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数字传媒是什么

2023-09-07 07:59:12
共5条回复
可乐

数字传媒,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应该把数字媒体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属于纯粹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属性,不仅仅能进行大众传播,还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化传播。

扩展资料

数字媒体的发展不再是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事情,而将成为全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和不可或缺的能量。数字媒体的发展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消费业、制造业等都受到来自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

各种数字媒体形态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各自面对种种发展瓶颈,中国这个拥有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市场也成为国际数字媒体巨头的必争之地。中国社交网站(SNS)用户已经超过1.5亿,约1/3的网民都在使用SNS;

各大主流互联网媒体纷纷向社交化转型,众多SNS新平台和产品竞相登场。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成为数字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字媒体

北境漫步

数字传媒的作用:

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因此其发展进程会使传播格局和传媒自身发生以下重大变革:

1、数字化沟通了以往泾渭分明的信息(计算机)业、电信业、大众传媒业三大领域,不仅出现了以往业务的相互交叉及“三网融合”的新趋势,而且出现了跨领域企业间的并购与整合。

2、数字传媒颠覆传统产业,如MP3对传统唱片业的冲击就是最明显的例子。MP3在技术上形成了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音乐被化约为0和1的排列组合之后,任何人只要拥有和掌握相关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再造一个完美的复制品,并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传播。

3、 数字传媒创造新的产业,如电子游戏尤其是在线游戏的兴起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仅以韩国为例,2000年韩国在线游戏产值高达1.1亿美元,这一数字足足是1999年的6倍,它与网吧(国外海外称“网咖”,即网络咖啡屋)业的繁荣、宽带网络的发展形成强劲的互动。有一句名言:电子(及在线)游戏绝不能把它仅仅当成游戏来看待。

4、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特点,使“分众”、“小众”的特点得以发扬光大,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如数字化技术使得广播、电视以往稀缺的频道资源成为富裕资源,从而提供了针对各类特定受众的数量众多频道的可能性。

5、数字传媒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特点,具有了双向互动的功能,以往所说的“受众”仅能被动接收信息的地位得到极大改变,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

6、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必须同步性的特点,而实现了异步性,即受众在任意选定的时间进行收听收看,如有兴趣有必要可以反复收听收看。

7、数字传媒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信息发布受控严格的局面,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

8、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众多传媒地域性传播的特点,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不论是报刊通过卫星传版异地印刷或通过互联网传播,还是卫星数字广播及卫星数字电视,均以覆盖洲际乃至全球为特点,追求国际影响力和争夺国际传媒市场中的份额。

9、数字传媒不断制造出新的数字明星及数字时尚,使人们崇拜的对象甚至也由现实的明星转为数字化的明星,并形成追求数字时尚之风。如电子游戏《古墓丽影》中的劳拉(Lara Croft)、世界上第一个虚拟新闻主播阿娜诺瓦(Anava)、韩国的“流氓兔”(MashiMaro)、日本的寺井有纪、人见人爱的台湾儿童动画形象阿贵等数字明星以及各类数字化新产品,均成为“新人类”、“新新人类”生存方式的一部分。

10、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某类传媒仅提供单一形态信息的特点,如今任何传媒都具有了提供多媒体信息及产品的能力。

11、数字传媒改变了以往受众个体只能是信息接收者的局面,使受众个体也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如互联网的出现,便造就了实现“一人一媒体”(指任何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能便可通过建立网站、发行邮件出版物等网络功能,发布新闻传播信息,犹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媒体)的基础,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12、数字传媒成为“数字内容提供者”(Digital Content Provider,DCP),其发布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平台进行传播,而受众亦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化终端进行接收。

13、数字传媒不仅使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发生极大变化,而且使新闻传媒机构在新闻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发送等各个环节上发生重大变化,新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在数字化进程中建立和完善起来。

14、数字传媒形成虚拟的环境和空间,将不断改变人们目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的方式。

15、数字传媒是推动全球化的强有力因素,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16、数字传媒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假新闻及不良信息泛滥、公民隐私权更易遭到侵犯、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困难等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对待,甚至有待国际社会的合作。

另外比较通行的是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属于工学学科门类,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数字媒体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术语,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信息技术领域。

数字媒体的发展不再是互联网和IT行业的事情,而将成为全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和不可或缺的能量。数字媒体的发展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消费业、制造业等都受到来自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

各种数字媒体形态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各自面对种种发展瓶颈,中国这个拥有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市场也成为国际数字媒体巨头的必争之地。中国社交网站(SNS)用户已经超过1.5亿,约1/3的网民都在使用SNS;各大主流互联网媒体纷纷向社交化转型,众多SNS新平台和产品竞相登场。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成为数字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将数字媒体的产品服务和创新技术融入品牌的市场推广体系,最大化数字媒体的营销效果;现有广告主、代理商、媒体主以及其他各方角色如何在新媒体市场中迅速找准定位,利用现有业务的优势拓展新市场,成为当前数字媒体行业持续发展亟需回答的问题。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

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

2.传播内容海量化

3.传播渠道交互化

4.受传者个性化

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应该把数字媒体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属于纯粹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属性,不仅仅能进行大众传播,还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化传播。

1.精确化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极端化的产物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化,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最初是绝对的大众传播(即完全不考虑信息接收的对象,直接把信息洒向最广泛大众的传播),后来演变为分众传播(将信息接收对象按其特征和喜好等进行一定的划分,再进行相应信息的传播)。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一方面传播媒体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而另一方面,针对特定读者群的传播又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专。随着媒介和受众的共同发展,分众传播开始进入到一个极致阶段,即精确化传播阶段。

分众传播极致化发展的阶段,即传播由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到面向特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阶段。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相对应,即是精确化传播阶段,也是现代传播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而且多样;传播技术非常先进,且具有“一对一传播”、“交互性传播”的传播特性;媒介组织能和它的受众(客户)保持一对一互动,受众能较易获得个性化信息,并能通过先进的媒体及传播技术经济地、方便地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2.数字媒体的精确化传播

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特性决定其传播对象的细分化,甚至开始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量身定制和传播,这就使得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得到越来越细的划分,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传播。

(1)传播内容个性化。内容供应商将一部分生产内容的功能分出来,进行节目的社会化生产,这不仅使数字媒体的节目数量大大增加,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增加了一些个性化很强的增值业务,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多彩。

(2)传播者推出个性化服务。数字媒体的传播者,有着高效性、易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符合精确传播特点的信息传播特征。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优先推出用户最喜欢的节目频道,争取取得最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经营专业频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专业频道细分市场大小顺序,逐步推出更多专业节目。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频道,以节目质量取胜,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3)传播受众个性化。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即数字媒体的信息接受者或消费者,他们是数字产业链的终端用户,与模拟时代的观众有着明显区别。个性消费的特点表现在受众对数字媒体业务的消费上。用户与前端运营商不再是广泛单纯的广播式关系,而演变成一种密切的信息服务供求关系,数字媒体的服务也不仅限于新闻与娱乐节目服务,而演变成建立在宽带互动基础上的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综合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节目,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享受其他的个性化服务。

(4)传播形式个性化。数字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数字媒体的出现,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音乐、网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双向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数字电影的普及,使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三网合一状态下,用户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IPTV交互式网络点播、进行网上冲浪,享受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服务。

ardim

数字媒体属于工学学科门类,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wpBeta

应该是大学专业吧

里论外几

数字传媒,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位加数字传媒,是位加数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旗下行业移动传媒产品线。主营位加行业圈项目,深度剖析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核心玩法,突破后疫情时代束缚,开发出【传统企业+传统行业+行业记者】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企业营销核心,推进传统行业发展体系,目的在于为企业赋能,为行业聚力。

相关推荐

什么是分众传播

当前的大众传播时代,准确的来讲,已进入分众化、小众传播时代,传播对象开始分层、分区,按兴趣、职业、爱好等不同而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牢牢抓住自己的目标对象。
2023-08-31 05:21:423

分众传播的成因分析

随着数字化技术、电脑、多媒体和因特网等信息传播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换代,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大众传播无论在传播对象还是传播技术上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变革,原先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播正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分众传播的趋势。分众传播之所以方兴未艾,其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分众传播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的网络广告也开始走向分众传播,变成分众广告。网络广告分众传播:窄告网中国网络广告业发展迅速,广告模式也不断创新。2005年,一种与内容匹配且“按效果收费”的网络广告模式在北京推出。营运方“窄告网”称,窄告就是网络定向广告,窄告使广告从“广而告之”转化为“窄而告之”。专家称,窄告正引领中国的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公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04年底,中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9400万,比2003年增长8%。网络广告与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络新闻、网络游戏等服务业务快速发展。网络广告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最主要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之一。然而,传统的网络广告由于其投放行为和受众群、浏览者的兴趣并不匹配,广大网民对这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普遍反感。为此,“窄告网”应运而生,并正式推出“不点击不收费”广告模式,以每次点击收取0.20元的价格确立了新的行业标准。“窄告”可以巧妙地将广告主的宣传卖点和媒体新闻点、公众兴趣点结合,有效提升网络广告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中国2000多万中小企业和机构提供了经济适用的营销手段。这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广告新模式的推出,使广告客户的广告内容与网络媒体上的文章内容、浏览者偏好、使用习性、浏览者地理位置、访问历史等信息自动进行匹配,广告能够直接“命中”目标客户群体。 业内人士预测,“窄告网”所遵循的模式将引领中国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时代。但是,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人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分众传播真的是一分就灵吗?在实际操作中,究竟应该如何把握网络广告的分众传播呢?回归“受众本位”优势由于网络监管的困难与滞后,网络广告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自发无序的经营状态。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广告大量堆积的现象 网络分众营销活动非常严重,首页、频道首页和正文页遍布广告:弹出式广告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浮动式广告满屏飞舞,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广告内容却是鱼龙混杂,真实性、合法性缺乏保障。2004年1月相关单位发布的一项网站调查报告指出,95%的网民认为各大网站的广告干扰了他们正常的信息阅读,并对此表示反感。一种被广告商普遍看好的广告形式受到了媒介受众的冷遇。于是,网络广告分众传播应运而生,它可以帮助网络媒体节省大量的页面资源,使以前被浪费掉的“广告”转换成按读者兴趣精确投放的“窄告”,不仅受到了网民的欢迎,也为企业提供了最新、最有效的互联网营销方式。其实,作为以“受众本位”为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网络广告,理应比传统广告更重视受众的角色与地位,重视受众处理信息的心理和态度。因此,网络广告的分众传播,不仅仅是广告放置位置发生了变化,它更是对传统网络广告完全不考虑受众心理做法的弥补和修正,是“受众本位”下网络广告优势的回归。应该追求互动传播传统的广告传播以信息的单向传播为主,分众传播时代的网络广告应该追求互动传播。这种互动传播要兼顾广告主与相关者(包括媒体和目标受众)的共同利益,充分利用媒体的特性,将目标受众有序地纳入到企业广告的价值工程中,即以有限的广告预算可靠地实现广告信息的传播。网络广告尤其要注重广告主和目标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以及广告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多向沟通。其中,受众处于广告活动的首要位置,对广告有相当的控制权,接受什么样的广告,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取决于受众的偏好,而且受众对信息有充分选择和修改的权利。2011年以来,深圳热线和21CN一起在探索“互动广告模式”。这种互动广告模式是一种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具有复杂视觉效果和交互功能的新型网络广告,在广告的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往往集视频直播、Flash动画、游戏、网站链接、发表评论、在线调查、网上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交互 广告的展示形式及过程可以根据访客意志而调整演变,只要受众对该广告感兴趣,只要轻按鼠标,就能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生动的信息,并予以及时反馈。可以说,互动广告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互动特点,是网络广告的内在本质与核心竞争力。
2023-08-31 05:21:531

分众传媒属于什么行业?

分众传媒属于什么行业? 属于广告传媒类,下面又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分支机构,很复杂 分众传媒算什么类型的企业 分众传媒算什么类唬的企业? 答:分众传媒是多元经济主体企业,有风投资本,上市后经济主体有多家资本控股。 全国所有电梯里的广告都属于分众传媒吗? 不是 这行业的厂家多也去了。分众只是占一点点份额。 电梯是物业来管的,要去掉就能去掉。为何几乎看不到分众传媒的楼宇广告了,是要倒闭了吗? 分众比较封闭的电梯, 强制收听广告 ,所以很多广告行业受到影响但分众没有, 为什么说分众传媒的成功,是中国媒体产业的创新 因为是分众开启了楼宇LED/LCD类的广告 后来又兴起了像山田传媒之类的公司 什么是分众传播 当前的大众传播时代,准确的来讲,已进入分众化、小众传播时代,传播对象开始分层、分区,按兴趣、职业、爱好等不同而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牢牢抓住自功的目标对象。 解析江南春分众传媒成功之道 江南春,生于1973年,祖籍宁波,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4年~2003年期间,江南春担任永怡传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3年5月起开始担任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1994年,大三学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到了2001年,永怡收入达到了1.5亿,在上海广告界已经声名鹊起。 2003年5月,江南春创立了分众传媒,担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此时的江南春决定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分众”之路,专攻楼宇液晶媒体。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评为年度传媒人物,并获得“中国当代杰出广告人”称号。 2005年3月,江南春被评为“中国广告10大风云人物”。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 上市之后,江南春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在国内泛广告领域跑马圈地: 2006年1月4日,分众传媒以3960万美元收购框架媒介,在其版图上增加了高档公寓媒体资源。 4天之后(2006年1月8日),分众传媒再次抛出大手笔,投资3.25亿美元合并当时中国楼宇视频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进一步巩固其在楼宇电视、社区 电视、户外大屏幕等领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3月7日,分众传媒以1500万美元现金及价值1500万美元股票全资收购北京凯威点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启动“分众无线”手机广告媒体品牌,突入手机广告领域。 2006年8月31日,分众传媒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收购完成以后,ACL更名为分众“影院网络”,进入了影院广告领域。 2007年3月1日,分众传媒宣布,将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1.55亿美元分众传媒普通股收购国内最大网络广告服务商好耶,进军网络广告领域。 2006 福布斯榜: 第40名 2006 胡润榜: 第51名 2006 总资产(亿): 41 借鸡生蛋,再用蛋钱买回鸡,22岁的大三学生江南春拥有了50万的存款和完全属于自己的广告传播公司。凭借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优势,江南春的永怡传播占据了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上95%的份额。 两次“借鸡生蛋” 1994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传播公司,自从公司成立之日起,除了身份证上的数字证明他只有21岁之外,言行举止以及生意场上的谈判风格已然是一个老练成熟的老板。只不过,江南春只拥有公司管理权,永怡传播公司不得不依附于当时的永怡集团,严格意义上说,在法律制度上江南春没有“所有权”。 从“管理权”到“所有权”转变的这个过程,江南春玩了两次“借鸡生蛋”。1994年的时候,凭借江南春的资金实力,他还不足以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于是只能“借鸡生蛋”,靠别人的钱帮助自己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成立之后,自己不是法人,但是为了能尽快将公司收归己有,他必须拼命赚钱,通过“还款”或者“购买股份”的方式让永怡传播公司改姓“江”。 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统占资源”比“个人优秀”更重要!江南春在大学期间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经历让他悟到了这条生意真经,带领永怡传播急速壮大的过程当中,这条真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江南春有一个朋友负责IDG在华东地区风险投资的业务,这个朋友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IDG当时是世界著名的IT出版集团,在中国投资了大量的IT媒体,想在上海设个点推广它的业务。江南春私下里早就认识了这个IDG的朋友,在很多场合也经常碰到,一来二去变得相当熟悉。这个朋友就建议江南春和IDG进行合作,然后一起开拓中国IT领......>> 求分众传媒与楼宇物业公司签定的合同吗,或者分众传媒到底给物业方多少好处。是其利润的百分之多少?? 一台分众的液晶屏幕一年大约3000-6000元,看你的楼盘在城市里面的地位咯 选工作评价 一个是分众传媒的销售工作 底薪2500 有五险一金 一个是短信平台的销售底薪1800.最高底薪3 我建议你选 分众传媒。第二项你说的短信平台那个所谓的社保,要第二年才能保全是胡扯。首先你的短信平台,国内你的竞争对手俩大运营商,中移动及中国电信,联通及网通。分众目前在流媒体竞争的对手一样多,但他是业界有自己的口碑及品牌。这样的工薪你应该是初入职场的。工薪我建议你不在看的太重,关键是一个公司对你个人的前期发展才是关键。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其它的还要靠你自己来判断。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都包括哪些?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  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BlogBus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的定义:“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式。”  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社会关系层面的理解。  可以肯定的是“新传媒”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会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比互联网;而有些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2023-08-31 05:22:061

什么更倾向于分众传播

你好,什么更倾向于分众传播,我觉得应该是营销活动,而且是更倾向于分众传播的事营销活动。营销活动开展前会有预热阶段,不仅能够完成宣传功效,还能引起对目标受众的关注与兴趣,所以更倾向于分众传播。
2023-08-31 05:22:142

电视分众传播对电视广告的发展会产生怎么样影响

  我是学新闻的我只能从新闻学和传播学角度来给你分析。  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众化、综合性,传播对象、受众群体缺乏针对性。而现在广播电视正努力寻求新的、在传播方式上的变革,即【分众传播】我们学习新闻的人将它称作广播电视【窄播化】关键句变为【以受众为中心进行节目的采写、制作及传播】。  “窄播化”后,传播机制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以原有的传播者为中心的机制转变为以受众为主体的运作机制。找准传播的目标受众群,是“窄播”化后专业化频率成败的关键。  第一,传播内容专业化。广播专业频率节目内容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拥有自己专属的传播领域和独有的个性风格。  第二,传播定位服务化。广播“窄播”化后,突出了节目的服务性。如交通广播在节目的定位上就适应了服务性这一要求。  第三,传播方式互动化。“窄播”化后的广播节目由原来着重进行理性教育向同时注重理性教育与感情沟通转变,由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向平等交流互动的双向传播转变。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也越来越注重调动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听众交流互动,增强亲近感、沟通性与信任感。  ★★★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的口味进行电视节目的传播,实现频道专业化【如体育频道、音乐频道、旅游频道、影视频道 等等】这样的转变对于广告的制作和投放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制作符合其审美及兴趣的广告,在专业的频道进行投放宣传,做到品牌效应的最大化,例如,做一个探险方面体育用品的广告,既可以在专业的体育频道投放广告、也可以在专业的旅游频道投放广告,得到的反应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做到被从事体育及旅游探险所熟知并部分或完全接纳的效果,在传播学上这个应该就是【子弹论(皮下注射论)】的典型利用,同时,广告投放商或产品生产厂家可应根据专业受众在实际应用中对产品实际效果的反馈做出产品设计修改或广告宣传策略的调整等等。
2023-08-31 05:22:241

分众媒体的概念是什么?

传播按目标受众面的大小与性质,可分为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而媒体依照传播的方式可以分为大众媒体和分众媒体。分众媒体是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媒体传播信息面对于某特定受众。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动机和需要,并能够带来愉悦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指向和集中到这些内容上来。由于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不尽相同,于是就有了分众传播的必要,而分众媒体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分众传播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媒体呈现出多样性。“第四媒体”的兴起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态势,形成“万舸争 流”的局面。网络媒体不仅真正实现了个性化的传播服务,而且也使“广播”(broadcasting)变成“窄播”(narrowcasting)成为可能。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被极度分散,因此,受众的选择显得越 来越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所谓注意是指人类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 息进行选择。面对大量的信息,人要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的信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 中,人的动机、需要、情绪、情感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动机和需要,并 能够带来愉悦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时, 人们的注意力就会指向和集中到这些内容上来。由于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不尽 相同,于是就有了分众传播的必要。
2023-08-31 05:22:353

广告走向分众化的表现及原因有哪些啊?

原因:广告分众化则是对广告目标受众进行分类,使用数字技术的传播途径把信息直击目标受众的一种广告模式。广告作为一种商业传播,其有偿性决定了其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要达到这一效果的前提就是让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广告的目标受众。随着市场不断分化,市场竞争加剧,受众不断被细分,在这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广告营销体系里,那种追求以量取胜并不惜耗费巨大成本的“轰炸式”的大众化广告投放再也达不到既定的传播效果了。而新媒体的不断产生媒体自身定位的分众化又为广告的分众化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促进了广告分众化的产生。表现:1.依靠分众化媒介2.精细化分层受众3.市场行为细分4.广告投放形式的分众化5.广告代理终端的分众化
2023-08-31 05:22:441

纽约时报公司为摆脱困境而采用先进技术的措施包括哪些

纽约时报公司是一家世界知名的传媒集团,拥有报业集团、纽约时报数据和其他业务等,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其旗下最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2008年,纽约时报公司不断传出裁员等不利消息。2008年11月,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公司已经陷入现金危机,必须在2009年3月偿还4亿美元的债务,而该公司目前持有的现金量只有4600万美元,并且这些现金将很快在运营过程中耗尽,公司已计划抵押总部大楼借贷。①消息一出,业界哗然。这家被认为是业界标杆和成功范本的传媒集团,面临金融危机冲击和新媒体挑战的双重困境。金融危机导致报纸网站广告收入增长陷入停滞过去几年中,报业公司大规模拓展互联网业务,然而,在连续17个季度快速增长之后,报纸网站的营收开始出现滑坡。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2008年第二季度,报纸网站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仅为7.77亿美元。这是该协会统计这方面数据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同比下降的情况。②2008年10月13日,纽约时报网络版载文称,面临经济低迷不利局面的美国报业又将承受另一个糟糕的消息:一度被视为报业救星的网络广告业务开始变得步履艰难。由于各家报纸不断增加页码,导致广告价格一路下滑。纽约时报公司2008年第二季的网络营收虽然有所增长,但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网站业务发展趋缓。该公司7月和8月的网络营收仅增长了0.9%与7.省略访问量激增。由于公司没能预测这部分流量,因此无法提前销售广告,但广告中间商能帮助报纸网站更好地管理和销售广告。新媒体发展迅猛,报业面临转型在传统报业普遍受到新技术、新媒体挑战的情况下,纽约时报的发行量正呈现出下降趋势。据最近出版的《美国新闻评论》报道,截至2006年9月底,纽约时报平日版发行量是1086798份,周末版发行量是1623697份,这两个发行数字均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3.5%。④至2008年9月,纽约时报广告营收创52周新低,该公司报告其旗下包括舰旗报纸以及波士顿环球报8月份广告营收大幅下降,该公司新闻媒体集团当月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6%,分类广告营收锐减20%。⑤策略一:报网互动纽约时报公司从来就不是一个随行就市、坐以待毙的传媒巨人。早在本世纪初,该公司就逐渐推行数字化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新的传媒技术,逐步对报纸的采编、出版和发行进行相应的变革。无论是报纸还是互联网,其核心就是通过各种方便快捷的手段传播信息和知识。纽约时报公司总裁小苏兹伯格强调,纽约时报向受众出售的并不是报纸,而是新闻,是信息和知识,纽约时报要做“内容供应者”领袖。纽约时报的长期竞争对手不是同行中的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而是微软和时代华纳。该报100多年来用高质量的新闻创出了品牌,被认为是“每天设置美国议程的报纸”,成为报界“公正、庄重、真实”的典范。报纸应该成为网站的“活招牌”和“导航站”,而网站也应天然地成为报纸电子化、视觉化的物理延伸,以实现传统传媒和新媒体的相互延伸、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⑥要让网络服务于报纸,让网络吸引读者阅读报纸。纽约时报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业务的开发与应用放在重要位置。纽约时报公司一直将数字化作为一项未来发展战略,坚持“网络是成功的平台”理念,从1996年开始经营网络,主报网点击率一直居美国报纸网站之首,多次被评为“全美最佳报纸网络版”,现公司网站扩展到50多家,其财经网站极为成功。纽约时报还积极与其他网站合作,将主报新闻打包出售,目前是谷歌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之一,他们还计划与这个全球最大的搜索网站进一步扩大合作。前几年,纽约时报推出了数字化报纸,让远在其他国家的订户得以在网络上下载甚至打印与实际报纸相同的版本,使之可以与纽约读者同时阅读到当天完全版的纽约时报。但此举仍在实验阶段,其商业价值有待观察。为促进报网互动,纽约时报做了许多探索,如以主报上的内容为基础,为3至12年级的学生编写课外学习资料、设计课程和休闲娱乐。纽约时报在促进报网互动上的另一成功经验是,让广告客户在印刷版和网络版上享有同样的宣传推广机会。
2023-08-31 05:22:532

大众传媒和视听新媒体环境的关系

大众传媒向视听新媒体转变。对于人类传播的发展演变而言,经历了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再到分众传播的过程,其中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转变是社会传播发展中的重大飞跃,分众传媒就是中国的视听新媒体企业。视听新媒体企业主要是通过科学精准的分众传播策略,结合人们的生活轨迹,对“无聊时间”加以充分挖掘,以此抢占受众的“注意力经济”,是传统大众媒体的延伸和补充。
2023-08-31 05:23:001

浙江睿鸿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怎么样?

浙江睿鸿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是2003-04-08在浙江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A座B区1701-1705室。浙江睿鸿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000749014762C,企业法人王黎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浙江睿鸿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会展服务,文化、体育交流服务。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6838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和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20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浙江睿鸿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浙江睿鸿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2023-08-31 05:23:202

请问传播学中“分众传播”的英文该怎么翻译?

Focus Communication
2023-08-31 05:23:403

碎片化的时代背景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商品是一个坚硬的头部,而海量的、零散而无序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了一条长而细的尾巴。将长尾上的个性化需求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商品还要大的市场。什么是碎片化  “碎片化”,本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2023-08-31 05:23:491

试论新闻传播如何从媒介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化,就是社会和媒体发展的第二次进步”,2004年10月23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从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关系的角度对大会的议题进行了独特的审视? 此次全国性会议的议题为“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而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并存正是讨论传播学融合的创新基础?熊澄宇教授认为,只有认清了这个基础,才能认清当今媒体的生态和传播环境,才能对这个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 他分析,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传媒功能的第一次重大变化是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发展,所谓人际传播是点对点的交流,而大众传播是个体对集体的传播,人际传播是媒体的自然属性,大众传播是媒体的社会属性?大众传播的作用,特别是它的社会作用是把个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国家的诞生就是大众传播的结果?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发展是传播方式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 他说:“印刷术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光电技术消除了时空障碍,广播电视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模糊了作者和读者的界限?而网络世界的法则提示你要不断的转换身份的认同?除了物质形态的可视变化以外,在传播学研究领域里我们更关注非物质形态的变化,比如说人人都有发布信息的愿望,个个都希望能够自己去选择信息,换一种时髦的说法,这种变化体现了人类天生的个性差异?其解决方法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换和反馈,用户主导信息的获取方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不同的物质载体,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经济状态,不同的传播愿望,不同的用户需求,在传播与沟通的共同平台上,推动着传播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向前发展?如果我们说历史上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转化是媒体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次进步,那么今天正在出现的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化,就是社会和媒体发展的第二次进步?” 比较而言,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一点到多点,体现的是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意志,分众传播的特点则是信息传递多点到多点,体现的是承认差异?尊重个体,从必须“求同”,到允许“存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的重大变化,这种转变是技术的进步,是文化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转变的主要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调研,有一组统计数字,从媒体生态看,目前中国大陆有2000多种报纸,近一万种杂志,1988座电台,1060座电视台,每年有17万种新书出版,今年6月份发布的统计数字现在有8700万网民,手机用户现在已经达到31500万,这样一种状态告诉我们现在中国社会是多种媒体形态并存?从用户需求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知识结构的用户,需要不同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他举例谈到,在中国大陆,大家多知道公务员要听中央的文件,上班族需要看报纸,出租车司机离不开广播,有闲阶级可以看电视剧,学生需要短信沟通信息,生活在写字楼的人群每天都要面对广告?用户主导和市场调节是分众传播的显著特征,而网络传播是典型的分众传播?面对这样一个多点对多点的世界,面对着无穷无尽的海量信息,看什么?不看什么,用户有绝对的选择权和主导权?在多种媒体并存的现代社会,报刊发行量的大小,图书的印数,电视广告投放的频道和栏目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因此我们说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公认的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融合意味着更大的包容,创新意味着更多的进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主题演讲
2023-08-31 05:24:021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公关传播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①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也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比如互联网;有些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网络电视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对以传播为手段的公共关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进行公关传播已成为公关界目前关注的热点。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特点   相互融合的传播内容与渠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融合性。在传播内容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以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媒体报纸为例,在新媒体时代,报纸不再是单纯的“纸质媒体”,目前国内很多报纸都有了自己的电子报,不仅可读,还可听、可视,极好地融合了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内容特点。在传播渠道上,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消融。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正是以互联网、通信、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传播渠道的融合为基础的。   全时全球发布的传播环境。随着Web2.0、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瞬间的、随时随地的、没有任何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发布成为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最大特点。在时间上,传统媒体信息发布的采访——写作——编辑——传播的过程被大大简化,新媒体在进行传播时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实现实时传播。在空间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信息的发布已突破了发布地点及传播地域的限制,实现全球发布,使“地球村”的概念真正得以实现,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交互式的“点对点”传播模式。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单向的、“点对面”的,它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不确定的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地接受,很难进行信息的反馈。而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交互式的、“点对点”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交互式的传播模式使受众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他们再也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的被传播者,他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自己的声音。“点对点”的传播也使新媒体由传统的大众传播走向了分众传播的重大变革。   个性化的传播行为。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可以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国内微博客用户规模约为6311万,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13.8%,手机网民中,手机微博客的使用率达15.5%。”②博客、播客等个性化的传播行为使人们在接受、处理信息的同时,也将自己新的感受、新的见解、新的观点发布出去。这种个性化的传播行为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公关传播的新契机   利用新媒体可提升公关传播的内容到达率。内容到达率是所有公关主体在进行公关传播时非常看重的指标,它意味着有效传播。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上由传统的“点对面”变为“点对点”,这给公关主体进行差异化公关传播提供了可能。即按照公关目标将全体受众根据其特征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并向他们有针对性、有区别地传递不同的公关信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目标受众看到合适的公关信息,这就相当于对症下药,并通过反复传播使内容效果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目标受众遭受无关信息的噪音侵扰,降低影响公关效果达成的负面信息量。   利用新媒体可使公关传播更具个性化。新媒体交互式传播模式的特点在公关传播中所起的一项重要作用是使受众这个角色在整个公关过程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受众真正参与整个公关过程成为可能,受众不仅参与的主动性增强,选择的主动性也得到加强。同时,新媒体信息的异常丰富使受众的选择余地非常大。随着新媒体技术向智能化、个人化方向的发展,受众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声、图、像、文一体化的多维信息共享和人机互动功能。自由地传递信息,自由地选择信息,新媒体把“公关到群体”推向“公关到个人”,使公关传播更具个性化。   利用新媒体可使公关传播更具亲和力。在新媒体时代,公关主体对内、对外的沟通可以显得更具亲和力。对内,公关主体可以及时发布各方面的运作情况,并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领导决策层,从而大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组织的凝聚力。对外,公关主体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在商业网站上建立自己的活动专区等形式积极与外部公众沟通,通过建立服务信息库的方式,对目标公众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和沟通,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采用的是“面对面”的方式,亲和力更强,传播效果更好。   利用新媒体可使公关传播更便于危机处理。危机处理的关键是危机发生后能够作出迅速的反应,采取正确的公关策略。如何能够做到反应迅速、公关策略正确就涉及信息的反馈速度和准确性上。新媒体交互式“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可以使公关主体在事件伊始就能搜集到各方反馈信息,据此可以在危机前期做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积极展开公关沟通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积极搜集信息反馈并进行分析,不断修正公关措施,将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性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寻求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新媒体时代公关传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传播渠道的融合,对于公关传播的内容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不再是原有的报纸以传递文字信息为主,广播以传递声音信息为主,电视以传递图像信息为主的严格区分,内容是否丰富、新颖、独到、有趣等已成为新媒体之间竞争的焦点。首先,电子报纸、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等这些新媒体形式都有自己的内容要求,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很大差异,公关主体必须针对不同新媒体的特点制作出适合这些媒体传播的公关内容,以吸引公关目标受众;其次,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与他们进行接触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不同的目标受众群制作出满足他们不同需要的传播内容,并在内容贴切、形式创新、渠道多样上更好地加以把握。
2023-08-31 05:24:101

怎样理解清水英夫“出版越是大众化就越有重新认识其非大众化意义的必要”的论述

1972年日本学者清水英夫的《现代出版学》中明确提及“出版传播”的概念。清水英夫从传播媒介即出版物角度出发,认为印刷出版物与大众传播概念的共同点在于“发送的一方是巨大的,而且是垄断的;而接受的一方则是不特定的、极其多数的,其传播通向是单方面的和一时性的”,突出了出版传播的大众化;但同时,他又提出大众传播所特有的“平均性”和“一般性”这两个因素又使出版异于“大众媒介”而具有非大众化的一面。由此可见,大众化的市场空间以及小众型的专业思路、特色思路始终伴随着出版传播活动。“‘出版"越是大众化,就越有重新认识它非大众化意义的必要。大众传播的急剧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人们对非大众的,或私人性的传播媒介的需要。”①这种围绕着媒介的大众和非大众的矛盾交错现象,可以说是“出版”业的一大特点。一、图书出版大众化与分众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图书出版大众化的浪潮。一次是二战后发端于美国的“纸皮书”热;另一次就是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的“畅销书热”。风靡一时的大众市场纸皮书售价特别低廉,通过报摊、杂货店、超级市场及其他大众流通渠道普及到每个家庭。正如法国的埃米尔·德·基拉尔登和美国的本杰明·H·迪所说的那样,即使廉价的报纸对大众化作出了贡献已成为事实,但更为重要的是使其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如果除去了二次大战后产生的大众社会化条件,也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这种‘纸皮书热"。”因为决定一个国家的人均出版量的主要因素在于可读人口,但可读人口并不等于读书人口,可读人口是潜在读者层。如果缺少刺激读书欲望的文化和经济环境,潜在读者层就不能显在化。支配这个相互关系的文化和经济条件的集中点,就是中等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率。②这就是纸皮书能风行战后的美国,而在法国却面临一种被拒之门外的危险的原因。从这一点上来说,图书出版的大众化受到特定的文化及社会环境下读者变迁的深刻影响。图书的第二次大众化浪潮源于19世纪末与“流行音乐”“名人榜”等并列提出的“畅销书”一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畅销书”的定义是:一个时期内,在同类书的销售量中居领先地位的书,作为表明公众的文学趣味和评价的一种标志。③因而“畅销书”是市场的产物,其最基本的原则在于以通俗性和富有亲和力的内容形式和具备一定超前意识的选题创意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20世纪90年代王朔的崛起可以看做是国内畅销书市场开始出现的标志。畅销书的标准化生产和全方位商业化运作的介入,使其在取得最大销售量、最广读者群和最大收益的同时引发了国内外理论界的诸多争论。从现实情况来看,迎合大众的现实需要和欣赏口味的内容与出版商推波助澜、声势浩大的宣传炒作攻势的“完美结合”使畅销书市场呈现新品迭出、快速淘汰的需求格局。以商业利益驱动的大众化追求必然导致图书选题及内容的娱乐化、快捷化和媚俗化,运作中的盲目跟风、以过度包装炒作代替原创性精耕细作。这些正是当今图书大众化趋势凸显出的弊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图书出版乐此不疲地追求大众化,其根源在于显性经济利益驱动。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图书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在13多亿人口的中国,一本畅销书如果能发行到100万册足以令出版界为之欢欣鼓舞,然而这个数量还不到全国总人数的千分之七。一部电视剧所拥有的电视观众数量远是它的几倍、几十倍。因而J·P·德索尔在《出版学概说》中也指出:“在美国,图书远没有真正地拥有大众——从任何意义上说都还没有”。④大众化最终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出版业唯一和必然的发展方向。正如清水英夫所说,大众读者的迅猛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人们对非大众化和个性化出版物的需求。于是大量西方批评理论著作的引进,“现代性研究译丛”“人文与社会译丛”等大规模译介热潮的出现,使得图书出版开始呈现大众化与分众化分庭抗礼的局面。一方面,这类书宣传发行费用低,市场虽然不大,却异常稳定和有效;另一方面,多种文化层次和多元文化结构组成的复杂群体对出版物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出版传播不仅要顾及传播范围的广度而且还要考虑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文化阶层对出版物的不同需求。图书作为传承知识与文化的精神载体,其中真正推动社会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的出版物正是文化、科技、学术、专业类书刊。所以,图书分众化的趋势更多的是强调在商业氛围中重现图书作为人类精神家园、文化载体的社会功能。二、新技术影响下的网络出版传播大众化与分众化所谓网络出版传播,是指出版者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借助互联网为流通渠道,将出版物向读者发行的社会传播活动。有学者将分众传播细分为两个阶段,初级的分众传播是根据媒介对于某些特定受众需求的判断而加以选择性地传播信息。媒介的判断常常带有主观性,当判断出现失误时,媒介传播就容易陷入死角,媒介的经营就直接面临着失败。网络出现以后,引导分众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受众的反馈可以通过互联网便捷地传达给传播者,传播内容可以及时调整,传播效果可以及时获知。这样的分众传播以受众的选择为标志,是一种较高级的分众传播。⑤因而网络出版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本质上是一种分众化的传播形式。其分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出版传播以点对点的方式面对具体的个人受众。第二,传统的出版资源以统一的数字形式融入网上信息资源数据库。读者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选择阅读范围,极大地提高了个性化服务的程度。第三,网络主体间呈现一种自主开放、互连互动的状态。传统出版主体的中心话语权被弱化,传授双方随时可以转换角色。这些都使得以互动和个性化为特征的“小众传播”和“点播”逐步普及。基于此,有学者称网络出版传播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5W出版”,即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与任何人、采取任何方式的出版。⑥网络数字化技术同时也为出版传播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互性使网络媒体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媒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版的个体化也是大众化的另一种表现,即出版传播主体构成的大众化。因而,从根本上说网络出版传播的大众化和分众化是新技术的产物。它要求网络时代的出版者更快、更好、更生动、更准确地提供个性化信息和多样化增值服务。可以想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内容、版面风格,甚至包括色调、版式的偏好订阅个人出版物,“私人数字助理”将为读者推荐不同的网络出版物,并在他需要的时候以其喜欢的方式呈现。三、受众审美取向日益差异化、导致书业市场的分众化需求从现实来看,出版市场大众化与分众化并存的格局将成为一个长期延续状态。 首先,经济收益是促成出版传播大众化的最根本动因。而分众化的趋势则是受到社会、经济两大因素直接影响。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导致受众的急剧分层。这一点反映为销售者与广告商对消费群的细分化诉求,从而直接导致以广告收入为经济命脉的报纸和部分期刊的小众化定位。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archives/publication/46561.html
2023-08-31 05:24:171

电子杂志营销的策略

一、心境接受策略 由于人们阅读习惯的原因,读者在阅读报纸和阅读杂志之间的心态是有差别的,阅读报纸更多的是获取信息,阅读杂志更趋向于休闲性。人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阅读一份自己喜欢的杂志。随着网络的不断深化,互联网突破了带宽的网速瓶颈,电子杂志也更具杂志特征。电子杂志采用的是下载的方式,这就方便了读者阅读的随意性,同时,各大电子杂志网站还设计出响应的下载软件解决网络传输的速度问题。如ZCOM网的ZCOM本身是有一款下载工具,具有强大的功能,登陆该网站可以实现多线速下载,根本上突破网速障碍。这样,电子杂志丰富的展示空间和展示形式得以体现出来。无论是视频、音频、动画、游戏包括各种方式都可以在电子杂志中找到最好的位置。有的电子杂志最大的广告承载空间可以达到50兆。这种网速瓶颈的突破和多种方式的融合体现充分迎合了网络人群的休闲阅读心境,使得读者得以在自由的时间内以一种主动阅读的心态接触电子杂志的广告,由此,企业采用电子杂志营销则可以更好地达成企业理念、产品属性与目标顾客认知态度的契合。根据广告研究的详尽可能性模型,在电子杂志这一媒介所创设的受众接受广告的途径中,受众以主动接受为主,容易受广告影响。在广告内容的设计和制作上,需要注重广告风格、广告意境与杂志总体风格的吻合,这样才能使读者对广告的产品产生良好的印象。在风格比较高雅的电子杂志上投放企业的形象广告,对扩大企业认知度,提升品牌形象有很大的效用。二、分众传播策略 ZCOM网的电子杂志制作之前,就通过对用户的下载行为、对页面的停留时间、关注内容等等多种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他的性别、年龄、地域包括爱好习惯。由此而形成了其分众策略。众所周知的是,杂志由于其自身的定位,往往针对的人群更为固定,广告投放也更为精准。根据接触点管理的原则,电子杂志营销需要利用杂志的分众化传播进行市场细分和有效投放。2005年1月,定位于高端休闲白领,以女性、摄影、美食、影视、音乐五个部分构成的《POCOZINE》杂志首次发行,当月的订阅量超过100万。由于杂志定位精准,加上发行量也能迅速跟进,在第二期杂志上,美宝莲就投放了10万元广告。此后POCO进一步推出以专业摄影为主线的知识性杂志《Interphoto印象》,以及以美食为号召的《Taste味觉》。这些杂志的推出,使特定的广告能有效传播到特定的人群那里,读者对广告的认知率非常高,同时,杂志市场表现颇为不俗,广告投放也不断增多。目前《POCOZINE》的单月发行量为610万,《印象》为320万,《味觉》的订阅量也超过了130万。分众传播策略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营销届的关注。善用接触点管理原则,利用电子杂志的分众化传播特点,使用分众传播策略,是企业营销传播资源整合的效果。而电子杂志由于其风格定位上对特定人群已经做出细分,因此,企业利用电子杂志营销将更理性地保证广告投放。三、互动沟通策略 电子杂志除了其以动态效果为主导的展示效果之外,可以实现网友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在阅读里可以直接插入游戏,并且可以让用户做一些娱乐,包括可以做一些交互性的广告。网络的互动性特征在电子杂志这一媒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电子杂志营销的另一大亮点。某国际日用品巨头一次性向阳光导航采购近千万张的阳光卡(阅读账号),在销售自身产品的同时,将这些阳光卡作为赠品送给销费者,由于这些阅读卡对消费者很实用,不少消费者为了获得阅读卡而购买了该日用品。另外,消费者获得阳光卡后,上网下载了阳光导航为该企业定制的阅读器,这家日用品巨头通过网络直接接触到了上百万的最终消费者,这家日用品巨头不但获得了用户的数据,还多了一个直接在网上接触消费者的渠道。企业运动电子杂志的互动性特征,在营销上使用互动沟通策略,还可以自行制作和传播企业电子杂志。企业电子杂志用多媒体的形式,融合视频,数码相片,卡通动画,音乐,制作成电子阅读物形式。在电脑中打开电子杂志,可通过上面的按钮控制翻页,音量大小,点击链接可进入相关网站。和传统的杂志及平面媒体比,企业电子杂志具有覆盖面广,读者细分准确,拥有庞大的读者数据库及精准的后台数据分析系统等优势。利用互动沟通策略进行营销,不仅使企业能够籍此建立顾客数据库,同时大量即使反馈的信息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监控、营销战略调整上作出迅速的举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走过以靠卖内容实现盈利这一不现实的路径,如今的的电子杂志已经形成靠强大的发行来拉动广告,创造利润。如POCO、Xplus、ZCOM三大平台就早已摈弃了靠卖内容盈利的经营方式,而是免费提供内容。电子杂志融合了多种营销传播的优势,这一媒介可以达成和广告主的紧密结合,已经形成发展势头。在如何利用人气以及如何挖掘电子杂志的商业价值方面,活跃在这个市场上的众多企业需要思考不同的电子杂志营销策略,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不同的模式对广告销售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
2023-08-31 05:24:431

作为整合传播策划的广告策划,其特性具体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整体行业描述自身发展状况和资源未来前景
2023-08-31 05:25:002

旅游分销商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叫旅游分销系统 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即“全球分销系统”,是应用于民用航空运输及整个旅游业的大型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GDS,遍及全球的旅游销售机构可以及时地从航空公司、旅馆、租车公司、旅游公司获取大量的与旅游相关的信息,从而为顾客储供快捷、便利、可靠的服务。 问题二:旅游供应商、分销商和旅行社之间的关系,旅行社属于什么类型的营销商,旅游分销商具体指哪些? 苏州青旅三三旅游给您解答这个问题。 旅游供应商、分销商和旅行社 之间最大的联系纽带就是产品,旅游供应商把旅游景点、宾馆酒店、交通、购物等旅游要素整合打包研发成产品,发放给分销商。分销商再通过一系列途径,比如一些散客分销平台等等,旅行社可以再这些平台上报名。所以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在一个地区,某一条散客线路,不管客人在哪个旅行社报名,都会流入到旅游分销商那里,接受旅游供应商的产品。 但是目前旅游产品分为短线、长线、出境,还有团队。之间还有交集,比较复杂。有时候直接是同一家旅行社担任着旅游供应商、分销商的角色,直接旅行社-客人的模式。有时候,也会出现几级代理。 问题三:旅游产品有哪些分销渠道类型?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直接分销渠道:是指旅游企业在其市场营销活动中不通过任何一个旅游中间商,而直接把旅游产品销售给旅游者的销售渠道。 旅游企业----旅游者 直接分销对供应商的好处: 简单、额外销售机会、快速反应、增加利润、控制力强  直接分销对顾客的好处: 控制力、节省时间、准确度高 缺点: 就是推广面比较有限,人力有限。 2、间接分销渠道:是指旅游企业通过一个或多个旅游中间商向旅游者推销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 旅游企业--旅游代理商---旅游批发商---旅游零售商---旅游者 多级分销渠道 旅游企业--旅游零售商---旅游者 一级分销渠道 间接分销对供应商的有利之处 拓宽销售网点?不需管理费用的推销队伍 间接分销对顾客的有利之处: 服务方便 缺点: 价格比较贵 问题四:哪个旅游分销价格比较优势 销客多微分销比较有优势。不管是在价格还是性能上。 问题五:旅行社分销系统有什么用? 如果是一个独立的分销系统可能用处不大,一般分销商资源都是通过旅行社自己的线下渠道或者其他渠道获取的。 现在旅行社最难得的就是C端用户,有了C端用户B端的分销商自然而然也就有了。那么B端用户想分销产品的时候如何才能更加方便的联系你呢?这个就是我刚刚说的重点,独立的分销系统用处不会很大,但是当它有了自己的一个入驻平台之后,这时候他的效果就会很明显的图片出来,这种模式可以说是B2B2C,现目前如果是自己去开发一套这种系统没有几十百把万估计是拿不下来的!不过现在市面上了很多的旅游cms系统,我们可以选择具备这种模式的系统,系统要支持B2B2C、B2C、O2O且源码必须开放的就可以了!相信这种旅游cms系统也不贵,最多几千块钱就能搞定! 问题六:旅游分销平台是干吗的 这样的分销平台很多的,关键是你要熟悉你们当地的旅游圈子,不然你不会知道有谁在做这个事情 问题七:旅行社同行分销系统是什么 旅行社同行分销系统是指,旅行社行业的一款分销软件,通过这款软件去发展分销商。目前比较火,最多人使用的旅行社分销系统有【mcmore】大品牌的旅行社分销系统。 问题八:什么是旅游营销渠道 5分 指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生产商在识别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其所能提供的目标市场并设计适当的旅游产品、服务和项目,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的过程。 旅游营销的整合传播与分众传播 问题九:旅游批发商与组团社 地接社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50分 简单地说,批发商是提 *** 品的,包括了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狗娱; 组团社就是组织当地的游客去目的地旅游的旅行社 地接社呢就是旅游景点当地的旅行社,接待组团社带来的游客。 问题十:如何成为阿里旅行供应商,或者分销商,需要什么? 成为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需要的条件 (一)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部门颁发的真实、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并获第三方认证通过; (二) 确认接受《VIP采购平台服务协议(线上签署) 》、《正品保障服务规则》及《支付宝服务协议》,注册成为阿里巴巴中文网站用户并开通支付宝账户,使用支付宝服务; (三) 提交以下相关证明文件并获得阿里巴巴认可: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 中国商标权证书(商标受理通知书)或者商标权人授权证书; 4) 商户授予联系人申请和使用阿里巴巴VIP采购服务的证明文件; 5) 其他阿里巴巴认为需查验的信息。(根据商户经营类别的不同查验不同的信息)
2023-08-31 05:25:101

互动传播在实战中的应用?

楼主有没听说过摄众传播,我看了一下,其实和互动传播有异曲同工之妙:摄众传播,英文单词为"Engagement Communication"以媒体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传播沟通方式的创新去摄服你的目标受众,让受众愿意与你的品牌进行互动沟通,让他在获得良好品牌体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让品牌占有他的时间,最终潜移默化地将品牌或产品的价值植入他的心中,这就是摄众传播的核心理念。形成原因现如今,人们对信息摄取的渠道越来越宽泛,在当下无孔不入的信息轰炸环境之中,无论是上百版的报纸,24小时播出的广播、电视,还是在公交车、路牌房屋墙角等等,无处不在的讯息来源使置身于消费时代的现代人已经沦为了“资讯海洋中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有研究表明,受众对任何一种信息传播的关注兴趣取决于5秒钟的时间,如果你不能在5秒钟的时间之内让你的目标受众对你的信息产生兴趣,那么,受众的下一个关注点可能就会落在你的竞争对手身上。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我们的传播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历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到后来的分众传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人们迫切希望把自己的视线从浩瀚如海的信息包围中“摄取”出来,最大限度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体时间。这是摄众传播形成的内在原因。 另外,摄众传播形成的外在原因在于传媒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推动传媒环境的变化,因而也必将导致相应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化。新的传媒环境将会提供更加有效的方式与受众沟通,并最终让受众对其品牌或者产品产生兴趣和信任。理论背景新一代营销传播趋势作为一种新的营销趋势, 摄众传播的到来源自于强烈的市场发展驱动。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 营销传播走过了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众传播的时代, 营销者向消费者进行信息传播时不考虑受众的差异性, 以大众传播工具和方式进行信息轰炸;第二个阶段是整合传播的时代, 营销者开始考虑到消费者兴趣的差异化并对传播的信息和工具进行整合。目前已开始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摄众传播的时代,有效传播的关键就是如何将消费者的视线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包围中“摄取”出来,最大程度地拥有他的时间,以更有效的方式与他沟通,并使他对品牌/产品产生信任与兴趣。六大方略方略一 媒介创新:媒介不再只是载体,媒介也是内容方略二 跨界互动:构筑全方位的媒体势能方略三 娱乐元素:让品牌充满活力方略四 受众创造:让受众思想成为品牌的一部分方略五 循环扩散:推动信息进入自我扩散方略六 媒体共振:让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共谋者关键点一、传递的信息价值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动机。这种动机指的不仅是功能性的满足,而且是超越功能需求的更深层次的内心冲突,我们称之为“消费者洞察”。二、产品所能提供的使用价值是否能够聚焦到一个解决消费者心理冲突的独特利益上,从而让消费者体验到一个可以长期驱动他对品牌偏好的独特品牌价值,我们称之为“品牌远景”(品牌核心价值)。三、品牌所采取的沟通方式能否打动消费者,我们称之为“摄众意念”。比如是否运用更加巧妙或有趣的方式让消费者轻松接受。四、对新的或传统的沟通渠道进行有创意的运用,把摄众意念融入消费者生活。我们称之为“联通计划”。相关影响1.不断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受众充分的具备了对信息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因此,受众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追赶潮流的心态,驱使他们搜寻新鲜事物,了解新鲜事物,并最终成为新鲜事物的消费者。在摄众传播中,传媒把大量的有效信息不断地涌入目标受众的大脑,刺激目标受众的潜在需求和欲望。用丰富便捷的信息不断地满足目标受众的“猎奇”心理。就目前而言,中国移动推出的“动感地带”品牌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成功摄众传播案例。它把年轻人作为品牌的目标受众,根据他们的需求不断地更新完善品牌特性,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被品牌所“摄服”。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传媒本身会在受众“求新”心理的驱使下不断树立新的有影响力品牌。2.不断诞生新的平民化偶像摄众传播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受众本人,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每个人。过去我们说榜样这个词,现在我们说偶像。其实谁才是真正的榜样,真正的偶像?答案就是那些具备“摄众”影响力的人。而且,这种影响力会越来越暴发于平民身上。例如选秀活动,不管是超女还是快男,他们拥有的感染力绝不亚于那些当红明星,他们的成功无疑是“摄众传播”所给予的。所以,“摄众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告诉我们,平民化偶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会愈演愈烈。在这样一个信息繁杂的眼球经济时代,谁得到了目标受众的眼球谁就得到了整个市场。
2023-08-31 05:25:571

电视剧《小敏家》评论有哪些?

电视剧《小敏家》评论有:1、编剧不行,很多台词过于拖沓且无聊。选角不行,富二代艺术生没有一丝潇洒自在的劲,学霸找了个一看就是学渣的人来演。2、又是中产阶级的伪中年焦虑,那种动辄几千上百万的家底,没有月收入不过万的普通观众的屁事儿!3、第一集对话特别的琐碎,拖拉,特别是周迅和黄磊见面后在车上那段对话。4、一群不痒也硬挠的中年人,全员都离了婚的剧。所有配角的人设仿佛都是为了配合男女主而特别设定的。人设、情节都很土很狗血,房子依旧很大,角色依旧不接地气。5、挺欢乐的剧,陈卓说和小敏的恋情像谍战片,hhh既视感太强了。
2023-08-31 05:26:052

视频推广的发展趋势

1、网络媒体优势多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有着信息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将传统媒体的二维形式,转换为多维形式,有效的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使得宣传效果更广、更具针对性。网络视频可以将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可重复性观看,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从传媒的技术发展角度看,首先网媒视频的普及使用弥补了消费者从传统媒体无法获取的内容数据库查询和精确搜索缺陷;而传统电视领域不可能接受网络短剧通过网络媒体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内容形式2、网络用户忠诚度高据资料显示,电视并不能集中人的注意力,电视观众40%的人同时在阅读,21%的人同时在做家务,13%的人在吃喝,12%的人在玩赏它物,10%在烹饪,9%在写作,8%在打电话。而网上用户55%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做任何它事,只有6%同时在打电话,5%在吃喝,4%在写作。也就是说相对传统媒体,网络用户的专注度更高。并且网络用户都有着自身的浏览习惯,对于网络宣传可以很好的掌控,易于锁定受众群体,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3、视频推广宣传成本更低相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宣传成本低,宣传面积更为广泛及有效。并且延伸性更好,用户随时可以了解到更为详细的资料。其次网络媒体更容易操控,信息变更更为快捷。可以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所需的资料。4、网络视频推广发展专业化道路及多媒体传播如今已经从大的门户网站发展到今天风起云涌的专业频道、专业网站,以及为很多的专业机构量身定做的网站。还有大家比较关注的BBS,博客,贴吧,今天又有新的形态出现,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从媒体的传播方式来说,我们说网络媒体实际上走过的路和大众媒体、一般媒体走过的路不尽相同,也是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然后到分众传播。网络视频传播的功能有点不一样,首先解决了硬盘空间的共享问题,我们说联网首先解决了资源问题,就是对空间的共享。其次解决的是计算能力的共享。我们说这叫功能共享。网络视频是一个高层阶段,就是进入了社会真正进步这样的层面,实际上就是媒体功能和网络传播的结合。这样一些传播方式和传播功能,构建了新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也就是信息社会-“OVP网络视频推广”。
2023-08-31 05:26:301

广告媒体什么?

一、媒介即艺术 “媒介”一词在很多场合下被频繁使用,当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媒介”会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含义。对“媒介”在各种情况下的含义做出统一的定义是十分不明智的。著名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他是站在媒介内容的使用者的角度说出这样的定义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是从受众的角度,而是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媒介:“媒介即艺术。”艺术的定义和媒介的定义一样,是含义丰富而又充满争论的焦点,笔者曾经在论文中发表过如下观点:“艺术是一个符号化的信息传递过程。”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使用了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美术有美术的符号系统,音乐有音乐的符号系统,影视有影视的符号系统。同时艺术又是一个信息的传播的过程,是艺术家对信息编码,欣赏者对信息解码的过程。从艺术的角度说“传播是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说“艺术是一种传播”。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也曾提出过“艺术传播”的概念。 媒介在艺术上不仅包括诸多门类的艺术样式,比如报纸包括了文学的样式,广播包括了音乐的样式,电视又包括了美术和音乐的样式等。媒介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样式,是一种具有独特符号系统的独立艺术。媒介的符号系统包括了意识形态,媒介经济,社会效应,传媒伦理等。意识形态在媒介的符号系统中不可避免,媒介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约束。媒介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走向产业化,文化被用来经营,文化也开始直接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媒体要生存就会考虑经济的问题。社会效应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媒介经济起作用,比如收视率的高低,然而社会效应不仅仅指人们接受信息的行为,同时还包含了使用媒介后的心理效果和行动效果,媒介所十分关注的自身“美誉度”常常和此直接相关。传媒伦理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道德审判”,当新闻事件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媒体常常善于给出自己的判断。上述的四种符号被艺术化地隐含在媒介传播的信息之中,当受众接受信息本身的同时,它们也在对受众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媒介的符号系统是媒介成为艺术的本质所在,它们被新闻素材所承载,同时它们传达着新闻文本之外的信息,这种信息通常是深层的,是具有“能指”的符号所蕴含的“所指”。 受众的媒介素养决定着受众对信息的解码过程,媒介素养越高,解出的媒介艺术符号也越多。就好比普通观众和美术评论家同时欣赏一幅画,美术评论家往往能解读出更多的隐含信息。笔者认为媒介素养的提高首先要理解媒介的艺术符号系统,要对意识形态,媒介经济,社会效应,传媒伦理等如何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其次要作积极的受众,主动地使用媒介,有效地利用媒介延展我们的感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媒介信息的轰炸。在后现代的语境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在新媒体技术花样百出时,人们更难于找到自我的方向,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干扰,提高媒介素养变得很有必要,对媒介的艺术化解读能有效地提高对媒介的洞察力,成为积极的受众能把我们的信息通过媒介反馈给传播者,完成传播学意义上的“双向流动”。当然,媒介素养的提高还有赖于受众个体的文化素质和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研究在媒介理论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二、 媒介与文化 媒介在以往的社会分类中可以被划入文化的范畴中,文化与政治、经济常常被人们并列使用。究竟什么是文化,对文化的定义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对媒介的讨论中,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传播特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说中国有茶文化,在客人进门之后给客人上茶,主人表示礼貌,客人也这样认为,那么上茶这种方式就传播了特定的信息。文化具有了传播特性,不仅仅使文化本身可以在有相同文化的社会中传递,同时也促使符合此文化的信息的传播。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想使传播更有效,就要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因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精神层面上的,它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信息刺激人们的感官,引发人们的知觉,参与人们的意识,这一系列的心理学过程都投射出文化的影子。传播者和受众的交流如果建立在相同的文化基础上,那么交流就变得容易,认同感加强,话语方式高度一致,情绪情感易于共鸣。从艺术符号学的角度说,文化是编码和解码的催化剂。 文化对媒介来说是“水”,媒介对文化来说是“鱼”。上文论述了文化的重要性,而媒介对文化的反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没有鱼的水缺少活力,媒介给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暂且不讨论是先有文化还是先有媒介的问题,但就电子媒介对文化的作用谈几点看法。首先,电子媒介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更替。比如通过各种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这在传统媒体的时代是很难做到的。文化的传承也因为媒介的长期存在而更加容易,但媒介的兼容性和多变性也加快了文化的更迭。第二,电子媒介在文化的塑造上毁誉参半,比如一些影视剧作品用脱离生活的幻想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潜意识中改变了观众的价值观。第三,电子媒介在新媒体技术中变得更加深入文化。生活中的角落都开始被各种新媒体占据,手机、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网络电视、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深入我们的文化,文化被媒介占据,好比水中的“鱼”越来越多,看上去鲜活,却没有足够的“水”来滋养,导致文化草根化,文化同质化,文化快餐化。第四,跨文化传播在媒体的帮助下大行其道。各个不同的文化群落分享着对方的文化产品,好莱坞大片像一把利剑横扫全球,而中国电影在美国却影响不大,这和媒体的实力是分不开的。第五,受众在使用媒介的方式上影响文化的发展。受众被动地使用媒介,则低俗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加大,受众如主动地使用媒介则会强化原来具有的文化,受众在指导下使用媒介则能发展文化。 媒介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对社会的影响正逐渐加大。随着媒介产业化的进程,和媒介的广泛使用,对内容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媒介自律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对媒介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媒介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直接渗透到媒介的文化产品中,受众对文化产品的理解很难达到传播者的批判高度,在一方面加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对文化在传播者中的依存也要进行考察。传播者不仅要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要与时俱进地对文明进行传承和发扬,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媒介工作者在媒介泛化的时代要注意发掘新的好的文化来充实媒体的内容,用新媒体的发展带动文化的繁荣。传播者对受众的媒介使用尽量给予指导,可以做好内容的分类、分级和专业分发,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而对媒介的文化需求进行反哺,促进文化高雅化,文化多样化,文化深度化。在内容的制作上谨慎运用意识形态,媒介经济,社会效应,传媒伦理等媒介艺术符号,用合适国情的意识形态指导制作,保证良好的社会声誉,坚持正确的伦理,引导大众舆论,合理发展媒介经济。媒介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文化素养的内容之一,媒介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主力,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终究是要被社会被大众所抛弃的。文化不仅对大众传播影响深刻,同时也影响着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媒介工作者的重视,因为新媒体提供了传播转型的可能。 三、 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传播学经常被人们分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类。大众传播被人们用来指对大范围人群的传播,人际传播用来指小范围的人们互相之间的传播。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正逐渐走向分众传播,“分众”传播正向人际传播过渡。新媒体的出现促使了媒体内容的级数式增长,人们可以从互联网等媒介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信息在受众中可以是不相同的,获得个性化信息的受众可以使用新媒体发布他们自己的信息,最终这些信息可能被若干个人获得,受众同时也变成了传播者,而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人际传播的小范围和个性化的特点。大众传播很好地发展了宣传理论,因为传播者是信源中心,向外辐射信息,而人际传播在宣传实践中常常会对信息造成误传,影响宣传效果。但人们对重要信息,比如国家大事,还是有了解的愿望,所以在人际传播模式日益兴盛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权威的媒体来获得重要的信息。对媒体而言,保持信息的权威是主要的新媒体战略,同时注意信息的个性化和及时性。对权威信息发布的媒体来说,发布此信息的高峰时刻是大众传播,其余时刻可能的是人际传播的模式,媒体正处在一个状态多变的时代,在大众传播的模式和人际传播的模式中共生。 大众传播对媒体来说也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究竟有多少人在收看电视节目,不是电视台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固定标准。大众传播相对于人际传播而言,受众人数较多,但这时的大众传播和过去的大众传播时代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某一财经新闻播放的时候,受众人数较多,但大部分都是对这期财经新闻感兴趣的观众,而不是像过去在很少的选择余地中的被动收看。这时的大众传播可以称为“分众”传播,它更多的带有人际传播的影子,人际传播的理论也方便地进入了这种传播模式的研究中。传播的对话性质在新媒体中大大加强,这就让媒体具有了更大的人际传播的色彩。人们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用任何方式和任何人进行交流。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快地成为了主动的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进行能动的控制,同时反馈信息。人们在人际状态下会更关心信息的来源,对媒介的真实性要求同时加强。 人际传播对媒介来说曾经是以电话的应用作为典型例证的。人们通过电话这种技术可以进行远距离的人际传播。
2023-08-31 05:26:411

低成本构建强势品牌?

品牌,谁都明白它的价值,但对那些“曾经沧海”的企业来说,赚钱还是赚品牌,一时难以选择。谁都倾羡于品牌蕴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如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赚快钱”年代,要想精心培养和经营一个百年品牌,显然是个问题。如果有一些方法,既在企业的经营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同时又能不断形成企业的品牌建设,对企业的成长形成拉力,那一定是能为广大企业主所接受的。这种方法就是:品牌建设低成本传播策略。充分用产品传播或者产品线途径传播产品的传播力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传播方式,在行业产品严重同质化(功能)的时候,产品的个性差异反倒是良好的传播方式。产品放在消费者手中,能真实地感觉并对之作出相应的判断,其喜好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品牌的忠诚。使产品形成传播力,我们就需要在产品所附信息上作文章。一个好的产品其基础是品质而不是概念,首先要在品质上形成差异,它是产品附着信息传播的保证,消费者在体验产品后总是会作比较分析来决定喜爱程度。品质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功能、设计、概念、包装等,要保证传播力,信息的差异化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你可以针对消费群传递一些独特的使用功能;吸引眼球的产品包装等等,使你的产品率先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媒介即信息,产品本身便含有丰富的信息,直接影响购买力度,同时也能形成鲜明的个性和独有的风格,能促进和帮助使用者对品牌作出更多了解,从而形成深刻印象。人们甚至能根据产品的个性与风格,判断出是什么品牌的产品。这就是产品力所带来的结果。“索爱”手机独特的造型附加上独特的“音享”概念,将其品牌的内涵表现无遗,以至于人们一看见外观就知是“索爱”的产品。公关传播公关是永远的低成本传播利器,甚至有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说法。公关除了协调政府、社会公共关系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传播渠道——新闻媒体。媒体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舆论平台,影响着大量的阅读者。如何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直接关乎品牌信息到达的受众面。媒体公关不是简单地发发广告或宣传软文,而是要策划和利用一些事件、人物、话题与媒形成共同的关注点,让企业自然地被推为行业中的活跃分子、领军人物甚至是意见领袖。重在表现品牌的社会责任感、行业使命感和诚信程度,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企业,从而建立对品牌的信赖。这里有一个角度和尺度的把握,特别要注意不要让聪明的消费者有“炒作”的感觉。同时,媒体也是双刃剑,它也能带来危机,所以在企业内部必须形成媒体培训机制(尤其是相关领导人员),以防范公关危机的发生。分众寻找目标进行传播,锁定特殊群体在企业的发展承受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分众传播是品牌传播中能节约成本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当你还不具备对你定位的所有消费者广而告之的时候,不妨对你定位的那些最有价值的消费者进行品牌转播。充分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让一群人去影响另外一大群人。也许效果不尽人意,但你至少已经影响到了你认为最具价值的一群人。根据“二八理论”,也许这部分人已经实现了你设定的80%的市场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分众不等于目标受众!选择分众传播一定要“找对人,找对路”,这需要你对锁定的消费群体的信息来源渠道和媒体接触习惯作详细的分析了解。笔者曾服务的一个卖儿童玩具的企业进入上海市场时,投了一个促销广告。常规是投放在少儿频道,但经我在卖场终端的观察,发现大多是老人带着儿童来购买玩具,而且选择品牌的权力都在老人手上(样式的选择在儿童)。于是,我建议他们主要在戏曲频道(相对广告成本较低)投放广告,一段时间后,销量果然稳定上升。这虽然是一个特别案例,但足以说明分众针对性传播的重要性。关注新媒体传播,新媒介形式,新媒体资源另外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式,就是新媒体传播,这是时代进步产生的新传播课题,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互联网和未来的手机媒体,它使我们感觉到了世界离我们如此之近,这绝对是未来的主流传播方向和方式,也是企业最具开发低成本传播策略的价值平台。只要你认真地关注和研究新媒体,你就一定能找出适合你的低成本传播途径,比如说你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使你的品牌或产品永远是第一时间、第一位置出现在搜索者的眼前。在搜索引擎最早出现时,笔者曾经建议山东一家专门从事大葱、生姜、大蒜等调味农副产品出口的企业,利用搜索引擎来帮助销售,结果是30个关键词、10万元的成本,换来了5000万元的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0%.诸如此类的传播平台如博客、游戏、下载、e-mal、个体定制新闻等等,都是很好的低成本传播选择的方向和途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的手机媒体,中国的手机与互联网用户的比例为3.6:1,决定了未来互联网是以手机而不是以电脑为中心,决定了手机能成为与电视分庭抗礼的媒体。这么大的信息承载量的传播平台,能找不到一个低成本的传播方式吗? 06年新浪主导的万人开博,人人皆博都是一个现场,里面蕴涵大量商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传播方式。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一亿,位居世界第二,其中30岁以下的用户人群占70%,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庞大群体是任何品牌都不可以忽视的。在这个“有容乃大”导致“我型我秀”的世界里,你总是能用独到的想象、准确的判断、专业的创意等手段,找到最好的低成本传播策略。对于品牌的低成本传播,如果说人群是核心,那么新媒体就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023-08-31 05:27:031

全媒体环境对社会传播的过程要素产生了什么影响?

朋友你好,全媒体环境对于社会传播当中的过程要素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让民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印象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文艺形态,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全媒体环境下,综艺节目生产、创意、消费呈现新特征,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节目形态创新,为观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面对全媒体环境,一些综艺节目制作者认识不够,还只是在做内容平移,即把电视综艺原原本本搬到网络端,互联网思维还没有渗透到内容制作中去。我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最重要改变,是人们对信息获取效率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在所有互联网信息中,用户最喜欢的是新闻和资讯,哪怕这些信息可能“浅”和“碎”,他们看重的是在短时间内获取极大信息量。这也提醒我们,观众的需求提高了,综艺节目需要足够有营养、更加有内涵,才能吸引今天的观众。现在这样的产品还不多,这恰恰是未来发展空间所在。网络综艺发展打破原有评价体系,不再唯收视份额马首是瞻。全网络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呈现出两大变化。一是精致化呈现。以前,电视台一直在同一时间段争夺收视人群、占领收视份额。现在,因为可以点播、下载、移动观看,综艺节目从同一时间争夺电视观众变成全时段争夺所有用户空闲时间。要在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供制作更加精致的节目。二是垂直化细分。5年前对于用户和收视人群的界定是80后、90后、00后这样的年龄划分,现在更多则是说唱迷、朗读迷、文博迷,即细致化的分众传播。只有通过垂直化、细致化的突破,综艺节目才能实现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突围。
2023-08-31 05:27:131

旅游营销策划方案应该怎么做较好

旅游营销的整合传播与分众传播:1、旅游品牌整合营销仍然是旅游营销的主导形式:旅游品牌整合营销,是旅游营销的主导形式,主要以旅游形象的整合为核心,进行形象传播,以旅游吸引力的驱动结果,实现旅游产品的购买,达到旅游销售的目标。雾灵山庄将旅游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系统(TBIMC)从实战的角度划分为品牌塑造、品牌包装、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四个步骤。2、旅游营销的分众模式正在成为旅游营销的有效支撑结构:分众模式,要求对旅游产品进行细分,以细分的产品,对应细分的市场需求,通过分众的渠道,选择分众媒介,进行分众传播,最后实现细分市场的有效营销。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是以品牌为载体,对大量的旅游信息进行压缩,形成凝聚,并以品牌整合所有的产品,形成统一形象结构的过程。
2023-08-31 05:27:231

上海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怎么样?

上海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是2003-11-0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亿创街1号406房之197。上海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106755568606D,企业法人王黎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上海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广告业;。通过爱企查查看上海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2023-08-31 05:27:311

体育与大众传播媒有什么关系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社会,体育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离不开体育。社会越发达,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就越密切。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吸引社会注意力,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体育节目可以刺激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扩展资料一、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表现有以下几点:1、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2、 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3、大众传播媒介是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4、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5、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6、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7. 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8.体育运动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新闻战的争夺内容二、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负面影响表现有以下几点:1. 大众传播媒介推崇锦标主义2.大众传播媒介使部分观众远离体育参与3.体育传播媒介的性别歧视4.体育传播媒体对体育暴力的追逐影响社会安定
2023-08-31 05:27:426

碎片化时间是什么?

碎片化时间是工作生活所呈现出的零碎时间段。“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碎片化”已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个不同领域中。时代背景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2023-08-31 05:28:072

当代数字媒体主要有哪些风格?

数字媒体主要包括哪些媒体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传播特性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 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 2.传播内容海量化 3.传播渠道交互化 4.受传者个性化 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编辑本段精确化特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应该把数字媒体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属于纯粹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属性,不仅仅能进行大众传播,还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化传播。 1.精确化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极端化的产物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化,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最初是绝对的大众传播(即完全不考虑信息接收的对象,直接把信息洒向最广泛大众的传播),后来演变为分众传播(将信息接收对象按其特征和喜好等进行一定的划分,再进行相应信息的传播)。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一方面传播媒体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 相关书籍,而另一方面,针对特定读者群的传播又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专。随着媒介和受众的共同发展,分众传播开始进入到一个极致阶段,即精确化传播阶段。 分众传播极致化发展的阶段,即传播由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到面向特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阶段。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相对应,即是精确化传播阶段,也是现代传播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而且多样;传播技术非常先进,且具有“一对一传播”、“交互性传播”的传播特性;媒介组织能和它的受众(客户)保持一对一互动,受众能较易获得个性化信息,并能通过先进的媒体及传播技术经济地、方便地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2.数字媒体的精确化传播 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特性决定其传播对象的细分化,甚至开始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量身定制和传播,这就使得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得到越来越细的划分,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传播。 (1)传播内容个性化。内容供应商将一部分生产内容的功能分出来,进行节目的社会化生产,这不仅使数字媒体的节目数量大大增加,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增加了一些个性化很强的增值业务,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多彩。 (2)传播者推出个性化服务。数字媒体的传者,有着高效性、易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符合精确传播特点的信息传播特征。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优先推出用户最喜欢的节目频道,争取取得最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经营专业频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专业频道细分市场大小顺序,逐步推出更多专业节目。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频道,以节目质量取胜,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3)传播受众个性化。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即数字媒体的信息接受者或消费者,他们是数字产业链的终端用户,与模拟时代的观众有着明显区别。个性消费的特点表现在受众对数字媒体业务的消费上。用户与前端运营商不再是广泛单纯的广播式关系,而演变成一种密切的信息服务供求关系,数字媒体的服务也不仅限于新闻与娱乐节目服务,而演变成建立在宽带互动基础上的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综合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节目,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享受其他的个性化服务。 (4)传播形式个性化。数字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数字媒体的出现,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音乐、网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双向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数字电影的普及,使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三网合一状态下,用户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IPTV交互式网络点播、进行网上冲浪,享受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服务。
2023-08-31 05:29:021

广告走向分众化的表现及原因有哪些啊?

广告史老师的问题都是没答案滴 死心吧
2023-08-31 05:29:112

数字媒体主要包括哪些媒体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我也不知道啊U0001f602
2023-08-31 05:29:202

数字媒体的特点有哪些

数字媒体主要包括哪些媒体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传播特性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2.传播内容海量化3.传播渠道交互化4.受传者个性化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编辑本段精确化特性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应该把数字媒体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属于纯粹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属性,不仅仅能进行大众传播,还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化传播。1.精确化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极端化的产物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化,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最初是绝对的大众传播(即完全不考虑信息接收的对象,直接把信息洒向最广泛大众的传播),后来演变为分众传播(将信息接收对象按其特征和喜好等进行一定的划分,再进行相应信息的传播)。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一方面传播媒体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 相关书籍,而另一方面,针对特定读者群的传播又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专。随着媒介和受众的共同发展,分众传播开始进入到一个极致阶段,即精确化传播阶段。分众传播极致化发展的阶段,即传播由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到面向特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阶段。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相对应,即是精确化传播阶段,也是现代传播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而且多样;传播技术非常先进,且具有“一对一传播”、“交互性传播”的传播特性;媒介组织能和它的受众(客户)保持一对一互动,受众能较易获得个性化信息,并能通过先进的媒体及传播技术经济地、方便地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2.数字媒体的精确化传播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特性决定其传播对象的细分化,甚至开始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量身定制和传播,这就使得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得到越来越细的划分,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传播。(1)传播内容个性化。内容供应商将一部分生产内容的功能分出来,进行节目的社会化生产,这不仅使数字媒体的节目数量大大增加,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增加了一些个性化很强的增值业务,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多彩。(2)传播者推出个性化服务。数字媒体的传者,有着高效性、易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符合精确传播特点的信息传播特征。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优先推出用户最喜欢的节目频道,争取取得最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经营专业频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专业频道细分市场大小顺序,逐步推出更多专业节目。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频道,以节目质量取胜,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3)传播受众个性化。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即数字媒体的信息接受者或消费者,他们是数字产业链的终端用户,与模拟时代的观众有着明显区别。个性消费的特点表现在受众对数字媒体业务的消费上。用户与前端运营商不再是广泛单纯的广播式关系,而演变成一种密切的信息服务供求关系,数字媒体的服务也不仅限于新闻与娱乐节目服务,而演变成建立在宽带互动基础上的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综合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节目,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享受其他的个性化服务。(4)传播形式个性化。数字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数字媒体的出现,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音乐、网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双向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数字电影的普及,使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三网合一状态下,用户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IPTV交互式网络点播、进行网上冲浪,享受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服务。
2023-08-31 05:29:291

分众传媒与合众传媒有什么区别吗?

我只见过分众传媒,写字楼都有它们的广告点
2023-08-31 05:29:393

怎么整理碎片化的信息和碎片化自己的想法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商品是一个坚硬的头部,而海量的、零散而无序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了一条长而细的尾巴。将长尾上的个性化需求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商品还要大的市场。什么是碎片化  “碎片化”,本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2023-08-31 05:29:471

有谁知道碎片化生活的含义是什么,最好举个例子

1、碎片化生活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的生活。2、举例:①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②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3、碎片化含义“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而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的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说多元化的一个体现。4、碎片化产生的原因①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21世纪后,我国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把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强化了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碎片化现象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呈现为碎片化现象,也引发着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整个网络传播呈现为碎片化语境。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所说,“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③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碎片化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是传播者从事传播活动的主要依据。
2023-08-31 05:29:561

如何解读碎片化生活方式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2023-08-31 05:30:043

网络新闻传播审批制的特点是什么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的传播媒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应运而生。网络新闻媒体,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借助互联网发布新闻和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站点。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 Hose MercuryNews)创办,开创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它的发展历程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着重谈一下它的特点。网络新闻传播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吸引那么多眼球,与它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一、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避开假新闻不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是最强的。它的制作过程不及报刊,电视那样复杂,所以记者可以对才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同步报道。报纸的时效概念是用天计算,电视是以小时,而网络出现后,时效竞争的单位缩短到分钟。如中美关于加入WTO谈判的报道,和讯网是全球最先发布谈判成功的消息媒体,并每隔10分钟或5分钟更新一次。二、无限性。我认为网络新闻的无限性表现在数量多,内容杂,来源广,载体多样化。每天全世界发生的新闻事件成千上万,相对于报刊版块和电视时段的有限性,网络媒体就体现出它优越性了,可以通过超链接,阅读世界每个角落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杂主要是说囊括了各方面的信息,如财经,体育,娱乐等。网络新闻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优点于一身,使新闻的报道手段更具综合性、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三、可储存性。报纸的储存性会因时间久远纸张的磨损而减退,电视的储存性较差。而当受众在网上阅读到赶兴趣的新闻时,还可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另一方面,如果某家新闻网站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报道,或者针对某个专题开设相应的专栏,对同一事件积累了大量的新闻信息,那么,感兴趣的人就可以通过搜索和浏览以前的新闻,了解整个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四、选择性和互动性。针对一个新闻网站若干不同种类的信息,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选择新闻、天气、体育、股市行情、等最新消息,不再像报纸,电视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反馈是传播的一个重要过程。传统的报刊杂志开辟了读者来信专栏,广播电视开通了热线电话,但这些反馈的及时性就比较差了,网络新闻却实现了真正的互动。许多新闻网站通过E-mail、BBS和讨论组等方式,读者和网站之间可以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反馈更快捷,通畅。如新浪网在大部分新闻后面都设有评论,直接点击即可发表言论。网络新闻传播以它丰富及时的传播内容,开放性的传播方式,多媒体个性化的手段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但它本身也存在几大不足:如缺乏严谨性,深刻性,权威性。此外,垃圾信息,错误信息层出不穷,广告五花八门。总而言之,网络媒体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虚假新闻与社会责任缺失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海量信息、瞬时信息、及时传播、互动参与是它的显著特征之一。BBS、博客的普及更是让普通人也能发布和转载新闻,网络传播已呈现分众传播的态势,当今世界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但是,鲜花和毒草并存的现象是存在的。相对而言,网络媒体虽然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眼球,但其公信力却不及传统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是网络新闻的硬伤之一。日前人民网传媒频道、《新闻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推出“2005年十大假新闻评选”活动。推出2005年度发生的十五篇候选假新闻。这些假新闻多数都是传统媒体首发的,也有网站首发,但是网络媒体的迅速转载、大量传播可谓推波助澜,影响极坏。这种现象并非目前才风行起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站一直作为假新闻传播的温床而存在。小到花边新闻,大到盖茨去世、布什要卖掉夏威夷等等大“新闻”,虽然这种新闻的事后解读颇具黑色幽默的意味,但新闻道德、公信力缺乏却让网络新闻的传播价值打了折扣。网络假新闻的有害性在于它违背了新闻以真实性为第一属性的原则,让公众无法行使知情权。网络假新闻侵犯网民知情权,是对网民的愚弄和玩弄,它将影响和误导公众的表达权,造成失衡的社会价值取向并影响健康的社会舆论,而且一旦假新闻被揭露,受众会因为被愚弄而产生失落感。网络假新闻侵犯网民知情权最大的危害并不在于假新闻本身,而在于它会影响公民对社会事务和社会价值的正确判断,即不能通过知情权正确地行使公民的其他人权。它表现在远离事物真相,由此进行的判断便得出错误的结论。这种危害显而易见,没有知情权,公民的言论自由权、选举权、参政权都是一句空话,也无从对自己和社会的种种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基本权利的丧失可谓贻害无穷。网络假新闻的有害性还在于它损害了网络媒体服务承诺,虽然网络新闻基本上是免费的,但是免费不等于可以提供虚假资讯。免费的服务同样有规范的服务承诺,并有履行服务承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免费不等于免责,更何况网络新闻可以延伸有关的收费服务,或者为其他的增值服务提供了人气基础和消费的可能。网络新闻必须担当社会责任,这是网络所具有的媒体属性所决定的,自由传播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规范网络传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是一个责任社会所必须的,也是保障网络媒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一。网络新闻的恶俗化倾向网络新闻的阅读方式有几个基本特征,即快餐化、个性化、私秘化、猎奇化等。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文本阅读的几个特征。网络信息浩如烟海,这些特征本无可厚非,但是网络为了迎合网或者说诱导网民,在内容的价值取向往往媚俗直至恶俗。随便找一个例子,以 2005年12月22日新浪网首页为例,涉及“性”和与之相关的标题就有三十九处,而在同一天的新浪新闻中心首页里,涉及性话题的题目有四十一处,其中有“嫖客讨嫖资被卖淫女丈夫等多人打死”、“色校长摸肿女生胸部”、“女画家用乳房作画(图)”、“青年勒死12岁少女后奸尸”、“少女拿医院处女证明卖淫”、“退休干部强奸熟睡女房客”、“8老农施小惠先后诱奸8名幼女”、”13岁少年网络卖淫5年”、“男干部嫖娼,女干部做甚?”、“视频性爱挑战法律道德(图)”等标题。其他网站的状况又如何呢?在同一天的TOM.COM、网易、搜狐上,虽然“性主题”不如新浪多,但也是热辣香艳,看得出也是网站刻意推出的卖点。乱花渐欲迷人眼。虽然“性”新闻只占了网络新闻的一小部分,但网络新闻体现出来的低俗的新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却让人忧虑。一方面我国对舆论导向管制严格,一方面网络信息俗不可耐,与提倡先进文化的主流新闻背道而驰,似乎网络新闻并不在有效监管之下。中国的网络新呈现出严重的低俗化倾向。网络舆论与网民的参与目前,网络新闻和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强大力量,其中有一些网络舆论直接改变了事件发展的进程。著名的孙志刚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就是实例,网络舆论直接影响了事件的发展方向。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对一位参与防治“非典”的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了。”就在2005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讲道:“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这些例子显示了互联网的独特影响力已经渗透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新闻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互动性,这也是它挑战传统媒体的最大法宝之一。网络新闻不仅有事实的报道,往往还有网民发表言论的空间,这就极大地拓展了新闻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奉送的话语权也是网络新闻的卖点和看点。举个例子,“中央调整黑龙江贵州湖南重庆四省市一把手”这条新华社新闻自2005年12月24日17时01分在新浪网上登载之后,到2005年12月26日14时26分为止共有网友留言1752条,其中既有热情的鼓励和希望、也有建议甚至意见,一条时政新闻就有如此的反响,中国网民的参政热情可见一斑。网民的积极参与使网络新闻超越了文本新闻的简单含义,它让网民不仅看了,而且还可以发表看法,发表的看法还能让别人看到。这在某种形式上类似于卡拉OK,更突出了个体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在传播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深刻意义。但与此同时,网络编辑对网民的留言抱矛盾心理,既爱又怕,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网民留言一方面吸引了网民,增加了网站点击率和影响力,一方面编辑又害怕过激或不当的言论出现在网页上而招致官方的处罚。所以,网络编辑既要鼓励网民发表意见,又要随时监管网页,删除不当言辞。即便如此,百密一疏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面对这些现象,你可以用“哎,这就是网络”来涵盖它,但不规范并不是网络的根本属性,也不应该是它的卖点和商标。构建网络新闻的价值标杆网络新闻有必要建立一定的价值标杆,网络传播的内容和社会影响力都要受价值取向的约束,逾越这个标杆就代表着出轨,就意味着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文化水准、道德观的主动放弃和颠覆。怎样建立这样的价值标杆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政府监管、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外,网络和网民必须要做到严格的自律和他律。虽然网络是自由的,但网络的自由绝不能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毒化了社会风气和公民道德感,起到了负面的效果,因此也就是侵害了社会大众的权利。所以,网络媒体不能够散布假新闻,不能对抗主流价值观和公众利益,当然也不能侵害个体利益。政府的管治和监督必不可少,除了制定相关的法规之外,对待网络新闻所产生的纠纷还可运用相关的法律手段。只有在法律条款的框架之下,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对网络安全的监管不仅仅适用于对政治导向、淫秽色情、恶意黑客等传统意义上的监管,还应该扩大到网络舆论动向和常规新闻的价值导向等方面,并适时提出相应的对策。网络媒体自身在生产网络新闻的时候应该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网络新闻可以是吸引人的资讯快餐,但这种快餐不能添加有害的添加剂诸如大量的虚假、色情和暴力等等,快餐的原料也不能是人工合成的,必须取自天然,它应该是新鲜的、天然的食品。还要强调的是网络编辑的责任。编辑什么样的新闻和编辑者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有密切关系。提供大量阴暗资讯的人,其自身的思想境界大概也是比较阴暗的。而好的文化产品润物细无声,对公共利益来说,也是善莫大焉。网民在网络上的作用举足轻重。中国网络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网民应该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对信息的品味开始有所要求,当网民的修养和品味真正提高以后,网络新闻的整体风格就会有所改善。另外,网民要珍惜自己的话语权。因为网民也是公民,在网络上话语权也不能随心所欲,任何谩骂和涂鸦都不会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真正的轻松,只会恶化公共环境而已。所以,建立网络新闻的价值标杆迫在眉睫。网络传播特点分析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2023-08-31 05:30:121

如何更好地适应信息碎片化时代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商品是一个坚硬的头部,而海量的、零散而无序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了一条长而细的尾巴。将长尾上的个性化需求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商品还要大的市场。什么是碎片化  “碎片化”,本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2023-08-31 05:30:451

立法碎片是什么意思?

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2023-08-31 05:30:531

商丘市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怎么样?

商丘市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是2006-06-05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京路东方苑西院二排。商丘市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403789179705P,企业法人楚忠良,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商丘市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业务。在河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17700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737家。通过爱企查查看商丘市分众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2023-08-31 05:31:001

数字媒体方面的专家都有谁?具体在哪个领域

数字媒体主要包括哪些媒体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传播特性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2.传播内容海量化3.传播渠道交互化4.受传者个性化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编辑本段精确化特性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应该把数字媒体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属于纯粹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属性,不仅仅能进行大众传播,还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化传播。1.精确化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极端化的产物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化,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最初是绝对的大众传播(即完全不考虑信息接收的对象,直接把信息洒向最广泛大众的传播),后来演变为分众传播(将信息接收对象按其特征和喜好等进行一定的划分,再进行相应信息的传播)。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一方面传播媒体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相关书籍,而另一方面,针对特定读者群的传播又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专。随着媒介和受众的共同发展,分众传播开始进入到一个极致阶段,即精确化传播阶段。分众传播极致化发展的阶段,即传播由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到面向特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阶段。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相对应,即是精确化传播阶段,也是现代传播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而且多样;传播技术非常先进,且具有“一对一传播”、“交互性传播”的传播特性;媒介组织能和它的受众(客户)保持一对一互动,受众能较易获得个性化信息,并能通过先进的媒体及传播技术经济地、方便地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2.数字媒体的精确化传播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特性决定其传播对象的细分化,甚至开始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量身定制和传播,这就使得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得到越来越细的划分,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传播。(1)传播内容个性化。内容供应商将一部分生产内容的功能分出来,进行节目的社会化生产,这不仅使数字媒体的节目数量大大增加,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增加了一些个性化很强的增值业务,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多彩。(2)传播者推出个性化服务。数字媒体的传者,有着高效性、易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符合精确传播特点的信息传播特征。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优先推出用户最喜欢的节目频道,争取取得最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经营专业频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专业频道细分市场大小顺序,逐步推出专业节目。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频道,以节目质量取胜,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3)传播受众个性化。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即数字媒体的信息接受者或消费者,他们是数字产业链的终端用户,与模拟时代的观众有着明显区别。个性消费的特点表现在受众对数字媒体业务的消费上。用户与前端运营商不再是广泛单纯的广播式关系,而演变成一种密切的信息服务供求关系,数字媒体的服务也不仅限于新闻与娱乐节目服务,而演变成建立在宽带互动基础上的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综合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节目,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享受其他的个性化服务。(4)传播形式个性化。数字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数字媒体的出现,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音乐、网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双向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数字电影的普及,使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三网合一状态下,用户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IPTV交互式网络点播、进行网上冲浪,享受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服务。
2023-08-31 05:31:091

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的前面一句是牢牢把握什么?

正确舆论导向整句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这句话出自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十三五”时期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其中突出强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新时期,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应该怎样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祝华新。手机成为社会舆论形成场所“东方之星”长江倾覆、天津危化品仓库爆炸,微博几乎成为所有突发事件的第一落点;根据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达6.5亿,“9·3”阅兵当天,截至中午12时,微信端用户讨论量就多达15亿条;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的客户端,吸引了大量政府客户入驻;上海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南方报业的“并读”和“南方+”等势头强劲。“新闻传播版图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变化,相当程度上,社会舆论在中国人的手机上生成。”祝华新认为,微信的普及,降低了网络表达的门槛。根据腾讯分享数据,微信用户阅读公共账号内容,20%靠订阅,80%靠朋友圈的分享。“今天的内容传播进入‘分众传播"和‘关系营销"的时代,‘通稿"式的新闻发布已不能包打天下。”祝华新说,从内容传播到舆论形成,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十三五”时期社会舆情压力加大2009年,沈阳小商贩夏俊峰和妻子在马路上摆摊被城管执法人员查处,夏俊峰与执法人员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切肠刀刺死城管队员两名、重伤一名。广大网民把目光聚焦在摊贩的家庭,社会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直到一家都市报记者提着花篮敲开夏俊峰杀死的那两个城管队员的家门时,人们才得知他们与夏俊峰一样,属于弱势群体。“消解网上的负能量,说到底是要解决好网下的问题。健全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祝华新对于网络中“剑走偏锋”的舆论这样分析。“如今我国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会更深刻,加上互联网的放大器作用,舆情压力会更大。”祝华新说,“十三五”时期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尤为必要。进一步改善网络生态《建议》提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对此,祝华新建议,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可以从进一步改善网络生态入手。祝华新认为,除了某些网络犯罪行为,网上的负能量是一种相对现象,正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导网民传播正能量,一是网络传播行为需要依法规范,网民只能在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范围内行使表达权、监督权;二是要加强对网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养成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误传和轻信,学会理性讨论,以包容的心态展开交流对话;三是弘扬主流价值观,包容多样的前提是恪守底线,爱国主义、遵纪守法是网民和公民必须敬畏的底线。在网上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正能量对冲负能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喇叭多,事实少”,是自媒体的先天不足。祝华新说,互联网自媒体的力量一度被高估,仿佛几亿网民就是几亿“公民记者”,但在马航失联、司法案件、医疗事故这样具有较高专业门槛的事件中,仅仅依靠网民七嘴八舌是难以还原事实真相的。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和专业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保障新闻事实和专业分析的供给,及时回应网民关切,为网络信息去伪存真。祝华新强调,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听取和考量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声音。主流媒体应注意均衡地照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尊重甚至主动“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让各方利益的代表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于合作博弈中求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2023-08-31 05:31:181

网站是第几媒体

第四媒体。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化运作后,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和空前普及。200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10亿。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1997年后很快被约定俗成为“第四媒体”(the fourth medium,即报刊、广播、电视之后新兴的媒体)。互联网融合了媒体传播和通信(包括即时通信),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组织传播、个众传播等几乎所有的介质传播形态。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还具有媒体传播的新特性:网络媒体新闻和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易于复制、便于检索、超文本链接、自由、交互、易逝性、易改性等特点。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传播所能达到的境界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般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使文化传播呈现了一个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态势,这正是后现代的典型特征。 
2023-08-31 05:31:411

网络学习平台具有什么功能?常用的有哪几种功能?目前国内国外的移动学习现状?急求!!!

考试功能:1、支持多端口多平台在线考试,与多平台无缝对接2、人脸识别、音频视频监控、禁止切屏等智能防作弊技术,保障每场考试的公平。3、强大的判卷分析功能,多维度多方面数据分析设置,一键生成分析结果4、考试性能稳定,超大并发,有过多次业内罕有的百万规模考试经历培训功能:1、在线课程、直播教学、评论点赞、互动答题、打卡签到等强大的培训功能2、多类型课件支持,图文、文档、视频、音频及站外链接任意选择3、一键设置课程关联考试,实时记录学时进度,学员学习状况一目了然4、兼容并包强大的成员管理系统,适用于大中小型企业培训学习。
2023-08-31 05:31:503

如何理解新媒体传播核心是数字媒体

钱霜叶同学你好 哈哈哈哈哈哈
2023-08-31 05:32:003

体育传播的途径?

任何传播,都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个众传播这三种类别,万变不离其三。体育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是从大众传播到小众或者个众,因为大众媒体是主导。体育传播,传播可以变成从个众和小众开始,再扩散到大众。因为,每个人,每个社群都能成为媒体,向世界传播自己的声音。未来的体育大众传播会被分解,由无数社群传播组成。
2023-08-31 05:32:092

DV的传播意义是什么?

  DV的传播价值  [b]一)[/b] 十年前,人们提起DV还不知道是何物?可是今天,如果你在大街上采访,随便问一问那个人,大家都知道DV是小型摄像机,是“掌中宝”。去年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搞了一次DV故事征集,一个月内收到了6000多部DV节目,在今年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征集的DV作品中竟然有200多部来自于农村,投稿年龄最大的一位78岁……  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2003年DV在我国的增长率是35%;2004年是50%;2005年是59%;2006年将达到65%以上。这就是今天的DV,这就是DV在中国传播的结果。  DV传播的渠道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传播,另一部分在校园、酒吧、小区等一些公共场所传播。如果分界的话,2000年以前主要在酒吧、小区和专业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电影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传播。近几年DV则大步走向媒体。  影视媒介是目前DV传播中最有效也是最权威的渠道,它将DV传播从人际传播推向了大众传播。每年都有大量的DV作品在各种各样的作品展示中从地下浮到地上,大量的业余DV爱好者也从未名变成有名。像最早开办DV影像栏目《家庭录像》的北京电视台,曾经月收DV作品上百部。后来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上海电视台的《DV365》,江西电视台的《多彩DV》等等都曾创造过“收视率的奇迹”。更使人们欣慰的是,全国使用DV影像开办栏目的电视台已经达到了一百多家。像浙江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都创造了“神化”般的收视率。  [b](二)[/b]  今天,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网络也成了DV传播的一个主要渠道。2002年初,一个以写实主义的手法讲述清华校园夜谈生活的DV短剧,《清华夜话》就是通过网络,成为各校园bbs上的热门话题,并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由于网络具有开放的信息平台,对信息的海量要求使其包容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个人的影像作品当然也是其的需要。甚至有一些民间影像发烧友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构筑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尼葛洛庞帝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的个人影像发布开始显山露水。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网络带宽的进一步提高,可以想像,网络将是进行DV大范围传播的最佳媒介。现在,你在网上可以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看到社会各个阶层人创作的各类DV节目。笔者曾经好信地在网络上搜索了60分钟:从DV电影电视剧到纪录片;从“搞笑”节目到DV公益广告;从家庭录像到幼儿园的“宝宝大赛”,真是比比皆是。其中在《中国纪录片网》上,还能看到几十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纪录片,这些节目的点击率每天都在上千次以上。而且像《DV俱乐部》、《三杯水DV网站》、《DV同盟》和部分大学网站里,都能看到数量不等的DV节目。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旦这种 “个性化”的影像工具被用来展示自己的时候,这些DV爱好者就会寻找展示的平台,当他跨不进或者预计电视台不会播出的时候,首选就是互联网。现在甚至有的DV爱好者,直接就是为网络拍片。  [b](三)[/b]  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被称为“高度信息化”阶段。在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手机参与大众传播,目前正愈演愈烈。我们都知道,手机是高科技下的一种通讯工具。作为通讯工具,参于普遍意义上的传播是理所当然的。而手机作为大众传播的新渠道,甚至被称为“第五媒体”,就多少让人有点始料不及。比如新华社四川分社与四川联通合作推出了“手机报”,上海文广集团与中国移动联手推出“手机电视”流媒体业务等。北京有一家由影视学院毕业生组成的DV工作室,从2005年10月起,开始为互联网和中国移动拍摄和提供DV“幽默”视频,每个短片不超过30秒。这些“搞笑”的DV节目都是用于手机下载、发送使用的。而且某广告公司一次要求订购1000部。创作人员预计,手机彩铃的高峰期一过,就是“手机的视频”时代,那个时候DV的传播作用将会有更广泛的发掘。近几年我国的手机拥有量呈井喷式发展。2005年8月底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手机用户已达到3.7亿户。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如此大的交流空间,必然会给DV持有人和DV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传播和展示平台。而这些“微型短片”,国家电视台是不会派出专人去拍摄的,这也许就是DV在大众传播中的另一个发展契机。现在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已经出现了,这些媒介由于存储量的限制,所以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播出“长节目”,因而DV短片自然会成为主力加入其中,这也许就是手机DV参与大众传播新形式的实际应用。  [b](四)[/b]  在电视台、互联网这些现代化传播工具面前,酒吧、校园的传播似乎该到了淘汰的时候了,其实不然。笔者近日专门去了几个5年前播放过DV片的酒吧,惊奇地发现,酒吧传播非但没有被大量的现代化传播所取代,反而越发规范条理了,其中E酒吧还把周一到周日预计播放的DV片公告出来。而每天来到G酒吧的人,大都是一些养“高档”犬的爱好者,他们播放的DV片,也都是自己家里拍摄的爱犬,其中一个表现藏獒的DV片,竟然连续放了4天,酒吧达到了座无虚席。在H酒吧的一个角落里,我也看到了DV片在播放,所不同的是,这是几名车友在观摩上海车展的光盘……在目前的中国,酒吧似乎更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它代表着一种小资的情调,某一个话题,某一个喜好会使他们聚在一起,观摩自己喜欢的影像,议论这部分“小众”喜欢的话题。因此“酒吧DV”不是一个能让社会各个阶层都会受到影响的场所;但酒吧播放DV,也决不会因为DV的“越来越大众化传播”而消失。正如,包亚图,王宏图等人认为的“我们今天的‘酒吧",全盘继承了西方十九世纪以前‘沙龙"的德行,和20世纪酒吧的酸劲儿,因此,它带有浓郁的‘伪自由,真等级,假交往"特征” 。DV作品在这样的空间传播,极大地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要,如果说几年前在酒吧播放DV是表达一种“时尚”,那么今天酒吧人看DV就是一种切实的需要了。  [b](五)[/b]  “想拍就拍”是DV人展示个性,展示自我价值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扩展就是播放、传播,达到寻找自我。今天,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广泛,DV发挥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的DV,已经远远超越了实物意义上的DV,它已经成为独立电视人、纪录片爱好者的代名词,我们如果站在相互作用理论的立场上,那么与DV发生相互作用的便是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受传者——观众。因而DV作为诸多传播工具中的一种,会以它自身的特性扮演着主流媒体所不能替代的角色。无论是电视传播,还是网络发表,或是手机展示,DV都是以影像视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尽管DV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其它传媒形态(工具),但DV的传播价值不可小视,在分众传播越来越广泛的今天,社会尤其需要DV的介入,传媒人更需要对DV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2023-08-31 05:32:191

如何从语言策略看城市形象构建

 1 何谓媒介语言   媒介语言(media discourse)是媒体向受众呈现社会现象与传达社会文化意义的载体,是媒介研究的重要内容。媒介语言同语言既有共性又有区别。语言是人际沟通的语言符号,主要指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的语言交流活动,即人们之间的对话、书信。狭义的语言分为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媒介语言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形态,是用于大众传播的符号,是信息与娱乐的表现方式,其内容涵盖广泛,也有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之分。视觉语言除了文字以外,还有色彩、图片、动画、雕塑等多种形式。听觉语言除了话语之外,还有音乐、背景音效等多种形式。这些媒介语言形式大都与现代媒介技术、传播方式密切结合,在媒介技术的发展下不断产生新的形态与传播方式。   2 何谓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城市形象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城市形象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   3 媒介语言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曾指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1]”大众传媒因其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的特性,一直是塑造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利器,极大地影响着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时代背景下,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品牌的核心,是提高地方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媒介语言中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更是彰显自身魅力的捷径,因而日益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如今,我国各级政府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实践几乎涵盖了一切大众传媒,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等等。而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则突破了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在传统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宣传报道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对国家和地区的形象塑造和宣传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   4 媒介语言环境下的河南城市形象现状   媒介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媒体向受众呈现社会现象与传达社会文化意义,它通过大众媒介有选择性地“提示” 现实环境中的客观变动而构造出符号化的信息环境,它是人们感知现实世界的中介。最早发现媒介语言这种隐性功能的人是李普曼,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借用柏拉图的“洞穴人”寓言,对媒介语言的隐性功能作了绝妙的象征性阐释。他认为媒介语言把受众看不到的“背后的东西”投射到洞壁上,形成影像,而受众便借助这些影像去感知真实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媒介语言社会中,人们看到的不是实物而是它的影像,而这些影像都是由媒介语言符号呈现在他们面前的。[3] 若符号世界未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现实世界,或只是提供单面的、不健全的新闻,甚至是以扭曲和错误的方式提供了一副虚假的现实世界景象,这样的话,过多地接触“新闻”(那些非常的、不正常的、反常的事件)可能会使受众者对于”社会究竟什么才是通常的、正常的、合乎常规的事情反而知之甚少。[4] 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现实世界形成错误的或扭曲的看法。不可否认,河南城市负面形象的形成正是一系列媒介事件推波助澜的后果。河南上蔡艾滋病村、洛阳大火、河南人天津扎针事件,这些接二连三的报道构建了一个闭塞无知、野蛮愚蠢者的形象,而河南本地媒体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的缺位和失语,更给了外地媒体进行解读操作的空间。由于外地读者对河南的情况不甚了解,为了简单明了地告知新闻,外地媒体在报道此类负面消息时往往不约而同地冠以“河南”二字开头,诸如“河南艾滋病村”、“河南蟊贼”等,这种媒介语言使得外地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就将艾滋病和蟊贼同河南画上了等号,使之成为了河南的代名词。平面媒介通过词语刻画河南城市形象,而视觉媒体诸如电影和电视则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使河南人的形象更加具体化和直观化,例如冯小刚电影《手机》中的严守一、《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和《落叶归根》中郭德纲饰演的劫匪,以及众多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都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这种负面的河南人个体形象可能具有偶然性与戏谑成分,但若众多影视作品中都不约而同地显示河南形象的负面因素,则不得不说偶然中有必然的意识倾向成分。就这样,河南人一次次被动地成为剧中的丑角,媒介受众通过媒介语言对这个地域进行窥探,并经由自己的想象进行加工,进而以讹传讹推波助澜,于是被旁观着的河南城市集体负面形象被逐渐定格,正如勒庞所指出的:群体通常很容易受人暗示。最初的提示,通过相互感染的过程,很快会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情感的一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定事实。[5]就这样,媒介语言与其受众者无意之间完成了一次河南城市负面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5 媒介语言环境下城市形象的传播   5.1 植入式隐性传播   媒介隐性传播虽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但其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不可小视。城市形象的植入式传播早已出现,其中尤以影视剧等文学作品的传播为主。但在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植入式隐性传播策略也应该纳入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在传统的影视剧植入之外探索出新的植入媒介和值入方式。   (1)电影与微电影传播:电影与微电影都是城市形象推广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了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呈持续上升趋势,电影产业的良好发展现状对于推广区域文化价值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2011年由洛阳菁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创的3D动画电影《牡丹》以“和平、正义、反毒、励志”为主题,讲述了百花之王“牡丹”历尽种种磨难,最终战胜邪恶、贪婪的“罂粟”,率领百花走出百花谷,终将美丽的花朵带给人间故事。这部3D动画电影的中国元素丰富,体现出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给观众带来视听和心灵震撼的同时也供给观众提供了一次奇妙的中原文化之旅,并且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还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成为推广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城市形象的里程碑。   2014年1月7日,由洛阳北方易初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开年首部微电影《夫妻游戏》首映礼在北京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成功举行。这部微电影是由台湾新锐导演陈正道执导,台湾知名演员蓝正龙、新生代女演员尹航担任主演,芒果台主持人杜海涛等著名演员倾力加盟摄制。这部微电影主要讲述了夫妻爱情保鲜秘决、如何让平凡的婚姻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的故事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爱情观。伴随着这部微电影的热播,投资方洛阳北方易初集团旗下的大阳CHOK时尚欧式情侣车也随之热销,企业产品畅销的同时也带来了洛阳企业品牌认知度的推广和提升,与此同时,企业所在地洛阳的城市形象也得到了有效传播。尽管微电影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对于城市形象传播而言,微电影最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于“微电影+广告”的新型传播方式。与传统的影视剧植入相比,微电影制作周期更短、费用更低,表现更为集中,且凭借着丰富的故事情节、高端的制作水准而引人入胜,往往易被大量分享、转载和评论,成为城市形象推介的有力工具,而河南城市恰恰可以把握这一机遇进行尝试,这不仅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推广传播,亦可向大众展示河南城市的创新与变革,摆脱河南城市固有的传统、保守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2)动漫传播:动漫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途径。动漫植入式广告也是新媒体广告的一个重要创举,它依托动漫爱好者群体为基础,通过特定的条件,在动漫中的适当时间和适当位置出现城市场景从而构建城市形象并将其推广。而动漫也就此升级为一种新型城市形象媒介语言。动漫世界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所营造的 “虚拟世界”, 它能够带给动漫观众不一样的体验,使观众在动漫中获得娱乐和享受,使得动漫广告成为一种极其优秀的体验式营销方式,在这方面,河南省已有城市进行了此种尝试,例如洛阳动漫《小破孩儿》中就通过动漫故事展示了洛阳的风土人情、山水美景,此外,“洛阳才子动漫系列”之《洛阳纸贵》、《苏秦刺骨》等原创动画片都对传播河洛文化,传播城市形象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如同微电影广告一样,动漫植入性广告尽管涵盖面广,却尚未有系统的城市形象的广告,因此不妨将整个河南城市背景移植到动漫中,让基数庞大的动漫爱好群体能在漫画中获得关于河南城市形象的直接感受和体验,从而心生向往。   5.2 跨媒介沟通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进行受众细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之下,任何一种传播手段都不足以覆盖绝大多数受众群体,因此,要想使城市形象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这不仅需要在媒介选择方面做到全方位、多渠道,更需要各媒介间的相互沟通和配合。新媒体的涌现和高速发展不能彻底动摇传统媒介的地位,二者各有所长。新媒体虽然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参与度著称,但在权威性和公信力方面仍远远不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且大众传媒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习惯性选择,资源雄厚,经验丰富,其对国家和地区的形象塑造和宣传仍然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河南城市形象的推介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新、旧媒介形态的传播优势,以优化的媒介组合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5.3 多层次分众传播策略   传统媒体立足于“大众传播”。而以微博、微信、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要求对受众进行细分,从而实现更精准和更高效的传播。城市形象传播的受众广泛,具体可以分为城市市民、外来务工和求学人员、消费者和投资者等不同层次,各个层次群体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关注点和媒介语言使用习惯也各不相同。受众的差异性与多元化决定了在选择传播媒介语言时必须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递。   6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各级政府亦非常重视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创新和发展,城市形象的媒介语言塑造与传播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学界对城市形象传播的理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从媒介语言传播角度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着重从媒介语言理论角度阐释河南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策略,以期对河南城市形象的媒介语言传播策略的优化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u30fb芒福德著,倪文彦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罗杰u30fb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美)Walter Lippman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美)沃尔丁u30fb赛弗林,小詹姆斯u30fb Wu30fb坦卡特著,陈韵昭译.传播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5](法)古斯塔夫u30fb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5.
2023-08-31 05:32:271

碎片化的反义词

碎片化的反义词是集成化、整合化。“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碎片化”已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个不同领域中。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2023-08-31 05:32:351

如何解读“碎片化”生活方式?

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
2023-08-31 05:3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