车子具体的动作,反映和程度,完全取决于车子的种类以及引擎的不同。因为需要有较好的技术控制引擎转速的掉落以及动力回升来达到使车身滑行,所以相对于手刹来说更难于使用。同弹离合一样,只能运用在后驱车!x0dx0ax0dx0a重刹车(中级):一般运用于较窄的弯位和中速弯。在重踩煞车的情况下冲入弯道,使车子大绝大部分重力抛到前面,而使后轮不受重力而失去抓地力。这项技术经常被运用在赛车场上以来提高入弯的回头性,尤其是四驱(Evo和STI)。在柏油路面练习时如果发现你的车子在合适的入弯速度下严重的出现转向过度的话,那你可能在避震的设定或轮胎的选择上没有搞好,或者你应该换一台更适合的车子。x0dx0ax0dx0aLiftoff转向过度(上级):被广泛地运用在高速弯的滑行。利用重力转移使车子从拥有抓地里的状态转变到漂移状态。和重刹车是同样的物理原理—重量转移,但不同的是这项技术被运用在非常高速的情况下,这就需要车手对车子在高速的平衡有着很好地掌握。顶级的D1车手会在漂移的过程中运用具有进攻性的liftoff转向过度来削减动力输出。x0dx0ax0dx0a钟摆效应(上级):对头文字D熟悉的朋友应该对“钟摆”这个词有所了解了,这也是一项由拉力技术而衍生出来的。顾名思义,钟摆的意思就是说在入弯之前先将车子向弯的外侧摆动,然后再大幅度转向内侧,在重力转移的作用下破坏轮胎地抓地力而使车身发生侧抛,一般使用在入口的弧度比较小的弯位。配合liftoff转向过度,可以增强彼此的效果。在拉力过程中,钟摆是为了在没有摩擦力的路面上尽可能的增强抓地力,而漂移比赛中使用钟摆则完全因为相反的原因--让车身发生侧抛。钟摆的价值和实用性在于既可以在入弯的时候有效的减速,同时还能保证整个过程的高速状态!x0dx0ax0dx0a摆动漂移(上级):钟摆的最终形态。速度并不快,在道路的两边进行来回的侧摆,是一种直线上的飘移,也叫做“鱼摆尾”(神龙摆尾?),但是这种摆动最难的部分不只是能将车身在高速状态下的重力装移掌握得炉火纯青,还要能够让车身的摆动角度刚好在入弯的时候处于正确的入弯角度和速度。而这一动作的熟练运用也标志着车手技术的全面以及高水准。x0dx0ax0dx0a打滑(专业):顶级车手的伎俩,这个技术是指将车子的后轮使入赛道外的土地或者是草地上面,使之在瞬间丧失原有的抓地力,以获得更大的角度。这种特殊而有效的方法一般被运用在那些无法依靠本身引擎马力和速度来破坏抓地力的车子和情况下,或者在入弯时做出更具有攻击性的角度。更多地被运用在后驱车上面。x0dx0ax0dx0a跳动侧滑(专业):和前一个技术一样,这个都是充分利用路面的状况而使车子侧滑。这次是让后轮压到路旁的波浪带(赛道弯位周围红白色相间的石带),通过后轮压到波浪带而产生的跳动来使车子脱离原有的抓地力,也或者利用前轮压到波浪带产生的转向过度而产生漂移。因为在运用这项技术的时候会产生相当强烈的震动和摇摆,所以不论对于车手还使车子都十分辛苦的。x0dx0ax0dx0a长距离漂移(专业):用于顶级的竞赛中,其实质就是在离入弯还有一段距离的直线上使用手刹,提前使车子贴着边线冲入弯道。直到最近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术,目的是让车子在攻入弯线就已经发生漂移。与摆动漂移配合来使用,能够帮助车手一气呵成式的攻下整条线路。
2023-08-17 23:15:341

汽车怎么漂移

好像是打方向盘时马上拉手刹
2023-08-17 23:15:443

汽车漂移技术

汽车漂移技巧?漂移产生的条件归咎到底就是一个:后轮失去大部分抓地力,同时前轮能保持抓地力;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即可产生漂移。产生漂移的方法有: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2.转弯中拉手刹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4.转弯中猛踩刹车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是最少伤车的方法。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漂移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驾驶方式,另外在拉力赛中也是一项常用的技术。这两年漂移在国内很热门,尤其是很多年轻的驾驶者都喜欢,但是我也听说过因为方法不当而造成事故。汽车漂移操作技巧详解其实漂移是一个赛车术语,指的是使汽车前部的方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形成较大角度,导致车身打滑、弯曲的一系列操作。漂移的情况是后轮失去抓地力,前轮保持抓地力。后轮失去抓地力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后轮锁死和后轮空转弯在速度不是很高的时候踩油门,转向。车辆漂移准备1.选择马力合适的车。对于漂移来说,大马力不是必须的,事实也是如此。对于任何轨道路况,300-550之间的马力都足以满足漂移的需求。马力过高,车轮容易打滑,漂移时难以控制。2.选择一辆重量合适的车。车辆重量是漂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启动漂移、保持漂移稳定和停止漂移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力不足的车辆会利用车重开始漂移通过驾驶员的聪明技能,而重型车辆则需要更大的马力来弥补车辆的超重。车辆越重,漂移越难。3.检查刹车。为什么要检查刹车?因为练习漂移时轮胎和刹车会严重磨损,使用刹车的频率很高,也是为了安全着想,在学习漂移前一定要做好检查准备。弯曲漂移的操作技巧1.进入弯道前,保持足够的速度,轻拉手刹,使重心前移,迅速将方向盘转向弯道,同时踩下离合器,挂入低档。2.急进弯道后,注意用油门调节动力的连续性,保持平衡。3.汽车惯性拖尾后,向弯道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增加回转半径,保持踩油门,保持高速漂移和转弯。4.在驶出弯道前,保持持续供油。5.滑出弯道后,纠正方向,使车尽快与赛道平行,加挡,恢复正常行驶。整个一步要在2-3秒内完成,太早打到角球内侧,太晚打到外线。汽车漂移原理是什么汽车漂移的原理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抓地力,而前轮应该能保持抓地力。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侧向力,就会漂移。漂移是一种驾驶技巧,也叫“甩尾”,驾驶员通过转向过度使汽车侧滑。一般来说是相对于咬地。漂移主要用于路况变化较大的表演或赛车活动中。由于路面的摩擦特性,在越野拉力赛中经常使用。而其他赛车很少使用漂移技术转弯,因为在一般的沥青路面上漂移转弯时速度损失比较大,轮胎磨损也比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否则车手在比赛中不会经常使用这种技术。漂移的条件:只要后轮在质心侧力产生的转动力矩小于前轮在质心侧力产生的转动力矩,车尾就会向外滑动,就会发生漂移。后轮相对静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的现象是漂移。精确控制质心与前后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相对角度和距离,以及相对函数关系,可以使漂移过程可控。汽车漂移操作技巧详解汽车漂移原理是什么@2019汽车如何漂移汽车漂移操作技巧详解漂移其实是一种赛车用语,是指让车头的指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之间产生较大的夹角,使车身侧滑过弯的系列操作,漂移产生的条件是使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前轮保持抓地力,后轮失去抓地力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后轮抱死和后轮空转,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即可产生漂移。汽车如何漂移?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2、转弯中拉手刹。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4、转弯中猛踩刹车。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汽车漂移准备1、选择合适马力的车对于漂移来说大马力是没必要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对于任何的轨道路况来说,300-550之间的马力足以满足漂移的需求,如果马力过大的话,车轮就容易打滑,这样漂移的时候就很难控制。2、选择合适重量的车车重在漂移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车重对于漂移的启动、保持漂移稳定及漂移的停止都起到重要作用,马力不足的车会利用车重,通过驾驶员的高招技术开始漂移,然而重型车则需要更多马力来弥补车重过重,汽车越重,就越难漂移。3、检查刹车为什么要检查刹车?因为在练习漂移的时候会严重磨损轮胎以及刹车,使用刹车的频率非常高,所以学习漂移前一定要做好检查准备也是为了安全着想。过弯漂移操作技巧1、进入弯道前,保持足够的速度,轻拉手刹,使重心前移,迅速往弯道方向打方向盘,同时踩离合,挂低档。2、猛向弯道打方向后,此时注意用油门来调整动力的持续性并维持平衡。3、车尾随惯性甩出后,为增加回转半径往弯道的反方向打方向盘,持续踏油门,保持高转速漂移过弯。4、在要漂移出弯道前,保持持续给油。5、滑出弯道后,矫正方向,使车尽快和赛道平行,加档位、恢复正常行驶,整个步骤要在2-3秒内完成,过早则会撞到弯道内线,过晚则会撞向外线。@2019
2023-08-17 23:15:521

哪位解释下汽车漂移时候的物理原理,要具体的过程分析啊

汽车漂移的时候 必须是: 车尾部位与车头有偏转角度 也就是说这时候车子不能跟 行驶的道路 平行 或者 道路是弯曲的 前轮刹车速度变慢 汽车尾部由于惯性 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 这时候尾部 会向前移动很大的距离 也就是说 前轮移动的距离 没有后轮的远此时 前轮控制方向 做弧形的运动 那么就形成了 这样一个状态:前轮做的弧形运动半径 小于 后轮的弧形半径 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状态:汽车尾部 绕了个大圆圈 前轮只饶了一个小圆圈 汽车就完成了 漂移。
2023-08-17 23:16:002

怎么挂档漂移和惯性漂移?

我来把我这一年多来练习漂移的经验和知道的要领在这里系统的说一下。首先,我来说说为什么要漂移。 漂移不只是因为好看才发明的,而车辆在失控时的“漂移”现象,也只是能称为侧滑 而已,正如我经常提及的那句话,POWER IS NOTHING WITH OUT CONTROL。漂移也是如此。 只有你能随心所欲的控制了这个技术动作,那时才叫你会漂移,如若不然,只能说你是在练习漂移。而我自己目前,也只是练习漂移而已。那为什么要漂移呢?那就是另车更快的过弯的一种方法,当然,漂移也是一种特技动作,不可否认漂移的确从视觉上和感官上很有吸引力。 也有一种说法,说只有四个轮胎紧咬地面,靠走线位,切APEX,才是最快的过弯方法,漂移过弯比这种走线位的方法慢。其实未必,首先看是什么地面,如果是柏油路,速度非常快,一般走线位比较好,因为这样最安全,速度越快漂移越不好控制。其实只要是高速过弯轮胎多少都会产生漂移,甚至你察觉不到。 这就涉及一个轮胎与地面摩擦力的临界状态,什么是临界状态呢?经过实验。轮胎与地面保持滚动摩擦,也就是基本不打空转的时候摩擦力最大。当轮胎开始打空转,变成滑动摩擦时,摩擦力反而下降20%。所以,当轮胎保持在要滑,又没滑的时候,这就是摩擦力发挥到大极限的时候,ABS也就是根据这发明的。 所以,当你觉得你的轮胎还是紧咬地面时候,说明你还没有把轮胎的的摩擦力发挥到极限。当车漂移的时候,当然是已经超越了最大摩擦力,所以这时速度比咬地时快,如果你能很好的控制漂移的路线,用漂移走出线位来,当然比单纯的咬地要快。这还涉及一个角速度和线速度的问题,太深了就不提了。不过人家真正的高手可以确保用轮胎的临界状态去走线位,那真是最快,咱们普通人就先别要求那么多了。 再说说什么车可以练习漂移,重心高的车不行,比如越野车,SUV,这样的车最好别试,即使是后驱也别试,容易翻车。减震特别软的车,没改装的车不行。也是容易翻,还特别不好控制。还有就是特贵的车,不建议呵呵。撞了心疼。 说完了车,该说地面了,什么地面比较合适呢,本人觉得土路最好,其次是水路,沙石不太好,首先北京就没有沙子路,石头这玩意就算了,除非轮胎不想要了。如果你选择比较平整的柏油路也行,就是需要胆量和技术好一点,因为柏油路需要比较高的速度才行。 对轮胎的磨损也最大。雪路比较特殊,其实雪路我认为是最好玩,难度也比较大的。因为要想漂起来,雪路最容易。最后说说什么车比较适合练习漂移。首选当然是后驱,如果您拥有一台高性能的后驱车,又对漂移有兴趣,那么我恭喜您,这是最好的选择。您也不需要考虑惯性漂移,您只要练会POWERSLIP就够厉害的了,方法N简单,入弯,减档,弯中前段猛加油,产生OVERSTEER(转向过度)后控制方向。 绝对够潇洒。如果您有台比如WRX一般的或者EVO一样的四驱车,那么漂移的方法和前驱基本相同,直接参考前驱就差不多了,其实有的四驱系统和后驱十分相似,是偏向后驱的,可以做和后驱基本一样的动作,这里就不说了,前面都是废话,现在就说前驱吧。 前驱要想做漂移没有足够的速度是不行的,所以比较费劲。首先从拉手刹方法说起,手刹这玩意我现在已经很少用了,用的时候也很小心,主要是因为用手刹不但是笨方法,而且占了一只手,只留一个手扶方向盘。很危险,我那次撞到了弯外的台阶上,就是因为只有一只手扶着方向盘。结果坏了左前避震,左前左后两条轮胎 前保险杠也牺牲了。继续说别的方法,重量转移法。也可以叫负重转移啦,也就是之前我提过的弯前制动和弯内制动法。当你高速入弯之前,车的重量是几乎平均分配在四个轮子的,所以,当你在入弯时,大力踩下刹车。这时车身由于惯性,把部分负重转移到两个前轮,后轮这时的负重就相当的小,摩擦力自然也小了,这时猛打方向,车尾就会甩起来。其实所说的弯中弯前收油门,道理和这两个一样,都是靠前轮增加负重后轮减小负重。 然后我再说说惯性漂移,这里也直接引用我以前写的--这里补充一点,开始向右打的原因也和负重有关,目的就是给右前轮增加负重,然后靠惯性,让车身以右前轮为基准旋转。 一般柏油路使用惯性漂移比较吓人,我问看我漂移的的朋友什么感觉,人家说反正比较可怕,车身突然扭过去,四个轮子一起冒烟,横着滑过去。最后,给大家说说雪地漂移,雪地可以说是练习漂移的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即使是前驱,也可以轻易做出和后驱一样的感觉来。 而且用之前的笨方法就是拉手刹最好玩。入弯,打方向的瞬间,或刚打方向就马上拉手刹,尾部侧滑,松开手刹控制方向,要领是让车平稳的过弯,回轮的时候速度要稳,不能太快。试几次我相信有心的朋友就能练好,那种过90度弯,过弯时车头直指弯心,你必须看着侧面车窗控制方向的感觉绝对爽:)不过我也付出过代价,速度太快,横着滑到弯外,撞上台阶,最后造成后桥变形,不得不花银子换新的。 (选读篇)最最后,给大家说说最高级的漂移方法。这些都是我基本没在生活中试过的。方法一scandinavianflick参赛车都是没有ABS的。刹车一脚就可以抱死,选手在一般是土路上,反正不是柏油路,高速冲入弯内,根据经验判断切弯的路线,然后一次性把轮子抱死,这时抱死的前轮基本没有导向力,所以无论你怎么打都不会改变车的方向。 然后这是开始打轮,比如是朝右,打到一定程度时也基本滑到了要入弯的地方,迅速松开刹车,这时由于前轮胎突然恢复导向力,迅速把车身拉向右侧,车身高速向右侧旋转,产生漂移,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并不复杂。但是要想掌握好时机,和前后的速度。真不是简单的事。我只在雪地上试过,因为轿车有ABS不能锁死,所以只有雪地和没ABS时比较相象>。 方法二连续漂移法,其实我觉得更应该叫S弯漂移法。道理和前面的基本一样,其实是上面的方法的延伸。熟悉比赛的朋友都知道该如何过S弯吧。就是切两个连续弯的APEX,尽量走直线,这样速度最快,但如果是土路,雪路,弯度大,肯定会产生漂移,怎么办呢,这个方法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如果你觉得,完成第一个漂移后紧接着打反方向,去做另一个漂移,那就错了,有两点你没考虑到,第一,S弯一般比较急,没时间等车身慢慢的去旋转回来,第二,干打方向只是单纯的等车转过来,你没办法决定车什么时候转过来,这时你就错过了第二个漂移的切入点。 好了,这个方法就是来对付这个问题的。假设一个土路S弯,先右转,紧跟着左转,高速入弯,先让车产生向右的漂移,如果弯很窄就需要用走惯性漂移的路线,先往左打,然后猛的朝右打,这时车开始入第一个右弯,当漂移到一定位置时,这时车身已经有点转向过度了,然后保持大油门(关键),把前轮猛的打向左边,别以为这时车会马上左转,绝对不会,当你保持大油门时,前轮驱动力过大,打滑后导向力同样很小,跟上面一样,这时车身只会很慢的旋转,这时是最奇怪的时候,因为车正在朝右漂移,但轮子朝左,而且车身几乎没改变方向。 哈哈这时已经漂到第二个弯了,需要左转了,当你到达第二个切弯点时,迅速减小油门(关键),这时原来已经打好方向的朝左的前轮迅速获得导向力,快速的带着车身朝左旋转。开始进行第二个漂移,这样就成果的完成了连续漂移过S弯。整个动作是由两个漂移甚至是惯性漂移完成的。神奇吧,嘿嘿,快找个游戏试试吧,生活中我看咱们就算了吧。 说了一大堆,好累,希望大家研究的同时,也注意安全,多思考,开始同学习。要多用脑啦,千万别光是傻做哦。 补充一点,关于HEELANDTOE趾跟动作,想流畅的过弯,不会这个动作是不行的,懂的朋友我就不说了,给不懂的朋友说两句,就是入弯前要换档,换底档,但高速入低档变速箱里齿轮的速度就会不匹配,生挂就会拽车,也废离合器片,就需要哄油门提高另一端的齿轮速度。但入弯前又要减速,所以右脚就忙不过来,就需要这个动作,用脚尖踩刹车,脚跟哄油门,一次到位,挂档,入弯。 我是采用TOEANDTOE用前脚掌左侧和右侧同时控制刹车和油门。根据你的踏板位置和习惯来决定。其实前驱过弯还有一种左脚制动技术,太深太深,这里讲漂移就不多说了。 汽车产生漂移的原理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汽车产生漂移的原理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真正的漂移: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重要讲解: 最大漂移角度 : 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 DRIIFT : 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 UP 下漂移角度比4WD大.)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 反对意见出现 ,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 漂移的出弯: 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 对于前驱车, 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 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 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 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 对于后驱车,最主要*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 注意整个漂移过程中(包括产生、中途、结束)车身都是在向外滑的,所以准备出弯的时候不要把车头指向路外侧,而是应该指向内一点,让车滑到路最外侧时横向速度刚好为零,这就是完美的出弯。 后记: 开不同的车做漂移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了解车的特性;在不同路面上也要有适应过程。在拉力赛中,因为每个弯的具体情况都是不知道的,即使在上一赛季已经跑过这赛段,路面也不会与以前相同。所以拉力赛中过弯都崇尚“慢进快出”的原则--进弯前速度慢一点,看清楚弯道之后就可以加大油门出弯。用这个原则过弯不但不会慢很多,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2023-08-17 23:16:092

怎么漂移?

刹车漂移操作方法如下:1、入弯时重踩刹车并降档,让车重心前移。2、猛切方向盘使车尾甩出。3、反打方向盘修正进弯角度。4、保持车速以滑行到可出弯的角度。5、配合方向盘,瞬时重踩油门出弯。特别提示:漂移驾驶会让水温迅速升高,为了保护发动机,一段时间后要让发动机及时散热,必要时可浇点水。动力漂移操作方法如下:1、进弯前减速并降档,放油门并小切方向盘.2、进弯后大脚油门,驱动轮会应马力抬大而抓不住地面,而让车尾甩出.3、此时用油门控制转向程度,油门愈重,转向角度愈多,车头对到出弯点后,再顺顺地出弯.特别提示:漂移时的场地不仅需要没有行人和车辆,更要小心漂移时撞上障碍物。漂移是一项刺激又烧钱的运动,不仅费油废轮胎,还具有一定危险性,但是相比较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这些都能在我们进行漂移时随着后视镜的烟雾抛到脑后。危险,高成本,无与伦比的刺激,这就是汽车运动的魅力所在。
2023-08-17 23:16:3512

汽车漂移都要具备什么条件?

后驱车可以做的更完美,向左拐的时候车速要控制在2档或3档,然后像你要拐的方向转动方向盘,然后稍稍加点油门,方向再往反方向打就可以了,最好找无人无车路况好的的地方玩。漂移是赛车术语,指让车头的指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之间产生较大的夹角,使车身侧滑过弯的系列操作。又叫"侧滑"、"滑胎"或"甩尾"。通常相对于咬地过弯(Grip,一种维持车辆轮胎抓地力的过弯方式),漂移主要用在表演或是路况变化较大的赛车活动,其中又以越野拉力赛里应用频率较多,而其他竞速类的赛车则鲜少运用漂移技巧过弯。这主要原因是漂移虽然可以在过弯时保持较高的引擎转速,但由于在一般柏油路面上过弯时车速减损较多,再加上轮胎损耗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车手并不会经常在竞赛过程中使用此技巧。
2023-08-17 23:17:041

跪求飘移技巧

www.elyseecars.com.cn/ www.carkee.com/info.jsp?page=93
2023-08-17 23:17:133

汽车漂移操作技巧详解

其实漂移是一个赛车术语,指的是使汽车前部的方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形成较大角度,导致车身打滑、弯曲的一系列操作。漂移的情况是后轮失去抓地力,前轮保持抓地力。后轮失去抓地力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后轮锁死和后轮空转弯(一般情况下后驱用动力,前轮 汽车漂移操作技巧详解 其实漂移是一个赛车术语,指的是使汽车前部的方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形成较大角度,导致车身打滑、弯曲的一系列操作。漂移的情况是后轮失去抓地力,前轮保持抓地力。后轮失去抓地力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后轮锁死和后轮空转弯(一般情况下后驱用动力,前轮用手刹,专业漂移车手经常做。 汽车如何漂移? 1.直道上拉手刹后转向。2.转弯时拉手刹。3.在直路上行驶时,猛踩刹车,然后转向。4.转弯时要急刹车。5.有足够动力的后轮驱动(或者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趋于后轮驱动的四轮驱动)在速度不是很高的时候踩油门,转向。 车辆漂移准备 1.选择马力合适的车。 对于漂移来说,大马力不是必须的,事实也是如此。对于任何轨道路况,300-550之间的马力都足以满足漂移的需求。马力过高,车轮容易打滑,漂移时难以控制。 2.选择一辆重量合适的车。 车辆重量是漂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启动漂移、保持漂移稳定和停止漂移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力不足的车辆会利用车重开始漂移通过驾驶员的聪明技能,而重型车辆则需要更大的马力来弥补车辆的超重。车辆越重,漂移越难。 3.检查刹车。 为什么要检查刹车?因为练习漂移时 轮胎 和刹车会严重磨损,使用刹车的频率很高,也是为了安全着想,在学习漂移前一定要做好检查准备。 弯曲漂移的操作技巧 1.进入弯道前,保持足够的速度,轻拉手刹,使重心前移,迅速将 方向盘 转向弯道,同时踩下离合器,挂入低档(油门不松,使发动机高速转动空后轮失去抓地力)。 2.急进弯道后,注意用油门调节动力的连续性,保持平衡。 3.汽车惯性拖尾后,向弯道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增加回转半径,保持踩油门,保持高速漂移和转弯。 4.在驶出弯道前,保持持续供油(新手可以在驶出弯道前减油刹车,总之前提是控制好车辆行驶轨迹)。 5.滑出弯道后,纠正方向,使车尽快与赛道平行,加挡,恢复正常行驶。整个一步要在2-3秒内完成,太早打到角球内侧,太晚打到外线。 汽车漂移原理是什么 汽车漂移的原理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全部)抓地力,而前轮应该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一小部分,最好能获得额外的抓地力)。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侧向力,就会漂移。 漂移是一种驾驶技巧,也叫“甩尾”(甩尾一般指FF,而漂移一般指FR和4WD),驾驶员通过转向过度使汽车侧滑。一般来说是相对于咬地(Grip,一种保持车辆轮胎抓地力的转弯方式,即不超过后轮侧滑角)。漂移主要用于路况变化较大的表演或赛车活动中。由于路面的摩擦特性,在越野拉力赛中经常使用。而其他赛车很少使用漂移技术转弯,因为在一般的沥青路面上漂移转弯时速度损失比较大,轮胎磨损也比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否则车手在比赛中不会经常使用这种技术。 漂移的条件:只要后轮在质心侧力产生的转动力矩小于前轮在质心侧力产生的转动力矩,车尾就会向外滑动,就会发生漂移。后轮相对静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的现象是漂移(从专业角度来看,车辆后轮滑动超过最大滑移角就是漂移)。精确控制质心与前后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相对角度和距离,以及相对函数关系,可以使漂移过程可控。 汽车漂移操作技巧详解 汽车漂移原理是什么 @2019
2023-08-17 23:17:321

请从运动学和力学的角度简述汽车漂移的物理原理~

我就简单解释一下 语言组织能力不行 漂移从运动学的角度上讲 就是赛车做圆周运动的同时 赛车自身又做了微小的旋转运动 当然是旋转的角度非常小 使得赛车保持最佳的出弯角度 两种运动导致漂移现象产生 力学角度就是 赛车转弯时所受的离心力和 轮胎与路面产生的横向摩擦力 两种力的作用结果
2023-08-17 23:17:391

前驱车怎么漂移漂不动?

前驱车漂移漂不动,可能是方法不对,以下是技巧:1、前驱车漂移需要一点的速度,在过弯前把手刹的按钮按住(注意拉的时候足够就好不要拉住不放)进弯前用高挡(60-90)进弯,在感觉以经有转弯的惯性的时候拉手闸车屁股会一下子划出去然后快速打反方向盘用低挡轰油门就可以漂移啦;2、注意,前驱车和后驱车不同,前驱车的后轮本身没有动力,也就是说后轮是“阻力轮”,不能像后驱车的后轮那样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也就是说,前驱车的漂移和不同;3、前驱车漂移原理是提前使汽车突破转弯是需要的“向心力”的极限,使车出于“失控”的状态,从而使“静摩擦力”变成“动摩擦力”,让“动摩擦力”为汽车提供足够的“向心力”,使汽车转弯。百万购车补贴
2023-08-17 23:17:471

汽车原地飘逸的原理

难了
2023-08-17 23:17:565

前驱车漂移教学?

前驱车漂移教学:1、把“前驱车漂移”技术简单理解为“拉手刹”。其实不然,后驱车漂移也有“拉手刹”这个动作。“拉手刹”这个动作只不过是使汽车转向不足而已,如果是后驱车的话倒好办,后轮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从而获的足够的“动摩擦力”;2、注意,前驱车和后驱车不同,前驱车的后轮本身没有动力,也就是说后轮是“阻力轮”,不能像后驱车的后轮那样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也就是说,前驱车的漂移和不同;3、其实前驱车的漂移就是我们常常见到但有忽视的“推头”和“侧滑”,它的原理是提前使汽车突破转弯是需要的“向心力”的极限,使车出于“失控”的状态,从而使“静摩擦力”变成“动摩擦力”,让“动摩擦力”为汽车提供足够的“向心力”,使汽车转弯。百万购车补贴
2023-08-17 23:18:101

汽车漂移动作是怎样做出来的?

跑车才能完成的动作,在高速的情况下,如果是入右弯方向盘先转右,松油门,踩刹车,立即松开刹车,方向盘转左同时踩油门!普通车不要试噢,这是专业比赛中才会有的,谢谢采纳!
2023-08-17 23:18:204

车子漂移是靠前轮还是后轮?为什么?

  车子漂移是前轮控制方向,后轮保持转动以更快加速,"漂移"一词一般是指汽车打侧车身过弯的动作,但其实漂移的方法是因车而异的。  飘移则是在车辆不完全失控的前提下,在入弯时就调整车的姿态与出弯方向一致并控制这一姿态到飘移结束,利用车的速度和惯性滑行过弯。这种状态下车就没有动态定点了,而是以该弯道的最佳路线为基准线,整辆车做动态滑行。在飘移的时候,感觉就好像车在冰面上横着滑出去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四轮飘移。这种技术对车的速度,姿态以及重心的掌握要求都是很高的。
2023-08-17 23:18:292

求汽车漂移的物理数学原理,看这里!!!>>【我不是开赛车的!!我是做游戏的!】

你这样也太不费劲了吧~~~
2023-08-17 23:18:475

汽车中的“漂移”是什么?家用车可以漂移吗?

技术
2023-08-17 23:19:034

汽车漂移的原理是什么?

汽车漂移原理是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前轮保持抓地力。以下是相关信息:1、常见漂移:手刹转向:手刹刹车锁死后轮使之失去抓地力而作圆周运动。由于车辆是在一瞬间急刹因此车身摆动幅度很大所以这种漂移很好看。当需要急转弯时就需要使用手刹。具体操作程序是:在转向前先降速在进入弯道时使用手刹根据路面和速度调整手刹程度和时间。在车辆驾驶途中使用手刹有可能会造成损坏。2、弹离合:在入弯时迅速踩下和放开离合感觉像是弹开一样使驱动轮在瞬间失去抓地力配合方向和刹车而产生侧滑。
2023-08-17 23:19:531

漂移是什么原理

汽车漂移的原理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抓地力,前轮保持抓地力。只要汽车前轮有一定的侧向力,就会漂移。当汽车后轮失去抓地力时,汽车前轮也会失去一小部分抓地力,但不会影响汽车漂移。汽车漂移是一门驾驶技术,驾驶员只有掌握熟练的技巧才能控制汽车漂移。汽车漂移时,驾驶员通过过度转向使汽车侧滑,这是一种既能保持轮胎的抓地力,又不超过后轮侧滑角的过弯方法。赛车漂移只有在表演或赛车活动中才能看到。汽车漂移是一种过弯技巧。汽车漂移的时候轮胎磨损比较大,所以要经常更换汽车的轮胎。从专业角度来说,使车辆后轮滑行超过最大侧滑角就是漂移。车辆在行驶时,利用一些技巧将车辆后轮的相对静摩擦力转化为滑动摩擦力,这就是漂移。在此,建议车主在日常驾驶过程中,不要随意漂移。这种驾驶方式很危险,也会影响其他车辆。百万购车补贴
2023-08-17 23:20:001

漂移原理

汽车漂移的原理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抓地力,而前轮保持抓地力。只要前轮有一定的侧向力,就会漂移。当汽车后轮失去抓地力时,汽车前轮也会失去一小部分抓地力,但不会影响汽车漂移。汽车漂移是一门驾驶技术,司机只有掌握熟练的技巧才能控制汽车漂移。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使车辆后轮滑行超过最大侧滑角就是漂移。车辆行驶时,利用一些技巧将后轮的相对静摩擦力转化为滑动摩擦力,这就是漂移。如何漂移:1.直线行驶时,拉手刹,打满方向,踩离合器,挂一档。2.深踩油门。车尾甩出后,把方向盘打回去,继续给车门加油。3.当你要出弯时,保持油门。4.漂移出弯道后,调整方向盘,换挡,让车保持直线行驶。当然,漂移对汽车也是有害的:1.对轮胎的伤害:汽车漂移时会对汽车轮胎造成很大的磨损,尤其是普通汽车的轮胎抓地力较弱,在汽车漂移的过程中容易打滑,会使汽车失去平衡,影响行车安全,严重的会缩短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2.制动系统也有损坏:车辆的漂移速度比较慢,但是车辆的油门很大,手刹在这个过程中会使车辆的制动系统磨损,也会影响车辆的底盘。频繁漂移会降低车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百万购车补贴
2023-08-17 23:20:071

汽车漂移的原理和技巧

1
2023-08-17 23:20:175

汽车漂移的物理原理

汽车漂移的原理是什么汽车漂移的原理是在汽车后轮失去抓地力的同时保持前轮抓地力,形成尾部上浮的感觉。漂移是一种驾驶技能,主要用于路况变化较大的表演或赛车活动,利用路面的摩擦特性。一般来说,赛车很少使用漂移,因为漂移和过弯会降低车速,同时会增加轮胎磨损,不利于赢得比赛。常见的漂移技术如下:1。用手刹使后轮失去抓地力,做圆周运动漂移。这种漂移摆动幅度大,观看起来更加震撼。需要注意的是,手刹转向是一项专业技术,如果在行驶中随意刹车,可能会损坏机器。2.踩下离合器漂移。车辆进入弯道时,迅速踩下离合器再松开,使驱动轮瞬间失去抓地力,配合方向和制动产生侧滑。3.靠重力漂移。进入弯道后车辆稍微减速,转弯时踩油门加速,车辆重心瞬间向后偏移,使得前轮胎已经在转弯但后轮胎还在直线行走,重力产生的惯性导致车辆打滑。
2023-08-17 23:20:321

汽车为什么会漂移?漂移是什么原理

漂移原理是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前轮保持抓地利.前驱车玩漂移必须是手动手刹,后驱则可忽略。常见飘移:手刹转向:手刹刹车,锁死后轮使之失去抓地力而作圆周运动。由于车辆是在一瞬间急刹,因此车身摆动幅度很大,所以这种漂移很好看。当需要急转弯时,就需要使用手刹。具体操作程序是:在转向前,先降速,在进入弯道时,使用手刹,根据路面和速度调整手刹程度和时间。在车辆驾驶途中使用手刹,有可能会造成损坏。弹离合:在入弯时,迅速踩下和放开离合,感觉像是弹开一样,使驱动轮在瞬间失去抓地力,配合方向和刹车而产生侧滑。重力漂移:车辆在进弯时适当减速,然后在出弯时全力踩下油门,车辆的重心瞬间转移到后面。前轮已经在转向,而车辆后轮还在直线运动,重力产生的惯性把车辆的后轮继续按直线运动产生侧滑。但必须动力充沛才能成功。刹车漂移技术:这是漂移中的高技术动作,<头文字D>片中主角用的应该是这种技术。就是在高速入弯时重力踩下刹车,同时换挡,配合方向盘,使车辆甩尾。这种技术要求人车高度合一。
2023-08-17 23:20:401

汽车为什么会漂移?漂移是什么原理

失去抓地力产生打滑现象就是飘移
2023-08-17 23:20:493

汽车漂移的原理是怎样的啊?请用物理学的角度来帮我透析下!谢谢!

漂移的产生的原理就是: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就会产生漂移。 关于具体怎样漂移: 漂移的完美完成还要有一个前提——保持前轮的抓地力。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后驱车不用担心)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用刹车产生的惯性使重心前移来增大前轮压力) 再就是使后轮失去抓地力: 漂移不论在游戏中还是现实里都是令人炫目的技术 前面提到了3种理论方法: 1。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就是重力转移) 最后,还是要联系实际,产生漂移的方法就是: 1 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 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 通常只用3、4方法,1、2方法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基本状况了解后,我们再来逐一分析: 1 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盘——就是利用后轮与地面产生负速度差来达到使后轮失去抓地力的目的从而漂移; 2 转弯中拉手刹——利用在转弯过程中,突然拉手刹,使重心突然前移,后轮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盘——原理同1,不过速度损耗比1要小,因为刹车产生的惯性比手刹的要小; 4 转弯中猛踩刹车——原理同2,也是速度损耗较2要小; 5 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盘——看FD起步时,你是否发现,其车的后尾有点摆动,就是利用突然加速(加速度要足够大),使后轮与地面产生正速度差,以失去抓地力从而漂移。像FR型的车(就是前置引擎, 后轮驱动——引擎在车头,通过传动杆把动力传给后轮,再由后轮传到地面)车,由于驱动关系,可以在瞬间获得动力,所以在看FD起步时,车尾会摆动。这时只要适当打方向盘就可以漂移。(定点漂移) 最后,漂移的完整步骤: 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要领 在入弯前要保持高速,按照速度和弯道的不同找到入弯前的一个“预甩位”,将车头打向入弯位的相反方向,从视觉判断等车子到达“预甩位”马上制动(刹车),但不要松开油门,迅速将车头打回到入弯的方向,这时由于突然转向,使得车头和车尾产生反力(力的方向不同),车轮会在瞬间锁死,而因为高速带来的惯性会使车子以高速度不断地向前滑,车尾则因冲力会快速地朝车头摆正,所以在外面看会看到车头不动而车尾在做弧型的摆动,形成一种“漂移”的现象。最终车子会以与出弯直路平行的方向过弯,当车头对准直路后马上换档踏油门,车子便会以高速完成整个过弯过程。 按顺序来就是: 1。在进入弯道前,保持足够的速度 2。进入弯道前,轻点刹车,挂低档(使引擎空转,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往弯道方向的反向打方向盘 3。迅速往弯道方向打方向盘,踏刹车,同时注意用油门来调整平衡 4。车尾随惯性甩出后,往行进线打方向盘(就是弯道的反向),踏油门,转速足够后,挂高档加速 5。在要漂移出弯道前,松油门点刹车,控制路线 6。滑出弯道后,踏油门,矫正方向,使车尽快和赛道平行。 整个步骤要在2~3秒内完成,过早则会撞到弯道内线,过晚则会撞向外线。 另外挂低档之前,左脚踩离合器,右脚用脚趾踩刹车同时用脚后跟踩油门把引擎转速保持在一个相当的转速上(是一种挂低档时防止车身摇晃的技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拉力赛车比赛转弯时,明明是左弯但却先要右转,然后再左传。还有一点,就是先右转,然后再左转的另一层意义。如果是左弯,而车只往左打方向盘,那么由于惯性,这时,右前轮的压力最大,轮胎随时可能爆胎。因而先右打方向盘,使重心移到左前轮,再左转即可!!主要是惯性和摩擦力
2023-08-17 23:20:591

跑车的飘移原理是什么

摘要:跑车原理-工艺-技术篇:对跑车的漂移原理进行阐述,让消费者了解其原理,从而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内容由懂视网整理,提供给您参考。跑车的飘移原理是什么漂移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产生漂移的方法有: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2.转弯中拉手刹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4.转弯中猛踩刹车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甩尾中的控制: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真正的漂移: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重要讲解:最大漂移角度: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DRIIFT: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UP下漂移角度比4WD大.)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反对意见出现,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漂移的出弯: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对于前驱车,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对于后驱车,最主要*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注意整个漂移过程中(包括产生、中途、结束)车身都是在向外滑的,所以准备出弯的时候不要把车头指向路外侧,而是应该指向内一点,让车滑到路最外侧时横向速度刚好为零,这就是完美的出弯。后记:开不同的车做漂移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了解车的特性;在不同路面上也要有适应过程。在拉力赛中,因为每个弯的具体情况都是不知道的,即使在上一赛季已经跑过这赛段,路面也不会与以前相同。所以拉力赛中过弯都崇尚“慢进快出”的原则--进弯前速度慢一点,看清楚弯道之后就可以加大油门出弯。用这个原则过弯不但不会慢很多,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2023-08-17 23:21:081

汽车漂移技术的要领是什么?

s
2023-08-17 23:21:194

汽车漂移的具体步骤及对车的要求?

漂移原理是后轮失去抓地力,同时前轮保持抓地利.前驱车玩漂移必须是手动手刹,后驱则可忽略。常见飘移方法:手刹转向:手刹刹车,锁死后轮使之失去抓地力而作圆周运动。由于车辆是在一瞬间急刹,因此车身摆动幅度很大,所以这种漂移很好看。当需要急转弯时,就需要使用手刹。具体操作程序是:在转向前,先降速,在进入弯道时,使用手刹,根据路面和速度调整手刹程度和时间。在车辆驾驶途中使用手刹,有可能会造成损坏。  弹离合:在入弯时,迅速踩下和放开离合,感觉像是弹开一样,使驱动轮在瞬间失去抓地力,配合方向和刹车而产生侧滑。  重力漂移:车辆在进弯时适当减速,然后在出弯时全力踩下油门,车辆的重心瞬间转移到后面。前轮已经在转向,而车辆后轮还在直线运动,重力产生的惯性把车辆的后轮继续按直线运动产生侧滑。但必须动力充沛才能成功。  刹车漂移技术:这是漂移中的高技术动作,<头文字D>片中主角用的应该是这种技术。就是在高速入弯时重力踩下刹车,同时换挡,配合方向盘,使车辆甩尾。这种技术要求人车高度合
2023-08-17 23:21:401

赛车漂移的原理是什么?

离心力
2023-08-17 23:21:497

跑车的飘移原理是什么

惯性
2023-08-17 23:22:0812

漂移的原理是什么?

惯性吧?
2023-08-17 23:22:3510

汽车为什么要漂移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满意请采纳
2023-08-17 23:23:011

开车怎么漂移?自动波的车能漂移吗?

绝对经典——汽车漂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漂移技术不完全解析!! 一. Inertia-Drift 松油门并利用惯性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120度以上的大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松油门并同时猛切方向盘. 2.车子开始滑行后,降档并加油门,让车辆一边打滑一边出弯. 3.若只想小甩一下,可以不降档. 二.Breaking-Drift 踩刹车并利用车身重心转移,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90度以上的弯角).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时重踩刹车并降档,让车重心前移. 2.猛切方向盘使车尾甩出. 3.反打方向盘修正进弯角度. 4.保持车速以滑行到可出弯的角度. 5.配合方向盘,瞬时重踩油门出弯. 三.Sidebreak-Drift 拉手刹车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F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尚未到一般的入弯点处,提早切方向盘,然后拉手刹车使车辆侧滑. 2.滑行时立即降档,并保持滑行状态到过弯顶点. 3.到达弯顶点时,几即大脚油门出弯. 四.Straight-Drift 入弯前的直线处,就开始甩尾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车种,适用于狭窄之90度弯).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的直线上就开始切方向盘. 2.车子开始滑行时,同时降档并保持油门深度. 3.滑行入弯点后,方向盘同时反向修正. 4.车头以朝向出弯口的姿势进入弯道. 5.车头对到出弯口时,即大脚油门直进出弯. 五.Power-Drift 利用改装后驱车的大马力,大扭力,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减速并降档,放油门并小切方向盘. 2.进弯后大脚油门,驱动轮会应马力抬大而抓不住地面,而让车尾甩出. 3.此时用油门控制转向程度,油门愈重,转向角度愈多,车头对到出弯点后,再顺顺地出弯. 六.Shift-Drift 利用降档使车身重心转移,并让车尾甩出的过洼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略微提升车速,进弯时切方向盘,然后踩刹车并同时降档. 2.此时车辆重心前移,车尾会突然向外甩出. 3.松开刹车并大脚油门出弯. 七.Feint Motion 利用左右重心移动使车尾甩出的过弯方式,也就是一般俗称的惯性滑移(假右甩真左甩,适用于FR,RR车种).操作程序如下: 1.进弯前不切到外侧,反而保持在中线附近. 2.方向盘在一瞬间往弯外方向切,瞬时刹车使车身重心往前移. 3.此时方向盘往前进方向用力猛切,车子会以Breaking-Drift的原理甩出. 4.滑行时退档放刹车,再大脚油门出弯. 八.4WD-Drift 四驱车过弯时稍微滑行甩尾的过弯方式.操作程序如下: 1.入弯前加速,入弯时对准弯顶点,用力切方向盘并刹车降档. 2.车子略呈Straight-Drift的方式滑行进弯. 3.过弯顶点时,大脚油门直线出弯. 漂移技术入门(10项) 弹离合(初学级):能够比较理想的直接破坏掉轮胎的抓地力。通过对离合踏板的踩击导致扭力在传动系统的不均匀传递来使后轮失去牵引力。所谓的踩击的意思就是说:迅速而有力的将离合踏板踹到底,然后再迅速的抬起。一般运用在比较窄,没有足够的空间利用重心转移造成甩尾的入弯处。在低速时进行强力的弹离合,是最直接有效能够在瞬间使节流阀完全开启的办法。而在有一定的速度的基础下或这是正在侧滑的过程中,则要轻而柔和的弹离合。只可能运用在后驱车。 手刹(初学级):最早是在拉力赛中被运用。在拉起手刹锁住后轮的同时,导致了整个后车身的侧滑开始。因为需要使车尾发生侧滑而刚好甩到一个正确的入弯角度,所以一个很流畅,力度和时间刚好的手刹使用过程是很难掌握的。拉手刹时不要太紧张,不用太狠,也不用太高,足够就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松开手刹扣,因为拉手刹的过程并不长,要保证在适当的时候,手刹能够顺畅而快速的放掉。这个基础的技术能够运用在任何速度,任何弯角,任何车,即便是专业的漂移车手也经常会运用手刹在侧滑的过程中来纠正车身侧滑的角度。 作者:熵 2005-11-11 19:36 回复此发言 2 绝对经典——汽车漂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漂移技术不完全解析!! 锁档(中级):这是一个在减速过程中的弹离合。以适当的引擎转速接近弯道,迅速的踩击离合器,并且降档,利用引擎的出力来使后轮急剧的减速以致发生侧滑。当然,这对你车子的传动系统来说会比较辛苦。而车子具体的动作,反映和程度,完全取决于车子的种类以及引擎的不同。因为需要有较好的技术控制引擎转速的掉落以及动力回升来达到使车身滑行,所以相对于手刹来说更难于使用。同弹离合一样,只能运用在后驱车! 重刹车(中级):一般运用于较窄的弯位和中速弯。在重踩煞车的情况下冲入弯道,使车子大绝大部分重力抛到前面,而使后轮不受重力而失去抓地力。这项技术经常被运用在赛车场上以来提高入弯的回头性,尤其是四驱(Evo和STI)。在柏油路面练习时如果发现你的车子在合适的入弯速度下严重的出现转向过度的话,那你可能在避震的设定或轮胎的选择上没有搞好,或者你应该换一台更适合的车子。 Lift off 转向过度(上级):被广泛地运用在高速弯的滑行。利用重力转移使车子从拥有抓地里的状态转变到漂移状态。和重刹车是同样的物理原理—重量转移,但不同的是这项技术被运用在非常高速的情况下,这就需要车手对车子在高速的平衡有着很好地掌握。顶级的D1车手会在漂移的过程中运用具有进攻性的lift off 转向过度来削减动力输出。 钟摆效应(上级):对头文字D熟悉的朋友应该对“钟摆”这个词有所了解了,这也是一项由拉力技术而衍生出来的。顾名思义,钟摆的意思就是说在入弯之前先将车子向弯的外侧摆动,然后再大幅度转向内侧,在重力转移的作用下破坏轮胎地抓地力而使车身发生侧抛,一般使用在入口的弧度比较小的弯位。配合lift off 转向过度,可以增强彼此的效果。在拉力过程中,钟摆是为了在没有摩擦力的路面上尽可能的增强抓地力,而漂移比赛中使用钟摆则完全因为相反的原因--让车身发生侧抛。钟摆的价值和实用性在于既可以在入弯的时候有效的减速,同时还能保证整个过程的高速状态! 摆动漂移(上级):钟摆的最终形态。速度并不快,在道路的两边进行来回的侧摆,是一种直线上的飘移,也叫做“鱼摆尾”(神龙摆尾?),但是这种摆动最难的部分不只是能将车身在高速状态下的重力装移掌握得炉火纯青,还要能够让车身的摆动角度刚好在入弯的时候处于正确的入弯角度和速度。而这一动作的熟练运用也标志着车手技术的全面以及高水准。 打滑(专业):顶级车手的伎俩,这个技术是指将车子的后轮使入赛道外的土地或者是草地上面,使之在瞬间丧失原有的抓地力,以获得更大的角度。这种特殊而有效的方法一般被运用在那些无法依靠本身引擎马力和速度来破坏抓地力的车子和情况下,或者在入弯时做出更具有攻击性的角度。更多地被运用在后驱车上面。 跳动侧滑(专业):和前一个技术一样,这个都是充分利用路面的状况而使车子侧滑。这次是让后轮压到路旁的波浪带(赛道弯位周围红白色相间的石带),通过后轮压到波浪带而产生的跳动来使车子脱离原有的抓地力,也或者利用前轮压到波浪带产生的转向过度而产生漂移。因为在运用这项技术的时候会产生相当强烈的震动和摇摆,所以不论对于车手还使车子都十分辛苦的。 长距离漂移(专业):用于顶级的竞赛中,其实质就是在离入弯还有一段距离的直线上使用手刹,提前使车子贴着边线冲入弯道。直到最近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术,目的是让车子在攻入弯线就已经发生漂移。与摆动漂移配合来使用,能够帮助车手一气呵成式的攻下整条线路。 最后再向大家讲一下漂移的线路,时机,位置的关系问题。上面这张图能够清楚地告诉大家基本的线路和所用到的技术,图示中,车身上的数字与前面的10种技术是相对应的,而车头的箭头表示前轮的指向,红色是减速,绿色是加速,蓝色是调节节流阀的开启。 一般来说,在学习漂移攻弯的过程中,有两点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第一点,越早的开始发生侧滑,就越容易产生更好,更大的入弯时的车身角度;第二点,越是上级的车手,比如说土屋圭市,越是会在利用入弯的前半部分用来削减速度,在车身运动到切点的时候运用马力在后半段漂移出弯,尤其是在大于90度的弯角。所以大部分技术都是让车子在减速的状态下发生漂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判断力来决定使用如何的技术攻弯,不过越好的车手,就越是能将多种技术混合在一起使用。也许你能使用各种技术来漂移过弯,但通过弯道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熵 2005-11-11 19:36 回复此发言 3 绝对经典——汽车漂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漂移技术不完全解析!! 技术这种东西,越是高级就越是融合了更多的基本技术在其中,而且越是坐在这里看就越糊涂,应该将要领记在脑中然后进行实践练习,就会更有发现。如果对一些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的话,可以去找一些漂移的视频来看,日本的《Option》,《甩尾天国》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两个系列的DVD在很多国家都是超级受欢迎的,里面有D1最前线的日本传来的最新的漂移咨询,从改装,技术,比赛应有尽有。 汽车产生漂移的原理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作者:熵 2005-11-11 19:36 回复此发言 4 绝对经典——汽车漂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漂移技术不完全解析!! 真正的漂移: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重要讲解: 最大漂移角度 : 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 DRIIFT : 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 UP 下漂移角度比4WD大.)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 反对意见出现 ,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 漂移的出弯: 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 对于前驱车, 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 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 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 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 对于后驱车,最主要*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 注意整个漂移过程中(包括产生、中途、结束)车身都是在向外滑的,所以准备出弯的时候不要把车头指向路外侧,而是应该指向内一点,让车滑到路最外侧时横向速度刚好为零,这就是完美的出弯。 作者:熵 2005-11-11 19:36 回复此发言 5 绝对经典——汽车漂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漂移技术不完全解析!! 后记: 开不同的车做漂移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了解车的特性;在不同路面上也要有适应过程。在拉力赛中,因为每个弯的具体情况都是不知道的,即使在上一赛季已经跑过这赛段,路面也不会与以前相同。所以拉力赛中过弯都崇尚“慢进快出”的原则--进弯前速度慢一点,看清楚弯道之后就可以加大油门出弯。用这个原则过弯不但不会慢很多,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踏板的奥秘 车子是通过操纵方向盘实现转弯的,不过如果能娴熟地掌握油门和刹车踏板的技术,那么就可以更轻而易举地转弯。 刹车是为了减速,在直道上全速前进,在进入弯道时必须能在最短的距离内减速使车子安定下来。为了使车子转弯,所以必须保持刹车,而为了使车的重心向前转移,刹车时脚务必不能离开踏板,这是为了转弯而动用的刹车方法,俗称跟趾动作。由此可见,刹车其实分两种用途。 同样道理加速也有这样的效果,在加速的同时,车子后座、后部会显得沉重,相反不加速时车子的重心会前移。在高速行驶踩踏油门时如果踏板有丝毫放松,整个车子马上“阵脚大乱”,所以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油门也同样能有效利用重心转移。 无论油门还是刹车都是简单而又微妙的动作,有时下脚需要快而强,有时却需轻描淡写地慢慢进行。这绝不象是开关那样操作简单。加速时脚后跟一定要紧贴地板,脚板用力。刹车也大致相同。现在的汽车许多都有ABS,初级学者只靠ABS的帮助就能充分地进行驾驶,要有意识地练习熟记自己脚步动作所带来的各项车子反应。 由于刹车与油门之间经常会交叉进行,所以鞋子要有厚厚的质感,否则极有可能因为鞋子的问题使控制失灵。 跟趾动作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是鞋跟和脚尖。这两者与踏板的关系是指在汽车刹车的状态下进行换挡的技巧:刹车要保持一定的力度但不要拼命晃动,脚尖均匀用力踩着刹车的同时将后脚跟移到油门位。与此同时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没有发生激烈震动的情况下均匀地将速度减下来。这个动作的要点是注意对刹车的切换和轻重力量的控制。 飘移秘笈3 在赛车中希望车子能调校好,就需要将自己的意思向机械师表达清楚。虽然玩飘移不能有这么高要求,但是与负责您汽车调整的改车师傅有充分的沟通,不论对您还是汽车都是有益的。 在日本有许多环形跑道可供飘移练习,但在国内条件就没那么好了!不过重要的是要练习飘移,必须找宽阔的无人路段,千万不要危及他人。 上路前要检查 上路练习前必须要注意什么呢?如果您具有“我已经检修过汽车,万无一失!”的自信的话就OK了。但是如果有人觉得“要摆弄千斤顶去检修太麻烦了!”这种人就要小心了,因为飘移动作对刹车、轮胎造成的负担很重,如果没有充分检修,是很容易出差错的。 首先要检查机油及机油滤清器,差不多到定期更换时一定要更换(其它润滑油也一样)。其次是冷却水,要确认水是加满的。而刹车油应更换成DOT4,这样在激烈操驾下不易造成刹车失效,而在正式上路前应放空空气,以免气阻影响刹车。如果是后轮驱动的汽车,那么就特别要注意对后轮的检查,并带上备胎。因为有时会发生着地后轮飞皮的情况(警告:飘移将极度摧残轮胎,请做好心理和钱财的准备!),那就需要重新认真地检查并安装。 检查是否已经万无一失 1.要用千斤顶弄太麻烦了! 但如果不这样检查,后果不堪设想。 2.首先要更换好的油类物质 刹车油也一样 太脏的冷却水也换掉 3.其次是散热器,对液量和水温都要检查 4.最后后轮驱动车要带备胎,否则就只有推回去了!!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背车把家归…… 最初的工作是热身 热身运动包括了您自己、刹车、轮胎和方向。当然要将不必要的东西放在车外以免影响100%的注意力,否则一分心就容易造成错误。不少刚玩飘移的人头脑是一片空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东西。而在进入玩飘移状态时千万不能全速行驶!应该打开警示灯,先让轮胎等“热热身”,并熟记要飘移路面的弯道及路况。如果刚换上新的刹车部件,尤其要注意先磨合一下(如新刹车皮要开胶),否则将影响刹车系统的正常发挥。接着要注意感觉刹车与油门的大致情况,然后再练习进挡,做好“赛前”的热身。如果您用的是普通的街道用轮胎,那么必须注意,无论夏天还是别的什么时候,冷车和驻车后都不能一踏油门就走,特别是后胎较难加热(弄暖)的前驱车,更应先兜2-3圈让轮子充分热起来才行。(因为普通轮胎在未充分预热时就激烈进行飘移,因受热不均随时可能整块胎面飞掉,相当危险)总之轮胎及一些零部件如没有充分预热容易造成打滑乃至刹不住车造成危险,为安全起见,土屋也是先慢慢兜圈子的。 飘移前一定要热身 1.车子检查好了,全力加速! 2.没有充分进行热身就玩飘移简直跟自杀没两样! 3.热身过程中可顺便观察路面状况,如是否有水、油等 要确认水温、油温、油压都正常才行路上有油又有水太恐怖了! 4.没有热身就跑,我的轮胎爆掉了—— 充分热身后就可以全力加速攻弯了!! 切线与刹车技术的掌握 在充分预热后车子可以开足马力“冲”了。别忘了周围车辆的情况可用后视镜留意。许多习惯跑高速路段的家伙会开得非常快,初学者可慢行,没必要去与他们争强斗胜!因为无论是谁都有成长的阶段。 在弯道高速飞奔让您有一种恐惧感,横向转90度弯、转U形弯都是不可思议的事,这与卡通漫画里了解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驾驶时尽量挑选路面平整、弯度空间大的道路,这样在驾驶时只要用眼就能很快看清飘忽不定的线路,只要放松一下,将拐角当作是一种机械性熟练地去操作,就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在拐过车身时让发动机空转,在接近下一弯道时一直踩刹车,朝一直线将车子靠近外弯道时进入。而当中别忘了一个重要的是要记住弯角大概的位置距离等。在条件成熟后,也经过好几圈的尝试后,可以镇定自若地驾驶后,就可以挑战飘移侧滑了。
2023-08-17 23:23:101

汽车怎么开可以漂移起来啊?

汽车产生漂移的原因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见图:注意前轮的角度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真正的漂移: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重要讲解: 最大漂移角度 : 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靠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 DRIIFT : 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 UP 下漂移角度比4WD大.)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 反对意见出现 ,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 漂移的出弯: 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 对于前驱车 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 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 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 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 对于后驱车,最主要靠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
2023-08-17 23:2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