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诗歌和歌诗有什么区别吗

2023-08-25 19:41:55
TAG: 诗歌 歌诗
共3条回复
Chen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 [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阿啵呲嘚
歌诗在泛指情况下包含诗歌,歌诗的范围更广。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歌诗:
1.咏唱诗篇。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3.泛指诗歌。
瑞瑞爱吃桃

  一、概述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新文化运动之后,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舞台,甚至一度成为了诗界主流。 诗歌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

  编辑本段二、释义

  词目:诗歌 拼音:shī g 《诗经》

  ē

  1、基本解释

  [poems and songs;Poetry]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2、详细解释

  中国 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宋 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鲁迅 《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词语释义

  【词语】:歌诗 【注音】:gē shī 【释义】:1.咏唱诗篇。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3.泛指诗歌。

相关推荐

诗与歌的区别是什么?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关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里同时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1、触景生情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本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本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全诗深刻地表达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描写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是触景生情式。孟浩然的《春晓》意象单纯,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在景的触动下引发情思构成意境,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韵味无穷。2、借景抒情(以景托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3、因情造景苏东坡说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因情造景;“画中有诗”是景中寓情。前者要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后者是借生动的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形和神统一,这
2023-08-25 13:08:301

“诗”和“歌”本来是两个名词为何会成为一个概念?

合适合哥,本来两个词或一个人
2023-08-25 13:08:4215

诗与歌词有什么区别吗?

诗和词的相同点:1、都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都可以用来演唱。2、都讲究平仄与押韵。诗以平声韵多见,词就不同了。3、都与诗经和楚辞同宗同源。诗和词的不同点:1、表现形式不一样。一是题目不一样。诗有不同的题目;词有词牌。北宋以前,词只有词牌。苏轼以后词牌后面有题目。二是句式不一样。诗的句式是固定的,词的句式就丰富多彩,一字句,直到七字句。三是韵不一样。诗句式整齐,而词不整齐。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四是字数不一样。诗的字数是固定的。而词根据不同的词牌,就很多不同了。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令(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少的只有16个字,叫十六字令,最多的是九张机,达270字。五是章法和段落不一样。诗不分段。词是可以分段的。不分段的词叫单调。分段的叫上下片或上下阙。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都依照词牌填就可以。2、表现内容不一样。一是语言风格不同。 诗显得庄重,词显得妩媚。“诗言志”,诗多直抒胸臆。而词则不同,因为“词言情”,词则多写娱乐,词要深藏不露。二是句逗参差不同。词打破了诗的韵律整齐,有各种不同的句式,让词有了更多的魅力。诗则庄重大方,适合抒发大情怀。简单而言,诗境阔、词言长,两者各有所长。诗与词都是世代文学中属于韵文的文学形式。二者的不同表现还有以下几个方面:诗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美妙结构,供人们吟咏的;词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美妙结构,还要能配合音乐,作为某一乐曲的歌词,供人们歌唱的。简单地说,诗和音乐没有关系,而词是依附于音乐曲调的。应该注意的是,我们说诗与音乐没有关系,是指唐宋以后,包括唐以前还不能这样说。诗,最早是专门指《诗经》中的作品,这些作品形成于周代,在形式上一般是四言一句,四句一章,三章或四章为一篇。秦汉时所谓的诗就是指这些作品。这些作品当时大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从语言文字形式角度叫做诗,从音乐性角度叫做歌,诗歌不分。这时的诗不能说与音乐没有关系。到西汉时代,就没有人再歌唱这些作品,这些诗开始与音乐没有了关系。诗与词除了上述主要的区别点外,在形式上,从唐代至今,诗的形式没有变化,不外乎五、七言古体、律体两种;词则每一个曲调有它自己的句式,以长短句构成。词还有个特点,就是题目有两个。从苏轼开始,扩大了词的内容,需要另用一个题目来概括词的内容,第一个题目是词调名,第二个题目是词题。另外,在用字的声韵方面,诗与词也大有不同。诗的调和声音要求分清平仄。凡是应当用仄音的地方,可以用去声、上声或入声字。词的声音要求严格,因为要能配音乐。它不但要分清平仄,还要分清四声。押韵方面,词的韵法比诗复杂,词在韵法上的变化依词调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诗好写而词难作。
2023-08-25 13:09:121

唐诗与歌的关系

  从体裁所产生的时代来分,即是古体和今体(律体)两类,但古体之中,又应该区分出乐府一类.这样即是律体、古体、乐府体三大类.但元稹又根据是否有寄兴讽咏之意旨,在每类中又区分出古讽、乐讽、律讽三类.   从唐人这个体裁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包含两个重要关系:一是古与今的关系,一是诗与乐的关系.应该说,这是唐诗体裁系统中的两大矛盾,即古体与今体(即唐人近体)的矛盾,诗与音乐的矛盾. 这是唐人的诗歌创作中客观地存在着的两大矛盾,如唐人存在着重古体与重近体的矛盾,如沈宋以大历十才等重视近体,《箧中集》、韩孟诗派则有复古倾向.这有时还存于诗人创作的内部,如白居易的创作中就存在这个矛盾.诗与音乐的矛盾,不像古近体之矛盾那样明显,但它在唐诗发展中是始终存在的.首先,唐诗中古乐府体、歌行体,其体裁或来自对汉魏以来乐府歌词的模拟(如古乐府),或是以带有音乐性的歌行为体(即歌行体),即元稹上文所说的“流在乐府”或“词实乐流”.在这部分诗歌的写作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诗体与歌体、诗的功能与歌的功能的矛盾.其次,唐诗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入乐的歌词.这就造成唐诗体裁中歌体与诗体的矛盾.但是,存在于唐诗体裁系统中的两大矛盾,实际也正是它的两大优势.由矛盾而产生一种张力与活力,使唐诗在新旧体之间、歌与诗之间保持着一种矛盾中的平衡,形成了诗歌艺术有效发展的张力.   关于唐诗与音乐的关系,学术上已经研究得很多.任二北的《唐声诗》[2],对唐诗入乐情况作了很详细的考证.此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考证声诗即唐入乐歌诗的情况,作者通过与乐府、词之区分,论定声诗之范围.下编考证150余种唐声诗格调.新近出版的王昆吾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3]则是考证唐曲子词系统之外的唐杂言诗的入歌情况.近来,葛晓音、户仓英美合作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日本所存唐乐歌舞谱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音乐背景.当然,关于唐诗入乐、入歌、入舞的问题,可研究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有重新检讨的必要.笔者感到,历来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诗乐关系事实方面的考证上,未能将唐诗与音乐关系之研究由事实考证延伸到诗歌艺术本身的研究上,即通过唐诗与音乐之关系,来重新认识唐诗的艺术成因.纯诗与歌辞,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艺术.纯诗是纯文学性质的,诗歌脱离音乐之后,作为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来发展.遵循的是语言艺术的发展规律.而歌辞则遵循着音乐艺术的规律来发展.两者各有其艺术上的优势.唐诗体裁中,有些体裁偏向于歌词,如绝句;有的则偏向纯诗,如古风;但在唐代,很难说哪种体裁与音乐绝无关系,同样也没有哪一种体裁是完全入乐的.综观唐诗入乐的情况,可以说,各体裁一方面保持纯粹的诗歌体裁的独立性,即唐诗体裁系统不同汉乐府,也不同于唐五代北宋的曲子词,仍依附着音乐.唐诗各种体裁从本质上看,都已脱离音乐而独立.但它与宋元明清古近体诗完全与音乐绝缘又不一样,所有唐诗,都同时保留着作为歌词的预备资格,都有可能与音乐重新获得配合的机会.   就唐诗体裁与音乐的关系来看,音乐并没有规范着诗,诗却仍有与音乐配合的条件.这方面造成唐诗在艺术上的优势是巨大的.可以说,唐诗在作为语言艺术的诗与作为音乐的歌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中古和唐代的五七言诗,源于汉魏乐府,在汉魏时期,乐府是作为歌的体制而存在的,其语言艺术相对音乐功能来说,是次要性的.从魏晋之间,歌与诗分流,其后的文人诗创作,从中古迄唐,都是以纯粹的诗歌艺术为主流.唐诗不仅在体裁上是对中古诗的继承与发展,其在语言艺术上,也是对中古诗歌语言艺术,包括诗歌语汇、意象、诗意、章法、句式等多种因素的继承.所以唐诗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诗歌语言,达到纯粹诗歌艺术的精致巧妙的境地.但同时,唐诗仍有部分的歌词的功能.歌体的特点是,平易自然,抒情性强.比之于后世的古近体诗,唐诗的语言艺术是比较自然的,不失抒发之自由.单纯从语言艺术的使用与技巧来说,唐诗并没有将语言功能发展到极致的境地.如宋诗对诗歌语言在体物、寓理、幽默机趣各方面的发展,是唐诗所未备的.但唐诗总体上保持着一种抒情性和音乐性.没有让诗成为纯粹的语言艺术.可以说,在诗的语言功能与歌的语言功能之间,在艺术的追琢精妙与自然抒发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在一种发展到相当高阶段的语言艺术的纯诗中,甚至连抒情也要落到第二性,宋诗、清诗就常给人这样的感觉.一句好诗,让我们感觉起美感作用的并不是其中的情感成分,而是艺术的成分.而唐诗是意象、语言之美与音乐、情感之美平衡地发生审美作用的.   二   唐诗的另一体裁优势是新旧两类体裁的并用. 这个问题比前面这个问题复杂得多.唐诗的新旧两类体裁之间,是一种既对立、矛盾而又相互影响的关系.从矛盾的方面来看,新旧两体是互相排斥的.诗体今古之矛盾,并非始于唐代,在南朝后期,这个问题就已出现.齐梁以降,诗体逐代而新.齐梁人看汉魏晋人的诗,就已觉其体制属古.钟嵘《诗品序》在批评其当代风气时说:“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月兆今古独步.”又《南史·何逊传》载范云评何逊语云:“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更可见,在齐梁之际,今古体制,已确然可分.当然,当时人的今古,是指体制与风格两方面讲的.但两者实是联系在一起的,即体制上的新变,直接引起了风格上的新变.而从永明体产生后,今古之分,直接落实在体裁的层面上了,直接开启了唐诗古近体分流的先河.   古近体之争主要在于对声律如何评价上.首先对声律提出异议的是钟嵘.他在《诗品序》中即对永明诗人的声律理论表示出不以为然的态度:“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余曰:‘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惟颜宪子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尝欲进《知音论》未就."王元长创其首,谢月兆、沈约扬其波.三贤或贵公子,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
2023-08-25 13:09:201

诗与歌有什么区别

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另外,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的简称。 歌是能唱的文词。
2023-08-25 13:09:281

诗歌原是什么和什么的总称

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展开全部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展开全部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展开全部   hfh
2023-08-25 13:09:351

请问,诗与歌词的区别

歌词可以说是现代诗,诗范围大啊,中国古代的律诗对仗工整,是不宜唱颂的!
2023-08-25 13:09:557

诗歌和歌词的区别?

在唐代的诗常常做为诗歌,现代的是。。。。。。。。
2023-08-25 13:10:158

诗与歌究竟相差有多远?

现在的歌都是诗,现在的诗都是歌!听起来咫尺天涯,咀嚼起来天涯咫尺…
2023-08-25 13:10:424

歌词和诗歌有什么区别呢

一、歌词和诗歌的联系 歌词可以是诗歌。诗歌可以做歌词。也就是说将诗歌谱曲后就变成了歌词。二、区别1、歌词 一般 讲求每节字数对仗工整,尽可能押韵。在语言表达上可以简单化。好的歌词可能是一首好的诗歌。2、诗歌讲求以表达意境为主,注重语言含蓄。好的诗歌不一定是一首好歌词。
2023-08-25 13:10:524

求诗,与歌 的关系

诗”与“歌”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古诗中,诗就和歌一样,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诗与歌在“音乐性”这一点上是可以相通的。
2023-08-25 13:11:182

有关诗歌的知识与诗歌

一、诗歌知识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二、诗歌典范1、《登鹳雀楼》作者:唐代王之涣①全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翻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2、《乐游原》作者:唐代李商隐①全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翻译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3、《听筝》作者:唐代李端①全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②翻译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4、《早发白帝城》作者:唐代李白①全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②翻译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5、《江南逢李龟年》作者:唐代杜甫①全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②翻译岐王府第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歌
2023-08-25 13:11:311

求与读书有关的诗与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2023-08-25 13:11:553

求离别的诗与歌

海谷凌风——毕业歌——友情推荐: 即在毕业来临之际,整理了电脑上的毕业歌,送给幸福的毕业生们。O(∩_∩)o (推荐:最适合)小虎队:祝你一路顺风;放心去飞;再聚首;爱;再见;珍惜;难得知心的朋友 齐秦:往事随风 卓依婷:永远是朋友;明天会更好;萍聚(粤语:再见亦是朋友) 校园歌曲:心愿 林志颖:今年夏天 黄阅:兄弟(推荐); 郭峰:难兄难弟 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 可米小子:青春纪念册 张学友:一路上有你;祝福 吕方:朋友别哭 校园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郑智化:水手 罗大佑:你的样子;光阴的故事 汪峰:怒放的生命; 李宇春:和你一样 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 黑龙:放飞梦想 水木年华:再见了我爱的人;今天我们要走了;启程; 粤语: 古巨基:友共情 郑伊健:友情岁月;自己知己 谭咏麟:朋友;无言感激 Beyond:旧日的足迹;岁月无声;光辉岁月 梁咏琪:同班同学 twins:朋友仔;我们的纪念册(女孩子唱比较好,男的就不必了) 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 陈慧娴、张学友:再见亦是朋友 李克勤:告别校园时;左邻右里;开学礼(学生可以唱这两首);victory(胜利) 特别推荐:Beyond:旧日的足迹;岁月无声;光辉岁月;活着便精彩;真的爱你;海阔天空;逝去日子;不再犹豫;冲开一切;再见理想 。。。。。。。。。 毕业是我们都会经历的,而且不止一次,且将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这就足够。
2023-08-25 13:12:031

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不行
2023-08-25 13:12:155

诗歌和诗词的区别在哪里?

诗歌和诗词都是文字作品,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 所谓诗词,就是指唐诗与宋词。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此外诗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现代诗和古体诗,在近代新月诗社很好的继承了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关系,在自由的同时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2023-08-25 13:12:321

诗歌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2023-08-25 13:12:459

诗歌的知识和诗歌写作的方法各十条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252442.html
2023-08-25 13:13:572

90后作家洪绍乾的音乐作品《诗人与歌》歌词是什么?

支持笔若的歌,很好听!!U0001f44dU0001f44dU0001f44dU0001f44dU0001f44dU0001f44d
2023-08-25 13:14:052

什么是诗歌 具有哪些特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扩展资料: 诗歌起源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 *** 彩的语言形式。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歌   1、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2、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一、回答:   1、简答: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2、详答: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   3、诗歌的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扩展知识:   1、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3] 《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   2、诗歌的分类: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从内容看,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中国古代,讲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做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丰富的想像是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
2023-08-25 13:14:291

关于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很好。
2023-08-25 13:14:5214

建功立业不谈儿女情长的诗句

1. 关于儿女情长诗句 关于儿女情长诗句 1.关于儿女情长的诗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2、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3、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4、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5、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批评儿女情长的诗句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双调u2022蟾宫曲》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一片春愁待酒浇 风又飘飘,雨又飘飘 秋娘渡与泰娘桥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何时归家洗客袍 银字筝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情到浓时情转薄,另有浓情向娇娥,只闻堂前新人笑,谁见旧人薄绮罗。 当初多情不肯离,天长地久永不弃,山盟海誓犹在耳,君心早如月西移。 我闻堂前喜乐音,自悔当年信君深,早知公子负恩重,不该痴狂付真心。 《情到浓到情转薄》是不是每一个恋爱的人都会执着面对, 是不是每一段红尘路上都有美丽相随, 是不是每一个痴情的人都曾柔情似水, 是不是穿上别人的嫁衣你也不曾后悔。 听说每一只蝴蝶都是每一朵花的轮回, 听说寂寞的花总是在寂寞的夜里枯萎, 我是在寂寞的茧里许诺为你静静流泪, 蜕变之后我要用芬芳寻找曾经的花蕾。 我的期待总是忧郁成一朵一朵的心醉, 爱情到了古色古香是不是还知道品味, 我们的爱情故事只是一种不再的疲惫, 发旧的青衣是你留下清瘦清瘦的憔悴。 不是送花的人不懂柔情不肯细细品味, 也不是无助的我爱看你眼帘轻轻低垂, 穿起那件青色衣裳听我一字一句安慰, 用心良苦是那枕边我散放的颗颗青梅。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 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子夜四时歌 《南朝乐府民歌》 秋风入窗里,罗账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华山畿 《南朝乐府民歌》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折杨柳歌辞 《北朝乐府民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 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长相思(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摸鱼儿 金·元好问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3.求:描写江湖儿女情长的爱情诗句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 仙剑奇侠传三外传:问情篇-仙剑问情 细雨飘,清风摇,凭借痴心般情长;皓雪落,黄河浊,任由他绝情心伤;放下吧,手中剑,我情愿;唤回了,心底情,宿命荆.为何要,孤独绕,你在世界另一边;对我的深情,怎能用只字片语,写得经…写得尽,不贪求一个愿;又想起,你的脸,朝朝暮暮,漫漫人生路;时时刻刻,看到你的眼眸里,柔情似水;今生缘,来世再续,情何物,生死相许;如有你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 仙剑奇侠传三外传·问情篇-仙剑问情 情天动,青山中,阵风瞬息万里云;寻佳人,情难真,御剑踏破乱红尘;翱翔那,苍穹中,心不尽;纵横在,千年间,轮回转.为何让,寂寞长,我在世界这一边;对你的思念,怎能用千言万语,说的清……说的清,只奢望一次醉;又想起,你的脸,寻寻觅觅,相逢在梦里;时时刻刻,看到你的眼眸里,缱绻万千;今生缘,来世再续,情何物,生死相许;如有你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 杀破狼 沉睡了千年的身体 从腐枝枯叶里苏醒 是夜莺凄凉的叹息 解开咒语 遗忘的剑被谁封印 追随着箫声和马蹄 找到你 最光荣的牺牲 是武士的宿命 挥刀的瞬间心却在哭泣 生是为了证明 爱存在的痕迹 火燃烧后更伟大的生命 杀是为了歌颂 破灭前的壮丽 夜是狼深邃眼睛 孤独等待黎明 看不见未来和过去 分不清生死的差异 不带走喜悦或遗憾 离开这里 破晓和月牙在交替 我穿越过几个世纪 只为你 樱花瓣在飘零 这悲凉的风景 长袖挥不去一生刀光剑影 我是否已经注定 这流离的宿命 我残破的羽翼 直到你 是你让我找回自己 逍遥叹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 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 昔日伊人耳边话已和潮声向东流 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 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 命运自认幽默想法态多由不得我 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 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 笑谈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 刀钝刃乏恩断义绝梦方破 路荒已叹饱览足迹没人懂 多年望眼欲穿过红尘滚滚我没看透 词嘲墨尽千情万怨英杰愁 曲终人散发花鬓白红颜莫 烛残未觉与日争辉图消瘦 当泪干血隐狂涌白雪纷飞都成空 4.描写儿女情长的词 浣溪沙·闺情 作者: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生查子·元夕 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关于“劝勉朋友不要儿女情长”的诗句有哪些 1、《采桑子》(北宋 晏几道) 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 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 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 试拂幺弦,却恐琴心可暗传。 2、《感情》(唐代 白居易)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3、《新曲二首》(唐朝 长孙无忌) 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 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 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 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婉约娉婷工语笑,侍兰房。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 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凰。 4、《系裙腰》(宋朝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是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5、《水龙吟》(宋朝 史浩) 平湖渺渺烟波,是中只许神仙住。 人间空爱,夭桃繁李,雪飞红雨。 谁信壶天,靓妆玉貌,春光容与。 似佳人才子,青冥步稳,同携手,成欢聚。 老子时来宴赏,拥笙歌,留连尊俎。 乌纱压倒,香云簪遍,知他几度。 多谢东君,肯教满架,长情相处。 更须拼痛饮,年年此际,作芳菲主。 6、《踏莎行》(宋 佚名)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 为伊弹彻求凰操。 歌台舞榭没长情,不如相伴文园老。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 有缘封国还他到。 端能一意谢红尘。 归来便带宜男草。 7、《踏莎行》(宋 佚名) 金鼎休翻,玉壶休倒。 为伊弹彻求凰操。 歌台舞榭没长情,不如相伴文园老。 荆里钗宜,布边裙好。 有缘封国还他到。 端能一意谢红尘。 归来便带宜男草。 8、《青玉案》(宋朝 倪翼周) 四时令节惟重九。 况此日,逢佳偶。 金菊已花杯有酒。 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 翠眉淡淡匀宫柳。 比似年时更清瘦。 双绾带儿新结就。 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 9、《踏莎行 赠州王四郎》(元朝 谭处端) 贤兄来到,说公深浅。 我闻听,忽生叹羡。 一母三枝背长情,安忍心变。 悔前非,改行方便。 聪明首会,速来见面。 与仁兄,和颜欢宴。 稍有违情定风子,决成宛转。 水去,更无厮见。 10、《伤内弟刘常侍诗》(南北时期 江淹) 金璧自蕙质。 兰杜信嘉名。 丹彩既胜迹。 华萼故扬声。 伊余方罢秀。 叹息向君荣。 谁疑春光昃。 何遽秋露轻。 远心惜近路。 促景怨长情。 风至衣袖冷。 况复蟪蛄鸣。 白露含汉沼。 明月空汉生。 长悲离短意。 恻切吟空庭。 注欷东郊外。 流涕北山垧。 6.关于“为志向放弃儿女情长”的诗句有哪些 留别妻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诗的基本信息如下: 1.诗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 2.最常见的诗分为:五言、五律、七言、七律(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诗经。 3.诗,是中国古代文艺文字的总称。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汉代以后《诗》则专指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由此而专指于散文相对的韵文形式。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阮籍等人作品,题材繁多,一般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趣味诗等。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近现代以来则专指通过意象写意类文字,如朦胧诗等。 7.辛弃疾有没有写过关于抒发儿女情长的诗词 一络索羞见监鸾孤却。倩人梳掠。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行绕翠帘珠箔。锦牋谁托。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一落索锦帐如云处。高不知重数。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飞泥污。问花花诉。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一剪梅尘洒衣裾客路长。霜林已晚,秋蕊犹香。别离触处是悲凉。梦里青楼,不忍思量。天宇沈沈落日黄。云遮望眼,山割愁肠。满怀珠玉泪浪浪。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江城子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注释】
2023-08-25 13:15:191

盛唐的诗 南宋的词是哪首歌里的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李清照 孤雁儿(并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满庭霜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宋代最有特色的文艺形式是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或者说词本是一种依照一定曲调配乐演唱的诗。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倚声”。词在宋代的别称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等,均与音乐有关。另一个后世比较通行的别名“长短句”,从表面上看着眼点是文字表现上与传统五七齐言的诗不同,其实词句子的长短参差,还是因为曲调节拍的需要。词依音乐体段和节奏的不同,有“令”、“引”、“近”、“慢”等等分别。令,也叫“小令”。慢词,古人从字数着眼,也称为“长调”。词的分段叫“分片”,除单调外,一首词多由上、下两片组成,慢词有多至三四片者。 词在唐五代即由文人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引进教坊和诗坛,但所作仍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慢词的大量出现,则是北宋中期的创造。从此宋词曲调大盛,兼备众体,蔚为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个高峰。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词原是了隋唐以来配合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长短的诗体。它最初民间流传,晚唐时期,文人开始创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水平。到宋代,词达到了其艺术顶峰,和唐诗并列对举,各极其美各臻其盛。 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字,最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它和美,浑融蕴藉。它深微隐幽,意味渊永,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 词坛正宗的婉约派,香软艳丽,柔到极处,最善娱宾遣兴,写男女幽怨,曲折隐微。诗文之不可道者,皆以词出之,“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追寻已远。”豪放一派,则词如诗文,举凡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人词。雄放慷慨,动人心魄。 它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树,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怀,美轮美奂,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 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宋祁、张先、苏轼、黄庭坚、秦观、贺铸、张来、晁补之、周邦彦、张元千、张孝祥、朱敦儒、史浩、岳飞、李清照、辛弃疾、陈亮、陆游、姜夔、吴文英、文天祥、元好问……这一系列闪光的名字,为我们缔造了中国最美的词文学殿堂。 只有一个唯美的时代,才会出现这样绝美的艺术。 它们是千古流芳的璀灿经典,是风雨人生路上的最好伴侣。 词:中国诗歌的一种,又别称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详见附录中的<词学名词释义>(施蛰存著)]。约始唐朝,盛行于宋代。 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亦称为曲或曲子词。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写。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句长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词有许多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西江月》、《如梦令》等。不同的词调,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填词时要求严格遵守。按句数、字数的多少,词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小令:一般指字数较少的词。前人以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虽无根据,亦多沿用。 中调:一般指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的词。前人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后多沿用。 长调:一般指字数较多的词。前人以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后多沿用。 「诗词」二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语词,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它表示两种文学形式:一种是「诗」,它是从商周时代以来早已有了的韵文形式。一种是「词」,它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韵文形式,但是在宋以前人的观念中,诗词二字很少连用。偶然有连用的,也只能讲作「诗的文词」。因为在当时,词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名称。 「词」字是一个古字的简体,它原来就是「辤」字。这个字,古籀文写作「□」,省作「辤」,现在写作「辞」,汉人隶书简化为「词」。所以,「诗词」本来就是「诗辞」。到了宋代,词成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名称,于是「诗词」不等于「诗辞」了。 诗是一种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都是诗。诗被谱入乐曲,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它就成为曲辤,或说歌辤。《诗经》中的诗,其实也都可以歌唱,在当时,诗就是辤。不过从文学的观点定名,称之为诗,从音乐性的观点定名,就称之为曲辤或歌辤,简称为辤。「楚辤」就是从音乐性的观点来定名的,因为它是楚国人民中流行的歌辤,其实,如果从文字的观点定名,楚辤也就是楚诗。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以后,诗逐渐成为不能唱的文学形式,于是诗与歌辤分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一个「辤」字,魏晋时代,有白紵辤,步虚辤,明君辤等等。这个辤字,晋宋以后,都简化为词字,一直到唐代,凡一切拓枝词、凉州词、竹枝词、横江词、三阁词,这一切「词」字,都只有歌词的意义还是一个普通名词,并不表示它们是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 在晚唐五代,新兴了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它们的句法和音节更能便于作曲,而与诗的形式渐渐地远了。我们在《花间集》的序文中知道,当时把这一类的歌词称为曲子词。每一首曲子词都以曲调名为标题,例如「菩萨蛮」,表明这是菩萨蛮曲子的歌词。 从晚唐五代到北宋,这个「词」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固有名词。牛娇女冠子云:「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黄庭坚词序云:「坐客欲得小词。」又云:「周元固惠酒,因作此词。」苏东坡词序云:「梅花词和杨元素」,又有云:「作此词戏之。」类此的词字,也都是歌词的意思,不是指一种文学形式。南宋初,曾慥编了一部《乐府雅词》,今天我们说这是一部词的选集,但在当时,这个书名仅表示它是一部高雅的乐府歌词。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苏东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秦观的词集名为《淮海居士长短句》,欧阳修的词集名为《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周邦彦的词集名为《清真集》。没有一部词集称为《××词》的。 南宋初期,出现「诗余」这个名词,它指的是苏东坡、秦观、欧阳修的这些曲子词。无论「乐府」、「长短句」或「近体乐府」,这些名词都反映作者仍然把它们认为属于诗的一种文体。「诗余」这个名词的出现,意味着当时已把曲子词作为诗的剩余产物。换句话说,就是已把它从诗的领域中离析出来了。一部《草堂诗余》,奠定了这个过渡时期的名词。 不久,长沙的出版商编刊了六十家的诗余专集,绝大多数都改标集名为《××词》,例如《东坡乐府》改名为《东坡词》,《淮海居士长短句》改名为《淮海词》,《言真集》先改名为《清真诗余》,后又改名为《青真词》。 从此以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固有名称,「词」这个名词才确定下来,于是有了「诗词」这个语词。 文学史家,为意义明确起见,把歌词的「词」字写作「辞」,而把「词」字专用以代表一种文学形式。唐诗简介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这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用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一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入化。像《春望》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一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时的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有写得好的,如《卖炭翁》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白居易既写有大量的讽喻诗,也写了不少闲适诗,而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晚唐诗歌又一变。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自我。这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许浑是代表。杜牧是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都是咏史佳作。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唐诗的发展,到盛唐的意境创造,达到了意象玲珑、无迹可寻的纯美境界,是一个高峰。杜甫由写实而走向集大成,是又一个高峰。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别开天地,又是一个高峰。诗发展至此,大有山穷水尽之势。李商隐出来,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一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他的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情思流动是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是非逻辑的,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种解释。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晚唐后期的诗人们,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而成就不大,已经无法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了。
2023-08-25 13:15:281

诗与歌 (2)人们都喜欢朗诵诗歌是因为什么?

。。。不好说,我就是觉得诗歌有韵味,容易拿捏情感,读起来也容易进入状态。。。
2023-08-25 13:15:361

中国诗歌发展过程(简短)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2023-08-25 13:15:431

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

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如下:(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儿童诗与儿歌的语言均要求凝练、简洁、有概括性。由于表现深度的不同,儿童诗的语言比儿歌的语言更纯粹、更集中,更富有想象的张力。在韵律方面,儿童诗不像儿歌那样讲究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整齐。从篇幅长短看,诗有长有短,不受限制,其中叙事诗、童话诗的篇幅都比较长;而儿歌因为有口头创作、供幼儿吟唱的特征,一般都较为短小。分辨儿歌和儿童诗的要项如下:一、阅读对象:一般来说,儿歌的读者,大都是学龄前儿童。而儿童诗的读者,大都在中年级以上。二、功能:儿歌的主要功能,并不只是限制在认知这个圈圈里.其他如:练习发音、催眠止哭、教育、游戏、幽默滑稽、性情陶冶等,也占了相当重的比重和份量。儿童诗的功用,一般来说,在於使儿童能接受文学的陶冶、变化气质和增进文学修养。三、分类:一般来说,儿歌的分类比儿童诗清晰。四、押韵:简单的说,绝大多数的儿歌,都是押韵的;而绝大多数的儿童诗都是不押韵的。五、句法:在儿童诗中,自由式几乎就是它的技法。句法,虽然是儿歌的要件之一,然而,却不是判别一首儿歌好坏的唯一条件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2023-08-25 13:15:531

诗歌和流行音乐的关系

共同特点是:含蓄,精练,简短.
2023-08-25 13:16:245

中国诗歌发展的大致路程,古诗,当代诗歌,现代诗歌等这些的划分界限, 比如唐朝是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界线

古诗是古代做的诗,今人做的无言七言等拟古诗歌不是古诗。文学上现代是指1917-1949年(一说1919-1949),当代是1949年以后。但现在时间过去很久了,这个提法逐渐被抛弃了,新提法如二十世纪文学等。诗歌没有明确的现代当代划分,只是有一些潮流,如朦胧诗等。
2023-08-25 13:16:423

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原是()和()的总称。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2023-08-25 13:16:512

诗歌的知识及故事

爱伦u2022坡诗歌与神话故事摘 要:爱伦u2022坡诗歌形式精美,辞藻华美,音韵优美,神话故事在爱伦u2022坡主观的情感的灌注下溶铸成新的神话,进而形成完整的有着活跃灵魂的诗篇,体现了坡要追求的是一种“天国之美”,神圣的古典的遥远的美。关键词:爱伦u2022坡; 神话故事;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Wu2022Su2022毛姆说:“爱伦u2022坡写下了美国前所无有的最美丽的诗歌……诗歌给予你的纯粹是美,它们的美是无与伦比的”。①在德国, 爱伦u2022坡吸引了尼采、里尔克、卡夫卡这三位文坛巨匠的重视。尼采把他看作像拜伦u2022缪塞那样的恶魔诗人,一个遭受折磨的伟大灵魂,说他试图逃离苦难的现实,在自己那块想象的世界中寻求避难所。里尔克盛赞他勇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卡夫卡同情他的遭遇,对他非凡的想象创造性深表崇敬。托马斯u2022哈代称赞坡第一个认识到英语在表达思想和创造诗歌韵律方面的巨大可能性。劳伦斯盛赞坡作品的心理深度,指出其作品深刻描述了现代人,尤其是神经质的现代人的心理瓦解的.神话”从辞源上讲,来源于希腊文的mythos,意思是“字”或“口头的语言”.而神话的总称则来源于希腊文的mythos+logos,希腊文中的logos是“故事”的意思.荷马和其他古希腊诗人都是在这些意义上使用mythos和logos这两个词的.权威的牛津字典对myth的解释是:“纯虚构的叙述性结构,通常包含超自然的人物,反映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般观念”。神话保留在思想中,终结于理性和信仰或游戏之间,它有着自己的生命。一切思考都以神话为源泉;悲剧家从神话中寻找他们的题材,抒情诗人从神话中寻找他们的形象。由于神话,神圣的事物失去了自己的地盘;心灵的整个领域都向反思敞开;由于神话,诗歌才能变成智慧。文学评论家弗莱指出神话是一切文学作品的铸范典模,是一切伟大作品里经常复现的基本故事。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神话在文学中的地位更加显要,诗人文学家纷纷用神话故事作为创作素材,尤其是英美文学史上的那些经典诗人从乔叟到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丁尼生、雪菜、拜伦、朗费罗、艾略特、庞德等人,无一不从神话中获得灵感,撷取思想和题材,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譬如莎士比亚的《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弥尔顿的《失乐园》,济慈的《恩底弥昂》,雪莱的《阿多尼斯》,艾略特的《荒原》,庞德的《诗章》等等。因此,要了解诗歌必须追根溯源,提高文化素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爱伦u2022坡借用神话故事传说,结合幻想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构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神奇的艺术境界,创造出含义深蕴的艺术形象。展读他的诗集,随时都可以体味到弥漫于其间的象征意蕴和神秘的色彩。 其中突出的有《致海伦》、《安娜贝尔u2022李》、《乌鸦》等。首先:探讨神话故事与爱伦u2022坡诗歌的神圣的古典的遥远的美。众所周知,海伦在西方的文学史、文化史上一直是美的化身。《荷马史诗》尽情渲染海伦的美。在海伦的名字前面,常有描绘其美的一长串形容词。如“长袍飘飘的”、“白臂的”、“美丽的”等等。另外,作者对其美还大加赞叹:“她就像永生的女神”、“女人中的佼佼者”、“这个漂亮绝伦的女人”、“从高贵的睡房中走出香气四溢的海伦,她如同爱笑的阿佛罗狄忒一般灿烂柔和”。荷马对海伦的天生丽质的尽情赞美,使海伦已被抽象为西方文化里一个美的符号。但丁在《神曲u2022地狱篇》里曾这样写道:“看,海伦娜(按即海伦),为了她,那灾难的岁月,持续到这样长久。”其后,他又写道:“在我听到我的老师历数古代英雄美人的名字以后,我心中生出怜悯,仿佛又迷惑起来。”[2]诗人心中,海伦是被作为美的化身大加赞美的,字里行间,充满的是诗人的怜香惜玉之情。海伦是希腊神话中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爱伦u2022坡运用这个优美的动人的神话去追求诗歌的神圣美,写下了《致海伦》。“海伦,你的美在我的眼里,有如往日尼西亚的三桅船,船行在飘香的海上,悠悠地把已倦于漂泊的困乏船员,送回他故乡的海岸。早已习惯于在怒海上飘荡,你典雅的脸庞,你的鬈发,你水神般的风姿带我返航,返回那往时的希腊和罗马,返回那往时的壮丽和辉煌。看哪!壁龛似的明亮窗户里,我看见你站着,多像尊雕像,一盏玛瑙的灯你拿在手上!塞姬女神哪,神圣的土地,才是你家乡!” 全诗共分3节,第一节爱伦u2022坡把海伦所具有的美丽比作飘然而至的征帆,它载着身心疲惫的游子,轻柔地驶过芬芳地海面,重归故里,一种悠远,恬适的美感油然而生。第二节古典之美的化身在诗人的视域中渐渐地靠近,终于,诗人看到了“你典雅的脸庞,你的秀发,你神女般的风姿”,抒发坡心灵深处平静,安祥,犹如欣赏到“那往时的希腊和罗马,返回那往时的壮丽和辉煌。” 第三节诗人地视野又开阔起来,“看哪!壁龛似的明亮窗户里,/我看见你站着,多像尊雕像,/一盏玛瑙的灯你拿在手上!” 朴素的古典的遥远的美使人心中冉冉升起娴静纯洁之感,诗人不禁感叹,你就是灵魂女神,你一定是“来自神圣的土地,美丽的仙乡。”由此观之,是海伦的神话增加了爱伦u2022坡的诗歌魅力,是坡的诗歌使海伦的故事更具生命力。 读爱伦u2022坡的经典作品就在于经典作品中包涵更多的“过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更多的真理,感受更大的震撼。其次:探讨神话故事与爱伦u2022坡诗歌的 “天国之美”。 爱伦u2022坡在《诗歌原理》第14段中说:“如果一个人仅仅是用诗来再现他和世人一样感知到的那些景象、声音、气味、色彩和情趣,不管他的感情有多么炽热,不管他的描写有多生动,我都得说他还不能证明他配得上诗人这个神圣的称号,远方还有一种他尚未触及的东西。我们还有一种尚未解除的焦渴,而他却没能为我们指出解渴的那泓清泉。这种焦渴属于人类的不朽。它是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结果和标志。它是飞蛾对星星的向往。它不仅是我们对人间之美的一种感悟,而且是对天国之美的一种疯狂追求。”[ 3] 在《诗歌原理》里属于人类的不朽的解渴的那泓清泉是什么?远方还有一种他尚未触及的东西又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就是那远古的神话传说。爱伦u2022坡将神话与现实生活、神与人相糅合,构造一个似真是幻的也实也虚的诗意境界。如《安娜贝尔u2022李》:诗歌的大意是:很久以前,在海边的某一国度里,诗人与一位名叫Annabel Lee的少女深深相爱,尽管他们还是少年,但是他们的爱情却超出了常人之恋甚至是遭到天使的忌妒,天使借助寒风夺去了少女Annabel Lee的性命。但在诗人的心目中,他与Annabel Lee的爱情却是神圣的、浓厚的、永存的。无论是天堂的天使,还是地狱的恶魔,他们可以夺去情人的性命,却不可以夺走他们彼此深深相爱的心灵。明澈的月光伴诗人梦见美丽的Annabel Lee , 闪烁的星光使诗人仿佛看见了Annabel Lee那双明亮的眼睛。每当夜幕降临,海潮涨起之时,诗人便来到海边情人的墓地,与其相伴,与她共眠,与她一起聆听那大海的涛声。诗人用词独特,以讲述神话的形式将读者带到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遥远的美妙世界。诗人用kingdom取代place,显示出他们的爱情故事神圣而不可侵犯。用“maiden”取代“girl”,更加使读者感觉到女孩的圣洁与纯真。用“sepulcher”取代“tomb”,给读者以神圣感和神秘感。用“soul”取代“heart”,使人感到其灵魂深处的哀恸。另外坡在《安娜贝尔u2022李》中借用“天堂中长翅膀的仙子”即是六翼天使的传说,来表达他诗歌里的“天国之美”。 六翼天使来自《圣经》中的《以塞亚书》第六章第二节。六翼天使即“SERAPHIM”,在《圣经》中译作撒拉弗,是所有天使九阶中的最高位,即赞美上帝的天使,共有三对翅膀。坡借助神话传说进行创作,不仅实他的一种艺术技巧,而且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中的积极因素,也是其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诗人向往的是一种理想的世界,而这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神话恰好作为他们试图借助神的力量来改变现状的慰藉.又可以使其作品超凡脱俗、背离传统。神话故事使浪漫诗歌更具魅力。我们还可在《金星》一诗中品味爱伦u2022坡诗歌的 “天国之美”:“那是在仲夏之夜,是在夜半的时分:星星闪烁着淡光,各自在轨道运行;冷月比星星灿烂,星星是她的奴仆,她高高挂在天上,月光在海面飘忽。我举头凝望片刻,望她冰凉的月色;寒气袭人——于我太清凄——一朵白云飘去,好像一件寿衣,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你,高者的金星哟,你远在天河,你的光会令我更加珍惜。因快乐在我。就是你在夜空,所具有的那分端庄高贵,令我更加赞赏,是你遥远的星光,而不是冷月卑微的清辉。”(曹明伦 译)在希腊与罗马神话中,金星是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女神。维纳斯(Venus)是罗马人对她的美称,意思是“绝美的画”,在希腊神话中她叫阿弗罗狄忒(Aphrodite),意思是为“上升的泡沫”,因为传说她是在海面上起的泡沫之中诞生的。维纳斯拥有罗马神话中最完美的身段和容貌,一直被认为是女性体格美的最高象征。她的美貌,使得众女神羡慕不已,也让无数天神为之着迷。在《金星》一诗中,爱伦u2022坡表达了对美神的向往和仰慕,倾诉了对天国之美的追求。爱伦u2022坡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打动我们,是由于它具有神话性质和拥有一种超凡的魔力或神秘性。爱伦u2022坡把悠久的神话组织在一首新诗里,在诗人主观的情感的灌注下溶铸成新的神话,进而形成完整的有着活跃灵魂的诗篇,完成了诗歌的超凡之美。以《乌鸦》为例:《乌鸦》就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作。一个独居的青年正值失去心上人,在一个风雨的夜晚,夜一片漆黑,他追思冥想着死去的爱人,想用书本驱散内心的痛苦而不能。突然有微弱的敲门声,他鼓足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也没有,只有漆黑的夜。当再一次听到敲击声时,他打开了窗户,发现一只乌鸦站在窗边的雕像上。青年想借乌鸦冲淡自己的哀愁,乌鸦说“永远不(Nevermore)”;他想忘掉那失去的心上人,乌鸦重复说“永远不”;他想抓住那失去的心上人,乌鸦仍然回答说:“永远不”;他想赶走这只不祥之鸟,乌鸦还是重复着“永远不”……这种漠然的机械否定答复几乎使青年疯狂,乌鸦似乎成为他永不能实现渴望之象征,成为一个魔,“永远不”一直折磨着青年的心,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为了使乌鸦这个神话更加迷人,坡借用一个意象——雅典娜雕像。雅典娜本是一个古老的神祗,司掌的职能包括自然力量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古代神话传说都与宙斯联系起来,雅典娜也成了宙斯的女儿。她的出生非常奇特,她不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而是从宙斯的脑袋里跳出来的,宙斯便成了她的父亲。她在同尚武的海神波塞冬争夺作为后来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雅典的保护神时获胜。她送给雅典人橄榄树,从此橄榄树成为雅典人的重要种植作物,也成为和平的象征。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她是聪明、勇敢和智慧的化身。众所周知,乌鸦,是一种极度不样之鸟。人们遇上乌鸦,总是避之则吉,缘于千百年来,它一直象征恶运和凶兆。然而坡却选择乌鸦创造又一个神话,―――气氛忧郁、阴暗,那一闪一灭的炉火,漆黑的夜空,从窗户中透出的幽暗灯光,乌鸦阴沉刺耳的叫声,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气氛,甚至诗本身也染上了浓浓的“神气”,被一种魔力所控制,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然而当一个独居的青年正值失去心上人在追问一个又一个问题时,她却保持了沉默,而是一只乌鸦给予了明确的答案,因而博得了智者的美誉。它发出的“永不复还”回答,是一个誓词――永远不要留恋过去,一个预言――永远不能忘记过去。这智慧的鸟儿就是才高命薄的坡自己,他的一部分;它从他沉沉睡去的身体飞起,从他桌上散乱记下的梦魇中飞掠而起,它就是他内心的冲动的精灵,他与万物神秘沟通的使者,现在它从他里面逸出,它将离去,“永不复还”。而正是乌鸦的神话表达了诗人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蕴涵了诗人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古人云: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中。(叶燮:《原诗》)。《乌鸦》诗的魅力便在于“含蓄无垠”结语:神话是口头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学类型,是后世文学的土壤和源泉.首先,神话的创造,即创造神话的能力是思维过程所固有的,它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其次,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心理角度来看,神话构成了文学得以产生的母体。第三,神话不仅能激励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它还提供了种种概念和模式,使得批评家能够用它们来释读某些特殊的文学作品。神话故事在爱伦u2022坡主观的情感的灌注下溶铸成新的神话,进而形成完整的有着活跃灵魂的诗篇,体现了坡要追求的是一种“天国之美”,神圣的古典的遥远的美。参考文献:
2023-08-25 13:17:022

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
2023-08-25 13:17:1211

诗歌的体裁有什么区别?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律诗是八句七韵 绝句是四句三韵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2023-08-25 13:18:084

乐府诗与歌行体诗有何区别?

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行”就是歌行体的一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汉代乐府诗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艺文志》记:「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除为考察民隐外,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以供娱乐.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两者区别: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统称"歌行体".<唐音审体>谓:"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咏物...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行",有"乐曲"的意思.它们当然属于古体诗.因为古体诗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答者:珑宝儿-秀才二级5-3120:08乐府诗: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得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后来就叫“乐府诗”,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统称"歌行体".<唐音审体>谓:"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咏物...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行",有"乐曲"的意思.
2023-08-25 13:18:305

中国古诗的由来?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成
2023-08-25 13:19:329

春香的诗歌

春香的诗歌:1.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2.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出自元代王实甫的《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3.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诗歌起源: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
2023-08-25 13:20:181

诗和词有什么分别?(答对有二十分!)

唐代称〝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成为歌。 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人类的原始宗教、神话及口传文学、劳动号子和民歌。诗歌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平达和古罗马的卡图鲁斯、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的特点 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古典诗歌形式采用逐句分行和押韵,现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已经极大丰富,伸缩性极强。 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风格 民谣 挽歌 史诗 寓言诗 古典诗 抒情诗 田园诗 现代诗 短歌 结构 五行诗 四行嘲讽短诗 无韵诗 俳句 五行滑稽诗 四行隔韵诗 十四行诗 古体诗 近体诗 散文诗 韵律类型 抑扬抑格 抑抑扬格 扬抑抑扬格 扬抑格 抑抑格 杨扬格 扬抑格 诗行 单音步诗行 双音步诗行/对句 三音步诗行 四音步诗行 五音步诗行 六音步诗行(亚历山大诗体) 七音步诗行 八音步诗行 宋朝称〝词〞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的分类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按词牌分。 词的起源 时间 词的起源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开国君主萧衍精通音乐、爱好民歌,在其夺取帝位之前,被称为「竟陵八友」之一。其诗作现存有九十余首,多数为乐府,且多模仿民歌。最著名的诗作有《子夜四时歌》、《襄阳蹋铜蹄》、《江南上云乐》、《江南弄》等。由于他对诗歌的热忱和作为帝王的特殊身分,梁代诗歌的演变开始有了向词发展的苗头。 词最早的起源时间现在学界犹有争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梁代,没有明确的「词」的形式,词真正的开始出现,是在中国的唐代。更精确一点,是在中国初唐时期。伴随着当时「胡乐」传入,「燕乐」大盛,词也逐渐脱离传统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成为一门的诗歌艺术。 源头 关于词的源头,有如下几种,各家学说莫衷一是。其实,词本身就包含多种源头的特点,词的源头并不唯一。 词的演化发展轨迹,就总体而言,大致如学者所说:「勾萌于隋,发育于唐,敷舒于五代,茂盛于北宋,煊灿于南宋,剪伐于金,散漫于元,摇落于明,灌溉于清初,收获于乾嘉之际。」(刘毓盘《词史》) 乐府 唐诗 胡乐 词的发展 五代时,由于君主的提倡,南唐词坛特盛,晏殊、欧阳修等出自江南旧地的江西词人,沿袭南唐余绪,以风流自命,致力于创作短章小令、轻丽之词。两宋词坛的勃兴是在北宋建国七八十年之后的宋仁宗赵祯时期,代表作家有晏殊(991~1055)、欧阳修、张先(990~1078)、柳永等人。柳永开始大量创作慢词长调,为此后宋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传世的柳永《乐章集》二百余首,慢词就占一百多。著名的长调如《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以赋体的手法铺写都市生活和送别的场面,洋洋百余言,充分体现了慢词篇幅宏大、适于铺陈的特点,使宋词在唐代近体诗长于比兴的特点之外别树一帜。柳词的另一个贡献是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宋词的题材,把词的描写范围由士大夫的小庭深院引向市中都会;同时普及了词的歌唱。柳永词多为歌妓所作。于之同时齐名的还有张先。 其后苏轼以异军突起而主盟词坛,在柳永开创的慢词长调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诗入词」,完全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和传统风格,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格,使之成为一种可以表现多方面内容的新诗体,因而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新方向。关于苏轼词风与柳永的不同,宋人有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说法。「大江东去」即《念奴娇·亦壁怀古》,与此相类的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后世以「豪放派」概括苏轼的词风,大抵正着眼于这一部分作品。苏轼作词,刚柔相济,所著《东坡乐府》,其中婉约词亦不少。不过就文学史上的影响而言,最能代表苏词的,还是清雄之作。 苏轼作词,以意为主,常常突破词律的束缚。这一点曾引起恪守传统词法的后起作家(如李清照)的不满。他的门人、著名词家秦观也没有走他所开辟的道路。从秦观到李清照,一般被认为是婉约派词风的正宗。秦观有《淮海词》传世,代表作如《踏莎行》(雾失楼台)、《鹊桥仙》(纤云弄巧),声情并茂,语工而美,继承了柳永赠妓之作的遗风。李清照曾撰《词论》,力主词「别是一家」之说。传世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深闺中的寂寞和年轻女子惜春的心情,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让会意义;晚年避乱江南所作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以传统词风抒写深沉的爱国情怀。 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还有周邦彦。周精通词律,能自度曲,宋徽宗时曾主持过中央音乐机关大晟府,是两宋注重音律一派词人承失启后的主要代表。著有《 *** 集》,以「本色」、「当行」盛行于世。 南宋前期主盟词坛的代表人物是辛弃疾。有《稼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著名的如《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抒写了在把持朝政的投降派的排斥下,壮士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从艺术上讲,稼轩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将「以诗为词」进一步发展到「以文为词」。后世以「苏、辛」并称,但辛弃疾又自成特色,一时仿效或倾慕者如张孝祥、韩元吉、陆游、陈亮及稍后的刘过、刘克庄等,世称辛派词人。 南宋后期于辛词外别立一宗的是姜夔。姜上承周邦彦,下开格律词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多自度曲,如《扬州慢》等自度曲十七首,均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见的完整的词曲谱。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人,均以音律之讲究、辞句之精美为权舆,重形式而轻内容,与辛派词人走了相反的道路。倒是宋末文天祥以及刘辰翁的一些词作,成为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的嗣响。 诗跟词的差异在于句子的形式,押韵问题,以及题目等.. 诗的题目通常自由命题,词则是有固定的词牌,题目则附在词牌下.. 诗的句式固定,字则五言七言之分,句则四句(绝句)八句(律诗)之分.. 词则句子长短不一,但是每个词牌所订下的字数,句数都是固定的.. 押韵部份,诗绝大部分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词则是依照词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押韵方式.. 有平声韵,仄声韵,平仄错协,平仄转换,平仄通协等.. 另外,诗的押韵是依据<平水韵>的上平声下平声共30韵部.. 词的押韵则就宽松,已经将<平水韵>106韵(平上去入)合并成19韵部.. 诗系几句 词就系几只字
2023-08-25 13:20:461

古代称什么为诗?什么为歌?

歌,在古代诗歌中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体裁,其音节、格律均无太严格的约束,五言、七言、杂言均可,平仄相对不固定。
2023-08-25 13:21:075

上古时代诗歌与音乐舞蹈存在怎样的联系

在上古时代,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合为一体的。诗歌是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音乐、舞蹈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2023-08-25 13:21:232

有关诗歌的知识与诗歌

诗歌分为现代诗和古诗两种。古诗又分唐诗、宋词、元曲三种。
2023-08-25 13:22:0513

古代称什么为歌什么为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2023-08-25 13:22:461

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诗歌和诗词都是文字作品,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 所谓诗词,就是指唐诗与宋词。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此外诗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现代诗和古体诗,在近代新月诗社很好的继承了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关系,在自由的同时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2023-08-25 13:22:551

有关诗歌的知识与诗歌

诗歌分为现代诗和古诗两种。古诗又分唐诗、宋词、元曲三种。
2023-08-25 13:23:0713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 [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
2023-08-25 13:23:493

怎么一首诗与歌的主体与客体分别是谁与啥?是否怎幻想与判断了多少了呢

诗歌主体就是作者,客体就是诗歌的本身
2023-08-25 13:24:031

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这里有一个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 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归于失败,他只得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 这天,杭州灵隐寺来了一个年轻的游客,此人正是宋之问。晚间,宋之问于寺间长廊漫步,见皓月当空,野山魃魃,便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昭哓,龙宫隐寂寥”两句诗来,自觉有些意味,可是下面两句却一时接不上来。长廊尽头,宋之问忽见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几句,道:“老衲倒有两句——”于是,他缓缓吟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听了,深感佩服。 宋之问回房细细品味,觉得老和尚的两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兴冲冲地跑去拜见老和尚,可不见人影。正在徘徊怅然之际,一个小和尚经过,宋之问赶忙上去询问,和尚道:“噢,他就是骆宾王啊。”
2023-08-25 13:24:234

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诗歌和诗词都是文字作品,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
2023-08-25 13:25:262

有关诗歌的知识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很多,多数押韵,可以吟咏、朗诵。诗歌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著称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著称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联翩的佳作。1、古代诗歌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为9种:1讽刺 2爱情 3哲理 4送别 5风景 6抱负 7想像 8故事 9思想2、现代诗歌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2023-08-25 13:25:375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一:中国现代诗的特点 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丰富的想象 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五:形式是自由的 六:内涵是开放的 七: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问题二: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词目:诗歌   拼音:shī g 《诗经》 ē 基本解释 [poems and songs;Poetry]   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i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详细解释 中国 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u30fb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弦。” 汉 荀悦 《汉纪u30fb惠帝纪》作“诗g”。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u30fb官制》:“ 唐 宋 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鲁迅 《书信集u30fb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编辑本段起源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 *** 彩的语言形式。《尚书u30fb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u30fb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编辑本段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编辑本段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编辑本段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q》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问题三: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新诗,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语序倒置。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情感,或由于叶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往往要调整语序。如杜运燮《秋》:“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这里的“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就是“那阵雨喧闹的夏季过去了”的倒置。这样写,突出了夏季过去的时间意识。再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里的“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诗句突出了“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明乎此,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善于将倒置的诗句还原,以便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样,台湾诗人纪弦的《你的名字》中第一节“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两句,将“每夜每夜”置于“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之后,强调了“轻轻地呼唤”之意。 第二,成分省略。日常表达中,句子的成分不能随意地省略,必备的成分必须交代清楚。而在诗歌中,为了使表达更凝练,更简约,使诗句更硬朗、更坚实,往往省略一些成分,让读者去体味,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如,舒婷的《神女峰》(第二节):“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里,诗人将“神女峰”这一陈述对象省略。其意为,诗人对神女峰“人间天上,代代相传”的“美丽的梦”(神话传说),却留给了神女“美丽的忧伤”,进行了历史反思:“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揭掉了“神”的面纱,将“神”还原为大写的“人”!和诗的结尾“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互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相呼应,凸现了呼唤人性复归的主题。再如,唐祈《老 *** 》:“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生命在生活前匍伏,残酷的买卖,/竟分成两种饥渴的世界。”“无端的笑,无端的痛哭”分别省略了“嫖客”和“ *** ”,二者对比,寓意自明。 第三,词性转变。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如闻一多《口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句中的“坚贞”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转变成了名词。余光中的《碧潭》写道:“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句中的“玻璃”“舴艋”本为名词,在这里,余先生用作动词,其用语新奇,意蕴丰厚。红旗插上 谢谢 问题四:什么是诗歌?诗歌有什么特点?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体概说 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u30fb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q亥ot;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问题五:现代诗歌的特点有哪些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现代诗的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2023-08-25 13:26:051

关于诗歌的知识 要简单的

诗的故事 这里有一个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 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归于失败,他只得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 这天,杭州灵隐寺来了一个年轻的游客,此人正是宋之问。晚间,宋之问于寺间长廊漫步,见皓月当空,野山魃魃,便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昭哓,龙宫隐寂寥”两句诗来,自觉有些意味,可是下面两句却一时接不上来。长廊尽头,宋之问忽见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几句,道:“老衲倒有两句——”于是,他缓缓吟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听了,深感佩服。 宋之问回房细细品味,觉得老和尚的两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兴冲冲地跑去拜见老和尚,可不见人影。正在徘徊怅然之际,一个小和尚经过,宋之问赶忙上去询问,和尚道:“噢,他就是骆宾王啊。” 诗的故事 宋之问曾经被朝廷流放到广东罗定县一带,后来偷偷地从那里逃回家乡,这首诗就是逃跑途中,经过汉江时写的,感情比较真挚。 前两句回忆流放到广东时,不仅生活困苦,而且还得不到家人的任何消息。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断”和“复”字用得很好,表现出诗人在广东度日如年,与世隔绝的痛苦。 后两句写了一个逃亡之人接近故乡时的矛盾之情:一方面诗人日夜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由于自己的牵累而遭受不幸。而且这种矛盾之情越接近家乡时就越强烈,导致诗人特别害怕碰到熟人,害怕自己的担心会变成现实。 此诗写了古人在遭受流放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的发展。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人的心情。这种抒写真切可感、富有感情,耐人寻味。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后代曾广为流传。
2023-08-25 13:26:2011

诗歌中什么叫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的起源: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2023-08-25 13:2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