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和而不同的意思与出处是什么?

2023-09-08 14:24:05
共2条回复
蓓蓓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的意思是指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真可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交往融合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但内心勾心斗角。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和者,无乖戾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

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3.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何晏《论语集解》

相关推荐

和而不同的拼音

和而不同,汉语成语,拼音是hé ér bù tóng。注意一下读音,和字不能读作“ hè”;而,不能读作“ěr”。还有字形,和字不能写作“合”或“河”。释义:和:和睦;同:苟同。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近义词:大相径庭,求同存异。反义词:同流合污造句:1.我们提倡在同志和朋友之间,和而不同,相帮共勉,一起进步。2.领导干部既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又要坚持原则,做到和而不同。3.老张人缘好,但他和而不同,很讲原则。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23-09-01 03:34:241

“和而不同”是指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解释】: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我们的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的一个整体,是1+1大于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还是1,没有提高和促进的因素在里面。
2023-09-01 03:34:463

ufeff和而不同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义】: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读音】:he er bu tong 【例句】: 1.「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和而不同:你缺乏哪方面的能力? 4.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 5.受刑人权利保障;文化多样性;「和而不同」的人权观 6.略论浙东吕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7.不像家,和而不同,但正如其方式好。 8.「和而不同」:全球文化融合的思想基础。 9.「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10.孔子在治理国家方面提出了「和而不同」命题,这个源于儒家的思想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 11.传统儒学普世性元素有: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孝悌之道的基础地位、性善论为基础的至善之道、忠恕之道和中庸之道的基本途径、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则。 12.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企业跨文化管理。 13.「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 14.民族博物馆,文化多样性保护,「和而不同」 15.孔子也明确地表态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对影视文化汲取「和而不同」审美观念的思考 17.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应是多元文化的共处,但这又不是文化的自我封闭和文化的民族主义,而是文化间的「和而不同」。 18.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19.馆内有「智慧长廊」、「城市窗口」和「齐鲁家园」三大展区,展示文化山东、魅力山东、好客山东以及山东人未来的城市生活,进而表达「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的城市内涵。 20.而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伦理观,以「多样性」的理念对待这一关系,使其处于「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则是正确看待我国当今社会中的内外关系之关键。
2023-09-01 03:35:00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1、和而不同,汉语成语,拼音是héérbùtóng,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2、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4、示例: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染迹朝隐,和而不同。”
2023-09-01 03:35:22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释义:和,和睦;同,苟同。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读音:hé ér bù tóng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指和睦相处。例句:历史上,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扩展资料:近义词:群而不党释义:群,合群。意思是要与众人合群相处,融入其中,但不结私党。读音:qún ér bù dǎng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译文:君子矜持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与人结成宗派。成语用法:复句式;作状语、谓语;含褒义,意为合群,但反对结党营私。例句:这个学派他们主张群而不党,崇尚自然,大公无私,做一个绝对自由自在的人。
2023-09-01 03:35:32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和而不同 发音 hé ér bù tóng 释义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引用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 ...水,谁能食之。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是以君子之行,周而不比, 和而不同 。以救过为正,以匡恶为忠。经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则... 《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 ...,据今光禄大夫李憙执节高亮,在公正色。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 和而不同 。光禄大夫李胤清亮简素,立身在朝,皆服事华发,以礼终始...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 ...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 和而不同 ,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 《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消,碎此明月。景山恢诞,韵与道合。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和而不同 ,通而不杂。遇醉忘辞,在醒贻答。长文通雅,义格终... 《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二十六·宇文述云定兴 ...令。   史臣曰:謇謇匪躬,为臣之高节, 和而不同 ,事君之常道。宇文述、郭衍以水济水,如脂如韦,便辟足恭... 《旧唐书》卷一百·列传第五十·尹思贞等 ...前惊马,用希旨论人,苑中猎兔,以从欲废法。理有违而合道,物贵 和而不同 ,不同之和,正在其中矣。   昔任...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书责问,合陈本末端由,布在众多,宁烦覙缕,彼既人而无礼,此亦 和而不同 。近知侵轶荆门,乖张事大,傥王师之问罪,愿率众以齐攻,... 《宋史》卷三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 ...   除参知政事,上曰:"执政于宰相,固当 和而不同 。前此宰相议事,执政更无语,何也?"必大曰:"大臣自应... 《宋史》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严若朝廷。而忠敬乐易,乡人化之,皆逊弟焉。与弟九渊相为师友, 和而不同 ,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 《明史》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誉视其爱憎,行政则举置徇其喜怒,是为承望。其蠹四。君子立身, 和而不同 。今当路意有所主,则群相附和,敢于抗天子,而难于违大臣... 《论语》子路篇 ...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子曰:“君子 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 ...高行,为仆射,年老逊位,拜光禄大夫。光禄大夫鲁芝,絜身寡欲, 和而不同 。臧荣绪晋书曰:鲁芝,字世英,扶风人也。耽思坟籍,为镇...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  ...气,而养乎阴阳,余口张而不能◆,予有何规於老聃哉?染迹朝隐, 和而不同 。史记,东方朔曰:如朔所谓避俗於朝廷间也。论语,子曰:... 《昭明文选》卷四十九 ...诗序曰: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和而不弛,宽而能断。论语曰:君子 和而不同 。韦昭国语注曰:弛,废也。尚书曰:宽而栗。断,犹决也。... 《全后汉文》卷六十四 ...,谁能食之?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是以君子之行,周而不比, 和而不同 ,以救过为正,以匡恶为忠。经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2023-09-01 03:35:401

和而不同的意思

男的站着尿,女的蹲的来,和而不同,哈哈
2023-09-01 03:35:504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和而不同意思: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和而不同读音:hé ér bù tóng。和而不同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例句1、我们提倡在同志和朋友之间,和而不同,相帮共勉,一起进步。2、虽然大家都是朋友,但是对于是非原则问题还是应该坚持,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正是这个意思。3、他认为,要做到文化自觉,一是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二是在处理不同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时要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2023-09-01 03:36:39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词语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1、和而不同,汉语成语,拼音是hé ér bù tóng,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2、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4、示例: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染迹朝隐,和而不同。”
2023-09-01 03:37:04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和而不同,释义是: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2023-09-01 03:37:142

和而不同的意思

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和睦的相处,但不随意的附和别人。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会与别人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关系,但是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会随意的附和别人。没有德行的人会习惯性地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去迎合别人、别人的言论一定会表示赞同,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却不抱有和谐友善的态度。所以同而不和是和而不同的反义词。在现如今我们应该做到和别人打成一片,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到和而不同。
2023-09-01 03:37:22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理念,指的是不同的族群、文化和个人,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互相融合、相互学习、和谐共处。和而不同源于“同是一家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强调不同人群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不同,欣赏彼此的优点,不同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在现代社会,和而不同的思想普遍应用于教育、文化交流、国际关系等领域。它强调的是包容、相互尊重和互利合作,有助于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3-09-01 03:37:322

和而不同名词解释

和而不同名词解释:内心能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2023-09-01 03:37:497

什么是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睦,同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会盲目苟同、随波逐流;小人只求与别人一致,但实际不讲原则,不会真正与他人保持和睦。对此,朱熹注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在我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由来: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徵、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论语》子路篇第二十三章。
2023-09-01 03:38:08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成语种类是非常多的,每个成语各自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和而不同是生活比较常见的成语,虽然在生活中比较常用,但是知道这个成语意思的人却不多,那么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呢? 1、 意思:和而不同,汉语成语,拼音是héér bù tóng,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2、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关于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2023-09-01 03:38:18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论语·子路》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睦,同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会盲目苟同、随波逐流;小人只求与别人一致,但实际不讲原则,不会真正与他人保持和睦。对此,朱熹注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在我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由来: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徵、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论语》子路篇第二十三章。
2023-09-01 03:38:592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译: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近义词求同存异读音:qiútóngcúnyì意思: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反义词同流合污读音:tóngliúhéwū意思是: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翻译:思想和言行趋于低俗,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用法: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2023-09-01 03:39:451

和而不同怎么理解

和而不同就是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可以和你友好相处,但不随声附和,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来,孤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当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更有甚者,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行为方式不仅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了如今的学术领域。其结果,便是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我们知道,学术之争的本意是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而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发展;而门户之见则是无原则地坚持和捍卫自己学派的观点,将学术之争演变为利益之争:显而易见,后者已由人格的异化扩展到了学术的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样:“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朋党论》)又或曰:“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这样的人或许即使也还会有些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2023-09-01 03:39:551

“和而不同”的出处是哪里?

1、出处:“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释义:“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苟同“大同”——理想世界,大同社会综上,“和而不同,方为大同”的意思是:每个人和睦地相处,但是不随便附和苟同他人,为人处事有君子之风,这样的世界才是理想中和谐的大同社会。
2023-09-01 03:40:021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彼此之间有不同的想法,观点,但是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2023-09-01 03:40:133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什么
2023-09-01 03:40:544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

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 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于事物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而对于人来说,“和”是和于观点与意见,是观点与意见的多样性统一。 同: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即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理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我们的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的一个整体,是1+1大于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还是1,没有提高和促进的因素在里面。
2023-09-01 03:41:161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意思

和而不同指有德行有志向的人,能与大家和睦共处,但是人家有自己不同大众的理想和智慧美美与共 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
2023-09-01 03:41:272

解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的中文解释【解释】: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求同存异的中文解释【解释】: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示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近义词】:大同小异【反义词】:求全责备【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023-09-01 03:41:481

如何理解传统道德中"和而不同"的思想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说和为贵的时候,我们曾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是“和”,不是“同”。由此,引申出我们处事的一个根本态度或原则,也应该求“和”而不求“同”。晏婴举君臣关系为例,说明了和与同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这是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和。他认为应该采取和的态度,而不可采同的态度。这就是和而不同。后来孔子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进一步把这两种态度概括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并且把它看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一原则也就成为人们处理一切事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对上不盲目附和,能如晏婴所说的那样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互切磋。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显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能不能作到这一点,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2023-09-01 03:42:372

和而不同的意思?

《论语·子路》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睦,同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不会盲目苟同、随波逐流;小人只求与别人一致,但实际不讲原则,不会真正与他人保持和睦。对此,朱熹注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在我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由来: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徵、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论语》子路篇第二十三章。
2023-09-01 03:43:28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何处?

这两句话讲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为人处事的两个方向。"周",就是要善于团结自己周围的人。"比″,就是拉帮结派,拉山头。"周而不比″,就是君子要善于团结自己周围的人,与大家真诚相待,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不拉帮结派,为了大局发展,不谋小团体利益。"同",就是君子能够求大同存小异,有宽阔包容的胸怀,争取最大的团结。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能听进不同的意见,来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措施。
2023-09-01 03:43:37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什么意思?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023-09-01 03:43:475

和而不同的涵义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拒绝苟同,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例句:彼既人而无礼,此亦和而不同。—— 《旧五代史·世袭列传》
2023-09-01 03:44:11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出自《论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解释: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023-09-01 03:44:252

关于和而不同的事例

上世纪20年代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是以“和而不同”治校的大师,他对各种学术流派兼收并蓄,各扬所长,形成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还有就是孙膑和庞涓的例子 你得往和而不同这方面说 就看你自己的了还有就是诸葛亮和诸葛瑾 他们是两兄弟 但关系一直不错 一个是东吴的谋士 一个是蜀汉的军师还有就是苏轼和章惇 苏轼和章惇的故事,是两个朋友的故事,也是两个知识分子的故事。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多伟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一个人可以多卑鄙。事实上,子厚虽然入了奸臣传,若论其人,并不算坏到哪里去,至少比吕惠卿、蔡京之流多点人味。读章氏故事,念念不忘他怒斥王珪:之唾,亦可食乎!何等义正词严!倘若故事止于此,嘿嘿,历史上不又多了一个义薄云天的男子汉吗?
2023-09-01 03:44:483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什么意思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是出自《论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023-09-01 03:44:551

和而不同的理解

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于事物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而对于人来说,“和”是和于观点与意见,是观点与意见的多样性统一。同: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即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1]赏析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徵、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徵,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这句话。孔子像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在有些人看来,孤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当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更有甚者,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行为方式不仅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了如今的学术领域。其结果,便是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我们知道,学术之争的本意是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而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发展;而门户之见则是无原则地坚持和捍卫自己学派的观点,将学术之争演变为利益之争:显而易见,后者已由人格的异化扩展到了学术的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样:“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朋党论》)又或曰:“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这样的人或许即使也还会有些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2023-09-01 03:45:051

和而不同的意思是什么?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说和为贵的时候,我们曾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是“和”,不是“同”。由此,引申出我们处事的一个根本态度或原则,也应该求“和”而不求“同”。晏婴举君臣关系为例,说明了和与同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这是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和。他认为应该采取和的态度,而不可采同的态度。这就是和而不同。后来孔子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进一步把这两种态度概括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并且把它看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一原则也就成为人们处理一切事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对上不盲目附和,能如晏婴所说的那样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互切磋。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显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能不能作到这一点,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2023-09-01 03:45:131

和而不同 同义词

只有反义词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褒义出 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例 句我们提倡在同志和朋友之间,~,相帮共勉,一起进步。近反义词反义词同流合污
2023-09-01 03:45:212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意思是什么?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2023-09-01 03:45:291

和而不同的含义是什么?

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和。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2023-09-01 03:45:36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译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该句出自《论语·子路》,《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翻译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注释   ①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②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赏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是在处世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2023-09-01 03:45:521

“和而不同”出自那个典故?

1、出处:“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释义:“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苟同“大同”——理想世界,大同社会综上,“和而不同,方为大同”的意思是:每个人和睦地相处,但是不随便附和苟同他人,为人处事有君子之风,这样的世界才是理想中和谐的大同社会。
2023-09-01 03:46:181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的区别是什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我们的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的一个整体,是1+1大于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还是1,没有提高和促进的因素在里面。
2023-09-01 03:46:25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同”的理解

同,就是共同点,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利益,但“同”不代表“和”。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对上不盲目附和,能如晏婴所说的那样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互切磋。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
2023-09-01 03:46:442

和而不同——含义及体现的哲学思想

如果要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大概可以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023-09-01 03:49:171

和而不同的涵义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拒绝苟同,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例句:彼既人而无礼,此亦和而不同。—— 《旧五代史·世袭列传》
2023-09-01 03:49:271

如何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章里,揭示“天地人”结构最重要之一的关系,就是“相应”,就是“和”。详解:本章重点,就在于“同”与“和”。“同”,会意字,“冃+口”,“冃”,重复,何谓“同”?就是通过口头上的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当然,这反映着孔子时代的特征,实际上,这口头上的限制并不需要。例如,文化就是一种“同”,文化,从开始的口头传播到现在的网络传播,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效果;“宗教”更是一种“同”,所谓的教义、教宗等等,就是一种“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例子;“科学”一样是“同”,“科学”从本质上是文化、宗教的大汇集,科学相信“不断重复的实验”达到“同一”的效果,是其成立的基础,是科学得以聚集的基础。总之,文化、科学、宗教等等,以及一切社会结构中的一切东西,本质上都是“同”,都是“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情况。“哲学”之类的也如是,无论唯心、唯物、一元、多元、辨证、诡辩,同样是这样。这一切,本质上都是小人之学,在“人不知”的世界,其学也只能是小人之学。聚集,本质上都不过为了一己之私利。在资本横行的国家、年代,资本就的最大的“同”,社会上的任何现象、言论,都在“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在资本之“同”的大旗之下,资本社会的人,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复制,都不过是被“资本”所抽干的傀儡,而一切的文化,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表现。“和”,去声,就是“相应”。“天人相应”、“心手相应”,“桴鼓相应”,诸如此类,都是表达了“和”与“相应”。在孔子那里,在君子眼中,只有“天人相应”,却没有所谓“天人合一”的小人之说。注意,这里的相应,超越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那不过依然在共业的境界之中,而一般人的理解,连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都达不到。人类社会,“地”的一种形态,不过是“天人相应”而成,无所谓“天”,无所谓“人”,“天人相应”而成这人类社会这“地”的特殊形态。天,“地人相应”而成;人,“天地相应”而成;地,“天人相应”而成。成无所成,不过是相续相缠,相应而已。孔子在本章里,揭示“天地人”结构最重要之一的关系,就是“相应”,就是“和”。就如同音乐中的即兴演奏,这宇宙就在这相续相缠中“和”、“相应”,这里没有任何需要“不断重复”去达到聚集的。企图通过“不断重复”去聚集点什么玩意、抓住点什么玩意,不过是小人“我”之私心相应之妄想。而君子之间,也只是相应;君子于所在的时代、社会,所对应的“天地人”结构中,也只是相应。就如同空谷与空谷的对话,可以风雷激荡、可以溪水潺潺,可以幻化出天地间所有的神奇与风景,但却依然只是空谷与空谷的对话,空谷与空谷的相应,如此而已。白话直译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说:君子相应而不聚集,小人聚集而不相应。
2023-09-01 03:49:402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志不同不相为友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2023-09-01 03:49:523

和而不同的意义是什么?

“和而不同”的旨义是和合而不苟同,也就是既要“和”,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有“和平”“和睦”之义,我国传统文化对此有多种角度的理解。道家经典著作《易经》中提出“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的说法,即提倡国家间的和睦共处;老子说万物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存在,在世间也需要保持和谐状态。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在庄子看来,人心本然是和谐的,也应该是和谐的。扩展资料: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而不同”,共生共存。“和而不同”不是指没有差异的相同,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既不是一元论的文化,也不是强调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文化,而是崇尚多元文化,对外来文化一般采取一种兼收包容的态度。“和而不同”反映在国际关系上,就是主张“多极共存”,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这种理念有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斗争思维,树立亦此亦彼的和谐共存思想。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因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而建构出不同的文明体系,但这种文明的多样性不应成为对抗甚至冲突的理由。存在差异性的行为体之间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以和平的方式交往,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发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而不同
2023-09-01 03:50:201

古今中外有哪些和而不同的例子

“君子和而不同”的解读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笔者以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前者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后者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其实,“和”与“同”的概念,最早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国语》和《左传》中都有史伯与晏子议论“和”“同”的记载,比如史伯在《国语·郑语》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这里的“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寻求“和”的过程。史伯和晏子从哲学和自然规律上来讲“和”与“同”,孔子则将其引申到社会领域,用以阐释做人的道理,视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特征之一,可见孔子对“和”的重视。 宋儒注重义利之辩,认为义、利水火不容,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何晏注解的基础上,宋儒更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这种解释思路一直延续到清末,比如刘宝楠《论语正义》所说的“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与宋儒一脉相承。 孔子的本意是否如此,或者说,孔子是否认同后人的解释,不得而知。笔者以为,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在当今时代似应超越“义”“利”的道德范畴,而上升到思想方法和处事哲学的高度加以阐释。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这里,“君子和而不同”似乎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 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窝蜂随大流地摹仿别人,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谐。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曾一度形成了淘金热,各地的人们纷纷奔赴西部淘金。而一个叫史密斯的人,也想借此发财,但他不是直接像别人那样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卖水。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史密斯却大发一笔,从此成了富翁。他顺应了淘金的潮流,这是“和”;但他没有重复别人,这是“不同”,合起来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别人高明,发财是对高明的应有报偿。 对他人而言,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比如,一个乐队,想要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需要使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各奏其乐,各发其声,从而汇成宏大动听的交响乐。反之,如果乐队中都使用同一种乐器,其单调乏味是可想而知的。再比如,用乱石砌墙、碎石铺路,一块块乱石奇形怪状,一块块碎石各不相同,但墙一旦砌成,风格和谐统一,路一旦铺就,犹如一体天成。又比如,生物分雌雄,动物分公母,人类分男女,倘若世界上只有同一个性别,无法交媾,也就无法造就新的生命。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也应当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世界。 黑格尔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个道理。他把“同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同一”———“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另一种是“具体的同一”———“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他认为这是在哲学上区别好坏的关键,并且说:“如果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同一,那么我们就不能不宣称此类思维是最无益最无聊的。”笔者以为,黑格尔这里所说的“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用中国哲学的概念表达,也就近似于“和而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现在,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在瞬息之间毁灭地球和人类自身。如果只强求“同”而不谋求“和”,矛盾冲突激化而导致核大战,那结果只能是共同毁灭,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这样看来,“和因义起,同由利生”的传统解释就显出了某种局限性。实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即便不讲“义”而仅言“利”,也应当求“和”,因为不“和”不仅不“义”,也不“利”。反过来说,言“利”未必生“同”,如果不是仅仅图一时之利、区区之利,而谋“长远之利”、“宏大之利”,就必须走“和而不同”之路。这也说明,“义”与“利”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还是可以形成统一的。当然,由“义”而生“和”,同因“利”而致“和”,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是自觉的、主动的,后者是消极的、被动的。 只要愿意共存共荣,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就是通过接触、交流、对话来建立共识,以达到“和”的目的。事实上,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明一直处于时断时续、时好时坏的磨合之中。磨合得好,才能比较顺利地从经济全球化过渡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经过不断的磨合,最终进入“天下大同”的境界。这里的“大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外在的相同一致,实质上就是“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可见,“和而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不仅具有伦理价值,还具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处世哲学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所谓“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角度看,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
2023-09-01 03:50:561

和而不同什么意思?和而不同怎么读?

和而不同什么意思?和而不同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hé ér bù tóng,简 拼:hebt 成语解释: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繁体写法:咊而不同 注音:ㄏㄜˊ ㄦˊ ㄅㄨˋ ㄊㄨㄙˊ 成语语法: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get along with others,but do not agree with them on every occasion 读音注意:和,不能读作“hè”;而,不能读作“ěr”。 写法注意:和,不能写作“合”或“河”。
2023-09-01 03:51:22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什么意思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章里,揭示“天地人”结构最重要之一的关系,就是“相应”,就是“和”。详解:本章重点,就在于“同”与“和”。“同”,会意字,“冃+口”,“冃”,重复,何谓“同”?就是通过口头上的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当然,这反映着孔子时代的特征,实际上,这口头上的限制并不需要。例如,文化就是一种“同”,文化,从开始的口头传播到现在的网络传播,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效果;“宗教”更是一种“同”,所谓的教义、教宗等等,就是一种“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例子;“科学”一样是“同”,“科学”从本质上是文化、宗教的大汇集,科学相信“不断重复的实验”达到“同一”的效果,是其成立的基础,是科学得以聚集的基础。总之,文化、科学、宗教等等,以及一切社会结构中的一切东西,本质上都是“同”,都是“不断重复达到聚集”的情况。“哲学”之类的也如是,无论唯心、唯物、一元、多元、辨证、诡辩,同样是这样。这一切,本质上都是小人之学,在“人不知”的世界,其学也只能是小人之学。聚集,本质上都不过为了一己之私利。在资本横行的国家、年代,资本就的最大的“同”,社会上的任何现象、言论,都在“不断重复”达到聚集在资本之“同”的大旗之下,资本社会的人,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复制,都不过是被“资本”所抽干的傀儡,而一切的文化,本质上不过是“资本”的表现。“和”,去声,就是“相应”。“天人相应”、“心手相应”,“桴鼓相应”,诸如此类,都是表达了“和”与“相应”。在孔子那里,在君子眼中,只有“天人相应”,却没有所谓“天人合一”的小人之说。注意,这里的相应,超越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那不过依然在共业的境界之中,而一般人的理解,连海德格尔所说的“应手”都达不到。人类社会,“地”的一种形态,不过是“天人相应”而成,无所谓“天”,无所谓“人”,“天人相应”而成这人类社会这“地”的特殊形态。天,“地人相应”而成;人,“天地相应”而成;地,“天人相应”而成。成无所成,不过是相续相缠,相应而已。孔子在本章里,揭示“天地人”结构最重要之一的关系,就是“相应”,就是“和”。就如同音乐中的即兴演奏,这宇宙就在这相续相缠中“和”、“相应”,这里没有任何需要“不断重复”去达到聚集的。企图通过“不断重复”去聚集点什么玩意、抓住点什么玩意,不过是小人“我”之私心相应之妄想。而君子之间,也只是相应;君子于所在的时代、社会,所对应的“天地人”结构中,也只是相应。就如同空谷与空谷的对话,可以风雷激荡、可以溪水潺潺,可以幻化出天地间所有的神奇与风景,但却依然只是空谷与空谷的对话,空谷与空谷的相应,如此而已。白话直译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说:君子相应而不聚集,小人聚集而不相应。
2023-09-01 03:51:315

君子和而不同的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2023-09-01 03:5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