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老舍散文《一些印象》全文?

2023-09-08 23:47:16
共1条回复
可可

老舍的《一些印象》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来到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点明地点,节令。

告诉读者,济南的冬天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所以他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这一特点,描述出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老舍先生还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笔名有“舍予”、“老舍”。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一生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相关推荐

老舍的散文有哪些?

《老舍幽默诗文集》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选》
2023-09-01 09:12:433

老舍有哪些著名的散文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他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作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起,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4年秋,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在这两所大学,相继开设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欧洲文艺思潮、小说作法等课程。课余继续从事创作。沿袭原来的艺术取向的,有长篇小说《离婚》和《牛天赐传》等,都写得富有生活情趣和喜剧效果。比之早期作品,描写从浅露趋向含蓄,相当圆熟地形成他作为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态的风俗画师、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独特的艺术风格。面对愈来愈严酷的社会现实,创作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日益关切国家大事,由此触发写作的灵感,如受到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五三惨案的刺激,写了《大明湖》,九一八事变引起他“对国事的失望”,遂有寓言小说《猫城记》的问世;一是更加关怀城市贫民的苦难,以此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月牙儿》叙述母女两代沦为暗娼,《我这一辈子》诉说下级警察的坎坷经历。在《骆驼祥子》中,以农村来到城市拉车的祥子个人的毁灭,写出一场沉痛的社会悲剧。把城市底层暗无天日的生活引进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是老舍的一大建树。 《骆驼祥子》是他个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品。他从30年代初起 ,开始写作短篇小说 ,作品收入《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其中如《柳家大院》、《上 任》、《老字号》、《断魂枪》诸篇,绰约多姿,精致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济南沦陷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3月 ,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任总务部主任。抗战8年中,对文艺界的团结抗日多有贡献。他写于抗战时期的作品,也多以直接为民族解放服务为题旨。战争初起,他热情提倡通俗文艺,写作宣传抗日的鼓词、相声、坠子等小型作品,供艺人演唱。随后,转向直接向群众宣传的话剧创作,连续写剧照了《残雾》、《张自忠》、《国家至上》等10余个剧本,颂扬民族正气、表彰爱国志士,批判不利于团结抗日的社会弊端,在当时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自1944年初开始,进入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回到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社会和所擅长的幽默讽刺艺术。小说刻画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市井平民,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内心冲突,于苦难中升腾起来的觉醒和抗争,自然也有消极逃匿和无耻堕落。《四世同堂》是他抗战时期的力作,也是抗战文艺的重要收获。1946年3月,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从事创作和将自己的作品译成英文。 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老舍立即启程回国。新社会的新气象使他极为振奋,不久就发表以艺人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方珍珠》。1951年初创作的话剧《龙须沟》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剧本通过大杂院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写出了历尽沧桑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是献给新中国的一曲颂歌。《龙须沟》是老舍创作新的里程碑,他因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50~60年代,他在文艺、政治、社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担任多种职务,但仍然勤奋创作。作品以话剧为主,有《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等,以刻画北京市民告别旧生活、迎接新时代的精神历程的作品较为成功。他还写有散文《我热爱新北京》。自50年代后半期起,老舍在话剧《茶馆》、《义和团》(又名《神拳》)和小说《正红旗下》(未完成)等作品中,转而描绘近代北京的历史风云。《茶馆》以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3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写出旧中国的日趋衰微,揭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老舍的话剧艺术在这个剧本中有重大突破。《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继《骆驼祥子》之后,再次为老舍赢得国际声誉。 老舍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思想上艺术上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他写作勤奋,孜孜不倦地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北京太平湖.
2023-09-01 09:13:091

如何评价老舍的散文?

1、力求自然,不过于注重修辞。在老舍散文中,这种美学追求表现得更加清晰。老舍的散文非常平易自然,态度亲近随和,他使用一种轻松随意的口语娓娓道来,却不给人以浅白之感,因为他使用的这种口语看似随意,却极具表现力。2、自然贴切,恰如其分,表情达意,俗白而有味。比如,在《趵突泉》中,写泉中的水泡“看,又来一个!”给人以极强的现场感,读者不难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惊喜之感和童稚之趣。3、自然本色是老舍散文的一般特色,而他的写景散文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由于没有更多的社会内容的牵制,这一部分散文写得也最为放松,更显得自如酒脱。扩展资料老舍的文字亲切自然,但并非不注重修辞,只是修辞技巧较为内敛而已。老舍写景时最善于运用拟人和比喻,这本来是两种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段,如运用得不好,易显俗滥。但老舍却艺高人胆大,巧于使用这两种普通的写作技巧描画自然风光。在看似并不奇崛,甚至有些简单的拟人和比喻中,流露出作者对自然事物的由衷的喜爱,精神的契合,仿佛它们真正拥有了和人类一样平等的生命形态。比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趵突泉》,传达出说不尽的生活情趣。
2023-09-01 09:13:161

老舍散文集一些印象主要内容

愿纸外有个如我的你,在某时某分会寻找着某些东西去抚慰自己;若你此刻心未平,稍等,我为你煲一碗汤。无暇,饮下就好。也许,并不好。    那的少年,你可好?青春的愁是否羁绊了你曾微翘的嘴角。我们都是追风的少年,不愿被那些丝所牵着,缚着,乐于不知疲倦的追寻梦里才有的自由,而那些真实存在的叫做规则的‘牢笼"却困的我们喘不过气,我们试图去挣脱,去捍卫,去斗争,随即遍体鳞伤,功败垂成。无奈吧,宣泄吧,放纵吧,在他人是非的目光下自由吧!    “你为什么放下笔,放下追梦的翼”他们愤怒而又诧异道。“为什么,为什么,不要问我,我放下笔是因为我想放下,追梦、追梦、追梦,那是你们的梦,不是我的梦!”我以青春的名义发出了沉埋已久的怒吼,然后离去。    青春的路途那么长,随处可见如青草般的希望,于是我佩戴着微笑走着走着,追寻诗和远方。我走了,正如歌中,我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也许我真的走遍了许多地方,但路真的太长,同行的伙伴不知不觉和我迷失了方向。远方的诗在哪里?我真的看不到,路途上人们冷冷默默,匆匆忙忙;路上的故事除了温情,更多的是苟且,将我刺痛并鲜血淋漓,那又何妨,只能继续走着。黑夜中的我孓孓独行,从未停歇,其实对于前方的路我看不见,但双腿却已经僵硬并且不听使唤的摆动着。我停下来,靠在孤松下望着天空,一直望着;也许当初看到的星星都是错的,指的路也是错的。    孤寂的月,悲怨的风,阵阵的蝉鸣,少年哽咽的哭声......    回头走,走过那已经走过的山头,花儿陨了,荒草生了;    回头走,走过那已经走过的河流,鱼儿走了,河水枯了;    回头走,走过那已经走过的巷口,巷儿变了,人不见了;    走回起点,风依旧,云依旧,家依旧,人依旧,故事依旧...    那的少年,我愿你拥有如我的经历,明白了它。放弃了吧,那无意义的口号与挣扎。曲解掉吧,那无聊的抒情下的不甘与焦躁。拒绝了吧,那对青春不负责任下的无知消费。选择去吧,为那件你最讨厌的事去奋斗。    如花的年纪下,我们都曾执笔,书写着花季的战歌。有些事,无论你喜欢做不喜欢做、你都必须要做,就好像一年半后的战斗,无论你喜欢或是不喜欢,你都必须去战。为了它,我们丢弃了我们的桀骜,放下了我们的自由,为它拼搏。含着泪、微笑着,忍着痛。拼搏着。    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不羁放纵爱自由的男孩女孩,我们拒绝了远方的月亮,拥抱了灰色的高墙。我们将自己不安定的灵魂埋在书海,将自己傲娇的懒惰装进棺材。我们相信眼前的欢愉的一切都只是以后的镜花水月......    那的少年,你变了,过去的你不见了......
2023-09-01 09:13:372

老舍的写景散文名篇

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023-09-01 09:14:052

老舍散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2023-09-01 09:14:131

谁知道老舍的一些散文作品?急!只要题目!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4,的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样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 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 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 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选》 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 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 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 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选》 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选》
2023-09-01 09:14:311

《老舍散文》读后感

《老舍散文》读后感1   读《老舍散文》——《多鼠斋杂谈》有感   作者老舍在文中写道,他戒酒,戒烟,弄个半死不活,最后还得戒茶?又对猫的早餐,最难写的文章,最可怕的人,衣行狗帽,昨天和傻子一一作了感叹。   作者在“一戒酒”里写道他自己不喝酒即昏,喝酒即晕了!酒更和他的肠胃病成了死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还是医生来解劝。这一对冤家,弄得他不生不死的最后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把那位“酒先生”赶走了,那位“酒先生”垂头丧气,“肠胃先生”洋洋得意。   作者在“二戒烟”里写道物价上涨,抽不起香烟,甚至连“长刀”也要100块。他说道:“火儿了!戒烟!”而心里却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天使说:“物价这么贵,还是别抽了,还伤害身体哩!”恶魔说:“好歹也是老作家了,抽一点没事的。”最后,作者还是控制住自己的心魔,忍着没抽。   作者在“三戒茶”里写道自己已经被戒酒,戒烟弄个半死不活。想早点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于是又开始想自己还能戒什么,想到了戒荤,经过思考后他觉得不能戒荤,只能戒茶了。他觉得现在的茶香又不香,倒有一股咸味,还不如那皮蛋来泡茶哩。于是,作者又开始戒茶了。   作者在“四猫的食物”里写道自己家的小猫咪咪早餐都是贰只蛙,壹只老鼠。而自己还戒酒,戒烟,戒茶,甚至还要戒荤,有必要吗?   这篇文章充分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披露社会。我们要学习作者,有着不畏的精神! 《老舍散文》读后感2   此时的我,最喜爱的也便是沐浴他笔下的春风。他的作品,大多超出了我眼里散文的优美极致与那言有尽而意未尽的一时印象。他的作品,并没有深奥的学术用语,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更不像朱自清先生的优柔似畅饮美酒,而却只是有着浅显易懂的道理。朴素幽默的语言,蕴含着细腻的感情,但又在不经意间沐浴到了一丝他笔下最自然简朴的春风,也恰有神清气爽之感。他,正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的《一些印象》,我隐约记起那几句,“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先生的语句中,满满地透出对那济南的情有独钟。简约几笔,那秋色,那山,那水,让沉思的我慢慢进入了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去听,去望,去闻……   可又在秋风沐浴中添上几笔闲杂,到底硬联成一首七律。“多少春光轻易去?无言花鸟夜知秋。东风似梦微添醉,小月知心只照愁!柳样诗思情入影,火般桃色艳成羞。谁家玉笛三更后?山倚疏星人倚楼。”几句七律,又恰好就是老舍先生的独特之处,把先生的学养才华融入到七律之中,让每个字都如此灵动纸上,直奔灵魂。   那一缕,一缕朴实的春风,随着先生的笔墨,吹拂着我的长发……慢慢地,吹。 《老舍散文》读后感3   老舍是一个极富有幽默感的人,他有时将幽默当作一种武器,有时将幽默用作一种包容。如在《挤火车》中,用幽默来讽刺当时社会的一些丑陋行径;而在《洋娃娃,四十分》中,其幽默却体现着老舍的包容与厚爱。   在《小学生老舍读本》这本书中,我印像最深的是老舍的那篇《挤火车》,他通过主角王先生挤火车的生动细节描写,来专门讽刺那些挤火车、抢烧鸡勇往直前,敢于拼命,而听到“日本”两字就没有喊打勇气的人,来抨击当时社会上的某些人,在小事上敢于打拼,在大义上面前却严重缺钙的陋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的期待,那就是做人就要做硬气的人,做一个有气节的人,做大义面前勇往直前的人。   还有舒立写的《洋娃娃,四十分》,也令我感触最深的,这篇文章中描述了其父老舍经常送她洋娃娃,各种各样应有尽有,使她在洋娃娃伴随中快乐成长。一次,舒立在珠算测试中考了四十分,但老舍不但没打没骂,反而幽默的说自己小时候连四十分都考不到,待舒立长大后,才知父亲数学一直很优秀,才如梦初醒。文中表达了老舍用幽默来让女儿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才。我想,如今的父母,如果都能这样该多好!那我们就可以尽情放飞心中的梦想。   《小学生老舍读本》里还有许许多多,文中通过一景一物,一花一草的描写,展现了老舍的人格,体现了民族气节,我真是佩服之致。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老舍文章的精髓,筑好人生成长的基石…… 《老舍散文》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老舍写的作品《养花》,读完了这篇文章,使我有了许多感想。   这篇文章讲的是老舍把养花当做乐趣,通过亲身去做,得到了许多知识。   确实如此“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以前在我奶家,有一个宽敞的大院子,我奶就在院里种点花或草,但并不种那些名贵的花和草,因为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但如果真让花草自生自灭,那草和花长的也不会发那么枝繁叶茂。我奶家的花草长的茂盛也有一份功劳。在平时,每天写完一篇字,我便到院中浇水施肥,不几天那些花草就长一大块。   记的有一次,我买了一料丑菊的种子,我便把它种下,天天浇水,盼着它快点大,因为我倒要看看有如此恶名的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产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也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拨子了,可又舍不得。终于在“五·一”节沉睡了,一年的丑菊忽然打了苞,真庆幸没把它扔掉。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养花也想有耐心,从这里也想到老舍也一定是一位有耐心的人,丑菊的花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它娇小美丽极了。   是啊,种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老舍散文》读后感5   书似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前进的道路;书又似一座小桥,连通了心与灵的两岸;书更似一叶帆,推进着一艘优扬的小船不断前进。   趵突泉是美的,老舍眼里它也是美的,但有些悲,让人感到悲。不知为何他的文章多是悲,少欢。使人不解,但又让人知前时的事,让人心欢。趵突泉,水突突冒。水,淡淡,红墙白瓦倒映水中,好像地上有的,水里也会有。一片落叶,水动了,一圈圈水波,随着目光泉在突出,但老舍笔下,只喜欢它流出的小溪。但随着走,发现了,我也明白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趵突泉就是范例,再清的水,再绿的树,只要,人们打起小地摊,那美,就不复存在了。   地上有了杂物,无言可说,能干什么?虽乱,但久立望,天下第一泉,又不得不赞叹天然的美。《趵突泉的欣赏》让我感到了祖国的美丽,感到当时社会的"可恶,甚至把我带入那些陈年旧事的意境之中,不知不觉中,触到了一颗湿润的心。兴许,老舍当时,也为祖国而叹息,想让祖国走向光明吧!不然,他为何为国而悲呢?   随页飞,大明湖也乃济南一绝,美丽动人,山上佛寺,湖光映高山、白云。济南主要是水,大明湖和趵突泉都是美丽的,是济南一绝,都是美的。但是,老舍能看出真正的美丑,丑是丑,美是美,从不胡说。从美中看丑,丑中看美,但一定都是爱国的。无论是什么,大明湖很美,但它发现了水泥沙石,田地让美失去原色,美不在美了。 《老舍散文》读后感6   令我崇敬的作家有许多许多,但最令我敬佩不已的大作家就要数老舍了。老舍出生于满族的一个城市的贫穷家庭。他不愧为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散文集》里的作品善于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深受大家的喜爱。我觉得老舍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它生动的语言,充分地体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也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   读了老舍散文集,我受益匪浅。老舍幽默的风采深深吸引着我。他的作品所描写的内容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他的幽默里我读出了伤心和眼泪,黑暗的旧社会里又让人看到了阶级友爱的温暖和光明。读了老舍的作品,我感觉自己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作文要留心观察,细心品味,而不是凭空胡思乱造。   读了《老舍散文集》之后,我越发的敬佩老舍先生。他在那样艰苦环境中,能写出这么多优美的文章,不得不令人赞赏。而我生活在党的阳光下,无忧无虑,应该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而做出贡献。 《老舍散文》读后感7   在暑假的一次偶然机会,让我读了伟大作家老舍写的《猫》。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我读完之后的感受吧!   当我翻开《猫》这本书时,它第一时间带给我得竟然是猫的各种姿态,令人爱不释手。   文章先讲了老舍自己很喜欢养猫,而猫则爱玩毛线球。总是扑来扑去一刻都不停。最后呢?把毛线球中的毛线弄得老长老长。搞得主人要马不停蹄的收拾好久。   老舍在书中说道,猫最爱吃的要属老鼠了。如果主人家中有老鼠,猫就会想方设法把它们一只一只干掉。别看猫白天喜欢撒娇,还逗人爱。可到了晚上,猫就瞬间变成了暗影忍者。而且飞檐走壁,跑起来一点声音都没有,令老鼠闻“猫”丧胆。   老舍在书中最后一篇文章中讲到,猫毛绒绒的,远看活像一个个白或黑的小毛线球。要知道,猫在白天最不老实,它们有时会在刚琴的琴键上跳来跳去,弄得屋里异常热闹。   猫一书让我体会到了猫的真实面目,而且再通过伟大作家老舍这么一点化,把猫描写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希望同学们也喜欢这本书。
2023-09-01 09:14:401

老舍的散文作品

老舍的散文有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一百万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种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面与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于觉醒。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2023-09-01 09:15:031

老舍的散文,要最短的

济南的冬天
2023-09-01 09:15:142

有一篇关于老舍的散文,讲了济南的哪些风景名胜?

济南的秋天》老舍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要知济南的冬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023-09-01 09:15:251

老舍的散文诗有

《老舍幽默诗文集》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23-09-01 09:15:362

老舍散文春风好词好句

威风凛凛 技高一筹
2023-09-01 09:15:572

老舍的散文的写作特点

一、老舍先生的散文饱含强烈而纯挚的感请二、老舍的散文在结构上,围绕中心,不蔓不枝,—气贯通三、老舍先生散文的语言平易朴实,活泼生动总之,老舍散文的美在于它大雅若俗。“针头线脑,婚丧情私”,只要如实地把一些小事扯下来,就成就了妙文佳构。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一个经得起时间的磨砺,能让人不断去阅读、挖掘、研究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虽然不多,但同样让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
2023-09-01 09:16:061

急求老舍的散文

老舍的散文语言 作者:孔庆东 始于“五四”前后的现代散文的艺术空间,群星辉映,争奇斗妍。名家们风格独具的作品使我们从各个角度分别得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享受。但是在语言上,多数作品我们一看便知是那个时代的产儿,是文言的统治刚刚被推翻,白话文正在咿呀学语的时代的产儿,无论文章多么精美,总令人觉出一种纱屏似的隔界之感,使后人难以在语言方面进行直接的借鉴。我对现代散文园地进行了一番走马观花的巡礼之后,惟独觉得老舍先生在语言上可以对当代作者进行直接的播音。当然我并非认为老舍的散文成就在整体上超过了同样令我敬佩的其他散文大师,不过是企图谈谈对老舍散文语言的一点拙见,也许能对今天的散文作者有所滋益。 老舍先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可与鲁迅、侯宝林等任何一种艺术领域内的巨匠相媲美。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当然首先表现在小说和戏剧中,但众所周知,没有什么体裁是老舍所不能驾驭的,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场上的全能冠军。他写的杂文仅在抗战前后就达数十万字。不过一是因为被其他方面的伟绩所遮没,二是因为老舍本人那有口皆碑的自谦,他曾在《答客问》中说:“在我快要与世长辞的时候,我必留下遗嘱,请求大家不要发表我的函信,也不要代我出散文集。……究非精心之作,使人破工夫读念,死后也不安心!”所以学界一直对老舍的散文,未能在整理和研究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际上,老舍的散文,不仅能侧面反映他小说的许多风貌,而且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在语言上。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语言风格的纯朴清新。老舍爱清洁,“生平不讲究吃喝,只爱穿几件整洁的衣服”。办什么事都讲究干净利落,他的文风也是如此。但他的纯朴不同于周作人的淡茶闲酒或俞平伯的缓鼓涩弦,而是如同一位谦恭而亲善的故友,向你讲述他见过的一事一景。这种讲述是完全的口语化,然而又是你所察觉不到的经过了高度艺术凝练的口语,而决非有意做出一番“质朴无华”的姿态,把别人硬拉入自造的桃花园,去忍受那“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的语言折磨,像茅盾所批评的某些青年一样,“朴素到了寒碜的地步”。这种功夫是无人能与老舍匹敌的。 老舍的纯朴不是毫无修饰的。正相反,他的纯朴很大一部分就表现在修饰上。关键在于修饰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宛如一位打扮得整洁清丽的北京少女,而不是十里洋场的艳装女郎或荒山野岭的愚蛮村妇。我们都读过朱自清的《绿》,作者前铺后陈,闪展腾挪,极尽比喻夸张之功,把梅雨潭的绿描绘得生趣盎然,脍炙人口。平生笃爱山水的老舍也是写绿的高手,但他的写法与前者就迥然不同,我们看一下他在描写济南和青岛的山光水色的几篇文章里的一些段落: 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绿色儿,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一些印象》四 当夏天,进了校门便看见一座绿楼,楼前一大片绿草地,楼的四围全是绿树,绿树的尖上浮着一两个山峰,因为绿树太密了,所以看不见树后的房子与山腰,使你猜不到绿荫后边还有什么;深密伟大,你不由地深吸一口气。绿楼?真的,“爬山虎”的深绿肥大的叶一层一层把楼盖满,只露着几个白边的窗户;每阵小风,使那层层的绿叶掀动,横着竖着都动得有规律,一片竖立的绿浪。 ……一切绿色消沉在绿的中间,由地上一直绿到树上浮着的绿山峰,成功以绿为主的一景。 ——《非正式的公园》 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五月的青岛》 看了这几段淋漓尽致的点染,谁能不爱那“绿”呢,而且必是爱得那么纯朴、洁净、明朗。当代的散文往往由于作者对描写的事物没有真挚的爱情,而失去了纯朴。 与纯朴密不可分的是老舍散文语言的简练。白话口语长于细致描摹,而最易失足之处便是繁冗啰嗦。徐志摩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散文语言固然有艳美之处,但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不承认有其弊病。我国散文历来讲究言简意赅。鲁迅、许地山、叶绍钧等人的散文都有简练之风。老舍的散文语言在简练这一点上同样不逊于他人,而且有其独特之处,即简练中透着干脆。 对于汉语发展最成熟的支流——北京话,老舍是驾轻就熟的。北京话的特点是:干脆、流利、便当。把这样的语言经过艺术锤炼再显现在文章中,自然就使人一眼看出:这是老舍的。例如他写《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他的表并不慢。 他写武汉的《轰炸》: 机声远了,你由洞里出来,而又懒得动。你知道什么在外面等着你呢:最晴朗的天日,与最凄惨的景象,阳光射在尸与血上,晴着天的地狱。 限于篇幅,不多举例。实际在一些更长的段落中这种干脆劲儿显现得更鲜明。主要是句子的短小,长句间隔的调配,句式的安排,例如倒装、省略等,这些都要以准确为基础,否则就成了简陋与残缺了。当代的许多散文能够做到简练,但往往失去了味道。 提到老舍的语言,人们都忘不了“幽默”二字,似乎没了幽默,老舍的墨水瓶就会干竭。其实老舍虽然生性幽默(就如同一个人生性严肃或忧郁,并无什么优劣雅俗之分),但并不以幽默取胜。如果说他的早期出世之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难免有油滑之处的话,那么他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中可以说是很娴熟地把握住了幽默这根缆绳。他对苦难是笑中含着眼泪,对黑暗则是无情地讽刺与鞭挞,对友人则是诙谐中饱含着情谊。他的散文是很能表现这一点的。 他写友人何容: 他,真的,不让何太太扛伞。真的,他也不能给她扛伞。他不佩服打老婆的人,加倍的不佩服打完老婆而出来给她提小伞的人,后者不光明磊落。 ——《何容何许人也》 他写可爱的小猫: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小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猫》 讽刺国民党在重庆的苟安: 是呀,一个人去吃大菜,去玩麻雀,也不见得就不准为伤兵难民捐钱。 ——《轰炸》 可是,老舍的散文幽默不是为了叫人哈哈大笑,然后为他的口才鼓掌,而是用更深刻的表达方法表现出更深的道理,引起人更深的思索。他的许多小品文都是如此,这与林语堂等人所主张的幽默是不同性质的。在当代的散文创作中,这种恰到好处的幽默劲儿是颇为缺乏的,值得很好地向老舍先生学习。 好的散文应该使人卒读不舍,回味无穷,这就需要语言的隽永。老舍的散文由于纯朴、简练和幽默,自有一种亲切感人的味道,并且老舍还努力追求这种味道。他是非常注意文章中的感情的,他在《大智若愚》中讲: 你要准备下那最高的思想与最深的感情,好长出文艺的花朵,切不可只在文字上用工夫,以文字为神符。文字不过是文艺的工具。一把好锯并不能使人变为好木匠。 冰心称赞看了老舍的散文“就如同听到他的茶余酒后的谈话那样地亲切而简单”。这正是因为老舍描写一景一物都想着读者,尽力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沟通。他写《想北平》,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就使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典型化地感染了读者,激起共鸣。他早期描写山水的那些散文更是寓情于景,使人看到了有生命有情思的风光。 散文短小,贵在有情。这一点虽不难做到,却难于做好。老舍的散文语言使人感到隽永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直缓而又有节奏地抒发胸臆,不绕弯子,一步步地把文思逐层推出。这是以深厚的语言基本功为后盾的。我们今天写散文硬学这一点恐怕是吃力不讨好的。 马小弥在《鼓书艺人》译后记中说老舍“那种幽默隽永的笔调,简练质朴的风格,和浓郁的北京风土气息,我学不来,无法再现”。我想,今天从事散文写作的人,没有必要刻意模仿现代或当代散文大家的风格,但是,多读他们的作品,多吸取前人的营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有些现代散文家的文体,已经不适宜于今天。就语言运用的艺术这个角度,我觉得,老舍或许是最能给我们以启发的一个。 老舍的散文 老舍先生是一位中外闻名,多产而又多能的作家。在他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写过许多长篇和短篇的小说;歌剧、曲剧和话剧的剧本。这五十多篇、几十万字的散文,只是他的一些“小块文章”!但是从这些短文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性格、他的爱好、他一生的际遇、他接触过的人物、他居住过或游历过的地方……看了这些短文,就如同听到他的茶余酒后的谈话那样地亲切而隽永。 我们从第一篇《我的母亲》看起,就知道老舍幼年和少年生活是十分困苦清寒的。他说:“事实上,我在幼年遇到的那些事多半是既不甜又不美的。”使他在回忆中总觉得童年生活又甜又美,只为他有一位“勤劳诚实”,会默默地“吃亏吃苦”的母亲。他的“生命的教育”都是母亲传给他的:如好客、爱花、爱清洁、守秩序等等。这一切就画出了老舍这个人物的轮廓。 这些短文里有不少忆念朋友之作。他的朋友中有的也是我的朋友,如罗常培先生,许地山先生……他和罗常培: “总是以独立不倚,作事负责相勉。” 他夸许地山: “他有学问而没有架子。他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天真可爱。” 他称赞白涤洲: “高过他的人,他不巴结,低于他的人,他帮忙。对他自己,在幽默的轻视中去努力。” 提到何容时,他说: “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得像小羊,同样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当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 我们常说:“什么人交什么朋友”,从老舍所喜欢的朋友的性格中,我们可以完全看到他的性格。 这本集子里有好几篇关于北京的文章。他热爱北京。他说: “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气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爱它像爱我的母亲。” “北京解放了,人的心和人的眼一齐见到光明。” 这就是为什么在解放后,老舍的文章中常有“狂喜”这两个字! 老舍喜爱山水。在描写济南和青岛的山光水色的几篇短文里,尤其突出了“绿”的色调。 他在《更大一些的想象》里说: “一串小山都像带着不同的绿色往西走呢……那水藻,一年四季是那么绿……似乎是暗示出上帝心中的‘绿",便是这样的绿。” 他又在《非正式的公园》中写: “一切颜色浓渍在绿的中间,由地上一直绿到树上,浮着绿的山峰,成功以绿为主色的一景。” 他在《五月的青岛》中写: “看一眼路旁的绿,同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参考资料:http://www.bookhome.net/sanwen/ls1.html
2023-09-01 09:16:162

老舍笔下济南的四季

只有冬啊!你看课本去吧!
2023-09-01 09:16:253

《老舍散文集》好词好句

《老舍散文集》好词好句一、好词游刃有余,有口皆碑,瞬息万变,顺理成章,肃然起敬,随波逐流,随机应变,随心所欲,损兵折将,所向披靡,泰然自若,如饥似渴,如胶似漆,有条不紊,有目共睹,语重心长,玉石俱焚,语惊四座,同床异梦,同甘共苦,声泪俱下,声名大振,声势浩大,震撼人心二、好句 1)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2)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3) 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4)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5)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6)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  7)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8) 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9) 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10) 看到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学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11) 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载。  12) 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常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  13)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14) 正是九月初的天气,地上潮阴阴的,树和草都绿得鲜灵灵的。由车站到住处还要走十分钟。  15) 街上差不多没有什么行人,汽车电车上也空空的。礼拜天。街道很宽,铺户可不大,都是些小而明洁的,此处已没有伦敦那种乌黑色。铺户都关着门,路右边有一大块草场,远处有一片树林,使人心中安静。
2023-09-01 09:16:321

《老舍散文集》内容简介!!!!!

老舍的散文无论写人、写景、写情、写事,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简而明,短而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同他的小说、戏剧一样,也有着老舍独具一格的特色。 老舍散文集》收了他各个时期的主要散文代表作,值得读者珍藏。目录一些印象(节选)非正式的公园趵突泉的欣赏抬头见喜还想着它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小动物们小动物们(鸽)续青岛与山大想北平
2023-09-01 09:16:572

老舍的散文作品

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有如下:《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趵突泉的欣赏》,《春风》 ,《想北平》,《五月的青岛》 ,《大明湖之春》 ,《滇行短记》 ,《内蒙风光》,《到了济南》 ,《青岛与我》, 《青岛与山大》,《可爱的成都》 。《猫》,《养花》,《小动物们》,《小动物们(鸽)续》,《济南的药集》,《吃莲花的》,《落花生》,《西红柿》 ,《兔儿爷》,《小麻雀》,《在乡下》,《夏之一周间》,《有了小孩以后》,《孩子们的事情》 ,《多鼠斋杂谈》 ,《北京的春节》 等。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_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老舍
2023-09-01 09:17:171

老舍的散文有哪些?

老舍 百科 有
2023-09-01 09:17:402

老舍最著名的散文是哪篇

《老舍幽默诗文集》《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老舍文艺评论集》《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老舍散文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23-09-01 09:17:481

老舍散文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1、 雨下给富人 也下给穷人 下给义人 也下给不义的人 其实 雨并不公道 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老舍 《骆驼祥子》  2、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老舍 《小病》  3、 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 ——老舍  4、 老舍先生说:“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有母亲,是幸福的。”只要有母亲在,你就有最后的包容和依靠。 ——老舍  5、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6、 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是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很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老舍 《二马》  7、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老舍  8、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老舍  9、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老舍 《骆驼祥子》  10、 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老舍  11、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老舍选集》  12、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老舍 《我的母亲》  13、 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 ——老舍  14、 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 ——老舍 《四世同堂》  15、 最大的牺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老舍 《骆驼祥子》  16、 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老舍  17、 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老舍  18、 “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老舍  19、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老舍  20、 一个人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老舍
2023-09-01 09:17:571

老舍散文美学追求

1、力求自然,不过于注重修辞。在老舍散文中,这种美学追求表现得更加清晰。老舍的散文非常平易自然,态度亲近随和,他使用一种轻松随意的口语娓娓道来,却不给人以浅白之感,因为他使用的这种口语看似随意,却极具表现力。2、自然贴切,恰如其分,表情达意,俗白而有味。比如,在《趵突泉》中,写泉中的水泡“看,又来一个!”给人以极强的现场感,读者不难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惊喜之感和童稚之趣。3、自然本色是老舍散文的一般特色,而他的写景散文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由于没有更多的社会内容的牵制,这一部分散文写得也最为放松,更显得自如酒脱。扩展资料老舍的文字亲切自然,但并非不注重修辞,只是修辞技巧较为内敛而已。老舍写景时最善于运用拟人和比喻,这本来是两种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段,如运用得不好,易显俗滥。但老舍却艺高人胆大,巧于使用这两种普通的写作技巧描画自然风光。在看似并不奇崛,甚至有些简单的拟人和比喻中,流露出作者对自然事物的由衷的喜爱,精神的契合,仿佛它们真正拥有了和人类一样平等的生命形态。比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趵突泉》,传达出说不尽的生活情趣。
2023-09-01 09:18:041

老舍的作品

老舍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甚至高于鲁迅 其实 从文学角度出发 老舍的文字是最经典的 浓厚的京腔 犀利的笔触 读起来蕴味十足 仿佛自己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它的年代 老舍的作品有很多 主要是小说和戏剧 推荐你看<月牙>一个男性作家用女人的角度和眼光看世界并生存 <二马><离婚><我这一辈子>都很经典 被许多有名导演搬上银幕 在大众文学中他的<骆驼祥子>早已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他未完成的作品<正红旗下> 还有他唯一的译著萧伯纳的<苹果车>都不能错过老舍的存在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骄傲 可惜诺贝尔不给已故文人颁发奖项 其实我们也应该向法国一样为我们的作家纪念 重视文化等于重视发展 也不会让许多外国人因为不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而怀着各种目的嘲笑我们没现当代
2023-09-01 09:18:407

你认为老舍的散文美在何处?

1、力求自然,不过于注重修辞。在老舍散文中,这种美学追求表现得更加清晰。老舍的散文非常平易自然,态度亲近随和,他使用一种轻松随意的口语娓娓道来,却不给人以浅白之感,因为他使用的这种口语看似随意,却极具表现力。2、自然贴切,恰如其分,表情达意,俗白而有味。比如,在《趵突泉》中,写泉中的水泡“看,又来一个!”给人以极强的现场感,读者不难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惊喜之感和童稚之趣。3、自然本色是老舍散文的一般特色,而他的写景散文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由于没有更多的社会内容的牵制,这一部分散文写得也最为放松,更显得自如酒脱。扩展资料老舍的文字亲切自然,但并非不注重修辞,只是修辞技巧较为内敛而已。老舍写景时最善于运用拟人和比喻,这本来是两种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段,如运用得不好,易显俗滥。但老舍却艺高人胆大,巧于使用这两种普通的写作技巧描画自然风光。在看似并不奇崛,甚至有些简单的拟人和比喻中,流露出作者对自然事物的由衷的喜爱,精神的契合,仿佛它们真正拥有了和人类一样平等的生命形态。比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趵突泉》,传达出说不尽的生活情趣。
2023-09-01 09:18:581

老舍的散文

如果能加一些链接就好了
2023-09-01 09:19:205

老舍的散文作品

老舍的散文作品如下:1、《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2、《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宗月大师》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散文,收录于《老舍散文》中。老舍精彩地塑造了“刘大叔”这个人物形象,整篇文字如汩汩的泉水,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语言朴实无华.大俗大雅,有着天然去雕饰的美。
2023-09-01 09:19:361

老舍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老舍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有50多篇,曾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猫》、《林海》、《养花》、《济南的冬天》、《趵突泉》等课文。一、老舍先生的散文饱含强烈而纯挚的感情。读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样子》,人们都为他的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所强烈感染。富于强烈而纯挚的感情,这一特点,同样也体现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林海》写的是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见闻,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我们感到,作者仿佛是张开了双臂,用全部的爱,用整个的身心在拥抱着,在抚摸着祖国东北的这片林海。在作者的笔下,那么多的山岭,“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竖着的”,他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不是感到单调,而是感到“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进入林区,绿色本是最常见的颜色,可作者依然兴致勃勃地写那些“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绿色,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他满怀喜悦地告诉人们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作者以多姿的彩笔描绘兴安岭的美,洋溢着对祖国一山一水、一草—木的挚爱之情。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歌颂大兴安岭的木材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林业工人的劳动和林区欣欣向荣的面貌,“给大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歌颂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结束,又派上一笔,对兴安岭的名字作了新颖的解释——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至此,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得到了升华,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草原》一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初访草原的散记。作家看到美丽的景色,受到热情的款待,由衷地发出赞叹,文章开头只用一个简洁的短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即抒发了老舍先生为终于能看到美丽草原的奇原而感到自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那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全文,老舍以精美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派辽阔的、散发着泥土、青草芬芳的草原之景,书法民族大团结的欢乐。文章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进一步点明了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作者陶醉,读者同样如此。最世俗最平凡的生活,未必意味着思想的贫乏。大雅若俗,俗得有味道,俗得有哲理。老舍先生的散文题材多取自生活中的小事,虽然是些小题材,但作者并不把它当作抒写个人闲情逸致的小摆设,也不强拉硬扯地附会一个所谓深刻的含义,先生想得深,看得透,说的俏,读他的散文,时时能感受到先生的幽默,先生的人生哲学。读这些文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他高远的意趣,健康的情怀。《养花》一文,写的是养花这样一件极其平凡的小事。文章头一句“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养花的原因。只有喜爱某件东西,才会对它产生兴趣,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不都透着这种哲理吗?苦读书,读死书,还是乐读书,读活书,其境界何止天壤?如作者所说:“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文章中抒发的也是这种乐趣。什么乐趣呢?养花要栽种,要管理,要出汗,要劳动,养花要有知识,要学习,要通过实践才能摸出门道;花开了,花香四溢,赏心悦目,自己高兴,还可以和朋友同志们一起分享这份高兴;花遭到了损伤,全家人都为此难过,如此等等,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无疑,这种乐趣是高尚的,健康的,是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表观。《猫》也是如此,作者仿佛是带着微笑,象欣赏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那样欣赏着猫的可爱性格。甚至当顽皮的小猫“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也不恼,不仅不恼,反而说它在稿纸上踩下的脚印是“几朵小梅花”。作者是那样意兴盎然地赞赏满月小猫的天真憨态,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有感情,令人读后对这种小动物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作者喜欢小猫,是因为他觉得它们“生机勃勃,天真可爱”,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格调是健康的。总之,老舍散文所寄寓表达的感情不仅健康、强烈,而且真挚自然,绝无任何的矫揉造作,所以才有很强的感染力。二、老舍的散文在结构上,围绕中心,不蔓不枝,—气贯通。老舍写文章有一条宝贵的经验,结构文章必须“落笔准确,不蔓不枝”,不能有任何“敷衍的地方”。围绕中心,不蔓不枝,—气贯通,这是老舍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他的散文一般篇幅不长,因而他写作时的准确落笔,不蔓不枝做得更为仔细,没有芜杂散漫的毛病。他写《猫》,开宗明义,说“猫的性格有些古怪”,下面便围绕着“古怪”两字做文章:“你看,它既老实,又贪玩;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爱,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它什么都怕,但又挺勇猛。”如此,猫的“古怪”(实际上是可爱)的性格便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特征抓得准,也没有任何与“古怪”无关的话。作者写《林海》,全篇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 “亲切与舒服”来写的。起笔写进入大兴安岭,脚踩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手摸那些古木,感到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继之写岭,许许多多的岭,各种形状的岭,“每条岭都是多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写林,“各种各样的绿色组成的林海,林那边沿上俏丽的白桦,在阳光下像是海边上的浪花”;写花“在清可见底的小河边,在树与树之间,有着数不清的野花,花丛中有蝴蝶飞舞,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红豆”。岭,林,花,都是自然景色。这些景色的美,准确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亲切与舒服”的内心感受,同时感染了读者,这些景物描写显然都是围绕中心的。文章的最后部分,写木材,赞美大兴安岭的木材为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写林场,歌颂林业工人的劳动,歌颂林区的欣欣向荣。从林海的美写到林海主人的美,美和建设结成了一体,作者从心底喊“怎能不使我们亲切、舒服呢?”文章从始至终,围绕着大兴安岭的林海给自己的“亲切与舒服”的感觉来写,绝无任何枝蔓,中心突出感十分强烈。《养花》一文,则以养花的乐趣为中心。首段点明:“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第二部分的五个自然段,具体记述乐在何处;第三部分收束全文,以简洁的二十四个字(有喜有忧,……)概括出养花的乐趣是什么。可以说,全文没有任何离开中心的字、句、段,结构十分严整,层次清晰,照应、过渡都十分严密,全在于中心以一贯之。让我们再来看看《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同样如此,它是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正是它使“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更加家喻户晓。在老舍的文笔下,济南是诗,是画,作家的济南情缘不经意间奔涌出来。作者先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冬天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下面再转到了冬天山水的描写,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写完了冬天的山景,再写冬天的水色,以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话收束全文。三、老舍先生散文的语言平易朴实,活泼生动老舍是我国现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作品文字极平易,澄净如无波的湖水。但平易并不是死板,大量口语的提炼和采用,使平易的文字更显出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风味。语言是活的。这些语言特色,在他的小说、戏剧中是如此,在散文中亦然。老舍的散文也不外乎写景、记人、抒情、说文、论事几类,而且文中的细节又全是那么平凡,语言还朴素直白到平头百姓看了会觉得自己也是当大白话作家的料。想一想,老舍得运用何等的艺术手段,才能使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鲜活起来。他不会用字典里的现成词汇去掉书袋,也不会为诱惑读者故意雕饰;他不板面孔、摆架子,也不云里雾里地说空话,而全凭思想牵着笔头,化技巧于无形,自然、率真地从心底流淌出来。简约几笔,一幅幅文字写意便活脱脱跃然纸上,顷刻间就将你的感官激活起来。 读他的《猫》,我们感到,作者像是面对一个老朋友聊天,以喜爱,甚至有点儿“护短”的神情,介绍着猫的行状。没有任何漂亮、艰深的词语,有的是明白晓畅,亲切自然,且还带有浓郁的北京地方气息的语言。作者不是写寓言,却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显得别致、新鲜、活泼。例如他这样写写满月的小猫:“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子里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树枝打秋千……”,这样的语言通俗,简洁,连孩子也看得懂,但是并不简单,这里并没有使用什么修辞格,却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小猫的情态,天真、淘气好像可以触摸得到。当文章的写作进入到表达过程时,语言就成为第一要素,看似极平常的词语被老舍用来却如此新鲜、活泼,正可以看出语言大师把握这第一要素所具有的非凡功力。老舍的语言平易朴实,活泼生动,又和他的幽默密切相关。老舍的幽默,是轻松的、俏皮的,也是智慧的。或许他的幽默可称得上是中国文人幽默中的一个典范,人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可供幽默的佐料。老舍幽默散文里的佐料也是全部来自生活,他打趣、针贬、讽刺的那些个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反照。他把它们拆散、肢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这幽默的火候也只有大师能掌握好。火小了,半生不熟,如哽在喉,难以下咽,火大了,又满嘴油滑,利落了嘴皮子,却亏待了舌头上的味蕾,余韵皆无。老舍曾说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爱,而不是文字里硬挤出来的”。如上所述,读者可以为老舍写下的小猫那可掬的憨态发出会心的笑,就在于老舍的幽默是自然流溢出来的,不是硬挤出来的,并不一定能指出哪一处是幽默的,并非一般平庸廉价的“幽默”可以比拟,这是老舍语言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的体现。老舍的语言艺术也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与熟悉。老舍在创作中“脱去了华艳得衣衫,而聪出了文字的裸体美来。”老舍发现了中国话,北京话所具有的“简劲”的优点:“中国语言恰恰天然的不会把句子拉长”,而这种简短有力的口语,即“最普遍常用的,绝难借用外国文法的”民间口语,也恰恰最适合表现人类普遍的内心感情,他大量加工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用老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这也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语句、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志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现——通俗、幽默,俏皮中透着典雅、精辟、深刻,并充满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情调。正是老舍独特的京味语言和风格,使他获得了举世公认的两种大师的美誉——语言艺术大师和幽默大师,为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老舍的散文,即令是一千字左右的短文,描写事物都很细致。这全得力于他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和语言文字概括的功夫。总之,老舍散文的美在于它大雅若俗。“针头线脑,婚丧情私”,只要如实地把一些小事扯下来,就成就了妙文佳构。老舍散文的美在于它的幽默。它的幽默是轻松的,是俏皮的,是智慧的,也是耐人寻味的。随便挑一篇,读起来从没有过时和陈旧的感觉,让你一看就会大笑不止。老舍散文的幽默具有永恒的价值。
2023-09-01 09:20:211

老舍散文集好句好段摘抄

老舍散文集好句好段摘抄有:1、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老舍《骆驼祥子》2、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老舍《小病》3、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老舍4、老舍先生说:“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有母亲,是幸福的。”只要有母亲在,你就有最后的包容和依靠。——老舍5、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6、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是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很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老舍《二马》7、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老舍8、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老舍9、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老舍《骆驼祥子》
2023-09-01 09:21:251

老舍的散文作品有哪些

一些印象 非正式的公园 趵突泉的欣赏 抬头见喜 大发议论 神的游戏 习惯 又是一年芳草绿 春风 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鸽)续 想北平 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 谈幽默 英国人 事实的运用 我的理想家庭 宗月大师 我的母亲 养花 我家的猫 母鸡 小动物(鸽)
2023-09-01 09:21:501

老舍经典散文集好词好句

春天好似不管人间有什么悲痛,又带着它的温暖与香色来到北平。地上与河里的冰很快的都化开,从河边与墙根都露出细的绿苗来。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大雁在空中排开队伍,长声的呼应着。一切都有了生意,只有北平的人还冻结在冰里。
2023-09-01 09:21:592

读《老舍散文》有感

  在记忆里,认识老舍还得从《养花》说起,但是仅留着的一点印象只觉得他是爱花的,也很喜欢养花的。从这里似乎还是很难看出什么来,更何况这个记忆还是很久以前学习语文得来的,所以想对老舍说上什么,仅凭一丝记忆是不行的。   曾在半月前说下狠话,一定要给老舍的散文做个评论,只是因为当时看老舍散文时总是使我忍俊不禁。时间在眨眼间逝去,这本《老舍散文》,却依旧的躺在书架上,似乎已经没有他存在的意义了。但是每次看到他静静的靠在书堆里,心里不免有点内疚了,他似乎也在呼唤着我,促使着我再拿起他,去翻一翻看一看。   步入正题,对于《老舍散文》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下面主要采用总分的方式,来阐述我对于《老舍散文》的点滴感受。   此刻,距离上段内容,又有些时日了,我是该用心把他写好的,而且也不应该一直拖延着,我一定会尽力的去为《老舍散文》做出最出色的评论。这是我读了巴金的《怀念老舍同志》所触发的感受,只觉得心中有一种悔恨。但是即使没有看这篇文章,我还是会为《老舍散文》写下很多的文字的,也以此来纪念老舍同志。   其实,对于老舍的接触并不少,《茶馆》、《骆驼祥子》都是他的不朽之作,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老舍早已活在我们的心中了,现在是,以后也永远是。   对于《老舍散文》,只要你用心读的,都不难对此分类,就只是以内容分,主要有抒情、写景、记人以及文论。但可从目录的编排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三部分,幽默的散文也是占据绝大部分的,所以曾经一时有这个兴致,却没这个行动,是有点力不从心了。   随着对于整本书的理解,以前的印象也随之强化了,对于《五月的青岛》也顿时又有了记忆了,原来老舍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这又是我的不够用心了。你看像《一些印象》、《吊济南》、《大明湖之春》等,都会使你产生“一些印象”的,而且那一景一物都会浮现在你的眼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他可以对水产生很浓厚的感情,只有这样的细致与投入,你才能感受水的清澈与甜美。他可以花不多的笔墨,把山画的重峦叠障、峰回缭绕、苍翠欲滴,你便不禁佩服他的手法的绝妙。他自然很爱花的,也及会赏花,有一种似紫荆而色儿略略发蓝的,折来很好插瓶。他眼中的景色,从不缺乏色彩,色彩之多却又是你不能及的。即使路边的绿叶,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在他看来都是泾渭分明的。他的情感极其细腻,对于大明湖或是千佛山等,哪怕是小小的变迁,都会使他感触颇深。   他的思想他的灵魂依旧还存在这个世上,因为有了我们这些读者,他是把心交给了我们的,他的率真与坦诚从心底里流淌出的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是你给了我们暖意与欣悦。你看所处可见的都有老舍的印记的,或继承或发展。   对于记人的,《我的几个房东》、《宗月大师》、《我的母亲》等,都间接的反映了老舍的生活。我能理解一个出自贫穷家庭的困苦,然而老舍给我们的印象却总是这般的坚强。这与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时候贫穷也不是坏事,这便造就他对于知识的渴望,这里该向老舍学习的,也绝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深深刻在我心里的是《我的母亲》,这五年来我一直远离着家乡,对于母亲的思念也是难以言表的。因为有着同样的情怀,所以带着这份感情,我体会到了《我的母亲》的伟大,然而我是幸运了,每一次回家我总能感受母亲带给我的温馨与慈爱。下面是我挑选的几句话:“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失去慈母更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我要抑制住自己的情感,也只能以“心痛!心痛!”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又想起巴金对于老舍的怀念了,里面的疑问,又让我联想起他的《诗人》来,这是为数不多的抒情文。他说过:“要成为诗人须中魔啊。要掉了头,牺牲了命,而必求真理至善之阐明,与美丽幸福之揭示,才是诗人啊。”或许这里能够解释巴金怀念老舍一文的疑问吧!他有着诗人的气节和操守,他继承着诗人那隐藏在他骨子里的品格和性情,对于他自沉太平湖是很好的阐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他的舍身保节,唯有站在诗人的角度视之,才能看的透彻的。   最后才说老舍的幽默,并不是说幽默的分量不重。我是想借着后面空旷的地儿,来给老舍的幽默作详尽的阐述,也以此来表明老舍先生是运用幽默语言的大师。他也曾使我忍俊不禁,于是作出了承诺,自然这是幽默的作用了,也绝对应该使我信服的。你不信?那就一起来聆听我对于老舍幽默的阐释吧!他的幽默,绝对不是肤浅的笑话,是极具智慧与力量,是一种具有鲜明思想的幽默。《有声电影》、《有钱最好》、《当幽默变成油抹》、《搬家》等,都会使你幽默一把的。我们的生活也不缺乏幽默的色彩,老舍的幽默自然也离不开生活,可以说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散文里的,产生的效果却不逊色于生活,这是不能否定的。在他的幽默散文里,在他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着幽默的影子,让你乐在其中却仍能专心的品读。可以说老舍的幽默,是恰到了好处的,在于他很好的把握了这个度,使我们可以在这里久久的遨游着,而不知疲惫。在林语堂的《说话的艺术》中,有这么一句话:“能够自己拿自己开玩笑,此人有希望成为幽默大师,因为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品味。”对于老舍我们没理由去质疑他了,他永远都是活在我们心中的幽默大师。你还不信吗?那就赶紧去看看《老舍散文》吧!   想以他的遗言结尾,不免有点心酸,于是借用巴金的一句感人肺腑话:“我们都爱你,没有人会忘记你,你要在中国人民中间永远地活下去!”
2023-09-01 09:22:061

老舍描写春天的散文

老舍描写春天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全文仅仅八百八十九字,自一九三一年四月发表后,一直被读者喜爱传诵,并长期被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老舍一九三零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春天》是老舍一九三一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一九三一年四月出版)。也正因为对济南山水的深情笃爱,他将他的第一个孩子取名苏济。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中,作者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济南冬天绮丽迷人的风光,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那山那水的慈善可亲。特别是灵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状物写景,使得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产生了非凡的艺术效果,让读者深深着迷。
2023-09-01 09:22:431

老舍散文集好词好句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我为大家整理了老舍 散文 的好词以及好句,希望大家喜欢。   老舍散文的好词:   恬不知耻  天长地久  天赐良机  心旷神怡  心领神会  心满意足  心平气和  如鱼得水   如愿以偿  如醉如痴  如坐针毡  任重道远  依依不舍  依依惜别  一往情深  取长补短   热火朝天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载难逢  事倍功半  失之交臂  诗情画意  轻描淡写   受宠若惊  受益匪浅  人心所向  荣华富贵  洗耳恭听  如虎添翼  荣辱与共  小巧玲珑   老舍散文的好句:   1) 乐器只有一鼓一板,腔调又是那么简单,可是他唱起来仿佛每一个字都有些魔力,他越收敛,听者越注意静听:及至他一放音,台下便没法不喝彩了   2) 他的每一个字像一个轻打梨花的雨点,圆润轻柔;每一句是有声有色的一小单位;真是字字有力,句句含情   3) 故事 中有多少人,他要学多少人,忽而大嗓,忽而细嗓,而且不只变嗓,还要咬音吐字各尽其情;这真是点本领!希望再有上成都去的机会   4) 看书:在蓉,住在老友侯宝璋大夫家里   5) 虽是大夫,他却极喜爱字画   6) 有几块闲钱,他便去买破的字画;这样,慢慢的他已收集了不少四川先贤的手迹   7) 这样,他也就与西玉龙街一带的古玩铺及旧书店都熟识了   8) 他带我去游玩,总是到这些旧纸堆中来   9) 成都比重庆有趣就在这里──有旧书摊儿可逛   10) 买不买的且下去管   11) 就是多摸一摸旧纸陈篇也是快事啊,真的,我什么也没买,书价太高   12) 可是,饱了眼福也就不虚此行   13) 一般的说,成都的日用品比重庆的便宜一点,因为成都的手工业相当的发达,出品既多,同业的又多在同一条街上售货,价格当然稳定一些   14) 鞋、袜、牙刷,纸张什么的,我看出来,都比重庆的相因着不少   15) 旧书虽贵,大概也比重庆的便宜,假若能来往贩卖,也许是个赚钱的生意   16) 不过,我既没发财的志愿,也就不便多此一举,虽然贩卖旧书之举也许是俗不伤雅的吧   17) 归来:因下雨,过至中秋前一日才动身返渝,中秋日下午五时到陈家桥,天还阴着   18) 夜间没有月光,马马虎虎的也就忘了过节   19) 这样也好,省得看月思乡,又是一番难过!   20) 返灌县城,只留一夜,即回成都   21) 过郸县,我们去看了看望丛祠;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可是很清幽,王法勤委员即葬于此   22) 成都的地方大,人又多,若把半个多月的旅记都抄写下来,未免太麻烦了   23) 拣几项来随便谈谈吧   24) 成都文协分会:自从川大迁开,成都文协分会因短少了不少会员,会务曾经有过一个时期不大旺炽   25) 此次过蓉,分会全体会员举行茶会招待,到会的也还有四十多人,并不太少   26) 会刊──《笔阵》──也由几小页扩充到好几十页的月刊,虽然月间经费不过才有百元钱   27) 这样的努力,不能不令人钦佩!可惜,开会时没有见到李 人先生,他上了乐山   28) 《笔阵》所用的纸张,据说,是李先生设法给捐来的;大家都很感激他;有了纸,别的就容易办得多了   29) 会上,也没见到圣陶先生,可是过了两天,在开明分店见到   30) 他的精神很好,只是白发已满了头   31) 他的少爷们,他告诉我,已写了许多篇小品文,预备出个集子,想找我作序,多么有趣的事啊!郭子杰先生陶雄先生都约我吃饭,牧野先生陪着我游看各处,还有陈翔鹤,车瘦舟诸先生约我聚餐──当然不准我出钱──都在此致谢   32) 瞿冰森先生和中央日报的同仁约我吃真正成都味的酒席,更是感激不尽   33) 看戏:吴先优先生请我看了川剧,及贾瞎子的竹琴,德娃子的洋琴,这是此次过蓉最快意的事   34) 成都的川剧比重庆的好得多,况且我们又看的是贾佩之,肖楷成,周慕莲,周企何几位名手,就更觉得出色了   35) 不过,最使我满意的,倒还是贾瞎子的竹琴
2023-09-01 09:23:191

老舍散文选 里有哪些作品

一些印象(一、二、三)、一些印象(四、五、六、七)、非正式的公园、趵突泉的欣赏、抬头见喜、大发议论、神的游戏、习惯、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小动物们、小动物们(鸽)续、想北平、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谈幽默、英国人、事实的运用、我的理想家庭等。
2023-09-01 09:23:294

老舍优美散文句子摘抄

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老舍散文的好词以及好句好段,希望大家喜欢。老舍散文的好词:河东狮吼 程门立雪 金戈铁马 笑逐颜开 千钧一发 纸上谈兵风和日丽 邯郸学步 大器晚成 庖丁解牛 甜言蜜语 雷霆万钧浮生若梦 大开眼界 汗牛充栋 百鸟朝凤 以德服人 白驹过隙难兄难弟 鬼哭神嚎 声色犬马 指鹿为马 龙争虎斗 雾里看花男大当婚 未雨绸缪 南辕北辙 三从四德 一丝不挂 高屋建瓴老舍散文的好句好段:1)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2)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3)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4)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5) 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
2023-09-01 09:23:476

老舍散文集摘抄2000字

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树虽然没有叶儿,鸟儿可并不偷懒,看在日光下张着翅叫的百灵们。山东人是百灵鸟的崇拜者,济南是百灵的国。家家处处听得到它们的歌唱;自然,小黄鸟儿也不少,而且在百灵国内也很努力的唱。还有山喜鹊呢,成群的在树上啼,扯着浅蓝的尾巴飞。树上虽没有叶,有这些羽翎装饰着,也倒有点像西洋美女。坐在河岸上,看着它们在空中飞,听着溪水活活的流,要睡了,这是有催眠力的;不信你就试试;睡吧,决冻不着你。要知后事如何,我自己也不知道。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比喻突出的例子,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说“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点评: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遣词造句非常精妙。还有关联词的运用也是很妥帖的。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况且”,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有所增益或补充。这里“况且……还”连词和副词配合,起关联作用,恰当地组合了要说的意思。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2023-09-01 09:24:021

鲁迅和老舍都擅长散文,小说吗

鲁迅和老舍都擅长散文,小说。鲁迅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中国小说史略》《无声的中国》。老舍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2023-09-01 09:24:091

老舍资料

老舍(1899年1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昌,字西山,男,汉族,北京人,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戏剧、翻译等领域,风格多样,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深入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现象和人性的弱点。老舍出生在中产家庭,父亲是文人。早年就读于北洋大学附属中学(今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后进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师从于鲁迅。后来他放弃了大学学业,投身于文学创作。老舍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1933年创作的小说《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位卖力气的穷汉祥子在北京的生活和奋斗,探讨了现实主义题材中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老舍还擅长戏剧创作,他的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等。这些戏剧作品通过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民的苦难。《茶馆》是老舍最著名的戏剧作品之一,通过北平茶馆老板王利发和一群各色人等的故事,展现了民国时期北方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貌。除了小说和戏剧,老舍还从事翻译工作,将一些西方文学作品引进中国,为中国读者带来了外国文学的精华。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形象也被塑造成为了一位坚守自己信仰的作家,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66年,老舍因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2023-09-01 09:24:2113

老舍与其他中国现代作家相比,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老舍作品主要有四个艺术特色:一、语言幽默。老舍开始创作时,抱有"不管是谁与什么吧,反正要写得好笑好玩","立意要幽默"(《我怎样写〈赵子曰〉》)的态度。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的笔调。他是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一度还有"幽默大师"、"笑匠"之称。二、京味十足。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三、旗帜鲜明。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比如五卅运动期间,"九u2022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四、语言通俗。"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家,废弃了封建士大夫笔下的文言,也没有采用话本小说、戏曲说白中的近代白话,而是从现代口语中创造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达现代人心理活动的现代白话,作为新的文学语言——老舍对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是北京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凑合过于欧化的学生腔的毛病;讲究提炼,能够脱离粗糙的自然形态,克服照搬滥用方言土语的弱点。他所使用的是一种真正艺术化了的活的语言。老舍的小说和散文,都可以琅琅上口,话剧的对白,更是活泼传神;作品中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因此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间流传的狭小圈子,为广泛的读者所喜爱。后来又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而受到国外的重视。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娴熟地运用"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等特点,受到一些后起者的仿效。
2023-09-01 09:25:001

老舍散文《春风》的赏析怎么写?

老舍散文《春风》写出了济南秋天的美。老舍不仅写了的秋天、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夏天,还在《春风》中写了济南的春天,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光影驳离,色彩斑斓。他似乎天生对山有一种由衷的亲近,对水有一种深切的景仰。他的散文中对济南山水的描写,如其说是写,不如说是在“读”,是相看两不厌的“对话”,就难怪是那么鲜活,那么灵动,那么传神,那么富有人情味了。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扩展资料: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明形象的基础。
2023-09-01 09:25:261

老舍写作文写散文的特点是?

行善而神,不散。
2023-09-01 09:25:453

老舍散文集主要内容

老舍散文集精选老舍散文64篇,根据初刊本与《老舍全集》严谨校对,篇目分为“多少春光轻易去”、“生活是种律动”、“当幽默变成油抹”、“那些人,那些事”、“小发议论”五辑,全方位展现老舍散文创作的精华,还原一个幽默、亲切、朴质的文化大师形象
2023-09-01 09:25:549

老舍的关于读书的散文?

老舍散文《读书》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书的种类很多,能和我有交情的可很少。我有决定念什么的全权;自幼儿我就会逃学,愣挨板子也不肯说我爱《三字经》和《百家姓》。对,《三字经》便可以代表一类——这类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以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第二类书也与咱无缘:书上满是公式,没有一个“然而”和“所以”。据说,这类书里藏着打开宇宙秘密的小金钥匙。我倒久想明白点真理,如地是圆的之类;可是这种书别扭,它老瞪着我。书不老老实实的当本书,瞪人干吗呀?我不能受这个气!有一回,一位朋友给我一本《相对论原理》,他说:明白这个就什么都明白了。我下了决心去念这本宝贝书。读了两个“配纸”,我遇上了一个公式。我跟它“相对”了两点多钟!往后边一看,公式还多了去啦!我知道和它们“相对”下去,它们也许不在乎,我还活着不呢?可是我对这类书,老有点敬意。这类书和第一类有些不同,我看得出。第一类书不是没法懂,而是懂了以后使我更糊涂。以我现在的理解力——比上我七岁的时候,我现在满可以作圣人了——我能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明白完了,紧跟着就糊涂了;昨儿个晚上,我还挨了小女儿——玫瑰唇的小天使——一个嘴巴。我知道这个小天使性本不善,她才两岁。第二类书根本就看不懂,可是人家的纸上没印着一句废话;懂不懂的,人家不闹玄虚,它瞪我,或者我是该瞪。我的心这么一软,便把它好好放在书架上;好打好散,别太伤了和气。这要说到第三类书了。其实这不该算一类;就这么算吧,顺嘴。这类书是这样的:名气挺大,念过的人总不肯说它坏,没念过的人老怪害羞的说将要念。譬如说《元曲》,太炎“先生”的文章,罗马的悲剧,辛克莱的小说,《大公报》——不知是哪儿出版的一本书——都算在这类里,这些书我也都拿起来过,随手便又放下了。这里还就属那本《大公报》有点劲。我不害羞,永远不说将要念。好些书的广告与威风是很大的,我只能承认那些广告作得不错,谁管它威风不威风呢。“类”还多着呢,不便再说;有上面的三项也就足以证明我怎样的不高明了。该说读的方法。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器养的,管你这一套!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像永远是一对儿累赘。第五,哼,算了吧。
2023-09-01 09:26:103

启蒙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呢?

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好的?小u200e猴u200e启u200e蒙认为,真正的启蒙不是定义培养孩子的课程标准,而是启发孩子的无u200e限u200e可能。也就是说启发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3-09-01 09:16:494

有哪些好看了久久不忘的电影?

原来你还在这里,大话西游 ,阿郎的故事,监狱风云,赌神等等
2023-09-01 09:16:5013

试述和谐世界的内涵和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方针

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观、整体观而提出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与国际关系建设的伟大理念,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也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与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是站在全球秩序角度,而非仅仅狭隘地站在中国自己的角度。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建立民主的世界。只有不同国家间和谐共处、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才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关键和前提。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方针 首先,从中国自身的走向而言,报告强调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其次,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报告强调要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第三,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可以从周边地区做起
2023-09-01 09:16:532

站在虚构这边

站在虚构这边 稍有现代诗阅读经验的人,都不至于天真地把张枣的《悠悠》看作是一首抒情诗,虽然这首诗并不缺少撩起乡愁的抒情成分。它也不能算作一首叙事诗,尽管它含有那种似乎是在讲述着什么的叙述口吻。将这首诗在归类上的暧昧性放到20世纪的诗学史上去考察是件有趣的事:它不是意象派诗歌,象征主义诗歌,表现主义诗歌,超现实诗歌,也不是什么运动派、语言派诗歌,但有趣就有趣在上述每种类型的诗歌几乎都能在《悠悠》一诗中找到其变体和消失点。这首诗的暧昧性在我看来还远不止这些。原诗如下: 顶楼,语音室。 秋天哐的一声来临, 清辉给四壁换上宇宙的新玻璃, 大伙儿戴好耳机,表情团结如玉。 怀孕的女老师也在听。迷离声音的 吉光片羽: “晚报,晚报”,磁带绕地球呼啸快进。 紧张的单词,不肯逝去,如街景和 喷泉,如几个天外客站定在某边缘, 拨弄着夕照,他们猛地泻下一匹锦绣: 虚空少于一朵花! 她看了看四周的 新格局,每个人嘴里都有一台织布机, 正喃喃讲述同一个 好的故事。 每个人都沉浸在倾听中, 每个人都裸着器官,工作着, 全不察觉。 依我看,暧昧性在这首诗中与其说是洋溢于字面义的、多米诺骨牌般的联想效应,不如说是作者精心考虑过的一种结构,一种“裸着器官”但又让人“全不察觉”的深层结构。这是一首对字词的安排作了零件化处理的诗作,作者有意在通常不大被人注意、不大用力的地方用力,因此,在若隐若现的文本意义轨迹中,暧昧性是如此委曲地与清晰性缠结在一起,以致我们难以判断,暧昧本身究竟是诗意的透明表达所要的,还是对表达的掩饰和回避所要的。也许比这更吊诡的是,在《悠悠》这首诗中,表达和对表达的掩饰有可能是一回事。因为就寻找文本的语义设计与现代人真实处境的同构关系而言,暧昧在这里是把含混性与清晰度合并在一起考虑的。诗的起首对此就有所暗示: 顶楼,语音室。 秋天哐的一声来临, 清辉给四壁换上宇宙的新玻璃, 大伙儿戴好耳机,表情团结如玉。 这个“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语音室,展示了由高科技和现代教育抽象出来的后荒原风景,其暧昧之处在于:语音室就视觉意象而言是一个清晰的、高透明度的玻璃共同体,但在听觉上却是彼此隔离的、异质混成的……每个戴上耳机的人所听到的语音,究竟发自人声呢,还是发自机器,其间的界限难以划分,出发点也难以确定。“每个人都沉浸在倾听中”,但却不知道谁在说。对此加以追问就能发现,不仅听是暧昧的,说也同样暧昧。 说在这里由一个空缺的位置构成:只有说,没有说者。空缺作为一种中介体系在起作用。人的声音一经此体系的过滤,就会成为失去原音的“超声音”(HYPER-VOICE)。所有与个人原貌、个性特质有关的东西都作为不纯之物被过滤尽净,被阻挡在听觉之外。人们在超声音中听到的是一个假声音,却比真的还要真。这个声音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自然的取消,对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之间的差异的取消。它不会咳嗽,不会沙哑,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衰老,不带感 *** 彩。这是一个教学的发音过程,它在音调高低、音量大小、速度快慢上的变化由机器旋钮来控制。此一发音过程的后面,存在着一个录音和混音的技术过程:原有的那个发自真人的声音,作为预设的现实,在被录制下来的同时被抹去了,而录下来的声音替代原音成了现实本身(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模拟)。我们在倾听时感觉到的任何差异都与原音无关,只与播放系统和收听系统的机器质地、技术指标有关。就自然属性而言,这个超声音什么也不是,但却也不是无。因为在现代性中,它已成了一种体制化的人工自然。它无所不在,作为一个位置、一个形象、一种纠正、一种催眠术(某些人为了有助于消化和午睡而收听中午的广播),与消息来源、与各种日常的或超常的经验交织在一起。超声音是反常的,但在这里,反常本身成了常态。 张枣身上有着现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怀疑气质,同时又是一个天性敏感的诗人。他从怀疑与敏感的综合发展出一种分寸感,一种对诗歌写作至关重要的分离技巧。这表面上限制了诗作的长度和风格上的广阔性,但限制本身在《悠悠》一诗中被证明是必要的,适度的,深思熟虑的。正是这种限制,使张枣得以在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过程中含蓄地形成自己的诗学。我的意思是,张枣为《悠悠》找到了这样一种方案,它既属于诗,又属于理论。读者在后面的讨论中将会看到,实际上《悠悠》的写作涉及两个不同的诗学方案。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深感一个当代诗人在体制话语的巨大压力下,处理与现代性、历史语境、中国特质及汉语性有关的主题和材料时,文本长度、风格或道德上的广阔性往往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把诗学方案的设计、思想的设计、词与物之关系的设计考虑进来的话。用词与物这样的术语来确定知识的两极是福柯的一个发明,他所设计的考古学整个是一部视听档案。将《悠悠》放进这部档案去解读,我们能感受到,无论边缘性的行为和日常景象是如何复杂、如何蛊惑诱人,对张枣来说,问题的焦点仍然是行为的多种流向和多种层面的内敛。显然,内敛作为一个出发点,它所指涉的结构、所汇聚的能量,张枣是从诗学的角度、而不是从现实场景的角度去考量的。《悠悠》一诗为读者提供的诗学角度,简单地说就是坚持文学性对于技术带来的标准化状况的优先地位,同时又坚持物质性对于词的虚构性质的渗透。前面的讨论已经涉及了“语音室”这一暧昧的话语场所,现代性从中发出的是复制的、灌输的声音,它是否就是另一位诗人柏桦所说的“甩掉了思想的声音”?现代性的开关在我们身上关掉了纯属个人的腹语术式声音,打开了能让我们“表情团结如玉”的超声音,考虑到这个超声音是集体的、开放性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是否它在技术上是CNN、BBC或新华社共有的呢? ……迷离声音的 吉光片羽: “晚报,晚报”,磁带绕地球呼啸快进。 是否这就是那种变化了“物”的声音?抹了一层磁粉,带220伏或110伏电压,有人在听和没人在听都一样——它和任何听者的联系都是偶然的,浮光掠影的,无足轻重的。它很可能是从一个早已写就的文本借来的,卡勒(Jonathan Culler)在《非确定性的用处》一书中指出:“我们有一个早已写就的文本,它已被切断了与说话者的联系”。令人困惑的是,你用群众的声音说话,与用零的声音说话是一回事,在超声音中,群众就是零。你不知道,超声音是对谁的嘴、谁的耳朵、谁的面孔的挪用、假定、给予或取消。你甚至不知道,当“早已写就的文本”被超声音借用时,到底是哪一个文本被借用了:比如,《悠悠》一诗中提到了“好的故事”,它是鲁迅《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作,很难说,它在语音室里是作为一个文学性文本被借用的,还是作为一个官方性质的教科书范本被借用的。如果采用一种拆解的、部分颠倒的读法(后文会涉及这一读法),去解读“虚空少于一朵花”这行诗,你就能发现暗藏其中的布罗茨基文集《少于一》。它又是作为什么被借用的呢? 如果说,被借用的只是一个作为读音基础的准文本,是否更切合实际呢?众所周知,汉语幅员广阔,在其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写法和用法逐渐变得统一,但发音却始终是南辕北辙的。能不能说,超声音的出现是一种语音上的集权现象?考虑到张枣是个南方诗人,有着黏稠敏感的外省口音,写诗时使用一种既有写又有听的混合语言,他肯定意识到了,口音问题不仅是个乡愁问题,也是个文化身份问题。在《悠悠》这首诗中,语音室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中介场所,作为故乡的替代物。在这个场所中,文本和生活是分开的,听和听者不在一起:听者在其不在的地方听。听者的耳朵从对生活的倾听中被分离出来,被戴上了耳机。在耳机里说话的是一个无人,语音室是空悬在某个高处的无地,超声音是由无人在无地所说的无母语的一种配方语言。其口音来自设计和组装,不带乡音,没有国籍和省份,没有地方性,没有生活。或许,这就是专为外国人发明的“全球化”口音。要不要把外星人也算进来?我们听他们在电影里说过话,用的是那种拖沓的、事先规定好的工具腔,带有典型的ET口音,仿佛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嘴里的机器在说。问题是,怎么才能从这些工具理性的声音转向对生活的倾听? 怀孕的女老师也在听。迷离声音的 吉光片羽: “晚报,晚报”,磁带绕地球呼啸快进。 这是那种超出了职业范围、走神状态的听。女老师听到的不是耳机所预设的超声音(她是语音室里唯一不用戴耳机的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晚报”叫卖声。不过,在这个新闻消息本身已经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人们从各地报纸上读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所谓的地方特色,也就只剩“晚报,晚报”这沿街传开的叫卖声了。这是与口音、方言、交通、零钱、小偷混在一起的本地声音,在超声音中肯定听不到。于是,女老师从语音室讲台、从超声音的耳朵游离出来,换了一种听法在听:她想要听听原汁原味的生活。女老师出了神,好像另有一个人在她身上听。天边外,几个天外客也在听。 紧张的单词,不肯逝去,如街景和 喷泉,如几个天外客站定在某边缘, 拨弄着夕照…… 《悠悠》一诗所指涉的现实,给人一种悬浮于空中的感觉。瞧,语音室在顶楼,走神的女老师在讲台之外听着什么,天外客在天边外拨弄着夕照。这现实,悬得也够高了,但要多高,才够得上最高虚构真实?要多高,女老师的耳朵才够得上天外客的耳朵,晚报的叫卖声才能被他们听到? 这首诗的题目是《悠悠》,“晚报”似乎可以作为一个时间量词来理解。悠悠是时间词汇中最慢、最邈远、最不可测度的一个词,它无始无终,因为它所指涉的不是机械时间,而是心理的、文本的时间。作者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一系列零件化词汇——耳机,磁带,织布机,用以强调超声音作为物的硬品质。有趣的是,作者用来指代时间的词刚好与此相反,全是非机械性的:秋天,怀孕,晚报,夕照。它们当中只有“晚报”与现代性有直接联系,就时间界定的有效性而言,“晚报”不过一天那么长。用这一长度来度量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天地之悠悠”,会怅然生出一种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此身何人的荒凉感。语音室里的女老师,和一个怀孕的女人,这两个人在诗学上是同一个人吗?如果将张枣看作是史蒂文斯式的“词语造成的人”,那么,隐身于讲汉语的张枣身上的讲英语、德语或法语的张枣,是一个重合的张枣,还是分裂成好几个人的张枣?超声音和晚报叫卖声,中国和西方,后共产主义遗产和后现代知识状况,它们在张枣身上可以聚焦吗?我这样提问题,是因为《悠悠》一诗的视角相当奇特,读者完全可以从“语音室”这个地址,从女老师这个人,从“晚报”所提供的确切的、微观的、符合日历的时间刻度,朝秋天,夕照,悠悠的过往和将来,朝无限宇宙,朝几个天外客,远远望去。不过,这可是置身于一个文本的地址,处在一个出神的时刻,手中拿着一架词语的望远镜在眺望。你是站在虚构这边的。以为这样凭空一望,世俗生活的真实影像就能汇聚到人类对起源的眺望和对乌托邦的眺望中去,这未免过于急躁。张枣本人宁可把天外客看作是杰弗里·哈特曼所说的“不受调节的视象”,宁可看到 ……他们猛地泻下一匹锦绣: 虚空少于一朵花 也不愿矫情地将“不受调节的视象”升华为那喀索斯式的自我凝视。升华的时刻是一个将外部世界的景象加以内化的乌托邦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一个“孔雀一样的具体”在文本世界等着我们。诗性的直觉力告诉张枣,“在外面的声音/只可能在外面”(《何人斯》)。《悠悠》一诗中的女老师神游在外,聆听在外,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张枣在另一首诗《厨师》里写了这样两行诗: 厨师极端地把 头颅伸到窗外 外面在这儿是加了括号的。张枣写《悠悠》一诗,关心的并不是语音室本身,而是在此一文本环境中,词和声音的聚集,那种使物进入其内但仍保持敞开性的聚集。显然,他想把隐匿在超声音内部的那个“孔雀一样的具体”的零件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但“外面”究竟是在指涉什么呢?张枣旅居德国时期所写的诗作曾多次提及这个外面。在《空白练习曲》中他说“我呀我呀,总站在某个外面”,在《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中他写道:“外面啊外面,总在别处”。如果我们把写作看作是一种划界行为,那么,这个外面指的是哪一个:是从身边现实望出去的广阔现实,还是与字词的具体性、精确性区分开来的无所不包的、聒噪的信息量?是某处,还是无处?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细读张枣德国时期的诗作,我的感受是,似乎有好几个外面在发生学的意义上同时起作用。外面并非浑然一片,而是欧几里得似的、可切割的、可展开的。有时,这个外面似乎只是一种闪现。但更多的时候,它像食肉动物般阴沉,庞大,无声无息,当你注视它时,它也在神秘地回看你。会不会如帕斯的一首诗所言,它看到了你,然后说:空无一人? 福柯断定,当代文学作品所提供的是一个主体在其中消失的、没有作者的文本空间。但这里的问题,似乎并不是张枣在他不在的地方写作《悠悠》,也不是他把这首诗写着写着就写没了,问题比这复杂得多,扰人得多。因为,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女老师听晚报叫卖声用的正是超声音的耳朵。我的意思是,安装在超声音内部的那个袖珍型工具理性系统,与女老师听见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文性。其实,超声音本身就是一系列互文关系的产物:零件系统和人体器官,语音和辞义,中文和外语,词和物,文学语境和社会语境。或许本雅明“任何诗意的倾听都是从对现实生活的倾听借来的”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晚报,晚报”这样的市井嘈杂之声,会在女老师屏息捕捉的那些远在天边的、近乎无限透明的“离迷声音的/吉光片羽”之上浮现出来。暧昧的是,张枣诗作中那种强烈的虚构性质,与他对真实生活的借用,常常是缠结在一起的。我隐约感觉到,暧昧不仅是由个人气质和行文风格决定的,就《悠悠》言,暧昧更多是个关于词的秘密的诗学原理问题。历史的秘密,物的秘密,对思想的汲取、珍藏和表达的秘密,其深处若无词的秘密在支撑,充其量只是对常识的说明。这意味着,当代诗人只在道德选择和世俗政治方面成为持异议者是不够的,应该在词的意义上也成为持异议者,这才是决定性的。 从《悠悠》与消极现实构成的转译关系看,“怀孕的女老师”似乎预示了词的异议者这一形象:它是匿名的,难以辨认的,自我分离的,暗含了某个尚未诞生的他者身体,和某种尚未说出的别的声音。由于当代诗人是置身于体制话语和个人话语的对照语域从事写作的,自我中的他者话语在这里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将现实与非现实、诗与非诗之间存在的大量中间过渡层次包括进来的书写策略,它加深了对原创意义上的“写”的深度追问。对张枣来说,写,既不是物质现实的直接仿写,也不是书写符号之间的自由滑移,而是词与物的相互折叠,以及由此形成的命名与解命名之层叠的渐次打开。写,就是物在词中的涌现,持留,消失。写,在某处写着它自己根深蒂固的空白和无迹可寻,它擦去的刚好是它正在呈现的,“它要做的全部事情仅仅是在自己存在的光芒中闪烁不定”。在《悠悠》中,写经历了从文本到磁带、从书写到讲述的更替,“好的故事”想要发出持久的声音,但磁带的定义是:既能发音又能消音。写在这里不过是一个信号,一旦它被句法散居般织入诗的本文,形成纹理,迹象,秩序,我们就会发现,不仅词是站在虚构一边的,物似乎也在虚构这边。 但是,真有这回事吗,真的现实在它不在的地方,是它不是的样子?真的现实和写一起显现出来,又和写一起被擦去了,不在了?真的当物被减轻到“不”的程度,词就能获得物原有的“是”的重量吗?读者有权持这样的疑问。不过,张枣在《悠悠》的写作过程中,通篇对现实不加预设,不做说明,不予界定,他只是审慎地将“站在虚构这边”与“不用思想而用物来说话”这两个相互背离的诗学方案加以合并,仿佛它们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实际上,整个20世纪的诗歌写作都是由上述两个诗学方案支配的。第一个方案把诗的语言与意指物区别开来,它向自身折叠起来并获得了纯属自己的厚度,按照福柯《词与物》一书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它“越来越有别于观念话语,并把自己封闭在一种根本的非及物性之中……它要讲的全部东西仅仅是它自身”。在第二个方案中,词失去了透明性,它把自己投射到物体之中并听任物象把自己通体穿透,词与现实成了对等物。前面的讨论已经注意到了《悠悠》在处理声音和时间这两个基本主题时,使用了两组质地完全不同的语码,它们分属上述两个诗学方案。其中声音词是从关于物的状况的技术语码借入的,而时间词则是虚化的,不及物的,只有“晚报”一词是个例外。“晚报”实际上是两个诗学方案的汇合词,既指涉时间,又传出了声音。此词的混用对紧接着出现的“磁带”一词造成了明显的干扰: “晚报,晚报,”磁带绕地球呼啸快进。 磁带是作为超声音载体进入一个“转”的机器世界的,但只有按照预先设定的转速它才发出声音,如果“呼啸快进”的话,它将是无声的。我感兴趣的是,一个失去声音的声音词,会不会转移到别的语义层,作为一个时间语码起作用?磁带的转,形成了圆形语轨。熟悉西方现代诗学理论中“诗歌仿型手法”的读者,会立刻把这一圆形与时间形态联系起来。在《姊妹艺术:从屈莱顿到格雷以来的文学绘画主义和英国诗歌传统》一书中,让·海格斯特鲁姆从词源学角度将仿型定义为“赋予无声艺术客体以声音和语言的那种特殊性质”。该书以《伊里昂纪》第十八卷赫斐斯塔斯为阿喀琉斯铸造的盾为例,论及荷马史诗对仿型手法的运用。作者认为,阿喀琉斯的盾既是作为物,又是作为诗学上的仿型客体在起作用,它不仅使某些非绘画性的东西,比如声响、动作以及诸多社会学的细节在其表面“出现”,而且将时间的流逝凝结其中。在柯林思·布鲁克斯的专著《精制的瓮:诗的结构研究》中,在列奥·施皮策《〈希腊古瓮颂〉或内容与元语法》一文以及莫瑞·克里格的两篇精彩文章《诗的仿型原则及静止运动》《〈易脆的中国坛子〉和混沌的粗手》中,从渔王的圣杯到济慈的希腊古瓮,到布莱克的轮子,从蒲柏的中国坛子和艾略特的中国花瓶,到史蒂文斯的田纳西花瓶,全都染上了与阿喀琉斯的盾相似的、乡愁般的诗歌仿型倾向。这种倾向因专家式的精读而被大大拓宽了,按照克里格的说法,“在其他情况下仿型手法不再指一种狭义的、由它模仿的对象所界定的诗,而是扩大为诗学的一般原则了。” 《悠悠》一诗对时间的塑形,表明诗的仿型手法在风格上极具伸缩性。时间之圆在磁带中的现身,与它在盾、杯、古瓮、坛子、花瓶中的现身是不一样的。因为磁带本身并没有预设圆形性,相反,磁带是线形的。换句话说,时间的圆形性作为诗的仿型维度在磁带上并不是自动呈现出来的,得要借助机械之转动磁带才是圆的。我想,《悠悠》意在说明,时间没有结构也得依赖结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在处理古老的圆形时间意象与现代性之奇遇时,对钟表构造不予考虑,而宁可将奇遇安排在超声音的结构世界中?原因或许在于,奇遇在张枣身上所唤起的乃是词的事件,也就是说,奇遇实际上是零件和词的相遇,亦即两个诗学方案的相遇。此一奇遇较之非线性时间观与现代性的奇遇,更贴近《悠悠》一诗的本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奇遇被张枣不加区分地置入了“转”的状态。转,可进可退,可快可慢,可有声可无声,也可以在那儿空转。这种状态被歌德称之为变化的持久(DAUER IM WECHSEL)。当磁带转动时,无论进退快慢,时间的圆形性本身是静止的。我们看到的,是由元时间、元写作和元语法结构共同构成的同心圆,以及从中产生出来的离心力。 如果没有这种离心力的介入,“磁带绕地球呼啸快进”这行诗就会让人感到迷惑。想想看,一盒磁带围绕地球在转,一个小一些的、微观领域的圆,围绕一个近乎无限大的圆在转。这是万物的晕眩全都参与进来的转,我们却在其中感觉到了词的晕眩。在物的转动中,是词在转:地球的自转公转,磁带的呼啸快进,晚报,超声音,女老师,天外客和天边夕照,写和读,说和听,好的故事,乡音乡愁,汉语英语德语,希腊古瓮中国花瓶大不列颠轮子,阿喀琉斯的盾,荷马济慈布莱克艾略特史蒂文斯,一切一切,都在转,如叶芝在《再度降临》一诗中所写: 旋转又旋转着更大的圈子 叶芝的诗句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的精神风景:一切都四散了,保不住中心。溃散之虹跨越帝国的天空,西方文明似乎成熟得过了头,被荒凉和更大的虚无给笼罩着。那些个美学上的老牌帝国主义者,日薄西山,已无中心可言,他们 如几个天外客站定在某边缘, 拨弄着夕照…… 从某种意义上讲,《悠悠》与《再度降临》一样,意在描述某种“意指中心”的空缺和溃散。这就是为什么张枣用“喷泉”这一意象来指涉“紧张的单词”,因为就模拟溃散状而言,没什么能如“喷泉”般直观:水(自然的元素)被非自然的管道力量推送到高处后四散落下。这里,我们能感觉到有好几种力量在汇合,在较量:地心引力,工业和技术的马力,时间的离心力,词的构造力及其解构力。所有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不仅能使磁带倒过来转,也能使句子倒过来读,并产生断裂。比如,“虚空少于一朵花”可以拆解成三个语段,除去中间的“少于一”(这是布罗茨基一本文集的书名,作为一个专用名它不至于被颠倒了读),另两个语段都能倒过来读,前者读作“空虚”,后者读作“花朵”。这种读法使词的上下文关系不再是单向度的,它暗示了词在反词中出现、在时间中逆行的可能性。逆行迹象在诗中藏得如油画底色那么深,以致丧失了词和反词的对比,只剩下差异的大致轮廓。比如,“悠悠”一词本身就可任意颠倒和逆行。要是将“虚空少于一朵花”中的“少”换成其反义字“多”的话,你会发现,这句诗的含义丝毫没起变化。在这样一个特定语境中,少也就是多,它们可以互换和彼此逆行,反义词的直线在这里变成了同义词的圆弧。这符合《悠悠》的精神氛围,因为《悠悠》所讲述的“好的故事”不是线性的,作者给了它一些直观的圆(夕照,磁带,地球),和一些语象的圆(团结如玉,喷泉,虚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些圆中出现了一个半圆: 怀孕的女老师也在听。…… “怀孕”使言说和倾听弯曲了,使历史的某些硬事实弯曲了。“呼啸快进”的机器步伐,在被“怀孕”内部的生命步伐减速之后,进步发生了弯曲,时间也发生了弯曲。并且,时间之圆的缺欠,在“怀孕”这一意象中耐人寻味地与父亲的缺席联系在一起,两者都指向悠悠生命的传递。因传递而失去的不只是“迷离声音的/吉光片羽”,不只是女老师在体制中的位置,以及她的片刻出神。传递过来的也不只是世俗幸福的絮叨,排场,具体性,沿街叫卖的晚报,天外客的消息。“好的故事”夹杂其间传递了过来。或许,张枣想要借便捎带神的秘密口信?那独自出神的女老师能回过神吗?我以为,诗歌时间的全部含义,都包含在“怀孕的女老师”从出神到回过神来这么一段时间里了。在出神的片刻,女老师对“迷离声音”的听转换成了对天外景象的看,当她回过神来,又重新看到了眼前的现实: 她看了看四周的 新格局,每个人嘴里都有一台织布机, 正喃喃讲述同一个 好的故事。 每个人都沉浸在倾听中, 每个人都裸着器官,工作着, 全不察觉。 女老师在听觉上是个持异议者,当她回头观看,她似乎又成了一个旁观者。一切如故,一切又都变了。诗是发生。被诗写过的现实与从没被写的现实肯定有所不同。狄兰·托马斯说过,一首好诗写出来之后,世界就发生了某种变化。当然,站在虚构这边才能看到这种变化。变化形成的“新格局”对每个人的说、听、工作都产生了影响,在女老师看来,“新格局”是透明的,“裸着器官的”,让人“全不察觉”。问题在于,是零件体系的“新格局”,还是诗的语言整理过的“新格局”在起作用?要是词的“日日新”能把物的状况也包括进来,那该多好,因为“好的故事”即使是站在虚构这边讲,它也是讲给生活听的。问题是,无论我们用古老乡愁的耳朵还是现代消费的耳朵在听,“好的故事”都已失去了真人的嗓子。在语音室里,它被超声音讲述着,被每个人嘴里的“织布机”讲述着。超声音是“交往”的产物,它从我们身上分离出一种没人在说的、但却到处都被人听到的声音。要是让女老师来讲“好的故事”,她恐怕也只能借助超声音讲。张枣本人呢,他会用什么声音为我们讲述“好的故事”?是否他会把声音深埋在“怀孕”这一意象的深处,以此提醒世界,诗的声音是尚未发出的、正在形成的声音?我相信,那个声音有它自己的自然,它自己的身体,呼吸,骨骼和心电图。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诗的声音,遗憾的是,它几乎没被听到过。听到了又能怎样?对于众多倾听者,“好的故事”听着听着就变成了别的什么。诗的真意,恐无以深问。
2023-09-01 09:16:491

如何做好企业生产现场的6S管理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生产现场的管理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环。在客户的眼中,一个企业生产现象的干净规整与否直接影响到期对于企业的整体观感和印象,从工作人员的角度讲,也能够为其提供一个舒适清洁的工作环境,无论是从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的角度上还是从激励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的角度上来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6S自从被引进以来,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6S管理在具体的应用实施,主要应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顺利的开展生产现场的6S管理工作,首先调动起每一个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学**或者培训,使其管理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天行健管理公司建议企业建立专门的6S管理部门或者办公室,对6S管理工作进行专门的推行。要分层次的构建相关管理组织,分工明确,权责分明,推行责任制,要具体到细节和小事上,做到无论什么细节,什么事情都能有相关人员进行负责和管理,要使员工和相关负责人员与具体利益相联系,从而充分的调动工作情绪。第二,要及时对于在整理整顿处理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检验,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且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摄影进行问题解决前后的比照,同工作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员一道,对所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展示和学**。要充分调动起每一个人员的能量,小问题,小故障要及时汇报,并记入评分项,同时广泛的采纳与积攒工作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新措施、新方法,并予以嘉奖。第三,要注意标示和看板的有效运用。这既能够及时的将信息传递给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素养。首先要注意看板标识的艺术性,对于其字体的选择,大小的设置都会直接影响看板的美观程度,尽量用鲜明的色彩来进行标识,醒目的文字可以很容易的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有效传递信息并进行工作管理的目的。第四,对于6S管理工作来说,其工作活动起到最大效果的莫过于宣传,对于生产环境和工作质量的宣传,对于企业文化素养的宣传,对于生产现场工作人员素质的宣传。要判定6S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的开展,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是否对企业进行了有效的宣传,而宣传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就是管理人员推行的力度是大是小。应该对工作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学**和培训,逐渐使6S理念深入人心,将被动化为主动,以使工作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自觉的进行6S活动为主要目的,使6S理念在员工的生产实践当中更加清晰化、成熟化。应不断增加并调整奖励制度,激励起所有生产现场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参与意识,6S管理部门可及时的收集信息和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践方案,定期举行推广会和表彰大会,以奖励那些在生产现场中热情工作,积极努力,并参与推行6S理念的工作人员。当然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对以上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可以使企业生产现场活动在6S管理下有秩序,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下去。更多企业生产现场管理资讯可到“华致赢企管”网站学习
2023-09-01 09:16:482

公司处罚通告模板

  员工出现违纪行为时,公司将做出相应的处罚决定。你知道公司的处罚决定怎么写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公司处罚通告模板,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司处罚通告模板 范文 一   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   兹有综合部员工Z1,近期在工作中责任心及工作状态较差,一周内出现两次旷工行为。工作方面,两次未执行工作安排。其中,八月十七日未按安排执行公司XX项目员工到机场的送机工作,所幸在其他员工的配合下,未导致项目员工延误行程。对此,针对该员工的工作表现,经公司研究,对Z1作如下处罚:   一、对Z1处于全公司通报批评。取消其参与本年度优秀员工评选的资格。   二、对Z1处于2000元的罚款,并取消本月绩效工资。   希望公司全体员工均以此为戒,加强工作的责任心和细致程度,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特此通知。   z路桥工程劳务有限公司   二○**年八月**日    公司处罚通告模板范文二   兹有我公司生产部员工XX,该同志自xxx年2月21日上午8:30到12:00未到公司上班,也未请假,并且该员工近期多次迟到,其行为违反了我公司相关规定,属于严重的违纪行为,依照公司 规章制度 视为旷工半天,按公司考勤制度进行处罚。为严肃纪律,从即日起给予X--严重警告处分,以上处分将计入年终考评。   再者从近期月考勤查看,迟到人员数量、次数增多。望大家引起注意,端正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特此通知   北京XXXX有限公司   xxx年三月七日    公司处罚通告模板范文三   近来有少数员工出现上班迟到现象,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和公司形象,为了加强劳动纪律,杜绝迟到现象发生,从&times;月&times;&times;日起,凡员工迟到的,一律按公司&times;&times;管理制度进行考核,迟到1小时以内扣一小时工资,1小时以上扣超过时数的两倍工资。特此通知。   &times;&times;公司办公室   &times;&times;&times;年&times;&times;月&times;&times;日
2023-09-01 09:1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