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山中留客的翻译

2023-09-09 20:14:21
共8条回复
阿啵呲嘚
译文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牛云

译文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里论外几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大鱼炖火锅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山中留客

西柚不是西游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可乐

译文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真可

译文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max笔记

山中留客①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③。

译文:

春光明媚,山岚万物都在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佳妙之处,是多么的美好,所以请不要因为天色微阴便要打算回归。要知道,即便是晴明的天气里毫无雨意,走进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依然会沾湿你身上之衣。

疑难点注释:①山中:一作“山行”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③如云句:云,实际指雾气、烟霭,从上句看,并非指真正的云。

赏析点拨:

宋代顾乐评论此诗到:“清词妙意,令人低徊不止。”(《唐人万首绝句选》)黄生评论云:“长史(指张旭)不以诗名,三绝(指此首和另两首)恬淡秀润,盛唐高手无以过也。”(《唐诗摘抄》)二人的评说其实都在说这首诗的清妙恬淡的而又富于艺术魅力的特点。那么,他们何以这样说呢?从诗的语言来看,这首诗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不过是些平常的极其朴实的语句,但是,作者就是用这种朴素的语言真切的为我们描绘了山光物态,展示了山中的美好景象:这里春光明媚,山石草木沐浴在春晖之中,自由自在地展示着各自的风采,一个“弄”字显示出山光物态的美妙可爱,把山光物态写活了;这里云雾缭绕,如同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那么,不管谁来到了这里,听了主人的如此的挽留,又怎么会舍得离开呢?故此诗虽题为“留客”,实则不仅仅是“留客”,而是在对客人的一番挽留之中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清妙自然而又恬淡秀润,耐人寻味,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

《山中留客》全诗

山中留客(唐 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023-09-02 00:09:192

《山中留客》的译文和注释是什么?

《山中留客》的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二、词句注释1、山行:一作“山中”。2、春晖:春光。3、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4、纵使:纵然,即使。5、云:指雾气、烟霭。
2023-09-02 00:09:275

山中留客这首诗的意思

山中留客 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译文:春光中山色变换景物常新,不要因为天色阴下来就要下山回家。就是在晴天无雨的日子里,到云雾深处也会沾湿衣衫。赏析: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唯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气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2023-09-02 00:10:131

《山中留客》是七言绝句吗?

山中留客是七言绝句。《山行留客》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文学赏析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2023-09-02 00:10:213

山中留客古诗带拼音

《山中留客》古诗(拼音版)如下:山中留客(shān zhōng liú kè)山中留客唐代:张旭(táng dài:zhāng xù)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shān guāng wù tài nòng chūn huī,mò wèi qīng yīn biàn nǐ guī。)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zòng shǐ qíng míng wú yǔ sè,rù yún shēn chù yì zhān yī。)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意:“山中”也有一作“山行”。
2023-09-02 00:10:541

山中留客的译文

  山中留客①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③。  译文:  春光明媚,山岚万物都在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佳妙之处,是多么的美好,所以请不要因为天色微阴便要打算回归。要知道,即便是晴明的天气里毫无雨意,走进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依然会沾湿你身上之衣。  疑难点注释:①山中:一作“山行”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③如云句:云,实际指雾气、烟霭,从上句看,并非指真正的云。  赏析点拨:  宋代顾乐评论此诗到:“清词妙意,令人低徊不止。”(《唐人万首绝句选》)黄生评论云:“长史(指张旭)不以诗名,三绝(指此首和另两首)恬淡秀润,盛唐高手无以过也。”(《唐诗摘抄》)二人的评说其实都在说这首诗的清妙恬淡的而又富于艺术魅力的特点。那么,他们何以这样说呢?从诗的语言来看,这首诗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不过是些平常的极其朴实的语句,但是,作者就是用这种朴素的语言真切的为我们描绘了山光物态,展示了山中的美好景象:这里春光明媚,山石草木沐浴在春晖之中,自由自在地展示着各自的风采,一个“弄”字显示出山光物态的美妙可爱,把山光物态写活了;这里云雾缭绕,如同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那么,不管谁来到了这里,听了主人的如此的挽留,又怎么会舍得离开呢?故此诗虽题为“留客”,实则不仅仅是“留客”,而是在对客人的一番挽留之中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清妙自然而又恬淡秀润,耐人寻味,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2023-09-02 00:11:321

《山中留客 》全诗的拼音是什么?

《山中留客》唐代: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shān guāng wù tài nòng chūn huī 】莫为轻阴便拟归。【mò wéi qīng yīn biàn nǐ guī】纵使晴明无雨色,【zòng shǐ qíng míng wú yǔ sè 】入云深处亦沾衣。【rù yún shēn chù yì zhān yī 】1.释义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2023-09-02 00:11:444

山中留客的意思

2、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在阳光下的山姿物态变幻莫测, 不要因为天色转阴就要回家。 即使是天气晴朗无雨色, 高山深处的云雾也会润湿衣服。
2023-09-02 00:12:543

山中留客的意思

留客的解释(1).使人 留连 忘返。 《楚辞·大招》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 女工 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 《史记· 滑稽 列传》 :“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 陈遵 闲尝因醉中留客 不住 ,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 诗:“湖鱼入馔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词语分解 留的解释 留 ú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留。留学。留任。留级。留步。留守。留驻。 注意 力放在上面:留心。 留神 。 留意 。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留连。 留恋 。 不使离开:留客。留宿。挽留。拘留。 接受:收留。 保存:保留 客的解释 客 è 外来的(人),与“主” 相对 :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 客气 。客卿。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客。客居。客籍。客死。 服务行业的服务 对象 :顾客。乘客。客流量。 指奔走各地从事 某种 活动的
2023-09-02 00:13:021

山中留客的意思 山行留客原文内容

1、《山行留客》意思:山光物态沐浴于春日的光辉中,不要因为几朵阴云就打算回去。即使天气晴朗没有阴雨迷蒙,去到山中云雾深处衣服也会沾湿。 2、《山行留客》 张旭〔唐代〕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023-09-02 00:13:091

《山中留客》诗句赏析

“弄”字,在诗中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 追问: 表达什么感情 回答: 表达了作者对山景的喜爱之情 补充: 以及希望同 友人 共赏美景的愿望
2023-09-02 00:13:171

山中留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2023-09-02 00:13:294

山中留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山里美景的流连忘返,即使阴天也不要轻易归去,进入到山中深处也会沾湿衣裳,为了观赏秀景是值得的. 留客即可解释为山中美景留住了自己这个客人,也可以解释为作者作诗来留住同行的友人一起观赏春天的山中美景.可谓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2023-09-02 00:13:361

山中留客的全文翻译及赏析作者是谁?

一、《山中留客》的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二、词句注释1、山行:一作“山中”。2、春晖:春光。3、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4、纵使:纵然,即使。5、云:指雾气、烟霭。文学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2023-09-02 00:13:431

山中留客--张旭。运用实虚相生的表现手法,描摹出春山的美景,结合全试,简要赏析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在阳光下的山姿物态变幻莫测, 不要因为天色转阴就要回家。 即使是天气晴朗无雨色, 高山深处的云雾也会润湿衣服。 〖点评〗 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盛唐诗人张旭的这首《山中留客》清新而富有启示,是用哲学的眼光在观察日常事物。 山光物态弄春晖 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其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莫为轻阴便拟归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拟归”就是打算回去。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 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试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
2023-09-02 00:14:091

《山中留客》的作者张旭被人们尊称为什么?

唐代的张旭是被人们尊称为“张颠”俗称颠张醉素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2023-09-02 00:14:171

山中留客,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

我学过山中访友
2023-09-02 00:14:372

山中留客中诗人留客的理由是什么?

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
2023-09-02 00:15:051

《山中留客》中作者是怎样留客的

《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充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
2023-09-02 00:15:171

山中留客比较一下本诗和游山西村的异同

《游山西村》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山中留客》通过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山行留客 作者: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作者简介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高,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公元711年前后在世。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世呼为“张颠”。其诗存世六首,均为写景色绝句,以意境幽深、构思精巧见长。
2023-09-02 00:15:241

两道诗鉴题,要详细解释

山中留客》赏析 《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真切的为我们描绘了山光物态,展示了山中的美好景象:这里春光明媚,山石草木沐浴在春晖之中,自由自在地展示着各自的风采,一个“弄”字显示出山光物态的美妙可爱,把山光物态写活了;这里云雾缭绕,如同虚无缥缈的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那么,不管谁来到了这里,听了主人的如此的挽留,又怎么会舍得离开呢?故此诗虽题为“留客”,实则不仅仅是“留客”,而是在对客人的一番挽留之中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清妙自然而又恬淡秀润,耐人寻味,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重点是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客人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诗人以退为进,天晴又怎样呢?“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 “入云深处”四字,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近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谒荆公不遇》赏析: 这是一首访人不遇之作。“荆公”,指王安石,“荆公”是他的封号荆国公的简称。1076年(熙宁九年),他因推行新法受阻,再次辞去宰相职务,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谒”是拜会。王安石是作者尊敬的长辈,作者曾游学于他的门下,故称“谒”。此诗就是王安石退居江宁后作者往访不遇之作。 诗题作“不遇”,所以将前往拜谒时的情形全部略去,单写归去时的失望无聊心情。开头两句即写归舟所见大江的情景。第一句写江水。“春江”点出时令。“江”指大江,即长江。“渺渺”,水面辽阔的样子。“樯”是桅杆,这里代指船帆。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春江浩荡,水光接天,江面上飘着一片白帆,景象极美。然而江面愈是宽阔,愈衬出船的渺小,又愈透出孤寂之感,而这正是作者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如同舟中也载着作者的万斛烦愁。表面上全是写景,实际上是景中寓情。次句写岸上。“茸茸",花草柔密茂盛的样子。从下文“柳花”来看,可知此时已是暮春,春草已经长得非常繁盛,此刻被笼罩在烟霭之中,迷迷茫茫,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春草连绵不绝,哀愁也无尽无休。以上两句写景物,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这些景物中,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境界,烘托出他的失望心情。 访人不遇,使人怅恨。所以临归去时,即使明知已没有希望,作者仍然情不自禁地要向被访者居住的地方或方向频频回首。这是访人不遇的一种普遍心理。方惟深是莆田(今属福建)人,家在长洲(今江苏苏州),据诗意,此行也可能就是回长洲去。这回离开江宁,他不知何日才能再来,所以不可能掉头不顾。然而回望江宁,惟见柳花乱飞,城头春旗招展,太阳已快落山,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春旗”即春日之旗。庾信《马射赋序》:“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柳花吹尽”,说明凝望的时间已久。“春旗催日”,是说落日已在城头所建的旗帜之下,春旗迎风飘扬,好像在催促它快快落去。纷纷乱飞的柳花使人心烦,落日的余辉告诉人时间已晚,夜色将临,没有可能见到所访之人了。作者心中的怅惘之情,如一江春水那样远,那样深,那样悠长不尽。
2023-09-02 00:15:503

王维《山中》全诗翻译!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荆溪,名长水,又称产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霸水。王维穿行在山中,山路往往滂着溪流。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首两句:初冬天寒水浅,露出磷*白石。因天寒红叶变的稀了。后两句: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顺溪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就象被笼罩在一片空翠之中,身心都受到它的侵染。纵然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幅由白石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烂鲜明。富有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2023-09-02 00:15:592

山中留客诗人留客的理由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
2023-09-02 00:16:142

谁知道《题画》;《山中留客》;《画眉鸟》;《劳芳亭》;《秋词》怎么背?

宋代李唐有一《题画》诗:“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2023-09-02 00:16:232

山中留客中第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字可以看出来

第一句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弄)字可以看出来.
2023-09-02 00:18:351

山中留客 拼音

山中留客作者:张旭朝代:唐朝原文: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拼音shān guāng wù tài nòng chūn huī ,mò wéi qīng yīn biàn nǐ guī 。zòng shǐ qíng míng wú yǔ sè ,rù yún shēn chù yì zhān yī 。
2023-09-02 00:18:432

山中留客张旭拼音版

山中留客张旭拼音版如下:《山中留客》唐代: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shān,guāng,wù,tài,nòng,chūn,huī】,莫为轻阴便拟归。【mò,wéi,qīng,yīn,biàn,nǐ,guī】。纵使晴明无雨色,【zòng,shǐ,qíng,míng,wú,yǔ,sè】,入云深处亦沾衣。【rù,yún,shēn,chù,yì,zhān,yī,】。赏析: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充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作者简介:张旭 ,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学有所成后为吴道子、颜真卿等钦慕;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先后任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因而被世人称为"张长史";大约在乾元二年(759年)逝世,享年大约七十五岁。在书法方面,张旭勤于观察客观事物,善于将客观的自然物象与个人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2023-09-02 00:18:511

《山中留客》中三四两句中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出入自然,总会有所触动,古人意境就在有无之间。 与:沾衣欲湿杏花雨,扑面不寒杨柳风;可谓异曲同工。
2023-09-02 00:19:262

古诗《山中留客》的一首诗的意思。

古诗《山中留客》全文意思是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1、本诗作者为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2、本诗部分诗句赏析: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
2023-09-02 00:20:012

古诗《山中留客》的一首诗的意思?

诗《山中留客》的一首诗的意思。写回答有奖励古诗《山中留客》的一首诗的意思。写回答有奖励共2个回答永远醒着 2017-06-12关注山中留客朝代:唐代作者:张旭原文: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
2023-09-02 00:20:113

《山中留客》的译文和注释

一、《山中留客》的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二、词句注释1、山行:一作“山中”。2、春晖:春光。3、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4、纵使:纵然,即使。5、云:指雾气、烟霭。文学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2023-09-02 00:20:191

山中留客的译文及注释

一、《山中留客》的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二、词句注释1、山行:一作“山中”。2、春晖:春光。3、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4、纵使:纵然,即使。5、云:指雾气、烟霭。文学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2023-09-02 00:20:361

《山中留客》古诗讲解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唐诗《山中留客》;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是唐代诗人张旭的诗作,意思是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得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那么诗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一个“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么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下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便以退为进,你是怕雨打湿衣服吗?天晴又怎么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的三四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想要欣赏春山美景的欲望;作者张旭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高,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世呼为“张颠”,其诗存世六首,均为写景绝句,以意境幽深、构思精巧见长;
2023-09-02 00:20:531

古诗《山中留客》的意思是什么?

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2023-09-02 00:21:033

山中留客解释

  《山中留客》,唐代张旭诗作,诗云:“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原文  山中①留客 唐 · 张旭 山光②物态③弄春晖④, 莫为轻阴⑤便拟归⑥。 纵使⑦晴明无雨色, 入云⑧深处亦沾⑨衣。  编辑本段注释  ①山中:作“山行”。 ②山光:山的容光。 ③物态:景物的样子;(山中的)景色。 ④晖:阳光。 ⑤轻阴:微阴。 ⑥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⑦纵使:纵然,即使。 ⑧云:实际指雾气、烟霭,从上句看,并非指真正的云。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  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作者成就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作者作品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编辑本段译文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 不要因为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充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近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很有想法。(赵其钧 评)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第二种理解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便是上边所说,其实可以有另一种理解。世界如此美好,天地万物都展现着美好的姿态。但是不要因为一点挫折便觉得受挫,丧失信心。你看,就算是万事如常,也会有看不见的矛盾会使你受伤。山中留客,不是在山中留,而是在人生中留;客,不是作者的朋友,而是在人生中遭受挫折的朋友们。  点评  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盛唐诗人张旭的这首《山中留客》清新而富有启示,是用哲学的眼光在观察日常事物。  山光物态弄春晖  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同时,“弄”字也运用拟人手法,更加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山中美景之美,和各种景物的生机勃勃。  莫为轻阴便拟归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拟归”就是打算回去。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诗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这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  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试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
2023-09-02 00:21:215

古诗《山中留客》的一首诗的意思?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2023-09-02 00:21:373

山中留客的意思?

《山中留客》,唐代张旭诗作,诗云:“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译文〗 在阳光下的山姿物态变幻莫测, 不要因为天色转阴就要回家。 即使是天气晴朗无雨色, 高山深处的云雾也会润湿衣服。 〖点评〗 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盛唐诗人张旭的这首《山中留客》清新而富有启示,是用哲学的眼光在观察日常事物。 山光物态弄春晖 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其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莫为轻阴便拟归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拟归”就是打算回去。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 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试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
2023-09-02 00:21:461

全诗翻译

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在阳光下的山姿物态变幻莫测, 不要因为天色转阴就要回家。 即使是天气晴朗无雨色, 高山深处的云雾也会润湿衣服。 〖点评〗 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盛唐诗人张旭的这首《山中留客》清新而富有启示,是用哲学的眼光在观察日常事物。 山光物态弄春晖 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其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莫为轻阴便拟归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拟归”就是打算回去。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 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试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
2023-09-02 00:22:041

古诗 山中留客 解释译文

古诗《山中留客》全文意思是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为何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2023-09-02 00:22:154

山中留客的意思

1、《山行留客》意思:山光物态沐浴于春日的光辉中,不要因为几朵阴云就打算回去。即使天气晴朗没有阴雨迷蒙,去到山中云雾深处衣服也会沾湿。2、《山行留客》张旭〔唐代〕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023-09-02 00:22:231

古诗《山中留客》的意思是什么?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意思:  春光灿烂,天地万物竞相展现出自己的绝妙之处,是如此的令人沉醉。客人啊,切莫因天色微暗便有了回去的打算。因为即使是在毫无雨意的晴朗天气里步入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一定会打湿你的衣衫。  《山中留客》,唐代张旭(675年—约750年)诗作。  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重点是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
2023-09-02 00:22:321

古诗《山中留客》的一首诗的意思。

古诗《山中留客》全文意思是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1、本诗作者为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2、本诗部分诗句赏析: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
2023-09-02 00:22:411

古诗《山中留客》的意思是什么?

山中留客》,唐代张旭诗作,诗云:“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山中①留客唐·张旭山光②物态③弄春晖④,莫为轻阴⑤便拟归⑥.纵使⑦晴明无雨色,入云⑧深处亦沾⑨衣.编辑本段注释①山中:作“山行”.②山光:山的容光.③物态:景物的样子;(山中的)景色.④晖:阳光.⑤轻阴:微阴.⑥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⑦纵使:纵然,即使.⑧云:实际指雾气、烟霭,从上句看,并非指真正的云.
2023-09-02 00:22:511

山中留客(张旭)

1、D.2、此诗围绕着挽留到山中来访的客人,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语言质朴,意味深长。
2023-09-02 00:22:593

山中留客从体裁上讲是什么?

山中留客从体裁上说是七言绝句。《山行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白话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2023-09-02 00:23:071

山中留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山行留客》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2023-09-02 00:23:232

《山中留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张旭的这首《山中留客》清新而富有启示,是用哲学的眼光在观察日常事物. 山光物态弄春晖 客人到山中来时,正是春和景明的时候,自然之景美不胜收,草木发荣,飞鸟欢唳,云雾舒卷,溪涧迸溅,都在春光的笼罩之下斗妍争奇,是一种粗略的山关美景.一个“弄”字,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其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莫为轻阴便拟归 客人看到天边阴云渐涌,怕逢天雨.“拟归”就是打算回去.此时景色还未看尽,可阴雨却又将至,主人该怎样来挽留宾客呢?他说:“不要因为有点阴雨就打算回去.”接着又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瞬间意境打开! 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 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其实这首诗只是从“雨”道来,而发散开去的却又富含哲理.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如只看到下雨),却没看到其另一面(晴天也有“雨”).那么,这么一发散,着两句就给人以更深的哲理,其意义早以超出山中之景了!
2023-09-02 00:23:421

古诗山中留客的翻译及赏析?

一、《山中留客》的译文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二、词句注释1、山行:一作“山中”。2、春晖:春光。3、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4、纵使:纵然,即使。5、云:指雾气、烟霭。文学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2023-09-02 00:23:491

《山中留客》讲解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唐诗《山中留客》;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是唐代诗人张旭的诗作,意思是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得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那么诗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一个“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么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下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便以退为进,你是怕雨打湿衣服吗?天晴又怎么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的三四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想要欣赏春山美景的欲望;作者张旭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高,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世呼为“张颠”,其诗存世六首,均为写景绝句,以意境幽深、构思精巧见长;
2023-09-02 00:24:241

山中留客这首诗弄字的妙处

1.首句中的“弄”字用力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光物态人的情思,“弄”以留客;“弄”字使整个画面山光物态活跃起来,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山中留客这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2023-09-02 00:2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