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试题及答案:怎样营造“班级文化”

2023-08-29 07:53:35
共3条回复
nicehost

中人教育为你解答

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

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

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师生关系。

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

两个外表一样的透明玻璃瓶里分别装了两种性质不同但颜色一样的液体。如果我们不去品尝,那么一定会认为这两种液体是同样的。只有我们品尝后方可知道这两种液体的浓 度是不一样的。浓度不一样就决定了物体的性质不一样。同样地,不同程度的班级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班风。大部分中学都会在学期末评选“标兵班”,“文明班”,这些都直接反映了一个班集体的文化建设的好与坏。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在我看来,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基石。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和人文的外部环境,更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参与,遵循基本的原理,按照一般的程序,采取各种方法,突出重点,提升亮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考及迫切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室环境、人际关系、学生精神状态等。班级文化建设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为精神基础,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为目标,通过学传统美德,名人、名言伴我行,系列主题月等活动,建学生说话交流平台,设评比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班级风貌健康向上,蓬勃发展。达到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初步营造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

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

教室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创立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学习并发扬优秀前辈们的各种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

其次,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期的主题黑板报给学生们增添课外知识;利用班级宣传栏表扬班级内各种先进事迹,促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勉互励。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试我班利用板报表扬进步生和优秀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意识。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室布置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期、学年的教育目标而作相应的调整。

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约束机制,是形成班级良好风貌的必要条件,它是班级的准绳,对于一个班级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班在班级制度的制订方面,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信服并自觉遵守。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住这项工作:

1、注意好开端,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有行为规范。并且,在班级出现不良行为的最开始,就要立即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对其进行深刻地思想教育。

2、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位。学生去讨论,集思广益,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有生命力、实效性。

3、贯彻制度要持之以恒,经常性地有组织对《中学生守则》、《宝坻一中日常行为规范》法规的学习活动。这样班级制度的确立过程,就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

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要做到: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 “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比如教师要说一不二,说过的话要算数,教育孩子讲究诚信;对学生不吝于说“谢谢”;当发生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不要恼火,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般都比较娇生惯养,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不知道关心别人以外,劳动观念差,自己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一旦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出现很任性、谁也不肯让步的局面,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那么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老师来调解、分析利弊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需要老师在平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做一个善良、宽容、大度、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

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愿望,我们评价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主心骨,没有班主任的引领,班集体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而班集体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和学生,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功能。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体育达标竞赛、科技节、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自尊自信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塑造班级形象的大好时机。所以,活动前,班主任要精心组织,认真辅导,活动后要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辩论会、演讲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细水长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班级活动,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那就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选择中,教师不能一味强调从成绩出发,做班干部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在同学中也才能有威信。班干部的任命应该本着个人自荐、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教师要将该下放的权力下放给班干部,逐渐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在他们的带领下,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付出就有回报,正是在我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多次被评为卫生最佳和文明班集体,让流动红旗不再流动。我班的学习成绩无论月考还是其中和期末始终第一名。本人也多次做先进集体事迹交流,得到学校的好评。

FinCloud

1、制定班级管理训示:争做最优秀的自我,共创最优秀的班级。”

2、制定班级班规:把班规贴放在宣传栏的首要位置,每个学生都要严格遵守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规则意识

3、每周定时开班会:锻炼学生的口才,融洽学生的关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陶小凡

一个良好的班级,必定有其自己的班歌,班级就是一个整体,在这里大家都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梦想与目标,一定要选择一首歌曲作为班歌,一般都是励志积极向上的那种,确定好班歌,通过班歌可以把大家的心更好的凝聚在一起。

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离不开所有同学的团结的,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甚至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上,大家都要团结一致,这样体现出来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良好的班风由此确定,每个人的进步明显体现。

相关推荐

什么是班级文化,如何营造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人格不健全,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为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气氛,我班做法如下: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师生关系。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两个外表一样的透明玻璃瓶里分别装了两种性质不同但颜色一样的液体。如果我们不去品尝,那么一定会认为这两种液体是同样的。只有我们品尝后方可知道这两种液体的浓 度是不一样的。浓度不一样就决定了物体的性质不一样。同样地,不同程度的班级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班风。大部分中学都会在学期末评选“标兵班”,“文明班”,这些都直接反映了一个班集体的文化建设的好与坏。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在我看来,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基石。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和人文的外部环境,更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参与,遵循基本的原理,按照一般的程序,采取各种方法,突出重点,提升亮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考及迫切解决的问题。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室环境、人际关系、学生精神状态等。班级文化建设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为精神基础,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为目标,通过学传统美德,名人、名言伴我行,系列主题月等活动,建学生说话交流平台,设评比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班级风貌健康向上,蓬勃发展。达到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初步营造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教室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创立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学习并发扬优秀前辈们的各种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其次,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期的主题黑板报给学生们增添课外知识;利用班级宣传栏表扬班级内各种先进事迹,促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勉互励。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试我班利用板报表扬进步生和优秀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意识。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室布置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期、学年的教育目标而作相应的调整。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约束机制,是形成班级良好风貌的必要条件,它是班级的准绳,对于一个班级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班在班级制度的制订方面,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信服并自觉遵守。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住这项工作:1、注意好开端,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有行为规范。并且,在班级出现不良行为的最开始,就要立即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对其进行深刻地思想教育。2、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位。学生去讨论,集思广益,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有生命力、实效性。3、贯彻制度要持之以恒,经常性地有组织对《中学生守则》、《宝坻一中日常行为规范》法规的学习活动。这样班级制度的确立过程,就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要做到: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 “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比如教师要说一不二,说过的话要算数,教育孩子讲究诚信;对学生不吝于说“谢谢”;当发生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不要恼火,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般都比较娇生惯养,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不知道关心别人以外,劳动观念差,自己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一旦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出现很任性、谁也不肯让步的局面,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那么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老师来调解、分析利弊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需要老师在平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做一个善良、宽容、大度、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愿望,我们评价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主心骨,没有班主任的引领,班集体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而班集体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和学生,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功能。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体育达标竞赛、科技节、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自尊自信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塑造班级形象的大好时机。所以,活动前,班主任要精心组织,认真辅导,活动后要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辩论会、演讲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细水长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班级活动,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展。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那就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选择中,教师不能一味强调从成绩出发,做班干部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在同学中也才能有威信。班干部的任命应该本着个人自荐、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教师要将该下放的权力下放给班干部,逐渐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在他们的带领下,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023-08-27 05:11:052

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3-08-27 05:11:222

班级文化内容怎么写?

班级文化内容写法: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多举行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喜于自己的成长,并且乐于继续成长。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精神文化环境。班级文化指导思想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3-08-27 05:11:462

班级文化理念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相关内容共六套1、我们的精神班级理念:以爱心奉献团体,以勤奋创造成绩,以行动放飞梦想!班训:青春没有失败,努力就在今朝!班级目标:不求做到第一,但求做到最好!我们的宣言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携手奋进;未来的时光里,我们勇往直前;青春的阳光韵律在于我们共同谱写!心承“厚德博学”,志载“自强不息”,给别人一份从容,给自己一个希望;收起我们的茫然和尴尬,让每一个梦在响亮的日子里快乐出发!2、我们的精神班级理念:我敬、我助、我快乐,我思、我学、我拼搏!班训:切问近思、博学笃志、团结友爱、共同奋进!班级目标:修素养、塑形象、完善自我;多思考、勤动手、厚积薄发。我们的宣言怀揣相同的信念,把梦想放飞;点燃生命的激情,用青春歌唱。花开花落,我们努力奋斗;风吹雨打,我们顽强不屈。汗水诠释着青春,拼搏书写着辉煌,我们坚信:失败不是命运,成功不是偶然。3、我们的精神班级理念:也许我们不是最出色的,但我们永远是最努力的!班训:团结友爱、勤奋进取、强健身心、成就自我。班级目标:班风正,学风浓,个性强,发展全。我们的宣言紧握青春妙笔,谱写理想诗篇;展示激情人生,迎接风雨考验;张扬自信风帆,抵达成功彼岸。意气风发,永不言败,是成长道路上我们不变的风采;团结奋进,共创辉煌,是奋斗历程中我们豪迈的誓言。4、我们的精神班级理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阳光总在风雨后!班训: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求实创新,自信自律。班级目标:懂礼仪,守纪律,爱学习,善思考,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我们的宣言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改变明天的命运;我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共同进步。用汗水诠释青春,用拼搏创造奇迹,青春无悔,生命无怨!5、我们的精神班级理念: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青春不言悔,爱拼才会赢。班训:团结奋进,共建和谐,齐心协力,争创第一。班级目标:做好人,走好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争创一流班集体!我们的宣言张扬是我们的个性,自信是我们的动力,拼搏是我们的精神,成功是我们的目标,永不言弃是我们的信念,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共创辉煌的明天!6、我们的精神班级理念:我们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事业的成功者,更是高尚品行的崇尚者!班训:志存高远,刻苦勤奋,团结奋进,共创辉煌!班级目标:始终相信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让我们班更加出色!我们的宣言认真做事,坦荡为人。学中进,搏中胜。信心无畏,恒心无敌,良心无愧,青春无悔。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我努力,我进步,我自信,我成功。拼搏创造奇迹,奋斗书写辉煌!
2023-08-27 05:12:161

班级文化包括几个方面

班级文化包括:1、学习氛围;文化建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校如何学习,可以有①名人名言栏,每日积累。②优秀作业墙,周周评比。2、学习互助;文化建设要求学生之间沟通,让学生互相了解,互相督促学习,①分组,优秀和学困生分组,共同学习,针对性辅导;②一对一学生督促阅读、背诵、练习。3、兴趣活动;学困生并非愚笨,合理组织班级活动,促进学困生活跃气氛,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助。4、德育指导;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合理指导做好人好事,以身作则,不是按照我说的做,而是按照我做的做。5、体、美、劳不可或缺,让学生在校园里不能一味地提高智育,还要有①体育之星,每周进行体能训练,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②音乐美术等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合理的安排美术音乐,拓宽学生视野,可以安排板报绘制小组,放学歌唱小组③劳动:合理分组,每日评比,黑板,讲桌,课桌等积极清理。
2023-08-27 05:12:241

班级组织文化都有哪些

可以让每个学生写下梦想,贴在桌角自己的个性宣言贴在后黑板下节日组织表演节目中自习组织读报读书,请学生上讲台朗读这些都是我们做的,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谢谢
2023-08-27 05:12:343

班级文化是由哪些方面内容构成的

留别王维(孟浩然)
2023-08-27 05:13:027

什么是良好的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级文化就是有着一定的教学理念,有着一定的教育目标,并且也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主。
2023-08-27 05:13:255

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学校文化的界定有如下两类: 第一,广义定义类。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第二,狭义定义类。概括之,有“校园文化”说,以“校园文化”来指代“学校文化”,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校园环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有“校风”说,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各种规范、行为和风尚;有“文化艺术活动厅”说,认为学校文化指在学校中开展的各种如歌咏、舞蹈、体育比赛等文艺活动;有“教风”说,认为学校文化反映的是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学风”说,认为学校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氛围等等。
2023-08-27 05:15:131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氛围,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校如何学习;学习互助,要求学生之间沟通,让学生互相了解;兴趣活动,合理组织班级活动;德育指导,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美、劳发展,每周进行体能训练,合理的安排美术音乐,让学生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活动有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益处,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会提升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的学生。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 1、要有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2023-08-27 05:15:221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如下: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为积极配合、参与学校德育处、大队部开展和组织的各项活动,本学期我班工作继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少先大队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培养学生雅行、学习、纪律、卫生为目标,以班队会和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结合本班实际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突出我班特色。通过开展富有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并以各类活动为契机,培养一支过硬的少先队干部队伍,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体现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现代素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而努力。
2023-08-27 05:15:321

班级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教室的卫生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班旗、班歌、班徽、“班风”班级公约
2023-08-27 05:15:591

班级文化活动有哪些

班级文化活动有:1、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有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学习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几种常见的班级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和安全的重视,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素质。2、无主题班会活动,无主题班会活动有组织玩游戏、春游、知识竞赛活动等等,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联络感情,培养友情,丰富班级文化和精神生活,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小组活动,这是班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机动灵活,小型多样,能照顾到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它分为学科小组,科技小组,文艺小组,体育锻炼小组,公益服务小组,家庭学习小组等。4、个人活动,这是学生在班委会指导下进行的独立活动。它包括阅读、观察、练习创作、书画、模型制作等等。这种活动能使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023-08-27 05:16:111

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包括板报,卫生,纪律,文明层度等等
2023-08-27 05:16:362

什么叫班级文化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一、“硬文化”的建设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真诚地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友好地进行合作,促进并加快学生的社会化。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得到了陶冶。班级文化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境界。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取得教育的成功。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注重教室的卫生。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小黑板、扫帚、水桶理整齐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了。 2、重视教室的布置。 两侧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等;后面的黑板报应经常更换,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选一句整个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先确立班级的主旨,如布置一个热爱自然的班级,我们就可以以四季的变化来布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如果要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班级,就应该备有书橱,我们天妃小学提出的是缔造“书香班级”,做“书香少年”,在各教室后面都备有一个大书橱,里面摆满了学生爱读的各类书籍。 3、讲究座位的排列。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也由原来的“大锅饭”教育变成了“精品”教育,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我们的教育素材,由过去单一的“秧田式”,我们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和活动的需要排出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等。在多次公开课上,我都作了这样的安排。 实践证明,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二、“软文化”的建设 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 1、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它们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征求学校主管部门及校长的意见,引起他们的关注,给他们一个美好而鲜明的印象。设计完成后,应通过集合、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旗、班歌、班徽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2、“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这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班级风格和班级风气,是班级对外的社会形象。对它的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教师方面。我们知道,要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班风”,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有机反应,但教师在这里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当前,我们大多数的小学采用的都是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丧失了自觉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行为。 所以,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方面,我建议采用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或是一种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教师参与到班集体当中,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或是对某事进行集体的裁决;教师在不损害班级整体利益的情况下,非常乐意给予某个学生帮助,或是指导,同时,接受他们的监督;教师要给班级活动以最大的支持,并尽可能的参与到其中;在学生做出选择时,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 ②学生方面。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首先,是合作与竞争的协调。在班级的活动中,尤其是在班级的学习当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合作,就是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同活动,从而产生对双方都有益的结果。在班级中,它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它能够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思考彼此间的差异,从而积极的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竞争,就是为同一目标而与他人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它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使集体生活富有生气,避免学生对学习的单调感,增加他们的学习乐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标准和报负,增强学习的效率。当然,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过分紧张和焦虑,因而抑制学习,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抵制,对解决问题的挫败感,同时,过分地强调竞争,会使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最后的胜利成为他们主要的目标,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活动视而不见,对学生的内部团结也造成了伤害。所以说,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对班风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是同辈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身心机能的迅速变化使学生产生许多新的、尚不十分清楚的体验。所以,他们迫切希望从对同辈集体和伙伴的了解中来揭开心头的疑团和困惑。于是,逐渐把注意力转到同辈同伴和集体的身上来。随着对同辈集体力量的依赖以及与同辈集体的厉害关系的发展,学生遵从集体压力的倾向日益明显。 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对舆论的引导。良好的舆论对班级的各项事物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同样,不好的舆论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它会使班级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同学之间没有交流,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没有足够的尊重。因此,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营造班级的正确舆论;二、对小群体的引导。在班集体的创建过程中同时会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群体的产生,这些小群体往往以一个人或两个人为领袖,有着他们自己幼稚的行事原则,对于外界的交往有一定的限制,组成的时间往往不能维持很长。小群体对于班级的影响十分巨大,当它的原则与班级一致时,它能极大的促进班级的发展,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维护集体的利益;当它与班级的发展方向相背或是不一致时,它就会严重阻碍班级的
2023-08-27 05:16:471

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包括哪些内容

很简单,三方面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
2023-08-27 05:16:584

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定义   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既具有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变迁的共性,同时,又会因其构成或具体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学校中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文化特质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到规范及影响。那么,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即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学校和教师必须对进入学校领域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组织,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这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是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范、语汇、价值观念等,这种文化就其本源而言是成人文化的一种反映,但其内容则与成人文化有别,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的是这样一些内容:教育的理想或追求;对学校功能及其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以及对集体的看法等。   学校文化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由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般来说,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1.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2.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3.对个性的理解 4.对学习、工作的态度5.对集体的看法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是互取联系,互为制约。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如何实际操作、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体提高班级素质,全面提高每个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保证。 一、科学管理,从实抓起 一个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存在参差不齐,如何搞好班级的管理,首先必须做到科学对待,即制定有效的、实际的、科学的管理措施。此措施必须在认真研究班级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每个学生,根据目标管理,统一要求,逐步核查个体上存在差异。同时,加强信息反馈,注意与校内集体的比较联系,注重班级之间的沟通了解。做到在校内学习借鉴,充分利用班会和少先队活动等形式,以主题形式,用表彰典型,先进事例的手段,带动班级精神的转变提高,用爱心对待后进生,让他们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各方面得到进步,采取家访和社会调查的形式进一步促进,这样不懈努力,就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有效的班级管理,显而易见,就能提高班级的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能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水平。班级专栏、黑板报、展示风采展示牌以至个人举止行为,清洁卫生等等,都是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因此,对这些栏目搞的怎么样,怎样去搞,按什么需求去搞就是一个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1、要有目的性,即达到育人的目的,激励教育的目的;2、要有针对性,即:针对现象,阶段管理要求进行。3、要有实效性。即:内容不空洞,因人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就是说要搞班级特色,又不千篇一律,空洞无物。 二、 认真探究,不断完善 在抓好这两项工作的同时,我们应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深刻反思,善于科学规划。也就是说,做任何一项事都要做有心人,注重每个现象的发生,留心相关细节。同时,采取从高着眼,从实入手来处理对待。 在认真把握好这些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我们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就能有序有效的开展。也就是说在工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改进,在改进中逐步科学化。 总之,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是互为制约,互为影响,但又是同时在进行中存在的。搞好每一项都是对另一项工作的无形影响。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好这两项内容,使之开展得更加有效,得到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023-08-27 05:17:341

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相互学习,班主任,和班级干部有很大的作用,还有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带头作用
2023-08-27 05:17:562

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一个班级是否有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衡量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标准,在富有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逐步形成一股浓厚的学习风气,真诚地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以下是我对塑造班级文化的意见:洁净、整齐、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的栖息地,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要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教室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想起榜样,我们就能想起这么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巨大的。文学家们也说过: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说的就是榜样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力量,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它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班干部团结于班主任周围坚强的班级核心,需要一支团结于班主任周围的高效得力班干部队伍。班级公约的执行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班干部领头去做,班干部是班主任或教师了解学生的渠道,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班规的有效实行好的班规可以感染熏陶学生,使差生的快速转变,班规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所以,我以学校制定的中兴中学德育操行评价方案作为我们班的班规。
2023-08-27 05:18:062

如何建设一个好的班级文化

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2023-08-27 05:18:172

如何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新”意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努力通过赋予新内容,创设新载体,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承接,与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要求相一致,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吻合。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内容,要着力在深化建设内涵上下功夫。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特”色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班级特色,符合班级发展实际,符合学生发展实际,才能体现价值,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创设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硬环境建设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二是确立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发展的前提。确立班级目标,首先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以及思想状况的情况下,才能使班级目标的提出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实际。其次是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目标制定。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关心集体的热情,又能使他们充分体会班级目标的内涵,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再次是推动班级目标的落实。班级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生学习进步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把目标要求纳入常规工作,细化分解,强化责任,抓好督促,跟踪考核,特别是要利用班会、晨会等会议,及时总结、发现不足,整改提高。三是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是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活力,促进班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学生风采、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把育人理念、目标、要求主题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素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格,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素质本领。通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活跃班级气氛,增强团队合作,鼓舞班级士气的作用。三、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加强班级管理的关系。班级管理既是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又是系统化的育人工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软”件。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管理赋予了文化特征和人文色彩,也促使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从班级管理上讲,制度管理是根本,人文管理是关键,民主管理是核心。班级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民主管理能够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能够使班主任从日常琐事中超脱出来,能够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机制。人文管理需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使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工作相得益彰,就能够把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的人文关怀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去,体现在赢得人、塑造人、成就人的实际成效上来。二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和谐、融洽、奋进的班级氛围对学生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构建和谐班级。因此,营造和谐班级作为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从立足班级长远建设的实践去推进。构建和谐班级,就是要形成平等、友爱、默契的师生关系,形成团结、互助、共进的同学关系,形成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的良好班风,使每一名同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三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推进制度建设的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表现为制度文化。只有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才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每个班集体都应开辟自己的‘审美角",几丛蔷薇或葡萄,一棵小树,一片柞木林等。如果没有这个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的道德教诲——要爱护生物和美好事物,要善良和同情心等,都会变成空洞无用的词句。”
2023-08-27 05:18:271

班级文化的功能是什么

班级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其次是凝聚功能。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思。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是班级文化的制约功能班级文化还具有激励的功能。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023-08-27 05:18:361

班级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小孩子渴望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班级特色文化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他们参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为了建设适应新课改的班级文化,确立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制定,参与班级文化环境的策划,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评价。逐步形成鲜明的班级文化特色,形式多样,活动丰富,有的班级有多个特色活动。从每个学生个体来看,学生自主选择,有较多的课余时间用来参与自己的特长活动,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并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
2023-08-27 05:18:461

班级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班级的文化功能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凝聚功能,指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吸引作用;2、驱动功能,班级文化能使集体成员在心里产生积极上进的态势,形成内部驱动力;3、同化功能,班级文化使班级成员自觉地产生了与班集体要求相一致的行为;4、规范功能,班级文化为其成员提供了特定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思维范式。  1、凝聚力功能。凝聚力是指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吸引作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凝聚力主要指群体成员在自己的群体内被吸引的力量和内向凝聚的力量。是个体对所在群体及成员的情感表现。  2、驱动力功能。班级文化的影响能使集体成员在心里上产生一种积极上进的态势,形成内部驱动力。主要体现在班集体中目标的导向,制度的调控,活动的载体,班风的同化,人际关系的互动,情感的熏陶。   3、同化功能。同化功能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下、自觉地产生了与班集体要求相一致的行为。同化功能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是模仿、暗示、认同、情感感染、从众心理等。  4、规范功能。这是指班级文化对成员所产生的监督、调控、塑造、规范的作用,班级文化为其成员提供了特定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思维范式。并一种含蓄隐蔽的形式暗示约束的形式提出。
2023-08-27 05:18:561

如何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通常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作风和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室环境、人际关系、学生精神状态等。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尤其在创建和谐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成功与否,起着极大的作用。当你走进一间窗明几净、氛围文明礼貌的教室时,你能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能在教室追跑,大声喧哗随便吵闹吗?不能。这些不良现象都会悄悄退避,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我认为,新课程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应从环境建设和人文建设几方面去实践。 一、环境建设,让班级焕发生命力。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要下大力气抓好班级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创造最佳的教育空间,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幸福乐园。 首先是精心布置教室,使之焕发生命活力。开学时教室布置应整洁美观、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使孩子们尽快地喜欢这个班级。如我在教室书橱架上摆放几盆花草,显得富有生机,在左右两面墙壁上挂上“爱迪生、赖宁”等科学家、英雄人物的肖像,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感知的情景中,造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滋润他们的心田,熏陶他们的心灵,让学生踏入教室的第一天起就产生一种愉悦感,成为他们顽强拼搏、健康成长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认真出好黑板报。黑板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它的更换方便,可操作性强,可以说是既实用又方便。同时,对黑板报的板面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对黑板报的稿件进行征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满足其创作欲望,更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譬如,在“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月中,就可以利用黑板报来教育引导学生。要出好“学习雷锋精神”这黑板报,首先要明确:在新时代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的什么精神。这些都是应该引导学生的。我曾经指导学生出过以“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学习雷锋精神专刊,并且提前指导学生设计好版面,画好版头、插图,写好文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 其次是增设展示栏,反映学生生活和特长的园地。如“书画作品展”、“优秀作业栏”、“今天我最棒”等栏目,让学生在展示中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让他们有一种竞争和挑战的意识,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不断的得到发展,心理素质不断的得到锻炼,同时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对比激励,最终实现现有水平的超越。学习园地是班级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是“班级王国”中的“活报刊”。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氛围,对学习起着促进推动作用。因此,应努力把学习园地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生动有趣,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加油添料。 二、人文建设,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教育的最根本的生命意义是学生的发展且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班级,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 首先、创立健康向上的意识。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在班主任后都应及时和学生商讨、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良好班集体的必要前提。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明天是绚丽多彩的、是快乐的。不然,会促使学生形成“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心态,不会有蓬勃向上朝气。比如,在我们班里,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形成“自立自信、团结互助”,然后把它醒目地标榜在教室中,用目标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标对照,反省自己、发展自己。 第二、培养自我意识,张扬学生个性。传统的班级是老师的地盘,在这一净土中,老师说了算,“一言定乾坤”,这样的班级导致许多学生不敢张扬个性,盲目尊从师长教诲,丧失个性,缺乏自我意识。建构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从沉重的期望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自己的未来。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然后拓宽学生的视野,承认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在班级这一舞台上创造性地学习、生活。 第三、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是师生经过不懈努力想达到的最理想的班集体形式。正如俗语所说的,三人成虎,众志成城。班风越良好,就越能激促集体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在我们的班级里,我不随意地批评某一个同学,每一件事情我都力求调查清楚,正确地批评、表扬,树典型;让学生参与班风评比,让学生自己对一些“错”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认识,师生,办好宣传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几个班干部的事情,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必须激发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其实也只有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够使得宣传内容得以传播,使学生主动接受,否则,就必然是宣传一方的“一厢情愿”,而被教育一方则:“无动于衷”。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呢?我有以下三个做法:①每黑板报,都提前指导学生设计好版面,画好版头、插图;确定所需文章的篇数、题目、内容、字数等,然后向全班征稿。②创办班刊。班刊每学月出版,开设“心灵絮语”(学生谈自己的心里话),③“手抄报”、“作文选粹”(选登每次课堂作文的优秀作品)等栏目,让学生撰稿。 总之,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并不是脱离的,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保证教室环境布置的科学性,在教室布置的过程中,每一张装饰画、每一条标语、每一个细节都要慎重考虑,使教室内外充满一种整洁、舒适、宁静、典雅、和谐的书香气氛,形成一个美好的求学场景。给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期望,并一如既往地落实、执行。同时,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使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榜样。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像这春雨一样。班主任就得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工作,使班级中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处处和谐。
2023-08-27 05:19:041

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1.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创设和谐的物质文化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应当是窗明几净、桌椅整洁有序、舒适、文明的学习环境。通过对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外部的文化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丰富性的物质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室布置的几个重点位置为黑板报、墙壁、师生连心桥、风采展示台、窗台、前黑板边缘等。黑板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它的更换方便,可操作性强,可以说是既实用又方便。同时,对黑板报的板面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每黑板报,都提前指导学生设计好版面,画好版头、插图;确定所需文章的篇数、题目、内容、字数等,然后向全班征稿。通过对黑板报的稿件进行征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满足其创作欲望,更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板报两侧的师生连心桥和风采展示台也要利用起来。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比如我们班里分了“你问我答”、“花季心语”“班级明星”等模块。给学生一片天地,让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相互交流。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或两侧可以张贴班级的座右铭: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或其他警句、格言。在左右两面墙壁上挂上字画或科学家、英雄人物的肖像,在窗台上放几盆花。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感知的情景中,造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滋润他们的心田,熏陶他们的心灵,总之,教室的布置应当和谐统一,我们要充分利用班级现有的物质条件,不断新的资源,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使教室成为体现班级个性的育人场所。2.制定班规,规范班级制度文化要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班级中的学生就没有约束,而变成一盘散沙。班级制度是将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比如在我们班,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班规二十条》,奖惩分明;为优化学习习惯,制定了《学习十五优化》,使学生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意志心态等方面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这两个规定,就为学生进步和班级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形成良好班风,培植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建设之初就要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我们班在开学初,就提出了一个口:追求一种理念,追求一种过程,保持永恒而纯洁的友谊。师生们把班级变成舞台,传播知识、传播欢乐、传播友谊,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老师引领着一充满、团结向上的同学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大家除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之外,都执著地追求着一种“激流勇进”的人生态度。还要形成优良的“班风”,班风好班级就有正气,正确的对班级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而不好的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它会使班级中正气受挫,歪风盛行。班主任要去邪扶正,大力表彰先进,以弘扬正气;严肃批评不良行为,坚决制止歪风邪气的滋生和蔓延。总之,要建设班级和谐文化,就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同时进行,二者并不是脱离的,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保证教室环境布置的科学性,在教室布置的过程中,每一张装饰画、每一条标语、每一个细节都要慎重考虑,使教室内外充满一种整洁、舒适、宁静、典雅、和谐的书香气氛,形成一个美好的求学场景。给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这就要求班主任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工作,使班级中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处处和谐。
2023-08-27 05:19:141

班级组织文化可分为哪三个方面

1、理念设计: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远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教育的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并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1)学校教育理念。(2)学生行为信条。(3)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2、艺术设计和实施:艺术语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通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生动艺术展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氛围,起到促进、维护、渲染的作用。(1)领操台的浮雕设计。(2)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3)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4)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
2023-08-27 05:19:232

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精神!

陈 兰 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以其特定的行为模式影响着学生,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对班集体、群体行为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 根据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可以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方面来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精神。 一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载体 1、保持教室卫生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地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督促搞好班级环境卫生,保证教室窗明几净,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全班同学长期的努力,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等不良行为作斗争。从中培养了学生文明的观念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2、创新墙饰 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布置,“开垦”教室四周的墙壁,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3、创设图书角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是使学生到达知识希望彼岸的有效途径。 4、注重仪表美,增强师生的亲合力 班级物质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两者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教师的发型,衣着,都会无声的影响学生的个性。一个不修边幅,解襟敞怀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所教的学生也会跟他差不多。教师的仪表美,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合力,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 二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班级行为文化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班主任也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且形式和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是班主任面对班集体的宝贵时间,更是班主任倡导、融进班级文化的主渠道。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等,确定每次班会的主题对班级文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要尽可能的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为上得到改进。 2、开展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校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班中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让每个学生多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培养成功的体验,获得自信。 3、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通过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在班级中设立“优秀奖”“进步奖”“助人为乐奖”“特长奖”等,树立典型。评选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放大后进生的点点滴滴,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三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1、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而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因此,在制定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广泛听取每一名学生的意见,在由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 2、竞争上岗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给每位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 3、完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竞争 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班级都加以肯定,并予以表扬,口头表扬还不够,利用奖品,盖上学校的大红章,开学初可以一次性准备好,到了要奖励时只要签上学生的姓名、事迹和日期就行。奖励要按照公平、公开、全面、全体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表现。 (四)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1、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及和睦的同学关系,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学生都喜欢平易近人、理解同学、待人公平、乐于交谈的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更像个大朋友,会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的真心,从而也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 2、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 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有人说,语言的交流是肤浅的,只有心灵的交流才是人世间最动人、最温暖的经历。但是我认为首先语言、行为的交流才有心灵的交流。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相互尊重、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3、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呢,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虽然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虽然有的学生的成绩不一定优秀,虽然有的学生在老师眼里看来是不循规蹈矩的,不听话的,喜欢自作主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等,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使学生能够自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造就出会观察、会思考、能独立面对困境、能独立生存的新一代人才。)
2023-08-27 05:19:541

班级文化如何建设?

湖南常德市一中冯永忠 一、大处着眼,建设制度文化。 制度是班级建设的前提,但过去我们似乎很崇尚刚性管理,让学生没有了平等,丧失了活力,所以应建设好制度文化弥补刚性管理的缺失,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体验着快乐成长。制定班规需注意以下几点:1、宜民主决策。民主是我们班级管理追求的目标。只有对学生以民主,执行过程中才会得到学生的共同拥护,也才能得到彻底的实行。民主会催生班规的监督作用和约束作用。学生在共同的班规下会很自然形成一股合力,对不遵守班规的学生以排斥从而形成班规的威慑作用。可以由班干部在学生中广泛发动,献计献策,然后交与相关责任干部整合,最后班主任来审阅,再来汲取学生意见最后以选票方式通过再实施。2、量化细则宜粗线勾勒。过于条分缕析,可能导致量化本身出现“有令不行”的局面。量化细则要想能得到很好实行,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过于条分缕析,有很多突发事件难以调控,再说,事件都是具体的,偶然的,而规则则是前期制定的,所以难免出现规则和事件本身并不相符的情况。我们都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而过细的规则定然长期遭遇偶然的事件,就会与情理发生尴尬:执行不够合理,不执行却损害了班规的尊严。损害了班规尊严,也就损害了学生的民主以及干部和教师的尊严。所以我们需要的班规是粗线条的。否则既难制定,更难执行。3、宜因时而变。每个阶段我们都应制定相应的班规。因为形势变了,学生的思想也变了,自身的约束能力也变了。形势不同,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中心解决的问题也可能不同。如高一时,学生对周围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自身还残存着许多初中遗留下来的不良习惯,而这一时期学生的可塑性最强,所以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是重点,班规的制定主要针对养成教育来订立;而到了高二,学生对周围环境已经全然熟悉,好的行为习惯已基本形成,但往往过多注重自身的发展,却缺乏对别人、对集体的关心,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思维品质、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班规的制定也应对此进行适度的倾斜。而高三以目标引导为中心,自觉协调学习和班级管理的关系、学习心理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正确应对未来的发展。所以因时而改变制度是必要的,班主任不能是一劳永逸的。 只有在一定弹性限度内制定班规,才具有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班级的人文关怀,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班级的温暖。 二、小处着手,营造文化氛围1、用文化打造班会气氛。班会课是进行班级建设的专门时间,而班会课向来学生就不够喜欢,以为这是训斥时间或自习时间,很多时候是班主任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要么靠在桌上等待挨斗,要么在做练习。所以如何上好班会课让更多班主任感到头疼。如果我们能给班会课营造文化氛围可能会大有改观。我们可以将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一吐近段的感想,甚至包括他们的烦恼与不满,也可以让他们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尤其是在主题班会中,可以尽情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的见解,然后在讨论或辩论中澄清自己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修养。这就是一种民主的氛围,尤其是学生都经过了充分准备之后,学生会有很多的真知灼见,常常引经据典,怎不使之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班开展“知耻明荣”的主题班会时,我引导学生将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提升到文化的层面来理解:这一荣辱观凝炼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精髓,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新的觉醒。随之我讲自己的一些经历:以前总以为父母对我上大学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所以自己学习也有点无所谓,待到读了大学后才知父母当时是多么渴望,多么希望我能艰苦奋斗,现今我因为未能理解父母就消极沉沦而后悔不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古之所谓“孝”的文化精髓,用艰苦奋斗去回报父母,所以应“以艰苦奋斗为荣”。有了教师的自身体验做引导,学生也积极做出了回应,纷纷上台发言,针对自我情况作出了深刻剖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八荣八耻”非大道理,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文化。2、用文化濡染学生心灵。学生心理辅导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班主任在这一问题上要保持细腻的心思,我们如果能摆脱说教就会赢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完全可以用文化去感染学生。 曾经一段时期,部分学生成绩下滑得厉害,学生的情绪不高。我找来陈祖芬的《人生没有下脚料》,作家写她青少年时爱过打篮球,又迷过学英语,最后又进了戏剧学院,最终的结果是,她在这几方面都没有收获,却鬼使神差地成了作家。“对于作家,一切的人生经验,都是日后写作的原材料。”我用这篇文章告诉学生,人的一生中会遭遇到许多,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每一经历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学生引起很强的共鸣。当学生为成长苦恼时,我用“不要拒绝长大,也不要刻意长大”来劝慰他们;当学生精神沮丧时,我告诉他们:人生的关键在于思想、精神和心情,努力让自己的思想明澈,让自己的精神充实而有所支撑,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个豁达、平和和开朗的心情,这很重要。……3、用文化引领奋斗目标。无论是学生自我的奋斗目标还是班级的目标,都可以用文化引领。有一月,我班因为有三个学生在外上网而丢分较多,于是很多学生一边谴责着三位学生,一边努力地做好事,甚至一次在街上义卖到晚八点还不肯回家。面对此,我既高兴于他们对班级荣誉的争取,又担心这样太过,甚至太急于功利,所以我用查一路的“人生需要还原本色的剪刀”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追求,正确面对挫折,从而明确了班级目标“本色地追求文明班级,自觉地提升集体素质”。有段时期有些学生考好了沾沾自喜,我就用贝利的“最好的球是下一个”来启发他们,让他们树立更贴近自我的目标。现在我班的教室周围贴着很多由学生书写的有着文化气息的名言警句,学生自发地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专栏张贴励志故事。看着这些,让我怎能不欣慰?
2023-08-27 05:20:051

什么是班级文化?

说到班级文化,先要谈谈什么是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不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引导功能,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指明方向。二是凝聚功能,共同的奋斗目标,为班集体增光,学生们一起努力,在同一个环境下生活,大家会更加的团结。三是激励和教育功能,因为好的环境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增长见识。四是制约和规范功能,可以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各种行为。五是辐射功能,一旦被学生所认可,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把他的精神散发出去。 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在接班之后,全力打造自己班的班级文化,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班主任付出智慧,一旦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就形成了。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和职责之一。是衡量合格不合格,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2023-08-27 05:20:121

班级文化解说词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解说词,解说词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你写解说词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班级文化解说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xx: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是二一班的学生刘xx,欢迎来到我们二一班。现在请大家跟随我,欣赏我们班的班级文化。在这次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提倡废物利用,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这个基础上,张老师发动家长们集思广益,寻找合适的资源。通过商讨,我们确定了三种资源,一种是纸杯,另外一种是卫生卷纸的桶芯,还有一种是蛋糕纸盘。张老师把制作的视频发给大家,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现在我们看到的《我的绘本故事》这个版面,花边就是用卫生纸卷筒芯裁剪成的花朵,《我的绘本故事》是我们班的一个特色作业,老师定期给我们推送无字绘本,我们根据图画内容发挥想象力,创编出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上面展览出来的是我们班的优秀作品,方便大家借阅,而且还容易更换。   任xx:大家好,我是二一班的学生任xx,现在由我给大家介绍漫无边际这个板块。这是我们利用蛋糕纸盘制作的动漫画。丰富的想象,缤纷的色彩,我非常喜欢这个版面。背景图案中,我们采用纸杯裁剪出来一朵朵花朵,打造出了立体的感觉。   在地球村的板块中,我们选择美国作为出发的首站。同学们通过网络查询美国的`相关知识,经过删选,我们选择了具体代表性的事物进行展示。在这个版面设计中,我们利用电影交卷的方式把焦点汇聚起来。立体的热气球、橡皮泥花朵,让整个黑板好像活了起来。在设计过程当中,我们把边角料都利用起来,制作成点缀的花边。   杨xx:大家好,我是二一班的学生杨xx,现在由我给大家介绍思维乐园这个板块,万花丛中的一本书,这本书里,充满了智慧。这里展览的是数学作业中的优秀范例,督促大家规范书写,如果谁的作业更优秀,就可以直接粘贴在上面,累积成厚厚的优秀作业集。用纸杯做的点缀,俏皮可爱。   张xx: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我是二一班的张xx,我爱我家这个板块中,各种职务认领和规章制度,都是由同学们参与完成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的班级我做主。茂盛的大树底下,一起写字、读书,我们都爱我们的这个大家庭。   傅xx:大家好,我是二一班的傅xx,最后由我来给大家介绍,没有接触过Pad实验班的学生和家长都对我们班充满了好奇,时常有别班的学生围在教室门口一探究竟。这次班级文化中,我们把用平板来学习的方式展览在了外面的板块中,其中一个板块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个功能。第二个板块是我们做阅读测试的排行榜,这是我们坚持阅读了一年后的年度书虫。这两个板块不仅要督促我班的同学合理使用平板,同时也想告诉其他班的同学要学会使用信息化手段来学习。   齐:   开动脑筋,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们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2023-08-27 05:20:221

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议如下:   1、提供学生文化展览的平台。通过写字展览、手抄报展览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得到乐趣,在劳动中得到收益。   2、营造显而易见的学习氛围。例如张贴相应的宣传标语。标语是教师的心灵的体现,学生每天看一下,在心灵上受到影响。教师也可以针对一些情况相应的教导学生,使学生及早调整思维。   3、进行相应的活动。通过活动,例如朗读比赛、辩论比赛、背诵比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等,调动班集体或小组的凝聚力,是激发学生内心的动力的班级文化。   4、进行合理的分组和调桌。学生们在合理的小组和坐位上,会得到较好的心理享受,同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好的发挥。
2023-08-27 05:20:291

说明文作文说说我的班级文化

班级建设是一种独特的风格,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文化,是一种学习的动力。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从班徽说起。我班的班徽中有一双翅膀,一本装满知识的书和一棵刚刚萌芽的五叶草。其寓意极其深刻——让我们插上梦的翅膀,在快乐下学习成长。我们的文化也体现在我们班每位同学的课桌上。那一张张单调的课桌被我们贴上了一张张名言后变得生动起来。在课余时间,看看课桌上的文化,顿时会感觉到一阵书香扑鼻而来。在疲惫之时抬头望去,植物园里的植物会让你的眼睛得到很好的保护,绿色的草会帮你的双目按摩。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天然按摩机。靠近窗户的地方底下有一些书架,书架中装着一些课外书。书的种类繁多。多得好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有《哈克流浪记》、《108个科学问题》、《藏地密码》、《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等。在休息之时随手拿出一本,细细的品位10分钟是一件多么休闲、自然、快乐的事啊!教室的窗户上帖子四个大字“静、净、敬、竟”意思是希望我们静心;干净;尊敬;竞争。我们爱我们班级的文化,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权利去保护她,我们要用智慧和成绩把它打扮的更加美丽。
2023-08-27 05:20:461

举例谈谈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发展,学生成长起了哪些作用

我们时常会热衷谈文化,什么事情沾上“文化”二字即可让人刮目相待,身价倍增,比如酒文化、食文化。但是,在应试的逼迫下,在时尚的追逐下,在功利的诱惑下,本来应该最具有文化气息的学校、班级,却成了一个被“文化”遗忘的角落。其实细究起来,每个人的文化价值都是从他最初的学校和班级文化开始的。有什么样的班风,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对每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来表现班级文化内容,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规范制度文化。 班集体为一群人获得共同的追求创造了条件,他们也必然要形成他们的共同追求,这样班级具有特色的价值追求就形成了。为实现一定的价值追求,必须有一套规范来加以保证,这就是与一定的价值追求想适应的规范。在过去的学校管理模式中,往往有针对校风校纪制定出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必须遵守执行,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一些负面效应。 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是依据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管理对象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这种管理方式主要从人的心理、行为、形象等诸方面去实施,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以及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为我们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有益指导。如果没有规章制度,那就会陷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一盘散沙的境地;如果仅仅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溶合的感情归属,只能使班级很团结。要使班级向前进一步发展,就应该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一个人缺少进取心将会碌碌无为,一个班级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纪律、班风、学习等方面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是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群体精神是由个体对同一目标的认可凝结而成。这一点在德意志和大和两个民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班主任作为一个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只是在班级生活中起一个平衡与决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适应青少年心理的发育过程和渴求成熟的愿望,培养一种“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管理班级全方位事务。 同时,学生以班级为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种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认识和磨合以后,开始由全体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以往的学校规章制度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单向的,学校及班级的制度并没有征得学生的同意。班主任是钦差大臣,学生是俯首听命的臣民;错误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纠错而不是养成,仅仅是以管理不出事为目标;形式的,是学校的工作而不是学生的生活。因而,现行的许多规章制度尽管很全面,但是比较抽象,很容易流于形式。实践性强的班规有针对性,而且给学生灌输一种主体意识,从人格与道德的角度要求学生言出必行。 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还在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学生管理,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这些班主任起早贪黑,事无巨细,一切都亲自包办,整天忙于处理班级的各种具体事务。就这些班主任主观方面而言,非常认真负责,可以说是整天泡在班里,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教师刚一离开教室,班级又乱作一团;老师不布置任务,学生就不知道做什么。究其原因,这种传统教育的过程开放度不够,学生参与程度不足,因此,学生的自治能力没有培养出来。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利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学校里与老师沟通很少,原因在于老师总认为学生太小,没有把他也当成班级里的一个成员,班级事务从不顾及学生意见,忽视了学生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要建设班级的文化氛围决不能忽视这种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实际上是责任意识的一种雏形。珍视和逐渐培养他们这种责任意识对于他今后对事业、对工作、甚至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让学生由过去的管理的对象变成管理的主动参与者,在这种角色变换中加强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比如,有的班主任把原来固定的班干部制度变为一种流动机制。在班干部产生上,采取竞选制和轮任制。班长轮流担任,班委会由班长提名,经同学表决通过,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也使班长在管理工作上驾轻就熟。形成一种班主任——班长——班委——同学的管理体制,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轮流竞争上岗,不仅加强班级工作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从文化层面上说,内涵发展就是体现在主体意识的增强。教育管理学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人有追求,这是因为人要主动地发展自己,这种追求就是价值观。人的主体性由主体自身的活动赋予,在活动中生成、确定、发展和完善。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教育必须确立面向未来的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构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所追求的应该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是人的自由的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教育应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教育体现和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以往我们强调班级管理,一味地对学生说教,往往作用不大。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许多有识之士都指出,制度的建设比道德建设、榜样示范更重要,因而学校德育应重视制度建设,让学生参与,以发展为目的,服务学生的生活为原则。现在我们强调用文化育人,正是寻求一种思想上的碰撞,改变学生的精神实质,再由精神上升到行动上来。中学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对中学生的德育要求,具体制定班的班规,以便具体实施对本班学生的常规管理和德育考核,同时建立一套制衡和监督的机制。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很多班主任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老师制定和实施了操行评优的标准。如尊重国旗,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没有缺交作业的记录;上课和自习课没有违犯纪律的记录;早读迟到只限于2次、正课没有迟到,旷课的记录;包干区以及课室的清洁卫生,平时的劳动无迟到无缺席记录;每天按规定穿着校服,违规只限于一次;坚持两操,没有无故缺席的记录;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没有乱丢、乱扔、乱吐的记录。等等,这些要求是高标准的,把学生的操行评比与班级的常规管理密切联系了起来,而且易记、易操作,便于施行。操行评比这些本来很抽象的东西,通过与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以及在校应该做到的常规要求联系起来,就使之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了。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制定这标准是容易的,谁都可以制定,但如果以为制定这些标准就是班级制度文化的全部内容,那就错了。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指导、监督、制衡、服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管理制度上要严明,要公正,要一丝不苟,体现一种“刚性”;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善解人意,待人之诚,体现一种“柔性”。这是一项难度颇大的工程。但是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不具备这种素质。 教育需要压力,但不需要压抑;教育并不沉重,但是却厚重;教育不无力,但是要恰到好处;教育可以有个性,但是都要追求真善美。 2、丰富物质文化。 中学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外部文化环境。这个外部文化环境是人为设置的,它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我们要求班的教室必须是窗明几净的,地上没有纸屑,创造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它要求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班里的师生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规范行为和社会公德心,必须要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必须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的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因而实施这一要求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踏进一个班的教室,我们希望会发现前后墙壁上有几条横幅,上书“时间,永远向前,时间第一”之类的,时刻警醒同学们必须要有高度的时间观念,要珍惜时间。我们希望看到课室的侧壁悬挂着马克思的“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的山路上不畏劳苦地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雷锋的:“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这样的教室布置,目的是营造一种规范的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体现一个班级教育和教学的主旨。 目前,一些地方学生成长的外部文化环境不容乐观,宣扬色情暴力的非法音像出版物、口袋书和黑网吧充斥街头,调查表明,有三到五成的学生受到感染,有5%-10%达到痴迷程度,有的成为问题少年。一些非法经营者利用网吧、电子游戏机房、录像厅、非法盗版出版物等散布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内容,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引诱毒害学生。在这种不容乐观的外部环境的围追堵截下,班级更应该努力成为学生栖息心灵的精神家园,把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同时,教室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正如华师大叶澜教授所说得那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许多班主任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那些能写善画的学生。但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如果对这些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班级的教育活动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而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美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新时期的班主任也应与时俱进,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也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流,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渠道,比如,有的班主任利用手机短信跟学生沟通;有的班级自建了班级主页,为师生之间搭建了虚拟空间的新舞台;有的班级建立博客日志,构建了班级自我管理的新模式;有的班主任利用网络论坛的形式,拉起了师生交流的新纽带;有的老师还把电子邮件当作思想工作的新钥匙,等等,都是自觉利用网络信息进行班级管理的有益尝试,让老师和学生“坐网日行八亿里,遥看世界弹指间”,有时这样的交流效果要明显优于当面的说教,更让学生易于接受,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3、培植精神文化。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从班级文化的角度上说,如果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那么,精神文化则是隐性的文化。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即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它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 现在的中学生在沉重的考试负担、巨大的升学压力、封闭的学习环境、重复的学习方式、压抑的管理之下,缺少丰富的而又必要的精神生活。其精神状态呈现这样两种特点:一方面是精神荒漠化,他们过分学习,缺少休闲;过分现实,缺少理想;过分理性,缺少感性;过分功利,缺少审美;过分练达,缺少纯真。难怪不少专家都发出这样的呼吁:快来救救中学生的“精神缺钙”!面对地狱般的学习和考试,有学生总是在凄风苦雨中煎熬,正如有学生填词《水调歌头考试》曰:考试古亦有,科举为先例。不知应试教育,何日得止息。我欲张扬个性,又恐父老尊长,开口问成绩。游笔涉题海,彷徨无尽期。统考近,课业忙,方几日。不应有怨,奋发努力有出息。观望且莫再有,须蓄青春毅力。但愿晴日里,儿女展新姿。另一方面是精神追求多元化,从前些日子的哈韩、哈美、哈日,到时下的“超级女声”的疯狂,都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多元。班级文化建设要看重的是一种氛围文化,这种文化的建设,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与愿望,同时,作为老师也不能不予以一定的引领。《说文解字》中解释教的意义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时下实施的新课程,正是让中国教育开始了艰难的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本体的漫长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别一种教育:一种呵护人的成长、叩问人的灵魂、彰显人的个性、关怀人的生命的充盈着人文情思的温暖的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充当的是“引领者”的角色。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此话不无道理,一个班主任喜欢读书,那么他的班级的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而爱上读书,一个班主任喜欢体育运动,那么他的班级的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多了些体育活动。 班主任的个性和特色,往往就是这个班级的个性和特色。首先,作为班主任要有文化的修养与品位,要从理性上懂得班级文化的内涵。其次,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身作则,起好带领带动的作用。再次,要形成一种班级文化制度,并且要建立一种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鼓励、批评、监督的作用。很多班主任不仅自己能够给学生很好的引领,还注意努力营造一种富有特色的班级氛围,比如书香班级,让学生“书少非君子,无读不丈夫”,数码班级,让学生领域科技的先进性,等等。有的班主任根据生态学理论中的“多样性”、“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用“星光灿烂”评选办法替代了过去相取向对狭窄和程式化的“三好学生”评选办法。经常评选“学习之星”、“管理之星”、“艺术之星”、“运动之星”、“友爱之星”、“进步之星”、“发明之星”、“电脑之星”等,除了发给证书之外,还特别将这些学生的简介(附照片)在年级、班级橱窗中张贴,既推介了相关学生的事迹,又有利于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还有的班主任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动员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呼吁家长“少一些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 文化氛围改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的,我们要让学生从依从它到认同它,再到信奉它,最终形成学生的内化。因而,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竞赛就是一次很好的培养学生进取性的心理文化,不是靠说教,而是通过参与竞争,在实践中培养和形成起来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进取性的心理文化,在学校,最能调动一个班集体同学的情感的,莫过于校运会——学校各班最高层次的体育竞赛。这关系班集体的荣辱,是不能等闲视之的。这件事做得好,可以大大地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大大振奋全班同学的精神和士气。做得不好,就会大大地挫伤同学的积极性,甚至可以使一个班集体一蹶不振。把校运会这件事做好标准并不是一定要赢,而是要充分挖掘班的全部潜力,调动班的全部积极因素,众人一心,众志成城,在比赛场上敢与强手一决高低,如果能做到这一就达到目的了。因为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涵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她的本质就是竞争的、进取的。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而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班级的奋斗目标是引领全班学生共同奋进的动力源。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班主任规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真正树立起新型的师生观。正如蒙田所说,美丽的心灵是那种博大、开朗而又准备容纳一切的心灵。老师应该要有一颗善良的美丽的心灵,才会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全班同学面对学生,用爱来抚慰每一个学生。然而,面对晶莹剔透的童心,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己心灵的斑斑锈迹。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正是对当前的教育状况的逼真描述。他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 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开始积累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是在积累心理上的健康和成熟,所以,学生应该在一个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这种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教师要善于不断地抓住时机,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浓厚班级的精神文化。相信不少老师都做过这样的事情,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办一个“名言栏”,每天让学生轮流在上面写1—2则名言。其目的有二:一是发挥名言的警示教育作用;二是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活动开始的时候,还真不错,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热情期待着每一天的惊喜。可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对“名言栏”已不如一开始的时候那么热情了,是“名言”没有魅力了吗?只要反思一下,我们就会顿悟这样一个简单却容易熟视无睹的道理:“名言”再好,也是他人的。 况且“单调”“机械”“重复”的事情,谁又愿意长期乐此不疲呢?于是有一位老师尝试着把“名言栏”改成了“花季心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交往不在多,有‘诚"则行。只有真诚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真诚能使人与人变得熟悉又亲切。”“人生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感悟组成的,每一份感悟都代表着一份成熟。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掩上心扉,细细品味每一份挫折,每一份喜悦,得到的感悟将是生活赋予你的最慷慨的礼物。”“累,让我们知道,要珍惜别人的付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为别人也同样劳累。试着让自己尝试累、享受累吧,那份感觉,那份欣慰,就是幸福。”……在“花季心语”中,学生在来自自身或学友的感悟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滋养、灵性的启迪,感悟、积淀、升华着美好情感,进而形成有利于自身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觉察到学生的情感世界细腻了,温柔了;思想世界拓宽了,坚固了,也深刻了。在遐想和凝思中,他们渐渐有了个性化的、充满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他们拥有的已不只是年轻。如今,“花季心语”已成为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学生们还把每个人的“心之语”记录下来,编成了一本名为《心灵的影集》的感悟录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主张“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花季心语”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过程。“花季心语”让学生感悟了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也找回了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真可谓心灵的释放,灵魂的重塑,生命的建构! 教育需要精神的浇灌。班主任的教育更要触及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庄稼”,拔掉自卑、粗俗、自私的杂草。教师的精神之爱应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存在于无言的感动和人性的光辉里。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管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想见,从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级文化走出来的孩子进入社会会有怎样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文化人格。班级文化作为活生生的东西,它是由一个班级中的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在交往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在师生的各种交往中,在同伴的各种交往中,一种意见,一个神态,一种行为方式,尤其是班级里由群体创造出来的一种气氛等等,它们不仅构成了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别,而且也构成了一个班级成员和另一班级成员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当然是不同班级文化的差别。在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再只是能否在一个班级里生活,而是在何种班级里,获得何种教育的满足。既然这种满足是由特定的班级文化决定的,提高班级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质量,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充满智慧挑战,充满勃勃生机,就不能不从班级文化着手。
2023-08-27 05:20:571

班级文化建设观察记录 目的与意义

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面貌、学生思想状态的综合体现,它聚焦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律品质、思想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养成教育。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出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广博的见识,乐观豁达,积极有为的好少年。班级文化建设要从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形成文化制度;组织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熏陶和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作用。本人建议可以从五方面入手构建班级文化建设:一、制定班规班训。班规班训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班规班训是教师引导学生所追求的奋斗的目标以及共同遵守的法规。同时也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班集体的价值观。它起着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用,激励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二、设计班徽班歌。班徽班歌有利于培育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积极有为的好少年。班徽班歌象征着班级的活力与精神状态。班主任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带领学生设计和制作有利于激发学生朝气蓬勃的班徽班歌。三、撰写班主任寄语。班主任寄语有利于塑造和养成学生良好人格品质。 小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寄语是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极富影响以及激励性。班主任寄语在无声中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品质。四、展示班级荣誉。班级荣誉有利于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班级内的荣誉墙起着激发学生集体感与责任心的重任。荣誉墙上可以是班级在各种比赛或者活动中获得荣誉,也可以是学生个体获得的荣誉。荣誉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集体自豪感,还可以激发班级学生相互激励的斗志。
2023-08-27 05:21:171

班级文化包括什么内容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英文名class culture。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按照与社会要求的吻合程度,分为班级制度文化与班级非制度文化(含班级反制度文化)两种成分。按照班级成员的认同程度,分为班级虚形文化(体现社会要求但尚未被班级成员内化的文化,又称纯制度文化)与班级实体文化(班级实际具有的文化,又称素质文化)两个层面。按照班级成员的占有集中程度,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班级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占有)与离散型文化(班级成员分别占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种均不占主导地位)两种类型。扩展资料:班级的一般意义: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级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级
2023-08-27 05:21:381

什么是班级文化

这些都是浮夸
2023-08-27 05:21:564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方面如下: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发奋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群众荣誉感。2、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用心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构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3、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4、建立班级岗位职责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职责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5、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6、建立班级图书角,发奋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用心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2023-08-27 05:22:241

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班级文化(class culture)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按照与社会要求的吻合程度,分为班级制度文化与班级非制度文化(含班级反制度文化)两种成分。按照班级成员的认同程度,分为班级虚形文化(体现社会要求但尚未被班级成员内化的文化,又称纯制度文化)与班级实体文化(班级实际具有的文化,又称素质文化)两个层面。按照班级成员的占有集中程度,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班级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占有)与离散型文化(班级成员分别占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种均不占主导地位)两种类型。[1]中文名班级文化外文名class culture全称班级群体文化分类统合型班级文化,离散型文化含义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的复合体快速导航历史硬文化软文化分类按照班级成员的占有集中程度,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班级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占有)与离散型文化(班级成员分别占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种均不占主导地位)两种类型按照与社会要求的吻合程度,分为班级制度文化与班级非制度文化(含班级反制度文化)两种成分。按照班级成员的认同程度,分为班级虚形文化(体现社会要求但尚未被班级成员内化的文化,又称纯制度文化)与班级实体文化(班级实际具有的文化,又称素质文化)两个层面。。历史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在《教学社会学》(1932)中关于学校文化的论述,开班级文化研究之先河。20 世纪 50 年代与 60 年代,美国的科尔曼、克拉克与英国的哈格里夫斯等人关于青年文化、学生文化类型的探讨导致班级文化研究进入系统化与科学化阶段。70 年代以来,以英国教育社会学界为主的关于学校教育知识与班级互动过程的实证分析,才促使班级文化研究从“输入-输出”研究转向“黑箱研究”。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硬文化“硬文化”的建设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真诚地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友好地进行合作,促进并加快学生的社会化。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也得到了陶冶。班级文化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境界。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取得教育的成功。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注重教室的卫生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小黑板、扫帚、水桶理整齐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了。重视教室的布置两侧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等;后面的黑板报应经常更换,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选一句整个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先确立班级的主旨,如布置一个热爱自然的班级,我们就可以以四季的变化来布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如果要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班级,就应该备有书橱,我们天妃小学提出的是缔造“书香班级”,做“书香少年”,在各教室后面都备有一个大书橱,里面摆满了学生爱读的各类书籍。讲究座位的排列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也由原来的“大锅饭”教育变成了“精品”教育,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我们的教育素材,由过去单一的“秧田式”,我们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和活动的需要排出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等。在多次公开课上,我都作了这样的安排。实践证明,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软文化“软文化”的建设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班旗、班歌、班徽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此三者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它们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征求学校主管部门及校长的意见,引起他们的关注,给他们一个美好而鲜明的印象。设计完成后,应通过集合、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旗、班歌、班徽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这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班级风格和班级风气,是班级对外的社会形象。对它的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教师方面。我们知道,要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班风”,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有机反应,但教师在这里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当前,我们大多数的小学采用的都是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丧失了自觉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行为。所以,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方面,我建议采用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或是一种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教师参与到班集体当中,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或是对某事进行集体的裁决;教师在不损害班级整体利益的情况下,非常乐意给予某个学生帮助,或是指导,同时,接受他们的监督;教师要给班级活动以最大的支持,并尽可能的参与到其中;在学生做出选择时,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②学生方面。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首先,是合作与竞争的协调。在班级的活动中,尤其是在班级的学习当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合作,就是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同活动,从而产生对双方都有益的结果。在班级中,它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它能够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思考彼此间的差异,从而积极的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竞争,就是为同一目标而与他人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它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使集体生活富有生气,避免学生对学习的单调感,增加他们的学习乐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标准和报负,增强学习的效率。当然,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过分紧张和焦虑,因而抑制学习,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抵制,对解决问题的挫败感,同时,过分地强调竞争,会使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最后的胜利成为他们主要的目标,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活动视而不见,对学生的内部团结也造成了伤害。所以说,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对班风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其次,是同辈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身心机能的迅速变化使学生产生许多新的、尚不十分清楚的体验。所以,他们迫切希望从对同辈集体和伙伴的了解中来揭开心头的疑团和困惑。于是,逐渐把注意力转到同辈同伴和集体的身上来。随着对同辈集体力量的依赖以及与同辈集体的厉害关系的发展,学生遵从集体压力的倾向日益明显。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对舆论的引导。良好的舆论对班级的各项事物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同样,不好的舆论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它会使班级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同学之间没有交流,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没有足够的尊重。因此,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营造班级的正确舆论;二、对小群体的引导。在班集体的创建过程中同时会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群体的产生,这些小群体往往以一个人或两个人为领袖,有着他们自己幼稚的行事原则,对于外界的交往有一定的限制,组成的时间往往不能维持很长。小群体对于班级的影响十分巨大,当它的原则与班级一致时,它能极大的促进班级的发展,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维护集体的利益;当它与班级的发展方向相背或是不一致时,它就会严重阻碍班级的建设,甚至会损害班级的利益。所以,我们应加强对班级中存在的小群体的影响。刚送走的一届毕业生就是如此,通过“班委改组”、“家校合力”、“逐个击破”、“树立信心”等方法,把小群体的“头头”——王××引向“正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度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班级公约》是我在班级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制度,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从“班歌”到“班训”,从“班级法庭”到“班级惩罚与奖励”,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得都相当地完整、全面。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了“社会生活”。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建立法制观念、按照法规办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制度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班级的“软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社会化的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班级“软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班集体与学生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因此,班级文化最大可能地成为了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2023-08-27 05:22:391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哪些方面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2023-08-27 05:22:481

班级文化包括什么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教室的卫生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班旗、班歌、班徽、“班风”班级公约
2023-08-27 05:22:571

班级的组织文化包括哪些?

组织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而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群体价值观。换言之,班级群体价值观是班级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如何构建班级文化体系建设班级文化的意义绝非做出表面上的成果供人参观、欣赏、验收,凌乱、随意的班级文化活动虽然看上去热热闹闹,对学生的成长也有所帮助,但如果不围绕“精神文化”这个核心,班级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或选择错误的方向,甚至演变成一出“文化秀”。班级文化没有精神内核,好比人没有了“魂魄”。文化不能形成体系,就不可能全方位影响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不可能对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2023-08-27 05:23:061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有哪些

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氛围,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校如何学习;学习互助,要求学生之间沟通,让学生互相了解;兴趣活动,合理组织班级活动;德育指导,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美、劳发展,每周进行体能训练,合理的安排美术音乐,让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活动有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益处,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会提升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的学生。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 1、要有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2023-08-27 05:23:281

什么是班级文化,如何营造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人格不健全,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为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气氛,我班做法如下: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师生关系。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两个外表一样的透明玻璃瓶里分别装了两种性质不同但颜色一样的液体。如果我们不去品尝,那么一定会认为这两种液体是同样的。只有我们品尝后方可知道这两种液体的浓 度是不一样的。浓度不一样就决定了物体的性质不一样。同样地,不同程度的班级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班风。大部分中学都会在学期末评选“标兵班”,“文明班”,这些都直接反映了一个班集体的文化建设的好与坏。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在我看来,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基石。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和人文的外部环境,更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参与,遵循基本的原理,按照一般的程序,采取各种方法,突出重点,提升亮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考及迫切解决的问题。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室环境、人际关系、学生精神状态等。班级文化建设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为精神基础,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为目标,通过学传统美德,名人、名言伴我行,系列主题月等活动,建学生说话交流平台,设评比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班级风貌健康向上,蓬勃发展。达到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初步营造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一、抓好环境美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教室教室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旦我们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创立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学习并发扬优秀前辈们的各种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其次,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期的主题黑板报给学生们增添课外知识;利用班级宣传栏表扬班级内各种先进事迹,促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勉互励。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试我班利用板报表扬进步生和优秀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意识。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室布置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期、学年的教育目标而作相应的调整。二、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约束机制,是形成班级良好风貌的必要条件,它是班级的准绳,对于一个班级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班在班级制度的制订方面,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班级民主决议而产生,并由全体学生监督实施,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信服并自觉遵守。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住这项工作:1、注意好开端,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有行为规范。并且,在班级出现不良行为的最开始,就要立即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对其进行深刻地思想教育。2、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位。学生去讨论,集思广益,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有生命力、实效性。3、贯彻制度要持之以恒,经常性地有组织对《中学生守则》、《宝坻一中日常行为规范》法规的学习活动。这样班级制度的确立过程,就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三、抓教师及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要做到: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 “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比如教师要说一不二,说过的话要算数,教育孩子讲究诚信;对学生不吝于说“谢谢”;当发生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不要恼火,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一般都比较娇生惯养,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不知道关心别人以外,劳动观念差,自己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一旦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就会出现很任性、谁也不肯让步的局面,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那么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老师来调解、分析利弊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需要老师在平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做一个善良、宽容、大度、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四、抓好班级活动,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愿望,我们评价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主心骨,没有班主任的引领,班集体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而班集体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影响班主任和学生,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功能。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丰富的班级活动是进行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体育达标竞赛、科技节、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自尊自信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塑造班级形象的大好时机。所以,活动前,班主任要精心组织,认真辅导,活动后要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辩论会、演讲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细水长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校班级活动,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展。五、抓班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班级向心力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环节,那就是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建设班级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选择中,教师不能一味强调从成绩出发,做班干部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在同学中也才能有威信。班干部的任命应该本着个人自荐、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教师要将该下放的权力下放给班干部,逐渐培养班干部的能力,在他们的带领下,让整个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023-08-27 05:23:361

班级文化的介绍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2023-08-27 05:23:561

班级文化精神有哪些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2023-08-27 05:24:131

如何更好的建设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新”意 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努力通过赋予新内容,创设新载体,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承接,与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要求相一致,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吻合。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内容,要着力在深化建设内涵上下功夫。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特”色 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班级特色,符合班级发展实际,符合学生发展实际,才能体现价值,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创设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硬环境建设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 二是确立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发展的前提。确立班级目标,首先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以及思想状况的情况下,才能使班级目标的提出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实际。其次是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目标制定。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关心集体的热情,又能使他们充分体会班级目标的内涵,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再次是推动班级目标的落实。班级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生学习进步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把目标要求纳入常规工作,细化分解,强化责任,抓好督促,跟踪考核,特别是要利用班会、晨会等会议,及时总结、发现不足,整改提高。 三是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是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活力,促进班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学生风采、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把育人理念、目标、要求主题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素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格,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素质本领。通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活跃班级气氛,增强团队合作,鼓舞班级士气的作用。三、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加强班级管理的关系。班级管理既是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又是系统化的育人工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软”件。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管理赋予了文化特征和人文色彩,也促使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从班级管理上讲,制度管理是根本,人文管理是关键,民主管理是核心。班级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民主管理能够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能够使班主任从日常琐事中超脱出来,能够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机制。人文管理需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够使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工作相得益彰,就能够把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的人文关怀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去,体现在赢得人、塑造人、成就人的实际成效上来。 二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和谐、融洽、奋进的班级氛围对学生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构建和谐班级。因此,营造和谐班级作为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从立足班级长远建设的实践去推进。构建和谐班级,就是要形成平等、友爱、默契的师生关系,形成团结、互助、共进的同学关系,形成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的良好班风,使每一名同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推进制度建设的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表现为制度文化。只有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才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每个班集体都应开辟自己的‘审美角",几丛蔷薇或葡萄,一棵小树,一片柞木林等。如果没有这个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的道德教诲——要爱护生物和美好事物,要善良和同情心等,都会变成空洞无用的词句。”
2023-08-27 05:24:231

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全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创造并且受其约束的班级生活方式。班级建设不仅要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任务,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一个班级是否有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衡量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标准,在富有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逐步形成一股浓厚的学习风气,真诚地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以下是我对塑造班级文化的意见:一.洁净、整齐、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室教室是学生学习的栖息地,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要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教室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室里窗户透明洁净,地板一尘不染,墙壁洁白干净,桌椅整齐,同时利用黑板报,墙报,标语等对学生时时刻刻进行一种无声的激励。例如:我在我们班教室中四周贴班训:勤奋团结责任感恩标语: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了能更加感染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化气息。我在上早读开始时提问:同学们辛苦了。学生就回答:为理想而努力奋斗。师:你们要做怎样的人?学生:勤奋团结责任感恩。进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想起榜样,我们就能想起这么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巨大的。文学家们也说过: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说的就是榜样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力量,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它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首先,要树立好教师榜样,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时刻注意好言行举止,在学生参加大型劳动时,主动加入到劳动之中;在教室中发现纸屑及时捡起,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其次,我在班级中塑造学生各方面标杆的榜样,让学生作为学习的典范。例如:学习的榜样:平时,吴小岚王小赛同学学习比较认真努力,常常带课本回去学习,学习态度受各科任老师肯定;劳动较积极的榜样:王遵超蔡为波同学等劳动较积极,每次劳动都被劳动委员加分;助人为乐的榜样:王彩洪王丽金林桂平同学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帮助同学扫地,借笔借作业本给有需要的同学,还有一次是拾金不昧的精神。所有的这些,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好人好事,在每周一的班会课上给予表扬和鼓励,形成人人做好事,人人是标杆的学习氛围。三.班干部团结于班主任周围坚强的班级核心,需要一支团结于班主任周围的高效得力班干部队伍。班级公约的执行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班干部领头去做,班干部是班主任或教师了解学生的渠道,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如果一个班级的班干部形同虚设,班级就会缺乏核心力量,进而缺乏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班主任就会事必躬亲,整日陷于琐事和烦恼之中,难于准确掌握班级动态,影响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不可能建设出班级特色文化。所以,在选班干部的时候,就非常地重视。我任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刚开学时对学生是一点都不了解,我在选班干部初,就深入学生之中了解,通过对学习好,纪律好,想当干部的同学,或学生自荐,推荐等方法。确定班干部的侯选人名单,选出班级全体班干部。班干部在班级工作中,做到每人有事做,每人有责任的积极参与的氛围。还有就是每周班干部工作中称职的给予奖分,不称职的则相反。不定时的开班干部的会议,了解班干部和学生的心理动向。四.班规的有效实行好的班规可以感染熏陶学生,使差生的快速转变,班规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所以,我以学校制定的中兴中学德育操行评价方案作为我们班的班规。良好的班规,我觉得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班主任要依靠教师的集体力量,主动征求各任课教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积极采纳,力争做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行为和目标一致。其次,要选拔培养有号召力的班委,使班委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班级的领头羊,成为督促其他同学或成为其他同学明确的追随目标。再者,要经常强调本班班规,处理事情严格按照班规执行,使班规真正的落到实处。例如我们班,每周都按时统计好德育分,并予以公布,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进行奖扣分,让学生重视起班规。总之,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起来的,而是靠平时不断努力逐渐形成的。
2023-08-27 05:24:341

简述营造班级文化的和谐目标的内涵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被班级成员所共同认可并遵守和建立起来的准则、态度和价值观念,并直接指导班集体成员达成班级目标的行为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有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班集体物质行为文化是特色班级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特色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班集体制度文化则是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围绕班级建设目标,要求全体班级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组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它是支撑班集体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制度安排和道德规范。班集体制度文化集中体现为班级的例会制度、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班级规章制度直接影响到班级成员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   班级物质文化体现为:班级教室内部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张贴布置;班级成员自发组织的班级演讲比赛、创业竞赛等各类文化活动;人性化的警示语、内涵丰富的宣传栏;班级博客、班级 QQ群、班刊班报等各类班级成员交流平台。它们是班级文化的体现与展示,是班级成员自我的个人才能和创造力的反映,应当有利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习氛围、文化氛围、创业氛围、竞赛氛围。班集体行为文化体现为班级成员在生活、学习、竞赛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方式的养成和呈现。班级成员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特色的反映。   班集体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被班级成员所共同认可的班级目标、班级氛围、班风等意识形态上,它是班集体成员追求的价值观念、作风和精神面貌的浓缩和反映。
2023-08-27 05:24:441

如何打造富有文化的班级?

一、目标引领——用共同的信念凝气聚力班级信念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必须用统一的信念,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形成一致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内驱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信念就是给班级成员竖立一面精神的旗帜,让全体成员有一个精神的凝聚点。在班级组建之初,可以由班级成员共同商讨,提出一些备选的班级信念方案,然后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投票选出最终的方案。这样选出的班级理念,容易获得全体成员的认同,进而自觉去践行。班级信念确立之后,根据这种信念浓缩提炼出班级的口号,制作班级的标志、旗帜、班服,将抽象的信念具体化,简洁化,以便于传播与应用。比如:有班级以“狼性精神”作为班级信念,根据“狼性精神”的坚韧、无畏、忍耐、团结,提炼出班级口号:“坚韧团结,无坚不摧”,以狼的形象为基础设计班级标志,将班级标志应用到班级旗帜、班服,以及班级的宣传品上,引导学生坚定信念,以狼性精神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二、制度保障——用细致可行的制度保驾护航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几十位学生要由陌生到熟悉,由不同的观念、行为到步调一致,创造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体系,是需要通过建立规范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言行,让班级成员自觉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种制约功能需要通过观念、制度、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所以,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班级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班级制度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班级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班级制度的实施;三是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1)班级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要科学、合理、细致,制度需要涵盖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细致详尽,让学生的行为、班级的运行都有相应的制度依据,这不仅让学生有了行为规则,而且,在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批评教育中也有理有据,让学生口服心服。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出关于出勤、课堂纪律、自习纪律、清洁值日、宿舍内务、活动集会、实训、仪容仪表等等日常规范。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修改,适时删减、补充、修订,让班级制度不断完善。(2)班级制度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施。各项制度制定以后,需要指定专人负责落实。班级制度要分类,然后逐项指定责任人负责落实。比如教室中桌椅的摆放由专人负责落实,仪容仪表由专人负责,电灯、电扇、空调的开关由专人负责,多媒体设备的管理由专人负责等等。这样细分下来,基本上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责任范围,每位学生的责任范围都不太大,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做好责任范围内的落实工作。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对班级文化建设更有责任意识。(3)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团队建设一方面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轮换,二是要做好班干部设置与分工合作。班干部是完成班务工作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强力助手,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力量。首届班干部可以由学生自荐加班主任选拔,定期考核,进行班干部述职和竞聘,一方面培养锻炼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竞聘,促进管理团队的动态发展,始终保持活力。班干部的职责要明确,各司其职,同时也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班级管理的的各项任务。三、环境熏陶——在个性鲜明的的环境布置中耳濡目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强调了环境的教化功能。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都说明了环境文化对育人的重要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应具有教育气息。学生在干净整洁、富有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中会受到优美环境的感染,自发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以和环境协调,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在这样一种优美、温馨、和睦的环境中,也会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增加对班集体的认同,促使学生自觉参与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人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班级环境的营造包括教室墙面的美化、黑板报的编排、桌椅的摆放、讲台布置等。整个布置要主题鲜明,个性突出,与班级信念文化保持一致,展示出班级的文化特色。班级环境文化还包括宿舍的美化,住读学生有很长时间在宿舍度过,宿舍环境的育人功能不容忽视。干净、整洁、美观的宿舍环境不仅是学生生理健康的保证,同时也能愉悦心情,让学生放松休息,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的重要场所。四、活动深化 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身体力行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通过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可以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的活力,促进班风建设,同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展示学生个人风采,增进学生间的了解,融洽相互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有目标、有计划,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大框架下有序进行。通过丰富的班级主题活动,把育人理念、目标和要求主题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也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而充实,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强素质、养成良好的品格。班级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注重趣味性,不要教化味太重引起学生反感,那样就适得其反了。
2023-08-27 05:2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