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公务员案例分析题

2023-09-04 19:22:33
共3条回复
里论外几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思考

公共安全问题,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和切身利益的一个重大问

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食品药品

安全、安全生产、环境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突出,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

健康发展。

党和政府非常历来非常重视公共安全问题,接连出台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措施,使我国公共安全

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解决公共安全问题要标本兼治,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加强监管、严格行

政处罚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入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强化公共安全

保障基础,不断建立和完善防治公共安全事件的长效机制,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公共安全管理:

一、在国家政策方面,要把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制定并实施保障公共安

全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国家的公共安全工作。要加强对煤矿、化工等高风险、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政策

引导,实行资源有偿使用、提取环保基金、推广安全商业保险打击官商勾结等政策,促进安全生产和可持续

发展。

二、在法制建设方面,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建设。要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经验,

及早出台有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方面的一些政策法规,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责任

和义务,加快完善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公共安全事故预防体系和应急机制,使公共安全工

作有法可依,努力构建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长效机制。

三、在行政监管方面,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的理念,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公共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领导要把公共安

全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抓好,各主管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加强对市场、企业、环境的检测和管理,不断提高

监管的能力和效率,及时发现和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促进公共安全工作不

断向前发展。

四、在保障能力方面,要加大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把公共安全保障所

需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

重点研发保障公共安全所需的技术和装备,建立公共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不断强化防治公共安全事件的保

障基础。

五、在宣传教育方面,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针对公共安全领域的重点内容,切

实加强对食物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建立和完善隐患、事故举报制度,充分依

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排查治理工作,发挥他们对公共安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社会

和媒体的公共安全事件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良好局面。

公共安全工作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密切相关,我们在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要把公共安全工

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

强化公共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学发展

观指导公共安全工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摘抄的,希望能参考

gitcloud

对张某不按规定纳税的违法行为,县人民法院应当怎么处理

康康map

判决撤销乡政府的扣押决定,并且向税务机关发出审判建议,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处罚或者实施其他行政措施。

相关推荐

公共安全事故 法规定义

法律分析:公共安全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8-29 22:41:551

车祸火灾恐怖袭击谣言哪一个属于公共安全

车祸、火灾、恐怖袭击属于公共安全。
2023-08-29 22:42:32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体特征不包括广泛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具体特征主要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持续性、可控性、机遇性。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扩展资料: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城乡社区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前,除了加强每年的应急演练,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计基本的应急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以往社区有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针对性预留物资储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发公共事件
2023-08-29 22:42:401

公共安全事故如何定义

  公共安全事故: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
2023-08-29 22:43:041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具体特征有哪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突发性事件,它是突如其来的,不易预测的;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三是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危害:1.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 2.造成心理伤害。 3.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国家或地区形象受损及政治影响。
2023-08-29 22:43:15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具体特征有哪些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主要特点是没有预谋、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没有无差别对待。如酒后驾车误闯人群密集区,造成人员伤亡,这属于过失伤人或者杀人,事件本身属于突发安全事故;又如火车脱轨。恐怖袭击事件的特点是有预谋、有主观上的故意、有无差别对待。比如新闻报道过的学校砍人事件,该事件的实施者有预谋、有主观故意、无差别对待的对学生进行砍杀,就属于恐怖袭击了。像新闻报道的患者家属砍杀医生事件,这种属于有预谋、有主观故意的报复行为,具有明确目标性,没有无差别对待的特点,所以只是一般的故意杀人。
2023-08-29 22:43:431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恐怖袭击事件的区别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主要特点是没有预谋、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没有无差别对待。如酒后驾车误闯人群密集区,造成人员伤亡,这属于过失伤人或者杀人,事件本身属于突发安全事故;又如火车脱轨。恐怖袭击事件的特点是有预谋、有主观上的故意、有无差别对待。比如新闻报道过的学校砍人事件,该事件的实施者有预谋、有主观故意、无差别对待的对学生进行砍杀,就属于恐怖袭击了。像新闻报道的患者家属砍杀医生事件,这种属于有预谋、有主观故意的报复行为,具有明确目标性,没有无差别对待的特点,所以只是一般的故意杀人。
2023-08-29 22:44:041

请举出至少10个公共安全事件(详细)

http://tech.163.com/mobile/10/0104/10/5S67RCS600112K95.html
2023-08-29 22:44:154

公共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影响具体措施等方面发展论文

公共安全事件 产生的原因影响很大
2023-08-29 22:44:352

公共安全事件制度总体思路中要建立()的应急管理体制。

【答案】: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解析: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3-08-29 22:44:431

社会安全事件包括哪些

问题一:社会安全事件的类型有哪些 1、战争 2、暴乱 3、特大事故 4、重大刑事案件 5、重大自然灾害 问题二:我国社会安全事件常见类型是什么? 1、战争 2、暴乱 3、特大事故 4、重大刑事案件 5、重大自然灾害 问题三:社会安全事件的定义? 社会安全事件:一般是重大刑事案件、重特大火灾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金融安全事件、规模较大的 *** 、民族宗教突发 *** 、耽校安全事件以及其他社会影响严重的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统称。 问题四:社会安全事件的含义是什么,具体指哪些事件 tch out in an endless vista. So we go 问题五:突发事件包括哪些种类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根据其影响类型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 根据其危害程度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突发事件预警级别:一般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从广义上,突发事件可被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狭义上,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前者即自然灾害,后者如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包括大量谣言等等,专家也称其为“危机”。 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问题六:公共安全事件主要有哪些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主要分四类: ①自然灾害:包括风灾、水灾、火灾、雪灾、地震、泥石流、海啸等; ②事故灾难:包括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如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事故、环境污染、核事故等; ③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食品中毒、传染病流行事件等; ④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经济安全、 *** 等。 问题七:社会公共安全都包括哪些 根据全新的国家安全观,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 社会环境, 社会次序等等。 问题八:对于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有哪些?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 *** 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1. 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2. 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3. 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4. 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5.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网上有好多,百度一下就行了。
2023-08-29 22:44:511

大学生在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中该从哪些方面做好自身安全?

大学生在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中,该从哪些方面做好自身安全,我觉得无论是谁在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中,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听从防疫部门的相关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相关的要求。
2023-08-29 22:45:012

踩踏属于生活中的哪些险情

属于公共安全险情
2023-08-29 22:45:323

为什么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

现在的人日子都过得舒服 所以怕死
2023-08-29 22:45:424

办公楼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办公楼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一、演练背景设施   配电柜出现电火花、电器设备电源线老化产生电火花、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故意玩火,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导致火灾。及其他各方面引发的火灾。    二、预案策划   事故发生后,由发现第一人、监护安全员分别向本部门领导和监控室、消防控制室报警,监护安全员应通过对讲机不间断向消防控制室汇报现场情况。办公楼领导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成立急救组、报警组。急救组:到消防控制室取消防器材;分配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然后让受伤人员撤离现场。报警组:向安全主管、总经理、部门总监、经理报警;向各办公室负责人报警。   监控室接到报警后再次通过对讲机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同时调整监控,密切观察现场情况;消防控制室接到报警后迅速通知总指挥,并开启消防泵使水压达到最佳状态,待总指挥确认回复后,启动厂区警报,办公楼安全事故预案正式启动。   启动预案后,现场指挥组迅速赶往紧急集合点负责现场应急指挥,现场人员迅速成立各救援小组展开施救。   指挥组:负责执行指挥组下达的各项救援指令,及时报告现场情况。   急救组:到消防控制室取消防器材;把部门主要资料如:财务账目等,迅速搬离事故现场;分配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然后让受伤人员撤离现场。   报警组:负责向菏泽市消防机构、医疗机构报警;派专人到公司门口迎接救援。   警戒组:负责办公楼周边及各个重要路口的警戒;阻止人员进入。   后勤保障组:寻找医药、水源等应急物资;切断附近电力供应;保证车辆对伤员的运输。   疏散组:组织各办公室员工按疏散路线撤离危险区域。   随时间推移,公司疏散组成员不断的把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医护人员进行伤员的紧急救护和运送医院。直至全部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清点人数全部到齐结束。   注意事项:   1、参演人员所持对讲机频道对应如下:   急救组为“1”频道;后勤保障组为“2”频道;报警组电话为“3”频道;疏散组为“4”频道。   2、红色袖标为各小组负责人标志;   3、消防队统一报警电话:   救护车统一电话:(博爱医院)、(惠慈医院)   基础应急知识:   1、报警人员应报告如下内容:   ①发生事故的地点;   ②事故蔓延情况;   ③事故发生时间;   ④人员伤亡情况;   ⑤公司所处位置及报警人员联系方式等   2、急救组应知应会内容   ①应急物资、物品(防烟尘面具等)的正确使用;   ②现场救护知识;   ③重要资料的。   3、疏散组应知应会内容应分别带领各层员工向安全位置撤离,并不断采取呼救、呐喊等方式疏散人员。   4、警戒组应知应会内容应杜绝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内,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负责指挥转运相关救援物资等。   5、后勤保障组应知应会内容   应熟知各应急工具、备用工具配备地点和使用方法,消防泵房的控制,厂区供电、用电的控制等。   办公楼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机关综合办公大楼火灾等安全方面所引发的紧急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综合办公大楼机关工作人员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成立防火指挥部   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防火指挥部,下属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负责领导和处理本预案的突发事件:   总指挥:刘桂臻   副总指挥:李伟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   灭火行动组:由消防科长任组长,消防科全体人员和维保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本大楼的一般初级灭火的扑救工作。   通信联络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全体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通信联络及部门的统一协调。   疏散引导组:由组织人事科长任组长,组织人事科全体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   安全防护救护组:由维修科、生活科各科长任组长,各科室全体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1、指挥部领导各小组要掌握防火安全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发现并整改防范。   2、要加强对多单位防火安全宣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做到人人知消防、人人重消防的局面。   3、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不符合要求的器材要及时更换,灭火器要及时更换灭火剂,抢修、抢救器材要处于良好待用状态,将防火、灭火建立在科学的技术保障条件下,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生的火灾报警信号处置程序   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时,要马上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或单元内部电话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查看。   2、查看人员确认火情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系统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息报告火源的正确地点、火势,如是初起火灾,立即组织大楼周边各科室工作人员争取在30秒内形成第一灭火队伍,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进行灭火。同时向分管领导汇报,立即组织第二灭火队伍进行增援。   3、如发现火情重大,呈蔓延态势,马上拨打“119”电话报警求援,同时放下防火帘,用以隔离火源,阻止烟和有害气体蔓延,缩小火源区域。当消防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做好灭火和人员疏散工作。   4、如晚上发现火情,立即与消防科负责人、管理人员、维保人员联系,同时报告分管领导,紧急组织灭火队伍灭火,并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消防科全体人员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   5、发生火情后,掌握“三近”原则:距起火点近的消防人员或机关工作人员利用灭火器和消火栓灭火;距电话或报警点近的消防人员或机关工作人员负责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消防人员或机关工作人员引导人员疏散。   6、消防控制室负值班人员在确认火情报告后要同时做到:   (1)、立即启动事故广播发出火警指令,同时告知所有工作人员不要惊慌,在消防人员的引导下迅速安全疏散,撤离到安全区域——人民广场。   最佳撤离路线:A区西楼人员出零层西门,经过楼前西大门到达人民广场;C区东楼人员出零层东门,经过楼前东大门到达人民广场;B、C区之间人员走中门,经过正门到达人民广场;A、B区之间人员走一楼北门,出北大门后分别沿府安巷、府佑巷到达人民广场;餐厅和零层及以下楼层人员从零层东西安全门就近撤出大楼,经大楼两侧道路分别出楼前东西大门到达人民广场。   (2)、立即启动正压送风、排风系统和消防泵等设施,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和有效扑灭初起火灾。   (3)、立即通知维修科,安排电工、电梯维保工根据火灾情况实施断电,关停电梯。   (4)、在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小组做到“快速反应、全体动员、层层负责、重点控制、讲究策略、协同作战、处置果断”。    三、单位员工发现火情时的处置程序   1、当单位的消防员确认火警时,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或报警电话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同时做到:疏散引导组及时引导本楼层人员疏散;灭火行动组实施灭火;通讯联络组拨打“119”电话报警。   2、消防控制室人员接到火情报告后,要按照第二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生的火灾报警信号处置程序”的第6项规定实施。   3、第二梯队人员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要按照第二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生的火灾报警信号处置程序”的第6项中第(4)部分规定实施。    四、接到非火警突发事件后的处置   1、按照处置火灾的人员分工马上行动,以防突发事件引起火-灾。   2、消防控制室在接到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事故广播,告知所有人员在安全人员引导下,有序撤离至人民广场。    五、善后工作   1、经过灭火行动组确认明火已经扑灭,协助领导和有关科室普查火灾造成的损失,并草拟事故安全报告,上报防火指挥部。   2、协助防火指挥部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   办公楼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干部职工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局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能够顺利、安全的实施,设立指挥部和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防护救护组、后勤保障组。   (一)指挥部   总指挥:   职责:总体负责机关办公楼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指挥。   现场指挥:   职责:在总指挥领导下,负责现场指挥灭火、疏散等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灭火、疏散行动能够按照预案顺利进行。   指挥部成员为各股室负责人。   (二)灭火行动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按照应急预案或现场指挥员的指令扑灭初起火灾和防止火势蔓延,配合专业消防队进行火灾抢险。   (三)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做到报警及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能够迅速、及时、准确传达。   (四)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人教股、财务股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主要负责疏散着火现场人员到安全地方,并引导消防车及消防人员进入着火现场,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以保证灭火行动顺利进行。   (五)防护救护组   组长:   成员:法制股、监察室、个私协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救护受伤人员,并配合专职消防人员及医护人员救护抢险火场被困伤员。   (六)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保证灭火用水供应和其他灭火物资设施供应,以及联系灭火后的水、电、现场抢修、恢复等工作。    二、处置程序   (一)接警报警应急程序和措施   1、工作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立即查清起火地点、位置,并通知办公室人员赶赴现场予以确认,确定后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讲明起火地点,起火的部位及物资、火势大小,被困人员情况。同时报告办公室负责人,逐级报告直至总指挥。   2、发生火险后,楼内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清点本楼层人员安全撤离,切断与火灾相关的电源、火源,搬迁易爆物品等。   3、报警同时要通知通讯联络组,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和协调各小组的行动。   (二)指挥部应急程序和措施   1、指挥部人员接通知后到现场指挥指定的地点集合。   2、调集灭火行动组控制火点消灭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3、下达疏导楼内工作人员指令,根据现场火情,利用手机或电话通知疏散引导组到现场开展工作。   4、下达各小组行动指令。   (三)灭火应急程序和措施   1、灭火区域的单位领导和义务消防员要立即用灭火器、消火栓扑救初期火灾。   2、灭火行动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着火现场。   3、根据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迅速检查是否切断起火现场电源、火源,检查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启用携带的或利用就近配置的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器材进行扑救(电器、微机起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   4、如火势较大,暂时扑灭不了,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用冷却、隔离等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待消防队赶到配合完成灭火任务。   5、采取隔离措施时,灭火区域相邻单位有关人员应按统一指挥将易燃物品及时搬到安全地点。   (四)疏散引导程序和措施   1、疏散引导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着火现场组织疏散。   2、根据火情向需要疏散的人员发出通报。   3、根据预案或指挥员的指令,疏通紧急疏散通道,先疏散现场员工,再疏散危险物品及其他物资。   4、派员负责引导消防车及消防人员进入着火现场。   5、派员负责灭火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   (五)通讯联络应急程序和措施   1、通讯联络组要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情况及信息上传下达。   2、通讯联络组成员随时向指挥部转达火场信息和传达指挥部命令。   (六)防护救护应急程序和措施   1、防护救护组要对大楼实行警戒,保证消防车行进畅通无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   2、对受伤人员及时抢救。   3、对受伤严重的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4、帮助撤出人员撤离大楼并进行安置。   5、配合专职消防队员及医护人员抢救火场内被困伤员及重要物资。   6、灭火结束后维护现场原始状态,配合调查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调查工作。   (七)后勤保障应急程序和措施   1、后勤保障组应迅速调集运送灭火所需物资设备,为完成灭火、疏散救护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火区烟雾大时,应向灭火抢险人员提供湿毛巾。   2、保证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消防设施故障。   3、灭火结束后,后勤保障组在指挥部的安排下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三、应急对策和要求   1、大楼工作人员发现突发火灾,首先保持冷静,认清火势走向,判断最近安全出口位置,可以就近用灭火器进行力所能及的灭火以控制火势,保障逃生的.顺利通道。   2、如果走廊或者房间外发生火灾,遇到不透明门,首先要小心触摸房门金属部件,一旦发热不要打开房门,改走另外的安全出口,如果火势较大难以逃生,可以返回房间,躲进隔热较好的房间,关好门窗并用水浸湿棉织品堵塞门和其他通风处,及时和外部联系求救。   3、如果房间通道内有烟雾,请用湿布或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切忌慌不择路或跳楼逃生。   4、在抢险救火中,楼内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发挥主动作用,做好配合灭火和疏散等工作。   5、所有参战人员都要听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接到命令迅速到达指定地点。   6、各小组人员要协同作战,共同完成紧急情况下的各项任务。    四、其他   1、预案贯彻。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本预案,熟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2、预案启动。在火警发生时,局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灭火,全力将火灾消灭在初始阶段。如火灾难以控制,立即启动本预案。   办公楼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xxxx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员工消防素质,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增强抗御火灾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灭火和应急疏散领导小组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xxxx消防安全的指挥协调,研究制定中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指挥和组织做好灭火、疏散、抢险和救护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经常组织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向组长汇报存在的重大消防隐患,当组长有在岗时,全面负责消防安全的指挥协调工作。   组员职责:根据组长、副组长的安排,快速执行各自的任务,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   (二)应急疏散引导组   1.负责指挥工作人员从四楼楼东、西两侧、通信楼内演播室、编辑机房从安全通道疏散,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2.指挥工作人员从三楼东、西两侧安全通道疏散,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3.指挥工作人员从二楼东、西两侧安全通道疏散,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4.指挥工作人员从一楼东、西两侧、鄯善印刷厂厂房和哈密厂前后门安全通道疏散,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5.指挥工作人员从三楼东、西两侧和通信楼内播出机房安全通道疏散,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6.指挥工作人员从指挥部楼内办公室安全通道疏散,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7.负责鄯善各部门、各楼层现场工作人员疏散撤离时的指挥引导工作。   疏散原则:按就近便利的原则,组织人员从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迅速撤离。   (三)灭火行动组   职责:利用现场消防器材进行初期火灾的扑救,指挥现场人员迅速撤离,火灾扑灭后,保护好现场。   (四)通讯联络组   职责:负责应急信息的传递,及时传达各项指令和反馈现场信息。   (五)抢险救护组   职责:负责应急过程中对事故现场伤亡人员的救援工作,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联系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护。    二、应急反应和人员疏散措施   (一)报警和接警处置   当发生火灾或险情时,现场目击者应大声呼喊“着火拉”,并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同时向中心领导或安全管理部门以及“119”报警,接到报警后,由安全部门通知各行动小组立即启动《xxxx办公楼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各行动小组按各自的岗位,履行其职责。   (二)应急疏散的组织   当发生火灾或险情时,疏散引导组应按各自的岗位,指挥人员按指定的疏散路线撤离现场,撤离人员应听从引导人员的指挥,防止拥挤堵塞通道。(撤离人员撤出时,应关好办公室门)   (三)灭火行动组(扑救初起火灾)   当发生火灾或险情时,灭火行动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利用现场消防器材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或排除险情。   (四)通讯联络组   当发生火灾或险情时,通讯联络组应确保通讯畅通,做好信息传递,及时传达各项指令和反馈现场信息,及时向“119”报警,并派人员到单位丁字路口等消防车辆。   (五)安全防护救护组   当发生火灾或险情时,安全防护救护组应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伤亡人员进行救护,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联系医务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护。    三、拨打火警电话方法   (一)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   (二)讲清着火部位、燃烧物、火情大小。   (三)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及报警电话的号码。   (四)派人到单位门口或十字交叉路口等接消防车辆。    四、注意事项   消防部门在灭火或排除险情时,工作人员和现场人员应大力配合和支持,救援工作结束后,要保护好现场,配合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灭火和应急组长应组织现场人员清理现场,消防事故隐患,以防火灾或险情再次发生。    五、消防管理   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安全网员经常检查;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报警装置和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消防安全责任是否逐级落实;要害岗位人员是否培训。   1.负责四楼、三楼、二楼消防器材的检查,并重点负责四楼、二楼的安全巡回检查。   2.负责一楼消防器材的检查,并重点负责一楼的安全巡回检查。   3.负责物资库房、磁带库鄯善印刷厂厂房消防器材的检查,并重点负责物次库房、磁带库、厂房的安全巡回检查。    六、有关应急电话号码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综合办公室:xxxxxxx   办公楼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    一、目的   防止停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各商户能够正常营业,及楼内工所人员能够正常办公,特制订本停电预案。    二、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客户服务部:通知、向商户解释设备保障、恢复:工程部巡视:内保楼内巡视岗。    三、原则:   所有工作人员统一听从总负责人的统一调度和安排的原则。    四、实施方法   1、通知停电   (1)接到供电局通知停电后,进行二次核实无误后,已通知的形式第一时间通知各商户及销售部,停电原因、时间,及恢复时间。   (2)项目部做好停电前楼内各设施设备的保护工作,例如,在停电前提前停止电梯。   (3)在停电前检查配电室各供电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以保证恢复供电后能正常投入运行。   (4)在得到供电局或知道恢复供电,二次确认后,第一时间通知各商户,已恢复供电,请检查各设备,然后恢复电梯的运行,并巡视配电室,各数据是否正常。   2、紧急停电   (1)在停电后,第一时间向供电局了解停电信息,并检查电梯是否有困人现象,并通知各商户,停电原因及大概恢复的时间。   (2)派专人负责巡视各供电设备,以防止突然恢复供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恢复供电后,向供电局二次确认后,及时通知各商户,并检查楼宇各设备是否已恢复正常。
2023-08-29 22:46:001

治安案事件包括哪些

治安案件包括以下四类:1、扰乱公共秩序类;2、妨害公共安全类;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类;4、妨害社会管理类。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治安调解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公安机关从调解人手,通过耐心的教育、劝说、疏导,缓和当事人的偏激情绪,合理地解开产生纠纷的症结,正确处理造成纠纷的问题,做到合情合理,情使人动,理使人服,从而消除产生纠纷的原因,妥善、有效地平息纠纷,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只要调解得好,往往能收到与处罚同样甚至是更好的效果;反之,如果简单行事,就事论事,一罚了之,不消除和解决产生民间纠纷的根源,不仅不利于缓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且可能造成双方的积怨,纠纷往往会再度发生,甚至激化矛盾,酿成刑事案件。因此,公安机关要善于区别不同情况,依法适用调解手段,有效处理治安案件。在调解工作中,应当注意下列问题:(1)要牢牢把握治安调解的条件。正确理解治安调解的条件,是做好治安调解工作的前提。对不符合治安调解条件的,不能调解处理,而应当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对符合治安调解条件的,可以尽量作调解处理,尤其是对因家庭、邻里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更要注意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不可简单处罚了事。当然,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纠纷各方向人民法院或者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2)要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受理后,不论将来是否适用调解处理,都要及时做好深人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目前实践中存在一种错误倾向,有的公安民警认为,既然是可以适用调解的治安案件,到时候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即可,没有必要花时间、费力气去做调查取证工作。一旦调解不成,事过境迁,该有的证据无法取到,不仅导致难以认定是哪一方的过错,造成案件调解不下去,而且等到需要作出处罚决定时,也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处罚不了。这不仅不利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而且影响法律的尊严和公安机关的威信。因此,即使对可以适用调解的案件,公安机关也必须及时依法调查取证,查清事实真相,收集足够的证据。这既可以为调解创造有利条件,便于说服教育当事人,也可以为在不适用调解或者调解不成时作出处罚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2023-08-29 22:46:081

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2023-08-29 22:46:191

政府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中负有什么职责

0.0.0
2023-08-29 22:46:292

如何准确把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情报范围?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  具体来看,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二、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不限于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新闻等官方主办的影音媒体,而是扩展到通过网络贴子、博客、电话、手机短信等各种现代信息通讯手段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因而突发事件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传播的特征,由此也造成被传递的信息真假混杂,良莠不齐,甚至给少数不良用心者提供了混淆视听的机会,以至于谣言、小道消息漫天飞。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相对于其他信息渠道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故其舆论导向作用更强大、更有效、更积极。  第一、新闻报道可以化解谣言、稳定人心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报道事件信息,是媒体负责任的重要表现。对于公众了解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言,从而稳定人心,调动公众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是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而新闻报道的及时、新鲜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要求之一,因此新闻报道具有先天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快速准确地向社会传递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有效避免猜测性、歪曲性的报道。  第二、新闻报道对各级处置突发事件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突发事件通常涉及面广,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往往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高效正确地处置,以及时控制事态,避免给群众财产及生命造成更大的伤害。此时群众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会寄予很大期望,但是,群众往往又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面貌和进展情况,当其利益未能及时得到有效保护时,容易以偏概全对各级政府的处置能力及处置态度产生质疑,甚至形成整个社会的不信任心态。此时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媒体通过及时、公正、公开地报道各级政府处突决策、处突行动、处突结果以及对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够对政府的处突行为及时与否、是否卓有成效、政府相关人员工作得力与否、政府相关人员在处突事件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等进行舆论监督,从而树立起一个高效、为民的政府形象,避免群众的误解,既有利于进一步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又促进了党群感情。  第三、新闻报道可以引领健康心态、促进社会稳定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灾害性或破坏性,故往往对群众的情绪和心态、思想认识、政治立场以及生活、工作行为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形成社会负效应,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形成社会恐慌,带来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的危机。媒体是强大的舆论引导阵地,能够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效的舆论氛围,并能从精神上引领在突发事件中迷失方向的受害群体,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灾害,度过难关。同时,媒体能够放大政府强有力的救助声音,把政府的行为、态度、要求等传达到民众当中,使群众理解政府,同政府形成合力,共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可见新闻报道具有与政府一道管理社会危机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社会心理危机,稳定民众心态,稳定社会秩序。  第四、新闻报道可以凝聚民心、团结力量、战胜困难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给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身伤害,如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流感等,需要多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度难关。媒体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发出倡议,发动全社会奉献爱心,互助互爱,扶贫济困,从而凝聚民心,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如:汶川大地震凝聚了全国全世界的爱心,受灾群众获得了无数人的物质和精神资助,从而很快从灾难中站起来。此外,媒体通过第一时间前往第一现场及时报道基层干部、群众不畏困难,坚强地抗灾救灾,不屈不挠的开展自救,报道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不怕艰险,以人为本,全力救灾抗险,以及报道在突发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凝聚民心,增强共同战胜突发事件的信心和勇气。  三、媒体如何把握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导向  突发事件发生后,身处事件当中的民众需要帮助,社会各界需要及时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需要了解突发事件的责任由谁承担,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作为媒体,应站在政治的高度、民生的高度、社会责任的高度,在及时、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之外,应把握好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促进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并减少突发事件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在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舆论导向。  第一,重视民众的知情权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极为迫切,为控制危机事态,新闻媒体应重视民众知情权,在第一时间承担起稳定社会秩序、防止社会恐慌的职责。  在过去的观念里,限制灾难事件的透明报道,担心“坏消息”传播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影响国家和地区的形象。事实上,在以往的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倘若主流媒体置若罔闻,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迟缓,或者隐瞒不报,致使新闻传播出现一个“真空期”,公众得不到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新闻信息,这种情况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或虚假信息的传播,极易引发更大的恐慌。更有甚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恶势力所利用,抓住事件大做文章,有可能扭曲事实真相,给事件的解决处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只报道某一方面的情况,对另一方面的情况避而不谈,或把个人情绪和意见掺杂其中误导公众甚至报道某些传言,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信息保障,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遵守非常时期的法纪规定,将信息传播纳入到法治运行轨道,让民众知道实情,让传言、谣言不攻自破。  第二,把握自身角色定位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如果新闻媒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报道往往缺少高屋建瓴的见解而与普通公众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没有本质区别。新闻媒体是一种公共资源,理应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因此,新闻媒体应有一种使命感,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体现“稳压器”的作用,即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态势进行说明,及时宣传政府的应急行动,消除民众的恐慌与疑虑。同时要充分考虑报道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影响,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第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在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就是在报道中体现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自由的肯定,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宏观上媒体要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定位,微观上则要在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  新闻报道不应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理。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的精神固然令人感动,但记者在采访时首先应做的是不妨碍、不影响事件的处理。尤其是在抢险救灾的报道中,当新闻采访工作与人的生存权、生命权相矛盾时,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严,报道要人性化。  应理性报道,避免血腥。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细致地展现受难者的惨状,将对受难者亲属产生极大伤害。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应尊重受难者感受,受难者最不堪回首的就是自己或亲人遭遇不幸的悲惨细节,事后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细节化曝光,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此类报道也忽视了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细节太过详细的描写会对公众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产生新闻导向负作用。  第四、科学解读事件,打造信息平台  由于突发事件存在发生概率小、时间短而产生的危害又比较大的特点,因此受众对此缺乏相应的了解和应对措施,在媒体进行报道时,科学地解读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有利于人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新闻媒体的报道,除了向受众及时准确地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也有责任通过媒体的引导,起到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报道中,记者一定要谨慎选择信息来源。如果在非典危机中,新闻记者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所限定,更多地从政治社会经济角度采访报道非典,而不是去采访医学专家或者科学家,其结果是,公众会把非典病毒看成一个与政治有关的病毒,而不是自然界的病毒。疫情报道的政治化会加剧政府与民众的紧张关系甚至冲突。由于非典是一种看不见的风险,媒体如果倾向与高估风险,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发恐慌心理,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  四、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树立媒体公信力  突发事件对于社会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定的危机,但是对于大众传媒来说,也是挑战中的机遇。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合理利用突发事件提升媒体形象与水平,能够让大众传媒获得平常时期难以产生的社会形象。通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理、有节、有效的报道,可以增强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公信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整个社会及民众的心理往往比较脆弱,此时的大众传媒如果准确地把握社会心理,积极引导,有力监督,说出民众想说的话,做到民众没有想到却应该做的事,民众就会信赖、亲近这些媒体,团结在他们周围,形成媒体的向心力。民众对媒体的亲近与信赖往往能够得到广告商的广告认同,这对于媒体自身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媒体如果能够及时报道,就会抑制谣言传播的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舆论监督是大众媒介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有效履行这个职责的过程中,媒体会得到管理层和民众的共同认同,媒体的公信力便构建起来。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媒体通过引导受众对深层次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也能提升大众传媒的深度与厚重,塑造品牌形象。  总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政治性、政策性、策略性都较强,媒体应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及时、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展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彰显舆论导向力量,致力于服务于党与人民,提高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以更好地发挥新闻导向作用。
2023-08-29 22:46:401

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八方面:1、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支出;2、安全设备、设施的购买、更新和维护支出;3、安全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4、安全检查与评价支出;5、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7、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支出;8、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工业安全工业化的推进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物质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威胁人身安全的“杀手锏”,生产事故的频发使得安全生产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确保工厂生产过程的安全,安全仪表系统(SIS)在保障过程工业安全方面已经成为主力军。为什么需要安全?现在,操作人员和用户无论是在工作或空闲时间、白天或黑夜都永远被复杂技术所包围。因此,用户应该会发现这些设备并不复杂,操作起来很安全。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在这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运用标准和指令至关重要。在每千个动作中,会产生一个影响人身安全的故障。这种情况通常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发生,整个流程需要停止来修复设备的故障。当拆卸在操作期间卡壳的部件可以避免复杂的设备重启流程时,还包括拆除互锁设备。科学研究表明:一半的致命工业事故都可以归结于操作人员的行为所造成!30% 到40% 的事故间接成本都可以避免:致命的工业事故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伤害相对较小的事故。这就是迹近事故分析成为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部分的原因。2有哪些工业安全产品?工业安全的产品种类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安全控制器、安全开关、安全光幕、安全栅、安全继电器、报警装置、防爆产品、防雷/浪涌保护器、ESD、安全网络人机安全的通用标准机械设备安全的基础:通用标准包含有机械设备安全设计、策略和操作的必要信息。EN 1050机器安全 - 风险评估原则根据机器指令条款,机器制造商必须进行危险评估,以此确定其机器可能遇到的所有危险。然后制造商必须根据风险评估设计和制造机器。根据机器指令条款,此要求同样适用于担当制造商职责的相关人员。例如将设备相互连接起来或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改装,都应该进行危险评估。降低风险的反复过程EN 1050 包含机器的“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以系统方式对机器相关危险进行检查的一系列逻辑步骤。机器的危险变化多样。因此,不仅需要考虑机械的碾压和切割危险,而且必须考虑高温和触电以及辐射危险。在风险评估结果出来后,根据EN ISO 12100,接下来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因此必须在计划阶段之前及其期间以及机器或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风险降低。每次重复此评估,就会最大限度降低危险并实现安全措施。这些方法可以作为综合分析的一部分。EN 954是针对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分的评估,是从EN 1050 标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EN ISO 12100-1安全机器的制造原理EN ISO 12100 用于为设计人员提供总体看法和实践准则。其帮助您生产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器。同时它还提供制订更多安全标准的方法。在机器指令目录下EN ISO 12100取代了EN 292。EN ISO 12100 标准的内容机器安全概念注重机器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履行既定用途的能力,无论风险是否充分降低。EN ISO 12100 第一部分的目的是规定基本危险,以帮助设计人员认别相关重要危险。这些是机器可能发生的危险。如下的是必须考虑到的危险:机械危险电气危险高温危险噪音产生的危险振动产生的危险辐射产生的危险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忽略人体工程原理而产生的危险。通过风险分析进行风险评估设计人员一旦发现了其他潜在的机器危险(永久危险和意外危险),那么必须根据量化系数估计各个危险的风险。那么他必须决定风险评估结果是否意味着需要降低风险。机械安全第一步: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机械安全关键 其为实现高效且经济的降低风险措施铺平了道路。 操作者和维护人员进行的很多活动存在着极高的风险。通常引起的事故的因素只有几条。 如果您需要制造、改装或连接机械,妥善的风险评估是安全地设计机械,或确定必要的防护措施的最重要基础条件。
2023-08-29 22:46:514

国安的人遇上公共安全事件一般会插手吗?

国安一般处理外部安全事件。
2023-08-29 22:47:284

建立什么提升安全全员防范意识和处置水平妥善应对各类公共安全事件?

要提升安全全员防范意识和处置水平,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机制:1.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3.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4.引入高科技手段,建立安全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系统,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同时,需要加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建立密切的联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以确保可靠的安全预警、及时的应急响应和妥善的处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创造更加宜居的安全环境。
2023-08-29 22:47:441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致21人遇难,比赛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据失联救援指挥部指挥部介绍,22日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根据线路图显示,这段赛道位于第二打卡点(24公里)和第三打卡点(32.5公里)附近,两个打卡点间相隔8公里,全部是爬坡路段,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地方都非常陡峭。原本此段赛道的难度就很大,遇到了大风、降雨的恶劣天气,选手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有选手们陆续退出了比赛,但是身处高处,由于失温,多名选手无法行动,山地风太大,携带的保温毯都被吹烂。地形陡峭,雨水下的岩石湿滑,在体能严重下降的情况下,选手们不由自主地发抖,随着时间的延长,选手的生命安全越受到威胁。白银市长:深感内疚自责5月23日消息,今天上午,甘肃白银就越野马拉松赛赛事事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开始,首先对事故遇难者进行默哀。甘肃省白银市市长张旭晨表示,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张旭晨说:“在此,作为赛事主办方,我们深感内疚和自责,并对遇难人员表示沉痛哀悼,对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深切慰问。”
2023-08-29 22:48:053

公共安全问题属于什么范畴

公共安全问题属于什么范畴的回答:公共安全问题属于社会领域范畴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2023-08-29 22:48:322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体特征,不包括()。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体特征,不包括()。 A.突发性 B.广泛性 C.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B
2023-08-29 22:48:431

公共突发事件有哪几类?好像包括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还有什么?

1自然灾害: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森林草原火灾。2事故灾难: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
2023-08-29 22:48:556

公共安全危机的特点

公共安全危机的特点如下:1、突发性和紧急性公共危机往往是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也就是说,危机发生之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由于危机来的突然,又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往往使人们措手不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带来巨大的破坏,需要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及时拿出对策,化解危机,消除影响,减少损失。2、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斯特恩认为,一个需要作出决策的危机是这样一种状态,从决策人的角度看,有三个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对基本价值的威胁、紧急性和不确定性,它们构成了内外部集体环境变化状态。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是相对于其突然发生、时间紧急,并且不清楚不明白具体原因所致,表现为公共危机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其他特点:社会性和扩散性:危机可以涉及到不同的对象,而公共危机则是特指影响大众生活的和社会秩序的危机因此,社会性是公共危机的应有之义。由于公共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动态的特点,因此其影响和危害具有扩散的特点。扩散性是就公共危机影响的过程和波及范围而言的,往往个公共危机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引起一连串的相关反应。这种相关反应,一些学者称之为“涟漪反应”或“连锁反应”,一个公共危机有可能引爆另外的公共危机。
2023-08-29 22:49:391

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特征包括哪些内容呢?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体特征不包括广泛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具体特征主要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持续性、可控性、机遇性。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扩展资料: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城乡社区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前,除了加强每年的应急演练,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计基本的应急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以往社区有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针对性预留物资储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发公共事件
2023-08-29 22:50:131

什么是公共安全事件

考公务员?
2023-08-29 22:50:333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体特征不包括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体特征不包括广泛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具体特征主要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持续性、可控性、机遇性。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扩展资料: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城乡社区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前,除了加强每年的应急演练,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计基本的应急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以往社区有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针对性预留物资储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突发公共事件
2023-08-29 22:50:411

安全事故对社会哪些影响?

首先会引发民众的不安,对公共安全的不信任,公共安全缺乏安全保障。人们或许会寻求其他相对安全的交通工具作替代品。这样会增加环境污染或者交通拥挤。其次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受害者本人和家庭造成重大损害,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恶力影响,严重干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危害:面对公共安全事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社会公众既是突发事件的承受者,也是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参与者。危机意识、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所掌握的应急救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是公众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防范公共安全事件: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应急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扩展资料: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安全事件包括: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2023-08-29 22:51:221

突发安全事故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事件的特征如下:1、突发性突发性是突发性事件的首要特征。尽管突发性事件可能有较长的潜伏期,但其发生则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2、不确定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时间、实际规模、影响深度、发展趋向都是难以预测的,呈现出多样性和变换性。3、危害性突发性事件往往都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对社会正常秩序和核心价值造成破坏或威胁,危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社会成员的生命财产。
2023-08-29 22:51:322

大学生在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中从哪些方面做好自身安全?

首先保住自己的卫生然后不要过乱自己的私生活,注意安全各个方面
2023-08-29 22:51:504

不属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

不属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坚持高压态势、严厉惩戒、以儆效尤。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应急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公共安全问题存在原因:1、体制转型期内产生的社会震荡。2、收入差距拉大产生的变态利益需求取向,使社会心理出现失衡,产生了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利益冲突的加剧必然使违法犯罪行为增多。3、大规模社会人口流动产生的附带性社会治安问题。4、政府职能转换期内产生的社会调控能力弱化。
2023-08-29 22:52:351

因为公共安全取消的航班导致退票可以理赔?

航空公司这种不说明原因的单方面取消航班,造成的损失就应该给顾客承担,不然顾客为什么提前买票,不如都去机场临时买要起飞的航班,航空公司这种情况真是让人恶心至极,太TM恶心
2023-08-29 22:53:093

大学生在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中该从哪方面做好自身安全?

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应该从生活习惯中注意卫生习惯。勤洗手,出入戴口罩。不到陌生的地方去,尽量不要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场所去。
2023-08-29 22:53:273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突发事件分为几级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前者即自然灾害,后者如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包括大量谣言等等,专家也称其为"危机"。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经验告诉我们,在通讯技术和媒体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正确妥善地做好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是能否缓解或化解危机的一个重要的甚至决定性因素。处理不好就会加深危机或酿出新的危机。所以,媒体应对技巧已经成为政府机构或企事业单位领导越来越重要的基本功。前不久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理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并规定,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2023-08-29 22:53:541

什么是治安案件

治安案件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必须是:1、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已经触犯了刑律并够刑事处罚的,则按刑法处理。2、依照条例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第五条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第七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治安案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2023-08-29 22:54:271

什么是突发事件

2023-08-29 22:54:507

各种预警级别、预警颜色所表示的含义

hhdjdjdjdjdjdjdjdjdn
2023-08-29 22:55:455

拒不执行政府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国法律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关于紧急状态的概念,一般认为,紧急状态就是现实的或即将发生的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危机或危险局势。需要国家机关行使紧急权力予以控制、消除其社会危害和威胁时,有关国家机关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并宣布局部地区或者全国实行的一种临时性的严重危急状态。同时法律条文中的“紧急状态”应当作扩大理解,不能仅限于宪法中规定的国家层面的“紧急状态”,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及授权的地方层面的“紧急状态”。那么,紧急状态又有哪些分类哪?紧急状态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性紧急状态,如骚乱、动乱、叛乱、恐怖袭击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紧急状态,如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技术事故、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其特征为: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影响、阻止了国家机关正常行使权力或影响了人们的合法活动等。以上就是律师为大家解答的关于“拒不执行政府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法律知识了。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您了解了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2023-08-29 22:56:191

四种警情有哪四种

是指社会发生治安、犯罪事件后,必须由警察出警察来维护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或者说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各地的“警情“和警察的出警数是衡量一个地方治安以及社会稳定的只要因素之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七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
2023-08-29 22:56:291

公共安全情况监测服务是干什么

公共安全情况监测服务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信息监测和预警服务的工具。其主要功能包括:1、实时监测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及时提供事件信息和预警提示。2、对公共安全事件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帮助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3、提供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促进各方的合作和协作。4、为公众提供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建议,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23-08-29 22:56:371

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公共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影响,具体措施等方面展开,自拟题目,写一篇论文!急急急急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驳论文的驳法有三种: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反驳论证相对于前两者更高了一个层次。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完全分开的。驳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直接驳和间接驳的差别①如果直接以论点出发,那就算是直接驳论②如果通过各种论据来反驳论点的算间接驳论③如果从始至终都通过论点论据来论证中心的,就是典型的驳论文,如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就是典型的驳论文章。总之,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准靶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并且还要强调出敌论的弊端。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可以引用一些较为典型的事例,和古典名句。更加强有力的证明自己的观点。②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③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论文一般由 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 附录)可有可无。
2023-08-29 22:57:031

事故死人多少算什么事故

法律分析: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事故定性存在疑义的,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下列程序认定:   1.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认。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省级人民政府确认。   3。造成1 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认。   4.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初步认定,报国务院确认。   5.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报告。侦查结案后认定属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管理案件的,凭公安机关出具的结案证明,按公共安全事件处理。法律依据:《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十四条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依照本规定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本地区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的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本规定履行职责,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对部门或者机构的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县(市、区)、市(地、州)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立即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并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违反前款规定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降级的行政处分。
2023-08-29 22:57:111

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安全监测系统?

随着对物联网的概念、内涵、技术、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环境、电力、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和行业都涌现出众多物联网应用的典型案例。其中,公共安全领域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具有与其它物联网应用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地位,有必要将公共安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以下简称安全物联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1 、安全物联网的背景及其内涵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及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中强地震呈活跃态势,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加大;2)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我国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地方和企业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预防事故发生和实施有效救援的任务繁重而艰巨;3)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面对频发的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公共安全事故,亟需构建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来感知公共安全隐患,以及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部门之间如何互联互通等问题。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是针对公共安全监测领域覆盖范围广、监测指标多、连续性要求高、所处环境不适合人工监测、感知的信息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等特点,应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的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信息系统工程。对公共安全的监测主要包含保障各类生产场景安全的监测、对生产者安全的监测、对特定物品安全的监测、对人员密集场所监控、对重要设备设施监控以及事故应急处理时对场景、人员、物品的信息搜集等。2 、安全物联网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地位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为有效抵御各类人为或自然灾害的威胁,中国将加强公共安全保障措施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为解决我国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符合我国促进科技创新、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战略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将为我国现在面临的桥梁隧道坍塌、危险物泄漏等安全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预防机制,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的互联更使得重大安全事件得以及时、有力、透明的解决。因此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作为与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国家和人民最关注的公共安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优先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群众受益”的方针,通过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的发展来带动物联网在技术、应用、产业、标准方面的进步,使整个社会切身感受到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可靠预防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优势,加强人们对物联网价值的认知程度。3 、安全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图1描述了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它的整体架构与物联网的整体架构相似,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部分组成。但由于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它具有一些其它物联网应用不具备的技术特点,总结如下:(1) 在感知层,被感知信息的类型多样,实时性要求高,大多数信息的感知(如桥梁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危险物品的监测等)要求精度高且很难通过人工手段检测。由于安全隐患的信息类型不确定性很高,在人员密集场所或高危生产场所应长时间部署大量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对感知层的组网策略、能源管理、传输效率、QoS、传感器的编码、地址、频率与电磁干扰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也是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能否成熟应用的关键。(2) 在网络层,由于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感知到的信息的涉及国家重点行业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些信息一旦泄漏或不正当使用都有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隐私;因此,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的信息内容有必要通过专用网络或者对3G移动网络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进行传输,保证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3) 在应用层,针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和安全隐患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需要建立专有的不同级别的公共安全物联网服务平台。服务平台不仅应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及融合能力,还须具有安全隐患的识别以及预警能力,同时当突发公共安全事故时,及时联动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应急处理,争取将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另外,将不同级别的公共安全物联网平台互联有利于根据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最大限度的调配资源,便于公共安全事件的及时、有效、透明解决。图1 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架构针对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特点,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a 针对公共安全监测领域的专用传感器的研发,包括增加传感器的监测信息类型、提高监测精度、减小体积、抗破坏、增强感知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能力等。b 大规模传感器节点的自组织网络、协作感知技术、安全接入技术等感知层网络技术。c 大规模传感器节点的编码、地址、频率分配与电磁干扰等问题。d 网络层公共安全监测专用网络的结构、通信协议、异构的网络接入技术及网络安全技术等。e 应用层主要涉及海量信息的智能处理、分析、综合技术以及统一的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服务平台的架构等技术。图2描述了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服务平台的总体结构,系统平台将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处理分析后由相应的服务模块进行处理,服务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公共安全监测应用添加不同的服务模块。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部门联动系统负责当突发安全事件发生时及时调动资源进行应急管理,以减少损失和影响。图2 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服务平台的总体结构4 、安全物联网的应用现状在国内外,公共安全监测物联网已经存在众多应用案例,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例如:美国MaterialTechnologies公司开发了一套裂缝诊断传感器系统,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州检查了三座桥梁以及马萨诸塞州一座桥梁的裂缝,其传感器能够检测以每分钟几个分子的速度扩大的裂缝,从而提前几年发现可能对安全构成危害的裂缝。此外,早期诊断意味着道路修补人员执行的修补更为经济,因为当裂缝还小的时候,修补起来更加容易。在韩国,为了保护市民的生命和财产,遏制犯罪、恐怖袭击、火灾,开始在城市内安全隐患区域安装感应系统,为保障市民安全,建立安全的城市做出很多尝试,如图3所示。图3 公共安全物联网在城市安全方面的应用目前国内全长约2.66公里的玄武湖隧道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浅埋明挖湖底隧道,其中湖底段长约1.66公里。由于地质条件、应力条件、环境影响复杂,隧道很可能受温度、荷载、地下水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均匀的沉降、横向开裂、渗水等问题。南京大学光电传感工程监测中心将特殊的连续分布式光纤“植入”混凝土层中。从施工开始,直至通车运行至今,这些光纤一直对隧道“健康”进行着实时监测。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8-29 22:57:301

什么是重大治安事件

说出来就不和谐~~~~你怎么就不上道呢!!!!李刚比较出名~~~~俄罗斯人都知道
2023-08-29 22:57:414

限制出境的十二种情形

限制出境的十二种情形包括: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限制出境的十二种情形:1.受到刑事处罚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未经刑事处罚但已被移交、逮捕、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戒毒等强制措施的人员;2.因涉及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对外泄露国家机密、重要情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3.涉及民事、行政案件正在被限制出境或者被注销护照的人员,或者在执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生效仲裁裁决期间,需要限制其出境的人员;4.未成年人无监护人陪同的,旅游签证可以出境,非旅游目的出境需要办理有监护人同意的手续;5.违法违规遭到行政拘留或者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未按照法定程序接受处理或者按照法定程序处理仍需承担责任的人员;6.疫情、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或者其他紧急情况需要保持出入境管制的人员;7.涉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科研试验或者其他重大国家活动,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或者完成任务的人员;8.没有依法履行国家税收义务或者违反海关法律、法规未办理完毕的人员;9.被判决为惯犯等吸毒、盗窃、入室盗窃等违法犯罪记录,需要限制其出境的人员;10.掌握重要塞车、扼要港口、军事、通信、水利以及其他不能离开的岗位,不得随意离岗的人员;11.国家财产的监护人或者其他受托人,需要依法监护和管理国有资产等特殊事项的人员;12.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境或者需要实施临时限制的人员。如何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是指对犯罪的外国人强迫离开中国国(边)境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它只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对本国人不适用,因此,我国刑法将其作为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的特殊刑种作了单独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不是都适用驱逐出境,而是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及犯罪分子本人的情况,结合国际间的关系和斗争形势的需要等,可以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可以独立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附加驱逐出境。如某外国人在我国犯盗窃罪,可以单独判处驱逐出境,也可单独判处有期徒刑。某外国人在我国犯间谍罪,可以在判处有期徒刑的同时,附加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附加驱逐出境。对于判处主刑,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一般应在主刑执行完毕后,执行驱逐出境。是否判处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是独立适用还是附加适用,由人民法院根据维护我们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来决定。这一内容体现了我国的主权原则。我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了罪,除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一律适用我国刑法,接受我国的法律制裁。综上所述,限制出境的十二种情形主要有受到刑事处罚正在执行期间、涉及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情况,当然若是触及到了刑法或者是严重的行政法所规定的部分情况,是不允许出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一十三条 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在入境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申请。第一十四条 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等事务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可以凭本人的护照证明其身份。第一十五条 外国人入境,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但是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08-29 22:57:551

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模型要素

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模型要素是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和应急管理。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安全标志规范每个人的各种安全行为中国公共安全问题突出绝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社会矛盾及反映这些矛盾的社会问题的表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体制转型期内产生的社会震荡。我国正处于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在此过程中,价值观的多元化,客观上增加了社会控制的困难。收入差距拉大产生的变态利益需求取向,使社会心理出现失衡,产生了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利益冲突的加剧必然使违法犯罪行为增多。大规模社会人口流动产生的附带性社会治安问题。当前,除了农村民工潮之外,某些城市人口也加入了人口流动大军,给人口管理和治安带来巨大困难。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不可避免出现某些社会犯罪现象。
2023-08-29 22:58:031

矿山死亡一人属于什么级别事故

法律分析:一般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有四原则:一是严格依法认定、适度从严的原则。二是从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当前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事故认定范围不宜作大的调整。三是有利于保护事故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落实,消灭监管盲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事故定性存在疑义的,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下列程序认定:1.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认。2.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省级人民政府确认。3.重大事故:造成1 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认。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初步认定,报国务院确认。5.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报告。侦查结案后认定属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管理案件的,凭公安机关出具的结案证明,按公共安全事件处理。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023-08-29 22: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