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河南开封旅游文化业主打哪个朝代的文化?

2023-09-09 11:28:01
共1条回复
北境漫步

河南开封旅游文化业主打哪个朝代的文化?

A.宋代

B.战国

C.五代

D.唐代

正确答案:A

相关推荐

河南有哪些历史文化

河南有哪些历史文化河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这块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胜,令人叹为观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河南有哪些历史文化吧。1. 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15公里的龙门山,是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誉为 " 东方雕刻艺术之典范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嘉年间,历经北魏、东魏、北周、隋、唐等历代数百年的兴建,是中国岩石艺术史上的一座杰出代表。洛阳龙门石窟共有四十八个窟龛,包括大小各异的石窟龛和数千个浮雕、刻画,其中泥塑、石刻等艺术精品繁多。 2. 郑州城遗址郑州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区的中心,是殷商时期一座毗邻伊水的古城,也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城址中距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3400多年的历史。在城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有关商代文明史和中原文明史的重要实物和文物,如石钺、箭镞、铜器等,这些实物和文物的发现为深入研究中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3. 豫剧豫剧是流行于河南省一带的地方戏曲,是河南省最有特色的一种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豫剧起源于明代,在经过多次演变和发展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音乐、曲艺、唱腔、舞蹈、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豫剧是河南人民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河南有哪些历史文化,当然除此之外,河南还有众多文化遗产和历史名胜,如中原文化、商城古都、伏牛山地质公园等,这些文化凝聚着河南人民的智慧和毅力,也向人们展示了河南这块古老土地的博大精深。
2023-09-01 17:11:361

河南历史文化

河南的历史文化:1、神龙文化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2、汉字文化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3、姓氏文化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4、农耕文化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5、商业文化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南
2023-09-01 17:11:441

河南文化是什么

河南根亲文化包括姓氏文化、始祖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河南根亲文化是以根为缘而发生和发展的一种追索族源、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核心是以儒、道、释相结合的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如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的后裔。河南文化:河南是中华民族之根、国家之源、古都之尊、文字之基、文化之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富集,享有“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的美誉。在中原大地上,完整保留着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和传承的基因谱系,拥有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中华文明的核心地标,分布着洛阳、郑州、开封、安阳4大古都。拥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处世界文化遗产,1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高品质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是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创新的核心地域,是华夏历史文明重要的传承创新区。
2023-09-01 17:12:081

河南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

河南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农耕文化、商都文化、封建王朝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以下就是河南省的历史文化遗产。商都文化:殷墟、商丘古城殷墟是中国黄河流域最早最完整的一处商代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它是20世纪初由中国考古学家郭沫若发掘出来的,为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在殷墟发掘出土的文物中,出土的甲骨文是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资料。商丘古城是商代初期的商丘城址,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商丘古城的东、西、南三面临野外,北面隔开河流,满足了城市建筑的逆水向北。古城墙长达30多公里,周围有河流环绕,城内建筑分布密集。佛教文化:龙门石窟、少林寺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北魏,历时400多年,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东、中、西三窟最为著名,共有石窟2345个,壁龛2800多个,仅第十三窟中就保存有1000多尊佛像,被誉为是“北方佛教艺术的瑰宝”。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少林寺内保存有大量的佛教文化遗产,包括诸多文物、古建筑、佛像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少林寺的武术,少林寺有着悠久的武术历史,其少林拳被称为中国功夫之源。封建王朝文化:开封府、云台山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宋朝的首都。开封府保存了宋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如大相国寺、大观楼等,是中国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云台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唐代的皇家陵园,主要是岳阳楼和牛头山两个部分。岳阳楼为唐代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墓中的建筑,牛头山内保存了唐代的石窟和塔,是中国唐朝文化的重要遗产。以上就是河南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河南省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23-09-01 17:12:221

介绍河南的传统文化

1、少林武术节。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中的奇葩,国之瑰宝。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 2、古荥龙舞。郑州市邙山市古荥镇的龙舞,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龙灯节,方圆几百里的百姓都涌向古荥看龙舞,据说清乾隆、光绪二帝都曾亲临古荥看龙舞。 3、独角兽。流传于新郑一带的独特民间舞蹈。 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刑天舞戚的故事创造的,反映出对不畏强暴的英雄的崇拜。 4、吹歌。流行于新密一带的古典民族器乐艺术。据说源于北魏,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是服务于宫廷贵族阶层的音乐。 5、高跷拉犟驴。流传于登封一带的民间舞蹈。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据传由于登封多山,交通不便,人们多以小毛驴为交通工具,由此便形成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2023-09-01 17:12:321

河南的历史文化底蕴

河南省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当然也是底蕴深厚。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河南省也有自己比较有特色的文化,比如豫剧、洛阳的牡丹文化、龙门石窟等等。要说中国哪个省最有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应该把目光投向中原大地。河南省有三个城市曾经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这一点是硬性的,恐怕没有哪个省能比。中国八大古都,河南独占四个,他们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其中的洛阳是13朝古都,开封和安阳是8朝古都。1978年9月,河南发掘出了南召猿人,考古学家说,这说明50万年前,河南就出现了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中国古代神仙大佬: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无一不是跟河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考古发现,距今8万~10万年的河南古人"许昌人"已经熟练使用石器,1.5万年前他们已经会制作衣服纽扣、缝补衣服的针和将衣服染色,绝对引领时代。
2023-09-01 17:12:421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 **豫剧**: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流传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 **少林功夫**:少林是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3. **汴绣**: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4.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成熟而的独特,采用筛分、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拣剔分级的传统制作工艺。5. **罗山皮影戏**:罗山皮影戏是河南省罗山县传统戏剧,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间艺术,系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以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国家和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保护区、举办艺术节等。这些措施旨在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2023-09-01 17:13:322

河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

1、新郑黄帝文化: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新郑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聚集中原大地,共同拜祭我们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同根同祖源远流长,和平和睦和谐万方,大力弘扬根亲文化和黄帝文化。 2、许昌曹魏文化: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如今,“来到许昌,许君以昌”,成为这座城市的宣传语。曹魏古城、文峰塔、华佗墓u2026u2026三国文化是许昌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是许昌最大的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宝库。 3、河南豫剧文化: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音乐丰富多采,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在各地形成不同的流派,着名的演员有:王玉枝、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等。 4、嵩山少林文化: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一个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有多少人曾为少林武术的精湛而倾倒。相传少林武术创始于达摩祖师传易筋、洗髓二经及先天罗汉拳。此后少林寺历代高僧结合中华民族固有的武术技法,发展成名扬中外的少林武术。 5、洛阳牡丹文化:洛阳牡丹,有一句诗可形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自古以来便有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牡丹不仅花朵硕大,而且品种繁多,花色多样,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
2023-09-01 17:14:521

河南有什么民俗文化?

1、小相狮舞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师,是个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庄。该村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的胥靡邑。后因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住宿,取名萧相庄,再后来沿革为小相。2、惠济剪纸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辈,姐妹相互学。3、摸摸会“摸摸会”流传在郑州登封市的一项传统民俗,“会”场位于中岳崇山九龙潭。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夜,人们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一直到第二天还不肯散去。说起"夜摸会",自然有它的来历。据当地人说,过去有不少女子婚后不孕,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性,女人不会生育是极为痛苦的事情,但难以言表。4、超化吹歌河南新密流淌的溱河、洧水,孕育了太多的文明,超化吹歌就是其一。吹歌是中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吹奏乐演奏形式,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5、洛神传说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2023-09-01 17:15:112

河南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省的文化遗产总共包括49项,相关介绍如下: 1、14项民间传说:虞城县的花木兰传说,汝南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卫辉市的柳毅传说,辉县市的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济源市邵原镇的邵源创世神话群等; 2、9项民间艺术:开封市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的汴京灯笼张,滑县的秦氏绢艺,方城县的方城石猴,灵宝市的民间剪纸等; 3、13项民间音乐:南阳市的板头曲,许昌市的筹音乐,温县的司马懿得胜鼓,新密市的超化吹歌,沁阳市的唢呐等; 4、13项民间舞蹈:孟州市的火龙舞,博爱县的苏家作龙凤灯,沁阳市的高抬火轿,灵宝市的齐天圣鼓,固始县的花挑舞等。
2023-09-01 17:16:051

河南都有哪些历史文化

1、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2、白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二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被尊为释源和祖庭,洛阳作为东汉的国都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3、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4、大相国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原名建国寺,延和元年,唐睿宗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御书大相国寺寺名,以纪念自己从相王当上皇帝。
2023-09-01 17:16:151

河南宗教文化:河南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已有上千年,它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历史的长流被人们传承至今。宗教文化在每个民族、每个城市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及保护,而河南省一直是历史中的名城,河南佛教文化也在河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于河南宗教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河南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佛教,在东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信奉出家者,男的称和尚,女者称尼姑,和尚住寺院,尼姑住庵堂。佛教宗派繁多,宋代以后,境内佛教属禅宗的曹洞宗。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境内建有中兴寺(亦称灯禅寺)1座,为佛教传入县境之始。西魏之后,境内佛教发展较快,佛寺修建颇多,至唐朝肃宗、代宗时佛教发展初具规模。据《菩提寺志》碑文记载: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菩提祖师朱智勤在老庄乡杏花山创建菩提寺,时有房舍殿宇200余间,香田700亩,僧人170余名,此后百余年间僧人发展到300余人。唐会昌三至六年(843~846年),武宗旨谕天下“灭佛兴道”,境内香田和从教人员顿减。宋朝建立,佛、道并重,佛教重获生机。金朝时,境内佛教受地方官府限止而趋衰微。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境内佛教振兴,先后修建多座寺院。惠宗至正元年至二十八年(1341~1368年),菩提寺僧德钦重建菩提寺与杨营乡贾庄村的灯禅寺,县城东门内的延寿寺,石佛寺镇洪教寺、马隐寺、三教寺(原称石佛寺),在老庄乡建的园朵寺,四山乡的宝林寺、福胜寺,王岗乡的龙泉寺,枣园乡的复兴寺、孤峰寺等10座佛寺。明代,太祖朱元璋推崇佛教,佛事兴盛。永乐至万历年间(1403~1620年),先后又建老庄乡明月寺,贾宋镇圆通寺、清凉寺,王岗乡广泉寺,张林乡狼冢寺,柳泉铺乡大庄寺,晁陂镇弥陀寺,安字营乡园明寺,二龙乡观音寺、双泉寺,卢医庙乡冢上寺(原名大乘寺),彭营乡隆兴寺、太子寺,石佛寺镇曹营的普门寺,城郊乡的双泉寺等12处15座。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僧宣智禅师重修中兴寺。弘治四年(1491年),重修二龙乡的观音寺。   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四山乡的宝林寺。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安国寺的大佛殿。十三年(1585年),僧秦贵禅师重修马庄乡侯庄寺。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安国寺塔。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菩提寺藏经房。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二龙乡双泉寺。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全县多数寺院无守寺僧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通令全国取消“官给度牒制”,此后佛事活动迅速发展。乾隆二十年(1755年)、光绪三年(1877年),除重修菩提寺和原有其他佛寺外,又新建二龙乡红云寺、白云寺和枣园乡的华严寺。境内历代共建佛寺31座。   其中规模宏大、衣钵相传不绝的有菩提寺、延寿寺、弥陀寺,宝林寺,阳安寺,中兴寺。菩提寺山水风光清幽,建筑雄伟,佛事兴盛,为南阳一带名刹。光绪三十年(1904年),镇平奉南阳知府令,将部分宗教场所改为学堂。除菩提寺和有影响的佛寺予以保留外,余皆被废。民国初期,因战乱兵燹,县内寺院多被毁坏,民国17年(1928年)。19年(1930年),彭禹延倡办自治时亦将一些寺庙改为学校。至镇平解放前夕,全县有佛寺1座,寺房122间,僧侣87人。   建国后,较完整的寺院,仅余菩提寺,时有和尚30人,香田百余亩。1951年,土地改革时,按照国家政策,香田分给当地贫下中农。对寺内和尚,每人留给双份土地,使其自种自养。1953年,寺僧仅有释然芬等10人。1959年,县兴办林场,僧人所耕种的土地划归国有,时僧人年事已高,均转为“非农业户口”国家给予生活费用补贴。“文革”破“四旧”中,菩提寺、延寿寺、安国寺、阳安寺、侯庄寺等佛寺内的建筑物均遭严重破坏,菩提寺经卷被烧。1980年后,宗教活动恢复,菩提寺有还寺僧人4名。1983年,寺僧释清浩参加河南省佛教协会。   民国8年(1919年),侯庄寺僧人修黄土河、礓石河二桥,接通镇平、邓县道路。义仓清同治十年(1871年),菩提寺设义仓,将丰年余粮和寺僧募化俗众馈赠物资存于寺中,于荒年施舍救济贫民。光绪三年(1877年),农业歉收,曾开仓舍米舍粥。   建学较大佛寺均设有学经班,以培养佛门弟子,开设“读经”或“外经”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菩提寺在寺庄创办“救济小学”(初级小学),民国34年(1945年)春,因日军犯境停办。是年秋,抗战胜利,寺僧创办佛学苑,接受年青和尚和农家子弟入学。
2023-09-01 17:16:221

河南的婚礼文化有哪些习俗?

河南的婚礼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结婚习俗:1.花轿和七道门花轿和七道门是河南传统婚礼习俗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元素之一。新娘需要坐在精美的花轿里,由四名伴娘抬着穿过七道门,象征着新娘从家庭走向婚姻,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家门前树竹子,象征迎新,门外摆放着蒸香饼、豆腐脑、花生等祭品,代表幸福和平安。2.戴氏钗和凤冠在河南传统婚礼中,新娘需要戴上传统的戴氏钗和凤冠,代表婚姻的正式开始。戴氏钗是由金属、珠子等材质制成的头饰,寓意着婚后庇佑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凤冠则代表吉祥如意,新娘要佩戴凤冠代表应该如凤凰般美丽,勇敢,坚毅扩展的人生。3.击锣迎娶和欢送新郎需要驾马由伴郎们护送,在前面击锣以示天下鸣传。到达新娘家后,新娘的家人会拜访新娘,双方交换征婚喜帖,祝福婚姻美满。欢送则是新娘出嫁后,离开自己家门时必须进行的仪式,以向家人朋友告别,表示自己正在迈向新的人生旅途。4.拜堂和热闹的喜宴在河南传统婚礼中,新人必须在婚宴上进行拜堂仪式,表达夫妻恩爱,共同承担责任,家庭团结等等。在喜宴上,需要举行许多热闹的场合,如酒量比赛、欢乐开心、占领新娘等等,以增加氛围和趣味性,使人们度过一个雍容华贵、热闹而又有趣的婚礼。总之,河南的婚礼文化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和历史文化韵味,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着举足轻松和丰富多彩的地位。虽然现在的现代化已经改变了许多传统的婚礼仪式,但是这些习俗并不仅仅是象征意义,还是一种有意义、价值和寓意深厚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保护,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2023-09-01 17:16:472

河南历史文化简介

1、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2、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伏羲女娲就是在中原一带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至今淮阳仍保存着规模庞大的太昊陵。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据说就诞生在今天郑州的新郑市,并在这里建立都城。3、从夏代到北宋,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
2023-09-01 17:16:561

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1、洛阳龙门石窟景区。龙门石窟是洛阳必去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才形成了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如今,景区内仍存有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45个,是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安阳殷墟景区。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除了甲骨文之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都城建筑遗址和青铜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 4、中国大运河河南段。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5、丝绸之路河南段。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其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2023-09-01 17:17:051

河南美食文化有什么特点?

可以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的美食文化。一、豫菜豫菜是河南地区的代表菜系之一,是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菜以色、香、味丰富、鲜美、口感佳为特点。它的呈现方式大多数是干烧、红烧、砂锅煨等烹饪技巧,重在浓汁多味、入味深厚、色味俱佳。常见的代表菜品有汴京炒肝、豫式烩菜、姜汁老鸭、豫式月饼等。二、漯河牛肉面漯河牛肉面是河南漯河市的特色美食,以其浓郁的牛肉味和柔韧的面条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漯河牛肉面生意火爆,食客络绎不绝,每天都要卖出几万碗。漯河牛肉面汤底清亮,制作时需要用大块的牛肉骨头熬制出鲜香的汤汁,再加入一些辅料,如生姜、鲜菜或韭菜、粉丝等,蘸着甜面酱或辣椒油,味道十分美味。三、焦作油糕焦作油糕是河南省焦作市的特色传统名点,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油糕的制作要用到糯米粉、小麦粉、芝麻和糖等食材,通过涂油、蒸烤制而成。焦作油糕的口感柔软绵密,外皮轻薄酥脆,内含鲜香的糯米味和清香的芝麻香,吃起来醇香可口,让人回味无穷。四、洛阳水席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的一种传统宴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洛阳水席讲究精致、细腻的色香味形,选料考究,以当季的食物为主料。水席菜肴有辣炒螃蟹、刀拌春笋、番茄炖鸡、脆溜鳝片等,名菜品种多,做法精益求精。五、开封灌汤包开封灌汤包起源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一种有着八百年历史的传统名点。它的皮薄馅大、色味俱佳,美味可口,广受食客的喜爱。开封灌汤包的皮薄馅大,汤汁充足,既可以作为早餐,也可以当成午餐或晚餐的正餐。六、三门峡米茬三门峡米茬源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一道兼具奇香、嫩滑、柔软、营养丰富于一体的代表性河南传统名吃。它的主要原料是鲜糯米和豆劣糍粑,口感爽滑,淡香扑鼻,颇具特色。以上就是河南地区的一些特色美食,河南菜系以豫菜为主,其他美食也别有一番风味。欢迎大家来河南品尝精美的美食,感受河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3-09-01 17:17:121

河南的标志性文化有哪些?

河南标志性文化代表:豫剧起源: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豫东南沙河流域为中心)。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全国(省级一、二团,市级一、二团,县级一、二团等)共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国家文化部直接管理收编167个院团。影响: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 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老生(即须生、红脸)唐(玉成)派、唐(喜成)派、刘(忠河)派;小生行当黄(儒秀)派、刘(法印)派、王(素君)派;武生行当流派王(二顺)派;净行李(斯忠)派和丑行牛(得草)派、高(兴旺)派等。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 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9-01 17:17:201

什么是河南文化?

我就是河南洛阳人,说一下河南重要的文化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1、南召猿人 :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7、黄帝故里:河南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头文化: 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 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要在安阳建设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11、白马寺: 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12、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龙门石窟产物。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13、少林寺: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14、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5、嵩阳书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大儒曾在这里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写的。这里在洛阳附近,二程在这一带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创立了以后影响中国800年的理学。   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北宋时称应天府)睢阳区,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说的就是应天书院。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求学于此,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17、登封观星台: 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8、袁家山:又称小蓬莱、吕祖庙,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 袁家山望月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建。体势取山东蓬莱阁之险,数百年不减雄伟壮美之色。   19、红旗渠: 位于河南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为了修建这条渠,10万林州人在崇山峻岭中干了10年。工人们以顽强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终将河水引入干涸的土地。红旗渠的总渠长超过4000公里,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 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燧人氏:燧人氏位居三皇之首,在中国第一位人工取火,定都在商丘。   2、神农氏:神农氏是另一位重要的古代帝王,他也定都在淮阳。   3、轩辕氏:轩辕氏即黄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创业和定都于新郑。   4、夏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三个:洛阳偃师二里头,阳城(今郑州登封,也在洛阳附近),阳翟(今许昌禹州)。   5、商 : 商朝曾多次迁都,第一商都是商丘,还有四个: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朝歌(在河南鹤壁淇县)。   6、西周: 西周的国都有两个,一个是镐京(在今陕西),另一个是洛阳。   7、东周: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持续时间达数百年。   8、西汉:西汉的主要国都是长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短期定都洛阳。   9、东汉: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董卓把汉献帝挟持到长安几年。   10、曹魏:曹魏早期定都许昌,后来曹丕定都洛阳。   11、西晋:西晋定都洛阳。西晋末年皇帝被挟持到长安几年。   12、北魏: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来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3、隋: 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   14、唐: 唐的主要国都是长安,洛阳为东都。晚唐时朱温把唐朝皇帝挟持到洛阳,定都洛阳。   15、武周: 武则天篡夺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阳,称洛阳为神都洛阳。   16、后梁: 后梁定都开封,后迁洛阳。   17、后唐: 后唐定都洛阳。   18、后晋: 后晋定都开封,曾短期迁都洛阳。   19、后汉: 后汉定都开封。   20、后周: 后周定都开封。   21、北宋: 北宋定都开封。   22、金 : 金曾迁都中都(北京),后期迁都南京(开封)。   23、楚:楚国始都在古丹阳(河南)淅川,后迁都陈郢(河南淮阳)。 河南与“中国”的得名  河南不仅被称为“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中国”和“中土”。今天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却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3000多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阳附近)用土圭测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测影台遗址),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并在附近营建了成周洛邑。洛阳也因此被历代文人认为“居天下之中”。   大量的文献也可以证明“中国”一词源于河南。“中国”一词,曾见于.《诗经·民劳》中:“中国,京师也”,而当时的“京师”正是东周国都洛邑(今洛阳)。另见于《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也见于《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另由出土文物来看,“中国”一词,最早见于1965年陕西省宝鸡县所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 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ㄨ民。”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即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即成周,也即今洛阳一带。 《史记?刘敬传》说:“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雒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因雒邑成周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土”或“土中”,这应该也是后来河南地区被称“中州”和“中原”的原因。   事实上,中国一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今天河南一带)。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由于河南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数千年都是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国”一词渐渐成了正统国家的代称。历史上无论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失掉中原的汉族政权,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2023-09-01 17:17:412

河南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的文化遗产有龙门石窟景区、安阳殷墟景区、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等。1、龙门石窟景区:龙门石窟是洛阳必去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才形成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2、安阳殷墟景区: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3、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东汉三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4、大运河河南段: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5、丝绸之路河南段: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2023-09-01 17:17:511

河南文化都有些什么?具体介绍一下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具体讲,她至少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南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最为正宗。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甲骨文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三)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则占到了今天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四)农耕文化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五)商业文化  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有比较自觉的商业意识,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也就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贡,是河南浚县人,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范蠡,是南阳人,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是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此外,中原还产生了中国商业的许多第一。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时的汴京(今开封),当时人口达到150多万,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而欧洲最古老、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伦敦当时只有5万人。清代巩义的康百万家族,更是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由此可见,中原商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六)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都是河南人,他们分别在河南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孔子是儒学的开山人物,虽然出生在山东,但太极八卦祖籍河南商丘,而且孔子讲学、游说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中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商鞅和申不害,都是河南人。此外,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兵家的吴起以及杂家的吕不韦,也都是河南人。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以河南为中心向全国传播,并迅速成为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最终与儒家和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东汉王充在洛阳写成的《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南北朝时河南人范缜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少林僧人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禅宗。洛阳人程颢、程颐开创的宋代理学,又把儒学推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峰,成为宋元明清以来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总的来看,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不仅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友好共处、向往和平的精神境界。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和性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023-09-01 17:18:021

河南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急!!!

远古便有的黄河泥古陶艺术、商朝起源的青铜器、殷墟安阳便是商朝最久都城;起源于春秋的麦杆画;盛唐便兴起的牡丹,作为长久保存的牡丹瓷挂盘;文化最为出色的宋朝都城便在我们河南,流传至今的代表有钧瓷,木板年画,汴绣到现在都属于精品,更有数不清名人因感悟中原盛况而作字画等!
2023-09-01 17:18:133

河南标志性的文化代表物有什么???

河南标志性文化代表:豫剧起源: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豫东南沙河流域为中心)。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全国(省级一、二团,市级一、二团,县级一、二团等)共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国家文化部直接管理收编167个院团。影响: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 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老生(即须生、红脸)唐(玉成)派、唐(喜成)派、刘(忠河)派;小生行当黄(儒秀)派、刘(法印)派、王(素君)派;武生行当流派王(二顺)派;净行李(斯忠)派和丑行牛(得草)派、高(兴旺)派等。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 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9-01 17:18:344

河南省有哪些著名文化遗产 文物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华文明的中心区域,因而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是全国名符其实的文物大省。 河南的文物具有五大突出特点。一是数量多,分布广。全省现已查明的各类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达3万余处,其中3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1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0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省文物系统收藏的各类文物藏品140余万件,其中已经鉴定的珍贵文物约25万件。全省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1座。在全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即占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座。二是年代跨度长,时代相蝉联。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2个朝代在河南建都,历时长达2200多年。从原始社会到明清,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在河南找到实物例证。所以,专家称在全国各省中只有河南才能够办得起“中国通史陈列”。三是门类齐全,精品荟萃。我省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建筑、石窟石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各类文物应有尽有,而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四是文物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如仰韶遗址、裴里岗遗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多处古文化遗址均是中国考古学断代的标尺。
2023-09-01 17:20:393

河南都有哪些历史文化

河南有的东西太多了,先不说是人口第一大省,中原文化发源地。也有很多旅游胜地。河南不但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少林寺、龙门石窟、黄帝故里、清明上河园、殷墟和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是河南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经典的一句话:华夏民族的故乡,华夏文明的摇篮,王者之地,中原河南! 世界文化遗产3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9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神农山、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4处: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嵩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2023-09-01 17:21:011

关于河南文化的2000字论文。

不知道
2023-09-01 17:21:102

河南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剪纸、捏面人、吹糖人、画糖画、绣花鞋、民俗演艺、说评书、敲大鼓、
2023-09-01 17:21:193

极具特色的河南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河南是历史名城,在河南的饮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的其他地方特色美食。中国八大菜系中豫菜正是出自河南,河南的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和传统的烹调技艺。下面的河南文化为你带来极具特色的河南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从夏、商至北宋,许多朝代均建都河南,西有"九朝古都"洛阳,中有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五次为都的郑州,东有“七朝古都”开封。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不仅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还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财富。豫菜就是其中之一。 1、在河南省郑州市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早期使用的炊具,新密打虎亭的汉墓壁画中,有形象逼真的烹鱼、煮肉、杀鸡、宰鹅等图像,我国烹调的始祖-伊尹就出生在河南,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宴会“钧台之享"即在河南举行。自周朝饮食制度已初步形成,到了”会寰宇之异味,悉在庖厨"的北宋时期,河南菜已发展成为色、香、味、形、皿五性俱全,具有宫庭风味之豫菜体系,以后豫菜逐渐传播到省外,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西安、济南、兰州、昆明、哈尔滨等城市,均开设有豫菜饭庄。 2、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河南的厨师们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在选料上,如“鲤吃一尺,鲫吃八寸”,“鸡吃谷熟,鱼吃十”,“鞭杆鳝鱼、马蹄鳖,每年吃在三四月”。在刀工上,豫菜有“切必整齐,片必均匀,解必过半,斩而不乱”的传统技艺,豫菜的厨切与众不同,它具有“前切后剁中间片,切背砸泥把捣蒜”一切多能的功用。另外,豫菜有长年配头,有大配头与小配头,素有看配头下菜的传统习惯。 3、“唱戏的腔,做菜的汤”,这是河南的一句土话,它说明豫菜对于制汤是非常讲究的,豫菜在制汤上,分头汤、白汤、毛汤、清汤,制汤的原料,必须"两洗,两下锅,两次撇沫"。遇到需要高级清汤时,还要另加原料,进行套和追,使其达到:清则见底,浓则浮白,味道清醇,浓厚挂唇。 豫菜的烹调方法,共有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葱椒炝和凹,独树一帜。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炒三不粘”、“桂花皮丝”、“糖醋鲤鱼”等,这些历史悠久的豫菜名菜,至今仍名扬遐迩,为中外人士所赞扬。
2023-09-01 17:21:401

帮我搜索作文河南传统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杜牧写的诗大家一定都会背吧?清明节了,应该去坟前向各位前辈去祭拜,这都是我们晚辈的礼节嘛.星期六下午就出发向.妈妈、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买好了祭拜的食物准备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这座山说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说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这一座山看起来斜面很斜.虽然说每年来这里一次,但是感觉上并不是很陌生.我们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坟墓,仔细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个五角心,上面的颜色已经淡化了.后来我问奶奶才清楚了,原来这代表曾经为国家捐躯过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许多的时间在这里耗,所以这个梦想只好作为泡影.到了,终于到了.我们摆好了祭拜的仪式,开始烧黄纸等扫墓必备的.我拜好之后就开始在附近逗留,这附近有好多的茶叶,嫩嫩的,绿绿的,虽然说旁边有许多的坟墓不景气,可是,加上这春天的鸟叫声很茶叶的清香,好象旁边是隐身的.我只顾自己差一点被他们落下.到了最后的一站的时候,大家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我们来的目标也渐渐好象不是在扫墓,而是在采茶叶(希望在天堂的前辈们不要生气.),我们采了满满的一戴子茶叶,看这茶叶,我似乎可以看到这茶叶被我们处理过的味道了.这次去扫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浅.
2023-09-01 17:22:002

河南孕育出的什么,于2021年

河南孕育出的什么,于2021年如下: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河南,史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元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之一。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以及郑州(夏商郑管韩五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河南在国务院颁布的109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占据了8个,居全国第一。夏代在偃师二里头(今河南洛阳偃师)建都,后迁都阳城(今河南郑州洛阳登封)。后迁都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商代在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建都,后来迁到“殷”(安阳),以后许多朝代在洛阳建都。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在远古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中国黄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就有再不同历史时期多种形式的文化发源和发展,现考古发掘出的有裴李岗文化,和贾湖文化。扩展资料: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2023-09-01 17:22:221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

一、关于河南的文化,历史 关于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分析 汤淑君(河南博物院) -------------------------------------------------------------------------------- 编者按: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鉴 史、育人、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其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在此我们选登了部分汤淑君从专家的角度对河南历史的探讨。 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我 们也对汤淑君表示感谢。 河南是个文物大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河南境内已明确的各类文物点有28168处,每个乡镇都有分部。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96处之多,在全国各省市中占居第二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14处。世界文化遗产一处。 特别是河南人文荟萃,造就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象黄帝、伏羲、老子、李白、杜甫、李商隐、岳飞这些名人志士都在河南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留下的大量的遗迹遗物等,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鉴史、可以育人,可以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中,其现实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但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为河南经济建设服务,并运用文物来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河南形象,让河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河南。本文拟谈几点看法。 一、对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再认识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形成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见了故物,如见其人",说明了实物表现的历史、文化与感情,是文字的记载不能代替的。 这些文化资源,能够流传下来的,一些是有形的,一些是无形的,它们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是一种精神,可激励人、感染人。我们今天抢救保护文物,是为了服务于人,以达到"观今鉴古"、"古为今用"的现实目的。 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在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张衡的地动仪、杜诗的水排、张仲景的方剂法、李诫的《营造法式》等,对今仍有借鉴的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已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中各族人民的共同旗帜。也是维系国家团结的重要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抵御外来的侵略,还是在和平年代中进行经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爱国主义等思想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史册,不仅昭示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的事实。而且还展现了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好河山,无数英雄儿女英勇捐躯捍卫疆土的可歌可泣的史实。 这面旗帜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使我们的国家永远自强、自力。如民族英雄岳飞,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很多民族英雄中的一员,是南宋王朝最杰出的一名爱国将领。 从开始从军,到三十九岁被害身亡,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抗金的斗争中。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都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上进的民族精神。 汤阴县岳飞纪念馆,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人,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他们在介绍展示名人的同时,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文物,配备辅助陈列,通过文字、图片来丰富内容,使前来参观学习的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群众经过潜移默化,使祖国、民族的观念不断得以加强。 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逐渐加深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在其他地方体会不到的,也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现岳飞纪念馆与当地学校、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联系,被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命名为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是文明的窗口,发挥着教育人民、启发人民爱国思想的作用。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传说时代,他是人,也是神。直到今天,黄帝的伟大业绩,仍斑斑可见,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他开创的宏伟业绩彪炳青史。千百年来对黄帝的奉祀不断,在今河南新郑、新密、灵宝等地留有黄帝时期大量的遗迹、遗物。 因此,黄帝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今天祭祀黄帝,就是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进祖国统一"的原则为主旨的,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新郑、新密、灵宝等地,相传农历二月初九为黄帝诞辰,每到此时,不仅附近的群众自发举行祭祀活动,远自山西、陕西、湖北等地游客也络绎不绝。并有来自海外寻根问祖、缅怀圣德、领略黄帝文化精髓的。 它不仅促进了对外文化的交流,使我们的文物古迹向世人展示其迷人的风采,而且更能吸引大批的外国人来华参观游览。为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对河南省的了解,促进。 二、文化资源包括什么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我们耳熟能详;孕育出的名人和大家——李耳、庄子、商鞅、张衡、张仲景、韩愈、岳飞等,一个个英名赫赫、如雷贯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分别是洛阳、开封和安阳……这是河南的“古代文明”,正所谓“一部河南文明史,半部中国文明史”。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灿烂的文化需要发展、需要传承创新。 为此,河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三、请介绍河南人文,地理,资源 河南省位于祖国中东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对于广大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对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蕴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丰富精深,风貌珍贵独特。 河南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 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堪称"国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6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中的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都在河南,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南阳、商丘、浚县等。郑州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少林寺、巩义宋皇陵、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偃师玄奘故里、开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阳殷墟、羑里城(《周易》发源地)、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函谷关、南阳武侯祠、张衡墓、医圣祠、商丘阏伯台(火的发源地)、燧人氏墓、花木兰祠、淮阳太昊陵等大量名胜古迹,都是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著名旅游景观。省会郑州和洛阳、开封等古都,现在都有新的景点出现。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启用的,不仅馆藏丰富,而且建筑宏伟独特,许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这里向旅游者展示。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的洛阳龙门石窟的周围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开封清明上河园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再现,旅游者置身其间,能够一览千年古都的繁华街市和风俗民情。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其中,包括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河南还堪称是中国功夫的故乡,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之根--陈氏太极拳的故乡。因此我们说,探文化源,寻姓氏根,已成为近年来河南旅游活动中的"重头戏"。 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黄河流经河南700多公里,其间从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门峡水库的碧波荡漾,又有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更有开封高出地面14米的"悬河"奇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宽3公里,长132公里,出现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 近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郑州嵩山、洛阳龙门、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济源王屋山、鲁山石人山、林州林虑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之近几年陆续开辟、推出的新乡八里沟、嵩县白云山、焦作青龙峡等名山秀水,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二十多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0多万人次,旅游创汇1.46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6300多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09.13亿元。目前,河南省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1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关林、白马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包公祠等21个国家AAAA级景区。全省有星级酒店和旅游涉外饭店33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15家,三星级酒店113家。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航机场每周有800多个航班往返全国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门和台北。郑州新郑机场的飞行区等级为4E级,是内陆地区的一流航空港,已批准为国际机场。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把省会郑州与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四朝古都安阳、曹魏古都许昌紧密相连,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构,郑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大都在50~100分钟之间。以郑州、洛阳、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连接京广、陇海、焦柳、京九四大铁路干线,郑州火车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车通向全国各地。 四、请介绍河南人文,地理,资源 河南省位于祖国中东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称。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 对于广大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对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蕴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丰富精深,风貌珍贵独特。 河南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8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 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名胜古迹。 堪称"国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6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中的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都在河南,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南阳、商丘、浚县等。 郑州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少林寺、巩义宋皇陵、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偃师玄奘故里、开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阳殷墟、羑里城(《周易》发源地)、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函谷关、南阳武侯祠、张衡墓、医圣祠、商丘阏伯台(火的发源地)、燧人氏墓、花木兰祠、淮阳太昊陵等大量名胜古迹,都是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著名旅游景观。省会郑州和洛阳、开封等古都,现在都有新的景点出现。 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启用的,不仅馆藏丰富,而且建筑宏伟独特,许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这里向旅游者展示。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的洛阳龙门石窟的周围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 开封清明上河园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再现,旅游者置身其间,能够一览千年古都的繁华街市和风俗民情。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 其中,包括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 河南还堪称是中国功夫的故乡,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之根--陈氏太极拳的故乡。因此我们说,探文化源,寻姓氏根,已成为近年来河南旅游活动中的"重头戏"。 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黄河流经河南700多公里,其间从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门峡水库的碧波荡漾,又有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更有开封高出地面14米的"悬河"奇观。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宽3公里,长132公里,出现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 近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 "郑州嵩山、洛阳龙门、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济源王屋山、鲁山石人山、林州林虑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之近几年陆续开辟、推出的新乡八里沟、嵩县白云山、焦作青龙峡等名山秀水,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二十多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40多万人次,旅游创汇1.46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6300多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09.13亿元。目前,河南省有郑州、洛阳、开封、濮阳、济源、登封等1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关林、白马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包公祠等21个国家AAAA级景区。 全省有星级酒店和旅游涉外饭店33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15家,三星级酒店113家。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航机场每周有800多个航班往返全国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门和台北。 郑州新郑机场的飞行区等级为4E级,是内陆地区的一流航空港,已批准为国际机场。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把省会郑州与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四朝古都安阳、曹魏古都许昌紧密相连,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构,郑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大都在50~100分钟之间。 以郑州、洛阳、商丘为枢纽的铁路交通网连接京广、陇海、焦柳、京九四大铁路干线,郑州火车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车通向全国各地。 五、河南有哪些旅游资源 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1、南召猿人 :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 :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 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 :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 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7、黄帝故里: 河南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头文化: 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 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 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 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要在安阳建设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11、白马寺: 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龙门石窟 12、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 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产物。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3、少林寺: 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佛教传入中国后,少林僧人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禅宗。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迅速地传向全国各地及周边的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对中国历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少林武术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术之大成,总结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经、铁布衫等700多种武术绝技,并对其它武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仅从少林拳派生出的拳术就有四五十种。 少林的积极入 少林寺 世使它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少 林也因承担社会责任而成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武术也因此广播四方并在实战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少林的与时俱进、开放和积极入世,使它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在历经磨难后的今天,禅宗和少林武术依然生机无限。 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将互联网、营销学等现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14、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 现存的中岳庙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5、嵩阳书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大儒曾在这里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写的。 这里在洛阳附近,二程在这一带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创立了以后影响中国800年的理学。 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北宋时称应天府)睢阳区,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说的就是应天书院。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求学于此,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17、登封观星台: 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今天,我们国家正。 六、河南自然资源有哪些 土地资源:河南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其中耕地面积7179.2万公顷。地势基本上是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在全省面积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和多咱经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矿产资源: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含亚矿种为157种);探明储量的73种(含亚矿种为81种);已开发利用的85种(含亚矿种为11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8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其中,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居第1位,铸型用砂岩、耐火粘土、蓝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岩居第2位,镁、钨、铼、镓、铁矾土、水泥用大理岩居第3位,铝土矿、石墨、玻璃用石英岩居第4位,锂、铯、电石用灰岩、岩棉用玄武岩、玉石居第5位。河南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气居第11位。 水资源:河南横跨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居全国第22位,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 目前,全省已修建水为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农业有效灌溉面积479万公顷。中国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已于2001年度全部竣工。 旅游资源: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少林寺、龙门石窟、龙亭、相国寺、殷墟等历史人文资源响誉海内外,嵩山、云台山、黄河等名山大川纵横。以古(古文化)、河(黄河)、拳(少林寺、太极拳)、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近年来开辟的“三点一线”沿黄之旅,已成为我省旅游精品线路。河南可供观赏、旅游的景区、景点有100多处。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5处,其中国家级的有鸡公山、嵩山、龙门、王屋山和云台山5处,省级的有石人山、环翠峪、黄河游览区等20处。自然保护区23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23-09-01 17:22:421

在历史长河中,河南儿女锻造了哪些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名片”?(两个方面)

历史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 文化 1 仰韶文化 : 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2 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3 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龙门石窟产物。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 少林寺: 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佛教传入中国后,少林僧人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禅宗。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迅速地传向全国各地及周边的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对中国历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武术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术之大成,总结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经、铁布衫等700多种武术绝技,并对其它武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仅从少林拳派生出的拳术就有四五十种. 5 嵩阳书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大儒曾在这里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写的。这里在洛阳附近,二程在这一带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创立了以后影响中国800年的理学。分享到:
2023-09-01 17:22:521

河南有什么风土人情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六千年至公元前约三千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在古代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中国八大古都河南省占据一半,包括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其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朝觐、拜祖的热潮…………。
2023-09-01 17:22:591

为什么河南人 探究河南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随着历史的发展,河南地区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如汉朝时期的洛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和许昌、唐代的开封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发展地。河南人的文化背景主要源自中原文化和华夏文化。中原文化是指在中原地区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地带。而华夏文化则是指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总之,河南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非常丰富和深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自豪,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河南人的文化背景还受到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仁爱”、“诚实”、“正义”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文化则主张“道法自然”,强调自然和自由,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文化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主张“缘起性空”,强调人们应该超越欲望和物质,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河南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商朝时期,河南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文明之一,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如殷墟、商代铜器等都是河南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2023-09-01 17:23:072

河南省有什么民俗文化?

1、小相狮舞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师,是个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庄。该村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的胥靡邑。后因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住宿,取名萧相庄,再后来沿革为小相。2、惠济剪纸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辈,姐妹相互学。3、摸摸会“摸摸会”流传在郑州登封市的一项传统民俗,“会”场位于中岳崇山九龙潭。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夜,人们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一直到第二天还不肯散去。说起"夜摸会",自然有它的来历。据当地人说,过去有不少女子婚后不孕,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性,女人不会生育是极为痛苦的事情,但难以言表。4、超化吹歌河南新密流淌的溱河、洧水,孕育了太多的文明,超化吹歌就是其一。吹歌是中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吹奏乐演奏形式,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5、洛神传说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2023-09-01 17:23:412

河南历史文化

河南的历史文化: 1、神龙文化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 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 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2、汉字文化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 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3、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 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4、农耕文化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 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 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 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 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 5、商业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 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 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 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 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 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 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
2023-09-01 17:24:361

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1、洛阳龙门石窟景区。龙门石窟是洛阳必去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才形成了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如今,景区内仍存有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45个,是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安阳殷墟景区。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除了甲骨文之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都城建筑遗址和青铜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   4、中国大运河河南段。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5、丝绸之路河南段。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其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2023-09-01 17:24:451

河南有何文化标志?

河南标志性文化代表:豫剧起源: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豫东南沙河流域为中心)。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全国(省级一、二团,市级一、二团,县级一、二团等)共有豫剧团300多个,民营豫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国家文化部直接管理收编167个院团。影响: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 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老生(即须生、红脸)唐(玉成)派、唐(喜成)派、刘(忠河)派;小生行当黄(儒秀)派、刘(法印)派、王(素君)派;武生行当流派王(二顺)派;净行李(斯忠)派和丑行牛(得草)派、高(兴旺)派等。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 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9-01 17:24:531

河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

1、新郑黄帝文化: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新郑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聚集中原大地,共同拜祭我们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同根同祖源远流长,和平和睦和谐万方,大力弘扬根亲文化和黄帝文化。2、许昌曹魏文化: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如今,“来到许昌,许君以昌”,成为这座城市的宣传语。曹魏古城、文峰塔、华佗墓……三国文化是许昌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是许昌最大的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宝库。3、河南豫剧文化: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音乐丰富多采,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在各地形成不同的流派,着名的演员有:王玉枝、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等。4、嵩山少林文化: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一个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有多少人曾为少林武术的精湛而倾倒。相传少林武术创始于达摩祖师传易筋、洗髓二经及先天罗汉拳。此后少林寺历代高僧结合中华民族固有的武术技法,发展成名扬中外的少林武术。5、洛阳牡丹文化:洛阳牡丹,有一句诗可形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自古以来便有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牡丹不仅花朵硕大,而且品种繁多,花色多样,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
2023-09-01 17:25:042

介绍河南的传统文化

1、少林武术节。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中的奇葩,国之瑰宝。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 2、古荥龙舞。郑州市邙山市古荥镇的龙舞,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龙灯节,方圆几百里的百姓都涌向古荥看龙舞,据说清乾隆、光绪二帝都曾亲临古荥看龙舞。 3、独角兽。流传于新郑一带的独特民间舞蹈。 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刑天舞戚的故事创造的,反映出对不畏强暴的英雄的崇拜。 4、吹歌。流行于新密一带的古典民族器乐艺术。据说源于北魏,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是服务于宫廷贵族阶层的音乐。 5、高跷拉犟驴。流传于登封一带的民间舞蹈。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据传由于登封多山,交通不便,人们多以小毛驴为交通工具,由此便形成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2023-09-01 17:25:251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豫剧、少林功夫、汴绣、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罗山皮影戏。1、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豫西山区则称之为靠山吼,是中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流传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少林功夫:少林是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3、汴绣: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北宋时期汴京刺绣业兴盛,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故《东京梦华录》中有“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之誉。4、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成熟而的独特,采用筛分、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拣剔分级的传统制作工艺,尤其是熟锅中理条的抓条、甩条,再加上三次烘干,使茶叶固有的香气、滋味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了“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特点。5、罗山皮影戏:河南罗山皮影戏系由古代中原影戏逐渐演变形成,其唱腔音乐蕴涵有江淮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唱时真假声转换自如,呈现出高亢明亮、委婉动听的艺术风格。其唱词诙谐幽默,体现出江淮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
2023-09-01 17:25:351

河南有什么民间文化吗?

河南民俗文化如下:1、小相狮舞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师,是个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庄。该村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的胥靡邑。后因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住宿,取名萧相庄,再后来沿革为小相。2、惠济剪纸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辈,姐妹相互学。3、摸摸会“摸摸会”流传在郑州登封市的一项传统民俗,“会”场位于中岳崇山九龙潭。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夜,人们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一直到第二天还不肯散去。说起"夜摸会",自然有它的来历。据当地人说,过去有不少女子婚后不孕,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性,女人不会生育是极为痛苦的事情,但难以言表。4、超化吹歌河南新密流淌的溱河、洧水,孕育了太多的文明,超化吹歌就是其一。吹歌是中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吹奏乐演奏形式,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5、洛神传说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2023-09-01 17:27:161

河南宗教文化:河南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已有上千年,它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历史的长流被人们传承至今。宗教文化在每个民族、每个城市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及保护,而河南省一直是历史中的名城,河南佛教文化也在河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于河南宗教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 河南文化 为你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佛教,在东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信奉出家者,男的称和尚,女者称尼姑,和尚住寺院,尼姑住庵堂。佛教宗派繁多,宋代以后,境内佛教属禅宗的曹洞宗。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境内建有中兴寺(亦称灯禅寺)1座,为佛教传入县境之始。西魏之后,境内佛教发展较快,佛寺修建颇多,至唐朝肃宗、代宗时佛教发展初具规模。据《菩提寺志》碑文记载: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菩提祖师朱智勤在老庄乡杏花山创建菩提寺,时有房舍殿宇200余间,香田700亩,僧人170余名,此后百余年间僧人发展到300余人。唐会昌三至六年(843~846年),武宗旨谕天下“灭佛兴道”,境内香田和从教人员顿减。宋朝建立,佛、道并重,佛教重获生机。金朝时,境内佛教受地方官府限止而趋衰微。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境内佛教振兴,先后修建多座寺院。惠宗至正元年至二十八年(1341~1368年),菩提寺僧德钦重建菩提寺与杨营乡贾庄村的灯禅寺,县城东门内的延寿寺,石佛寺镇洪教寺、马隐寺、三教寺(原称石佛寺),在老庄乡建的园朵寺,四山乡的宝林寺、福胜寺,王岗乡的龙泉寺,枣园乡的复兴寺、孤峰寺等10座佛寺。明代,太祖朱元璋推崇佛教,佛事兴盛。永乐至万历年间(1403~1620年),先后又建老庄乡明月寺,贾宋镇圆通寺、清凉寺,王岗乡广泉寺,张林乡狼冢寺,柳泉铺乡大庄寺,晁陂镇弥陀寺,安字营乡园明寺,二龙乡观音寺、双泉寺,卢医庙乡冢上寺(原名大乘寺),彭营乡隆兴寺、太子寺,石佛寺镇曹营的普门寺,城郊乡的双泉寺等12处15座。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僧宣智禅师重修中兴寺。弘治四年(1491年),重修二龙乡的观音寺。   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四山乡的宝林寺。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安国寺的大佛殿。十三年(1585年),僧秦贵禅师重修马庄乡侯庄寺。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安国寺塔。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菩提寺藏经房。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二龙乡双泉寺。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全县多数寺院无守寺僧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通令全国取消“官给度牒制”,此后佛事活动迅速发展。乾隆二十年(1755年)、光绪三年(1877年),除重修菩提寺和原有其他佛寺外,又新建二龙乡红云寺、白云寺和枣园乡的华严寺。境内历代共建佛寺31座。   其中规模宏大、衣钵相传不绝的有菩提寺、延寿寺、弥陀寺,宝林寺,阳安寺,中兴寺。菩提寺山水风光清幽,建筑雄伟,佛事兴盛,为南阳一带名刹。光绪三十年(1904年),镇平奉南阳知府令,将部分宗教场所改为学堂。除菩提寺和有影响的佛寺予以保留外,余皆被废。民国初期,因战乱兵燹,县内寺院多被毁坏,民国17年(1928年)。19年(1930年),彭禹延倡办自治时亦将一些寺庙改为学校。至镇平解放前夕,全县有佛寺1座,寺房122间,僧侣87人。   建国后,较完整的寺院,仅余菩提寺,时有和尚30人,香田百余亩。1951年,土地改革时,按照国家政策,香田分给当地贫下中农。对寺内和尚,每人留给双份土地,使其自种自养。1953年,寺僧仅有释然芬等10人。1959年,县兴办林场,僧人所耕种的土地划归国有,时僧人年事已高,均转为“非农业户口”国家给予生活费用补贴。   民国8年(1919年),侯庄寺僧人修黄土河、礓石河二桥,接通镇平、邓县道路。义仓清同治十年(1871年),菩提寺设义仓,将丰年余粮和寺僧募化俗众馈赠物资存于寺中,于荒年施舍救济贫民。光绪三年(1877年),农业歉收,曾开仓舍米舍粥。   建学较大佛寺均设有学经班,以培养佛门弟子,开设“读经”或“外经”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菩提寺在寺庄创办“救济小学”(初级小学),民国34年(1945年)春,因日军犯境停办。是年秋,抗战胜利,寺僧创办佛学苑,接受年青和尚和农家子弟入学。
2023-09-01 17:28:081

河南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河南的物质文化遗产有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安阳殷墟景区、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1、洛阳龙门石窟景区龙门石窟是洛阳必去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才形成了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如今,景区内仍存有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45个,是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安阳殷墟景区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除了甲骨文之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都城建筑遗址和青铜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3、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4、中国大运河河南段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5、丝绸之路河南段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其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2023-09-01 17:28:181

河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

1、新郑黄帝文化: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新郑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聚集中原大地,共同拜祭我们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同根同祖源远流长,和平和睦和谐万方,大力弘扬根亲文化和黄帝文化。2、许昌曹魏文化: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如今,“来到许昌,许君以昌”,成为这座城市的宣传语。曹魏古城、文峰塔、华佗墓……三国文化是许昌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是许昌最大的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宝库。3、河南豫剧文化: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音乐丰富多采,唱腔属板腔体。唱词通俗易懂,在各地形成不同的流派,着名的演员有:王玉枝、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等。4、嵩山少林文化: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一个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有多少人曾为少林武术的精湛而倾倒。相传少林武术创始于达摩祖师传易筋、洗髓二经及先天罗汉拳。此后少林寺历代高僧结合中华民族固有的武术技法,发展成名扬中外的少林武术。5、洛阳牡丹文化:洛阳牡丹,有一句诗可形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自古以来便有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牡丹不仅花朵硕大,而且品种繁多,花色多样,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
2023-09-01 17:29:141

河南有什么传统文化

河南作为中原福地,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传统手工汴绣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涵汴绣将传统刺绣与现代装饰画相结合,传承非遗文化
2023-09-01 17:29:265

你知道河南的一些民俗文化有哪些吗?

河南民俗文化如下:1、小相狮舞小相村位于鲁庄镇南部约八华里处,南临登封,西望偃师,是个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庄。该村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的胥靡邑。后因汉丞相萧何曾在此歇马住宿,取名萧相庄,再后来沿革为小相。2、惠济剪纸惠济区剪纸艺术的主格调是喜庆而热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红大绿奇艳无比,最适宜用于装扮春节、灯节、婚礼,以及绣制老虎帽、云雀鞋、花肚兜、枕头、衣边等等。其技艺延续,世代传承,千百年来都是老人教晚辈,姐妹相互学。3、摸摸会“摸摸会”流传在郑州登封市的一项传统民俗,“会”场位于中岳崇山九龙潭。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夜,人们从十里八村纷纷赶来,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一直到第二天还不肯散去。说起"夜摸会",自然有它的来历。据当地人说,过去有不少女子婚后不孕,生儿育女是女人的天性,女人不会生育是极为痛苦的事情,但难以言表。4、超化吹歌河南新密流淌的溱河、洧水,孕育了太多的文明,超化吹歌就是其一。吹歌是中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吹奏乐演奏形式,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超化吹歌大约起源于北朝,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组合的宫廷音乐。5、洛神传说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2023-09-01 17:30:101

独具河南特色的豫剧文化

  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它的起源于中国河南,豫剧是通过河南梆子不断的继承、改革和创新的。豫剧的流传较广,因各地的语音不同,各地人民将各地的语音特色夹杂在豫剧中,形成了不一样的豫剧文化。想更了解河南豫剧吗?下面的 河南文化 为你带来更多内容。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中原地区(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资料证实,特别是相关人员在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和论证,得出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古都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宋代志书《东京梦华录》明确记载,北宋东京开封当时有桑家瓦子、北瓦、次里瓦等,勾栏瓦舍遍布全城,一个勾栏棚可容数千观众之多。当时在开封已经演出了大型杂剧《目连救母》。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已在河南存在。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据20世纪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据艺人相传,河南梆子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历经明、清两代。   民国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的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知名演员有李剑云、阎彩云,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开封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又把豫东调细分为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   这一划分得到广泛认同,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流行于豫东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多用上五音,豫西调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调和沙河调都已经没落,豫东调与豫西调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员,不仅有汉族,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高山族、犹太人等少数族裔。   豫剧根植中原、昂奋勃发的宏大气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高亢激越、简洁明快的唱腔曲调,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语言情趣,不难不涩、南北易懂的中州韵音,质朴无华、宽厚浩然的文化风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众格局等。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   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和生行唐喜成为首的唐派净行李斯忠为首的李派等。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9-01 17:31:031

河南宗教文化:河南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已有上千年,它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历史的长流被人们传承至今。宗教文化在每个民族、每个城市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及保护,而河南省一直是历史中的名城,河南佛教文化也在河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于河南宗教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 河南文化 为你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佛教,在东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信奉出家者,男的称和尚,女者称尼姑,和尚住寺院,尼姑住庵堂。佛教宗派繁多,宋代以后,境内佛教属禅宗的曹洞宗。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境内建有中兴寺(亦称灯禅寺)1座,为佛教传入县境之始。西魏之后,境内佛教发展较快,佛寺修建颇多,至唐朝肃宗、代宗时佛教发展初具规模。据《菩提寺志》碑文记载: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菩提祖师朱智勤在老庄乡杏花山创建菩提寺,时有房舍殿宇200余间,香田700亩,僧人170余名,此后百余年间僧人发展到300余人。唐会昌三至六年(843~846年),武宗旨谕天下“灭佛兴道”,境内香田和从教人员顿减。宋朝建立,佛、道并重,佛教重获生机。金朝时,境内佛教受地方官府限止而趋衰微。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境内佛教振兴,先后修建多座寺院。惠宗至正元年至二十八年(1341~1368年),菩提寺僧德钦重建菩提寺与杨营乡贾庄村的灯禅寺,县城东门内的延寿寺,石佛寺镇洪教寺、马隐寺、三教寺(原称石佛寺),在老庄乡建的园朵寺,四山乡的宝林寺、福胜寺,王岗乡的龙泉寺,枣园乡的复兴寺、孤峰寺等10座佛寺。明代,太祖朱元璋推崇佛教,佛事兴盛。永乐至万历年间(1403~1620年),先后又建老庄乡明月寺,贾宋镇圆通寺、清凉寺,王岗乡广泉寺,张林乡狼冢寺,柳泉铺乡大庄寺,晁陂镇弥陀寺,安字营乡园明寺,二龙乡观音寺、双泉寺,卢医庙乡冢上寺(原名大乘寺),彭营乡隆兴寺、太子寺,石佛寺镇曹营的普门寺,城郊乡的双泉寺等12处15座。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僧宣智禅师重修中兴寺。弘治四年(1491年),重修二龙乡的观音寺。   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四山乡的宝林寺。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安国寺的大佛殿。十三年(1585年),僧秦贵禅师重修马庄乡侯庄寺。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安国寺塔。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菩提寺藏经房。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二龙乡双泉寺。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全县多数寺院无守寺僧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通令全国取消“官给度牒制”,此后佛事活动迅速发展。乾隆二十年(1755年)、光绪三年(1877年),除重修菩提寺和原有其他佛寺外,又新建二龙乡红云寺、白云寺和枣园乡的华严寺。境内历代共建佛寺31座。   其中规模宏大、衣钵相传不绝的有菩提寺、延寿寺、弥陀寺,宝林寺,阳安寺,中兴寺。菩提寺山水风光清幽,建筑雄伟,佛事兴盛,为南阳一带名刹。光绪三十年(1904年),镇平奉南阳知府令,将部分宗教场所改为学堂。除菩提寺和有影响的佛寺予以保留外,余皆被废。民国初期,因战乱兵燹,县内寺院多被毁坏,民国17年(1928年)。19年(1930年),彭禹延倡办自治时亦将一些寺庙改为学校。至镇平解放前夕,全县有佛寺1座,寺房122间,僧侣87人。   建国后,较完整的寺院,仅余菩提寺,时有和尚30人,香田百余亩。1951年,土地改革时,按照国家政策,香田分给当地贫下中农。对寺内和尚,每人留给双份土地,使其自种自养。1953年,寺僧仅有释然芬等10人。1959年,县兴办林场,僧人所耕种的土地划归国有,时僧人年事已高,均转为“非农业户口”国家给予生活费用补贴。   民国8年(1919年),侯庄寺僧人修黄土河、礓石河二桥,接通镇平、邓县道路。义仓清同治十年(1871年),菩提寺设义仓,将丰年余粮和寺僧募化俗众馈赠物资存于寺中,于荒年施舍救济贫民。光绪三年(1877年),农业歉收,曾开仓舍米舍粥。   建学较大佛寺均设有学经班,以培养佛门弟子,开设“读经”或“外经”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菩提寺在寺庄创办“救济小学”(初级小学),民国34年(1945年)春,因日军犯境停办。是年秋,抗战胜利,寺僧创办佛学苑,接受年青和尚和农家子弟入学。
2023-09-01 17:32:111

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化遗产也称为文化资产,是指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文化的保持价值。每个民族以及城市都有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河南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有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那么河南文化遗产有哪些呢? 1、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龙门石窟是洛阳必去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才形成了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如今,景区内仍存有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45个,是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 安阳殷墟景区。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除了甲骨文之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都城建筑遗址和青铜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 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 4、 中国大运河河南段。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5、 丝绸之路河南段。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其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好了,以上就是河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了,不知道你都有去过了吗?据了解,目前新乡潞简王墓、林州红旗渠、开封明清城墙、南阳赊店万里茶道也在申遗,你又看好哪一个呢?
2023-09-01 17:32:301

河南省有哪些著名文化遗产和文物?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只能说一些重要的遗产、古迹。河南古称中州,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物古迹数不胜数,可说是国内文物(包括地上、地下)最丰富的省。最著名的文化遗产,首推三项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嵩山天地之中建筑群(也就是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等的总称)。洛阳和开封名列中国七大古都,现存很多有价值的古迹,比如洛阳的白马寺、东周时期车马坑(天子驾六博物馆)、汉光武帝陵、隋唐城墙遗址、关林等等。开封历经黄河多次泛滥,城市多次被淤泥淹没,现在看到的多是后重建的建筑,不过开封铁塔、繁塔、大相国寺都还是原汁原味。河南的其他地区同样有很多值得一看的东西,比如汤阴的岳飞庙、郑州的商代遗址、大河村遗址、巩义的石窟寺、新郑的黄帝故里、许昌的春秋楼、叶县的明代县衙、内乡县衙、淮阳的太昊陵、南阳武侯祠、汉画像馆等等。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的河南省博物院,馆藏文物十余万件,是了解中原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好去处,非常值得细细观赏。以上只是简单的介绍,希望有所帮助。
2023-09-01 17:3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