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量子力学的正确解释?

2023-08-24 18:08:49
共1条回复
阿啵呲嘚

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

哥布哈根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形成的,为首的是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是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员.它的发源地是玻尔创立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且它对量子力学的解释被称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玻尔本人不仅对早期量子论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而且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量子力学的创建起了推动和指导作用,他提出的著名的“互补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重要支柱.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成了量子理论研究中心,由此该学派成为当时世界上力量最雄厚的物理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在定量方面首先表述为海森伯的不确定关系.这类由作用量量子h表述的数学关系,在1927年9月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中从哲学得到了概括和总结,用来解释量子现象的基本特征——波粒二象性.所谓互补原理也就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互相补充.

该学派提出的量子跃迁语言和不确定性原理(即测不准关系)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扩展(互补原理)在物理学界得到普遍的采用.因此,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物理解释以及哲学观点,理所当然是诸多学派的主体,是正统的、主要的解释.

]

量子力学的随机解释

随机解释认为,通过研究薛定谔方程与费曼积分、马尔科夫过程之间的联系,认为应把量子力学解释为一种经典的概率理论或统计过程理论.这些过程是随机的,例如,用布朗运动理论解释不确定关系.

最早对量子理论作随机解释的薛定谔和随后的玻普通过对随机过程的研究认为,波粒二象性的矛盾是由于波被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实在,如果波被看作是粒子系综的集体特性,例如声波那样,就不存在矛盾了.后来,他们借助量子场中的产生和湮没过程,建立起一种推广了的统计力学,由此推出量子力学的规律.他们进一步认为波函数只是表示时空中事件出现的次序.由于基本事件按其本性来讲是分立地产生和消失的,所以这些次序的规律具有统计的性质.随着统计电动力学的发展,发现经典随机体系与量子力学体系之间具有很大的类似性.

薛定谔还认为,只能把“客观实在性”归属于波而不归属于粒子,并且不准备把波仅仅解释为“概率波”.因而他认为,只有位形空间中的波是通常解释中的概率波,而三维物质波或辐射波都不是概率波,但却有连续的能量和动量密度,就象麦克斯韦理论中的电磁场一样.薛定谔因此正确地强调指出,在这一点上,可以设想这些过程是比它们通常的情况更为连续.在通常的量子论解释中,它包含在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变中.

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大论战

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不同观点之间的大论战是量子力学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场争论,因而本文特作比较深入完整的阐述和分析.

玻尔1918年提出对应原理,认为量子理论能以一定的方式同经典理论一致起来.即认为原子保持量子状态的特性和稳定性有一定限度.只有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不足以把原子激发到较高量子状态时,原子才显现量子特征.如果在非常强烈的干扰下,那么量子效应的特性将完全消失,原子也就带有古典性质.海森伯正是按这一原理和可观察量是物理理论基础创立了矩阵力学.波动力学也是通过量子和经典的对应性建立起来的.1927年海森伯提出“不确定关系”后,玻尔接着于同年9月在意大利科摩城召开的纪念伏打逝世100周年国际物理学会议上发表了题为《量子公设和原子理论的晚近发展》的演讲,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引起学术界很大震动.互补原理认为:微粒和波的概念是互相补充的,同时又是互相矛盾的,它们是运动过程中的互补图像.玻尔特别指出,观察微观现象的特殊性,由于微观客体中最小作用量子h要起重要作用,因此微观客体和测量仪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能忽略的.这种相互作用在原则上是不可控制的,是量子现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的数学表示是“不确定关系”.这决定了量子力学的规律只能是概率性的.为了描述微观客体,必须抛弃决定性的因果性原理.量子力学精确地描写了单个粒子体系状态,它是完备的.玻尔特别强调微观客体的行为有赖于观测条件.他认为一个物理量或特征,不是本身即存在,而是由我们作观测或度量时才有意义.哥本哈根学派写了大量文章,宣传互补原理,提出了客观不可分的观点.他们还将互补原理推广到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社会历史各个领域,认为互补原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927年10月24日至2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五届索尔威会议,玻尔在会上又一次阐述了他的互补原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为众多的物理学家所接受,成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但是在会上,互补原理却遭到了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的强烈反对,开始了物理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长达几十年之久的爱因斯坦-玻尔大论战.

实际上,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从1920年4月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玻尔到爱因斯坦所在的德国柏林访问,第一次与爱因斯坦会面.他们两人就量子理论的发展交换了意见,谈话的主题是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问题.乍看起来,这次争论好象是爱因斯坦主张,完备的光理论必须以某种方式将波动性和粒子性结合起来,而玻尔却固守光的经典波动理论,否认光子理论基本方程的有效性.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玻尔强调需要同经典力学的观念作彻底的决裂,而爱因斯坦则虽赞成光的波粒二象性,但却坚信波和粒子这两个侧面可以因果性地相互联系起来.

爱因斯坦坚决反对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不赞成抛弃因果性和决定性的概念.他坚信基本理论不应当是统计性的.他说,“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他认为在概率解释的后面应当有更深一层的关系,把场作为物理学更基本的概念,而把粒子归结为场的奇异点,他还试图把量子理论纳入一个基于因果性原理和连续性原理的统一场论中去,因此他在第五届索尔威会议上支持德布罗意的导波理论,并且在发言中强调量子力学不能描写单个体系的状态,只能描写许多全同体系的一个系综的行为,因而是不完备的理论.

由此可见,

量子力学的发展是个充满争吵的发展.主要有哥本哈根玻尔爱因斯坦 3个学派的争论

相关推荐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关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如下:1、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波粒二象性。在经典物理学中,物质被认为是由粒子组成的,而在量子力学中,物质既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质,也可以表现出波动性质。这意味着物质既可以像粒子一样存在,又可以像波一样传播。2、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中最著名的原理之一。它描述了在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我们无法同时知道这两个量的精确值,这是因为测量位置会干扰粒子的动量,而测量动量会干扰粒子的位置,这个原理表明,在量子力学中,我们无法精确地预测粒子的运动轨迹。3、算符和本征值:在量子力学中,物理量被表示为算符。算符作用在波函数上,得到一个数值,这个数值称为本征值,本征值描述了物理量的取值,而算符描述了如何测量这个物理量,这个概念在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通过测量本征值来确定物理量的取值。4、纠缠:纠缠是量子力学中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关系是无论它们之间有多远都会发生的,当两个粒子纠缠在一起时,它们的状态是相互依存的,这意味着改变一个粒子的状态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5、波函数坍缩: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描述了粒子的状态。当我们对粒子进行测量时,波函数会坍缩,这意味着粒子的状态会变成我们测量到的状态,这个过程是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描述了我们如何从量子系统中获取信息。量子力学是一种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是该理论的基础,它们描述了在微观尺度下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2023-08-18 02:37:051

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和本质区别是什么

三言两语说不清.经典力学是述宏观的而量子力学则可以描述宏观和微观.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德布罗意认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这种性质,即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说不久就为实验所证实。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就不同于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当粒子的大小由微观过渡到宏观时,它所遵循的规律也由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1927年,海森伯得出的测不准关系,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产生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经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量子场论,它构成了描述基本粒子现象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旧量子论对经典物理理论加以某种人为的修正或附加条件以便解释微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旧量子论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找微观领域的规律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 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 但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体系的状态按运动方程演进,这是可逆的变化;另一种是测量改变体系状态的不可逆变化。因此,量子力学对决定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言,只能给出物理量取值的几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因果律在微观领域失效了。 据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量子力学中代表量子态的波函数是在整个空间定义的,态的任何变化是同时在整个空间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远隔粒子关联的实验表明,类空分离的事件存在着量子力学预言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同狭义相对论关于客体之间只能以不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物理相互作用的观点相矛盾的。于是,有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了解释这种关联的存在,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全局因果性或整体因果性,这种不同于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局域因果性,可以从整体上同时决定相关体系的行为。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性的观点
2023-08-18 02:37:491

简单概述下量子力学的概念。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性理论之一(另一是相对论,两者尚未完全协调统一),主要应用于微观领域,但它实际可用于所有领域。 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是波函数。给定系统的波函数能够完整描述该系统的运动状态,即描述该系统的全部可测量的物理量的具体情况,亦即该系统的能量、动量、角动量、位置等等物理量到底是多少乃至它们怎样随时间而变;当然,一般来说,波函数只能说出系统的某个物理量为某个具体数值的概率有多大(即多次同样的测量所得到的该数值的占比是多少),而不能说出该系统的物理量一定等于某个值,除非该系统对于该物理量存在所谓的本征态及相应的本征值。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或原理或公式,它们本质上都是须经实践检验的假设)包括:态(波函数)叠加原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测不准原理,观测量的算符化,测量的投影假设(即波包缩编、波函数坍缩等),运动方程(如薛定谔方程)。这些假设都是为了具体计算波函数并将它与实验数据相比较而创立的,其间涉及大量的数学推演。
2023-08-18 02:38:151

量子纠缠的原理

量子纠缠的原理如下:量子纠缠是指量子态的一种性质。它是量子力学叠加原理的后果。量子纠缠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 。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在量子力学里,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缠结或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纯粹发生于量子系统的现象;在经典力学里,找不到类似的现象。扩展资料:量子纠缠的应用:量子纠缠是一种物理资源,如同时间、能量、动量等等,能够萃取与转换。应用量子纠缠的机制于量子信息学,很多平常不可行的事务都可以达成:1、量子密钥分发能够使通信双方共同拥有一个随机、安全的密钥,来加密和解密信息,从而保证通信安全。在量子密钥分发机制里,给定两个处于量子纠缠的粒子,假设通信双方各自接受到其中一个粒子,由于测量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摧毁这对粒子的量子纠缠,任何窃听动作都会被通信双方侦测发觉。2、密集编码(superdense coding)应用量子纠缠机制来传送信息,每两个经典位元的信息,只需要用到一个量子位元,这科技可以使传送效率加倍。3、量子隐形传态应用先前发送点与接收点分享的两个量子纠缠子系统与一些经典通讯技术来传送量子态或量子信息(编码为量子态)从发送点至相隔遥远距离的接收点。4、量子算法(quantum algorithm)的速度时常会胜过对应的经典算法很多。但是,在量子算法里,量子纠缠所扮演的角色,物理学者尚未达成共识。有些物理学者认为,量子纠缠对于量子算法的快速运算贡献很大,但是,只倚赖量子纠缠并无法达成快速运算。
2023-08-18 02:38:461

量子力学该怎么学?

拿着书学
2023-08-18 02:39:118

量子力学是什么意义上的?

巽风量子力学定义如下: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学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量子力学导致三个发现,分立性、不确定性、与物理量的关联性。时钟测量的时间是量子化的,只能取特定值,时间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量子力学最大特点是分立性,量子即基本微粒。在引力场中最小的时间是10的负44秒。量子力学(英语:quantum mechanics;或称量子论)是描述微观物质(原子、亚原子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量子力学是我们理解除万有引力之外的所有基本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基础。量子力学是许多物理学分支的基础,包括电磁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宇宙学的部分内容。
2023-08-18 02:40:051

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和本质区别是什么

三言两语说不清. 经典力学是述宏观的而量子力学则可以描述宏观和微观.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1905年,爱因斯坦引进光量子(光子)的概念,并给出了光子的能量、动量与辐射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后,他又提出固体的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从而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这个理论虽然有许多成功之处,但对于进一步解释实验现象还有许多困难。 在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之后,为了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德布罗意认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这种性质,即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说不久就为实验所证实。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就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也就不同于描述宏观物体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当粒子的大小由微观过渡到宏观时,它所遵循的规律也由量子力学过渡到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描述,它是坐标和时间的复函数。为了描写微观粒子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需要找出波函数所满足的运动方程。这个方程是薛定谔在1926年首先找到的,被称为薛定谔方程。 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几率出现。当粒子所处的状态确定时,力学量具有某一可能值的几率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1927年,海森伯得出的测不准关系,同时玻尔提出了并协原理,对量子力学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 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产生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经狄拉克、海森伯和泡利等人的工作发展了量子电动力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形成了描述各种粒子场的量子化理论——量子场论,它构成了描述基本粒子现象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建立之后发展建立起来的。旧量子论对经典物理理论加以某种人为的修正或附加条件以便解释微观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由于旧量子论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找微观领域的规律时,从两条不同的道路建立了量子力学。 1925年,海森堡基于物理理论只处理可观察量的认识,抛弃了不可观察的轨道概念,并从可观察的辐射频率及其强度出发,和玻恩、约尔丹一起建立起矩阵力学;1926年,薛定谔基于量子性是微观体系波动性的反映这一认识,找到了微观体系的运动方程,从而建立起波动力学,其后不久还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数学等价性;狄拉克和约尔丹各自独立地发展了一种普遍的变换理论,给出量子力学简洁、完善的数学表达形式。 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 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 但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体系的状态按运动方程演进,这是可逆的变化;另一种是测量改变体系状态的不可逆变化。因此,量子力学对决定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言,只能给出物理量取值的几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因果律在微观领域失效了。 据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量子力学中代表量子态的波函数是在整个空间定义的,态的任何变化是同时在整个空间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远隔粒子关联的实验表明,类空分离的事件存在着量子力学预言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同狭义相对论关于客体之间只能以不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物理相互作用的观点相矛盾的。于是,有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了解释这种关联的存在,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全局因果性或整体因果性,这种不同于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局域因果性,可以从整体上同时决定相关体系的行为。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性的观点
2023-08-18 02:40:571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系的状态由什么决定巽风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状态函数决定。状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望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并不对一次观测确定的预言一个单独的结果。取而代之,它预言一组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并告诉我们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量类似的系统作同样的测量,每一个系统以同样的方式起始,我们将会找到测量的结果为A出现一定的次数,为B出现另一不同的次数等等。人们可以预言结果为A或B的出现的次数的近似值,但不能对个别测量的特定结果作出预言。
2023-08-18 02:41:051

量子力学定义正确的是巽风

巽风量子力学定义如下: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学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量子力学导致三个发现,分立性、不确定性、与物理量的关联性。时钟测量的时间是量子化的,只能取特定值,时间是分立的,而非连续的。量子力学最大特点是分立性,量子即基本微粒。在引力场中最小的时间是10的负44秒。量子力学(英语:quantum mechanics;或称量子论)是描述微观物质(原子、亚原子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量子力学是我们理解除万有引力之外的所有基本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的基础。量子力学是许多物理学分支的基础,包括电磁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宇宙学的部分内容。
2023-08-18 02:41:451

量子力学包括

量子理论的重要应用包括量子化学、量子光学、量子计算、超导磁体、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晶体管和半导体如微处理器等。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量子力学基本的数学框架建立于:量子态的描述和统计诠释、运动方程、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测量公设、全同粒子公设的基础上。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状态函数表示,状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状态函数的作用。
2023-08-18 02:42:141

量子力学结论是什么

目前量子力学还不完美,并没有宇宙学上的实质性结论,对宇宙的描述上没相对论好。测不准原理等把一切都搞成了概率问题,几个概率重复上去,事件的结果便成了“不可知”的。
2023-08-18 02:42:403

哪个人和量子力学没有关系

和量子力学有关系的人有: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波恩,海森堡,德布罗意,薛定谔,泡利,狄拉克,费曼,其他的是没有关系的。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量子化学、量子光学、量子计算、超导磁体、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晶体管和半导体如微处理器等领域。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物质的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所进行的。量子力学基本原理:量子力学基本的数学框架建立于:量子态的描述和统计诠释、运动方程、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测量公设、全同粒子公设的基础上。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状态函数表示,状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望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一般而言,量子力学并不对一次观测确定地预言一个单独的结果。取而代之,它预言一组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并告诉我们每个结果出现的概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量类似的系统作同样地测量,每一个系统以同样的方式起始,我们将会找到测量的结果为A出现一定的次数,为B出现另一不同的次数等等。人们可以预言结果为A或B的出现的次数的近似值,但不能对个别测量的特定结果做出预言。状态函数的模平方代表作为其变量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2023-08-18 02:42:481

什么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一个理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你可以看看这个,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JtX-cVUcRuG6wcO7Zt1Prsq-7CSq0kiGeuejCfY0RjpVpqy9U9rSX_0ffIvoG1ApS1y0Eh-mHVFmPuAOj-AJiTuQEsqr-pV5nR2xGgf8eCYvggohcbjtjFR4ea2I3S9
2023-08-18 02:43:322

求量子力学入门知识

你好:“什么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结构、性质的一门学科。“研究领域是什么?”——微观和介观领域问题。“谁提出的?”——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1913年波尔的旧量子理论;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设的雏形。这个问题可以去看看教材,一般有简单介绍。“有何研究价值?”——从17世纪的牛顿力学到19世纪的电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陆续建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典物理体系。它们成功的解释了人们所观察到的许多宏观物理现象。于是,人们乐观地认为可以用经典物理学解释所有物理现象,但是并没有。再解释固体低温比热、黑体辐射、光电效应以及原子光谱等实验时,经典物理的解释遇到了局限。还有,现代的生命、信息、材料学科,激光、超导和核能领域等都有深远的应用。就是说:它有大用。祝你生活愉快!
2023-08-18 02:43:432

一大一小的相似(胡乱猜想的)

大学物理里就有这么一章啊,自己要来看吧,三言两语说不清
2023-08-18 02:43:517

量子力学的五个基本假设

量子力学的五大基本假设:(1)波函数假设:微观物理系统的状态由一个波函数完全描述。(2)演化假设:微观体系的运动状态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满足薛定谔方程。(3)算符假设:力学量用厄米算符表示。(4)量子测量假设:当对一个量子体系进行某一力学量的测量时,测量结果一定为该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值当中的某一个,测量结果为|k>的概率为|<k|ψ>|的平方,当测量完成后,该量子体系塌缩至|k>,(即不管再对该量子态重新测量多少次,测得的该力学量的值一定为第一次所测得的值k)。(5)全同性原理:在全同粒子所组成的体系中,两全同粒子相互调换不改变体。
2023-08-18 02:44:071

量子力学是什么意思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提供粒子“似-粒”、“似-波”双重性(即“波粒二象性”)及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数学描述。它和经典力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研究原子和次原子等“量子领域”。量子力学的进一步研究课题为:宏观物质在十分低或十分高能量或温度才出现的现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波函数的模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密度。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23-08-18 02:44:271

量子力学是什么意思?

世间运转的一些规律,
2023-08-18 02:45:014

量子到底是什么?是比原子、电子更小的粒子,还是一种理论?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看到“量子”这个词,许多人在“不明觉厉”之余,第一反应就是把它理解成某种粒子。但是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我们日常见到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那么问题来了,量子究竟是个什么鬼?难道是比原子、电子更小的粒子吗? 其实不是。量子跟原子、电子根本不能比较大小,因为它的本意是一个 数学概念 。好比说“5”是一个数字,“3个苹果”是一个实物,你问“5”和“3个苹果”哪个大,这让人怎么回答?正确的回答只能是:它们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无法比较。 那么,量子这个数学概念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 离散变化的最小单元 ”。 举个例子。我们上台阶时,只能上一个台阶、两个台阶,而不能上半个台阶、1/3 个台阶。这就是“离散变化”,对于上台阶这件事来说,一个台阶就是一个量子。跟“离散变化”相对的叫做“连续变化”。例如你在一段平路上,你可以走到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1米的位置,如此等等,中间任何一个距离都可以走到,这就是“连续变化”。 显然,离散变化和连续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都大量存在,这两个概念本身都很容易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么,为什么“量子”这个词会变得如此重要呢? 因为人们发现, 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 。 微观世界中的离散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组成的离散变化,一类是物理量的离散变化。 先来看第一类。例如光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光子、1/3个光子,所以光子就是光的量子。阴极射线是由一个个电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电子、1/3个电子,所以电子就是阴极射线的量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似乎可以拿量子去跟原子、电子比较了,但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它是随你的问题而变的。你需要分清,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这些词本身就对应某些粒子,而量子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应不同的粒子(如果它对应粒子的话)。 并没有某种粒子专门叫做“量子”! 再来看第二类。例如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取-13.6 eV(eV 是“电子伏特”,一种能量单位)或者它的1/4、1/9、1/16 等等,总之是这个值除以某个自然数的平方(-13.6/n^2 eV,n可以取1、2、3、4、5等等),而不能取-13.6 eV的2 倍、1/2 或1/3等等。这时我们不好说氢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量子是什么,但会说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 量子化 ”的。 说某个东西是量子化的,意思就是这个东西只能离散变化。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一种原子中电子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它只能取某些值,不能取这些值之间的值。 发现“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后,科学家创立了一门准确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就是“ 量子力学 ”。现在你可以明白,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它其实是为了强调离散变化在微观世界中的普遍性。量子力学出现后,人们把传统的牛顿力学称为经典力学。 对普通民众来说,量子力学听起来似乎很前沿。但对相关专业(物理、化学)的研究者来说,量子力学的相关发展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 量子力学起源于1900 年,当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发现必须把辐射携带的能量当作离散变化的,才能推出跟实验一致的公式。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等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概念,大大扩展了量子力学的应用范围。到20 世纪20 年代末,量子力学的理论大厦已基本建立起来,能够对微观世界的很多现象作出定量描述了。 许多最基本的问题,是量子力学出现后才能回答的。 例如: 为什么原子能保持稳定,例如氢原子中的电子不落到原子核上? 为什么原子能形成分子,例如两个氢原子聚成氢气分子? 为什么原子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例如碳原子能组合成石墨、金刚石、足球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为什么食盐会形成离子晶体? 为什么有些物质很稳定,而有些物质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为什么有些物质,如铜,能导电?有些物质,如塑料,不导电?为什么有些物质如硅,是半导体?为什么有些物质,如水银,在低温下变成超导体? 为什么会有相变,例如水在0 以下结冰,0 100 是液体,100 以上气化? 为什么改变钢铁的组成,能制造出各种特种钢? 为什么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能够发光? 为什么化学家能合成比大自然原有物质种类多得多的新物质? 为什么通过观察宇宙中的光谱线能知道远处星球的元素组成? 现代 社会 硕果累累的技术成就,几乎全都与量子力学有关。你打开一个电器,导电性是由量子力学解释的,电源、芯片、存储器、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走进一个房间,钢铁、水泥、玻璃、塑料、纤维、橡胶的性质是由量子力学决定的。登上飞机、轮船、 汽车 ,燃料的燃烧过程是由量子力学决定的。研制新的化学工艺、新材料、新药,都离不开量子力学。可以这么说:与其问量子力学能用来干什么,不如问它不能干什么! 量子最初由普朗克提出,当时的本意就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辐射能量,注意最开始量子只描述能量。 后来随着研究深入,量子的定义发展为: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注意这时的量子不再只描述能量,也可以说是物质的最小单元。通俗而简单的说,量子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 再说粒子,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微观世界里,原子算是庞然大物了,我们都知道原子由中子和质子构成,而中子和质子的大小只是原子的十万分之一,中子和质子由夸克构成,而夸克的大小还不到中子、质子的万分之一。当然粒子界还有很多其他成员,电子、光子、介子、强子、中微子等等等等。 一段时期基本确定夸克、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为自然界最小粒子,后来,又出来一个“弦理论”,认为以上粒子不是单个粒子,不是自然界最小单元,这些粒子是由很小很小的弦(有线性的有闭合的)构成。弦理论已经成为人类探寻宇宙奥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还很有可能成为终极理论。 再回到量子的问题,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目前我们的量子力学只是停留在发现了一些神奇现象,现在一些最懂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依然说不懂量子力学,包括主导研制量子通信卫星(去年8月份发射上天)的潘建伟这样的牛人依然说不懂。这个不懂也有必要解释一下,就好比一份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你看明白了会利用了,可是依然停留在现象,是什么样的本质导致了如此现象与功能呢?这才是这些牛人的不懂? 最后说一下弦理论,它是继续深入的研究微观粒子的理论,随着发展很有可能会发现粒子的真正构成以及粒子相互作用(或联系)的本质,这或许是宇宙的本质,自然也是量子力学的本质。 “量子”一词最初是普朗克于1900年发明的,他以此驱散当时物理学天空中的一朵乌云:受热物体发出的电磁辐射能量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电磁辐射即电磁波,在不同频率范围分别称作可见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等。普朗克假设物体发射出的电磁辐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每份能量总是一个基本单位的整数倍。这个能量基本单位被他称作能量量子,等于频率乘以一个常数(后称普朗克常数)。1905年,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电磁波本身就是由能量量子组成的,称作光量子(后简称为光子)。这是唯一被爱因斯坦自己称作“革命性”的工作。1913年,玻尔提出,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取一些分立的值,叫作能量量子化。 所以在量子论早期,“量子”的主要含义是分立和非连续。这种含义也被用于当代物理中,比如,“量子霍尔效应”就是指霍尔电导只能取一些分立值。另外,现代物理学中,与光量子类似,每种基本粒子都是一个量子场的振动激发,也叫量子。它们与牛顿力学的粒子观念不同,但依然是客观物质。 1925至1927年,海森堡、玻恩、约旦、薛定谔、狄拉克等人创立了系统的量子力学,取代了早期量子论。量子力学是整个一套理论体系,其特征并不能简单归结于分立和非连续。 现在更多情况下,“量子”是作为一个形容词或者前缀在使用,“量子X”是指在将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用于X,比如量子光学、量子统计、量子凝聚态物理、量子磁学、量子化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量子宇宙学、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等等。量子是什么?或许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量子就像原子电子一样是一种粒子,它与原子电子的区别就是大小不一样。但是这个理解是错误的,首先量子并不是一种粒子,它是一个概念;其次量子是没有大小的,它的定义就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元。量子的概念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说到量子概念的提出者——普朗克。 这首先来自于人们对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黑体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概念,即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完全吸收而不任何反射的物体。但是事实上这种物体是不存在的。19世纪末的时候,关于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变得火热起来,大批的科学家投入到了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普朗克。黑体不一定就是黑色的,它虽然不能反射光,但是却可以发出电磁波,而电磁波的能量和波长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当时人们试图用一种用经典物理学的方程来描述这种关系,可是要么只是在波长较小时,要么只在波长较大时才跟实验所得的曲线拟合得较好,无论如何都无法跟实验数据完全吻合,这被称为是“紫外线灾难”,这里面就有瑞利——金斯曲线还有后来维恩的修复曲线,都无法很好的吻合。 这时候普朗克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黑体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他提出了能量量子提化的概念,辐射频率是v的能量的最小数值E=hv,其中h被称为普朗克常量。 而后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直接提出了光子的概念,他指出电磁辐射在本质上就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无论是原子在发射和吸收它们的时候都是这样。到此,量子的概念才被完整的建立起来。虽然量子建立概念很早,但是作为量子的发现者,普朗克一直对他的发现持怀疑态度,这也造成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有所推迟。直到几十年以后薛定谔、海森堡等一批杰出的量子物理学家出现才使得量子物理有所发展,近几十年量子力学的发展很是迅速。其实量子的概念十分广阔,它不是一种粒子,自然界的一切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而量子则是联系二者的桥梁。从现在在网上了解到的解说,量子是研究量子的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进行量子实验的一种感应性的物质! 因为量子不同于现在科学以知所有能产生能量中的物质。也可以说,量子在宇宙空间内的运行中,它是一种不受认何大小物质阻当的物质。打个比方说,人们日常看到的光粒子,只要有不透光的东西就会阻当光子的前行的。 量子是以本量子原作为起点,原量子的分子不管离原量子多少光年和千万里以外的距离,只要两端的量子有一方移动,分离的对方就会不受认何阻当的同时感知到对方在移动的地点和位置了。 这就是近代一百多年至今,各国尖端的科学家,都在尽力想对量子科研取得抢先研发利用的苦战了!这也是科学家们说的,量子分子移动一但被科学家真证的实验成功后,量子运用,将对现在的智能大数据运算和智能手机的网络提速,快上亿亿亿倍和千万倍的! 量子的解释:是衡量单位,是微观学对;原子核、分子、光子、中子、电子、粒子、暗子、微微子、超微微子、超微微基子、量的单位。 什么子不就是名吗?一切皆因,成功失败皆果。因者道也,果者得(德)也。成功,失败,有交幸和无奈,成功和失败在天之意,如成吉司汉,命走一玄,霸王虽勇,丧命乌江。说明不是人完全可掌控的必须面对,孔明多材回天乏术,阿曼虽狠计败于司马。 老子有几个乐德之,就是修道保身。 量子科学之所以显得神秘,首先这个名字就是一大原因。 看到“量子”这个词,许多人在“不明觉厉”之余,第一反应就是把它理解成某种粒子。但是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我们日常见到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那么量子究竟是个什么鬼?难道是比原子、电子更小的粒子吗? 其实不是。量子跟原子、电子根本不能比较大小,因为它的本意是一个数学概念。正如“5”是一个数字,“3个苹果”是一个实物,你问“5”和“3个苹果”哪个大,这让人怎么回答?正确的回答只能是:它们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无法比较。原子结构示意图量子这个数学概念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离散变化的最小单元”。 什么叫“离散变化”?我们统计人数时,可以有一个人、两个人,但不可能有半个人、1/3个人。我们上台阶时,只能上一个台阶、两个台阶,而不能上半个台阶、1/3 个台阶。这些就是“离散变化”。对于统计人数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量子。对于上台阶来说,一个台阶就是一个量子。如果某个东西只能离散变化,我们就说它是“量子化”的。上台阶跟“离散变化”相对的叫做“连续变化”。例如你在一段平路上,你可以走到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米的位置,也可以走到1.11米的位置,如此等等,中间任何一个距离都可以走到,这就是“连续变化”。 显然,离散变化和连续变化在日常生活中都大量存在,这两个概念本身都很容易理解。那么,为什么“量子”这个词会变得如此重要呢? 因为人们发现,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 微观世界中的离散变化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组成的离散变化,一类是物理量的离散变化。 先来看第一类,物质组成的离散变化。例如光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光子、1/3个光子,所以光子就是光的量子。阴极射线是由一个个电子组成的,你不能分出半个电子、1/3个电子,所以电子就是阴极射线的量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似乎可以拿量子去跟原子、电子比较了,但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它是随你的问题而变的。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这些词本身就对应某些粒子,而量子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应不同的粒子(如果它对应粒子的话)。并没有某种粒子专门叫做“量子”! 再来看第二类,物理量的离散变化。例如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能取-13.6 eV(eV 是“电子伏特”,一种能量单位)或者它的1/4、1/9、1/16 等等,总之就是-13.6 eV除以某个自然数的平方(-13.6/n2 eV,n可以取1、2、3、4、5等),而不能取其他值,例如-10 eV、-20 eV。我们不好说氢原子中电子能量的量子是什么(因为不是等间距的变化),但会说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位于一个个“能级”上面。每一种原子中电子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氢原子能级发现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后,科学家创立了一门准确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就是“量子力学”。现在你可以明白,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它其实是为了强调离散变化在微观世界中的普遍性。量子力学出现后,人们把传统的牛顿力学称为“经典力学”。 对普通民众来说,量子力学听起来似乎很前沿。但对相关专业(物理、化学)的研究者来说,量子力学是个很古老的理论,——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了! 量子力学的起源是在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发现必须把辐射携带的能量当作离散变化的,才能推出跟实验一致的公式。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玻尔(Niels H. D . Bohr)、德布罗意(Louis V. de Broglie)、海森堡(Werner K. Heisenberg)、薛定谔(Erwin R. J. A. Schrodinger)、狄拉克(Paul A. M. Dirac)等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概念,一步一步扩展了量子力学的应用范围。到1930年代,量子力学的理论大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能够对微观世界的大部分现象做出定量描述了。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我认为,量子只是描述微观世界粒子性的一个笼统概念,它包函可以独立存在的任何形式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都可以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称为“量子”。 量子有几个重要的物理属性值得关注: 1、能量不连续性,即普朗克所描述的粒子传递能量是“一份一份进行的”; 2、角动量不连续性,比如电子在核外分别时,其轨道角动量是不连续的,具有“跳跃性”; 3、运动的自旋性,量子描述的世界是一个带有自旋运动的世界,这与经典粒子概念不同; 4、自旋磁矩性,任何粒子都有自旋性,同时也都有自旋磁矩性,“自旋生磁”是我“自旋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磁的产生还包括“公转生磁”——这说明磁的产生有二种形式,即“自旋生磁”和“公转生磁”,电磁学和目前的量子力学只强调“公转生磁”,却忽略了自旋生磁性,这是当今物理学存在严重“疏漏”的地方)。
2023-08-18 02:45:181

简单解释量子力学的内容?

普朗克的量子力学。。。可以百度。因为一时也是说不清楚。。。这关系到很多物理理论,才会有所悟。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或者是相对论,加油!物理是很有趣的!←_→
2023-08-18 02:45:273

如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解释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是由一组量子数所确定的微观状态 ,量子是没办法测量的。
2023-08-18 02:45:374

什么是量子力学?真是只有变数没有常数吗?

量子力学有人引用量子力学中的随机性支持自由意志说,但是第一,这种微观尺度上的随机性和通常意义下的宏观的自由意志之间仍然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第二,这种随机性是否不可约简(irreducible)还难以证明,因为人们在微观尺度上的观察能力仍然有限。自然界是否真有随机性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对这个鸿沟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普朗克常数。统计学中的许多随机事件的例子,严格说来实为决定性的。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物质的一个物理学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19世纪末,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在描述微观系统时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初由普朗克、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薛定谔、沃尔夫冈·泡利、德布罗意、马克斯·玻恩、恩里科·费米、保罗·狄拉克等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其相互作用的见解被革命化地改变。通过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但是这些现象可以通过量子力学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且后来也获得了非常精确的实验证明。除通过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写(量子场论)。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仍然代表体系的一种可能状态。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波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作为其变数的物理量出现的几率。根据这些基本原理并附以其他必要的假设,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原子和亚原子的各种现象。  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性和物理实在问题。按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律说,量子力学的运动方程也是因果律方程,当体系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被知道时,可以根据运动方程预言它的未来和过去任意时刻的状态。  但量子力学的预言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质点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言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对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一种变化,并按运动方程演进。因此,运动方程对决定体系状态的力学量可以作出确定的预言。  但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有两种变化,一种是体系的状态按运动方程演进,这是可逆的变化;另一种是测量改变体系状态的不可逆变化。因此,量子力学对决定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言,只能给出物理量取值的几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因果律在微观领域失效了。  据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几率因果性。量子力学中代表量子态的波函数是在整个空间定义的,态的任何变化是同时在整个空间实现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远隔粒子关联的实验表明,类空分离的事件存在着量子力学预言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同狭义相对论关于客体之间只能以不大于光速的速度传递物理相互作用的观点相矛盾的。于是,有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为了解释这种关联的存在,提出在量子世界存在一种全局因果性或整体因果性,这种不同于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的局域因果性,可以从整体上同时决定相关体系的行为。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出来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
2023-08-18 02:46:101

Nothing succeeds like success 啥意思

一事成功,万事成功 小子,知道了不?
2023-08-18 02:38:387

mun是什么比赛

mun是模拟联合国竞赛。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顾名思义,其与联合国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早在联合国还未真正诞生之际,模联的雏形就已出现。这是一项历史悠久、开展广泛的学生活动。根据普遍的说法,其最早源自美国。早在1923年,联合国还未成立之时,美国就有一批对国际组织、国际政治充满了兴趣的学生,他们活跃在哈佛大学和其他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创办跨学校的模拟国际联盟会议,参照国际联盟的议事规则讨论国际问题。竞赛过程模联与联合国的相似度极高,借用了真实的联合国会议规则、模仿外交官们的着装、聚焦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所有的形式加权,模联宛若一个大型的高级角色扮演。学生有可能扮演本国的外务部长,也可能是任何一个政体的外交发言人,他们尽可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阿拉伯的代表甚至可能戴着白头巾参加。虽然探讨的问题本质上有极大的严肃性,但模联本身则是一场盛大的角色扮演的梦境,是一场热血沸腾的表演,在这里,学生们尽职尽责地上演一幕幕对手戏。
2023-08-18 02:38:381

二位五通的电磁阀应该用双线圈的还是单线圈的,什么情况下用

可以单线圈,也可以双线圈。单线圈线圈得电,阀芯动作;失电阀芯自动复位,不能自锁;双电磁阀可以自锁,当线圈A得电,阀芯动作,就算失电仍保持之前动作;要等线圈B得电才能反动作;
2023-08-18 02:38:382

income ,profit和 proceeds 的区别?

income [简明英汉词典]n.收入, 收益, 进款, 所得profit [简明英汉词典]n.利润, 益处, 得益vi.得益, 利用vt.有益于, 有利于proceeds [简明英汉词典]n.收益
2023-08-18 02:38:401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方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下点火方式的工作原理:在床下点火方式中,循环流化床内的底料是通过布风板送入流化床的热烟气来加热的.点火前,风室两侧主风道风门关闭,点火装置风门开启.油枪点燃后,产生的热烟气由一次风通过布风板送入流化床加热底料.整个点火过程分三个阶段:1)底料加热。2)底料着火爆燃。3)过渡到正常运行参数。点火后期,床温850℃以上时,及时撤出油枪,将点火风门切换至主风道风门。
2023-08-18 02:38:401

用电池的负极代替触屏笔可以吗?

电池的负极可以代替触屏笔。触发电容屏工作的不是压感而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因此触发电容式触摸屏需要导电的材料才能完成。由于电池负极可以导电,则可以用作触屏笔。想要替代手指,需要选用导电材料,专业的触控笔都会采用导电橡胶、导电海绵等,而电池的负极则可以满足导电的性能。扩展资料:触摸笔及其替代物的原理:当触摸笔或其他替代物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电容是直接导体,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参考资料:河北新闻网——废电池先别丢了,它还有这5大妙用,用来当手写笔
2023-08-18 02:38:461

太阳能灯具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灯具有什么特点?

太阳能灯具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然后从太阳光进行转换发电。一般会同时附带电池,可以白天的时候储存电量,然后到晚上的时候发光。至于灯不亮了,所以会有三种地方可能产生错误。一是电池板可能损坏,二试灯可能损坏,三是电路接触不良,电池损坏。
2023-08-18 02:38:482

句子中的 from which 是什么意思

fromwhich........income是个定语从句修饰theproceeds买卖which是关系代词,就是指代这个先行词theproceeds,后面的介词from提到which前.(实际可以这样理解providehalfthecollector"sannualincomefromtheproceeds)所以这里会有个介词from.
2023-08-18 02:38:481

succeed in doing sth怎么造句

She succeeded in making bread.
2023-08-18 02:38:533

国际结算中一些条款的翻译

考虑到此项交付给信任的人,签名人据此进行土地,支付关税和/或其他的费用或开支、储存、持有和出售并交付给买方规定的商品,以受讬人收到款子后对上述银行,公司承诺并同意不抛出说商品或其任何部分,但这只是在贷款总额现金和一按发票金额不低于上述规定,除非另有授权上述银行写作。签名人也承诺()。本人进一步承认并同意,那表示了同意如果全部或部分货物被出售或规定交付到买主或买方筹集会得到了出售或交货应当考虑上述银行的性质和下述签署人奖助金给上述银行全部权力去搜集这些收益直接从买方或采购商不顾到签名。作为另一个保证人,本人保证对说其他银行的信心和适当的实现这些条款和信托收据。(大概是这样了.....翻书翻得好幸苦)
2023-08-18 02:38:561

mun什么意思,翻译

2023-08-18 02:38:564

太阳能灯具有哪几部分组成

5大部分组成 太阳能板 电池 电路 led灯 外壳
2023-08-18 02:38:593

两位三通电磁阀二位三通是什么意思

二位三通电磁阀中二位三通指的是该阀的(阀芯)机能,其中二位指该阀阀芯有二个工作位置,即阀芯动作前的初始位,阀芯动作后在另一个工作位置。三通指的是该阀可实现在初始位的通道,在另一位置时改变为另一通道(如ABC三个口中,初始位时AB口通,阀动作后另一位置时AC口通)的切换(相当于单刀二位的转换开关)。实际阀体上有五个口,所以又称五口二位三通阀(其它二个口是系统根据功能要求来接用,在气动系统中常用作放空、回流口用),它是气/液动控制系统中的最常见机能的一种转换控制阀。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助到你。
2023-08-18 02:39:012

是能给我发份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视频啊,急求~~~

你说的是画图的吗?现在学校都不需要流量了,只需要十块钱。直接上网看就行了。你直接搜精品课程或者链接http://jpkc.nwpu.edu.cn/jp2003/jxyl/index.htm
2023-08-18 02:39:021

precede的词性转换

Precede,动词,指在……之前发生或出现; 在…之上/前面的位置(顺序),优于(等级)。Precede的形容词形式为Preceding。 Proceed,动词,指在做完其他事情后继续做,继续前进。Proceed也有收入获利的意思。其过去是Proceeded,复数形式为Proceeds, 意指从特定活动或事件中获得的酬劳。
2023-08-18 02:38:321

mun是什么比赛

"MUN" 是 Model United Nations 的缩写。Model United Nations(模拟联合国会议)是一种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学术活动,由学生组成的模拟联合国会议,学生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上扮演各国代表,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各种程序和议题,进行辩论和协商,以达成各国之间的共识和合作。MUN 是一项旨在提高青少年学生全球意识、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也是国际教育的一种形式。MUN 活动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包括学校、大学和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组织和机构都会组织和参与 MUN 活动。
2023-08-18 02:38:311

锅炉流化床的工作原理?

一、循环流化床的原理及特点:在气流以不同速度通过固体颗粒床层时,固体颗粒床层会呈现不同的流动状态。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固体颗粒分别呈现固定床、鼓泡流化床、湍流流化床、快速流化床和气力输送状态。循环流化床的上升段通常运行在快速流化床状态下。快速流化流体动力特性的形成对循环流化床是至关重要的,此时,固体物料被速度大于单颗物料的终端速度的气流所流化,以颗粒团的形式上下运动,产生高度的返混。颗粒团向各个方向运动,且不断形成和解体。在这种流体状态下,气流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大颗粒,尽管其终端速度远大于截面平均气速。这种气固运动方式中,存在较大的气固两相速度差,即相对速度,循环流化床由快速流化床(上升段),气固物料分离装置和固体物料回送装置组成。循环流化床的特点可归纳如下:不再有鼓泡流化床那样清晰的界面,固体颗粒充满整个上升段空间;有强烈的物料返混,颗粒团不断形成和解体,并且向各个方向运动;颗粒与气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且与床层空隙率和颗粒循环流量有关;运行流化速度为鼓泡床的2~3倍;床层压降随流化速度和颗粒的质量流量而变化;颗粒横向混合良好;强烈的颗粒返混,颗粒的外部循环和良好的横向混合,使得整个 升段内温度分布均匀;通过改变上升段内的存料量,固体物料在床内的停留时间可在几分钟到数小时范围内调节;流化气体的整体性状呈塞状流;流化气体根据需要可在反应器的不同高度加入。二、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新型的燃用固体燃料(如煤)的锅炉。固体颗粒(燃料、石灰石、砂粒、炉渣等)在炉膛内以一种特殊的气固流动方式(流态化)运动,离开炉膛的颗粒又被分离并送回炉膛循环燃烧。炉膛内固体颗粒的浓度高,燃烧、传质、传热剧烈,温度分布均匀一次风(流化风)经过风室由炉膛底部穿过孔的底板(布风板)送入炉膛,炉膛内是一些粒度为0~6mm(甚至更大)的固体颗粒(燃料、石灰石、砂粒等),它们被流化风流化呈流体的特性并充满整个炉膛;较细的颗粒被气流夹带飞出炉膛并由旋风分离器(也可以是其它分离器)分离收集,并通过分离器下面的料腿与返料器送回炉膛循环燃烧;烟气和不被分离器捕集的细颗粒排入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和除尘等与常规煤粉炉相似。与其它煤燃烧方式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特有的部件主要有布风板、分离器、返料器以及外置热交换器等,下面分别作一简要介绍。布风板位于炉膛底部,将风室与炉膛隔开,它一方面保证一次风穿过布风板进入炉膛对颗粒均匀流化,另一方面将固体颗粒限制在炉膛布风板上,并对固体颗粒(床料)起支撑作用。布风板基本结构为一平板上分布许多 风帽 ,风帽上开有许多小孔。空气由风室经风帽小孔进入炉膛,同时特殊设计的风帽小孔保证颗粒不会由炉膛内回流进入风室。布风板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床内颗粒的流化情况,它应保证整个床面布风均匀,有效防止颗粒回流并且有一定的强度以支撑固体物料。根据上述原则,实际采用的风帽还有许多种形式,如猪尾巴型、钟罩型等,但它们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另一关键部件,而最典型应用最广性能也最可靠的是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使含灰气流在筒内快速旋转,固体颗粒由于惯性大,逐渐贴近壁面并向下呈螺旋运动,被分离下来;空气和无法分离下来的细小颗粒由中心筒排出。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循环流化床的燃烧与脱硫效率,好的旋风分离器,其分离效率在99%以上。根据旋风分离器工作温度,可以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分为高温分离型(800~900℃左右)和中温分离型(400~600℃左右);根据冷却方式,旋风分离器又有水冷、汽冷以及砌耐火衬里等多种型式。除了旋风分离器以外,还有许多其它形式的分离装置,如U型槽、百页窗等,它们主要是利用惯性进行分离。与旋风分离器相比,这些分离器一般结构简单,布置容易,但分离效率较低。返料器也称作回料(控制)器、回料阀等,是将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固体颗粒送回炉膛的装置。返料器的具体结构形式有许多种,如L型、U型、N型等,但最典型目前应用最广的是U型返料器(U阀)。返料器相当于一小型鼓泡流化床,固体颗粒由料腿(立管)进入返料器,返料风将固体颗粒流化并经返料斜管溢流进入炉膛,由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固体颗粒不断补充,这就构成了固体颗粒的循环回路。有些循环流化床锅炉带有外置热交换器,它是从返料器中将一部分循环颗粒分流进入一内置受热面的低速流化床中,冷却后的循环颗粒再送回炉膛。外置换热器主要用于控制床温,但它并非循环流化床的必备部件。Lurgi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Ahlstrom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区别就在于Lurgi型带有外置热交换器,而Ahlstrom则没有,其床温的控制通过调节给煤与供风以控制床内燃烧和颗粒浓度来实现。其它部件,如用于排放大颗粒底渣的循环流化床底渣排放系统(包括冷渣器)、煤与石灰石制备系统等,都与常规煤粉炉有很大区别。此外,由于循环流化床烟风阻力增大,所需风机的压头也比常规煤粉炉高很多。这些,在循环流化床大型化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2023-08-18 02:38:311

太阳能路灯还需要用电吗?

应该不需要的。
2023-08-18 02:38:295

success的后面加什么介词

in
2023-08-18 02:38:293

考研专业课视频百度云

百度云搜索引擎
2023-08-18 02:38:244

mun是什么意思

一般指Model United Nations缩写,青年人参加的模拟联合国活动 在中国有官方【全国重点大学的在校生参与】和非官方【英语好的高中生参与】的MUN
2023-08-18 02:38:241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工作原理?详细点。高分。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鼓泡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炉型,它与鼓泡床锅炉的最大区别在于炉内流化风速较高(一般为4~8m/s),在炉膛出口加装了气固物料分离器。被烟气携带排出炉膛的细小固体颗粒,经分离器分离后,再送回炉内循环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炉膛(快速流化床)、气固物料分离器、固体物料再循环设备和外置热交换器(有些循环流化床锅炉没有该设备)等组成,上述部件形成了一个固体物料循环回路。第二部分为对流烟道,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与其它常规锅炉相近。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所需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别从炉膛的底部和侧墙送入,燃料的燃烧主要在炉膛中完成,炉膛四周布置有水冷壁用于吸收燃烧所产生的部分热量。由气流带出炉膛的固体物料在气固分离装置中被收集并通过返料装置送回炉膛。
2023-08-18 02:38:211

请教几句英语翻译!

1 没有什么成功能像(拥有)信心一样 2 越来越感觉良好 3 一个谁可以超越的机会,是许多设计师战胜悲伤。 succeed为动词,其名词形式为success
2023-08-18 02:38:204

电磁阀“五口三位”和“五位三通”是什么意思和“五口二位电磁阀”有什么区别?

五口三位:五口表示,一个进气口,两个连接气缸口,两个排气口,三位置:是除了普通的气缸换向的两个位置,(也就是一进一出),多了一个中间位置,这个中间位置又分为:中闭、中排、中压加压三种。五位三通:没有这个说法。五口二位 :参考五口三位电磁阀去掉中间位置就好了。区别就在于:三位置的多一个功能,比如中闭的,在意外情况下,可以hold住气缸里的气缸,保持位置一段时间。比如冲床等。 三位置一定是双线圈的,二位可以是双线圈也可以是单线圈的弹簧回归型。两位五通电磁阀,分为单电控和双电控两种,单电控又分为气复位和弹簧复位,单电控可以配单作用气缸,也可以配双作用气缸,如果配单作用气缸,电磁阀是管接式的,就堵上一个孔,是贴片式的就配一个两位三通的转接板,配双作用不论是管接还是板接正常连接就好了,双电控则配双作用气缸,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线圈不可以同时得电。三位五通电磁阀都是双电控的,分为中封式、中压式和中泄式三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当然两个线圈也不可以同时得电,实际上两位五通和三位五通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三位五通电磁阀有个中位机制,可以实现保位功能,其他用法基本上是一样的。
2023-08-18 02:38:182

请英语高手帮忙翻译

太长了悬赏太少你给我10分我给你10个词Counting the days when we have been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12个词算是买10送二数着日子自从我们逐渐相互了解
2023-08-18 02:38:175

[西北工业大学精品课程:机械原理]19(72).wmv种子下载地址有么?跪谢

[西北工业大学精品课程:机械原理]19(72).wmv种子下载地址:祝您观影愉快~
2023-08-18 02:38:151

信用证的,帮忙解释~

这些条款在前面的重点是规定:付款费90美元,以及单证不符费90美元,单证不符费是在你们提交单据存在错误时,所发生的费用,这两项费用都由受益人负担。 其他的内容都是无关紧要的。最后面的4个条款:全部单据的日期必须在信用证的开证日期之后。必须在全部单据上注明开证行的名称,信用证号码,开证日期。第三和第四条是对银行的指示,与你们无关。
2023-08-18 02:38:111

华硕M5A97 pro 开机F1 总提示 Memory Ok! ……怎么解决

BIOS没设置好,重新设置.开机不检测软驱。
2023-08-18 02:3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