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国字开头的成语

2023-05-19 22:02:03
共1条回复
ardim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国字开头的成语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有国字的成语:

倾国倾城、 国士无双、 国色天香、 精忠报国、 天府之国

闭关锁国、 开国元勋、 小国寡民、 共商国是、 富可敌国

国泰民安、 尽忠报国、 周游列国、 祸国殃民、 保家卫国

国计民生、 国将不国、 忧国忧民、 皇亲国戚、 天姿国色

国富民强、 全国一盘棋、 上医医国、 邦国殄瘁、 富国强兵

丧权辱国、 里通外国、 安邦定国、 巾国英雄、 舟中敌国

国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国而忘家 → 家无二主 → 主圣臣良 → 良莠不齐 → 齐镳并驱 → 驱霆策电 →

电闪雷鸣 → 鸣锣喝道 → 道傍苦李 → 李郭仙舟 → 舟中敌国 →

国破家亡 → 亡国之器 → 器宇轩昂 → 昂然自得 → 得意洋洋

国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国耳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国富兵强: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国富民丰: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国将不国: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国无二君: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国无宁日: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包含国字的成语及解释:

爱国如家: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爱国一家: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

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邦国殄瘁: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独立王国: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蠹国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残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害民: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蠹国耗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殃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黼国黻家: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富国彊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富国强民: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富国裕民: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富堪敌国: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同“富可敌国”。

富可敌国: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闭关锁国: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病民蛊国: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病民害国: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朝章国典: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朝章国故: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相关推荐

“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邦国殄瘁[ bāng guó tiǎn cuì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2、人亡邦瘁[ rén wáng bāng cuì ]: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3、本固邦宁[ běn gù bāng níng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4、兴邦立国[ xīng bāng lì guó ]:邦:国家。 建立并振兴国家。5、立国安邦[ lì guó ān bāng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 亦作“立业安邦”。
2023-01-11 02:01:001

邦字开头的成语

邦国殄瘁、邦以民为本
2023-01-11 02:01:052

以邦开头的成语

邦以民为本_成语解释【拼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释义】: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例句】:~,鱼饥费香饵。 ★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2023-01-11 02:01:176

邦开头成语接龙

邦家之光 光彩夺目 目达耳通 通险畅机 机不旋踵 踵事增华 华冠丽服 服牛乘马 马革裹尸 尸居余气气充志骄 骄侈淫虐 虐老兽心 心如火焚 焚林而田 田连阡陌 陌路相逢 逢恶导非非常之谋 谋为不轨 轨物范世 世世代代 代拆代行 行远升高 高视阔步 步线行针针锋相对 对酒当歌 歌舞升平 平地登云 云朝雨暮 暮楚朝秦 秦越肥瘠 瘠人肥己己溺己饥 饥附饱扬 扬名显亲 亲如骨肉 肉食者鄙 鄙俚浅陋 陋巷箪瓢 瓢泼大雨雨条烟叶 叶落归根 根深本固 固步自封 封豨修蛇 蛇珠雀环 环堵萧然 然糠照薪薪桂米珠 珠流璧转 转战千里 里外夹攻 攻玉以石 石赤不夺 夺眶而出 出谋划策策无遗算 算沙抟空 空口无凭 凭城借一 一片丹心 心焦如焚 焚巢荡穴 穴居野处处堂燕鹊 鹊巢鸠主 主客颠倒 倒打一瓦 瓦器蚌盘 盘马弯弓 弓折刀尽 尽美尽善善善从长 长傲饰非 非驴非马 马耳东风 风尘之惊 惊心丧魄 魄荡魂飞
2023-01-11 02:01:542

邦字开头成语有哪些

邦国殄瘁,邦家之光,邦以民为本
2023-01-11 02:02:023

邦字打头的成语接龙

邦家之光 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 光彩夺目 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睹景伤情 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
2023-01-11 02:02:133

邦的成语

兴国安邦
2023-01-11 02:02:249

邦可以组什么成语

邦国殄瘁,经邦论道,安邦定国,礼仪之邦,济世安邦
2023-01-11 02:02:524

邦国殄瘁字开头成语

邦国殄瘁 殄。 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通“殚”:病,竭尽心力。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单忧极瘁 指极尽忧虑辛劳之苦。 身心交瘁 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为革命。 心力交瘁 交所有含瘁的成语,死而后已 指勤勤恳恳,为人民奋斗终身,绝;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瘁,竭尽心力:鞠躬尽瘁:尽。 人亡邦瘁 指贤者不在位:一齐,同时。单:疲劳,国家因而衰败
2023-01-11 02:03:051

邦国殄瘁开头成语接龙

所有含瘁的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身心交瘁 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 心力交瘁 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单忧极瘁 指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人亡邦瘁 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2023-01-11 02:03:141

国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导语:国,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国字开头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带有国字的成语: 倾国倾城、 国士无双、 国色天香、 精忠报国、 天府之国 闭关锁国、 开国元勋、 小国寡民、 共商国是、 富可敌国 国泰民安、 尽忠报国、 周游列国、 祸国殃民、 保家卫国 国计民生、 国将不国、 忧国忧民、 皇亲国戚、 天姿国色 国富民强、 全国一盘棋、 上医医国、 邦国殄瘁、 富国强兵 丧权辱国、 里通外国、 安邦定国、 巾国英雄、 舟中敌国 国字开头的 成语接龙 : 国而忘家 → 家无二主 → 主圣臣良 → 良莠不齐 → 齐镳并驱 → 驱霆策电 → 电闪雷鸣 → 鸣锣喝道 → 道傍苦李 → 李郭仙舟 → 舟中敌国 → 国破家亡 → 亡国之器 → 器宇轩昂 → 昂然自得 → 得意洋洋 国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国耳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国富兵强: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国富民丰: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国将不国: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国无二君: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国无宁日: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包含国字的成语及解释: 爱国如家: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爱国一家: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 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邦国殄瘁: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独立王国: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蠹国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残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害民: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蠹国耗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殃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黼国黻家: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富国彊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富国强民: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富国裕民: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富堪敌国: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同“富可敌国”。 富可敌国: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闭关锁国: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病民蛊国: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病民害国: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朝章国典: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朝章国故: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2023-01-11 02:03:261

一字开头成语

一蹴而就 一马当先 一丝不苟 一劳永逸 一心一意 一筹莫展 一暴十寒 一言九鼎 一本正经 一丘之貉 一如既往 一帆风顺 一鸣惊人 一衣带水 一文不名 一泻千里 一见如故 一视同仁 一张一弛 一挥而就 一鼓作气 一叶知秋 一诺千金 一曝十寒 一气呵成 一石二鸟 一碧万顷 一尘不染 一举两得 一五一十 一无是处 一元复始 一往无前 一箭双雕 一马平川 一日三秋 一孔之见 一览无余 一叶障目 一念之差 一龙一猪 一以贯之 一语中的 一望无际 一毛不拔 一见钟情 一成不变 一针见血 一蹶不振 一目了然 一意孤行 一牛吼地 一语双关 一知半解 一落千丈 一枕黄粱 一应俱全 一团和气 一傅众咻 一拥而上 一无所有 一字千金 一日千里 一事无成 一刻千金 一目十行 一反既往 一厢情愿 一抔黄土 一脉相承 一塌糊涂 一拍即合 一唱一和 一触即发 一败涂地 一窍不通 一鳞半爪 一见倾心 一哄而散 一往情深 一览无遗 一穷二白 一掷千金 一贫如洗 一夫当关 一步登天 一语破的 一模一样 一无所获 一言难尽 一望无垠 一清二白 一苇可航 一文不值 一颦一笑 一波三折 一饭千金 一干二净 一举成名 一刀两断 一言为定 一唱三叹 一手遮天 一柱擎天 一本万利 一锤定音 一板三眼 一表人才 一发千钧 一吐为快 一片冰心 一瓣心香 一秉虔诚 一笔勾销 一飞冲天 一扫而光 一言不发 一概而论 一朝一夕 一年一度 一分为二 一路顺风 一斑窥豹 一字之师 一网打尽 一把死拿 一梦华胥 一木难支 一琴一鹤 一反常态 一了百了 一板一眼 一相情愿 一清二楚 一狐之腋 一决雌雄 一时三刻 一席之地 一生一世 一牛鸣地 一呼百应 一家之言 一草一木 一蹴而成 一年半载 一牛九锁 一床两好 一病不起 一日三省 一丝不挂 一笑置之 一无所知 一差二错 一命呜呼 一技之长 一谦四益 一笑倾城 一来二去 一臂之力 一点一滴
2023-01-11 02:03:342

本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包含有“本”字的成语』“本”字开头的成语:(共12则) [b] 本固邦宁 本来面目 本末倒置 本末源流 本同末离 本同末异 本相毕露 本乡本土 本小利微 本性难移 本支百世 本枝百世 第二个字是“本”的成语:(共55则) [b] 报本反始 变本加厉 背本就末 背本趋末 拔本塞原 拔本塞源 [c] 崇本抑末 [d] 德本财末 端本澄源 大本大宗 敦本务实 端本正源 [f] 返本朝元 返本还元 返本还原 返本还源 [j] 降本流末 将本求财 将本求利 积本求原 极本穷源 进本退末 谨本详始 捐本逐末 [k] 枯本竭源 [l] 离本趣末 离本依末 离本徼末 [m] 木本水源 [q] 去本就末 强本节用 去本趋末 弃本求末 强本弱末 强本弱支 强本弱枝 弃本逐末 [r] 弱本强末 [s] 舍本求末 舍本逐末 损本逐末 [t] 探本穷源 推本溯源 [w] 务本抑末 [x] 小本经营 [y] 依本画葫芦 一本万利 一本正经 [z] 正本澄源 整本大套 张本继末 正本清源 追本穷源 追本溯源 照本宣科 第三个字是“本”的成语:(共8则) [b] 本乡本土 [d] 当行本色 [g] 根深本固 [j] 绝其本根 [k]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t]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y] 英雄本色 “本”字结尾的成语:(共24则) [b] 不惜工本 邦以民为本 秉要执本 [c]慈悲为本 除恶务本 [d] 掂梢折本 [h] 还元返本 还原反本 [j] 汲古阁本 积基树本 [m] 木落归本 [q] 弃末反本 弃末返本 去末归本 清源正本 强枝弱本 [s] 深根固本 [x] 寻源讨本 [z] 枝大于本 正经八本 逐末弃本 逐末舍本 逐末忘本 枝源派本 “本”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共8则) [j]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l]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s]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三句不离本行 三句话不离本行 [w]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23-01-11 02:03:432

人民开头的成语

【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民安物阜】阜:多。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民不安枕】安:安稳。人民不能安心睡觉。形容生活极不稳定。【民变蜂起】蜂起:如群蜂飞舞一般。旧指人民反抗斗争蜂拥而起。【民不堪命】堪:忍受;命:命令。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民不畏威】畏:害怕;威:威胁。人民不害怕威胁。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民淳俗厚】民风质朴敦厚。【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民贵君轻】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民膏民脂】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民和年丰】百姓安居,年成很好。【民和年稔】犹言民乐年丰。【民困国贫】人民困苦,国家贫穷。【民康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民力凋敝】凋敝:破落,衰败。人民生活穷困。【民力凋弊】人民生活穷困。【民力雕弊】雕弊:困苦,衰败。社会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困苦。【民疲师老】民:民众;疲:疲乏;师:军队;老:衰竭。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民穷财尽】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民穷财匮】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民穷国困】百姓穷困,国家困难。【民情土俗】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民情物理】人情事理。【民生凋敝】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民生国计】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民生涂炭】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民生在勤】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民为邦本】邦:国家。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民惟邦本】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民无噍类】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民心不一】老百姓思想不一致。【民心不壹】人民的心意不一致。【民心无常】常:长久。百姓的思想没有经久不变的。指民心将随着政治的清明与昏暗发生变化。【民熙物阜】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民殷财阜】殷:殷实,富足;阜:丰富。民众富足,物产丰饶。【民有菜色】菜色:饥饿的脸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民怨沸腾】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民殷国富】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民怨神怒】百姓怨恨,天神愤怒。形容作恶太甚,引进极大愤怒。【民怨盈涂】怨:怨恨;涂:通“途”;盈涂:充满道路。人民的怨恨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的怨恨情绪非常大。【民贼独夫】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民脂民膏】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静rui
2023-01-11 02:03:511

有一个成语叫推兄倒什么

2023-01-11 02:03:574

品的成语有哪些?

以下整理了品学兼优、中正九品、一品白衫等含“品”的成语29个,其中“品”开头的成语13个,“品”结尾的成语6个,“品”在中间的成语10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品”开头的成语1、品学兼优[pǐn xué jiān yōu]【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示例】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2、品头论足[pǐn tóu lùn zú]【解释】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出处】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示例】我们都应当投身到四化建设中大干一场,不应当站在一边品头论足,徘徊观望。3、品箫弄笛[pǐn xiāo nòng dí]【解释】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示例】她嫁了个会品箫弄笛的男人。4、品竹弹丝[pǐn zhú tán sī]【解释】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示例】不过十二三岁,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5、品竹调丝[pǐn zhú tiáo sī]【解释】泛指吹弹管弦乐器。【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品竹调丝,称商换羽。”【示例】安得海是个阉人,要娈童妙女何用?我却不解。品竹调丝,悠扬不绝。 ——蔡东蕃《清史演义》第七十七回6、品头题足[pǐn tóu tí zú]【解释】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示例】大家都赞他国色天香,是苏小小关盼盼一流人物。品头题足,闹了一时。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一回7、品竹调弦[pǐn zhú diào xián]【解释】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原来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8、品头评足[pǐn tóu píng zú]【解释】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出处】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太度,评头品足,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9、品而第之[pǐn ér dì zhī]【解释】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10、品评卓逸[pǐn píng zhuó yì]【解释】品:辨别;评:评议;卓:高明;逸:超出一般。【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11、品目繁多[pǐn mù fán duō]【解释】品目:物品的名目、种类,也作等第讲。名目种类很多。【出处】《宋书·恩幸传》:“品目繁多,随事俯仰,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一品无贱族"者也。”【示例】至大银钞始行,品目繁多,民犹未悟,而又兼行铜钱,虑有相妨。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12、品德文章[pǐn dé wén zhāng]【解释】指学问和品德。【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至于品德文章,令郎自有家传。”13、品貌非凡[pǐn mào fēi fán]【解释】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将来是要一定发达的。”【示例】那仲熊生得虎头燕额,颧方耳大,面如冠玉,唇若涂抹,使两口旋风雁翎刀,端的品貌非凡,人材出众。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回“品”结尾的成语1、中正九品[zhōng zhèng jiǔ pǐn]【解释】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出处】《晋书·刘毅传》:“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2、拳头产品[quán tóu chǎn pǐn]【解释】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示例】我们企业的拳头产品在国际上久负盛名。3、高官极品[gāo guān jí pǐn]【解释】官位居最高等。【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五回:“虽高官极品,不能一日养亲,亦有何味。”4、无上上品[wú shàng shàng pǐn]【解释】指物品中最佳的。【出处】明·张三丰《大道论》上篇:“隐显度世,以待天符。白日飞升,不露圭角。此方为无上上品真人,历万劫而不坏者也。”【示例】这出唱过,又看了陆素兰的《舞盘》、金漱芳的《题曲》、李玉林的《偷诗》,都是无上上品,香艳绝伦。 ——清·陈森《品花宝鉴》第六回5、姚黄魏品[yáo huáng wèi pǐn]【解释】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同“姚黄魏紫”。【出处】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6、位居极品[wèi jū jí pǐn]【解释】极:顶点。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泛指身为重臣,官位很高。【示例】作为位居极品的人,你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品”在中间的成语1、一品白衫[yī pǐn bái shān]【解释】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指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着白衫。2、调丝品竹[tiáo sī pǐn zhú]【解释】指吹弹乐器。【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假骏》:“自家鲍四娘,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策追锋,还推老手。”【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旁边五六个标致青衣,调丝品竹,按板而歌。”3、九品中正[jiǔ pǐn zhōng zhèng]【解释】指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维护世族特权的官吏选拔制度。代指等级制度。【出处】《晋书·刘毅传》:“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示例】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察差第之乎? ——清·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4、甄才品能[zhēn cái pǐn néng]【解释】指甄别、品评才能。【出处】《南齐书·郁林王纪》:“东西二省府国,长屯所积,财单禄寡,良以矜怀。选部可甄才品能,推校年月,邦守邑丞,随宜量处,以贫为先。”5、评头品足[píng tóu pǐn zú]【解释】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出处】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太度,评头品足,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示例】你应该多干点实事,不要总评头品足。6、众品交荐[zhòng kǒu jiāo jiàn]【解释】许多人一致推荐。【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二回:“玄宗见众口交荐李白之才,便传旨赐李白五品冠带朝见。”7、入品用荫[rù pǐn yòng yīn]【解释】品:指官级;荫:封建官僚的子孙以先代官级而受封。指继承先辈的官爵。【出处】《大宋宣和遗事》前集:“功过注授,加官差遣,入品用荫,如命官法。”8、百品千条[bǎi pǐn qiān tiáo]【解释】指繁多的名目。【出处】《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订出雄雉头、鹤氅、白鹭浚倨非酰薷辞钜选!
2023-01-11 02:04:102

爸字的成语

  带爸字的成语  “爸”是口语称谓,而口语一般是不入成语的,只有书面语才能进入成语.  子承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章父荐屦:  有是父必有是子:  顽父嚚母: 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田父之获: 田父:农夫;获:得到。指不费力气而轻易得到的好处  田父野老: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田父野叟: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知子莫若父: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子为父隐: 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子孝父慈: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无父无君: 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为民父母: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田父献曝: 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田父之功: 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认仇作父: 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同“认贼作父”。  认敌作父: 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同“认贼作父”。  认贼为父: 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同“认贼作父”。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夸父追日: 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  谷父蚕母: 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  干父之蛊: 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父债子还: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父为子隐: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父母之邦: 指祖国。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母恩勤: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父析子荷: 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共找到40个带父的成语,还包含带父字的成语大全,以父字开头的成语大全;相关查询:父的意思
2023-01-11 02:04:201

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邦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邦国殄瘁、邦以民为本、邦家之光
2023-01-11 02:04:292

“候”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邦字开头的成语如下:邦家之光、邦国殄瘁、邦以民为本。1、邦家之光读音:[bāng jiā zhī guāng]解释:指国家的光荣。出处:《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翻译: 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2、邦国殄瘁读音:[bāng guó tiǎn cuì]解释: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出处:《诗经·大雅·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翻译:身系国家安危贤人死亡了,国事危殆。3、邦以民为本读音:[bāng yǐ mín wéi běn]解释: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存在需要人民的支持。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翻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才会安宁太平。扩展资料:邦字:读音:[bāng]部首:阝五笔:DTBH笔顺:一 一 一ノフ丨笔画:6解释:1、名词,古代诸侯封国的称呼,国都,大城镇。2、动词,封,分封3、姓氏相关组词:盟邦、番邦、邦联、邻邦、邦交、联邦、异邦、友邦、乡邦、邦礼、邦瑞、邦硬、邦比、邦统。姓氏: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原来名列第五百八十一位,邦氏族人多以代郡、南阳为郡望。今江西省的丰城市,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邦别镇,江苏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唐河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崇安区、晋江市,台湾省的台北县、新竹县、高雄县、台东县、花莲县等地等地,均有邦氏族人分布。
2023-01-11 02:04:372

经开头的成语接龙

经邦纬国 → 国仇家恨→ 恨海难填→ 填街塞巷→ 巷议街谈→ 谈不容口→ 口碑载道
2023-01-11 02:04:492

带投入字的成语

投鼠忌器、病急乱投医、投机取巧、举手投足、臭味相投、情投意合、自投罗网、投其所好、投石问路、投梭之拒、投杼之疑、
2023-01-11 02:05:003

臂开头成语接龙

失之交臂、袒胸露臂、一臂之力、三头六臂、左膀右臂、振臂一呼、交臂历指、螳臂自雄、螳臂挡车、鼠肝虫臂、折臂三公、掉臂不顾、啮臂之盟、攘臂嗔目、袒臂挥拳、螳臂当辕、攘臂而起、揎腕攘臂、交臂相失、揎拳攘臂、举首奋臂、捋臂揎拳、搤臂啮指、亲知把臂、奋臂一呼、割臂盟公、臂有四肘、断臂燃身、绛纱系臂、撩衣奋臂
2023-01-11 02:05:152

含数字的成语

九牛一毛
2023-01-11 02:05:2610

过开头的成语接龙

过而能改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过河卒子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过化存神 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过江之鲫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2023-01-11 02:06:004

君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君无戏言,
2023-01-11 02:06:152

艳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艳丽夺目+目中无人+人间地狱=狱中逃生 → 生搬硬套 → 套头裹脑 → 脑瓜不灵 → 灵丹妙药 → 药到病除 → 除暴安良 → 良辰吉日 → 日薄桑榆 → 榆次之辱 → 辱国丧师 → 师不宿饱 → 饱谙经史 → 史不绝书 → 书不尽意 → 意出象外 → 外感内伤 → 伤财劳众 → 众川赴海 → 海波不惊 → 惊才风逸 → 逸尘断鞅 → 鞅鞅不乐 → 乐不极盘 → 盘根错节 → 节哀顺变 → 变本加厉 → 厉兵秣马 → 马尘不及 → 及第成名 → 名标青史 → 史策丹心 → 心谤腹非 → 非誉交争 → 争长黄池 → 池鱼林木 → 木本水源 → 源清流净 → 净几明窗 → 窗间过马 → 马迟枚疾 → 疾不可为 → 为德不卒 → 卒极之事 → 事半功百 → 百态横生 → 生别死离 → 离本徼末 → 末大不掉 → 掉臂不顾 → 顾彼忌此 → 此唱彼和 → 和蔼可亲 → 亲不隔疏 → 疏不间亲 → 亲操井臼 → 臼杵之交 → 交臂历指 → 指不胜屈 → 屈鄙行鲜 → 鲜有其比 → 比比划划 → 划地为牢 → 牢不可拔 → 拔本塞源 → 源清流清 → 清跸传道 → 道傍苦李 → 李白桃红 → 红白喜事 → 事半功倍 → 倍称之息 → 息兵罢战 → 战不旋踵 → 踵迹相接 → 接耳交头 → 头白齿豁 → 豁达大度 → 度量宏大 → 大败而逃 → 逃避现实 → 实报实销 → 销毁骨立 → 立场不稳 → 稳步前进 → 进本退末 → 末节细行 → 行家里手 → 手不辍卷 → 卷帙浩繁 → 繁称博引 → 引车卖浆 → 浆酒霍肉 → 肉薄骨并 → 并存不悖 → 悖逆不轨 → 轨物范世 → 世代书香 → 香草美人 → 人不自安 → 安安合适 → 适材适所 → 所当无敌 → 敌变我变 → 变动不居 → 居安虑危 → 危辞耸听 → 听谗惑乱 → 乱蝶狂蜂 → 蜂虿有毒 → 毒赋剩敛 → 敛锷韬光 → 光采夺目 → 目别汇分 → 分浅缘薄 → 薄唇轻言 → 言必有中 → 中风狂走 → 走骨行尸 → 尸骨未寒 → 寒蝉僵鸟 → 鸟钞求饱 → 饱谙世故 → 故步不离 → 离本趣末 → 末路穷途 → 途穷日暮 → 暮楚朝秦 → 秦关百二 → 二八佳人 → 人才辈出 → 出榜安民 → 民胞物与 → 与人无争 → 争长竞短 → 短兵接战 → 战火纷飞 → 飞必冲天 → 天宝当年 → 年方弱冠 → 冠屦倒施 → 施不望报 → 报本反始 → 始料所及 → 及锋而试 → 试才录用 → 用兵如神 → 神安气定 → 定乱扶衰 → 衰草寒烟 → 烟波钓徒 → 徒陈空文 → 文炳雕龙 → 龙标夺归 → 归根到底 → 底里深情 → 情不可却 → 却病延年 → 年丰时稔 → 稔恶藏奸 → 奸臣当道 → 道傍之筑 → 筑舍道傍 → 傍观必审 → 审几度势 → 势不得已 → 已陈刍狗 → 狗傍人势 → 势不俱栖 → 栖冲业简 → 简单明了 → 了不长进 → 进谗害贤 → 贤才君子 → 子不语怪 → 怪诞不经 → 经纶济世 → 世代相传 → 传柄移藉 → 藉草枕块 → 块儿八毛 → 毛宝放龟 → 龟鹤遐寿 → 寿比南山 → 山包海容 → 容当后议 → 议不反顾 → 顾彼失此 → 此动彼应 → 应变将略 → 略不世出 → 出尘不染 → 染苍染黄 → 黄尘清水 → 水碧山青 → 青出于蓝 → 蓝田出玉 → 玉惨花愁 → 愁肠百结 → 结不解缘 → 缘波讨源 → 源深流长 → 长安少年 → 年复一年 → 年富力强 → 强嘴拗舌 → 舌敝唇焦 → 焦熬投石 → 石沉海底 → 底死谩生 → 生不逢时 → 时变是守 → 守常不变 → 变风改俗 → 俗不可医 → 医时救弊 → 弊车羸马 → 马齿加长 → 长才短驭 → 驭凤骖鹤 → 鹤背扬州 → 州官放火 → 火传穷薪 → 薪传有自 → 自拔来归 → 归华别业 → 业精于勤 → 勤兵黩武 → 武不善作 → 作壁上观 → 观变沉机 → 机变如神 → 神安气集 → 集思广议 → 议论纷错 → 错彩镂金 → 金榜挂名 → 名不常存 → 存而不论 → 论辩风生 → 生不如死 → 死败涂地 → 地崩山摧 → 摧锋陷坚 → 坚壁不战 → 战胜攻取 → 取长补短 → 短兵相接 → 接二连三 → 三百瓮齑 → 齑身粉骨 → 骨颤肉惊 → 惊才绝绝 → 绝壁悬崖 → 崖岸卓绝 → 绝不护短 → 短吃少穿 → 穿壁引光 → 光彩夺目 → 目不别视 → 视白成黑 → 黑白不分 → 分所应为 → 为而不恃 → 恃才傲物 → 物腐虫生 → 生不遇时 → 时变之应 → 应变随机 → 机不可失 → 失旦之鸡 → 鸡肠狗肚 → 肚里蛔虫 → 虫臂拒辙 → 辙环天下 → 下阪走丸 → 丸泥封关 → 关怀备至 → 至诚高节 → 节变岁移 → 移编绝简 → 简断编残 → 残暴不仁 → 仁浆义粟 → 粟陈贯朽 → 朽戈钝甲 → 甲乙丙丁 → 丁丁当当 → 当场出丑 → 丑类恶物 → 物阜民安 → 安安静静 → 静不露机 → 机不容发 → 发短心长 → 长才广度 → 度日如年 → 年高德韶 → 韶光淑气 → 气傲心高 → 高岸深谷 → 谷父蚕母 → 母慈子孝 → 孝悌力田 → 田夫野老 → 老八辈子 → 子承父业 → 业峻鸿绩 → 绩学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达飞黄 → 黄道吉日 → 日薄西山 → 山奔海立 → 立吃地陷 → 陷坚挫锐 → 锐不可当 → 当场献丑 → 丑声四溢 → 溢美溢恶 → 恶叉白赖 → 赖骨顽皮 → 皮肤之见 → 见财起意 → 意出言外 → 外刚内柔 → 柔肠百结 → 结草衔环 → 环堵萧然 → 然荻读书 → 书不释手 → 手不释卷 → 卷甲倍道 → 道傍筑室 → 室迩人遐 → 遐尔闻名 → 名不符实 → 实逼处此 → 此发彼应 → 应变无方 → 方便之门 → 门不停宾 → 宾饯日月 → 月白风清 → 清茶淡饭 → 饭坑酒囊 → 囊空如洗 → 洗兵不用 → 用非其人 → 人才出众 → 众多非一 → 一百五日 → 日薄虞渊 → 渊谋远略 → 略地攻城 → 城府深沉 → 沉洝浓郁 → 郁垒神荼 → 荼毒生灵 → 灵丹圣药 → 药店飞龙 → 龙伯钓鳌 → 鳌愤龙愁 → 愁肠寸断 → 断鳌立极 → 极本穷源 → 源殊派异 → 异宝奇珍 → 珍藏密敛 → 敛骨吹魂 → 魂不负体 → 体察民情 → 情不自禁 → 禁暴静乱 → 乱臣逆子 → 子继父业 → 业绍箕裘 → 裘敝金尽 → 尽诚竭节 → 节俭躬行 → 行间字里 → 里丑捧心 → 心比天高 → 高岸为谷 → 谷马砺兵 → 兵败将亡 → 亡不旋跬 → 跬步不离 → 离本依末 → 末路之难 → 难得糊涂 → 涂不拾遗 → 遗编绝简 → 简而言之 → 之死靡二 → 二八年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避短 → 短刀直入 → 入鲍忘臭 → 臭不可当 → 当道撅坑 → 坑绷拐骗 → 骗吃混喝 → 喝西北风 → 风飑电击 → 击钵催诗 → 诗肠鼓吹 → 吹竹调丝 → 丝恩发怨 → 怨府祸梯 → 梯荣阶禄 → 禄无常家 → 家半三军 → 军不血刃 → 刃没利存 → 存而不议 → 议论纷纷 → 纷纷不一 → 一败如水 → 水波不兴 → 兴复不浅 →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常之谋 → 谋臣猛将 → 将寡兵微 → 微不足道 → 道边苦李 → 李代桃僵 → 僵李代桃 → 桃红柳绿 → 绿林大盗 → 盗铃掩耳 → 耳顺之年 → 年高望重 → 重操旧业 → 业业矜矜 → 矜寡孤独 → 独霸一方 → 方骖并路 → 路长日暮 → 暮爨朝舂 → 舂容大雅 → 雅量高致 → 致命遂志 → 志诚君子 → 子孙后代 → 代拆代行 → 行数墨寻 → 寻风捕影 → 影单形只 → 只谈风月 → 月闭花羞 → 羞花闭月 → 月旦春秋 → 秋波盈盈 → 盈科后进 → 进道若退 → 退避三舍 → 舍安就危 → 危而不持 → 持鳌封菊 → 菊老荷枯 → 枯本竭源 → 源头活水 → 水不扬波 → 波光鳞鳞 → 鳞次相比 → 比比皆然 → 然糠照薪 → 薪贵于桂 → 桂殿兰宫 → 宫车晚出 → 出尘之表 → 表里如一 → 一败涂地 → 地不爱宝 → 宝钗分股 → 股肱耳目 → 目不给赏 → 赏贤使能 → 能不称官 → 官卑职小 → 小本经济 → 济寒赈贫 → 贫病交攻 → 攻城夺地 → 地丑德齐 → 齐镳并驱 → 驱骥捕鼠 → 鼠臂虮肝 → 肝肠寸断 → 断臂燃身 → 身败名裂 → 裂地分茅 → 茅茨不翦 → 翦草除根 → 根柢未深 → 深闭固拒 → 拒虎进狼 → 狼狈不堪 → 堪托死生 → 生财有道 → 道不掇遗 → 遗编坠简 → 简纲捷端 → 端本澄源 → 源源本本 → 本本分分 → 分外之物 → 物阜民丰 → 丰标不凡 → 凡百一新 → 新陈代谢 → 谢馆秦楼 → 楼船箫鼓 → 鼓唇弄舌 → 舌敝唇枯 → 枯肠渴肺 → 肺腑之谈 → 谈不容口 → 口碑载道 → 道不举遗 → 遗臭千代 → 代代相传 → 传道穷经 → 经邦论道 → 道不拾遗 → 遗臭千年 → 年高有德 → 德被四方 → 方寸不乱 → 乱臣贼子 → 子为父隐 → 隐恶扬美 → 美不胜收 → 收兵回营 → 营私罔利 → 利不亏义 → 义薄云天 → 天保九如 → 如臂使指 → 指不胜数 → 数奇不偶 → 偶变投隙 → 隙大墙坏 → 坏车杀马 → 马齿徒长 → 长材短用 → 用非所长 → 长材茂学 → 学如不及 → 及瓜而代 → 代马望北 → 北窗之友 → 友风子雨 → 雨愁烟恨 → 恨海愁天 → 天崩地解 → 解衣衣人 → 人才济济 → 济河焚舟 → 舟车劳顿 → 顿挫抑扬 → 扬长而去 → 去暗投明 → 明白如画 → 画饼充饥 → 饥不遑食 → 食必方丈 → 丈二和尚 → 尚德缓刑 → 刑措不用 → 用非所学 → 学如登山 → 山崩川竭 → 竭诚尽节 → 节俭力行 → 行伍出身 → 身不由己 → 己溺己饥 → 饥不暇食 → 食辨劳薪 → 薪桂米珠 → 珠璧交辉 → 辉光日新 → 新仇旧恨 → 恨海难填 → 填海移山 → 山崩地裂 → 裂裳裹膝 → 膝下承欢 → 欢迸乱跳 → 跳出圈子 → 子夏悬鹑 → 鹑居鷇食 → 食不充肠 → 肠慌腹热 → 热肠古道 → 道不相谋 → 谋臣如雨 → 雨凑云集 → 集思广益 → 益国利民 → 民保于信 → 信笔涂鸦 → 鸦巢生凤 → 凤泊鸾漂 → 漂漂亮亮 → 亮亮堂堂 → 堂而皇之 → 之死靡他 → 他山攻错 → 错过时机 → 机不旋踵 → 踵接肩摩 → 摩顶放踵 → 踵决肘见 → 见弹求鹗 → 鹗心鹂舌 → 舌敝耳聋 → 聋者之歌 → 歌功颂德 → 德本财末 → 末如之何 → 何必当初 → 初出茅庐 → 庐山面目 → 目不给视 → 视财如命 → 命舛数奇 → 奇才异能 → 能不两工 → 工愁善病 → 病病歪歪 → 歪八竖八 → 八百孤寒 → 寒蝉凄切 → 切齿愤盈 → 盈满之咎 → 咎由自取 → 取长弃短 → 短绠汲深 → 深闭固距 → 距人千里 → 里出外进 → 进德修业 → 业业兢兢 → 兢兢干干 → 干脆利索 → 索尽枯肠 → 肠回气荡 → 荡荡默默 → 默不作声 → 声驰千里 → 里勾外连 → 连鳌跨鲸 → 鲸波鳄浪 → 浪蝶狂蜂 → 蜂缠蝶恋 → 恋酒迷花 → 花不棱登 → 登木求鱼 → 鱼帛狐声 → 声出金石 → 石城汤池 → 池鱼笼鸟 → 鸟得弓藏 → 藏锋敛锐 → 锐挫气索 → 索居离群 → 群策群力 → 力倍功半 → 半半拉拉 → 拉捭摧藏 → 藏锋敛颖 → 颖脱而出 → 出尘之想 → 想当然耳 → 耳边之风 → 风兵草甲 → 甲兵在胸 → 胸喘肤汗 → 汗不敢出 → 出陈易新 → 新愁旧恨 → 恨穷发极 → 极恶不赦 → 赦不妄下 → 下比有余 → 余杯冷炙 → 炙凤烹龙 → 龙驰虎骤 → 骤不及防 → 防蔽耳目 → 目不苟视 → 视丹如绿 → 绿林豪客 → 客客气气 → 气充志定 → 定谋贵决 → 决不待时 → 时不久留 → 留犊淮南 → 南船北马 → 马齿徒增 → 增收节支 → 支策据梧 → 梧凤之鸣 → 鸣凤朝阳 → 阳阿薤露 → 露出马脚 → 脚不点地 → 地丑力敌 → 敌不可假 → 假痴不癫 → 癫头癫脑 → 脑满肠肥 → 肥冬瘦年 → 年谷不登 → 登崇俊良 → 良辰美景 → 景公求雨 → 雨打风吹 → 吹篪乞食 → 食不充饥 → 饥不择食 → 食不充口 → 口辩户说 → 说白道黑 → 黑白分明 → 明白如话 → 话不投机 → 机关算尽 → 尽辞而死 → 死搬硬套 → 套言不陈 → 陈陈相因 → 因败为成 → 成败利钝 → 钝兵挫锐 → 锐挫望绝 → 绝不轻饶 → 饶舌调唇 → 唇敝舌腐 → 腐肠之药 → 药笼中物 → 物阜民康 → 康哉之歌 → 歌声绕梁 → 梁木其坏 → 坏法乱纪 → 纪纲人论 → 论长道短 → 短褐不全 → 全福远祸 → 祸不单行 → 行行蛇蚓 → 蚓窍蝇鸣 → 鸣鼓而攻 → 攻城掠地 → 地大物博 → 博采群议 → 议论风发 → 发怒穿冠 → 冠绝当时 → 时不可逢 → 逢场竿木 → 木本之谊 → 谊不敢辞 → 辞鄙意拙 → 拙贝罗香 → 香车宝马
2023-01-11 02:06:236

什么言什么邦的四字成语大全

1. 邦的四字成语 安邦定国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唇齿之邦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父母之邦 指祖国。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本固邦宁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2.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什么言什么语 相关的成语: 一言两语 一言半语 七言八语 三言两语 不言不语 伤言扎语 作言造语 冷言冷语 冷言热语 出言吐语 千言万语 只言片语 多言多语 好言好语 少言寡语 尖言冷语 尖言尖语 快言快语 恶言恶语 恶言泼语 散言碎语 殊言别语 流言蜚语 流言风语 流言飞语 涎言涎语 淫言媟语 淫言狎语 片言只语 甘言美语 3. 言的四字成语大全 言的四字成语大全 : 冷言冷语、 一言为定、 快言快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妙不可言、 言不由衷、 言之凿凿、 大言不惭、 闲言碎语、 不言而喻、 危言耸听、 肺腑之言、 金口玉言、 言归于好、 流言蜚语、 言行相顾、 言简意赅、 出言不逊、 溢于言表、 仗义执言、 察言观色、 至理名言、 载笑载言、 嘉言懿行、 直言不讳、 疾言厉色、 出言无状、 微言大义、 毋庸讳言 名正言顺、 要言不烦、 谨言慎行、 言归正传、 妖言惑众、 一言九鼎、 口出狂言、 言听计从、 言多必失、 口不择言、 一言难尽、 握手言欢、 哑口无言、 言多语失、 三言两语、 人言可畏、 自食其言、 好言好语、 花言巧语、 媒妁之言、 有言在先、 酒后失言、 言传身教、 言而不信、 沉默寡言、 总而言之、 言行一致、 千言万语、 忠言逆耳、 只言片语 一言不发、 难言之隐、 苦不堪言、 一言蔽之、 能言舌辩、 忠言奇谋、 事核言直、 立言不朽、 言语道断、 七言八语、 言之有序、 啧有烦言、 位卑言高、 言人人殊、 言不及行、 大言相骇、 言讷词直、 龙言凤语、 言犹在耳、 言大非夸、 两可之言、 面冷言横、 笃论高言、 训格之言、 片言折之、 正色敢言、 哽咽难言、 人言凿凿、 言之无文、 口无择言 4. 邦字开头的4字成语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其他供参考: 兴国安邦: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一言丧邦: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5.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言什么语 千言万语 流言蜚语 花言巧语 自言自语 三言两语 甜言蜜语 胡言乱语 只言片语 流言飞语 片言只语 豪言壮语 风言风语 七言八语 不言不语 谗言佞语 冷言冷语 闲言碎语 秽言污语 散言碎语 一言半语 伤言扎语 黑言诳语 尖言冷语 少言寡语 一言两语 轻言细语 淫言狎语 殊言别语 淫言媟语 穷言杂语 流言风语 龙言凤语 绵言细语 涎言涎语 空言虚语 尖言尖语 多言多语 风言醋语 闲言闲语 能言快语 希望恒大e贷可以帮到您
2023-01-11 02:06:471

邦可以组成什么成语

没有同时含悖、论的成语: 含悖的成语:【并存不悖】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悖逆不轨】悖逆:违反正道,犯法作乱;不轨:不合法规。指违背正道,不守
2023-01-11 02:06:527

带有《兴.邦》的四字成语

1. 邦的四字成语 安邦定国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唇齿之邦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父母之邦 指祖国。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本固邦宁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2. 邦字开头的4字成语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其他供参考: 兴国安邦: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一言丧邦: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3. 带有邦字的成语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礼仪之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安邦定国: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兴国安邦: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一言丧邦: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一言兴邦: 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兴邦立国: 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人亡邦瘁: 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入邦问俗: 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同“入国问俗”。 立国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论道经邦: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立业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经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经邦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父母之邦: 指祖国。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唇齿之邦: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本固邦宁: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4. 含有邦字的成语 多难兴邦、父母之邦、安邦治国、邦国殄瘁、一言兴邦 一、多难兴邦 [ duō nàn xīng bāng ] 【解释】: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自】: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要迎接困难,“多难兴邦”。 二、父母之邦 [ fù mǔ zhī bāng ] 【解释】:指祖国。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翻译】: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自己的国家。 三、安邦治国 [ ān bāng zhì guó ] 【解释】:使国家安定太平。 【出自】:冰心《斯人独憔悴》:安邦治国平天下,自有周公孔圣人。 四、邦国殄瘁 [ bāng guó tiǎn cuì ] 【解释】: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自】:周.孔子编订《诗经·大雅·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翻译】:人的死亡,国家困病多灾殃。 五、一言兴邦 [ yī yán xīng bāng ] 【解释】: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翻译】: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几个? 5. 关于“兴邦”的成语有哪些 1、【成语】:兴邦立国 【拼音】: xing bang lì guó 【解释】:邦:国家。 建立并振兴国家。 【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2、【成语】:一言兴邦 【拼音】: yán xing bang 【解释】: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举例造句】: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一言兴邦,宜得此语。 宋·许顗《许彦周诗话》 3、【成语】:多难兴邦 【拼音】: duō nàn xing bang 【解释】: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4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举例造句】: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要迎接困难,“多难兴邦”。 《周恩来选集》下卷 4、成语名字:兴国安邦 成语发音:xing guó an bang 成语解释:兴:兴盛;邦:国家。 国家兴盛安定 成语出处:《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5、成语名字: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成语发音:yi yán xing bang,yi yán sàng bang 成语解释:邦:国家。 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一言而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1、兴(兴) xing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 兴学。兴建。 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兴”)。百废待兴。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旺盛:兴盛。 兴旺。兴隆。 兴衰。复兴。 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准许:不兴胡闹。或许:兴许。 姓。 亡废衰 兴 (兴) xìng ㄒㄧㄥˋ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 兴致。豪兴。 雅兴。败兴。 游兴。扫兴。 即兴。助兴。 兴高采烈。亡废衰 笔画数:6; 部首:八 2、邦 bang 国:友邦。 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 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国 笔画数:6; 部首:阝;。 6. 带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带兴的四字成语 :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兴味盎然、 夙兴夜寐、 望洋兴叹、 意兴阑珊、 兴师动众、 作浪兴风、 兴风作浪、 兴高彩烈、 兴趣盎然、 兴师问罪、 大兴土木、 夙兴昧旦、 兴利除弊、 去害兴利、 兴会淋漓、 兴废存亡、 意兴盎然、 繁荣兴旺、 见哭兴悲、 兴复不浅、 执政兴国、 游兴未尽、 一言兴邦、 六畜兴旺、 睹物兴悲、 闻风而兴、 意兴索然、 止戈兴仁 7. 兴什么安什么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兴国安邦】 解释:使国家兴盛和安定。邦:国家。 出处: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思。”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安邦兴国 兴:兴盛。安:安定。邦:国家。意思是使国家兴盛安定。 造句: 未来的社会只有拥有发达的科技才能兴国安邦。 8. 带有兴字的成语 白手兴家 百废待兴 百废具兴 百废俱兴 败兴而归 晨兴夜寐 成败兴废 乘风兴浪 乘兴而来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除害兴利 除患兴利 触目兴叹 触物兴怀 大兴土木 递兴递废 洞鉴废兴 睹物兴情 多难兴邦 繁荣兴旺 方兴未艾 方兴未已 高情逸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积功兴业 即物起兴 即兴之作 寄兴寓情 见哭兴悲 进贤兴功 六畜兴旺 龙举云兴 龙兴凤举 龙兴云属 昧旦晨兴 骈兴错出 遣兴陶情 人丁兴旺 山阴乘兴 盛衰兴废
2023-01-11 02:07:161

邦字头成语接龙

邦家之光 光辉灿烂 烂若披锦 锦簇花团 团花簇锦 锦胸绣口 口沸目赤 赤心报国国步艰难 难乎其难 难以置信 信誓旦旦 旦旦而伐 伐功矜能能者为师 师老兵破 破觚斫雕 雕虎焦原 原形败露 露尾藏头头昏脑眩 眩碧成朱 朱轓皂盖 盖棺事定 定于一尊 尊贤使能
2023-01-11 02:07:211

什么国什么邦四字成语

1. 邦的四字成语 安邦定国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唇齿之邦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父母之邦 指祖国。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本固邦宁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2. 什么国什么义四字成语 没有 什么国什么义 的四字成语,国 在第二位的成语如下: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 保国安民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蠹国害民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富国安民 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富国强兵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祸国殃民 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经国大业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经国之才 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形容才能卓著。 举国若狂 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举国上下 指全国各方面的人。 举国一致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开国功臣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开国元老 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 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开国元勋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卖国求荣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 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全国一盘棋 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入国问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体国经野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 泛指治理国家。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 *** 的歌曲。 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小国寡民 国家小,人民少。 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 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忧国奉公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忧国忘家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忧国忧民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治国安民 治:治理;安:安定。 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败国丧家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败国亡家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病国殃民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 比喻众叛亲离。 敌国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蠹国病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残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耗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殃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黼国黻家 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富国强兵 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 亦作“富国强兵”。 富国强民 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富国裕民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护国佑民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矫国革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矫国更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同“矫国革俗”。 巾国英雄 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 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绝国殊俗 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 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开国承家 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匡国济时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立国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 亦作“立业安邦”。 卖国求利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同“卖国求荣”。 破国亡家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杞国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杞国之忧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辱国丧师 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辱国殄民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 同“辱国殃民”。 辱国殃民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 亦作“辱国殄民”。 亡国大夫 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亡国灭种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亡国破家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亡国之器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亡国之社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国之声 指 *** 的音乐。 为国为民 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误国殃民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徇国忘身 徇:为国献身。 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移国动众 动摇国基及民心。 益国利民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忧国爱民 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有国难投 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爱国一家 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3. 邦字开头的4字成语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其他供参考: 兴国安邦: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一言丧邦: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4. 带国字的四字成语 安邦定国 ān bāng dìng guó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 ān bāng zhì guó 使国家安定太平。。. 安国宁家 ān guó níng jiā 指治理国家。。. 爱国如家 ài guó rú jiā 指帝王像爱抚自e69da5e887aa7a6431333166336566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闭关锁国 bì guān suǒ guó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经帮纬国 jīng bāng wěi guó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 保国安民 bǎo guó ān mín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病民蛊国 bìng mín gǔ guó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 赤心报国 chì xīn bào guó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 定国安邦 dìng guó ān bāng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nbs。. 蠹国害民 dù guó hài mín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 富国安民 fù guó ān mín 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 富国强兵 fù guó qiáng bīng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 富可敌国 fù kě dí guó 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 国步艰难 guó bù jiān nán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2023-01-11 02:07:291

成语 什么什么什么邦

什么什么什么邦 成语 :礼仪之邦、济世经邦、一言兴邦、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唇齿之邦、论道经邦、立国安邦、一言丧邦、父母之邦、多难兴邦、怀宝迷邦
2023-01-11 02:07:352

四字成语什么不什么什么之邦

1. 邦的四字成语 安邦定国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唇齿之邦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父母之邦 指祖国。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本固邦宁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2. 什么什么不什么的四字词语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暧昧不明 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按兵不动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把持不定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供参考!!! 3. 四字词语一什么不什么 1、一丝不苟 成语拼音: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2、一蹶不振 成语拼音:yī jué bù zhèn 成语解释: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3、一字不易 成语拼音:yī zì bù yi 成语解释: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4、一尘不到 成语拼音:yī chén bù dào 成语解释:形容清净纯洁。 5、一介不取 成语拼音:yī jiè bù qǔ 成语解释: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4. 四字成语 什么什么之什么 鸿鹄之志 hóng hú zhī zhì 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 莫逆之交 mò nì zhī jiāo 无稽之谈 wú jī zhī tán 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掎角之势 jǐ jiǎo zhī shì 天伦之乐 tiān lún zhī lè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众矢之的 zhòng shǐ zhī dì 不速之客 bù sù zhī kè 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举手之劳 jǔ shǒu zhī láo 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床笫之私 chuáng zǐ zhī sī 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过江之鲫 guò jiāng zhī jì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一孔之见 yī kǒng zhī jiàn 不情之请 bù qíng zhī qǐng 涸辙之鲋 hé zhé zhī fù 乌合之众 wū hé zhī zhòng 一念之差 yī niàn zhī chā 秦晋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 弥留之际 mí liú zhī jì 不解之缘 bù jiě zhī yuán 强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 中冓之言 zhōng gòu zhī yán 5. 四字成语 什么 不再 什么 华不再扬 (huá bù zài yáng) 解释: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出处:晋·陆机《短歌行》:“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时不再来 (shí bù zài lái) 解释:时:时机。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出处:《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时不再至 (shí bù zài zhì) 解释:时:时机。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出处:汉·李陵《与苏武诗》:“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6. 邦字开头的4字成语 邦国殄瘁: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其他供参考: 兴国安邦: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一言丧邦: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2023-01-11 02:07:461

邦兴 成语有哪些

『包含有“邦 兴”字的成语』 (共3则)[d] 多难兴邦 [x] 兴邦立国 [y] 一言兴邦 『一言兴邦』『拼音』 yī yán xīng bāng『首拼』 yyxb『释义』 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康熙字典』 一、言、兴、邦。『出处』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示例』 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宋·许顗《许彦周诗话》
2023-01-11 02:07:522

邦开头成语接龙大全

邦国殄瘁 [bāng guó tiǎn cuì] [解释]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2023-01-11 02:07:591

安国兴邦成语接龙

没有邦开头的成语国”与“邦”的意思本来是有区别的:“大曰邦,小曰国”(见《周礼·天官·太宰》注);国是象形字,本来还是“国都”的意思。但在“兴国安邦”这一词语中“邦”和“国”却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中文名兴国安邦读音xīng guó ān bāng解释使国家兴盛、安定。出处《周礼·天官·太宰》
2023-01-11 02:08:052

邦字结尾的成语

多难兴邦、礼仪之邦、一言兴邦、治国安邦
2023-01-11 02:08:146

邦国殄瘁字开头的成语

谐音催人泪下 下车之始 始终若一 一德一心 心闲手敏 敏而好学 学以致用 用心用意意气洋洋 洋为中用 用尽心机 机关算尽 尽忠竭力 力均势敌 敌不可假假眉三道 道殣相枕 枕戈饮血 血性男儿 儿女姻亲 亲冒矢石 石心木肠肠肥脑满 满天星斗 斗折蛇行 行崄侥幸 幸灾乐祸 祸及池鱼 鱼肉乡里里勾外连 连墙接栋 栋折榱坏 坏植散群 群口铄金 金石之言 言多伤行行住坐卧 卧薪尝胆 胆大包天 天高日远 远愁近虑 虑周藻密 密锣紧鼓鼓衰力尽 尽释前嫌 嫌好道恶 恶醉强酒 酒馀茶后 后车之戒 戒骄戒躁躁人之死 死求白赖 赖有此耳 耳闻目见 见小闇大 大仁大义 义断恩绝绝后空前 前合后仰 仰首伸眉 眉南面北 北郭先生 生死予夺 夺其谈经经久不息 息息相通 通情达理 理正词直 直言极谏 谏尸谤屠 屠所牛羊羊头狗肉 肉眼凡夫 夫唱妇随 随物赋形 形只影单 单枪匹马 马入华山山阴乘兴 兴致淋漓
2023-01-11 02:08:351

邦国珍瘁成语接龙大全

奇花异草 草菅人命 命中注定 定国安邦三心二意 意犹未尽 尽心尽力 力挽狂澜大同小异 异口同声 声东击西 西子捧心丢三落四 四面八方 方方面面 面面俱到
2023-01-11 02:08:402

成语接龙定国安邦的下一句怎么接

邦家之光
2023-01-11 02:09:143

成语三什么兴邦

多 难 兴 邦
2023-01-11 02:09:252

邦国殄瘁成语接龙瘁后面是什么?

没有瘁开头的成语,只能谐音催人泪下下落不明→明察秋毫→毫发不爽→爽然若失→失道寡助→助人为乐→乐极生悲→悲天悯人→人才辈出→出人意表→表里如一→一表人才→才貌俱全→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火上浇油→油然而生→生龙活
2023-01-11 02:09:341

邦的意思

题库内容:邦灋的解释见“ 邦法 ”。 词语分解 邦的解释 邦 ā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 之间 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 国家 )。邦人(本国的人)。 国 部首 :阝; 灋的解释 灋 ǎ 古同“法”。 部首:氵。
2023-01-11 02:09:481

礼仪之邦的意思 礼仪之邦的意思是什么

礼仪之邦的解释是: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礼仪之邦的解释是: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年代是当代成语。结构是偏正式成语。繁体是__之邦。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拼音是lǐ yí zhī bāng。关于成语礼仪之邦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语法 点此查看礼仪之邦详细内容礼仪之邦偏正式;作宾语;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二、出处《诗》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三、示例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之邦的成语接龙礼仪之邦、邦以民为本、本枝百世、世道人情、情窦初开、开门见山、山崩海啸、啸吒风云、云车风马、马鹿易形、形势之途礼仪之邦的成语翻译英语:a state of ceremonies礼仪之邦相关成语唇齿之邦、地主之仪、鸿渐之仪、周公之礼、庆吊之礼礼仪之邦相关词语礼仪之邦、邦仪、邦礼、仪礼、礼仪、仪礼商、仪礼章句、缛礼烦仪、道德礼仪、行礼如仪、仪礼小疏、仪礼识误、仪礼析疑礼仪之邦的成语造句1.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礼仪之邦。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3.虽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但对待小日本,越是客气他就越猖狂。4.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5.世界公认中国是礼仪之邦。6.诚信修睦,礼仪之邦;仁慈博爱,心存善念;公益爱心,文明传递;和谐社会,千秋万代;修身律己,厚德同怀;孝慈美德,继承传统;诵传经典,弘扬正气!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礼仪之邦的详细信息
2023-01-11 02:09:541

由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得来的成语是啥?

2023-01-11 02:09:592

求医生攻的道具bl小说,越多越好,谢谢,

西药房里的爱与呻吟?道具的话只看过这篇小心助教也不错
2023-01-11 02:03:231

求bg的道具文,多多益善,不要BL!!!

已发
2023-01-11 02:03:261

akayi怎么读?

akayi读“阿喀依”。是日文赤い(あかい)的读音
2023-01-11 02:03:262

急需bl系的道具文+年下攻+hhhhhhhhhhhhhh

小攻今年七岁凤霸天下np百草折 (据说很赞)
2023-01-11 02:03:201

用sheep英语造句子

sheep可数名词,单数与复数相同意思是“绵阳”如 There are many sheep on the farm.农场上有许多绵羊。
2023-01-11 02:0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