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十二孝子是什么

2023-09-07 07:51:21
TAG: 孝子
共7条回复
ardim
  1、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
  “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5、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
  郯子,
  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1、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2、 拾葚异器
  蔡顺,
  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3、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4、闻雷泣墓

  王裒,
  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5、
  乳姑不怠

  崔山南,
  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6、卧冰求鲤

  王祥,
  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7、 恣蚊饱血

  吴猛,
  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8、扼虎救父

  杨香,
  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19、哭竹生笋

  孟宗,
  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0、 尝粪忧心

  庾黔娄,
  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1、弃官寻母
  22、 涤亲溺器

  黄庭坚,
  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孝图释
  希望被您采纳!
瑞瑞爱吃桃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左迁

十二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十二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十二孝_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十二孝_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十二孝_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十二孝_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十二孝_鹿乳奉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

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十二孝_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 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 后人有诗赞曰:

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十二孝_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十二孝_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 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 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十二孝_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十二孝_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十二孝_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十二孝_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有诗颂曰: 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十二孝_负米养亲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有诗颂曰: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十二孝_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有诗颂曰: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十二孝_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因此世人有诗颂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十二孝_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后人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十二孝_劝姑孝祖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老不死”,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刘兰姐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道: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老了,也把您视为“包袱”,那时您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十二孝 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故去了,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据说很有音乐天才。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十二孝_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其实说白了~就是古时候那些有名气的孝子咯~其实他们说的都有点小过头`~孝顺也不是这样做了·太过偏激了·反正了解一下咯~呵呵~~

蓓蓓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二十四孝_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二十四孝_鹿乳奉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

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二十四孝_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 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 后人有诗赞曰:

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二十四孝_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二十四孝_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 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 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二十四孝_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二十四孝_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二十四孝_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有诗颂曰: 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二十四孝_负米养亲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有诗颂曰: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二十四孝_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有诗颂曰: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二十四孝_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因此世人有诗颂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二十四孝_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后人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二十四孝_劝姑孝祖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老不死”,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刘兰姐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道: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老了,也把您视为“包袱”,那时您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故去了,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据说很有音乐天才。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二十四孝_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牛云

史书有

影视作品有

12位孝顺的人

小菜G

是个组合的名字

LuckySXyd

6386+8

相关推荐

孝子是什么意思?

意思:1,孝顺父母的儿子或儿女。2、父母死后守孝(守丧)的儿女。孝子,读音xiào zǐ,汉语词语,意思:1,孝顺父母的儿子或儿女。2、父母死后守孝(守丧)的儿女。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出处:孝顺父母的儿子或儿女。(1)不区分儿子或女儿。《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2)男女相对,指儿子。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基本解释1、孝顺父母的儿子或儿女。2、父母死后守孝(守丧)的儿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孝子
2023-08-31 04:59:211

孝子是什么意思

孝子的解释(1) [dutiful son]∶指对父母孝顺的 儿子 (2) [son in mourning]∶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详细解释 (1).孝顺父母的儿子。 《诗·大雅·既醉》 :“威仪孔时, 君子 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庄子·天地》 :“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 :“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唐 韩愈 《复仇状》 :“盖以为不许复讐,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慈父孝子、孤臣寡妇之哭声,陛下必不得而闻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 一行 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 冰心 《南归》 :“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 你们 真是 心力 交瘁!”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 《礼记·问丧》 :“孝子亲死, 悲哀 志懑,故 匍匐 而哭之,若将复生然。”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初, 恪 将征 淮南 ,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从者白之,令外诘问,孝子曰:‘不 自觉 入。"” 《宋书·后妃传·明恭王皇后》 :“ 元徽 五年 五月 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医煑药, 左右 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复得出入狡狯。"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 《明史·礼志十四》 :“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缌麻服,周亲以下素服。” 《 儒林 外史》 第四八回:“‘你父亲几时去世的?"那孝子道:‘还不曾尽七。"” 柳青 《创业史》 第一部第十六章:“ 亲戚 、 邻居 、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 必须 立刻 决定 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3). 祭祀 时对已故父母的 自称 。 《礼记·郊特牲》 :“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新唐书· 礼乐 志三》 :“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 介子 某执其常事。"” (4).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 《后汉书·蔡邕传》 :“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 舍人 。” 《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 :“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 十七 年旌为孝子。” 词语分解 孝的解释 孝 à 对父母 尽心 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a. 中国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之一 ,“孝”指孝子;“廉”指 廉洁 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 居丧的事:守孝。吊孝。 丧服:戴孝。孝衣。 子的解释 子 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 。子孙。 子嗣 。子弟( 后辈 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 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动物 的卵:鱼子。蚕子。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 东西 : *
2023-08-31 04:59:401

孝子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孝子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孝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做为子女,不但要孝,更注重“顺”,顺从父母的意愿)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子。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 1)孝顺父母的儿子   《诗u30fb大雅u30fb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庄子u30fb天地》:“孝子操药,以慈父,其色魅唬圣人羞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   《礼记u30fb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三国志u30fb吴志u30fb诸葛恪传》 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   《礼记u30fb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u30fb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 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   《后汉书u30fb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明史u30fb孝义传一u30fb李德成》:“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问题二:孝子是什么意思 孝子 (汉语词汇) 孝顺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子。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 问题三:地球我的母亲。的孝子指的是什么意思? 修整地球的人 问题四:女孩是孝子什么意思 一前是说的通的,现在都很通俗易懂了,说女儿孝顺不是很好 问题五:白事孝子指的是什么人 指的是逝者的儿子,没有儿子的女婿也可以。没有儿子的也有花钱请的。 问题六:相扶孝子是什么意思 “相夫教子”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持家要求。在封建社会衡量一个妇女是不是一个“贤妻良母”,能否“相夫教子”是关键的一个标准,所谓“相夫”就是对丈夫要在生活上照顾好,事业上要多进行有益的“辅佐”,如果丈夫是为官的,就要劝慰他清正廉洁,做一个百姓拥戴的清官,如果丈夫经商,就要协助丈夫作好买卖,总之就是形成一个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和谐局面。至于“教子”很好理解,就是教育好孩子,“孟母三迁”的故事和戏剧中的传统剧目“三娘教子”都是说“教子有方”的故事。 问题七:死人之后孝子举的番是什么意思 引魂幡这一古老的风俗缘自于人们认为,一个人死后,灵魂却不会跟随肉体一起死去,而是在它熟悉的地方飘荡,这样的话,人就不能顺利到达阴间。于是,人们就想出并设计制作出引魂幡,用它来控制死人的灵魂,使得灵魂随肉体一起被埋到坟墓中去,或者说被送到人们心目中的天堂。 问题八:相夫孝子中的“相夫”是什么意思? 是“相夫教子” 这里的相是辅助的意思 ,与丞相互首相的相都是同一含义 相。 ⒊辅助,也指辅助人如 辅~。丞~。首~。 相夫教子就是辅助丈夫,教育子女的意思。 问题九:孝子披麻是什么意思? 据说,人类的祖先还有一条尾巴的时候,老人活到五十岁,尾巴渐渐变黄,最后落掉就死了。儿孙发现老人尾巴黄了,在还没落掉之前就要把老人杀了,全家大小围着烹食,这叫尽孝。 后来,有一个老人活到六十岁时候,尾巴已黄得就要掉了。他的儿孙纷纷议论:“阿公尾巴黄得就要掉了。我们要有肉吃了”。老人听了很生气,心想;满堂儿孙都是我养育的,我身强力壮时,你们孝敬我,如今老了,就要宰了我,吃了我,是何道理。可又一想,自己以前不也吃过祖先的肉吗。真是厄运难逃了,只好偷偷躲进深山的石洞里。再说,他的儿孙转眼不见老人,急得团团转,立即分头寻找,找了好几天总不见踪影,只好带着麻袋进山,即当席又当被,又能挡风避雨,好继续寻找老人。他们找呀找呀,找到第七天才在一个深山的石洞里找到老人,可他已经死了,尸身也开始腐烂发臭,闻不得也抬不得,只有两只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死不瞑日。见到的人都吓得魂不附体,有的吓昏在地,有的忙用麻袋盖着头、捂着鼻,放声大哭。亲戚和村邻也闻讯赶来,同样用自己的头巾遮脸捂鼻,陪着大哭。最后,就作了个木盒子,由儿子将老人的尸体装人盒内,众人一人一把土,把老人埋在山上。这时,儿孙和亲戚邻居都悲痛未尽,还用麻袋和头巾遮盖着脸,痛哭着回家。他们有的哭老人死得很惨,有的哭自己没肉吃了。从此以后,人们渐渐改掉吃老人的陋习。老人死了,也效仿这种方式,用棺材收殓埋葬。儿孙披麻戴孝,亲人盖头巾为死者送葬。死后第七天要叫墓引魂回家。这种丧葬仪式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披麻戴孝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称为「上孝」。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2023-08-31 04:59:501

孝子的解释是什么?

“孝子”的解释是事亲至孝的人,服父母之丧的人。读音:xiào zǐ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例句:人生迷茫的总是未来,留恋的总是过去。如有一扇任意门,可以把这些都扫去,我愿你天下皆孝子,四海皆兄弟,恋人终一起,没有遗憾,唯有快乐,给世界一番快乐喜气。“孝子”的例子: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也叫季路,他为人坦率无畏。在之前,仲由的家里非常的贫穷,日子过得很艰难,仲由经常自己采野菜摘野果来填饱肚子,但是他却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忍着饥饿,自己饥肠辘辘背着大米走上上百里路把大米送给自己的父母吃。在父母双双离世后,仲由因为做了官,要到楚国任命,和他一起去的奴仆衙役有上百人,路上带的粮食有百担之重。每当他坐在柔软舒适的垫子上,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他就会想起父母,常常垂泪“现在即使我想挖野菜吃,背大米给父母,也做不到了”,孔子被他的孝心感动,曾经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2023-08-31 04:59:571

什么是孝子?

错错错,应该和她在一起而不是伤害她
2023-08-31 05:00:164

孝子是什么意思

你与父亲缺少交流,你要是提前说,也好听到爸爸的想法。现在既然知道了,就应该赶快和爸爸打个电话问一下。不管是什么时间,现在都还不算晚。这事你不主动给爸爸说,作为老人,是不可能主动要求孩子给自己做寿的。不管爸爸怎么做,你要相信爸爸是不会有恶意的。也许他觉得你们太远,工作忙,不想麻烦孩子。图省事吧?千万别指责爸爸,别把老人往歪处想。见到爸爸,别提你上边说的那些话,你要是那样指责爸爸,爸爸会难过的。总之,对父亲有一份孝心,不让老爸伤心生气,和爸爸亲亲热热,想尽一切办法,让爸爸过得快乐。这就是孝顺。 我想:八月十五前,都是要走亲戚的,做寿和十五走亲戚和一起,爸爸一次招待,亲戚们也好一块聚聚,乐呵乐呵,大家都省事了。你说是吗?
2023-08-31 05:00:513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是什么

1.买《二十四孝的故事》,就可以看到古代孝子了。非常值得大家买。
2023-08-31 05:01:048

什么是孝子?

意思:孝,看心,有心就好了,不是看你为长辈带来了什么,要从物质上看的话,贫苦之家不就没有孝子了吗;恶,看行迹,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对于美色大家都会动心,但只要能克制,就不算淫,要是心思便算淫,世上就没有不淫之人。这段话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原文是“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译:经常保有仁义孝顺的心态,那么天下凡是不能做的事,都不忍心去做,因此人们说孝顺是所有好行为的前提。当人一产生了邪恶的念头,那么平常极不愿意做的事,都可能去做,所以说淫乱是各种邪恶行为中的开始。相关内容分析:论心,说的是根据他的内心、他的出发点来判断人品高下;论迹,说的则是根据他的实际行动、做事的效果来判断。有这么一句话:“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意思是说,看一个人是不是孝敬老人,关键在看他是不是真心对待,而不能看他给老人创造了多么好的生活条件、吃多好穿多好,否则的话,那些贫苦人家的孝子就得不到承认;而看一个人的生活作风问题,得根据他的实际行动来判断,不能因为人家心猿意马的有贼心没贼胆,就说人家作风不正派,否则的话世界上就没有完人了
2023-08-31 05:03:441

孝子的定义是什么?

我们若想成为一名孝子,无非就是要做好两点:第一,努力学习,不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操心;第二,竭尽全力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2023-08-31 05:04:148

孝子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孝子,是一种行为,这是说父母要孝顺儿子,这种行为简称孝子。
2023-08-31 05:04:312

中国古代24孝子分别是谁

二十四孝 1)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2)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3)涤亲溺(niao四声)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4)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5)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6)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7)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8)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9)鹿乳奉亲 郯(tan二声)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10)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1)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2)啮(nie四声)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13)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14)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15)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6)扇枕温衾(qin一声)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7) 拾葚(shen四声)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8) 闻雷泣墓 王裒(pou二声) ,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9)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20)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2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2)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23)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24)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总结: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天下最不能等的事,我个人认为应当是孝顺。 在我国,原本就是“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历来为国人所传诵,孝顺的人多被人们所赞扬。《水浒传》中假李逵遇上了真李逵,本遭杀无赦,但一句“家中有80岁老母”,便被留下一条性命。早两天电视报道,有个打爹骂娘的不肖子,逼得爹娘难以生存,失手之下杀了他。法院审理此案期间,周围的邻居纷纷联名上书请求法院宽恕两位老人,一致谴责不肖子的恶行。人心是杆称,那定盘星是“孝顺”。 有些人并非不赞同孝顺,但认为孝顺可以等一等,缓一缓。譬如上学读书时,认为父母年轻力壮,挣钱供儿女都书应该,用不着儿女孝顺;参加工作后,认为父母无病无忧,个人结婚生子拉家带口,顾不上孝顺;人到中年后,儿女尚未成家,自己里里外外太辛苦,没机会孝顺;转眼年过半百,自己也鬓染白霜,腿脚迟缓,已无能力再孝顺。。。。。。 所以孝顺不能等待。见过很多人在老人过世后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自责在老人活着时没有如何如何等等,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父母仙逝方知孝,委实晚矣,早做什么去了?身为少年稚子时,帮父母擦擦桌子扫扫地,拿拿拖鞋倒杯水,我认为这就是孝顺;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更应该体会到父母养育的恩德,即便父母此时健康无病,也应该携妻带子常回家看看,这也是孝顺。 孝顺就是孝顺,原本没有大道理可讲。孝顺并不难办,让老人欢喜、高兴就是孝顺。孝顺不能等待,应当时刻持守、终身力行。 你做到了吗?
2023-08-31 05:04:481

孝子要怎么样守孝?要注意什么?

孝子守孝三年,三年期间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不穿红、不戴绿、拒绝不良嗜好。注意事项:一、守灵时,素颜端庄,不可佩戴首饰,男子不可穿办裤,女子不可穿裙子,不可披头散发,不可浓妆艳裹,尤其是不可穿拖鞋,露出脚趾,就是夏天守灵也要坚持忍耐。二、守灵时,不可闲言碎语,尤其是后人不可为了先人葬礼之事在灵棚内争吵。后人纵是有天大的委屈也应让先人体面的走好人生最后一站,再行解决也不迟。三、守灵时,不可在灵棚内男女暧昧,不可在灵棚、灵堂、孝房内发生任何淫乱行为,不然轻者霉运不断,重者精尽人亡,血光横死。四、守灵时,孕妇、产妇及流产人均不可进入灵堂,即便是先人的直系血亲也同样需要回避。如果实在避讳不开,不得不去,孕妇、产妇及流产人务必身着五种颜色以上的衣物方可带孝守灵祭拜。五、守灵时,若后人直系血亲中有新婚未出百天人,新婚人务必带好红白孝布,以免喜煞冲白煞。从而不光导致先人不得顺利西去,后人也更受呼气影响不断。六、守灵时,先人尸身若散发出异味,均应马上处理,禁忌不可说出嫌弃之语。不然无论如何处理,异味不光不会减少,反而重重增强。七、守灵时,若有胆小害怕白事葬礼之人,还是别去为佳,这是最好的回避方法。守灵时若受到惊吓,是最不好收魂的,也是最难复原的。八、守孝百天内,其后人男女皆可婚配;超出百天之后,三周年祭日以里则不可婚配。守孝百天内,家中如有新生儿出生,则需祭祖禀明,以免孝气压新人。九、守孝期内,先人各个祭日均应妥善祭拜,万不可遗忘。如有遗忘,均应联系信得过的堂口师傅帮忙化解为佳。尤其是七个“七日祭”及“百日祭”不可忘记。十、:守孝期内,先人若报梦给后人交代一些事宜,均应按照先人遗愿打点明白为佳。万不可糊弄死人,以免孝气不散,霉运缠身。
2023-08-31 05:04:571

中国历史几大孝子是哪些人?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14.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15.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16.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17.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18.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19.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20.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21.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22.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23.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24.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2023-08-31 05:05:083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大孝子是谁?

最有名的二十四个孝子:一.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 鹿乳奉亲   周郯(tán)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四.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五.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六.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七.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八.拾葚异器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九.埋儿奉母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十.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十一.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ú]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安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十二.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十三.怀橘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十四.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十五.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十六.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十七.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十八.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十九.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二十.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二十一.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二十三. 涤亲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二十四.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2023-08-31 05:05:281

古代的孝子有哪些?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2023-08-31 05:05:391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是什么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排行榜 NO.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NO.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NO.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NO.4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NO.5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NO.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NO.7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NO.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NO.9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NO.10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2023-08-31 05:05:481

现代的孝子故事!!!

1、王希海王希海,大连孝子,2011中国十大孝子提名奖,中华传统文化论坛义工。为照顾因脑出血成为植物人的父亲,当年23岁的王希海不仅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还放弃了成家的念头。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他目睹了医院中生活的老人的林林种种,王希海渐渐体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他用照顾父亲的经验照顾其他老人,其间他帮助的临终老人有一百多个。2、陈斌强陈斌强是一名人民教师,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家住县城的陈斌强,每周都会将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摩托车30公里,带着母亲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将母亲“绑”回家中照料。一连五年(截至2012年),风雨无阻。3、王凯和王锐王凯和兄弟王锐是黑龙江省兰西县人。2007年,两人年近80岁的母亲在老伴去世后,提出想到外面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因为母亲晕车,王凯和王锐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制作了一辆重达350公斤的人力“房车”,起名“感恩号”。兄弟俩两次从家乡出发,徒步拉着八旬老母,历时517天,行程37000公里,游遍包括北京、香港在内的1000多个城市和乡镇。他们创造了人间奇迹,感动了全国无数人。4、陈录雪陈录雪,四川成都双流县人。2006年因为带着老母亲去青城山游玩,母亲无意中说:“我从来不知道原来外面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早知道这样我做乞丐也要来这里的。”母亲的这句话深深刻在陈录雪心上,于是他买来一辆二手车改造成房车,带母亲全国旅游。母亲生于1913年,如今已百岁了。2006年至今,他带着母亲旅行,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他将孝行融入到旅游中,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他曾经受到全中国100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也进行过专门采访,他所到之处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被他感染、感动!5、张尚昀河南小伙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负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老母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
2023-08-31 05:05:551

怎样夸一个孝子

夸一个孝子句子如下: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孝子,读音xiào zǐ,汉语词语,意思是孝顺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女。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唐韩愈《复仇状》:“盖以为不许复讐,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慈父孝子、孤臣寡妇之哭声,陛下必不得而闻也。”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父淮加赠奉直大夫尚宝司少卿》:“於戏!没祀以仁者之粟,奚五鼎之足云;求忠于孝子之门,庶百世以不朽。”《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庄公曰:‘卿可谓孝子矣!"言罢,不觉凄然长叹。”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冰心《南归》:“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你们真是心力交瘁!”《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
2023-08-31 05:06:021

24孝有什么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分为两个版本。 版本一:1、孝感动天 2、戏彩娱亲 3、鹿乳奉亲 4、百里负米 5、啮指痛心 6、芦衣顺母   7、亲尝汤药 8、拾葚异器 9、埋儿奉母 10、卖身葬父 11、刻木事亲 12、涌泉跃鲤 13、怀橘遗亲 14、扇枕温衾 15、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 17、哭竹生笋 18、卧冰求鲤   19、扼虎救父 20、恣蚊饱血 21、尝粪忧心  22、乳姑不怠 23、涤亲溺器 24、弃官寻母  版本二:1、虞舜孝感动天 2、闵子骞单衣奉亲 3、老莱子戏采娱亲 4、睒子鹿乳奉亲 5.曾参行孝   6.鲁义姑姊舍子救侄 7.原谷拖舆谏父 8.文帝亲尝汤药 9.淳于缇萦舍己救父 10.刘平舍子救侄 11.董永卖身葬父 12.紫荆复萌(或田真兄弟) 13.姜诗孝母 14.蔡顺拾葚供亲   15.赵孝舍己救弟 16.曹娥哭泣 17.茅生杀鸡 18.江革行佣供母 19.郭巨埋儿 20.王祥卧冰 21.丁兰刻木事亲 22.陆绩怀桔 23.孟宗哭竹 24.王裒闻雷泣墓 25.鲍出行孝   26.杨香扼虎救父 27.刘殷哭泽生堇 28.伯瑜泣杖 29.王武子(妻)行孝 30.刘明达卖子行孝
2023-08-31 05:06:443

关于孝子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孝子的成语:父严子孝、父慈子孝、孝子爱日、忠臣孝子、孝子贤孙
2023-08-31 05:07:012

孝子的作文和原文

  孝子》原文  青州东香山之前,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母股生巨疽,痛不可忍,昼夜嚬(音:频)呻。周抚肌进药,至忘寝食。数月不痊,周忧煎无以为计。梦父告曰:“母疾赖汝孝。然此疮非人膏涂之不能愈,徒劳焦恻也。”醒而异之。乃起,以刃割胁肉,肉脱落,觉不甚苦。急以布缠腰际,血亦不注。于是烹肉持膏,敷母患处,痛截然顿止。母喜问:“何药而灵效如此?”周诡对之。母疮寻愈。周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既痊,有巨疤如掌,妻诘之,始得其详。  异史氏曰:“封股伤生,君子不贵。然愚夫妇何知伤生为不孝哉?亦行其心之所不自己者而已。有斯人而知孝子之真,犹在天壤耳。”  《孝子》译文  在青州东香山之前,有一位叫周顺亭的人,非常孝敬母亲。他的母亲大腿上长了一个大疖子,痛得简直难以忍受,只能白天、黑夜里不停地呻吟。周顺亭不厌其烦地为母亲敷药、按摩,以致废寝忘食。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母亲的病痛还是不愈,周毫无办法、忧心忡忡。夜晚,死去的父亲托梦告诉他:“你母亲的疾病全在于你的孝心。但是,她的疮伤要用人的肌肉制成的药膏,敷在上面才能痊愈的。你光靠担忧还是不行的。”周醒来觉得很惊奇,连忙起床,用刀把自己的一块胁部的肉割下,却不觉得怎么痛。他又用布把伤口包扎好,鲜血也止住了。周把自己的肉制成药膏,然后敷在母亲的疮口中,其痛感马上消除了。母亲高兴地问:“是什么药,这样地灵验呢!”周不便告诉实情,只能搪塞过去。母亲的疮伤终于痊愈,周设法掩饰自己的割伤处,即使是他的妻子也茫然不知其故。等到割伤痊愈后,被留下了一块巴掌大的伤疤,妻子再三盘问,才得知其真正的原由。  异史氏说:“割大腿上的肉危及生命,君子不提倡那样做。然而,愚夫愚妇怎么能知道伤害父母给的身体是不孝呢?他们只不过情不自禁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有了这样的人,才知道天地之间果真有真正的孝子。”
2023-08-31 05:07:091

中国古代十二孝指什么?

http://www.sxczcs.com/news_view.asp?newsid=241
2023-08-31 05:07:204

关于孝子的古诗句(形容孝子的诗句)

1.形容孝子的诗句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2.关于孝子的诗句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持斧,启戎士也。 戎士伐松柏为蒸薪。 孝子徘徊而作是诗。)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远游》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慈乌不远飞,孝子念先归。 而我独何事,四时心有违。 江海恋空积,波涛信来稀。 长为路傍食,著尽家中衣。 别剑不割物,离人难作威。 远行少僮仆,驱使无是非。 为性玩好尽,积愁心绪微。 始知时节驶,夏日非长辉。 《险竿行》 年代: 唐 作者: 柳曾 山险惊摧輈,水险能覆舟。 奈何平地不肯立, 走上百尺高竿头。我不知尔是人耶复猱耶, 使我为尔长叹嗟。 我闻孝子不许国,忠臣不爱家。 尔今轻命重黄金,忠孝两亏徒尔夸。 始以险技悦君目, 终以贪心媚君禄。百尺高竿百度缘,一足参差一家哭。 险竿儿,听我语,更有险徒险于汝。重于权者失君恩, 落向天涯海边去。 险竿儿,尔须知,险途欲往尔可思。 上得不下下不得,我谓此辈险于险竿儿。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二》 年代: 元 作者: 杨维桢 尝疑王孝子,素履朴且庄。 门生服县役,径行想不扬。 孝子躬馌具,罄折在道旁。 门生役已脱,诡道由此行。 寄建康留守制使赵用父都丞侍郎》 年代: 宋 作者: 戴复古 燕许文章笔,片言轻万金。 先人十诗序,孝子一生心。 入手方为宝,三年等到今。 九泉应有望,取璧照山林。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3.形容孝子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孝子的诗句有以下: 1.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勿望报,回头但看你儿孙。 2.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 以为孝,孙能敬亲者,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3.父母所想做的事,我依照着去做;父母所牵挂的人,我亲近厚待他。 4.令儿女们养成一种勤勉的习惯,胜于留给他们一大笔的财产。 5.蜜蜂,默默地、勤奋地奔忙着,劳动着。一天天,一年年,奉献着甜蜜。慈祥的母亲,我永远忘不了那深深的母爱。 6.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7.妈妈,不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前总有您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 8.母亲啊: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容的源泉 …… 9.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 10.您没有被写进一篇词章,您没有被唱入一首颂歌,但您是给我以生命并抚育我成长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您。 11.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灵。妈妈,我爱你。 12.您额上的皱纹记载着您的坎坷,您古铜色的脸庞标志着您的坚贞。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丽、动人的诗篇。 13.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4.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这种爱凝聚成了我的勤奋、毅力和意志,它永远闪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15.在孩子的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4.有关孝顺的古诗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思母》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3、《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6、《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有关孝子的古诗 1.《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长幼有序。——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赠汪孝子》【宋】 孟益 刻木为亲古亦稀,汪生天性自无违。十年奉养如生日,回视丁兰更有辉。 8.《赠周孝子二首》【宋 】徐应镳 卜吉崇岗思怆然,双魂同閟昼如年。山中细草初回碧,庐墓人啼血色鲜。 9.《题孝子陵》【唐】耿湋 荒坟秋陌上,霜露正霏霏。松柏自成拱,苫庐长不归。 浮埃积蓬鬓,流血在麻衣。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6.形容孝子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孝子的诗句有以下:1.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勿望报,回头但看你儿孙。 2.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 以为孝,孙能敬亲者,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3.父母所想做的事,我依照着去做;父母所牵挂的人,我亲近厚待他。 4.令儿女们养成一种勤勉的习惯,胜于留给他们一大笔的财产。5.蜜蜂,默默地、勤奋地奔忙着,劳动着。 一天天,一年年,奉献着甜蜜。慈祥的母亲,我永远忘不了那深深的母爱。 6.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7.妈妈,不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前总有您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8.母亲啊: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容的源泉 ……9.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 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10.您没有被写进一篇词章,您没有被唱入一首颂歌,但您是给我以生命并抚育我成长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您。 11.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灵。妈妈,我爱你。 12.您额上的皱纹记载着您的坎坷,您古铜色的脸庞标志着您的坚贞。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丽、动人的诗篇。 13.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4.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这种爱凝聚成了我的勤奋、毅力和意志,它永远闪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15.在孩子的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7.形容孝子的诗句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8.赞美孝子的诗句 1、《游子吟》唐代: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弟子规 入则孝》清代:李毓秀 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缓慢答应。父母交待事情,要赶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应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3、《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战国:孟子 原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4、《陈情表》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 原文: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5、《大雅·既醉》先秦:《诗经》 原文: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隆重热烈氛围非常合时宜,敬祝伟大君王嫡传有孝子;孝子贤孙世世代世永相继,祝愿您的家族永受天赐予! 9.关于孝顺的古诗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
2023-08-31 05:07:371

怎么做一个孝子?

邻居老人出来闲谈总是说谁家孩子孝顺,谁家孩子不孝顺。孝顺孝顺何为孝顺呢?怎样才算是孝子呢?总是说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呢?现在许多人出去打工家里留下的都是上了年纪出不去的老人和不能自立的孩子,然后每个月寄回家一些钱或则逢年过节回家一趟给老人孩子买些东西,这就是孝?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然而现在的人由于社会压力大,经济的发展等各种原因年轻人都不在家里了,父母上了年纪还要种着家里的地,养着自己儿女的子女,比年轻的时候更为劳累,操心。自己的孩子应该自己去样,一是孩子出了什么事情磕着碰着伤者了父母担不起这个责任,好多新闻报道老人在家看孩子,孩子调皮溺水淹死了,父母觉得无脸面见子女也自杀了,这悲剧难道不是做儿女的造成的吗?二是父母可能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可能知识上达不到,可能太过宠溺孩子,都不是好事情。所以让父母看孩子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孝顺,孝顺,是孝唯顺,顺从父母的意愿。那么有条件就应该陪伴父母孩子身边,一家三代或四代同堂;时间在哪里,你的爱就在哪里,多留时间陪父母关注父母的健康,这比买再多的东西,给再多的钱都好用。给父母隔断时间去医院检查下身体,陪父母旅游出去散散心,看看风景,带着孩子去看看父母,相信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如果父母的意愿有不合理的地方,无法顺从,那么就耐心的说出一些你的合理的建议和看法,不要起争执,即使你不赞同他但是如果话语不当起了争执也只会伤害双方,如果你能心平气和的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相信父母也是明理的人,也会听取你的意见。父母是我们世上的第一位老师,和父母相处尊敬和理解很重要,无论他做的或说的对与否是否符合你的三观,都只是他个人的观点,我们要学会理解,学会体谅;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也是做父母最欣慰的事情。另外一个就是常常和父母谈谈心,闲聊也可以,我们家只要家里有人出远门回来基本都会有一次“家庭会议”和父母一起谈谈各自的近况,聊聊工作,孩子的学习情况等,虽然都是些家常理短的小事但是使得一家人的心贴的很近,家庭很和睦。所以学会和父母沟通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2023-08-31 05:07:469

古代十大孝子的故事有哪些?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二,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三,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四,尝粪忧心:庾黔娄,任县令时赴任不满十天,忽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要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五,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六,涤亲溺器: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七,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八,拾葚异器:蔡顺,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九,涌泉跃鲤:姜诗,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后来他家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十,闻雷泣墓:王裒,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十一,乳姑不怠: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每天都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后来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十二,卧冰求鲤: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2023-08-31 05:10:501

文言文《哑孝子》

这个应该可以在网上找吧,而且现在App有很多,比好"只乎”应该是这样写的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天天好运,加油!加油!加油!加油!这个应该可以在网上找吧,而且现在App有很多,比好"只乎”应该是这样写的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天天好运,加油!加油!加油!加油!这个应该可以在网上找吧,而且现在App有很多,比好"只乎”应该是这样写的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天天好运,加油!加油!加油!加油!这个应该可以在网上找吧,而且现在App有很多,比好"只乎”应该是这样写的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天天好运,加油!加油!加油!加油!这个应该可以在网上找吧,而且现在App有很多,比好"只乎”应该是这样写的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天天好运,加油!加油!加油!加油!这个应该可以在网上找吧,而且现在App有很多,比好"只乎”应该是这样写的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祝你天天好运,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2023-08-31 05:11:0215

中国古代的24孝子有哪些

是《二十四孝》里关于孝顺的故事,并不仅仅是24个孝子。分别是:1、虞舜孝感动天   2、闵子骞单衣奉亲   3、老莱子戏采娱亲   4、睒子鹿乳奉亲   5.曾参行孝   6.鲁义姑姊舍子救侄   7.原谷拖舆谏父   8.文帝亲尝汤药   9.淳于缇萦舍己救父   10.刘平舍子救侄   11.董永卖身葬父   12.紫荆复萌(或田真兄弟)   13.姜诗孝母   14.蔡顺拾葚供亲   15.赵孝舍己救弟   16.曹娥哭泣   17.茅生杀鸡   18.江革行佣供母   19.郭巨埋儿   20.王祥卧冰   21.丁兰刻木事亲   22.陆绩怀桔   23.孟宗哭竹   24.王裒闻雷泣墓   25.鲍出行孝   26.杨香扼虎救父   27.刘殷哭泽生堇   28.伯瑜泣杖   29.王武子(妻)行孝   30.刘明达卖子行孝
2023-08-31 05:11:571

古代的孝子有哪些呢

二十四孝(非原创) 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涤亲溺器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2023-08-31 05:12:071

中国近代四大孝子是谁

三国时期孝子—猛三国时期的吴国,有一人名叫猛,字世云,猛是当地有名的大孝子,小的时候,他在父母旁边睡觉,当时正值盛夏,有很多蚊虫叮咬他,但是他始终不去摇扇驱赶,母亲醒来后问他:“傻孩子,你怎么不摇扇子,驱赶蚊虫啊?”猛回答说:“我怕这些蚊虫去叮咬父亲和母亲,就让自己将它们喂饱了。”母亲很是感动,将他抱入怀中,疼爱不已。后来父母离世了,猛就在父母坟墓的旁边住下为父母守护坟墓,当时正逢蜀中贼人作乱,他们一路烧杀抢掠,焚烧房屋,还挖掘坟墓,盗取墓中的陪葬财物,乡民们人心惶惶,四处逃窜避难,唯有猛守在父母坟前嚎啕痛哭,悲泣不已,不愿离去,那些贼人见状后也深为感动,后来贼首命令手下退去,没有为难猛。明朝孝子—沈姓乞丐明朝,明孝宗时期,有一位乞丐,不知道是哪里人,经常在吴地乞讨,但奇怪的是,这乞丐所乞得的食物自己都不吃,而是装在竹筒里藏着,长久如此就有人耐不住好奇,问他为何如此,乞丐说到:”我家中还有年迈老母,这些食物是留给母亲吃的。“有一人不相信,就跟踪他,想要一探究竟,一路跟随,走了有好几里路,来到一条河边,河边竹林茂密,竹林里隐藏了一条残破的小船,小船虽然破旧,但打理的很整洁、干净,有一位老妇人住在小船中。只见乞丐坐在地上,整理了一下自己乞讨来的食物,然后双手捧着登船送给母亲吃,母亲吃饭的时候他就坐在一旁唱歌,有时还会耍儿戏逗母亲开心,等母亲吃饱了,他才开始吃。有一天,乞丐没有乞得食物,显得非常狼狈。有一乡民叫沈梦渊,听闻这乞丐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食物留给母亲先吃,深受感动,于是就给他送来了食物。如此过了好几年,乞丐的母亲离世了,那名乞丐也不知所踪,乞丐曾说过自己姓沈,当年三十岁。南北朝孝子—陈遗南北朝时期的吴郡有一人名叫陈遗,非常孝顺,他的母亲爱吃锅巴。陈遗当时在郡上担任主簿一职,但人人都知道他身边随时都准备一只布袋,每当到开饭的时候,陈遗就会到伙房把锅巴收集起来,装入布袋内,等回家的时候留给母亲吃。后来孙恩率军攻打吴郡,陈遗随郡守一起出征迎战,当时陈遗已经收集了数斗锅巴,没来得及回家,所以就带在身边。吴郡兵力不济,惨败,军队溃散,士兵纷纷逃入山中躲藏,没多久就断粮了,再后来已经有人被饿死了,唯独陈遗以锅巴为食,活得好好的。后人感慨,陈遗是因为至纯至孝,才得到的好报明朝记载孝子—小猴子武平县(今福建境内)山林有一种猴子,这种猴子的
2023-08-31 05:12:271

关于孝子的句子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023-08-31 05:12:384

孝眷与孝子的区别

体现的意义和表达的含义不同。1、孝眷指的是父母或者祖父母对子孙的关怀和照顾,是指父母或者祖父母在年迈或者生病时得到子女或者孙辈的照顾和关爱,而孝子则指的是子女对父母或者祖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2、孝眷是一种家庭中的亲情、爱情和责任感的体现,而孝子是一种道德、社会、文化、传统和家庭责任感的体现。
2023-08-31 05:12:462

哀子与孝子有什么区别?

哀子:古称居父母之丧者为哀子。后则专指居母丧者。孝子 :1、指对父母孝顺的儿女 2、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2023-08-31 05:12:541

孝子是什么生肖?

答:生肖猴孝子——生肖猴(猴与猴之间关系密切)
2023-08-31 05:13:0412

关于赞美孝子的诗句

1.赞美孝子的诗句 1、《游子吟》唐代: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弟子规 入则孝》清代:李毓秀 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缓慢答应。父母交待事情,要赶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应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3、《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战国:孟子 原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4、《陈情表》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 原文: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5、《大雅·既醉》先秦:《诗经》 原文: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隆重热烈氛围非常合时宜,敬祝伟大君王嫡传有孝子;孝子贤孙世世代世永相继,祝愿您的家族永受天赐予! 2.形容孝子的诗句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形容孝子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孝子的诗句有以下: 1.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勿望报,回头但看你儿孙。 2.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 以为孝,孙能敬亲者,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3.父母所想做的事,我依照着去做;父母所牵挂的人,我亲近厚待他。 4.令儿女们养成一种勤勉的习惯,胜于留给他们一大笔的财产。 5.蜜蜂,默默地、勤奋地奔忙着,劳动着。 一天天,一年年,奉献着甜蜜。慈祥的母亲,我永远忘不了那深深的母爱。 6.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7.妈妈,不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前总有您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 8.母亲啊: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容的源泉 …… 9.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 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 10.您没有被写进一篇词章,您没有被唱入一首颂歌,但您是给我以生命并抚育我成长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您。 11.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灵。妈妈,我爱你。 12.您额上的皱纹记载着您的坎坷,您古铜色的脸庞标志着您的坚贞。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丽、动人的诗篇。 13.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4.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这种爱凝聚成了我的勤奋、毅力和意志,它永远闪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15.在孩子的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4.形容孝子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孝子的诗句有以下: 1.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勿望报,回头但看你儿孙。 2.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 以为孝,孙能敬亲者,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3.父母所想做的事,我依照着去做;父母所牵挂的人,我亲近厚待他。 4.令儿女们养成一种勤勉的习惯,胜于留给他们一大笔的财产。 5.蜜蜂,默默地、勤奋地奔忙着,劳动着。一天天,一年年,奉献着甜蜜。慈祥的母亲,我永远忘不了那深深的母爱。 6.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7.妈妈,不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前总有您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 8.母亲啊: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您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容的源泉 …… 9.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 10.您没有被写进一篇词章,您没有被唱入一首颂歌,但您是给我以生命并抚育我成长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您。 11.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但是外貌,而且是心灵。妈妈,我爱你。 12.您额上的皱纹记载着您的坎坷,您古铜色的脸庞标志着您的坚贞。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丽、动人的诗篇。 13.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14.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这种爱凝聚成了我的勤奋、毅力和意志,它永远闪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15.在孩子的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5.赞美“孝子”的诗句有哪些 1、《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忧愁伤感从中蓦然升起,悲伤的眼泪如鲠在喉。慈母刚刚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访名医。可是就在当车子急迫接送时,苍天就无情的带走了我的慈母!母爱无边,无所为报,那么人生在世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 2、《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思母》——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黄梅时节,家中粮断,自己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4、《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5、《弟子规·入则孝》——清代李毓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缓慢答应。父母交待事情,要赶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应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6、《劝孝歌》——清代徐熙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译文:母亲怀胎十个月生育了自己,这种生育之恩情,用我活三次也报答不完。 6.赞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世上最善良的是父母,最孝顺的是子女。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清·金缨 意思: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3、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西汉·戴圣 大孝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使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尽自己的力量养活父母。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意思: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5、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慈竹》宋·黄庭坚 意思:积善和行孝,可以使得自己流芳百世。 6、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劝孝》宋·赵与泌 意思:我们都知道里面有孝顺的人,至今他的名号都让人觉得欣慰。 7、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颂古四十四首》宋·释法泰 意思:诸位儿子的生涯都有成就了。自古以来孝顺都是两边生长得。 7.赞美孝顺的诗句 从蹒跚学步到上学读书,每一个过程,每一天,每一个点滴,都有他们汗水的痕迹,只有父母为我撑起幸福的蓝天,只有父母,帮我插上理想的翅膀,只有父母,为我建起知识的森林,只有父母,才会乐此不疲的悉心照顾我,只有父母,才会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爱。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人的一生,有三个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孩子教育不能等,身体有病不能等。孝顺不能等是排在第一位的。名利重要,但亲情更重要,工作再忙,但孝心不能少,作为儿女,即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时常惦记问候,不要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8.赞美孝心的诗句 1.《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2.《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3.《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2023-08-31 05:13:391

形容孝子的四字成语故事

1. 形容孝顺的四个字成语 一 孝感动天 二 亲尝汤药 三 啮指痛心 四 百里负米 五 芦衣顺母 六 鹿乳奉亲 七 戏彩娱亲 八 卖身葬父 九 刻木事亲 十 行佣供母 十一 怀橘遗亲 十二 埋儿奉母 十三 扇枕温衾 十四 拾葚异器 十五 涌泉跃鲤 十六 闻雷泣墓 十七 乳姑不怠 十八 卧冰求鲤 十九 恣蚊饱血 二十 扼虎救父 二十一 哭竹生笋 二十二 尝粪忧心 二十三 弃官寻母 二十四 涤亲溺器 2. 关于“孝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尊老爱幼 读音: [ zūn lǎo ài yòu ] 释义: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2、扶老携幼 读音;[ fú lǎo xié yòu ] 释义: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出 处:《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孟尝)君道中。 3、孝子慈孙 读音: [ xiào zǐ cí sūn ] 释义: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 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4、孝子贤孙 读音: [ xiào zǐ xián sūn ] 释义: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出 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5、孝子顺孙 读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 释义: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出 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造句:1.中国人民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4. 大家都应具有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5. 这是一个尊老爱幼、伯埙仲篪的模范家庭。 3. 关于孝字四字成语 孝子慈孙、 孝悌力田、 孝思不匮、 孝子爱日、 忠孝节义、 移孝为忠、 入孝出弟、 求忠出孝、 父慈子孝、 忠臣孝子、 父严子孝、 母慈子孝、 忠孝两全、 忠孝节烈、 披麻带孝、 披麻戴孝、 子孝父慈、 移孝作忠、 孝子顺孙、 入孝出悌、 孝子贤孙、 忠孝不并、 孝经起序、 忤逆不孝、 孝悌忠信 4. 形容孝的四字词语 扇枕温席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孝感动天 【解释】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的故事。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鹿乳奉亲 【解释】讲述了作为孝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百里负米 【解释】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啮指痛心 【解释】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背起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让你知道。”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芦衣顺母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衣顺母是《论语·先进》中的典故 涌泉跃鲤 【解释】讲述了汉代姜诗与其妻的孝行。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怀橘遗亲 【解释】陆绩怀里藏两个橘子,带给年迈的母亲吃。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扇枕温衾 【解释】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行佣供母 【解释】行佣供母,二十四孝之一,说的是 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的故事。 【出处】二十四孝之一 涤亲溺器 【解释】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恣蚊饱血 【解释】拿自己的血喂饱了蚊子,让他不要再叮父母。形容子女非常孝顺。 【出处】见前文《二十四孝》 5. 孝顺的四字成语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 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鸡骨支床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 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老莱娱亲 表示孝顺父母。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逆臣贼子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晋书·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逆子贼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亦作‘入孝出弟"。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 *** 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扇席温枕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衾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乌鸟私情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鸮鸟生翼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 比喻忘恩负义。 孝悌力田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孝悌忠信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孙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出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衣冠枭獍 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 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移孝为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出处:语出《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移孝作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出处: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2023-08-31 05:14:021

孝子是什么意思?

孝子的解释(1) [dutiful son]∶指对父母孝顺的 儿子 (2) [son in mourning]∶父母死后守孝的人 详细解释 (1).孝顺父母的儿子。 《诗·大雅·既醉》 :“威仪孔时, 君子 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庄子·天地》 :“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 :“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唐 韩愈 《复仇状》 :“盖以为不许复讐,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慈父孝子、孤臣寡妇之哭声,陛下必不得而闻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 一行 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 冰心 《南归》 :“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 你们 真是 心力 交瘁!”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 《礼记·问丧》 :“孝子亲死, 悲哀 志懑,故 匍匐 而哭之,若将复生然。”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初, 恪 将征 淮南 ,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从者白之,令外诘问,孝子曰:‘不 自觉 入。"” 《宋书·后妃传·明恭王皇后》 :“ 元徽 五年 五月 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医煑药, 左右 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复得出入狡狯。"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 《明史·礼志十四》 :“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缌麻服,周亲以下素服。” 《 儒林 外史》 第四八回:“‘你父亲几时去世的?"那孝子道:‘还不曾尽七。"” 柳青 《创业史》 第一部第十六章:“ 亲戚 、 邻居 、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 必须 立刻 决定 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3). 祭祀 时对已故父母的 自称 。 《礼记·郊特牲》 :“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新唐书· 礼乐 志三》 :“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 介子 某执其常事。"” (4).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 《后汉书·蔡邕传》 :“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 舍人 。” 《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 :“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 十七 年旌为孝子。” 词语分解 孝的解释 孝 à 对父母 尽心 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a. 中国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之一 ,“孝”指孝子;“廉”指 廉洁 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 居丧的事:守孝。吊孝。 丧服:戴孝。孝衣。 子的解释 子 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 。子孙。 子嗣 。子弟( 后辈 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 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动物 的卵:鱼子。蚕子。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 东西 : *
2023-08-31 05:14:091

孝子是什么意思?

孝子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孝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做为子女,不但要孝,更注重“顺”,顺从父母的意愿)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子。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 1)孝顺父母的儿子   《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   《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   《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 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   《后汉书·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孝子是什么意思 孝子 (汉语词汇) 孝顺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子。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地球我的母亲。的孝子指的是什么意思? 修整地球的人 女孩是孝子什么意思 一前是说的通的,现在都很通俗易懂了,说女儿孝顺不是很好 白事孝子指的是什么人 指的是逝者的儿子,没有儿子的女婿也可以。没有儿子的也有花钱请的。 相扶孝子是什么意思 “相夫教子”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持家要求。在封建社会衡量一个妇女是不是一个“贤妻良母”,能否“相夫教子”是关键的一个标准,所谓“相夫”就是对丈夫要在生活上照顾好,事业上要多进行有益的“辅佐”,如果丈夫是为官的,就要劝慰他清正廉洁,做一个百姓拥戴的清官,如果丈夫经商,就要协助丈夫作好买卖,总之就是形成一个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和谐局面。至于“教子”很好理解,就是教育好孩子,“孟母三迁”的故事和戏剧中的传统剧目“三娘教子”都是说“教子有方”的故事。 死人之后孝子举的番是什么意思 引魂幡这一古老的风俗缘自于人们认为,一个人死后,灵魂却不会跟随肉体一起死去,而是在它熟悉的地方飘荡,这样的话,人就不能顺利到达阴间。于是,人们就想出并设计制作出引魂幡,用它来控制死人的灵魂,使得灵魂随肉体一起被埋到坟墓中去,或者说被送到人们心目中的天堂。 相夫孝子中的“相夫”是什么意思? 是“相夫教子” 这里的相是辅助的意思 ,与丞相互首相的相都是同一含义 相。 ⒊辅助,也指辅助人如 辅~。丞~。首~。 相夫教子就是辅助丈夫,教育子女的意思。 孝子披麻是什么意思? 据说,人类的祖先还有一条尾巴的时候,老人活到五十岁,尾巴渐渐变黄,最后落掉就死了。儿孙发现老人尾巴黄了,在还没落掉之前就要把老人杀了,全家大小围着烹食,这叫尽孝。 后来,有一个老人活到六十岁时候,尾巴已黄得就要掉了。他的儿孙纷纷议论:“阿公尾巴黄得就要掉了。我们要有肉吃了”。老人听了很生气,心想;满堂儿孙都是我养育的,我身强力壮时,你们孝敬我,如今老了,就要宰了我,吃了我,是何道理。可又一想,自己以前不也吃过祖先的肉吗。真是厄运难逃了,只好偷偷躲进深山的石洞里。再说,他的儿孙转眼不见老人,急得团团转,立即分头寻找,找了好几天总不见踪影,只好带着麻袋进山,即当席又当被,又能挡风避雨,好继续寻找老人。他们找呀找呀,找到第七天才在一个深山的石洞里找到老人,可他已经死了,尸身也开始腐烂发臭,闻不得也擡不得,只有两只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死不瞑日。见到的人都吓得魂不附体,有的吓昏在地,有的忙用麻袋盖著头、捂著鼻,放声大哭。亲戚和村邻也闻讯赶来,同样用自己的头巾遮脸捂鼻,陪着大哭。最后,就作了个木盒子,由儿子将老人的尸体装人盒内,众人一人一把土,把老人埋在山上。这时,儿孙和亲戚邻居都悲痛未尽,还用麻袋和头巾遮盖著脸,痛哭着回家。他们有的哭老人死得很惨,有的哭自己没肉吃了。从此以后,人们渐渐改掉吃老人的陋习。老人死了,也效仿这种方式,用棺材收殓埋葬。儿孙披麻戴孝,亲人盖头巾为死者送葬。死后第七天要叫墓引魂回家。这种丧葬仪式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披麻戴孝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称为「上孝」。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2023-08-31 05:14:201

孝子什么意思

孝顺父母的孩子称为孝子,因为这是传统美德,也是对他人品德的认可
2023-08-31 05:14:293

孝子是什么意思

孝敬懂事的孩子(家贫出孝子)
2023-08-31 05:14:411

孝子是什么意思?

孝子读作:xiào zǐ意思:孝顺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子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照顾父母,并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在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 。
2023-08-31 05:17:512

古代知名的孝子有哪些

董永徐庶包拯
2023-08-31 05:19:363

大孝子啥意思

大孝子的愿意是“称赞某人孝顺”,还有一种说法叫“带孝子”,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现今的小孩特别的搞怪,由于网络的发达,导致软件上能刷到各种各样的小视频,有的小朋友也不禁的模仿。网络的发达,使得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熊孩子整蛊家长的小视频,因此大孝子就被用来讽刺小孩子坑家长的这一现象,还被有的网友剪辑制作成了一个整蛊合集。这个梗是一个谐音梗,“带孝子”-“大孝子”,原本的带孝子是指在父母过世后,需要带孝守灵的,戴孝本身是对死者的尊敬,是民间丧葬的礼俗,老人寿终,子孙披麻戴孝。相关说明宇宙大孝子,网络流行词,这里说的是《奥特曼》中捷德。他是用反派贝利亚的DNA造出来的,所以也算贝利亚的儿子。贝利亚是个大坏蛋,但是捷德作为他的儿子却屡屡破坏老爸的计划,打老爸超狠,最后亲自送老爹上路,于是网友们将捷德调侃为宇宙大孝子。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宇宙大孝子
2023-08-31 05:20:011

孝子孝媳是什么意思

孝子孝媳是丧服制度中的两个概念,指儿子与儿媳。
2023-08-31 05:20:342

带孝子是什么意思

讽刺哪些不孝顺的人
2023-08-31 05:20:514

《孝子》中所有演员名单?

孝子演员表严敏求饰母亲刘英王鹰饰父亲乔战勇陈瑾饰大姐水兰于和伟饰大姐夫沈致公许亚军饰大哥乔海洋咏梅饰大儿媳谢言王乙竹饰二姐水灵赵亮饰二姐夫范垒张鹰饰小儿子乔海明孝子职员表导演:杨克编剧:薛晓路
2023-08-31 05:21:502

历史上有哪些孝子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1、孝感动天——舜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2、亲尝汤药——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朝第五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3、啮指痛心——曾参 -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参啮指痛心的佳话:少年时家贫,曾参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4、百里负米——仲由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  仲由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长大后,仲由总是想:我如何能为父母准备好一点的饭菜呢?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奉养双亲。一百里路是非常远的,没有车子,仲由只能步行。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仲由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人人都觉得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仲由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仲由在父母双双过世之后,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百辆马车跟随,每年给他的俸禄有万钟之多。仲由所吃的饭菜也非常的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但是,父母已经不在了,不能同仲由一起享用。仲由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变好而沾沾自喜,反而非常的感叹。他是多么希望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希望往日的情景能够重现,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父母也永远无法回到他身边,给他尽孝的机会了。仲由思亲孝亲之心,没有随着父母的过世和他自己今日的显达而丝毫淡漠,对父母始终念念不忘。  孔老夫子赞叹仲由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在孔门四科里,孔夫子最重视的就是“德行”。在孔子门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孝顺父母的。仲由百里负米的孝行也垂范于后世,成了千古美谈。5、芦衣顺母——闵损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闵损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用棉花做的冬衣,而给闵损的,却是野地里芦花做的薄衣。一次,闵损的父亲外出,叫闵损来推车子,那芦花衣根本起不到御寒的作用,可怜的闵损冻得哆哆嗦嗦,手指僵硬,父亲起初很生气,以为闵损做事潦草敷衍。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闵损一个不小心,把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都弄掉了而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待到拉完货回到家里后,闵损父亲立即写了一纸休书逐后妻,那时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这一生就算是完了,为此走投无路而轻生寻短见的不在少数。  眼看父亲不肯饶恕继母,闵损跪求父亲恳求道:“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孩儿请父亲息怒,恳求您就饶了母亲这一回吧!”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闵损又敬又爱,处处待闵损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6、鹿乳奉亲——郯子  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7、戏彩娱亲——老莱子  老莱子,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由于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于是隐居山林,自耕于蒙山南麓。  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对父母体贴入微。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其实那时的老莱子也年过70了。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彩娱亲这个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8、卖身葬父——董永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早年丧母,与父亲董还如相依为命,以种田为生。董永每去田间劳作,则以小车推着父亲,放到树荫下,并备有水罐,为父解渴,过着父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帝中平年间,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渤海骚动,董永随父亲为避乱迁徙至汝南,后又流寓安陆。董永的父亲病亡,无力埋葬,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董永扶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在返回偿债途中,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9、刻木事亲——丁兰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寓居湖北宜城。丁兰年幼父去世,母因此忧伤成疾,不久病亡。丁兰父母俱亡,伶仃孤苦,幸赖族人抚养,才逐渐长大成人。  丁兰成人后,念父母恩深无以为报,终日思亲,一刻难忘,便请来木工,刻父母之像奉之案间,虔诚供奉,饮食必荐,出入必面,事死如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丁兰的妻子遵循丈夫的叮咛和教诲,在祭祀父母时倒还恭谨,事久了,便当成儿戏一般。听人说:凡属草木之灵,享受人间香火既久,则精气俱全,以针刺之,当能有血。丁兰的妻子于是带着好奇心,趁丁兰外出,竟用针刺父母的木像。不料,木像被刺处竟流出血来,与生人无异。一时惊惧不已,不敢复刺。丁兰外出归来,到像前禀告,木像见了丁兰,忽然眼中流泪不止,面呈痛苦之状。丁兰大骇,乃问其妻,其妻不肯实言,丁兰再三盘问,方知事情真相,丁兰十分愤怒,痛责其妻,并把其妻逐出门去。10、行佣供母——江革  江革,字休映,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小时候就很聪明,早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  少年丧父的江革,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在逃难中,经常遇到盗贼,这些盗贼不但想要劝他,还想让他当盗贼。面临这种情形,江革救灾盗贼面前苦苦哀求,希望盗贼能念他老母没有人赡养,放他一马。盗贼看到孝子如此诚心诚意哀求,所以不忍心劫他,更不忍心杀他,甚至有的还告诉他如何行走,以免再遇到盗贼。有的盗贼被他感动,思念自己的母亲,便纷纷解散了,可见做盗贼也不是人的本性,都是因为社会动荡,环境所迫,才轮为盗贼。--后来,江革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从这些孝子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天的减短。尤其在现代社会里,读完书大部分人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其实我们能跟父母相聚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我们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们呢?那些经年不回家过年的朋友,是不是也应该从此文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2023-08-31 05:22:015

古代有哪些的孝子,分别有什么故事?

卧冰求鲤.. 花木兰替父出征.
2023-08-31 05:22:232

中国古代24个孝子

二十四孝(古人的二十四种关于“孝”的行为)01 虞舜圣君 大孝感天02 老菜七十 戏采娱亲03 郯子鹿皮 取乳孝亲04 子路视新 百里负米05 曾参至孝 母子连心06 闵子芦衣 感化后娘07 文帝事母 亲尝汤药08 蔡顺拾葚 孝养母亲09 郭巨埋儿 事亲奉母10 董永卖身 天赐良缘11 丁兰刻木 事死如生12 姜诗孝亲 涌泉跃鲤13 陆绩六岁 怀桔孝亲14 黄香九岁 扇枕温衾15 江革背母 逃难尽孝16 王裒纯孝 闻雷泣墓17 孟宗哭竹 冬日生笋18 王祥卧冰 为母求鲤19 杨香十四 打虎救父20 吴猛爱亲 以身喂蚊21 黔娄尝粪 忧亲病危22 孝敬公婆 子孙昌达23 庭坚事亲 体贴入微24 寿昌寻母 弃官不仕
2023-08-31 05:22:311

孝子一般被评为什么称号

孝子一般被评为“孝悌”称号。孝悌的意思是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2023-08-31 05:24:172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著名的二十四大孝子有哪些人?

二十四大孝子是:黄庭坚、曾参、刘恒、丁兰、郭巨、郯子、董永、舜帝、杨香、老莱子、王祥、姜诗、孟宗、闵损、崔山南、黄香、蔡顺、朱寿昌、王裒、庾黔娄、江革、子路、陆绩、吴猛。
2023-08-31 05:2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