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铁杵磨成针”的作者李白是哪国人?

2023-09-07 17:18:55
共3条回复
wio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四川绵州彰明县人,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他的大部分诗歌反映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书这样的: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杯泉”。

戎林搜集整理

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

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张子淳 杜国珍 周围 搜集整理

太白酒家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头的一家酒店里买酒喝。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家开的,人们都叫他鲁老板。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里才狠哩!他家用的几个酒保(酒店中的伙计)个个累得弯腰驼背,到头来,都被他踢出门外。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都几年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记得,李白头次进店,他笑脸相迎,以后常来常往,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脸色就一次比一次难看。他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临走,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边,弦外有音地说:“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唐初设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学上有才能的人,为朝廷服务。)这样的大酒壶呵!”

李白明知上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就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震得鲁老板两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他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钱!”

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鲁老板两眼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连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李白丢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开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

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什么。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暗地里却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后来鲁老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地吐了出来!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他气坏了,想找店主论理去。又一想,和这种人没讲头!可是采石矶一带就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前(钱)心贴后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静,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稳;想写点诗,写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壶下肚,他便暂时忘记愁苦;把雾蒙蒙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这满目凄凉的采石矶头,连唯一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就写不出诗。他叹了口气,静听着房檐下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一位两鬓全白的老人家,朝他点头微笑,热情地请他到屋里坐。一进门,老人朝着李白便拜:“感谢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着,不知是怎么回事。老汉含泪诉说道:“我姓纪,老家幽州。那年遭灾荒,我和老伴带着孩子上山剥树皮。忽然出现两只吊睛白额大虎扑上来,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吓得魂不附体。多亏先生正好漫游到那里,飞起一箭,连射死了两虎,我父子俩才死里逃生。”

李白听了恍然记起,连忙扶起老汉说:“算不了什么,算不了什么。”

老汉说:“多少年来,为了报恩,我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你,除了你在京都时,我进不了皇宫外,从金陵到庐州,从宣城到采石,我一直跟在你身边,捕鱼,打柴。”

李白听了,热泪盈眶,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摇晃着,亲切地问:“孩子哩?”

老人顺手一指:“喏,在酒店里帮工。”

李白正想把鲁老板以水当酒的事对老人说,老人打断了他:“我已听孩子讲啦。那号人,什么事干不出来?!”说罢,从屋里抱出一大坛子酒,“来,仙人,请开怀大饮吧!”老人拍拍胸,“往后,你喝的酒,全由我这老头子包啦!”

李白乐得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瘾,一下子全冲了出来。他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饮着,饮着,醉了。他眯着醉眼,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外“联璧台”上,叫人拿笔;老人知道李白诗兴来了,赶快递上准备好的笔墨纸张。李白遥望滚滚的大江。如血的落日,提起笔,一挥而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老人伸出颤抖的手,捧起墨迹未干的草书,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贴在墙上。

打那起,这间普通的茅屋可热闹起来了。过路的,打柴的,捕鱼的,都想进来看看墙上的诗,有的抄,有的背,一传十,十传百。有的还千里迢迢,专门来欣赏这首诗。有人问起是谁写的,老汉总竖起拇指,自豪地对大家说:“是诗仙李白的手迹!他是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这般好诗的呀!”

一听这话,南来北往的人都争着到这里,坐下喝两盅,细细品味着这醉人的美酒,领略着诗人创造的意境……也不知从哪天起,老汉开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为李白酿酒,还用辛勤的劳作为旅客洗去一路的风尘。

从此,“太白酒家”的店号就亮了出来。

那个鲁老板听说姓纪的老头酿酒手艺高超,生意兴隆。一肚子不快。加上小酒保也跑到太白酒家去,闹得自家酒店门庭冷落,酒客越来越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左思右想,也没法子,只得叫佣人捧着几只大元宝,外带两坛美酒,亲自到江边去拜访李白,目的是想请他也为自己写一首诗,撑撑门面。

李白一眼看出这位鲁老板的来意,冲他摆摆手:“你家酒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啊!”说罢把手一扬,叫船夫开船,只见竹篙一点,小船轻轻离开江岸,朝江心驶去了。

鲁老板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嘶哑着喉咙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话好说,好说!”跑了几步,被石头绊了一下,“扑通”一声倒在沙滩上。

不久,鲁家酒店关门了,而纪老汉的“太白酒家”生意,却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后,老汉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绝,把酒洒进长江,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并且写下一首悼念老汉的诗.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可见,李白与酿酒老汉情谊多么深厚!

千百年来,沿江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总以“太白酒家”、“太白遗风”作为店号,用布写好,挑在门前廊下,表现出对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片真情。

戎林 搜集整理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帝恩。从结构上看,第一首从空间写,引入月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写,引入楚襄王阳台,汉成帝宫廷。第三首归到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以第一首春风与第三首春风,遥相呼应。

一首第一句,见了云便想起贵妃的霓裳羽衣,见了牡丹花便想起贵妃玉容。下句露华浓,进一步点染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他外娇艳,使花容人面更见精神。下两句想象升腾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瑶台、月宫等仙人世界,这些景色只有那边才见,实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为中神女断肠,那及眼前的绝代佳人。再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杨妃,不须脂粉,全是天然绝色。这儿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杨妃、玄宗三位融合一体。倾国美人当指杨妃,第三句中“春风”二字即君王之代词。

唐玄宗对此诗很满意,后人编造说,高力士因李白命脱靴,认为受辱,乃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这是不可靠的。

李白的钓鱼诗

据说李白有一次上宰相府,自报家门道:“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笑问:“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说:“以明月为钩,虹霓为线。”宰相又问:“用什么做钓饵呢?”李白高声道:“就用天下最无义气的士大夫作钓饵。”宰相闻言不禁毛骨悚然。千百年后苏东坡评价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一翻气壮山河、威慑群小的钓鱼高论把李白的侠肝义胆、高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乐下凡尘的太白金星

金星在我国古代称为太白,早上出现在东方时又叫启明、晓星、明星,傍晚出现在西方时也叫长庚、黄昏星。由于它非常明亮,最能引起富于想象力的中国古人的幻想,因此我国有关它的传说也就特别多。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形象变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多次出现太白金星的传奇故事,可见他的人气之旺。在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是个多次和孙悟空打交道的好老头。

在与金星相关的众多传说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应该算是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了。传说李白的出生不同寻常,乃是他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慧慧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余辉

李白。是我国唐朝的大诗人。历史上也是有名的诗人。一生做了很多的诗。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的诗歌。经久不衰。

相关推荐

《铁杵磨成针》的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2023-08-31 12:04:572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题库内容:谚语。 比喻 只要有 决心 ,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 成功 。 成语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成语例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经过 五年的刻苦 努力 ,他熟练地掌握了 英语 。 铁杵磨成针的近义词: 铁杵成针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铁棒磨成针 见“ 铁杵磨成针 ”。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2023-08-31 12:05:051

铁杵磨针的原文和译文是?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2023-08-31 12:05:151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

1. 铁杵磨成针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参考资料:/view/66452?fr=ala0_1 2. (文言文)铁杵磨成针的译文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 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3.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词 目 铁杵磨成针 拼 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同义词 无 反义词 无 释 义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 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是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见一老妇人在石头上磨一铁杵,老妇告之道理,说明,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即使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读书也是如此。 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4.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和一些重要解释 我的翻译是: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 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 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解释】:谚语。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拼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 【拼音码】:zygz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5. 铁杵磨针的文言文译文加原文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6.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和一些重要解释 我的翻译是: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拼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 【拼音码】:zygz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023-08-31 12:05:251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完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让我知道,做什么事儿,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什么事儿都能成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吧。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   传说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在山中读书。   有一次,李白没有完成功课,便跑出去玩儿了。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溪边后,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在磨着一根棍子粗的铁棍。他好奇问老婆婆为什么要磨铁棒,老婆婆边磨边抬头表示想将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听完后感到很疑惑,再次问道铁棒怎么磨成可能绣花针!婆婆再次回复:滴水穿石,愚公移山,我年纪大,只要多下功夫也能把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行为感动,便立刻回到山上学习。   后来这个故事就演变出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023-08-31 12:05:341

铁杵磨针的典故

铁杵磨针 【注音】tiě chǔ mó zhēn 【解释】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 【出处】《方舆胜览》 【简介】铁杵磨针(tiě chǔ mó zhēn )是一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是褒义词,可做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出自何艺浩之手,明朝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近义词】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成语举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铁杵磨针的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2023-08-31 12:05:501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通用13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   【成语】: 铁杵磨成针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通过读书让我深深的懂得了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无声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一本好书又像一片知识的海洋,任我们遨游,一本好书还像一盏路灯,指明成功的道路,每本书里都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教会我们怎样去做人或是做事。   我读了许多书,有《科学实验王》、《幽默格言故事》、《故事大王》、《木偶奇遇记》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故事大王》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有一天,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一块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思了很久,觉得老婆婆说的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读书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地读书,再不贪玩了,通过李白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著名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下苦功夫,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做出成绩。从现在起,我也要向李白学习,发愤、刻苦、努力的读书,争取考一个我理想中的清华大学。作者:二年一班陈梦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3   李嘉诚是推销员出身,曾经有记者询问过李嘉诚的推销诀窍。李嘉诚不予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   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时彻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自谦地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当年,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从西营盘到上环到中环,然后坐轮渡到九龙半岛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后来当推销员,依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   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有人说,如果掉的话那饼肯定有毒。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者,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辛酸。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4   今天读了《铁杵磨成针》一文使我很受感动,讲的是一位年轻的人,把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为了把铁棒磨成针,他不辞劳苦,白天磨呀,晚间磨。不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磨呀磨!而且在炎炎似火夏天还是在磨呀磨!亲戚朋友劝,他只要摇头。路过的人劝,他还是摇摇头。妈妈心疼儿子,劝他不要磨了,他笑了笑说,做事哪能半途而废呀!又继续磨呀磨!最终大功告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深。我以前铅笔字写得不好,看懂我的字的人不多。老师让我练字,开始还好,愿意写,一会就不愿意写了,枯燥无味,即使写也是处于应付,字没有进步。老师发现后,让我《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又拿来字帖让我临摹,一段时间我的字明显进步,妈妈看我的字非常“惊呀”,同学看我的字好似羡慕呀。   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中心校的写字比赛,获一等奖。由于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还获得大连写字二等奖。我还要努力,将来我还要参加全国比赛呢!我相信《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5   成语名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槌。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来源: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成语造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只字开头的成语   只要功夫 只许州官    包含有只字的成语   不怕官, 天下无难 万事俱备 只许州官 只要功夫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6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为后世敬仰。他小时候很聪明,可他与众多男孩一样地贪玩,做事情没有耐心和恒心。   一位不知名的老婆婆在李白的成长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天天气很好。老婆婆在阳光下打磨一根铁柞。偶尔抬眼,她看到了一个悠闲溜达的少年。少年李白亨受着阳光的照耀,他觉得只要不让他那么辛苦读书,一切都好。   他稍稍转身,就看到了老婆婆手中的铁柞。铁柞铮亮,有些刺目。   他很奇怪,便走上前道:“老婆婆.你在干什么呀?”老婆婆抬起头,眯缝眼睛打量了一会儿,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他笑了,少年的笑总是很灿烂。笑罢,说:“这么粗的铁柞能磨成针吗?”老婆婆缓缓地磨着铁柞,没有抬头。半晌,道:“我现在决定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阳光下的少年李白,沉默不语。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他心里反复念叨着:“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   这是老婆婆送给他的话。   后来李白认真读书,日积月累,终于成了很有学问的人。他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光耀千古的名篇。   出处:宋代祝穆《方典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澳,逢老棍方磨铁抖,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7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岩石的缝隙里掉进一些松树种子,后来成活了八株小松树。土地贫瘠,山风暴虐,八株小松树艰难地生长着。   三年后,一个农夫上山,看到了小松树,想把它们移回去,栽在房前屋后。他只刨了五棵,因为另外三棵太瘦小,怕移回去活不过来,就没有要。   十年后,一个园艺师来到高山上,看到这三棵松树是优质品种,想把它们移到公园里去供人观赏。他移走了两棵,还有一棵因为长在山岩边,人上不去,就放弃了。   剩下的一棵松树看到同伴们都被运走,直怪自己长在偏僻处,不然就不用在这山里承受寂寞和苦难了。又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那棵松树不再哀叹命运的不公,而是抓紧足下的土地,承受着狂风严霜,鼓足劲头生长。   两百年后,一条山路从山下修了上来。上山观光的人络绎不绝,都惊叹那棵松树的高大奇绝——它背山临谷,云遮雾绕,苍虬挺拔,亭亭如盖……   不久,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为它竖了一块牌子,上书“天下第一松”。   那棵松树错过了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却成了“天下第一松”。可见,比机会更加重要的是坚守足下的土地。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8   铁杵磨针的故事视频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但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成语】:铁杵磨成针   【拼音】:tiěchǔmóchéng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成语故事   注解:仵,捣臼或捶衣服用的棒褪。   释义: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9   《铁杵磨成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成语故事。   它讲的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调皮,不爱学习。有一次,他从学堂里逃课出去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个老婆婆在磨一根铁棒。李白满脸狐疑,就上前询问,当得知老婆婆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时,他震惊了,老婆婆看穿了他的心思说:“水一遍遍滴,就可以把坚硬的石头滴穿了,我一天天磨,只要我不放弃,总有一天可以磨成针的。”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茅塞顿开,连忙回学堂上课去了,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每次下定决心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一开始都是好好坚持的,到后面就半途而废,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到持之以恒,看上去简单,做起来真的特别难。我很佩服这种精神,更佩服拥有这种精神的人。   还记得那一次学自行车,刚刚开始时,我跃跃欲试地坐上了车,双脚在地面上一点一点地移动,从而使自行车动起来。但长时间这样让我心生厌烦,几次想不学习了。但看到伙伴们骑车的样子,我又默默地坚持了下来。   终于,在我的一次次努力下,我学会了!刚开始是踩了一两下便滑倒了,后来变成了七八下,最后骑了一条街、两条街……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下苦工夫就能克服困难做出成绩。我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老婆婆和李白那样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0    导读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未成,弃去。过小溪,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笑其出。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李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他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出自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1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2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铁杵磨成针的原文   李白少读书①,未成②,弃去③。道逢老妪磨杵④。白问其故⑤。曰:欲作针⑥。自感其言⑦,遂卒业⑧。   《潜确类书》    铁杵磨成针的注释   ①少(shào)少年时候。   ②未成没有完成。   ③弃抛弃。   ④老妪(yù)年老的女人。杵(chǔ)棒。这里指铁棒。   ⑤故原因,缘故。   ⑥欲想要。   ⑦感其言被她的话所感动。   ⑧遂(suì)于是,就。卒完毕,结束。业学业。   铁杵磨成针的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3   李白的铁杵磨成针   励志人物配图   李白中国的著名诗人,不过,其实李白年幼时是非常贪玩的。不仅读书不用功,而且还会逃学,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偷偷溜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名白发苍苍的奶奶,手中拿着一根铁杵,正在一块大石头上来回地磨。李白觉得非常奇怪,就上前去询问:“奶奶,你为什么要磨这个啊?”老奶奶回答说:“我想要将它磨成一根针啊!”李白又问:“这么大的铁杵,得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磨成针呢?”老奶奶说:“只要坚持不断地磨,就会越来越细。只要下了功夫,那么铁棒也可以磨成针啊!”   李白听后恍然大悟,觉得老奶奶的话非常有道理。学习不正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地进步。自那以后,他再也不逃课了。不管老师留多少功课,他总是很认真地按时完成它。   最终,李白成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
2023-08-31 12:06:161

《铁杵磨成针》原文意思

有一天李白学习学不进去了,就跑到外面玩,看见了一个老太太在那磨一个铁疙瘩。李白问老奶奶,在干什么?老奶奶说,磨针。李白就乐了,觉得不可能。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真。李白懂了老奶奶的话,回家继续坚持努力学习,不怕吃苦。最后成为一一个伟大的诗人。
2023-08-31 12:06:393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

1、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全靠功夫深;全靠功夫 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毅力,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更多关于铁的歇后语 1、秤砣碰铁蛋——硬对硬 2、抱着铁耙子亲嘴——自找钉子碰 3、锻磨的去打铁——不识火色;看不出火候来;不会看火色 4、打灯笼走铁道——见鬼(轨) 5、木匠的凿子铁匠的锤,裁缝的皮尺厨子(厨师)的刀——各有一套 6、二两铁打大刀——不够料 7、河里洗铁盒——面面俱到 8、铁打的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9、包公审案子——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10、铁锤打夯——层层着实 11、打铁的拆炉子——散伙(火) 12、锤砸铁钻——响当当(比喻本事过硬,远近闻名,很有影响。) 13、口吞秤砣——铁了心 14、开封府的包青天——铁面无私 15、打铁的分家——另起炉灶 16、铁打的葫芦——口难开;不好开口;不开窍;难开窍 17、手掌心放烙铁——自作自受 18、打铁掉地下——白搭一火 19、叫铁匠做嫁妆——用人不当 20、趁热打铁——正在火候上 21、镔铁做铧口——离(梨)不得 22、铁锤打到橡皮上——一声不响
2023-08-31 12:06:481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是不是也很爱玩?
2023-08-31 12:06:597

铁杵磨成针拼音版

铁杵磨成针拼音版如下:资料扩展:释义: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老妇人说:“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铁杵磨针,汉语成语,拼音是tiě chǔ mó zhēn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出自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因读书不顺,弃学了。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铁杵磨针,汉语成语,拼音是tiě chǔ mó zhēn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出自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
2023-08-31 12:07:211

文言文铁杵成针的原文及译文

铁杵成针,读音为:[tiě chǔ chéng zhēn]。释义为: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例句: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成针的。
2023-08-31 12:08:002

成语铁杵磨成针

日久功夫深
2023-08-31 12:08:096

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的由来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 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 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 ” 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 磨针?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 ”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 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 对呀 ! 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 ”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的。这个成语也说成“只要工夫深,铁 杵磨成针”。李白被人们称为 “ 诗仙 ” ,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 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 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 论要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呀! 加油!!
2023-08-31 12:08:242

《铁杵磨成针》的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

不喜欢不知道U0001f44eU0001f44eU0001f44eU0001f44e
2023-08-31 12:08:407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2023-08-31 12:09:135

铁杵磨成针是什么成语

是对偶式成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3-08-31 12:09:322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2023-08-31 12:09:431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的成语

昆明回一句,没开模具曼科里克,
2023-08-31 12:09:534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如果是真的,那么针头是怎么做出来的呢?U0001f914U0001f914U0001f914
2023-08-31 12:10:0411

铁杵成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铁杵磨成绣花针
2023-08-31 12:10:484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加点字

1. 铁杆磨针的文言文及加点字解释 磨针溪,在眉州1象耳山下。世传2李太白3读书山中,未成4,弃去5。过小溪 铁杵磨针 逢6老媪7方8磨铁杵9,问之10,曰:“欲11作针。”太白感12其意,还13卒业14。媪自言姓武。今15溪旁有武氏16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解释 1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2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3李太白:即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4成:完成。 5去:离开。 6逢:碰上。 7媪:年老的妇女。 8方:正。 9铁杵:铁棍,铁棒。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杵:棒 木追。 10之:代老妇人。 11欲:想要。 12感:被。。感动 13还:回去。 14卒业:完成学业。 15今:现在。 16氏:姓…的人。 17弃:丢掉 2. 铁杵磨针 翻译包括加点字解释 1.李白少时,读书未成,弃去。 翻译:李白小的时候,书还没有读好,就丢 开 书本离开了。 2 路逢一老媪磨杵。问其故。 老媪:老婆婆。故:为什么。 翻译:路上碰到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棍。李白问她为什么(磨铁棍)。 3.媪曰:“欲磨成针。”白曰:“此非易事也。”媪曰:“久磨之,不患不成。” 不患不成:不怕不成功。 翻译:老婆婆说:“想要把它磨成针。”李白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婆婆说:“长时间的磨它,不怕不成功。” 4.李白感其言,遂勉力读书。 翻译:李白听了她的话,很有感触,于是就发奋读书。 3.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中过的加点字解释 过:路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全文翻译给你,需要哪个字自己对应找一下。 4. 【解释铁杵磨针的加点字意思:去(),方(),欲(),还(解释铁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李太白:即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去:离开. 媪:年老的妇女. 欲:想要. 铁杵:铁棍,铁棒.杵,(chǔ)棒槌. 逢:碰上. 方:正在. 氏:姓…的人. 还:回去.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之:代老妇人.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 方:( ) 欲:( ) 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参考答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离开) 方:(正)欲(想要) 还:(回去)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3、译文: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5. 铁杵磨针文言文 求逐字翻译加字词理解:成, 去, 方, 欲 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李太白:即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去:离开。 媪:年老的妇女。 欲:想要。 铁杵:铁棍,铁棒。杵,(chǔ)棒槌。 逢:碰上。 方:正在。 氏:姓…的人。 还:回去。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之:代老妇人。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 方:( ) 欲:( )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离开) 方:(正)欲(想要) 还:(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3、译文: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6. 铁杵磨针的翻译和带点字的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编辑本段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做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编辑本段近义词:1铁杵成针 2持之以恒编辑本段反义词:1半途而废编辑本段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编辑本段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编辑本段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编辑本段新义: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可以说成“铁杵磨成针,只为绣花针!” 铁杵磨成针的另类解法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这个故事估计每个人都在小的时候听过.但是,这个老太太的回答,正确,但是并不全面.如果把人比喻成铁杵的话,那么磨针的磨石能磨的时间就是一个人的生命长度,而磨石就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质量.持之以恒固然可贵,但是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未知的,所以好钢用在刀刃上也适合故事中.磨针,大家都知道 磨的时候会损耗磨石,但是为了使针锋芒毕露,所以我们都习惯先从铁杵的小头开始磨 ,或者,先从一边开始磨.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磨石可以用多久.所以,我们先把一个方向磨到极点,再沿着扩展的地方,去磨向另一头.我们都知道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没有样样精的人.但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却是让我们把磨石最好的地方磨铁杵全身.要知道磨石用一点少一点,如果持续下去,最好就是样样通样样松.甚至于能使磨石提前耗光.为了我们的未来,我希望,国家教育部能做出适合人们发展的方向教育,而不是塑造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我们国家需要的是各个领域的尖子人才,而不是 棍子人才 !——白衣写编辑本段重点词解释:1 去:离开 2 过:到 3 方:正在 4 欲:想要 5 老媪:(ao)年老的妇女 6 卒业:完成学业 7 感:被……感动 8 卒:完成 9 今:现在。 7. 铁杵磨针的文言文译文加原文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2023-08-31 12:11:291

铁杵成针的故事?

铁杵成针讲的故事是: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要磨成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铁杵成针的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023-08-31 12:11:402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0字左右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5字故事梗概如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有一天,李白趁老师不在学堂,就又偷跑出去玩耍,他走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回答他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棒怎么可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对他说只要天天磨,总能越磨越细,最后肯定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后深受感动,从此用功读书,终于成为一代文豪。扩展资料: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音】zhǐyàogōngfūshēn,tiěchǔmóchéngzhēn【释义】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宋朝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翻译】传说李白曾在象耳山中读书,学业还未完成,就离开了学堂,经过一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问老妇人磨铁棒做什么,老妇人回答说:“想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返回学堂完成未完成的学业。【例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二、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_)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3-08-31 12:11:481

铁杵成针的含义简写

在象耳山下,有一条叫磨针溪的小溪。世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未完成学业就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人在磨铁杵,他好奇,于是走过去问老人,老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针。”李白被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2023-08-31 12:11:563

李白铁杵磨成针小古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作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望采纳
2023-08-31 12:12:053

铁杵磨针的杵是什么意思?

卒:完成【汉语文字】铁杵磨针  【汉语拼音】tiěchǔmózhēn  【词语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铁杵磨成针、铁杵成针[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妇人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媪:年老的妇女。  铁杵:铁棍.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杵:棒木追  去:离开。  逢:碰上。  方:正在。  氏:姓…的人。  卒业:完成学业
2023-08-31 12:12:121

《铁杵磨成针》的原文及翻译

1.李白少时,读书未成,弃去。翻译:李白小的时候,书还没有读好,就丢开书本离开了。2路逢一老媪磨杵。问其故。老媪:老婆婆。故:为什么。翻译:路上碰到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棍。李白问她为什么(磨铁棍)。3.媪曰:“欲磨成针。”白曰:“此非易事也。”媪曰:“久磨之,不患不成。”不患不成:不怕不成功。翻译:老婆婆说:“想要把它磨成针。”李白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婆婆说:“长时间的磨它,不怕不成功。”4.李白感其言,遂勉力读书。翻译:李白听了她的话,很有感触,于是就发奋读书。
2023-08-31 12:12:211

铁杵成针文言文的意思简短?

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时,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他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西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2023-08-31 12:12:3210

铁杵磨成针是什么意思

拼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例句:
2023-08-31 12:13:401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谚语。 比喻 只要有 决心 ,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 成功 。 成语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成语例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经过 五年的刻苦 努力 ,他熟练地掌握了 英语 。 铁杵磨成针的近义词: 铁杵成针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铁棒磨成针 见“ 铁杵磨成针 ”。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2023-08-31 12:13:571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

1. 铁杵磨成针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参考资料:/view/66452?fr=ala0_1 2.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我的翻译是: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3. 铁杵磨针的文言文译文加原文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4.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编辑于 2020-03-17 查看全部14个回答 评论 看都看了,聊两句~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铁杵磨成针的文言文翻译
2023-08-31 12:14:061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3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    导读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未成,弃去。过小溪,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笑其出。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李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他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出自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3   成语名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槌。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来源: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成语造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只字开头的成语   只要功夫 只许州官    包含有只字的成语   不怕官, 天下无难 万事俱备 只许州官 只要功夫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4   铁杵磨针的故事视频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但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成语】:铁杵磨成针   【拼音】:tiěchǔmóchéng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成语故事   注解:仵,捣臼或捶衣服用的棒褪。   释义: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5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铁杵磨成针的原文   李白少读书①,未成②,弃去③。道逢老妪磨杵④。白问其故⑤。曰:欲作针⑥。自感其言⑦,遂卒业⑧。   《潜确类书》    铁杵磨成针的注释   ①少(shào)少年时候。   ②未成没有完成。   ③弃抛弃。   ④老妪(yù)年老的女人。杵(chǔ)棒。这里指铁棒。   ⑤故原因,缘故。   ⑥欲想要。   ⑦感其言被她的话所感动。   ⑧遂(suì)于是,就。卒完毕,结束。业学业。   铁杵磨成针的`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6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岩石的缝隙里掉进一些松树种子,后来成活了八株小松树。土地贫瘠,山风暴虐,八株小松树艰难地生长着。   三年后,一个农夫上山,看到了小松树,想把它们移回去,栽在房前屋后。他只刨了五棵,因为另外三棵太瘦小,怕移回去活不过来,就没有要。   十年后,一个园艺师来到高山上,看到这三棵松树是优质品种,想把它们移到公园里去供人观赏。他移走了两棵,还有一棵因为长在山岩边,人上不去,就放弃了。   剩下的一棵松树看到同伴们都被运走,直怪自己长在偏僻处,不然就不用在这山里承受寂寞和苦难了。又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那棵松树不再哀叹命运的不公,而是抓紧足下的土地,承受着狂风严霜,鼓足劲头生长。   两百年后,一条山路从山下修了上来。上山观光的人络绎不绝,都惊叹那棵松树的高大奇绝——它背山临谷,云遮雾绕,苍虬挺拔,亭亭如盖……   不久,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为它竖了一块牌子,上书“天下第一松”。   那棵松树错过了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却成了“天下第一松”。可见,比机会更加重要的是坚守足下的土地。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7   《铁杵磨成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成语故事。   它讲的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调皮,不爱学习。有一次,他从学堂里逃课出去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个老婆婆在磨一根铁棒。李白满脸狐疑,就上前询问,当得知老婆婆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时,他震惊了,老婆婆看穿了他的心思说:“水一遍遍滴,就可以把坚硬的石头滴穿了,我一天天磨,只要我不放弃,总有一天可以磨成针的。”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茅塞顿开,连忙回学堂上课去了,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每次下定决心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一开始都是好好坚持的,到后面就半途而废,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到持之以恒,看上去简单,做起来真的特别难。我很佩服这种精神,更佩服拥有这种精神的人。   还记得那一次学自行车,刚刚开始时,我跃跃欲试地坐上了车,双脚在地面上一点一点地移动,从而使自行车动起来。但长时间这样让我心生厌烦,几次想不学习了。但看到伙伴们骑车的样子,我又默默地坚持了下来。   终于,在我的一次次努力下,我学会了!刚开始是踩了一两下便滑倒了,后来变成了七八下,最后骑了一条街、两条街……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下苦工夫就能克服困难做出成绩。我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老婆婆和李白那样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8   今天读了《铁杵磨成针》一文使我很受感动,讲的是一位年轻的人,把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为了把铁棒磨成针,他不辞劳苦,白天磨呀,晚间磨。不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磨呀磨!而且在炎炎似火夏天还是在磨呀磨!亲戚朋友劝,他只要摇头。路过的人劝,他还是摇摇头。妈妈心疼儿子,劝他不要磨了,他笑了笑说,做事哪能半途而废呀!又继续磨呀磨!最终大功告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深。我以前铅笔字写得不好,看懂我的字的人不多。老师让我练字,开始还好,愿意写,一会就不愿意写了,枯燥无味,即使写也是处于应付,字没有进步。老师发现后,让我《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又拿来字帖让我临摹,一段时间我的字明显进步,妈妈看我的字非常“惊呀”,同学看我的字好似羡慕呀。   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中心校的写字比赛,获一等奖。由于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还获得大连写字二等奖。我还要努力,将来我还要参加全国比赛呢!我相信《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9   【成语】: 铁杵磨成针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0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为后世敬仰。他小时候很聪明,可他与众多男孩一样地贪玩,做事情没有耐心和恒心。   一位不知名的老婆婆在李白的成长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天天气很好。老婆婆在阳光下打磨一根铁柞。偶尔抬眼,她看到了一个悠闲溜达的少年。少年李白亨受着阳光的照耀,他觉得只要不让他那么辛苦读书,一切都好。   他稍稍转身,就看到了老婆婆手中的铁柞。铁柞铮亮,有些刺目。   他很奇怪,便走上前道:“老婆婆.你在干什么呀?”老婆婆抬起头,眯缝眼睛打量了一会儿,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他笑了,少年的笑总是很灿烂。笑罢,说:“这么粗的铁柞能磨成针吗?”老婆婆缓缓地磨着铁柞,没有抬头。半晌,道:“我现在决定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阳光下的少年李白,沉默不语。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他心里反复念叨着:“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   这是老婆婆送给他的话。   后来李白认真读书,日积月累,终于成了很有学问的人。他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光耀千古的名篇。   出处:宋代祝穆《方典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澳,逢老棍方磨铁抖,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1   李白的铁杵磨成针   励志人物配图   李白中国的著名诗人,不过,其实李白年幼时是非常贪玩的。不仅读书不用功,而且还会逃学,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偷偷溜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名白发苍苍的奶奶,手中拿着一根铁杵,正在一块大石头上来回地磨。李白觉得非常奇怪,就上前去询问:“奶奶,你为什么要磨这个啊?”老奶奶回答说:“我想要将它磨成一根针啊!”李白又问:“这么大的铁杵,得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磨成针呢?”老奶奶说:“只要坚持不断地磨,就会越来越细。只要下了功夫,那么铁棒也可以磨成针啊!”   李白听后恍然大悟,觉得老奶奶的话非常有道理。学习不正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地进步。自那以后,他再也不逃课了。不管老师留多少功课,他总是很认真地按时完成它。   最终,李白成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2   李嘉诚是推销员出身,曾经有记者询问过李嘉诚的推销诀窍。李嘉诚不予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   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时彻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自谦地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当年,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从西营盘到上环到中环,然后坐轮渡到九龙半岛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后来当推销员,依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   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有人说,如果掉的话那饼肯定有毒。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者,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辛酸。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3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通过读书让我深深的懂得了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无声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一本好书又像一片知识的海洋,任我们遨游,一本好书还像一盏路灯,指明成功的道路,每本书里都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教会我们怎样去做人或是做事。   我读了许多书,有《科学实验王》、《幽默格言故事》、《故事大王》、《木偶奇遇记》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故事大王》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有一天,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一块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思了很久,觉得老婆婆说的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读书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地读书,再不贪玩了,通过李白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著名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下苦功夫,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做出成绩。从现在起,我也要向李白学习,发愤、刻苦、努力的读书,争取考一个我理想中的清华大学。作者:二年一班陈梦璇
2023-08-31 12:14:161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概括

铁杵成针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 李白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从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都能成功。 拓展资料: 铁杵成针:[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详细解释 1.【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3.【例句】: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0字左右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5字故事梗概如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 有一天,李白趁老师不在学堂,就又偷跑出去玩耍,他走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回答他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 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棒怎么可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对他说只要天天磨,总能越磨越细,最后肯定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后深受感动,从此用功读书,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2)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概括扩展阅读: 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朝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翻译】传说李白曾在象耳山中读书,学业还未完成,就离开了学堂,经过一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问老妇人磨铁棒做什么,老妇人回答说:“想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返回学堂完成未完成的学业。 【例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关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聪明,但是不喜欢念书,经常不上学而是偷偷跑出去玩。一天,李白又趁老师不注意,跑出学堂后在街上溜达。这天阳光明媚,照的人暖洋洋的,李白想“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多出来玩耍,享受一下阳光,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后来李白走到了一条小河边,忽然看到河边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棍在石头上磨。李白很好奇,于是就走过去问道,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我想绣花,但是家里没有绣花针,所以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老婆婆说完,就低下头继续磨针了。 李白听了这话以后大吃一惊,“铁杵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却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只要我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老婆婆的这番话,让李白很惭愧,他恍然大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不也应该如此吗? 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于是他赶紧跑回学堂,翻开书本,从此认真读书,再也不逃学了。 (3)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概括扩展阅读: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句谚语,意思是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可以做成功。出自宋代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这是传递正能量的一句谚语,这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会达到自己的目标的。 这句谚语的原文是: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故事: 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打算中途辍学。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大娘在水边磨铁棒,李白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娘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成语:铁杵磨成针 读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翻译:李白在象耳山下读书,觉得没有意思,于是放弃出门。走到溪边看到一个大娘在磨铁杵,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回答:要做成针。李白从中有所领悟,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4)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概括扩展阅读 近义词:铁棒磨成针 读音: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意思: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翻译:做事要有坚持而不动摇的决心,能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着很慢,其实是成功最好的方法。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的时候。 例句: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又要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少于50字小故事 什么时候来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果怎源么样照这样来概括。一次,李白在读书,还没有读完,就不耐烦丢下课本走了。李白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努力磨铁杵,李白问她,老婆婆回答:“我要磨成针。”李白恍然大悟,回到家专心完成学业。 请采纳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回。过小溪,逢老媪答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新义】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7)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概括扩展阅读: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版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权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后即以“铁杵磨成针”、“铁棒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铁杵磨成针主要内容20字 李白小时候不务正业,一次,他看见以为老人在磨一根铁棒,老人说他要把这根棒磨成针,李白认为不行,可老人最后经过努力,最终还是磨成了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原抄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新义】 从表面上看,这个成语是褒义的。但仔细想想,将一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这不明显是浪费吗?既浪费了一根铁杵,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况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持之以恒的毅力固然可贵,重要。但也要注重一个“效率”啊。
2023-08-31 12:14:271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如下: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在他小的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为此,他的母亲没少训斥他。有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闲逛着,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大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很奇怪地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每天的学习都特别用功。后来,他博览群书,勤奋苦读,终于有了一番成就。他二十多岁起,为了增长见识,到各地游历。他不仅到过长安、洛阳、金陵、江都许多大城,还到过洞庭、庐山、会稽等许多名山胜地。由于他见识广博,加上才智过人,因此,他在诗歌写作上有了杰出的成就。后世的人们因为他在诗歌方面的杰出成就,都称他为“诗仙”。近义词:铁杵成针。拼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注音:ㄊ一ㄝˇㄔㄨˇㄔㄥˊㄓㄣ。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例子: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成针的。正音:“杵”,不能读作“wǔ”。辨形:“杵”,不能写作“许”。辨析:铁杵成针和“持之以恒”都形容有恒心;有毅力;但铁杵成针比“持之以恒”更加形象。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2023-08-31 12:15:041

铁杵成针文言文及译文

1.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编辑于 2020-03-17 查看全部14个回答 评论 看都看了,聊两句~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铁杵磨成针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参考资料:/view/66452?fr=ala0_1 3573赞 2.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如下: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 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这个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 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3. 铁杵磨成针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参考资料:/view/66452?fr=ala0_1 4. (文言文)铁杵磨成针的译文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 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5. 文言文铁杵成针的意思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 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注释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去:离开。 逢:碰上。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感:被。 感动。 还:回去。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今:现在。 氏:姓…的人。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古文岛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古文岛立场。邮箱:service@laiyo。 6. 铁杵成针的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出自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2023-08-31 12:15:361

铁杵磨针的原文是什么?

铁杵磨针的原文和译文如下:作者:南宋祝穆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老妇人却说:“只要下了足够的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作品赏析:本文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因读书不顺,弃学了。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启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2023-08-31 12:15:521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3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   李白的铁杵磨成针   励志人物配图   李白中国的著名诗人,不过,其实李白年幼时是非常贪玩的。不仅读书不用功,而且还会逃学,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偷偷溜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名白发苍苍的奶奶,手中拿着一根铁杵,正在一块大石头上来回地磨。李白觉得非常奇怪,就上前去询问:“奶奶,你为什么要磨这个啊?”老奶奶回答说:“我想要将它磨成一根针啊!”李白又问:“这么大的铁杵,得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磨成针呢?”老奶奶说:“只要坚持不断地磨,就会越来越细。只要下了功夫,那么铁棒也可以磨成针啊!”   李白听后恍然大悟,觉得老奶奶的话非常有道理。学习不正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地进步。自那以后,他再也不逃课了。不管老师留多少功课,他总是很认真地按时完成它。   最终,李白成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   成语名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槌。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来源: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成语造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只字开头的成语   只要功夫 只许州官    包含有只字的成语   不怕官, 天下无难 万事俱备 只许州官 只要功夫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3   《铁杵磨成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成语故事。   它讲的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调皮,不爱学习。有一次,他从学堂里逃课出去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个老婆婆在磨一根铁棒。李白满脸狐疑,就上前询问,当得知老婆婆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时,他震惊了,老婆婆看穿了他的心思说:“水一遍遍滴,就可以把坚硬的石头滴穿了,我一天天磨,只要我不放弃,总有一天可以磨成针的。”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茅塞顿开,连忙回学堂上课去了,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每次下定决心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一开始都是好好坚持的,到后面就半途而废,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到持之以恒,看上去简单,做起来真的特别难。我很佩服这种精神,更佩服拥有这种精神的人。   还记得那一次学自行车,刚刚开始时,我跃跃欲试地坐上了车,双脚在地面上一点一点地移动,从而使自行车动起来。但长时间这样让我心生厌烦,几次想不学习了。但看到伙伴们骑车的样子,我又默默地坚持了下来。   终于,在我的一次次努力下,我学会了!刚开始是踩了一两下便滑倒了,后来变成了七八下,最后骑了一条街、两条街……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下苦工夫就能克服困难做出成绩。我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老婆婆和李白那样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4   李嘉诚是推销员出身,曾经有记者询问过李嘉诚的推销诀窍。李嘉诚不予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   原一平接过话头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时彻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自谦地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当年,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从西营盘到上环到中环,然后坐轮渡到九龙半岛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最初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后来当推销员,依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   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有人说,如果掉的话那饼肯定有毒。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者,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辛酸。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5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岩石的缝隙里掉进一些松树种子,后来成活了八株小松树。土地贫瘠,山风暴虐,八株小松树艰难地生长着。   三年后,一个农夫上山,看到了小松树,想把它们移回去,栽在房前屋后。他只刨了五棵,因为另外三棵太瘦小,怕移回去活不过来,就没有要。   十年后,一个园艺师来到高山上,看到这三棵松树是优质品种,想把它们移到公园里去供人观赏。他移走了两棵,还有一棵因为长在山岩边,人上不去,就放弃了。   剩下的一棵松树看到同伴们都被运走,直怪自己长在偏僻处,不然就不用在这山里承受寂寞和苦难了。又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那棵松树不再哀叹命运的不公,而是抓紧足下的土地,承受着狂风严霜,鼓足劲头生长。   两百年后,一条山路从山下修了上来。上山观光的人络绎不绝,都惊叹那棵松树的高大奇绝——它背山临谷,云遮雾绕,苍虬挺拔,亭亭如盖……   不久,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为它竖了一块牌子,上书“天下第一松”。   那棵松树错过了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却成了“天下第一松”。可见,比机会更加重要的是坚守足下的土地。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摆出一副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不卑不亢地说,“我们的任务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不断地向前推移,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里。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6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通过读书让我深深的懂得了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无声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一本好书又像一片知识的海洋,任我们遨游,一本好书还像一盏路灯,指明成功的道路,每本书里都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教会我们怎样去做人或是做事。   我读了许多书,有《科学实验王》、《幽默格言故事》、《故事大王》、《木偶奇遇记》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故事大王》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有一天,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一块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思了很久,觉得老婆婆说的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读书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地读书,再不贪玩了,通过李白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著名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下苦功夫,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做出成绩。从现在起,我也要向李白学习,发愤、刻苦、努力的读书,争取考一个我理想中的清华大学。作者:二年一班陈梦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7   铁杵磨针的故事视频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但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成语】:铁杵磨成针   【拼音】:tiěchǔmóchéng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成语故事   注解:仵,捣臼或捶衣服用的棒褪。   释义: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8   【成语】: 铁杵磨成针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9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为后世敬仰。他小时候很聪明,可他与众多男孩一样地贪玩,做事情没有耐心和恒心。   一位不知名的老婆婆在李白的成长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天天气很好。老婆婆在阳光下打磨一根铁柞。偶尔抬眼,她看到了一个悠闲溜达的少年。少年李白亨受着阳光的照耀,他觉得只要不让他那么辛苦读书,一切都好。   他稍稍转身,就看到了老婆婆手中的铁柞。铁柞铮亮,有些刺目。   他很奇怪,便走上前道:“老婆婆.你在干什么呀?”老婆婆抬起头,眯缝眼睛打量了一会儿,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他笑了,少年的笑总是很灿烂。笑罢,说:“这么粗的铁柞能磨成针吗?”老婆婆缓缓地磨着铁柞,没有抬头。半晌,道:“我现在决定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阳光下的少年李白,沉默不语。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他心里反复念叨着:“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   这是老婆婆送给他的话。   后来李白认真读书,日积月累,终于成了很有学问的人。他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光耀千古的名篇。   出处:宋代祝穆《方典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澳,逢老棍方磨铁抖,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0   今天读了《铁杵磨成针》一文使我很受感动,讲的是一位年轻的人,把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为了把铁棒磨成针,他不辞劳苦,白天磨呀,晚间磨。不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磨呀磨!而且在炎炎似火夏天还是在磨呀磨!亲戚朋友劝,他只要摇头。路过的人劝,他还是摇摇头。妈妈心疼儿子,劝他不要磨了,他笑了笑说,做事哪能半途而废呀!又继续磨呀磨!最终大功告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深。我以前铅笔字写得不好,看懂我的字的人不多。老师让我练字,开始还好,愿意写,一会就不愿意写了,枯燥无味,即使写也是处于应付,字没有进步。老师发现后,让我《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又拿来字帖让我临摹,一段时间我的字明显进步,妈妈看我的字非常“惊呀”,同学看我的字好似羡慕呀。   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中心校的写字比赛,获一等奖。由于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还获得大连写字二等奖。我还要努力,将来我还要参加全国比赛呢!我相信《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1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传说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过了一会儿,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儿去了。   李白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这是谁在磨东西呢?他寻着声音走去,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对准磨刀石,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蹲下来,两只手支着下巴,傻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李自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磨针。老奶奶头也不拾。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听了,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户: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绚(xuàn)丽夺目的明珠。天才出于勤奋。李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铁杵磨成针的原文   李白少读书①,未成②,弃去③。道逢老妪磨杵④。白问其故⑤。曰:欲作针⑥。自感其言⑦,遂卒业⑧。   《潜确类书》    铁杵磨成针的注释   ①少(shào)少年时候。   ②未成没有完成。   ③弃抛弃。   ④老妪(yù)年老的女人。杵(chǔ)棒。这里指铁棒。   ⑤故原因,缘故。   ⑥欲想要。   ⑦感其言被她的话所感动。   ⑧遂(suì)于是,就。卒完毕,结束。业学业。   铁杵磨成针的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2    导读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未成,弃去。过小溪,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笑其出。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李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他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出自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13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2023-08-31 12:16:141

《铁杵磨成针》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翻译:相传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2023-08-31 12:16:461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如下: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在他小的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为此,他的母亲没少训斥他。有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闲逛着,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大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很奇怪地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每天的学习都特别用功。后来,他博览群书,勤奋苦读,终于有了一番成就。他二十多岁起,为了增长见识,到各地游历。他不仅到过长安、洛阳、金陵、江都许多大城,还到过洞庭、庐山、会稽等许多名山胜地。由于他见识广博,加上才智过人,因此,他在诗歌写作上有了杰出的成就。后世的人们因为他在诗歌方面的杰出成就,都称他为“诗仙”。
2023-08-31 12:16:551

铁杵磨成针的由来和故事

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白话释义: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故事背景:传说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在山中读书。有一次,李白没有完成功课,便跑出去玩儿了。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溪边后,看到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在磨着一根棍子 粗的铁棍。他好奇问老婆婆为什么要磨铁棒,老婆婆边磨边抬头表示想将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听后感到很疑惑,再次问道铁棒怎么磨成可能绣花针!婆婆再次回复:滴水穿石,愚公移山,我年纪大,只要多下功夫也能把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婆婆的行为感动,便立刻回到山上学习。后来这个故事就演变出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2023-08-31 12:17:191

铁杵磨成针 故事20字

太白读书未成,逢老媪妇磨铁杵欲做针,感谢还卒业。
2023-08-31 12:18:0514

铁杵磨成针是谁的故事?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 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 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 ” 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 磨针?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 ”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 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 对呀 ! 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 ”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的。这个成语也说成“只要工夫深,铁 杵磨成针”。李白被人们称为 “ 诗仙 ” ,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 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 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 论要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呀! 加油!!
2023-08-31 12:18:361

铁杵磨成针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例子】 【近义词】 铁杵成针 【相关】百度“铁杵磨成针”
2023-08-31 12:18:431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2023-08-31 12:19:0015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

铁杵磨成针的成语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 问道 :“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2023-08-31 12:19:341

什么什么铁杵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023-08-31 12:19:531

“铁杵磨成针”是什么意思?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相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023-08-31 12:20:446

铁杵磨针的作者是谁

铁杵磨成针作者是谁?
2023-08-31 12:21:082

铁杵磨成针什么意思?

词目 铁杵磨成针 发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近义词 铁杵成针 引用 《绘芳录》第十六回 见彼美陡起不良心 ...。”祝自新道:“不妨,不妨,管他书香不书香。俗说只要工夫深, 铁杵磨成针 。准得他老子不在家,我有个计策在此,不怕他鱼儿不上我...
2023-08-31 12:2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