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致良知简单解释

2023-09-07 12:37:17
共1条回复
gitcloud

解释: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

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扩展资料

现代的“致良知”

人之良知是天赋本性,是作为万物之灵特有的品质。

有个故事,说王阳明的一个门生在某夜抓到一个贼。讲了一大通良知的道理,却遭到贼的耻笑,说:“那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阳明门生一时语塞,憋得面红耳赤。天气闷热,大汗淋漓之时,灵机一动,建议贼脱去外衣。贼还算顺从,一件件地脱,直至脱的只剩内裤,再也不肯脱了。

门生问贼为何不再脱,贼面露害羞之色,门生大喊一声:“这,就是你的良知!”

再坏的人也不可能良知完全泯灭,也有良知发现的时候,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阳明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传习录》答欧阳崇一)”

致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相关推荐

致良知的解释致良知的解释是什么

致良知的词语解释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词语解释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结构是:致(左右结构)良(上下结构)知(左右结构)注音是:ㄓ_ㄌ一ㄤ_ㄓ拼音是:zhìliángzhī。致良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引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二、网络解释致良知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关于致良知的成语格物致知关于致良知的词语良家子良弓无改良师益友良莠不一良辰吉日天假良缘良工苦心三致志格物致知致知格物关于致良知的造句1、阳明学的真精神在阳明,而阳明根本精神在“致良知”。2、《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最终归于致良知。3、如果没有“良知”与“致良知”则外部世界就没有意义。4、其哲学思想贯通综合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与王心斋“格物之学”,提出“诚意修身说”;5、第二部分:王阳明认识论思想的内容——“致良知”,包括认识的来源和标准、主客体关系、认识过程、认识与实践。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致良知的详细信息
2023-08-31 08:28:201

致良知什么意思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歼则乱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人物介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为曾经筑室于会稽氏档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盯指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致良知
2023-08-31 08:28:271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好坏等。“知行合一”是指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实践。
2023-08-31 08:28:442

致良知出自哪里

此句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辩证说明“知行合一”理论。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刻。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只会说不会做,这也是阳明当时极力批评的现象.扩展资料:知行合一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2023-08-31 08:28:591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正确理解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内涵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三大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心即理,意即良知天赋、人性本善,无心外之理、心外之物、心外之事。但如果对此的认识只限于良知天赋,想当然以为自己是天生的圣人,便容易认情为性、恣意妄为。知行合一,意即人的道德实践应是天理良知的自然展现,任何不符合天理良知的行为皆因私欲而起,人应当时时克除私欲。知行合一,是对歪解“心即理”的后学的紧箍咒,读来朗朗上口,但容易被当成口号空喊。基于这样的担忧,王阳明晚年着重提倡“致良知”。王阳明曾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知,致良知既是阳明心学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逻辑终点。“致良知”三字,看似简单,但初学者要真正全面理解“致良知”的内涵,尤其是“致”字,却并不容易。王阳明曾说:“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里的“致”,可解释为“推广扩充到”。如人有孝心,可及于父母公婆;人有爱心,可及于他人甚至于小动物;人有进取心,可及于正当的事业乃至体育运动。从字面上来看,“致良知”是最简易的工夫。但事实上,王阳明曾指出:“人孰无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可见,致良知也是最难的工夫。若不肯“致”,即便良知天赋,也只是一种浪费,也只是个愚不肖。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眛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也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 既然良知天赋,则圣愚的差别就在一个“致”上。普通人若能切切实实地致自己的一分良知,便离圣人近了一分,致自己的十分良知,便是十足的圣人。
2023-08-31 08:29:151

什么是致良知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出处:《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白话译文: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 是良知。”解释:“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扩展资料现代的“致良知”人之良知是天赋本性,是作为万物之灵特有的品质。有个故事,说王阳明的一个门生在某夜抓到一个贼。讲了一大通良知的道理,却遭到贼的耻笑,说:“那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阳明门生一时语塞,憋得面红耳赤。天气闷热,大汗淋漓之时,灵机一动,建议贼脱去外衣。贼还算顺从,一件件地脱,直至脱的只剩内裤,再也不肯脱了。门生问贼为何不再脱,贼面露害羞之色,门生大喊一声:“这,就是你的良知!”再坏的人也不可能良知完全泯灭,也有良知发现的时候,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阳明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传习录》答欧阳崇一)”致良知的现实意义在于,在日常事务中不断地践行良知。抛开日常事务,良知就没有着力处,也就没有什么良知可致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致良知
2023-08-31 08:29:481

致良知的意思

致良知的意思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语出《孟子·尽心上》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去扶,知道遇到小偷要去抓。韩寒《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对错,因为人本来就具有知善知恶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所以大人会看利弊,而不是分对错。但是,良知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对错的。王阳明曾做过这么一件事。
2023-08-31 08:30:051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达到有良知良能的程度。前提是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
2023-08-31 08:30:328

致良知的意思是什么?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工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 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2023-08-31 08:30:481

(二)致良知的概念和意义

王阳明心学有两个重要的理念和智慧,第一个是“致良知”,第二个是“知行合一”。今天先说说致良知。 什么是致良知呢? 致是找回,恢复的意思,致良知就是找回良知,恢复良知。这里的良知和良心是有区别的。良知包括良心,范围更广,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那么,孟子说的良知是什么呢? 所谓良知,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与生俱来的,对是与非的判断,对所有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正确的认知和看法。这让我想到那句;“人之初,性本善”。 可能会有人疑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小孩子就不需要正确引导了吗?不需要教育了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还是有很多颠倒黑白,不道德和违法乱纪的人呢?还是有很多人被各种欲望蒙蔽了呢?沉浸在各种烦恼和痛苦之中呢? 孟子说过,那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外界万事万物的干扰和污染,原本是一面干干净净的镜子,最后被蒙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灰尘。 也就是说,很多人从小到大,没有人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没有形成正确的独立的判断标准,没有人去教会他“怎么正确的做人?”,就像稻盛和夫经常问的一句话:“作为人,何为正确?”一样的。 只有我们知道了怎么正确的做人,有正确的思维,正确的心,就知道怎么正确的做事了,这就是“用正确的思维做正确的事,是符合万事万物的规律的,符合道的,做事一定会成功的”。 到此先总结一下,致良知,就是找回良知,清楚的知道反映万事万物的真实的客观状态,能够准确的判断是非对错。 其实,致良知也就是道家讲的达到“道”的境界,佛家的能够“成佛”的境界,所以,儒家,道家,佛家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达到良知,达到道的境界,回归内心。 所以,一切都要向内求,每个人内心藏着巨大的宝藏,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这颗潜藏已久的被覆盖的心,把注意力放在我们的自己身上,保持专念,保持注意力集中。 致良知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呢? 第一,更有智慧,能够明辨是非 有了智慧,能够明辨是非,当我们面临任何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该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 人生到处都是选择,需要我们学会去筛选各种信息,去做各种判断,努力虽然很重要,但是选择更重要,如果选择错了方向,再怎么努力,也是在错误的方向努力,最后肯定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第二,能够慧眼识人 致良知能够让我们有一双慧眼,知道正确做人的标准。通过看一个人做事的方法,他的行为举止就能够判断他会不会做人,然后避免我们被骗,被上当。 对于找对象也有好处,能够知道哪些人是真心的,哪些人的假意的。还有做老板,做管理者,都需要这样看人的能力。 第三,了解宇宙规律 不断的致良知,不断的明心,净心之后,就会看到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包括人类的整个发展规律,让我们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活着,心胸更加开阔。从而,不会让我们因为眼前发生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而丧失信心,变得沮丧,然后放弃。 真正达到致良知的人,始终都是活泼开朗的,积极乐观的,没有任何烦恼和痛苦的,不管面对什么艰难险阻,都是心态平和的,就像那些圣人,修道成功的人,佛陀一样的。 第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 不断的致良知,我们的智慧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控制自己,有定力,有正确的思维模式。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被各种情绪所影响,就能迅速做出判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面临新知识的时候,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不会畏惧困难,而是深入专研,集中注意力,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2023-08-31 08:31:081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那是什么意思啊?

1、王阳明将自己的思想总结为“致良知”三个字,简而言之,阳明心学就是从人的良知出发,通过知行合一的功夫,达到致良知的境界。(1)、良知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去扶,知道遇到小偷要去抓。韩寒《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对错,因为人本来就具有知善知恶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所以大人会看利弊,而不是分对错。但是,良知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对错的。王阳明曾做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个盗贼,他让盗贼脱衣服。先脱外衣,后脱内衣,最后只剩一条内裤,王阳明还让盗贼脱,盗贼就不干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贼,但内心还是知道羞耻的,这就是你的良知。(2)、致良知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在当下依照良心做事。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尘埃就被擦干净了,本心也就回复光明洁净,良知达到了极致,这就是“致良知”。当然,时时刻刻都依良知做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实践心中良知,王阳明一生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他说:“我的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所以,王阳明教人的,是如何做个好人,做个高尚的人。阳明心学不是成功学,学习阳明心学,你不一定能成功,但肯定能做个好人。【扩展资料】: 王阳明 即 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2023-08-31 08:31:161

王阳明的"致良知"具体怎么解释?谢谢~

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王阳明大传》周月亮著
2023-08-31 08:31:331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阳明先生所谓“致良知”,不是遵循传统道德规范,也不是苦学事物世情的知识。因为知识没有穷尽,也未必正确。圣人的规范能成就自我,不见得适合你。所以要在深度清静、放松的状态,以置身事外的视角,向内找寻潜意识里的答案。而智慧的成就,不需要把唯心和唯物分得那么清楚,知和行本来就是一码事。用心倾听未受蒙蔽的本真智慧,判断事物决定行为,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2023-08-31 08:31:435

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通俗的解释是怎样的?

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佛教讲的三毒。后世人断章取意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此处“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此处人欲即天理。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u2027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知行合一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2023-08-31 08:32:071

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

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反躬、内省。“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扩展资料:“良知”一词最早来源于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有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直译一下,“良”是指”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意思(注意不是”善良”的意思),“知”,可以理解为”智慧”。“良知”,直译过来就是“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在王阳明这里,他所谓的“良知”,主要是指天赋的道德观念。“致”,动词,”达到”的意思。合到一起,所谓“致良知”,意思是行为要达到良知的要求。前面说了,王阳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怎样才能成为圣贤。现在他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你的行为都能达到你自己内心良知的要求,或者说,都能遵从自己内心良知的指示做,那你就是圣贤了。
2023-08-31 08:32:201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什么意思

人欲即心,心即理,人欲乃天理,不可分,又何必分?知行合一乃不知黑暗,何来光明,致良知乃此为良知也。
2023-08-31 08:32:442

王阳明的"致良知"具体怎么解释?谢谢~

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王阳明大传》周月亮著
2023-08-31 08:33:011

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致良知”

  没有煽情、没有调侃,只有温情的叮嘱。近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他嘱咐学生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陈吉宁从社会转型、竞争压力到功利思想,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到金融危机……“很多问题一再触碰社会良知的底线,不断拷问着人们的心灵。坚守良知,将是你们走上社会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也是终身的考验。”陈吉宁叮嘱学生。  我们必须承认,当这批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将会是远比学校复杂的环境。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不得不学会“变得复杂”,甚至将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如果一个社会依然盛行着潜规则完胜规则、权力大于法律、溜须拍马强过刚正不阿、揣摩上意胜过依法办事,那么如何让学生们相信“良知”?  陈吉宁校长在“最后一课”中转述了一位外国企业家的观点,称国际金融危机,不是由笨孩子造成的,而是由聪明孩子造成的。没错,毒奶粉、地沟油、包二奶、贪污腐败、暗箱操作,这些东西也没一样是笨孩子能干的,都是聪明人的“杰作”。“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最可怕的,就是“高知坏人”。所以说,一定程度上越是聪明人、越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精英,就越有时刻警醒良知的必要性。  要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来“致”。我们看到,虽然社会是复杂的,负面的东西层出不穷,但依然有相当多的人在坚守着良知,社会的正义感还是在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不仅是被动的产物,同时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还会影响环境。不能把责任全都推给环境。因为每个人都是环境中的一分子,谁也不是旁观者。坚守良知,从自己身上“致良知”,点滴积累起来,就是在改造环境。  此外,要以法治来保障“致良知”。靠自觉自律和道德修养“致良知”,是必经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途径。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法治。只有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才能实现对规则的坚守,同时才也是客观上对良知最强大的保障。
2023-08-31 08:33:092

致良知文言文翻译

1. 《致良知》巜寄李道夫》译文 《致良知》文章太长了,请去《百度知道》搜索观看。u200d 巜寄李道夫》 《寄李道夫》是王阳明于正德十年(1515年)写给李道夫的一封书信。 此学不讲久矣。鄙人之见,自谓于此颇有发明。而闻者往往诋以为异,独执事倾心相信,确然不疑,其为喜慰,何啻空谷之足音! 别后时闻士夫传说,近又徐曰仁自西江还,益得备闻执事任道之勇、执德之坚,令人起跃奋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诚得弘毅如执事者二三人,自足以为天下倡。彼依阿偻你之徒虽多,亦奚以为哉?幸甚幸甚! 比闻列郡之始,即欲以此学为教,仁者之心自然若此,仆诚甚为执事喜,然又甚为执事忧也。学绝道丧,俗之陷溺,如人在大海波涛中,且须援之登岸,然后可授之衣而与之食;若以衣食投之波涛中,是适重其溺,彼将不以为德而反以为尤矣。故凡居今之时,且须随机导引,因事启沃,宽心平气以薰陶之,俟其感发兴起,而后开之以其说,是故为力易而收效溥。不然,将有捍格不胜之患,而且为君子爱人之累,不知尊意以为何如耶? 病疏已再上,尚未得报。果遂此图,舟过嘉禾,面话有日。《百度百科》 《译文》 这是学习不讲很久了。乡下人的出现,从对这个很有发明。而听的人往往认为不低,只有执事倾心相信,坚定不疑,他是高兴,何止空谷的脚步声! 分手后时听到士夫传说,最近又慢慢地说仁从江回,更加得刘备听说阁下任道的勇气、坚持的坚持,让人跳起来迅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能宽宏坚毅如执事者二至三人,从足以为天下唱。他们依靠你的人虽然多快,又有什么用呢!?非常幸运! 近来听说州郡的开始,就是想用这学为教,仁人之心自然如此,我确实很高兴为执事,但是又很为执事担心的。学习与道德沦丧,一般的沉沦,像人在大海波涛中,而且需要援助的上岸,然后可以授予的衣服,和他们吃;如果以衣食投的波涛中,这恰恰看重他的尿,他们将不认为德反而认为更了。所以,凡居住在现在的时候,而且需要随机引导,因事启发,宽容心平气以熏陶的,等他们激发兴起,然后打开了他的说法,所以为用力而收效很大。不但是,将有捍格不胜利的灾难,而且为君子爱人的负担,不知你以为如何呢?? 疾病已经两次上疏,还没得到回报。果然就这图,船过嘉禾,面且有天。 《百度文言文翻译》 2. 跪求好心人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 楼主打错字了,中间还漏了几句。 《传习录》语录:“我辈致良知,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译文:我们寻求良知,是要各自随着差异分别所达到的程度的,今天良知显露(见:通“现”,显露,出现)达到在这个水平,只要把今日的良知扩充到底。明天良知又有了晓悟,便从明日继续把良知扩充到底,这样才是把这一功夫做到家了。” 自己翻译的,翻译的可能不准确。 3.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4.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5. 不日提成,至今为利.古文翻译 不久长堤完成,到现在还造福着当地的人们.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佑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刍槁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即以水车汱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译文 苏州到昆山县共六十里,都是浅水而没有陆路,百姓都苦于往来涉水,很久就想要筑长堤.但苏州到处都是水乡,没有地方取土.嘉佑年间,有人建议,在水中用粗竹席和干草做成墙,排立两行,相距三尺.在离墙六丈的地方,又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道墙.捞起水中淤泥填实到竹席墙中间,等淤泥干了,就用水车汲去两道墙中间的积水,墙中间六丈宽的地方都是泥土了.保留它的一半作为堤基,把它的另一半挖成河渠,挖出的土用来筑堤.每三四里就修一座桥,来沟通南北的水流.不久堤就修好了,至今还给予人们交通之便.。 6. 《微子》文言文翻译 是《尚书》中的《微子》吗? 微子这样说道:“父师、少师,看来我们殷商是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我们的高祖成汤制定的成法在先,而我们的纣王却沉醉在酒中,因殷乱败坏了高祖的美德。殷商的大小臣民无不劫夺偷盗,犯法作乱,官员们都不遵守法度。凡是有罪的人都不加以逮捕和 惩治,小民们起来同我们结成仇敌。现在殷商可能要灭亡了,就 像要渡过大河,却找不到渡口和河岸。殷商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就 要灭亡了!” 微子说:“父师、少师,我是被弃而出亡在外呢,还是呆在家中到老而避于荒野呢?现在你们不指点我,恐怕就要陷于非义,究竟怎么办啊?” 父师这样说道:“王子!上天为我们殷商降下大祸,要使我们灭亡,国君却沉醉在酒中,不惧怕上天的威严,不听年高德劭的、旧时大臣的劝告。现在殷商的臣民偷窃祭祖天地神灵的各种贡品, 都会被宽恕,就是吃掉了贡品也没有灾祸。上天向下监视着殷民, 国君用杀戮和重刑横征暴敛,招致民怨也不放松。这些罪行都在国君一人身上,臣民痛苦不堪却无处申诉。 “殷商现在将有灾祸,我们都会承受灾难;如果殷商灭亡了,我们不能去做别人的奴隶。我奉劝王子逃出去。我早就说过箕子、王子不逃走,我们的国家就要彻底灭亡了。您自己拿主意吧!各人要对先王的事业作出贡献,我没有考虑逃跑的事。”
2023-08-31 08:33:181

纵己之贪为欲,反己之欲为致良知的意思?

放纵自己的贪念是为放纵自己的欲望。违反自己的欲望是为思想道德的修养
2023-08-31 08:33:391

致良知行好事 的意思

做对的起你良心的事?
2023-08-31 08:33:482

北京致良知四合院真实目的

致良知四合院,是一个以企业家为主体、王阳明心学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是坐落于北京朝阳区东风公园内的一座四合院,2014年由创始人白立新博士与50多位企业家共同创办。良心四合院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四合院”,从而推导出院子系列公开课,现在,许多数以亿计的“两会”,以及专家、学者研究,参与了院子里的良心,并提出一个更完美的“+商业的良心”,“良心+教育”情况下,见证团结的力量。扩展资料:2017年12月,在一些企业家的倡议下,四合院在民政局成立了北京智识识公益基金会。与此同时,北京阳明教育研究院49%的股份将捐赠给该基金会。2018年4月,3000多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由四合院举办的“互联网+良心(乌镇)学习大会”。2018年8月13日至20日,良知四合院在北京出席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8月15日,大会设立了以“中国哲学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为主题的“中国商业哲学”圆桌论坛。2019年3月,良心四合院在民政局登记成立北京怀柔良心四合院公益文化推广中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良知四合院
2023-08-31 08:33:582

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

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1、心即理: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理便是宇宙中的规律。2、知行合一: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3、致良知:致良知就要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阳明心学包括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其主要内容如下:1、心即理也: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2、“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践密不可分。3、格物致知的修养论:格物致知,从而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阳明心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需要做到格物致知。“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2023-08-31 08:34:281

致良知文言文

1. 《致良知》巜寄李道夫》译文 《致良知》文章太长了,请去《百度知道》搜索观看。u200d 巜寄李道夫》 《寄李道夫》是王阳明于正德十年(1515年)写给李道夫的一封书信。 此学不讲久矣。鄙人之见,自谓于此颇有发明。而闻者往往诋以为异,独执事倾心相信,确然不疑,其为喜慰,何啻空谷之足音! 别后时闻士夫传说,近又徐曰仁自西江还,益得备闻执事任道之勇、执德之坚,令人起跃奋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诚得弘毅如执事者二三人,自足以为天下倡。彼依阿偻你之徒虽多,亦奚以为哉?幸甚幸甚! 比闻列郡之始,即欲以此学为教,仁者之心自然若此,仆诚甚为执事喜,然又甚为执事忧也。学绝道丧,俗之陷溺,如人在大海波涛中,且须援之登岸,然后可授之衣而与之食;若以衣食投之波涛中,是适重其溺,彼将不以为德而反以为尤矣。故凡居今之时,且须随机导引,因事启沃,宽心平气以薰陶之,俟其感发兴起,而后开之以其说,是故为力易而收效溥。不然,将有捍格不胜之患,而且为君子爱人之累,不知尊意以为何如耶? 病疏已再上,尚未得报。果遂此图,舟过嘉禾,面话有日。《百度百科》 《译文》 这是学习不讲很久了。乡下人的出现,从对这个很有发明。而听的人往往认为不低,只有执事倾心相信,坚定不疑,他是高兴,何止空谷的脚步声! 分手后时听到士夫传说,最近又慢慢地说仁从江回,更加得刘备听说阁下任道的勇气、坚持的坚持,让人跳起来迅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能宽宏坚毅如执事者二至三人,从足以为天下唱。他们依靠你的人虽然多快,又有什么用呢!?非常幸运! 近来听说州郡的开始,就是想用这学为教,仁人之心自然如此,我确实很高兴为执事,但是又很为执事担心的。学习与道德沦丧,一般的沉沦,像人在大海波涛中,而且需要援助的上岸,然后可以授予的衣服,和他们吃;如果以衣食投的波涛中,这恰恰看重他的尿,他们将不认为德反而认为更了。所以,凡居住在现在的时候,而且需要随机引导,因事启发,宽容心平气以熏陶的,等他们激发兴起,然后打开了他的说法,所以为用力而收效很大。不但是,将有捍格不胜利的灾难,而且为君子爱人的负担,不知你以为如何呢?? 疾病已经两次上疏,还没得到回报。果然就这图,船过嘉禾,面且有天。 《百度文言文翻译》 2. 尧之执中,舜之精一;禹之只承;汤之日新;文之望道未见;武之敬胜 予惟千圣一心,万古一道,惟心一,故道一;道一,故学亦一.昔尧之告舜,曰:“允执厥中.”及舜命禹,又加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三言.夫“道心”即“中”也,“精一”者“允执”之功,而“精”又“一”之功也.“惟精”故“一”,“惟一”故“中”,此万世心学之源,盖蔑以复加矣.其后孔门一贯博约之教,诚正格致之说,亦不过发明“精一”之旨.而予欲无言,夫子亦已自病其言之详矣.至孟轲氏又有知言养气尽心知性之说,而指出孝弟为良知良能,言虽益详,而于孔门之教实多发明.自孟氏没而斯道失其传.汉、晋诸儒皆以记诵词章为学,说愈繁而道愈晦,学愈博而道愈离.以及五季之衰,晦蚀甚矣.有宋大儒周、程、张、朱诸子者出,以斯道为己任,不得已而有言“精一”之旨,赖以复明,而学者流弊或不免堕落汉、晋,几失宗旨.至胡元之变而斯道且沦没矣. 明兴百有余年,文教虽盛而流弊亦浸以滋,先生亦不得已而揭“致良知”一语以示人,所以挽流弊而救正之,无非发明孔门致知之教,而羽翼斯道之传.要其指归,则“良知”即“道心”也,“致”即“精一”也,即周子之所谓“纯心”,程子之所谓“定性”也.夫岂外诸儒而别立一门户耶?是故良知皆实理,致知皆实学,固非堕于空灵,一与事物无干涉,如禅家者流也.然“明心见性”与先生“致良知”之说亦略相似,若认错本旨,则高者必以虚寂为务而离形厌事;卑者则认知觉为性,而自信自便.此则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先生立教之本旨矣. 至哉,孔子之告哀公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噫,尽之矣!夫为人臣者,无不知忠其君;为人子者,无不知孝其亲,此良知也.知此、体此、强此而一于诚.为臣尽忠,为子尽孝,此致良知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舍人伦日用之常,而曰吾得不传之秘,立门户以自高,非予所望于来学也. 这段话也许对你理解你的问题有帮助,执中指对一件事物按最好会怎样,最坏会怎样来推算,然后选择折中的办法;一,在国学中有特别的含义,伏羲一画开天,一代表道,代表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代表宇宙,代表人们分析认知前的事物本来的真面目,代表自然运行的规律等等,这个要用心去体会,言语是很难表达清楚的,精一就是要心领神会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可能是指“阴阳八卦”推演,远古的时候巫和王其实是一体的,而中国哲学思想的发源就是“一”,有“一”才有“——”,就是阳和阴,然后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这个你要详细了解,要研究周易才行.禹只承,是说禹完全继承舜的治国之策,没有增减,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进步很慢,政策没什么变动也很正常;汤的时候,社会变动剧烈,所以汤的政策是日日更新;周文王把8卦推演到64卦,反而没有发现道的真谛;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是说武王治国敬业不敢懈怠. 这段话是对三王和汤,武等圣贤的治国之策作一个纲要性的说明.。 3.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4.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5. 翻译文言文《季本违命》 译文: 明朝的季本(会稽人,字明德,师事王阳明)起初任建宁府推官(各府掌理刑狱的官),正碰上宁王朱宸濠在江西造反。王阳明(名守仁,余姚人,创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出兵讨伐。建宁有个分水关,是江西进入福建的要道,季本向上级请求自己去防守。此时刚好有某位巡按御史因科举考场的事,商请郡守和季本一同去协办,郡守写信来催季本。季本回信说:“建宁府所仰仗的只有我们两人。现在战事迫在眉睫,而往返科举考场估计要四十天。现在江西战场的胜负还不知道,地方强盗生事与否也无法预测。没有我们两人,要靠谁去防守?即使侥幸无事,当此之时,让试录(古代会试时,纪录举子籍贯、名次及文章雅俗,以呈报朝廷的官员)列出我们的姓名,远近传播,人们将认为我们不知轻重,而贻笑大方的。违抗巡按御使的命令,和耽误国家大事比较起来,哪一件严重?”郡守同意他的话,也没有协办科举考场的事。
2023-08-31 08:34:401

《致良知》巜寄李道夫》译文

   《寄李道夫》是王阳明于正德十年(1515年)写给李道夫的一封书信。  此学不讲久矣。鄙人之见,自谓于此颇有发明。而闻者往往诋以为异,独执事倾心相信,确然不疑,其为喜慰,何啻空谷之足音!  别后时闻士夫传说,近又徐曰仁自西江还,益得备闻执事任道之勇、执德之坚,令人起跃奋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诚得弘毅如执事者二三人,自足以为天下倡。彼依阿偻你之徒虽多,亦奚以为哉?幸甚幸甚!  比闻列郡之始,即欲以此学为教,仁者之心自然若此,仆诚甚为执事喜,然又甚为执事忧也。学绝道丧,俗之陷溺,如人在大海波涛中,且须援之登岸,然后可授之衣而与之食;若以衣食投之波涛中,是适重其溺,彼将不以为德而反以为尤矣。故凡居今之时,且须随机导引,因事启沃,宽心平气以薰陶之,俟其感发兴起,而后开之以其说,是故为力易而收效溥。不然,将有捍格不胜之患,而且为君子爱人之累,不知尊意以为何如耶?  病疏已再上,尚未得报。果遂此图,舟过嘉禾,面话有日。《百度百科》  《译文》心学已经很久不讲了。我对心学的见解,自认为很有是独到。然而听到的人往往诋毁为异端,只有你完全相信,肯定它的正确而不怀疑,我特别的高兴,不亚于空谷之足音。分别以后又时常听士大夫们传说,近来又有徐爱录从西江回来,更是得到你传授心学的勇气、坚守品德之坚强,令人精神振奋,深受鼓舞。孔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远大抱负和坚强意志,我们的责任重大,道路漫长而遥远。”真正得到像你那样宽广刚强的人二三个人,就足可以把心学传播于天下。那些彼依阿偻之辈虽然多,也都没有什么作为了?真是特别的幸运!刚刚听到你们到那个地方一开始,就以心学进行教育,有德之心自然都是这样的,我真诚的为你感到高兴,然而又特别为你担忧。现在圣学无人弘扬道德伦丧,世俗陷溺,就好像人被困大海波涛里面,必须先救他上岸,然后再给衣穿给饭吃;如果将衣食投到大海波涛中,是加重他溺水,他将不认为对他好而感激你而认为对他不好而怨恨你。所以在当今这个时候,必须依照当时情况加以引导,依据事物发展进行启发,以宽大的胸怀心平气和的感染他,等到他有感觉有兴趣之时,而后开始用心学启发教育,这样就用力容易而收效广大。不这样,将会有格格不入之后患,而且君子仁人也感觉很累,不知道你的意思怎么样。有病休养的疏文已经呈上,还没有得到批准。如果真能如愿,将乘舟过嘉禾时,就有时间当面交流讨论。 引自:Flora花之国 文档
2023-08-31 08:34:511

致良知的致,和良知。请分别解读,什么意思。。。

致良知,致:这里指给,给予的意思。良知:指好的心肠,是对是非善恶的正确判断。
2023-08-31 08:34:591

致知和致良知分别是什么意思

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至良知就是做到心中无愧不知这么解释对不对
2023-08-31 08:35:091

讨论|关于“致良知”

在周四晚上23:55分时,郝老师在群里写下了感想。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么夜猫子啊,太晚啦啊,都木有反应的。 郝晓东: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辨析善恶是非之心。致良知,就是格除“私欲”,抵达守护事物、事理本真的样子(本质)。王阳明的确洞悉了所处时代存在的深层问题,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眼花缭乱,但无外乎皆为功利主义,并以成功学为归宿。纷纷扰扰中谁还顾及事物、事理本真的模样? 郝晓东: 王阳明学问的边界或者说漏洞在哪里? 良知是先天超验的,还是后天经验的?是纯粹理性,还是实践理性?通过人的思维是否能把握真实的世界?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康德对此有很好的阐发。 王阳明是领域了真谛的,但他的阐释方式,是中国传统的解释路径:断语,举例,即事说理。缺乏逻辑严密的推理与思辨,所以,后学者容易迷失于“指月之手”,而遗忘“月亮”。而西方哲学家则不是如此,如康德、杜威、怀特海、伯姆等,就有逻辑严密的论证,易于理解。 其实,从今天认知心理学来看,我们知道“良知“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实践与学习中建构的。但这并不妨碍致良知的真知灼见,因为无论哪种学术,都是一种解释,都是指月之手,当我们超越语言,领悟语言所指向的事物时,也就不会机械陷入某家某派中,而是根据处境,灵活作用理论,给予生命以活力、生机与自由。 当然也有例外,在凌晨00:03分时,老当益壮的郭校回复了。 郭小琴: 我以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尤如铜,擦亮就成了镜子(良知),就可以照见是非,照见五蕴皆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啊!一夜无话喽。 一大早,早起的鸟儿答问题。 智静: @郝晓东 阳明的良知是吾性自足,是不是就是先天超验的,与康德的先验理论是一回事。不同的是解释方式,康德是理性逻辑推理,阳明是经验陈述,正因为阳明的陈述方式是经验性的,所以相对容易理解,康德是逻辑的,所以造成了理解困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种不同的的解释方式是不是受处境的限制的呢?中国人喜欢用事例说理,西方人习惯用逻辑的思辨说理?所以,中国人读阳明要容易些,读康德就相对要难一些。郝老师,是这样吗? 郝晓东: @智静 因人而异。与积淀、建构,悟性,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否有高人引领有关 郝晓东: 有人这样评论致良知,你如何理解? 郝晓东: 若隐: 虽失之简易,却也有些道理。 郝晓东: 漏洞在哪里? 若隐: 我觉得后半句对大人物的说法不太妥。 其实哪止是后半句的问题,总个评论的理解对阳明的“良知”跑偏,但这又何不是心学的问题所在?良知简易,直指人心,但人人皆以为得到成圣秘诀,却不知其中精微处的差别所在啊。 郝老师继续追问着。 郝晓东: 依照良心,“心安”,就一定是对的? 若隐: 良知、良心,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现在常说的”良心“大概就是善心,这种善看起来类似于孟子”恻隐之心“,实则不然。平时所说的良心有时候是无是非标准的,其实它更像是儒家所说的”情“,无所谓对错,更无所谓善与不善。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有是非观念、价值标准的。 郝晓东: 港独,台独,也是依良心,“心安”地做事. 若隐: 或者是说,强盗,小偷也是依良心做事,那么...“忠”“孝”“友”“悌”究竟是不是生而有之? 这之后大家陷入了思考,群里安静了好一会儿。 这时,若隐觉得需要一个具体的、可以代入的情境来印照良知,就举出了之前奇葩说中的一个辩题。 若隐: 博物馆里发生大火,同在火场的还有一只猫,如果你是消防员,你选择救猫还是救画? 冯文良: 都救出来更好,但是这样的题估计要二选一,那就救画吧,这里背后有什么玄奥吗? 若隐: 是依据“良知”做出的判断么? 淑滟: 救猫 扶风: @王小龙 奇葩说辩题,救猫or救画 扶风老师是综艺达人,指出了辩题出处。 娟: 能救啥就啥 若隐: @柳晓红 嗯嗯 任花翎: 二难选择,跟该救妈妈和老婆一个道理吗? 若隐: 不太一样,那是个坏问题 眼看大家奔着综艺节目现场去了,郝老师赶紧把大家拉回来,继续讨论“良知”。 郝晓东: 大家没有领会小龙的意思。 良知依什么而界定? 淑滟: 嗯嗯,晓娟考虑得更周到一些 郝晓东: 如果是博物馆人员,知道画的价值,如果救了猫而烧了画,那就不是依照良知。 如果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完全不知道博物馆和画的价值,猫又是她珍爱的宠物猫。那么,就了猫,老太太也是依照了她的良知。 任花翎: 那就是说良知因人的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的界定了吗? 若隐: 在郝老师的分析中,哪些是变化的,哪些又是不变的? 可能若隐是想让大家去找出其中不变的部分就应该是“良知”了。 郝晓东: 如果博物馆工作人员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佛教徒),猫还是她的宠物猫,她又知道画的价值,良知会如何选择? 郝晓东: @任贤花 依照是非 王末末: 猫吧。因为她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但是他又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保护画是他的工作,很难选择。 若隐: 两边价值一样的话,只能看救出来的可能性了,并且做好随时失去的承受 郝晓东: 如果救了猫,就是失去良知。 王末末: 那意思是良知是从他当时的立场来考虑? 任花翎: 那就是割舍了自己的小爱而成就大爱,就是良知。这样理解对吗? 郝晓东: 因为在工作职责与个人价值观之间,首先遵从工作职责。 医者仁术: 既然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考虑到画代表公众利益更大,我想会选择画?同时,猫代表个人利益,所以只能选择放弃? 若隐: 但猫是生命。 任花翎: 同意若隐的观点。 郝晓东: @张小军 对。就如医生一样,在岗位上,首先是工作职责,其次才是个人利益,价值观等。 郝晓东: @张小军 就如妇科男医生,该不该检查女病人一样。 冯文良: 纳粹军队遵从工作职责,屠杀、入侵都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能说他们有良知吗? 冯老师的追问将“工作职责至上优先”的假设动摇了。 郝晓东: @冯文良 那要取决于纳粹军人本人是否理解自己做的事。 不能拿今天的标准一味强求古人。 李宏(共读): 最大限度的解放和自由会有最大的创造力 医者仁术: "本我"PK"小我"? 若隐又将问题拉回了之前的“火场”。 若隐: 所以,消防员进入现场后基本是按照指令执行,但终极指令在哪里? 冯文良: @郝晓东 希特勒一直认为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犹太人该灭绝,能说希特勒这样是良知吗? 郝晓东: @王小龙 动物保护主义者常犯的就是这样的错误。如果生命绝对第一,饭店都不应该吃猪肉。 若隐: 但动物保护主义一定会竭尽全力去拯救更多的猪不被杀害,而不会放纵,虽然能力有限,但他们自己肯定不吃,之后尽量劝人不吃,之后尽量劝人不杀,但他们不能强迫所有人不吃,就像我们不能强迫他们必须吃一样 郝晓东: @王小龙 要放在处境中。 郝晓东: @冯文良 好问题。待会儿回答。 若隐继续将两难的问题升级,每个人的“良知”在接受叩问。 若隐: 似乎之前的筹码可以稍微调整一些,如果天平两端是一个人和一幅画呢?是不是就必然选择了人呢? 郝晓东: 回到原概念。 知善知恶是良知。 郝晓东: @王小龙 对,我也正准备如此说。如果是人,那么,工作人员救画就是违反良知。 若隐: 猫和人造成了前后的区别,这是为什么? 郝晓东: @王小龙 高速路上,突遇猫穿过。你是压死猫,还是避让而发生车祸? 若隐: 于是,天平变成了两边都是人? 若隐: 高速路突遇人穿过呢? 冯文良: 人与人的关系近,人与猫的关系远。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说首先要保证孝敬自己的老人,抚养自己的小孩,然后才谈得上爱及旁人。 若隐隐隐感觉到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中似乎并不是依据“良知“做出判断,而是所谓的“价值”“职责”。良知在哪儿?良知在内啊,向内求啊!一番叩问,冷汗涔涔。 若隐: 我们心中究竟是良知还是功利或价值? 郝晓东: @王小龙 是舍己救人,还是舍人救己?道德不难判断,但事实也不难判断。 若隐: 有时我们的选择是人比猫重要,是不是人之间也有等级之分呢?是不是在有些人眼里,人也不过是猫。 郝晓东: 还是回到原来话题,讨论何谓良知。不要把手指当做月亮 若隐: @郝晓东 在判断的那一刻,是不是就是良知当下呈现的一刻? 两难还在升级,良知要接受终极考验。 郝晓东: 真正的二难问题是:一个司机驾车,突遇险情和抉择:要么压死左边的1个人,救下右边5个人;要么压死右边5个人,救下左边1个人。 若隐: 不选择,按原有的轨道行使 郝晓东: @王小龙 突破题目条件了 郝晓东: @冯文良 任何问题的是非,都需要放在处境中讨论。 依照题目而言,纳粹就不是依照良知。 若隐: 我的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做出选择,只能按照车辆原有轨道行使,不能选择变线。生命不能按数量比较,只能按命运安排,不能人为做出选择。 冯文良: @郝晓东 在希特勒的处境中,他真诚地认为日耳曼民族优秀,也真诚地认为犹太人该灭,怎么不是良知呢? 郝晓东: 也许,我们今天讨论的,就是阳明学的不足和漏洞。 若隐: 真诚地认为犹太人该灭,怎么能是良知? 郝晓东: @冯文良是,他还有达尔文进化论支持呢。 郝晓东: @王小龙 纳粹问题一眼即知,问题是我们今天出于良知真诚做得选择,一定是对的吗? 如果不对,那么,今天所依照的良知,还是不是良知。如果不是良知,那么,什么才是良知? 若隐: 出于良知的选择就是对的,不可能在良知之外,另立判断依据。 郝晓东: 今天,这儿的讨论,涉及到根本了。 郝晓东: @王小龙 在希特勒的处境中,他真诚地认为日耳曼民族优秀,也真诚地认为犹太人该灭,怎么不是良知呢? 冯文良: 我觉得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或者说天理,是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当时这个社会认为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就是当时这个社会的良知。 若隐: 一个社会认为有些人该死,这是这个社会的“良知”么? 若隐: 良知不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那是朱子去了解的。 郝晓东: @冯文良 窄化了 冯文良: 从《传习录》中王阳明所举的例子来看,都是伦理道德规范方面的例子,比如说忠孝弟诚敬等等。 郝晓东: @王小龙你说的,我们并没有争议。 焦点是谈良知的标准是什么? 若隐: 良知没有标准,良知就是心体,无善无恶心之体,不能判断良知的对错,而是拿良知去判断事物的对错。 郝晓东: @冯文良 没有看完 冯文良: @郝晓东 所以现在还是聆听更好。 若隐: 可以讨论具体事物的对错善恶,但不能讨论良知的对错。 若隐: 冯老师,参与讨论更好,学习就是对话。 冯文良: 就是。 郝晓东: @王小龙 良知是辨析是非的心 若隐: 对,所以不能再判断良知,没有衡量良知的标准。 扶风: 我们常常会问:天理何在?良心何在? 冯文良: 在心中,只是被遮蔽了。 郝晓东: @冯文良 这样说,又回到起点了。 扶风: 王阳明的最大魅力,大概是他的生命宣言:做一个有良知的行动者。 王阳明他作为一个重量级的学者兼重量级的将军,让他的知行合一有了“现身说法”的雄辩之力。 郝晓东: 已经触及到一个核心:判断良知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依照今天的是非标准真诚做出判断,是良知;如果明天是非标准发生变化,那么,原先的良知,还是良知吗? 扶风: 心外无理。 扶风: 是非标准发生变化,判断时亦需经过心的测验和认领。 扶风: 普遍的道德法则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僵化、衰老,有时候还会被权贵歪曲,那么,把道德法则引向内心,让心来测验和和衡量,就由窄走向了宽。 定二中郭校长: 一旦走进道德评判就已经失去了真知。良知应该是在求真处现真。 若隐: 评判是要有的,只是评判的标准在哪里? 李宏(共读): 没有绝对的标准就是标准 若隐: 既要避免虚无,又要破除固执。 冯文良: 这些真就是真理,主观真理,只能是社会公认的准则。 李宏(共读): 致良知的方向包含着朝向理解的自由王国。绝对标准本身就是个假命题,阳明不做太多解释,也是悟道现光明的灵魂之处吧。 娟: 心中有良知,处当下做当下最好的选择 郭小琴校长补充了几张车老师解释良知的图片。 郝晓东: @郭小琴 车老师这样理解,也正是我上午表达的意思。 只不过,这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 台独,也会说是依良知,认为大陆不是依良知; 大陆,也是说依良知,认为台独不是依良知。 那么,究竟谁的是良知? 郝晓东: @任丽婵 今天思考的就是你提出的问题。昨天我的回答不成熟。 郝晓东: @柳晓红 @王晓娟 没有进入讨论的逻辑当中。 智静: 家里正发生着这样一件事:杀鸡:家人们认为自家养的鸡一点饲料都没有,有营养,过年就应该杀来吃给老人们补补身体。但我不忍心,自己辛辛苦苦喂的鸡,是有情感的,怎么人心吃它呢,所以,现在我选择逃离。这里的良知是什么。 若隐: 逃离 智静: 那用鸡给老人们补身体就错了吗?违背良知了吗 不在同一个标准里,很难确定。 李宏: 我觉的这里不是标准不一的问题,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问题,如果混淆,往往会陷入不可知论。 李宏: “标准”在不同语境有差异 智静: @水一 那究竟何为良知?良知是先天的吗?如果是,后天怎么又不同了呢?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是被一点点遮蔽了吗?如果不是,那良知从何而来,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李宏: 道可道非常道 孔子在给学生解答同一问题时,有的无语,有的直接告诉方法,有的讲原理。但是都是符合道的精神。 郝晓东: @智静 养鸡的本意是什么? 智静: 为人服务,所以,杀鸡是必然的结果? 郝晓东: @智静 怎样为人服务?下蛋、打鸣、提供鸡肉,还是供观赏? 智静: 下蛋,提供鸡肉 郝晓东: 如果是这样,杀鸡就是良知,因有感情不杀,就是私欲。 智静: 怎么会这样啊是这个理,可不好接受 若隐: 不舍是天理,杀鸡也是天理,良知最终选择逃离,甚至可能别人吃,你不吃 若隐: @王小龙 是这样的 智静: 那良知就是顺应自然天理了 智静: 良知是指向人的,如果鸡也有良知,它会心甘情愿让人吃的,因为它的宿命就是供人吃。那每个人的良知呢,就是是其所是吗?就是回到原本光明的那颗本心吗? 郝晓东: “不舍是天理,杀鸡也是天理,良知最终选择逃离,甚至可能别人吃,你不吃。” 这讨论的不是一个前提。原来的前提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如果自己养鸡的目的就是为了过年吃鸡肉,过年杀了鸡,就是依照良知。 如果过年时,觉得有感情舍不得杀,那么,不杀,也是致良知。** 医者仁术: 王阳明在《传习录》提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也就是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它最内在的真诚恻怛的本体自性,便自然而自发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如在事亲便表现为孝,在从兄上表现为悌,在事君上表现为忠,便是所谓天理,也是所谓的道德法则。 案例:有一个小孩朝井里边爬,不管你是好人坏人,你看到了都会拉他一把。并没有人说拉这个小孩给你多少钱,但你忍不住要去拉一把。为什么呢?这源自于你的天性,即天理。 医者仁术: 功夫指点的意义 阳明之学,风行天下,然弊亦随之。 王阳明讲学的宗旨是“致良知”,它不是一句言谈,亦不是一种论说,而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功夫。而这种到的实践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需要有名师指点,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很多人都会在以下方面出现疑惑。 1.克己与为己之心 弟子曾经询问阳明先生说,自己的私欲习气难以克制,怎么办?王阳明答道,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在这里“克己”是指躯壳的“己”,是自己的身体,“为己”是为真己,即是人心。但“身”“心”并不是分开相对立的,所谓“克己”并不是不让眼耳口鼻,去视、听、言、动,而是不可“随躯壳起念”,欲视美色、听美声,尝美味,因为这样就会让你陷入一种庸俗自私放荡,而不是洒脱。 我们要知道“真己”与“躯壳之己”是主从关系,没有“真己”作主宰,躯壳便只是个行尸走肉。反之,有“真己”作主宰,躯壳变成了“真己”的具体表现。这也是“良知”和“私欲”的一种呈现。 医者仁术: @郝晓东 良知与老子的"道"和"中庸"感觉有很多共同之处? 医者仁术: @郝晓东 郝老师,良知就是人心之本体,本体就要有实存之永恒性?良知的是与非可以理解为人心之本体的一体两面吗? 郝晓东: @张小军 不是。本体如何有永恒性? 良知是辨析是非。但不能说一体两面。 就如,菜刀可以杀人,也可切菜。但不能说,这是菜刀的一体两面。 医者仁术: 现象界的事,不同环境下,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究竟"是什么?全在各自当下的"心"呀 郝晓东: @张小军 这样又容易跑到一个极端。 不是公说公有理,就一定有理。 医者仁术: 郝老师,我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内心的良知认识在当下一定是不同的,推致(置)的良知的本体"心体"根噐是有高下的,我们学习的目标是次弟精进,以求达到"圣人"之中上根噐… 郝晓东: @张小军 是这样。 这就是致良知。
2023-08-31 08:36:121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那么“致良知”究竟是何意?

心即理源于心物一体,良知则源于心理一体。如果说良知是外界事物的心的镜像显得单一了,外界世界是动态的、全面的、相互关联,而镜象却是静止的,平面的,不变的,用重构更接近阳明先生的本意。对外界事物、事理的重构是需要过程的,不是马上就有的,或生来就有的,如果因为阳明先生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良知是心念到处”,又何需学习,何需用功呢,致良知是事物、事理在心上整理重构,而成为整体。阳明先生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一体的。外在道德、知识等体系,不论是系统性、非系统性的都是片断的体现,人获得的知识与道德标准、法律规范等都是非整体的,必须进行思维上的联系,只有在心上重构才能正确的应用,在心上重构才以能成为良知,而这种重构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致良知,就是要去实践,去做事,使外在规律与内心融合成一体。 学习规则与遵守规则也是一种“致良知”的知行合一。 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于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揭示“致良知”说。 王阳明说,自从自己经历了宸濠之乱和张忠、许泰之变后,越发相信,良知足以真正忘却患难,超越生死。 他在给高足邹谦之的信中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是真正的圣门正法眼藏。以前对此还有所怀疑,现在自从多事以来,才明白只需要良知就够了。拥有良知,好比驾驶船只时掌握船舵,平静的水域或者浅滩,自然一切顺利,即使遇到颠风逆浪,有船舵在手,也可以避免沉船被淹死的危险。” 王阳明把良知看作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骨血。为什么这么比喻?中国自古就有传说,将活人的血滴到死者的骨头上,如果有血缘关系,就会渗入骨中,当场可验明。 王阳明用滴骨之血这个传说,阐明了良知的能力,即当场可辨善恶的先天知觉。 他又将良知可以消除自私自利之念的力量比作在大熔炉中放入雪,瞬间即化。 王阳明正是经历了百死千难,尤其是才经历了宸濠之乱以及张忠、许泰之变后,才开始把良知作为千百年来圣人代代相传的圣门正法眼藏来信奉的。 什么是良知?王阳明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无论圣人还是凡夫,无论贤士还是愚人,无论学者还是白丁,只要是人,心中皆有良知,这是永远不灭的光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只要在事事物物上都“致良知”,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听从良知的命令,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轻松克服,并且不会误入歧途。王阳明在给邹谦之的信中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是真正的圣门正法眼藏。以前对此还有所怀疑,现在自从多事以来,才明白只需要良知就够了。拥有良知,好比驾驶船只时掌握船舵,平静的水域或者浅滩,自然一切顺利,即使遇到颠风逆浪,有船舵在手,也可以避免沉船被淹死的危险。” 据此可以看出良知的几个特点。 一,良知是用来处事的。而且用良知可以处理一切事。王阳明说“现在自从多事以来,才明白只需要良知就够了”。 二,良知的作用类似船舵。船舵用来控制船的运行,良知用来控制事的运行。因此,良知是控制器,是关于控制的学问。 三,良知是可以被人控制的。王阳明一方面把良知比喻为船舵,一方面说“掌握船舵”“有船舵在手”,可见良知是可以被人控制的。 综上,良知是处理事情的万能工具。 致良知是何意? 就是致其良知就这么直白。问题是你要讲一讲所遇之事物是什么?然后才能致其事物之良知。若空空唐突之讲又怎么去致呢?比如你说:熟了?空空唐突之讲到底是在说:蔬菜煮熟了? 还是鱼虾蒸熟了? 还是羊肉猪排熟了? 又或者是指水果成熟了? 又或是指某人相处数次而熟了?突然来个“熟了”这是何意啊这才需要弄明白的…你要弄清楚就要把所指的内容说明白,把所指的东西讲清楚。不然没完没了凭空无着落之指怎么去解释呢!熟了没得说从文字上理解就是生到熟过程的后阶段不是指初始者大致就是如此,再强调要讲具体些也没得说了无下文可谈了。 心有良知,胸怀天下也。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字面意思就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心去做事情,达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想要达到对于事物的认知,只需要 探索 自己的心性,即“心既理”。王阳明还有四句格言是他的学生整理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几句也不难看出王阳明的格局是很宽广的,对于事物本质的 探索 是极致的,也是理性的,并不是一味的唯心主义者,而是将世间万物都与心结合在一起,用心去体会万物存在的意义,并将其根源性问题剖析明了,从而达到“致良知”的最高境界。以上仅是一些粗浅的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能有更多研究王阳明的高人给出独到的见解。补充一句,稻盛和夫的心法中也有很多是王阳明心学中的要点,可以抽时间看看。 说个七十年代意大利一个故事,下有一词不好听,当代他国一直存在一位妓女仪员,我发闷,一个国家怎么有这样人做领导?的低俗啊,不解,后来听了后半段才明白,世风日下,她用自己美丽外表转了很多达官显贵的钱,用于了救济流浪人员数百万众,达者不弃,下者拥之,一直做到老终。发现啥。 致良知并非我们世俗所说的善恶,良知是判断个人情欲喜怒哀乐的,我们经常关照自身日常的喜怒哀乐,你就会发现你的喜怒哀乐所发是否有夹杂个人私欲,如果有偏私,就加以约束,久而久之,胸中自然充塞“浩然之气”,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中庸》所言的“致中和”,若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与天地并列,共赞万物化育! 致良知,抛开封建思想及王权 社会 ,单从理论上讲,就是要人遵守天道及 社会 运行规则,提倡人向善去恶, 社会 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包括宇宙中的无数星球运动,都是有其规律的,破坏了运行规则,秩序打乱,星球相互碰撞,宇宙也将不会存在。人也是一样道理。即天人合一,天道即人道,万物相通。 良知即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致良知,个人理解为心存善念,正义在心! 致我坦荡之心,无愧于己
2023-08-31 08:36:191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用行动去践行自己所知...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用行动去践行自己所知道的理论。 2、可以得到良好的品行。
2023-08-31 08:36:271

如何做到致良知?

最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如何做,然后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实践,真正的做到了,最后才能达到真正的致良知。 达到致良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道家的思想,佛家的思想,还有稻盛和夫的方法,当然,现在是在学习王阳明的心法,所以,这里只讲王阳明说的方法,但是知识都是一通百通的,只要对我们有好处的,就都能够运用。 第一,戒 戒除一切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 戒除有害身心健康的事情 佛家讲的基本的戒律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要深入学习,还有更多;道家也是一样的,道家有两部经典,一部是老君说180条修道戒律,还有一部是太上感应篇。 戒除私欲 不能太有私欲,太自私自利,通过让自己获利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现在的社会,讲究合作共赢,大家相互合作,才能走得长久和长远。 就比如在公司上班,只有公司发展壮大了,我们才有更好的收入,更好的发展,所以,努力工作,不仅为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工资收入,还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让公司发展的更好。 还有家庭,我们都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了,大家都能开开心心,才有好的氛围去生活,才有充沛的精力做事。如果每个人只想着自己,那么家庭就不会和睦,每天都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得安宁。 与人相处也是一样,身边的人开心了,我们才能开心。 在佛家里面,讲究的是“无我”,万事万物都是共生的,没有任何事情,任何人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所以,戒除私欲,拥有无我的状态,内心光明,坦坦荡荡,问心无愧的做人做事才是正确的。 第二,慎 慎是谨慎,仔细,认真的意思。 王阳明讲,我们做任何事情,或者分析,思考,学习任何东西都要认认真真的,完完整整的,仔仔细细的,不能马马虎虎地了解一个表面,或者一个片段,以偏概全。 就像现在的社会,很多人都喜欢学习碎片化和表浅式的思维一样,这样是不对的,要学习完整的,系统的知识,这样才能掌握真正有用的东西,把握事情的真实规律。 足够认真,就是足够努力,我更喜欢稻盛和夫讲的:“做事,要达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到极度认真的努力”。 第三,恐惧(敬畏之心) 恐惧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事情 王阳明讲的恐惧是,不敢去做违法乱纪,违背道德的事情,有敬畏之心的。只要自己知道了,如果自己一旦做了这些不正确的事情,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就会受到命运的惩罚,天道的惩罚。 恐惧安逸,戒除骄躁,保持谦虚和危机感 世事无常,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不能让自己停下来享受安逸的生活,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要保持危机感,努力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 道家讲“流变”,佛家讲“无常”,都是讲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面对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要自己提前做好准备,思考周全,而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坚定自己的目标去做。第四,多看经典,多了解历史,多学修身之法 这个方法是我自己提出来的,我觉得很有用,一直以来自己就在不断的学习经典,了解历史,看那些优秀的,成功的人,他们是怎么做人做事的,然后不断的这样要求自己,不断的实践。 因为身边没有人耳提面命,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做人做事,所以,必须自己去主动学习。看经典,也就是与优秀的古人沟通交流,边学边实践,最后也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最后,让我们一起致良知,从每一天做起,每一天不断的离良知更进一步,离自己的内心更进一步,不断的修炼,久而久之,我们都会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
2023-08-31 08:36:561

《孟子》海说81:致良知 达良能 尽心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凡事,其身正,率先垂范,就能做好领导。 凡事,心不端,胡思乱想,就没有好结果。 诚意正心,实事求是,内圣才能外王。 孟子说,尽心,事必尽心。 尽心了可能成,不尽心一定不会成。 《弟子规》上说:字不敬,心先病。字写不端正,就是心里有病了,心不在焉,连个字你都写不端正,还用说别的事情吗? 所以,集中精力,把心态摆正,才能做好事情。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说:"人如果达到了不学习就能把事情做好的境界,那是良能,也就是无师自通,天赋;如果还能不加思考就知道事情的道理的,那是良知,也就是本能的天性。举例说明,比如小孩子,看上去还不懂事呢他就知道爱他的爸爸妈妈,这就是人的本能;人长大以后,不用教就知道敬重爱护自己家兄弟姐妹,这也是人的天性。爱父母就是仁,爱兄弟姐妹就是义,这无需理由,仁义是上天赋予人们的本能本性,是天下通行的自然规律,是作为人的感情特征。" 王阳明说: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找寻回归恢复人的本来天性,达到良知良能。王阳明也举过一个例子,说无论再坏的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栽进井里,他本能都有一个条件反射去拉一把的反应,这个反应不经思考,就是人的本性天性,就是良知良能。所以,他穷其一生,研究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伟大学说。 孟子又说做到这些需要解放人的思想禁锢。 原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说:"要想让人恢复到人性本来的天然状态,就不能让他有丝毫顾虑,要顺心顺意的培养。不要强迫让他干他不想干的事,不要强加给他他不想要的东西,让他完全用自己的思想去做,这就行了。" 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士还把这句话说成是《圣经》里的,我看过《圣经》《新约》《旧约》的翻译本,其中好几处都提到这样一句:耶稣告示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来我学习《论语》才看到,原来出处在我们祖宗这里。这说明,这个观点,这个思想太伟大了,中西两位最伟大的圣人的教徒们都把它奉为自己教主的旨意,可见其深刻正确。 中国的道家讲“上善若水”,也是这个理,至上的善像水一样无常形,便可以滋润万物,什么时间人修炼到像水一样棉柔无孔不入,那就是完全天人合一了。 最后孟子又补充一段,说修炼岂是那么容易的嘛,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才很少有人做到。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孟子说:"有德行、有智慧、有谋略、有见识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要么都是经历了艰苦磨难,挫折打击,在痛苦中幡然醒悟的。你想啊,只有那些孤独的人和不被幸福包围的人,他们才持有高度的警觉性,那种惊恐不安的心理,让他们学会了深谋远虑,所以往往这种人都比较通达事理,看问题比较冷静独到。" 幸福温暖使人放松警惕,痛苦艰辛让人意志坚定,富足容易让人产生傲慢骄傲,傲慢骄傲使人失去理智,相反严峻的形势下人反而会更冷静思考,深度思考就能明悟真理,通达事由。 像六祖慧能那样看到一句话就瞬间顿悟的人千年难遇,所以若要修的真人真心真本事,还得为所不为,欲所不欲,在深度思考,反复修行中,致良知,达良能。
2023-08-31 08:37:031

心外无物是什么意思?

1、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2、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3、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4、王守仁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扩展资料:阳明心学的精髓,通常有公认的就三点:“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1、关于“心外无物”王阳明认为人是应该有意识、有灵魂的,而不是一堆死肉。你需要唤醒良知,用自己的眼看更多的花花草草,看更多这世界的花花绿绿,让自己的心能感知更多。你没看过、不理解的世界,对你来说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心外无物”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你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2、关于“知行合一”但在王阳明的概念里,不是这样。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件事,不存在脱离知的行,当然也就不存在脱离行的知。强调这个知行合一意义就是,让你在学习的时候,要时刻求“放心”——把心放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行”的层面去思考学习的意义。参考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这些想法都不行。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知行合一,都要“事上练”,都是修行。3、关于“致良知”这是王阳明晚年最为珍视重视的提法。怎么叫“致良知”,有总结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往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说要学雷锋做好事。当然这个“雷锋”,不是外在的人为塑造的榜样,而是你内心天然知道的是非善恶。“致良知”的魅力依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体系,而是知行合一。是让一个立志向上、追求进步的人,去坚持做对的事,改掉做错的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阳明心学
2023-08-31 08:37:111

致良知的意思致良知的意思是什么

致良知的词语解释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词语解释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注音是:ㄓ_ㄌ一ㄤ_ㄓ拼音是:zhìliángzhī结构是:致(左右结构)良(上下结构)知(左右结构)。致良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引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二、网络解释致良知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关于致良知的成语格物致知关于致良知的词语良师诤友良工苦心良辰吉日格物致知良弓无改三致志良莠不一良药苦口良师益友良宵好景关于致良知的造句1、他还消解了致良知作为道德实践系统的开展维度,从而体现了对王阳明学说的过度与片面的诠释。2、《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最终归于致良知。3、阳明学的真精神在阳明,而阳明根本精神在“致良知”。4、龙溪将调息与致良知相结合,更从一念超脱处体悟灵明的超生死。5、其哲学思想贯通综合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与王心斋“格物之学”,提出“诚意修身说”;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致良知的详细信息
2023-08-31 08:37:541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致良知解析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致良知
2023-08-31 08:38:021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2023-08-31 08:38:191

请问“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事”)割裂开来。
2023-08-31 08:38:412

致良知什么意思

致良知什么意思 致良知什么意思,致良知的现实意义在于日常事务中不断地践行良知。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致良知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致良知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致良知什么意思吧。 致良知什么意思1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 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 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事”)割裂开来。 致良知什么意思2 致良知的含义 龙场悟道后不久,王守仁认为“致其知”即能使“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同时还提出“致其知”就是“充其恻隐之心”。 王守仁晚年明确提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以致良知来解释大学的“致知”。 “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户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后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致知”不是扩充关于客观对象的知识,而是“致吾心之良知”。 “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 以“至”训“致”,这里的“至”是“至乎极”之意,“至”字既作名词,有极点、终极之意,又作动词,有向极点运动之意。“致良知”就是使良知致其极,“充拓”至其极,即是扩充良知本体至其全体呈露、充塞流行,“无有亏缺障蔽”。
2023-08-31 08:38:482

王阳明的"致良知"具体怎么解释?谢谢~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2023-08-31 08:38:593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又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致良知的出处:《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2023-08-31 08:39:141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扩充推行自己先天禀赋的、发见于日用之中的良知,使良知全体充拓得尽,得以充塞流行,必致其知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清;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致良知解析: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
2023-08-31 08:39:411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致良知的解释良知 。语出 《孟子· 尽心 上》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 道德 意识。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 道德修养 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 客观 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 自然 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 * 道德的 标准 。 王守仁 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 格物 ”。 词语分解 致的解释 致 ì 送给, 给予 : 致仕 (退休)。致辞。致电。致力。 致哀 。致命。 招引,使达到:致病。致使。以致。 专心致志 。 意态,情况:大致。别致。景致。兴(宯 )致。 细密, 精细 :致密。 精致 。 笔画数:; 部首 良知的解释 ∶天赋的道德 观念 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好友;知己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谢灵运《游南亭》详细解释.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
2023-08-31 08:40:251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意思: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致良知读音:zhì liáng zhī。致良知例句1、如果没有“良知”与“致良知”则外部世界就没有意义。2、夫子问他何为致良知,又如何知行合一。3、《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最终归于致良知。4、“致良知”之教以唤醒社会大众的良知为主要的任务,所以我称之为“觉民行道”。
2023-08-31 08:40:451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是非、好坏等。“知行合一”就是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实践。
2023-08-31 08:40:541

王阳明的"致良知"具体怎么解释?谢谢~

“致良知”:通过实践的修行和时间的砥砺,不断地把自己修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言行合乎伦理道德,并一定程度富有“敬天爱人,自利利他”的敬畏、怜悯和博爱之心的人。简单一点就是说: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纯粹。明确了人生不只是庸俗地活在物质世界和伦理世界的真谛,有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在阳明心学中,“良知”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平时说的良知,有着一些区别。哲学上,“良知”这个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不虑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这里,是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所谓先验性,就是相对于经验性而言——良知,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觉,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由于它是先验的,还没有人的后天的经验意识的参杂和污染,所以它十分纯粹。这就是“良知”在哲学上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讲,“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去除不良的人为经验意识,复位到人的先验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在这里,就个人精神修养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当然,这里绝非对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的简单否定,恰恰相反,要“致良知”,要复位到先验的本性中去,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只是说,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天理。相反,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也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欢女爱,是合乎人情之自然的,是美好而幸福的,也是合乎天地合德的。然而,正常的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性欲之心,就是“人欲”,它不仅造成客观上的道德实践的失败,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赢得他人称赞我的学识,那就是“人欲”,我会因这种虚荣和欲求之心不得安宁。所以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扩展资料: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影响及作用王阳明"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方法论,对于发展经济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白手起家,不到20年发展成上亿元的资产。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就是把员工都当作家庭成员,终身雇佣,利益共享。他的经营思想就来自于王阳明的智慧。阳明心学是以良知判断是非、落实行动的理论,是传统儒学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儒家说,人具有一种天生的善良的本德,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思想给中国人的道德修养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所以,阳明心学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与操作价值,它崇尚英杰事功的情怀,激励着人们去创造伟业,并实现道德上的完美,这对于我们当前净化社会风气、培养无私的君子风尚、肃清贪污腐败,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笔宝贵的哲学遗产,后人应该好好地学习发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良知
2023-08-31 08:41:111

致良知的意思是什么?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工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 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2023-08-31 08:41:281

致良知最好的解释

致良知的解释良知 。语出 《孟子· 尽心 上》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 道德 意识。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 道德修养 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 客观 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 自然 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 * 道德的 标准 。 王守仁 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 格物 ”。 词语分解 致的解释 致 ì 送给, 给予 : 致仕 (退休)。致辞。致电。致力。 致哀 。致命。 招引,使达到:致病。致使。以致。 专心致志 。 意态,情况:大致。别致。景致。兴(宯 )致。 细密, 精细 :致密。 精致 。 笔画数:; 部首 良知的解释 ∶天赋的道德 观念 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好友;知己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谢灵运《游南亭》详细解释.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
2023-08-31 08:41:351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的意思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语出《孟子·尽心上》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2023-08-31 08:41:441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扩展资料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致良知
2023-08-31 08:41:511

致良知的含义是什么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工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 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2023-08-31 08:4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