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针对这种形势你认为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2023-09-06 20:16:48
共2条回复
LuckySXyd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包括全球疫情的持续影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许多国家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率的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形势。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

1. 加强国内市场的建设和支持,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市场活力。这可以通过加大对医疗、教育、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来实现。

2. 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 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4.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以稳定全球经济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5. 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和风险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

总之,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这些措施需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建设、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等方面,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康康map

世界各国普遍从经济危机中挣脱出来,实现了经济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缩小,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内地应该改变一味通过政府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使国民经济驶入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同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接受先进理念,学习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吸取教训,在与发达国家保持经济交往的同时注重发展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是中国内地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

相关推荐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哪些困境?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哪些困境论文如下:一是全球GDP大幅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GDP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4.4%。这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闷庆最大戚漏幅度的产出萎缩。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六次名义GDP的萎缩,2020年是少有的一次实际GDP大幅萎缩。二是失业率明显上升。疫情暴发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均处于历史低位。疫情暴发后,很多国家失业率明显上升。秋冬季疫情反弹,全球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三是通货膨胀率普遍下降。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均有所下降,部分经济体出现了通货紧缩。疫情及疫情防控导致各国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但是通货膨胀率普遍下降的现象表明,各国需求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表现为总需求不足。四是国际贸易显著萎缩。受中美两国经贸摩擦以及美蚂仔握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影响,全球国际贸易在2019年出现了萎缩。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国际贸易继续萎缩,且萎缩幅度显著扩大。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和-21.3%。比上年同期降幅分别扩大4.0个和18.1个百分点。
2023-08-30 20:51:121

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疫情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全球贸易、投资和消费市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2、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加征关税,限制贸易自由化,给全球贸易带来不利影响。3、地缘政治风险: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地区发生了战争、暴力事件等,给当地经济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波及。4、全球供应链的变革:由于各种因素,包括技术变革、政治形势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会带来不稳定性和短期的波动。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包括:1、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2、实行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大对内需和公共服务的投资,提高消费者信心和市场活力。3、力挺全球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和推进多边贸易谈判,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保持国际贸易的稳定性。4、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发展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困境比较多,但是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可找到出路。中国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世界经济变化。
2023-08-30 20:51:461

为什么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如此严峻?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以下一些困境:1. 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全球贸易、投资、生产和供应链秩序受到了严重扰乱。2. 不稳定的国际形势:目前,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英国从欧盟中退出的后果、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和气候变化问题等不稳定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一定压力。3. 债务危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债务不断积累,可能在未来产生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和经济稳定。4. 贸易保护主义:世界各国之间贸易保护主义的施行不仅会引起贸易摩擦,也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因为开放的贸易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5. 劳动力市场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劳动力岗位的需求出现减少,但是新的技术、创新领域的专业需要相应的开发和培养。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机遇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2023-08-30 20:51:531

请问2024年世界经济会是怎样的情况?

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然而,一些指标和趋势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例如,全球经济增长已经逐渐放缓,而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遭受疫情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可能会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例如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鼓励创新和投资等。另外,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进步,经济形势也在发生变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生产、分配和销售等方面的方式,可能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综合来看,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无法预测2024年的经济形势,但是可以根据当前的趋势和指标,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进行合理的估计。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措施,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并抓住新的机遇。
2023-08-30 20:52:001

为什么世界经济形式变得不可预测?

世界经济形式变得不可预测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些主要因素可能包括: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使得国际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和复杂,加速了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产生了相互影响和联动,使得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政治不稳定和地缘风险:政治不稳定、地缘风险和国际冲突等因素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例如,贸易战、恐怖主义袭击、民粹主义抬头等都可能导致经济形势变化,使得世界经济更加不稳定和不可预测。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洪水、干旱、飓风、地震等灾害都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不可预测的变化。全球经济体系的演变:全球经济体系正在经历重大的变革和转型,如中国经济崛起、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兴起等。这些变化将对经济结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世界经济更加不可预测世界经济形式变得不可预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相互作用,使得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和动态。因此,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
2023-08-30 20:52:203

1.当今世界经济面临哪些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债务危机等。截止到2023年5月8日,当今世界经济面临困境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债务危机等。1、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许多企业和行业受到了重创,失业率攀升,全球供应链受到破坏等。2、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许多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限制进口、加征关税等,导致全球贸易逐渐萎缩,经济增长受到限制。3、债务危机,一些国家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GDP,债务危机成为了困扰全球经济的重要问题。
2023-08-30 20:52:432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面临哪些困境?

1、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强,导致全球贸易逐渐萎缩,经济增长放缓。2、其次全球经济增长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3、最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2023-08-30 20:52:522

形势与政策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什么困境?

形势与政策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经济膨胀困境1,关于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巨大数量的流动性涌入经济,再伴以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常识它们都会导致价格上涨。但持相反观点者指出,流动性是多了,但流通速度放慢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发达经济体央行限购实施了数量宽松政策,当时相当多的人认为随之而来的一定是通货膨胀。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10年的通货紧缩。2、总体来说,短期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有的,而且压力还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但中长期看发达经济体的价格仍处在中低水平稳定通道。根据彭博社数据,截至到上个月世界名义利率为负的债券有12万亿美元,占全球可投资债券的20%。虽说比去年底的规模减少了6万亿美元,表明市场预期出现一定的变化,但仍然占全球可投资债券的20%。人们愿意持有负利率负债券而且规模达12万亿美元,多少意味着持有者对未来抱有通货紧缩的预期。发达经济体内需求疲软也是物价难以大幅快速上涨的抑制因素之一。关键的一点是,美联储工具箱里抑制通胀的工具要远胜于对付通缩的工具。它可以缩减或停止购债,也可以“缩表”,即减持资产,还可以直接升息。
2023-08-30 20:53:211

疫情下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如何?

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越南、泰国等中国周边国家在控制住疫情后,迅速复工复产,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组。IMF最新预测指出,2021年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将回升至8.3%,较全球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K形复苏”正成为全球担心的经济走势。不同于以往,本次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出现重大分化风险,这种分化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不同产业之间,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2月初提醒,尽管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但有150个经济体今年或将无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应对疫情是否得力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经济复苏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新冠疫苗接种成为重要变量。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的乐观预期都建立在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前提下,但是,当前新冠疫苗存在产能不足、分配不均等诸多难题。
2023-08-30 20:54:111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问题:1.不平等问题:全球贫富差距、国内贫富差距等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2.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影响着全球发展,加剧了自然灾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应对。 3.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一些国家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加剧了全球贸易不平衡和不安全性。 4.金融风险问题:全球各国的金融市场相互关联,金融风险也相互传递,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5.技术创新问题: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但也对传统行业和就业机会带来了威胁。 6.劳动力市场问题:全球范围内的技能短缺和劳动力流动性问题,给各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挑战。 7.社会福利问题: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变化的需求。 总之,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众多,需要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创新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3-08-30 20:54:322

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

经 济持续衰退会对各行各业造成很大的不利的影响和冲击,最先影响到的就是以下这些行业,看看是否也有你正在做的,想过去怎样应对没有?1、轻奢品牌行业经济衰退主要衰退的就是中产,对于富人和穷人影响都不是很大,轻奢品牌的主要客户群体就是中产,经济衰退的时候,中产丧失消费能力,开始消费降级,也不再愿意为这些轻奢品牌支付品牌溢价,所以轻奢定位的品牌,会随着中产的衰落而衰落。2、各种生产设备行业因为当增量市场消失,存量博弈变强的时候,各类市场的参与者淘汰率也会变高,而设备厂商们的竞争对手,也会从别的厂商变成二手市场,毕竟很多用了,一年左右九成新的机器,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可能只有新机器的一半。3、非必须的服务行业比如像美容美发加正义,餐饮,培训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真正盈利的大头一般,不是像理发这种低客单价的行业,必须服务,而是一些非必须服务,所以这些服务业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也都不会太好过,旅游业就更不用说了。4、房地产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制造业比如最常见的建材,门窗,家用五金,全屋定制之类的行业,还有像空调,冰箱,油烟机等装修时配套的大家电等。5、各种中间商和经销商行业增量时代,品牌方希望依靠各路经销商在当地的势能,帮助自己快速打开市场,所以会给经销商足够的利润空间,但存量时代,为了稳住自己的收益,品牌就会在线上直面消费者,和经销商形成竞争的格局,靠挣差价吃成大胖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不会有大的经销商,直营的体验店等!
2023-08-30 20:54:40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趋势和特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集中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国实力较量的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为了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在进行调整、探索、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从而增强综合国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围绕着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一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新科技革命还引发了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因技术水平高低不同,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高科技的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依次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新科技革命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载体,为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手段,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五、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所谓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是人口、食粮、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这些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今天,这些问题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更趋严重。人口膨胀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恶化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负起责任,共同努力解决这些关系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重大问题。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指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快慢差距。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格局。七、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开始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是现代各国经济调节体系的发展趋势。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在各国的具体实践中,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股份公司和多国或者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资本的股份化、社会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突出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寻求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国有经济的比重都在缩小。当前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东欧中亚国家,都在推行“非国有化”。国有企业的存在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决定的,它的存在、发展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变化而变化。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这包括以股份制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改造、企业的兼并和重组、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兼并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目的是加强联合,优势互补,巩固垄断地位。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起着保持社会稳定和减少震荡的重要作用,因此得到西方各国的长期重视并不断加以完善。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公共开支的不断上涨,目前各国都把社会福利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主要做法是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结合,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灵活多样。八、跨国公司的作用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对外投资速度大大加快;内部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调整;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浪高过一浪的企业兼并浪潮。通过联合与兼并的扩展,跨国公司有效地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控制销售渠道,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使自己成为经济领域里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2023-08-30 20:54:571

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消费下滑,怎么办?

一,由于受疫情和其它方面的因素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消费下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面临着一次巨大的通货膨胀危机,物价上涨,就业率下降,消费萎靡。二,一方面我国的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比如越南和东南亚等地。另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了为了从经济上打压我国,有意地主动与我国脱钩,三,俄乌冲突导不但导致了欧盟经济下滑,同时也加剧了中西方的经济分裂。四,三年的疫情导致了国内的消费也出现了疲软的情况,因此,国内的订单也在下滑。我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主动出击,寻找订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多找朋友。之前大家应该从新闻上看到很多浙江的企业到外国去找订单的新闻了吧。二,扩大内需,制定政策加大力度增加内循环。主要体现在增加国内的大工程建设,增加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鼓励创业等。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自力更生、集中力量解决西方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卡脖子的难题,虽然在短期内恐难见成效。但我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我们面临的难题都会一一得到解决。上世纪我们的两弹一星不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解决的吗?现在再怎么困难也没有那个时候困难吧!综合以上所述,以从我们普通人怎么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呢?继续往下看。一,找到自己的方向领域深耕。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要想不落后就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精神。当然我们学习可以是理论知识上,也可以是实操技能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切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需要,切合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不能学乱了,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最终什么都不精。二,找工作的时候如果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不妨降低一下自己的要求,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找到一个工作把家庭的日常开支先解决,如果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没有家庭压力的,也要先找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去寻找机会,不能去等机会,其实有很多所谓的“三和大神”就是由于长时间的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了自己养成了贪玩懒惰的性格,最终成为了社会的弃儿。并不是这个社会放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放弃了自己。因此,我建议长期如果没有找到工作的朋友,尽快要让自己动起来,千万不要与这个社会脱节。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躺平只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意思就是如果你即使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你想要的目标,就不要那么拼命。可以选择适当休息一下,适当的降低自己的目标,去寻找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我们千万不要把躺平当成是真的什么事都不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三,如果你现在有工作,如果没有明确更好的去处,最好先不要辞职。这两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求稳,同时在职场中不要忘记了学习进步,如果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提升岗位上的技能。只要这样,你的职业生涯才能可有进步。四,可以利用政策扶持的优势去创业现在国家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力度是很大的,当然各地方的可能会有差别。具体的大家要到当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或者是政府官网上去了解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当然,创业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要一拍脑袋就创业了。这样十有八九铁定是亏本的,更不要钻政策补贴的空子去捞一点好处,这样也是错误的,有的时候你可能会捡到芝麻丢了西瓜。
2023-08-30 20:55:071

世界走势报告21:世界经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016年国际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我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进而影响到国内经济运行和结构调整特征及趋势明显。从目前形势和发展态势看,今年世界经济运行将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一是世界经济贸易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虽然在各国大规模刺激政策作用下一度快速回升,但随着刺激政策的退出和作用衰减,世界经济贸易自2012年以来重新回落至4%以下的低增长,复苏动力明显不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15年全球经济和贸易量分别增长3.1%和3.2%,预计2016年将分别增长3.6%和4.1%。但从去年4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看,今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难以明显回升,多数研究机构和国际投行预计今年仅有0.1~0.2个百分点的微弱回升。总体看,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各国都在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积蓄动能,世界经济在短期内仍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状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中期展望,2020年前世界经济贸易的年均增速分别难以超过4%和5%,明显低于金融危机前5年5%和8%左右的年均增速。二是主要经济体走势将进一步分化。自去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总体回升向好,而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回落。从发达经济体内部情况看,美国经济增长较快,消费、投资、出口和房地产形势明显好转,失业率已降至5%以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虽然有所好转,但增速缓慢,通缩压力较大,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不少制约。虽然金融危机后3大经济体都采用大规模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支持经济复苏,但欧元区和日本的结构性改革进展滞缓,而美国同时还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和出口倍增计划,加大对页岩气等新能源和新技术新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了经济复苏势头。从新兴经济体内部看,受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和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出现衰退,同时还面临资本外流、货币大幅贬值、通胀上升压力,其他对资源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新兴经济体也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亚洲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情况相对较好,但由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导致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而外需疲弱又使得传统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速普遍持续放缓,惟有印度继续保持7%以上的较快增长。三是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波动可能加大。由于全球经济走势分化、周期不同步,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出现分化甚至背离。美联储已经启动加息进程,预计今年仍有两到三次加息行动,而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仍在实行量宽政策支持经济复苏,由此导致的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和美元汇率走强将引发国际债市、汇市、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调整和波动,特别是国际资本加速回流美国和美元资产,将使得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重创的资源出口经济体更加雪上加霜,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有可能在债务过高的经济体诱发偿债危机,进而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稳定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波动加大会进一步制约世界经济复苏。四是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回落。在经历了10多年的超级大牛市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陷入供大于求、价格大幅回落的窘境。目前,国际油价已跌落至每桶30美元的低位,与金融危机前高点时的每桶145美元相比下跌幅度高达79%,铁矿砂、铜、铝、锌等的价格跌幅也都高达40%以上。由于以往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刺激能源资源类产品产能规模大幅扩张,而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低位徘徊,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难以改观,能源资源出口大国为增加收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又不愿减产,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将继续施压大宗商品价格,加之美元走强会进一步抑制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国际投行纷纷预测,今年石油价格很可能跌落至每桶20~30美元区间,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有5%以上的跌幅。虽然地缘政治动荡和市场投机有可能在短期推高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但难以改变价格疲软下跌的基本走势。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将加剧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困难,对资源进口国虽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但也会加大通缩压力,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兼有。  五是全球产业重组和产业链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随着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移动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物联网、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金融、商贸、制造、教育、医疗等领域普及应用和融合发展将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传统产业将全面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加快重组的同时,依托信息化、智能化、小型化、分散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将逐渐取代分工明确、规范严格的标准化大工厂生产组织方式而成为主流,国际分工方式也面临变革。另一方面,美国主导推进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为基础全面扩大市场准入,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竞争中立等新议题纳入谈判范围,不仅为国际经贸规则标准提高设立了新标杆,抬高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门槛,而且会逐步改变全球产业链布局,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  六是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显著改变,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全球治理体系和结构继续发生改变。面对新兴大国的加速崛起,美国等发达国家竭力维护其全球主导地位和既有利益,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对外关系,各种矛盾凸显,竞争摩擦加剧。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更加频繁,非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上升。从目前情况看,中东局势、美俄关系、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欧洲难民问题、朝核问题、伊朗导弹问题等,都有可能出现难以预见的新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也因此会面临的不确定性。  总体看,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依然复杂多变。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外部发展环境有望保持和平稳定,有利于我国继续发展。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和变革期,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带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的状况短期难以改观,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也在增多。  对中国经济五大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低迷既导致外需拉动作用减弱,也为我国深化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带来新契机。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去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已连续4年未完成预期目标。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今年外贸出口稳增长仍面临不少困难。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寄希望于扩大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适应国际国内需求结构变化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外贸优进优出,更好发挥外贸进出口对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二在科技产业大变革背景下,我国既面临迎头赶上的机遇,也不排除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传统产业面临被技术性淘汰的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新兴经济体也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我国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制造业领域的传统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产业发展进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若不能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就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也会面临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  三是大宗商品供求格局变化和价格回落,既有利于我国降低进口成本和增加能源资源进口,但也会加剧上游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无论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会增加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因此,石油等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宽松和价格低位运行,总体上有利于保障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和降低发展成本。但另一方面,在经济换档减速、需求扩张放缓、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供应增多和价格大幅下跌也对我国能源资源开采加工等上游行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生产者价格的持续回落也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困难,去产能、降成本压力增大。  四是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之争,既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带来难得机遇,也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市场开放带来挑战。去年10月,美国主导的有12个亚太经济体参加的TPP谈判最终达成协议,不仅在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且在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竞争中立、电子商务、金融等服务业开放等领域设立了新标准,对未来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演进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为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就必须主动参与推动多边经贸规则制定和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提升制度性话语权,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体系变革的新形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五是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也扩大了我国在大国关系动态博弈中的回旋余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从经济、金融、科技、产业等领域向社会、政治、军事、安全和国际治理等更广泛领域传导,全球利益格局的战略博弈更加激烈,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全球恐怖主义出现新回潮,热点敏感问题频发。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既要坚持原则,妥善处理大国关系,有效应对和管控风险,主动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更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赢得发展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3-08-30 20:55:181

如何认识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七个特点。(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按汇率计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目前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目前,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近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动向将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五)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利用,南北关系呈繁芜交织的状态。俄罗斯迅速复兴和印度加快振兴,打破了冷战后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新兴大国崛起的第一梯队。一批发展中国家迈入或走近经济次大国行列,对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双方相互依存有所加深,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增。“G8(八国集团)+5”成为促进南北对话的重要高端平台。G20(20国集团)涵盖当前世界上最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南北”代表性,近年来在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等的立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拿大倡议在G20框架内成立“全球首脑论坛”,进一步反映出国际社会加强多边对话协调的趋势。 (六)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 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有关国家以区域发展为依托,为减缓经济全球化无序冲击而采取的合理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并行不悖。这种总体上良性的经贸互动推动了政治上的良性发展,大国重启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东亚、拉美、非洲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势头加强,成为联系不同地区之间合作网络的重要纽带。巴西、印度、南非已建立三国合作框架,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拉美,拉美与中东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均试图通过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的模式加快区域集团建设,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谋求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全面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借东扩之机加快区内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拉美两大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宣布加快自由贸易谈判,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亚洲两个支柱性机制深入发展。未来国际经济关系将逐渐由国家之间的较量和竞争转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角逐,围绕全球经贸政策、金融体制的斗争与协调将主要在经济集团之间展开。 (七)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一些资源大国特别是油气资源富集的国家把握了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良机,不仅从中获取巨额收益,同时提升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和阿联酋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中平均前移了三个位次。一些石油生产国加强了对国内石油资源的控制,减少了发达国家对其石油资源的掌控。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将能源作为国际斗争的主要筹码,公开向美“叫板”。美国目前控制着中亚、中东、西非和北美的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全球能源战略格局明显向美倾斜,但在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方面,俄罗斯影响举足轻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战略影响不可低估。日本努力稳定传统石油来源,并积极拓展新渠道。欧盟等国积极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并寻求能源合作。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繁荣,各方对能源的依赖将与日俱增。围绕油气资源、运输管道和市场价格等,美、欧、日等大国还将展开激烈的国际能源争夺战。同时,随着新兴发展中大国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对能源安全的追求,相关能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能源产业中的垄断地位
2023-08-30 20:55:411

2024年经济走势分析及投资建议

2024年的经济是更难了。1.从宏观环境来看首先我们来看看全球经济的状况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5-203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低于之前的4%;而到2050年前后,世界增长速度将下降至1.5%-2.5%。也就是说在未来的10年内,全世界都处于一个低增长的态势中。2.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是变化的,当前的贸易争端、疫情等因素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未来的经济将会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贸易协定、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缘政治情况等。3.国内政策国家在维护经济稳定方面做了很多长期有效的政策,考虑到更多外贸合作,特别是中国与欧盟强化合作,未来经济前景看好,但国内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就业市场状况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需要解决。4.行业趋势不同行业的发展和前景都不一样,一些行业会迎来新机遇和挑战,而一些行业则可能持续萎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许多行业的规模和结构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5.个人经济状况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行业政策对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无论您是企业家、职工或者学生等,保持良好的个人经济状况和资产管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自身情况分析1.成本压力增大一方面是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也会造成企业的运营费用大幅提升,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压力加大。2.竞争加剧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之中,传统的制造业正在逐步被互联网+所取代,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再加上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替代人类的工作内容,因此会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从而增加了经营的难度与风险。3.市场萎缩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化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市场需求逐渐缩小,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产品销售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的减少。总结:未来的经济趋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行业趋势以及个人经济状况等多个方面。虽然我们无法提前确定具体的发展情况,但是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因素,并根据当前形势来规划自己未来的经济情况。
2023-08-30 20:55:521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今年以来,我们已经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广义货币增速趋近调控目标,但成果需要巩固和加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没有改变。一是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在低位,银行体系流动性与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二是结售汇顺差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加上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购规模较大,仍存在对冲流动性压力。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仍然较强。因此,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是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同时,要着力优化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防止短贷长用、挤占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紧张。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二是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三、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我国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特别是四季度后物价上涨较快,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对通胀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去年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一季度情况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比较复杂,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涨幅加大。今年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然处于可控区间。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翘尾因素比新涨价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新涨价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结构性上涨。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稳定物价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 国务院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对稳定物价总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导致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强化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加强春播科技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种足种好春播作物,突出抓好早稻等粮食生产,搞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加强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保障,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供应,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充足供应,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中央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继续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市场供应。二是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三是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要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促进产供销良性循环,避免对生产和供应形成抑制。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努力稳定市场预期。 四、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 当前,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这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应该看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财政为此拿出1030亿元,但光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并优先保证用地供应。要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寻租和暗箱操作,促进这一制度长期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上市销售,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 房地产调控要真正见到成效,关键要抓落实。目前市场正在观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流于形式,就很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很难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老百姓也很难建立起信心,我们的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最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各级政府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强化责任,确保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 五、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季度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口增速比出口快,出现10.2亿美元的逆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当然,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是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外贸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 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一方面,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扩大出口的带动作用,特别注重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条件,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渠道,争创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继续积极推进,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六、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年是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做好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要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抓紧把目标任务分解下去。我国能源资源短缺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有反复苗头,对此决不可忽视,放任自流。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二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抓紧制定标准,细化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三要抓紧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随着部分刺激消费政策到期,今年一季度名义和实际消费增速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改善消费环境,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四要正确处理内需外需关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继续用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2023-08-30 20:56:321

形势与政策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原因

形成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迅速发展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6)跨国公司的推动。
2023-08-30 20:56:48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调整中,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世界经济治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革。世界经济目前整体形势是自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基本面良好,主要经济体保持增长,增速均有加快。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运行也面临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资源能源价格高位震荡、贸易壁垒增加、货币政策环境趋紧等问题和挑战。地区热点问题持续、恐怖主义活动、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成本和风险。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在经济治理方面,较为明显的特征是:一是世界经济存在区域集团化趋势,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非集团成员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当前,各国为了自己国家利益,都会和相邻的国家相互结合,形成区域经济集团,集团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税下降,这对正在扩大出口的非集团成员国产生很大的打击。二是推进新科技革命。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自身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各国提出的新课题。三是推进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各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023-08-30 20:56:591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化。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1)国际分工是指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礼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出一国国界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2)生产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的生产超出本国范围,形成国与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3)资本国际化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必然促使一国国内的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运动向国际范围扩展,最终形成了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商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借贷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国际间接融资,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对外直接投资。
2023-08-30 20:57:262

现在世界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两个字 :复杂
2023-08-30 20:57:372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有哪些特点?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国际现状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快速发展的核心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资本,生产,技术,服务,信息和其他元素在快速的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新的功能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出现。 (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多元化,“金砖四国”表现不俗 2003至2006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自70年代以来连续四年。按实际汇率计算,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8%;世界贸易增长9.4%,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2%,达到1.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本轮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中经济体已提出了全面振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6年为7.3%,低于世界3.5%的整体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从2001年到2006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20%上升到了全球的贡献率为30%,25%,按照购买力平价超过50%。其原因是:首先,由于投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及其发展资源的经济能力增强的领域进入较快增长;其次,中东国家和贸易顺差得益于石油收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的长期和稳定的员工队伍的工作,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约3%到目前的6%;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最强劲的经济增长,70年代2006年,5.2%的经济增长率;四是经济稳定增长在拉丁美洲,大国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赤字,降低利率,鼓励私人投资,以抵御日益增加的外部冲击的能力,经济增长在2006年的5.3%; 5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表现良好,虽然有过短暂的泰国金融风暴,东盟经济整体的声音,四小龙经济较快增长,2006年,亚洲(不包括日本)的8.3%的经济增长;六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金砖四国”已经成为在美国之外的另一大动力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将超过G7集团。 (二)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催生了流动性泛滥,导致全球资产市场泡沫在2007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很高。同时,在经济体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严峻。这种不平衡的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美国的贸易赤字在最近几年扩大,短短几年已经翻番。这种不平衡反映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相对缺乏美国的储蓄,而其他国家相对缺乏消费,而来自美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正是这种错位和产业转移导致贸易失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动性泛滥,并没有反映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过流动性和利率上升的持续收缩,CPI增速在主要经济体目前都比较适中。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服务价格(特别是物价和生活相关的服务,如租金等)占主导地位导致了上涨,而贸易品(不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但由于全球化和提高生产力和呈现下降趋势。但流动性泛滥的资产泡沫方面得到真正的体现。在经历不仅房地产价格仍然固执地上涨宏观调控(美国房地产价格保持在历史高位,不太可能大幅下跌),以及股市继续朝着泡沫新的高度。 2006年,全球股市上涨了近20%,已经超越了创建2000年初的历史峰值,同时,在流动性支持商品市场已经运行的高。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可能会接触到商品市场,流动性将支撑繁荣的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高企反弹,回到上升通道。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全球资产市场泡沫。 (三)新一轮重组凸显了产品价值链分工和劳动力特征元素的分工发展,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和全球分销,传统商品贸易的增长劳动力在被打破的意义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国际劳动分工逐步深入到企业,劳动力由劳动分工的产业间分工和分工的产业内产品延伸的要素,划分出劳动,工业产品事业部和新模型元素分工的产业间分工并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全球行业贸易的快速增长。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进口和出口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内贸易持续增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4-1/3。同时,产业内贸易在各国的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微型跨国公司成为劳动力的主要国际分工。在国际劳动分工的新模式,跨国公司发挥着全球生产和交换的“组织者”的角色。从劳动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的启动子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电流分配。生产的跨国公司全球化导致了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1999),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了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大,尤其是在发生化学贸易关系机械标准化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水平,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比较高的,母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更加紧密。这表明,跨国公司,而不是只是一个市场的秩序内部贸易中竞争,而是要服从他们的全球竞争。 3是产品价值链分工导致生产的“分节”,并改变资源分配。产品内部,当的形式划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从生产过程的劳动密集的生产工序进行升级,从链接中,“分节”的核心组成部分转让产品组装领域可以实现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这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只能在生产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目前,贸易流量的现象,就是新兴工业国家出口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 - 中国出口产品 - 发达国家,全球化体现在资源分配的新形势。 贸易总额增长,结构优化,发展中国家加大贸易的贡献(d)为国际关系和核心内容的基本形式。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贸易的自由化,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下,关税水平世界范围内显著下跌约束非关税壁垒,从而为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的有利环境。在扩大总量,随着全球产业结构,提高国际贸易的结构升级。提高工业化国家在世界上刺激全球工业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的整体水平,使贸易的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的国际贸易,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步下降。此外,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出口的增长在发展中国家:按名义价值计算,货物从发展中国家2006年出口同比增长20%,至42700亿美元,世界商品出口的比重提高到36%,为历史最高水平;进口增加了17%,在世界进口商品的比重提高到31%,创历史最高水平在近三十年。 (5)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不均匀,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要行业据联合国的初步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150万亿美元,2000年之前超过1.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07年,美元疲软促使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美国,美国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预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193十亿。其次是英国,约为1.71十亿,第二大外资接受国补充说,法国排在第三位为$ 123十亿。欧盟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占全部外国投资的40%。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总额67美元十亿,略有下降较2006年斥资69十亿。 2007年,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都在同一时间方面,跨国并购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表现是积极的。生产性服务业跨国转移成为新一轮国际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总存量跨境投资服务占当年流量的60%的一个突出特点还不止一半。世界跨国公司继续加快服务转型的步伐,目前超过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为服务,这也依赖于相当一部分生产业务总收入的一半。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创造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 2006年加快全球服务外包行业的结构调整,总规模估计为860十亿。低成本离岸外包对发展中国家的高素质人才的快速发展,扩大软件外包的类型,后台服务,呼叫中心,研发设计,服务外包丰富产品供给的内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服务传递的形式。 (6)国际协调机制经济快速发展 1,协调国际贸易的多边协调,主要由世界贸易组织。同时,在双边和区域层面,“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方式和贸易渠道的国际协调的签署和实施,并不断丰富和完善。 2,投资国际协调在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的领域,投资的国际协调机制领域已经初步建立:(1)在多边层面,因为乌拉圭回合签署“以及由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协议),国际协调世贸组织投资政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在双边层面上,国际协调主要透过投资于国家(位)之间达成的实现双边投资协定领域。 (3)在区域一级,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地区(包括外资流入减少南亚,西亚和非洲西部)经济组织已就投资自由化的谈判,并达成适当的框架协议,合作。计划旨在促进资本流动。 3,国际竞争政策协调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使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尽管国际竞争政策仍是“没有”,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需要发展全球竞争法规,都走上了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二,经济结构调整国际潮流(a)在参与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增加,“金砖四国”将继续成为一个亮点加速适应全球化,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参与经济结构的国际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重点支持了“新的”帮助“高”,支持“大” ,帮助“名牌”来调整方向。富的“新”。是大力支持的新的增长点,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帮助“高”。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发展;帮“大”。这种支持企业规模,提升优化,实现规模效益的企业组织结构;帮助“的品牌。”是支持品牌产品,完善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除了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会分散体,但在亚洲,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将继续通过结构调整,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将继续成为经济转型中的国际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亮点。 (2)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非平衡持续的经济转型失衡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货币制度,流动性泛滥,这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的影响。 (三)转型到服务型经济,资本流动,呈现出水平在世界经济中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是受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重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重组知识为基础的面向服务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服务业占世界GDP的比重达到68%,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支柱产业的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和升级的快速发展,使国际竞争竞争力的成本和价格,以技术和品牌的竞争,进而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转变,决定要成为世界的钥匙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在美国因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生产位置应相对逐渐下降。从资本流动,资本提供者这两个国家,同时也是消费者的资金的趋势,国际资本流动水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资本流动的两个主要方向之间的相互投资。结构变化的国际资本流动,看到未来几年有可能增加国际资本发展中经济体或发展中地区的流动,特别是对那些正在进一步开放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措施流谁。区域特点(四)结构调整增强功能,新贸易保护主义可通过双边,多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促进经济合作改变区域内的经济关系,建立上升次转型,许多国家新的结构,以确保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最大的特点是“自由的内部和外部的保护”,因此,区域组织,一方面发展通过“创造贸易和投资效应”将有助于区域内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水平劳动的区域内分工促进统一的区域市场,这导致增加区域内投资和贸易的形成;在另一方面,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区域贸易壁垒构成障碍全球贸易自由化了一些负面影响。区域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既相互激励,相互克制。通过内部利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带来的主权移交要求的部分,在区域一级,这被看作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然而,尽管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减少了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的水平,但在现有的协商机制,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区域一体化组织成为一个平台,突出感兴趣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增长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的议价能力和维护地区利益,往往使谈判陷入僵局,从而多边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并带来了新的挑战。 (5)次转型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技术发展的世界,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但竞争在经济,技术,市场将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法律之间更激烈的仍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一些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另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但由于产业化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尚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虽已启动,但尚未形成规模,其经济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主要成分,因此,每一个国家参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还可能会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大的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差距。 (6)跨国公司将继续发展,但受大政府和社会力量,以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兼并,收购不亚于大规模的数量,更比历史。新业务利润率或新经济是非常小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基本上垄断开发新的,进入门槛条件越来越高,高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市场的容量更是可以提供规模和盈利能力。在一定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垄断世界市场份额的开始,而不是继续投资,从而导致跨国公司和非跨国公司扩大之间的差异,非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已逐步纳入劳动制度的国际分工,从而形成了发展模式分级分类和控制,这将在本世纪初变得更加明显。在这个意义上说,那种新人的国家试图通过跨越式发展全面战略追赶的可能无法实现,或者很难实现。 但是,另一方面,受跨国公司的制约因素正在增加。如果你不能解决所造成的经济,金融的冲突和危机自己的跨国公司,政府和干预之间的政策协调,往往会加强这种网络和金融时报,这个问题将变得明显。最后,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将共同参与经济全球化,完美的旧规则新规则的制定和,就可以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指导方针。经济全球化和游戏规则的发展不再由发达国家所垄断。百度的最佳答案,希望有用
2023-08-30 20:57:511

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及认识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变革时期,整体经济增长较为低迷。但是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较快,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未来极有可能打造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增长新格局。(一)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纵观历史的发展,全球化历经了1.0、2.0以及3.0三个时代。从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由于美国经济下滑,未来世界格局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有可能进入新兴经济体为主导的4.0时代。目前,全球化4.0时代特点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国际收支、投资以及全球需求等各项指标都在发生变化等方面。从硬件的角度而言,不论是全球贸易投资,抑或是货币、信息以及技术等相关的全球化要素,在市场的引导下,全部都在进行产业转移以及重组。(二)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尽管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暂时遇到了困难,但是印度和中国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兴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依然巨大。目前,具有良好经济发展势头的国家基本上都在亚洲,虽然其他地区也有新兴经济体,但是最为集中的地区还是亚洲。(三)经济全球化当今,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世界经济同样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活动已经逐渐超越国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技术转移、资本流动等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有: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国际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企业经营国际化。
2023-08-30 20:58:04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如何?仍有哪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

同自身基础相比,为了尽快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基础同步,中国必然会在一个相对长期阶段,维持高速发展势头。只有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基础水平时,才可以提出是否”正常发展”问题。
2023-08-30 20:58:372

简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简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一、疫情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二、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具体表现为:1、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增长情况看,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称,疫情成为美国的“滑铁卢”。美国商务部1月28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2020年美国实际GDP萎缩3.5%,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同时也创下了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2、欧洲成为经济下滑的“重灾区”。欧盟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欧元区经济下滑6.8%,欧盟经济下滑6.4%。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GDP下降4.9%。即便如此,德国经济在欧洲已算表现不俗,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GDP降幅甚至接近10%。
2023-08-30 20:59:181

世界经济运行特点与变化的是

一是全球GDP大幅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GDP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4.4%。这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最大幅度的产出萎缩。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六次名义GDP的萎缩,2020年是少有的一次实际GDP大幅萎缩。二是失业率明显上升。疫情暴发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均处于历史低位。疫情暴发后,很多国家失业率明显上升。秋冬季疫情反弹,全球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三是通货膨胀率普遍下降。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均有所下降,部分经济体出现了通货紧缩。疫情及疫情防控导致各国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但是通货膨胀率普遍下降的现象表明,各国需求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表现为总需求不足。四是国际贸易显著萎缩。受中美两国经贸摩擦以及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影响,全球国际贸易在2019年出现了萎缩。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国际贸易继续萎缩,且萎缩幅度显著扩大。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和-21.3%。比上年同期降幅分别扩大4.0个和18.1个百分点。五是国际直接投资断崖式下跌。疫情不仅使投资机会减少,而且使已有的国际投资项目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2020年上半年,全球FDI流入额比上年同期下降49%。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202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将比2019年大幅下降40%。六是全球金融市场大起大落。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后,主要经济体资本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美国股市四次熔断。各主要中央银行实施大力度货币宽松政策,并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进行救助,推动各国股市重新走高,在实体经济衰退过程中制造出了股市繁荣。
2023-08-30 20:59:341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世界经济形势?

  摘自百度文库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  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  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种综合影响力,贯穿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和企业根据自由竞争原则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争权逐利,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却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然需要各国政府承担,通过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使市场起到基础性配置全球性资源的作用。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  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发布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当前,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与高度,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及其意义。  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  三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是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首先,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时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体制。要立足全球,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纽带,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文明,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再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全面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创造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多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2023-08-30 21:00:021

为什么当今世界经济面临很多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一些主要原因包括: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但也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比如,美国的经济衰退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也会产生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贸易和投资,这种做法会导致全球贸易放缓,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资源短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许多资源的供应量却在减少,这会导致资源价格上涨,影响经济发展。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会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如洪水、干旱、飓风等,这些灾害会破坏基础设施、影响生产和供应链,从而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政治不稳定:政治不稳定会导致投资和商业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2023-08-30 21:00:112

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特点与变化主要表现为

关于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特点与变化主要表现如下:1、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增长情况看,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称,疫情成为美国的“滑铁卢”。美国商务部1月28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2020年美国实际GDP萎缩3.5%,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同时也创下了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2、欧洲成为经济下滑的“重灾区”。欧盟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欧元区经济下滑6.8%,欧盟经济下滑6.4%。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GDP下降4.9%。即便如此,德国经济在欧洲已算表现不俗,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GDP降幅甚至接近10%。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疫情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3-08-30 21:00:181

疫情下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如何?

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越南、泰国等中国周边国家在控制住疫情后,迅速复工复产,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组。IMF最新预测指出,2021年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将回升至8.3%,较全球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K形复苏”正成为全球担心的经济走势。不同于以往,本次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出现重大分化风险,这种分化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不同产业之间,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2月初提醒,尽管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但有150个经济体今年或将无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应对疫情是否得力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经济复苏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新冠疫苗接种成为重要变量。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的乐观预期都建立在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前提下,但是,当前新冠疫苗存在产能不足、分配不均等诸多难题。
2023-08-30 21:00:541

当今世界经济面临哪些困境?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哪些努力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各项政策稳字当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中国通过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通胀预期等举措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在填补全球市场供应不足缺口的同时,来自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同样有力地拉动了全球经济。 中国的坚定支持和承诺不会缺席,中国给世界带来的信心也将越来越足。 2021年,世界经济在重重挑战中艰难前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球通胀“高烧不退”,单边主义甚嚣尘上。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采取超宽松政策,不仅引发了其国内供应链紊乱、罢工风潮和滞胀风险,更加剧了全球通胀。 12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1年全球增速预测值下调至5.9%。
2023-08-30 21:01:082

简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什么?

简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一、疫情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二、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具体表现为:1、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增长情况看,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称,疫情成为美国的“滑铁卢”。美国商务部1月28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2020年美国实际GDP萎缩3.5%,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同时也创下了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2、欧洲成为经济下滑的“重灾区”。欧盟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欧元区经济下滑6.8%,欧盟经济下滑6.4%。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GDP下降4.9%。即便如此,德国经济在欧洲已算表现不俗,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GDP降幅甚至接近10%。
2023-08-30 21:01:161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世界经济形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  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  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种综合影响力,贯穿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和企业根据自由竞争原则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争权逐利,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却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然需要各国政府承担,通过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使市场起到基础性配置全球性资源的作用。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  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发布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当前,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与高度,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及其意义。  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  三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是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首先,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时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体制。要立足全球,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纽带,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文明,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再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全面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创造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多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2023-08-30 21:01:341

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局部地区的不安定。只有稳定了才能发展经济。现在很多地区还是动荡不安。第二,资源有限。石油、煤、各种矿产的匮乏限制了经济发展。第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开始环境问题,它关系到了未来人类的发展。拓展资料: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油价下跌将帮助提升美国和全球经济,但主要困难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同时,中国主导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拉加德还预计欧元区以及日本仍将长时间陷入经济低增长以及低通胀的困境。油价下跌给尼日利亚、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的货币带来重大下行压力,或造成严重地区性效应。新兴市场面临美国走强以及资本流出风险。欧元区经济复苏艰难。欧盟委员会秋季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欧元集团主席戴塞尔布卢姆表示,欧元区目前的经济形势不令人满意,复苏已经失去动力。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连续数月下降,仅10月略微上升;欧元区整体通胀率徘徊在0.3%、0.4%的低位,失业率则连续四个月保持在11.5%的高位,加之欧元近期持续走低,更是加剧了市场投资者的担忧不安。美俄制裁,以及俄乌地缘政治风险。随着乌俄矛盾加剧,油价暴跌,卢布贬值,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政策很有可能变得更加危险和反复无常,在国外(有可能是其他邻国)挑起更多麻烦,以免国内民众注意到俄罗斯经济的彻底崩溃。欧盟-美国在如何与俄罗斯和普京打交道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从而也突出表明欧美关系正变得更加对立,加大了全球市场的风险。
2023-08-30 21:01:42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什么?

一是应对疫情是否得力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二是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具体表现:1、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增长情况看,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称,疫情成为美国的“滑铁卢”。美国商务部1月28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2020年美国实际GDP萎缩3.5%,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同时也创下了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2、欧洲成为经济下滑的“重灾区”。欧盟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欧元区经济下滑6.8%,欧盟经济下滑6.4%。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GDP下降4.9%。即便如此,德国经济在欧洲已算表现不俗,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GDP降幅甚至接近10%。
2023-08-30 21:01:521

高分悬赏!跪求论文: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1500字左右

你不会是信工的吧??
2023-08-30 21:02:106

如何理解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种综合影响力,贯穿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和企业根据自由竞争原则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争权逐利,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却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然需要各国政府承担,通过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使市场起到基础性配置全球性资源的作用。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发布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当前,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与高度,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及其意义。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三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是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首先,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时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体制。要立足全球,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纽带,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文明,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再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全面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创造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多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2023-08-30 21:02:281

当前世界经济有什么特点?

简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一、疫情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二、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具体表现为:1、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增长情况看,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称,疫情成为美国的“滑铁卢”。美国商务部1月28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2020年美国实际GDP萎缩3.5%,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同时也创下了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2、欧洲成为经济下滑的“重灾区”。欧盟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欧元区经济下滑6.8%,欧盟经济下滑6.4%。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GDP下降4.9%。即便如此,德国经济在欧洲已算表现不俗,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GDP降幅甚至接近10%。
2023-08-30 21:02:481

2024年经济会怎样?

2024年的经济是更难了。1.从宏观环境来看首先我们来看看全球经济的状况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5-203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低于之前的4%;而到2050年前后,世界增长速度将下降至1.5%-2.5%。也就是说在未来的10年内,全世界都处于一个低增长的态势中。2.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是变化的,当前的贸易争端、疫情等因素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未来的经济将会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贸易协定、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缘政治情况等。3.国内政策国家在维护经济稳定方面做了很多长期有效的政策,考虑到更多外贸合作,特别是中国与欧盟强化合作,未来经济前景看好,但国内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就业市场状况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需要解决。4.行业趋势不同行业的发展和前景都不一样,一些行业会迎来新机遇和挑战,而一些行业则可能持续萎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许多行业的规模和结构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5.个人经济状况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行业政策对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无论您是企业家、职工或者学生等,保持良好的个人经济状况和资产管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自身情况分析1.成本压力增大一方面是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也会造成企业的运营费用大幅提升,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压力加大。2.竞争加剧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之中,传统的制造业正在逐步被互联网+所取代,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再加上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替代人类的工作内容,因此会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从而增加了经营的难度与风险。3.市场萎缩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化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市场需求逐渐缩小,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产品销售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的减少。总结:未来的经济趋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行业趋势以及个人经济状况等多个方面。虽然我们无法提前确定具体的发展情况,但是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因素,并根据当前形势来规划自己未来的经济情况。
2023-08-30 21:03:041

简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是?

一是应对疫情是否得力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二是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具体表现1、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增长情况看,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称,疫情成为美国的“滑铁卢”。美国商务部1月28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2020年美国实际GDP萎缩3.5%,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同时也创下了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2、欧洲成为经济下滑的“重灾区”。欧盟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欧元区经济下滑6.8%,欧盟经济下滑6.4%。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GDP下降4.9%。即便如此,德国经济在欧洲已算表现不俗,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GDP降幅甚至接近10%。
2023-08-30 21:03:381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有哪些启示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二、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今年以来,我们已经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广义货币增速趋近调控目标,但成果需要巩固和加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没有改变。一是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在低位,银行体系流动性与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二是结售汇顺差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加上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购规模较大,仍存在对冲流动性压力。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仍然较强。因此,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是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同时,要着力优化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防止短贷长用、挤占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紧张。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二是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三、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我国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特别是四季度后物价上涨较快,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对通胀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去年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一季度情况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比较复杂,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涨幅加大。今年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然处于可控区间。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翘尾因素比新涨价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新涨价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结构性上涨。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稳定物价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国务院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对稳定物价总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导致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强化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加强春播科技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种足种好春播作物,突出抓好早稻等粮食生产,搞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加强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保障,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供应,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充足供应,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中央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继续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市场供应。二是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三是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要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促进产供销良性循环,避免对生产和供应形成抑制。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努力稳定市场预期。四、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当前,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这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应该看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财政为此拿出1030亿元,但光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并优先保证用地供应。要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寻租和暗箱操作,促进这一制度长期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上市销售,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房地产调控要真正见到成效,关键要抓落实。目前市场正在观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流于形式,就很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很难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老百姓也很难建立起信心,我们的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最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各级政府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强化责任,确保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五、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季度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口增速比出口快,出现10.2亿美元的逆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当然,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是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外贸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一方面,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扩大出口的带动作用,特别注重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条件,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渠道,争创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继续积极推进,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六、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年是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做好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要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抓紧把目标任务分解下去。我国能源资源短缺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有反复苗头,对此决不可忽视,放任自流。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二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抓紧制定标准,细化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三要抓紧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随着部分刺激消费政策到期,今年一季度名义和实际消费增速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改善消费环境,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四要正确处理内需外需关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继续用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2023-08-30 21:03:58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显现出复杂的变化:欧洲债务风险凸显,金融市场动荡难平。在各种表象之下,宏观调控政策两难、经济内生动力不强、就业压力长期持续等深层问题亟待求解,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目前二十国集团成员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已近 8%。财政不稳健正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一大隐患。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趋同的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债务违约问题会明显抬升风险溢价,造成短期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目前,重债国将面临“极端政策困境”:不紧缩财政,国家信用不保,眼前危机难过;紧缩财政,经济被釜底抽薪,长期增长不足。欧洲央行报告也指出,尽管欧洲银行业已经减计 4440亿欧元资产,但到 2011年仍需继续减计1950亿欧元。希腊债务危机可能使银行账面损失进一步扩大,因为德、法银行持有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爱尔兰等国的国债达 9580亿美元。从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看,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一季度都实现了正增长,显示经济复苏已经成为全球性普遍现象。 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结束了连续 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 0.7%和1.2%。欧元区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金砖四国”经济在 2009年整体表现依然突出,除巴西和俄罗斯之外,“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和印度均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势头进一步明显,主要工业国家从第一季度开始均出现了正增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情况都好于预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25%,其中发达国家为 2.25%,发展中国家为6.25%。虽然美国和日本2009年第三季度都出现了强劲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由政府经济刺激政策拉动,而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带动的自主复苏能力较弱。因此,美国经济衰退即使已经触底,2010年经济也只能保持低速增长状态。美国经济从 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摆脱衰退,2010年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加快,第一季度,美国 GDP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 0.8%;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 1.5%。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消费支出持续扩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10年和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3.1%和3.6%;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为 2.1%和2.5%。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和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2.5%和2.7%。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失业率较高,2010年4月份,美国失业率为 9.9%;二是银行的信贷活动仍然疲软;三是今年以来美元持续升值可能影响出口增长,使其经常项目逆差进一步扩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表现同样令人惊喜。日本内阁府6月 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和季节等因素调整后,日本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折合成年率增长 5.0%,创下近年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显示,2010年和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9%和2.0%;2010年日本消费物价指数为-1.4%。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10年和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和1.8%。日本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赤字高企,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日本债务规模正接近 GDP的200%,是31个成员国中最高的;二是通缩,日本4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第 14个月下降,深陷通缩泥潭。欧元区经济整体表现强劲,尽管受希腊债务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总体仍保持上行态势。2010年一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长0.5%,环比增长0.2%;4月份,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大幅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10年和201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和1.5%;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为1.1%和1.5%。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和201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和 1.7%。欧元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失业率较高,2010年3月份,欧元区失业率高达10%,为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二是财政赤字恶化,2009年欧元区 16国的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3%;三是受希腊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大。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高达11.9%,继续领跑全球。为了应对危机的挑战,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巨大成效。从 2009年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开始恢复,并且复苏进程不断加快,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9%,第三季度为8.9%,第四季度为10.7%。2009年中国 GDP同比增长 9.1%。值得一提的,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着潜在的通胀压力,2010年前四个月,中国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上升了1.5%、2.7%、2.4%和2.8%。为此,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大量回收流动性。2009年下半年以来,巴西一直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0年第一季度巴西GDP同比增长 9.9%,工业生产同比增长 18%,私人消费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在经济加速上涨的同时巴西也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6月9日巴西央行决定上调贷款利率,这已经是巴西央行今年内第二次加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为5.5%,消费物价指数为5.1%。世界银行在6月9日发布的《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报告中预测,2010年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率同比增长 3.3%,比1月份时的预期上调了0.6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被上调至 2.5%,大幅高于1月份时预期的1.3%。世行将2010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预期上调了0.5个百分点至 2.3%。其中欧洲因经济低迷和债务危机增幅被下调至 0.7%,美国经济增长率被上调至 3.3%。发展中国家 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被上调至6.2%,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预期分别被上调至9.5%和8.2%。虽然主要经济体增长率均被上调,但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容盲目乐观。
2023-08-30 21:04:131

世界经济面临哪些问题?

一、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其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接近 GDP的200%;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保持上行态势,但受到希腊等多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经济复苏和调整举步维艰。总的看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很难快速实现稳定的增长。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其经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二、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都呈现加剧的状况,一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拖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相继发生的冰岛、西班牙、希腊和迪拜债务危机,就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带来很大冲击。(希腊债务危机: 09年10月希腊政府突然宣布,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对其成员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希腊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 09年11月,迪拜财政部宣布,由政府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产分支棕榈岛集团将推迟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据《纽约时报》估算,迪拜世界公司的对外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债务的74%。被此次迪拜债务危机深套其中的债权人包括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全球多家知名大银行。)不仅如此,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金融业,其盈利前景仍存在很大变数。如身陷“欺诈门”的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集团,被美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在销售次级抵押贷款支援类证券的金融衍生品时存在欺诈行为。讯息传出,由于高盛集团将面临司法调查,其声誉损失对业务产生的影响难以估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不同程度动荡。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乃大势所趋,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危机后,主要国家和集团相继召开峰会,就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监管达成广泛共识。由于当今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源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反映的是当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数十年过去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两大机构中的发言权势在必行。在匹兹堡金融峰会上,与会国代表一致同意将基金组织和世行份额向发展中国家分别转移5%和3%。在基金组织和世行会议上,也决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世行这一改革进展,使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投票权整体超过47%。
2023-08-30 21:04:341

当今的世界经济如何?详细说明一下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一、西方经济集体低迷,新兴市场增速放缓(一)美国经济“低空飞翔”失业率持续高位徘徊。房地产业不见改善。公共债务积重难返。(二)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首先,希腊违约风险加大。其次,意大利深陷泥潭。第三,西班牙也面临严重困难。(三)日本灾后重建任重道远首先,财力受限制约政策调整空间。其次,竞争环境加剧制约日本出口增长。第三,“核泄漏”沉重打击民族心理。第四,外部难为日本提供较大支援。(四)新兴市场挑战明显增多首先,增长势头减弱。其次,“通胀”压力上升。第三,外资流出风险加大。二、主要风险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前景难以乐观(一)主权债务危机将继续制约全球经济复苏首先,欧债危机近期难见解决前景。其次,美、日等国也面临主权债务的风险。第三,债务危机反映出西方经济体自身的制度缺陷,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二)全球失业率居高不下拖累世界经济稳步复苏(三)通货膨胀面积扩大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挑战首先,美国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依然存在。第二,粮食价格上涨造成压力。第三,油价仍将维持高位。第四,步入劳动力价格上涨周期。(四)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然存在首先是政策调控空间有限。其次是美、欧、日经济均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第三是欧债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指日可见。第四是受到外围市场牵连,新兴市场难以独善其身,不得不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经济增速下滑。
2023-08-30 21:04:451

2024年经济会怎样?

2024年的经济是更难了。1.从宏观环境来看首先我们来看看全球经济的状况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5-203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低于之前的4%;而到2050年前后,世界增长速度将下降至1.5%-2.5%。也就是说在未来的10年内,全世界都处于一个低增长的态势中。2.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是变化的,当前的贸易争端、疫情等因素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未来的经济将会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贸易协定、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缘政治情况等。3.国内政策国家在维护经济稳定方面做了很多长期有效的政策,考虑到更多外贸合作,特别是中国与欧盟强化合作,未来经济前景看好,但国内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就业市场状况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需要解决。4.行业趋势不同行业的发展和前景都不一样,一些行业会迎来新机遇和挑战,而一些行业则可能持续萎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许多行业的规模和结构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5.个人经济状况全球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行业政策对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无论您是企业家、职工或者学生等,保持良好的个人经济状况和资产管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自身情况分析1.成本压力增大一方面是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也会造成企业的运营费用大幅提升,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压力加大。2.竞争加剧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之中,传统的制造业正在逐步被互联网+所取代,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再加上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替代人类的工作内容,因此会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从而增加了经营的难度与风险。3.市场萎缩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化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市场需求逐渐缩小,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产品销售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的减少。总结:未来的经济趋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行业趋势以及个人经济状况等多个方面。虽然我们无法提前确定具体的发展情况,但是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因素,并根据当前形势来规划自己未来的经济情况。
2023-08-30 21:04:551

2017年世界经济八大趋势分析呈现什么趋势

经济低增长与贸易低增长并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6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4%。发达经济体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为1.8%,其中美国经济增速预测为2.2%,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将达4.6%。 2012年10月至今,IMF共进行了17次增长预期调整,其中增速调降为14次。从经济发展的周期看,全球经济增速呈现阶段波动、总体下降的趋势。在全球经济增长保持低速态势的同时,2017年全球贸易量增速预计在2.5%左右。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已成常态,贸易收缩也将成为常态。 低利率与低通胀并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的、临时性货币政策被美国和日本采纳,全球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都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且这一做法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导致了全球低利率乃至负利率蔓延。 国际金融危机以前,全球利率在8%左右,之后一路下降,直到2016年全球利率为负,这是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在低利率的同时,低通胀相伴而行。 全球15个国家在负**,30多个国家**低于1%,40多个国家**指数低于2%。绝大部分国家和主要经济体**预期低于2%,全球处于整体上通货紧缩的压力之下。 美元升值与非美货币贬值并存 2017年,美元指数将保持强劲态势,美元汇率处于上升通道。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美元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贸易加权汇率还会上涨约7%。近期,国际市场对美元升值预期也在增强,预计2017年美元利率水平将出现多次、小幅、快速上升。 与此同时,世界非美元货币纷纷贬值。2016年全年人民币中间价贬值6.83%,2017年将继续温和小幅贬值态势。日元将结束2016年短暂升值,2017年对美元贬值10%左右。欧元2016年对美元贬值5%,2017年将会跌至1∶1.02。 高债务与高杠杆并存 进入21世纪,全球债务风险不断增加。据IMF的数据预测,2017年全球债务总量将继续上升至67.31万亿美元,整体规模十分庞大,相当于同期3.5个美国的经济量或5.4个中国的经济量。IMF预计,2017年全球政府债务占比将上升到84.63%,表明全球主权国家债务风险仍在持续扩大。 自2008年以来,美欧中日英五大经济体中,除了中国企业部门债务在2009年以来仍持续猛增之外,其余四个经济体私人部门债务已经大幅度降低,但这是以恶化政府部门负债为代价的。2017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可能会突破4%,按照这一发展态势,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也将突破4%,美国将回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双高峰的赤字。 更高标准贸易规则与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并存 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经济增长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竞争与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交织并存,将可能使全球贸易进一步收缩。2017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浪潮兴起,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更有可能粉墨登场。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新一轮结构性改革与新一轮产业转移并存 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仍然在推进结构性改革道路上行进,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速发展。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电力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新一轮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具有成本优势的地区转移。 另一方面,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端制造业或将回流欧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表明,33%的海外美国企业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本土,目前谷歌、惠而浦、福特汽车等部分制造业组装业务都已迁回美国。据美国“回流倡议”机构2016年4月的统计,自2010年2月以来,回流企业和外国投资共在美国国内创造了24.9万个新工作机会。 逆全球化思潮与全球化内在动力增长并存 2017年,全球35%的经济体,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都会进入大选之年。在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之后,这些国家大选的不确定性加重。民粹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欧洲经济复苏。据标准普尔预测,2017年欧元区GDP将因英国脱欧下降0.8个百分点。 与之相反,2017年,全球化正在进入新一轮内在冲动力迸发阶段,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的结合,将导致世界经济形态、经济表征与产业链接方式产生颠覆性变化。互联互通带来了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革命,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绝对贫困人口下降与相对贫困人口增加并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全球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不断减少。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贫困人口进一步下降至7亿,贫困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至9.6%。但据估计,全球仍有近20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足3.10美元,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36%。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全球返贫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减贫取得成效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相对贫困人口也在增加。
2023-08-30 21:05:301

全球经济怎么了?世界是否正在陷入衰退?

世界在陷入经济危机,这是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由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世界的经济已经处于萎靡状态,而且国家纷争一开始爆发大战的可能在增加,这样的话经济更加显得萧条。
2023-08-30 21:05:384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世界经济理论与形势新发展》是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石秀和、冯德连、赵有广。内容简介: 其中,许多文章是2005年度我国世界经济学科研究人员的经典作品。《世界经济理论与形势新发展》紧扣世界经济理论与形势新发展的主题,主要内容有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发展、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三大部分。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023-08-30 21:07:024

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经济形势

1、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从2010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为正,但复苏基础比较脆弱,日本地震和中东北非的局势会对复苏增加负面影响,石油价格飞升也减弱了世界的复苏势头。尽管美国还保持着领头羊的位置,但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主要的贡献。2、世界金融世界趋于稳定,尽管有欧债危机,但不会影响太大,各国对金融的开放更为谨慎,资本流动受限增加,金融国际规则的约束力下降。3、由于美国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加之粮食和石油等价格的飚升,使目前世界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4、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退出”抉择艰难(也就是如何放弃刺激和宽松政策),欧美日开始出现放弃合作协调原则的苗头。5、新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即将到来,美国开始搞“再工业化”,推进新能源建设,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6、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有重回“重商主义”的倾向。
2023-08-30 21:07:111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基本走向

不好
2023-08-30 21: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