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教材

2023-09-08 08:07:29
共6条回复
FinCloud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升级版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zip》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b***.com/s/1dVElqFaQswHAx7FbHS9dDQ

?pwd=dajg 提取码: dajg

初中化学课件

LuckySXyd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http://res.1***.cn/search.asp?keyword=%B3%F5%B6%FE+%C9%FA%CE%EF&gradeid=&courseid=&typeid=

初二生物会考动物部分资料 2004-10-26 14:24:25免费
初二生物会考资料——《动物》,对教材的归纳总结,系统性强,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复习,是那难得的……

初二生物会考植物部分资料 2004-10-26 14:24:25免费
初二生物会考植物部分资料对初一生物——《植物》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的会考复习……

心脏和血管课件 2004-10-26 14:24:19免费
该课件是一堂完整的初二生物教学课件。

七年级上册
生物和生物圈
1. 认识生物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和细胞
1. 观察细胞的结构
2. 细胞的生活
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4.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2. 被子植物的一生
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5.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七年级下册
生物圈中的人
1. 人的由来
2. 人体的营养
3. 人体的呼吸
4. 人体内物质的传输
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7.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5.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 根据生物的特性进行分类
2.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下册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 生物的进化
健康地生活
1. 传染病和免疫
2. 用药和急救
3.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生物7年级上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上P31
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
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
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植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8
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成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细胞分裂过程与染色体变化7上P59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7上P62
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花、果实、种子(发育)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7上P67
几种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
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7上P70
病毒的种类: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病毒的结构很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7上P7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最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菜豆,玉米):7上P85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7上P92
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植株的生长:7上P97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有机物和无机盐(氮、磷、钾)
桃花的基本结构:7上P102
传粉: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水分的运输途径:7上P111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7上P12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7上P127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上P132
生物7年级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
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
生殖过程:7下P10
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
维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
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植物的分类:8上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8年级下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
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染色体都只有2对染色体中的其中2条。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8下P30
1858~1865奥地利的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细胞中发现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细胞中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的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人体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免疫的三个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免疫的害处、计划免疫:8下P78
处方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说说明服用药物。
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8下P84
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8下P85
吸烟吸毒的害处:8下P95
wpBeta
一,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

生 物 总 复 习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
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和 岩石圈 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
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
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 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7、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30、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31、 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32、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3、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34、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5、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7、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3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9、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40、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
4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 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
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4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身高突增 。
43、 达尔文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 类人猿 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4、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4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6、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47.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48、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49、维生素A:夜盲症,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C:牙龈出血、坏血病; D:佝偻病、骨质疏松,补肝脏、鱼肝油; B1:脚气病,粗粮; B2:口角炎,粗粮;缺铁:贫血
50、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51、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小肠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皱襞 , 其表面有许多 绒毛 状
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52、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和 肺 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5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54、.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 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泡。
55、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 植树造林。
56、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这个部位被利用。
57、血液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8、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 ,下层是 红细胞 ,两层交界处是 白细胞 和 血小板 。
59、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60、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铁 的蛋白质,呈 红色,它在氧含量 高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
量 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61、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 。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这是由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 肺 。
6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给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并带走废物;肺循环过中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63、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 A 型、 B 型 、 AB 型 、 O 型 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O 型血。
6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5、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 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 、 无机盐 、 尿素 和 葡萄糖 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肾小囊 中形成原尿;②原尿流过 肾小管 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 水 和部分 无机盐 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66、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 水和 无机盐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7、近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矫正方法是配戴 凹 透镜。
68、预防近视眼的“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33 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 眼保健操。
6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70、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71、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7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反射弧 ,它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效应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73、垂体: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量: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地方性甲
状腺肿);胰岛素(不足:糖尿)
74、温室效应:CO2排放过量 酸雨: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臭氧层破坏:氟利昂使用
75、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有 鳞片,用 鳃呼吸,用鳍游泳,有脊柱。
76、节肢动物: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都有外骨骼, 足和 触角都分节,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77、先天性行为:膝跳反射、鸟类迁徙、、蚂蚁做巢、 学习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小鸡模仿母鸡扒地索食
78、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 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
节肢动物:1、甲壳动物:虾、蟹、水蚤; 2、 昆虫:蝗虫、蜻蜓、金龟子、蝇 3、蜘蛛、蜈蚣
79、家兔的牙齿有门齿、臼齿,没有犬齿,它的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狼的牙齿有门齿、臼齿, 犬齿.这是与它们的肉食性相适应。
80、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8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82、蝗虫用气管呼吸;鲫鱼用鳃呼吸;海豚用肺呼吸;鸟类用肺进行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
83、人屈肘时,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 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 收缩,肱二头肌 舒张。
84、关节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肩关节, 肘关节 踝关节 膝关节
85、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骨 围绕 关节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86、 动物能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87、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生态平衡 。
88、仿生:飞机(模仿鸟的飞翔),薄壳建筑(乌龟的背甲),荧光灯( 萤火虫 的发光原理),雷达( 蝙蝠
的回声定位); 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
89、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 的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90、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足癣(真菌寄生);牛的胃肠中的细菌与牛共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过程叫腐生。
91、 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用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来自于空气中的细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
然发生的,而是有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92、 蒸熟的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 气体遇热膨胀的缘故。
94、古诗中常有借动物以言志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A 乳酸菌 a细菌杀虫剂
B 青霉菌 b引起水果腐烂
C甲烷菌 c 制泡菜
D 酵母菌 d固氮作用
E 枯草杆菌 e 使人患扁桃体炎
F苏云金杆菌 f 净化污水
G 链球菌 g 制作馒头,面包
H根瘤菌 h 产生青霉素
95、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_;培养。
96、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有的具有鞭毛和荚膜; 分裂生殖;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寄生、共生) 真菌: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但有成形的细胞核);孢子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异养(腐生、寄生、共生)
97、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 到 陆生、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等到 高等。
98、.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99、药物分为处方药和 非处方药(OTC)。
100、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生殖_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比较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由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殖速度 快 慢
变异性大小 小,容易保持亲本性状 大,具有双亲遗传性
后代适应能力 弱 强
101、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 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02、列表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03、无性生殖的应用:(1)嫁接(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才能成活,开花结果与接穗保持一致)(2)扦插 (3)压条 以上都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注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106、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 蛹.成虫 。蚊、菜粉蝶、蜜蜂;不完全变态发育卵 .若虫.成虫。蝗虫、螳螂、蟋蟀
107、两栖动物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08、鸟卵:卵黄是主要营养成分,卵中的胚盘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三部分。
109、.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代间或子代个间的差异
110、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形式。111、性状的遗传实质: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12、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如人的精子有23条染色体,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为23对。
113.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传递。
114.科学研究表明:生男生女由_男_方决定。
115、.染色体:DNA+蛋白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位于DNA上)
116、.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状之分
117.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aa;表现为显性的有两种,即AA、Aa
118、.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表现,但d仍然会遗传下去
119、.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15隐性基因的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120、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121、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1220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如太空椒);.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不改变,仅由外界环境直接作用引起的变异(如光照的差异引起同种作物叶片颜色差异)
123、亲代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 变异 ;
124、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 成对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显性基因,而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隐性基因 ;
125、一对直发夫妇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则直发由显性基因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控制,若他们再生一个
孩子是卷发的可能性是 1/4
6、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叫做 常染体
7、人体细胞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1 对,常染色体 22 对;
8、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 X 染色体和 Y染色体组成的,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 X染色体组
成的;
9、性状是由基因型 和 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10、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 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一个来自 父方,一个
来自 母方
11、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 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5.羊的毛色白色是显性(用B表示),黑色是隐性(用b表示)。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是白羊。请问公羊的基因组成是 BB ,母羊的基因组成是bb。
6.生物的 遗传和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7.人的性别主要由 性染色体决定,XY为男性,XX为女 性。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可写成:44+XY或44+XX ,则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 22+X或 22+Y 。
8.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组合为AA和Aa的为红花,基因组合为aa的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组合为AA、Aa的也为白花,这个事实说明了:
⑴ 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 基因型 和 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⑵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基因组合相同,表现性状不同 。
(三)生物进化
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的快,有的跑的慢,这说明生物具有_变异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可以遗传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__适者生存__,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__定向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方向_-.
(3) 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
2 细胞色素C 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对它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它显示了同一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 )的构成中人与这些生物的不同的氨基酸个数。
生物名称 黑猩猩 马 鸡 果蝇 小麦 酵母菌 红螺菌
与人氨基酸差异数 0 12 13 27 35 44 65
(1) 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 的事实能够说明其它生物与人类亲缘关系的远近
(2) 上述实例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最远的生物是红螺菌.
3、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5、生命起源的历程:无机物、有机物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体系、生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6、动物的进化次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注意顺序的先后)
7.达尔文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四)传染病、预防与免疫
1.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 病原体 ,
而是对 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 非特异性免疫。
2.引起传染病的 细菌 、 病毒和 寄生虫 等生物,称位病原体,例如:引起肺结核的 结核杆菌,引起艾滋病的 艾滋病病毒,引起蛔虫病的蛔虫。
3.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
传播途径 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
4.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 抗原 。
8.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 药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 有效成分、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 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9.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10.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到或溺水等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拨打“120 ”急救电话。
11.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
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
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 有效 。
1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 身体上 、心理上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 饮食习惯 、 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 、 娱乐方式和参与 社会活动 等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 健康 有密切关系。
二,初中生物实验目录

初一
序号 实 验 名 称 实验类型
1 显微镜的使用 分组
2 临时装片的制作和细胞的观察 分组
3 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 演示
4 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分组
5 观察几种蕨类植物 分组
6 观察几种苔藓植物 分组
7 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 分组
8 调查校园内或家乡的主要植物 实践活动1
9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分组
10 探究种子的成分 分组
11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分组
12 探究根是否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演示
13 观察根毛、根尖的结构 分组
14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演示
15 土壤溶液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演示
16 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演示
17 学习灌溉施肥和无土栽培 实践活动2
18 观察叶片的结构 分组
19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分组
20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分组
21 光合作用产生O2吸收CO2 演示
22 种子和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演示
23 萌发的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放热 演示
24 植物体能否散失水分 演示
25 观察叶芽的结构 分组
26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树木的年轮 分组
27 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 分组
28 探究茎对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 分组
29 观察花的基本结构 分组
30 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 实践活动3
31 植物的组织培养 实践活动4
32 观察细菌的形态 演示
33 观察放线菌的形态 演示
34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分组
35 食用菌的调查和养殖 实践活动5

初二
序号 实 验 名 称 实验类型
1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分组
2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分组
3 调查当地常见的寄生虫病 实践活动1
4 观察蚯蚓 分组
5 观察当地常见软体动物 分组
6 观察蟑螂(蚂蚁)触角的作用 演示
7 观察蝗虫气门的作用 演示
8 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 分组
9 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分组
10 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 分组
11 观察家鸽的外部形态 分组
12 观察卵的结构 演示
13 观察家鸽的内部结构 分组
14 爱鸟护鸟 实践活动2
15 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 分组
16 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内部结构 分组
17 探究鼠妇选择环境的行为 分组
18 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分组

初三
序号 实 验 名 称 实验类型
1 观察长骨的结构 分组
2 鉴定骨的成分 分组
3 观察关节的结构 演示
4 肌肉的收缩 演示
5 观察加入抗凝集的血 演示
6 观察凝固的血 演示
7 观察血涂片 分组
8 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分组
9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分组
10 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分组
11 学习测量血压的方法 分组
12 观察小肠绒毛 分组
13 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分组
14 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关系 演示
15 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分组
16 测定胸围差 分组
17 学习测定肺活量的方法 选做
18 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 分组
19 观察剖开的哺乳动物的肾脏 分组
20 结算每天的食物总热量 实践活动1
21 膝跳反射实验 分组
22 探究条件反射形成 分组
23 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 分组
24 检查视力 实践活动2
25 有关糖尿病的调查 实践活动3
26 收集和交流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实践活动4
27 调查本地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 实践活动5
28 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装片 分组
29 调查当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联系 实践活动6
30 调查学校附近的环境保护情况 实践活动7
Chen

我前两天问过你在百度找((2006中考习题))[锦州的那个]

大鱼炖火锅

天津版的

nicehost

我有 可怎么给你呀 好几张呢

相关推荐

麻烦给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课件

太大了 没法传
2023-08-31 22:59:412

九年级化学专题的课件

  九年级化学专题的课件应该怎么写?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九年级化学专题的课件,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化学专题的课件1    【教学目的】   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l、激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   【教学策略】本课题第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设计】   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   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   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   [学生讨论]   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   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   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   [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   [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   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3)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   3、吹灭蜡烛,观察;   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交流反馈]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现象和结论)。   [反思与补充]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   [总结与评价]略   (学生填写探究报告)    【课后附记】   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蜡烛的燃烧非常必要,否则课上时间太紧;   2、学生可以自愿结组,这样利于配合;   3、限于时间,学生提问前教师要限定范围,以避免跑题;   4、每组可以配备小试管夹或者带铁夹的铁架台,用来固定导管,以免学生操作时烫手。   九年级化学专题的课件2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   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   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   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 化学的作用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 怎样学好化学   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化学学习方法。 “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2023-08-31 23:00:051

初中三年级人教版的语数英物理化学课件在哪有

初中三年级人教版的语数英物理化学课件可以到新华书店买,然后网上可以在京东上买,价格公道,而且不是盗版的。
2023-08-31 23:00:491

初三化学视频怎么下载啊?

初中化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2023-08-31 23:01:013

能否提供 一个化学学习网址

下面几个不错:http://www.hxok.net/http://www.chemsky.net/Index.htmlhttp://www.52chem.com/
2023-08-31 23:01:412

高一化学课件:《氧化还原反应》

【 #课件# 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高一化学课件:《氧化还原反应》,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 篇一 】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   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五、教学流程图   思考与交流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讨论、归纳   练习、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   课   引   入   复习引入:【思考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思考2】: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3】: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   【思考与交流1】: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思考、回顾】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   标化合价,思考化合价口诀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化合价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打下基础   【思考与交流2】   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2CuO+C==2Cu+CO2↑   H2O+C==H2+CO   CuO+H2==Cu+H2O   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   Fe+CuSO4=FeSO4+Cu   2Na+Cl2=2NaCl   H2+Cl2=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练习、思考、交流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从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36页)   教师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以NaCl、HCl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学生思考、做笔记   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探究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Cu+Cl2===CuCl2   CaO+H2O===Ca(OH)2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Cu+FeSO4   NaOH+HCl==NaCl+H2O思考、归纳、整理   以练习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分层训练   1、必做题   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uO+2HCl=CuCl2+H2O   B.2Na2O2+2H2O=4NaOH+O2   C.Zn+CuSO4=ZnSO4+Cu   D.Ca(OH)2+CO2=CaCO3+H2O   2、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选做题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Fe2O3FeB.ZnZnCl2   C.Na2CO3CO2D.AlAl2O3   回忆所学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回答问题,进行组间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分层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小结与作业安排   本章小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作业:1、教材P38,1、5、6   2、课外同步练习1   3、预习氧化剂和还原剂部分知识   实践活动:通过报纸、杂志、书籍或互联网等,查阅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的几个具体事例,讨论并交流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整理记录知识点 规律:高、失、氧;降、得、还   记录   思考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与前面的学习目标相呼应   用顺口溜记忆更好   巩固本堂内容   为下节课学习打基础 为下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的应用打伏笔 七、板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 篇二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学生已学习了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已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特殊例子,通过分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学习能从初中的特殊例子转移到高中扩大的概念的实质了来。若能从理论上、其它概念的发展的类比上进行分析,学习对其实质的理解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刻理解,一定会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定会理解许多反应的进行的实质,对电化学知识也一定会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理解一定会使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对学生的今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新上高一的学生从心理上还未完全从初中的心理、思维方式上转变过来,理解能力还不十分强,但上高中后都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同时也都有一定的进取心,特别是考入重高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正确引导,逐步培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时期。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评论(0)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评论(0)学时难点   氧化还原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从分类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不知道大家看到氧化还原反应这几个字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呢?提到反应,大家先来回忆一下,在初中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他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活动2【讲授】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初中阶段我们认为它是还原反应。我们仔细思考,在反应中仅仅发生了还原反应吗?如果继续看,会发现氢气得到氧变为水。我们可以这样想,物质它不会消失,既然氧化铁失去了氧,必然有另一种物质得到氧,才能达到平衡。就好比商人,要卖出一件物品,是不是必然要有人来买?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同样的,得失氧也是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我们给这种反应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有得失氧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活动3【讲授】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下列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反应中均有化合价变化   【学生活动】通过对比观察,思考,归纳,交流,得出结论: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升高与降低,进而逆推出凡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4【讲授】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化合价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如下环节:   环节1: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为例,结合教材阅读,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教师结合教材中氯化钠形成过程示意图完善该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变化间联系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37页   环节2: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及氯化氢形成示意图   3.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从NaCl和H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活动5【讲授】分析氧化还原反   双线桥法:   (1)标出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2)画箭头,箭头由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种元素。   (3)在桥上标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被氧化、被还原,同时用a×b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   a—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   b—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a,b为1时可省略)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练习】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6【讲授】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判断依据:化合价升降   2.本质:电子的得失与偏移   3.标双线桥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习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学时难点   氧化还原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从分类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不知道大家看到氧化还原反应这几个字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呢?提到反应,大家先来回忆一下,在初中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他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活动2【讲授】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初中阶段我们认为它是还原反应。我们仔细思考,在反应中仅仅发生了还原反应吗?如果继续看,会发现氢气得到氧变为水。我们可以这样想,物质它不会消失,既然氧化铁失去了氧,必然有另一种物质得到氧,才能达到平衡。就好比商人,要卖出一件物品,是不是必然要有人来买?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同样的,得失氧也是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我们给这种反应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有得失氧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活动3【讲授】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下列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反应中均有化合价变化   【学生活动】通过对比观察,思考,归纳,交流,得出结论: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升高与降低,进而逆推出凡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4【讲授】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化合价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如下环节:   环节1: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为例,结合教材阅读,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教师结合教材中氯化钠形成过程示意图完善该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变化间联系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37页   环节2: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及氯化氢形成示意图   3.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从NaCl和H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活动5【讲授】分析氧化还原反   双线桥法:   (1)标出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2)画箭头,箭头由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种元素。   (3)在桥上标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被氧化、被还原,同时用a×b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   a—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   b—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a,b为1时可省略)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练习】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6【讲授】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判断依据:化合价升降   2.本质:电子的得失与偏移   3.标双线桥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习题。
2023-08-31 23:01:571

化学教师与多媒体flash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flash课件本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的实质,但凭初中生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但用多媒体flash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手性碳、杂化轨道、大u03c0键、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笔者深有感触的是有关晶体结构的知识,通常需要两三节课的内容,如今用上多媒体flash课件,只需要一节课就能够充分说明,并且效果很好。诸如氯化钠晶体一个晶胞中有多少个钠离子、多少个氯离子,一个钠离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钠离子有多少个的问题,几乎不费口舌,学生就能搞清楚。       2、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       3、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      二、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flash课件的常用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适合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常用的软件有:Authorware、Flash、3Dmax等。笔者较为喜欢的是Flash软件。它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平面动画工具,适用于做一些微粒运动的平面演示。      三、多媒体flash课件的制作原则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多媒体flash课件辅助化学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多媒体flash课件的制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多媒体flash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flash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       2、可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多媒体flash课件做好后,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即一个难点对应一个课件,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目前市场上许多教学flash课件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在此。       4、flash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一路“next”下去,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flash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四、多媒体flash课件的来源      多媒体flash课件的来源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制作,二是网上下载。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制作出的课件是智慧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为能够制作出好的多媒体flash课件而自豪。但是,毕尽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甚至外语水平所限,完全由自己制作的课件终是少数,大量的课件还需要到网上去下载,或者进行二次开发。我们就是急广大老师所急,为大家制作个性化的flash课件。
2023-08-31 23:02:161

求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素质的题或者视频百度云

小学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只有一个综合素质是一样的,你要考小学的话也需要重新考科目二
2023-08-31 23:02:521

有没有学而思初中数学和化学视频啊求

中考已过,准备下一年复习,不知道同学们如今的心情怎么样。或许你激进,或许畏惧,或许稳重,或许慌张,或许踌躇满志,或许满眼迷茫。无论哪种,同学们,我们都应该感谢初三。或许以后你们将会感慨,整个初中是我们人生中最应该享受的时光,并不是因为我们多么自由,多么富有,而是因为此时我们年轻,对于朋友和同学来说我们拥有彼此,这种日子仅此三年。中考复习的每一天,尽管学习很辛苦,做题很疲惫,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我们也知道会有老师帮助我们尽可能的实现它。所以,每个人都不是自己在奋战,每天的辛苦复习中,我们有老师,有同学,拥有朋友和家人,每个人都会挺你。中考,没有人让你去下火海,没有人逼你说拿命来,复习仅仅是辛苦,但是不会觉得恐怖。我们想想和同学们一起埋头苦写的日子,互相追赶着彼此的进度,虽然紧张,但是课间依然说笑如常。彼此之间不应该是竞争者,而是队友。一套卷子发下来争先恐后的做着,生怕比别人落下,生怕比别人少做,而后对于某些题大家又开始互相讲解,互相调侃着。我们希望不断地通过做题来证明我们的实力,找到那种被别人羡慕的成就感。初三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恨它因为他让我们不得不忙碌着,我们爱它,因为他让我们忙碌并在一起。好啦,言归正传,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满打满算,也只有4个月不到的时间能够用来复习,再细细算一下,直到一摸前,我们只有2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转瞬即逝,但是如果能够把握好对于我们提高成绩还是可以有很大帮助的。在此阶段同学们复习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方法,第二是心态。
2023-08-31 23:03:102

高中化学课件大全(5篇)

【 #课件#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高中化学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1.高中化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2.高中化学课件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 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 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   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   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   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 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 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 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 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3.高中化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   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重点、难点   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4.高中化学课件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设计的程序   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实质→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实例→反思与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七、具体教学设计: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①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   ②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会给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   ②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由我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   从产物NaCl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在了解完离子键的概念之后,我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②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来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尽量用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进行讲解。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是   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点拔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设置思考题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订正,巩固新学的知识点。从错误中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因为电子似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容易犯错,故以习题巩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的课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出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深。   八、课堂小结:   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留给学生的思考问题: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之间存在什么作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高中化学课件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巩固第一课时相关。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设疑】   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讲解】   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设疑】   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   【讲解】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设疑】   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讲解】   “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设疑】   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讲解】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中,在溶液中: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溶液(约1mol/L),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溶液和溶液的体积比约是。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若用固体代替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方法:加酸,抑制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溶液中混有杂质。方法:加热,促使水解,使生成除去。
2023-08-31 23:03:411

没有实验用具,只有板书,怎么上好第一节初中化学课

1、若有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视频、图片,也可以使用课件2、若没有,可以结合课本,手绘,给学生讲请实验
2023-08-31 23:03:492

初中化学:碳酸钠和碳酸反应现象

Na2CO3+CO2+H2O=2NaHCO3无明显现象
2023-08-31 23:04:033

高中高三化学课件

   【 《钠的化合物》 】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   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运用。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Na2O2与H2O、CO2的反应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三、说教法   我的理念:建构主义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   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探讨式”的实验引导分析的方法。   2.实验方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学生两人分组实验。   3.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分析本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由Na2O2的性质,分析用途。   五、说教学过程   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探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练习强化阶段及课后巩固阶段。   【引入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   依据情景设疑:“为什么能够着火?”唤醒学生旧知识中关于燃烧三要素的认识,并以此展开后续教学。   情景化设疑:如果我们有了燃烧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该怎样去生火呢?学生发展思维。从而引出吹气是否能够生火?   对比实验验证猜想:未经处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着火,加点固体物质,再吹,通过现象“生火”,从而引出吹气能让棉花着火的神奇物质:过氧化钠及其物理性质。   【探究阶段】   新疑问:有了过氧化钠,吹气是否就能够生火呢?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引出必定为人呼出的气体与Na2O2作用生火。   新疑问:人呼出的气体有CO2、H2O、O2、N2,到底是谁的作用呢?   学生讨论引出:空气中也有大量的N2、O2,如果把包裹有Na2O2的棉花露置在空气中,不能生火,从而引出生火的原因应是CO2、H2O与Na2O2作用生火。   过渡:但是,CO2、H2O不是常见的灭火材料吗?又如何去生火呢?   实验验证解决悬疑1:探究CO2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一: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投入包裹有Na2O2的棉花。   结论:CO2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出产物Na2CO3;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CO2能够生火,水不是能灭火吗?它在中间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从而引入到对水的探讨。   实验验证解决悬疑2:探究H2O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二:滴水生火   结论:H2O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燃烧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H2O反应的可能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可能产物NaOH;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是否真是这样呢?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   学生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师生互动讨论出方案后,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同时,以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由观察到的现象去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能够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本节课中,我是一步一个台阶的由旧知:燃烧的三要素、CO2、H2O能灭火引出新知Na2O2与H2O、CO2的反应,从而达到攻克难点。   【总结归纳】   学生自主总结完成对Na2O2知识的整理。   以一首小诗来完成对Na2O2知识的高度概括,并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小诗   过氧化钠色淡黄,与水反应可生氧;   强氧化性能漂白,酚酞先红后退场;   二氧化碳也反应,密封保存记心上;   防毒面具里供氧,航天潜水受赞扬!   【练习强化】   设置了不同难度的习题,以基础的实验现象,提升至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   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A.溶液仍为无色   B.溶液最终为红色   C.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为红色   D.有气泡产生,溶液先变红色最终为无色   2.用双线桥法表示Na2O2与CO2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求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原子个数之比。   【课后巩固】   1.查阅资料完成科普小论文:我的Na2O2更精彩   2.设置课后习题巩固知识。   课本:P31页一、填空题:1二、选择题:1.2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见证过神奇的吹气能让棉花着火,必然对Na2O2有着浓厚的兴趣,顺势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完成科普小论文,比拼“谁的Na2O2更精彩”。   在这里,将学习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生产与生活。   六、说板书设计    【 乙酸 】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75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其基本过程如下:   反馈矫正评价   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 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 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023-08-31 23:04:111

洛阳市初中的初三化学教材

人教版
2023-08-31 23:04:345

谁有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下册的教师教学 用书后的光盘

没有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2023-08-31 23:05:441

初中化学关于黄铜合金与酸反应的计算

0.08g第三次添加稀硫酸仍有气体产生,说明第三次添加之前,仍有锌未参与反应,说明,前两次,稀硫酸完全反应,而锌有剩余,则第二次产生的气体量与第一次产生的气体量相等。
2023-08-31 23:05:593

初中化学 “硝酸(HNO3) 不能与什么反应”

AgClBaSO4还有不活泼金属AuPt等但与铜发生反应浓硝酸遇FeAl钝化不发生反应可以用来运输酸性气体也不反应如NO2NOCO2等
2023-08-31 23:06:231

初中都有什么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还有美术、音乐等等。推荐一个免费初中教育资源分享网站,学习口袋网。网站拥有丰富的试题、课件、教案等初中教学资源,而且所有的资源均可免费下载。分享下免费的初中在线教育资源:百度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5gDa-VsrKWmb0DX36KO_A?pwd=gqeb 提取码: gqeb
2023-08-31 23:06:3810

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大全要分类的,大虾帮忙,高分

个人感觉 你在文库上搜比较好啦 很便宜
2023-08-31 23:07:3111

老师要我们写一篇关于化学的论文,来帮帮忙啊

  你好:  (一)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积累很多的化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食盐味咸,常用来调味,或腌制鱼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种用量最多、最广的调味品,素称“百味之王”。人们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盐(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盐就足够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则是人体机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动物血液中盐浓度是恒定的,盐分的过多流失或补充不够就会增大兴奋性,于是发生无力和颤抖,最后导致动物后腿麻痹,直至死亡。美国科学家泰勒亲身体会了吃无盐食物的过程,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欲消失,5天后感到十分疲惫,到第8~9天则感到肌肉疼痛和僵硬,继而发生失眠和肌肉抽搐,后因情况更为严重而被迫终止实验。当然,摄取过多的食盐,就会把水分从细胞中吸收回体液中,使机体因缺水而发烧。  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自然界中氮的固定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物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一步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变成硝酸在下雨时降落到地面。另一种固氮的方式是利用植物的根瘤菌,根瘤菌是一种细菌,能使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在自然条件下,它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利用。“种豆子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松花皮蛋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品。由于它风味独特、口感极好、保质期长,很受人们喜爱。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将鲜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过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化学过程。灰料中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从蛋壳外渗透到蛋黄和蛋清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氢气体。同时,渗入的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以漂亮的外形凝结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黄和蛋清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于是蛋黄、蛋清的颜色发生变化,蛋黄呈墨绿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绿色。食盐可使皮蛋收缩离壳,增加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铅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缩离壳。而茶叶中的单宁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质凝固着色和增加皮蛋的风味。  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点  一、关于物质燃烧  1.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2.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3.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气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风,为防止煤气泄漏,我们常在煤气中加入具有特殊气味的硫醇(C2H5SH)以便于知道煤气发生泄漏,发现有煤气泄漏时要及时打开门窗,关闭煤气阀门,(不能开灯,打电话,用电风扇等因这些行为会产生火花从而发生煤气爆炸),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4.蜡烛一吹即灭是因为冷空气使蜡烛温度下降至其着火点以下,用扇扇炉火越来越旺是因为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增加的煤与氧气接触的面积。  5.西气东输的气体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矿井中通风不良,使甲烷与空气混合而达到爆炸极限经点燃发生爆炸,所以为防止煤矿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6.灯泡内往往会有少量的红磷,主要是脱去灯内的氧气  7.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如遇到毒气(含氯气、盐酸,硫化氢、氨气)泄漏时,我们也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然后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二、关于食品  1.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2.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主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取真空包装。  3.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4.做镘头时加些纯碱主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5.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6.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7.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铝壶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三、环境问题  1.酸雨是由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如SO2、NO2)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影响作物生长,污染河流,影响人体健康,造成土地酸化。减少酸雨的措施:开成新能源,少用煤作燃料,煤进行脱硫技术。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SO2等,治理的方法是:改变发动机结构,使燃料充分燃烧;在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CO、NO转化为无毒的N2和二氧化碳。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方法有:(1)开发新能源,(2)使用电动车  3.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排放  (3)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加强水土保护,植树造林  节约用水的方法:水的二次利用(洗米水去浇花),随手关水龙头,低灌技术,工业水的二次利用。  4.温室效应  由于煤、石油燃料的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不利影响是:全球气候变热,土地沙漠化,两极冰川熔化;可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核能,水能等(我们可以节约用纸,节约能源,多栽树,随手关灯)  (二)怎样学好化学  中学的化学很基础,物质之间的反应要弄清楚,初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不多,但都很重要,要牢记。还有就是多做练习,要想学好理科方面的课程不练习是很难的,熟话不是说熟能生巧嘛,做得多了,感觉就出来了。其实自信还是很重要的,要相信别人能做好的事情自己也可以的!  一 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目标是行动的动力,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你才有可能排除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最终达到即定的学习目标。因此,要学习好化学这门课程,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这一门课程。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  学习化学,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可以明白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现象,并且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学习化学,既可以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还可以制作出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丰富和优化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的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等;学习化学,也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进一步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地学等自然科学。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抓好学习的三个环节  化学是初三年级后增设的一门课程,在内容上独立,不受其他学科的影响。对每一个刚刚升入初三的学生来讲,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只要能抓好预习、听讲和复习这三个学习的环节,一定能取得优异的学科成绩的。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2.课堂听讲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  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听课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认真记好笔记。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记录,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现行的人教教材,在每页的旁边都留有空白,这就是为学生在学习时做笔记而设计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要记录的内容,将笔记写在课文相应内容的旁边,这样在今后的复习中,有利于联系知识,增强理解和记忆。  3.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三、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科书中安排有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四、扩大知识面  1.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2.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报名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化学教学和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录像片,参观工厂,参加化学晚会的筹备、演出,收集整理化学谜语,出化学墙报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求,促使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五、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许多学校和学生家庭都配备了计算机,而网上有许多关于化学学习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料。同时现在在网络上有好多网站都有在线学习的课程,这些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制作的课程,配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通过浏览这些课程,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总之,学无定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3-08-31 23:08:051

初中化学的所有符号代表的意思?

所有````汗```累死```
2023-08-31 23:08:167

浅谈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so it is veryovely tyav
2023-08-31 23:08:372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电源两极中液体的酸碱性

我老是老是讲错 还是我看书才明白的
2023-08-31 23:08:596

初中化学红磷燃烧实验的缺陷

安全性能低,
2023-08-31 23:09:174

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方面有什么作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已经进入课堂。传统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媒体虽然形象、直观,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以声、形、视听等手段,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化学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1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因素,它是推动一个人主动学习的内在的动力,引导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化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这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固定的,而要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这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他们而言,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很多人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化学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抓好“入门”教育,将这种兴趣及时加以深化和延伸,相信学生很快就会对化学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直观形象、声形具备、表现形式多样,从而能极大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大多数农村初中这个实验是不能完成的,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动画模拟,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样的效果很不错。这时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就会充分展示出来,通过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错误操作,既能避免实际操作带来的危害,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弥补实际操作带来的一些缺憾与不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留下伏笔。   2 信息技术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特点设计制作课件,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保护水资源”时,课前精心设计一份课件,在这份课件上不仅有详细知识点,而且做了很多动画,同时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最后还配了一个例子进行分析,事后证明这一节课的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讲述要好很多。   在制作复习课件时,要注意复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深层次的扩展。可以把所有的化学仪器分成若干组,构成实验专题,用录像分别展示各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问题,然后精选不同层次的实验题组(最好是历年中考题)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出各种仪器,让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需要仪器,然后按步骤用鼠标拖拉进行组装拆卸,如果违反操作规程,计算机会及时提示。实验搭配好后,可选“开始实验”按钮,计算机会简单模拟出气体流向、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   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解决一个专题的复习,这在传统教学中至少需要半节课。在整个复习课中学生始终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考,由动手动脑到产生兴趣,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又如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蒸发时,该实验要求在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这个较多量是不太好把握的,如果提前停止加热,固体不会被全部蒸发出来。演示起初学生是有兴趣的,在搅拌的过程中,性情较为急躁的学生逐渐失去耐心,导致注意力分散;到停止加热时,到底滤液被蒸发到什么状态,有些学生已不再仔细观察,而且后排的学生也看不清此处的操作。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实验规范操作的学习,也不利于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若把蒸发的演示实验做成课件,播放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调动学生主动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邮箱、班级校友录、论坛等,甚至可以用上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友爱,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的朋友。   4 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的启迪。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实时地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模式。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展示传统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空间结构、金属的电化腐蚀等。所有这些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难以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通过动画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如把水注入浓硫酸后硫酸飞溅;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引起爆炸;组合装置中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溶液中撤导气管引起倒吸;等等。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又能使学生加深认识,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因为这样给出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只有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整合,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西永安初级中学)
2023-08-31 23:09:361

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这是不容质疑的,这是从无数人的身上得到证实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些我通常我多年任教初三化学的经验谈一谈学生接触化学初期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接触一批新的同学,我都着重培养他们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体美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课节就变得很少,但是教学任务却一点也不少。由于课节间隔时间太长,经常这节课上的知识,下节课再提问,学生是一问三不知。于是我建议我的学生们养成“两个十分钟”的习惯。就是课前十分钟和课后十分钟。课前十分钟指,如果当天有课,可以在家抽出十分钟的时间把上节课讲的知识温故一遍,把这节课讲的知识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课后十分钟是指,晚上回家把当天课堂上讲的知识有没有掌握的再看一遍。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的授课就顺利多了。 二、认真听讲,归纳总结的习惯 化学知识比较琐碎,有文有理,。特别是初三化学,有的时候需要记忆,也有的时候需要理解,学生们刚接触这一学科,许多同学都会有些许的不适应。这就要求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提高课堂上的效率,会比后期复习更有效果。 比如说化学课上经常要做实验,这时候就要讲一些实验注意事项,步骤和现象等。许多同学在观察实验时只看了热闹,忘了听其中的门道。于是,每次在做演示实验之前,我都会给同学们说,听大家认真听讲,想一想老师说了几个注意事项,做完后你再来重复一遍。这样说了之后,同学们听的时候注意力特别集中。在讲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我边讲边叙述注意事项: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外壁有水应擦拭干净;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前应先预热;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试管应倾斜大约45度角。这部分的注意事项特别多,但因为有了我课前的提示后,同学们的注意力很集中,所以等我做完实验后,半数以上的同学基本上能复叙出来,其他的同学在强调了几遍后也能总结出来。而且这样记忆出来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不会忘,比你给他整理出来再让他背效果好多了
2023-08-31 23:09:473

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A)

必修一:1、物质的分类(较容易,靠记) 2、氧化还原反应(入门,以后会灵活起来,也是较为重要的) 3、物质的量的计算(这是基础,刚学的时候可能不太理解,久了就会接受这个概念了!) 4、常见物质的检验(要记,以后化学推断题中有用) 5、会书写原子的核外电子(基础) 6、氯溴碘和钠镁铝等常见非金属和金属的知识(这是重点,以后用处很大) 7、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知识(较为重要)这些就是高一上学期主要知识,你要特别注重第六点。有很多知识的!其实你还是应该自己去看看书,我写的这些只是一个大概,给你一个引导的。我有必修二的总结(前几天总结写的,可能不是很好)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1、 理解各层的最多电子数,记住常见元素的排列2、 记住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 知道哪些是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1、 能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2、 记住几种常见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等3、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以及了解氢键。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1、 同素异形和同分异构的区别;2、 能区分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3、 记以上住常见的例子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1、 知道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以及简单的计算,还有它的影响因素2、 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3、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以及计算反应热的几种方法4、 能区分原电池和电解池 ,并背下电解池总各离子的放电顺序5、 了解记住新能源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和热 1、区分中和热和标准中和热(后者必须是强酸强碱稀溶液)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种原子被另一种原子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2、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诺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叫同系物3、 了解石油分馏的馏分顺序4、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婚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5、 从煤焦油中分离的个馏分及作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 醇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2、 醛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4、 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5、 写成上述的各常见反应方程式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物(本节10年不学)
2023-08-31 23:10:102

如何更好的上好高中化学第一节课??

让637leaf禁言吧怎么举报啊
2023-08-31 23:10:279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学领域,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对内容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化学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宜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不能现场操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二、解决抽象问题时宜用多媒体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变化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模拟和放大一些化学现象和过程,实现这些内容的直观化与形象化,使物质间微观变化成为生动形象的直观表现。比如在《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的教学中出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分子扩散的动画,使学生可直观感受到微粒的运动。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掌握。再如电解水的实验宏观上观察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淡蓝色火焰)是氢气,那么微观上是如何实现了这种转变?通过模拟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又各自相互结合的过程的动画,使抽象变得直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培养了学生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敢于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意识。三、对各种图表问题宜用多媒体 图表比较多的章节往往知识点比较零碎、杂乱,教师无论是讲起来还是落实在黑板上,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到效果很不好。如果这时将各种图表做成课件,既清晰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四、练习课和总复习宜用多媒体 复习阶段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教师串讲起来也感到费时费力。这时应将这些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譬如,将所要复习的内容分类总结后制作成幻灯片,同时添加一些播放效果,先显示提纲,让学生回答问题,再显示提纲以下内容,待复习内容串讲完之后,将整个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使得条理非常清晰。教师利用这些课件进行串讲,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理解和掌握。 总之,教师若想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一些,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强化教学感官效果。当然,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即不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把课堂变得眼花缭乱;不必每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信息技术,致使课堂出现“信息技术满堂灌”现象;不因为使用了信息技术,忽视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因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是计算机和虚拟网络世界所无法替代的。
2023-08-31 23:10:531

初中地理如何创设情境贯穿课堂 情境设计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摘 要] 本文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把科学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一种强迫,学起来枯燥乏味,没兴趣”的问题,提出“在创设相关的情境中导学,是使学生乐学会学的有效途径”的论点,并提出科学情境 教学设计 的五种方法,同时阐明导学方式要灵活,要因人而“导”、生生互动,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 情境设计 创设 导学      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呢?需要“情境设计”进行导课。科学课程的科学性、实验性、通俗性和生活性为教师进行情境设计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教师把深奥的理论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去,学生觉得亲切、科学,可以提高其学习热情。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兴趣不断地予以观察,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知道他们要做什么,用什么教学内容能使他们学得最起劲、最有效果;然后进行有效的情境设计,设置悬念,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一、科学情境创设的五个基本条件   1.科学情境是以情感境界为前提的   科学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环境下构成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是构成情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学生把自己的生存与人类美好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一种精神享受的时候,才会出现和谐的激动人心的“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的科学教学活动。   2.科学情境创设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   科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在共同的知识探讨中进行的。如果学生对讨论所涉及的知识一无所知,或教师的知识比较贫乏,都会使这种创设运用和交流无法进行。   3.教师的业务技能是创设良好情境的保证   科学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必要的表达形式、呈现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面部表情、姿态、板书、实验技能及信息技术、随机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具备创造情境的物质条件   由感性到理性是认识的普遍规律,而“境”是由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构成的。如直观教具、教学仪器、课件等物质资源都是创设情境必不可少的条件。只要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就可以使创造情境的物质条件充实和加强。   5.对学生的了解是情境创设的先决条件   前面四条,如果离开了针对性则失去了意义,而针对性是建立在对学生思想水平、知识基础以及个性特征和智力状况的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学生,才有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师和教材,提出希望和要求,从而设计出触及学生内在感情的良好情境。   二、“情境设计”导学的应用尝试   笔者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情境导学”方法有如下五种。   1.创设兴趣情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如何将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行为目标,教师以自身作为情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激出来”。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创设一个有声、有色、有直观感的教学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其好奇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把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综合为理性知识,完成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3.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综合复习时,我创设这么一个情境: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学生能综合思考后才能理顺思路。在问题讨论中,学生积极探究,相互启发,必将开阔思路,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并会根据其他同学的结论做深层次的思索。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又可锻炼其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收获的目的。   4.创设温故情境,以旧促新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5.创设想象情境,催生创新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丰富灵活的想象力是构筑知识的重要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巧妙地设置各种想象情境,激发学生去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这也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设置的“情境”就是要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科学地产生新的知识,这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手段。   三、尝试应用“情境设计”导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1.导学方式要灵活   导学具有灵活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上面提到的五种情境导学的方法,远不是情境导学的全部。灵活的导学方法,来源于丰富的课堂情境生成及即时把握能力。导学与学情是密不可分的,了解学情是教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导学材料,因为再好的课前设计都不能把课堂上所有的情节都设计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地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即时备课,对材料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而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教学过程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导学要因人而“导”   因材施教,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则,情境导学也应遵循。导学的方式也与导学的对象有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分类诱导的方法,对学困生设置的问题情境难度要低一些,化解性、具象性的情境多设置一些,而且要层层递进,逐渐接触问题的实质;对优秀生要仅仅点拨关键之处,设置的问题难度大一些,激励性、深化性情境多一些,力争使每位学生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3.导学要生生互动   导学并不专属于教师。学生之间存在着学识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喜好,所以有各自的知识范畴。教师应当充分应用这个差异,让他们根据课程内容自己设置相关知识的情境,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这样更能激发其内在动力,使之积极思考。所以,课堂上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不准确时,先让学生评价、辩论。这时你可以看到学生们努力搜索自己掌握的信息、不甘落后的学习态度。学生中万马奔腾的学习氛围,也是一种导学情境。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有价值的科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陈 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4)   2.《科学课》杂志(湖北教育报刊社 2004~2005年)   3.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海南出版社 2003)   4.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小越镇中)
2023-08-31 23:11:011

初中各物质在氧气,空气中燃烧现象

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2023-08-31 23:11:242

中考科学总复习资料

你到中国考试网看看吧,里面很多资料,各地区各专业,历年真题,以及答案。
2023-08-31 23:11:345

初中#买什么教辅资料比较好

我上初中用的是《教材帮》,我姐姐高中用的也是《教材帮》。教材帮讲解比较全,比较细,拓展的范围也比较大,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数学物理化学的例题讲解还有拉线批注,比较容易理解,还有漫画助学,很实用。语文分析课文也比较详细,还设置的有题,题的质量比较高,和考试题型类似,通过学课文都能学透考点考题,熟悉考题。我觉得《教材帮》超好用。
2023-08-31 23:12:1313

教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精选5篇】

1.教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本学期担任六至九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本开学初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此来引导我的教学工作,使得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经行。   开学初期学校安排我参加了20__海南省国培计划,通过本次国培计划的学习使我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转变教学理念,才可以是教学有所突破。   认真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落实到位;认真备课,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中快乐的成长。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   经过组内教研和研讨将原来的武术健身操换为现在的第九套广播体操,在教授第九套广播体操中,让学生明白做操对身体的好处,以此让学生愿意做、乐意做、爱做广播体操,学生的动作规范了,早操也进行的顺利了。   在体育课中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性游戏。本学期六至九年级的学生除了学习广播体操,在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和凝聚力,进行了拔河比赛、齐心协力向前跳、跳大绳的比赛,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也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班级的凝聚力更强。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想象,让学生们编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活动,老师从中辅助,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体育的快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听从老师的口令。   教学中采取分类教学,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让学生的体质和心智得到提高。   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到此结束了,在体育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同事的优点,以此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品有所提高。 2.教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春去夏至,流年匆匆。初中部教导处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学过程检查与监督。教师敬业乐业,踏实进取。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1、教学常规检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坚持每月底对教师备课本、听课本、作业批改、读书笔记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汇总上校园网公布。本学期三月份,初中部教导处对语文组听课本、数学组备课本、八年级政史、物理练习册批改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对不足之处及时形成意见通报全体教师引起重视。五月份,对部分老师进行全面调研,及时汇总教导处、教研组长意见上报校长室和教师本人。历次检查总体情况良好。   2、精心组织各种调研考试,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七八年级在三月和五月对部分学科进行调研,四月份六月份进行期中期末考试;九年级依次组织新课结束考试、模考、中考。努力做到学生学习张驰有度,考试公平、公开、公正。坚持考前有宣传,考后有分析研讨。其他如中考报名信息采集、体检、英语口语、体育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九年级各种学校的自主招生、填报志愿、七八年级信息技术检测、史地生结业考试……都严格按教育局要求慎重做好。   3、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允许随便变动。教导处三人每周不定期转班,碰到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对任课老师提出来。科学合理安排好地方课程、综合实践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检查和活动参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的利用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精益求精做好其他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生的转进转出,学籍常规管理与会审,课务安排,调代课,督查教学进度、各学科计划的落实,期初报表,征订、下发各项教学资料与试卷,档案资料的收集。本学期为配合学校争创工作做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现场考核”部分材料。   二、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围绕研究主题坚持“五个一”,做好资料的积累。同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完成了一节公开课的教学任务,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先上示范课再听课,听课后的活动评议要求教师多提意见,切实帮助教师提高上课水平。   2、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 师”活动,通过学习网上资源和晒课活动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论文评比等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粉笔字)竞赛,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岗位培训和学习交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校际交流、初三各学科湖塘片教研活动,重大的活动有:四月份利用双休日支持语文、数学老师15人到星辰实验学校参加“中国教育梦”听课,督促外出学习交流的老师一周内撰写学习心得发到校园网上;组织了在我校开展的湖塘片初三数学中考复习研讨活动,赢得一致好评;五月份请教研室领导听课并指导初三各科老师上好复习课;认真督促组织本学期在我校开展的每月一次湖塘片初中英语“送教下乡”活动。   4、推进特色工程,抓紧“五百工程”中道德模范和植物的取材和编撰工作,以精心设计和指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校内外学习活动。   三、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   1、期初调整了兴趣活动负责老师,蹲点主任督促负责老师研究竞赛细则,要求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活动正常并注意资料的积累。   2、做到有赛必参,教导处分工督促教师提前一两个月开始训练,每次训练保证时间,提高质量,解决实际问题,轮流带领学生参加各项竞赛。比赛后坚持做到三个一:发一份奖品、一张证书复印件,橱窗里张贴一份喜报。   3、本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的竞赛活动有:三月份信息技术作品比赛、乒乓球比赛,五、七月份市、区的空模船模比赛。   四、加强了装备建设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新技术的水平,通过学校数字化平台的运作来建设资源库。   2、加强馆室建设,按照最新装备的一类标准将教育技术装备硬件、软件按规范登记,有明细帐。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定期保养,及时维修。规范使用实验仪器的管理,做好资料的收集和装备专题网站上传,顺利通过验收。   五、成绩与不足:   1、四月份期中调研我校各年级成绩在湖塘片均名列前茅,教师、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也频频获奖。   2、教学检查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推动效果不甚理想,主要是数量虽足但质量不够高。   3、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仍需要进一步转变。要消除急躁或急功近利的情绪,改革课堂教学艺术,以人为本,多关爱学生。 3.教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高三英语教学总结至关重要,它既是自身的一个总结反思,也是对学生的分析研究,以下是我的总结。   进入高三,学生的压力增大,老师的担子也更重。作为高三英语教师,潜心研究课标、高考,收集高考信息,关注高考动态,指导学生备战高考,是我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认真学习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激情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职责,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工作,有效地完成了高三英语教育教学任务。   一、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计划   开学初,我认真分析学情,结合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然,教学计划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被完善,被充实。   二、潜心研究课标和高考,时刻收集高考信息,高度关注高考动态   1、课标是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及高考命卷的依据。开学初,我潜心研究课标,学习课标及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为自己开展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2、高考命卷的原则是“稳中求新”,为了更好地面对高考,我潜心研究了往年的考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要求,认真分析了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把握高考英语命题方向,特别是高考新题型,做到心中有数。   3、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收集高考信息,关注高考动态,以保证高三英语复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有的放矢,大力开展复习工作   1、以课本为主,精选练习,系统复习语法知识,为学生在阅读中分析句子结构、写作中写正确句子打下了基础。   2、立足《三维设计》,对知识点认真归纳和总结,认真把握教学工作中的练习环节,通过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反馈,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提高。   3、坚持每星期阅读训练,要求学生为自己建立简单的学习档案,即记下训练时间和得分,并标出做错题的题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进步中不断学习。   4、每两天对所复习的单元进行单词听写,抓好词汇的巩固和记忆,加强基本词汇练习。   5、面批学生的英语作文。每次月考后,我不但给学生给出参考范文,同时精选出学生中的优秀作文,进行赏识和评点,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多种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丰富教学素材,在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的同时,我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如课件和教案等,结合学生情况,取长补短,力争备出一个高质量的教案,设计出一个更活泼的,适合学生的活动方案。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途径备出的教案,设计出的活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保持。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有了对高三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高考试题选材求新、求异的特点和向语段、语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侧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在注重本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跨学科知识渗透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二)要真正吃透高考考纲和高考对高三学生的能力考查要求,在复习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去粗取精,不要花费太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去讲解收效慢的知识内容。   (三)高考英语的总趋势要求高中教师要不断充电,迅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要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这对于高三备考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旧的一学期已经结束,新的一学期即将到来,在下学期,我会再接再厉,坚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和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把高三英语教学工作做得更优秀,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通过自己的教学工作,引领每一个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4.教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九(3)班的英语和九(5)班的化学教学。由于教学经验颇浅,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_专题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这是很容易碰钉子的。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九(3)班的同学比较活泼,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因此,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英语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到班上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在中段考后的时间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差生辅导上,以缩短差距。另外,还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学,容易掌握。而期考结果证明,适当辅导后进生对班的整体发展有很大帮助。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它有许多化学的专用语言,比较枯燥,弄不好学生有当作第二外语,因此充分利用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的密切联系。通过一个个实验,既让学生们对化学充满好奇心,又让学生有所思考;通过一个个身边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几年的观察我们发现有一些在其它学科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的同学,由于能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求,其化学成绩可以达到中上。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对于重点知识和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复习提要;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再比如说培提优补差工作,是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力和有效的补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四、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厉,对学生在掌握知识上有要求但没有很有效的落实方法,致使不自觉的学生出现脱节状况,对学习不能及时学有所得,就会逐渐出现成绩滑落的现象。由于一些实际上的原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头到尾都充满信心和信任,对学生要既要鼓励也要鞭策。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别人学习,争取进步。 5.教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级七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敬请各位指正。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而用广州话教学,又削弱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做好教学工作计划,争取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2023-08-31 23:13:071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学领域,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对内容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化学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宜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不能现场操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二、解决抽象问题时宜用多媒体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变化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模拟和放大一些化学现象和过程,实现这些内容的直观化与形象化,使物质间微观变化成为生动形象的直观表现。比如在《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的教学中出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分子扩散的动画,使学生可直观感受到微粒的运动。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掌握。再如电解水的实验宏观上观察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淡蓝色火焰)是氢气,那么微观上是如何实现了这种转变?通过模拟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又各自相互结合的过程的动画,使抽象变得直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培养了学生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敢于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意识。三、对各种图表问题宜用多媒体 图表比较多的章节往往知识点比较零碎、杂乱,教师无论是讲起来还是落实在黑板上,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到效果很不好。如果这时将各种图表做成课件,既清晰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四、练习课和总复习宜用多媒体 复习阶段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教师串讲起来也感到费时费力。这时应将这些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譬如,将所要复习的内容分类总结后制作成幻灯片,同时添加一些播放效果,先显示提纲,让学生回答问题,再显示提纲以下内容,待复习内容串讲完之后,将整个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使得条理非常清晰。教师利用这些课件进行串讲,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理解和掌握。 总之,教师若想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一些,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强化教学感官效果。当然,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即不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把课堂变得眼花缭乱;不必每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信息技术,致使课堂出现“信息技术满堂灌”现象;不因为使用了信息技术,忽视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因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是计算机和虚拟网络世界所无法替代的。
2023-08-31 23:13:151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

u2003u2003光阴如水,流逝不复回!你我正在马不停蹄地奔向新一年,神州每个角落的人们在开始写年度工作总结了。一个人要成长,就必须真诚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关高中化学老师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有哪些呢?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篇一】 u2003u2003  在我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就像一棵棵会开花会结果的树,而老师就是让学生绽放美丽的催化剂。 u2003u2003  韩愈在《师说》里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应该觉得能当一名老师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 u2003u2003  在很早以前,就有孔子“因材施教”之说。而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更应该本着教育者的职责与风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更要充分保持每个学生个性的纯洁,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对每个学生负责,说大点是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说小点,是对学生家长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本学期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本学期的工作情况。 u2003u2003  一、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注重在细节和规范。 u2003u2003  因为化学是一门文理兼修的学科,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看似简单,其实比较繁杂。特别是新课改实验教材,更是让人摸不到深浅。如果不培养学生注重细节问题的好习惯,他们在考试中就很容易失分。所以在平时写作业,做练习时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不能对他们的丁点失误有任何姑息,这样他们在考试中才能考出应有的成绩。 u2003u2003  二、上课时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u2003u2003  我平时上课的时候,总喜欢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阐释一些难懂的道理,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他们愿意听,也学得好,何乐而不为呢? u2003u2003  三、课后要多与学生交流。 u2003u2003  一位老师如果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一些问题,你就可以从中了解到自己在教学中有什么不足,从而加以改进。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u2003u2003  我一直认为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学习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事,作为一名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应当做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充当他们开花结果的催化剂。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篇二】 u2003u2003  面对自20xx年以来高考化学试题难度逐年提高的现实,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年级组的统一部署,组织了一年来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u2003u2003  一、分析学科特点,提振复课信心 u2003u2003  化学虽属于理科,但又不同于数学和物理,它研究的是物质的个性,知识显得比较杂乱,而且化学教材大多属于叙事式写法,例题少、公式少,但高考中的计算却在逐年增多,同时,该学科的学科特点明显,化学用语多。针对这些,我从一开始就把打基础,强化学科能力放在了第一位。 u2003u2003  二、采用章节和专题相结合的方法,扎实推进复习进程,提升学生能力 u2003u2003  我结合多年从事高三教学的经验和高考试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题型、方法和知识等角度出发,将高中化学的全部内容整合成二十三个专题进行复习。在每个专题的复习中,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再提炼出知识要点和题型方法,然后,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将悬空的知识和技能再次细化,此后让学生练习感悟,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每一专题的知识、题型和方法。在整体内容的安排上,我将工具性知识、理论性知识靠前安排,而将载体性知识、自成体系的知识靠后安排。通过这一流程的复习,学生不再感觉到化学是那么凌乱,面对题目的时候,不再感觉到茫然。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完整知识体系。 u2003u2003  三、向课堂要效率,向考练要效果 u2003u2003  课堂仍然是复习的主阵地,丢了课堂就等于丢了复习。抓课堂是实施有效复习的关键。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关于这一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谈过了。我在复习中狠抓练习和综合考练。我将作业根据题量和难度,让学生限定时间来完成。同时,我们认真命制或选择了年级组织的十五次考试所需的试题,在第二学期,我还自己选择命制了十二套化学试题,利用晚自习等时间进行检测。这些做法,使教学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u2003u2003  四、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u2003u2003  20xx届高考已经结束,对化学复习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u2003u2003  1、知识复习中,如何构建知识框架和体系,再由此上升为学生的解题能力? u2003u2003  2、例题、习题的选择讲解,要精心设计,要有梯度,要有逻辑; u2003u2003  3、要注意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u2003u2003  4、要强化学科规范,要强化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u2003u2003  5、考前一周,能将重点知识、重要题型、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一下; u2003u2003  6、综合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高考总分至关重要,建议从十二月开始每周能给综合科目排一次大练习。 u2003u2003  7、在我省明年高考方案没有出台之前,要认真研读新课标下的高考试题以明确组织复习的方向。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篇三】 u2003u2003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u2003u2003   一,弹性调节难度 u2003u2003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u2003u2003   二,加强方法指导 u2003u2003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u2003u2003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u2003u2003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u2003u2003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u2003u2003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u2003u2003  以上是我进行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向老教师学习请教,争取更大的进步。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篇四】 u2003u2003  转瞬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下面我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简要的总结。 u2003u2003  一、思想方面 u2003u2003  热爱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能够积极的参加政治学习,虚心向前辈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 u2003u2003   二、教育教学方面 u2003u2003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九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得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化学放在初三开设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我面临的问题是课时少、任务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强、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依赖心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有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u2003u2003  1、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u2003u2003  初中化学需记忆的知识是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又十分紧张,因此我从第一节课时就将化学的特点告诉学生,提醒他们注意巧记的一些方法。教学中将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浓缩成几句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记忆。 u2003u2003  2、开发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u2003u2003  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兴趣,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图片、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平时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能得到的各种材料进行小实验。 u2003u2003  3、精讲精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u2003u2003  教学中我紧扣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利用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情境,设疑破难。教学中总是提醒学生学法—————“念”和“练”,这是巩固知识的途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让他们动手练习或口头表达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u2003u2003  4、尽力做好单元复习工作。 u2003u2003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及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化学方程式,所以要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是提高化学成绩的途径之一。我在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练习题、测试题都精心选择,量质合理。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平时就注意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u2003u2003  三、不足与反思 u2003u2003  由于时间紧,使得后期教学出现赶进度的情况。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不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和学生接触沟通,学习站在他们的水平思考,对学生充满信心和信任,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篇五】 u2003u2003  本学期我校对高二学生进行了选科分班,化学课有十个班为必修,针对我校学生的状况,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5位教师根据本学期期初的备课组计划,共同努力,用心开展工作,在狠抓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各方面工作到达了预期的结果,备课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u2003u2003  1、课程安排: u2003u2003  选修班《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u2003u2003  必修班《化学选修2》全册、必修1复习。 u2003u2003  2、群众备课: u2003u2003  坚持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进行群众备课,一齐讨论教学资料与教学方法及技巧,利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备课组老师的业务素质和潜力,切实把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课堂外的补充练习,固定学生实验时光,抓教学常规,采用以老带新,使全组教师共同进步。 u2003u2003  (1)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感情交流,帮忙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狠抓听课效率和作业质量两个关键点,坚持有效教学。 u2003u2003  (2)利用晚自习做好学生的答疑工作,进行有效盯人。 u2003u2003  (3)针对不一样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策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准确性训练和技巧性训练;中等基础的学生紧跟老师,落实好课堂和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光群众进行答疑和辅导,在最基本知识的落实上狠下功夫。 u2003u2003  3、组织好相关训练 u2003u2003  (1)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筛选,个性关注重点知识的落实状况;精心布置每日作业,做到精讲精练。 u2003u2003  (2)利用好每周五的化学限时训练时光,对选修班学生进行训练,着重考察学生一周来所学知识的掌握。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同时出好课后的补充练习,要求每小节资料分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进行巩固加强。 u2003u2003  (3)组织好单元过关题,月考题的命题工作。认真分析阶段性测试的结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训练资料,辅导范围和方式。 u2003u2003  4、组织教师开好公开课,听课之后要相互交流意见,到达共同提高的目的.。 u2003u2003  (1)本学期共组织过10次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u2003u2003  (2)根据学校要求教师汇报课各2节。 u2003u2003  除了组内用心开展听课与评课活动外,我们组内教师还十分珍惜校外的学习机会,常派组内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听课活动,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全组教师不断进步。 u2003u2003  5、重视本组教师教科研工作 u2003u2003  本学期,我们组老师共同参与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撰写论文六篇。李顺友老师撰写论文《深挖隐性规律潜能,强化科学方法训练》获区论文评选一等奖,个人课题《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强化科学方法训练的探究教学模式研究》获区个人课题一等奖。 u2003u2003  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开展环境保护教学,使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篇六】 u2003u2003  20xx年度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按照复习计划,依据20xx年考试说明的考点要求,我基本上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复习教学任务。并在一调前的两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几点做法和些许体会使我受益很多,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反思总结,以期在新的学期有更大更多提高: u2003u2003  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u2003u2003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回顾、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练习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u2003u2003  二、体现学科特点,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u2003u2003  化学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和基本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情景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u2003u2003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u2003u2003  《化学I》、《化学II》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复习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重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温故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我便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u2003u2003  四、联系学科特点,加强原理部分的实验法复习 u2003u200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尽量穿插化学实验重现。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通过实验的重做,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从记忆库中收索遗忘的知识点。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难以实现的实验改为一些简单的易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u2003u2003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使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要继续加倍努力提高,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后的一轮复习教学! 高中化学老师年度个人述职工作总结(通用7篇)【篇七】 u2003u2003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随着20××年高考一落幕,我们的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在这一年里我继续体会着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继续把自己的热情与活力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俗语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回顾高三这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下面我对这一年来的工作作一总结。 u2003u2003  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复习方向 u2003u2003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所以我首先认真研读了《考试大纲》,明确每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与考点、试题类型、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其次再结合08、09两年宁夏高考化学试题的结构、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来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第三复习资料是以高三备课组全体教师通过认真的筛选之后,再合理的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 u2003u2003  二、高标准,严要求 u2003u2003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表达的准确、规范,决定了高考的成败。所以我们每节课前五分钟安排的是考查十个化学用语,刚开始我把合格标准定为对八个,大部分同学会对五六个。后来我将合格标准改为是全对,似乎有些苛刻,但这时大部分同学会对七八个,我会对他们做些小惩罚。而对于那些错误较多的个别同学,我就让他们单独找我挨个过筛子。加强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规范化训练,力求避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u2003u2003  在我们班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如果上课时没有带书或是卷子,我就会罚他将今天所讲的内容抄写一遍,如果他说没带而又突然找到了就罚两遍。这个规矩的由来,是在高一时我发现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同学忘记带书或是卷子或是带了不愿意找,于是我就想了这个简单的方法。起初,他们有些抵触,因为这些规定限制了他们早已习惯的一些不良行为,但天长日久,随着习惯的改变,他们渐渐体会到我的用心良苦,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u2003u2003  三、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益 u2003u2003  课堂仍然是复习的主阵地,丢了课堂就等于丢了复习。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所以在集体备课时对于大量的习题我们大家会一起精心选择,“遍尝百草苦甘”,争取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 u2003u2003  而在具体讲解习题时,我会事先将习题进行分类,然后选择典型题进行重点讲解、分析,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对于每一道练习题,不是做完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进一步思考:该题考点是什么,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u2003u2003  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最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所以后来每节课我都会留五分钟,让学生自己回顾、归纳所学知识,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u2003u2003  四、及时总结,落实反思 u2003u2003  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课堂笔记本,我会定期检查。 u2003u2003  为培养学生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的习惯。我要求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u2003u2003  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会统计每道题的失分率,要求学生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错题摘录在错题本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颜色笔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找出错误根源,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u2003u2003  五、优化考试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 u2003u2003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所以对于平时的作业我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然后我会将习题设置分值,批改作业时不但批出正误,还会批出分值。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学生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u2003u2003  作为科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为了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我经常在中午去班级答疑,如果没人问我,我就和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聊天,询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遇到什么困难。适时的鼓励他,告诉他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增强他的自信心。 u2003u2003  以上是我这一年在教学上所做的一些工作。总之,高三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须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注重方法训练等环节上下功夫,在复习中作到有的放矢,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把握复习方向。
2023-08-31 23:13:251

2022高中英语教师年度总结1500字(通用5篇)

  文档处理经常涉及写作,那么在下笔前,推荐先搜索一个好的范文。范文为我们节省时间。现在准备写范文了吗?请阅读由栏目我为你我的高中英语教师年度总结,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高中英语教师年度总结(篇1)   本年度,本人在上学期担任高一(5)、(6)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高一(5)班班主任工作,高一英语备课组长;下学期担任高二(3)、(4)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高二(3)班班主任工作,高二英语备课组长工作。在学校领导的英明指导和英语组同仁的帮助下,圆满完成本学年的工作任务。为使下一年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特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一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能够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尊重领导,服从分配,团结同志,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实事求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业务能力方面:   教学工作   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导方针。   1、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班会,晨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卫生、纪律、安全等经常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2、发挥“小干部”的大作用:大胆放手使用班干部,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各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班内形成了团结向上的优良班风。   3、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4、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注意保护视力,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等。   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高中英语教师年度总结(篇2)   本学年度,我担任化学7、8、9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现对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一、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四、下学期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争取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打心眼里接受你爱你疼你。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本学期,我们学校初三化学学科在区里取得第六名的优秀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工作总结出来,并总结了几条经验:   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做好教学工作计划,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高中英语教师年度总结(篇3)   20__年下半年起,我担任了高一两个教学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一年来,对教学工作又有了新的体会。现将本学年的英语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注意高一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伊始,通过找学生问话了解情况,测单词量小测验等等方式,我了解得到学生在单词量和语法上面存在困难。因此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在课堂上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系统复习,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    二、注意营造英语氛围,注意学习方法的辅导   在上课过程中,我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同时根据我校“抓住阅读、抓住高考”的成功经验,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集中时间做完了英语同步阅读。同时利用周三晚自习7:20前的时间以及上午第三节课课间分别对全体和部分学生进行英语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加强作文训练,下学期我们先后共进行了8次作文训练,每次都努力做到作业面批面改,力争使学生直观深入地熟悉自己的学习漏洞,从而快速提高成绩。    三、大胆扩展,大胆训练   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没有自信,上课不敢开口说话,不积极的回答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一方面大胆的扩展学生的英语词汇量,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如我们曾利用多次造过这样的长句:Up to now, no terrorist group has claimed responsibility to this roadside bomb attach that killed 3 people and left many injured, which is a very unusual ev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完成日常口语的交流任务。比如在讲解devote时,我们翻译了艾青的一句诗。“Why my eyes are always filled with tears? Because I"m devoted to this land.”在讲pretend时,我们造了个stop pretending(别装蒜了)的句子。这些工作使得学会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本学期,我们针对学生造长难句时的困难和课文理解不牢固等问题,我们结合新单元的句型和上单元的知识进行造句,即提高了学生的造句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上单元的知识,一举两得,也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上学期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学生勤查字典。但是效果不是太理想。本学期我提出了“你买词典我补贴”的办法,两个班新增词典60余本,进一步扩大了词典的覆盖面。    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以前的教学工作,我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因为比较严肃,学生参与不足,无意间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本学期后半期,我在此方面下了很大努力,也收获甚大。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个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高中英语教师年度总结(篇4)   本学期我从事高三理科x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的教育思想及学校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认真工作、积极探索、收获甚多。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踏实工作,落实好教学常规   每天上课前我都坚持认真备课、备学生,作为高三的第一学期,也是打基础最关键的一学期,积极参加集体听课活动,特别是教体局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大赛,还额外听了张旭东老师的政治课,从不同的学科入手打开了自己的思维,开拓了视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二、抓好学生练习,优化课堂教学   因为所带班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每节课我都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学数学的兴趣培养。   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对自己不会做的练习、做错的练习,在讲解中要用红笔记录解题过程,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   其次,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点到为止,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己做,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四、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第二轮带高三的教师,高三复习备考经验还很不足,以后还应该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向书本学习,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有创新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高中英语教师年度总结(篇5)   这一学年来,本人担任高二x两班的英语教师,在相互认识了之后,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去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便“因材施教”。本人在教学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对一学年教学工作的一个总结: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高二的学生基础还是比较差,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用最简易的语言授课,争取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得最好。在复习过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视学习为乐趣,而不是负担。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英语课堂既是吸取知识的主战场,又是内化技能的练兵所,但有限的时间无法使学生们充分把这些技能和知识据为己有并消化吸收。利用一定的时间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训练相应技能是提高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练习联系起来,上课时尽量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课后做到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他们对课堂上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在课后还布置学生专门做一些综合能力的作业。比如说一天两篇阅读理解和一篇完型填空。而且我在教学中会认真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如果课堂所学的是一些基本的语言点,我就会给学生一些相应的训练,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懂得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如果课堂教学的是阅读课,我会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复述课文。没有课后练习的复习巩固,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效率就提不高。讲课生动有趣我在讲课时,尽量讲得生动有趣,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经常给学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电影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我积极参与听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这一学期来,阅读在英语特别是考试中占的比例很大。而本人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阅读能力都不是特别好。在今后阅读理解的复习是一个重点,复习时我应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大。阅读速度要求每分钟48、5个词以上。   2、让其训练的题材应多样化。包括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人物传记、文化教育、社会、史地、科技、政治、经济等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某种题材。   3、体裁多样化。包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4、让其了解阅读理解的主要题型。   5、掌握必要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08-31 23:14:301

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

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精选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我们又将会有新的际遇,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接下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了。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才是好的职业规划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1   虽然我已工作15年,但我时刻要求自我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我记得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必定做不了大事。”一个人要有提高,就必须有目标,有计划,这样才能不断朝着自我的方向前进。为一名中年教师,我根据自我的特点制订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分析   1、成长的历程和此刻所处的阶段:   自从上师范以后,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细心揣摩教学方法,为此刻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刻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十分热爱我的本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向老同志们学习请教,定期和同事们交流教学体会,从而不断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我不断充实着自我,努力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力求让学校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我的学生满意。   2、专业知识方面的分析:   我毕业于南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专业。系统的学习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教学时又参加省自学考试小学教育系专业的学习,还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管类,在学期间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等专业课程都会对我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育教学本事方面的分析;   工作十多年了,经过自我的理论实践和老教师们的悉心指导,我在教育教学本事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何给自我的课堂定位,如何给自我定位,成了我现阶段思考最多的问题。   4、职业道德及个性特征的分析;   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经过教学实践,我构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作为一名中年教师,首先,我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正确把握分寸,不断改善教法和学习方法。俗话说:学习有法,教无定法。能根据课型选择教学。   5、个人优势和不足。   我的成长过程教会了我投身工作踏实肯干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教学本事为我的教学供给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强劲的动力;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决定了我对工作的忘我的投入;此刻所处的阶段证明我尚有发展的潜力,在教育战线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努力的空间和目标。   二、自我定位及总目标   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光有出色的课堂教学本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我给自我的定位是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能有自我独特的思想见解,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让它们成为我前进的“燃料”。在未来的三年中,我争取在教师的帮忙下,使自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一个明显的飞跃,而后根据自我的特点确定自我研究的主题方向,从各个层面锻造自我,争取在三年里成为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中年骨干教师的水平。   三、分项目标和具体措施   ①师德目标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不得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敬业爱岗,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谦虚谨慎。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念团结同志,顾全大局,互相协作。   ②教学方面的目标和措施   我要尽快构成属于自我的教学风格,在不断钻研,不断总结反思中找到自我的薄弱环节,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打造属于自我的精品课。首先,是要认真备课,及时写好总结、反思。其次,不断完善教师的各项基本功,力求更好。比如普通话能更流利,更标准,比此刻的二甲水平再上一个平台。钢笔字、粉笔字更规范,更美观。每周争取听课两节以上,让别人听课两节以上,在不断的汲取经验的过程中使自我有着长足的发展。在这三年中争取多上各类公开课,得到更多的指点,使自我的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   ③教育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写好班级各项活动的计划,根据班级的特点去制定适合本班的管理方案。同时,要多读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籍,力求让各种管理方法熟记于心间,以便用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上。在去年一年中,能够说我的班级管理还是卓有成效的,学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班级与班级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熟悉班级的一切事务,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进行更好的管理。   ④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科研本事是现代化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能。所以,在科研方面,我也要积极研究。在自我的空余时间多读有关科研方面的书籍,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力争每年完成一到两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   ⑤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所以,教师注重自身的"学习也很关键。我给自我制订以下的学习目标:每学期至少精读各类教育专著2本以上,略读10本,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关键时刻随取随用。虽然我此刻已经是本科学历,如果有机会还要继续进修学习。一个先进的教师,仅仅拥有较强的业务水平是有局限性的,这就要求在思想上也能更进一步,在未来的三年中,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学习更多的关于党的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能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⑥、阶段发展目标预期实现时间   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2   随着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再次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了反思。为了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特制订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如下:   一、个人现状分析   在二十几年的工作中,我可以认真扎实的完成本职的各项工作,做到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工作精益求精。在对待学生的过程中,我可以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平等的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利的方面,例如:上班的时间除教学之外的琐碎工作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和教材研究的时间不够。具有较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对学生放的的程度不够,心存担心。工作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单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经验不够。对于科研还是停留在一定的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研究,自己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高中语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书高中语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书。而且在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方面不够及时。   二、未来二年发展目标   1.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学经验。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特点,善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重视资料的积累,经验的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多听课,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经验,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3.以“实干、精干的精神,认真做好学校各项日常教学常规工作,抓好教学质量,继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4.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每年要留有痕迹,写一些教学笔记和心得。   5.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三、个人发展措施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业务和理论学习,抓住_给我提供的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高中语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书职业规划。   2、改变自己的课堂模式,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争取尽快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建立适合自己的、跟上时代形势的教学模式。   3、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进修,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   4、积极参加各类论文评比和教研活动,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同本专业技术领域中的同行们交流探讨,寻找不足,加以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自己的专业技术快速成长。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成为一名有风格、有特色的语文教师,最低要求是成为一名自己满意、学生喜欢、领导认同的语文教师。   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3   我20xx年xx专业毕业并拿到了教育学学位,有着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   1、职业规划之自我分析   工作xx年,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并担当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语文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水平,曾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学生心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有爱心,对学生友好、亲切,有耐心。爱岗敬业,有上进心,能以身作则。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中文出身,喜欢中外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修养和内涵。   2、定职业目标:   通过自身努力使自己成为语文学科的骨干,树立个人品牌,最终成长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语文教师。   3、规划、发展阶段:   近期目标:   一年内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   两年内在语文学科领域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本校语文教学骨干。   三年内争取成为校五级星级教师、五星级和十佳班主任。   远期目标:   五年内努力使自己成为区级语文骨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具体措施:   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书,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写反思日记来促进自己的发展。   坚持听课,抓住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消除老师与低龄学生的代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极参加学校教科研活动,主动承担研究课,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勤于笔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加强实践,积累经验。   主动上研究课,主动请同事、领导、教研员来听课、评课,以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我班的孩子的特点,对学校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每周进行总结及深刻的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对教育教学进行修整。   针对我班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个性与共性的结合点,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化与个性化。   发挥特点,树立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作为中文专业的教师,培养班级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形成良好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双语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英汉语口语交际的能力。生命的价值在于永无止境的追求,我要在追求中奋进,在追求中发展,在追求中超越。。   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4   作为一名工作时间不长的新教师,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我虽然能达到一些必要的工作要求,但在教学时还是认为离一个合格教师的要求很远,在课堂教学上还是会出现一些差错,不能那么的得心应手。侥幸的是我还年轻,能吃苦、有上进心。在未来的三年里我对自己制定的总目标是:   一、勤于学习,自我成长   教师们都有同感:“教师每天都在吐出知识,如果不及时吃进新知是不行的。”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教师争分夺秒地学习。   1、努力学习新教育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教育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既要教学又育人。使班级中每个孩子沐浴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自信且成功地成长。   2、上课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进行教学。课后对每节课进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记,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勤于实践报告,不断自我反思.   3、平时教学中注重自己文学素养的提高,如要多读好书和多练字等等。勤于向各教师请教相关方面的知识,以达到从全方位的提高。   二、勤于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而且要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才能。   在能力方面要求自己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感染力。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不能只用规范和惩罚,我主张的是情感教育。经常给他们讲道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教他们用道德来衡量事情的对错。   2、因材施教的能力。不管是技能学习上还是品德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能运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   3、完善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学会如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控制时间,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和理论知识。   三、勤于教学理论及教学研究   1、积极努力学习专业的教学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及时进行反思。工作中不断阅读有关教学理论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平时也要不断补充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多听、多看、多写、多练。   2、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   四、具体规划   第一年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在教学上教得有趣、灵活,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尽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第二年   通过不断的学习,做到教得扎实、教得灵活,使自己能灵活驾驭教材.   第三年   1.达到学校所提出自己所教学科的各项要求。   2.在教学中形成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形成“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进步”的德育互动的模式。   小学老师的职业规划书5   一、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认识自我很难,要清醒地认识自我,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于漪教师说“我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我的不足。”我也常常用这两把尺子来衡量自我。   (一)优势方面   1、从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十八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升了教育教学素养,并且取得了必须的成绩。   2、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工作精益求精;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3、为了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先后拿到了计算机初、中级证书,学以致用,实际教学中,能独立设计制作课件,跟上了新时代对于一个教师的要求。   4、善于读书,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所以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列,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构成文字,促进专业成长。   (二)不利因素   1、除正常教学之外,琐碎工作较多,在必须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和教材深入研究的时间不够宽裕。   2、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对学生适用程度不够,心存担心。   3、在授课的过程中,对教材外延度的把握不够。   4、工作中单凭自我的教学经验,借鉴他人和外地的先进经验不够。   5、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研究,自我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二、职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立足岗位,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以致用,模范带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利用3年的时间,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我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我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职责感的优秀教师,把自我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每年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并取得必须的成果。   (二)具体目标:   一是树立人本意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崇高师德的践行者。反思自我所从事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不是没有生命的物。教师的职业资料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业手段是教师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敬业爱生。   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发扬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科学探索的积极精神,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理念,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起贴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专家的经验,读经典之作,充实自我的水平。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积累知识,强化素质。自我发展,还要与学生一块成长,是谓教学相长,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教师。   三是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带头辐射作用,把所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自觉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本事。信息化的社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本事。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变革,教师要适应,要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育,真正发挥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四是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探讨和研究如何管理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先进的事迹,真诚对待自我所从事的职业,把教育教学真正作为事业,踏踏实实奉献教育,诚心诚意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我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欢乐成长。   五是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反思、钻研,成为研究型的,自我发展型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充实与更新。坚决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的改革,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六是探索适合自我的课堂教学模式。用新的理念指导自我的课堂教学,让我课堂动起来,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主阵地。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构成自我的教学风格,探索自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求索。经过自我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追求,让我的课堂成为没有一个不学习的孩子,没有一个无收获的孩子。   七是加强教科研活动,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主动撰写课堂教学经验论文,成为新时期研究型教师。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认真地工作,不断学习,用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用充满活力的情怀去上好每一节课。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做一个问心无愧地教师,做一个学生爱戴的教师。 ;
2023-08-31 23:14:401

南昌青联学校老师资料

事实告诉我徐成跑到青联去了
2023-08-31 23:14:552

男生初中毕业以后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初中毕业生学计算机的话,肯定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不是说初中生就不能学IT计算机,也不是说学不会,其实初中生也是能学号的,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足够认真、坚持的话,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一直以来,计算机专业算是热门专业,跟其他专业相比,就业形势一直是不错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行业已经开始进入各行各业,这也为计算机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2023-08-31 23:15:0615

高一学期总结500字

  高一一个学期又过去了,想必有着不少的收获,不妨总结一番。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学期总结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学期总结500字(一)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学年就过去了。开学时的画面似乎还在脑际游移,而今新一个学年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高中的时候对一切似乎都充满新鲜感,于是到处跃跃欲试,结果碰壁较多。不过“吃一堑,长一智”,高一学年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现将我上一学年的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努力扎实自己的文化功底,坚决做到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珍惜每一次文化课。在课余时间,我能充分利用自己身边有限的资源,完善、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在生活上   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习惯。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平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身为407的寝室长,很荣幸在x老师的悉心帮助和呵护下使全寝室的成员都养成了一个讲卫生、集体荣誉感强的好学生。   三、在实践中   1、身为班上的一名班干部,在班主任与班上全体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下,基本上完成了老师交予的各项任务,提高了自己在处理各种问题上的应变力。   2、作为校报社秘书部副部长、电子商务协会组织部副部长、系组织部成员、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成员的我,能够较好的把握和利用这些平台,努力的锻造自我,成就自我,充实自我增强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协调能力。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本学期先后参加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读书演讲比赛”“系首届短剧大赛”等,虽然未曾获得大奖,但是我从中受益匪浅,使我坚定了自己向前闯的信心,铸就了我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的参赛信念。   四、利用剩余时间在校外做义工   通过兼职义工我知道了许多工作中的细节和与老板、同事间的处事的细节。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我认识到了在与陌生人相处时,平等是第一位的,在与人交往中要将一些身份、地位去除-——这样既有利于交往,又是尊重别人。   展望新的学期,我将扬长避短,认真总结高一的经验,虚心向老师请教,争取有更大的飞跃!   高一学期总结500字(二)   在酷热的夏天中结束了期末考试,虽然我的成绩由期中的年级第五名跃居到年级第一名,我有些兴奋,可是当我得知初中同学在66中、14中的成绩时,我的成绩又算得了什么呢?静下心来,还是好好地想一想,好好地总结一下吧。   语文:虽然我拿到了高分,但是得力于这张考试试卷的简单,课外的一些知识没有很多,这正是我薄弱的环节。据老师说,这张试卷和高考的试卷相差很远,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多读一些课外的书籍,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这是我将来的努力方向。   数学:这次我的成绩极大出乎我的意料。平时,我在数学方面下的工夫很大,问老师题、做题,而成绩告诉我“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可能是我的压力太大了,总是怕别人会超过我,其实问题的根源是我的知识仍然存在漏洞,不能将知识夯实和灵活运用,导致对自己的不自信,压力也由此产生,是我被我的不自信打败了。要达到知识的扎实和灵活运用,有两种手段:一是聪明,二是勤奋,而我属于后者。我的行动也证明了我比较勤奋,而且今后我也不放弃我的勤奋,因为聪明注定不可能战胜勤奋。我付出了,而我得到的回报就是知识的不断丰富和积累!考试只是对知识是否丰富和扎实的检测,静下心来,平静地面对考试,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英语:英语考试拿了年级第一名,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人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些,出了63中86分的英语试卷或许就拿不出手了。   物理:我平时不怎么写物理作业,也不经常问老师题,而这次却考及格了。也许是以平常心来面对考试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化学这次考80分比较令我满意,虽然80分和最高分90多分相差不少,但是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   文综:高二分班我报的是文科,不用说,文综成绩自然是顶呱呱。政治90、历史92位居年级第一,地理81也是名列前茅。唯一需要努力的就是把数学成绩提上去,这样才能在文科班鹤立鸡群呀。   高二面临着分班,这就意味着高一(2)班将会被拆散,就不会再有高一(2)班了,而我也将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要开始新的集体生活。所以,我要珍惜我在高一(2)班一年的集体生活!   时光匆匆流过,转瞬即逝,高一(2)班将会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高一学期总结500字(三)   通过在高一学的知识使我又成长了一步,转眼时间过去了,我还恋恋不舍的怀念。我要感谢老师传授给我知识,感谢同学给予我的关怀。让我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高一的第二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班级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高中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   高一学期总结500字(四)   繁忙而又紧张的高一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时光飞逝,转眼成为高一(2)班的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来各科的学习情况,感受颇多,需要总结的更多。   语文: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就一直很好,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学完必修1、必修2模块后,我对自己能熟练地背诵课文这方面比较满意,但是在其它方面还是稍有欠缺,比如:回家复习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其次,我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平时应该多做些练习题、多看看参考书上的文言文翻译,以此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   数学:这学期,我觉得数学是我在各科里进步最大的一门学科。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也许就是我付出辛苦的回报吧。初中时,我的数学成绩并不好,自己也不去找老师问问题,被老师斥责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高中必修1、必修4比起初中来难度大大增加了,内容也增多了。即使如此,也没有动摇我学数学的意志,我相信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我定会乘风破浪!   英语:学习高中的英语课程我并不吃力,反而我倒觉得简单,也许是在宣外我受到的英语强化训练教育的缘故吧,不管怎样说,我不会对英语放松警惕的,因为骄兵必败!   物理:我的物理成绩算不上班里比较好的,但也不是很差,只能说一般。在下学期的学习中,我觉得我应该多向老师和物理学的好的同学多请教请教,多去大办公室问问题。   化学:情况基本与物理相同。只是化学方程式记得有些不清楚,希望下学期在此方面多多努力。   历史:我比较喜欢学历史,因为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自我评价良好。   地理:相对于其它科,我学地理稍微有些吃力,有些部分掌握得不是特别好,但是我有信心学好地理。   政治:政治后几个星期的课是由14中老师代的课,期末模块考试前,老师发了5张复习卷子,并画了11道必背题,我都背了,并用在了考试中,所以对政治的学习态度我很满意。   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习方面的个人总结,我不会忘记过去,也不会沉浸于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一学期总结500字(五)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一化学(5至6班共2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兼6班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及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各成员作了公开课,李嘉峰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班主任工作方面,在各科任老师的配合下,我班学生在学习、品德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对 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为了配合学校团委和政教处的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同时,我也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高一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空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责,努力做学生的榜样,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学期的几次月考均能超额完成县局和学校规定的指标数,各项管理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每次活动我都亲临现场与学生一起活动并适当予以技术性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也可以加深与学生感情的交流。   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 断的提高。这届学生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更复杂,因此,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刻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2023-08-31 23:15:341

高二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模板

1.高二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模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与方法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②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3.教学重难点   ⑴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⑵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整堂课围绕在对溶液导电的研究中,教学方法是实践法、发现法。   四、教学程序   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采用"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学生领悟到溶液在导电,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样的溶质可导电?为什么导电?整堂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导电的本质、导电的条件、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2.高二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化学_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鲁科版XX年级必修X(或选修X)第#单元的第#节第#课时,本节是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与高中化学的始终,本节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介绍为今后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掌握、了解。   2.能力目标:通过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导学法、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与导学法相结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和导学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设计的XX是XX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让学生结合导学稿中(回顾与思考)环节进行自学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环节3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请学生先分组讨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课堂矫正、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   环节5课堂小结、巩固迁移、在学习本节教学内容后进行简单的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系统的认识,并通过练习在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3.高二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物质的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处于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物质的组成及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的相关知识。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而高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很多,学生不会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学习,从而加大了学习负担,增加了学习难度。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学生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使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难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应用。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学方法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学会总结归纳。   【过渡】接下来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采用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超市购物引入“分类”的话题。由于本节课的课题很简单,也很生活化,只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化学知识也更具有系统化,便于以后的学习和教学。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此环节我将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结合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交叉分类法   教师通过问题,在初中化学中我将元素、物质如何分类,引出化学中“分类”的概念。提出学习任务,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进行分类,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自主学习到交叉分类法的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对物质的组成及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复习旧知识的形式引入分类话题,再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物质进行分类,分类的过程中,学生会用到新知识交叉分类法,学生也会自主地学会交叉分类法。此时的老师只需简单的提点,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轻松化。   2.树状分类法   教师通过分配任务,大家分组阅读P25页第一段,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完成图2-3。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HCl、H2SO4,CH3COOH,NH3H2O,Ba(OH)2,KNO3,NaHCO3,Cu2(OH)2CO3。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查阅资料,探究学习,师生通过共同交流,学会树状分类法,并可以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完成化学分类图。   本部分是整节课的亮点,是本节课的XX。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3.化学反应的分类   通过复习初中四种基本反应,找出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引出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新的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因为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对刚学过的分类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应用。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在知识学完后为学生呈现几道道物质分类的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结   先采取学生小结的方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再结合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结课。由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节课的课后作业预留了必做题、选做题的方式,以及学生自主实践类题。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让学生学会学有所用。 4.高二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结合以上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以趣味实验→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法: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学习方法。 5.高二年级下册化学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中的“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打开课件这个按钮〕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部分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模式,而是从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对“他们在自然界如何存在?人类如何获取这些物质”的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X望。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化学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铁三角”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这句话的同时打开相应按钮〕   【知识目标】   1、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掌握的Fe2+、Fe3+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铁、铜制品及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技能。   3、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使实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打开课件对应的按钮〕   重点:铁、铜的化学性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难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   教法:关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我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发现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然后通过结论总结铁、铜应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模拟发现过程,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Fe2+、Fe3+的区别和转化。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五、教学的程序〔按教学的程序的按钮,以下按顺序点击〕   第一部分:情景引入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采用图片引入法。   铁、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它们的用途特别广泛(展示图片:江阴长江大桥、火锅、门锁、电线等)你能根据图片说出它们的物理性质吗?学生回答,教师幻灯片投影总结   2、交流与讨论对于铁、铜参加的一些反应,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请你写出下列(课本72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你还知道有铁、铜参加的其他反应吗?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比一比哪组既快又正确。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   1、活动与探究----Fe2+、Fe3+的性质及互相转化   先告诉学生Fe2+、Fe3+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其次介绍Fe2+、Fe3+可以相互转化,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最后由学生得出Fe2+、Fe3+转化的条件,尝试构建“铁三角”关系。   告诉大家:Fe2+、Fe3+的检验:   ⑴观察法:含Fe2+的溶液颜色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颜色为黄色色   ⑵显色法: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   【分组实验】现有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FeCl3溶液、0.1mol·L-1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其它试剂和仪器。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Fe2+和Fe3+之间的转化?   【归纳】能否用简洁的图例表示(归纳)Fe、Fe2+、Fe3+转化的关系?   2、活动与探究----Cu、Cu2+的性质及互相转化   这个实验由老师做,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第三部分:创新应用   创新应用一:   实验室中配制氯化亚铁溶液,试剂瓶中为何要放一枚光亮的铁钉?   创新应用二: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Fe2+和Cu2+的氧化性强弱。   第四部分:布置作业   课本第78页5、6、7
2023-08-31 23:15:421

人教版七~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电子课本

楼主采纳我,我给你发
2023-08-31 23:15:512

高二化学下册说课稿5篇

【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化学下册说课稿5篇》,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化学下册说课稿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高二化学下册说课稿   一、说教材   《物质的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处于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物质的组成及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的相关知识。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而高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很多,学生不会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学习,从而加大了学习负担,增加了学习难度。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学生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使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难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应用。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学方法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学会总结归纳。 3.高二化学下册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文《氧化—还原反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此次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上册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理解氧化还原的实质。   能力培养: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想: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创造意识,培养勇于探索认识新事物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方法:   以讲解、分析、体温、概括为主体,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着一关键,通过氢气与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等一一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练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了解程序下一步步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学法指导:   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采用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的。鼓励学生做笔记并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学中练,练中学”。在练习中,可让学生依老师的思维模式,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理解后再按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记忆,最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复习初中学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XX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同学思考回答:   “氧化铜失去铜,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叫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已经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   2.讲授新知识   以Na在Cl2中燃烧和H2与CuO反应为例,通过得失氧情况和价态分析,总结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即: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化合价升降。启发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原因,认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特征。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本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氧化反应,失e、价升;还原反应,得e、价降。从而解除疑难,进行下一环学习。   (三)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化合价升高),具有还原性。就这样边讲课边板书,在化学方程式上画线,标明化合价及电子得失,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归纳。教会学生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即:化合价降低,得2e,被还原   化合价降低,得2e,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   为了理解,加深记忆,让学生先看几分钟书,然后让一位学生上台写出H2在Cl2中燃烧这个化学反应,并分析,即:   价升,(电子对偏离)发生氧化反应;价降,(电子对偏向)发生还原反应。   为了使知识更清晰,可以给出小节,并给出类似题型的练习题,达到巩固加强。最后一起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即:   接受电子失去电子   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   被还原被氧化   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记忆方法:   1.总结: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原子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2.分析四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得看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   3.联系反馈:   写出Zn与HCl反应,Cu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式,并标出化合价、氧化剂、还原剂并同时布置课后作业,以达到巩固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发生学生的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透彻讲解,使其完全理解。   4.小结   5.布置作业 4.高二化学下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以及原电池的原理等理论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化学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的技术产品。小到手表、单放机、儿童玩具,大到航空航天、卫星通讯,几乎无处不在。因此本节的教学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和拓展,将抽象的理论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体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化学电池。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池工业的进步,各种新型的电池层出不穷。教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电池,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二次电池(铅蓄电池)、和在未来有着美好应用前景的燃料电池。简介了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同时向学生渗透绿色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电池的组成与应用;   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   了解常见电池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多种手段获得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学习常见化学电池的组成、应用与原理,通过探究,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新型电池的介绍,提高学生创造欲X与学习兴趣,学会利用能源与创造能源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与节能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次电池、二次电池与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应用   【难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四、学情分析   在化学必修2中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前一节又已经学过原电池的基本内容,知道原电池的定义,形成条件,简单的电极反应等,所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电源的知识。学生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有关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所以设计本节教学时,坚持以课堂为主,向课前和课后延伸,课堂教学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电源入手,以化学电源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碱性锌锰电池、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引导学生对电池的优劣,找寻出这些电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共同探究化学电池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课前通过商店调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化学电源的有关信息,课后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六、教学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预习学习”为先导,通过学生自主预习、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常见电池的分类、电池的优劣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课堂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小组归纳、提出新问题……的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去体验合作探究所带来的成功喜悦。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求真务实的探究精神。课后,通过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立足于社会大背景之下,以更开阔的视野从管理、技术、环境和消费等不同角度来分析实际问题。   七、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介绍化学电池的种类   展示并演示三类化学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Flash课件。   制作氢氧燃料电池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练习 5.高二化学下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氨》选自高中第二册教材第一章《氮族元素》的第二节。在第一册教材中,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三章《物质的量》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二章《碱金属》、第四章《卤素》则是使学生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初步感性认识,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随后安排的第六章《氧族元素》和第七章《碳族元素》都可看作是在物质结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因此,学习《氮族元素》这一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氨》主要介绍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另外穿插了介绍了什么是极性分子。从课题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教材体现了“结构→性质→用途”的思想,并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题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验证、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得出结论,因此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学习本课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对生产生活中与氨有关的物质的性质有一定了解。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氨的结构、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的实验能力。   通过对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能力。   通过氨分子结构和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类比、对比、抽象、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题重点:从氨的结构出发,分析推断氨的性质。   本课题难点:极性分子的理解和判断。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比   (1)认知规律   高二学生已学习过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等多族元素化合物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在本课题的教学中,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学习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知过程   通过以往的学习,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课题的教学中,仍可沿用“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   2、教学手段   (1)实验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可以设计和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既充满好奇,又能由表及里,从现象出发,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课题中丰富的实验素材,采取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验证实验与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实验。   (2)多媒体   作为这个课题的难点,“分子的极性”很抽象,教师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比如借助模型或者板演等,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接受得很吃力,教学也就显得枯燥死板。所以,引进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动画和图片等,把小的分子模型放大,把静止的变成活动的,把抽象的变成可以直接感知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法分析   1、对比分析法   将分子结构进行分类对比,便于学生分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特点;将氨和不同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为对比实验,便于学生分析氨与酸反应的本质。   2、实验探究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氨的性质。   3、多媒体辅助法   合理、恰当地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将静态事物动态化,将抽象事物直观化,以突破教学难点。   4、演绎推理法   运用已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通过逻辑演绎,推导氨的还原性。   5、讲解法   四、学法指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振聋发聩的发出警告: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结合本课题的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提炼总结氨的物化性质。   2、紧紧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如抓住“氨易溶于水”(果)探求“氨的结构”(因),或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因)推测“氨具有还原性”(果)。   3、指导学生用类比、对比等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以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将“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进行类比,将“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进行对比等。   4、引导学生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如在分析氨为极性分子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AB3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它可能的空间结构是什么呢?”
2023-08-31 23:16:171

如何将化学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学领域,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对内容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化学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宜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不能现场操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二、解决抽象问题时宜用多媒体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变化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模拟和放大一些化学现象和过程,实现这些内容的直观化与形象化,使物质间微观变化成为生动形象的直观表现。比如在《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的教学中出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分子扩散的动画,使学生可直观感受到微粒的运动。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掌握。再如电解水的实验宏观上观察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淡蓝色火焰)是氢气,那么微观上是如何实现了这种转变?通过模拟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又各自相互结合的过程的动画,使抽象变得直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培养了学生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敢于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意识。三、对各种图表问题宜用多媒体 图表比较多的章节往往知识点比较零碎、杂乱,教师无论是讲起来还是落实在黑板上,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到效果很不好。如果这时将各种图表做成课件,既清晰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四、练习课和总复习宜用多媒体 复习阶段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教师串讲起来也感到费时费力。这时应将这些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譬如,将所要复习的内容分类总结后制作成幻灯片,同时添加一些播放效果,先显示提纲,让学生回答问题,再显示提纲以下内容,待复习内容串讲完之后,将整个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使得条理非常清晰。教师利用这些课件进行串讲,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理解和掌握。 总之,教师若想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一些,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强化教学感官效果。当然,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即不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把课堂变得眼花缭乱;不必每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信息技术,致使课堂出现“信息技术满堂灌”现象;不因为使用了信息技术,忽视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因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是计算机和虚拟网络世界所无法替代的。
2023-08-31 23:16:261

如何将化学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学领域,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对内容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化学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宜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不能现场操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二、解决抽象问题时宜用多媒体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变化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模拟和放大一些化学现象和过程,实现这些内容的直观化与形象化,使物质间微观变化成为生动形象的直观表现。比如在《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的教学中出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分子扩散的动画,使学生可直观感受到微粒的运动。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掌握。再如电解水的实验宏观上观察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淡蓝色火焰)是氢气,那么微观上是如何实现了这种转变?通过模拟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又各自相互结合的过程的动画,使抽象变得直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培养了学生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敢于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意识。三、对各种图表问题宜用多媒体 图表比较多的章节往往知识点比较零碎、杂乱,教师无论是讲起来还是落实在黑板上,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到效果很不好。如果这时将各种图表做成课件,既清晰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四、练习课和总复习宜用多媒体 复习阶段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教师串讲起来也感到费时费力。这时应将这些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譬如,将所要复习的内容分类总结后制作成幻灯片,同时添加一些播放效果,先显示提纲,让学生回答问题,再显示提纲以下内容,待复习内容串讲完之后,将整个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使得条理非常清晰。教师利用这些课件进行串讲,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理解和掌握。 总之,教师若想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一些,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强化教学感官效果。当然,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即不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把课堂变得眼花缭乱;不必每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信息技术,致使课堂出现“信息技术满堂灌”现象;不因为使用了信息技术,忽视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因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是计算机和虚拟网络世界所无法替代的。
2023-08-31 23:16:331

如何利用多媒体做好化学演示实验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教学领域,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恰当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对内容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化学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宜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不能现场操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二、解决抽象问题时宜用多媒体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变化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模拟和放大一些化学现象和过程,实现这些内容的直观化与形象化,使物质间微观变化成为生动形象的直观表现。比如在《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的教学中出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分子扩散的动画,使学生可直观感受到微粒的运动。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掌握。再如电解水的实验宏观上观察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淡蓝色火焰)是氢气,那么微观上是如何实现了这种转变?通过模拟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又各自相互结合的过程的动画,使抽象变得直观。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培养了学生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敢于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意识。三、对各种图表问题宜用多媒体 图表比较多的章节往往知识点比较零碎、杂乱,教师无论是讲起来还是落实在黑板上,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到效果很不好。如果这时将各种图表做成课件,既清晰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四、练习课和总复习宜用多媒体 复习阶段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教师串讲起来也感到费时费力。这时应将这些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譬如,将所要复习的内容分类总结后制作成幻灯片,同时添加一些播放效果,先显示提纲,让学生回答问题,再显示提纲以下内容,待复习内容串讲完之后,将整个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使得条理非常清晰。教师利用这些课件进行串讲,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理解和掌握。 总之,教师若想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一些,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强化教学感官效果。当然,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即不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把课堂变得眼花缭乱;不必每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信息技术,致使课堂出现“信息技术满堂灌”现象;不因为使用了信息技术,忽视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作用,因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中是计算机和虚拟网络世界所无法替代的。
2023-08-31 23:16:441

全国哪些地方初中有科学这么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合在一起)全国哪些地方在用浙江版的科学教材

山东的路过,有这种教材?没听说过
2023-08-31 23:16:537

您好,你还有初中数学、化学和物理的教学视频吗?给我发下,谢谢

教学视频貌似没有的吧,她编的教材是很有名的,课件网上我找过,也貌似没提供的,你如果考研的话,就应该去南大的网站去找资料,试试看。
2023-08-31 23:17:072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课件,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课件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学会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通过复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转移的关系,学会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通过观察实验铝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有电流产生,以及学生的角色扮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4)通过分析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能画出其交叉分类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能提高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介绍】维生素C是美白的有效成分,其美白原理是由于发生了一类简单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具有神奇功能的氧化还原反应。   【展示】一瓶维生素C   【问题思考】初中时学过化学反应可以划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指哪四种?是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练习】下面四个反应分别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的哪一种?   【过渡】请继续思考以下这两个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吗?如果属于,是属于哪一种?   【引导、思考】这两个反应都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它们“无家可归”。可见把化学反应分类为四种基本反应,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全面。那么你还学过其它类型的反应吗?举出几个这些反应的例子。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分类的?   【练习】以碳还原氧化铜为例,找出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别是哪个物质?   【问题思考】通过刚才的分析,可见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开进行的还是同步进行的?   【介绍、课件展示】我们把以上这类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氧化还原反应就是指有氧得和失的反应。   【过渡】现在能不能找出刚才“无家可归”的两个反应究竟是属于哪一类化学反应?   【过渡、引导】第二个反应依然是“无家可归”。可见,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也是不全面的。那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呢?我们依然以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例来分析。   请标出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问题思考】标出化合价以后,请找出发生氧化反应的碳元素以及发生还原反应的铜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怎样变化?   【引导、介绍】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可见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进行定义,是指: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问题思考】刚才“无家可归”的这个反应,现在能找出究竟属于哪一类反应吗?   【引导】可见,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全面的。所以我们把该角度定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板书】一、定义: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引导】从定义可以直接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板书】二、特征: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据)   【过渡】学习不能光停留在接受“是什么”的层面上,要有效地学习,我们还必须要去深究“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会有化合价的升降,可是你知道化合价为什么会有升降吗?   【引导】实验是科学中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就以刚才练习中的C选项2Al+3CuSO4=3Cu + Al2(SO4)3这个   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演示该实验过程,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实验连线】   仪器:电解槽,导线,电流表   药品:铜片,铝片,硫酸铜溶液   实验内容:以铝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在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接入电流表,观察铝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电流表有什么现象出现   实验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实验结论:铝与硫酸铜反应的过程中产生了电流,说明铝与硫酸铜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在转移。   【过渡】从刚才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我们知道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在转移。请问电子为什么要发生转移?昨晚已布置了大家去预习课本36—37页的关于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过程的内容,现在我给大家准备好了用卡纸制作的钠原子、氯原子、氢原子,有哪些同学愿意以角色扮演这些原子的方式来跟大家交流你的预习结论,告诉大家氯化钠和氯化氢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与探究】   探究问题;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为什么要发生转移?(以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例)   道具准备:卡纸制作的钠原子、氯原子、氢原子   活动内容: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钠原子和氯原子,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扮演氢原子和氯原子,演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活动结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为了满足各原子达到稳定结构的需要。   【问题思考】通过课件动画结合板书,分析钠与氯气形成氯化钠,氢气与氯气形成氯化氢这两个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电子转移的情况,请问你现在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为什么会有升降吗?   【介绍】因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就是电子的转移。   【板书】三、实质:电子的转移   【讨论】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应该怎样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有氧元素   B、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C、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D、其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2。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 CaCO3 = CaO+CO2↑   ② 2KClO3 = 2KCl+3O2↑   ③ CaO+H2O=Ca(OH)2   ④ C+O2 = CO2   ⑤ Zn+2HCl=H2↑+ZnCl2   ⑥ Fe+CuSO4=Cu+FeSO4   ⑦CaCO3+2HCl=CaCl2+CO2↑+H2O   ⑧ NaCl+AgNO3=NaNO3+AgCl↓   3。请把上述第2题中的八个化学反应按照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进行分类。   【过渡、提问】从上述练习的第2、3题中,你能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吗?请在纸上画出其交叉分类图。   【活动与探究】   道具:卡纸制作的代表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的图形各一个,磁铁   活动内容:请一组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以拼图的形式展示。用磁铁把拼图贴在黑板上。   【板书】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下面贴着以上的脸谱图)   课后小结   【思考、提问】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到了哪些重点知识呢?   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   课后习题   2。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氧元素   B、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   C、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D、其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   答案:C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5。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浓硫酸的体积增大   B。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C。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答案:B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课件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教学过程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A+B=AB AB=A+B   A+BC=AC+B   AB+CD=AD+CB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Fe2O3 + 3CO = 2Fe + 3CO2的反应属于   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氢气还原氧化铜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初中时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结果   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去分析,结果也不相同。四种基本反映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对于这一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氧与失去氧的数目关系怎样。   哪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化合价降低?升高的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关系怎样?   二、氧化还原反应   1、什么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也是判断依据)   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练习] 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去判断下面的反 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关键:1)正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2)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呢?   [小结] 从Na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   得失,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得失。   4。 实质:电子发生转移(得失或偏移)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 氧化反应,失e、价升;还原反应,得e、价降   用双线桥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判断各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线桥的方向是从反应物一方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都必须对应与发生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同种元素。   电子符号用“e—”来表示   得失电子总数表示:原子个数 × 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5。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Zn + 2HCl == ZnCl2 + H2 ↑   ③SO2 + 2H2S == 2H2O + 3S   ④2KClO3 2KCl+3O2↑   ⑤3Cl2 + 8NH3 == 6NH4Cl + N2   ⑥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练习] 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   ①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②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③ SO2 + 2H2S == 2H2O + 3S   ④ 3Cl2 + 8NH3 == 6NH4Cl + N2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及一般规律   1。化合反应:有单质参加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四、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   1。 定义   说明: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指反应物质,是一种化学试剂, 不是   某一种元素。   (2)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 物;   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还原剂: 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   小结:   (1)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不同的物质   (2)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同一种物质   (3)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同一种物质,而且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都是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   (4)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总量中仅有一部分为氧化剂,另一部分为反应介质   2。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O2、Cl2、浓硫酸、HNO3、KMnO4、 FeCl3等   还原剂:Al、Zn、Fe、C、H2、CO等   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   氧化剂的氧化性 >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 >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1)原子或离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物质氧化性越强   一般规律:   (2)原子或离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物质还原性越强
2023-08-31 23:1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