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什么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2023-08-26 10:02:10
共2条回复
贝贝

唯物主义辩证法(Dialectical Materialism)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唯物)和认识论(辩证法)的统一,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

小教板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

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既承认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也承认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关推荐

究竟什么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题主需要这样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1.这个世界既是物质的世界,是唯物的。2.这个世界也是辩证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的世界。3.有这样的世界观,就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的、辩证的思想方法。简称唯物辩证法。
2023-08-25 20:20:19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什么?(急)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一、基本概念: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内因,外因,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矛盾分析方法,对立统一规律 二、重点难点辅导: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注意:第一,这是比较综合的问题,既要谈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又要讲内外因问题,如果出题只问其中一部分,那么回答所问的那部分即可。 第二,对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考生容易记住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对立统一,但往往忽视二者的辨证统一、相互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运动这关键的一层含义。 2、矛盾问题的精髓: 要把握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 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第一,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在以往考试末以大题形式出现过,应予以重视。 第二,内外因辨证关系中不要以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并不等于内因决定外因。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基本概念: 联系,发展,运动,静止,规律,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注意: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一种绝对相同,是抽象的同一,是排斥差别的同一。现实中不存在这种同一。形而上学与唯物辨证论对立的焦点就是,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是包括差别、对立的同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注意:这条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的规律。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结合,由此推断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3、规律及其属性 注意:第一,把握规律与认识、规律与真理的区别。规律指的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必然联系,具有客观性。真理则是对规律的认识,属意识领域。 第二,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不等于承认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生作用,并不是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历史事件是历史活动中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它是不可重复的,这一点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有所区别。 4、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认识规律的途径 注意:第一,要掌握这一对范畴要注意本质与规律、必然性的联系。 第二,现象不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假象不等于错觉。错觉是人们的一种错误的认识,属于主观领域的问题,而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但假象容易引起错觉。 第三,在表述现象范畴时,注意用语的准确性。现象不是对事物联系的反映,现象总是要表现本质,而不能表述为反映本质。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基本概念: 肯定,否定,新生事物,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重点难点复习: 1、两种否定观的对立 注意:辨证的否定特别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否定不是与旧事物一刀两断,是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特点 注意:掌握这条规律要正确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第二,发展的上升性、前进性,这是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循环。 第三,事物发展呈现周期性,特别要注意出发点的确定,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并不是人为加在客观事物上的。 第四,重复性,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简单的循环。
2023-08-25 20:20:461

辩证唯物主义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矛盾和对立面构成的。它强调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是矛盾和对立面。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比如生与死、进步与落后、自由与束缚等。对立面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和对立面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矛盾和对立面推动的,比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剥削和被剥削、阶级斗争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消除矛盾和对立面,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了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产物,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和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和思想的发展是由物质条件的变化所决定的,而不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创造。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了发展的观点,它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整体,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由矛盾和对立面的斗争推动的,只有通过不断地解决矛盾和对立面,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和进步。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由矛盾和对立面构成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整体,它强调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了发展的观点,认为发展是由矛盾和对立面的斗争推动的。
2023-08-25 20:20:532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区别?

第一个问题,认识论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应当这样理解:要谈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从那一角度来看。1、如果从一个线性结构的角度,认识论是起点,分叉两个:一个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个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再分叉: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另一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2、如果从一个平面角度,认识论与辩证法处在一个平面,它们都是科学理论,但侧重点不同,认识论是研究人如何认识世界的科学, 它研究人的认识的规律和认识的过程;辩证法是研究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唯物论是这两门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3、如果从立体的角度,唯物论是设计思想,辩证法是基础,认识论是建立在基础上的大厦。4、如果从认识的动态过程来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又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客观世界本身就存在辩证性,认识论就应该是客观世界辩证性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正确的认识必然是辩证的认识,辩证的认识必然是正确的认识,两者互为充要条件。明白上述关系,就好回答第二个问题,谁包含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包含辩证法和唯物论。
2023-08-25 20:21:1513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什么

辩证法 规律客观性原理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是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辩证法 普遍联系原理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联系。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辩证法 因果联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辩证法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 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决定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①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是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辩证法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辩证法 矛盾普遍性原理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①创造条件促成良好的转化,限制条件防止不良转化。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反对一点论,防止片面性。 辩证法 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反对“一刀切”、“一风吹”、千篇一律。 辩证法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 正确认识事物,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辩证法 主次矛盾原理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辩证法 发展的原因原理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根本原因、源泉),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重视内因的作用,不忽视外因的作用。 辩证法 发展的状态原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会引起质变。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 辩证法 发展的趋势原理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挫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
2023-08-25 20:22:112

唯物辩证法包括那些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以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客观物质性的认识。
2023-08-25 20:22:226

哲学里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相对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 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精神,精神由物质派生出来,但是唯心主义却主张由精神在先,物质由精神派生出来. 2、辩证法是相对于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看待世界的方法)认为应当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这个事情发生了,是受什么的影响,会对别的事情产生什么的影响.用运动的观点,认为事物现在的样子必然是经历过一个发展的过程,将来还会继续发展运动,运动的动力来自于事物之间的矛盾推动.辩证法三大规律:矛盾、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都反映了这种思考的方法. 综合上述,相信你就能理解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什么意思了.
2023-08-25 20:22:531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什么

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辩证唯物主义是现代实践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唯物主义是指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即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这与唯心主义对立。辩证法是指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问题,这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
2023-08-25 20:23:001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来研究现实的一种方法,是用“辩证的观点”和“唯物论的观点”解释和认识世界的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2023-08-25 20:23:142

举几个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例子。谢谢。

赫拉克力特所做的“人一生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说法,而他的所谓弟子“发展”为“人一生一次都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这是辨证唯物主义观,表达的是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023-08-25 20:23:301

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三个内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一、唯物论。包括(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其实我们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对前者具有能动作用,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造福人类。二、认识论。包括真理和认识的性质:真理具有客观物质性、有条件性、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启示是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真理,不断追求真理,正确认识世界。三、辩证法。包括联系、发展、矛盾、辩证的否定观以及创新意识。(1)联系。包括联系的多样性、普遍性、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2)发展。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量变与质变的关系。(3)矛盾。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分析法。(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创新意识。包括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 写了这么多累死我了,给个悬赏分吧。我是高三的文科学生,哲学是我们的必修课程,我对哲学知识框架很熟悉,有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我哦
2023-08-25 20:23:441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有什么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3、区别。二者都是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侧重点不同:辩证唯物主义侧重既辩证又唯物的哲学,唯物辩证法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辩证唯物主义在意义上有时可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3-08-25 20:23:521

如何理解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关系

在哲学上,根据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根据是否承认矛盾,是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可以把哲学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部分。因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那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否凡是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就是辩证法的观点,唯心主义观点同时就是形而上学观点呢?下面作简要分析: 一、唯物主义既可以与辩证法结合,又可以与形而上学结合 根据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唯物主义要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要么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绝无例外。哲学上的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说明了唯物主义既可以与辩证法结合,又可以与形而上学结合。如果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而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上,费尔巴哈就是一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 二、辩证法既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又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 按照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要么属于唯物的辩证法,要么属于唯心的辩证法,绝无例外。比如,我们承认矛盾、联系、发展,这是辩证法的观点,但我们如果认为它们都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就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即唯心辩证法;反之,就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即唯物辩证法。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就是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典型代表。尽管他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它是建立在所谓的绝对精神的基础之上的。 三、人类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正确性 以上只是说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上来讲,这几种观点可以相互结合,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一定就是辩证法的观点。同样,唯心主义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我们在学习理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关系时要注意,不能绝对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客观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只是说明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那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呢?人类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发展证明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错误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这说明意识依赖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即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哲学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完美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科学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的“基本内核”,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创造了和过去一切哲学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最完备、最科学的哲学思想,它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伟大革命。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其它错误的哲学。 五、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时,要看到它又是辩证的;在学习辩证法时又要看到它是唯物的 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时,不能孤立地把它们割裂开来,而应该把它们看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即我们在学习唯物论时,不仅要搞清楚它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所在,为什么是正确的等等,而且还要搞清楚它在哪些方面又体现出辩证法的思想;在学习辩证法时不仅要搞清楚它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所在,为什么是正确的等等,而且还要搞清楚它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唯物主义观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同时,划清与此相反思想观点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
2023-08-25 20:24:021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两个观点,唯物主义就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辩证法则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推动的。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又称辩证唯物论,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得知,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在绝对的运动、相对的静止之中,事物是永恒发展着的。辩证的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与辩证唯物论相对立的是唯心论,而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是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是哲学史上的重大发展,也解决了生活中困扰着我们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者“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看待历史问题时,会更加的客观,这样有利于对历史进行全面认识,作出合理的评价。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个重要理论。
2023-08-25 20:24:101

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一、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二、定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1、内涵不同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4、方法论要求不同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扩展资料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人们没有异议。有一种说法: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领域中的推广和运用。人们从这里推出一个结论: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出现于1845~1846年,辩证唯物主义是后来才有的。据考证,狄慈根首先于1886年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领域中的漫游》中提出这个概念,后来,普列汉诺夫于1890年在《黑格尔逝世60周年》中第二次提出这个概念。他们的称呼符合恩格斯的思想。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础地位的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基础和认识论基础。第一次以“辩证唯物主义”名称推出的是德波林的文章(1909)和书(1916)。苏联20年代末就出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内容大致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到30年代不断完善。斯大林于1938年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当时通行的哲学体系的简本。因此,说这个体系是斯大林创造的是不对的,它起源于恩格斯,完成于苏联哲学家。中国解放前后均采用此体系,只是解放初期苏联专家采用过斯大林简化的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辩证唯物主义
2023-08-25 20:24:381

唯物辩证法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哪些?

唯物辩证法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有赫拉克力特所做的人一生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说法。而他的所谓弟子发展为人一生一次都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这是辨证唯物主义观,表达的是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教学过程教与学或教师与学生是矛盾的双方,两者是对立的,教不是学,学也不是教,两者明各自的规定性,不能等同;两者又是统一的、不能分离的,有教就有学,有学就有教,有一方存在就有另一方相伴,没有了任何一方,另一方也即不存在。唯物辩证法相关内容唯物主义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唯物和认识论辩证法的统一,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2023-08-25 20:24:58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的区别

刚学哲学册吧唯心唯物区别: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这个在政治人教版必修4的第10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中有解释.唯物辩证法是另一个概念: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这在教材的第20页最后一段)辩证法就是同一事物的两(多)方面要辩证的看,举个简单的例子:重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增加GDP提高经济水平,另一方面是影响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说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区别,就哲学这本书来说,唯物论主要在第5课,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规律 ,一般我就记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主要在第三单元,包括第七课 联系观,第八课 发展观,第九课 矛盾观,第十课 辩证否定观(创新)这4个内容.还有问题可以继续问
2023-08-25 20:25:122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指的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唯物辩证法是方法论,是包含在辩证唯物主义之内的。这个问题就好象问尺子和文具的区别。。。一、唯物辩证法的主语是“辩证法”,因而它属于方法论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语是唯物主义,它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从属关系:唯物辩证法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内容。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是在指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它们的区别在于所强调的内容或者所突出的面不同,但其实它们所指的是同一种哲学,同一种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的,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历史的。三、如果要用一条线把他们穿起来的话,那么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不能单写唯物论),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方法论,同时也是认识论,就是按照辩证思维进行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的应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在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时,也可以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2023-08-25 20:25:201

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怎么区分啊?

唯物论是从哲学基本问题也就是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角度对哲学派别的划分。如果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论,如果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就是唯心论。这是对哲学的两派的一种分法。辩证法是从世界观的角度划分的。如果用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就是辩证的,如果用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就是形而上学。这是从认识世界的方法上分的,不是哲学派别。唯物辩证法就是两者的结合,既是唯物主义又带有辩证法的色彩。方法论就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物质观的指导下,怎么应用这些原理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等。
2023-08-25 20:25:302

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1、包括不同: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联系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因果联系,整体部分),发展观(发展普遍性实质,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观(普遍性实质,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关系,主次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内外因),辩证否定。辩证唯物论包括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2、回答的不同:辩证唯物论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问题即物质和意识以及相互的关系问题。唯物辩证法回答的是世界是怎么样的,也就是讲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是探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扩展资料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既承认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也承认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四、历史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辩证唯物主义
2023-08-25 20:25:371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2、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它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学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4、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以某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其实践结果,是宗教狂热而不是社会发展。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2023-08-25 20:26:221

什么是唯物主义者?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者

什么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过度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作用,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过度地夸大物质对意识的作用,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它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中才能够终极地检验真理.而无论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它们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它们对真理的证明,总是妄图在意识内证明一切,反对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所以把二者同称为唯心主义.这个方法论才是二者最本质的共同.什么是辩证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彻底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地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气的震动产生的声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但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147~148页).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原本没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又明确指出,社会意识归根结柢决定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社会历史也是统一物质世界中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1 内涵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2 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3 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4 方法论要求不同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1 二者同属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 二者相互渗透.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是核心,认识论是灵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只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那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辨证唯物论还揭示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及发展趋势.如果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来谈联系、运动、发展,那就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掌握唯物论,要从最基本的概念——物质人手.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就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是共性,是意识所没有的.要理解辩证法,就要从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条红线.二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但是研究的角度不一样.研究世界的本质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研究辨证法要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彻底的唯物论,又是彻底的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2023-08-25 20:26:411

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所遵循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所遵循的原则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方向和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极因素的服从和积极因素的保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日益完善的过程。因此,事物发展从低级到高级,呈现出前进与上升的趋势。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第一个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是向旧事物的某种回归,使事物发展道路不是呈直线型,而是呈“之”字型。第二,事物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挫折,甚至发生暂时的倒退或逆转。?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说明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尽管道路曲折险阻,但只要是真正的新生事物,总是能战胜各种消极因素,克服阻力
2023-08-25 20:26:492

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是怎样理解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内容比较丰富,有大量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与范畴。比如有本体论、矛盾论、认识论、系统论等。
2023-08-25 20:26:582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解释这个问题几本书都说不完
2023-08-25 20:27:076

唯物主义辩证法介绍

1、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3、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2023-08-25 20:27:371

唯物辩证法,怎么理解??

相信现有物质的存在,才会有意识地能动反映。在看待问题是要用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且要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要片面的去看问题。比如说一些地区把浪费资源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引进来,虽然在短期内会有很好的税收业绩,但是对于以后的环境治理啦、大家的健康啦置之不理,但是在后期的环境治理与改造中花费的钱更多。这就是目光短浅,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其实就是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3-08-25 20:27:484

辨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从整体、动态和统一的角度看待世界,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内外矛盾的斗争导致的。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的认知是主观的,不能改变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物质世界是由永恒的物质和不断变化的运动两个方面组成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同时也包含了整体、动态和统一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质量和数量、形态和运动的内在统一,事物的发展要经历着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其中,量变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变化,而质变则是指事物内部结构、性质上的变化。总的来说,辩证唯物主义更关注对客观实体的描述和解释,探讨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则更加注重事物内部的具体矛盾、变化和运动的规律,探索事物发展的详细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前者更侧重于对客观实体的描述和解释,后者则更侧重于对事物内部具体矛盾、变化和运动的规律的探讨。
2023-08-25 20:28:081

唯物辩证法有哪些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核心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经细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2023-08-25 20:28:192

什么叫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唯物)和认识论(辩证法)的统一,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2023-08-25 20:28:321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在哲学上看,辩证的看待问题就是用联系的观点看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用内外因的观点分析问题 细化而言更多如: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具体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知识拓展: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查;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023-08-25 20:28:391

辩证唯物主义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巧妙地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整体,由矛盾和对立面构成,这些矛盾和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和对立面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矛盾和对立面推动的,比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剥削和被剥削、阶级斗争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消除矛盾和对立面,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意识和思想只是物质的产物,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和认识。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2023-08-25 20:29:232

辩证唯物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三个内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一、唯物论。包括(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其实我们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对前者具有能动作用,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造福人类。二、认识论。包括真理和认识的性质:真理具有客观物质性、有条件性、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启示是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真理,不断追求真理,正确认识世界。三、辩证法。包括联系、发展、矛盾、辩证的否定观以及创新意识。(1)联系。包括联系的多样性、普遍性、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2)发展。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量变与质变的关系。(3)矛盾。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分析法。(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创新意识。包括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 写了这么多累死我了,给个悬赏分吧。我是高三的文科学生,哲学是我们的必修课程,我对哲学知识框架很熟悉,有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我哦
2023-08-25 20:30:451

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因此辨证唯物主义也必须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虽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不是哲学要研究的全部问题。与这一问题相联系,海有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问题。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换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023-08-25 20:31:053

怎么用唯物辩证法看问题?

在哲学上看,辩证的看待问题就是用联系的观点看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用内外因的观点分析问题 细化而言更多如: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具体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知识拓展: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查;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023-08-25 20:31:511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区别:1 内涵不同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2 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3 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4 方法论要求不同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2023-08-25 20:32:081

辨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容与区别是什么啊?

唯物论是以物质为中心的,唯物辩证法是以这个理论为中心,去解决问题的办法!~
2023-08-25 20:32:352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里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2023-08-25 20:32:461

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和实质是什么

唯心主义
2023-08-25 20:32:578

辩证唯物主义是真理吗?

就像辩证唯物主义所宣称的那样凡事皆有其两面性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正确
2023-08-25 20:33:298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联系 发展 矛盾
2023-08-25 20:33:494

认识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由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三个部分构成,因此认识论应该是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其主要内容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就高二的《生活与哲学》教材而言,第二、三单元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第三单元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第一单元介绍了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简史。
2023-08-25 20:34:071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问题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核心观点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经细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问题二: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是什么意思 看待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任何事物都有眼睛看到的事实和背后的真相,所以看问题不能简单直观做出评判,有时眼睛看到未必是真相,这就想魔术表演。唯物辩证观点,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不同阶段看到事物会有所发展和变化。所以唯物辩证观。的中心思想就是看问题,要有发展的眼光,要一分为二的看础换位思考,就是这种观点),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发生的,要看以后的影响和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就是所谓的真相。有这种观点看待事物,会让你更有价值,做出的绝对越接近正确。 问题三: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什么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的实践,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所以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问题四: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主要内容 1、本体论(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方法论(矛盾论即辩证法):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及否定这否定律 3、认识论(实践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问题五:辩证唯物主义 30分 唯物辩证法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内容,包含四方面的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思维方法。 一、 唯特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和永恒发展 ) ◆ 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 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2)、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3)、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当中,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4、 矛盾分析法 根本认识方法:包含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指着与继承下统一的方法等。 ◆ 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量娈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 (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 五对范畴 ◆ 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2)、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 问题六: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 5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问题七: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 绝对手工打造,不信可检验。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且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要求我们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也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我们要把二者结合 起来看问题,同时既要反对只承认运动的诡辩论也要反对只承认静止的不变论。 4、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同时,尊重客观规律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与利用规律。要求我们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看问题,既不能夸大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整体,同时不能忽视部分,用系统分析方法看事物、办事情。 2、发展的观点: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用辩证地否定地观点看问题,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矛盾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与归宿、检验唯一标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认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2023-08-25 20:34:151

唯物辩证法就是唯物主义,这句话对吗?

错了,矛盾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物质和精神中物质是主要方面,唯物唯心的辩证关系在唯物辩证法中也有体现,最典型的就是意识的能动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主张,意识是有一定能动作用的,但是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唯物论难以超越的认识思想悖论:“天云悖论”一、辨证唯物认识论的思想悖论为:客观事物(如杯子)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他们所能举出的客观事物(如杯子)又都是已经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这就是“天云悖论”。而它们能举出一个割裂于他们意识的“纯粹客观存在的物质”吗? 本来物质和精神就是一性的,所以一元论的“世界是物质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里的物质也必须包涵精神的范畴,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就应该是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才是合理的认识。世界仍然是统一的、多彩的。 但辨证唯物论的思维无法达到这样的程度,无法理解精神和所看到的“物质”的表现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以又推出了自相矛盾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二元论”。将精神和物质的内涵割裂,违反了世界的统一存在,导致其辨证唯物论思想的逻辑混乱和自相矛盾。 如果“世界是物质的”是哲学元的话,“物质与意识的不同”就已经不是哲学元了。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与意识的不同”的所谓“二元”就已经否认了物质的“一元性”了,辨证唯物论从这里开始就已经自相矛盾,自我否定了。其“二元论”的“物质”与“一元论”的物质在概念和内涵都被偷换了。 我认为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还是多元论,都可以成立,关键是看其内涵和思想是否合理。 老子说:无中生有,太极生阴阳。如果是从无中生物质与精神是合理的,其一元和二元都是统一的。但以世界是物质的,又生出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则二元的物质与一元的物质的内涵已经不同了,这在思维、哲学、思想和逻辑上都有问题。 所以,真正的一元和多元是可以统一的,但唯物论的一元和二元却自相矛盾。不管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都是否定了“世界是物质的”一元论,其“二元论”的“物质”与“一元论”的物质在概念和内涵都被偷换了,这种思想和逻辑混乱是产生悖论的原因。 辨证唯物论的逻辑悖论为:把一个早已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事物当作了不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事物,因此也就把它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事物了。他们能举出一个他们不存在于他们意识中的“客观存在的物质”吗?这就是“天云悖论”。 二、科学原理揭示“人化世界”的存在 在以前学习唯物主义观时,认为世界在没有人存在时,还是这样的星球、山川,鸟语花香,蓝天碧水,五光十色……其实这已经是把人的意识和观念加进去的有限的"人化自然图景",也即“人化世界”的图景。 现代科学知识已经认识到:客体所反射出的所有电磁波中,其相对集中的一定波长的可见电磁光波通过人的肉眼摄取、转换、传导而在大脑中反映成颜色。因此,颜色是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波长的光波与人的肉眼和意识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体系统与自然客体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颜色的美代表着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状态下的和谐结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与结合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新的物质能量系统。这就是“人化世界”:由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与结合所共同建构的一种新的物质能量世界。 同理,声音也如是。在表面时空中,可以说世界本没有颜色、声音,但光子和空气粒子波与人的存在和认识过程相互作用后,就形成了人所观察到的颜色、声音的过程和存在。构成了一个“声色”世界――人化世界。 依据现代科学知识,对于一团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集合,人们是看不见的,人的感观和意识将其反映成了“实体”,其内涵和状态信息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人化世界”的内容。 所以,现在我们发现,当我们挣开眼睛,所看到的声色世界就应该是“人化世界”,而不是辨证唯物的认识思想所认为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世界”。 这里,我已经提出了一个“人化世界”的概念,什么是“人化世界”呢?就是人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建构成的包含主体和客体的系统整体存在,这其中也包含了客体与人的感官和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存在、状态和意识建构内容,也包含了意识的主观发展过程。 如颜色,只有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频率的光波不能形成颜色,而只有人的主观也不能形成客体的颜色,而是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频率的光波与人的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人的感官吸收、转换,而被人的意识建构成颜色。所以,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存在和状态,是既不否认主观,又不否认客观的系统认识思想。是“人化世界”的认识思想。 那么,分子又是什么呢?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从分子向微观认识另外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和中子,直到夸克、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人们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发现研究对象的状态依赖于我们的认识过程。 一个网友说道:“量子论通过实验证明,人的观测行为“干扰”了被观测对象电子的实际运动,电子运动实际上处于“量子态”(量子波),即电子运动实际上是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是按照随机的“概率”运动着。在人通过感官和仪器对某一对象进行观察的那一瞬间,量子波的“波函数”塌缩了,在人的感官和仪器中“变”成了一种“实在”(某一形状的物体和电子波形)。量子物理学家玻尔认为,这是因为在观测行为中,人、仪器和被观测对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意识”在其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譬如:你必须选定某一观测对象并通过眼睛、仪器和被观测对象“连接”(联系)起来。” 迄今为止,人们所认识的世界实际上是“人化世界”,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下,共同构成的一个物质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物质能量世界。“人化世界”是系统思想在认识思想和过程中的体现。主体和客体,包括认识过程共同构成认识系统,建构成“人化世界”。而不是辨证唯物思想所认识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建构的“客观世界”。 那么,“人化世界”之外是什么呢?我认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纯粹客观的事物,也如“物自体”。它永远在“人化世界”之外,不仅是构成“人化世界”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的认识和“人化世界”不断拓展和进步的基础之一,也使人对宇宙、生命和人的存在持有一种敬畏和虚心的态度,并能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宇宙物质、生命和人的更真实存在的愿望和追求。 三、唯物论不应回避的认识思想局限 依照现代科学知识,可以将一个客观事物存在归纳为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人的认识,是通过认识事物的物质、能量所体现出的信息,来认识客观事物的物质、能量的存在状态的。 且不说人所能捕捉到的一个事物的物质、能量的信息是有限的、局部的、不完整的,就人能捕捉到的事物的物质、能量的信息而言,在经过人类的感官过虑、转换,并加入了人的意识的信息后,所反映出的事物的物质、能量的信息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这种改变因人的认识过程的系统确定性而变得不易察觉,从而使人将意识对事物所反映出的信息内容当作了客观事物的物质、能量的原有信息内容,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事物的信息内容和组成部分。 如:将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频率的光波在被人的意识反映成红色后,将那个“红色杯子”的红色当作了客观存在,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又如:将一团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集合反映成了实体,反映成杯子,而又将此杯子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指出了唯物认识的逻辑悖论,从而发现了唯物认识思想的许多错误内容。 综合起来,由于受当时科学和认识的局限,唯物认识思想体现出的错误如下: 1、唯物论举不出一个割裂于他们意识的 “纯粹客观存在的事物”; 2、唯物论将人对客体的反映当成了“镜像”的反映,而现代科学知识已经表明它们包含“建构”的反映,是不能割裂于人的意识的存在内容。如:将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频率的光波被人的意识建构反映成红色;将一团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集合建构反映成了实体等。 3、唯物论将体现人的意识建构的内容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纯粹客观的存在,如:将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频率的光波在被人的意识建构反映成红色后,将那个“红色杯子”的“红色”当作了客观存在,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又如:将一团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集合建构反映成了实体,反映成杯子,而又将此杯子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即使唯物论加入了实践的内容,也无法弥补唯物论的认识思想将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反映内容当作了镜像反映而不是建构反映的内容的错误思想。 4、人的认识本来依赖于人的认识过程和感观参与,依赖于人的意识建构。但唯物论一方面否定了人必须依赖于人的认识过程和意识建构过程来以建构反映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又将体现人的意识建构过程所认识事物的反映内容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纯粹客观的事物的存在内涵;将体现人的意识建构过程所认识的世界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唯物本体论的世界。就必然局限了无限的世界的存在内涵。试问:人能够不依赖于人的感观参与和意识建构过程去研究纯粹客观的本体世界吗?唯物论者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是能割裂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建构的纯粹客观的事物吗? 所以,唯物论的认识思想是难以成立的。错误的认识思想必然在制约着人们的认识过程,制约着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导致这里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成果都很贫乏。 只有依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超越唯物、唯心的思想局限,回归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认识思想,回归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人化世界”的认识思想,才能进行合理的认识。四、辨证唯物论的影响 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思想,将人们所认识到的事物的现象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纯粹客观的存在”。而真正“纯粹客观的存在”在哲学上也可以称为“无”,或康德所描述的“物自体”,它可以根据人的不同的认识条件和认识过程,而被人认识为一个杯子、一团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一团电子云团、一团粒子团、一团量子团……等等,这些存在现象都与人的认识过程不可分割,体现着人的认识水平和认识局限,而这种认识局限正是人的认识能不断进步的前提之一。然而,而辨证唯物主义将这些认识内涵当作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纯粹客观的存在”事物的存在内涵时,这个所谓的“纯粹客观的存在”在唯物主义思想中自然是无法改变的、不能否定的,因而就制约人们去进一步思考、认识、怀疑这个“纯粹客观的存在”本身(其实是人所认识的物质的表现现象)的局限性。当你要去怀疑这个“纯粹客观的存在”的现象内容时,就会与辨证唯物主义的“纯粹客观的存在”思想相冲突,就会陷入否定“纯粹客观的存在”的思想和逻辑悖论中。 而唯物论的认识思想,根本就举不出一个割裂于他们意识的“纯粹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却将他们所认识反映到的事物内容当作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的内涵。如此错误的认识思想实实在在地在制约着人们的认识过程、制约着人们的创新思维。 所以在辨证唯物论思想重的地方,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成果都很贫乏。当别人搞出了什么创新,才能认识到这个创新是“客观的”,才去模仿,去填补空白。所以成为一种“填补空白”的文化,老是跟在别人后面发展,其根源在于辨证唯物论的错误思想的制约。
2023-08-25 20:34:25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1)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2)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3)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
2023-08-25 20:34:351

什么叫“辨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又明确指出,社会意识归根结底只决定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社会历史也是统一物质世界中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是事物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属性。一定的量规定一定的质,一定的质也规定一定的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它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肯定与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辨证唯物主义
2023-08-25 20:34:44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2、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它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学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4、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以某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其实践结果,是宗教狂热而不是社会发展。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2023-08-25 20:35:001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何原则区别?

辩证法运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就是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认识方式上和以往的认识论方法论存在特殊性。
2023-08-25 20:35:184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一原理与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即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反对从主观出发的错误观点与做法。 (2)如何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的。既需要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反对主观主义,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是从静态讲的,历史的统一是从动态来讲的。因此,我们既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又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这一原理及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受实践的限制,受客观事物自身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在加深。 (2)从主观方面来看,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这些因素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3)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一)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因此,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辩证法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内容要求把握以下几点。 (一)联系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又要看到任何事物的内部联系,反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配制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1)既不能否认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的联系强加给事物。(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时必须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果联系是普遍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客观存在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即它一定是由某种现象所引起,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所谓“自觉性”就是要求们从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发扬成绩,避免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所谓“预见性”就是要求我们预见某一现象可能产生的后果。只有对后果进行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的就是这一哲学道理。 (四)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一是二者的内涵不同。不能把事物及其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二是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一是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三是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即要求我们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即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根据2005年的文综考试大纲,删除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这一知识点。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根据2005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内容要求掌握以下两点。(一)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3)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根据2005年文综高考考试大纲,这一部分知识点删除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这一知识点,同时增加了“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这一知识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根据2005年文综高考考试大纲,这部分内容增加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知识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三、坚持矛盾分析法。根据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这一部分知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坚持两分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彻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同时,矛盾又是客观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这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其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反对形而上学不管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四)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包含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同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每一个矛盾中,矛盾的双方也有主次之分。客观事物内部的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根据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这部分内容要求掌握以下四点。 (一)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包括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量变、质变及其二者的关系。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泊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2)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要特别注意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3)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把握适度原则,防止和克服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出现的事物会在新的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再一次引起质变。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但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其间必然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遭受失败。要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 (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 认识论 主要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2023-08-25 20:35:473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有哪些?

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大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普遍联系的观点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定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普遍性①每个事物:每个事物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②事物之间:事物之间通过外部联系相互提供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③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能把虚构的联系当作客观的联系。客观性是联系的本质特点。4、联系的多样性①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教育——人才——科技——生产力③并存联系(共时性联系)和相继联系(历时性联系);④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⑤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⑥物质联系和精神联系。5、联系的条件性联系的条件性是指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对某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特定影响的各种因素。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定义(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运动、变化和发展三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主要是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不会永远固定在一点之上;变化主要说明事物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发展主要说明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更新的过程。唯物辩证法通常把运动、变化和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把运动理解为一般的变化,把变化理解为某种新东西的生成过程,即理解为发展。发展是运动的一种高级情形。2、新旧事物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②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反对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①要把事物的存在看做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②要具有一种长远的眼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③要认清事物运动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中国未来的前途是光明的。”——在庆祝建国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总之,我们要用历史的态度分析事物,现在的社会问题有过去的原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现在努力解决问题未来会更美好。
2023-08-25 20:3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