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2023-09-06 22:04:00
共1条回复
meira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篇1

  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均衡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上出主意想办法。然而,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配套培养机制、发挥培训作用的企业中,往往集中于大型企业。此次调研的58家中小民营企业中,18家设置了专门人才管理岗位,但缺乏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4家虽然进行了会议研究和培训安排,但随意性强,绩效不明显。整体上看,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虽然近年来意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重使用、轻培养”意识潜在,加之规模小、人员少、精密化技能含量低,一些企业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减弱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力度,企业人才培养“缺腿”现象普遍存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在企业内部以及与社会培训机构、院校之间建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制度,实施较为稳固的培养路径和方式。经调查,58家宁夏中小民营企业中,13家没有人才培养计划,占22.41%。人才培养计划的缺失,反映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的弱化,折射了人才培养要素的欠缺性和运行模式的松动性。当前,由于一些企业缺乏专业化的人才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人才培养工作起点低,对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够健全,培养方式单一。由于受家族观念的影响,部分企业对家族外的员工“不放心、不敢用”,尤其在一些重要岗位上任人唯亲,注重在“圈内”提拔人才,人才培育受众率低,缺乏系统完善的培养、使用、评估制度,导致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形同虚设。

  (三)人才培养内容不够丰富

  近年来,宁夏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人才培养的文件规定,旨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然而,在人才培养中,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着与实际岗位结合不紧密、培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比如,在培训着力点上,注重员工职业技能的传、帮、带,忽略了与之相关联的理论知识教育与学习。客观上讲,员工缺少理论知识的涵养,其认知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职业技能创新发展的后劲也相对不足。在培养的层次上,一些小作坊化、小经营化、小生产化企业需要的人员少,技术含量低,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加之受“大众创业”形势的影响,其生存压力加大、经费周转困难,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在“不想组织、不愿组织、无力组织”人才培养的现状下,企业迫于发展需要,重视管理层忽略员工层、重视技能层忽略战略发展层,致使企业人才培养层次不高,组织结构亟待健全。

  二、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效路径和方法

  2015年3月9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释放了支持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号。中小民营企业众创的路径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抓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一)多点支撑,搭建人才培养体系运行平台

  从理论上讲,平台是指一种基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具体至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建设领域,就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制度,规范培养运行机制,搭建人才培养的软资源和硬件设施支撑平台。一是建立培训机制。要着眼宁夏经济转型新形势,加大中小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项目建设,坚持收(统一培训)、放(学校带教)结合,进一步拓展集中培训、个别选训、分批轮训渠道。尤其在统一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强化员工自我学习意识,提升岗位实践能力,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素质保障。二是完善运行机制。政府要引导企业灵活运复合型人才、宽口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在制定培养目标、规格上下功夫,在实施整套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上抓创新,在规范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路径上见成效,确实做到放权不越权、放手不撒手、给力不制约,彻底杜绝人才培养“无组织”状态。三是健全落实机制。企业要应用胜任力模型,为希望培养的人才建立明确的判定标准,并据此选定潜在的培养对象。要将人才培养的工作转化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任务,指定任务负责人,加强检查督促,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落地生根。

  (二)多线连接,构织人才培养生态网络

  将生态网络理念融合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就是要把员工作为企业建设的主体,夯实素质支撑“软实力”,增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多集中于专业、通用、创新、技能型人才,“软实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网络的构建。为此,要深化内部培养的“线”,企业要自觉解脱“不愿花钱培养人才”思想的桎梏,主动破解培养制度不规范、培养机制不健全的瓶颈。尤其针对员工队伍结构不稳定、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要将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至企业发展历程及前景、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工艺流程、目标考核、安全操作等范畴,使其在了解企业发展内涵中、提升专业技能中,激发爱企建企情感,夯实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基础。要延伸外出培养的“线”,中小民营企业要改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发展现状,积极与地方政府、职业院校搭建沟通桥梁,共商人才培养,共育优质人才,鼓励员工走出去“看世界”,为本职工作“加油”“充电”,进而扬好工作之帆,增强素质涵养。要嫁接岗位轮换的“线”,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开展岗位交流活动,使员工在帮思想、帮学习、帮技能活动中,为企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增添正能量。通过编织内部培养的“线”、架构外出培养的“线“、生成岗位轮换的“线”,力促人才培养生态网络的生成与运用。

  (三)多面契合,建立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企业人才建设,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格局的构建。近年来,宁夏坚持“抓大扶小”、“抓大促小”,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然而,由于发展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差、人才短缺等问题客观存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为此,要在站在构建人才培养大格局的角度,切入员工选拔和激励机制的“面”,将人才培养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固本工程,抓平台、抓研发、抓投入,确保人才培养思路与“四个宁夏”建设相吻合,培养进程与企业转型发展相同步,培养路径与产业优化升级相合拍,进而外扩优秀人才增量,内增人才培养存量,形成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格局。并联人才培养评价的“面”,坚持多与、少取,人才培养保障政策、环境、服务多管其下,并将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纳入人才培养轨道,列入地方和企业发展规划,找准抓手,重点突破,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规范运行的保障、运行、评价格局。融入整体育人的“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梦”融入人才培养,建立常态化培养格局,为人才的塑造、企业的发展打牢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为企业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保稳定发挥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篇2

  中国建设银行现已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各级境外机构251家。随着境外业务不断拓展,机构数量逐渐增加,小语种人才成为建设银行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度校园招聘拟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家分行招收小语种专项人才。现将有关培养计划说明如下。

  一、培养对象

  符合《中国建设银行境内分支机构2018年度校园招聘公告》的基本条件且主修语种为葡萄牙语、波兰语、印尼语、越南语等四个语种的2018年度应届毕业生。

  二、入围条件

  除以上标准外,小语种专项人才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志于投身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发展事业,愿意到官方语言为主修语种国家工作。

  (二)须为相关语种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使用该语言正常开展工作;

  (三)有该语种国家留学经历及拥有语言等级证书者,或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者,或具备金融、经济、财会、IT等专业背景者,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地点

  北京、上海、广州及对相应语种的境外机构。

  (二)培养方式

  小语种专项人才通过校园招聘相关流程被正式录取后,需与所录用分行签订劳动合同和专项培养协议,由录用分行根据总行统一的培养计划进行培养,促使小语种人才加速成长为熟悉银行业务的专业人才。

  员工在达到培养要求后,根据工作需要和培养情况,需服从总行统筹安排择优外派至相应语种的境外机构工作。

  四、其他说明

  “小语种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的招聘程序与校园招聘整体安排一致,由总行统一组织,在面试测评等环节中将安排小语种专业能力测试。

  凡有志于参加“小语种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应聘者,请应聘北京市分行、上海市分行或广东省分行的“小语种专项人才”岗位。报名流程参见《中国建设银行境内分支机构2018年度校园招聘公告》。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篇3

  学校自一九九二年一月四日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以来,我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为进一步加大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十·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十·五”期间继续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现就选拔培养拔尖人才工作重新规定如下:

  一、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的实施,力争用5年的时间选拔出80名左右年轻的优秀人才作为“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学校重点建设的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且使他们都成为本学科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从而保证我校重点建设的各个学科能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二、选拔条件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治学作风。

  2、团结容人,有与同代人及隔代人合作共事的品格和献身教育、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

  3、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创新,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4、掌握两门外语,其中一门能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

  5、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活动。

  6、具有博士学位,职称为副高职以上。

  7、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8、在具备上述各项条件的"同时,还须具备以下任意两条:

  ⑴ 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发明创造、教学成果)三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或省部级三等奖2项。以上各奖均应是获得证书并在课题中承担主要任务者。

  ⑵ 近5年独立撰写并正式出版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或主编过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批准出版的本学科全国统编教材1部。

  ⑶ 近5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最具权威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所发表的论文有一篇被sci收录,有3篇被ei收录的。以上所发表的论文要求本人必须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⑷ 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职务;或在国内一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者。

  ⑸ 已经或正在使用双语进行教学者。

  ⑹ 近5年是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其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个人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在5万元以上者。

  ⑺在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推广中成绩显著,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并被国内同行一致认可者。

  三、选拔程序

  选拔拔尖人才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

  1、根据选拔条件,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学科或专业进行民主评议,然后由所在学院按照条件要求组织专家进行初评。

  2、各学院经过初评产生的候选人要向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提供《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登记表》、代表其学术水平的论文、著作以及鉴定证书、获奖证书、课题立项说明书等有关佐证材料。

  3、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候选人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要向评审专家汇报个人学习经历、工作业绩以及科研等情况,并阐明自己近3年的学术计划。同时还要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

  4、评审会专家评议讨论并投票表决。

  5、学校对专家评审通过的人选进行公示。

  6、学校批准公布。

  四、选拔范围

  拔尖人才选拔的范围包括学校规划确定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同时,学校特别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领域里寻找新的生长点。凡近年来在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领域内有较为深入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符合上述选拔条件的,也可以按程序申报。

  五、支撑条件与组织管理

  1、为确保此项计划的顺利推进,学校将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东北林业大学名师英才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抓这项工作,由下设在人事与专家工作处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2、学校为确定的拔尖人才提供如下支持条件:

  (1)为每位拔尖人才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

  (2)拔尖人才每月享受特殊贡献津贴100元。

  (3)学校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1~2次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的差旅费用。

  (4)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500元书报资料费补贴。

  (5)为每一位拔尖人才指定一名导师。

  (6)对拔尖人才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学校优先予以考虑解决。

  3、对拔尖人才的任务要求:

  拔尖人才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必须完成下列科研任务:

  ⑴每年必须在东北林业大学中文学术期刊目录a类所规定的杂志中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或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1篇。上述发表的论文要求均应为第一作者,且必须是以东北林业大学名义发表的。

  (2)3年内必须申请获得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且本人必须为第一主持人,个人可独立支配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经费在5万元以上者。

  (3)5年内必须出版一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获得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4、学校的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两年进行一次评估。完不成规定任务指标,经评估低于三分之二票数者,将取消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资格,不再享受拔尖人才各种优惠政策。

  5、拔尖人才在下面情况下将不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继续培养:

  (1)经民主推选并经组织批准为学科带头人;

  (2)年龄满45周岁;

  (3)有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和学术制假者;

  (4)由于种种原因不宜作为拔尖人才继续进行培养者。

  6、实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计划是我校在新世纪之初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重大举措。各个学院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且要注意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积极参加所在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安排他们到一些重要岗位上去锻炼,以增长他们的才干,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积极为他们出国考察、访问及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条件,特别是要积极推荐他们到有关学术团体中担任职务,提高他们在国内的知名度。

;

相关推荐

人才队伍培养方案

人才队伍培养方案 人才队伍培养方案,如果职场上有这些现象也不用惊慌,在职场少不了竞争,职场是复杂的,在职场上不能骄傲自满,我们在职场上,人才队伍培养方案是很重要的。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一看。 人才队伍培养方案1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达到最大化发挥,工作能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积极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通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通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人才队伍培养方案2 公司“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通过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到20XX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达到25%,人才密度达到0.80。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2017公司人才培养方案、50%和55%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各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 2、“1551”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公司培养选拔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技能人才。 3、创新型高精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在支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控制水平和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等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培养2-3名后备院士人才,培养300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专家150人,公司系统进入国家级人才库的专家力争达到300人以上,形成以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核心的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4、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引进和培养公司紧缺专家人才的力度,5年内引进和培养500名金融、保险、法律和财务等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5、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XX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6、西部电力企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西北五省和西藏公司选拔4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口派遣到东部发达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对西藏公司人才帮扶力度,每年选派10名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进藏担任培训师,开展对口培训,为西藏公司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 7、学习型班组建设计划。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积极培育国家电网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8、农电工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对所有农电所长的轮训工作。到20XX年底,农电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2023-08-30 22:09:581

人才培养规划方案

人才培养规划方案 人才培养规划方案,在企业中,人才是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而人才培养规划更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总体规划方案,下面分享有关于人才培养规划方案相关内容,一起跟随我来看看吧。 人才培养规划方案1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各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本管理办法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和“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第六条:“雏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第七条:“飞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普通员工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第八条:“精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中层管理干部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副总、总监一级的岗位储备人才。 第九条:“雄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对通过对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战略人才的甄选 第十条: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十一条:甄选条件 进入战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第十二条:甄选工具 1、《战略人才推荐表》(见附件一) 2、《职业锚(职业倾向)自我评价测试问卷》(见附件二) 3、《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表》(见附件三) 4、职业满意度测试(见附件四) 5、《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见附件五) 第十三条:甄选程序 对于公司战略人才,首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和甄选工具提候选人员名单,然后由总经理确认战略人才库入选人员名单。 战略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公司对战略人才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模式: 第十四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即采用: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挂职锻炼(不同部门)+新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第十五条:业务/管理型专才培养模式 对于业务/管理型专才,强调又红又专,在业务线和管理线上深度培养。公司采取线**叉培养模式,即采用:业务或专业领域内轮岗+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内部指导人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公司对列入战略的各级人员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第一部分:对于列入“雏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雏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六条: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雏鹰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十七条:在职培训 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十八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人才培养规划方案2 为了贯彽落实中共××员会、××县人民政府印发的《××县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开发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中共××组织部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县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开发暂行办法〉开展“人才兴县”系列活动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强我院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开发,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推动医院大发展,特制定以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壮大专业技术员队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各类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二、组织机构 建立××县中医院人才管理办公室,其职能: 1、负责本院人才引进、管理和开发; 2、制定医院人才工作的重大政策、规定、办法及奖惩措施等; 3、制定本院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分批培养层次人才; 4、收集本院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向卫生局人才开发办公室上报人才需求信息; 5、组织本院优秀人才进行课题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科研攻关; 6、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问题。 三、开展贯彻《办法》和《方案》,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 (一)学习宣传《办法》和《方案》。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县政府今年6月份出台的《办法》,使我院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本是投资的效益最好投资”的观念,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的对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人才管理领导小组深入调查本院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调查出来的突出问题,研究决策本院未来2-5年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每年12月25日前把本院需要什么专业、什么条件的人才上报到××人才办和编委办,以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安排人才招纳工作。 (四)制定人才分类标准。 Ⅰ类人才: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专业技术人才; Ⅱ类人才:具有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 Ⅲ类人才:具有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 (五)做好人才培养计划, 1、按时逐级上报Ⅰ类人才到县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由人才办审核通过后实施培养。 2、院内重点培养Ⅱ类人才、Ⅲ类人才,加强“三基”的训练。第一是“技术三基”训练,即通过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专业技术素质;第二是“品德三基”的培养,即道德基础培养、法制基础教育、心理和社会基础知识教育。使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并通过医学心理学与社会人文知识教育,掌握与病人 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服务意识与水平。另外,对Ⅲ类人才还要实行轮转锻炼,每轮转一个科室,虽经考核合格才能轮转下一个科室。 3、定期组织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倒讨论、危重病人护理等活动,充分发挥Ⅰ类人才对Ⅱ类人才、Ⅱ类人才对Ⅲ类人才传、帮、带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指点、加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工作失误及时指出,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我院是县级医疗单位、二级甲等医院,每年均对镇级卫生院负有业务指导、支援义务。 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提升受支援单位的服务水平、队伍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 满足农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是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3-08-30 22:10:081

人才培养方案怎么写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人才培养计划书怎么写?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   人才培养计划书怎么写(一):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最大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到达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人才培养计划书怎么写(二):   根据《江苏省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透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给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到达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到达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透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潜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用心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州市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带给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用心为“平台建设”带给人才需求信息,为院校毕业生带给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院校要及时带给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取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构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资料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资料、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资料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物质交流对接平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选取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分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潜力。   5.技术交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必须比例。   2.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强化考核。各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资料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市人社局建立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4.表彰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行业企业和院校培养紧缺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5.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围绕常州市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五、实施步骤   1.组织发动。5月中旬制订《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进会,部署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建立机构。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各院校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   3.校企对接。6月,十所院校、百家相关企业根据本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确定对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筹办常州市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力争8月结题;搭建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院校带给高技能人才培训菜单,企业带给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   4.开展督查。6月下旬,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十校百企”工程实施状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汇总上报省人社厅。   5.考核评比。12月,将“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纳入全市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比。   6.总结交流。2011年1月召开“十校百企”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抓好典型,全面推广。
2023-08-30 22:10:411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方案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下面我整理了公司战略人才培养方案,欢迎参考!   1、 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各项目组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本管理办法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2、 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和“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第六条:“雏鹰计划”   第七条“飞鹰计划”   第八条“精鹰计划”   第九条“雄鹰计划”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贰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3、 战略人才的甄选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的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十一条甄选条件、 进入战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第十二条甄选工具   1、《战略人才推荐表》   2、《职业锚职业倾向自我评价测试问卷》   3、《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表》   4、职业满意度测试   5、《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表》   第十三条甄选程序 对于公司战略人才首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和甄选工具提候选人员名单然后由总经理确认战略人才库入选人员名单。   4、 战略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公司对战略人才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模式   第十四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即采用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挂职锻炼不同部门新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第十五条业务/管理型专才培养模式 对于业务/管理型专才。强调又红又专在业务线和管理线上深度培养。公司采取用叉培养模式即采用业务或专业领域内轮岗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内部指导人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5、 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正对性、有效性。公司对列入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各级人员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第一部分对于列入“雏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雏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六条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雏鹰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员工必须按公司《培养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十八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部分对于列入“飞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岗位轮换、在职培训、外部培调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九条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飞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二十条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飞鹰计划主要在于培养中层管理人员所欲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部门内部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不同岗位间的配合情况。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本部门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内部轮岗人员仍由部门经理对其日常工作 进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公司“飞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员工必须按公司《培养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二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飞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部分对于列入“精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精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岗位轮换、在职培训、外部培调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三条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飞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二十四条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飞鹰计划主要在于培养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拔尖人才、销售拔尖人才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熟悉公司不同部门主要职责和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情况。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本部门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内部轮岗人员仍由新任职部门主管领导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十五条内部培训师 为了满足公司高级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应的工作。凡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或未能完成《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六条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七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调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四部分对于列入“雄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雄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用岗位轮换、内部培训师、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八条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雄鹰计划主要为公司培养分公司总经理级或副总经理公司运营副总经理、营销副总经理、工程副总经理人才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公司不同部门主要职责和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情况。运营副经理的主管财务部、综合部、报建部、成本部、营销副经理主管销售和策划、工程副经理主管工程部、监理部、招标部针对上述主管区域不同将有针对性的培训。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公司不同部门间的轮换。 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轮岗审批部门间的轮岗需由主管副总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5、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间轮岗人员由新任职部门的主管领导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十九条内部培训师 为了满足公司高级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必须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应的工作。凡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或未能完成《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十条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十一条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6、 战略管理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第三十二条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实施促使公司战略人才积极进取的精神公司战略人才将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和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结合进行调整一次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并吸收新的优秀人才加入。   第三十三条淘汰 经过绩效考核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由主管领导建议经人力资源部确认没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凡淘汰过程中未能达到本制度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和公司签订培训协议的。或未能达到本制度第二十六条和第三十条规定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的经人力资源部确认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培养。   凡淘汰出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仍有机会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但第二次被淘汰的人员将失去再次进入公司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资格。 公司将根据《培训评估管理办法》对各层次战略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在是评估过程中凡不配合评估工作的个人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淘汰出战略人才管理库。   第三十四条晋升 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将优先从公司战略人才库中选拔适合人选战略人才库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再考虑从公司外部引入适合人才。   7、 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管理办法的拟定和修改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六条本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
2023-08-30 22:10:481

职场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职场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职场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如果职场上有这些现象也不用惊慌,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职场上跟着前辈大牛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求职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小细节,我这就带你了解职场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职场人才培养计划方案1   为贯彻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xx—xxxx年)》(中发[xxxx]x号),培养造就大批优秀青年英才,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xx—xxxx年))任务分工方案》(中组发[xxxx]xx号)安排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学科领域,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按照严入口、小范围、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培养造就未来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若干优秀人才送到国外高等大学深造,进行定向跟踪培养。该计划分为三个子计划,一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二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三是“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    二、实施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在制定标准、选拔程序、确定人选等环节始终体现公平公正,做到标准科学合理,程序公开透明,人选优中选优,反对和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为青年拔尖人才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2、竞争择优原则。健全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的能力和业绩评价机制,健全人才遴选和淘汰机制,完善社会化、竞争性人才选拔机制,充分依靠同行学者和社会力量,及时发现和推荐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该工程实施创新性较强的特点,采取先试点、后展开的方法推进。针对各子计划的`不同要求,分别选取不同单位开展试点,培养对象选拔由少到多,先行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扩大。   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各项子计划作为完整项目独立实施的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完善各子计划实施的评估监控办法,定期对整体计划进行评估、监控,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工程实施质量。    三、内容和措施   (一)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每年遴选xxx名左右xx岁以下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自然科学领域每人xxx一xxx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每人xx一xx万元扶持经费,支持他们开展自由选题研究、举办国际国内展演活动或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和培训。 到xxxx年共培养扶持xxxx名左右拔尖人才。此项目由中组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多种模式培养拔尖人才,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良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每位学生提供xx万元,作为聘请导师、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际交流培训的经费。首批拟在全国xx余所高校和若干科研院所选拔xxxx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入该计划,到xxxx年共培养xxxxx名左右。此项目由教育部牵头,会同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组织实施。   (三)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 每年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xxx名优秀人才,到xxxx年,计划选拔xxx名左右,列入未来管理英才库,为每位入选者提供xx万元经费支持,设计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档案,进行跟踪培养,使他们既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又了解我国国情,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又经历过艰苦复杂环境的磨练,为我国公务员队伍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此项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阶段。xxxx年到xxxx年。 任务:各子计划根据各自实施办法制定试点方案开展试点,探索计划推进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根据试点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措施。   (二) 全面实施阶段。xxxx年到xxxx年。 任务:各子计划按照实施方案确立的总体目标逐年落实青年英才培养任务。xxxx年,对各子计划进行中期评估;xxxx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评估。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成立由中组部牵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参与的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部际协调小组,负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计划。自xxxx年开始,每年由子计划牵头单位总结实施情况,各单位共同参加进行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中央人才壬作协调小组。   (二)经费保障 该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建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三)政策保障 由各子计划牵头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计划实施所需政策,细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经费管理等有关规定,保障计划顺利实施。   职场人才培养计划方案2   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有合适的策划方案进行工作开展的指引。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企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达州市给排水总公司20XX年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XX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1122”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2名优秀技术人才和2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监测、经营、安装、收费技术、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电焊、化验、水质监测、施工现场管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给排水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水质化验、生产运行、维护、水表安装管网维修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积极培育水莲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2023-08-30 22:11:021

企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

企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   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有合适的策划方案进行工作开展的指引。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企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达州市给排水总公司20XX年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XX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1122”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2名优秀技术人才和2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监测、经营、安装、收费技术、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电焊、化验、水质监测、施工现场管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给排水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水质化验、生产运行、维护、水表安装管网维修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积极培育水莲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
2023-08-30 22:11:241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每一个公司都会有人才培养的计划,这个计划对于公司来说有着较大的好处,很多企业都会注重于人才培养这个方面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其他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培养要求:本专业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学生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检索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特色: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绩效管理、薪资福利管理、人才培训和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 五、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才测评与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分析技术、劳动法、社会保障学等。 六、学时与学分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备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体质监测由体育部统一安排。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表三:专业课程平台 续前表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审核人:于明霞 邓保国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能,熟悉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亲和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共性与个性、继承性与创新性、人本性与适应性、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培养原则,贯彻强化通识与彰显特色、拓宽基础与强化能力、指导学会学习与引导学会做人相结合的培养思路,以优化课程和精选课程内容为基础,以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与能力拓展训练的融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动,使学生达到以下培养规格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具有敬业进取、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内化通识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掌握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打牢扎实的学科与专业知识基础。 3.熟悉党和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前沿以及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4.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策划、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科研以及其他有关业务工作的基本 1能力。 7.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学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8.掌握一定的体育、军事国防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经济学、工商管理 (二)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 四、学制 标准学制:四年 最长修业年限:八年 五、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六、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四年制本科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 八、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表 注:*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九、有关说明 (1)考核类型c为考查,s为考试; (2)文化素质讲座每学期举行,要求每生至少选听15次; (3)每生至少参加1个社团; (4)基础必读书由学校制订书目并在第六学期组织考核。
2023-08-30 22:11:561

企业青年人的培养计划

  为创建有利于青年员工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快公司青年人才的培养,那么如何制定公司青年人人才培养计划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一下相关的公司培养人才的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青年人才培养组织机构   (一)公司成立青年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   1、讨论决定有关、专项奖励基金的确定等重大事项;   2、对各部门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督导;   3、对有关青年员工成长程度的考核测评的结果给予审核并提出建议;   4、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的落实给予审核;   5、提出对培养负责人的考核的意见和建议;   (二)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主任由人力资源部主任,成员为各部门主任。 其职责为:   1、讨论研究的制定,并具体实施;   2、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并明确各部门培养对象名单;   3、落实有关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措施;   4、对本部门青年员工的成长程度负有直接责任。   二、培养对象   公司所属正式员工中,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谦虚好学、工作勤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   三、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与华北公司提出的“135技能提升工程”相一致。   (一)运行和热控、继保检修专业的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技能水平;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使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专责工、运行主值岗位水平;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青年员工的技能达到检修班长、运行机组长水平。   (二)设备点检专业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点检员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专业主管水平。   (三)职能部门青年员工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路径   1、入职一年通过定向见习,具有本岗位一般业务水平,即在师傅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般的业务工作;   2、见习期完毕后,再通过两年的成长期培养,达到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具备管理专责岗位资格;   3、经过第四、第五年的成熟期培养后,达到主任助理的工作水平。   四、培养的实施   (一)、各阶段青年员工培养重点   2015年以前入职的青年员工,已进入成熟期培养,他们对电力行业均有一定的认知,应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使他们早日成为各专业岗位的骨干。   2015年以后入职的青年员工,还处于见习期或成长期,应以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的培训为主,使他们在日常授课及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尽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产的基本操作及要点,达到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1、导师制的原则   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2、导师库   根据青年员工各培养期不同,建立包括三个层次的导师的导师库。   3、指导内容   由相应的导师针对青年员工的见习期、成长期、成熟期为其制定包含相应内容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三)培养形式   1、在建立导师制的基础上,根据青年员工工作部门和岗位不同,采取相应培训方式进行青年人才培养。   (1)对在职能部门的青年员工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通过每月参与技术问答等常规培训进行日常的业务知识培训。   岗位轮换:实行AB角制度,由本部门主任安排,一是在本部门内部平行岗位之间轮岗,拓展专业广度;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见习更高一级岗位工作,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使青年员工首先充分掌握本部门范围内工作流程及运转模式。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由人力资源部安排青年员工至其他部门的岗位锻炼,更广泛地拓展其知识面和能力范围。   列席高层会议: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提高其对公司运营的全面认识。   (2)对生产专业岗位的青年员工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本岗职责要求进行日常的业务和技能知   识培训,包括常规培训、技术讲课等。   岗位轮换:人力资源部提出建议,各生产部门安排,一是跨专业轮岗,拓展其专业广度。二是选择工作流程纵向延伸的相关岗位让青年员工见习,使其进一步熟悉整个技术流程的衔接要点,为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定方向。   职责扩大化:给予其更宽泛的职责范围,提高其专业宽度。   岗位技能大赛: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的参与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参与各项生产方案的制定和事故分析会:参与设备检修及启动、停运、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方案的制定,参与运行事故分析会,提高其对公司生产系统的认知。   挑战性项目小组:以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基础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供培训课程。具体的实施流程是要先根据不同的青年员工成立相应的项目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选择自己的课题,管理类的课题可包括,管理问题解决方案撰写、制度的编写、流程的优化等;生产专业的课题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写、技术难题的改进、生产操作的改进、设备的优化改进等。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在整个课题研究期限内,各个课题小组可根据需求,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后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由小组成员提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并在公司以PPT形式做出汇报。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小组课题,为   小组选派指定的导师,导师全过程指导课题小组直至完成课题成果。   2、其他培训   (1)请进来,送出去培训:   一是根据青年员工的培训需求,将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调试单位技术人员、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师请到公司开展相关知识讲座;   二是选派青年员工骨干到同行业单位调研、学习,丰富工作经验,开阔视野,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   三是由公司联系高校,给予青年员工学习补助,鼓励青年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通过深造,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   (2)网络培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诸如计算机应用知识、实用文体写作知识、班组长岗位能力认证的学习资料等通用知识挂网,采取灵活自愿的学习方式,通过定期考试督促青年员工提高最基本的工作技能。   五、考核与激励   (一) 考核机制   在“135技能提升工程”的每个培养期期满后,由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公室设立考核项及考核标准,对青年员工给予综合考核。即将业绩考核得分(占60%比例)、日常培训得分(占20%)、参加攻关课题活动、技术比武等(占20%)活动得分相加,一并纳入最终的考核得分。使青年员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表现都与最终考核的量化分数息息相关,可以   确保青年员工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认真参与每一项活动。   对考核结果不达标(低于70分)的青年员工,延长一年其相应的培养期时间,继续培养,直至考核结果达标,方可完成本培养期的培养。   (二)激励机制   1、为考核合格的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公司设立青年人才库,将最终成熟期培养考核合格(综合考核得分在70分及以上)的青年员工纳入公司青年人才库,当有合适的职位空缺存在或公司开展岗位竞聘工作时,可直接将人才库中的青年人才晋升至更高的岗位,同时提高其待遇水平。另外,还可以在培训合格的青年员工中选拔优秀者,授予其导师的称号,在今后的青年人才培训中,可作为导师指导新进的青年员工。   2、鼓励优秀的挑战性项目小组课题成果   公司成立挑战性项目小组课题成果奖励基金,每年向基金中注入一定的资金,当挑战性项目小组所做的课题成果被公司所采纳,并获得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时,公司则为提出课题成果的小组成员颁发一定数目的奖励基金予以鼓励。   六、保障措施   (一)将青年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与各部门年度绩效奖金挂钩;   (二)将青年人才培养活动计划列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接受上级单位的监督。   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 10:17 | #2楼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是要靠不断的创新与进取。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还是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就目前和长远的形式来看,主要还是创新机制与人才队伍的竞争。XX公司要想在下一个十年创造更大的辉煌。特别是要靠创新思维和年轻英才的不断涌现,才会给我们这个企业带来永恒的活力与生机。   年轻人不但思维敏捷,精力旺盛,而且对知识、经验的积累与掌握也最为快捷。年轻人身上的惯性少,团队意识感强。若是能把他们每周聚集一次进行交流,让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各种形式与方式搞一些活动,办一些讲座,加强培训,肯定能首先在年轻人的队伍里建立起一种现代化公司的凝聚力与认同感。强烈树立企业梦想意识和个人理想意识价值观,建立企业团队精神。这种机制的建立,不但能逐步的形成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同时也能够给公司带来一些活跃的氛围和朝气,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让他们随时有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便于留住人才,让人才扎下根来创业。更能建立起一种有朝气的企业文化基石,用来扩散于整个公司。这必将给公司带来一种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能量。   重视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司青年骨干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训:   1、对于员工的岗位培训。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对青年骨干员工进行系统的岗位知识、质量管理和设备操作的培训。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促使公司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公司工作效能;   2、关于职业素养的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做到德才兼备,成为公司高素质的执行层;   3、对于企业文化的培训。增强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员工都有一定的归属感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4、对于企业团队凝聚力的培训。主要目的是增强员工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培训,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社会各种思想矛盾的交织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人生事业立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进步,最终形成一股力量来推动企业飞速的发展与进步。   除了有规范化的培训外,多举办一些讲座,多请一些行业专家讲一些关于行业的知识,来开阔大家的视野,丰富大家的专业知识,使大家成为有头脑、有能力的优秀员工。此外,结合企业文化的建立,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大家参加寓教于乐,情趣高雅,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群体活动,不但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文化活动,而且也陶冶了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并且还能促使企业逐步建立起一种活跃的、富有朝气的公司文化基础。   只有先建立起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先进队伍,才能逐步影响周围的员工,带动大家共同的进步,让这些活跃的氛围扩散到全公司,促进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青年骨干的确定及培养办法:   见《XX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培养办法(试行)》   XX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办法(试行)   一、 目的   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储备后备人才力量,带动企业内部形成活泼、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学习型文化氛围,特在企业内部选拔一批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实行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二、 青年骨干人才选拔办法   2011年公司拟定100名职工作为骨干人才予以培养,其中生产管理30名、生产技工15名、机械与电器技工5名、其它50名。符合以下标准的公司在职职工为骨干人才候选人:   (一)选拔标准 1. 基准条件   (1) 热爱公司,爱岗敬业。 (2)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3) 无违法、违规、违纪记录。 (4) 年龄在35周岁以下所有在职员工。 2. 文化程度要求   (1) 已过试用期的本科(包括本科)以上学历; (2) 在本公司工作半年以上的专科学历;   (3) 在本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的中专(高中)学历; (4) 在本公司工作一年半以上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 3. 在符合基准条件的前提下,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 (1) 2015年前公司级优秀管理者与工作者。   (2) 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合理化建议类及公司交办的其他特殊性奖励的获得者,不受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的限制。   (3) 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效率高。 (4) 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宏观思维能力。 (5) 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具备较强可塑性的员工。   (6) 积极进取,创新意识较强,学习和发展愿望强烈。   (7) 团队意识强、廉洁、诚信度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工作激-情、乐于在公司长期发展者。   (8) 总经理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推荐对日常表现优异的员工,纳入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梯队。   (二) 青年骨干人才的选拔程序   1. 各部门于2011年1月10日前将符合选拔标准的人员名单报到XXHR服务中心。   2. 个人有强烈意愿但所在部门没有上报的员工,可以自己到XXHR服务中心报名。   3. XXHR服务中心将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资料收集、分析,制定出人员名单报总经理批准后公示。   4. 公示名单在公示期内将按群众意见予以调整,报总经理最终审核批准。 5. 总经理批准的青年骨干人才,XXHR服务中心按计划要求推动实施。   三、 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   (一)   组织规范化的培训   1. 员工的岗位培训。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对青年骨干员工进行系统的岗位知识、质量管理和设备操作的培训。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促使公司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公司工作效能。   2. 职业素养的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做到德才兼备,成为公司高素质的执行层。   3. 企业文化的培训。增强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员工都有一定的归属感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4. 企业团队凝聚力的培训。主要目的是增强员工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 管理技能的培训。使青年骨干拥有更加优良的管理技能,使公司得到快速发展。   (二)   组织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   如座谈会、茶话会、技能比赛、外出参观、参与公司高层或中层会议、聚会   及其他活动等。拓宽员工视野,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带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活跃、富有朝气的学习型文化氛围。   四、 青年骨干人才管理   (一) (二)   建立独立的青年骨干人才档案。   青年骨干人才在企业内具有以下优先权。   1. 优先轮岗训练:各岗位出现空缺或公司战略安排轮岗时,优先考虑青年骨干人才。   2. 优先培训:青年骨干人才拥有优先参加公司组织的内、外部培训的资格。 3. 优先获得职业发展规划的关注:公司对青年骨干人才定期跟踪,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4. 优先成为公司的第二梯队人才,由HR服务中心全面组织培养、储备。 (三)   对青年骨干实行不定期调整制,以实现推陈出新。   1. 在培养的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青年骨干人才条件的,由XXHR服务中心报公司批准后随时调整。   2. 经培训考核合格的由公司发放结业证,结业证作为公司内任职的资格,纳入职业规划。   3. 经培训考核优秀者,作为公司的第二梯队人才,由XXHR服务中心重点跟踪关注。   (四)   对在选拔中作弊的部门,公司取消其推荐资格,并追究其相关责任。   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事关公司的长远发展大计。只有先建立起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先进队伍,才能逐步影响周围的员工,带动大家共同的进步,让这些活跃的氛围扩散到全公司,促进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   附件:XX青年骨干人才推荐表   XXXX公司 2011年1月1日   青年骨干人才推荐表   编号:   公司青年人才培养方案2017-01-03 20:32 | #3楼   第一章 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 1   一、 公司人员结构现状 .................................... 1   二、 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 1   第二章 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 2   三、 基本制度与体系 ...................................... 2   (一) 管理组织 ....................................... 2   (二) 青年人才的标准 ................................. 2   (三) 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 2   (四) 公司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 3   四、 人才识别与筛选 ...................................... 3   五、 人才培养与培训 ...................................... 3   (一) 各阶段青年人才培养重点 ......................... 3   (二) 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 3   (三) 青年人才培养的形式 ............................. 4   六、 考核与激励措施 ...................................... 6   (一) 考核机制 ....................................... 6   (二) 激励机制 ....................................... 6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章 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 公司人员结构现状   当前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可以概括为:“两多、两少”。初级人才较多,中级人才断层,高级人才缺乏,人才结构难以满足公司“十二五”期间战略发展目标,因此“十二五”期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应由人员招聘转变为人员培养。   “十一五”期间,公司人员招聘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公司青年员工具有较高的基本素质,但是从毕业生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新毕业人员分布在初级岗位。毕业生是未来支持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保证他们的快速成长是公司实现“十二五”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人才保证。   二、 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健全完善青年人才发现、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青年成长、满足公司事业需要、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育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青年人才队伍。   公司的青年人才比例大,素质基础优秀,他们的快速成长可以为公司“十二五”发展提供核心人才竞争力,重点关注青年成才,是优化公司人才结构的最优路径。   建立适合公司现状的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是促进公司计划实现的关键。通过该体系的建立,公司将进一步明确不同序列青年人才的发展路径,并以职业发展路径为基础制定公司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识别体系,并给予不同层次的人员相应的培养机会,通过科学适用的体系流程及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内部聚集的资源,解决公司核心人才的差距问题,为公司“十二五”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支持。
2023-08-30 22:12:04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包括哪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下:培养人才的方案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材。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之类。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简介1、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2、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二、培养形式1、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2、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1、“雏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2、“飞鹰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普通员工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4、“雄鹰计划”:该计划旨在对通过对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培养形式: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
2023-08-30 22:12:131

什么是人才培养方案

什么是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简介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形式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
2023-08-30 22:12:411

如何培养人才

企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途径有哪些一般情况下,企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如下:1、新员工入职特训2、导师制或师带徒3、在岗培训或岗位技能培训4、拓展训练5、挂职锻炼或内部兼职、责任晋升6、内部轮岗7、外部培训8、专门的核心人才培养项目、人才梯队计划9、项目/任务实践10、在线学习、读书分享、自我学习11、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特色和适切性是其两个关键性的因素。特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高教格局已经形成、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强大冲击和高校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身份的嬗变、高校管理者在制定过程中、加深对这两个因素的认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一、人才培养的特色和适切性及二者的关系人才培养的特色和适切性,对高校自身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而言。首先。办学特色是其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更是决定一所高校竞争力大小的关键、而办学特色最终要浓缩到其人才培养的特色上去。所以人才特色应该是高校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人才的适切性是高校彰显活力的源泉,高校存在的重要价值即通过培养适切性的人才、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把握二者的关系,首先要正确地理解二者的涵义。特色。首先应该是讲求价值追求的。偏离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这个价值基准的特色是没有意义的,高校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特色专业人才,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其次。它应能表现出高校个性化的风格。每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应该凝炼出自己独特的精神理念。第三、它应该体现创新性和适切性。固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时代感的特色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特色。高校必须要始终洞穿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特色人才战略。适切性、并不是盲目地追求新意或投合市场的短暂情趣、而是既要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又能基于准确的市场人才需求预测的适切性。同时,适切性反映在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上本身就必须要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和精神价值观,这也是高校整体的人才特色之所在。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中,特色和适切性二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综观近现代史上每个阶段的高校人才观,也不难发现二者的一致性。从福州船政学堂之后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西南联大前后的“通专结合”。每一所中国大学,学堂、。都把通过培养和造就服务于特定历史阶段的适切性人才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来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而建国后的计划专才培养模式也是特定历史现实的诉求。这期间、中国高校由于数量少加之绝对大多数在创始之初就为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其专业特色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数不多的多科性大学也在数代大师的思想指引下,形成自己特殊的办学理念更是其特色性的体现。如北大的兼容并包、文理互通以造就融会贯通之能力、南开的理论和实践并重,注重专业人才的发展潜力、浙大的通才和技术教育并重以倡导全面发展[1]。应该说精英时代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更容易把握特色和适切性。这是由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知识经济时代却大相径庭。首先、人才需要的复杂多样性是该时代最为典型的特征。其次。职业的急速流变性和广泛的可选择性更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现象。特别是自1999年大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面对与年剧增的生源和劳动力市场千变万化的现实、高校的制定和落实愈显复杂化。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策略有哪些?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材。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之类。相关说明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人才素质的培养方式人才素质的培养方式人才素质是人才与“非人才”的根本区别,研究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是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决定的,而人才素质最根本的又是素质的培养,想要清楚人才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搞清楚人才素质的含义及其结构和素质的每一部分在成才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培养人才素质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培养出更多出色的人才。一、人才素质的结构及其作用人的成才过程是个体运用其在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基础上形成的较高内在素质,取得创造性劳动性成果的过程。任何一种素质在人身上的体现都不是单一的,每个人才所反映出的素质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素质的集合。人才素质是指人才所具有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品质的结合。也即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人才素质是一个综合系统,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体系。我认为人才素质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1.思想意识方面思想意识方面包括思想政治因素、道德品质因素以及道德品质之外的各种个人品质。思想政治因素是指政治理论、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信念等;道德品质因素包括职业道德、行业道德、政治道德、生活道德、社会道德等;道德品质之外的个人品质包括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合作意识等等。2.知识结构方面知识结构因素一般包括个人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所学内容间的相互渗透、结合协调的程度等,这也是人才个体其他方面素质结构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新观念、新制度、新技术正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必然要求人才都要具备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如: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审美知识、哲学知识等。3.能力结构方面人才的能力结构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能力结构因素包括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自觉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公共关系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就能力的主体而言,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素质也有所不同。4.身心结构方面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精力的总称,这是人才个体最基本的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灵敏性素质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没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就失去了事业成功的最起码的条件。心理素质是指人在感知、想象、思维、观念、情感、意志、兴趣等多方面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它一般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气质类型和品性风格等,涉及人的性格、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明确了人才素质的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作用,我们就可以分析人才素质培养的途径,我们从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三个角度来探讨人才素质培养的途径。二、人才素质的培养1.教育与人才素质的培养教育是现代人才素质开发的基本途径,也是主要途径。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开发起着更加基础、更加明显、更加直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从早期教育、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进行人才素质的培养。早期教育与成才早期教育是指人出生后到学龄前的教育,在这一阶段要根据婴幼儿时期身体各组织器官发展的规律,对其潜能进行开发。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要遵循婴幼儿时期身心发展规律。这是在这一阶段实施的所有教育手段能发挥作用的前提,规律规定着方法,要根据这一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内容。第二,要尊重和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兴趣。婴幼儿时期注意力时间不长,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那就很难认真学习,因此家长和幼儿园都要关注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三,准确定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具有综合功能,幼儿园具有专业的教育功能,因此要把两者很好地结合以达到很好的开发幼儿素质的目的。学校教育与成才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目的性与组织性和可控性。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各方面素质都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从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学校教育更好地培养人才的素质。第一,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出有利于人才素质开发的教育政策并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支持,还要从人才考评出发确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使更多的真正的人才拥有成为真正人才的机会。第二,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首先要制定本校的人才素质开发计划,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其次要负责人才素质开发的承担者——教师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然后是投入设施改善环境,最后要开展各种活动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继续教育与成才继续教育是指离开学校教育系统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人才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这就对于人才的素质更新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就不得不进行继续教育。这就要求继续教育不断壮大和规范,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要规范教育机构的行为,清除不具备教学条件的教育机构,加强对教育机构的指导,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建立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继续教育体系。第二,用人单位要给员工继续教育提供支持。用人单位要为本单位人才素质的继续开发创造条件,多提供一些培训机会。第三,全社会要营造出热爱学习的浓厚氛围,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鼓励人才继续学习提高素质,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2.实践与人才素质的培养实践是人才素质开发的最广泛的途径,是人才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才素质发展的动力,是检验人才素质的标准。凸显了实践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把实践划分为学生时代和工作中的实践,从这两方面考虑人才素质的"培养。学生时代的实践第一,主要培养内容是基本技能和基本专业技能。这一阶段实践的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促进人才素质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本技能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教学与科研结合。第二,主要采用培养性开发的方式。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专业实习等。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课外活动能够帮助树立竞争意识,发掘潜在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等。通过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素质拓展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意志力和生活能力。专业实习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培养专业技能。工作之中的实践第一,主要是原有素质的巩固和新的素质的培养。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一个岗位对于素质的要求也会有变化,所以对自己所处的现有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有所提高,同时还要对新的发展领域的素质进行培养。第二,主要采用使用性开发这一方式。即在使用过程中让人才得以锻炼,提高素质,包括岗位技能培训、专业技能比赛和劳务输出等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合理使用人才,建立一套客观的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制度。3.自我修养的提高与人才素质的培养自我修养的提高是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反省和实践调整来进行自我修养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目标选择制定合理科学的目标是能否成才的关键,它规定了整个成才过程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制约着成才过程的成败,想要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要做到:第一,调查研究掌握与目标确立、实施相关的大量材料。既要注意人才本身的主观条件,还要考虑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同时要善于根据条件不同适时调整目标。第二,目标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要与人才所能拥有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既不能太具有挑战性,脱离现实条件,也不能制定太低的目标从而失去动力、失去兴趣。时间运筹时间运筹是借用运筹学的知识与基本思想,把“时间”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一环来研究,以实现人才发展时间运用的最优化。要善于对整体时间进行剖析和运用,强化对时间的管理,善于抓住和利用时机,努力增加时间。科学用脑学会用脑,尤其是学会科学用脑对于一个人成才有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赫尔德和海因通过实验证明“人脑是用进废退”。首先要学一点用脑的方法,例如观察、记忆、思考、联想等。其次,要了解个人用脑的特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大脑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发挥人脑优势的最大化提供条件。最后,我们不能盲目地用脑,要学会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人脑的功能。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本文从人才素质的结构及作用出发论述了如何培养人才素质,希望能对我们当前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及人才的急缺带来些许帮助。;
2023-08-30 22:12:571

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希望学校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多组织一些团体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再就是出行的安全,可以多开展这方面的讲座,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有在学校要适当的训练学生的沟通技巧,有时候,一句话换一种方式表达,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加快学生在公司的成长;提升自己。建议从教学改革、社会需求、学生能力、人才评价等几个方面考虑: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是教学改革的决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教师。必须对教师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教会学生为更高目标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成人、成才、成长。实现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开放课堂、翻转课堂、虚拟课堂、3G实景课堂等教学新模式;泛在学习式、自主探究式、互动讨论式、案例研习式等学习新方法,学习内容更多元,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目标更多样的新型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关注教师长远的学术能力、学术走向、学术品格保持与提升,弱化科研指挥棒,淡化学术“GDP”,把科研评价、教师管理还原到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轨道上来。2、从社会需求实际出发,制定更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标准,把知识传授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追求实效,讲究实际。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标准上,做到有标准、有方案、有主题、有手段、有平台、有评价。以社会需求为逻辑起点,遵循教学规律,制定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调整思路,走向行业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促进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3、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制定务实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依赖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靠与其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使学生具备完整掌握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评价人才培养的优劣的关注点,对学生的发展管用的课程有多少,专业课程关键知识点跟踪科技发展、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有多强,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谓“教学”,包括教与学、习与得,整个活动的关键,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收获程度。
2023-08-30 22:13:18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我整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供参考!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技工教育的创新发展,现就全省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依据职业标准,对接产业发展,开展职业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评价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程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以育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基本术语   (一)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   (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是详细阐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三)技能人才。掌握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实习)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四)职业能力。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五)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指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六)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七)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对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群)具有典型意义,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依据。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   按照《江苏省技工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文件执行。    五、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包含总体培养目标与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层级培养目标分为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中级技能人才和具有高超技艺、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二)层级培养目标   中级技能人才应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能按照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独立或合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高级技能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独立解决非常规性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力。   预备技师(技师)应掌握精湛的技艺,具有独立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创新性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作设计能力。   培养目标编写体例为:“培养面向**类型行业、企业就业、适应**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胜任**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素养,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包含职业素养、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必修课程。   2、专业能力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一体化课程和综合训练课程。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分必选和任选两类,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提升,生产岗位实践等课程。   (二)教学安排   1、每学期教学时间为20周(含复习考试周),周课时一般在24~30学时以内。   2、学分计算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学时(课时)数为主要依据。教学课程(包括理论课、一体化课、实训课、实验课),以16~20个学时(课时)为l学分。其他课程(生产实习、入学和毕业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等),以30学时或一周为l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是0.5分。   3、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体育与健康等公共课按照部颁《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开设。职业素养课程按照省版课程标准开设。    七、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的代码   (二)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   (三)培养目标   (四)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   (1)通用能力   (2)专业能力   3、素质结构   (五)职业(岗位)面向与职业资格   1、职业面向   2、职业资格   (六)课程体系   1、一体化课程序化表   2、课程体系结构   3、一体化课程简介   (七)教学时间分配表   (八)教学时间安排表   (九)教学保障   1、师资条件   2、实训条件   3、教材建设   4、数字资源建设   (十)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十一)教学评价   (十二)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2、课时及学分分配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八、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程序   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对接职业标准,通过职业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做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序化一体化课程,确定课程结构,明确教学内容;通过任务分析,落实能力培养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九、人才培养方案管理   按照《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
2023-08-30 22:13:38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我整理的方案制定,供参考!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一)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我院办学指导思想,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立足于培养理论基础够用、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实践能力为主线,同时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二)基本原则   1、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湖南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注重研究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发展态势, 注重与湖南和中西部发展相适应,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使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地方、行业特色。   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依照我校“德才兼备,技艺双全”的办学理念。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并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5、贯彻产学研结合思想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主动争取企业的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或行业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   6、积极推进“双证”教育,鼓励与成熟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进行课程置换。   7、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按照行动过程导向,借鉴学习领域、情境教学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开发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有特色的学生培养方案。    (三)培养目标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努力体现我院的办学特色和本专业特色。   2、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5、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四)课程设置及其要求   课程设置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和我院特色。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公共课和选修课。   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包括教学实习、实训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专业课程应当依据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遵循行动过程导向,按照学习领域设置,突出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公共课程的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在校期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参加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学院可以给予相应学分认定。    (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的内容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应当包括:   专 业 名 称:   专 业 代 码:   所属院(系):   学 制:   分项内容应当包括:   (1)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课程设置;   (4)教学进程:①总周数分配;②学时与学分分配、课程结构;   (5)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6)实践教学基地保障机制   (7)教学方法与手段;   (8)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程表;   (9)必要的说明;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打印规格: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统一要求(以A4纸为准)。具体要求如下: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题:宋体小二;   (2)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所属系(部):黑体小四;   (3)标题:黑体小四;标题与正文之间的行距:单倍行距;   (4)正文内容: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5)页边距:左3cm右2cm,上下2.5cm。    (六)教学周数及学时安排   科学地进行学时分配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要合理安排教学全过程的学时分布、课内与课外的学时比例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等。学生在校期间各学期的周学时数应做到均衡分布。   1、教学周数   教学总周数:三年制专业为108周,每学期18个教学周;   2、学分、学时分配   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一般以1800~2300学时为宜(含课内实践和选修课);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15—140学分以内。   3、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占有较大比重,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验实训课、顶岗实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   4、周学时数安排   周学时数控制在24学时,一般不超过28学时。   5、学分的确定   (1) 理论教学课以每18学时计1学分;   (2)独立开设的实践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综合练习>等)每周计1学分,毕业实践4学分,设计<论文>8学分,军训、入学教育1学分,毕业教育1学分。    (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院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其制定、执行、调整和修改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以便保证其严肃性。   各系部一定要指派专人负责计划的制定工作,结合各专业的实际,科学定位,充分酝酿讨论,认真吸取历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经验和教训。可在一定范围内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听取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内容和安排的具体意见。为了突出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的针对性,可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的企业人员、学院教师和管理干部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切实做好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成后,各系(部)需组织专家组讨论审议,主管教学系主任签字后报送教务处审查,并报主管校领导签字后下发执行。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全院所有课程安排的依据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列课程任何人或部门不得随意更改。全院性的更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提出调整方案经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同意形成书面意见方可执行。   各系(部)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要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对稳定性。对已经批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不允许随意更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式、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变动的,必须填报“人才培养方案变更申请表”,经教研室研究决定,报系(部)领导审核批准后,报教务处领导批准。经审批后的审批表原件存放教务处备查,复印件交各有关系(部)教务部门存档。   为进一步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确保教学运行过程有计划地开展,全院各教学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下达的"各专业全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系教务科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中枢的职能作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安排,落实任课教师、编制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计划。新学期的课程表应在上一学期结束前确定,经主管系主任审批后及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并应通知到各相关部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任课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上课时间。不得误课、迟到、早退及拖堂。   各教务部门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各学期的执行计划,并应于每学期的第十三周向教务处报送下学期本系各专业的执行计划,在审核批准后执行。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符合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为了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优化课程结构,增强适应性。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调整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增加有利于学生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课程和创新教育课程,设置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新课程,尝试开设其他相关的特色课程。根据国家教   育方针、学院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所收集到的各方面意见,主管教学的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拟定修订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方案;   由主管教学的系主任主持召开有关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参加的系扩大会议,讨论所拟定的初步修改方案,并将由系确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送教务处,经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审批后执行。    四、其他说明:   1、本意见于下发之日起执行;   2、解释权归教务处。 ;
2023-08-30 22:13:541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2020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1   为加快学校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2020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2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认真做好20xx年人才引进工作,根据XXX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20xx年人才引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20xx年经营规划,现制定公司20xx年人才引进方案。   一、需求分析截止20xx年8月底,公司现有员工282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3%,科技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25.52%,技能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63.82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21.27%,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工技术职称以上的技能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21.63%,其中,技师26人,高级技师3人。   从现有人员结构上看,要适应公司20xx年经营规模需要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支撑,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关键岗位、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方面比较缺乏,后备骨干队伍急需加强。   二、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批,人才引进的最终审定,人才引进相关福利待遇的确定等。   2、成立公司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行政正职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对人才需求的提出和审议,负责对引进人才的面试及考试、面谈,负责向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提供相关需引进人才素材等。   三、引进计划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xx年重点引进成熟人才、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公司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注重引进人才素质,提高引进人才效益。   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xx年需引进专业领军人才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引进成熟技术人才6名(主要专业方向:液压、模具、机电一体化、专用车等),高校毕业生4名(主要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焊接专业等),成熟一线操作技术工人10人(主要专业方向:焊接、钣金、机加等),充实一线技能岗位的大专毕业生10名(采取先实习,再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业设计技术外包,推进社会技术研发资源利用平台的搭建,充分利用社会或四川航天内部研发资源,形成公司兼职设计人员聘用及设计外包模式,为快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研发响应效率提供保障。   四、引进渠道20xx年,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广开引进渠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引进。   一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二是通过航科集团招聘网、四川省人才招聘网、院、公司外网等发布招聘信息;   三是与当地人才中心联系沟通,组织参加当地具有针对性的大小型人才招聘会;四是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五是在当地具有相同专业企业中挖掘成熟人才等。   五、引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对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和有专业性、侧重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信誉形象和影响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六、引进评估   1、对所引进人才统一实行3—6个月试用期,特别对引进的成熟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试用,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辞退或在福利待遇方面进行体现。   2、在引进人才中,大力推行传、帮、带,让领军人才及专业带头人起好技艺传授作用;对成熟人才、应届毕业生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尽快转变角色,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本领。 2020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3   目前我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各类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一、目标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   二、适用范围院校优秀毕业生(大专、本科生、研究生)   三、主要内容   《后备人才的甄选》   一、甄选资质及能力:   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结构化面试等形式进行分析(与人有效地沟通、问题分析判断能力及决断力、计划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否有团队合作能力、承受工作压力能力)。   3、综合素质可借助一些心理测评软件进行测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综合能力、心理测试)。   4、物业系统可根据技能标准做出适当调整。   二、甄选名额及程序一般来说,对每一个关键岗位的继任者要选定1——2名候选人。首先收集后备人才候选人名单——行政人事部组织对提交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行政人事部策划后备人才的整体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实施   《岗位轮换》   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人员,目的在于为公司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做为公司储备干部后备人选。   一、轮岗周期   物业部门轮岗周期原则上一般为三个月,行政岗位一般为六个月。具体岗位时间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轮岗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必须胜任目前本职工作。   三、轮岗与晋级的关系   所有后备人才必须在轮过2个以上岗位才能晋级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四、轮岗审批   1、各部门内部轮岗:由各部门自行审批——报行政人事部备案;   2、跨部门轮岗:由各部门提案——行政人事部审核——总经办审批。   五、轮岗人员管理   1、跨部门岗位轮换人员编制仍属于派出部门,轮岗期间的考核工作由新部门考核,但必须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原部门,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2、轮岗结束后,轮岗人员应立即提交书面报告(总结),交轮岗双方部门。   《后备人才考核评价》   一、考核原则:坚持事实求事、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考核方式:参照公司各岗位用人标准。(不及格、合格、优秀、)   考核内容:   1、自评   2、同事互评   3、上级领导评价   4、选择性评价   《晋升与淘汰》   一、基本原则   1、素质与能力并重原则   2、逐级晋升和薪酬晋升相结合的原则   3、有升有降的原则   二、晋升条件   1、新员工在入职后经过岗位培训上岗,进入试用期。   2、经过考核转为正式员工。   3、能高效地完成上级部门交待的各项事务。   4、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潜力。   三、淘汰   1、在职期间,未完成上级交待的各项工作。   2、经转岗,仍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
2023-08-30 22:14:071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各单位都是相当重视人才培养的,那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内容仅供参考。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1   根据财政部和xx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xx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破解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xx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人才保障。    二、指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xxxx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很强的xx会计领军人才xxx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xx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xx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判断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xx青年英才xxx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xxxx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领先。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一)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x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x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xx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二)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x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xx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三)国内领先高级会计人才。选择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xx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四)总会计师。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设置和任命的总会计师,年龄xx岁以内,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由本人申报、单位推荐,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五)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符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一)报考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和国际资格注册会计师,原则上在xx会计领军人才中筛选,并适当开展考前培训。对获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除享受xx会计领军人才政策支持外,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表彰。   (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x年,会计青年英才培养x年。实施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养,并与会计专业硕士项目(MPAcc)有效对接。培养期间实行量化考试和淘汰机制。培养期满经考试合格后,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和培养院校颁发证书。取得xx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的,优先向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推荐使用;入选人员纳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优先向有关部门推荐作学者;优先安排会计财务科研课题并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可提前两年参加高(正高)级会计师考评。   (三)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内容,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四)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领先水平设置培训内容,强化管理、理论、综合能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五)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逐步实行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完善全市大中型企事业总会计师设置,开展总会计师职能、专业、综合知识强化培养。   (六)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主动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能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法和内容,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七)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八)鼓励我市符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习培训,主动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择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择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九)由会计主管部门(市财政局)、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个人共同承担培养经费。培养经费主要用于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高级会计人才、总会计师的选拔、集中培训、讲座、科研、管理等项开支。单位承担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十)各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和人才使用单位,要主动如实推荐优秀会计人才,主动支持其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和调研活动,从充电时刻、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可据此规定原则精神,具体制定鼓励本行业和单位会计人才培养、激励和使用政策办法。    五、组织实施   (一)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择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三)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内容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养情况报告等工作。   (四)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2   为贯彻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xx—xxxx年)》(中发[xxxx]x号),培养造就大批优秀青年英才,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xx—xxxx年))任务分工方案》(中组发[xxxx]xx号)安排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学科领域,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按照严入口、小范围、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培养造就未来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若干优秀人才送到国外高等大学深造,进行定向跟踪培养。该计划分为三个子计划,一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二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三是“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    二、实施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在制定标准、选拔程序、确定人选等环节始终体现公平公正,做到标准科学合理,程序公开透明,人选优中选优,反对和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为青年拔尖人才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2、竞争择优原则。健全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的能力和业绩评价机制,健全人才遴选和淘汰机制,完善社会化、竞争性人才选拔机制,充分依靠同行学者和社会力量,及时发现和推荐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该工程实施创新性较强的特点,采取先试点、后展开的.方法推进。针对各子计划的不同要求,分别选取不同单位开展试点,培养对象选拔由少到多,先行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扩大。   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各项子计划作为完整项目独立实施的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完善各子计划实施的评估监控办法,定期对整体计划进行评估、监控,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工程实施质量。    三、内容和措施   (一)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每年遴选xxx名左右xx岁以下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自然科学领域每人xxx一xxx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每人xx一xx万元扶持经费,支持他们开展自由选题研究、举办国际国内展演活动或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和培训。   到xxxx年共培养扶持xxxx名左右拔尖人才。此项目由中组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多种模式培养拔尖人才,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良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每位学生提供xx万元,作为聘请导师、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际交流培训的经费。首批拟在全国xx余所高校和若干科研院所选拔xxxx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入该计划,到xxxx年共培养xxxxx名左右。此项目由教育部牵头,会同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组织实施。   (三)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   每年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xxx名优秀人才,到xxxx年,计划选拔xxx名左右,列入未来管理英才库,为每位入选者提供xx万元经费支持,设计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档案,进行跟踪培养,使他们既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又了解我国国情,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又经历过艰苦复杂环境的磨练,为我国公务员队伍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此项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阶段。xxxx年到xxxx年。   任务:各子计划根据各自实施办法制定试点方案开展试点,探索计划推进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根据试点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措施。   (二) 全面实施阶段。xxxx年到xxxx年。   任务:各子计划按照实施方案确立的总体目标逐年落实青年英才培养任务。xxxx年,对各子计划进行中期评估;xxxx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评估。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成立由中组部牵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参与的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部际协调小组,负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计划。自xxxx年开始,每年由子计划牵头单位总结实施情况,各单位共同参加进行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中央人才壬作协调小组。   (二)经费保障   该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建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三)政策保障   由各子计划牵头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计划实施所需政策,细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经费管理等有关规定,保障计划顺利实施。 ;
2023-08-30 22:14:161

知名公司的人才,都是如何培养的?

主要是制定了培养的方式,通过具体的培养技巧,进行了这方面的培养,会有专门的训练,也会有专门的培养机构。
2023-08-30 22:14:314

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

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   你知道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有什么吗?人才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很需要的,用人单位都会争先恐后的抢夺,但是很多公司都会在自己的公司的培养自己的人才,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1    1、知识的培养。   各公司的新员工培训时,一般会向新员工介绍产品,以及产品的原理。生产型工厂会介绍生产的流程。比如牛奶的生产,需要经过超高温和低温杀菌后,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灌装。知识是别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正确的规律,是属于别人的。    2、技能的培养。   职业的划分越来越细,就人力资源而言,从行政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又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等六大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需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筛选简历、组织面试、组织培训、制定培训计划等。技能将知识加以利用的能力。一般公司在进行内部的技能培训时,会先介绍相关的知识,然后教授操作技能。比如在培训各部门绩效计划制定技能的时候,会先介绍:绩效计划的指标目标选择需要符合SMART原则。    3、思维的培训。   这是一类教授我们的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造性的培训,公司的内部培训有主题讨论、实操性培训等形式。比如针对产品封闭不严的问题,管理者已经有了解决思路,但是会组织讨论会议,让骨干员工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过程中由管理者引发其进行思考。    4、自信心的培训。   这是一个经常被人们忽略的环节。在组织中,少数的优秀员工永远是走在最前面,不论是奖励、表彰都有他们,在给大部分员工带来了激励,但是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有些员工会萌生“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超过他们”的想法。还有一部分领导会经常批评下属,并美其名曰“我是看好你才批评你”。在这种氛围下的员工,自信心也会逐渐的降低,在组织他们培训后,也可能会产生“你教什么我学什么,我就这么点本事的想法。”而忽略了自己的潜力。员工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以前的.公司有一个保安,非常喜欢唱歌,和组织活动,经过半年的相处后,我们授权他组织公司的年度晚会,而那场晚会也是10年来最受欢迎的一次晚会。   我们要尽可能的调动员工的自信心,在高自信的前提下,每一个员工的潜力都是巨大的,这种潜力不受一个人的年龄、学历、性格等方面的影响。    5、价值观的培训。   企业一般每年都会有一到两次的全员企业文化培训,对企业文化的考评也无处不在,电话抽查、问卷、领导的现场提问等等。只有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一致,员工的付出才能产出最大的价值。比如,生产食品的企业如果以质量为重,当产品有瑕疵的时候,就可能重新加工或甚至销毁产品。   公司的HR也经常迷惑,为什么我们的培训收效很低?因为我们只进行了外在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员工的内在并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技能还是别人的。   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2    第一步   高潜人才发掘当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   顶尖企业致力于实现高潜人才发掘过程(例如人才评估、发展)和领导力能力模型的高度结合。保持人才管理策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是实施有效的人才管理措施的基础。   顶尖企业更倾向于在个人职业发展的初期发掘高潜人才。60%的顶尖企业更倾向于在员工入职初期对其进行正式的评估,相比之下其他企业只有37%这么做。   顶尖企业不断地调整其高潜人才储备。对于顶尖企业来说发掘高潜人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80%的顶尖企业表明他们会从当前的高潜人才储备中移除个别员工(相比之下只有50%的其他企业这样做)。    第二步   验证人才发掘流程的有效性以确保高绩效   在亚太地区,95%的公司通过人才盘点来评估员工。但是顶尖企业(80%)与其他企业(49%)相比更倾向于通过心理测评的方式来识别高潜人才。测评的有效实施能使顶尖企业洞察一个人的特质、能力、动机(或者潜力)等综合素质是否与公司的战略需求相一致。   顶尖企业和其他企业所使用的高潜人才识别的测评工具在类型上差异不大。如下图所示,最显著的差别就是顶尖企业倾向于使用以能力为基础的测评来识别高潜人才(顶尖企业80%, 其他企业45%)。这说明顶尖企业很清楚驱动业务成功所需要的具体能力,但真正切实有效的人才识别流程必须通过个人绩效或公司业绩来验证。   顶尖企业和其他企业识别高潜人才的测评工具类型对比   要成功的识别高潜人才,最后需要对测评流程进行持续的评估。相较于49%的其他企业,75%的顶尖企业会评估他们的测评流程是否有效。其他组企业倾向于衡量测评的投入(比如测评年度成本),而顶尖企业更注重测评流程的结果(比如填补关键领导职位的能力,员工和领导者的敬业度,领导者和继任者的留任)。   验证测评工具效度的最佳流程    第三步   让员工通过积累经验达到“准备就绪”的状态   一旦雇员被识别为高潜人才,下一步就是评估员工晋升的准备度、承担更多责任或者经历角色变换的意愿。   通常来说,顶尖企业会自问“在晋升之前员工需要具备什么技能、经验和知识?”,以及“我们提供何种机会让员工发展相关的技能、经验和知识?”顶尖企业更倾向于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对个人发展的关注取决于公司对个人能力的差距分析,以及整合这些成果以投入一个加速发展计划。   一旦确定个人的技能差距,公司倾向于根据“70/20/10”原则作为框架来推动高潜人才的发展。在顶尖企业中,针对所有职业等级的发展, 70%的举措主要涉及轮岗、特别项目和机动作业等。顶尖企业用于发展高潜人才的特定活动也因职业等级不同而变化。   亚太区顶尖企业用于培养不同领导层级高潜人才的措施    第四步   通过有区分度的全面薪酬方案保留高潜人才   根据怡安全球2015年风险管理调研,未能保留关键人才是企业面临的五个首要风险之一。那么,顶尖企业应如何保留他们最有价值的员工?   优化高潜人才的报酬:财务奖励对保留员工十分重要,因此为了肯定高潜人才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大多数企业会使用有区分度的薪酬机制。   理解高潜人才的个性偏好:在构建高潜人才的薪酬奖励方案时,需要考虑个人偏好。企业应了解颇受员工青睐的因素,关注有最佳回报的领域,并针对少数的奖励因素进行设计,以确保人才保留机制的有效性。   沟通高潜人才全面薪酬方案:想要为高潜人才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工作体验,还要与他们有效地沟通全面薪酬的方案。如下图所示,顶尖企业发现培训和发展对奖励高潜人才有最强的影响力。因此,除了薪酬,为高潜人才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是顶尖企业保留人才的重要战略,并契合企业的员工价值主张(EVP)。   顶尖企业和其他企业对高潜人才影响最大的奖励举措占比对照图    第五步   评估方案的有效性   评估是成功实施高潜人才战略的最后一步。2014年怡安翰威特最具领导力公司的调研揭示,企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领导力发展项目的投资回报(ROI)。顶尖企业(85%)比其他企业(57%)更倾向于评估他们高潜人才项目的有效性。   顶尖企业有以下值得借鉴的经验,来确保高潜人才预算能够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ROI):   高潜人才的绩效:75%的顶尖企业会通过个人绩效来确定高潜人才项目的有效性。这要求,需要参考个人在岗绩效对高潜人才重新分类,以确保识别出的高潜人才和在岗绩效合理关联。   高潜人才的晋升和保留率:与其他企业相比,顶尖企业更倾向于使用晋升率和保留率作为高潜人才的评估机制。顶尖企业更关注测量结果,以此判断高潜人才战略是否可行。   领导者的责任心:顶尖企业的领导者更有可能对他们所管理的高潜人才的职业抱负持负责态度。例如,顶尖企业在高潜人才的保留率、绩效、人员内部流动以及管理反馈方面显著高于其它企业。
2023-08-30 22:15:131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越来越多的企业、岗位都开始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培养也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相关范文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方案1 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一、资格条件 (一)认同宝源企业文化和历史使命,为人诚信,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二)能够较好的面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持续的自学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宝源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评价,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 (五)大专(含)以上学历,35岁(含)以下,在集团工作1年(含)以上。 二、后备人才的申报与选拔程序 各部门、各基地于每年的6月及12月上报本部门的后备人才名单。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各基地申报名单对候选对象进行审查、考核,筛选,确定人选,进入后备人才库。 申报人填写《后备人才申报表》(附后),通过以下方式上报综合管理部: 1、各部门、各基地以部门、基地名义推荐,并将申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2、各部门、各基地员工向综合管理部自荐,直接将申报表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二 选拔入库 综合管理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申报人参加选拔测试。通过测试者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并开展培养工作。选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轮,每轮考核设定基准分,未达到基准分者即淘汰。达到基准分者进入下一轮考核。每轮考核成绩保留,最后成绩为各轮成绩加权平均。 1、专业英语水平测试:主要包括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 2、价值观念及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倾向测试、个性特征测试、智力测试或写作。 3、业务知识测试: 4、面试:由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采取一对一交谈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侧重思维、表达能力的测试。 三、后备人才的培养 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基础培训、轮岗实习、内部兼职和挂职锻炼四种方式。 一基础培训 1、培养主题: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识。 2、培养方式:参加集团或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参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训。 3、培养目标:使后备人才熟悉业务知识、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二轮岗学习 1、培养主题:业务流程、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进行工作学习,了解该部门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各岗位业务知识、工作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等内容。轮岗周期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轮岗结束,后备人才需在一个月内上交轮岗实习报告,报告应注重实效,达到分析现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的`目的。考核报告由该部门经理初评打分、综合管理部经理复核评分,两者按6:4比例权重后得出实习报告最终成绩。实习报告成绩将作为轮岗实习工作的主要考核依据。 三内部兼职 培养主题:增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式:兼职人员以学习、调研、协助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并承担相关工作,在兼职业务上接受兼职部门领导管理。 四挂职锻炼 1、培养主题: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和提升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相应岗位上挂职,由综合管理部审批发文。挂职的时间不应低于10个月。挂职锻炼的岗位编制做为临时编制,仅用于培养后备人才,不作为公司正式的编制。 四、后备人才的考核、淘汰、出库、任用及后续跟踪 一后备人才考核 1、后备人才考核、淘汰周期为2年。 2、考核包括培训考核、岗位考核、能力测试3大部分。 其中:培训考核指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组织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如笔试、小组讨论、心得撰写、课题研究等),对培训结果给予评价。岗位考核指每半年由后备人才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对后备人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能力测试指检查两年内后备人才是否取得一项中级(含)以上职称或考取更高级学位。 二后备人才淘汰有以下情况者,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从后备人才库中淘汰: 1、岗位考核成绩连续两年处于所在部门50%排名以下者; 2、能力测试不合格者(两年内未完成自学内容者); 3、培训表现不合格者(未能参加必修课程学习或违反培训纪律、培训考核成绩两次以上不合格者); 4、违背诚信承诺书内容,或在工作中及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行为方式与宝源集团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不符者。 三后备人才出库及任用 1、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根据公司各部门、各基地的人才配置需要,由综合管理部统一调配,兼职培训、轮岗学习或挂职锻炼。经考核合格,成为公司新设或空缺岗位聘任的首要人选,正式任命后,视为正式出库。2年内未任命的后备干部自动出库。 2、后备人才出库后,纳入各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 3、后备人才库将遵循“滚动、跟踪、淘汰、发展”的培养原则,淘汰不合格者,发展新的后备人才,实现人才滚动培养。 五、相关说明 一后备人才入库后,其原人事关系不变动。 二后备人才入库后,由综合管理部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其参加培训、考核或者挂职锻炼等。 三为了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各部门需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参照选拔条件,积极、慎重地推荐后备人才候选人;对于申报或入选后备人才库的员工,所在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对该部门第一负责人考核的指标之一。 四参加岗位锻炼的后备人才薪资待遇参照其轮岗岗位值执行,由锻炼所在部门考核;后备人才原岗位由所在部门安排人员顶替。 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方案2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此项工作于20xx年11月启动,前后历时十个多月,现已修订完成并发布,将于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在20xx级开始实施。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和审核学生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在全面总结20xx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是突出专业分类建设。根据我校专业特点,新版方案在人才培养总体分为教师教育类和非教师教育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专业类型细分为基础类、应用类和艺体类,为各专业明确办学定位,利用好现有办学资源,设计好人才培养路径,服务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是明确专业核心课程。针对08方案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足、专业核心课程界定模糊的弊端,新版方案修订要求各专业综合考虑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社会需要、学科专业发展特点等因素,明确本专业培养人才的核心能力,进而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学生今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与能力基础。 三是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本次的方案修订中,明确要求各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此外,还允许各专业根据本专业教育教学特点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通过科学研究等方式获得该学分。 据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方案修订工作,校党委书记顾家山、校长王伦多次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分管副校长李进华全程参与、直接指导,相关部门、各学院积极组织开展修订工作,期间召开相关会议10余次,其中包括为期两天的新版方案集体评审论证会。方案修订遵循“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了我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人文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将立足于一个新的平台,为我校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最大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到达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2023-08-30 22:15:221

企业如何快速培养经营人才?

1、识别人才:了解各下属的性格特征与能力特点;2、合理授权:要有容错心态,不要事事抓在自己手里,不放心下属做事,要懂得放权,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给予下属更多历练的机会;3、有效激励:根椐下属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激励,提高下属做事的积极性,使其快速成长。
2023-08-30 22:15:332

企业在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人才引进政策制订(吸引留用的激励方式),是首要的;其次是关于如何引进渠道、考察标准、流程等做明确;其三,是在使用中,提供其合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而不是一味的迁就,还是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
2023-08-30 22:15:442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案   【篇一】   根据财政部和重庆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重庆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破解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重庆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20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很强的重庆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判断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重庆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00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领先。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一)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二)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三)国内领先高级会计人才。选择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四)总会计师。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设置和任命的总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由本人申报、单位推荐,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五)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符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一)报考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和国际资格注册会计师,原则上在重庆会计领军人才中筛选,并适当开展考前培训。对获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除享受重庆会计领军人才政策支持外,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表彰。   (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3年,会计青年英才培养2年。实施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养,并与会计专业硕士项目(MPAcc)有效对接。培养期间实行量化考试和淘汰机制。培养期满经考试合格后,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和培养院校颁发证书。取得重庆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的,优先向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推荐使用;入选人员纳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优先向有关部门推荐作专家;优先安排会计财务科研课题并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可提前两年参加高(正高)级会计师考评。   (三)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内容,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四)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领先水平设置培训内容,强化管理、理论、综合能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五)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逐步实行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完善全市大中型企事业总会计师设置,开展总会计师职能、专业、综合知识强化培养。   (六)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能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七)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八)鼓励我市符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择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择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九)由会计主管部门(市财政局)、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个人共同承担培养经费。培养经费主要用于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高级会计人才、总会计师的选拔、集中培训、讲座、科研、管理等项开支。单位承担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十)各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和人才使用单位,要主动如实推荐优秀会计人才,积极支持其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和调研活动,从学习时间、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可据此规定原则精神,具体制定鼓励本行业和单位会计人才培养、激励和使用政策措施。   五、组织实施   (一)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择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三)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内容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养情况报告等工作。   (四)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篇二】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为确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工作的社会效益,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中的战略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逐步缓解和扭转西部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状况,改善少数民族人才的层次结构,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存量的综合水平,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培养任务、主要措施和计划管理   (一)2006年度的招生规模为2500人,其中博士生500人,硕士生2000人;到2007年度招生规模为5000人,其中博士生1000人,硕士生4000人。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委所属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和组织实施。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   (三)被录取的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先在基础培训点集中进行一年的强化基础培训,重点补修英语、大学语文(汉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兼顾其它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和宗教理论的学习。基础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者,转入招生学校硕士阶段研究生课程教学。   三、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经费   (一)招生范围。主要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生,兼顾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别支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以及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重点确保上述地区和单位教育、科技、医学和特色文化艺术、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公共事业管理等领域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二)招生计划。本方案的招生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纳入招生单位总规模。根据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单独下达指导性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的投放,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确定招生计划的投放比例;同时,兼顾国家重点扶持的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在考生综合素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各有关招生单位按各少数民族在当地民族总人口中的比例安排复试和录取。汉族考生占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总数的10%.定向省区合格考生不足时,将招生名额调剂到其他有需求的省区按规定录取合格考生。   (三)生源地区要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2006―201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需求第一期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每年8月底前将下一年度的招生建议计划、专业安排等报教育部。由教育部牵头商有关培养单位落实招生任务,编制招生计划方案,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纳入年度中央级部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单独下达管理。各有关学校和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做好年度招生工作,于每年6月将招生计划的落实和招生录取的情况报教育部。   (四)培养经费。硕士研究生(四年)和博士研究生的经费按国家统一标准由国家财政核拨,其中硕士基础培训阶段的经费核拨到承担基础培训任务的高校和单位;硕士、博士生攻读学位阶段的经费按标准核拨到培养学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培养任务所需经费,按标准从现行财政渠道解决。生源地区和定向单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适当的学习和生活费补助。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少数民族在职和非在职(具有上述学历还未就业的应届、往届毕业生,下同)人员。非在职人员的招生比例要占招生计划总数的50%以上。   (三)品学兼优,汉语文、外语和民族语文成绩根据学科、专业要求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   (四)报考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五)毕业后保证按定向培养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五、考试和录取   (一)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民族语文或汉语文及专业考试科目由招生学校和单位自行确定并组织命题;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由招生学校和单位自行确定。招生单位对符合国家确定的基本要求分数的考生实行差额复试。   (二)在职考生,由拟录考生与报考学校、所在单位或者隶属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非在职考生的录取,由拟录考生与报考学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后方可录取。优先录取在学术、科研、教学等领域有突出贡献或在民族医药、民族文化艺术等有一定造诣的考生,优先录取兼通民族语文的汉族考生。未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者,培养学校和单位不予录取。录取名单要在招生单位以适当形式公示。   (三)各招生学校和单位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当年招生工作的要求组织招生录取工作。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由培养学校和单位发录取通知书,按期入学就读;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由培养学校和单位发录取通知书,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到基础培训点进行一年的强化基础培训。   (四)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和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民族教育的处(室)会同相关处(室)进行招生计划的申报、提出各民族录取比例的建议,负责考生民族身份的审核、定向培养协议的组织签订、对本地区定向生的协助管理等。招生考试工作由教育招生部门和有关高校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按职责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六、毕业生就业   研究生毕业后,在职人员回定向单位工作;非在职人员按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就业,也可以由生源地区在本地区调剂就业。硕士服务期为5年,博士服务期为8年(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本计划学习毕业的,硕士服务期为8年,博士服务期为12年)。毕业生不按协议就业者,要支付培养成本和违约金。违约金的具体标准、支付方式等另行规定。   七、教学、培养工作的要求   (一)少数民族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大力加强基础,全面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重点增强实践能力,着力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为使其在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强化培训阶段,重点是强基固本,强化规定课程的教学和培养,使学生的基础综合水平接近或者达到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基本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阶段,在大力加强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校和单位要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教学和课题研究的机会和条件,选配优秀的专家、教授担任导师和授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在基础强化培训、硕士、博士课程学习阶段,都要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的教育。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宗教不得干预国民教育。培养学校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宗教和邪教对培养工作的干扰;学生不得从事任何宗教活动。   (二)党和国家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政治任务。各民族学生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奋图强,刻苦研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始终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提高道德和人文修养,遵纪守法,诚信待人、处事,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职责和管理   (一)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负责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宏观政策的制订协调。教育部负责培养计划的协调和制定招生、教学、管理以及有关政策措施,组织招生录取工作,并检查督促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办学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组织评估办学情况,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等。国家民委负责提出有关政策性建议;督促检查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协调和协助解决涉及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问题。   (二)承担培养任务的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负责考生报名、考试和招生录取工作;负责博士、硕士阶段的常规管理、教学和毕业生派遣工作;对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教学、管理等提出建议。基础强化培训基地负责基础强化培训阶段的管理、教学和结业考核等项工作。   (三)学生的学籍、后勤、生活等管理和其他工作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统一管理,统一要求。培养学校和单位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并按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的要求,严格按规定办好清真餐饮。   (四)生源地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会同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每年向全社会发布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人才需求信息,引导优秀考生报考《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需求规划和提出年度培养需求计划;加强与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的联系与协调等有关工作;协助学校和有关单位做好本地区生源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工作;协调财政部门落实按规定由生源地区财政对学生的补助经费;负责组织和协调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协议等工作;配合做好招生、录取等工作;对招生、培养工作提出建议。   九、加强监督管理   (一)生源地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和招生学校及单位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按本方案、年度招生计划和工作要求落实招生任务,并按规定的标准和条件录取新生。接受纪检部门和社会的广泛监督。   (二)被录取考生未按规定签订定向协议的、冒名顶替少数民族的、考试作弊的、不按规定程序录取的,一经查实,无论在基础培训和研究生学习阶段,都要取消学籍,退回生源地区,两年内不得参加《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报考。对直接责任者要给予相应处罚。   (三)如定向省区和单位不能按协议为合格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扣减该省区下1年的招生计划。   十、其他有关要求   (一)培养学校和单位要把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作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加以高度重视。在培养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和本方案。按培养目标的要求,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培养出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的各民族人才。   (二)西部和各民族地区党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使用工作,按学以致用的要求,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生活、工作条件,力求避免人才浪费和闲置。   新疆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由人事部牵头另行制定。
2023-08-30 22:15:521

培养后备管理人才方案

  培养、选拔、储备大批优秀后备管理人才,既是集团的要求,也是企业兴旺发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是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公司自创立之初,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后备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制度,使新老管理人员的交替有雄厚的后备力量。   一、选拔后备管理人才的原则和依据   选拔后备管理人才的原则: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选拔后备管理人才的依据:德、能、勤、绩。   挑选时要注意掌握:①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开创新局面的胆识和才干。②思想意识健康,作风正派,联系群众。③眼界宽阔,思想解放,有综合分析能力,勤奋好学,知识面较广,有创见,有干劲,并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成绩突出。④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后备管理人才的年龄结构   后备干部的年龄要形成梯形结构,车队、车间后备干部年龄一般为30岁左右,分公司和公司本部处室负责人后备干部年龄一般为40岁左右。   三、后备管理人才的选拔方式   1、组织推荐、职工推荐、个人自荐;   2、对外公开招聘;   3、车队、车间后备管理人才由分公司组织选拔;部室、分公司后备管理人才由公司组织选拔;   4、选拔方法,可采用书面考试、面试、群众座谈测评、组织考察等多种形式。   四、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办法:   1、公司、分公司都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后备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统一安排实施;   2、培训后备管理人才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 到外部先进企业挂职锻炼(见习);   ② 先担任拟任职务的.助理,经考察合格后再提拔;   ③ 脱产学习专业管理知识;   ④ 专题培养:公司交给后备管理人才一些重要课题,要求他们下去调查研究,并写出报告;或者指派他们负责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每个后备人才在提拔之前,至少要完成几件这样的任务。根据每个同志的不同情况,给他们规定必读的书目,并写出心得、体会或论文。   3、在管理人才的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聘;   4、各管理人才在任用前实行公示制,广泛客观听取群众意见;   5、建立对在岗管理人员和后备管理人才的考核机制,每年对以上人员全面考核一次。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工作实绩以及思想、作风、学习等各方面的表现。考核后,根据考核的结果同相关人员谈话,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今后提拔管理人员,除特殊情况外,都应从后备名单中挑选。
2023-08-30 22:16:011

什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简介1、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2、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二、培养形式1、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2、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2023-08-30 22:16:11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策划# 导语】现在不仅是企业重视人才培养这一块,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优秀的人才会给公司带来利润,会给社会创造福利。以下是 整理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篇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xx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到达人力资源利用的化。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篇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财政部和xx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xx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破解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xx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潜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带给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20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潜力很强的xx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决定潜力强,操作潜力强的xx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00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透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国内高级会计人才。选取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贴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资料,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水平设置培训资料,强化管理、理论、综合潜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潜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潜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资料,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鼓励我市贴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取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取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五、组织实施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2023-08-30 22:17:451

企业培养人才方面的措施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X公司战略人才培养方案§1、总则 第一条 目的 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 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 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 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各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 主要内容 本管理办法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2、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和“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第六条 “雏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成长为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第七条 “飞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普通员工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第八条 “精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中层管理干部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副总、总监一级的岗位储备人才。 第九条 “雄鹰计划” 该计划旨在对通过对现有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领军人物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3、 战略人才的甄选 第十条 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十一条 甄选条件 进入战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第十二条 甄选工具 1、《战略人才推荐表》(见附件一) 2、《职业锚(职业倾向)自我评价测试问卷》(见附件二) 3、《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表》(见附件三) 4、职业满意度测试(见附件四) 5、《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见附件五) 第十三条 甄选程序 对于公司战略人才,首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和甄选工具提候选人员名单,然后由总经理确认战略人才库入选人员名单。 §4、战略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公司对战略人才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模式: 第十四条 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即采用: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挂职锻炼(不同部门)+新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第十五条 业务/管理型专才培养模式 对于业务/管理型专才,强调又红又专,在业务线和管理线上深度培养。公司采取线**叉培养模式,即采用:业务或专业领域内轮岗+项目工作+继续教育+内部指导人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 §5、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公司对列入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各级人员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 第一部分:对于列入“雏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雏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六条 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雏鹰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十七条 在职培训 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十八条 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雏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在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部分:对于列入“飞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飞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岗位轮换、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九条 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飞鹰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二十条 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飞鹰计划主要在于培养中层管理人员,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部门内部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不同岗位间的配合情况。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本部门内部不同岗位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内部人员的轮岗需由部门经理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内部轮岗的人员仍由部门经理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飞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二条 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飞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部分:对于列入“精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精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内部导师、岗位轮换、内部培训师、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三条 内部导师 根据公司《内部导师手册》及公司《内部导师管理制度》,对列入“精鹰计划”的人员进行培养。 第二十四条 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精鹰计划主要在于培养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拔尖人才、销售拔尖人才,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公司不同部门主要职责和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情况。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公司不同部门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间的轮岗需由主管副总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间轮岗的人员由新任职部门的主管领导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十五条 内部培训师 为了满足公司高级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应的工作。凡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或未能完成《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六条 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二十七条 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精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四部分:对于列入“雄鹰计划”的人员 对于列入“雄鹰计划”的后备人员可以采取岗位轮换、内部培训师、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方法进行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八条 岗位轮换 1、轮岗目的:由于雄鹰计划主要为公司培养分公司总经理级或副总经理(公司运营副总经理、营销副总经理、工程副总经理)人才,所以其岗位轮换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能够熟悉公司不同部门主要职责和不同部门间的配合情况。运营副总经理主管财务部、综合部、报建部、成本部、营销副总经理主管销售和策划、工程副总经理主管工程部、监理部、招标部,针对上述主管区域不同将有针对性的培训。 2、轮岗前提:轮岗人员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3、轮岗范围:公司不同部门间的轮换。 4、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轮岗审批:部门间的轮岗需由主管副总审批,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6、轮岗人员的管理:部门间轮岗的人员由新任职部门的主管领导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第二十九条 内部培训师 为了满足公司高级岗位所必须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自主积累总结能力,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必须根据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并完成相应的工作。凡不报名参加内部培训师或未能完成《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十条 内部培训 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公司战略人才的员工必须按公司《培训积分管理制度》完成必须的积分。规定期限内没有积满培训积分的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十一条 外部培训 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凡列入公司“雄鹰计划”的战略人才可以参加公司付费的外部长短期培训,但必须与公司签订相应的培训协议,凡拒不签署培训协议的,公司将不再作为公司战略人才进行培养。
2023-08-30 22:18:09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现在不仅是企业重视人才培养这一块,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优秀的人才会给公司带来利润,会给社会创造福利。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一)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   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到达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理解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必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务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务必受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   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务必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务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能够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潜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务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取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反馈到社会,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反馈到学校自身,理解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贴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人才培养结果还务必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   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务必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二)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xx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潜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到达最大化发挥,工作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用心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透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用心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透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用心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透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到达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透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潜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思考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三)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务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处理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3+1模式。前3年在xx大学学习,第四年在美国xx大学xx分校或美国xx大学学习。   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核心课程   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四)   根据财政部和xx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xx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破解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xx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潜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带给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20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潜力很强的xx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决定潜力强,操作潜力强的xx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00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领先。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透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国内领先高级会计人才。选取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贴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资料,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领先水平设置培训资料,强化管理、理论、综合潜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潜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潜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资料,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鼓励我市贴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取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取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五、组织实施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2023-08-30 22:18:321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

建议从教学改革、社会需求、学生能力、人才评价等几个方面考虑: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是教学改革的决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教师。必须对教师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教会学生为更高目标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成人、成才、成长。实现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开放课堂、翻转课堂、虚拟课堂、3G实景课堂等教学新模式;泛在学习式、自主探究式、互动讨论式、案例研习式等学习新方法,学习内容更多元,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目标更多样的新型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关注教师长远的学术能力、学术走向、学术品格保持与提升,弱化科研指挥棒,淡化学术“GDP”,把科研评价、教师管理还原到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轨道上来。2、从社会需求实际出发,制定更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标准,把知识传授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追求实效,讲究实际。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标准上,做到有标准、有方案、有主题、有手段、有平台、有评价。以社会需求为逻辑起点,遵循教学规律,制定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调整思路,走向行业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促进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3、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制定务实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依赖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靠与其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使学生具备完整掌握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评价人才培养的优劣的关注点,对学生的发展管用的课程有多少,专业课程关键知识点跟踪科技发展、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有多强,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谓“教学”,包括教与学、习与得,整个活动的关键,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收获程度。
2023-08-30 22:18:542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议从教学改革、社会需求、学生能力、人才评价等几个方面考虑: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是教学改革的决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教师。必须对教师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教会学生为更高目标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成人、成才、成长。实现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开放课堂、翻转课堂、虚拟课堂、3G实景课堂等教学新模式;泛在学习式、自主探究式、互动讨论式、案例研习式等学习新方法,学习内容更多元,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目标更多样的新型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关注教师长远的学术能力、学术走向、学术品格保持与提升,弱化科研指挥棒,淡化学术“GDP”,把科研评价、教师管理还原到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轨道上来。2、从社会需求实际出发,制定更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标准,把知识传授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追求实效,讲究实际。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标准上,做到有标准、有方案、有主题、有手段、有平台、有评价。以社会需求为逻辑起点,遵循教学规律,制定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调整思路,走向行业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促进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3、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制定务实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依赖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靠与其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使学生具备完整掌握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评价人才培养的优劣的关注点,对学生的发展管用的课程有多少,专业课程关键知识点跟踪科技发展、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有多强,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谓“教学”,包括教与学、习与得,整个活动的关键,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收获程度。
2023-08-30 22:19:021

管理者都知道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那该如何培养人才呢?

要让人才尽可能的多参加公司的项目,针对于公司的各项重大决定,都要让他们去尝试的去做,提高薪资。
2023-08-30 22:19:104

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做好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计划: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人才战略,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计划,并对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经费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分析人才需求和现状:分析企业当前的人才现状和未来的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为合理制定培养方案打下基础。定制微课程、网络课程等在线教育资源,丰富学员学习经验和培养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设计高效灵活的培训方案:根据员工岗位、能力、经验等不同因素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并进行分层推进,创新培训方式和机制,提高培训成效和效率。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对于具有潜力和实力的员工,提供公正公平的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培养和留住人才;对于公司级别的大团队,采用评价评级系统,让人人有机会在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不仅仅要注重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员工的个人和职业素质的提升,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团队建设、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师徒计划等,激发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热情。
2023-08-30 22:19:391

医药企业应怎样进行人才的培养

医药企业要想在竞争环境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首先是要制定中高层管理人才培养战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法。2008年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变数最多的一年。在海外,美国金融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国内,政府出台多项措施“保增长,拉内需”,以刺激经济稳步发展;在医药界,行业整顿后的新医改方案征询意见稿出台,使医改的步伐明显加快。因为只有老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才愿意把“救命钱”拿出来消费,而近期在广东等地试点的医院取消15%加成的尝试,速度之快,既在情理之中,也在预料之外。所以,随着医改方案试点的进一步推开,对医药企业来说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挑战,机会和危机并存,行业内集中度将越来越高,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其实,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那么,医药企业如何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呢?下面笔者就医药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再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独善其身,还是皆善天下?这些年,不论是企业内训,还是公开课、进修班,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打造学习型团队”,这种企业文化的建立首先是企业老板的文化。试想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头人没有学习、提升的意识,打造学习型组织就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笔者在为医药企业做销售内训时,经常遇到两种类型的企业高层:一类是与学员从头到尾一起听课,一起讨论;而另外一类高层,要么来讲个话就走,要么即使留下来也是在会场外抽烟、喝茶或聊天。凭笔者的经验判断,后者的团队学习效果就不如前者。此外,笔者还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留下来学习的管理者做的笔记比其他学员还要多。其实,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这些点滴行为都是“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学习表率行为不仅要体现在内训上,还应实行“走出去”、“带出去”战略。近几年,医药行业各类“总裁班”“MINI-EMBA 班”等层出不穷,现也正处于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主办方也都各有千秋,不分伯仲。笔者认为,老总出来进修,算得上是“中策”;有的老总学完后还给下属分享一些心得和体会,可以算得上是“上策”;而有些医药企业的老总不仅自己去进修,而且是带着下属、甚至邀请公司一些大客户一起去提升能力和境界,这才算得上是“上上之策”了,这一做法,真可谓“与其割草喂羊,不如赶羊吃草”。
2023-08-30 22:19:571

什么是人才培养方案

2 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 主要内容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 “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 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 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 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 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 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 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 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 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3 展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高级岗位的人才。 (二) 人才的甄选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 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1. 甄选条件:进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是大专以上全 日制学历,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一定的培养潜质。 2. 经过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测评,由部门或生产单位推荐。 3. 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筛选人员名单,然后由公司 领导批准入选人员名单。 (三) 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 对人才采用下列两种培养模式: 1. 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公司采取宽口径培养模 式,即采用:一线轮岗工作(不同系统)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副班长到班长(不同车间或部门)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车间副主任到主任(不同车间或部门)时间为一年;挂职锻炼从中层副职到正职(不同部门)时间为一年;培养期间采用继续教育+内外培训+双师培养制+分段式多模块培训体系。 2. 专业技术及业务管理型专才,以专业技术为主线进行叉 培养模式,即采用:专业或业务领域内轮岗+项目锻炼+内部指导6 8.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在每一段锻炼期间安排有设计性、研究性的内容,面向生产运行存在复杂疑难课题、技术攻关。例如去年在乌山锻炼的三鑫公司王维、华泰龙杨均,在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带领下,进行爆破参数优化项目和冻土爆破项目研究,经过分析讨论提出方案,开展研讨,选定试验爆区,通过爆破效果分析各项指标,确定优化参数,开展专项爆破试验,最终试验成功解决了大块产出率和根底率偏高和影响铲装效率的问题。经北科大、设计院等专家认证达到预期效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9.构建分段式、多模块、相互衔接方法: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在强化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按照“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段式、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培训课程。 10.挂职管理能力提升:纵向逐级挂职,横向多维度锻炼。基层一线班组长挂职阶段,主要是自我完善,丰富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同时,要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办事公道更要顾全大局,锻炼职业道德素质、文化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掌握计划、生产、安全、设备、成本等管理知识和技巧。挂职锻炼关键在第二、三阶段,在车间主任和中层岗位上锻炼时,必须给予施展平台,放开管理权限,明确管理目标,独立处理解决问题,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实施。 7 11.保障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培养基地以内部培养为主,现有经验丰富的各专业兼职老师40名。其中教授级高工7名,首席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13名,工程师18名,高级技师1名。此外,基地还根据培训需要聘请一些教授和教员,分别是国内高校名师和行业界高级技术人员,指导团队进行创新教育,科学研究、技术训练。使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12.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组织各种演讲、书法、篮球比赛和技能比武,积极参加公司举办大型文体活动。 13.考核体系: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季度考核:学员要有工作小结及自我评估改进意见。指导老师和主管负责人对其评价。年度综合考核:采取“三结合”方式,即结合工作总结进行民主测评、带班指导老师,轮岗单位或部室负责人的意见进行评分。 按照人才培养体系四个部分,不同培养时期,不同的层次,分别制定不同考核指标; 考核主要测重于思维能力、专业素质、个人特质、综合能力,同时着重参考其工作业绩。 综合考评采取问卷打分方式,分别由带班指导老师、民主测评、轮岗单位负责人进行打分,然后按照30%,30%,40%的比例计算出加权得分。以此得分作为衡量综合考评结果的依据。 (五)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8 为了保证公司人才培养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公司人才积极进取的精神,公司人才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考核进行调整一次,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并吸收新的优秀人才加入。 1.淘汰:根据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考核评为不合格的淘汰。评为基本合格的在原挂职岗位继续锻炼,连续两年评为基本合格的,经人力资源部确认没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将不再作为公司人才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未按本实施方案要求程序参加培训的或外委 培训不签订培训协议的,违反公司员工管理办法的,经人力资源部确认不再作为公司人才培养。 公司将根据《培训管理办法》对各层次人才的培养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凡不配合评估工作的个人,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淘汰出局人才管理库。 2.晋升:根据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评为合格的晋升一级挂职锻炼。另外,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将优先从公司人才库中选拔适合人选,或集团公司选拔人才时优先推选。
2023-08-30 22:20:081

人才培养有哪些的具体要求呢?

人才培养有一套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2023-08-30 22:20:303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文章对地方高校复合型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该方案通过对复合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修订,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实验室与实训实习平台的建设以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改革,以加强专业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本科人才。下面是我整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欢迎来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创新为驱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专业的发展决策关系到学校的资金投入、设备场地的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所以学院充分调研了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就业情况,在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环节中,学院形成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基础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多元化的教育观为基础,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的高素质教学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生物科学专业研究领域及专业发展前景   生物是一门跨领域宽、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的,由多学科知识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生物科学是一门极具生命力的前沿学科,其在医疗、保健、农业、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华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隶属于北华大学师范分院(以下简称“学院”),其建立与发展依托于学院教育专业领域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制造业生物科学技术上的应用、生物化学产品以及生物能源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学院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贯穿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中,以适应当今社会对生物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是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定位在偏理的工科上,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在中等以上学校进行生物教学和生物学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及其他复合型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除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具有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即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科学素养,同时具有将知识、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掌握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科先进知识及发展方向;了解国家相关生物科学产业的政策法规、产权专利等条款。    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可以通过整合传统的生物教育专业课程资源来构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体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原有的资源浪费与闲置,而且也为新专业建设提供了较高的平台。在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紧密联合生物与化学,对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在必要的主干课程以外,加入一些最基本的、具有前沿价值的知识以及能够反映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交叉的应用知识,譬如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在跨学科基础必修课体系中,加入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和相关实验;在专业学科必修课、选修课中,有意识的侧重了与化学学科相连的课程。生物科学专业隶属师范类专业,因此在学科教育专业课中,安排了中学生物讲授的相关课程,如生物教学论、中学生物教材分析与课程设计等。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内容,不仅要改进教学方法,更加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譬如,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在传统的生物科学专业中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但在生物科学专业中更强调应用性。所以在这两门课程的建设时,把资源植物和动物的开发利用作为重点来实施。不仅突出了重点、难点,形成了分层次的立体结构,还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了解了生物科学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及未来趋势,熟悉生物化学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   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参与启发式、案例讨论式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论文式的考题及综合实验技能考核作为重点的考试方法。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   1.实验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教学良好条件。适当地减少理论授课学时,加大实验课教学的比重。结合学院教师的科研实际项目或大学生创新项目来开设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实际的科技前沿。教学内容以技能训练为主,着重实验技术的原理与程序的训练,减少验证性和模仿性实验,加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比重,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体系。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者科研项目,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化学与生物实验中心已经建成。实验中心是大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实验教学基地。实验室长期坚持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在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尝试,构建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与综合设计”一体化的“层次综合”实验教学模式。该实验中心强化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不断探索和建设具有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课程体系,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科研实力和服务地方的能力。   2.实习课程。实践中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的指导,鼓励学生从社会实践、科研项目中寻找研究课题,独立设计、自拟实验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可有效地缓解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外派大四毕业生到校外企业实习兼完成毕业论文的形式,既可满足企业的需求,锻炼学生,又可以扩大实习基地。学院师生动员各种力量,整合办学资源,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扶持实践教学方面的教研项目,使学校与基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促进合作关系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数量较多,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快,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教授、副教授帮助年轻的教师参与项目,同时聘请企业中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举办生物科学知识的讲座,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不仅积极引进人才,还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高校进行深造读博、访问交流。实行淘汰制度,为有能力的高学历的人才让路。   多年以来,学院形成学术梯队合理、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能够自觉地吸取前沿知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善教育思想、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   五、管理机制的完善   为适应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水平要求,不断完善生物科学信息平台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核、考试、评估体系。对已毕业的学生保持密切关注,这样不仅有助于开发校企合作项目,还能为在校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帮助。   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诸多的部门,需院校上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各司其职,在学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夯实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多做贡献。 ;
2023-08-30 22:20:411

如何从大学生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材 word

  进入21 世纪,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 越来越高,如何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院 校的重大课题。中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研究 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培训目标,拟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C961 A 为使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更加贴近现 代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优质的人才资源,笔者积极深入大 型现代企业调研,提出根据现代企业岗位需求而分类设置相 应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是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 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现代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技能人才是在 生产技能岗位工作,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或具有专业 技术资格的人员。 1.1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很多现代企业用人的基本出发点是“有德有才破格使 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 不用”。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 劳动者,良好的品德被列为各才能之首,可见德之重要。只 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才能更好地为现代企 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1.2 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现代企业要求优秀的员工能够积极思维,围绕工作任 务独立确定自己的工作步骤和阶段目标,并根据确定的目标 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执行,独立的工作能力是一个 人尽快在社会立足的关键。 1.3 有积极的团队协作精神 现代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更要具有 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只有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才能不断提 升工作效率,减少磨擦和内耗,共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1.4 有良好的高效沟通能力 在工作中,需要与同事商讨、协调才能做好工作。只 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 率。 1.5 有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身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强健的体魄,二是 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 技能的保证。一个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如不能及时调整情 绪,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员工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 质,才能保证现代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的培养和培训能力远不能满足现 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其原因:一是国家对职业教 育的投入有限,仅占教育经费总额的12%,因财力捉襟见肘, 教学投入也只能量力而行,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 职业培训一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经验与熟练 操作技能的理论型教师,学校即便有实训设备或场地,也难 以很好地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国家就业导向不明,中职学生 对口就业率不高,岗位稳定性较差,工资待遇较低等,严重 影响了学生生源素质。 由于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现代化实训、实 验设备短缺,没有与生产一线接轨的工作界面和熟悉该界面 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现有教学模式与工厂 生产实际脱节,“学用两张皮”等多种因素的深层次影响, 严重制约了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增长与提升。 三、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提出的挑战 3.1 现代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显示重庆市现代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 中、高排列为74:16: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 的比例结 构,现代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 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 52%。企业员工缺乏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 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 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3.2 现代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 位 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 生的就业率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院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 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 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现代企业的欢迎,造成招生与就业两大 难。而现代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 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3 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现代企业的实际员工 素质有差距 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 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 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 深化。 3、4 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在调研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受调查现代企业中 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本市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 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 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企 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 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 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现代企业相互交流, 相互补充。 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1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院校必须 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改 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型课程体 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突出实践 性教学,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综合化、模块化和层 次化,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开发新的课 程。 4、2 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技能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 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以重庆市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为 例,该校高标准地建起了可同时容纳600 名学员进行教学培 训的重庆轻轨培训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技能训练。同时, 该校还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相关现代企业建立 了多家挂牌校外实习基地。铁路乘务、轻轨等专业的学员, 利用春运、暑运、重大节假日等运营高峰时期,参与实际工 作,既通过顶岗实习提升了培训效果,又有效地缓解了生产 企业的工作压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该校制订 了经常性、规范性的师生技能竞赛制度,学生竞赛参与率达 98%。近几年来,通过“以赛促教”活动,形成了一整套技能 教学实训方法,学生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双证率达 98.6%。 4.3 校园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培养人格健全 的职业人 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贴近现代企业用人的素质标准, 才能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因此,中职院校要把 “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职业精神”作为德育的主旋律,要十 分重视把校园文化的信息带到现代企业,现代企业文化信息 带到学校,实现校园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无缝融合。 五、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 中职院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 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 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发展趋 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 结构相吻合。在专业设置上, 职业学校力求做到“设置一个 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为企业员工开 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为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 合。 5.2 塑造高素质、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现代企业所 需要的人才 中职院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 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对经 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以就业为导向,以文明礼仪教 育为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基础,以公益劳动为塑造学生职业素 养突破点,缩短毕业生适应现代企业工作的时间,使毕业生尽 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5.3 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自身培训,提高教师整体 素质 中职院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通过零距 离接触企业,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 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提高对教学的指导性。同时,邀请 企业专家深入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为 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确定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知识技能 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 方面听取现代企业专家的意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双 师型”教师,适应新型职业学校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培养现代 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5.4 加强就业导向宣传,不断增强中职学生自主创业的 信心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中职生应怎样面对新时代的要 求及社会竞争的挑战呢?中职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社 会发展的需求,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勇敢地 面对竞争的挑战,争取早日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技能型人 才。中职院校的学生有自身的优势,除了文凭外,他们还有 过硬的专业技能,在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充满自信、实践能 力强、创业和创新意识强、人品好等,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的。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及 加强其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排除自卑心理,不断 激励他们,并注重培养学生德技双馨。中职院校不仅要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更要培养掌握专业技能, 学校经常开展一系列技能比赛的活动。以就业为导向目的, 端正就业态度,具有全新的创业意识,勤奋努力,充分发挥 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样能在社会上寻求到立足之地,同样 能在建设祖国的伟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不断进取,照 样可以成才。 现代企业对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职院校要 不断深入市场、深入现代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的具体 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便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优秀学 生。
2023-08-30 22:20:551

破解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难题的方法

  本文从规划、培养、评价、选拔、保障等五方面对当前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诊断,对其成因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实现各类人才快速成长、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目标。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人才成长过慢、成材率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快速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已成为国有企业当前亟待探究的重大课题。    一、问题诊断   1.培养规划不够清晰。反映出供给需求不足,未制定各类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规划,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偏低,短期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衔接不紧密,定位和任务不够明确。   2.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管理技能存在短板;技术人员专业攻关、创新能力不强;技能人员中高技能人才比例偏小;新员工成长较为缓慢;干部队伍和班组长的后备力量不足。   3.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各类人员的评价标准不健全;评价主要采用笔试和业绩与成果评价等方式,相对局限;工作流程不清晰,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选拔模式较为单一。人才选拔多采用组织选调的方式,竞争上岗和公开竞聘选拔力度不够,选拔面较窄,选拔对象的范围存在局限性。   5.激励措施不尽完善。员工知识、能力的提升未能在薪酬分配中得以充分体现;各类人员的分配项目设置较为统一;福利分配标准较为平均;员工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没有充分发挥绩效激励作用。    二、原因分析   1.规划内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组织变革。未能结合实际,在充分考虑机制调整和生产发展等因素的前提下,及时滚动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配套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人才队伍管理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组织变革和自身发展需要。   2.培养体系不全,不能有效提高员工素质。对各级各类人才的专项培养未全面实施,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式方法不新,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未形成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缺乏对后备人才的重点培养。   3.评价定位不准,不能准确识别员工能力。人才评价工作仅注重业绩,缺乏对行为、态度的综合考量,评价指标不成体系、参照标准不够明确,评价手段、方式单一,存在定位不准的现象,因此不能对员工能力做出精确的判断。   4.选拔通道较窄,不能完全满足员工需求。中层和管理技术人员的职位有限,在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方面方法不多;选拔观念上存在按资排辈的思想,对于人才求全责备,选拔人才标准单一,未能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5.激励手段单一,不能充分挖掘员工潜力。过于注重保障功能,未能完全形成差异化分配结构;福利分配标准没有向各类人才进行适度倾斜;绩效考核结果在员工的职业发展、教育培训、评优评先力度应用力度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1.突出战略导向,形成科学的人才规划体系。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各类人才分类规划和培养目标,强化中层干部、管理技术人员、班组长、新员工等“四类员工”的培养。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制定人才规划保障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比例。根据企业组织变革的要求,对人才规划实施动态评价。   2.突出载体构建,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管理人员培训模型,以情景模拟教学、以案例演练评估、以进阶培训巩固。促进技术人员技术成才,开展专题培训,分配科研项目,提升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强化生产人员技能水平,开展技能练兵,组织岗位外延学习,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对接与运用。   3.突出业绩引领,形成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结合人才队伍特点,分别建立以领导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的中层干部、专业管理、技术和技能人员等各类人才评价标准。引进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先进理念,充分利用社会专业人才评价机构力量,采用人才测评、人机对话、情景模拟、心理素质测评等现代方法,实施分类评价,提高人才评价的精准度。   4.突出能力驱动,形成多样的人才选拔体系。健全组织选拔与公开竞聘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选人用人机制。遵循民主推荐、综合考评、组织考察等后备干部选拔程序。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上岗考试、岗位选拔、多岗位轮岗等手段。建立内部市场,运用劳动定员结果,内部挖潜,降低总量和成本,促进人才有效、科学地流动。   5.突出制度激励,形成高效的人才保障体系。构建“岗位、绩效、能力”相结合的“三要素”分配体系,建立员工能力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在向生产一线岗位倾斜的基础上,扩大倾斜激励覆盖面,实现向关键岗位、优秀和骨干人才延伸。细分福利执行标准,促使福利管理精益化、福利效益最大化;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人才选拔、使用、考核、晋升和淘汰的主要依据。   总之,国有企业应以人才规划为统领,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体系,促使各类人才快速成长,为实现企业战略提供坚强可靠的人才保障。
2023-08-30 22:21:041

如何提升HR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

时常会遇到在招聘周期内候选人与招聘标准存在一些差距,一时又难于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备选人所欠缺的知识、能力又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学习提升到的、备选人的价值观又与公司文化匹配度较高、精力时间充足、学习能力强,入职愿望比较强烈时。人力资源经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能力,与备选人一起沟通分析存在的差距以及可以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双方达成学习成长计划----学习项目、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阶段成果、学习效果转化运用、学习效果固化、学习达标考核等。通过人才个性化的培养解决方案的制定、实施、跟踪、考核,能够快速的提升候选人的胜任能力,从而满足公司招聘岗位所需的人才。如果人力资源部门具备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能力的话,就能够建立起公司的关键岗位培养解决方案系统,这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可以大大降低公司对招聘人才的依赖程度、同时企业付出的人才成本也会降低,人才通过培养系统获得提升的话,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程度也会明显提升。人力资源部门人才培养专业能力对企业招聘将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2023-08-30 22:21:142

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和措施

问题一:将人才培养等同于培训谦启咨询曾经主持过多次HR研讨,讨论为什么人才培养不到位,不少HR认为资源有限是导致人才培养薄弱的重要原因,而深入分析会发现对人才培养缺乏系统认识才是根本原因。单纯的培训只能传授有限的理念、知识、技能,而这些知识技能只有被培训者充分理解、消化,并应用到工作中去,才会带来业绩的提升,个体学习者相应的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能力提升。很不幸的是,一般只有悟性较高、很用心的员工才能凭一己之力实现这一过程,完成从知识技能到业绩突破的过渡,更多的人则需要借助外力。因此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施加“外力”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人才培养所涵盖的内容,我们先了解一下人才管理这个更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人才管理分为三个主体步骤:人才规划、人才盘点和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根据业务发展确定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完成人才规划,然后明确人才标准并进行人才盘点;接着制定分层分类的重点群体培养计划;再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实施包含一些必备的要素和环节,包括对同类学员的班级化管理,规划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体系,配备导师以打通资深员工和学员之间的经验壁垒,还要设计轮岗及培养激励机制等等。可见,培训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而已。图一:人才管理体系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一个改善需求是:了解人才培养有哪些内容,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体系。问题二: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脱节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探讨一下人才培养为什么总是隔靴搔痒。由于大多企业的人才培养实践缺乏必备的要素,仅仅是做了一些培训,我们暂且先不讨论人才培养内涵和外延,仅就培训本身做些思考。市面上培训管理的门派众多,存在大量的思想理念、理论知识、通用技能类培训。在十年前,专业学习资源还略显匮乏,或许这些内容能够有一些作用,即便如此,也只能带来一些启发,靠个人吸收转化,并应用到工作中去的效果往往很有限。这样的培训与实际工作基本是两张皮,良好的转化需要突破多重障碍。最直接、有效的人才培养,是帮助员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传授经验、教会方法,培养其适合企业的“专有能力”,这当中有两种个性化:一是企业个性化,针对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自身情况设计培养方法和内容;二是人员个性化,全面了解个体特点,结合其实际工作,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因此,人才培养应“接地气”,直接与工作相结合。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二个改善需求是:人才培养应如何针对企业情况,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问题三:人才培养团队不健全要想有效落实、长期推进人才培养,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三个团队,分别是人才培养管理团队、导师团队、讲师团队,以便人才培养有组织、有方向、有内容:图二:人才培养的三个团队一是人才培养管理团队。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充实相应的运作团队,可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即设立专职主管,各部门设人才培养对接人。二是导师团队。要将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就要为被培养者制定工作中的导师,并明确导师的辅导规范,真正强化导师的作用。“传帮带”是国企的优良传统,能够使员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并通过经验传授实现被培养者的快速成长,非常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日常推进,值得所有企业借鉴。三是讲师团队。讲师包括外部讲师和内部讲师,单纯依赖外部讲师的利弊企业大多比较了解。企业需要在借助外部资源时更多考虑体现企业实际操作的理解和定制。内部人员更加了解自己的企业,其缺乏的是通用的技能方法,我们在客户人才培养项目中发现,只要加以引导和规范往往能够做出比较好的课程。比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我们尝试将高管的理解、中层的部门运作方法和外部规范结合,谦启咨询团队规划使各课程相关联的架构,并提供方法指引,高管提出业务管理痛点,中层经理参与课程设计大赛,并完成课程设计。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使企业中大量的隐性知识、经验得以总结、沉淀,成为人才培养的宝贵“弹药”,并解决讲师短缺的问题。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必要设立培训中心、企业大学等人才培养组织,多岗位分工协作。集团型企业则还需考虑各公司人才培养资源的集中和共享,以及总部与分子公司如何在人才培养组织、实施上的对接和权责划分。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三个改善需求是:人才培养要建立三支团队,充分挖掘内部资源。问题四:对在线学习平台认识有误区很多企业已经购买、部署了在线学习平台,主要为三个目的:1、学习便捷;2、补充师资;3、便于统计,好做培训管理。传统的e-learning系统也主要针对以上目的设计,还有一些课程制作公司设计了大量趣味导向的标准化的图文课程、视频课程、flash课程,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从企业应用实践来看,高标准化的通用性课件往往不痛不痒,学员学学也就没有兴趣了,大多都是应付差事,企业HR后台拉出的统计数据很好看,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培训效果。e-learning较多是IT公司出身,他们的平台主要是从技术出发,配套的课程包往往是作为系统增值附送产品,因而课件内容基本都是通用技能和个体提升,而非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系统设计的内容。因此,企业需要自己建培训体系,自己学会怎么用在线学习平台,自己内化课程及设计内部课程,形成整体人才培养解决方案。而打通线上线下的完整人才培养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超出多数企业的能力范围,很少企业能够自主操作。学校教育是MOOC的发源地,MOOC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正逐渐被企业接受为较好的人才培养方式,值得多数有在线平台企业做人才培养借鉴。我们认为:1、在线学习要加强互动,教师辅导加学员相互督促才能坚持学习任务完成;2、线下的“翻转”交流很重要,包括基于线上学习内容的专题讨论、工作实践;3、内容要定制,将企业自身的经验沉淀,做实操的课件,学了就能在工作中用。用系统的理念看企业人才培养,就能清晰地看清在线学习平台的定位和价值,而不是买了平台,然后围绕这个“不便宜”的平台做培训。企业需要思考的第四个人才培养改善需求是:线上要与线下相结合,如何将在线学习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上梳理了企业人才培养的四个常见问题,并由此明确了四个需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攻一点或零敲碎打都不可取,只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实施“阵地战”式的整体推进,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抓重点,找到突破口,才能真正产生长久的实效。
2023-08-30 22:21:591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思路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思路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思路,人才的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做好人才的建设,才能使企业发展的更好。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思路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思路1 确定关键岗位层级图 确定公司哪些是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建设是针对关键岗位的,关键岗位的确定方法等,最终形成公司关键岗位层级图 人才盘点和发展力评估 根据关键岗位层级图确定关键人才,对他们进行发展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此岗位期间绩效总体表现,二是基于此关键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胜任能力评估。这部分重点在于关键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和评估方法的确定,是整个计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计划想上一级集团寻求支援。最后根据两部分评估结果形成人才发展九方格图,并列明员工在图所处位置。 关键人才发展计划与实施 根据关键人才发展力评估报告,并结合集团现有投入资源,制订集团关键人才发展和培养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关键人才发展力总体评估情况和分析、关键人才任用、晋升、岗位轮换、培训等建议,并通过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人才发展计划,达到培养人才、形成人才梯队的目的。 跟踪、反馈与调整 在人才继任与开发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跟踪进程和效果,不断反馈,增进内部管理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整措施,规划和调整下一步的行动。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思路2 明确公司哪些岗位为关键岗位,并明确其能力要求 关键岗位确定是由公司战略、业务状况、人力资源策略所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关键岗位不仅包括高管,而是包括各职能、各层级的关键岗位。 在确定关键岗位后,就要明确这些岗位的胜任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能力模型。 许多小企业会说,什么能力模型,太复杂了,那只适合于大公司。其实不是的。能力模型说通俗点就是这个岗位要达到优秀员工标准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只要对这些群体进行分析就清楚了。 能力模型包括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可以从这三方面进行区分。 评估公司员工现状并确定储备人选 首先,要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哪些人才及数量。 其次,分析公司当前人员素质及胜任情况。 再次,从员工以往的绩效与能力,以及是否具备继任岗位的潜力来评估和提名候选人。 明确满足公司人才梯队需求的途径 在经历前面两个步骤后,通常会发现,公司当前的人才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这时候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满足公司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基于对所有候选人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明确他们当前的岗位及未来可能的发展岗位。 其次,分析公司人才梯队有哪些缺口。 再次,分析这些需要补充的人才是通过内部招聘、内部培养,还是从外部引进。 最后,制定并实施内部招聘、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的方案。 制定候选人发展计划 在确定候选人并且评估其能力、绩效、潜力的情况下,与候选人沟通确认其未来的职业发展通道。 然后,根据候选人继任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及候选人当前的能力现状,制定培养计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培养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计划。培养计划可以包含培训、轮岗、师带徒、外部交流考察、完成特定的项目及在工作中边做边学等。
2023-08-30 22:22:201

企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不止是培养人才,更是助推企业发展!

嗨,朋友们!期待已久我们的企业教育逻辑的最后一个板块它就要来了!企业教育的逻辑为大家讲解了搭建企业书院的意义及搭建企业书院的方法,同时也讲到了企业需要培养什么样人才等等内容,那么,最终我们搭建了企业人才培训体系,落实了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能达到什么目的呢?这一期我们将为大家揭晓 【实现产业腾飞】板块 ,深入了解企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联系吧! 商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社会经济体的脊梁,企业是推动社会繁荣、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发动机,人才是引领产业发展、主导商业活动、创建与管理企业的决定性因素。 成功的企业是以产业腾飞为标志的。产业腾飞就是企业所从事产业的经营规模做大、做强的过程,是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像飞机起飞一样稳步提升的过程,本质上是产业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增大的表现。 如何认知行业? 商业的目的是创造财富,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财富创造需要遵循行业规律,因此,认知行业特性,把握行业成长规律,聚势而动、顺势而为,是职业人才的看家本领。行业可以分为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大类,进一步可以细分为19个大类、90类细分行业。 中潮教育及明商道u2022企业书院将为平台用户提供行业研究资料,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全国、区域性行业供求状况、行业成长阶段及特点、行业产业链分析、行业核心技术、行业主导产品研发、行业商业模式、行业市场特征、行业人才状况,等等。平台将引导院士、教授、行业专家、职场精英、专业教师、培训师提供行业性课程资源。 人才培养与战略推进如何融合? 以“战略——业务——问题”为主线打造个性化课程体系。(1)以“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优化、战略转型、战略升级”为线索设计课程,融入线上线下教学内容中;(2)以企业业务为核心,按照价值链关键环节构建学习场景;(3)以解决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为目的,研讨合理的解决方案;(4)坚持“管理者就是最好的职业良师”的理念,鼓励管理者上讲堂,建立外部师资与内训师相结合的师资结构。 只有人才培养方向与战略的推进充分融合,企业才能不断获得成长,企业内的人才才能跟着企业战略目标不断前进。那么如何通过人才培养对接到企业产业腾飞呢?明商道u2022企业书院独创“1—2—3”模式构建产业成长的逻辑,接下来就是核心内容 【人才培养如何对接产业腾飞】 。 人才培养如何对接产业腾飞? 在对接产业腾飞路径方面,人才培养要遵循产业腾飞的规律,按照“1-2-3”模式构建产业成长的逻辑。 “1个目标” 是指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就是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等; “2条路径” 是指实现财富做大、做强、做稳、做久的路径有两个:一是产品经营:通过收入扩大,净利润增加,实现净资产增大;二是资本经营:通过IPO、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资本手段,实现净资产增大; “3个阶段” 是指成功的企业产业成长由三个阶段构成:从0到1是产业创业阶段:从0到1,对应创业管理;从1到N是产业加速阶段:从1到N,对应工商管理;从N到∞是产业腾飞阶段:从N到∞,对应资本管理;三个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别、层次、素质的职业人才,为产业腾飞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人才,是企业书院的神圣使命,彰显企业书院的时代价值。 好了,企业教育的逻辑三部曲就全部讲解完毕了,企业要发展的好,都要有人才培养的意识,多元化的人才在招聘中可遇不可求,只有搭建好的企业人才培训系统,建立好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更好的服务本企业,无论是刚入职的新员工,还是管理层都能收到系统的培训,更好的成长。中潮教育秉承“创新为先、内容为王、服务为本”的基本理念,愿意为各类规模性企业开设实体式或网络式企业书院提供服务,开展个性化内容创新、研发、平台运营、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2023-08-30 22:22:281

保险公司如何注重人才培养

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步骤流程:针对保险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设计系统完善的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可以有效发挥员工潜能,帮助企业培养各种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以有效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由此可见,搭建系统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是保险行业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客户行业】保险行业【问题类型】培训体系改善【客户背景】M人寿保险是由某机场集团公司和美国某人寿保险公司合资组建,通过人寿保险、年仅、汽车与家具保障计划、团体保险、再保险、退休和储蓄产品服务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人与企业客户。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各方面不断进步的同时,M人寿保险公司也不断地向全国扩展,在国内许多主要城市设立了分公司。为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步,M人寿保险公司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新人培训阶段、晋升培训阶段和专业投资理财知识培训阶段,分别针对员工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对员工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培训。但是,其实际管理过程中,看起来相对较为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并未起到其应有的效果,公司的业绩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于此同时,也有不少代理人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面对一系列的管理问题,M人寿保险公司的管理者百思不得其解。【现状问题及分析】经过对M公司管理现状的深入调研和分析,M公司的员工培训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需求调查与分析。公司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单纯地按照国外营销行业的惯例来进行相应的培训,而没有深入基层进行培训需求调研,更谈不上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导致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更没有针对性。由于缺少培训需求调查,公司培训内容设置并不合理,针对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提升的培训太少,也缺乏必要的销售技巧等培训内容,使管理人员和代理人在工作中走了很多弯路。2.一些培训内容与我国法律、道德准则有冲突。在M人寿保险公司的培训内容中,存在一些与我国法律、道德准则相违背的内容。例如在除外责任中,被保险人非法驾驶机动交通工具,服用、吸食、注射毒品引起的事故和意外伤害,在保险法中规定是免赔的。但是M人寿处于吸引客户的考虑,在对代理人的培训中,代理人宣传本公司是可赔付的,这无疑成为M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卖点。但这是对投保人的不负责,是在变相鼓励这类违法行为。3.培训的机械性与创造性工作相矛盾。由于保险商品是具有无形性、非渴求性、复杂性的隐性消费商品,这就要求代理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但是,在公司现有的培训体系中,培训内容多采用固化的话术来应对市场,与我国的国情并不符合。这样的培训导致很多代理人只会机械地模仿,而不能创造性地面对不同的客户及其多样化的需求,培训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4.公司在培训中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在新人培训阶段中,公司采取了一些比较偏激的方法,希望通过集训使代理人早出成果、快出成果,给代理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甚至导致代理人的不满情绪进而离开公司。这违背了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初衷。公司在利益驱使下对员工的“超强培训”,否定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使代理人过度追求保单数量和保费收入,对荣誉和成功的欲望极度膨胀,不利于公司长远的人才战略。【解决方案】针对M人寿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加强对代理人培训需求的调研及分析工作。培训需求反应了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短板所在以及对培训的期望,公司对培训的需求分析不仅要考虑培训需求是否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一致,还需要考虑通过培训业务水平可以提高的程度、培训对于组织目标的重要性等等,充分了解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将培训真正与员工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提升员工工作技能、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的目的。基于此,华恒智信顾问团队针对M公司人员特点、工作特点等,设置了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工具,并针对不同培训项目、培训对象等,约定了培训需求调查的频次、要求等。2.强化保险代理人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保险代理人肩负着信托的重任,许多人不了解经济事务,特别是保险和养老金事宜。他们依赖代理人的忠告并且相信代理人懂得他们的经济事务。在任何情况下,代理人必须证明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服务值得客户的信任和托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以最高水准的诚信和公正的运行原则、最高道德行为准则下的服务是企业在众多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所在。保险代理人要不断增强法律和诚信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专业技能,使自己能够适应不断发展与变化的保险业的需要。3.代理人NBS理念的强化培训。销售理念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是要找到客户真正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培训体系的“NBS”核心理念,即“顾客需求导向”的核心理念。目前,M公司一味套用国外固有培训模式,显然不能适应中国目前的国情。华恒智信顾问专家团队指出,M公司应加强现有的NBS销售理念的培训,能让代理人真正明白和合理运用人性化的销售方式,帮助客户找到真正的需求。在培训方式上,应注重参与式教学,而不是单纯地采用培训师讲解、员工被动接受的模式。同时,基于多年的咨询经验和管理实践经验,华恒智信顾问团队针对M公司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培训学员的特点、工作特点等,设置了不同的培训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员工培训效果。4.加大员工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员工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工作习惯的养成和时间管理两方面。为了有效地培训代理人合理利用时间,每天计划优先顺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公司培训人员及业务主管不仅要给代理人示范、指导,同时要注意适当的督促并及时与代理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员工采取循序渐进地培养方式,而不是急于求成,与员工产生冲突。【总结】针对该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中所存在的缺乏培训需求分析、针对性差、培训内容有偏差等问题,华恒智信顾问专家团队搭建的有针对性的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培训项目、培训对象等设置了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及相关分析工具等。该员工培训体系切实解决了该保险行业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遇到的问题,得到了客户方领导的高度认可。科学有效的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可以有效激发员工潜能,帮助企业培养各种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以有效支撑企业战略发展。培训活动的实施可以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技能,而建立保险行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最大作用在于形成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机制,以为企业的不断发展产生充足的马力。由此可见,有针对性的搭建员工培训体系对于保险行业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3-08-30 22:22:481

如何让企业文化助力企业人才培养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理念的体现,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培养的助推剂。引进先进的高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管理结构,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满足企业人才物质精神方面的需要,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人才管理模式逐渐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企业文化引入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是企业创新培养人才的具体表现,也是企业人才培养上升到一个高度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企业管理经验,浅析了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浅谈了企业文化助力企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企业文化的三个意识   文化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综合。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满足员工精神的需要,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表现在其具有三个意识,即创新意识、导向意识和发展意识。创新是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社会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其行为举止,将员工的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发展意识即为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协调好员工之间的矛盾,提高员工合作的凝聚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企业文化助力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保障企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引进,企业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改革方向是影响企业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改革的成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服务理念,对企业改革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企业文化贯穿对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方向的把握,贯彻落实了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保证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流入等改革目标同时,能够高瞻远瞩,合理布置战略,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落实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工作。   (二)促进企业员工正值观的形成   员工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第一资源,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确保企业有序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随着二十一世纪经济知识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并相继实施了“人才强企”“人才兴企”等发展战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资管理,以此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理念的体现,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培养员工的思想素养和道德理念。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工作理念,发展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青年。   (三)企业文化转换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员工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员工、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和谐构成以及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大意义。丰富的企业文化活动,能够陶冶了员工情操,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使其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还可以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使其自觉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理念,发挥集体效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活动密切的联系了多类文化活动。对于提升员工全面性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意义。企业文化的教化功能,有利于知识信息的储存和传递功能的发挥,帮助员工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生活能力。   三、企业文化助力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战略资源,创建企业文化是创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文化助推效用的着力点。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时期下,企业更应该注重探索开展企业文化助力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发挥企业文化的能动作用,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的相互、共同发展。   (一)创新企业人才培养理念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发挥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助推作用的第一要务,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创新企业人才培养理念,需要企业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爱人才,就是爱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人才文本,文化为根”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文本,文化为根”即是将企业看作树木,人才为树干,文化为树根。企业这颗大树要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就必须以发达的树根和壮大的树根为依托。“以人为本,文化为根”的发展理念,巧妙的将人才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结合在了一起,为发挥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找到了着力点,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人才的培养共同发展。   (二)企业文化团体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所形成,被企业成员认同、遵循的信念认知。企业文能够反应企业成员生活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是加快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在企业文化对企业人才培养助推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团体制度,完善企业文化团体的组织建设。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文化团体建设的指导,采取引导、建议的方式,帮助企业建立文化团体制度。比如说,政府应当落实企业文化、企业人才培养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实施,加强对企业人才培养的资金鼓励,在政策上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扶持。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政府切忌强制施行统一性的文化团体制度。让企业自发的组织和决策文化团体制度,提高企业员工参与度。   (三)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文明的企业氛围,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环境的稳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当突出企业特设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为依托,进而吸引高尖端技术管理人才,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比如说,企业的文化建设应当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优势。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不同区域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庆典晚会,开展各种企业比赛活动等,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和认同,让企业文化深入到员工心中,端正员工的思想觉悟,最大化的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四)加强人才队伍的组织建设   创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人才培养队伍的建设。需要企业落实“四好员工”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员工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使企业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对于企业核心领导者,强化教育培养,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与能力;通过抓好选聘任用,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人员与结构;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引导领导班子树立良好的作风与形象。为提高广大员工的个人素质,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等,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开阔员工的视野,更好的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落实“以人文本”的队伍建设思想,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其主人翁的地位,激发工作热情,为员工人生价值的实现创建机会,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创建积极健康的环境氛围,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发员工的上进心、责任感。企业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员工的行为举止,提高了员工的思想觉悟,是企业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实现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人才培养助推作用。比如说,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思想工作。在企业人才培训的活动中,加大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度,让企业人才深层次的感知企业文化、企业历史,对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有个系统性的认知,激发内心深处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激发员工工作效率,树立正确工作思想理念。   (六)深化企业文化宣传工作   企业文化可以对员工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而转变员工的思想,指导员工行动的社会行为。企业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内在驱动力。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需要深化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建立健全舆论导向机制。舆论导向通过有意识的操纵人们的思想意识、政治理念,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达到行为规范的效果。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比如,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加强企业生产理念、经营模式等宣传。宣传工作还应当扩大范围,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改革发展方向、经营目标等活动,应把意义、方案措施向员工讲清楚,进而增加员工内在的责任感、使命感,发挥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2023-08-30 22:23:13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_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探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成效,并提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订单办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院校要加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改革,一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二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三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四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五要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教育针对性、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一所进步中的高职院校管理者,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和强化服务技能,充分利用就业需求的导向作用,结合自身实际,在“订单培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校企合作的零对接。   一、充分认识“订单培养”的意义   “订单培养”是指通过“订单”这个纽带,由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环境及其教育资源,有计划地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订单培养”的内涵是高职院校和用人企业在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相关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 和教学进度,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订单培养”的核心就是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使书本学习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工作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教育目标和职业目标。   这种模式的建立既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它不但带来了学校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对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责任意识和提供优质资源的主动性,以及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安置就业岗位的积极性,促进人才供需双方零距离对接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订单培养”模式的办学成效   1.提高了办学质量   我院依托“订单培养”合作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相长手段,既丰富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同时又改善了教师的结构,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结构合理搭配,明显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知识培养与技能锻炼等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2.提升了办学内涵   在实践“订单培养”办学模式的过程中,我院自2008年以来,先后完成和在研的校企合作教学研究立项及科研课题11项,省级以上刊物撰写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10余本;所设物流管理专业被学院确定为重点专业。近年来,在全省、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连年取得骄人的成绩,勇夺全国沙盘模拟大赛冠军,并被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示范实训中心”荣誉称号。   3.降低了办学成本   在“订单培养”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同时也为我们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提供了有力保障,进而为校企双方营造了“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订、培养过程共管、师资队伍共派、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良好氛围。企业实训基地的开辟,使办学成本大大降低。   4.改善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自2008年以来,我院先后与几家公司深化了友好合作办学关系,在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专业的“大订单培养”,组建了“舒朗服装班”、“家家悦储备店长班”,实现了“整班订单”合作培养的突破。“订单培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还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参加“订单班”学习的同学,在校期间接受了学校和企业有计划的专门培训,通过顶岗实习的锤炼,深刻地领会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他们自觉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提前完成了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心理转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成为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生力军,特别是经管类专业“储备干部班”的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管理岗位工作,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还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三、抓住校企结合点,构建全新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衔接   “订单培养”是根据合作企业“订单”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以应用性为主旨,基于“工作过程”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群)为参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一个基础、两个追加”的“订单培养”模式,即以公共文化课、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为基础,追加源自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基础、企业文化、工作技能、操作规程等上岗需求课程;同时把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新技能追加到专业教材中,充实内容,保持同步。   2.技能训练与岗位(群)需求相衔接   依据“订单”内容进行项目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订单教育”的核心工作。“订单培养”应坚持因需施教原则,企业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确保学校所教就是企业所需。对技能密集的培训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堂设在企业工作场地,教师或培训师边授课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家家悦储备店长班”和“舒朗储备干部班”的实训教学,大都是在工作现场进行的。   四、抓住合作关键点,实现校企联办“对接”   1.注重定岗实习和就业岗位的“对接”,使实习与就业“合二为一”   签订“订单”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缩短了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距离;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学生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合二为一”的模式,使企业获得了最适用的专业对口人才,大大节省了企业用人成本。   2.共同建设“双师”教学团队   校企联办“订单培养”,其目标是实现校企双方零距离“对接”。“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则是保证该目标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校企合作双方的共同责任。我院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经常委派教师到企业“充电”,或利用双休日等特定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同时也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技术员到学校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以不同方式参与教学实践,由于内抓科研,外抓实践,从而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   3.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内涵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为加强“订单培养”的实训教学,我院从实际需要入手,加大实训室建设投资力度,改善实习实训环境,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训场所。烟台绮丽司凯服装有限公司向我院提供了八台服装专用设备和实习材料,价值二十多万元,不仅完善了服装实训室的教学功能,也大大改善了实习育人环境。   五、以服务为宗旨,完善“订单培养”模式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不断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订单培养”模式主要涉及到三个主体,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位一体”在主观意愿上的一致性是达成合作培养的基础,如何提高企业、学生对开展“订单培养”的认识,形成积极开展合作的愿望,是实施“订单培养”的关键。为此,我院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发展趋势明显,管理规范,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岗位较理想且待遇较高的企业,广泛宣传“订单培养”对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意义,宣传“人力资源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给学生传播“订单培养”对自身就业的优势,并适时邀请企业领导、往届优秀毕业生来学院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配合参与“订单培养”的积极性。   2.加强调研,做好储备,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订单”   我院为开展“订单培养”模式,重点加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调研:一是对社会上具有合作愿望的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大量的考察研究,收集更多的企业合作信息,围绕企业的发展潜力、人才需求规模、管理规范程度和合作动机等进行分析研究,确立初步合作对象。二是对合作企业的需求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对员工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三是对合作企业的员工待遇进行调研。主要围绕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工作岗位、企业文化以及安全保障等进行了解。   为保障“订单培养”的顺利进行,我院还将考察到的企业信息详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及早把适合自己发展及个人意愿中的企业作为签订“订单培养”的志愿,经过企业面试选拔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   3.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三方”共赢目标   制定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都能充分兼顾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订单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为消除企业缺乏对教育规律的全面把握,学校缺乏对岗位的针对性教育,我院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企业的用人要求制定出一份任务草案,再由企业根据岗位需要,提出审定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了一套校企双方一致认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又能突破强化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如“家家悦储备店长班”,先是由家家悦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再由我院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这样教学针对性强,效果好,企业参与程度深。   “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订单”既为校企合作构筑了平台,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同时又为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既有效的利用了社会资源优势,提高了教学质量,节约了教学成本,又树立了办学品牌,扩大了学院对外影响,取得了社会信任;既推动了专业发展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办学的活力。今后我们将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把握专业培养特点,汲取专业学科前沿知识,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战略,改变观念,调整思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2023-08-30 22:23:201

科教兴国战略下企业如何培养人才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持续学习文化:企业应积极构建“快速学习、广泛学习、有效应用”的学习型组织。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研讨会,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等方式来实现。定制化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构建企业级学习平台,打造职业加油站,组织员工全面学习。针对不同岗位职能,设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企业运营管理需求的人才。引入先进科技: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和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这可能需要雇用具有相关技能的人才,或者提供培训课程,使现有员工能够掌握这些技能。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以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此外,通过提供反馈和认可,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努力是被看见和欣赏的。营造创新环境: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让他们在解决问题和改进流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也可以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计划,以及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措施,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注重人才梯队建设:确保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来接替未来的职位空缺。通过轮岗制度,让员工在各个部门获得经验,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技能,并使他们对企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吸引并保留人才,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
2023-08-30 22:23:281

人才培养步骤

人才培养七大步骤:  1、人才基本情况了解  2、职业性向测评及工作胜任力测评  3、培养方案制订  4、集体成长培训  5、个人单独成长辅导  6、应用能力提升及工作跟踪辅导  7、人才培养效果评估
2023-08-30 22:23:38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依据,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育人,打好基础,熟练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创业型劳动者。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胜任会计核算、银行出纳、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初级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物件与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 *** 部门从事会计核算、银行出纳、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初级型专门人才。 四、就业岗位群 参考::wenku.baidu./link?url=B72T0oqyGdya0KnUB42pHf5aWuNKrCW9TQxVbsOP0i6jGKWeRcNB_ih1k-VoQwxTxjlVdrN_0nTX2WhRzxhDASTTHtOk8mp4_V8db2va8a3 什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要选择构建培养方案的主线, 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选择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 三是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对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修订. 东北林业大学 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哪个好? 交通的就业都很好,个人觉得车辆工程的比较好,因为我就是车辆的,交通工程的话女生可能会比较困难,不太适合,但是也有女生学,就看你自己了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专业课有哪些 这个,如果对于高校来说,每一个高校的培养计划都是不一样的。物联网有走软体,走嵌入式的,有物联网路开发的,每一个的核心课程都会有所差别。楼主需要的话,我可以把我们的培养计划发给你看看 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intro to business;intro to business munication;intro to aounting;intro to quantvemethods;quantve methods for bus management;the business environment;financialaounting;marketing plcy,pln & munication;anizational behaviour;human resourcemanagement;经济学基础;税法;财务分析。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学标准有何区别?,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怎么论证 大学(拉丁语:UNIVERSITAS),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组织,包括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 “大学”一词是从拉丁语“UNIVERSITAS”派生,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群”。大学的教学层次通常分为两种型别,分别是研究生和本专科;其中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本专科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教学方式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烹饪专业有哪些人才培养方案 这个方案只有你去学校学了才知道噻,现在餐饮这块的发展还是多大的 学习的人也多,所以不要在乎这个方案,直接去学校学习,什么人才都可以培养出来 因为我哥哥就是在四川学习的, 就是学的川菜,现在就是一个大厨了,他自己在学校努力学习就好。 软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包括哪些 软体工程专业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分支之一,国家非常重视软体行业的发展,对软体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体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软体开发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软体领域中从事软体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阶人才。 2、 软体工程专业主修课程:软体工程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资料结构、演算法分析、面向物件程式设计、现代作业系统、资料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体工程、软体专案管理、电脑保安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3、 软体工程专业毕业去向: 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体专业公司﹑资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从我周围的例子来看,软体工程学出来,如果程式设计能力强的话,找到一份4000左右的工作还是可以的,但是,问题就是非常的累,而且竞争比较激烈,如果年龄大了但却不能往上走的话,一直作程式设计师是比较没有前途的。不过,如果学的好话,其实和计算机专业差不多,都有机会进比较大的IT公司,我有个学软体的同学就去了IBM,当然,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总结起来,我觉得这碗饭并不太好吃,还是看兴趣吧 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内部管理活动的多元化,促使我国管理会计实务工作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是,对于高中毕业生进行初级技能培训,以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具有广博精深专业技能、知识,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会计高手”,以便于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帮助企业管理决策层解读和高效利用会计系统已生成的资讯。 (二)管理会计人员工作表现形式出现泛会计化和非会计化两种趋势。即传统上不参与会计工作的人员(如CEO、中层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等)开始做一些会计基础工作(例如,仓房保管员负责登记的入、出库单),传统上的会计人员却开始为企业的计划、预测、决策、日常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三)管理会计知识对管理咨询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条件下,计算机和网路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得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资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管理咨询作为未来会计专业发展方向,咨询公司作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场所之一正在悄然兴起。 (四)知识结构要求体现多元化。由于社会专业分工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教育领域中专业设定的必要性,决定了所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同时,经济环境的变迁要求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计算机技能、职业品行、人际关系、获取资讯以及分析和决策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职业判断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即实现“通才+专才”的完美结合。 (五)专业素质能力要求高。现代经济条件下要求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应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思想素质好、认知能力强、富有创造性、知识面宽、理论基础扎实。
2023-08-30 22:23:481

怎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议从教学改革、社会需求、学生能力、人才评价等几个方面考虑: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是教学改革的决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教师。必须对教师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教会学生为更高目标制定自我提升的计划,成人、成才、成长。实现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开放课堂、翻转课堂、虚拟课堂、3G实景课堂等教学新模式;泛在学习式、自主探究式、互动讨论式、案例研习式等学习新方法,学习内容更多元,学习方式更灵活,学习目标更多样的新型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关注教师长远的学术能力、学术走向、学术品格保持与提升,弱化科研指挥棒,淡化学术“GDP”,把科研评价、教师管理还原到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轨道上来。2、从社会需求实际出发,制定更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标准,把知识传授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追求实效,讲究实际。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标准上,做到有标准、有方案、有主题、有手段、有平台、有评价。以社会需求为逻辑起点,遵循教学规律,制定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调整思路,走向行业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促进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3、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制定务实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依赖于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靠与其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使学生具备完整掌握知识体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评价人才培养的优劣的关注点,对学生的发展管用的课程有多少,专业课程关键知识点跟踪科技发展、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有多强,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可能性有多大。所谓“教学”,包括教与学、习与得,整个活动的关键,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学生收获程度。
2023-08-30 22:23:562

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进行的一种创新,与传统的“中职+高职”或“普通高中+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一体化设计,拓宽了技能型人才的上升渠道,合理构建了技能型人才的终身学习体系。   本着该原则,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如下:    一、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本方案立足黑龙江省,人才培养目标充分适应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我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本方案结合我省旅游资人才需求现状,定位于培养基础扎实、适用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二、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即中高职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明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课程设置依据“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优化,兼顾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计划制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保持中高职阶段课程的连续性,中职阶段注重基础性教育,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设语文、中国历史常识、音乐等公共课,以及旅游概论、管理学、服务礼仪等专业基础课。   此外,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开设职业素养课程,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有所了解,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态度。    三、以“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体系及内容   要培养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将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相接轨。   因此,只有通过到旅游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才能确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及所需要的具体能力,从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结合行业特点,形成知识、技能、应用一体的职业课程体系;首先坚持以旅游管理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加强课程设置的职业功能性;其次,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中职阶段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在高职阶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四、“2+3”培养方式+“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3”培养方式即前2年进行高职学习,后三年进行高职学习的培养方式。后三年的高职学习实行“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根据我省旅游市场自身的淡旺季的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旺季到旅游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时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模式。   第一阶段从第一学期9月起至第六学期6月,学生主要完成从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任务:一是礼仪技能训练(形体训练、服务礼仪训练);二是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三是岗位的初步体验,即由旅行社和学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考察酒店和各主要景区景点,打破原有的先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入学就直接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环境接触。   第二阶段是第六学期6月至第七学期10月,正值我省旅游旺季。由学院联系、企业、学生双向选择,学生带着实践课题进入旅游企业见习,帮助学生确立为岗位服务意识和过硬职业技能意识。   第三阶段从第七学期10月至第八学期6月,学生主要完成职业技能证书所必备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导游证考试。在此期间,根据职业素养课程安排,学院会与合作企业联系,选派优秀工作人员或我院优秀毕业生来开展讲座或座谈,传递企业最新服务标准、服务理念,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质以及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第四阶段从第八学期6月至第十学期,这段时间为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全部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对学生的表现及撰写的调查报告等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企业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该思路的基础上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就业方向与岗位分析,根据岗位能力确定教学任务和开始的课程,从而制定服务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3-08-30 22:24:031

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总结   篇一 : 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总结   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于2002年开始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掌握机电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和销售等岗位工作,具有从事本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认真实施了教学计划,现总结如下:   1. 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我们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和老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002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评奖活动,如:我系朱建平(2005年)、孙红霞(2008年),分别获得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其次,我们安排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本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另外,根据学院的相关规定,我们安排老教师担任新进和青年教师的授课导师,指导青年老师备课及上课,迅速提高青年老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效果。   2. 精心挑选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质量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教材应该溶传统性、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于一体。带着这种理念,我们专业全部课程都采用了“十二五”或“十一五”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   3. 切实抓好教学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基地建设是抓好教育实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我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育实习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安排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效果深受实习单位好评。我系与东营泰星模具有限公司、东营万通模具有限公司、山东   博瑞制动有限公司、山东东营汇丰集团、山东恒丰橡胶有限公司、山东鸿亦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华帘集团、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并把这些学校作为我系重点建设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我系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4.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为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要,我系曾多次下企业进行企业调研,修改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为了更新知识,我系采用了全国最新编写、出版的优秀教材,绝大多数教材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提提高教学效果,我系配备了12个专业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我系绝大多数教师能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用电脑收集教学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和从事科研教改活动。   5. 重视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最能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反复论证以及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系不断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时,把夯实学生专业基本功作为第一要物,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的融合,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贯穿于始终。其一,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国家专业课程标准。其二,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的效益。其三,积极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确保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几大模块在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学时学分的分配上合理,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可行性强。机电专业基础课开得比较扎实,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方向课能反映出不同方向的主要核心课程,选修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抓好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设计   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监控等工作。以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1)由系主任张震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陈为全负责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实施方案、论文写作规范与要求,对毕业论文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对选题、资料调研、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都作了严格、具体、规范的要求;   2)挑选科研能力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者硕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   3)对学生论文写作及教师指导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论文分一、二、三稿和最后定稿,每一稿都要求学生认真写作和修改,老师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4)认真严格组织论文答辩工作。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论文答辩。每个答辩组至少有三个答辩老师,对答辩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新组织答辩,重新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扣发毕业证。   7. 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在继续原有的院级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正在积极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已得到完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定位准确,全系教师密切配合,专业学科建设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8. 加强教研室建设,开展教改、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教学的基层单位,根据我系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我系现有机械和电气自动化两个教研室。每年各教研室都制定了教研室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0次)。我系的常规教学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检查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组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和教案检查,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外活动等等。   9. 加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如:校内专业技能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系还成立了创业社团,每年组织外语戏剧演出,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把我系素质教育推向前进。同时,我系不断修改教学计划,增开很多选修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总之,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我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严格执行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全面完成了授课计划,加强了薄弱环节的教学,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达到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了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需求。    篇二: 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总结   根据《河南城建学院关于制(修)订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豫城院文[20xx]119号),结合环境设计教研室专业的现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说明如下:   一、对学院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   教研室专业教师对原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学习,并对我系的环境专业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制定了有关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如下意见:   (一)严格按照河南城建学院办学精神,过去4年严格了执行艺术设计专业统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根据环境设计专业新的框架体系结构制定新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始实施。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实施性方案的制定说明   根据我系目前的专业结构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际情况,在艺术系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上制定了环境设计教研室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按教育部颁布的新的学科目录和院课程改革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原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总结,对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解和整合,在制定过程和实施中作出了如下的调整:   (1) 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组建环境设计专业,取消原艺术设计专业,新的环境设计专业分为室内和景观两个专业方向。制定新的景观方向的培养方案。   (2)公共基础课按学院统一要求安排。在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公共课中进行教学,32学时。   (3) 室内方向的培养方案在原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取消室外课程《园林植物学》《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外园林史、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造价,保留了室内部分课程。室内方向新开设《文学欣赏》、《装饰雕塑》、《美学原理》,为加强平面设计,开设《编排设计》课。   (4)专业课程在课程名称及学期安排方面,按照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   当的调整。室内方向《电脑辅助设计3DMAX》和《电脑辅助设计3DMAX渲染》合并为《电脑辅助设计3DMAX及渲染》,为了理清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展示设计》原来的第5学期调到第6学期。   (5)考虑到我校特色,加强了解装修工种之间的关系、了解工程承接的业务,开设《建筑设备》和《装饰工程招投标》课程。   三、对培养计划制定说明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思想政治、英语等基础课课时的要求,符合师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方案在省著名专家团的指导、建议下,在走访市场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的业公共基础课程占44%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占20%左右,专业课程占20%左右,专业限选课占6%左右、专业任选课占5%左右、公共选修课程占5%左右。这一点符我校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提出如下原则意见的指导原则。   1、培养方案阶段实施目标   大一为公共基础和专业课程,大二为建筑和规划课程,大三为专业方向知识,大四为设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和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2、基础课修订后实施总结   新的培养方案分为室内、景观两个方向,突出专业性,对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更为有利,更为科学。开设《文学欣赏》《美学原理》,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知识培养的重视;开设《编排设计》课,弥补了往届学生平面排版能力的欠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正视当代大学生学生心理问题,把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电脑辅助设计3DMAX》和《电脑辅助设计3DMAX渲染》合并为《电脑辅助设计3DMAX及渲染》,理清了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开设《建筑设备》和《装饰工程招投标》,加强学生装修工种之间关系的知识,增强了学生未来承接工程业务的能力。   篇三 : 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情况总结   根据《******三年发展规划及远景目标(20xx-20xx年)》,为培养造就一支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懂业务、会管理的高层次专业队伍,大力推进人才资源战略,中心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高层次创造性技术和管理人才计划”。   一、总体目标   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在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领域培养2~5名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带头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技术和管理骨干,带动中心全体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注重人才梯队化建设,争取几年内锻炼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复合、业务结构专一的队伍,围绕重大项目凝聚技术和管理力量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支持优秀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中心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政府部门提供有深度有特色的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和政务信息服务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重要的知识贡献。   二、现状   目前,中心在经济研究咨询、信息资源采编、网络建设维护、应用系统开发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等方面拥有一支由总工程师、总经济师领衔的经验丰富和多学科背景的专业化队伍。中心现有在编人员97人(不含价格监测、价格信息和成本调查的编制人员),其中硕士研究生23人,本科38人;大学以上学历   的人员达90%,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4人;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35人,经济类专业技术人员27人。中心这支精干的队伍在为政府和社会服务中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中心拥有以丰富的战略性政府信息资源,掌握着数量经济分析手段和先进信息技术,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有深度有特色的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和政务信息服务,正在沿着“信息—规划—咨询”渐进型的道路发展。   三、培养原则   1.大力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充分发挥中心自身所具有的政府信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所具有的人才汇聚的整体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3.人才队伍建设与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设岗、选人与做事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   4.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抓手,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青年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5.努力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全面实施 “高层次创造性技术和管理人才计划”,加大人才资源整合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四、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高层次创造性技术和管理人才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   第一层次:在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领域培养2~5名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带头人,重点扶持第一梯队,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第二层次:全面提升中层的领导能力,有效激励第二梯队,帮助员工制定岗位规划,引导青年员工将个人职业规划与“中心”发展目标相结合;健全聘用制度,完善人员的进入与退出渠道机制;   第三层次:对于关键性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内部继续完善中层岗位的竞聘选拔制度,同时积极从外部引进。   五、政策措施   中心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中心将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优化工作环境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动力和创造性,同时尊重员工个性,充分发挥特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环境,锻炼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队伍,其中关键是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懂业务、会管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队伍。   1、人才鼓励计划: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骨干待遇,稳定核心队伍;结合个人意愿和中心发展目标,尝试在骨干员工中跨专业、跨部门、跨岗位实行定期轮岗;物质待遇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2、加强继续教育:健全“中心”正规的业务素质培训制度,采取本部培训和外送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定期展开业务交流座谈和外聘专家讲座;举办青年双周学术论坛,以制度化的形式保证各专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青年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积极培养一批信息化服务方面的项目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   3、人才发展基金:奖励在各自业务领域上取得突出业绩的各类人才;奖励在高水平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和著作;择优资助和补贴骨干员工进行高学历进修教育和外出培训;奖励提出重大合理化建议的员工。   六、实施情况   “高层次创造性技术和管理人才计划”实施半年来,中心配套建立了多项规章制度,新引进、聘用技术人员4人,举办内部培训6次,聘请专家来中心进行专题研讨3次,外派培训21人次,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其中培养业务骨干的培训计划最受重视并在中心全面贯彻执行。该项培训计划对重点并急需专业技术岗位和技能的人员,送出去培养。每年由专业技术委员会根据中心业务需要、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相关部室的意见,研究拟定若干技术领域作为培训 ;
2023-08-30 22:2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