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1)Na2CO3的

2023-08-24 17:02:12
共1条回复
里论外几

(1)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g/mol,故答案为:106g/mol;

(2)实验需要0.05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应配制1000mL,则n(Na2CO3)=0.05mol/L×1L=0.05mol,m(Na2CO3)=0.05mol×106g/mol=5.3g,

故答案为:A;

(3)若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4)A、1L该溶液中约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n(Na+)=2n(Na2CO3)=0.05mol×2=0.1mol,个数为6.02×1022,故A正确;

B、溶液为均匀、稳定的分散系,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05mol?L-1,故B正确;

C、1L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1,故C错误;

D、1L该溶液中含有0.05molNa2CO3,另外还有水约为1L,约含有氧原子的个数远大于9.03×1022,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相关推荐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盐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要提取,只能把水蒸干结晶。而碱溶解度随温度下降显著降低,冬天很易达到饱和,所以用“捞”的方法即可。纯碱(也叫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在夏天因为温度高、纯碱溶解度大,纯碱会大量溶解在水中,到了冬天因为温度降低,纯碱溶解度明显减小而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即得到纯碱晶体适合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因此“冬天捞碱”。因为纯碱晶体含有结晶水,所以从溶液中析出纯碱晶体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Na2CO3+10H2O=Na2CO3.10H2O。物理性质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无气味的粉末或颗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 1mol/L水分(约=15%)。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20℃时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钠,35.4℃时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丙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碳酸钠
2023-08-17 23:37:511

简述在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请用化学观点解释上述说法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故答案为:“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2023-08-17 23:38:051

为什么"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 故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所以导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氯化钠析出;而冬天时,由于大温差的存在,导致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碳酸钠结晶析出. 答案:因为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温差较大,故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NaCl.
2023-08-17 23:38:291

为什么夏晒盐,冬捞碱?用化学解释。

冬季捞碱是碱溶解度在温度高时很大温度低时很小因此冬天可以捞出来而盐溶解度则不明显只能使水分蒸发晒出来但不能晒干否则碱也出来了
2023-08-17 23:38:363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碳酸纳是随温度上升溶解度明显增大。冬天温度低就析出了。氯化钠随温度上升只是略微增大。夏天水蒸发,而碳酸钠溶解度增大,氯化钠几乎不变,就只是它析出。
2023-08-17 23:38:477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碱碳酸钠低温结晶多冬天气温低夏天气温高晒盐水蒸发速度快
2023-08-17 23:39:075

请问化学中的“冬天晒盐,夏天捞碱”是什么意思?(请从化学角度回答)

冬天晒盐冬天气候干燥盐容易吸潮容易干燥、夏天晒碱碱干燥需要温度高夏天温度高适合晒碱
2023-08-17 23:39:274

为什么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了,多余的即不能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了即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例如盐碱湖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这个道理。
2023-08-17 23:39:351

冬天捞碱的原因

..
2023-08-17 23:39:422

有没有人帮忙解释一下 夏天晒盐和冬天捞碱的原因。感谢。

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了即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例如盐碱湖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这个道理。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了,多余的即不能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
2023-08-17 23:40:011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利用一种溶液中有两种物质,而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序不同,进行分别提取的一种方法。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高温时很少的水可以溶解很多纯碱,而温度低时则很多水也只能溶很少的纯碱,大量的纯碱从水中析出。这时人们只需到水中去捞就行。而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即使在冬天食盐也不反从水中析出。只有在夏天利用太阳晒,以蒸发水让食盐析出。因温度高,纯碱溶解度大,纯碱不会析出。
2023-08-17 23:40:121

在 严寒 的 冬天 可以 从 盐碱 湖 中 捞出 纯碱 的 原因

温度降低 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自然捞碱,因为天然碱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夏天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2023-08-17 23:40:211

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说明其原理

盐是NaCl,该物质溶解度平稳,析出时应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就是"夏天晒盐"了碱是Na2CO3,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会析出晶体,可谓"冬天捞碱
2023-08-17 23:40:312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说说其中的道理?

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小,所以要靠夏天爆晒来蒸发水分,然后盐才会结晶。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所以即使水分不蒸发,在低温时也会结晶。
2023-08-17 23:40:411

盐碱湖 冬天捞碱 夏天晒烟什么原理?

利用晶体的溶解度不同.
2023-08-17 23:40:493

解释盐碱地区的人们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科学依据?

碱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冬天碱的溶解度很低,会析晶,冬天捞碱 夏天,温度高,水蒸发得快,合理的盐就会析出,夏天晒盐
2023-08-17 23:40:561

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这里的“碱”是指Na2CO3,“

你也太烂了把,这样的题也不会做...问你老师去...算了,还是我解答把图的那道题目:(1)根据右图回答问题①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ag.t2℃时Na2C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②“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③“夏天晒盐”是利用A(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A.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数据分析那里:⑵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全部逸出,试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mCO2:34.6+130-151.4=13.2g②34.6g“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解: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44X13.2g106/X=44/13.2g∴X=31.8g答:___________.③“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Na2CO3%=31.8/34.6x100%=91.9%⑶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解:设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1744Y13.2g117/Y=44/13.2g∴Y=35.1g∴NaCl%=35.1g/151.4gx100%=23%答:______________.注意那个根据化学方程式解题目那里的106是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44是CO2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117是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别看错了!
2023-08-17 23:41:031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在化学中怎么解释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在化学中怎么解释盐是NaCl,该物质溶解度平稳,析出时应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就是"夏天晒盐"了碱是Na2CO3,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会析出晶体,可谓"冬天捞碱"这俩只是例子
2023-08-17 23:41:131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意思是什么?

好像是个化学反应吧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3-08-17 23:41:355

青海湖“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依据是?

盐(NaCl)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要提取,只能把水蒸干结晶.夏天可以用晒的方法获得.而碱(实际上是Na2SO4/CaSO4),溶解度随温度下降显著降低,冬天很易达到饱和而结晶,所以用“捞”的方法即可
2023-08-17 23:41:511

右图为氯化钠、纯碱的溶解度曲线.(1)纯碱属于______ (酸/碱/盐).(2)当温度______时,氯化钠的溶

(1)纯碱即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即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因此属于盐类物质,故答案为:盐(2)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温度低于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纯碱的溶解度,故答案为:低于30℃(3)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故答案为:不大,大
2023-08-17 23:41:581

冬日捞碱,夏日晒盐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A、咸菜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食盐晶体是由于水分蒸发引起的,水分减少后,不能溶解的氯化钠就会结晶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盐碱湖旁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是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把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稀释成5%是加入了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牛奶发酵后变酸奶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023-08-17 23:42:081

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是什么?

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可采用冷却结晶,冬天温度较低,碱的溶解度降低,碱易析出;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要采用蒸发结晶,夏天温度较高,水易挥发,相当于起到蒸发结晶的效果。
2023-08-17 23:42:162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为什么夏天晒出的不是碱和盐,而光是盐?

因为纯碱不是碱,它属于盐。
2023-08-17 23:42:262

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之说,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小王同

(1)由于分液漏斗能够很方便的控制反应速率,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故A装置更合理;(2)由量筒量取液体的方法可知,准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方法是:取出导管,量筒平放,视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量很少,不会对结果产生大的影响;(4)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5)取用样品的量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体积,因为样品量太多会使液体外溢或气体外逸导致测量不准;太少会导致气体量太少,产生的气压不够,造成较大误差.故答为:(1)A; (2)取出导管,量筒平放,视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3)没有; (4)偏大;(5)因为样品量太多会使液体外溢或气体外逸导致测量不准;太少会导致气体量太少,产生的气压不够,造成较大误差.
2023-08-17 23:42:591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盐,根据如图试用所学知识

(1)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冬天时纯碱的溶解度很小,会有很多的纯碱晶体从湖中结晶析出,所以冬天捞碱;(2)夏天时,温度高,纯碱的溶解度变得很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不变,随着水分的很快蒸发,氯化钠就会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答案为:(1)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冬天温度低,纯碱易析出;(2)食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易蒸发,食盐易析出.
2023-08-17 23:43:081

下表中分别是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12.5g,氯化钠是35.8g,所以可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2)由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冬天温度较低,所以溶液中结晶大量析出. (3)100g水中在80℃时溶解的碳酸钠的质量是43.9g,溶液正好饱和,其溶质质量分数= 43.9g 100g+43.9g ×100%=30.5%. 设与43.9g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时可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x Na 2 CO 3 +Ca(OH) 2 =2NaOH+CaCO 3 ↓ 106 2×40 43.9gX 106 80 = 43.9g x x=33g 答:可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33g. 故答案为: (1)小; (2)冬天气温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明显减小,纯碱在湖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后,大量析出晶体. (3)30.5%,33.
2023-08-17 23:43:301

化学问题

冬天,气温降低,纯碱溶解度大为降低,析出大量纯碱晶体.食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夏天温度高,蒸发量大,因此析出很多食盐晶体,食盐晶体又脱水.
2023-08-17 23:43:406

麻烦大家了

(1)40度时(2)蒸发结晶(3)A(4)夏天晒盐:因为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 ,也就是晒盐,冬天捞碱: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大,所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请采纳 谢了。
2023-08-17 23:44:031

解释一下“夏天捞盐冬天捞碱”这一说法

我国北方许多盐湖里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在这里有“夏天捞盐冬天捞碱”的说法是因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么
2023-08-17 23:44:112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

(1)碳酸氢钠在焙制糕点时常用作发酵粉,故答案为:碳酸氢钠;(2)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3)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可知,t2℃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小于;(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温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故答案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温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
2023-08-17 23:44:181

(2014?青海)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时,甲、乙两种物

(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同;(2)t2℃时甲的溶解度是25g,即100g水中溶解 25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5g125g×100%=20%;(3)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冬天捞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温度降低其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图中甲的溶解度曲线符合此特点;故答案为:(1)t1;(2)25;20%;(3)甲.
2023-08-17 23:44:331

依据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如何提纯纯碱样品

【分析】 根据食盐和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分析。 1、 比较纯碱和食盐的溶解度曲线,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冬天温度低,降温有利于纯碱的结晶,夏天温度高,水蒸发量大,蒸发有利于食盐的结晶。所以盐碱湖里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点评】 提纯溶液中溶质的两种方法:(1)加热蒸发溶剂,常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2)冷却结晶常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只要抓住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就能确定用哪一种方式对其加以提纯。
2023-08-17 23:44:401

请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会有白斑;晾干的咸菜表面有一层盐霜.(2)

(1)汗水中含有氯化钠,随着水分的蒸发,氯化钠析出,所以看见白斑,咸菜晾干表面有一层盐霜道理与前者相同.(2)碳酸钠(即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到了冬天,有大量碳酸钠晶体析出,可从湖底捞出(即冬天捞碱).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即使到了冬天,也不可能大量析出,夏天温度高,有利于水分的蒸发,所以,夏天是晒盐(即利用蒸发水分而使氯化钠析出)的好时机.(3)都可看见石灰水变浑浊.前者是因为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而后者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的缘故.
2023-08-17 23:44:491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化学原理是夏天温度高,蒸发快,所以夏天晒盐水,水份蒸发,盐水容易达到饱和容易,这样盐就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冬天气温低,碱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这样冬天的碱液里的碱也会结晶析出。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2023-08-17 23:45:081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碳酸纳是随温度上升溶解度明显增大。冬天温度低就析出了。氯化钠随温度上升只是略微增大。夏天水蒸发,而碳酸钠溶解度增大,氯化钠几乎不变,就只是它析出。
2023-08-17 23:45:195

冬天捞碱的原因是什么?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常识呀! 楼上的回答的很正确!
2023-08-17 23:45:393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易于盐的饱和和析出;冬天气温低,碱的溶解度小,易于得到大量的碱,所以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2023-08-17 23:45:545

解释夏天捞盐冬天捞碱

夏天捞(晒)盐: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而在夏天可以利用天气较热的条件,将水晒干使盐结晶,可得到食盐。 冬天捞碱:碱为碳酸钠,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温度高的时候溶解度大,温度低的时候溶解度低,因此在冬天由于温度低,碳酸钠结晶析出,即可以直接“捞碱”。
2023-08-17 23:46:081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冬季捞碱是碱溶解度在温度高时很大温度低时很小因此冬天可以捞出来而盐溶解度则不明显只能使水分蒸发晒出来但不能晒干否则碱也出来了
2023-08-17 23:46:165

我国北方人民为什么在夏天晒盐,在冬天捞碱(纯碱)?

盐(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一般靠蒸发溶液的水分得到晶体,而纯碱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大,(随温度减小而降低)北方冬天零下几十度自然导致纯碱析出
2023-08-17 23:46:322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碳酸纳是随温度上升溶解度明显增大。冬天温度低就析出了。氯化钠随温度上升只是略微增大。夏天水蒸发,而碳酸钠溶解度增大,氯化钠几乎不变,就只是它析出。
2023-08-17 23:46:415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碳酸纳是随温度上升溶解度明显增大。冬天温度低就析出了。氯化钠随温度上升只是略微增大。夏天水蒸发,而碳酸钠溶解度增大,氯化钠几乎不变,就只是它析出。
2023-08-17 23:47:055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碳酸纳是随温度上升溶解度明显增大。冬天温度低就析出了。氯化钠随温度上升只是略微增大。夏天水蒸发,而碳酸钠溶解度增大,氯化钠几乎不变,就只是它析出。
2023-08-17 23:47:205

请问化学中的“冬天晒盐,夏天捞碱”是什么意思?(请从化学角度回答)

  题目有错误,修改如下:请问化学中的“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是什么意思?(请从化学角度回答)  答:纯碱(也叫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在夏天因为温度高、纯碱溶解度大,纯碱会大量溶解在水中,到了冬天因为温度降低,纯碱溶解度明显减小而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即得到纯碱晶体适合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因此“冬天捞碱”。因为纯碱晶体含有结晶水,所以从溶液中析出纯碱晶体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Na2CO3+10H2O=Na2CO3.10H2O。  食盐(也叫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因此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的最佳方法是蒸发溶剂,而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因此“夏天晒盐”。因为食盐晶体不含有结晶水,所以从溶液中析出食盐晶体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023-08-17 23:47:471

为什么"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 故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所以导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氯化钠析出;而冬天时,由于大温差的存在,导致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碳酸钠结晶析出. 答案:因为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温差较大,故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NaCl.
2023-08-17 23:47:571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在化学中怎么解释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在化学中这样解释:夏天温度高,蒸发快,所以夏天晒盐水,水份蒸发,盐水容易达到饱和容易,这样盐就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冬天气温低,碱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这样冬天的碱液里的碱也会结晶析出。扩展资料: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通常情况下,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即溶质在溶剂的溶解平衡常数。例如,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甲醇和乙醇可以任何比例与水互溶。大多数碱金属盐类都可以溶于水;苯几乎不溶于水。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和化学工业都很重要,在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和分级结晶、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混合气体的分离等工艺中都要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别。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或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性是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解度
2023-08-17 23:48:061

为什么"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 故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所以导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氯化钠析出;而冬天时,由于大温差的存在,导致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碳酸钠结晶析出.答案:因为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温差较大,故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夏天气温高,当蒸发溶剂时,析出的主要是NaCl.
2023-08-17 23:48:252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盐碱湖里含有大量氯化钠和碳酸钠。这句话说的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变化特点。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幅度很大,温度很低时溶解度很小,碳酸钠就会沉淀在盐湖底部,而氯化钠不会沉淀。因此此时打捞盐湖底部可以得到较纯的碳酸钠固体。因此冬天捞碱夏天温度较高,碳酸钠溶解度变高很多,于是溶液里碳酸钠变得很不饱和。但是氯化钠溶解度却基本没变。因此晒掉一部分水分后,氯化钠先饱和,而碳酸钠未饱和。碳酸钠留在湖水里,而氯化钠却会析出沉淀。因此夏天晒盐
2023-08-17 23:48:321

为什么要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碳酸纳是随温度上升溶解度明显增大。冬天温度低就析出了。氯化钠随温度上升只是略微增大。夏天水蒸发,而碳酸钠溶解度增大,氯化钠几乎不变,就只是它析出。
2023-08-17 23:4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