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关于土地禾苗干旱的诗句

2023-09-05 18:47:24
TAG: 诗句
共1条回复
可可

1. 描写大地干旱的句子

这是一个干旱的夏天。村庄对面的顿河的水变浅了,那片从前是急流奔驰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浅滩,牛走过对岸去的时候,水连它们的脊背都没不过了。每天夜里,沉闷的暑热就从山岗上吹到村子里来,风把草的香味吹散到空中。牧场上的干蓬蒿都烧起来了,甜藜像一条看不见的帐幕一样遮住了顿河的两岸。一到夜间,顿河对岸的天空上就布满了黑云,雷声干燥地和隆隆地响着,但是一个雨点也没有落到被热气蒸烧着的大地上来,闪电空打个不住,把天空划成许多尖角形的蓝色块子。

猫头鹰每夜在钟楼上号叫。恐怖的叫声在村庄上空传过,猫头鹰从钟楼上飞到被牛犊踏过的公墓里去,在褐色的生满了荒草的坟顶上哼哼。

2. 描写干旱土地的成语

1. 久旱逢甘雨: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2.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3. 焦金流石: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4. 寸草不生: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5. 大旱望云: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6. 旱苗得雨: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7. 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8. 旱魃为虐:指旱灾发生。旱魃,汉族传说中能造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3. 用来形容干旱了很久却不下雨,农民期盼下雨的诗句

1、《观祈雨》——唐代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译文: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2、《往溪源祈雨赓李司法韵》—— 宋代陈宓

欲见高田翻稏,不辞廿里陟崎岖。

早禾已失三之一,便雨还能救得无。

译文:想要在高山的田野里看到禾苗,不计较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来到此处。过山以后,三分之一的幼苗都死了,连雨水也救不了它们。

3、《赤日炎炎似火烧》——明代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译文:烈日当空好似天在下火,烤焦了田野中的稻禾,农夫心中急得犹如汤煮,公子王孙摇着扇子还喊热。

扩展资料

求雨,早在中国西汉时期历史就有记载,是一种民间活动,是中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中,渴望美好明天,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行为。

求雨习俗并非中国所独有,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不同文明的民族中都曾有过求雨习俗。求雨是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也是人们使用某种类似的巫术的方法祈求上苍满足自己愿望的古传习俗。

在中国民间,农民普遍认为,天旱是因为得罪了龙王爷,为求得龙王爷开恩,赐雨人间,就举行一系列形式各异的祭祀、祈祷仪式来求雨。求雨习俗在中国北方的河南、山东、河北、山西、东北、西北都流行甚广,但尤其以山西为最。

人们为求风调雨顺,采用各种办法求助于神灵,有以牲畜供献的,有以人祷者,还有抬着神位神像游乡展示以娱神的。此外,还有专门用于惩罚旱魃的象征性表演;有求雨神的,有扎泥龙、草龙挥舞,也有在大门垂柳插技、还有的捕捉蛇、鱼、蛙等戏水动物作祈雨生物。

4. 有关农民,耕作,土地的诗词

《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陶者》—— 梅尧臣(宋诗)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悯农》——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悯农》——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白居易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 形容“干旱”的句子

(1) 这里常年干旱,人们用水非常紧张。

(2) 由于长期干旱,田里的蔬菜全都枯萎了。

(3) 今年干旱,没有充足的水灌溉农田。

(4) 连日的干旱,使河床裂出了大口子。

(5) 今年一冬无雨,出现了罕见的干旱天气。

(6) 炎热和干旱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7) 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8) 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9)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每一片干旱。

(10) 那一年不是遭遇了地震,而是遭遇了干旱。

(11)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干旱了的大地顿时又振作起来。

(12) 从春天到现在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土地十分干旱。

(13) 由于气候异常,非洲许多地方已经干旱得赤地千里了!

(14) 今年干旱,雨量稀少。

(15) 由于气候异常,非洲许多地方已经干旱得赤地千里了!

6. 描写干旱的句子

描写干旱的句子

【第1句】这是一个干旱的夏天。村庄对面的顿河的水变浅了,那片从前是急流奔驰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浅滩,牛走过对岸去的时候,水连它们的脊背都没不过了。每天夜里,沉闷的暑热就从山岗上吹到村子里来,风把草的香味吹散到空中。牧场上的干蓬蒿都烧起来了,甜藜像一条看不见的帐幕一样遮住了顿河的两岸。一到夜间,顿河对岸的天空上就布满了黑云,雷声干燥地和隆隆地响着,但是一个雨点也没有落到被热气蒸烧着的大地上来,闪电空打个不住,把天空划成许多尖角形的蓝色块子。 猫头鹰每夜在钟楼上号叫。恐怖的叫声在村庄上空传过,猫头鹰从钟楼上飞到被牛犊踏过的公墓里去,在褐色的生满了荒草的坟顶上哼哼。

【第2句】龟裂的大地仿佛历经风霜后老人脸上的皱纹,那么清晰的深刻,那么无奈的哀伤。

【第3句】干旱无情道是人间无限温情,在这个旱魔笼罩之际,在这个守望春雨之时,别忘了,有我们这样一群人,有你,有我,在为抗旱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这个春天增添一份希望。

【第4句】在那一片龟裂的徒弟上,一条鱼拼命挣扎,但终于,眼里的光彩一点点褪去,一动不动。

【第5句】干旱无情道是人间无限温情,在这个旱魔笼罩之际,在这个守望春雨之时,别忘了,有我们这样一群人,有你,有我,在为抗旱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这个春天增添一份希望。

【第6句】时间在人们的期盼中,慢慢挤进入了二伏的怀里,天气也像人们的希望一样,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太阳像个泼了油的火球,火辣辣的悬在天空中,向外散发着灼灼火气,就连仅剩的一丝遮蔽的云彩,也在太阳的蒸腾中,飞灰烟灭。中了暑的知了躲在大树的肘腋下,热得也有气无力的喊叫着。大地被太阳烤成赤铜色,地上的蒸汽顺着太阳的光束往上攀爬。田野里的庄稼也在闷热的烤炉里中展转挣扎,和焦急的人们一起等待大雨的到来。

【第7句】今年6月份以来,该市平均降水量累计69.9毫米,较常年155.1毫米,偏少54.9%,旱情十分严重,全市受旱面积达50余万亩,成灾面积30万亩,绝收面积达5万亩。目前,玉米生长发育快,需水量大,持续高温干旱,已经严重影响到秋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此次降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受旱的农作物有帮助,但对于绝收的5万亩农作物,明显已无"回天之力"。

【第8句】迎来60年不遇的旱灾,昔日壮美秀丽的山川已然成为黄土高原般的土地。水-一个我平时不怎么在乎的字眼,现在成了他们每天为之奋斗的急需的东西。我似乎明白:水是多么重要!

【第9句】太阳瞪着独眼,吃惊地看着大地,土地在焦灼中,丧失对雨的记忆 ,狗儿伸着舌头, 促促地喘息, 大树于宁静中梦见风声,孩子的美梦溢出了汗滴。

【第10句】听着每天新闻的报道,看着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村民吃野菜充饥,用锅盖给小孩喝水,一个月没水洗澡 我思绪万千:云南的小朋友无水可饮,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不注意节约用水,水龙头"哗哗"流水也不主动关。

【第11句】比在无奈的等待中,庄稼和人们逐渐对那曾经讨厌的乌云和无情的冷风也变的亲近起来,无时无刻都盼望着云与风的到来。乌云来了,冷风来了,可是却总也没有见到大雨滂泼的身影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的希望也像庄稼的叶子一样在一天一天的等待中慢慢变黄,雨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到来。

【第12句】阿李在云南里十分可怜,以前他一家三口都能吃到美味佳肴,每天卖山药生意都很火旺,后来干旱来到了云南,阿李就沉入苦恼中,眉头上皱着一个大"苦"字。阿鲁曾经去过瀑布、温泉、小溪里找过水,但一无所获,空手回家。他想:云南以后的美丽情景到底去了哪?上天啊!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如果是我以前浪费了许多水,我可以发誓以后我一定不再浪费水了,请老天爷下一场倾盆大雨吧!阿李手中拿着几根植物,也许它是名贵的山药,也许是云南白药,也许是玫瑰花。

7. 描写关于土地的诗句有哪些

1、《点绛唇·厚地高天》

近现代:王国维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译文:置身于高天厚地之间时,我会渐渐地觉得自己平生似乎事事都不顺。不过好在我还有个小船般的书斋,在其中可以信马由缰,任我发挥。

姑且在这浮幻的人生中,暂时获得真正的自我。天地如此之大,我独自坐在经霜后的树林中,看那些红叶纷然坠落。

2、《送周主簿任南城》

明代:罗玘

烝黎恋门阀,不厌土地薄。

神泉粗可酿,出境配灵药。

译文:连山抱着如环,经过水环绕城墙墙脚。军州自古设置,小城镇旧附郭。老黎恋门第,不满足土地薄。神泉大体可以酿造,出境配灵丹妙药。

3、《津阳门诗》

唐代:郑嵎

湟中土地昔湮没,昨夜收复无疮痍。

戎王北走弃青冢,虏马西奔空月支。

译文:湟中土地过去湮没,昨天晚上收复无创伤。戎王逃弃青冢,敌人的骑兵向西逃奔空月支。两逢尧年难道容易偶然,希望老头颐养丰皮肤肌肉。

4、《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宋代:范成大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

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译文:家乡土地山丘哪个地方都可以栽种楸树,我扛着锄头带着壶老酒整天悠悠然搞得像传说中的醉仙刘伶。即使人真的有千年铁门槛显赫和长久的家世那样福禄长寿,最终也就是落得一个土馒头似的坟丘。

在这凡俗世界里最终如同佛家说的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人的四大形骸只是一个皮囊,最终归葬本原,回归故乡。蝼蚁这样的小虫,和乌鸢这样的大鸟又何必分出大小厚薄,我呢,只需要对着秋风拍掌赏菊感受这秋天的美好。

5、《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译文:我独自一人倚偎高楼怅然远望,无限寒意的边城戍旗飘扬猎猎生风。万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这土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戍边英雄为国献身捐躯。

相关推荐

【旱情】的意思是什么?【旱情】是什么意思?

【旱情】的意思是什么?【旱情】是什么意思? 【旱情】的意思是:旱情hàn qíng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旱情」在《汉语大词典》第7037页 第5卷 582★「旱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12页★「旱情」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旱情hàn qíng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 旱情的拼音hàn qíng 旱情是什么意思 旱情 hàn qíng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 ★「旱情」在《汉语大词典》第7037页 第5卷 582 ★「旱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12页 ★「旱情」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旱情 hàn qíng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 旱情的英语单词1.damage to crops by drought;ravages of a drought] [某个地区 用旱情造句 1.旱情诚然是严重的,但它吓不倒我们。2.旱情开始缓和。3.旱情已趋缓和。4.今年遇到了特大旱情, 看来农作物要失收了。>
2023-08-30 01:38:161

旱情的介绍

旱情是指某个时间段的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近几年来利用遥感的进行干旱监测是一个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作为同时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相关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可用于干旱监测,尤其是监测特定年内某一时期整个区域的相对干旱程度,并可用于研究干旱程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2023-08-30 01:38:231

旱情是什么意思

旱情的解释 [damage to crops by drought;ravages of a drought] [某个地区] 干旱的情况 详细解释 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 词语分解 旱的解释 旱 à 长 时间 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 相对 :旱季。旱灾。干旱。防旱。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旱井。旱田。旱獭。 涝 部首 :日; 情的解释 情 í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 状态 :感情。情绪。 情怀 。情操。情谊。 情义 。情致。情趣。情韵。 性情 。情愫( 真情 实意)。 情投意合 。情景交融。 专指男女 相爱 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 爱情 。
2023-08-30 01:38:411

谁帮解释一下,水情、雨情、工情、旱情分别是指的什么意思,包含了那些信息内容?

没有雨水
2023-08-30 01:38:504

长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

国内需要物理降温,即拆除室外大量的显示屏,室外大量的led灯,如果不去做,明年的高温高热天气会更严重。
2023-08-30 01:39:007

旱情等级标准

(1)轻度干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至30天、夏季16至25天、秋冬季31至50天。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30%以下;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在20%以下;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需求量的5%至10%,出现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一定程度影响。(2)中度干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至45天、夏季26至35天、秋冬季51至70天。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31%至50%;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21%至40%;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l0%至20%,出现明显的缺水现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受到较大影响。(3)严重干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至60天、夏季36至45天、秋冬季71至90天。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达51%至80%;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达4l%至60%;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20%至30%,出现明显缺水现象,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4)特大干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80%以上;因旱造成农(牧)区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人口比例高于60%;因旱城市供水量低于正常日用水量的30%,出现极为严重的缺水局面,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2023-08-30 01:39:341

长江流域大旱,千万亩地遭受旱情,对此政府有什么对策应对呢?

第1点,政府最好的对策就是开设人工降雨,然后达到一个抗旱的效果,第2点就是采取河流运输,然后把旱情能够降到最低。
2023-08-30 01:39:434

水情 雨情 汛情 旱情分别指什么

指不同的灾害
2023-08-30 01:40:132

旱灾发生后,采取什么措施减轻旱情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预防干旱或者减轻旱灾的损失:①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大规模绿化造林,减少水土流失。②兴修水利,合理灌溉。③掌握气候规律,抓住有利时机,蓄水防旱。④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增加水库蓄水和缓解旱情。⑤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塑料大棚与地膜覆盖、滴灌技术, 显著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进生产技术,选育和种植耐旱品种,深耕覆盖,在易旱区推行旱作农业。⑦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如:刷牙洗脸时应用口杯、脸盆接水,切勿不间断的放水;洗完衣服的水不要倒掉,可用于冲厕所。
2023-08-30 01:40:201

广东正遭遇60年最严重旱情,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然后整个天气都是比较干燥的,因此才会出现了这个严重的旱情。
2023-08-30 01:40:294

长江流域旱情非常严重,旱情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因为天气太热的原因呢,部分的小河流已经干涸了,水分都蒸发出去了,这就造成了干旱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拯救一下。
2023-08-30 01:41:254

四川盆地东部七八月出现旱情的原因是什么?

四川盆地一般每年冬春季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干旱,成为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另外四川盆地区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活动对该区域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素有“十年九旱十年灾”之说。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年平均温度明显偏高,尤其冬季,由于冷空气受北方秦岭大巴山阻挡,四川盆地冬季平均温度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许多,与广东北部相当。年积温比同纬度高,无霜期也较同纬度地区长。 怎样预防干旱: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多管齐下,防治水土流失;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1、多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用来种草和树以防止土地沙化。 3、防止土壤板结。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无机肥,尤其是含磷一类的化肥。含磷化肥由雨水进入河流使水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5、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农作物,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2023-08-30 01:42:071

湖南旱情持续加重,最严重地区超68天未降雨,对当地农业有何影响?

面对持续无雨的天气,河水已经干涸村庄的农田需要灌水,都要从外引入。
2023-08-30 01:42:164

受灾面积约600万亩,湖北超过100万人参与抗旱!今年旱情为何严重?

因为天气比较干燥,而且南方持续高温不降,雨水偏少,都会导致旱情严重。
2023-08-30 01:42:594

天灾!长江流域4亿人正在遭受罕见的高温干旱灾情!今年旱情为何如此严重?

今年的旱情这么严重,主要是跟天气有些关系,毕竟天气太炎热。
2023-08-30 01:44:115

多地旱情引关注,大旱会引发粮价、菜价上涨吗?

大旱肯定会引发量价和菜价的上涨的,因为收成不太好了。
2023-08-30 01:45:464

长江为何出现严重的旱情?长江水位降到冬季枯水期的位置,何故?

可能是今年的降雨是比较反常的,尤其是遇到了高温天气就导致水分蒸发的非常的快。
2023-08-30 01:46:174

持续高温,长江流域6省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764万亩,为何今年旱情严重?

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才会导致今年旱情特别严重的,而且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会让这些受灾的面积越来越广的,会让农作物颗粒无收的,对当地的经济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2023-08-30 01:47:023

江西、湖南等旱情严重,形势不容乐观,旱情为何难以缓解?

因为今年的降水量尤为稀少,连去年一半的降水量都达不到,持续干旱导致旱情严重。
2023-08-30 01:47:434

今年的旱情到底有多严重?会不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

很多地区也因为极端天气而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情况,农作物在产量上也明显下降,通过数据也能够看得出来,这次的旱情是比较严重的,也影响到了很多群众的日常生活。想要保证农作物的丰收,除了要有充足的阳光以外,也是需要一定的降水量,严重的干旱天气,也导致土地没有办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从而出现庄稼枯死的情况。粮食在产量上出现了严重的下降情况,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粮食的价格也会上涨,对于普通群众来说,生活也是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出现一些压力的。除了天气会影响到庄稼的正常生长以外,害虫也会导致庄稼减产,虽然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并不是特别的严重,而且国家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能够保证正常生活。大部分的地区都出现了极端天气,在长时间的干旱之后也迎来了降雨,甚至有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强降雨的情况,这也是影响了正常出行。跟其他国家相比,国内的旱情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美国西部在干旱情况方面也是相当严重的,当地的降水量也是达到了历史最低,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除了农作物以外,日常用水也是会变得有一些紧张的,可能会给工作以及生活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问题也并不是特别的严重。无论任何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希望会出现这些极端天气的,毕竟如果天气过于极端的话也是很不利的,想要避免被自然灾害所影响,就一定要改善气候,也需要多植树造林。可以选择多进行新修水利方面的工作,这样也能够让农业得到发展,可以保证基础生活。
2023-08-30 01:48:256

浙江旱情追踪,温台多地现50年一遇干旱,给当地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导致当地的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同时经济也下滑了不少。
2023-08-30 01:49:496

如何应对干旱

介绍一下民间技术,改变天气贴吧。有了干旱缺水出现时,可以去改变天气贴吧留言,那里有改变干旱的技术,有给干旱地区降雨的科技能力!可以去试一试。
2023-08-30 01:50:355

历史上的旱灾

光绪朝代是慈禧太后专权的时代。也是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年代。清末各种天灾频繁不断。周而复始,历史的规律不可抗拒。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这场大旱灾是光绪元年(1875年)拉开序幕的。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先后呈现出乾旱的迹象,京师和直隶地区在仲春时节便显示了灾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与此同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都在这年秋后相继出现严重旱情。 光绪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以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京师及直隶地区,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减半。旱灾引发蝗灾,从天津以北至?南各地,蝗虫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残存庄稼吞食精光。到夏秋之间,又因阴雨连绵,大清河、滹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灾的土地又被水淹。这一年,直隶省遭受水、旱、风、雹的地区达63个州县。 河南省的灾情和直隶相近。从春到夏,旱情日重。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彰德、怀庆、卫辉三府,早倩更为严峻。入夏以后,旱情稍有缓解,但彰德、卫辉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灾,田地被淹。不过,就全省情况而言.仍以旱为主。全省农业歉收,减产一半左右。因此,“乏食贫民,所在多有”,仅开封一地,靠赈灾粥厂就食的灾民即达7万余人。 这一年,山东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区有一段时间略遭水灾外,绝大部分地区均遭旱灾,全省收成不到三分。《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据《申报》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逃荒、闹荒或祈雨。但祈雨无济于事.各处“饥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状”(1876年12月11日 《申报》)。 旱魃向南为虐,祸及苏北和皖北。苏北各地这一年开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连云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农田减产或绝牧。旱灾引发了蝗灾,禾苗被吞噬一空。旱蝗交迫之下,灾民“逃亡饿死者不计其数”。一些灾民甚至“饥则掠人食”,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踪,相戒裹足”。苏北的社会秧序,因严酷的旱灾而变得动荡不安。为了活命.饥民纷纷渡江南下,由苏南的地方官员和土绅在苏、松、太以及江阴、镇江、扬州等地收容的流民达九万余人。 皖北的旱情与苏北相似。入夏之后,持续乾旱;许多地方连禾苗也末能栽插:后虽下过一些雨,但“又复连日烈日。”,连补种的庄核也大多枯死;当年全省收成减半。有的地方颗粒无收。于是,成群结队的饥民.汇成了四出逃荒的人流。 这一年,北方的陕西、山西、辽宁等省.也遭受到旱灾的威胁。陕西全年乾旱,夏秋歉收,冬春多数地方种不下去。山西因旱灾严重,秋禾收成歉薄.介休、平遥等县几乎颗粒无收。奉天的义州(今辽宁义县),因大旱无雨,饥户多达十万,广大农民在饥饿中痛苦地挣扎著。 经过近两年的大旱之后,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在丁丑年(1877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尤其是山西省.旱荒空前;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奇灾,古所未见”(《曾忠襄公奏议》卷8)。毁灭性的旱灾,使山西农村长时间大面积的减产与绝收。连续两年的饥荒,使农户蓄藏一空将愈来愈多的灾民推向死亡的边缘。饥饿难当的灾民为了“苟廷一息之残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为食”或“掘现音白泥以充饥”,结果“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1877年6月30日《申报》)。 随著旱情的发展,可食之物的罄尽,“人食人”的惨剧发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灾区山西,到处都有人食人现象。吃人肉、卖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还有将老人或孩子活杀吃的……无情旱魔,把灾区变成了人间地狱! 河南的灾情,与山西相似。经过连续两年的大早,富饶的中州平原,已化为千里赤地。当年的《申报》刊登消息,说河南全省“歉收者50余州县,全荒者28州县”。但是,奉旨帮办河南赈务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恒抵豫则宣布:全省报灾者八十七个州县,饥民五六百万。 旱灾的阴影,同时还笼罩著陕西全省。同州府员的大荔、朝邑、邰阳(今合田)、澄城、韩城、白水及附近各县,灾情。极重极惨”。走投无路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枪粮,有的甚至“拦路纠抢,私立大纛,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1877年10月3日《申报》)。 甘肃东部、四川北部,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南江县志》对川北的旱灾有翔实的记载:“丁丑岁,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县尤甚……赤地数百里,禾苗焚稿,颗粒乏登,米价腾涌,日甚一日,而贫民遂有乏食之惨矣:蔬糠既竭,继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诸树皮掘剥殆尽……登高四望,比户萧条,炊烟断缕,鸡犬绝声。服鸠投环、堕岩赴涧轻视其身者日闻于野。父弃其于,兄弃其弟,夫弃其妻,号哭于路途…。是冬及次年春,或举家悄毙.成人相残食,馑(死部)殍不下数万。” 这一年,包括京师在内的直隶和鲁西北地区以及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依然有较严重的旱灾。以直隶县为例,仅河间一府就有二百余万灾民。灾荒之年,社会动荡,许多灾民为死里求生而铤而走险。在武强县,有灾民组成的“砍刀会”;霸州、通州等地方也多有灾民组织武装.进行抢粮斗争。 到1878年初,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持续乾旱。山西省自春至夏,旱情未得缓解;到6月间有过短暂的雨水期,之后又连续亢旱,一直延续到次年七月。不过从整个灾区来看,旱情开始减轻,陕西、山东、河南、直隶等省.旱情都趋于缓解。但是,经过连续三年的特大旱灾,老百姓对于天灾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极限,因旱灾带来的各种人间惨剧,并未因旱情的缓解而相应地减少,反而更多更严重了。在山西.越来越多的村庄和家庭毁灭于天灾之中。在河南,侥幸活下来的饥民大多奄奄一息,“既无可食之肉,又无割人之力”,一些气息犹存的灾民,倒地之后即为饿犬残食。在直隶河间府,一些壮年饥民“竟在领受赈济的动作中倒死在地上。”这一年的春夏之交,一场大面积瘟疫向灾区袭来。河南省几乎十人九病,陕西省“灾后继以疫疠,道馑(死 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达十之二三。 进入光绪五年(1879年),尽管山西省仍然大旱如故,但在东起直鲁、西迄陕甘的广阔土地上,毕竟已降下甘霖,乾涸的河床里重新荡漾起清波,龟裂的土地开始滋润,并重新泛起了绿意。旱灾.已进入尾声,苦难的岁月就要结束。可是,正当死里逃生的人们准备重建家园之时,一场新的灾难骤然而至,这就是7月1日发生在甘肃武都的震级达8级、烈度为11度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受到破坏或受到影响的地区,大部分在旱灾区域之内。 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惨绝人寰的境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876年到1878年,仅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灾的州县分别为222、402和331个.共955个。而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干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参见李文梅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清代末年这场特大旱灾,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当年清朝官员提起这场旱灾,称其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末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说这是。古所仅见的“大□奇灾”。今天回顾这场天灾,仍不免使人毛骨悚然。然而,我们并不满足于这场天灾的记叙,除了哀叹,更需要深思
2023-08-30 01:51:001

2010年云南干旱情况

相当严重!
2023-08-30 01:51:2410

我国近几年哪儿发生过干旱么

2010年旱灾 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至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2011旱灾 2011年中国长江中下游旱灾是开始于2011年4月,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旱灾。这次旱灾是自1959至1961年的旱灾后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淡水渔业也相当发达。干旱使该地区的农业遭受重创,渔业也大幅度减产,受灾人口达三千四百万,大量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149亿元人民币。干旱将对2011年的中国经济、民生与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2023-08-30 01:51:542

云南干旱原因

针对西南地区仍然陷入持续的百年不遇旱情,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从气候学角度详细解读了今年旱情。  今年为什么这么干?马振峰提出了3个重要原因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西南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造成我省及西南地区出现干旱。  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三是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
2023-08-30 01:52:103

旱灾有什么影响

防灾减灾,保卫家园灾害是人们的天敌,它不仅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剥夺了数万同胞的生命。干旱就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其实,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这些种种人为原因,使灾情越来越严重。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或以南地区旱情达到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五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止到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区)受灾,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看到这些惊人的数据,想必大家都会不禁心头一震。身为家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地球家园,通过各方面的行动,减缓旱情。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从抗旱角度来说,确实不能抓大放小,应该二者兼顾。既要抓大,也要兼顾到小的问题。因为大的问题主要是重点工程,重点工程解决它是重点的控制性的方面的问题,但是小的又兼顾到面上,千家万户的,老百姓的,解决生活用水,生产的一些必要的补充水源的用水,它是非常重要的,对老百姓来说,五小工程,也就是说小塘坝,小水窖,小水井等等这些小型的工程,对千家万户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都涉及到他们切身的利益,而且在抗旱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关键还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投入力度,现在我们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历史欠帐太多了,抗旱是面的概念,点多面广量大,所以光靠政府的一点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发动社会各个方面。我们不仅要补充水源,还要节约水源,必要的宣传循环用水和不随意用水,使大部分人民都投入到内,这样,在缓解旱灾的同时,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久而久之,旱灾一定会渐渐离我们远去。在灾害中,除自然灾害外,还有一些人为的灾害。比如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其中,火灾时最常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好,就会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我们平时在任何地方,也应注意周围的防火安全,以免发生火灾。在还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但只要我们正确使用资源,一些灾害也就会离我们远去。
2023-08-30 01:52:201

云贵地区干旱的原因

 一部干旱史,几多辛酸泪。  “受统计资料影响,不少人会认为近百年来云贵高原旱灾和旱情均最为突出,但事实上在100年、300年、500年历史尺度来看,干旱是云贵两省众灾之首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过。”杨伟兵说。杨是云南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从事云贵高原水与环境的研究。  与对云贵地区水源充沛、植物繁茂的印象对应,自古干旱就是云贵高原地区发生频率和致灾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今年以来云贵高原等西南地区正经历着建国后1952~1953或1954年、1958或1959~1960年大旱以来最为严重的旱情。”杨伟兵说。  根据杨的研究,以资料相对完善的清代以来的300多年历史为例,1659年至1960年云贵地区发生严重农业旱灾分别有72年次和272地次 。  “历史上,西南几省的部分地区冬春时候就是会干旱,那时水利设施也不行,只能靠降雨,但那时人也少,也没有工业,如果没有降雨就逃难呗,旱的时间长的话,社会就动乱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吕娟说。  多年研究云贵干旱史,杨提醒,今年大旱须做好持久准备,春旱是关键,如夏季再无雨,有可能夏秋连旱,但也不排除受全球变暖影响,南亚季风加强,夏秋连发大涝。  干旱史逃荒史  一部干旱史,在几乎没有水利设施的古代,就是一部逃荒史,云贵也不例外。  杨伟兵说,在云贵高原西部地区以春旱居多,而且发生面积广,破坏力较大;夏旱因受降雨季节影响,持续时间不长,影响也较小;秋旱最少,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多为插花性质的小区域发生。  在高原东部贵州省,黔西地区(毕节、安顺)同云南一样夏旱较少,危害不大 ;其他地区夏旱发生比率较高 。  现代调查也表明,云贵地区大旱主要由冬季春旱连夏旱、夏季容易形成区域性质的插花状干旱所组成,民间至今仍流传“春旱年年有”的谚语。  明清史志上记载了其中最严重的几次大旱。  如,清顺治十六年至十八年(1659~1671年)贵州连续发生大面积夏旱,“大旱,斗米一金” 。光绪三十二、三十三年(1906年、1907年)云南通省爆发的春夏连旱景象十分凄惨。  当时,各地奏报受灾农田无算,灾情惨烈,“迤东迤南赤地千里,人民之困于饥馑者,不下数百万”,“自春徂夏,仍苦无雨” ,“云南久旱成灾” , “赤地千里。米价腾贵,平均每斗米八两……人民之饥困,不堪设想” 。  1924年也是贵州大的“大旱之年”,多数地区春夏旱连发,特别是夏旱,米货价格飞涨,草根树皮为穷民掘食罄尽,流亡、饿死者甚众。  杨伟兵说,云南近500年平均每3年一旱年,每8年一大旱年,出现频率高、分布范围广、灾情损失重。而贵州1450~1949年500年的气象灾害中,旱灾具有2.3年的弱周期,出现频率高于水灾、雹灾分别具有的3年和3.7年较弱周期 。  下一个黄土高原吗?  杨并不认可云贵高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黄土高原。  杨也承认,局地范围内,云贵高原可能会存在着某些干旱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会在一些低谷和山地产生石漠化现象等,但仍不同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和覆被状况。  长久以来,对山地中小型农田水利重视不足和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才是造成今次旱情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杨说。  “云贵高原的大旱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大陆干暖气流的影响,冬春两季蒸发量大,干燥度大,易在高原面上形成大范围的干旱。”杨伟兵说。  他说,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及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区,基本的气温、降水、土地覆被和土壤条件明显不同于黄土高原。比如,同样的植被损耗,云贵高原的自然复萌状况是黄土高原远远比不上的。  受山地地貌局限,云贵山区田土较为分散化,为保证灌溉,大多数地区的水利工程相应以小型化居多。  “然而这些小型工程多年来因其分散和集聚能力弱,难以成为各级政府重视的对象,修缮和更新不足。” 杨伟兵说。
2023-08-30 01:52:331

北方地区春旱的原因

我国北方地区春旱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春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1)春季,我国北方的冷气团势力强大,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偏弱,锋面雨带位于华南地区。北方地区受冷空气控制,降水较少;(2)冬季华北平原积雪少,积雪不能保留到第二年春季。既无降水又无雪水,土壤较干燥;(3)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蒸发旺盛,导致土壤更加缺水;(4)气温回升,进入农作物返青生长期,作物生长需水量大;(5)我国北方地区河流较少,河流水量少,灌溉水源不足,加剧春旱。
2023-08-30 01:52:444

西南旱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去年秋天吧 那时候就有一些情况出现了
2023-08-30 01:53:026

西南旱灾有关资料

“旱灾并非单一原因所致”经济观察报:你认为云南此次旱灾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是否云南多年降水趋势发生了变化?许建初:云南此次旱灾,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所致,而从气候学的角度看,旱涝交替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事实上,仔细了解下来,在这次旱灾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居住在山区的农民,缺水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贫困:山区农民既建不起水利设施,也买不起饮用水。试想一下,如果有钱修建水窖,有钱购买饮用水,即使居住在山区,也不会出现缺水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水贫困”。要解决“水贫困”问题,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人提出采用移民的方式,实际上,这涉及到生存方式及相关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采用。从年降水量来看,云南降水量的总体趋势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约0.45毫米,但比全国减少的幅度小 (全国平均0.569)。另一方面,通过计算全球/北半球平均气温与云南年、四季降水量的相关关系发现,全球、北半球平均气温升高有利于云南春季、冬季降水的增加。这一增一减相抵,云南降水量平均每年预计减少不会超过0.1毫米。经济观察报:有观点认为,云南旱灾与大量毁林种植桉树及橡胶树有直接关系,对此你怎么看?许建初:大量毁林种植桉树及橡胶树,对旱灾的形成绝对有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方面,我们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在种植桉树林及橡胶林的山涧、箐口,其水位都明显下降,溪流的水量也减少。这说明,改变原来的植物生态系统,单一种植的人工植物群落,对涵养水源,保水固水是不利的。尽管如此,我并不同意把出现旱灾的原因仅仅归咎于种植桉树和橡胶林。旱灾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原因仅仅是其中的因素之一。“连续两三年的干旱只在撒哈拉出现过”经济观察报:很多学者认为此次云南旱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甚至有人认为可能会延续5-10年,而你却认为今年云南出现的旱灾不过是一个概率性事件,原因何在?许建初:云南位于中国西南低纬度高原地区,同时受到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是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应该说,干旱对于云南来说并非是一种少见的气候现象。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干旱是影响云南农业最严重的气象灾害。统计数据显示,1950-1997年间,云南受旱面积占整个气象灾害总面积的43%,平均每年有50%的县(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旱灾影响。但是,与此同时,极端降水值增大,洪涝灾害增多,对农业的影响又仅次于旱灾,同时期平均每年也有50多个县(市)发生洪涝灾害,占气象灾害的23%。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云南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但平均降水量的总体变化并不显著。虽然降雨日数逐渐减少,降水量却有增加的趋势,大雨、暴雨频率上升。从全球范围来看,连续两三年的干旱只在非洲的撒哈拉出现过,上世纪90年代朝鲜出现极端气候,其表现也是旱涝交替。与上述地区显然不同,云南年均降雨量丰富,平均在1000多毫米。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这样的干旱属于极端气候现象,只能说是概率性事件,或者说是必然中的偶然事件,属于百年一遇或几百年一遇。有人比喻云南今年出现这样旱灾好比中彩票一样,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推断和预测云南的干旱可能持续五年、十年,并无实际的论据支撑。我更担心的是,随着雨季的到来,泥石流和洪涝灾害在山区的破坏性会更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要加大对小水利设施的投入”经济观察报:你认为云南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今后重点应该考虑哪些方面?许建初:此次云南旱灾可以说是天灾人祸,共同促成。天灾是指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而人祸则是长期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在这个意义上,尽管我认为云南此次旱灾属于概率性事件,但对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在水利设施方面的欠账,却具有警示作用。云南在水利建设方面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期间农村实行集体化开始,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自己对五小水利设施增加了投入。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的结果,云南现存水利设施仅有1/3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另外2/3由于缺乏管理及维护,已经失去正常的功能。经济观察报:按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旱灾之后,各地将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你对此有何看法?许建初:云南气候素有“一雨变成冬”的说法,因为少雨,今年冬天昆明的气候特别宜人,阳光明媚,温暖舒适。旱灾似乎与城里人关系不大,但靠天吃饭的广大农民,尤其是山区的农民,尤对旱灾的感受就显得尤其敏感。大型水利设施只是对集中人群有利,对广大山区农民并无实际意义。从此次旱灾对云南的影响来看,城市、城镇缺水并不严重,农村受害最重,最为严重的是山区的农民,由于小型水利设施的缺乏,极端气候现象对他们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地方政府提出要上马大型水利工程,往往只是凸显了政绩,而无实际作用。在水利设施方面,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山区农民缺少储水设施的问题。例如,在建设小型水窖方面,原来有水窖的农户,一般的容量大多在5-10立方米,即便有两个,也才20立方米,今后如果每家每户建造一个储水量在30立方米左右的水窖,就基本上能够解决春旱的问题。总之,要从根本上解决由旱灾暴露出来的问题,相关水利设施建设亟须综合规划,大小配套,管护跟上。一是要从加大对小水利设施的投入着手;二是要从生态环境改善的条件出发;三要提倡节水型农业,积极节约用水,农业历来是用水大户,占整个用水总量的3/4,对一些耗水粮食作物,例如水稻,种植面积不宜无限扩张。“对野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无法估量”经济观察报:云南此次旱灾对野生植物的生长分布有无影响,接下来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和保护?许建初:旱灾对整个植被生长分布肯定有影响,最明显的问题是,由于旱灾,很多濒危野生植物无法开花,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这方面已经着手做了专门的研究。对农业的影响是看得见的,比如罗平的油菜花,损失可以计算出来,而对野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是看不见的,损失也无法计算。长期以来,我们对极端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缺乏检测,拿不出相关的数据。补救措施也跟不上,尽管昆明植物研究所建立了相关野生植物的种子库,但这并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有相关研究显示,根据旱灾的情况,受灾地区估计有1/3的物种受到威胁,这个数字应该是有说服力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曾经特意看过卫星影像,云南境内的火点与周边国家相比,数量要少很多.要知道,在这么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没有火点是不可能的。这说明云南林业部门的管理很有效,值得赞扬。
2023-08-30 01:53:4010

历史上最大全国性旱灾是哪年?要确切年份。

这太难回答了,比如说建 国之后,1959--1962年 三年自 然灾害,就是QG规模的灾难. 鬼子入侵,也算全国性大灾难. 古代就更多了, 五胡乱华,元朝吞并全国,都是全国性的大灾难, 有的达几十年之久
2023-08-30 01:54:102

云南干旱的原因?

云南旱区的森林植被太差导致的干旱 原始森林被砍伐后,先是腐殖层较容易被风吹和雨水冲刷逐渐消失,保水能力变弱,如果进一步为了种农作物和经济林,则把剩下的灌木及草本清除干净,“通过深挖垦复,挖除一切杂灌树蔸,抑制杂草的生长”,使土壤裸露,进一步加速水土流失,土壤层不断变薄,逐渐石漠化,保水能力越来越差最终彻底丧失。形成有雨即洪灾,无雨即旱灾的悲剧。 当地林业部门的统计显示,由于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云南省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4%,其中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四九年的69.4%降为八零年的26%。整个西南地区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生态遭到惨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尽快引导群众尽快脱贫”为借口的毁林致富运动改革开发后,党的脱贫致富的的政策推动了经济发展,提倡“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一些山区脱贫致富的运动过于急迫,不折手段,导致“路修到哪里,林就毁到哪里”。 1976-2003年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表明,西双版纳近30年间共损失了约40万公顷的热带季节雨林,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转换为单一种植的橡胶林,“那些被砍掉的森林,很多树龄都在100—300年以上”。 八九十年代,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云南烟草产业的发展制定6大政策,“省委、省政府把我们省仅有的外汇储备都用来支持云南烟草产业发展”。云南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展烤烟产业,“八五”期间提取实现了省政府赋予烟草行业的“333"工程目标(333指艰苦奋斗3年,实现税利300元,创汇出口3亿美元),“九五”以后,由于烟草生产继续快速发展,因盲目发展而出现了生产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至1997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720万亩,收购量高达105.7万吨,导致烟叶库存过大。烤烟种植业对环境影响很大,如山地陡坡种植烟草,造成水土流失、化肥流失严重,湖库河流淤积;烤烟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每烤一吨烟要耗费木材3至4吨,仅1993年一年云南省烤烟用柴消耗掉486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毁掉了56.76万亩森林。 自1995年以来,森林被大肆砍伐,触目惊心!七个地州林业局去年9月初上报到省林业厅的汇总面积是1776,600多亩,平均每年毁林50万亩!以“发展经济,尽快引导群众尽快脱贫”为借口的毁林开荒决策使近年来云南人尝到了森林大面积毁弃的苦头。旱季:水库枯竭、农田龟裂、江河水流减少,许多水电站运转不起来。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吞没大片农舍、田畴。 二十一世纪初的“坚定不移地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的毁林种桉运动 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一个调查组在思茅市调研时就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他们的报告说,在思茅地区,近年来,随着一些木材加工单位的生产规模和企业原料林基地的扩大,一些地方提出了“大砍大造大发展”的口号,出现大面积连片皆伐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的情况。这份报告最担心是,如果APP及当地的林纸公司的规划全部实施,思茅全市近3600万亩现存天然林中的一半将会被砍光,其中大部分将种植桉树。 2004年07月08日中国《新闻周刊》:云南森林告危 ,拥有“动物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正与亚洲最大的造纸企业合作,推行一项巨大的林浆纸基地规划,规划中的林浆纸用地达2750万亩,其中将近一半是繁茂的森林。如果规划得以顺利落实,这些林木资源将遭到砍伐,整个滇南的生态将受到致命性打击.这样,金光集团在云南省短短一年多里圈定了2750万亩的林浆纸基地。其中,有林地就有1000多万亩,此外还有420万亩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荒山仅为500余万亩。 2004年07月08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长篇报道:云南森林告危。 缸口粗的栎树横七竖八地倒在山地上,20多米长的树干已被烧焦——在距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糯扎渡乡20余公里的一片林浆纸基地上,残留着很多林木被采伐和焚烧的痕迹。 以澜沧县为例,金光集团在该县得到300万亩林基地,然而县政府今年4月向国家林业局所作的汇报材料显示,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仅为71.7万亩。被砍伐的,是茂密的树林(有林地)。 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派员调研。调研后产生的报告措辞激烈地写道,思茅市对金光集团等木材加工企业的林地、林木使用权的流转“由政府包揽、强行定价的不规范流转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而2005年1月7日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另一份文件则明确指出,金光公司在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采伐林木蓄积24709立方米。这些林木大部分是金光公司造林承包商组织采伐的。此前,有专家认为,如果大批林纸项目在云南实施的话,整个云南的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如果金光集团的项目在云南顺利实施的话,整个云南的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刚刚获得第九届芝加哥自然博物馆年度生物大奖的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杨宇明说,“这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当今林学界,人们将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纯林称为“绿色沙漠”。据中国科学院解焱博士介绍,之所以称人工纯林为“绿色沙漠”,一是因为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十分稀少;二是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因而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一般比较干燥,易形成火灾;三是指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感染上虫害,极易造成大面积损害。 2005年2月25日《云南日报》写道:“坚定不移地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5年11月22日中国纸网报道 –《云南即将召来灭顶之灾?》:本月16日,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印尼金光集团APP在中国云南的“荒山造林”是个天大的谎言,实际上是将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如任由其项目顺利实施,云南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 2006年06月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消息:云南省思茅市紧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日前记者在思茅市翠云区六顺乡看到,乡、村干部和当地林业部门为私人老板的乱砍滥伐行为大开绿灯,当地数以万亩的天然林被砍伐,许多原来郁郁葱葱的山头变成了荒山秃岭。 在当地林业部门记者了解到,这些砍伐行为都是按采伐程序审批的,批准的名义竟然是低产林改造。 当前的毁灭天然林运动:“为改变"只见树不见富"的云南省改造6000万亩中低产林的号角吹响” 2010年10月起,云南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60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其中到2015年改造2000万亩,到2020年基本完成其余4000万亩改造任务。 同年11月,云南本土的一些网站上却出现了“中低产林改造‘变味",百万亩国有林遭‘剃光头"”的民间反映,许多原有的森林在新一轮经济狂热中纷纷被消失、被替代。 2011年2月13日,全省已完成中低产林改造210.26万亩,超额完成年度改造200万亩的目标任务。“往日“只见树不见富”的“穷山”,已被连片的特色经济林取代。各州市重点围绕木本油料林、速生丰产林和珍贵用材林等产业建设,以采伐更新、树种更替,整体推进,形成中低产林改造热潮”[40]。“全力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形成了“龙头带大户,大户促千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中低产林改造格局,” 中地产林改造“变味”了吗?没有,中地产林改造实际上本来是就是砍伐现有林木[19],改种上单一的然后再种上物种单一的速生桉树林、油茶、橡胶等经济林,为了高产,他们必须把所在林地内的所有其他植物斩尽杀绝[18],请看他们的文件中早已写得很清楚了: 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尤其是在云南这一世界著名的动植物王国,生物多样性丰盛度极高,云南的高等植物物种数比全中国的一半还多,高于整个欧洲,接近美国全部[44]。如果只在少量局部区域实施所谓“中低产林改造”,危害不大,只造成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生态恶化。然而,如此大规模(六千万亩)指令性的大跃进式消灭森林物种多样性,对这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的云南将是空前的灾难,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灾难! “中低产林改造”和“速生丰产林营造”对山地地表植被的铲除和土壤的开垦耕作,也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加重了旱情。 干旱主要原因是由于绿色植被相对较差而造成的。其证据是:最干旱的是沙漠、雨水充沛的是原始森林。 偶然发生干旱的地区,必定会有一个或高压坝出现:一是未绿化好的城市中的地面、路面、墙面、屋面、受阳光辐射生热而形成的。二是森林大火引起的。三是由于人类活动及食草动物破坏植被而引起的热岛效应。四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引起的热岛效应等。 总之,是裸露在阳光下的地面,受阳光辐射而产的高温引起的热岛效应,高温长期笼罩在该地区,高温烘跑了空气中的水分,就很难达到成云致雨的条件,造成干旱无雨,并使干旱面积越来越大。 另一种说法是:“主要是由于辐热带高压长期控制该地区造成的”。辐热带高压不是在海洋、两极、雪山、森林中产生,而是在荒漠中产生的。辐热带高压气团会随着游向别处,路途经过之地的农作物会遭受干热风的侵害。 辐热带高压常在绿色植被相对较差的地区停留,给该地区造成更加干旱少雨。辐热带高压不常在大森林地区停留,大森林会把干热空气吸收化解,使气温下降,湿度增加,森林内蒸滕出来的水气,携带大量热能升向高空,使空中水气更加保和,容易过到成云致雨条件。大森林内只有旱情,没有旱灾。 解决干旱的办法:给大地披上绿装!遮盖裸露在阳光下的地面,不让受阳光辐射,就不会产生热岛效应,或高压坝。
2023-08-30 01:54:2011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

干旱等级划分主要依据土壤和植被长势的表现来确定气象干旱等级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四级。。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等,并界定了气象干旱发展不同进程的术语。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四种监测干旱的单项指标。干旱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的面也很广,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以及经济社会干旱等。干旱作为一种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干旱灾害较其他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影响也最大。严重的旱灾还影响工业生产、城乡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经常受旱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严峻,并已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干旱成因、致灾机理、监测技术与指标、干旱影响评估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成功地研制或移植了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湿度干旱指数和帕默尔干旱指数等干旱监测指标与方法。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大、各种干旱监测指数的适应范围不一样,各级气象部门技术力量发展不均衡,在使用干旱指标方法、划分干旱等级和监测、评估干旱发生和影响时,往往各地存在很大差异,无法进行时空比较,难以满足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的需求。为了使干旱监测预报预警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气象干旱的监测更具有可比性,对满足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干旱灾害的需求,以最大限度减少气象干旱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旱等级是2006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8个气象国家标准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布的用于监测干旱灾害的国家标准,这将结束中国干旱监测和评估技术方法多,各地和各部门所得出的干旱等级不一致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今后在干旱监测、干旱影响评估等方面有了统一标准,干旱监测技术和评估方法将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干旱监测和评估将有章可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二十八条抗旱预案应当包括预案的执行机构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干旱灾害预警、干旱等级划分和按不同等级采取的应急措施、旱情紧急情况下水量调度预案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干旱灾害按照区域耕地和作物受旱的面积与程度以及因干旱导致饮水困难人口的数量,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四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三十八条: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地表扰动范围;对废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存放地,应当采取拦挡、坡面防护、防洪排导等措施。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在取土场、开挖面和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对闭库的尾矿库进行复垦。在干旱缺水地区从事生产建设活动,应当采取防止风力侵蚀措施,设置降水蓄渗设施,充分利用降水资源。
2023-08-30 01:54:451

抗旱安全基础知识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抗旱安全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干旱的种类   干旱可分为连续性干旱、季节性干旱和突发性干旱三类。连续不断干旱使地面成为沙漠,在这种地方,不存在明显的降水季节。在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区,具有一短促的、降雨状况多变的湿季,其他季节即为干季。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根据持续时间,干旱可分为: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 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 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干旱形成原因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降水不足的气候成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   2.局地下沉气流。   3.缺乏气压扰动。   4.缺乏潮湿气流。   《气象干旱等级》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规定了全国范围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等,并界定了气象干旱发展不同进程的术语。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五种监测干旱的单项指标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五种单项指标为: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湿度干旱指数和帕默尔干旱指数。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以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指数和降水量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综合指数。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1.无旱: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   2.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3.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5.特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人工增雨的原理及作业方式   每当大旱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寄希望于我们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的专家,觉得如果能够人工增雨也可以缓解干旱的情况,为什么国家有这样的技术不做呢?对此专家解释,人工影响天气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2公里,而且,云里边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度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通过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在大旱期间往往具备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也少。   如果你觉得还是没有十分明白,接下来让我们认真学习下人工增雨的原理和作业方式。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触发机制”四个字来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过程的基础上,人工触发自然降雨机制。有云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云都有降水潜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潜力和开发利用可能(云水资源丰富,云层较厚,对冷云来讲主要要有较丰厚的过冷水区)的云才可催化致雨。   目前催化作业的方式大体有三种:   一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烧炉为主手段。催化剂依靠山区向阳坡在一定时段常有的上升气流输送入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经济、简便,其明显的缺点是难以确定催化剂入云的剂量。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经常有地形云发展、交通不便的山区。   二是以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由于增程焰剂炮弹和焰剂火箭的研制成功,将催化剂在合适的时段按需要的剂量输送到云的合适部位的问题已基本上获得解决。其缺点是虽已有车载火箭装备,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但相对于飞机机动性仍差,适合于在固定目标区(如为水库增水)作业,特别是对飞机飞行安全有威胁的强大对流云进行的催化作业。WR-1B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目前经国家人影办唯一认定的火箭作业系统。它采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BR-91-Y型高效碘化银焰剂,产生含AgI的复合冰核气溶胶,具有很高的成核率,其性能指标高于美国和独联体的同关产品。   三是飞机催化作业。飞机催化作业的面比较宽,可以根据不同的云层条件和需要,选用暖云催化剂及其播撒装置,选用制冷剂及其播撒装置(如干冰、液氮),也可挂载Agl燃烧炉、挂载飞机焰弹人发射系统。还可装载探测仪器进行云微结构的观测和催化前后云宏、微观状态变化的追踪监测。不过不是所有的云都可以用来“播雨”的,一般说来低云族中的雨层云和层积云,或中云族中的高层云较为适宜;少云或者晴空条件下,就不能进行飞机人工增雨。   每当大旱时候,大家很容易想到,为什么国家有这样的技术不做呢?首先要告诉大家,人工影响天气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2公里,而且,云里边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度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通过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在大旱期间往往具备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也少。   抗旱方法   一、加强旱情预防预报、增强防御能力   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要用不断发展的科学认识自然,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防灾减灾,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灾情研究、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据了解,逐级报上来的旱情,几乎层层有水分,真实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对领导科学决策,指挥抗旱,合理分配抗旱物资和资金,增加了不少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建立旱情分析及抗旱统计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科学的气象卫星遥感遥测技术,结合地面土壤墒情监测网的实测资料,对土壤墒情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快速、准确地捕捉全省旱情分布及其演变信息,分析受旱程度和旱情发展趋势,提供土壤墒情信息彩图,加强旱情的预测和预报,为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旱情及抗旱信息。科学地评估旱灾损失和抗旱效益,提出防旱、抗旱、减灾决策建议,使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提高水利资源利用效率   水利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发展不平衡,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就显现出它的不足。大力抓好水利信息化建设,完善和提升各大型灌区、各级水利管理部门水情水质监测及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目标完全实现后,将大大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手段,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为水利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增强抗旱意识   农业是用水大户,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既要因地制宜增加抗旱水源,积极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工投劳,又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培育和推广优良粮食品种。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技术等现有节水农业技术的集成推广。全面推行农业节水抗旱技术势在必行。   (一)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一是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行之有效措施。二是管灌。即管道输水灌溉,就是将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一般可省水30-50%。三是微灌技术。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于作物根际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微灌技术的节水效益更显著。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可以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一般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四是喷灌技术。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一般能节水50-60%。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目前多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五是关键时期灌水。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应选择作物一生中对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灌水,如禾本科作物拔节初期至抽穗期和灌浆期至乳熟期、棉花花铃期和盛花期、大豆的花芽分化期至盛花期等。在关键时期灌水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六是利用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涵水量,减少干旱的发生频率。   (二)大力提倡节水抗早栽培技术。一是深耕深松。以土蓄水,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加大土壤蓄水量。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据在棕壤土上试验。小麦秋种前深耕29厘米加深松到35厘米,其渗水速度比未深耕松地块块10-12倍,较大降水不产生地面径流,使降水绝大部分蓄于土壤中。据测定,活土层每增加3厘米,每亩蓄水量可增加70-75立方米。加厚活土层又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二是选用抗旱品种。以种省水。不同作物间的耐旱性差异较大,被称为作物界骆驼的谷子、地瓜、花生等作物抗旱性强,在缺水旱作地区应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抗旱性也有较大差异。抗旱品种较一般品种根系发达具有深而广的贮水性和调水网络,具有受旱后较强的水分补偿能力。三是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以肥补水,增施肥料,可降低生产单位产量用水量,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平衡施肥,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四是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正确运用中耕和镇压保蓄土壤水分。   五是地面覆盖保墒。一是薄膜覆盖。在春播作物上应用可增温保墒,抗御春旱,盖膜麦田比裸地麦田土壤水分高3-5%,小麦增产20%左右。二是秸秆覆盖。即将作物秸秆粉碎,均匀地铺盖在作物或果树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量,起到保墒作用。   (三)增强化学调控抗旱措施。一是保水剂。它是由同分子构成的强吸水树脂,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将保水剂用作种子涂层。幼苗醮根,或沟施、穴施,或地面喷洒等方法直接施到土壤中,就如同给种子和作物根部修了一个小水库。使其吸收土壤和空气中的水分,又能将雨水保存在土壤中,当遇旱时它保存的水分能缓慢释放出来,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需要。保水剂可使小麦增产10-15%、地瓜增产30-35%、棉花、花生增产18-21%。二是抗旱剂。抗旱剂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是黄腐酸制剂,属于抗蒸腾剂,叶面喷洒能有效地控制气孔的开张度,减少叶面蒸腾,有效地抗御季节性干旱和干热风的危害。喷洒一次可持效10-15天。除叶面喷洒外可用作拌种、浸种、灌根和蘸根等,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整齐,促进根系发达,可缩短移栽作物的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2023-08-30 01:54:541

干旱对鄱阳湖生态有何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旱情?

会影响到地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周边的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会影响他们的生态以及动物;我们要加强管制,要推动更多的人去进行宣传,合理的安排水源。
2023-08-30 01:55:044

发生旱灾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大致可以归结成三个方面:一是降水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讥讽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二是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三是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
2023-08-30 01:56:262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是夏天的俗语吗

立夏日晴必有甘晴是夏天的习俗吗?
2023-08-30 01:57:003

西北河流暴涨时,江南有旱情对吗?

这一题应选A,不是B!题目中说的是春季和A吻合B出现在秋冬季;C出现在当地夏季对应我国冬季,D出现在当地夏季对应我国冬季。
2023-08-30 01:57:251

水情 雨情 汛情 旱情分别指什么

释义: 指河水的状况,如流量、水位等雨情拼音:yǔqíng英文:[rainfall in a given area]释义:某个地区降雨的情况.汛情拼音:xùn qíng释义:洪汛期水位涨落的状况。释义:干旱的发生发展情况和影响范围,以及作物受旱减产程度等的总称。
2023-08-30 01:57:351

我国近年旱情

  2000年 多省干旱,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干旱。   2003年 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   2004年 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   2005年 华南南部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   2006年 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   2007年 22个省发生旱情。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   2008年 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   2009年 我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2010年 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至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2023-08-30 01:57:481

当前干旱四省,为什么会那么久没下雨??

最近,我国西南地区仍然在陷入持续的百年不遇的干之中旱之中,持续的晴热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渝和广西等五省区市的旱情持续加重。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西南其他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造成西南地区出现干旱。 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三是没有冷空气时机。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与暖空气形成了降雨的第一个条件:对流天气。但形成降雨的第二个条件“水汽”如果不丰富,依然无法形成较好的降水。记得采纳啊
2023-08-30 01:57:551

华北地区春旱防治措施(全面)

华北地区春旱主要防治措施: (1)在较大河流上修水库,夏季拦蓄洪水,春季引水灌溉; (2)调整种植结构,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旱作农业; (3)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 (4)实施跨流域调水,解决春季灌溉水源不足问题; (5)春旱严重时,可局部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6)营造防护林,改善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023-08-30 01:58:031

历史上最有名的次旱灾是什么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光绪朝代是慈禧太后专权的时代。也是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年代。清末各种天灾频繁不断。周而复始,历史的规律不可抗拒。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这场大旱灾是光绪元年(1875年)拉开序幕的。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先后呈现出干旱的迹象,京师和直隶地区在仲春时节便显示了灾情。一直到冬天.仍然雨水稀少。与此同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都在这年秋后相继出现严重旱情。光绪二年(1876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以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 京师及直隶地区,因旱情加重,全省收成减半。旱灾引发蝗灾,从天津以北至?南各地,蝗虫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残存庄稼吞 *** 光。到夏秋之间,又因阴雨连绵,大清河、滹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灾的土地又被水淹。这一年,直隶省遭受水、旱、风、雹的地区达63个州县。 河南省的灾情和直隶相近。从春到夏,旱情日重。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彰德、怀庆、卫辉三府,早倩更为严峻。入夏以后,旱情稍有缓解,但彰德、卫辉和光州等地又遭水灾,田地被淹。不过,就全省情况而言.仍以旱为主。全省农业歉收,减产一半左右。因此,“乏食贫民,所在多有”,仅开封一地,靠赈灾粥厂就食的灾民即达7万余人。 这一年,山东省全年皆旱。除章丘等小部地区有一段时间略遭水灾外,绝大部分地区均遭旱灾,全省收成不到三分。《山东通志》称该年全省“大旱.民饥”。据《申报》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逃荒、闹荒或祈雨。但祈雨无济于事.各处“饥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状”(1876年12月11日 《申报》)。 旱魃向南为虐,祸及苏北和皖北。苏北各地这一年开春到年底,一直末下透雨,海州(今连云港)、棉田等地大片大片的农田减产或绝牧。旱灾引发了蝗灾,禾苗被吞噬一空。旱蝗交迫之下,灾民“逃亡饿死者不计其数”。一些灾民甚至“饥则掠人食”,致使‘旅行者往往失踪,相戒裹足”。苏北的社会秧序,因严酷的旱灾而变得动荡不安。为了活命.饥民纷纷渡江南下,由苏南的地方官员和土绅在苏、松、太以及江阴、镇江、扬州等地收容的流民达九万余人。 皖北的旱情与苏北相似。入夏之后,持续干旱;许多地方连禾苗也末能栽插:后虽下过一些雨,但“又复连日烈日。”,连补种的庄核也大多枯死;当年全省收成减半。有的地方颗粒无收。于是,成群结队的饥民.汇成了四出逃荒的人流。 这一年,北方的陕西、山西、辽宁等省.也遭受到旱灾的威胁。陕西全年干旱,夏秋歉收,冬春多数地方种不下去。山西因旱灾严重,秋禾收成歉薄.介休、平遥等县几乎颗粒无收。奉天的义州(今辽宁义县),因大旱无雨,饥户多达十万,广大农民在饥饿中痛苦地挣扎着。 经过近两年的大旱之后,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在丁丑年(1877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尤其是山西省.旱荒空前;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奇灾,古所未见”(《曾忠襄公奏议》卷8)。毁灭性的旱灾,使山西农村长时间大面积的减产与绝收。连续两年的饥荒,使农户蓄藏一空将愈来愈多的灾民推向死亡的边缘。饥饿难当的灾民为了“苟廷一息之残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为食”或“掘现音白泥以充饥”,结果“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1877年6月30日《申报》)。 随著旱情的发展,可食之物的罄尽,“人食人”的惨剧发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灾区山西,到处都有人食人现象。吃人肉、卖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还有将老人或孩子活杀吃的……无情旱魔,把灾区变成了人间地狱! 河南的灾情,与山西相似。经过连续两年的大早,富饶的中州平原,已化为千里赤地。当年的《申报》刊登消息,说河南全省“歉收者50余州县,全荒者28州县”。但是,奉旨帮办河南赈务的刑部左侍郎袁保恒抵豫则宣布:全省报灾者八十七个州县,饥民五六百万。 旱灾的阴影,同时还笼罩着陕西全省。同州府员的大荔、朝邑、邰阳(今合田)、澄城、韩城、白水及附近各县,灾情。极重极惨”。走投无路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枪粮,有的甚至“拦路纠抢,私立大纛,上书‘王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1877年10月3日《申报》)。 甘肃东部、四川北部,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南江县志》对川北的旱灾有翔实的记载:“丁丑岁,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县尤甚……赤地数百里,禾苗焚稿,颗粒乏登,米价腾涌,日甚一日,而贫民遂有乏食之惨矣:蔬糠既竭,继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诸树皮掘剥殆尽……登高四望,比户萧条,炊烟断缕,鸡犬绝声。服鸠投环、堕岩赴涧轻视其身者日闻于野。父弃其于,兄弃其弟,夫弃其妻,号哭于路途…。是冬及次年春,或举家悄毙.成人相残食,馑(死部)殍不下数万。” 这一年,包括京师在内的直隶和鲁西北地区以及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依然有较严重的旱灾。以直隶县为例,仅河间一府就有二百余万灾民。灾荒之年,社会动荡,许多灾民为死里求生而铤而走险。在武强县,有灾民组成的“砍刀会”;霸州、通州等地方也多有灾民组织武装.进行抢粮斗争。 到1878年初,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持续干旱。山西省自春至夏,旱情未得缓解;到6月间有过短暂的雨水期,之后又连续亢旱,一直延续到次年七月。不过从整个灾区来看,旱情开始减轻,陕西、山东、河南、直隶等省.旱情都趋于缓解。但是,经过连续三年的特大旱灾,老百姓对于天灾的承受能力已近乎极限,因旱灾带来的各种人间惨剧,并未因旱情的缓解而相应地减少,反而更多更严重了。在山西.越来越多的村庄和家庭毁灭于天灾之中。在河南,侥幸活下来的饥民大多奄奄一息,“既无可食之肉,又无割人之力”,一些气息犹存的灾民,倒地之后即为饿犬残食。在直隶河间府,一些壮年饥民“竟在领受赈济的动作中倒死在地上。”这一年的春夏之交,一场大面积瘟疫向灾区袭来。河南省几乎十人九病,陕西省“灾后继以疫疠,道馑(死 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达十之二三。 进入光绪五年(1879年),尽管山西省仍然大旱如故,但在东起直鲁、西迄陕甘的广阔土地上,毕竟已降下甘霖,干涸的河床里重新荡漾起清波,龟裂的土地开始滋润,并重新泛起了绿意。旱灾.已进入尾声,苦难的岁月就要结束。可是,正当死里逃生的人们准备重建家园之时,一场新的灾难骤然而至,这就是7月1日发生在甘肃武都的震级达8级、烈度为11度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受到破坏或受到影响的地区,大部分在旱灾区域之内。 瘟疫和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惨绝人寰的境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876年到1878年,仅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灾的州县分别为222、402和331个.共955个。而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干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参见李文梅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清代末年这场特大旱灾,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当年清朝官员提起这场旱灾,称其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末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说这是。古所仅见的“大□奇灾”。今天回顾这场天灾,仍不免使人毛骨悚然。然而,我们并不满足于这场天灾的记叙,除了哀叹,更需要深思
2023-08-30 01:58:101

旱情原因是什么?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大旱的情况,能否从中得到就再借鉴?

我觉得和5.12地震有关
2023-08-30 01:58:204

我国的旱情特别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自然原因最近,我国西南地区仍然在陷入持续的百年不遇的干之中旱之中,持续的晴热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渝和广西等五省区市的旱情持续加重。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西南其他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造成西南地区出现干旱。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三是没有冷空气时机。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与暖空气形成了降雨的第一个条件:对流天气。但形成降雨的第二个条件“水汽”如果不丰富,依然无法形成较好的降水。
2023-08-30 01:58:311

江西湖南等旱情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如何缓解旱情?

江西湖南等旱情严重,形势不容乐观,这样严峻情况下,应严加防范,禁止野外用火,确保林区安全这些。
2023-08-30 01:58:394

气象干旱黄色预警:重庆、贵州等地部分地区有特旱,旱情对庄稼有什么影响?

如果大地过于干旱了,那么禾苗成长就会比较困难,需要浇灌,要不然很难有以后的硕果累累。
2023-08-30 01:59:054

西南干旱的地理成因?

温室效应
2023-08-30 01:59:499

西南旱灾情况简介

“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自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遭遇特大旱灾,农作物绝收、饮用水奇缺,牵动了社会各方的心弦。严重龟裂的土地,温总理紧锁的双眉、沉重的语气,让我们无不为这一罕见的旱情所震撼。
2023-08-30 02:0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