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王宝山的个人简介

2023-09-02 22:49:08
共1条回复
北境漫步

王宝山,男,1960年生,河南温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曾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兼任河南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矿山测量》、《地域研究与开发》、《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编委。

地域研究与开发

相关推荐

地域研究与开发三审征求意见函是什么意思

提出意见方写的信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是作为提出意见一方写出了书函,希望征得复函对象的意见,从而写了征求意见函。收到了征求意见的函(属于收文)后,对这个征求意见进行回复,那么就是征求意见的复函(属于发文)。
2023-08-29 11:47:101

地域研究与开发好投吗

好投。地域研究与开发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面向地理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2023-08-29 11:47:181

胡文海的科研成果

  1. 旅游山地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山地学报,2000年第6期,第一作者;  2. 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农业建设及其发展对策,国土开发与整治,2000年第4期,独撰;  3.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人文地理,2002年第2期,独撰;  4. 皖南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第4期,独撰;  5. 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2期,独撰;  6. 安徽省生态农业建设及其发展对策,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9期,独撰;  7. 池州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10期,独撰;  8. 崛起战略背景下的中部农业发展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9期,独撰;  9. 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发展特征及其对比研究,地理研究,2007年第6期,第一作者;  10.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地理研究,2008 年第4期,独撰;  1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7期,独撰;  12. 基于三农旅游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8期,第一作者。
2023-08-29 11:47:262

汪宇明的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与管理,行政区划与城乡管治。 为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与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上海投资咨询公司专家。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2000年以来在科学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及华东师大出版社发表学术专著4部;在地理学报,城市规划,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国外城市规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科技导报,旅游学刊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有两项成果获国土资源部二等奖;1项成果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成果三等奖。
2023-08-29 11:47:461

文琦的发表的论文:

[1] 文琦,丁金梅. 水资源胁迫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路径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91-96[2] 文琦,刘彦随,王建兴.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响应-以榆林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104-109.[3] 文琦,杜忠潮,李玲. 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及演变分析,资源科学,2009,31(6):994-999;[4] 文琦. 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20-24[5] 文琦. 陕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评价,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206-211[6] 文琦.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特征与机理,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25(2): 176-181[7] 文琦,刘彦随. 北方干旱化对水土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及适应-以陕北地区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8):7-11[8] 文琦,延军平,丁金梅. 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研究-以榆林市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189-193[9] 文琦,刘彦随,丁金梅等. 银川市水资源胁迫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资源科学,2008,30(2): 247-253[10] 文琦,刘彦随,延军平. 生态节水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0):34-38[11] 文琦,何彤慧. 生态城市目标下的银川市水资源安全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211-214[12] 丁金梅,文琦. 陕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干旱区地理,2010,33(1):136-143.[13] 杜忠潮,文琦,蔡平等. 关中地区都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西安、咸阳和宝鸡实证对比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9):106-111.[14] 樊新刚,文琦,米文宝.宁夏城镇体系分形结构的初步研究,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184-188.[15] 丁金梅,延军平,文琦等.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榆林市生态重建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2):200-206.[16] 姚晓艳,李媛,文琦.热点行业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389-392.
2023-08-29 11:47:591

程志刚的学术简介

研究方向  1.气候变化与气候模拟  2.公共气象服务  3.气象防灾减灾  在研项目  1.西藏地区未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风险,四川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  2.导线覆冰的天气精细化预报和风险评估技术,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第一主研  3.西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构建范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第二主研  4.21世纪江河源区水文水资源可能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响应,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引进人才项目,项目负责人  完成项目  1.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西南区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项目负责人,2011年12月完成  2.数字冰区划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西南电力设计院,第二主研,2010年12月完成  3.四川雨雪冰冻及次生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四川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第二主研,2010年12月完成  发表论文  1982-2006年中国半干旱、干旱区气候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2月,核心期刊,第三作者  21世纪青藏高原气候时空变化评估,干旱区研究,2011年7月,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陕西省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011年6月,中国水土保持,核心,第三作者  21世纪长江黄河源区径流量变化情势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月,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青藏高原未来30~50年A1B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高原气象,2009年6月,权威核心,第二作者  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初探,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12月,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23-08-29 11:48:141

付晓东的科研成果

北京: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引擎,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05-12。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03。对区域经济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经济地理 /2000-01。CBD有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复印资料·地理/2006-08。外商眼中的中国经营环境 经济参考报/1999-05-19。关于经营城市的理性思考 探索与决策/2002-06。惠普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中国外资 /2002-02-15。经营城市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城市论坛 /2004-05-15。提升城市质量离不开经营城市,中国 CBD/2004-12-22。中国投资环境新走向, <中国外资>/2002-02-01。总部的效力与营造,科技与企业 /2004-09-10。浅谈重塑城市竞争力的一般途径,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6-05-24。迎接世界经济区域化挑战,国际商报 /2001-04-10认识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经贸导刊>/2002-06-15五大资本投资性格, <中国经济周刊>/2002-07-15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管理世界 /2001-03-01中国城市土地潜力释放的“三级跳”,《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07/05新城(区)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实力,中国 CBD/2007/03大城市为何没有大的贡献,《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2006/12教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商务印书馆 /2004-11教材《投资环境优化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0专著《经营城市与城市发展》新华出版社 /2004-06专著《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 /2006-05专著《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7/05《资本运营:答疑》执行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区域经济学原理》第一章(绪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福建安溪模式的研究与启示(研究报告)《管理世界》2000增刊2001.3我国大河大湖流域治理和开发的现状及对策《中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案例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8《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作者之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8《西部开发论》副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执笔:西部大开发中吸引外资的区域政策构想区域调控--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第二届中国软科学论文集》1999外商眼中的中国经营环境--APEC成员在华投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调查问卷分析惠普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中国外资》2000.2对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中国地理》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0.1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长江论坛》2000.6迎接世界经济区域化挑战《国际商报》2001.4.10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地域开发与研究》2001.3西部大开发中吸引外资的区域政策构想论中国投资环境的新变化《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五大资本投资性格《中国经济周刊》总第四期2002.7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2.3中国投资环境新走向《中国外资》2002.1-2认识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经贸导刊》2002.6
2023-08-29 11:48:291

赵曦的代表性成果

序号 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 署名次序  1 湖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1  2 基于时空分析的城市耕地演变机理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3 湖北省经济对外开放度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1  4 城乡结合部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4期 1  5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探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年05期 1  6 透视伊拉克的地缘政治 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1  7 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高等理科教 1  —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  8 模糊数学在宗地估价中的应用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年01期   9 咸宁市咸安区耕地资源变化态势与对策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4期 2  10 MapInfo在小城镇商业路线价评估中的应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3期 2  11、林爱文主编,自然地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编写其中第7、8、11、12章,P101-165,P223-256。
2023-08-29 11:48:431

王晓梅的教育科研

王晓梅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科研工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推销学》等,爱岗敬业,认真备课,精心讲授,教学效果优秀,得到同行和学生们的一致肯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曾指导河南农业大学学生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指导河南理工大学学生获得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主持完成教改课题3项,发表教改论文8篇,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河南省素质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王晓梅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厅级研究项目28项;出版著作、教材14部;在《中国农村经济》、《煤炭学报》、《经济经纬》、《地域研究与开发》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12篇、ISTP(ISSHP)收录7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三等奖等24项省(厅)级奖励。
2023-08-29 11:48:561

王荣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刊物与会议论文)[1]王荣成、李秀敏,“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外国问题研究》1995年第1期。[2]王荣成,“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地理研究》1995年第2期。[3]陈才、王荣成,“关于中国21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几点思考”,《经济地理》1996年第2期。[4]王荣成,“吉林省对外贸易西进战略与西部区域经济开发”,《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4期[5]王荣成,“中外经济地域类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文地理》1997年第2期[6]王荣成,“关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科教学的几点体会”,《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7]王荣成、魏民,“东北亚与东南亚地域经济格局之比较”,《世界地理研究》1997年第4期。[8]王荣成、孙丽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外通道贸易通道研究”,《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9]王荣成,“蒙古东部地区对外通道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世界地理研究》1999年第2期。[10]王荣成,“东北区资源地域类型与区域成长模式”,《经济地理》1999年第1期。[11]王荣成、陈才,“图们江地区物流长期预测的理论与实践”,《人文地理》1999年第3期。[12]王荣成、叶宝明,“Study on Cargo Flow Projection in Tumen Development Are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9年第1期。[13]王荣成,A Transport Forecast Study of Tumen River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Area (TREDA),ERINA REPORT (Japan) Vol.32  (环日本海研究所,日本) 2000[14]王荣成,“东北经济区对外通道研究”,《人文地理》2000年第1期。[15]王荣成、张英,“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创新与地理教育改革”,《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6]王荣成、张英,“尊重的教育”理念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17]王荣成、陈才,“东北亚与东南亚地区次区域国际合作对比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18]杨青山、徐效坡、王荣成,“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城市工业园区设计研究”,《经济地理》2002年第6期。[19]赵伟、王荣成、丁四保,“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中跨境交通走廊的发展及其对环境退化的影响”,《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20]王荣成、张英,“东北区交通通道发展及其对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国东北论坛”2001-跨世纪的中国东北经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1]王荣成、张英,“东北经济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2年第5期。[22]丁四保、王荣成,“图们江地区交通走廊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23]王荣成、张英,“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人文地理》2002⑵:94-96。[24]相伟、王荣成、丁四保,“国际物流格局中的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2期。[25]王荣成、丁四保、崔军、米德长,“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4期。[26]赵玲、王荣成,“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发展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国东北论坛”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7]王荣成、任晶,“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国际城市系统研究——以图们江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4年第2期。[28]王荣成、车晓翠、修春亮,“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第5期。[29]王荣成、赵玲、杨青山,“东北地区地域组织创新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第2期。[30]王荣成、赵玲,“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研究”,《地理科学》,2004年第5期。[31]王荣成、王昱,“东北区中部核心地带交通通道过程与景观结构演化研究”,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论文摘要集》(北京),2005年8月。[32]车晓翠、王荣成、张小燕,“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与城市化战略研究”,《“中国东北论坛”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刘继生、宋玉祥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33]张云逸、王荣成,“吉林省城市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初探”,《“中国东北论坛”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刘继生、宋玉祥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34]王荣成、丁四保,“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融合与发展”,朱传耿、沈正平、孟召宜主编,《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新进展》,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35]王荣成、侯玲、米德长、王玉祥,“‘东边道"建设与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响应研究”,《世界地理研究》(重点刊物),2005⑵:57-63。[36]王荣成、丁四保,“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融合发展的思考”,《人文地理》(CSSCI),2005⑹:23-28。[37]欧向军(外校)、沈正平(外校)、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地理科学》,2006⑹:641-648。[38]王荣成、董爽,“东北地区东部交通通道体系建设与城镇化演进机制研究”,《经济地理》2006(增刊):251-255。[39]王昱、丁四保、王荣成,“‘空间剥夺"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人文地理》(CSSCI),2007⑸:60-65。[40]王荣成,“100年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2007年全球华人地学家大会论文集:246-256。[41]王荣成、张云逸,“吉林省中部核心地带产业整合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⑴:96-103。[42]WANG RONGCHENG,The evolution of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 in the western area of Northeast China,31st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ABSTRATCTS RESUMES(TUNIS2008):418-419。(国际学术会议论文)[43]王昱、王荣成,“中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下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东北师大学报》(CSSCI),2008⑷:17-21。[44]王昱、丁四保、王荣成,“中国典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环境保护》(CSSCI),2008(9B):28-30。[45]王昱、丁四保、王荣成,“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地域研究与开发》(CSSCI),2009⑴:17-21。[46]董晓菲、韩增林(外校)、王荣成,“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经济地理》(CSSCI),2009⑴:31-35。[47]赵玲、王荣成,“抚远三角洲国际区域合作模式的构想”,《世界地理研究》(重点刊物),2009⑶:26-35。[48]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地理成本与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09⑸:82-87。[49]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中国贫困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问题探索》(CSSCI),2009⑺:132-139。[50]王荣成、卢艳丽,“10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人文地理》(CSSCI),2009⑸:81-86。[51]陈祥义、王荣成,“吉林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09⑼:6-7。[52]董晓菲、王荣成,“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CSSCI),2010Vol(29)⑵:22-28(二)发表著作(著作、编著或参加;译著)[1]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刘力、赵伟编著,《区域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2]郭传新、王荣成主编,《图们江地区环境发展战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3]参与编写,《吉林省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4]王荣成副主编,《吉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5]合编者之一,《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产业对接与跨区域合作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编著者之一,《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2023-08-29 11:49:221

赵军的发表论文

[1]赵军,李东平,朱瑜馨. 基于Map Info的森林资源调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地图学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2002:6.[2]赵国虎,高锦章,赵军,索南,孙看军,杨武. 吗啡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A]. 甘肃省化学会.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甘肃省化学会:,2003:3.[3]赵军,武江民,赵生龙. 中国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A].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2004:4.[4]赵军,陶明娟. 国外在野生动物伯劳鸟保护中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A].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2004:5.[5]汪明冲,潘竟虎,赵军,孙晓茹. 基于GIS与RS的土壤侵蚀变化定量监测——以黄土高原水保二期世行贷款庆城项目区为例[A]. .《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7.[6]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 基于格网GIS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初探——以甘肃牧区为例[A]. .《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7.[7]甄计国,霍静,赵军,潘竟虎,李伟元,何瑞东. 我国西北工业与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节约集约用地研究——以甘肃省嘉峪关市为例[A]. 中国土地学会.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中国土地学会:,2007:12.[8]符海月,赵军,李满春. 从Google Maps看我国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02:113-115.[9]符海月,李满春,赵军,刘永学. 人口数据格网化模型研究进展综述[J]. 人文地理,2006,03:115-119+114.[10]孙晓茹,赵军. Google Maps API在WEBGIS中的应用[J]. 微计算机信息,2006,19:224-226.[11]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 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6,08:1003-1008.[12]汪明冲,赵军,李玉琳. 空间数据库引擎及其解决方案分析[J]. 地理信息世界,2006,04:63-66.[13]李红星,赵军.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噪声评价方法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04:363-367.[14]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 熵权法在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甘肃牧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01:17-21.[15]李传华,潘竟虎,赵军. 基于GIS的兰州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02:88-91.[16]赵军,刘琳,李霞. 基于RS与GIS的半干旱区城市绿化三维量测算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04:37-40.[17]杜怀玉,赵军,冯翠琴. 西北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关分析—以嘉峪关市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1:90-94.[18]赵军,李旺平,李飞. 黄土高原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特征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08,01:53-58.[19]潘竟虎,赵军,董晓峰. Geo-CA与GIS在区域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与模拟中的应用[J]. 干旱区研究,2008,01:131-136.[20]李飞,赵军,赵传燕,郝君明,郑佳佳. 中国潜在植被空间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2008,11:5347-5355.[21]赵军,魏伟,冯翠芹. 天祝草原景观格局分析及景观利用格局优化[J]. 资源科学,2008,02:281-287.[22]魏伟,赵军,王旭峰. 天祝高寒草原区NDVI,DEM与地表覆盖的空间关系[J]. 干旱区研究,2008,03:394-401.[23]李娟,赵军. 基于DEM的西北干旱区典型地貌类型坡度提取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02:214-218.[24]张斌才,赵军. 大气污染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及其GIS集成研究[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05:17-19+55.[25]甄计国,赵军. 区域积温插值的GIS方法[J]. 冰川冻土,2005,04:591-597.[26]赵军,陶明娟. 兰州市2002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6:113-116+128.[27]刘振波,倪绍祥,赵军. 绿洲生态预警信息系统初步设计[J]. 干旱区地理,2004,01:19-23.[28]赵军,胡秀芳. 区域生态安全与构筑我国21世纪国家安全体系的策略[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02:1-4.[29]贾艳红,赵军. 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91-95.[30]刘振波,赵军,倪绍祥. 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张掖市绿洲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4,04:580-585.[31]赵军,武江民,赵生龙. 我国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J]. 地理信息世界,2005,01:39-41+50.[32]赵军,刘春雨,潘竟虎,刘英英,杨东辉. 基于MODIS数据的甘南草原区域蒸散发量时空格局分析[J]. 资源科学,2011,02:341-346.[33]李飞,赵军,赵传燕,张小强.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演替[J]. 生态学报,2011,03:689-697.[34]胡秀芳,赵军,查书平,郑雪萍. 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以甘肃天祝高寒草原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3:71-77.[35]李飞,赵军,赵传燕,王旭峰. 中国西北干旱区潜在植被模拟与动态变化分析[J]. 草业学报,2011,04:42-50.[36]赵军,师银芳,王大为,付鹏. 1961~2008年中国大陆极端气温时空变化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3:52-56.[37]魏伟,石培基,赵军,王旭峰. 石羊河流域海拔、植被覆盖与景观类型空间关系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2,01:91-98.[38]赵军,李霞.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J]. 草业科学,2009,01:94-99.[39]李海亮,赵军. 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与方法[J]. 草业科学,2009,03:34-38.[40]王世杰,赵军. 甘肃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GIS-ESDA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08:5-8.[41]韦莉,赵军,潘竟虎,李霞. 基于MODIS数据的黄土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05:660-664+553.[42]魏伟,赵军,王旭峰. GIS、RS支持下的石羊河流域景观利用优化研究[J]. 地理科学,2009,05:750-754.[43]赵军,韦莉,陈姗. 石羊河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01:36-40.[44]魏伟,赵军,王旭峰. 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异质性[J]. 生态学杂志,2010,04:760-765.[45]索俊锋,赵军. 基于CLUE-S模型的千岛湖镇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05:522-528.[46]赵军. 兰州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3:67-71.[47]梁会民,赵军. 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 人文地理,2001,06:81-83.[48]梁会民,赵军.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估研究[J]. 生态经济,2001,08:12-14.[49]赵军,符海月. GIS在人口重心迁移研究中的应用[J]. 测绘工程,2001,03:41-43.[50]梁会民,赵军. 地理信息系统在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76-80.[1]赵军,王雪平,金蓉. ArcGIS在草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J]. 草业科学,2006,03:1-4.[2]赵军,付金霞. 虚拟水理论在河西走廊的应用研究[J]. 人民黄河,2006,02:38-40.[3]甄计国,王义德,赵军.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指数及其变化特征[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04:294-301.[4]付金霞,赵军. 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性分析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2006,04:65-69.[5]付彩菊,潘竟虎,赵军. 基于RS和GIS的额济纳旗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06:71-75.[6]胡秀芳,赵军,钱鹏,李东平. 草原生态安全理论与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04:93-97.[7]冯翠芹,赵军. GIS在现代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19:5951-5952.[8]潘竟虎,任皓晨,赵军. 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的计量地理分析[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03:377-381+384.[9]汪明冲,潘竟虎,赵军. 基于GIS与RS的土壤侵蚀变化定量监测——以黄土高原水保二期世行贷款庆城项目区为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06:116-121.[10]王世杰,赵军.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现状及思考[J]. 矿山测量,2007,04:48-50+4.[11]李娟,赵军. 基于WebGIS的遥感影像数据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北京测绘,2008,04:60-63.[12]潘竟虎,赵军. 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 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13]李娟,赵军. 基于DEM的西北干旱区坡度提取分析[J]. 北京测绘,2008,01:42-45.[14]党国锋,赵军. 兰州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定量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04:17-21.[15]潘竟虎,刘普幸,赵军. 黑河下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特征分析[J]. 土壤,2008,02:306-311.[16]田凤宾,赵军. 基于Google Maps的同城生活信息平台设计策略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6:1340-1341.[17]张俊,赵军. 基于Web Service的WebGIS应用系统模式及其与其他模式的比较[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17:4873-4876.[18]赵军,贾新会,甄计国. 石羊河流域人口经济压力定量分析[J]. 西北人口,2008,06:100-103.[19]孙建国,赵军,甄计国,李东平. 基于DTM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太阳辐射值计算模型及应用研究[J]. 测绘工程,2003,01:28-30.[20]赵军,党国锋. 祁连山草地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 草业科学,2003,07:1-4.[21]陶明娟,赵军. 兰州市2002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02:51-54.[22]赵军,贾艳红. 国外GIS在地下水管理与研究中的应用和启示[J]. 地下水,2005,03:166-168.[23]刘琳,赵军,付金霞,王雪平. 我国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进展初探[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03:10-13.[24]赵军,刘琳,闫浩文. 基于GIS的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以兰州市危险废物地理信息系统为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75-78.[25]刘振波,赵军,倪绍祥. 基于GIS的区域发展均衡性测度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2:35-38.[26]孙建国,赵军,闫浩文. 一个空间数据挖掘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04:94-97.[27]朱瑜馨,张锦宗,赵军.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资源预测模型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01:101-104.[28]赵军,许兆霞. 中国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文化素质相关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02:1-4.[29]赵军,胡自治. 从生态信息图谱的角度看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检索图[J]. 草原与草坪,2005,02:12-14.[30]魏伟,赵军,王旭峰. RS、GIS支持下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流失及治理模式仿真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9,01:47-56.[31]赵军,田英. 区域人口经济压力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03:15-19.[32]赵军,任皓晨,赵传燕,张勃,孟宝. 黑河流域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及不同地类土壤水分效应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08:139-144.[33]赵军,郑珊,胡秀芳. 基于GIS的天祝高寒草原生态安全模糊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04:66-71.[34]李飞,王春,赵军,郑佳佳. 中国陆地多年平均积温空间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0,05:778-784.[35]王世杰,赵军. 基于GIS的甘肃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 测绘科学,2010,02:170-172.[36]赵军,杨东辉,潘竟虎. 基于空间化技术和土地利用的兰州市GDP空间格局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92-96+102.[37]赵军,杨梅,杨东辉. 基于GIS的甘南高原积温资源空间插值分析[J]. 甘肃科技,2010,13:40-42.[38]杨东辉,赵军,张智慧,付鹏,刘春雨. 近10年甘南牧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01:257-263.[39]赵军,刘喆,赵媛.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J]. 甘肃科技,2011,04:8-10.[40]赵军,陈姗.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森林生态效益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1,01:12-19.[41]魏伟,石培基,赵军,王旭峰. 基于GIS和RS的石羊河流域景观功能分区[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8:47-52.[42]刘春雨,赵军,刘英英,党国锋,师银芳. 25年来额济纳天然绿洲LUCC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9:32-38.[43]赵媛,赵军. 基于移动GIS和智能手机的电子导游系统发展及其关键技术[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8:51-52.[44]赵军,王小敏,李东成. 基于MODIS的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定量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0:91-96.[45]朱瑜馨,赵军,曹静. 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模型[J]. 干旱区研究,2002,04:33-37.[46]李东平,赵军. WebGIS主要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1,12:23-25.[47]赵军,李东平,朱瑜馨. 可视化编程语言实现GIS软件的二次开发[J]. 测绘通报,2002,S1:68-70.[48]田英,赵军,管信龙. 1990年~2005年甘肃省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及变化分析[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1:19-23+27.[49]张勃,石培基,赵军. 甘肃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水资源系统分析[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3:73-79.[50]李传华,赵军. 基于GIS的民勤县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化研究[J]. 中国沙漠,2013,01:302-307.
2023-08-29 11:49:351

保继刚的科研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及比较研究(2005-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旅游理论体系、结构功能及游憩商业区研究(2002-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开发的区域效应研究”,批准号:49271032,1993—199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旅游地理学的若干理论和方法初步研究,批准号:48900004,1990—1991,已完成。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及其调控研究,批准号:00101,2001-2003。Australian Centre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 in Sustainable Tourism (CRC):An Analysis of the Outbound China Market to Australia,2000-2001。(与Trevor Sofield合作,主持广东部分)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ommunity 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Disneyland: Its Impacts on Tourism in the Pearl Delta Region. (与 John Ap合作,主持广东部分) 国家旅游局项目: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2006-)国家旅游局项目:新疆喀斯特湖旅游发展规划(2005-)地方规划项目:湖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地方委托: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05,已完成地方委托:西双版纳在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战略研究,2003-2004,已完成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2002-2003,已完成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01,已完成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1997-1999,已完成地方委托: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01,已完成地方委托:桂林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1999-2000,已完成。 · 保继刚等著:城市旅游——原理·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保继刚等著: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保继刚:走过三大洲,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保继刚等著:旅游规划案例,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保继刚、钟新民、AlanLew主编: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保继刚等: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保继刚、钟新民等: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保继刚、潘兴连、GeoffreyWall主编: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保继刚、彭华主编:韶关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广州:地图出版社,1996。· 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Stephen L.J. Smith 著,吴必虎译,保继刚校:游憩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Ⅰ 旅游理论、方法、综述· 保继刚: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反思及国际主题公园进入中国的透视,风景园林,2005年第2期,26-30。· 保继刚、甘萌雨:广州旧城城市游憩商业区比较研究,风景园林,2005年创刊号,80-83。· 宗晓莲、保继刚:解构纳西古乐神话——对一项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人类学分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保继刚、刘雪梅:房地产开发主导下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反思——以广州滨江东为例,规划师,2005年05期。· 张朝枝、徐红罡、保继刚:世界遗产地内索道乘客的特征、满意度及其影响——武陵源案例研究,旅游学刊,2005年03期。· 保继刚: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旅游学刊,2005年03期。· 保继刚、龙江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地理研究,2005,24(2):274-282.· 龙江智.保继刚: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8-83。· 刘雪梅、保继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生态学杂志,2005,24(3):348-353。· 李丽梅、保继刚:基于旅游者—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人地关系研究——以广西阳朔为例,中国旅游研究(China Tourism Research),2005,1(1):4-16·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1):85-92。· 朱竑,胡丽芳,保继刚:三峡旅游空间拓展影响下的湖北恩施旅游业发展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版),2005,44(1):112-116.· 田美蓉著(保继刚点评):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评判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12-19· 保继刚、郑海燕:苏州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研究,规划师,2004,11期:13-16。· 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保继刚、甘萌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及因素分析,地理科学,24(3):365-370。·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方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3):13-16,21。·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文献分析,世界地理研究,2003,12(4):78-83。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旅游学刊,2003,18(6):111-119。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旅游学刊,2003,18(5):26-34。· 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规划师,2003,7期:32-38。· 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现代城市研究,2003,4期:22-25。· 保继刚、徐红罡、李丽梅:从桂林旅游规划看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载: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保继刚、钟新民、刘德龄主编):21-35,2003,科学出版社。· 保继刚、陈勇、钟韵:桂林市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载: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保继刚、钟新民、刘德龄主编):147-158,2003,科学出版社。· 保继刚:西部旅游开发的四大问题,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1):5-6。· 保继刚、古诗韵: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形成与发展,人文地理,2002,17(5):1-6。· 保继刚、徐红罡、戴光全:“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地理研究,2002,21(5):608-616。· 朱竑、柳意云、保继刚:老工业城市的旅游规划探索,经济地理(增刊),252-257,2002。· 郑海燕、保继刚:桂林海外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经济地理(增刊),266-271,2002。· Jigang Bao, Chaozhi Zhang, Life Cycle Model in China "s Tourism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Danxia Mountain in Guangdong Province , Reg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Durban , South Afica ,2002.· Jigang Bao, Tourism geography as the subject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China , 1989-2000. Tourism Geographies 4(2), 2002, 148-152.· 古诗韵、保继刚: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科学,2002,22(4):489-493。·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地理学报,2002,57(1):96-106。· 保继刚、刘雪梅: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旅游学刊,2002,17(1):44-48。· 保继刚、文彤: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述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4):13-18。· 郑海燕、保继刚:广东省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3):70-74。· 保继刚、徐红罡、李丽梅、JohnAp:香港迪斯尼乐园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旅游学刊,2001,16(4):34-38。· Xu Honggang, Bao Jigang. A System Dynamics Study of Resort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 Tourism Region: A Case Study of Guilin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Thinking in Management, 250-256, Australia , 2000. Editors: G. Altmann, J. Lamp, P.E.D. Love, P. Mandal, R. Smith and M. Warren.· 丁健、保继刚:特类喀斯特洞穴旅游生命周期探讨——以云南建水燕子洞为例,中国岩溶,2000,19(3):284-289。· 李丽梅、保继刚: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4):45-49,54。· 保继刚、朱竑、陈虹:基于双赢战略的澳门-珠海旅游互动发展,热带地理,1999,19(4):348-352。· 保继刚、吴必虎、陆林:中国旅游地理学20年(1978-1998),载《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吴传钧、刘昌明、吴履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李贞、保继刚、覃朝峰: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地理学报,1998,53(6):554-561。· 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8,14(2):15-20。· 保继刚: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规划,建筑师,1998,6期,41-50。· 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规划师,1998,4期,59-65。· 保继刚: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地理学报,1997,52(3):237-245。· 保继刚:科学认识旅游业及旅游规划,广东旅游,1997,第2-3期,16-17。· 保继刚、陈云梅:宗教旅游开发研究——以广东南华寺为例,热带地理,1996,16(1):89-96。· 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人文地理,1996,11(2):37-42。· Fan Dai, Jigang Bao. The 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 A Case Study in Dali, Yunnan Province , China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6 ,( 2 ):132 -144 。· 刘晓冰、保继刚: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研究,1996,15(4):92-100。· 保继刚、彭华:旅游地拓展研究——以丹霞山阳元山景区为例,地理科学,1995,15(1):63-70。· 保继刚、蔡辉:旅游开发对南昆山的经济影响研究,人文地理,1995,10(2):18-24。· 李海东、保继刚:漂流专项旅游开发研究——以广东乐昌漂流为例,经济地理,1995,15(2):108-112。· 保继刚: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地理学报,1995,50(4):353-359。· 保继刚、彭华: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人文地理,1994,9(2):4-9。·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地理研究,1994,13(3):83-89。· 保继刚: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的空间竞争研究,经济地理,1994,14(3):93-96。· 保继刚:论旅游地理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1992,7(2):11-18。· 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学报,1992,31(4):133-136。· 保继刚、梁飞勇:海滨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经济地理,1991,11(2):89-93。· 保继刚: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在宾馆选址中的意义初探,人文地理,1991,6(3):36-41。· 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研究,1990,9(1):78-87。· 保继刚:首都几个重要公园游客量预测,北京旅游发展战略,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185-194。· 保继刚、楚义芳:七篇旅游地理硕士论文评介,旅游学刊,1989,4(1):62-66。· 保继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干旱区地理,1988,11(3):57-60。· 保继刚、唐新民: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初探,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5期,14-19。·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地理研究,1988,7(3):44-5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保继刚:旅游者行为研究,社会科学家(桂林),1987(6):19-22;另载:人文地理研究(吴传钧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294-304。Ⅱ 旅游开发· 保继刚、古诗韵:珠海市RBD发展研究,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p.10-15,保继刚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徐颂军、保继刚: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区域特征,经济地理,2001,21(3):371-375。· 保继刚、柳意云:武汉市主题公园发展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1):66-69。· 保继刚:珠江三角洲主题公园发展回顾,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2):15-19。· 保继刚、朱竑:珠海城市旅游发展,人文地理,1999,14(3):7-12。· 朱竑、保继刚:广东文化中的弊端对广州都市旅游的负面影响,岭南文史,1999年3期,59-61。· 保继刚、朱竑、刘晓冰:珠海市旅游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特区探索,1998,(5):19-21。· 保继刚:深圳市主题公园的发展、客源市场及旅游者行为研究.建筑师,1996,第70期,4-20,26。· Jigang Bao, 1996. Theme Parks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China . Abstract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2nd Annual Meeting , Charlotte , North Carolina .· 刘舸、保继刚:都江堰市旅游区位分析与旅游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994,14(2):86—88。· 保继刚:广东小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0(2):51—55。· 保继刚:深圳、珠海大型主题公园布局研究,热带地理,1994,14(3):266-272。· 保继刚:云南省旅游区划及其分区开发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5(增刊):40-48。· 保继刚、蔡静影:潮州旅游业:困境、机遇、发展,广东旅游,1993年12期,9-13。· Bao Jigang,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Shenzhen, Technical Program Abstracts of the 27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Washington.· 保继刚:深圳市客源市场、宾馆酒店与旅游资源对应开发关系,深圳市旅游发展规划(陈传康等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36-59。· 保继刚、王云鹏:德宏旅游区位分析及其资源开发研究,德宏经济,1990年,1、2期合刊,36-44。· 史静一、保继刚:遵义旅游区开发研究,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9期,24-28,37。· 保继刚、戴金荣:黔东南旅游资源开发探讨,贵州社会科学,1988年1期,41-45。· 保继刚、周之穗、唐新民:试析滇中“三湖一山一市旅游区开发的层次结构,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稿,1988年7期,16-22。· 保继刚、周之穗等:云南省旅游业开发,云南国土,1988年总第十三期,13-27 。
2023-08-29 11:49:501

赵小敏的科研成果

1、科研课题:已经主持完成各级各类课题40多项,包括:国际合作项目2个、国家级课题4个、省部级课题16个、横向课题20多个。现正在主持课题9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效应的机制研究(30760048)”(2)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3S”技术的农田土壤碳库演变机制研究(0630050)”(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江西省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潜力评价研究”(4)省部合作项目“鄱阳湖经济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5)农业部项目“江西省耕地地力评价研究”(6)其他有关农业信息技术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横向课题5个。2、科研奖励:(1)2002,获国土资源部土地规划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个:“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临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浮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排名第二)。(2)区域土地质量评价,赵小敏、郭熙等,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3)“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07年获农业部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3、发表论文: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其中近期的有59篇:(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国土地科学,2003,Vol.17(5),第1作者(2)鄱阳湖地区沙地遥感调查及治理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3,Vol.10(4),第1作者(3)鄱阳湖地区湖滩草洲遥感调查与综合利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Vol.25(1),第1作者(4)基于GIS的江西中低产田等级评价和改造研究,江西农业大学,2003,Vol.25(3),第1作者(5)洞庭湖洪涝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生态学杂志,2003,Vol.22(6),第2作者(6)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华北平原的适应性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3,Vol.27(5),第3作者(7)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其保护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Vol.25(6),第二作者(8)精确农业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在农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5).第2作者(9)土地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以山东省阳信县为例,李敏赵小敏,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0)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济效的途径,李敏赵小敏,农业工程学报,2004,20(3).-262-265(11)土地收益模型在基准地价评估中的应用,江立武赵小敏,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0-33(12)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4,2(3).-22-25,(13)江苏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对策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2004,3(4)(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探讨,国土资源,第二作者.2004(11).-24-27(15)GPS实时动态(RTK)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二作者.2005,27(1)(16)理想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学报,第二作者.2005,21(2)(17)县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以新建县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第二作者(18)Toxicityofcadmiumtosoilmicrobialbiomassanditsactivity:EffectofincubationtimeonCdecologicaldoseinapaddysoil,浙江大学学报:B卷英文版-2005年5期,第三作者(19)郝仕龙、李壁成、赵小敏,黄土丘陵小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2期,第三作者(20)汤江龙、赵小敏等,我国城市用地水平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4期(21)汤江龙、赵小敏,土地利用规划中人口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2期(22)郝仕龙、赵世伟、赵小敏,半干旱区雨水集流工程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3期(23)段萍、徐咏文、赵小敏,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遥感分析,地理空间信息-2005年4期(24)江西省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邵华、赵小敏等,2006,Vol.28(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5)数理统计法在城市土地级别验证中的实践研究,江立武、赵小敏等,2006,Vol.28(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6)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策研究,邓建宇、赵小敏等,2006,Vol.5(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7)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夏敏、赵小敏等,2006,Vol.22(4),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8)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以南京市讲宁区为例,夏敏、赵小敏等,2006,Vol.15(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9)江西省50年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李江华、赵小敏等,2006,Vol.28(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邵建英、赵小敏等,2006,Vol.28(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述评,于少康、赵小敏等,2006,Vol.23(2),国土资源科技管理(3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灵及其对策思考,郭宏慧、赵小敏等,2006,Vol.5(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陈文波、赵小敏等,2006,Vol.28(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4)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余敦、赵小敏,2007,Vol.35(32),安徽农业科学(3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Vol.27(11),生态学报(3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度研究,建平、赵小敏等,2007,Vol.21(5),中国土地科学(37)南昌市郊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朱美英、赵小敏等,2007,Vol.35(18),安徽农业科学(38)浅谈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黄茜、赵小敏等,2007,Vol.35(3),安徽农业科学(39)补充耕地约束体系研究,任青达、赵小敏等,2007,Vol.24(3),国土资源科技管理(40)农用地定级中样地法和修正法的比较研究,罗璇、赵小敏等,2007,Vol.29(3),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1)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夏敏、赵小敏等,2007,Vol.29(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42)对江西省赣州市政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思考,邓建宇、赵小敏等,2007,Vol.6(2),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3)鄱阳湖湿地整理与可持续管理探讨,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Vol.38(2),人民长江(44)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分析,蔡海生、赵小敏等,2007,Vol.12(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45)基于GIS技术的多目标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胡国瑞、赵小敏等,2008,Vol.24(9),农业工程学报(EI)(46)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模式的构建,孙雁、赵小敏等,2008,Vol.24(1),农业工程学报(EI)(47)GIS在环保型养猪业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赵小敏等,2006,Vol.22(9),农业工程学报(EI)(48)江西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余敦、赵小敏,2006,Vol.22(6),农业工程学报(EI)(49)铬Cr^6+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卢志红、赵小敏等,2008,第3期,中国土壤与肥料(50)对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周雪华、赵小敏,2008,Vol.10(2),资源与产业(51)江西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袁芳、赵小敏等,2008,Vol.17(2),生态环境(52)铅对旱地红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罗运阔、赵小敏等,2008,Vol.36(14),安徽农业科学(5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Vol.25(2),国土资源科技管理(54)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探讨,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Vol.7(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55)GIS支持下的江西省地震潜在危险度评价,林建平、赵小敏等,2008,Vol.30(1),江西农业大学学报(56)基于GIS的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邵华、赵小敏等,2008,Vol.30(6),江西农业大学学报(57)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马春花,2009,37(5),安徽农业科学赵小敏(58)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付清,200925(2),农业工程学报赵小敏(59)基于GIS的县域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以奉新县为例,龙惠芳、郭熙、赵小敏,中国园艺文摘,2009年1期(60)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若干问题探讨——以吉安市为例,张俞、赵小敏等,《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卷第2期4.专著和教材(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主编(1)(2)农地整理项目设计及后评价,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主编(1)(3)区域土地质量评价,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主编(1)(4)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地质出版社,2006,主编(1)(5)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格局特征与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主编(2)(6)地质与地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5月,副主编(1)
2023-08-29 11:50:041

李山的发表论著

旅游领域论文:1、李山、蒋轶红、吴兵、杨晓曦,2001,中国城市居民旅游感应空间研究-以上海为例,旅游学刊,(1),16(1):22-26。2、王铮、周嵬、李山、王瑛、黄涛、蒋轶红,2001,基于铁路廊道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场域分析,地理学报,(3),56(2):206-213。3、王铮、蒋轶红、王瑛、李山、王莹、翁桂兰,2002,旅游域模型及其结合GIS的应用,旅游学刊,(3):17(2):57-62。4、吴兵、李山,2002,成都市民旅游感应空间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9-46。5、李山,2002,基于PRED协调的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建设初探-以风景名胜区索道建设为例,人文地理,(10),17(5):7-11转40。6、王铮、王莹、李山、翁桂兰、宋秀坤,2003,贵州省旅游业区位重构研究,地理研究,(5),22(3):313-323。7、邓悦、王铮、刘扬、李山、周嵬,2003,旅游集散地规划的地计算模型及案例,地理学报,(9),58(5):781-788。8、李山、毛可晶、王铮,2004,面向对象的景区总体规划研究,人文地理,(9),19(4),8-13。9、翁桂兰、王铮、李山、王莹,2004,地方旅游业战略规划模式研究-以贵州省镇远县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3(5):73-76。10、王铮、李山,2004,论旅游区的文脉,地域研究与开发,23(6):65-68。11、刘丽、李山、王铮、何有缘、刘娟,2004,论旅游业的关系营销,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4-58。12、李山、王慧、王铮,2005,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研究,人文地理,(4),20(2):51-56。13、李山、王铮,2006,旅游地品牌化中的旅游形象与旅游口号,人文地理,已录用。14、李山、洪基军,2006,论旅游景区的电影艺术属性,地域研究与开发,已录用。其他领域论文1、 陈中原、洪雪晴、李山、王露、史晓明,1997,太湖地区环境考古,地理学报,(3),52(2):131-137。2、 李山、施莲莉、陈中原、洪雪晴,1997,太湖平原地理环境变化对良渚文化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环境遥感考古专辑),12:63-70。3、 王铮、蔡砥、李山、郑一萍、王莹、吴兵、黎华群、陈建国,2003,中国SARA流行的季节性风险探讨[J],地理研究,22(5):541-550。4、 王铮、蔡砥、李山、杨妍、黎华群、毛可晶,2003,SARS流行期的天气学尺度分析[J],第四纪研究,23(6):692-701。5、 王铮、李山、蔡砥、刘扬,2003,全国“非典”风险与分区分期防疫的可能性[J],科学新闻,第11期31-32页(2003年6月10日出版)。6、 王铮,李山,蔡砥、刘扬、吴兵、王莹、郑一萍、陈建国、黎华群,2004,SARS流行期的气候学尺度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4(3):67-72。著作:1、 王铮主编,李山、刘扬副主编,2004,城市与区域管理分析的地计算研究-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北京。2、 李山主译(Zongqing Zhou〔美国〕著),2005,旅游电子商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08-29 11:50:181

韩伯棠的目录

基本资料个人概况工作经历科研方向承担科研情况所获奖励出版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姓名:韩伯棠 出生年月:1949年11月聘任博导时间1998年9月所在单位:管理与经济学院所在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1978.2--1982.1 延边大学数学系本科 专业:数学;1982.3--1985.3北京工业学院应用数学系硕士研究生 专业:应用数学;1985.3--1988.5北京工业学院应用数学系博士研究生 专业:应用数学;1995.10--1996.9 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工商学院访问学者 专业:管理科学;1988.5-- 现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伯棠教授主持和承担过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状况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不确定性群组决策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教育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践环节改革研究》;企事业单位项目:《首汽股份公司战略规划》《北京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分析》,获得了很好的学术效果和社会效应。韩伯棠教授近期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9月第9期);《基于熵理论的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度评价》(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3卷第3期);《熵权法优属度矢量模型于高新区发展评价》(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13卷第3期);《知识生产函数研究与实践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期);《区域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 年第4期);《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体系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第8期);《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密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4期);《知识溢出下高新技术虚拟R_D团队运作模式研究》(科学技术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2期);《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省域知识溢出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10期);《凯尼尔斯知识溢出蜂巢模型的修正与对比实证》(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11期);《技术溢出——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福利研究》(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0期)等。并出版相关学术专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状及二次创业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日).除此以外,韩伯棠教授在数学理论研究和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先后在《应用数学学报》和《科学通报》上发表了《Kn(1,m)的色性》、《q-树的重构》、《q-树的色性》、《qk-树的色性》等论文,这些论文均被EI或《美国数学评论》所收录。 [1]《管理运筹学》被评为研究生指定教材,教育部,2004年;[2]《管理运筹学》被定为该专业本科生核心课程教材,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04年;[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研究》获得北京市教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委,第一名,2004年;[4]《云南省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五华科技园“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研究》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昆明市政府,第1名,2006年;[5]《管理运筹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教委,2006年;[6]《管理运筹学》被评为全国精品课程,国家教育部,2006年;[7]“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中,获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委,独立获得,2006年;[8]“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中,获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委,独立获得,2007年;[9]“2005年北京市教育创新工程活动”中,获“教育创新标兵”称号,北京市总工会,独立获得,2006年。[10]《战略管理》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北京市教委,2007年;[11] 荣获北京市高校孟二冬式的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教育工会,2007年[12] 第三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教育部,2007年[13] 带领的“管理运筹学及决策模拟课程教学团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08[14] 带领的“管理运筹学及决策模拟课程教学团队”获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08 主要有:《管理运筹学》 ,《经济与管理基础》,《运作管理》和《管理科学战略角度的审势》。韩伯棠教授目前主持和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状况研究(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不确定性群组决策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教育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践环节改革研究》;企业项目:《首汽股份公司战略规划》(2002.10.30)获得了很好的学术效果和社会效应。韩伯棠教授近期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新思考》,《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关于MRPⅡ系统开发中的关键问题的解决》,《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基于.net的C/S与B/S混合结构的MIS开发研究》,《Fuss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City Risk》,《Intranet环境下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新型DSS》,《以客户为中心的大型制造企业MRPⅡ建设》,《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集成中的应用》,《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
2023-08-29 11:50:311

李凡的主要论著

1.李凡,黄耀丽,郑坚强等. 探幽大旗头——历史、文化和环境研究. 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5.(获2003~2006年度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李凡. 从清代佛山“万真观”到“城隍庙”的空间文化含义的解读. 热带地理,2011,31(5).3.李凡,朱竑,黄维. 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 人文地理,2010,25(4).4.李凡,朱竑,黄维. 从祠堂视角看明至民国初期佛山宗族文化景观的流变和社会文化空间分异. 地理科学,2009,29(6).5.李凡,司徒尚纪. 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 地理研究,2009,28(6).6.李凡,朱竑. 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人文地理,2009,24(1).7.李凡,司徒尚纪. 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在佛山传播的空间透析——以教堂景观为视角. 热带地理,2009,29(5).8.李凡,符国强,齐志新. 基于GIS的佛山城市文化遗产景观风险性的评估. 地理科学,2008,28(3).9.李凡. 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1).10.李凡,黄耀丽. 区域间城市旅游经济的溢出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旅游学刊,2008,23(5).11.李凡,司徒尚纪.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学视角——以佛山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6).12.李凡,司徒尚纪. 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文献分析. 人文地理,2007,22(1).13.李凡,蔡桢燕. 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 旅游学刊,2007,22(1).14.李凡,金忠民. 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 人文地理,2002,17(5).
2023-08-29 11:50:451

杨新军的科研情况

(一)代表性科研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101008 )旅游空间演化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主持人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2004D11 ,主持人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近现代西北城市结构演变与优化模式研究, 2000 年结题( 20003068 ):第二完成人4. 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技术负责人5. 安阳殷墟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项目,技术负责人, 2001 年 12 月6. 西安市旅游“十五”计划和总体规划,技术负责人, 2001 年 6 月7. 西安市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负责人, 2003 年 4 月8. 湖北襄阳鹿门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负责人, 2000 年 4 月9. 山西省运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负责人, 2002 年 6 月10. 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 2003 年 7 月11. 临潼区旅游发展规划与招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负责, 2004 年 12 月12 .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子课题负责人, 2006 年 4 月13 .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998-2015 ),项目经理, 1998 年 8 月(二)代表性论著1. 杨新军 , 区域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92. 杨新军、马晓龙,大西安旅游圈:国内客源空间分析及构建,地理研究, 2004 ( 5 ): 695-7043. 杨新军、马晓龙,旅游目的地区域及其空间结构研,地理科学, 2004 ( 5 ): 620-6264 . Cui Fengjun,Yang Xinj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eroiusly - polluted cities - Taking Benxi City as an exampl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8(4), 105-1125.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人文地理, 1998 ( 2 ) 43-466. 杨新军、祁黄雄,城市旅游开发阶段性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地理, 1998 ( 4 ): 115-1187. 杨新军、牛栋、吴必虎,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经济地理, 2000 ( 4 ): 105-109 , 1188. 杨新军,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对策,中国软科学, 2001 ( 5 ): 95-999. 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人文地理, 2004 ( 1 ): 76-81 ,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 杨新军、李同升,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通报, 2004 ( 3 ): 74-7911. 马晓龙、杨新军,中国 4A 级景区:空间分析与产业配置,经济地理, 2003 ( 5 ): 713-716 ,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2. 杨新军、崔凤军,地段地理学及其实践意义,干旱区地理, 1998 ( 4 ): 9-1513 . 杨新军、张祖群,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的 RMIP 拓展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 19 ( 2 ): 116-12114 .杨新军、曹明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现状、类型与展望,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 24 ( 4 ): 1-4 ,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技管理》全文转载15 .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旅游产业结构合理性 SSM 分析,人文地理, 2005 , 20 ( 1 ): 49-5216 .杨新军、霍云霈,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 19 ( 1 ): 42-4617 .杨新军、刘军民,城市旅游开发的产品类型与空间格局,西北大学学报, 2001 ( 2 ): 131-13618 .杨新军、宋辉,中国西部特种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西北大学学报, 2005 ( 4 ): 463-46619 .杨新军等,我国西部省(区)旅游资源组合态势及其开发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5 ( 5 ): 115-12020. 张祖群、杨新军,基于文化景观的旅游利益主体互动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 1 ): 13-1621. 张祖群、杨新军,国家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的三维培育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 4 ): 75-7922. 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分析 — 兼论西安咸阳旅游一体化,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 3 ): 83-8623. 马晓龙、杨新军,高级别旅游景区的关联性分析——以中国 4A 级旅游区(点)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 2 ): 233-23724. 张祖群、杨新军、赵荣,西部地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重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 2004 ( 4 ): 88-9325 张宏、杨新军等,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对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启示,人文地理, 2005 , 20 ( 3 ): 103-10626 .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竞争合作博弈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 2 ): 94-9727.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主编, 2001 年 11 月28. 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材,人文地理学,参编第九、十章,约 5 万字29. 中国旅游地理,科学出版社,参编第十、十一和十二章,约 7 万字获得奖励情况 1. 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市 1999 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获奖人2. 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市 2001 年科技进步三等奖,集体奖,主要参加者3.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对策,中国管理科学院 2000 年度学术成果优秀奖4.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研究,陕西省第七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5. 西北大学第 6 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20046.中国 4A 级景区:空间分析与产业配置,中国首届《旅游管理》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57.关中星火产业带规划发展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 4 完成人。8.我国西部省(区)旅游资源组合态势及其开发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该学报 2005 年第 2 期封二有公示)
2023-08-29 11:50:591

李雪松的论 文

国内期刊论文 李雪松,李婷婷,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李雪松,李婷婷,孙博文,2014年,“一主两副”战略下江汉平原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六期:19-24页. 李雪松,孙博文,夏怡冰,2014年,“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科技管理研究》,第15期:50-55,65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生态补偿视角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保险研究》,第五期:13-20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属性及政策演进:一个分析框架,《改革》,第四期:17-25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长江中游地区市场整合测度——基于湘鄂赣皖四省面板数据的分析,《江西社会科学》,第三期:34-40页. 李雪松,张杰平,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第一期. 李雪松,孙博文,2014年,基于层次分析(AHP)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以武汉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第四期:171-176页. 李雪松,孙博文,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八期:996-1003页. 李雪松,夏怡冰,2012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价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六期:809-815页. 李雪松,叶小俊,2011年,资源整合、制度创新与发展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环保产业为例,《生态经济》,第九期:121-125页. 李雪松,李林鑫,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给机制的博弈分析,《生态经济》第五期:31-34页. 李雪松,高鑫,2009年,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中国软科学》,第四期:87-91页. 刘普,李雪松,2009年,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第三期:68-71页. 李雪松,2009年,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城市湖泊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环境科学与技术》,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湖泊保护与两型社会建设论坛专刊:60-66页. 李雪松,2008年,新时期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创新,《生态经济》,第12期:28-31页. 李雪松,2008年,论循环经济下的水资源法律调整,《生态经济》,第10期:83-86页. 李雪松,伍新木,2007年,我国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构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二期:293-297页. 李雪松,伍新木,2007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经济评论》,第一期:72-77页. 案例及实践型论文 李雪松,2014. “买或不买——一个煤矿机械公司采购部经理的决策困境”,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李雪松,2013.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企业环境责任——康菲溢油事件调查”,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李雪松,2011. “酿造更美好世界”——ABlnBev公司的绿色管理与社会责任”,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 李雪松,2010. 武汉人的碧水梦——“武汉水专项”运营管理案例,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 国际会议论文 李雪松,中国水资源安全评价与政策分析, 中国国际水法论坛(CIWL),福建厦门厦门大学,2014.5. 李雪松,孙博文,个体性社会资本、集体性社会资本与自评健康——基于2011年CHARLS的微观数据分析,第十届华人海耶克学会年会暨创业家精神与经济转型学术研讨会,台湾台中逢甲大学,2014.8.
2023-08-29 11:51:231

白凯的学术研究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客流跟踪的旅华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研究”(40901077),2010-2012.2.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国家地质公园品牌特质及市场再定位发展战略研究”(2010KRM96),2010-2011.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创新与优化发展战略研究”(08E017),2008-2009.4. 陕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基于博弈均衡的陕南旅游业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2009Z020),2009.5.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农村旅游休闲资源深度开发研究”(08L09),2008.6.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宗教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研究”(09W27),2009.7. 教育部关工委项目“就业压力下在校大学生行为响应及调控机制”,2010.8. 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子项目“华人本土视角下的服务性企业组织形象研究”,2009-2010.9. 陕西师范大学理科重点研究项目“旅游流井喷效应的时空演化机理研究-以陕西省为例”,2009-2010.10. 陕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研究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基础核心课程优化研究”,2010.11.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评价项目“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2005.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40271037),2004-2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东-西递进演化机理研究”(40771058),2008-2010.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省提升旅游特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06E004Z),2006-2007.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图像的陕西大型景区三维虚拟旅游研究”(2006D03),2007-2008.5. 陕西省旅游局委托项目“陕西省旅游总体规划项目”主要参研人员,主要参编市场分析(第二),2006.6. 陕西省政策咨询委员会项目“陕西红色旅游开发战略研究”,2005.7. 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丝绸之路跨国旅游精品路线研究”,2006.8. “西安周至翠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主要参编人员,2005.9. “大明宫遗址区区域发展与产业规划”项目(第三),市场调查与分析,2008. 1.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等. 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J].地理学报,2010,65(2):244-255.2. 白凯,吴成基.论旅游地生态旅游文化系统之构建[J].干旱区地理,2010,33(1): 144-149.3. 白凯,孙天宇. 旅游景区形象共生互动关系研究-以西安曲江唐文化旅游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0,30(1):162-166.4. 白凯,郭生伟. 旅游景区共生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及口碑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10,25(1):53-58.5. 白凯.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表现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2):36-40.6. 白凯. 城市民族旅游社区的外部认同研究-以西安回坊伊斯兰传统社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69-174.7. 白凯,马耀峰.旅游者购物偏好行为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11):52-57.8. 白凯等.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5):48-52.9. 白凯,李天顺. 国际旅游者出游的隐性相关因素分析-以我国主要入境客源国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5):34-39.10. 白凯,孙天宇,郑鹏.基于认知地图的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2):313-319.11. 白凯,孙天宇,谢雪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号隐喻关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资源科学, 2008, 30(8): 1184-1190.12. 白凯,吴成基,陶盈科.基于地质科学含义的国家地质公园游客认知行为研究-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7,30(3):438-443.13. 白凯. 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位研究述评-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分析[J]. 旅游科学,2009,23(2):9-15.14. 白凯,马耀峰等.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8,22(1):22-28.15. 白凯,吴成基,苏慧敏,等.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 25 (6): 76-79.16. 白凯,马耀峰.入境旅游者体验质量动态评价研究-以西安入境欧美旅游者为例[J].城市问题,2007(2):96-100.17. 白凯,马耀峰.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形象认知的实证研究-兼论北京奥运旅游形象建设[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115-119.18. 白凯,吴成基.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市场拓展策略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3):104-108.19.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 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质量评价性研究-以北京入境游客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5):54-57.20. 白凯,马耀峰,周忠学. 入境游客消费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3): 66-71.21.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 北京市入境游客感知行为研究[J].消费经济,2005,21(3):63-72.22.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旅华法国游客认知及偏好行为研究[J].经济纵横,2005(11):18-21.23.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 信息刺激对旅华游客决策影响度研究-以西安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58-62.24. 白凯,孙天宇.旅游后悔心理形成的因素探析[J].统计与决策,2008(12):109-111.25. 白凯,张春晖. 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特征研究-以西安长安区“农家乐”为例[J].财贸研究,2009,20(3):114-120.26. 白凯,吴成基. 基于迁移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时间教学模式的建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137-142.27. 白凯,原勃.扎根理论下的印象分析[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19.28. 陈楠,白凯等. 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J]. 旅游学刊,2008,23(6):24-29.29. 杨瑞,白凯.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西安市大学生为例[J].人文地理,2008,23(5):104-107.30. 原勃,白凯. 创意旅游理论及实践[J].城市问题,2008(11):97-101.31. 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J].旅游科学,2007,21(3):27-31.32. 杨瑞,白凯. 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因子分析-以西安市大学生为例[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1):81-85.
2023-08-29 11:51:401

何艳的学术简介

1. 主持的项目包括:(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临空经济区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70903011)。(2)主持:辽宁省社科项目《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合理化研究》(L09DJL039)。(3)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海外并购的风险测度及调控机制研究》(2009B039)。(4)主持:大连市社科基金项目《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联状况与促进机制研究》(09DLSK010)。(5)主持: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基金《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关联的研究》。(6)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临空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研究》2011.01-2012.12(2011jytq032)。(7)主持: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远城区城镇化路径研究》(11093),2012.01-2013.062.出版的著作与教材(1)第一著者:《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溢出效应——基于产业关链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12月版。(2) 第二著者:《国际市场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3) 第三著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3.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溢出效应——基于产业关联的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2)《属地化改革后民用机场运营效率的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3期,pp.118-122(3)《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聚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3期(4)《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研究》,《江苏商论》,2011年第4期(5)《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2期(6)《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布局的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5期,152-154(7)《我国国际机场运营效率研究》,《物流科技》,2011年第5期(8)《大连市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联机制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5期(9)《FDI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出口溢出效应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10)《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10)
2023-08-29 11:51:531

史本林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共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分别是:1.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5BJJ012);2.伏牛山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与县级联动管理研究(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20FJJ023);3.可持续发展制约下的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自选224700004);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河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07BJJ016)。5.能源植物培育与种植优化研究(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08A180024)。6.河南省旅游地域组织研究(河南省政府研究决策项目B382)。7.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河南省政府研究决策项目B102)。(二)主持市级科研项目5项:1.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5-GH-97);2.商丘市人口最大承载量研究(商丘市科技厅项目200240001);3.河南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研究(省社科联划办项目思SKL-2005-1179);4.河南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问题研究(省社科联划办项目XLI-2002-023);5.水矿资源缺乏区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化增收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GH-109)。另外,参加厅级科研项目6项。专著1部:《生态旅游发展研究》,参编教材1部:《河南地理》。获省级二等获2项,厅级一等奖5项。(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部分):1.《河南省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研究》,独著,《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4,中文核心。2.《旅游概念规划理论探讨》,独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中文核心。3.《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谋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独著,《生产力研究》,2006.2,中文核心。4.《河南省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河南大学学报》,中文核心。5.《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生态经济》,中文核心。6.《林州市旅游形象策划》,《信阳师范学院学报》,中文核心。7.《商丘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措施》,《河南科学》,科技核心。8.《伏牛山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资源开发与市场》,人文社科核心。9.《河南省旅游资源地域组织研究》,《经济地理》,国家一级。10.《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初探》,《生态经济》,中文核心。12.《旅游营销策略管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中文核心。13.《会展旅游的系统分析》,《云南社会科学》,中文核心。到目前为止,共发表关于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40篇。
2023-08-29 11:52:061

戴光全的保继刚,

徐红罡, 戴光全. “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 地理研究, 2002, 21(5): 608-616.17. 郑海燕, 徐红罡, 戴光全. 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苏州为例. 人文地理, 2003, 18(2): 55-59.18. 张骁鸣, 戴光全, 保继刚. 从事件旅游角度对SARS进行“后危机管理”研究(笔谈). 旅游学刊, 2003, 18(4): 7-8.19. 戴光全. 国际会议市场细分及其特点. 中国会展, 2003(6月), (12): 44-45.20. 保继刚, 戴光全. 西方会议会展与会议旅游——发展简况、研究简介与国际机构. 中国会展, 2003(7月), (14): 57-59.21. 戴光全. 旅游关系营销:旅游营销创新的一个概念性框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4(4): 9-13.22.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旅游学刊, 2003, 18(5): 26-34.23.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下). 旅游学刊, 2003, 18(6): 111-119.24.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文献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12(4): 78-83.25. 李志刚, 戴光全. 国际会议安全管理初探——以桂林2002博鳌亚洲旅游论坛为例. 旅游学刊, 2004, 19(3): 72-76.26. 戴光全.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节事活动的系列化运作. 社会科学家, 2004, (3): 82-84, 86.27. 戴光全, 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方法.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5(3): 13-16, 21.28. 朱竑, 李鹏, 戴光全. 科技与旅游结合模式探析. 广东科技, 2004, (4): 24-26.29. 戴光全, 张骁鸣. 生态旅游区容量控制的三维框架. 规划师, 2004, 20(11): 101-105.30. 朱竑, 戴光全, 保继刚.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13(4): 94-101.31. 戴光全, 杨丽娟. 体育旅游及其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6(1): 68-74.32. 周常春, 戴光全. 大型活动的形象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博会为例. 人文地理, 2005, 20(2): 38-42.33. 宗晓莲, 戴光全. 节事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其旅游影响——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旅游人类学解读. 思想战线, 2005, 31(2): 134-140.34. 朱竑, 戴光全. 经济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东莞市为例. 旅游学刊, 2005, 20(2): 41-46.35. 戴光全, 保继刚. 大型事件活动的特点和场馆的性质转变——昆明世博会和顺德花博会的案例. 热带地理, 2005, 25(3): 258-262.36. 戴光全, 杨丽娟. 慎用“节庆”的名义. 中国会展, 2005, (17): 54-56.37. 杨丽娟, 戴光全(点评). 城市体育旅游产品及其产品策略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6(5): 14-17, 99.38. 戴光全, 杨丽娟. 花博会 让陈村如此美丽——记广东顺德陈村花博会与花经济. 中国会展, 2005, (21): 46-48.39. 戴光全, 江璐明, 杨丽娟. 科学、规范、全面、高质、完整——广州增城市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体会. 旅游学刊. 2006, 21(2): 9-10.40. 戴光全, 保继刚. "99昆明世博会对昆明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 人文地理, 2006, 21(1): 29-33.41. 戴光全. 节庆: 生命之根植何处? [论坛, 答记者问] 中国会展, 2006, (9): 26-29.42. Peng, Q., G. Q. Dai and H. Yue. The Competency Model for Middle and Senior Managers in High Star-rating Hotels in China.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06, 2(1-2): 116-129.彭青, 戴光全, 岳辉. 中国高星级酒店中高层管理者素质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 2006, 2(1-2): 104-115.43. 戴光全, 张骁鸣. 从TPC谈会展产品和管理的属性. 中国会展, 2006, (21): 54-55.44. 戴光全, 保继刚. 昆明世博会效应的定量估算——本底趋势线模型. 地理科学. 2007, 27(3): 426-433. (6月)45. 戴光全, 保继刚. 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以昆明市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26(4): 58-61, 78. (8月)46. 戴光全, 宋秀卿. “大观园”的后遗症——大型会议活动“后会议效应”的调查. 中国会展, 2007, (19): 26-31. (10月)47. 戴光全, 张骁鸣. 参展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从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谈起. 中国会展, 2008, (1): 46-47. (5月)48. DAI Guangquan, BAO Jig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grated Impact Index of Mega-event —A Case Study of Expo "99 Kunm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 18(3): 214–223. DOI: 10.1007/s11769-008-0214-2.
2023-08-29 11:52:201

伍光和的个人作品

伍光和,蔡运龙.《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仇方道,伍光和.甘肃省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类型与开发模式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3,26(4)329-333伍光和,潘晓玲.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星球地球出版社,2002;仇方道,伍光和.甘肃省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战略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4):14-18伍光和,王文瑞.地域分异规律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耕还林还草[J].中国沙漠,2002,22(5):439-442杨根生,董光荣,曲耀光,张景光,伍光和.关于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带地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情况与建议[J],中国沙漠,2002,22(5):416-427杨根生,董光荣,赵兴梁,曲耀光,李栋梁,伍光和.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不宜大规模开垦[J].中国沙漠,2002,22(5):409-415申元村,汪久文,伍光和.中国绿洲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1):1-8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伍光和等.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J].地学前缘,2002,9(2):321-328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伍光和等.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3):314-319潘晓玲,伍光和等.《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地理与资源利用》,科学出版社,2001申元村,伍光和等.《中国绿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伍光和,张英. 中国绿洲地域系统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3)1-10赵济,陈传康,伍光和等.《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王静,丁其涛,伍光和.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农业的自然基础及最适宜集水类型的划分[J].中国沙漠,1999,19(4):384-389伍光和等.《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伍光和等.《甘肃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伍光和.甘肃省自然资源区划 载《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甘肃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魏虹,赵松岭,伍光和.黄土高原半干旱集水农业的气候学初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1996,10(1):64-70伍光和.关于空间地理规律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48-49伍光和,姚永玲,乃成龙.甘肃中部城镇发展的自然基础[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22(4):59-65Wu Guanghe et al. The Mountain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rid Land of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1994.01伍光和等.陇海——兰新地带西段城镇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中国商业出版社,北京,1994赵松岭,伍光和等.甘肃省榆中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副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伍光和等.中国干旱区山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03-04冯维波,伍光和.试论自然资源系统的基本特征[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4):1-6伍光和.黄土高原重点县综合治理与发展规划中的地域分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6(1):1-7郭绍礼,伍光和等.《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问题研究》(副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徐建华,伍光和等.甘肃黄土高原区农业生态气候条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01伍光和.论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的高原地带性规律[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07伍光和等.《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伍光和等.《柴达木盆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2023-08-29 11:52:341

王爱民的主要论文

1. 王爱民. 甘肃省2000年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生物资源.载:《甘肃省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甘肃:甘肃省科技出版社,1989. 225~2422. 王爱民.榆中县农户土地利用系统研究.载:《甘肃省榆中县综合整治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91~105.3. 王爱民. 农业政策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对策. 载:《地理学与农业地理学发展》,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33~344. 王爱民. 从层次和发展的观点看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载:《西北地区国土整治与地理学发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230~2085. 王爱民. 地理科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高等理科教育研究,1992,(3)。6. 王爱民.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区域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构想.教学与研究,1994(1):29~337. 王爱民等. 统筹规划,远近接合,系统搞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高等理科教育研究. 1994(4): 67~728. 王爱民著.兰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9. 王爱民. 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9(1):110~11310. 高翔,王爱民,安成谋.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践与西部发展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增刊):55~5811. 牛慧恩,王爱民,张旺锋等. 秦王川地区城市发展布局可行性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3):45~48
2023-08-29 11:52:481

李向民的部分论文

1旱作苹果园深沟施肥效益分析(I. 土壤水分),水土保持通报,1993,13(5):44-482喷施亚硒酸钠对茶叶含硒量的影响,茶叶科学,1996,16(1):19-233旱作果园深沟施肥对苹果树根系分布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1998,18(4):590-5944土施硒肥与茶叶含硒量和产量的关系,西北农业学报,19965秦巴山区饮料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西北植物学报,19976陕南黄褐土茶园氮肥经济施用量研究,茶业通报,1989,11(4):9-107陕南富硒茶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环境科学学报,1989,9(3):277-2838陕西茶园土壤类型与茶树生长,西北农业学报,19989论陕西粮食生产潜力及发展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10黄土高原沟壑区水肥因子对冬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309-31111娄土中小麦所施氮肥的去向研究,陕西农业科学,1991(5):13-2012沙打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与生产实践,西北植物学报,1991,11(5):173-17713陕西汉中黄泥巴丘陵区油橄榄土宜的研究,西北农学院学报,1982(1):19-2814陕南茶区的硒,中国茶叶,1989,11(5):36-3715陕南黄褐土茶园氮肥经济施用量研究,陕西农业科学,1989(6,总223):24-2516Affection of Deep-ditch Manuring Method to Apple Root System Pattern in Arid-farming Orchard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Proceedings of SEDF97,Xian,China,199717旱作苹果园深沟施肥效益分析(II. 土壤养分),水土保持通报,1993,13(5):49-5318南郑县茶叶生产现状分析及持续发展措施,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9话说陕西富硒茶,科技兴陕,199620陕南茶区氟背景值的研究,中国茶叶,1989(4):2221日本辐射育种场简介,生物科学信息,1989,1(1):622陕西省粮食持续发展刍议,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23优化矿区生态条件与景观建设,陕北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讨会,199624晋陕蒙接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和重建刍议,陕北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讨会,199625论富硒果品的适宜含硒量,食品科技动态,1996,(7总431):1-6
2023-08-29 11:53:031

刘旺的教学情况

一、主讲课程(一)本科生教学1、《旅游经济学》,每周4学时,3届,约160人。2、《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每周4学时,2届,约120人。(一)研究生教学1、《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每周3学时,3届,8人。二、实践性教育1、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6-8名,3届,约30人。4、指导研究生2-3名,3届,8人。学术情况(近5年来主要科研成果):一、论文1、甘孜州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1)。CSSCI核心期刊。2、旅游线路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6)。CSSCI核心期刊。3、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人文地理,2004年(3)。CSSCI核心期刊。4、北京市人居环境区位差异及对居住建设的启示,华中建筑,2004(1)。5、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空间偏好,地理研究,2003(6)。6、 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5)。CSSCI核心期刊。7、西方城市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模型的评述,地理科学进展,2004(1)。8、北京市城市内部居住环境的区位优势度研究,地理学报2005年第1期9、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0、政府行为与遗产地保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7期。中文核心期刊。11、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行为特征,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12、旅游资源保护激励机制探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CSSCI核心期刊。13、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旅游规划,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CSSCI核心期刊。14、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CSSCI核心期刊。15、旅游资源保护激励机制探析(人大复印),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6年第1期。16、文化权理论在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旅游科学》,2008(2)。17、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旅游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18、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研究,开发研究,2008年(1)19、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0、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内生困境及治理路径(外校),旅游科学(CSSCI),2009年卷2期,CSSCI收录。21、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困境及治理路径研究——基于资源系统特殊性的深层次考察,《狮山论坛2009——四川师范大学旅游教育与旅游研究》2009年卷9期。22、旅游发展与风景名胜区治理模式的制度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CSSCI) 2009年卷10期,CSSCI收录。二、课题1.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制度安排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07,项目主持人。2.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区域旅游产品优化——以成都市为例(四川省教育厅课题),2006,项目主持人。3.平昌县江口水乡水利旅游总体规划,2007,项目主持人。4.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四川省教育厅课题),2006。独立研究。5.四川农家乐研究,2006,项目主持人。6.平昌县江口水乡旅游区总体规划及可研报告,2007,项目主持人。7.石棉县旅游产品开发引动方案策划,2007,项目主持人。8.日韩旅游市场调研报告,2007,项目主持人。9.公共财政政策与乡村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008,项目主持人。10.石棉县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行动方案,2008,项目主持人。11.仁寿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项目主持人。12.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与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四川省三个民族村寨为例,2008,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项目主持人13.康南片区旅游线路产品规划, 2009,项目主持人。14.金川县观音庙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9,项目主持人。15.乾隆御碑开发策划,2009,项目主持人。16.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双赢”的调控机制研究,2009,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主持人。17.导游命题与阅卷,2010,项目主持人。18.旅游人力资源调整,2010,项目主持人。19.金川县桂品旅游村规划,2010,项目主持人。20.旅游人才资源调查,2010,项目主持人。21.遂宁市船山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0,项目主持人。
2023-08-29 11:53:291

张建萍的个人简历

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    学习简历:  1983-1987,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获学士学位  1987-1990,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9-2011,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0-1996,就职于海南省开发建设总公司,从事翻译兼市场管理工作,获中级翻译职称  1996-2004,就职于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从事旅游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管理学副教授职称  2004-2006,就职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从事生态旅游、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6至今,就职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生态旅游、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建萍老师长期从事生态旅游、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独立完成《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系统的构建与实证研究》、《生态旅游》、《旅游环境保护学》等专著和教材7部;已在《旅游学刊》、《地域研究与开发》、《经济地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旅游论坛》、《社会科学家》等十多家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生态旅游、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旅游环境保护、休闲等研究方面的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旅游局、海南省教育厅等省部级研究课题10多项。    张建萍老师是我国较早从事生态旅游和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及教学工作的学者。2001年出版的专著《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生态旅游方面的学术专著,该专著构建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体系,并结合海南的案例进行了实践研究,该专著先后印刷三次,在行业内获得了较好的声誉。08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材《生态旅游》,是国内生态旅游方面的唯一一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先后被山东大学 、云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青岛大学、四川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多所院校作为讲授“生态旅游”的重要参考资料或指定教材,有些相关专业也把该书作为报考研究生的必备参考书籍。本书出版后,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印刷了三次,印数达12000册,旅游专业权威学术期刊《旅游学刊》曾于封面进行了专门介绍和推介。    张建萍老师近些年开始转入新的研究领域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并将生态旅游和环境解说和环境教育相结合,着重研究生态旅游区的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问题,并以此为主题完成了博士论文,出版了学术专著《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系统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这是国内有关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的第一部系统专著。
2023-08-29 11:53:421

李蕾蕾的论著目录

1.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专著,22.8万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另于2006年以《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为书名再版ISBN 7-80653-059-2)期刊(报纸)论文2. 保继刚,李蕾蕾,旅游区域研究方法,《地理译报》,1992 年第1期:53-58页3. 陈传康,许学工,李蕾蕾,俞孔坚,牟光蓉,产业园林研究案例,《观光管理》(台湾),1992年12月号:93-119页。4.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人文地理》,1993年第1期:23-27页。5. 陈传康,李蕾蕾,潮汕美食文化与美食旅游,《沿海新潮》(汕头),1993年第3期:54-58页。6.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沿海新潮》(汕头),1994年第4期:30-33页。(入选《中国新世纪理论文献》)。7. 李蕾蕾,深圳旅游景点的形象定位策略,《深圳商报》,1995.1.2.第十四版。8.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旅游学刊》,1995年第3期:29-31 页。9. 李蕾蕾,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旅游学刊》,1995 年第4期:16-20 页。(另载于《沿海新潮》(汕头),1995年第6期:62-65页)10. 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地理研究》,1995年第3期:69-73页。(另载于《人文地理》,1996年第2期:8-11页)。11. 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与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沿海新潮》(汕头),1996 年第6期:81-83页。12.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康体休闲已经注意到了”第四医学”,《自我保健》(上海),1996年,第4期:16-17页。13.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第四医学与康体休闲、康复养生的旅游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2期:57-59页。14.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旅游学刊》,No.1,1998年:47-49页。(另载于《广东旅游》,1997年第11期:20-21页)。15. 李蕾蕾,介绍西方旅游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63-64,70页。16. 李蕾蕾,从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思想的演变探讨一种新的规划观念,《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2期:61-64页。17. 李蕾蕾,人-人感知系统:旅游形象设计新领域,《人文地理》,1999年第4期:10-14页。18.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87-93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19.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95-100页。(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2000年第5期:81-82页)20. 李蕾蕾,论应用型专业专业“干”字型知识结构的建立与培养,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5-17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0年6月第2期:16-17页)21. 李蕾蕾,英国兰开夏大学教育观察,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14-116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1年Vol.54,No.4:19-21页)22.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地理科学》,Vol.20,2000年第6期: 561-568,(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3.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世界地理研究》,Vol.11,2002年第3期: 57-65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70-78页。2006年获得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类叁等奖)24. 李蕾蕾,深圳的海滨旅游开发与形象建构,《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24-27页。25.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的公众征集:误区与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43-47页。26. 李蕾蕾& D.Soyez,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20-25页。27. 李蕾蕾,工业旅游与珠海旅游开发战略,《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期:72-75页。28.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125-134页。29.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公众征集的误区与纠偏机制,《中国旅游报》,2004年3月19日第6版。30.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2期:58-61页。31.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一),《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6期:23-26页。32.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二)——世界文化遗产弗尔克林根炼铁厂,《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期:10-16页。33.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三)——Zolleverein(关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工业区煤矸石山,《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2期:4-8页。34.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四)——有着教堂般工业建筑的措伦(Zollern II/ IV),《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3期:13-18页。35.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五)——德法边界互相呼应的煤钢遗址,《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4期:20-23页。36.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六)——一个恋着绿色的露天褐煤矿(RWE公司),《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6期:20-25页。37.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VII)——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7期:11-15页。38.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八)——因港而“兴”的杜伊斯堡,《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8期:16-19页。39.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九)——“黄针”串起的工业旅游路线,《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9期:15-21页。40.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彰显汽车文化的“大众汽车城”,《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0期:8-16页41.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一)——存储着历史与未来的汉堡水上“仓库街”,《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1期:8-15页。42.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二)——慕尼黑:科学技术的博览之都,《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2期:67-72页。43. 李蕾蕾,王微,肖秀轼,航空广告:实证、隐喻和目的地形象的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0-104页。44.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地理学报》(ISSN 0375-5444; CN 11-1856/P),2005年第2期:257-265页。45.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77-83页。46. 何建平,李蕾蕾,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外部因素分析,《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113-117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52-58页)47.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旅游科学》,2005年第12期:44-51页。48. 何俊涛、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外一则)——原东德Lausitz褐煤矿与西德RWE褐煤矿的差距,《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1期:84-88页。收录在书籍出版物上的著述49.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报告,《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编,《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测绘出版社,1994年:128-143页。ISBN 7-5030-0770-2/ G127.223-53。50.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编,《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14-18页。ISBN 7-214-01643-5/G.433。51.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编,《文化与传播》(第3辑),海天出版社,1995年:118-124页。52. 李蕾蕾,陈传康先生的学术风范与人格魅力,王恩涌、王子贤、蔡运龙、牟光蓉主编,《陈传康教授纪念文集》,西安、北京、广州、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14-124页。ISBN 7-5062-2638-3/G.43。53.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57-267页。ISBN 7-301-05247-2/G.0684。54. 李蕾蕾,传播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8-100页。ISBN 7-301-05247-2/G.0684。55.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8-416页。ISBN 7-301-05247-2/G.0684。56. 李蕾蕾作为项目参与者,有关著述发表在保继刚等著,《旅游规划案例》(第六章东莞市旅游规划,第七章 桂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八章 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年:142-319页。ISBN 7-80653-404-0/F.72。57. 李蕾蕾,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研究,彭立勋主编,《城市文化产业与发展模式创新》(2006年深圳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77-90页。ISBN 7-5004-5444-9。58. 吴予敏,李蕾蕾,谢晓霞,深圳市广告业政策法规与监管分析报告,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78-104页。ISBN 7-80230-257-9/F. 052。59.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116-131页。ISBN 7-80230-257-9/F. 052。60.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 保继刚、徐红罡、Alan Lew 主编,《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408-429页。会议演示、摘要或全文论文61. LI Leilei,Tourists in the New Age AN D its Significance to Destination Planning AN D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Asia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Fifth Annual Conference (Volume 1),edited by Vincent C.S.Heung,John Ap &Kevin K.F.Wong,1999: pp151-156.62. 李蕾蕾,信息、传播与旅游开发,"99上海传播学国际研讨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0月28-30日,上海。63.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99深圳跨文化交际学国际讨论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1月22-23日,深圳。64. LI leilei,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spatial rules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29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Congress in Seoul,Korea,2000,August 14-18,.65.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tate AN D challenge,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Industrietourismus: Chancen und Risiken fuer da industriekulturelle Erbe”,Saarbrueken,May 24-26,200166.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ent tourism AN D destination management. Yichang,China,2003/11/27-3067. 李蕾蕾,德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与实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与PPT演示,中国科协等主办, 2004年8月28-30日辽宁阜新。68.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GU Commission on tourism,leisure AN D global change pre-congress symposium,Brisbane,QueenslAN D,Australia,30th June-1st July 2006.69.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Union IGU2006 Brisbane conference AN D joint meeting of the Institute of Australian Geographers AN D the New ZealAN D Geographical Society,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a view from the Antipodes,3-7 July 2006.70. 李蕾蕾,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影响,发表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四届年会——郑州论坛论文集《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发展》,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光明日报社,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2006年7月28-29日,郑州。71. 会议论文:李蕾蕾,城市发展理论与深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路径思考, “全球化视野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并做会议演示发言,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旅游局主办等主办,2006年10月25-27日,深圳。 72. LI Leilei,Industrial tourism AN D regional impact: case studies from the Ruhr region in Germany,Research Report to DAAD on stay in Germany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ologne,May 22- August 14,200173. 李蕾蕾,窦亚南,《深圳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研究》,〈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74.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深圳主题公园文化旅游和相关创意产业的关联促进策略研究:以华侨城旅游演艺产业为例》,〈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75. 李蕾蕾,《文化产业空间研究:新文化地理学与深圳、广州的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6年3月。76. 李蕾蕾,葛岩,马春晖,李新立,窦亚南,任开碍,《深圳宝安区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5年10月。77. 李蕾蕾,张晗,李新立,马春晖,《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发展调研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6年12月
2023-08-29 11:53:571

管理学的核心报刊有哪些

你要先确定你的主题,在对应风格。
2023-08-29 11:54:404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第五周:复习“数据库设计”理论   第六周:基本框架完成,确定使用技术细节   第七周:完成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完成部分论文   第八周:完成前台界面的设计,完成部分论文   第九周:进行程序测试,继续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周:继续进行程序测试,继续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一周:整理资料、文档、图表等,修改毕业设计论文   第十二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按要求装订   第十三周:软件验收和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第十四周: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7、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2]蔡加珍,刘伟华,关于网络时代旅游业发展,旅游科学,2000-03:14~17   [3]钟海生,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旅游报,2002-04-19   [4]张俊霞,网络化时代旅游业的变革与重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2~44   [5]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6]张俊,广东能成为旅游业的“信息省”吗?中国旅游报,2002-04-21   [7]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8]钟灵,旅游电子商务亚洲还要加把劲,中国旅游报,2000-05-15   [9]丁力,旅行社经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李志庄,Ctrip直面“新旅游”,中国旅游报,2000-03-10   [11]蒋国庆,焦芳,成长中的电子商务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2]周树青,电子商务情景案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13]曾强,中国电子商务蓝皮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旅游网络的反思,中国旅游报,2002-03-08   [15]Ho, James. Evaluating the word wide web: a global study of commercial sites [J].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97.   [16]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7]王欣,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旅游管理,2000-05:17~21   [18]张树民,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0-04   [19]Robert M K. Towards geographies of Cyberspa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8(22),3:385~406   [20]杨福强,李骏阳,企业网络营销决策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06:27~29   [21]旅游网络,何去何从?   [22]路子,白翠玲,旅行社网站的性能及其发展态势,地球信息科学,2001-04:63~66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篇2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消费市场发生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根本性转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旅游市场逐渐细分化。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深入到各细分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研究中。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老年、青年、女性以及家庭旅游市场的研究中。营销人员将家庭购买决策视为产品开发、定价策略以及媒体选择的基础。   近40年来,家庭决策一直作为国外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家庭成员间社会经济地位的转变,使家庭旅游的决策过程呈现出不同特点,有关研究推陈出新[2]。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家庭旅游决策中的角色分配和决策模式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孩子、家庭收入、家庭生命周期、夫妻冲突与互动等。   以Ryan和Seaton and Tagg为代表的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孩子是家庭出游的催化剂,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满意度,孩子不愿意去的地方容易被排除在备选目的地之外。Iliatrault 和 Ritchie的研究发现,孩子影响夫妻间的角色分配,在有孩子的家庭由于妻子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多由丈夫主导决策,在没孩子的家庭多为夫妻共同决策。但是当孩子参与到家庭旅游活动中的时候,更多的则是母亲主导决策。Howard and Madrigal曾经发现,在涉及孩子的娱乐服务活动中,母亲主导信息收集和最终决策的制定 。另外孩子的年龄对其参与家庭旅游决策的程度存在一定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决策的影响逐渐变大。Swinyard 和 Sim有关孩子对家庭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中,将孩子分为两组:12岁以下以及12-19岁。研究发现,在信息收集阶段,年龄最大和最小的孩子的影响作用存在重大区别。在Howard 和 Madri-ga的研究中,将孩子的划分为三组:4-5岁、6-10岁以及11-14岁,结果也发现随着年龄段的提升,对决策的影响变大。但是在亚洲国家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处于13-18岁年龄段的孩子要面临高中或大学的升学考试,他们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最小。   旅游需求是高收入弹性的,家庭收入能够影响家庭旅游决策,这首先体现在对夫妻间角色差别的研究中。早在1958年,Wolgast的研究发现,在收入高的家庭更多地由丈夫主导决策的制定。后期Nichols 和Snepenger进一步提出,低收入家庭多由妻子主导决策,中等收入的家庭多为共同决策,而在高收入家庭则多由丈夫主导决策制定。   Bartos指出的,有工作的女性比没有工作的女性参与家庭度假决策制定的可能性大得多。如果一个家庭中,妻子的职业就是照顾孩子,由丈夫主导经济,那么在面对一些昂贵的决策时,丈夫起主导作用。Antoine Zalatan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历与妻子参与决策的程度呈正相关,教育能帮助女性获取有效参与决策的某些潜质。另外妻子工作时间越长,在金钱方面就更具自主权,有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根据资源理论,妻子在家庭旅游决策中的作用将逐渐提高,同时夫妻共同决策的现象将更为普遍[3]。   Consenza and Davis和Fodness将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到了家庭旅游决策制定的研究中,认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家庭成员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不同。Nichols 和 Snepenger提出,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向后延续,共同决策现象呈下降趋势。Martinez 和 Polo的研究认为随着婚期的增长、家庭生命周期的延续,丈夫主导决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双方或家庭成员之间熟知彼此的喜好,作决定的时候常为对方考虑,这种熟悉效益促使决策人作出双方都满意的选择,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合作大于冲突,同时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愈加专业化而且倾向于参与划分更细的决策。   3、本论文的国内相关动态   国内研究目前主要还是针对整体市场中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的简单描述。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对旅游者动机以及体验质量的研究,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显不足。特别是对细分市场的研究十分薄弱,通常只是对国外理论的论证和阐述,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说明的比较少,研究方法比较粗糙,关注的往往只是问题的表象。国内学者一方面顺应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对旅游市场作不断细分化的研究,特别是包括家庭旅游市场在内的一些当前蓬勃发展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应选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选取实际案例,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处理数据。比较而言,国外旅游研究领域虽长期重视家庭旅游决策研究,但其理论成果的本土化应用仍值得质疑,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内涵与表现的独特性。   曾艳丽以长沙市为例对影响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的家庭结构进行了研究。笔者以家庭结构为主线,把家庭分为单身家庭、夫妻二人家庭、三口之家、与父母生活的家庭、三代同堂的家庭,同时对各自的职业、人均家庭收入进行了划分。研究指出旅游支出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各类家庭中均不是主要支出,不同家庭结构的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以及旅游意向花费相差较大。不同家庭结构相对一致的方面有:出游动机与目的地偏好山水自然景观、清净乡村、古城古镇等。获得信息的渠道以网络、电视、报纸为主,另外就是亲友介绍,出游时段以周末和寒暑假为主。出游的交通工具选择比例占据前三位的是火车、自驾车和飞机,自驾车旅游受到不同家庭结构的喜爱。   贾静(2003)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家庭的不同阶段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受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孩子的影响,尤其孩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笔者也针对几类新型家庭并进行了简单分析。苏国良、吴必虎以及党宁(2007)首次对中小城市家庭规模和游憩行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处于不同家庭阶段的家庭的收入、闲暇时间以及休闲娱乐偏好的分析,得出家庭规模和游憩需求的游憩现状、游憩潜力显著相关的结论[4]。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旅游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消费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民收入的增加,旅游消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消费现象,根据目前的消费者决策理论和研究视角,虽在个体或家庭旅游消费决策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其所面对的主要是西方消费者;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还主要以西方"个体#消费决策的研究思路演进,特有的中国家庭旅游决策实证研究和思考还相对少见! 国内研究目前主要还是针对整体市场中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的简单描述。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对旅游者动机以及体验质量的研究,但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显不足,特别是对细分市场的研究十分薄弱,通常只是对国外理论的论证和阐述,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说明的比较少,研究方法比较粗糙,关注的往往只是问 题的表象。今后国内学者一方面应该顺应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对旅游市场作不断细分化的研究,特别是包括家庭旅游市场在内的一些当前蓬勃发展的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应选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选取实际案例,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处理数据。随着日益发展的家庭旅游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业,景区和宾馆以及一线从业人员造成的影响是目前一项相对的空白的研究。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了解目前的家庭旅游决策模式对旅游等相关的内容所造成的影响,像这样全面的了解有助于优化家庭旅游。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总结法并联系实际系统阐述了家庭旅游决策,家庭成员及其影响研究的模式研究,在这样的家庭旅游决策模式下对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的影响。   文章框架:   绪论   1、问题的提出   2、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   3、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   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家庭旅游决策者   三、家庭旅游决策过程   四、家庭旅游决策方向   五、家庭旅游决策对旅游产品设计的影响   1.家庭旅游决策对景区产品设计的影响   2.家庭旅游决策对旅行社产品设计的影响   3.家庭旅游决策对宾馆饭店业产品设计的影响   六、家庭旅游决策对旅游企业营销的影响   1、家庭旅游决策对旅游景区营销的影响   2、家庭旅游决策对宾馆饭店业营销的影响   3、家庭旅游决策对旅行社营销的影响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步骤:   1. 研究家庭决策的成员,以及国内外的差别。   2. 研究不同家庭旅游决策者收集旅游信息的过程   3. 研究综合情况下,家庭旅游决策者关于旅游目的地以及吃住行游娱购的最终决定。   4. 研究家庭旅游决策模式下的家庭旅游分别对旅游业,旅游景区,旅游一线从业人员,旅游市场划分以及宾馆业所带来的影响。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实地调查法:在绍兴开元名都大酒店实习了半年,对酒店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3、分析总结法:对从各个途径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研究的进度安排:   1、 20XX.11 确定课题和指导老师   2、 20XX.2.-20XX.3.20 查阅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修改开题报告   3、 20XX.3.25 论文开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始撰写初稿   4、 20XX.4. 论文中期检查,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5、 20XX.5 定稿、制订成册   6、 20XX.5 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7、 20XX.5-20XX.6 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Fodness, D. The Impact of Family Life Cycle on the Vacation Decision-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2):8-13.   [2]Belch,M.A. Willis,L.A. Family Decis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as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House holds Impacted the Family Decision-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r,2002,2(2):111-124.   [3]陆恒芹,苏勤,姚治国, 国外有关旅游者家庭旅游决策问题的"研究[J],旅游科学,2006,12.   [4]王慧媛 ,国内外家庭旅游文献综述[J],学院学报,2009,06.   [5] 王书霞,沈洋 ,浙江儿童在家庭旅游决策中的影响及分析[J],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2010,08.   [6]邱扶东,汪静,旅游决策过程调查研究[J],旅游科学,2005,04   [7]杨琳,旅游决策过程中的口传研究[M],浙江硕士毕业论文,2002,12   [8]李湘云,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营销策略分析--以成都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10   [9]严艳,周文,张佑印, 基于市场的西安城市家庭旅游决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8   [10] 朱生东,杨媛媛, 家庭旅游的产品设计与市场开发[J],黄山学院学报,2007,08   [11]殷平,蔡安雅,中国家庭出游决策现状及旅游市场营销建议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0,04   [12] 王昕,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思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06   [13]盖玉妍,旅游企业内部营销理论及其策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4):85-87.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篇3   论文名称: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与营造   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   中国的度假旅游发展到现在,自1992年成立了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各地方纷纷效仿,大小不一、等级不同,不论去哪里旅游,到处可见“旅游度假区”字样,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都超出人们的想象之外,但是如此积极的跃进,整体的效益并没有提高,而是在坎坷中进行。虽然对于旅游度假区已经有屡见不鲜的感觉,但是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因此,度假旅游成为现在很热门的一项研究主题。   而从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前辈们对于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区分概念来看,中国的度假旅游区大部分都不能将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明显的区别开来,在我看来,很多的旅游度假区徒有其名,却并无实质或者说明显的与其他区分的内容。因此,对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就很有必要,在分析的同时能够相对找出一些方法或者措施便是本次研究论文的主要目的。   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   度假旅游成为今天很热门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它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本文主要从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研究,找到现在的度假旅游环境所应该具备的元素与中国度假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国旅游度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度假旅游环境体系。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营造度假旅游环境所需注意的事项,使整个营造过程中通过最少的损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论文提纲   1 文献综述   2 度假旅游与环境关系   2.1 度假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2.2 环境对度假旅游的反作用   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1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类型   3.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特点分析   3.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3.4 与国外度假旅游环境的比较分析   4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的营造   4.1 发展度假旅游的条件分析   4.2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原则   4.3 我国度假旅游环境营造的问题思考   4.4 度假旅游环境特色的保持   5 结论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给出论文撰写到每一部分的时间进度计划表(要与学院要求的最后交论文时间相吻合)。   序 号 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节点   1 完成论文前半章(度假旅游环境分析) 20xx.12.15   2 完成论文后半章(度假旅游环境营造)及初稿整理 20xx.12.27   3 完成论文修改稿及完善 20xx.01.14   4 完成论文三稿 20xx.03.11   5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20xx.04.15   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   1、蔡家成.度假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国旅游报.2008.04.02   2、Chuck Y.Gee.向萍.度假饭店的开发与管理(第二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龚立仁.旅游度假区 路在何方.中国旅游报.2010.03.23   4、黄向,苏丹.旅游英语.21世纪旅游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暨南大学出版.2009   5、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姜红敏.度假旅游相关概念界定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第12期   7、刘家明.游度假区发展演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3.22(2)   8、骆文韬.走向21世纪的中国度假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9、Robert Christie Mill.李正喜.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10、王运姣,王琪.关于度假旅游的研究评述.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5期   11、肖红艳、李琦.论分时度假在中国本土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5月版   12、徐菊凤.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13、杨铭铎,陈心宇.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概念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14、杨群,盛红.深圳发展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前景分析.海岸工程2003年9月   14、杨霞.龙佑温泉度假区温泉旅游开发.消费导刊,2009(2)   15、郑冬子主编.旅游地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08   16、郑建雄.休闲旅游产业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7、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篇4   论文题目:   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景区旅游便没有了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兴起,吸引了人们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但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也有诸多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我国的学者已经着眼于中国情,对于政府、企业、集体在旅游景区治理中的地位,他们已经能做出认真的定位。我国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专业人才走出校门,参与到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问题研究智能光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研究的佼佼者彭德成著有《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并发表了大量文章,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问题研究的较为全面,并拥有其独特的见解。在《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一书中,他详细论述了旅游景区的治理结构,现在主要几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背后的利益纠葛等关键问题。但他也在书中表明,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这一命题具有长期研究的意义,它不应该被轻易定性,对他的研究也十分任重而道远。国外的旅游业起步早,尤其是欧洲的旅游业发展的最好,无论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遗产环境的保护都做得非常好。国外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比较全面也比较先进,创新之处也很多,但可持续和人始终都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取这个题目对于旅游景区的科学治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旅游景区治理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稍晚,加之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处于了一种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尴尬状况。因此在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进的保护带来不良影响,旅游业的混乱与其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主旨背离愈远。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现有治理模式的弊端,找出对应的策略,从而对旅游景区的治理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国内目前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在旅游景区治理这一问题上的先进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调查的结果辨清利弊。旅游景区的治理模式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已有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优缺点,理清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利害关系,寻找到更加科学的治理模式,以期改善我国在旅游景区治理上的混乱状况。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研究,发现其问题并且通过查阅资料和研究论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阶段,选题和搜集整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期刊和学士论文,并对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第二阶段,阅读参考资料,撰写提纲和开题报告,并进行修改。   第三阶段,撰写论文初稿,参考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第四阶段,论文定稿,进行答辩。   1. 文献阅读   2. 综合分析   3. 对比总结   四、参考文献   [1] 彭德成. 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69-124.   [2] 王国新.唐代剑.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2-37.   [3] 王建春.任丽君.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3(1):87-89.   [4]王三忙.李树民.基于交易成本节约视角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旅游科学,2006,(4):34-35.   [5]陈芳.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D].厦门:厦门大学,2006:1-8. ;
2023-08-29 11:54:541

曾菊新的个人经历

曾菊新教授1950年生于湖北省石首市,197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79年和1981年分别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业经济系和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助教进修班结业,1999年于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城乡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文化经济协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咨询专家,教育部高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武汉市咨询产业促进会理事,武汉市宏观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同时兼任《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的编委。近10年来,曾菊新教授主要在区域科学和经济地理学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以及城乡发展与规划。在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主要讲授了区域经济学、中国经济地理、经济区位论、区域科学原理、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等专业课程。
2023-08-29 11:55:021

画家曾刚简介生日 家乡

曾刚,笔名:无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翰林艺术进修学院教师、上海市虹口画院画师。 曾刚热爱生活,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及相临省份。传统笔墨基础较坚实,好作宏遍巨构,颇得气势,石质坚凝,树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气浮动,而且法度谨严、有生活气息、并在色彩上有所探索、力求把绚丽的色彩同水墨协调起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94年,出版《曾刚速写稿》。1994年,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五人联展。1995年,获四川省三峡风情画展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画展三等奖。1998年,出版《曾刚山水画选》。1998年,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上海教育电视台专报道其艺术事迹。2000年,迁入上海发展,并受聘多所学校任教。2001年,中国书画报刊登其作品及文章。2001年,在上海豫园艺术苑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获第六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精品展金奖。
2023-08-29 11:55:193

经济学较好的杂志有哪些?

《华尔街日志》,美国销量最大的经济类杂志《经济学人》,英国发行的经济杂志《商报》《新周刊》《经济周刊》《凤凰周刊》
2023-08-29 11:55:432

学术期刊到底还有没有不收版面费的?国家怎么也不管管?经济类的好刊物,请前辈多多推荐些。谢谢

这是国际惯例,做学术研究的每年国家都会拔相应的研究经费,而发表学术类的论文,单位都会给一定的补助。 您说的情况也有,如果您的学术论文被期刊采纳,有的期刊还会给您稿费。经济类的核心期刊推荐如下:1、管理世界 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 4、改革 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开发研究 7、上海经济研究 8、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 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 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 20、中国经济问题 21、南方经济 22、现代城市研究 23、消费经济 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 26、中国流通经济 27、开放导报 28、特区经济 29、现代经济探讨 30、宏观经济管理 31、运筹与管理 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34、中国经贸导刊
2023-08-29 11:55:521

管理学的核心报刊有哪些

管理学核心期刊名册》,供参考! 第一层次:2种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第二层次:(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和北大图书馆等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版]共同收录)23种 科研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中国软科学 、科学学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预测 、中国科技论坛 、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管理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未来与发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学刊、城市规划、地域研究与开发、城市规划学刊 第三层次:22种 研究与发展管理 、商业经济与管理 、软科学、科技管理研究 、管理科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旅游科学——仅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收录,9种 中外酒店、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版、决策借鉴、企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投资、研究与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证券市场导报、中外管理——仅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3种
2023-08-29 11:56:031

梅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13.3.1 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效配置从整体上看,目前梅州市除个别水库(合水、长潭、益塘、梅西)外,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究其原因,水电、航运、林业、旅游和地方各级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又缺少具有足够权力的机构加以协调,以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水运和水产养殖上。2003年全省人均占有水产品达84.08kg,而梅州只有15.54kg;在航运方面,因泥沙淤积河床,河道疏浚不到位,因而造成水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加上几十年来,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上,水利工程建设兼顾航运不够,造成航道通航里程不断减少。近几年梅州市在河流上建造拦河闸坝,大部分都没有考虑建鱼类洄游建筑物,而汀江上的青溪水电站和石窟河上的瓜洲水电站均未建过船设施,从而影响了水运效益的发挥。虽然梅州市的小水电开发(特别是民营水利方面)在全省已有一定的名气,但总体说来,在水电开发方面仍大有空间。至2001年底,梅州市水电装机容量63.01万k W,只占全市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的48%。今后,应以商品和市场经济的概念来指导水资源的规划,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着重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流域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把水资源开发纳入流域国民经济建设规则之中;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规划须与最大可能供水量相适应。此外,要处理好上下游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在用水上的协作关系,尤其是上游要保证下游(包括境外下游各市)用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要求,防止“本位主义”。更不能把上游水量用光,否则,韩江多年后将成为废河。13.3.2 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整治目前,梅州市河流水质状况基本良好,但由于多年来城镇管理和污废水的处理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全市大部分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净化就排入江河,因此城镇附近河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以梅江流域的潜在污染威胁最大。据梅州市水资源公报,2003年全市排入梅江流域的废污水2.53亿m3,其中工业废水占75%,城镇生活污水占25%。因此,梅江中下游河段实际已成为城镇生活和工业污废水的纳污水体,梅江河水保洁防污染工作已刻不容缓。另外,在水土保持方面,虽经10年治理得以大大改善,但水保工程的巩固、提高以及新的水土流失失现象不容忽视[1]。水土保持是减少洪水流失量,增大枯季流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后除继续做好原来水保工程和设施的维修巩固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新的水土流失。对开发利用不合理而易造成新的流失的项目给予限制,对批准立项的开发项目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在防治水源污染方面,各级水利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编制水资源保持规划,提出阶段性治理措施和目标,特别要突出饮水资源保护这个重点,加快解决沿江(河)人民群众合乎卫生标准的饮水问题。对自来水取水的水源地(含现有和规划的水源地)要划定相应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区的具体保护措施。如目前个别水库旅游业带来的水库污染已对作为下游群众饮水水源的库区构成威胁,有关部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3.3.3 水利建设的投入由于梅州供水工程多数是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设施不配套,而维护和效益明显下降,有些工程甚至已报废。据梅州市水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81年全市蓄水工程9840座,1997年减少为9689座,共减少151座;有效灌溉面积从1981年的122134hm2下降为1997年的100001hm2;水利工程供水量从1989年的206348万m3下降为1997年的185642万m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局部地区供水不足的现象。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梅州大中型蓄水工程不多,绝大部分为小型以下的水库、塘坝,而且这些蓄水工程在地域上分布不均,不能很好地起到蓄洪补枯的作用,遇到稍大的旱情时,就有不少耕地和其他生产用地缺水灌溉。据不完全统计《梅州日报》(2005-06-05)。,按保证率P=90%的灌溉标准,全市尚有耕地1.92万hm2、其他生产用地1.16万hm2达不到保灌标准。据表13.3分析可知,若按目前供水工程供水,则今后15年梅州市供水缺口较大。针对梅州市现有供水工程老化和供水效益下降、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一方面,必须增加一定资金投入并辅以各种有效的维护管理,保证现状各类供水工程在不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另一方面,必须有目的地兴建一批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并继续做好中长期供水计划,保证工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13.4.4开源与节流解决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而节水的基础在于社会。因此,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历史使命已责无旁贷地摆在当代人面前。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在于增强社会的节水意识。节水意识的基础来自于水忧患意识,而水忧患意识的建立则需要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水资源知识的宣传教育。要通过编写生动有趣的水资源科普读物,对广大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水资源教育;在中学阶段则要开设水资源选修课,借以普及水资源知识;在大学生、干部、职工中则要将水安全教育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水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基础的思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把节水贯穿于每一次用水的行动之中。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了必要的节水措施外,还必须积极探索新水源的开发,如对“中水”的利用问题。“中水”,就是把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回收,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利用的水。“中水”起名于日本,“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中水”回用,一方面为城镇供水开辟了第二水源,可大幅度降低“上水”(自来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水”(污水)对水源的污染问题,从而起到保护水源、水量的作用。城市附近每天都有不等数量的生活污水排出,这些生活用污水在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既是开辟新水源,又可以充分利用污染物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增加农田的肥效,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其一部分的经济价值。参考文献[1]谢小康.梅州市水土保持与“三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人民珠江,1998,(5):63~66[2]陈宁,张彦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指标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4):37~39[3]陈南江,罗保汕.梅州的实践——山区旅游开发之路的探索和总结[J].广东旅游,1999,5~6[4]王丙梅.梅州市民营水利发展初探[J].人民珠江,2004,(1):9~10
2023-08-29 11:56:131

大峡谷的特点是什么?山的特点是什么?

峡谷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V型谷的一种。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易形成峡谷。峡谷可分为:V形谷:由流水下切而形成。水流将高地向下切,最终形成峡谷。U形谷:又称冰蚀谷,在山地区域,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拔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这种形状的谷地称U形谷或槽谷。箱形谷:由溶洞崩塌而形成。两壁垂直,甚至空间越往上越小。由于溶洞积水较多,很快,洞顶被全部溶蚀,因此向下崩塌,所以形成箱形谷。其中可见到溶洞中的产物。山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由六个较大板块构成,由于这些板块之间的相对移动,会在板块挤压处(消亡边界)形成褶皱山系,比如喜马拉雅山系,内陆同样可能形成褶皱山系,这些山系规模巨大,绵延千里,行成时间一般较早。一些地质断层还会形成断层山(比如华山)较为年轻。火山活动也会形成山,主要为锥形山,比如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等,高低不一,年龄也相差甚远。除此之外,也有人造山,冰川运动形成的山,风力水流侵蚀形成的山等。总体上,山的年龄在几十亿年到几十万年不等。世界著名的峡谷:东非大裂谷: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澳大利亚Capertee峡谷尼泊尔的卡利甘达基峡谷美国大峡谷纳米比亚的鱼河峡谷参考资料方起东,祝炜平.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不详:《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
2023-08-29 11:56:231

自然灾害论文

【题名】: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灾害学论文(NingXiaZiRanZaiHaiJiZaiQingFenXiZaiHaiXueLunWen)【关键词】:宁夏 自然灾害 灾情分析【keywords】:NingXia ZiRanZaiHai ZaiQingFenXi【作者】:梁旭 史培军 【来源】: 知识词典【期刊名称】:灾害学(ZaiHaiXue)【国际标准刊号】:1000-811X 【国内统一刊号】:61-1097【作者单位】:不详(BuXiang)【分类号】:X43 【页码】:-55-59 【出版年】:1993.3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 - 灾害学 - 梁旭 史培军1990年全国自然灾害概况及灾情分析 - 灾害学 - 陈洪玲 邹明华北地区主要农业灾害及灾情分析 - 自然灾害学报 - 郑景云 徐兆生对建国以来我国自然灾害的灾情分析 - 减灾与发展 - 朱晓华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及减灾对策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孙广忠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张兰生 史培军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 灾害学 - 于庆东 沈荣芳自然灾害绝对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 于庆东 沈荣芳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情比较模型探讨 - 自然灾害学报 - 杨仕升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建立减灾战略体系构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王文楷 张继红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组合类型分析及灾害区划 - 东北水利水电 - 孙长平 董蕴辉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 - 高原地震 - 伏洋 李凤霞 郭广 颜亮东中国自然灾害与灾情 - 地理教育 - 无一种考虑地域经济差异的自然灾害灾情分级方法及应用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杨仕升西夏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 宁夏史志 - 李新贵
2023-08-29 11:57:43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校友风采

闫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副市长。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学任教。现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地理科学》(英文版)、《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现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杂志编委。兼任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中央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闫小培从事城市地理、地理专业英语和城市发展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负责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学课程被列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闫小培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建设部与广东省政府合作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与香港合作项目2项,主持地方政府委托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自1990年以来,已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地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学》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中山大学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城市问题》、《城市研究》、《城市》、《Urban Geography》(美国)、《GeoJournal》(德国)、《Journal of Geography Education》(韩国)等国内外主要地理和规划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本。闫小培曾获广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中山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中山大学地学院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周介铭:男,1956年5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汉族,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校长。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1985年在兰州商学院贸易经济系、西北民族学院民族贸易系任教师,1985-1990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讲师、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1997-2003年任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2003年至今任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周介铭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资源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担国家计委、国土资源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厅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达的科研课题。他主持和承担的《成都市国土总体规划》项目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主持和承担的《都江堰市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项目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主持和承担的《AUTOPLY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调查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他主持和承担的项目还多次获得国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并于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除承担大量科研项目外,他还出版了3本专著,并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周介铭在教学与教学管理上也有较深的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是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招收资源评价方向的研究生。周介铭现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地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土地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国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土地估价师协会副会长,并于1998年起连续两届受聘为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王一鸣: 副院长, 研究员,博导,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9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和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历任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院长助理。2001年1月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兼任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所长。2005年2月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主持院日常工作。主要著作: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主要学术论文:西部大开发要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先导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十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许炯心: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此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兰国际地学与航测学院进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现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理研究》编委,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IE索引刊物)编委。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蚀产沙和河流泥沙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业绩:共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索引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4部(含合著)。代表性学术著作:1. 1996,中国不同自然带的河流过程,科学出版社。 2. 1997,河型对含沙量空间变异的响应及其临界现象,中国科学,Vol.27,No.6,548-553.  承担项目情况: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973项目、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及领域前沿项目等共20余项。获奖情况: 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 。钱乐祥 , 教授, 博士, 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1987年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1997年于华东师大博士毕业,主要从事GIS与遥感应用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广州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兼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兼职。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地球信息科学引论》等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各种奖励20余项,2005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的学术论文:1.Qian Lexiang, Cui Haishan and Chang Ji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 Pedosphere, 2006, 16(6), SCI;2.钱乐祥,丁圣彦.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地理学报,2005,60(5);3.钱乐祥等. 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观敏感性综合评估. 生态学报,2002,22(1);4.钱乐祥等. GIS支持的土壤贫瘠化区域分异研究. 地理科学,2002,22(1);5.钱乐祥,丁圣彦,许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 地理科学,2003,23(5)。邱道持:男,汉族,重庆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间,1985年至1987年曾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在校工作期间,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育部西南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重庆市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国土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协常委。2001年10月调任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邱道持同志多年从事地理教育和国土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任务书编号:2001BA604A02)以及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重庆市土地定级估价等30多项科研课题。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了《中国政治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学》等专著。先后获得教育部曾宪梓优秀教师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八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6年被西南师范大学聘为教授、2000年被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01年被重庆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评选为地理学学术带头人。王 力:男,教授,人文地理专业硕士导师,生态学专业博士导师。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参加ARC/INFO专业培训。主要研究领域: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农业经济学。主持“重庆黔江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悦来镇城镇总体规划”、“永川生态经济综合发展规划”等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吴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广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团达县工作队队长。1992年12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1997年1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委员。1997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1998年5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任重庆市团委书记、党组书记。2003年6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4年6月任重庆市北碚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 2005年任北碚区区长, 2007年任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正厅局级)。谭净: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7月担任助教,1991年7月任讲师,1995年10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2004年6月调致公党重庆市委,历任副秘书长兼组织处处长、秘书长、副主委兼秘书长。在校期间,主讲过《中国经济地理》、《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地理学思想史》、《土地估价理论》、《中国地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营》等本科专业课和《产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区域经济学》等研究生班课程。1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多次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曾参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总体规划”、“四川经济地理”、“川南国土规划”、“合江县农业资源开发重点项目技术经济研究”、“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总体战略研究”、“歇马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长江水天城总体规划和土地估价与预测”、“石柱县悦来镇、下路镇城镇总体规划”、“九龙坡西部九镇城镇体系规划”、“三峡移民与发展”等科研课题。其中1项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评为重庆市社科三等奖。参编的著作2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罗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于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就读地理系区域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专业研究生,1991年获理学硕士。1998年韩国韩南大学进修宏观经济学;1999年重庆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任重庆市计委(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术处副处长、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兼任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2006年12月至今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分管发展规划、财政金融、高技术产业、西部开发等方面工作,兼任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学会副理事长。实践经验丰富,是重庆市“十五”计划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专题规划的制定者之一,重庆市“一圈两翼”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体功能区、川渝合作成渝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策划者和推动者。理论功底扎实,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
2023-08-29 11:58:051

武汉旅游市场客源规模

  1.1 旅游市场规模内涵  所谓旅游市场,指的是旅游产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各种经济行为和关系的总和。从理论上讲,所有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都是影响旅游市场规模的因素,这些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因素,主要包括居民的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和身体素质等。(2)交通因素,包括旅游地交通线路的便捷性及安全性、旅游地交通工具的状况以及居民个人拥有交通工具的状况。(3)旅游地接待因素,包括旅游地宾馆的档次、数量及安全性,旅游地的服务质量等。(4)居民与旅游地之间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的密切程度等。  衡量国内旅游市场规模的指标很多:从总体指标上讲有国内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者总花费、国内旅游者总人数等;从个体指标上讲有居民的人均出游率、旅游者的人均旅游花费、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而衡量经济、交通条件的指标也比较多:GDP总量、居民的人均GDP、居民的人均收入、交通的通达性、各种交通方式的通车里程及各种交通网络的密度等,应根据研究的需要有所取舍。  1.2 武汉旅游市场规模概况  武汉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产品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城市分区布局脉络清晰,为发展城市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总额达到725.11亿元,以武汉都市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科教旅游、水体旅游、商贸旅游、工业旅游、宗教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等8个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策划实施了以武汉作为旅游集散中心地的省内旅游线路48条、市内旅游线路31条,策划产品实施项目32个,改扩建项目11个,培植具有地域特色节庆产品l3个。  1.2.1 交通条件  武汉是全国铁路主枢纽之一。至2008年,武汉市内有到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洪湖、阳新以及大别山旅游区等地的红色旅游班线。省客集团还先后开通上海、南京、泰州、南昌、赣州、湘潭、西安等跨省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06年夏季,新华路、傅家坡等客运站增开了前往桂林、张家界、庐山、泰山、黄山、天柱山、景德镇等地的客运班线。武汉拥有码头泊位615个,拥有各类船舶2080艘,总载客量6万客位。客运量居长江内河港口首位。武汉港开设了去重庆、九江、三峡等旅游地航线。武汉机场的航线可抵达全国56个大中城市,并开通了至香港、澳门及日本福冈、韩国清州四条国际航线。  1.2.2 旅行社  至2008年,武汉市有旅行社(旅游公司)16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6家,国内旅行社153家。国际旅行社中有8家具备出境组团条件,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居第13,省海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居第44,省中国旅行社居第71。近年来,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培训,使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一般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高级导游24人,有19人在岗,中级导游约136人。加上市内武昌旅校和长航职校等职业学校、湖北大学旅游学院以及武汉大学旅游系、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系等本科院系以及研究生专业每年可为旅游行业输送大量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服务人员。  1.2.3 旅游接待设施  至2008年,武汉市有旅游星级饭店120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17家,三星级54家。共有客房15447间,床位28410张。并有香格里拉、假日、万豪等一批国际知名管理集团进驻武汉,结束了武汉市无顶级饭店的历史。全市现有定点涉外商店11家,定点涉外餐馆l0家。并有一批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品批发市场、大型美食城广场、美食街及风味特色餐厅,能较好的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尤其是旅游购物在旅游外汇收入中所占比例近几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商品在品种、数量、特色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1.2.4 旅游经济  以2005年分析,武汉市接待海外旅游者41.23万人次,同期增长31.1%。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93.49万人次,同期增长35.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5.19亿元,同期增长16.0%。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2亿美元,同期增长36.5%,国内旅游收入221.22亿元,同期增长l5.1%。从客源地域分布来看,来自港澳台、东亚的旅游者分别占40%和20%左右,二者合计接近全市海外游客总数的60%;来自西欧、东南亚、北美的旅游者总计约占全市总数的20%。武汉旅游基本形成了以省内及周边省区客源市场为主体,以华东、华南客源市场为支撑的基本格局。长江中下游沿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省区是武汉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来源地。  2009年武汉旅游规模部分数据如表1-1。  表1-1 2009年武汉旅游业发展规模部分指标  指标 武汉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6359.99  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万人次) 66.90  旅游总收入(亿元) 508.6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3.29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486.18  年末星级以上宾馆数(个) 111  三星级及以上宾馆数(个) 83  国际、国内旅行社个数(个) 235  年末旅游景区数(个) 32  4A级及以上景区数(个) 10  参考文献:  [1] 张立生.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9-61  [3] 薛兵旺,赵永刚. 武汉旅游经济产业优势与发展对策. 企业导报,2011(7):158-159  [2] 徐梦婧. 武汉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基础与对策. 经营与管理,2008(4):79-82  [4] 虎磊. 武汉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魅力中国,2011(11):123-124  这可是我下了好多文献给你专门写的啊!
2023-08-29 11:58:221

国内经济管理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尽量全一些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 F4/6工业经济(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 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
2023-08-29 11:58:301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的报刊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政治经济学评论  证券市场导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亚太经济  现代日本经济  现代经济探讨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税务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世界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世界经济  审计与经济研究  审计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金融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商业经济与管理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农业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经济  南开经济研究  南方经济  经济纵横  经济与管理研究  经济研究  经济学家  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评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科学  经济经纬  金融研究  金融论坛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价格理论与实践  会计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经济评论  国际金融研究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改革  当代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科学  当代财经  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  财政研究  财贸研究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经科学  预测  研究与发展管理  系统管理学报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  系统工程  外国经济与管理  南开管理评论  软科学  科研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管理  华东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  管理学报  管理现代化  管理世界  管理评论  管理科学学报  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旅游学刊  人文地理  旅游科学  地域研究与开发  公共管理学报注:以上期刊为经济类CSSCI来源期刊目录,方便用户查阅。
2023-08-29 11:58:391

求spss分析报告 最好和旅游有关

基于SPSS|的桐庐旅游市场|分析摘要:桐庐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需要对旅游市场有明确认识。通过对桐庐主要景点3 000位游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应用spss软件深入分析了桐庐旅游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并为加快桐庐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桐庐;旅游市场;发展战略   一、桐庐旅游市场现状   桐庐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旅游。目前,桐庐的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交通上的便利为桐庐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多客源。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2009年,共接待游客477.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数据显示桐庐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增长率逐年减少。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总结桐庐现有旅游市场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桐庐旅游业未来的开发方向具有实际意义。   二、桐庐旅游市场特点   该调查问卷集中在桐庐主要景区发放,共发放3 000份。收回问卷2 995份,剔除漏题严重和结构不合理的问卷,有效问卷共2 989份。之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桐庐旅游市场特点。   1.长三角地区为游客主要来源市场,江苏游客比重加大。根据调查显示,来自浙江的游客所占比例最大,为48.9%;其次来自江苏游客,有24.1%;再次为上海地区游客,占18.2%。除上海、浙江、江苏外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只有8.8%。省内游客来桐庐旅游人数仍占大部分。有关专家对杭州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研究时发现,大部分居民喜欢在市区周边游憩[1]。杭州到桐庐交通便利,形成巨大游客市场。江苏游客人数增多,一方面因为该地游客对山水风光感兴趣;另一方面由于长距离旅游盛行,游客到周边省市旅游人数逐渐增多。   2.逗留时间短,平均消费低,多为顺带旅游。目前来桐庐旅游大多将桐庐作为过路市场,在桐庐逗留时间相对短暂。到达桐庐选择驻留天数在两天以内人数占大多数,达到54.1%,其次是驻留天数在3到4天的游客,占27.9%,选择7天及以上的人数占到6.9%。目前桐庐游客市场大致分为三部分:(1)游览杭州和千岛湖景点时,将桐庐作为过路景点的游客;(2)从江苏,上海等临近省市来桐庐游客;(3)本地游憩市场。目前桐庐游客市场构成中,第一部分游客占较大比例,形成桐庐过路市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桐庐周边景区如西湖等游客数量众多。桐庐地处杭州、千岛湖中间地段,全县分布有多处景点,一部分游客在游览西湖、千岛湖途中会选择在桐庐游玩。(2)减少旅行成本。杭州和千岛湖等景区提供的食宿较贵,游客考虑成本问题,会在周边选择合适地区替代。(3)旅行社为了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选择增加桐庐景点。从桐庐整个旅游业发展来看,目前桐庐旅游市场仍是以过路市场为主。   3.单位组织出游比例较高,合作性项目倍受青睐。调查中关于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有29%选择单位组织,有19%选择随旅行社出游,有29%选择个人或亲朋好友结伴,另有14%选择自驾游。对比周边景区数据发现桐庐旅游市场中选择单位组织形式人数比其他景区高。桐庐游客大部分来自浙江,其中杭州市区游客占据了绝大部分。杭州市区有众多企业落户,企业经常组织外出旅游来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合作。杭州到桐庐交通方便,一日游行程紧凑合理,适宜公司组织员工活动。同时在对游客喜好情况调查中发现:游客希望桐庐以后开展户外运动的人数最高,占样本人数的21.68%,其次是开展文艺表演,占到总数的18.85%,选择度假项目占总数的16.64%。结合该地旅游市场的组织方式特点发现户外运动等这些交流合作比较多的项目将是游客的偏好点,因此一些参与合作性的旅游项目是这一部分客源市场青睐的活动。   三、桐庐旅游发展对策   (一)扩大旅游市场半径,增强旅游吸引力   目前,桐庐游客来源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半径比较短。即使在长三角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应针对不同的地理细分市场,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1.增强桐庐旅游吸引力,扩大长三角客源范围。长三角是桐庐主要客源市场,但来源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如,江苏游客主要来自南京、苏州、扬州这些地区;浙江游客来源主要是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总体而言,桐庐目前在长三角旅游吸引力不是很强,像常州、镇江、舟山和台州这些地区来桐庐旅游人数并不多。针对这部分游客市场,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游客口碑效应,提高旅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   2.依托闽、皖、赣,拓展京、津、冀。作为桐庐地理二级市场,临近省市安徽、江西等来浙江旅游人数不是很多,仅占到总量3.45%。根据旅游客流规律,旅游流向以近距离旅游为主,并由近及远。近几年,旅游发展态势显示,越来越多游客开始流向远距离景点。桐庐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对于周边省市吸引力较大。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加强,桐庐旅游辐射半径的加大,这些省来桐庐旅游的人数必将增多,形成一定影响力。北京、天津、河北距离安徽、江西都较近,容易获得当地旅游信息,并且经济水平相比周边省市较高,因此具备远距离旅行的客观条件。桐庐旅游发展要注重拓展旅市场半径从而获得多方面客源。   3.依托富春山居,拓展台湾、日本、韩国市场。日本和韩国来华旅游人数众多,自1985年以来,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旅游客源国。同时,自1992年我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韩国旅华人数也由最初十几万人增长到2004年的285万人,短短13年就增长了18倍[2]。2005年韩国更是取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旅游客源国。韩国和日本的旅游市场存在很大的潜力,这一部分市场是桐庐客源市场的机会市场。依托富春山居图的契机,打开国际市场,将会为桐庐旅游业发展带来另一个机会。 (二)丰富旅游形式,延长逗留时间   桐庐旅游市场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游客到达该地停留时间短暂,旅游花费低。为了使其在桐庐停留时间变长,必须要丰富旅游形式,提供多样的旅游活动。结合桐庐的旅游资源情况和目前的旅游发展形势,提出三个方向。   1.做大山水游憩市场。山水城市是具有山水文化精神内涵和中国特色的高生态环境的理想城市。由于山水城市拥有优美山水自然景观和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因而具备了游憩开发的资源基础[3]。桐庐旅游资源丰富,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一定集聚性:主要集中在富春江、天目溪沿岸的桐庐镇、富春江镇、瑶琳镇等乡镇。它们各具特色,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统一的旅游开发体系[4]。从桐庐旅游资源构成来看主要以山水景色为多,拥有丰富游憩开发资源基础。做大山水游憩市场,加强景区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游憩市场,将会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平均消费,从而加速桐庐旅游业发展。   2.做精乡野度假市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剧,枯燥的生活环境使城市居民产生脱离模式化生活、寻求田园风光的需求。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国家新的假日制度的实施,也使得这一需求在经济和时间上得到保障[5]。乡野度假市场巨大,同时竞争也很激烈。开发乡野度假产品要注重城乡联动,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桐庐观光体验,必须要有独具特色的乡野产品。   3.做专商务休闲市场。据预测,中国可于2020年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行目的地,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商务旅游消费的重要市场之一[6]。桐庐有许多金名片,每年来桐庐进行商务活动的游客占很大一部分。在商务休闲市场中,桐庐应该看重会议旅游市场。会议游客旅游淡旺季不明显,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桐庐具备接待商务会议旅市场的景点并不多。要想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对于商务会议一定要重视专业化的服务,与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客源。 (三)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主要有三大支柱产业:一是旅行社,二是饭店业,三是交通运输业,主要通过这三者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此为旅行者提供便利服务来获取收入[7]。旅游者到某个城市去旅游,除了要接触旅游行业的各个部门、参观旅游景点、参与旅游活动外,还必然会看到城市的方方面面[8]。问卷显示,游客对于桐庐的餐饮满意度不高,在总共2 989份的有效样本里有1 250人选择餐饮服务需要改善,占总数20.07%。桐庐的餐饮服务情况需要得到提升以配合旅游业的发展。从交通角度来看,桐庐县城新区与老城区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反差较为明显,老区道路设施水平相对低下,但集中了大量车流、人流,交通显得略为拥挤,新区道路宽阔整齐,但车辆稀少,道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据了解,近几年桐庐县机动车呈逐年增长趋势,汽车增多但泊位却没有相应增加,占道停车现象普遍。桐庐的旅游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自驾游市场,因此,交通道路及一些公路配套设施的建设要跟上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目前,桐庐旅游业发展的明显现象就是作为一个过路市场存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要想发展好旅游业,必须成为一个目的地市场。桐庐旅游业的一个战略性指导思想,就是要从过路市场向目的地市场转型。因此,首先要明确桐庐客源市场目标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在此基础上丰富旅游产业形式,创新发展,提高吸引力,从而早日实现市场定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伍佳,党宁.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7-31.   [2] 张佑印,马耀峰,李小亮.旅华日本?韩国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2-115.   [3] 宋秋,帅希权.山水城市的游憩开发——以乐山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3-65.   [4] 黄瑾如,董洁霜.以“大旅游”战略格局发展桐庐旅游业[J].浙江大学学报,2007,(1):75-78.   [5] 乔花芳,曾菊新,李伯华.乡村旅游发展的村镇空间结构效应——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101-105.   [6] 胡建杭.义乌商务旅游发展前景初探[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7-21.   [7] 李虎.旅游业的主要特点[J].地理教育,2010,(4):13.   [8] 姚伟,郑俐.创建桐庐优秀旅游城市的思考[J].浙江建筑,1999,(4):3-4
2023-08-29 11:58:55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的系部设置

测绘工程测量工程系是在上世纪初焦作工学院建立的测绘基础上,历经8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于2005年由测量教研室改名而来。早在1923年,就已开设《矿山测量》、《地形测量》、道路测量等课程,拥有经纬仪等测绘仪器二十台件,为国内建设最早学科之一,于1958年开设矿山测量本科专业,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博士授予点,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在测绘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目前本系已成为河南省属高校中唯一具有测绘工程本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院系。本系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工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9人,学士学位4人。教学、科研设备齐全,拥有多台套高端GPS接收机、各种类型的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影像处理软硬件等,承担全校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工程测量学、地下工程测量学、GPS原理与法、建筑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学、测量学、开采沉陷学等专业技术课程。近年来,本系共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和基金项目10余项,完成地方科研或技术推广3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2项、二等奖2项、3等奖6项;有多人次荣获“河南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优秀中表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00余篇,被SCI、EI检索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本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特色:1.现代矿山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 2.“三S技术应用研究3.工程测量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4.数字矿山5.开采沉陷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本系学科建设目标:(1)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通过学科的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国内领先、具有特色的测绘学科教育和科研中心,提高为全国和河南省经济服务的水平;(3)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掌握现代测绘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结构合理和师资队伍;(4)建立矿山资源开采沉陷、环境治理相协调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全国和全省矿山的开采、等沉陷变形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与方法。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系是在1991年房地产管理专业基础上,于2005年由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转建而成。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系河南省高校同类本科专业中最早开设的专业。2005年取得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现成为河南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系在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承担了学校土地资源学、土地开发复垦学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技术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共计培养了2000多名土地资源管理高级人才,有力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在校本科生200余名。本系现拥有一支理论水平较高、业务素质较好、科研能力较强、年龄学历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全系教师共有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6人,硕士5人。近年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多项,校级优质课程4门。注重通过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本学科共完成纵横向研究课题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69万元,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出版了《土地资源评价及开发管理》、《平顶山土地资源》、《农用土地定级估价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7项。研究方向与特色:1. 土地资源规划与评价的理论研究2. 3S在土地资源规划与评价中的应用3.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学科建设目标:(1) 加强学科的内涵建设,力争获得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2) 依托国土资源部广泛开展实践中的各类土地问题研究,使本系成为国内先进、特色明显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与国内领先水平相当的年青师资队伍,为我国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4) 积极服务于河南省土地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使本学科成为成为河南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服务和先进技术应用基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成立于2005年,设置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前身是建立于1993年的“城镇规划”专科专业。随着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经校、院论证,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于2001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学制四年。承担自然资源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规划、村镇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和开阔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视野,较强的空间分析和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从事资源环境评价、城乡规划管理,以及村镇旅游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本系拥有一支较高学历和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3人。近年来,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由本系老师主持或参与完成或在研的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学技术攻关课题、河南省科学技术攻关课题和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多项,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域研究与开发》等一级学报和其它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EI、ISTP检索5篇。学术研究方向:1. 区域土地利用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 区域生态评价与规划;3. 区域经济分析与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建设目标:(1)力争2010年前拥有2个以上二级硕士点;(2) 通过学科的整合和建设,在资源利用评价、区域生态规划等方向成为省领先,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和科研基地;(3)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争取2010年之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0%,博士学历拥有者达到40%;(4) 紧紧围绕国家“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旗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实用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管理与技术复合性人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系,是在1996年设立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的基础上,于2005年成立。设有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2001年获得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承担了全校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十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培养了数百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本系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本系现有教师18人,其中双聘院士1名,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1人。近年来,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有:1、建成省级精品课程——《GIS原理与应用》;出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多维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GIS质量评价与可靠性分析》等多本专著和教材;科研项目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累计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篇,一级学报和核心期刊50多篇,国际会议30多篇。研究方向与特色:1. 空间数据服务理论与应用。2. 多维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3.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与质量控制。学科建设目标:(1) 将本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并成功申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点;(2) 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建立一支有特色、国内知名的专家梯队。(3) 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增强为矿山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培养特色人才和提供信息产业服务的能力。遥感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系组建于2006年,是集遥感、测绘、空间信息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工科系。现设有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河南省地方高校该学科方向的唯一一个硕士点。本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兼职研究员2人、副教授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总数的84%。在全系老师的努力下,教学和科研有了快速的发展。承担了学院所有的遥感、摄影测量以及部分计算机、地图制图和GIS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还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的研究课题,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我系与中国测绘科学院合作开展的“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研究”项目在国内率先取得了突破性科研成果,并实现了该科研成果的初步生产性转化。近3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专业论文,并编写专著和教材多部。研究方向与特色:1. 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2. 数字摄影测量与立体建模;3.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4. 资源环境遥感监测;5. 微波遥感技术及应用;6. “3S”技术集成与应用等;学科建设目标:(1) 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在测绘大比列尺地形图的应用研究;(2) INSAR在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3) 基于RS的数字城市建设研究;(4) 努力争取获得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23-08-29 11:59:03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傅兆君是什么职务

傅兆君教授(1966 -),江苏东海县人。1988 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大。1994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史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南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系理论经济学教研室主任。2002年晋升教授。2008年度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东南大学韩国学研究所所长、经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区域经济学科点召集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南京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成就及荣誉  一、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    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史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以及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著述百万余字,曾分别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地域研究与开发》、《人文地理》、《孔孟月刊》、《华东师大学报》、《江苏社会科学》等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有十多篇列入权威性《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的《经济史》卷、《理论经济学》卷、《马列主义研究》卷、《历史学》卷转载。已版个人学术专著两部:《东方社会形态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形态史论》(黄山书社,1998年版)。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论》(1999)、《韩国经济危机与社会发展的制度诠释》(1999)等学术著作五部。参编教材多部。   二、近年来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的研究项目   1.主持东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城乡一体化视野下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统筹协调发展研究,2010   2.主持安徽省全椒县政府项目:梅花垄能源生态观光园旅游综合规划,2010   3.主持无锡市社科应用精品工程项目:吴文化与区域共同发展,2010   4.参与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研究,2010   5.参与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研究,2003   6.参与南京市玄武区政府项目:新街口商务中心区综合发展规划研究,2003   7.主持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项目:韩国学研究,1997-2002   8.香港中文大学“地域文化中的乡土建筑”,1998-2000)   9.江苏省科委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998)、   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主讲了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基金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学研究、东亚区域经济研究、国际企业经营管理、马克思主义原理等十多门课程。
2023-08-29 11:59:181

大峡谷的特点是什么,山的特点是什么

峡谷具有良好的心态爆炸头发长见识短信验证了我的谢谢老师们年轻人的谢谢老师雨晨回来了吗老婆在吗在吗在吗?????
2023-08-29 11:59:293

请问谁能找到旅游景观学的论文?多谢啊!!!!!!!!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我国旅游学术界一直把西部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总结置于重要地位,注意了多学科、跨学科的合成研究,已提出许多理论创见。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只二,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山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全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是西部社会经济、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西部十省区居民奔小康的重要出路之一。西部山区旅游地是目前尚未遭到破坏、基本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的最优秀的地段区域,是西部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西部山地风景区是西部旅游的精华,是未来我国特色旅游基地和旅游精品地。  [关键词]:山区 旅游地 可持续发展  1980年,联合国向世界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发展”。1983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战略,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宣言。之后各国纷纷制定21世纪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提出各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相关政策。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在菲律宾通过的《世界旅游宣言》已提出“所有旅游资源……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都必须采取步骤加以保护”。自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最核心的一点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要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科学界研究可以说更早更全面涉及到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如1971年Lime和Stankey就研究了旅游环境与容量的问题,1986年 Co.pearce与I.J.Lindsay在《产业与环境》中论述了美国的旅游海岸及国家公园的旅游环境与发展问题,但只有位数不多的西方作者著文研究了有代表性的国家山地生态旅游经验,如设在英国牛津的世界旅游环境研究中心(WTTERC),总结推广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促进旅游与环境共存共荣,提及山区旅游发展问题。  我国旅游学术界一直把西部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总结置于重要地位,注意了多学科、跨学科的合成研究,已提出许多理论创见。例如,陈国阶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谋求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当代人与下代人的协调、当代人内部的协调,也即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类内部、人类代际之间的公平。为了人类的发展、繁衍,世世代代都存在对自然、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涉及到人类的认识水平、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自我的控制能力。  一、西部山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  1、“山区”的广义含义包括丘陵、山地、高原。山地的狭义含义专指低山、中山、高山区。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只二,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山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全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是西部社会经济、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西部十省区居民奔小康的重要出路之一。  2、西部山区旅游地是西部旅游目的地的主体:  西部山区旅游地指风景区以山岳、高山、峡谷、火山等为主要地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它们包括:西部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9处中的5处;西部国家森林公园名录58处中的40处;西部国家风景名胜区名录40处中的26处;西部国家自然保护区名录中已经对外开放16处中的14处(资料截止1999年);  此外,仅西藏对外开放的山峰达43处。  目前西部山区旅游地占整个西部旅游目的地的比重之高,使其在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上尤为突出。  3、西部山区旅游地是目前尚未遭到破坏、基本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的最优秀的地段区域,是西部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我国现存的天然森林系统,西部集中在西北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系统,西南横断山及四川盆周山区系统。  西部山地森林资源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是我国真正的“绿色肺部”,而且西部山地系统及森林系统错综结合区,是我国河流上源地区和河水重要补给地,是我国河流动脉的“心脏”。而西部山地风景区集中在山地系统及森林系统的核心部位,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山地及其它地理界线之中,它们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西部十省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研讨它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4、西部山地风景区是西部旅游的精华,原始神奇的西部山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宝库、也是未来我国特色旅游基地和旅游精品地。  山地系统本身是地球内、外力错综的共同作用的表征,天斧神功造就了地质、地貌景观的多样性,山地系统由于土壤、植被、生物、气候系统的垂直带谱分布,特别是我国地势的地域的界山往往具有东西或南北自然环境的过度性质,不仅出现生态的、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而且造就了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气候景观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山地是人类陆地进军中残留的最后一方地球村宝地。在它的周围聚集着不同的民族。我国国情也证明,山地旅游区也是不同民族聚集区域,因而有民族景观、民俗景观的多样性及独特性,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优越组合,“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必将成为未来世界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二、西部山区旅游地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西部发展旅游潜力巨大,是中国旅游生产力的战略后备基地,是21世纪中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建设主战场。西部山地旅游是西部旅游的特色和重心,是西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研究的基本思想:  1、西部山地旅游业是西部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结合点,是西部旅游业发展重点。  西部十省区中的山区旅游地中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遗产目录地以及已开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对外开放山峰,是目前西部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约占三分之二。  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走资源粗放式开发和农、牧业粗放经营之路,必须兼顾“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全面建设之路,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从国土资源的开发及战略布局上看,西部除开河谷、平原、盆地、丘陵之外,绝大部分山地是不可农业开垦、不可工业开发的山地区域,多为我国主要河流上源发源地或水源涵养区,是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其中的山地旅游地,是整个山地区的优秀环境的地段代表,目前是、将来更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战场。  2、发展西部山地旅游业符合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1999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西部山地是广袤的西北、西南的骨架。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及祁连山地等构成大西北骨架;横断山、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众多山地、四川盆周山地等构成了大西南的雄阔、厚重的整体骨架轮廓。这些山地区,聚集有近四十多个少数民族和西部最贫穷的民众,是中央直接关注的脱贫致富地区,因此,山地旅游业的发展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大问题。  西部山体“骨架”的“关键”地方(特别是我国一、二级阶梯地界山及主要地理界线与河流源地的某地段区域)则是业已存在或将来可遴选、创建、培育的山地旅游区(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可开放的自然保护区、开放的山峰等)抓住这些关键点,培育特色旅游、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带动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旅游增长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西部旅游开发要走创新之路,必然依托中央的决策: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大规模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而山地旅游业发展即可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和产业结构优化选择的必然结果,山地旅游是西部旅游创新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必然选择的重点。  (二)研究的基本观点:  1、 西部山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用  好中央给的政策。山地旅游业发展必须与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结合起来;必须与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结合。  2、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山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个重点。山地旅游业,更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3、西部山地旅游,要立足世界级和国家级资源品牌,突出区域和民族特色,  利用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供需结构的对应规律,充分开创西部不同区系的特色旅游,特色旅游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西部山地旅游发展,是西部旅游创新之路的源泉与选择。  4、西部山地旅游发展,必须与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结合,必须与保护垂直  带谱及物种基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为核心,这是西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5、我国西部是欧亚大陆中心,历史上既有北丝绸之路贯通西北大漠文化区,又有南丝绸之路贯通的西南奇山民俗区,还有世界第三级青藏藏文化区。面向的近地国际市场主要是欧亚市场。西部山地旅游地,正是这些国际市场通道上的节点,前景美好,具备社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历史与地缘基础。  (三)研究基本方法  1、西部山地旅游要按西北、云贵及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四大旅游区系统分别研究他们的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按世界遗产目录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性质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还要按西部十省区(市)山地旅游业与全国的大旅游的结合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即从三个层次研究它们的不同的特色与规划目标、不同的开发与保护战略、不同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不同的政策与措施。  2、山地旅游业总是具体地落实在一个县域(或市域)范围,因此要与地方的社会、经济紧密结合,要与山麓和谷坡区的中、小城镇化进程结合。山地的中小城镇发展,将会吸纳迁移更多山区农业人口,减轻山地旅游区的环境负荷,也是山地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措施之一。山地中小城镇发展,也是促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它为山地景区提供“载体”,解决好吃、住、行、乐、游、购及其它旅游服务,使地方旅游业能健康发展。  3、西部山地旅游地的偏僻性与分散性,决定了必须以大区域中心城市为  依托;必须加大外部投资,突破旅游交通瓶颈;通过区域环网交通的构建,形成不同特色有主题形象的旅游的区域系统或由中心城市之间主干交通线形成串珠状的线型文化系统,为旅游生产、销售、流通一体化创造条件,为西部旅游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4、西部山地旅游业发展必须与山地灾害防治结合起来,必须有专门预报系  统及防治机构,必须有防治规划。西部山地灾害目前相当严重,并且未受到应有重视,对旅游业已经造成重大损失。西部山地灾害防治是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5、西部山地旅游地多为少数民族聚集、经济落后、受教育水平低,必须建  设以教育为本、人地关系和谐共存的人文生态系统,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能最佳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7,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2)、郭来喜,1996,《中国21世纪议程》与西部开发,载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3)、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1994,中国21世纪议程  (4)、卢云亭,1996,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6(1):106-112  (5)、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地理科学,17(1):63-69  (6)、陈兴中,2002,<<现代旅游景观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7)、刘锋著:《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  (8)、陶伟著:《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  (9)、袁国宏著:<<现代饭店可持续发展>>,广东旅游出版社  (10)、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地方篇》,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社  (11)、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题篇》,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社  (12)、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篇》,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社  (13)、《旅游规划与开发》,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  (14)、《生态旅游研讨会资料汇编》,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  (15)、《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旅游教育出版社  (16)、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ting as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for the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al session,30 April-2 May 2001  (17)、Québec Declaration on Ecotourism  (18)、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Resort Develeopment,Madrid:  WTO,1992  (19)、Pamela A Wight,1997,Ecotourism Accommondation Spectrum:Does Supply Match the Demand? Tourism Management,18(4):209-220  (20)、R.C.Buckley,1997;G.F.Araujo,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 Tourism Accommond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4(2):465-469  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发展迅猛,从产值上看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石油和钢铁工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投资加强,并逐步推出了一些国家级度假区、旅游城市和风景区。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五日工作制及国庆、五一等法定假期的实行,给旅游业带来了繁荣兴旺。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  1、目前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  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旅游人士颇为乐观,沉醉于快速增长的喜悦当中,但透过光环,冷静的观察背后,就不难发现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  旅游观念落后  一是“无烟工业”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象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认真地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环境效应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旅游作为一种产业,也会产生各种废物。旅游业不仅排放传统工业废物,而且生产的“旅游公害”对一个旅游区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像我的家乡泰山,每到旅游旺季,游人大量涌入,信手丢弃的垃圾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二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产业。”他们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消耗,低估了旅游成本水平,虚增了环境新创造价值部分[2]。  三是“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误导。认为旅游消耗只是精神消费,不对其构成威胁。而事实上旅游活动也消耗甚至破坏或毁灭旅游和环境资源。泰山后山的赤磷鱼一直是泰山的特产,但是由于近年来游人的不断涌入,对赤磷鱼的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现在赤磷鱼已经鲜见。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度使人浮想联翩,但今不如昔,文中描写的虎山水库,现在已雄姿不在,雨季瀑布业已不存,而且水体污染严重。这一方面是周围的旅馆饭店的污水直接排放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低素质游人的“杰作”。  旅游业管理的落后。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对它的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综合,同时对其发展的管理也需要统筹和协调。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管理体制问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二是立法不健全,旅游区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可依。三是官僚主义,旅游区存在着长官意志的问题。泰山索道的扩建工程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虽然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应该拆除中天门索道,但是由于其所属企业是泰安的利税大户,在当地领导的默许下,至今拆除一事久拖不决。  随着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和尖锐。然而,资源与环境又是旅游的生命之本,于是,这一矛盾的解决导致了生态旅游的产生。  2、生态旅游的兴起  传统旅游所表现出的问题促使人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是坚持还是摒弃?生态旅游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响应。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3]。十几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到目前为止,生态旅游尚无明确定义,但是人们的看法是相当一致的。  一是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  二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身心得以解脱,并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特征有:(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总之,生态旅游以其自身的特点,迎合旅游事业的需求,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并显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3、生态旅游的开发中的管理措施  规划目标 生态旅游地开发的基本目标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依赖于高品位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要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第二个目标是旅游地当地经济的发展。力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  规划内容 规划的初级阶段要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分析,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4]。就进行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  生态旅游实施措施  对游客的管理措施  设立基础教育点。对进入生态旅游地的游人进行生态旅游知识的基础教育。提醒游人的责任、义务。控制游人数量。现在对旅游地的最大的污染应该是人口污染。大量游人的涌入,给生态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造成很大压力。像今年的泰山五一游,从电视画面上看,整个盘山路人满为患。据中央电视台公布的数字,游人超过承载力的180%,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啊!还怎么谈生态旅游。应该明显拉大旅游淡季旺季的门票差价,同各大旅游团建立联系,对游人数字有一个粗略的估计,以便制定应急措施。禁止燃油机动车进入景区。在旅游景区内使用以太阳能或电能为能源的交通工具。泰山在这一方面尤其差,盘山公路几乎修到玉皇顶。由于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山上的石刻明显受到影响。方便了游客,但给环境造成很大损失。适当的处罚措施。对有害环境的游客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乃至惩罚。  2、旅游区景点的建设管理  加强对景点的管理,先规划后实施,对景点的建设必须进行综合评估。像泰山的索道建设就欠妥当。索道的建成,会使得山上的游客密度过高,不利于旅游的发展,况且这也使得游客在当地的逗留时间明显缩短,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景点要随时维护,修缮。鼓励当地人的参与。当地人的参与可以更好的发挥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使生态旅游更有吸引力。  3. 旅游社及导游的要求  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观念,旅行策划者(旅行社及策划团体)要有明确的生态意识,领队、导游要适时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在计划阶段,要充分听取地域生态科研人员和自然保护团体的意见。培训导游,使他们理解和执行生态旅游的概念。尽量安排熟悉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导游。尽量选用当地人经营的旅馆,并向旅游者建议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土特产品。指导游客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组织各种有助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  4. 生态旅游对旅行住宿设施的要求  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营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建筑物以方便简洁为主,不要给旅游者提供不必要的舒适和服务。住宿设施要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采用节能设备,所用能源及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提供以地域产品为主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加入地域的经济、文化、生态保护网络,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  4、结语  生态旅游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成熟需要无数有识之士的艰辛努力。在传统旅游之路不通的情况下,只有生态旅游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 周 琪等,1996,中日水处理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C,168 - 172  [2] 张二勋. 1996,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5(2),80 - 83  [3] 张廷毅,黄观志. 1997,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经济地理,17(2),108 - 112  [4] 刘家明.杨新军. 1999,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自然资源学报.14(1),79 - 82  生态旅游在近期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重视。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3.生态学为生态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态旅游是“生态与旅游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有序发展。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性的旅游活动。  自生态旅游产生以来,它就以不同寻常的速度传播开来。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到20%~25%。目前,生态旅游在我国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我国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游客严重超载,超出了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承载能力;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生态旅游意识。2.科学规划,有序开发。3.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并通过生态旅游专项法规。4.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  2.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李其日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年9月  生态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自然之旅。作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处,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面积逐年增大,成为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其独具特色的植被景观、野生动物景观、地貌景观、黄河河口水景、天象景观和油田景观,形成了保护区以“奇”、“旷”、“野”、“新”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区位良好、交通便利、政策优越,客源市场充足,环境容量大且旅游开发具有一定基础,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为保护区筹集建设基金,对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协调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使旅游者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环境;还可以给地方带来经济收入,而且还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科学为指导,以生态学原理为准则,开发与保护并重;自然保护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要突出强调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美;旅游景点和设施开发与建设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根据区域内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差异,可把自然保护区规划为黄河口、一千二和大汶流三个生态旅游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开发应突出四大主题:槐香猛禽观赏;河口漂流与观光;十里荷香;现代游乐。一千二生态旅游区开发可突出三大主题:珍禽异鸟群聚;芦雪飞花;海港览胜。大汶流生态旅游区开发可突出两大主题:草原牧歌和渔家风情。  发展旅游开发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制定出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建设;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无论是旅游管理人才,还是导游人员都必须进行生态学的基本培训。  笔者认为,该区的生态旅游形象应为:“中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入海流”、“珍稀鸟类的乐园”、“滨海油田胜景”等,通过全方位营销,占稳核心市场,争取周边市场,开拓其他市场。精心设计,推出特色产品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精心设计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3.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陈忠晓  文章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2004年8月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
2023-08-29 12:00:411

什么是城市现代化定义

关于城市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国内许多著名学者最近10年来作了一些探索,但缺乏系统分析和高层次概括,没有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实际操作还有较大的差距,指导作用不明显。实际上,城市现代化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城市空间和城市区域(含建筑空间)总体布局的一流水准,而且也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细部规划、建筑艺术和科学管理水平。 一个城市从宏观和微观上考察,其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客观评价标准,城市建设的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如何划分,才能称得上城市现代化呢?我们认为城市现代化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标志。1.1 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化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未来发展,探索城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城市空间平衡的长期规划,是一定时期城市发展总的蓝图,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它为城市的发展和国计民生服务。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依据城市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制定。其重要任务是:合理确定计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布局和规模;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土地;综合部署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和各项建设总体布局,保证城市有秩序地科学合理地协调发展。因此,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应当具有远见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充分体现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1.2 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的建设是个核心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上。如果没有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率和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市政设施,那么,城市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现代化城市应具有工业、商贸、金融、交通运输、旅游、科学文化等多种功能,要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等进出的流畅自由,要建成以经济中心功能为主,开放度高、吸引力大、辐射力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特别是当代城市发展更应当面向国际,并向国际接轨,要求城市建设必须是高度现代化,特别是城市交通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其城市国际性的要求。城市建设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住宅和环境建设。要保障城市高效、通畅、有序地运转,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个关键。它是城市经济、技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人工物质载体。1.3 城市生态环境园林化现代化城市是人口集聚、工业集中与第三产业发达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现代化不仅能够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具有充足的供电、供水、供热等能源与水源设施,而且在供电、供热过程中应保护城市环境的清洁与城市人民的安全,具有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从50年代起,世界上一些现代化城市先后开始治理环境污染,如1956年伦敦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要求改变燃料结构(用电、煤气代替煤),不仅有效地制止了烟雾的发生,而且还大大减少了伦敦烟雾发生的次数。至于泰晤士河经过40年的治理后,鲑鱼于70年代初重返泰晤士河更为世人所知。要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的公园建设布局和绿地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还能有效地减轻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在这方面,北美、西欧国家不少城市的绿化、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比较好,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城市环境质量差,与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差距比较大。1.4 城市经济高技术产业化邓小平同志说过,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亦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力量。她不仅使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能力不断发生重大变革,而且使城市的空间规模、建筑高度、交通能力、信息系统,乃至城市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总之,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具体表现在城市的有机活动(生产和生活)的高效运转、自由移动、环境优美、结构合理和舒适便捷等方面,表现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及其政治活动、娱乐活动的有机结合。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层次的高技术产业的建立。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城市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主战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实力的竞争,更重要地表现为城市科技实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是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城市现代化过程就是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法制建设、组织落实、人才选拔和科学运作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能够变我国的智力资源的潜势为知识经济的实势,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进一步落实到实处。1.5 城市居民生活高度社会化城市人民生活的高度社会化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生产活动的初级阶段,城市人民生活处处表现在封闭式的个体家庭内活动为主,社会化、专业化、协作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不多见。只有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人民生活才能逐步走向高度社会化。特别是第三产业在整个城市社会生产结构中占的比重愈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也愈高,这样人们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大量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减少能耗、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同样也能推动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1.6 城市资源利用高度集约化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依托着丰富的多种可利用的资源,有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这些资源的利用愈充分合理,则城市现代化水平愈高,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例如城市人口问题,现代化城市要依靠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力资源。近代城市的第一个结构体系乃是建筑在工业革命中首先形成的蒸汽技术基础上的。与这个时期相对应的基本上是穿上工人服装的农民,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马克思在参观一家工厂时曾说过,在这里需要的不是头脑的思维,而是肌肉的机械运动。随着史称第二次动力革命,即以电力革命为代表的机电时代的来临,城市开始拥有了汽车、电车、电话、电灯、钢结构建筑物、地下铁道等等,与之相对应的是操作机器的工人。自60年代以来,世界又进入数字信息时代,近几年美国明确提出并正在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则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而劳动力的“技术化”则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在发达国家工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高达20%~30%;而农业劳动力仅占3%~6%左右。城市及其郊区各种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表现在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方面,最重要的是人口素质的提高,整个民族和全社会人口的高素质化,这样才是城市现代化的本质体现。参考:姚士谋,朱英明,汤茂林,管驰明:《城市现代化基本概念与指标体系》,地域研究与开发,第18卷 第3期1999年9月另,肖健飞:《中国城市现代化概念及指标体系》一文中认为,城市现代化主要有六方面的标志:(1)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化。(2)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3)城市生态环境园林化。(4)中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表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具体表现在城市的有机活动(生产和生活)的高效运转、自由移动、优美的环境、合理的结构和人民生活的舒适等目标的实现,表现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及政治活动、娱乐活动的有机结合,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5)城市人民生活高度社会化。只有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人民生活才能逐步走向高度社会化。特别是第三产业在整个城市社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愈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也愈高。这样,人们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大量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减少能耗、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同样也推动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6)各种资源利用的高度信息化。
2023-08-29 12:01:0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的期刊目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政治经济学评论  证券市场导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亚太经济  现代日本经济  现代经济探讨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税务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世界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世界经济  审计与经济研究  审计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金融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商业经济与管理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农业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经济  南开经济研究  南方经济  经济纵横  经济与管理研究  经济研究  经济学家  经济学动态  经济学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评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经济科学  经济经纬  金融研究  金融论坛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价格理论与实践  会计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经济评论  国际金融研究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改革  当代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科学  当代财经  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  财政研究  财贸研究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经科学  预测  研究与发展管理  系统管理学报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  系统工程  外国经济与管理  南开管理评论  软科学  科研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管理  华东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  管理学报  管理现代化  管理世界  管理评论  管理科学学报  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旅游学刊  人文地理  旅游科学  地域研究与开发  公共管理学报  注:以上经济类期刊为CSSCI来源期刊。
2023-08-29 12:01:091

请问《经济师》杂志社是核心期刊?

应该不是吧
2023-08-29 1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