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水钟的原理是什么?

2023-08-24 17:18:55
共1条回复
可乐

受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是把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相比于泄水型水钟提高了计时精度。

泄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是将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泻,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来指示时间。

水钟的原理

关于水钟: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水钟是整个古代世界报时的标准方式,它于公元前6世纪传入中国。水钟曾在雅典等城市成为一道常见的景观,如今在这些城市中已发现公元前35年左右建造的“城钟”的遗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水钟

相关推荐

水钟的原理是什么?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是等时性原理。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时间度量精度不一的各类钟表至少已在人世间存在了4000年。埃及人是最早进行此类尝试的民族,他们制作过星钟图,用它来查看哪颗星星已经升起,然后计算夜间的时刻。后来,他们造出了为白天计时的影钟,随着日出合日落,一条横杆的影子逐渐越过一串记号。法老塞提一世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统治埃及,在他的陵墓中就曾发现一套制造影钟的器械。日晷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影钟为原形制作的。罗马人对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日晷加以改进,甚至制造过便携式旅行用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水钟
2023-08-18 00:27:051

牛顿少年时期发明的计时水钟的设计原理是怎样的?

牛顿拥有“少年发明家”的绰号是当之无愧的,不久,他又有了一项更伟大的发明——计时水钟。牛顿根据滴漏原理做了水钟。水钟大约有一公尺高,钟盘上的指针与木杆相连,而木杆由滴水控制木块升降所产生的力转动,指针也就转动,显示时间变化了。钟的主体其实是一个类似于灌满水的木桶,木桶底下有一个小孔,水就从小孔一滴一滴地缓缓流出来,漏到下面的水槽里,水槽里的木板就会随着桶内水量的增加而浮动,带动指针在刻度盘上滴滴嗒嗒地移动,指示着时刻。水箱里的水滴尽的时候,正好是正午12点。这个水钟虽然不够完善,但比当时用的沙漏要精确多了。
2023-08-18 00:27:371

流水时钟小实验 原理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量来测量时间。 水钟有大、中、小三个容器。 把水注入最上面的、也是最大的容器中,水就会自动往下流。 当最下面的、最小的容器中的水位不断升高并达到一定高度时,容器中的木条触动方木,方木中的小金属球就一路向下滚动,触动与铜锣、鼓和钟相连的大球。 因而,每20分钟铜锣响一次,每100分钟鼓响一次,而每两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钟就响一次。 在钟响的同时,水钟窗口也会显现出代表十二个时辰的标志形象。
2023-08-18 00:27:451

五年级 科学 水钟的原理

答:中文名称:水钟英文名称:water-clock 水钟定义:(1)以漏水的重量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指示部件以给出时刻的计时仪器。(2)指漏刻。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文学史(二级学科)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它的结构是这样的:贮水壶上部一侧有个小孔,多余的水可以从这个小孔溢出,这样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水从贮水壶下部的小孔流出,注入受水壶。受水壶内有一浮舟。浮舟上装有“护钟神”——箭竿。受水壶中的水达到某一高度时,通过虹吸管使水注入旋转的平衡轮(它由于自身的重量而转动),驱使一列齿轮转动,从而按照昼夜的长短把计时用的鼓状圆筒带到新位置。随受水壶水面高度的变化,“护钟神”就在圆筒刻线上指出时辰。这些刻线是不等长的,有些还是斜的,以便指示出冬季里一天的时辰。
2023-08-18 00:27:531

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水钟和什么水钟

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
2023-08-18 00:28:224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利用滴漏法来测时间,就是转化法的应用。如图所示是滴漏法测时间的水钟原理

C A、在这里测量时间运用了转换法,通过测水位的变化间接测时间,故A说法正确;B、中间蓄水池浮子水塞的作用是保证恒定水位,以确保其流出的水滴速度均匀,故B说法正确;C、标尺标的是时间刻度,测的是时间,不是长度,故C说法错误;D、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滴落,如果没有重力,这个测量就无法进行,故D说法正确.故选C.
2023-08-18 00:28:291

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水钟和什么水钟

:1、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2、泄水型水钟工作原理: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3、受水型水钟工作原理:利用底部不开口的容器,
2023-08-18 00:28:403

制造受水型水钟的原理是什么

  水钟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精度不一的各类钟表至少已在人世间存在了4000年。埃及人是最早进行此类尝试的民族,他们制作过星钟图,用它来查看哪颗星星已经升起,然后计算夜间的时刻。后来,他们造出了为白天计时的影钟,随着日出合日落,一条横杆的影子逐渐越过一串记号。法老塞提一世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统治埃及,在他的陵墓中就曾发现一套制造影钟的器械。日晷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影钟为原形制作的。罗马人对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日晷加以改进,甚至制造过便携式旅行用钟。
2023-08-18 00:29:024

受水性水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除了最底下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最低的壶里有一个铜人,手里捧着一支能够浮动的木箭,壶里水多了,木箭浮起来,根据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 自制简易双壶泄水型或受水型水钟 1、将一个瓶的底剪掉,另一个瓶的上部剪掉,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小孔的大小由容器大小或计时的多少来决定,小孔钻好后组装起来,即成一个水钟。 制作计时刻度时,以每分钟的水面下降为序,将刻度刻在上容器的为泄水型水钟;以每分钟的水面上升,将刻度刻在下容器的为受水型水钟。 2、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有的瓶子的口较大,有的瓶子的瓶口较小,较大瓶子的瓶口正好能套住较小瓶子的口,则只把较小瓶子的底剪掉,在小口瓶的瓶盖上钻一个小孔,然后将两个瓶口套在一起,这样能吻合得很好,即成一个水钟。
2023-08-18 00:29:101

圆明园喷水池中“水力钟”的喷水原理是什么?

一直找不到,只好自己来乱猜了。 首先,在18世纪中叶,是没有电应用的,即便是有电,也是实验类的吧,得到水利应用是不会的。 所以说水力钟肯定是没有电力的,那么从名字上看,主要是使用水力吧。 首先能喷出水来就需要压力,如果没有电,那么压力我感觉应该是来自于重力。比如利用从高处到低处流水的力量,如果是这样,还需要把水“打”上去,那么这又会是一个力。 但好像在18世纪,就已经有了蒸气机了,因为萨弗里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提水机是在17世纪末期,而蒸气机得到大量工业应用的时候也不过是18世纪末期。 也就是说水力钟如果以蒸气机为动力,是有可能的。 那么这个问题先放一下,再说计时。 如果说当时最成熟的与水利有关的计时就应该是利用水容积或水重量来控制,因为有记载在公元5世纪即已经有了“水钟”这类东西,水钟又称为漏壶,故名其义了。水钟应该比沙漏还要早,因为沙漏的出现就是用来避免水的蒸发等特性影响的准确性。 这样的话加上水流动性加以控制,是有可能的。 水力钟每两小时一个首喷水,中午会齐喷,那么可以简单的设想,比如用不同水位的水浮力控制,水位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会浮动一个喷口的机关,这样 ...... 或者是每一个喷口都用一个不尽相同的水容器,调整好每两小时的水流比例差来实现,然后由一个固定流量的流水口。 而且还得考虑到有一个共同的控制机关,用来实现中午同时喷。 用水会有一个特性,就是水可以比较方便的实现,最大容积水与0容积水,也就是说同喷的控制,有可能与喷水直接关联,而不是另外设计什么,比如用浮力的话,在午时即为最大蓄水量,而经过12个齐喷后就完了,然后正好触动未时的机关继续喷 ...... 当时的记时,不过就是把每天分为12份儿,找出12份儿的水规律,然后加以利用。 要下班了,回头想一个设计雏形,然后画出来就明白了。 我估计动力应该不是自然循环的,肯定是施加动力,因为老这么喷水需要的压力太大,不可能形成某种循环
2023-08-18 00:29:191

简要叙述“受水型”水钟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受水型水钟的计时原理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桶,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2023-08-18 00:29:281

制作水钟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滴水的快慢、盛水容器的形状、水位的高低等。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制造做法:古代水钟1.找一支香,先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点燃五分钟以后,再量一下它的长度;过五分钟以后,又量一次。量了几次以后,你会发现:在没有风的情况下,香的燃烧速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根据实验所得到的燃烧速度,比如,每五分钟燃烧掉1厘米,就可以在同样的香上每隔1厘米刻上一个刻度。这样,就成了一把测量时间的“尺子”了。只要看看香烧掉的长度,就可以知道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2.利用水流,也可以计算时间。3.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4.流动的水和燃烧的香为什么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尺子”呢?因为水的流动和香的燃烧都是一种运动,时间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流逝的时间。因此,量度时间离不开运动。5.在没有钟表以前,古人就是用水和火来计时的,根据古书记载,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一种滴水计时的“刻漏”,又叫水钟。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除了最底下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最低的壶里有一个铜人,手里捧着一支能够浮动的木箭,壶里水多了,木箭浮起来,根据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燃烧计时也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有一种“火闹钟”:把香放在一个船形的槽里,在香的一点,用细线系上两个铜铃,横挂在放香的小“龙船”上。香从一头点起,烧到拴细线的地方把线烧断,两个铜铃就落在下面的金属盘里,人们听到响声,就知道预定的时刻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告诉我们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这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自古以来人们还利用这种运动来计量时间。人们制成了日晷〔guǐ〕,这是一种“太阳钟”,它是利用日影的运动来指示时间的。不过,在阴天和夜晚,"太阳钟"就不起作用了。
2023-08-18 00:29:361

自制小水钟在相同时间有什么特点

自制小水钟在相同时间有稳定性。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同时间内滴下的水滴数相同,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2023-08-18 00:29:561

古代的水钟有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
2023-08-18 00:30:073

尝试解释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2023-08-18 00:30:321

制作一个水钟,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沙子被用来沙漏当做计时工具,你有没有想过用水制作计时工具呢?现在就教你一个水钟的做法。材料和方法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有透明的大塑料瓶,纸杯,织毛线的铁针,回形针,纸条,胶水,清水,笔,剪刀和秒表(可用装秒针的钟表代替)。1.沿着塑料瓶的颈部把瓶的颈部剪去,使瓶成为圆桶状。2.用4枚回形针分别将4根铁丝固定在瓶口,呈“井”字形支架。3.胶水把长纸条粘贴在瓶外壁上做标签,先用笔在纸条下部画一记号,然后往瓶里加清水至记号处。4.把一只纸杯放在“井”字形支架上,倒满清水。5.用一枚铁针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杯中的水立即流出来,这时用秒表计时。水每流1分钟,在标签纸上画一条记号,直到所有的水全部慢慢地流出杯子。这样,水钟就制作成功了。观察一天,看看是否准确。
2023-08-18 00:30:542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利用滴漏法来测时间,就是转化法的应用.如图所示是滴漏法测时间的水钟原理

A、中间蓄水池浮子水塞的作用是保证恒定水位,以确保其流出的水滴速度均匀,故A说法错误;B、在这里测量时间运用了转换法,通过测水位的变化间接测时间,故B说法正确;C、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滴落,如果没有重力,这个测量就无法进行,故C说法正确;D、中间蓄水池浮子水塞利用浮力保证恒定水位,以确保其流出的水滴速度均匀,故D说法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2023-08-18 00:31:191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速度往下流的?

水钟是整个古代世界报时的标准方式,它于公元前6世纪传入中国。水钟曾在雅典等城市成为一道常见的景观,如今在这些城市中已发现公元前35年左右建造的“城钟”的遣迹。这种钟的运行由一块浮标控制,当水从底部的一个小出口慢慢流出时,浮标也一点点地下沉。浮标大概与一根圆杆相连接,圜杆在下沉时使指示柄随之移动。从水井台阶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人们每天都要给蓄水池倒满水。我国古代用的“铜壶滴漏”,是使水从高度不等的几个容器里依次滴下来,最后消费l最低的有浮标的容器里,根据浮标上的刻度也就是根据最低容器里的永位来读取时间。这样,无形的时间就转换成有形的尺寸了,光阴自然可以用寸来计量。那铜壹渍漏中的最低容器里的水位,是由高处的水一滴一滴流下来,经过长r—j一1llt帽■iI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所以铜壶滴漏的计时原理实质上就是水滴总数的自动累计。希腊也拥有较为精致的水钟,亚历山大的发明家克特西比乌斯于公元前270年左右制造的水钟即为一例。这台水钟的水流由多个活塞进行精确控制,能驱动从响铃和活动木偶到鸣禽等各种自动装置——这或许就是最早的布谷钟。雅典的“风之塔”是天文学家安德罗尼卡于公元前1世纪初所建,内部有一只复杂的水钟,时间在刻度盘上显示,围绕刻度盘转动的圆盘可显示恒星运行和一年中太阳在各星座中间运行的轨迹。水钟在希腊和罗马宫廷发挥了最为宝贵的作用,在那里,水钟被用来确保发言者讲话不超时;如果议程临时中断,譬如中途研究一下文件等,就要用蜡将出水管堵住,直到发言重新开始。在罗马举行运动会时,水钟被用来为赛跑计时。ll世纪,阿拉伯的工程师在西班牙的托莱多建造了一对大水钟,钟上有两个容器,月满时,水慢慢注入;月缺时,水慢慢排F。这对水钟华丽而精巧,可能是当时最精确的计时仪器了,历时百年而无须校正。精密的机械西欧人一直宣称,时钟制造业的第二次飞跃——机械钟的发明是由他们完成的。1321年,在法兰西鲁昂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大钟上的一台机械曾奏出圣诗的曲调,这台机械很可能是一只时钟。大约在同一时期,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明白无误地描述过一只引人注目的时钟。不过,在中国汉代,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水运浑天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个能自动报时的仪器,仪器两旁各站有一个木头做的小人,每过一刻钟,小人就敲一下仪器。这种能够自动报时的仪器比欧洲机械钟的发明至少要早600多年。“水运浑天仪”除了计时之外,更主要的功能是解释张衡的“浑天说”的天文理论。这台仪器的主体是一个大球,用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这根铁轴就相当于地球的自转轴,轴与球的两个交点则相当于地球的南北极。大球的最外圈圆周长约4.4米,镶上一道铜,相当于赤道。另外,大球表面还分别刻有黄道、南北极、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八星宿和E1月星辰等。仪器靠漏壶流水的力量推动齿轮,带动大球缓慢地旋转,一天转一圈。到了晚上,人们从仪器上可以看到星星的起落,和实际天象几乎完全吻合。19世纪初期,世界钟表制造技术更加完备,出现了专门制造钟表的店铺,当时的钟表制造业已经能够制造出各种报时钟、摆钟等。表上的指针也从原来的一针、二针发展到三针、四针,可以计El、时、分、秒。在故宫里,现在还存放着一座我国自己制造的大座钟。它高约6米,钟后有楼梯,供人上弦和拨针时使用。这座钟表的机件虽然又重又大,可是计时却十分精确。每逢整时刻打点的时候,声音非常洪亮。【■■】人奠聱—囊奠曲囊蠢1.太啊月亮和星星古代,人们仰望天空来判断时间。太阳显示日期,月亮显示月份。
2023-08-18 00:31:281

泄水型和受水型的区别是什么?

泄水型和受水型的区别是:1、原理不同:受水型水钟是把水从漏壶以稳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刻,泄水型水钟是将水从漏壶底部旁边面流泻,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来指示时刻。2、精度不同:受水型水钟比泄水型水钟精度高。水钟简介: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2023-08-18 00:31:361

72小时是几天

72小时是3天。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但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一天是24小时,72小时÷24小时=3天。秒(s):国际单位制中定义为铯原子“133Cs”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的跃迁辐射的电磁波辐射共振的周期的9,192,631,770分之一。分钟(min):一分钟等于60秒。小时(h):一小时等于60分钟。天(d):一天等于24小时。周(wk):一周等于7天。中国古代计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日晷:日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利用太阳的光影进行计时。日晷的原理是把直尺竖立于地面,根据太阳的光影来测量时间。2、水钟:水钟是中国古代一种计时工具,通过水的流动来测量时间。水钟的原理是利用水从小口倒入大口所需要的时间来测算时间的长短。3、钟鼓楼: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中的一座重要建筑,它用于报时和警示。钟鼓楼的鼓声、钟声和火炮声可以告诉人们时间的长短以及城市的安危。4、烛计:烛计是中国古代一种计时工具,它利用蜡烛的燃烧来测量时间。烛计的原理是按照烛芯长度分段计算时间。5、观象台:观象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专门用来观测星象的建筑,它可以测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便制定历法和进行天文学研究。
2023-08-18 00:31:541

如何做水钟(受水型)

你可以用医院打吊水的原理试试看,O(∩_∩)O~
2023-08-18 00:32:154

古代水钟如何报时的?

水钟屹立其中,钟的上半部分由数字,球型玻璃和玻璃管组成,下半部分是两个球型玻璃,里面充满蓝色液体,它叫虹吸水钟,是一件融汇了科学与艺术的展品,包含了滴漏计时、虹吸技术、单摆原理和能量转换等技术原理
2023-08-18 00:32:332

水钟分为哪两个类型

水钟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中国的水钟先是泄水型,再是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时间度量:利用水流,也可以计算时间。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流动的水和燃烧的香之所以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尺子”,是因为水的流动和香的燃烧都是一种运动,时间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流逝的时间。因此,量度时间离不开运动。
2023-08-18 00:32:471

一个水钟一次最长能计时多久

通过对中国古代计时器水钟的原理研究,利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制作水钟。本文介绍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水滴计数法,水钟计时时长15分钟,累计误差6秒;一种是将匀速的水流转换成质量信号,计时时长10分钟,累计误差2-3秒。
2023-08-18 00:33:051

教师说课《我的水钟》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科学是用脑和手认识自然世界,技术是用脑和手改造世界。”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技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科目所无法替代的。本文以做水钟为例,谈谈科学教育中进行技术教育的实践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明确任务   1.讲述少年时期的牛顿制作水钟的故事。   牛顿小时候非常喜欢动手做玩具、小器械,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水钟”:在水桶壁上划上均匀的横线,让桶里的水从桶底往外滴,水面不断下降,根据刻度线读出时间,水滴尽了,正好是中午时刻。   2.利用流水制成计时器,它有什么科学根据呢?   3.展示古代泄水型和受水型水钟的图片资料,提出任务:今天我们就利用流水能计时的原理来制作水钟。   (设计意图:在制作水钟前,学生已经经历了滴漏实验的研究,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一定的理解。通过听牛顿做水钟故事和看图片展示,激发学生设计和制作水钟的兴趣,明确制作水钟的任务。)   二、初步设计,讨论改进   1.(教师出示材料:两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大的去了上边,小的去了瓶底。)同学们设想一下,怎样利用这两个塑料瓶来做一个水钟?   2.出示提示:   (1)利用现有的材料的特点,你们准备做什么类型的水钟?   (2)考虑影响水钟的因素有哪些?你准备怎样控制这些因素?   3.各小组选取材料进行设计。   4.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1)请各小组谈谈你们是怎样设计的?   讨论:怎样用它来计时?怎样划分刻度才科学?   (2)请各小组结合同学们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古代水钟设计思想中得到启发,对水钟的类型、式样、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进行初步设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间的相互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初步修正、完善设计方案。)   三、制作水钟,记录问题   1.各小组做水钟。提示:   (1)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制作。   (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测一下我们猜测的影响水钟记时准确的因素是否正确。   (3)标出1~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2.及时记录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尝试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做中学”,方案设计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初步设计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在实践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不断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是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在实践后,学生对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因素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四、实践运用,评估改进   1.用我们刚才制作的水钟来记录1分钟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水钟计时比较准确?  2.通过计时比赛,你们发现哪些影响水钟记时准确性的因素还没有控制好?我们可以怎样改进水钟?如果做一只计时10分钟的水钟呢?   (设计意图:在实际应用后,再让学生学会反思,既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反思,更要对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和技术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制作水平。)   五、拓展引申,深化认识   1.说说制作水钟给你的启示?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时钟的科技发展史资料,体悟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设计意图:做好课外延伸,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与科技发展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倦探索的结果。)   【教后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除了科学启蒙外,还承担着部分涉及到技术领域的教学任务。考试大我 以往科学课上我们比较重视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但对科学课中的“技术教育”内容比较忽视,往往停留在动动做做的操作层面。科学课里的“技术教育”不是纯技术的小制作活动,而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科学概念或原理的基础上,用科学概念或原理来引领的设计活动和科技制作活动。本案例以“做水钟”作为“技术教育”的内容,一是它既有科学的思想,二是又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从科学思想来说,它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时间的测量”单元中古人发明计时工具的一个具体例子,这是典型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制作水钟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如何克服流水先快后慢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孔径以控制水滴的速度,如何标注刻度等都需要在设计和制作中不断探索。   在科学课中进行“技术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处理以下关系:   1.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是开展“技术教育”的基础。科学课中的“技术教育”不是对某一或某些技巧的专门性训练,它不同于劳动技术课,它是对所学科学概念或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深化理解科学概念或原理的有效途径。   2.“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是科学课中“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技术设计”的能力包括发现和描述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并评价方案的能力等;“动手制作”是在方案设计的引导下进行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具体制作时又可以反过来修正和完善原先的设计方案,动手动脑,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023-08-18 00:33:131

古人计时有巧招,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有哪三种?

古人晚上计时的工具:漏刻: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大明殿灯漏:1276年,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大明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器。因其造型似宫灯,又放置于皇宫的大明殿,所以称为大明殿灯漏。五轮沙漏:沙漏因漏刻冬天水易结冰,所以明代时发明了“五轮沙漏”,用流沙驱动漏刻。同时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个轮子。宋濂所著《宋学士文集》中记载了沙漏结构,有零件尺寸和减速齿轮各轮齿数,并说第五轮的轴梢没有齿,而装有指示时间的测景盘。香篆钟:这种古代计时器鲜为人知。据宋代学者薛季宣著书记载,香篆钟是一种于12世纪中叶在中国流行的古代计时器。《狄仁杰断案传奇》中,也记述了唐代宫廷内用香篆钟计时的情形: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子,盘内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缭绕一圈盘香,焚熏后,根据盘香的烧没程度来计时,时人谓之“五孕祥云”。古代的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中国古代还制造出了较大的计时仪器,如东汉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北宋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的水运仪象台等。
2023-08-18 00:33:227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目录

一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 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 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 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5、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 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7、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答:因为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所以会上浮。 六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 2、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3、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原因吗?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会下沉;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会上浮。 七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1、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2、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 八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1、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轻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 2、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 2、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 答: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 比同体积的水轻,上浮。 4、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一 热起来了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二 给冷水加热 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 2、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重,热水轻; 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体积小,热水体积大。 3、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变大,重量不变。 三 液体的热胀冷缩 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金属锑和铋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2、热胀冷缩: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四 空气的热胀冷缩 1、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热胀现象: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 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2、(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与水相比,气体的热胀冷缩变化的更快、更明显。 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 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五 金属热胀冷缩吗 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2、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3、大多数固体和液体会热胀冷缩,但是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0—4之间)的水是冷胀热缩。 4、为什么水泥路面、铁轨、建筑物的各部分之间等都留有一小段缝隙? 答:因为水泥路面、铁轨、建筑材料等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留有缝隙是为它们在温度变化时有自由伸缩的空间。 5、为什么架设电线时候不能太紧? 答:电线在夏天会热胀,冬天会冷缩。如果电线架设的太紧,冬天受冷收缩就会发生断裂。 6、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水表、饮料瓶里的饮料)会冻裂? 答:因为水在4摄氏度以下会热缩冷胀。冬天气温低,自来水管(水表)里的水(饮料瓶里的饮料)会结冰体积膨胀,所以就冻裂了。 六 热是怎样传递的 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2、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3、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者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因此,热量绝不会消失。 4、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七 传热比赛 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2、不同的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3、金属等传导热量快,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 木头、塑料等传导热量慢,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4、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八 设计一个保温杯 1、制作保温杯方法: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一 时间在流逝 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备地知道时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 )几个字、看( )行字,跑( )米路等。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二 太阳钟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古埃及人把天空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察星座的运动,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3、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如日晷。(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日晷又叫“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平日晷和赤道日晷两种。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三 用水测量时间 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 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泄水型水钟工作原理: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四 我的水钟 1、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一、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二、确定总水量,三、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四、测出一分钟的水量。五、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 五 机械摆钟 1、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第分钟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2、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3、单摆由摆绳、摆锤组成的,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单摆具有等时性。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座钟、挂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4、(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六 摆的研究 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 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 七 做一个摆钟 1、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与摆的长度(摆绳加摆锤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度要慢。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较时发现: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变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 八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个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3、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4、垂体时钟工作原理(摆锤与齿轮操纵器工作方法) 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而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相连。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这样,摆锤每摆动一次,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的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一 昼夜交替现象 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2、(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3、(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主要观点:、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动。 2、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主要观点:、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等星体绕太阳转动。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三 证明地球在自转 1、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2、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四 谁先迎来黎明 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5、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6、从世界时区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于东经,向西180度属于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差一小时。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 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4、北极星为什么“不动”?5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为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六地球在公转吗 1、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是(365天/一年)。 3、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 2、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在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地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3、四季的成因: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关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4、(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八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2、地球的运动:自转: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地轴且倾向于北方,大约24小时为一周期,用傅科摆来证明,产生了昼夜交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现象。公传: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太阳转,一年为一周期,用恒星的周年视差、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天空中星座的位置的移动来证明。产生了四季、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 3、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冬短夏长、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等。 4、(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5、(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6、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 答: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大约23度,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或斜射南半球或北半球,形成了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或极夜现象。
2023-08-18 00:33:471

是谁发明了钟表呢

水钟是伽利略发明的,摆钟是惠耿斯发明的,闹钟是汤若望发明的。钟表是一种计时工具,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各类钟和表的总称,另一个是专指体积较大的表,尤指机械结构的有钟摆的表。分类钟表技术是计时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技术源头之一。有摆钟表是由阿拉伯工匠最早设计出来的。其工作原理是等速运动原理。机械钟表机械钟表的动力系统是发条,计时单位是小时、分钟、秒,分别采用了12进位制和60进位制。
2023-08-18 00:33:551

钟表的来历

太阳
2023-08-18 00:34:068

古代计时工具有那些

日晷、圭表、铜壶滴漏、沙漏、香烛公鸡算吗
2023-08-18 00:34:438

古代计算时间有哪些工具

日晷,月晷,圭表,刻漏
2023-08-18 00:35:125

水钟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是等时性原理。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时间度量精度不一的各类钟表至少已在人世间存在了4000年。埃及人是最早进行此类尝试的民族,他们制作过星钟图,用它来查看哪颗星星已经升起,然后计算夜间的时刻。后来,他们造出了为白天计时的影钟,随着日出合日落,一条横杆的影子逐渐越过一串记号。法老塞提一世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统治埃及,在他的陵墓中就曾发现一套制造影钟的器械。日晷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影钟为原形制作的。罗马人对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日晷加以改进,甚至制造过便携式旅行用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水钟
2023-08-18 00:38:131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是等时性原理。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时间度量精度不一的各类钟表至少已在人世间存在了4000年。埃及人是最早进行此类尝试的民族,他们制作过星钟图,用它来查看哪颗星星已经升起,然后计算夜间的时刻。后来,他们造出了为白天计时的影钟,随着日出合日落,一条横杆的影子逐渐越过一串记号。法老塞提一世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统治埃及,在他的陵墓中就曾发现一套制造影钟的器械。日晷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影钟为原形制作的。罗马人对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日晷加以改进,甚至制造过便携式旅行用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水钟
2023-08-18 00:38:331

水钟是如何计时的?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是等时性原理。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时间度量精度不一的各类钟表至少已在人世间存在了4000年。埃及人是最早进行此类尝试的民族,他们制作过星钟图,用它来查看哪颗星星已经升起,然后计算夜间的时刻。后来,他们造出了为白天计时的影钟,随着日出合日落,一条横杆的影子逐渐越过一串记号。法老塞提一世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统治埃及,在他的陵墓中就曾发现一套制造影钟的器械。日晷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影钟为原形制作的。罗马人对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日晷加以改进,甚至制造过便携式旅行用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水钟
2023-08-18 00:38:501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  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是等时性原理。  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2023-08-18 00:39:091

水钟的原理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依然几秒钟。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2023-08-18 00:39:171

水钟的原理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依然几秒钟。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依然几秒钟。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2023-08-18 00:39:241

制作水钟的原理和制作水钟的过程一样吗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依然几秒钟。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水钟的工作原理是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依然几秒钟。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2023-08-18 00:39:401

水钟的原理是什么?

受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是把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相比于泄水型水钟提高了计时精度。泄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是将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泻,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来指示时间。关于水钟: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水钟是整个古代世界报时的标准方式,它于公元前6世纪传入中国。水钟曾在雅典等城市成为一道常见的景观,如今在这些城市中已发现公元前35年左右建造的“城钟”的遗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水钟
2023-08-18 00:39:511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 : 古代水钟是根据水滴的什么而制成的?

  答案:古代水钟是根据水滴的(等时性)而制成的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2023-08-18 00:40:071

水钟的原理和构造是怎样的?

受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是把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相比于泄水型水钟提高了计时精度。泄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是将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泻,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来指示时间。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2023-08-18 00:40:181

水滴钟原理

重力。每滴水下落的时间都是相等的。所以,统计水滴的个数,就等于统计时间。又由于每个水滴的体积大致相等(大致不到0.05毫升的样子),这样,统计下面漏桶中水的体积,也就可以算出时间来了。
2023-08-18 00:40:523

匀速水钟的原理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等时性原理。 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 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依然几秒钟。 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水钟的工作原理是等时性原理。
2023-08-18 00:41:012

水钟工作原理

具有自动报时装置的水钟被认为是韩国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量来测量时间。 水钟有大、中、小三个容器。把水注入最上面的、也是最大的容器中,水就会自动往下流。当最下面的、最小的容器中的水位不断升高并达到一定高度时,容器中的木条触动方木,方木中的小金属球就一路向下滚动,触动与铜锣、鼓和钟相连的大球。因而,每20分钟铜锣响一次,每100分钟鼓响一次,而每两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钟就响一次。在钟响的同时,水钟窗口也会显现出代表十二个时辰的标志形象。
2023-08-18 00:41:091

水钟的工作原理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  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是等时性原理。  根据时性原理做成的水钟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2023-08-18 00:41:213

水钟的原理

具有自动报时装置的水钟被认为是韩国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量来测量时间。水钟有大、中、小三个容器。把水注入最上面的、也是最大的容器中,水就会自动往下流。当最下面的、最小的容器中的水位不断升高并达到一定高度时,容器中的木条触动方木,方木中的小金属球就一路向下滚动,触动与铜锣、鼓和钟相连的大球。因而,每20分钟铜锣响一次,每100分钟鼓响一次,而每两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钟就响一次。在钟响的同时,水钟窗口也会显现出代表十二个时辰的标志形象。(粘贴的,谢谢)
2023-08-18 00:41:394

水钟的原理是什么?

骺中通话呗n有没有没有没有呢你的
2023-08-18 00:41:495

制造泄水型水钟的原理是什么我要用作业帮帮助我学习这个问题谢谢

答:“泄水型”水钟是根据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试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2023-08-18 00:42:092

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水钟计时方法: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除了最底下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最低的壶里有一个铜人,手里捧着一支能够浮动的木箭,壶里水多了,木箭浮起来,根据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
2023-08-18 00:42:217

制作水钟的原理是什么

一种是受水型,另一种是泄水型
2023-08-18 00:4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