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建设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

2023-08-27 15:23:58
共2条回复
左迁

1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内涵

1.1什么是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个人认为,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指坚持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同时善于学习、重视学习和不断的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段更新自身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把它用于指导党的执政建设的实践中,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前提。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指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坚决贯彻党的为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执政理念;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为人民服务服务作为工作任务和执政职能,通过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以及能力,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指当前形势下世情、国情和、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1],根据这一变幻莫测的国内外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前进征程上,按照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既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做出科学的更新、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需求。

1.2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执政党,必须得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三者之间相互的关系,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是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前提和基础,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和改革创新能力;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明确学习和创新的实践途径和根本目的;建设创新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执、服务型执政党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总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执政党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章程里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这反应了我党自成立以来的一贯作风,重视学习、敢于创新的政治品质,为民服务、造福人民的宗旨。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执政水平的重大战略与任务。

2.1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执政党是党在当前形势下一项重大而又具有历史意义的宏伟工程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执政党的关键在于基层,只有建设把基层的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才能实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目标的基础性工程。根据当前的实际,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2.1.1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持党的理想和信念,坚守共产党的精神追求这个重点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创新学习体制。索利用井冈山革命圣地等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新途径,深化“三统一推”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根据十八大的部署,规划好干部新一轮的学习方式。二是丰富学习的内容。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各种研究成果,抓好党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党性教育,以确保党的纯洁性。把十八大精神例如教材,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结合本国历史、传统与文化。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现代管理制度和国际关系学等各方面的思想。三是完成长效学习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学”、“评学”、“奖学”机制,激发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内生动力和学以致用能力。

2.1.2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核心。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设置,完善服务体系。适当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确保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就有党的服务。一些民营组织也适当的设立党的组织。二是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城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创建活动,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三是创新服务体系,适当拓宽服务渠道。抓好中央部署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活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 3 ]

2.1.3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动力

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一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党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2 ] 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布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二是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建设新型党组织的关键,基层党组织发挥着党组织战斗堡垒的用。因此,必须推进组织设置创新、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创新。三是领导干部的创新。敢于提拔和任用年轻的干部,推进党干部的年轻化是国家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深化“三位一体”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综合研判,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1 ]四是创新民主制度建设,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有利于扩大党内基层民主。

2.2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执政党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的又一个重大发展

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执政党,这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性认识的再丰富、再发展,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的自觉、全面和深刻。

2.2.1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执政党,是对党建国以来64年来执政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学习、总结与创新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党优良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统。在党的历史上,每一次面临重要的危机和历史关头,党都善于通过学习来提高认识、推动实践、解决问题。为民服务、造福于民,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与责任。毛泽东思想所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后,在六届六中全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的重要讲话中就强调了建服务新型政府的要求,到十七大上中央更进一步提出,党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我们党优秀的政治品质。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胜利和成就,都是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结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2.2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用人类文明发展最新成果丰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和纯洁;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为人民服务实践中汲取群众智慧,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

2.2.3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出现的风险与考验的根本保证

面对国际上霸权主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当下国内官员腐败层出不穷、侈之风盛行、浪费加急等现象。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宏观决策、综合协调、知人善任和处理复杂问题应对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只有坚持为民服务、夙夜在公,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在任何风险和考验面前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有效破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妥善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使我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苏州马小云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来对待、把群众利益作为最大利益来维护、把民生疾苦作为最大问题来解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

相关推荐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位粉丝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②,建设创新性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的有利于创新的治国格局,和协同机构搭建有利于创建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制环境
2023-08-26 10:38:076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23-08-26 10:38:261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五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六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重庆社会科学院供稿)
2023-08-26 10:38:33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 创新产出高,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要求: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健。
2023-08-26 10:38:433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它主要与依靠自身丰富自然资源增加国家财富,以及主要依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技术的国家相区别。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基础是:  (1)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3)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4)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5)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2023-08-26 10:39:013

如何实施创新驱动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底蕴深厚、前途广阔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8年,我国把科技支撑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四大措施之一,科技在克服现实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这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开启了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创新铸业的10年,面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创新铸剑的10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一批影响重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相继涌现;是创新铸基的10年,科技改革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一些方面甚至成为领跑者;是创新铸魂的10年,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政策体系、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优化。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同步走、同向行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效。当前,距离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还不到10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投入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实践,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新的重大作为。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的技术源泉。同时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协同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蓄积。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开辟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广阔空间。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经济结构问题与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因此,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所在。要进一步统筹落实好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足长远,超前部署,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夯实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实力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是首要任务。要更加注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综合国力提高是根本目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科技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大。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根本动力也在于改革开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贯彻到科技领域,努力在科技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在发展中日益完善,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激励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根本性重大变化。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牵引还不足;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也还不牢。解决好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继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步伐。始终坚持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完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总结推广相关试点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法治环境和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大力倡导创新光荣,强化科学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土壤。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023-08-26 10:39:121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23-08-26 10:39:221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在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给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最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多种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也要求我们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维护经济安全。
2023-08-26 10:39:301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动力的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动机制,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和舆论范围的法治环境给个赞,谢谢您U0001f603U0001f603U0001f603
2023-08-26 10:39:514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基础是什么?

1.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必将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5. 十七大指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6. 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7. 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既是自主创新实践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碍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2023-08-26 10:40:011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实行了哪些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3-08-26 10:40:105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措施:  前提  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智力教育〃<因为它不鼓励想象和发散思维>,实质上就是〃记忆力教育〃,其特征是死记硬背、以单一的学习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学用脱节、脑手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泛探究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的〃读书人〃。这种〃记忆力教育〃模式,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教育模式是背道而驰的。〃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教育模式的特征应该是:活学活用、以学分+技能+思维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优劣、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脑与手与身与五官的综合结合、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等等。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社会生存能力强、能独立应付和解决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材,这种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材的教育模式就是〃创造力教育〃模式。 因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材来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然而我国现行的〃记忆力教育〃模式,是无法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所以,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必须要胡锦涛发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讲话改造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尽快地通过建立〃 创造力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材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否则,届时的〃创新型国家〃只能是一只大海中随风漂荡的空船而已。 当然,要想在中国这个具有数千年传统影响力的泱泱大国,改造让国人既痛恨而又无法不〃崇拜〃的〃记忆力教育〃,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心;需要教育部门全体人员的直正自醒和积极行动;需要全国人民共同的正确理解和积极参与;需要全国上下关心和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  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创新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的〃创新素质〃如何,因为创新的基根就是创造力,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国民的〃创造力素质〃如何。国民的〃创新素质〃包括:创造力意识、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知识、创造力思维、创造力技能、创造力体能、创造力运用实效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国民的创新素质尚处于低下状态,具体表现为创造力意识微弱-----缺泛主动意识、只能被动接受新生事物;创造力人格特征不足-----不敢冒险、不愿想象;创造力知识淡薄-----缺少学习创造力知识的机会;思维固化-----只习惯于逻辑思维和聚合思维;创造力技能单一-----无法满足创造的需要;创造力运用实效不佳-----企业及个人拥有的发明专利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大、创造力产业的实力不显等。这样的国民〃创新素质〃是无法达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的。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对国民〃创新素质〃的要求。所以说,全面提升国民的〃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 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 〃,可以通过改造旧的教育模式、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及力度、举办各类创造力活动、提高创造力者的各种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之作铺垫的土壤。可眼下我国的〃创造力环境〃实在是不敢恭维:学校的〃记忆力教育〃模式;社会的剽窃、走后门、认人为亲、假冒伪劣、诚信缺失等陋习;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影响——中庸之道和师道尊严;家长以我为主的独裁和溺爱;各电视媒体花样翻新而且自感良好的〃智力节目〃;同事间对冒尖创造者的冷嘲热讽;领导者对思维活跃者的压制;创新教育的神秘化、虚设化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号召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东西进行〃扬弃〃;动员各媒体改变观念,积极宣传创新信息及刊播创新报道和节目;把创新教育通俗化、实用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国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人们将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傲。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为了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成功,我们就必须按照创新环境的要求去做、去努力地做好。不然的话,创新型国家这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就会因为缺泛合适的土壤而无法正常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健。 经过国家和国民的共同努力,在完成前述三个基本任务之后,我们又将面临着如何才能多出创新成果和如何才能保证创新成果不受非法侵害的二个实际性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创新人员个人或集体的创新积极性问题。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中,存在着诸多影响甚至是扼杀人们创新积极性的不良现象:学术文艺界的剽窃成风、产业界的假冒伪劣猖獗、知识产权的法律执行力度低下;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创新成果的申报程序复杂、手续麻烦;创新成果的转让和产业化的难度相当的大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创新人才缺泛、创新成果不足的严重后果。 要想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就必须要针对我国现实当中的不足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改进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政策、制度,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促进机制。这当中应该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的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大幅度提高假冒伪劣案件的违法成本;建全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创新成果交流和产业化工作的宣传、中介的投入等等。 建立〃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健所在。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护和鼓励机制,就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就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创新型国家〃也就 〃实力空虚〃了,也就〃名存实亡〃了。
2023-08-26 10:40:371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23-08-26 10:40:471

建设创新型国家 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打好坚实的创新能力的基础;②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善于想象,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善于质疑。③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④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⑤多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023-08-26 10:40:571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后备军,可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我国高等院校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根据一些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中,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比较低下,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试图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我们要了解自身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大学生创新的优势在于总体素质较高,理论知丰富,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抓住变化的趋势。劣势则是经验非常不足,而且创新多凭一时激情,较冲动,不够成熟和系统化,心高气傲,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们大学生应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培养生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要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优化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实行课程综合化。一是加强基础课程的授课,基础课程又称核心课程,主要是根据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标准,制定旨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课程。二是注重文理渗透,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文科类学生也应在计算机应用等自然科学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另外,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还该多渠道优化课程体系,如缩减课内总学时,增加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的环境;实行弹性学分制、主辅修制,跨系、校选课等,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由单一型向交叉型转变;积极进行教材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尽可能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内容、新成果、新思想和新信息。第二,高校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应该说,课堂教学仍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改革教学方法切入。首先,要改革课堂讲授方法。积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和究式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提问,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大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优化课堂教学,可采用四种做法:一是“三个讲”的方法,即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一个“用”字,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一个“活”字,在教学手段上追求个“新”字;三是“三个运用”的方法,即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运用自学式教学法伸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有这些措施,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主动深入下去,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第三,高校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足且多强调理论性、结构化的现状,实验教学应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高校应当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为大学生开辟创新平台。科研能力来自于科研实践,通过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实践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科研工作的本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加强科研实践环节。因此,学校应该在科研基地上做文章,通过开发现有实验室,为申请科研课题的学生提供专门实验室并帮助学生学会借鉴教师课题研究等方法,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充分利用各类课程实习、设会,进行课题研究;还可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五,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创新精神与实践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发明素养,完成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从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并立一整套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主要包括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和学生创新能力测评方法,将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成绩计入学生总学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相信在各大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进一步的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023-08-26 10:41:051

怎样才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些年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过去十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增长了近5倍,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增长了近4倍,企业的研发机构数量增长了2.3倍,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工业强国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为我国的制造业创新生态亟待完善。因此,下一阶段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将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未来我们将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朝着制造强国的目标前行。由此可见,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将成为创业的热门选择,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也将着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另一方面,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政府还将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多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
2023-08-26 10:41:151

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据报道,日前举行的第19次会议上,中国领导人表示,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报道称,要切实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问题和形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质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方向和步骤上统一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想招、一起发力”格局,凝聚创新型国家建设合力。其次,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扶持我国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在配套政策制定中更加考虑企业的需求,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最后,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创新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中、西部要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希望创新性国家建设可以早日取得重大成就!
2023-08-26 10:41:511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克服种种困难智慧结晶,建设创新是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全面提升水准的目标与责任
2023-08-26 10:42:413

生物专业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生物专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合,生物科学(也被称为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本质上说,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
2023-08-26 10:42:491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

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提高科学技术的条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富国强民之路。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国的形成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我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但这种增长主要是资源型粗放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使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只有创新科技,发展集约型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适应新阶段发展的需要。 2、创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新世纪,创新力在国家实力中的作用加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源动力,综合国力的核心,国家竞争的关键因素。我国建立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应对国际科技革命的挑战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上处于不败之地的需要。 3、创新是我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与创新型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国民综合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际的决策,可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差距。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目前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023-08-26 10:42:561

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第一,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2023-08-26 10:43:041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社会应该怎么做?

贫富不均,社会不公,可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2023-08-26 10:43:143

要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请从国家和个人角度谈谈应该如何做

答:国家:1)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5)加强对公民创新方面的宣传教育与科学知识的普及,增强公民的创新意识;6)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等。个人: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2)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3)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4)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2023-08-26 10:43:241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家如何建设新型国家。

在党的领导下,开拓进取,与时具进。
2023-08-26 10:43:354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生该如何做

  1、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3、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4、大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3-08-26 10:43:431

九年级政治题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应该做些什么?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己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3)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23-08-26 10:43:531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举措

第一,加强执法,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第二,加强行政监管,经常地开展专项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同世界各国密切配合共同打击侵权行为; 第四,加强全民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2023-08-26 10:44:011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   4、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   5、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023-08-26 10:45:101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推动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顺利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战略举措,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战略支撑,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采取重大举措并取得新成效:第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发展科技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第二、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第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第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2023-08-26 10:45:171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九上政治,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九上政治原文

1.建设创新型国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4.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5.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023-08-26 10:45:401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23-08-26 10:45:501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23-08-26 10:46:031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展创新型国家方法

1、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23-08-26 10:46:161

试述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2023-08-26 10:46:242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4.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5.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023-08-26 10:46:371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它主要与依靠自身丰富自然资源增加国家财富,以及主要依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技术的国家相区别。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23-08-26 10:46:571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五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六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23-08-26 10:48:011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五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六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23-08-26 10:48:101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五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六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23-08-26 10:48:55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基础是什么?

1.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必将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5. 十七大指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6. 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7. 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既是自主创新实践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碍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2023-08-26 10:49:061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哪三大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创新型国家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23-08-26 10:49:191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实行了哪些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实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走科教兴国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业技术领域,杂交水稻技术等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航天事业成就辉煌;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已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远程教育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初具规模;民办教育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023-08-26 10:50:03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科技人才教育
2023-08-26 10:50:394

我国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兴型国家的原因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综合分析国内和国际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指导方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CPU芯片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些成就,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过程中,还将面临诸多挑战:科技投入占GDP1.5%的目标至今没有实现,科技投入增长滞后于科技发展需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左右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相比,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许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由于缺乏政策环境支持,“叫好不叫座”,出现“国外的再贵也要买,国产的再好也不用”的非正常现象;人才总体规模很大,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仍有不小的市场;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等。如果这些困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解决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等问题,关键还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广义地说,这是一个大国对人类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必然要求。 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一些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却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尤其在涉及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根本买不来的。如果我们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先机,甚至可能丧失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要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23-08-26 10:50:46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有哪些

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实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走科教兴国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业技术领域,杂交水稻技术等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航天事业成就辉煌;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已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远程教育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初具规模;民办教育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023-08-26 10:50:561

如何激励自主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底蕴深厚、前途广阔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8年,我国把科技支撑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四大措施之一,科技在克服现实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这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开启了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创新铸业的10年,面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创新铸剑的10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一批影响重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相继涌现;是创新铸基的10年,科技改革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一些方面甚至成为领跑者;是创新铸魂的10年,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政策体系、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优化。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  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同步走、同向行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效。当前,距离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还不到10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投入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实践,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新的重大作为。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的技术源泉。同时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协同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科技水平。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蓄积。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开辟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广阔空间。  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经济结构问题与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因此,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所在。要进一步统筹落实好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足长远,超前部署,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夯实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实力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是首要任务。要更加注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综合国力提高是根本目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科技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大。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根本动力也在于改革开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贯彻到科技领域,努力在科技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技体制改革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在发展中日益完善,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激励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根本性重大变化。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牵引还不足;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也还不牢。  解决好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继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步伐。  始终坚持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  完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总结推广相关试点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法治环境和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大力倡导创新光荣,强化科学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土壤。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023-08-26 10:51:08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国的形成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2023-08-26 10:51:174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在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给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最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多种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也要求我们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维护经济安全。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2023-08-26 10:51:25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什么?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基础是:(一)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2023-08-26 10:51:33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教育
2023-08-26 10:5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