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材料一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哪些

2023-09-10 02:01:33
共1条回复
真可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这样,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2006年,公有、民营和外资三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分别是23%、56%和21%.

因此可以说,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为:公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三者大体上成鼎立之势.这样的动力结构,就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条件.

(二)城市化模式演变成计划、市场和外向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

城市化动力成分和动力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自然会带来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演变.计划经济时期,在公有经济基础上,城市化形成了计划机制和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民营经济基础上,又出现了市场机制和模式.同时,随着外向经济的发展,在外资经济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外向机制和模式.这样,改革开放30年来,与动力结构的演变相适应,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模式也转变成计划模式为主导、市场模式为基础、外向模式为辅助的格局.

从总体上说,这样的模式结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兼顾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三)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动力结构、机制和模式的优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500万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步伐显著加快.20世纪80年代,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人以上,到90年代又增长到1500万人以上.进21世纪,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接近2000万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在90年代(1990~200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每年扩大938平方公里,进入21世纪后(2000~2007年)则平均每年扩大1861平方公里,几乎加快了一倍.

(四)城市化质量显著改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之所以加速推进,主要是由市场经济推动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由于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素质低,不规范,主要从事些简单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而,早期的城市化是比较粗放的,存在着大量的半城市化现象,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各个城市也几乎成了建设工地.进21新世纪后,旧城改造接近尾声,过去那种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化开始降温,内在素质的提升已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内涵.尤其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了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例如,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各项公用事业指标,进21新世纪后均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园林绿地面积,在2000年之后的建设进度比前一个时段快了两倍多.

(五)大城市发展优势明显增强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主导的重工业化道路,中国大城市发展较快.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快速崛起,大城市风光不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薄弱的外围起步的,如农村和小城市,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样,小城镇和小城市最先得益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活力展现.然而,大城市由于受体制的拖累,负担过重,步履维艰.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同时也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大城市的活力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大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北京等,发展优势更加突出.2000~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就显示出城市规模越大年均增长率越高的趋势.

(六)城市化的地域差异已经形成

中国城市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模式,即从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计划模式;另一类是新兴模式,包括前面提到的市场模式和外向模式两种形式.传统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因素,主要通过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这种城市化模式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甚至是唯一的模式.新兴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以资本为主导因素,由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发展经济,推动城市化进程.新兴模式主要存在于东部沿海,尤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步伐之所以显著加快,主要得益于新兴模式.由于这一模式是以新兴工业化(尤其表现为农村工业化,主要从事简单的加工和装配活动)为动力的,城市化的地域扩张快,占地范围广,为离散型城市化.经过30年的发展,这一工业化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市场空间基本上开发完备),目前正在进行转型和升级.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迫使其转型和升级过程不得不加快步伐,向着技术创新型工业发展.而且,这些地区的土地空间基本上被开发完备,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变.同时,经过30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在转型和升级,向着服务业发展:一方面是商业贸易,另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这样,该地区的城市化就在原来初级工业化基础上开始进行再城市化过程,即商业化过程.根据中国的实践经验,城市化有三个阶段:工业化—商业化—都市化.当然,这样的城市化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市将得到优先发展,如广州、深圳、温州、苏州、上海等.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这其中包括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东边的惠州、北边的河源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投资.这样,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在产业上开始形成纵向关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梯级差异态势正在形成,并向纵深发展.这样,中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过程正在大规模推进,其重点在靠近东部沿海的省份,如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西部地区,只有少数几个条件适宜的地方有限地展开,如四川盆地、关中平原等地,总体上规模不大.

这样,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比较均衡的城市化格局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地域上已经形成了梯度差异.

(七)城市化增长重心开始内移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新兴城市化进程得以启动,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重心逐渐东移.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投资重点开始西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增长重心出现了由沿海向内地移动的趋势.如表4所示,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GDP和进出口额均出现了微弱的相对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上升(但东北地区几乎没有变化).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中西部地区增长幅度明显提高.从城市建成区面积来看,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东部地区,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只有2005~2006年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有所反常).

(八)农村隐性城市化进展加快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步伐加快,村容面貌显著改观.楼房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上平坦的村落格局.街道路面的硬化,照明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普及或改善,如电视、电话、电力、供水、交通等,显著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虽然这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但在内涵上与城市化是一致的.因而,可将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称之为隐性城市化.还有一种形式的城市化,也是隐性的,但却是负效应.主要存在于中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村、山区或牧区,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去城镇打工,学生到附近城镇上学,富裕家庭也迁到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居住,从而使得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村庄不断萎缩,直至消失.在当地,由于农村人口减少,相应的使得城市化水平有所上升.

负效应的农村隐性城市化虽有出现,但并不普遍,更多的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正效应的隐性城市化为主.这也应该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相关推荐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有哪些

弊端: 最近不断有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报道,说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超过原来计划指标,还说我国城市已进入“加快发展期”,甚至有的报道称目前出现城市化“大跃进”。这样造势,推动城市化进程,是不是好事?会不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按照原来规划,我国城市化水平到2005年达到3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42%。换句话说,我国已提前6至7年实现原定城市化的目标。权威部门提出,我国在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再进而达到75%。 笔者的疑问之一是,我们城市化的步子是不是太快了,太急了。英国城市化水平从26%提高到70%用了90年时间,法国从25.5%提高到71.7%,美国从25.7%提高到75.2%,都用了120年。而我们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0.5%仅用10年,不说加快,即使用这样的速度,2020年左右就能达到60%,2035年以前就能达到75%左右。换句话说,我们只用英国的一半时间,法国和美国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走过同样的城市化进程。 疑问之二是,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城市化的水平定得同发达国家一样高,要达到75%以上。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容易懂得的道理;我国在80年代以前城市化水平低,现在仍然不够高,需要提高,这也毫无疑问。但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应该一样?中国国情与迄今已实现现代化的所有发达国家差别巨大,中国城市化标准是否一定要像它们看齐?21世纪的城市化与19世纪、20世纪的城市化标准是否应该有些区别? 中国的特殊性是非常鲜明的。一是人口太多。13亿人口,比目前北美、欧洲和日本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二是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中国的陆地面积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科学条件下不可利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原、大山、沙漠、戈壁和干旱地区占去三分之二以上,可利用的国土承受目前的人口数量已属负担过重,这方面的条件比任何发达国家都差;三是基本资源严重短缺,如人均淡水不到世界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三分之一。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得更远。鉴于城市人口对资源的消费量远远大于同样数量的农村人口,我们在实施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资源与合理的城乡人口分布比例相适应的问题。既然我国基本资源状况远不如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水平为什么定得同他们一样高呢?如果2020年我们有15亿人口,60%城市人口就是9亿;本世纪中人口17亿,那么75%的城市人口就是12.75亿。这样巨大的城市人口,要多少淡水、多少土地、多少能源、多少食物、多少住房、多少交通设施才能支持? 城市化,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现代化。城市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现代化程度越高。这是迄今为止对城市化意义的认识。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对城市化的标准的认识正在发生某些新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甚至家里办公,同样可以获得信息、同样可以开会,同样可以交易,同样可以完成许许多多事情,而且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大量物流方面的消耗。再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愿意都往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里挤。于是,一些发达国家人群开始出现由大城市向小城市、由市中心区向市郊分散化的趋向。而且这种趋向一点也不会降低现代化的程度。我们在21世纪推进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这些新因素,避免人口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而走弯路。 疑问之三是,过快和过度的城市化会不会造成某些难以逆转和难以纠正的后果。现在有一种感觉,我国的城市化还是通过很强的计划经济模式、很强的行政手段来推进的,而主要不是顺应市场需要自然发展。如平均每年要以多块速度城市化,到哪个年代城市化要达到什么程度,最近又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等,都是计划经济的典型做法。城市化比任何单个产品和单项经济指标,要复杂百倍,它涉及人口布局、资源配置、环境、社会各个方面。行政和计划的作用是城市化所必需的,但主要应体现在,集中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根据历史、现状和将来,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搞好综合平衡,准确定位城市功能,确保城市特色,而不是强调指标和进度。 城市化过快和过度可能造成至少四个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 一是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城市一般都建在自然条件好的平原地区,同样也是最好的农业区。按规划,我国的城市化需占用全国3%--6%的土地,比例似乎不大,但面积不小,约30万到60万平方公里,即相当于我国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要占掉那么多好地,原来想通过城市化让留在农村的人口获得较多耕地的初衷如何能兑现?事实上,由于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常快,圈地之风仍然盛行,随着大批豪华厂房、楼宇和各种“形象工程”的崛起,大片大片昔日的良田沃野消失,使我国原本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仅最近几年净失耕地就达3800万亩,造成一大批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农民,也是粮食产量接连滑坡的重要原因。 二是产生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太快,城市过大,短时间过多人口往城市集中,不可避免产生大批失业、淡水和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环境恶化、各种危机风险增加等现象。有专家说,城市化并不必然产生“城市病”,产生“城市病”的根源在于指导思想的片面性,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性,以及“低密度扩张”的发展方式,提出“发展克服城市病”、“规划减少城市病”、“管理医治城市病”。这些意见不无道理,但问题是,我们在实践上能不能做到指导思想没有片面性,规划能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管理能不能做到严格到位。今年夏天北京的一场暴雨造成几乎全城交通瘫痪,上海一场大风大雨造成严重交通阻塞和大范围停电事故,就暴露我们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问题不轻。 三是房地产“泡沫化”。现在许多城市建房太快太多,占用大量银行资金,如果严重供大于求,或价格超过市民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大量房屋空置,酿成经济危机。经验证明,由房地产泡沫化引起的经济危机,需要好多年才能缓过劲来。 四是城市“废墟化”。可能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二:一是上面提到的房地产严重供过于求,出现大批楼宇空置;二是本世纪中我国人口将出现的下降趋势。根据我国人口政策的设想,达到17亿最高峰以后,总人口将逐渐下降,最终达到7亿左右的理想规模。那么今天搞了那么多大规模的城市,将来会不会出现有一天没有那么多人去居住? 我国的城市化,就其规模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不仅关系到今天,而且关系到明天,关系到后代。城市建了,是不能轻易拆掉的;城市化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是难以恢复的。我们的步伐应该稳健,应当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化的利好,尽量避免或减少因为不慎和盲目可能带来的弊端. 好处: 先谈谈收入,城市化大的区域肯定比城市化小的区域收入要高,直观的说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比如上海市民,很多的居民也是居住在拥挤狭小,破烂不堪的城中村小瓦房,失业在家的也不在少数,可是由于城市化的推进,放地产开发商开始波及到居民的住房,拆掉狭小的住房,赔款是不能少的,并且还要安排象样的居所,于是这样的居民就开始过上"小康"生活了,住好房子,多余的赔款可以存进银行养老,还可以买社会的福利了. 另一方面,在一般性的小区和龌龊的小区,中低挡房子(祖宗留下的)的房主,根本就不担心收入的问题,在上海5,6个平方的小瓦房,一个月的房租在350-500这个层次,要知道,这样的房子除了放一张床之外,连放桌子的地方也没有了.但就这样的房子一般人也住不到,我也到过类似的地方,亲眼见到好几个人住一个房子的,一张大床,也部分哪个是老婆,还是女儿,还是儿子,统统住一块.着实让人觉得意外.算算房主的收入吧,这样的小房子只要有五六间,收入都达到2000-3000元了,再加上自己有定所,根本不用工作就可以天天打麻将了.甚至觉得自己有资格在其他地方的人面前颐指气使了. 上海的房价有些高,上述现象已经波及到上海的农村,这样就造成了短期的城市人口的优势,但深入思考,这样的优势意义深远. 反观农村,就以生我养我的邳州农村吧,尤其是10年以前的光景,城市化根本涉及不到农村,收入来源靠养殖业和种植业,产业化很低,老实说,很多老人和弱势群体的收入为0,即使中间有较富裕的商人,平均的指标也被这部分人抹杀掉了,经济指标吃了很大的亏,虽然没有达到饿死人的地步,但是在大城市看来,我们的情况比非洲还糟糕了. 即使现在,这样的情况还存在,虽然有改观,但基本矛盾没解决,商人多了,创业者多了,富裕的人比以前多了,可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呢,这部分人的收入依然很多为0.算平均收入被落下的太远.归其原因,城市化的好处没有享受的到. 再看看招商引资,大城市的外资显然比小城市或农村强的多,再拿上海来讲,城市人口可以从房地产和房租当中收益,但已经不是中心城区的人口这方面就差了,但是不要紧,他们可以到外企打工,经常见到生产流水线上的50-70岁的老太太,老大爷拿着放大镜在检查电路板,有时候眼睛红肿也再所不辞,加班到夜里11点坐工交回家,生活是够艰苦的了,要是我父母的话,肯定不允许这样做.可他们为了高消费的收入,要不怎么生存? 看看我们老家的老太太老大爷吧,年龄大了放风筝吧,去走亲戚吧,在家清闲吧,大部分是儿女养活的,无庸质疑,收入为空,尤其是农村的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因为享受不到上述的城市化带来的福利.综合一下,收入指标也高不了,但是也无须大城市的同情,我们依然有肉吃,依然有酒喝,毕竟老百姓不会想的那么多. 再研究问题的另一面,一味的享受城市化就是好事吗?我看也未必,再拿上海来说,这边的民营经济比起外资显得很糟糕,很多街道看上去萧条,和大上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符,人的竞争力一般,不象宣传的那样,叫做"精明的上海人",至少我觉得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做错了,粗的不算,细的算...... 记得由于工作的原因,曾经在少偏的地方租房子,但是就因为没有网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可周遍的上海人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好不容易听说附近有一家年轻的儿子有电脑,我去说服,要以一个月几百元的价格缴费,可是他全家都反对,说是有病毒,一个网线只能接一台电脑的笑话. 没来上海之前总觉得上海的商业氛围了得,大街上应该人潮汹涌,可是来到后才发现我错了,这边的商业氛围真的一般,靠近徐家汇的桂平路之类的,连个商店都开不起来,原因是上海这边喜工作,厌经商,曾经听说上海人半夜出门也不属实. 总之,不管是哪里人,只要努力总有回报,城市是人的城市,农村也是人的农村,发挥人的能动性,好的生活终究能享受!
2023-09-02 04:05:321

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及历史作用?

城市化是近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然而,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城市化又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正如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一样,城市化也会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样的。 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西方模式相去甚远,它是在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中展开的,也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展开的。对于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而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完全是一种外在的因素,“正象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255页。)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化不仅不可能处于那种自身和独立发展的形态,而且必然带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在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展开的城市化运动又是一个畸变多态步履维艰的社会变迁过程,停滞不前的生产力水平,发育不全的商品经济,落后保守的传统意识,频仍不断的天灾人祸等都可能成为制约城市化正常发展的因素。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城市化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如果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城市化发展的必要历史前提,那么,这种流动也是工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历史条件。“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两个过程互为因果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中的关系却又十分复杂。城市化和工业化都离不开人口的增加。”(注:(澳)约翰·R·拉瓦蒂(John·R ·Laverty):《城市革命》,转引自《国外城市科学文选》,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年10月版,第36页。)近代中国城市化有何种特征?城市化对城乡社会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城市化与工业化处于何种关系?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2023-09-02 04:06:331

论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轨迹与特征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特点: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
2023-09-02 04:06:441

为什么中国在1960年到1965年的时候城市化进程减慢

1958年~1977年是城市化的停滞阶段,这个时期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受阻甚至倒退,这也直接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加速了二元经济的发展,在近20年的时间里,城市人口仅增加了1.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也只是增加了十多个中小城市。城市化水平先由16.25%上升到1960年的19.75%,到1965年为19.82%。 从1958年开始,全国在“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影响下,农民大量进城,城市人口剧增,全国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49万人增加为1958年的13073万人,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15.4%和19.8%。全国城市数量也剧增,1957年底为177个,1960年为199个,1961年又增加为208个。结果,由于工业建设规模过大,城市化发展过快,大大超过了国力可能承受的限度,严重影响了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做出调整工业项目、压缩城市人口、撤销不够条件的市镇建制的决定。经过几年调整,全国的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城市化也逐步转上正轨,到1964年底,建制市由208个减少为169个,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受了新的挫折。如出现了大批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的中小城市,实行所谓“山散洞”的建设方针,大大延误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甚至出现了把城市变为农村,以达到“消灭城乡差别”的逆历史潮流的做法。
2023-09-02 04:06:53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保险业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中国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与发展,成为保险业国际化的基本前提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经济特征,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包括保险业在内的现代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并日益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各方面。我国政府深刻地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趋势,近30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体系之中,这是中国保险业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的基本条件。中国经济长达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保险业国际化发展的强大驱动力。1979年~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6%,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3倍。自2002年以来,中国保险业以年均18.2%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07年,我国保费收人世界排名第9位。中国经济、保险业长时期强劲增长,强烈地吸引着外资保险公司。然而,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2005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7.52%,平均保险密度为518.5美元①,而2006年我国这两项指标分别为2.8%和431.3元圆。我国保险业发展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显著差距,预示着我国保险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与发展空间。(二)中国全面履行人世承诺,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新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保险业做出入世承诺,分阶段落实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形式、市场准入地域、业务范围等方面市场准人政策,使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呈现出可预见性、渐进性、透明性的特征。经过三年过渡期,至2004年底,我国保险业已形成高水平、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政策仍在不断完善,这必将促使中国保险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三)中国保险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构成保险业发的重要基础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保险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源。近2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持续推进,工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强劲,产业梯度转在东部、中部、西部间进行趋势明显,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在一些大城市已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经济结.战略性调整,成为保险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因素,同时也为保险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保险业结构调整主要朝着四个方向推进:一是保险主体结构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二保险业地区布局合理化;三是再保险与直接保险协调发展;四是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多元化与结构合理化;五是保险薄.领域的重点发展。(四)中国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功能增强,为保险业国际化创造了必要条件金融市场主体结构不断完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参与形式更为多样化。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影响力不断增强。股票市场方面,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对资源有效配置、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社会融资结构、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益意义显著,从而对发展壮大保险业,发挥其社会影响和功能作用产生了积极作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保险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为保险业国际化创造了重要基础条件。加快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保险机构境外投资经营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进一步放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境内外贸易、投资、技术、人员等的国际化流动与发展。2007年7月,中国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同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发布《关于境内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的批复》。新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境内机构持有和使用外汇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促进境内机构和个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优化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金收益,从而有利于境内机构加强资金管理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五)保险公司抢抓机遇,快速成长境内外资保险公司充分利用中国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实现在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外资保险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性长期成长,高度重视公司治理、风险管控,注重稳健经营,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对经济社会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同时也将中国的保险市场与国际保险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中资保险公司作为中国金融业的生力军,在日益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中,在与外资保险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学习国外保险同行先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经验,在国家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的大力支持下,凭借其已有的绝对市场垄断地位、强大的营销网络、本土化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加快企业改制与业务发展,一方面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险保障、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三大功能作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通过与外资保险的合作和国际市场业务的拓展,正在成长为国际化公司。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23-09-02 04:07:161

城市化初期有什么特点

规模小,发展程度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
2023-09-02 04:07:252

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1.在国内外贸易中心城市和通商口岸(上海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夜上海)2.民族工业沿海分布在工矿业发达地区3.近代交通工具传入我国. 交通枢纽形成近代城市;
2023-09-02 04:07:43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哪些社会问题

1. 政府宏观层面,由于公共利益概念模糊不清,在土地征收的工程中往往给地方政府及开发商存留了可乘之机.2. 农民自身方面,由于农民长期以务农为主,就业观念淡薄,就业技能差,在失地之后很容易伴随着失业.3. 维护权益方面,失地农民往往难以找到可申诉之处,法院常常以失地补偿纠纷为非民事纠纷不予受理.因此近年来因为集体土地征收问题而产生的群体信访事件大量出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4.半城市化人口”社会保障不足首先表现为劳动保障程度低.5.“城中村”的出现滋生了诸多社会隐患,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质量与发展进程.6. 城市人口膨胀,加剧各种矛盾的凸显,最为明显的就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
2023-09-02 04:08:181

12.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战略方向。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为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所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既呈现出世界各国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显现出自身的个性差异。在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城市的数量,还是城市的功能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尤其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本身所累积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出来。概括地讲表现在六个方面。  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  在长期计划经济“城乡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得以产生、固化乃至于不断强化。政府借助于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粮油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渐形成了城乡有别的管理体系。城乡居民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和职业的不同最终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即所谓的城乡差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本身具有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其聚集经济效应的强化作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城市一工业、农村一农业”的产业格局,最终使得城市和乡村演化成两个彼此相对独立的人为的封闭系统。由于城市的磁化作用,使得农村中原本匮乏的资金和人才被城市合理“掠夺”。城乡之间的公平问题作为市场经济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  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肇始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上皆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  首先,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行政偏好。一是在城市选址和规划上的强烈行政垄断。政府包办了城市建设中的一切事务,而作为切身利益者的城乡居民几乎被完全排斥在外;二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是所在地政府驻地,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相比之下,城市产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的经济因素反而退居次要位置。  其次,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出于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大、中、小城市均希望借助各种游说手段为当地争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并通过构建完备的工业体系,努力为政府官员创造更多的政绩。同构化的城市结构一方面强化了城市间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3.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  受制于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需要,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表现出明显的短期化特征。从建国后的“限制发展大城市和小城镇,适度发展中等城市”逐渐过渡到80年代以后的“大力发展小城镇”。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似乎更多地是出于解决特定矛盾的权宜之计,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都是从静态和孤立的视角谋划城市的发展。其实,不同规模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例如,大城市具备较强的聚集效应,但其“城市病”症状也更为明显;小城镇分布广阔,贴近农村市场,更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换,但其聚集功能较弱,土地浪费较为严重;而中等城市兼有二者的优势和劣势。所以,不能简单地评价哪种类型城市的优劣。  4.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  众所周知,城市的产生源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城市的发展同样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自然演化的动态结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力量只是在短期内、在表象层面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共有的规律。  然而,我国的城市化历程表现出与这种规律较大程度的背离,行政力量扮演着远比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么定位模糊、摇摆不定;要么彼此“借鉴”,简单复制。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较多的资源,而且使城市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同时,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撑也使得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5.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功能完善。  80年代以来“摊大饼式”小城镇发展战略的推行以及大中城市新城区热和广场、步行街等标志性建筑热愈演愈烈,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因为拆迁补偿不合理而引发了太多的社会纠纷,进而沉淀为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城市外围空间拓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现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则严重滞后。从城市景观的外观上看,我国的城市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但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积淀上则呈现出天壤之别。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治安、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后续发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6.传统制度的约束功能仍然存在,阻隔了城乡的融合。  虽然迫于各种压力,传统泾渭分明的城乡管理体制有了一定的松动,但是,传统城市管理制度的强大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某些领域甚至得到强化。城乡间巨大收入差距的诱惑、对城市生活的渴求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需求等因素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种规模空前的劳动力流动不仅满足了城市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无论对城市还是对农村来说本该形成双赢的结局。  但是出于保护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保障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先权,城市管理者往往只是企图在现有条件下,通过简单的“限、管、卡、罚”等非人性化管理手段来限制和排斥外来劳动力,而较少考虑借助优化内部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培植主导产业等方式来扩充城市容量。显然,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间的心理差距,不利于和谐城乡关系的构建。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国外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都证明脱离农村发展的所谓“孤岛式”城市化发展模式注定不会成功。缺乏了农村的协调和支持,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逐步摒弃片面强调发展城市(尤其更多地停留在城市空间的拓展上)的传统做法,而应从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角度谋划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2.因地制宜,突出个性。  审视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结构雷同、个性模糊是一个普遍问题。城市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在未来功能的定位上均显示出明显的趋同性,这种现象对于城市的后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实践证明,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个性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顺德等城市之所以在某些领域独占鳌头,其核心就在于它们结合本地区位和资源条件,选择了独特的主导产业,具备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一点正是其他城市无法模仿的,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因此,我国城市的发展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努力培植核心产业。从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底蕴、旅游休闲、矿产开发、生态环保等角度来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探寻并逐步培育城市的主导产业,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特色。  3.整合城镇体系,发挥协同效应。  由于规模不同,城市间表现出功能的差异性,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金字塔式”的城镇体系便成为当务之急。确立合理的城镇体系,一方面要考虑城镇的发展现状,通过城市布局的合理调整和功能的整合,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城镇化体系,发挥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要结合城市的未来发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确立城镇体系的发展方向。  4.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弱化行政干预力度。  城市化建设中浓厚的行政干预带来了诸多方面的负面效应,其中最典型就是在城市改建、扩建征地过程中行为的非规范性。某些政府官员与土地开发商“合谋”借助权力垄断人为压低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标准,拓展了惊人的寻租空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因此,应强化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淡化行政干预色彩,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学习和运用现代经营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引进市场机制,把长期由政府垄断的某些领域,如:自来水、邮政、通信、公交、电力、煤气等逐步放开,政府通过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引导各市场主体通过合理有序的竞争,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5.突破制度瓶颈,净化外部环境。  导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传统制度的约束。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流动受阻、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难以推行、大量农村人口长期滞留贫困、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等问题的症结皆出于此。  改革现行的城市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社保制度,降低外来劳动力在城市生活、就业成本。努力为市民和农民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目的。
2023-09-02 04:08:271

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挑战,从地理方面来看,有哪些挑战?

长远看来,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与发展,存在七大挑战。第一,逐渐被拆光的老建筑,没有特色的城市发展。第二,居高不下的房价,蒸发了人在城市中生活的希望。第三,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第四,社会服务的缺位与变异。第五,沦丧的社区精神,社会人际交往中缺乏信任。第六,对城市贫民区非理性、野蛮改造。第七,如何将城市外来人口的落户城市与城市发展协调统一起来。那么,从地理方面看,一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雷同,二是城市环境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四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3-09-02 04:08:371

中国城市化是一种过程还是是一种结果

中国城市化进程,社会学名词。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
2023-09-02 04:08:472

谈谈你对中国城市进化程的看法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产物,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城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1989年,我国制定的《城市规划法》第4条明确提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毋庸置疑,这一方针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和问题。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建议修订《城市规划法》第4条“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提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大城市确定不同的环境容量,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密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几个大都市带的形成;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各类城市对新增人口的吸纳能力;积极探索促使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发展、合理布局的政策措施,以此作为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手段;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认为,“十五”和更长时期内我国城市化的方针应该是,按照市场规律和规模经济的要求,适应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积极、有序、全面、协调地发展各类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大力对中等城市扩容,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市,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建立起符合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条件和更加优良的生活空间。  可以看出,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总是处于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在探索过程中,总缺少一个基本的思考基点和分析框架。这一基点和框架的缺失,使得近几年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出现很多的失误或进入难以自拔的陷阱,在学术界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本文首先尽量建立一个思考的基点和分析框架,然后具体解释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几点困惑。  思考基点和一般的分析框架  这几年,尽管很多学者、城市研究专家、政府管理部门都在探求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路径,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观点,但似乎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其中缺乏一个共同的思考基点和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出努力,提出一个较为详细的思考基点和分析框架,并利用其来分析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这个思考基点和分析框架如下:  (1)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规避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与乡村的社会区隔。城市化过程要考虑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现状,要考虑我国亿万农民对城市文明的追求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我国耕地极为稀缺的现实以及我国农村人口的迁移成本。农村集聚了中国大部分人口,城市化过程和资金投入不应该屏蔽农村的发展和农村生态,更不应该以牺牲社会公平、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城市化,应建立在不抛弃农村,应建立在城市与农村居民社会认同、社会信任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资金的配置和流动偏好,受市场经济和政府行为的影响,而城市的集聚效应和经济启动效应,必然会吸引市场和政府的资金配置,这种行为必然带来对农村经费投入的减少甚至缺失。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但城市的边缘地带和广大的农村出现明显的凋敝,城市化后面是乡村的凋敝,农村很多地方很少看到年轻人,有些村庄成了空壳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普遍破坏失修,农业基本上成为一个无利可图的产业,农业认同的缺失、信任建构纽带的断裂都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就会加剧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排斥和边缘化。②  (2)城市化过程应把区域性特点和差异、区域性发展水平、时空的跨度大小纳入城市化考虑的范围,同时也应考虑城市的个性、城市的功能或潜在性的发展前景、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每一个城市的合理发展都应当与自身条件特别是自身的经济基础、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基本一致,不能操之过急,盲目求大,漠视区域性特点而片面追求城市的规模或片面强调控制或放任大城市的发展都是危险的。  (3)城市化的过程和道路选择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不断创新,关注实践过程的突生性质,找到一种接近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途径,而不能用非实践的精神和方式对待城市化实践本身,加强城市化的本土和实践研究,预期选择与延滞效应和破坏性后果才能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4)城市化过程应考虑其所带来的社会溢出负效应是否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其社会溢出负效应的消减和规避成本的大小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的关联性,应注意城市化的生态平衡规律。经济活动、城市建设会不同程度改变自然环境,不利的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构成对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对经济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限制因素,被破坏的环境会提高经济活动的成本,影响城市质量,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因此,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是生态平衡规律问题。遵循规律就会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四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的内部结构、空间范围要求必须对每一个城市的人口结构、用地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结构、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进行分析,注意城市本身的支撑体系能否达到稳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5)城市化过程要考虑城市经济规模净收益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应考虑其所带来的社会溢出负效应是否最终吞噬或耗尽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溢出正效应的可能性大小,所以过分追求短期期的经济效益与成就都是不可取的。  (6)城市化战略不能停留在量的提高,即片面强调城市的发展规模、人口的比重的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空间转移,应该重点强调城市化的质,即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改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最优,以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7)城市化过程应对城市本身的历史基础、发展特点、产业趋势与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既要有战略眼光,也要实事求是,对于城市发展的区位作用、优势条件分析,不能过分夸大,要有历史的全面分析,以及城市之间的互补分析。没有条件的或条件不足的一些沿海港口城市不要去盲目追求“国际化大都市”或建设“香港式”的国际港口城市。  (8)城市化过程应加强对城市化本身规律性特别是内在动力机制的探讨和尊重,习惯从政府的角度去“安排”城市化道路,势必会引起未来城市化战略选择和实践的混乱甚至失误。我国城市化的真正障碍是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和城乡收入与消费的巨大差别,我国的户籍制度将户籍人口分为农业户籍人口和非农业户籍人口,不同户籍的人口在福利制度、就业安排等方面都有重大差别。这种政府控制城市化进程的行为与制度都是违背城市化本身的规律性和内在动力机制的。  (9)城市化过程应是由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战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让市场机制引导和调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方向、规模和方式,并促进各种城市化主体按照其利益需求和相互关系自主发展,相互协调。  (10)城市化过程应综合考虑几个发展制约因素,城市发展与用地、城市布局和行政区划、城市建设的资金渠道、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市(镇)经营能力、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就业的发展空间、环境容量、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环境、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同时充分兼顾农村综合发展需要,促进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把提高工业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立足点,作为核心内容。离开发展经济谈城市化,只能偏离方向。另一方面应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变。如果城市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必然会带来“城市病”。还要实现城市经济结构转变,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孤立地谈发展大城市或小城市都难以达到目的。  基于以上的思考基点和认识框架,作者认为,城市化过程中,偏离和漠视这一基点,硬性地在大、中、小城市发展道路中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都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最终将吞噬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阶段性成果,将使得城市化的道路选择陷入一个不能自拔的陷阱和另类怪圈。这一思考基点和分析框架将对政府决策、学界理论探讨、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理论分析:有待解决的几点困惑  一、大城市的发展:是控制还是放任  大城市具有产业投入空间集中、区位突出、专业化水平较高、科技开发能力很强的特点,因此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具有形成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趋势,形成具有经济启动力与聚集力的第二、三产业的形成,从而带来更高的规模收益、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更大的经济扩散效应。大城市确实外部成本较高,但规模合理的大城市有良好的聚集效应,由此带来的规模收益明显超过外部成本,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③大城市比小城镇更能节省土地,可以吸收更多的乡村和小城镇人口,将会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大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只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资金回流机制,用于大城市建设的巨额投资就会得到充分的回报,不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加速城市化和发展大城市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收入水平的更快提高,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社会稳定。制定更加完善的发展大城市的方针,城市化方针的侧重点应该是发展具有合理规模的大城市,带动其他规模较小的城市和镇的发展,并利用规模较小的城市和镇的发展分解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负效应,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和网络。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提出质疑,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大城市确定不同的环境容量,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密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几个大都市带的形成。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各类城市对新增人口的吸纳能力。④  但是发展大城市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形成城市贫民窟,带来高失业、高犯罪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发展大城市需要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国现有的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⑤城市在接纳新增人口的设施和能力已经严重短缺,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大量的农村人口,尤其严重的是,大城市的迅速发展必然引发与中等城市、小城镇之间在空间和资金劳动力竞争下的选择利益冲突,空间竞争和区位竞争必然引发生产要素在空间配置上的不合理,因为资金与劳动力生产要素总是流向预收益较高的产业部门,企业同样将选择聚集经济最显著的区位,这必然导致中小城镇付出惨重代价的可能性,牺牲中小城镇发展大城市在中国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大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具有综合效益的优势,具有规模经营和启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同时,大城市本身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比较大,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膨胀压力,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加快的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中小城镇出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控制提供巨大的契机。因此,人为地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是有失偏颇的。但我们也应警惕盲目发展大城市的危险,发展大城市应充分考虑区域性特点和差异、城市用地问题、环境容量、人口承载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同时,大城市的发展应考虑农民和流动人口对城市文明心理追求的承受能力,不应该牺牲和放弃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利用中小城镇和农村来分解大城市的负效应是错误的,控制和放任都是不可取得,也是危险的。  二、中等城市的发展:是扩大还是阻滞  中等城市的发展有着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中等城市分散性较严重,传统工业特点较强,发展成本较高,比较优势下降,产业比较单一,缺乏替代产业,加上产业层次底,缺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中等城市区域性较强,政府难以宏观调控,加上垄断性较强,受地方资源条件的影响较大,往往形成盲目性生产,发展缺乏规划,会带来严重的重复生产。同时,重点放在中等城市的发展势必加剧资金的扩散,难以形成全国甚至全球性的集聚效应,难以提供启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现有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规模重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有难度,加上市场的有限性,使得市场缺乏对新技术的灵敏度,限制了全球性的现代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规模要求大、资金要求集中的现代尖端企业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这远远不能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等企业的发展难以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片面追求中等城市的发展而放弃发展大城市是不可行的。  但现实是中国人口众多,有巨大的农村人口,区域间发展的水平和差异较大,工业化水平低,而仅仅去发展几个大城市,无法吸收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自然与人口资源的充分利用,大量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必将会带来极大的迁移成本,而且会给大城市带来巨大的“城市病”,中等城市兼具小城镇和大城市的优点,又能相对地规避小城镇规模不经济现象;又能兼具部分大城市综合效益优势,避免大城市面临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困扰,减轻大城市的扩容压力。中等城市是大城市滋生的摇篮,是大城市与小城市联系的纽带,中等城市更能适应区域性特点和区域性差异,更能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同时,中等城市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特点。但如果追求中等城市的发展而放弃大城市的发展或者甚至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同样同是危险的  中等城市的发展不应该受到阻滞,根据区域性特点,认识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牺牲大城市的发展,可以鼓励扩大中等城市的发展,可以适当优化中小城市功能分工,创建和培育城镇品牌,导入新型产业模式,扩展产业链,以及扶持新主导产业,培育中等城市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和合理的城镇体系,同时聚集互补性质的优势,完善城市区域性与专业性的聚集优势。中等城市应以城市化为动力,促进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同时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提高中等城市的综合发展能力,以优势产品为龙头,促进产业的集约化,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加强中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提高城市发展的环境容量。提高城镇社会发展水平,建设具有现代文明和区域性特点的新型城市,多渠道动员各类要素资源,增强城市经营能力。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认为,“十五”和更长时期内我国城市化的方针应该是,按照市场规律和规模经济的要求,适应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积极、有序、全面、协调地发展各类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大力对中等城市扩容,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建立起符合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条件和更加优良的生活空间。  三、小城市的发展:是培育还是抛弃  发展小城镇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我国的小城镇,绝大多数仍然处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落后、技术水平低、投资分散且效益低下的状态,片面强调发展小城镇,必然造成乱占乱用土地、重复建设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严重问题。在小城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仍然难以打破,对外来人口仍有排斥力,不能把中国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希望和重任寄托在小城镇的发展上。⑦小城镇缺乏足够的产业聚集效应, 集聚能力低,集聚效益差, 综合经济效益差,对投资的吸引力有限,而且资源利用效率低, 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力非常有限,不应对它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寄予过高的期望。如果主要依靠乡镇政府投资发展小城镇,还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政企不分和投资无效益的老毛病。  但是由于我国在体制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面临着许多障碍,现有的城市无法承受农民进城的冲击,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势必形成严重的“城市病”,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城市环境恶化,社会犯罪率上升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小城镇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培育和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⑧使大量的农民迅速非农化,较快地进入低水平的城市化阶段,而后再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  发展小城镇也符合我国建设资金短缺的国情。从资金投入的角度看,小城镇在吸收农业劳动力上比大城市更有优势。并且,乡镇企业对小城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使小城镇的发展无需过多依赖国家的财政投入。  事实上,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我们不能采取偏激行为,应根据区域性特点,适当培育小城市的发展,不能因为其缺陷而抛弃小城镇,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更应该走出小城镇数量扩张的误区,推进城镇体系升级;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城镇经济竞争力;积极推进人口进入政策创新,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积极推进以科学规划为指导的宏观调控,保证城镇发展健康有序;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市场化,提高综合开发和建设效率。  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没有必要局限在“大小”之争, 单纯强调发展“大”或“小”都不太切合实际。⑨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的目标,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分流,那种人为地控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加上中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这就要求应从我国城市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域性特点和差异、区域性发展水平、城市的环境容量、人力资本积累的大小、社会溢出负效应的社会风险、城市农村的生态平衡机制,根据城市的个性、功能和潜在性的发展前景,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 选择多元模式的城市化将是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事实上,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应放开,政府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人为地限制某一类城市的发展,而鼓励另一类城市的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加速城市化的工作不是把人和企业人为地向城里推,去片面追求城市化的规模,而是要加速改革,加速扫除城市化的一切人为的障碍,加速创造城市化顺畅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加速工业化进程,同时推进信息化,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重新思考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经济体系,支撑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把现实生活中城市化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  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性发展条件具有较大的异质性,面临的主要矛盾、区域性特点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要与提高集聚效应、经济启动效益结合起来,开发大城市的聚集动力,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形成具有规模的具有经济启动力和聚集里的第二、三产业区位的形成,从调整大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入手,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目标,发展大都市带,以此作为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部地区应致力于扩大吸纳农村人口,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引导、鼓励大中城市的规模适度扩大,大力发展小城镇,具备发展大城市的应注意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使中部地区成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主战场。而西部地区的的城市化应定位于“大城市、小城镇”,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大调整,形成具有区域性特点的互补优势、比较优势以及选择优势,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要依托现有的大中城市,在少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形成较大的人口集聚核心。  另一方面在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上,应避免出现个人偏好,提出以什么样的规模的城市作为重点来规定城市化道路的主张,尊重城市化本身规律性特别是内在动力机制,否则,如果习惯从政府的角度去“安排”城市化道路,势必会引起未来城市化战略选择和实践的混乱甚至失误。中国的城市化战略选择必须超脱以城市规模来决定城市化方向的思维定势。最后作者认为,中国未来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应该是由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战略。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让市场机制引导和调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方向、规模和方式,并促进各种城市化主体按照其利益需求和相互关系自主发展,相互协调。
2023-09-02 04:08:551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00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工业增加值为4593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4.9%。而新中国诞生之初的1949年,工业净产值仅为45亿元,所占比重只有12.6%。 在上述的一组对比数据背后,隐含着一个建立在农业国家基础上,拥有13亿人口同时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伟大而创造奇迹的故事。纵观当今世界60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7亿,所占比例不足12%,而超过21%世界人口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中国,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也必然产生许多人类发展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和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为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此意义上说,计划经济体制与重化工业起步的工业化战略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 这一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工业快速增长。1952年至1965年期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高于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从1953年到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而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学、机械等行业。 尽管现在评价这一工业化思路的得失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但是其缺陷和失误是明显的。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重工业增长自我服务和自我循环的局面,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的特征。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严格抑制。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 以计划经济为体制背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基本战略,同时处在与国际经济较少联系的封闭状态,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到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1978年,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达到48.2%,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9%。第二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发展中国家,霍夫曼(Hoffmann)系数为0.76,但是并不能据此给出工业化先进程度的判断,更得不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结论,因为当时存在着工业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80%多的农民被排除了工业化进程之外。 在这一时期,中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初步构造起了独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也由起步阶段逐步进入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结构纠偏、轻重工业均衡化 调整时期(1979-1992年) 到了70年代末,为了解决严重的结构矛盾,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放弃了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转而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注重市场需求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以纠正扭曲的产业结构。自1980年起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投资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此后,工业内部重工业自我循环的结构被初步打破,被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突然被释放出来,成为工业化的巨大牵引力。首先是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1980年至1985年的工业总产值中(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轻工业的比重迅速由47.0%上升到49.6%。 这期间最重要的进展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高度集中计划的工业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1984年进行了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式改革,从而改进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资源配置的方式开始脱离计划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在资源配置新机制下,过去受到传统战略压制的轻纺工业,在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强刺激下,推动了非国有经济更多地进入到这些领域。因此,重工业比重过高的扭曲结构,主要是通过非国有经济的进入而得以调整的。到了1998年,轻工业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达到77.1%。 在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对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在一定时期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其作用是明显的。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开始,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呈现新的变化,在吃穿的基本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后,转向了用的领域,出现了家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一致性倾向。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消费品立即供不应求,从而强烈地刺激了家电产业的投资和发展。 与此同时,轻重工业逐步协调增长,轻重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逐步形成,重工业开始加强轻工业所需的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供应,而轻工业则通过产品的市场开拓,增加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 1984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活力,从而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兴起了一股农村工业化潮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创举。从90年代初期起,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每年2000万到3000万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市涌入。1993年乡镇企业就业人口达到1.2亿,超过了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和,乡镇企业的产值曾达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双重工业化格局,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那种工业化与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使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逐渐融入到工业化之中,从而极大地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结构失衡的状况在不断纠正的过程中趋于均衡,资源配置方式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向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由封闭经济开始走向开放经济,工业化的总体进程也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在这一阶段还形成了两个带有长期意义的机制:一是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释放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潜力,以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思路逐步清晰起来,并贯穿于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加入到工业的行列中。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新的结构性矛盾,即加工业的超高速发展后,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紧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 明显高度化阶段(1993年至今) 之所以将1993年做为新阶段的起始年,是因为1993年之后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从而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势头。但是,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跨越",而前者结构变动的趋势基本上符合工业演变的规律。当然,在此阶段的初始时期是以解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制约瓶颈为目的,而2000年之后出现的重化工业更为显著的特征,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的。例如,2002年中国钢铁消费量2亿吨(这是美国、日本钢铁年消费量的之和)中,新增量的60%是用于房地产建设的。 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并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的演进,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在90年代中期,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出现升级,在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类的消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空调器、个人计算机和通信等需求领域以更高速度增长,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1994年、1995年的电子工业产值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3.4%、32.7%。电子工业成为这一时期极为显著的高增长行业,并保持了长时间的持续高增长。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2001年电子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不到5%上升到近10%(达到1.3万亿元);规模总量的快速扩张使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 消除制约消费增长的制度障碍,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很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电信产业的改革,1994年成立了中国联通公司(后又对电信产业实行更深层次的重组),从而打破了电信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使得电信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这一改革不仅推动了电信业的高速增长,而且是继家电产品之后由通信产品及设备制造保持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一案例十分清晰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即产业良性增长机制的生成和产业高度化的演进关键是消费能量的释放和消费潜力的挖掘。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历了工业化进程中从未遇到的情况,即短缺经济的结束。告别短缺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但是当真正结束了中国经济一直被短缺所困扰的局面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依靠数量扩张、扩大生产能力的外延式发展的后遗症凸显出来,结构性也矛盾深入到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更深的层次。在制约因素由供给转向需求侧之后,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则因越少新的消费热点而短时间迷失了发展的方向,这一问题在1998年之后的2、3年间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扩大内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国有经济实行布局的战略调整、推动企业重组、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主线。 近两年,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出现升级,而且这一升级的幅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居民的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级和转变,从而使得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近年来,房地产投资额每年均超过20%;2002年汽车产业增长了38.8%,其中轿车增长55.2%。尽管汽车产业的超高速增长具有加入WTO背景下购买力集中释放的因素,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正在形成。由于汽车等行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产生了较大需求,这是近年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经过外资、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国有企业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由1980的76%下降到了2000年的28%。 对外开放: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 中国的工业化是依靠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而获得加速发展的。 1979年中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是在整个经济体制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型条件下,以经济特区的形式进行制度试点和局部突破的战略尝试。特区奇迹的示范效益,验证了对外开放战略的正确性,并由此打开了关闭30年的对外开放的大门。1984年开放了沿海14个城市,1988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在沿海铺开,1992年之后对外开放扩大到全国各地。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基本形成。 中国经济已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200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20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达到90%。1980年外贸依存度仅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 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80亿美元,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4万个。在这些企业的就业人员约1800万人,合资或独资企业出口商品交货值已占全国出口商品交货值的40%。外商直接投资当中,约70%是在制造业领域。 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这不仅仅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经济总量的贡献上(1995-1999年外商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对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是27.3%。),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例如,80年代起步的家电工业,是在依赖进口元器件的基础上,以CKD为主要方式发展起来的,进口产品的涌入以及随后的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得家电的国内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竞争的特点,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同这些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学习、发展、壮大,其产品逐渐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成为家电产品的世界制造大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领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低成本的制造优势。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以中国特定工业产品出口的比重与全世界同种产品出口比重之比,做为度量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指标,称之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 index)。其结果是劳动密集性产品的该指标达到4,大大超过1,从而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在新一轮国际分工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 结束语 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还应该看到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等等。中国政府最近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的工业化任重而道远。
2023-09-02 04:09:292

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大概有哪些方面?

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允许农民进城”。再加上我国开始逐步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被当作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方针得以全面的重视和实施。。因此,这一阶段城市化与前二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 城市化与现代化相联系。 一些发达的国家,其城市化程度均80%以上。而且在当代社会中,城市化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在市场经济丰富的商品生产的支持下,由城市居民所创造的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它能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化与现代化是同一个词。一个国家如果有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居住在城市里,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因此,中国的政府开始抛弃以往反城市化的观念,改革并大力推进城市化,而且把它与实现现代化紧密相连。 城市的消费性功能趋强显现。中国城市以往的主要功能是政治行政中心,生产中心,也许这些功能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但在今天,城市消费性的功能开始显现,而且有逐步走强的发展趋势,其标志是一些大中城市中金融、贸易、通讯、运输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开始迅猛的发展,其增长的速度,发展的规模均超过了工业产业。当然各个城市的消费功能所处的地位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令人欣慰的是,各级政府开始清醒地意识到城市的消费性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加强城市消费性功能的建设。 城乡一体化战略得以实施。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曾经实施过在世界上少见的严格户籍制度,这个户籍制度也许在当时因为某些因素不得已而为之,但客观上却限制了人与人、人与资源之间的流动关系,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特别是造成了城郊或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 20世纪80年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社会屏蔽功能大大削弱了。进入21世纪,有的省、市宣布取消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别,也许这不仅仅是对人权的尊重,同时也意味着长期以来反城市化政策的终结,中国开始了从人口的城乡逆向流动转变为城市化的正向流动。 这一流动的直接结果,使得城市开始了在规模上的扩张,一些大中型城市开始重视卫星城镇的建设。在现代化立体交通的基础上,一些特大型的城市开始出现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第二阶段“分散化”的特征。城乡之间一体化的战略得以实施,城乡之间可以共享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逐步形成。前30年间,人们对大型城市的发展一直持批评的态度。但是,在当今世界上,一些国际性大都市,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跃,却呈现出许多令人不可忽视的优越性。 大型城市往往是经济贸易活动的中心城市,它的集聚效应带来了经济上的高度繁荣。而人口的密集与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创造出无数的就业机会,它的发散效应还形成了连片的城市群、广阔的区域经济增长地带,其结果还往往带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三个大都市圈、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最有望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这一地区的城市将以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为平台,共同努力打造上海大都市圈。 这些以大型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的崛起与以往分散、独立、规模不大的城市相比较,它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完善交通的设施,提供良好的教育,控制环境的污染,提升人口的质量。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更具备可比较的现代意义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地完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要珍惜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发展收获的成果,坚定地加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增强协调发展,因为城市化与祖国的现代化紧密相联,城市和大都市圈代表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2023-09-02 04:10:121

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大概有哪些方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发生并发达以后, 特别是工业化以后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出现了人口从以农 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城镇转移的过程,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大, 城市数目迅速增加,这就是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所以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2023-09-02 04:10:222

城市化进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存在哪些弊端?

弊端:最近不断有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报道,说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超过原来计划指标,还说我国城市已进入“加快发展期”,甚至有的报道称目前出现城市化“大跃进”。这样造势,推动城市化进程,是不是好事?会不会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按照原来规划,我国城市化水平到2005年达到3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42%。换句话说,我国已提前6至7年实现原定城市化的目标。权威部门提出,我国在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再进而达到75%。 笔者的疑问之一是,我们城市化的步子是不是太快了,太急了。英国城市化水平从26%提高到70%用了90年时间,法国从25.5%提高到71.7%,美国从25.7%提高到75.2%,都用了120年。而我们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0.5%仅用10年,不说加快,即使用这样的速度,2020年左右就能达到60%,2035年以前就能达到75%左右。换句话说,我们只用英国的一半时间,法国和美国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走过同样的城市化进程。 疑问之二是,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城市化的水平定得同发达国家一样高,要达到75%以上。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容易懂得的道理;我国在80年代以前城市化水平低,现在仍然不够高,需要提高,这也毫无疑问。但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应该一样?中国国情与迄今已实现现代化的所有发达国家差别巨大,中国城市化标准是否一定要像它们看齐?21世纪的城市化与19世纪、20世纪的城市化标准是否应该有些区别? 中国的特殊性是非常鲜明的。一是人口太多。13亿人口,比目前北美、欧洲和日本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二是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中国的陆地面积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科学条件下不可利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原、大山、沙漠、戈壁和干旱地区占去三分之二以上,可利用的国土承受目前的人口数量已属负担过重,这方面的条件比任何发达国家都差;三是基本资源严重短缺,如人均淡水不到世界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三分之一。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得更远。鉴于城市人口对资源的消费量远远大于同样数量的农村人口,我们在实施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资源与合理的城乡人口分布比例相适应的问题。既然我国基本资源状况远不如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水平为什么定得同他们一样高呢?如果2020年我们有15亿人口,60%城市人口就是9亿;本世纪中人口17亿,那么75%的城市人口就是12.75亿。这样巨大的城市人口,要多少淡水、多少土地、多少能源、多少食物、多少住房、多少交通设施才能支持? 城市化,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现代化。城市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现代化程度越高。这是迄今为止对城市化意义的认识。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对城市化的标准的认识正在发生某些新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甚至家里办公,同样可以获得信息、同样可以开会,同样可以交易,同样可以完成许许多多事情,而且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大量物流方面的消耗。再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愿意都往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里挤。于是,一些发达国家人群开始出现由大城市向小城市、由市中心区向市郊分散化的趋向。而且这种趋向一点也不会降低现代化的程度。我们在21世纪推进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这些新因素,避免人口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而走弯路。 疑问之三是,过快和过度的城市化会不会造成某些难以逆转和难以纠正的后果。现在有一种感觉,我国的城市化还是通过很强的计划经济模式、很强的行政手段来推进的,而主要不是顺应市场需要自然发展。如平均每年要以多块速度城市化,到哪个年代城市化要达到什么程度,最近又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等,都是计划经济的典型做法。城市化比任何单个产品和单项经济指标,要复杂百倍,它涉及人口布局、资源配置、环境、社会各个方面。行政和计划的作用是城市化所必需的,但主要应体现在,集中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根据历史、现状和将来,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搞好综合平衡,准确定位城市功能,确保城市特色,而不是强调指标和进度。 城市化过快和过度可能造成至少四个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 一是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城市一般都建在自然条件好的平原地区,同样也是最好的农业区。按规划,我国的城市化需占用全国3%--6%的土地,比例似乎不大,但面积不小,约30万到60万平方公里,即相当于我国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要占掉那么多好地,原来想通过城市化让留在农村的人口获得较多耕地的初衷如何能兑现?事实上,由于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常快,圈地之风仍然盛行,随着大批豪华厂房、楼宇和各种“形象工程”的崛起,大片大片昔日的良田沃野消失,使我国原本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仅最近几年净失耕地就达3800万亩,造成一大批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农民,也是粮食产量接连滑坡的重要原因。 二是产生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太快,城市过大,短时间过多人口往城市集中,不可避免产生大批失业、淡水和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环境恶化、各种危机风险增加等现象。有专家说,城市化并不必然产生“城市病”,产生“城市病”的根源在于指导思想的片面性,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性,以及“低密度扩张”的发展方式,提出“发展克服城市病”、“规划减少城市病”、“管理医治城市病”。这些意见不无道理,但问题是,我们在实践上能不能做到指导思想没有片面性,规划能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管理能不能做到严格到位。今年夏天北京的一场暴雨造成几乎全城交通瘫痪,上海一场大风大雨造成严重交通阻塞和大范围停电事故,就暴露我们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问题不轻。 三是房地产“泡沫化”。现在许多城市建房太快太多,占用大量银行资金,如果严重供大于求,或价格超过市民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大量房屋空置,酿成经济危机。经验证明,由房地产泡沫化引起的经济危机,需要好多年才能缓过劲来。 四是城市“废墟化”。可能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二:一是上面提到的房地产严重供过于求,出现大批楼宇空置;二是本世纪中我国人口将出现的下降趋势。根据我国人口政策的设想,达到17亿最高峰以后,总人口将逐渐下降,最终达到7亿左右的理想规模。那么今天搞了那么多大规模的城市,将来会不会出现有一天没有那么多人去居住? 我国的城市化,就其规模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不仅关系到今天,而且关系到明天,关系到后代。城市建了,是不能轻易拆掉的;城市化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是难以恢复的。我们的步伐应该稳健,应当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化的利好,尽量避免或减少因为不慎和盲目可能带来的弊端.好处:先谈谈收入,城市化大的区域肯定比城市化小的区域收入要高,直观的说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比如上海市民,很多的居民也是居住在拥挤狭小,破烂不堪的城中村小瓦房,失业在家的也不在少数,可是由于城市化的推进,放地产开发商开始波及到居民的住房,拆掉狭小的住房,赔款是不能少的,并且还要安排象样的居所,于是这样的居民就开始过上"小康"生活了,住好房子,多余的赔款可以存进银行养老,还可以买社会的福利了. 另一方面,在一般性的小区和龌龊的小区,中低挡房子(祖宗留下的)的房主,根本就不担心收入的问题,在上海5,6个平方的小瓦房,一个月的房租在350-500这个层次,要知道,这样的房子除了放一张床之外,连放桌子的地方也没有了.但就这样的房子一般人也住不到,我也到过类似的地方,亲眼见到好几个人住一个房子的,一张大床,也部分哪个是老婆,还是女儿,还是儿子,统统住一块.着实让人觉得意外.算算房主的收入吧,这样的小房子只要有五六间,收入都达到2000-3000元了,再加上自己有定所,根本不用工作就可以天天打麻将了.甚至觉得自己有资格在其他地方的人面前颐指气使了. 上海的房价有些高,上述现象已经波及到上海的农村,这样就造成了短期的城市人口的优势,但深入思考,这样的优势意义深远. 反观农村,就以生我养我的邳州农村吧,尤其是10年以前的光景,城市化根本涉及不到农村,收入来源靠养殖业和种植业,产业化很低,老实说,很多老人和弱势群体的收入为0,即使中间有较富裕的商人,平均的指标也被这部分人抹杀掉了,经济指标吃了很大的亏,虽然没有达到饿死人的地步,但是在大城市看来,我们的情况比非洲还糟糕了. 即使现在,这样的情况还存在,虽然有改观,但基本矛盾没解决,商人多了,创业者多了,富裕的人比以前多了,可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呢,这部分人的收入依然很多为0.算平均收入被落下的太远.归其原因,城市化的好处没有享受的到. 再看看招商引资,大城市的外资显然比小城市或农村强的多,再拿上海来讲,城市人口可以从房地产和房租当中收益,但已经不是中心城区的人口这方面就差了,但是不要紧,他们可以到外企打工,经常见到生产流水线上的50-70岁的老太太,老大爷拿着放大镜在检查电路板,有时候眼睛红肿也再所不辞,加班到夜里11点坐工交回家,生活是够艰苦的了,要是我父母的话,肯定不允许这样做.可他们为了高消费的收入,要不怎么生存? 看看我们老家的老太太老大爷吧,年龄大了放风筝吧,去走亲戚吧,在家清闲吧,大部分是儿女养活的,无庸质疑,收入为空,尤其是农村的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因为享受不到上述的城市化带来的福利.综合一下,收入指标也高不了,但是也无须大城市的同情,我们依然有肉吃,依然有酒喝,毕竟老百姓不会想的那么多. 再研究问题的另一面,一味的享受城市化就是好事吗?我看也未必,再拿上海来说,这边的民营经济比起外资显得很糟糕,很多街道看上去萧条,和大上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符,人的竞争力一般,不象宣传的那样,叫做"精明的上海人",至少我觉得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做错了,粗的不算,细的算...... 记得由于工作的原因,曾经在少偏的地方租房子,但是就因为没有网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可周遍的上海人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好不容易听说附近有一家年轻的儿子有电脑,我去说服,要以一个月几百元的价格缴费,可是他全家都反对,说是有病毒,一个网线只能接一台电脑的笑话. 没来上海之前总觉得上海的商业氛围了得,大街上应该人潮汹涌,可是来到后才发现我错了,这边的商业氛围真的一般,靠近徐家汇的桂平路之类的,连个商店都开不起来,原因是上海这边喜工作,厌经商,曾经听说上海人半夜出门也不属实. 总之,不管是哪里人,只要努力总有回报,城市是人的城市,农村也是人的农村,发挥人的能动性,好的生活终究能享受
2023-09-02 04:10:331

如何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体现出来的 快速 特征

我喜欢简洁回答,不喜欢长篇废话! 首先,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这个现象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发展成效,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是伴随这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也体现了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速度的提高,不仅能够起到吸纳人口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 可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也从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统称为“城市病”,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仅仅会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大、住房紧张、公共设施压力大、就业困难、人们心理压力大、幸福感下降等等社会问题,特别是中国这种知追求速度不注重质量的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和城市污染,所以优缺点都有!应该辩证的看待这种高速化城镇化进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重发展的质量、切实落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教育、改革城市化户口制度。走以大城市辐射带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2023-09-02 04:10:552

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该如何理解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例如,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更进一步观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本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suburbanization)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ex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于是,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遍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1]
2023-09-02 04:11:151

中国城市化进程属于区域经济学吗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公共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化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公共经济活动空间的选择,如果我们从经济角度来考虑。一、相关研究—城市化。(一)空间的角度。什么是城市化,就是人聚到一块,第一种是城市使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二种是城市化向周围扩散过程。(二)产业的角度。和工业化的一个问题,城市是为工业发展提供的一个载体,其中空间的一个单位提供的机会。(三)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角度。第一个是国外学者的观点。他们疆场讲两个结论,大多数不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做的不好,他定成高度的工业化问题,大多数成功的发达国家他们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刚好,他们经常的讲的结论是事后诸葛亮,是倒推的,他成功了以后你觉得他刚好合适。第二种是国内学者的分析,第三类是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城市化,而在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未能带来足够的就业机会。我的研究逻辑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理论基础,我觉得我们要讨论城市化,城市是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如果是一个单位我们要问提供什么公共产品,提供这个公共产品里面我们需要多大的规模,究竟是聚集还是要扩散,根据我们谈的公共产品的本身来讨论。第二,历史的视角。我这个讨论是想看看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他曾经是不是被满意过,大家是不是对他满意,哪些条件发生变化了,我们现在才不满了,如果你知道哪些条件变化了,我们就知道从哪个地方突破。最后,我们想讨论的是公共产品,如果我们认为城市就是公共产品提供的单位,我们要讨论公共产品本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供求机制,供给有一个机制,是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是真正做是有效的,你说这样提供,你说那样提供,是不是按照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这个模式上讲我们怎么发展,户籍制度要不要动,或者怎么动。
2023-09-02 04:11:251

城镇化:中国特色城市化的曲折历史和探路难题

200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3.9%。   许多数据可以说明中国城镇化现状:1978年~2000年,我国年均增加城市21.4座,年均增加建制镇824.5个;目前,城镇人口达到5.77亿人。   今年以来中国房价上涨日渐蔓延到中小城市和县城,似乎更为直接地显示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   其间意义,借用1999年来华参加城镇化高级论坛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的话说: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由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概念,城镇化,从一开始就预设了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农村——小城镇——城市——特大城市。   这是中国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区别于国际通行概念之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告诉本刊记者说:在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集中过程是“农村——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镇(逆城市化)”,“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压力主要在城市解决,大城市不断扩张,然后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周边卫星城纷纷建立。”   这是两种方向不同的城市化过程。   曾经有过种种争论:   大城市优先论者认为,世界各国城镇化初、中期发展的通例都是大城市优先。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远高于中小城镇;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非中小城镇所能比;大城市优先发展可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矛盾集中在城市解决,而且能节约土地和治污费用;大城市对于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也有相当优势等。   小城镇优先论者则认为,作为城镇体系的基础部分,小城镇是大中城市的“母体”,世界各国现有的大中城市无不是从当初的小城镇逐步发展起来的。小城镇的优势在于,建设成本、人口转移成本和体制成本低,适合中国国情;小城镇的体制包袱少,而大中城市短时期内根本无力吸收大规模的待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相较于大城市的光鲜与快速,小城镇联系城乡,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对城乡一体化具有特别的意义等。   这是最为典型的两种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中等城市为主论”“大中小城市并举论”“县城为主论”“中心集镇为主论”“二元城镇化论”“城乡一体化论”“集中型(或聚集型)城镇化论”等,各侧重一面。   甚至不乏反城市化的声音。有乡村建设者认为,城市化未必是中国发展的惟一路径,中国的乡村完全可以挖掘传统,走出一条东方发展之路。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告诉记者:反对城市化的主要是一些生态学家。   种种争论更多的是囿于学界。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过程,从来不是照本宣科的产物。   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方针。1955年9月,国家建委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到:“原则上以中小城镇及工人镇为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设中等城市。没有特殊原因,不建设大城市”。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这些举措,目的在于抑制消费,为工业化进行原始积累。   对城市化的这种抑制在1963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当时,国民经济全面萎缩,粮食及商品供应出现短缺,因为“城市化发展的上限取决于商品量供应能力”,减少城镇人口成为解决难题的重要政策。   因此,在1949~1979年间,尽管这30年中国的工业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城市化率仅提高8.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28个百分点,比世界同类发展水平国家偏低20个百分点,30年只实现了1亿人口的初步现代化。   城市化的这种滞后现象随着改革开放后粮食剩余局面的出现而逐渐松动。1984年,经过几年的农村改革,粮食第一次出现了全面过剩。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同时,小城镇改革开始了初步的尝试。当年1月的《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10月的《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标志着在农村的集镇和小城镇,放开了人口流动的限制。这两份文件提出的政策是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经商办企业,但仅仅是允许流动,并非落户。   对农民进城限制的松动不经意间创造了80年代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1993年~1994年,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人数一度达到1.4亿人。1978年~2005年,中国的建制镇也由2880个发展到1.89万个。根据统计,从1979年到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为0.82个百分点。   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很快为中国政府所重视: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   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进一步具体化,有关方面并在户籍管理制度、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尝试。而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共十七大,则对十六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作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出“核心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化:加速与分化   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对本刊记者所讲:中国的城市化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因此,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   一方面,城市化总体上在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两极分化的趋势却越来越严重。   从区域上讲,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的中心基本分布在内陆。到了90年代以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城市发展的密集区。在东部地区集中分布了56.3%的特大城市、47.7%的大城市、49.5%的中等城市以及37.6%的建制镇。从经济综合实力上看,全国排位在前1000名之内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占78.8%。   而且,北京、上海等40个特大城市的人口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比重达36.24%,沿海三大城市群就接纳了约60%的城镇化人口。   大中小城市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北京和上海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北京的城市化率达到84.3%,上海的城市化率达到88.7%。城市的大饼越摊越大,人们开始为污染、生活成本高等种种城市病叫苦不迭。而在中西部,一些小乡镇、小县城,虽名义为镇、为城,但和周边农村并无二致。而在贵州和西藏,城市化水平只有27.5%和28.2%。   这一差距,不过是中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另一个表象。   其间原因,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说,和中国财政架构直接相关。   1994年的分税制,国家层面进一步将财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层面,则进一步集中于城市。由此出现如下说法:“中央财政喜气洋洋,省里财政勉勉强强,地市财政紧紧张张,县级财政拆东墙补西墙,乡镇财政哭爹喊娘。”   财力的分配,直接影响着中国城市的两极分化。而新一轮的城镇热,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维新说,主要还是个土地财政的问题。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口号下,中西部很多地方政府开始打起土地的主意来。   按照1994年中国开始实行的分税制,在土地出让金管理上,30%归中央,70%归地方。原本规定70%用于耕地的开发,但实际上土地出让金成了政府各级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以地生财成为地方政府最为快捷的财政来源。   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从1991年到1996年,全国平均每年建设占用耕地440万亩,1997年到2002年建设共计占用耕地1646万亩。   而由此形成的一个怪现状是:中国曾经长时期偏低的城市人均占地,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一跃为世界前列。调查显示,全国644个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已达133平方米,远远高于大多数人均耕地资源比我国多几倍乃至十多倍的欧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   进来,工作,住下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依据的。   2000年,中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首次改变统计口径,把在城镇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作为城镇人口。这一下,使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00~2005六年间增长了近7个百分点。   尽管相当多的人都向本刊记者指出:中国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携家眷的仅占20%~25%,而且也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已经有着在城镇定居的可能。农民的非农就业和城镇化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事实上的联系。   但是,就是按照2000年当年户籍上的统计,中国的城镇人口也已达到3.9亿人,按照户籍人口计算的中国城镇化率为30%左右。   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即加速发展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或稳定发展阶段。   无论按照何种统计口径,中国都应该在加速期内,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即为明证。   在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43.9%之后,一直以来“中国城市化低于工业化”的事实已经有所改变——200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3%,反而高于工业化率1个百分点。   但是,加速期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趋势却是让人担心的。   首先是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郑明媚告诉记者,“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于农民是否有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收入能力是否支撑在城镇的定居和消费。”   但是,尽管城市人均占地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由于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这个高指标并没有给大部分市民带来生活空间的普遍明显改善。许多地却和城镇化了的人口几无牵连。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修改城镇建设规划”的名目下,大面积土地被乱批乱占。根据小城镇发展中心提供的资料,即使在发达国家、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很少看到大马路、大广场、大花园,在国内的很多小城镇却遍地开花。   甚至完全没有产业支撑的一些地方,大规模的超前建设也屡见不鲜。结果城市里没有了人。郑明媚说,“天一黑,整个城市就一片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铁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包含多种指标的概念。它不光是土地的城镇化,也包括人口的城镇化。房价高涨有可能的一个后果是,非农就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面临着更高一层的门槛。   在土地财政冲动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其结果是与城镇化本身背道而驰的。一些拉美国家,如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已经为此提供了教训。尽管他们的城市化率甚至远远高于70%,但是却被称为是假城市化。因为人虽然在城市了,但职业没有转化,产业没有转化。许多人没有工作,到处流浪,贫民窟成为城市里四处可见的伤口。   城镇化的这些特点,使得中国的非农业人口转移面临着多重的困难。   即使城镇化保持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即便2020年城市化率超过60%,也仍然会有40%的人口,即6.4亿人在农村生活。这意味着摆脱农村的贫困状态、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中国城市两极分化。小城镇倘不能有效地在吸纳大量的非农就业人口,那么常年上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就将始终在各大城市寻找机会。而其候鸟式的迁徙状态倘不能被改变,那么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感就始终无法消除。   这就注定,中国政府将不得不通过多个出口应对人口转移压力:大城市、县城、乡村。
2023-09-02 04:11:3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
2023-09-02 04:11:421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1、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2、环境能源问题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2011起到2050年之间,中国城市要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城市“四倍跃进”的目标。要全面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平衡,要全面达到城市的能源清洁化并逐步将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四分之三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都是严重挑战。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3、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问题地形: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如摩天大楼)。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农业用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人口由分散变的密集,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教育程度变高。扩展资料: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二、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城市化进程
2023-09-02 04:11:521

比较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

近的英国城市郊区化现象明显,逆城市化势头出现。政府努力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化由自发性向规划性转变。现代中国城市化速度快,规模的半城市化现象明显。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审计差异显著,都市化现象。已经显现城市群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2023-09-02 04:12:152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

  1:具体的提出时间: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必然途径。【自中共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后】,城市化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地处山区的文成来说,推进城市化更是增强经济竞争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赶上平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农村人口城市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中心城镇这个重点,切实有效地加快山区城市化建设。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绘制城市发展蓝图。  2:【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98年12月21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  3:所以应该是1998年!请参考,有疑问请追问,谢谢!
2023-09-02 04:12:231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国外的郊区化进程会有哪些异同

城镇化或者城市化urbanization,可以指非城市土地变成城市土地的过程。非城市土地和城市土地可以仅仅在行政上划定,也可以更直观的,通过不同的地表景观来区分。比如,当我们看到开罗的航拍图,我们可以相对直观的区分城市,耕地和沙漠(非城市)。郊区化,本质上也是“城市”向外扩张的过程。人们一般不会在行政上划分出市中心与市郊,但是我们也可以简单化地通过景观来区分它们。“郊区”suburban基本上是由大量均质化的低层住宅,和住宅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路,加油站和shopping mall是最典型的)组成的。 这个概念相对欧洲可能更加适用于美洲,因为这种“郊区”在有公共交通基础的欧洲并不是城市发展的唯一选择(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不展开了)。如果说和郊区suburban相对应的是城市(中心),那我们可能会开始想象一种与郊区不用的景观:中高层建筑,商业办公和居住功能混合在一个街区甚至同个建筑,公共交通发达。。。这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城市。上面说的用一句话概括:城市和郊区看起来不一样(如果你非要把他们分开的话)。回到中国,我们的城市化或者说城市建设正快速发生,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城市是应该建设的?是像欧洲传统城市的呢?还是像美国郊区的呢?还是我们综合借鉴取长补短创造出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呢?考虑到我们的人口数,我们的城市必然不会看起来跟美国和欧洲的完全一样:特别是在郊区——我们的郊区会高一点,每个街区还会用墙围起来。
2023-09-02 04:12:332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例如,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更进一步观察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就是前述的从工业革命开始,到本世纪50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suburbanization)以及后来的超市郊化(ex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地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中心地带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另一方面,发达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为人们从城市移居到郊区提供了可能。于是,这一阶段的区域发展模式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遍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 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现在36%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挑战不可避免:  1.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由此产生的城市的生存保障问题,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问题,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化社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2.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从现在起到2050年之间,中国城市要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和“负增长”的要求,要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城市“四倍跃进”的目标(即能源消费总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而GDP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要全面达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平衡,要全面达到城市的能源清洁化并逐步将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四分之三的比重,下降到40%以下,都是严重挑战。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转变。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4.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中国城市化的压力。到2050年前后,中国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投入,大约在40万亿~45万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这大约是2001年GDP总量的十分之一。只有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完善,城市才能担当起新一轮财富集聚的经济增长点。  5.加速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克服社会的二元结构,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任务。  6.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目前,中国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左右,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
2023-09-02 04:13:033

中国城市化为什么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1]与城市化(Urbanization)是相互依存和协调推进的,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已证明了这一点。但我国过去由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严重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由此造成了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二元结构恶化等不良后果。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今后一段时期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成因  为什么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是由如下四个相互影响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导致了工业化超前或城市化滞后。  建国初,我国面临一些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一是国内工业化基础非常薄弱[2]; 二是国际上强国都是工业发达国家,苏联在发展的初期成功地实现了重工业化,这给我国以强大的示范作用;三是西方国家的 和敌视,使我们不得不重点发展国防和军事工业等重工业;四是1840年来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使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军事、国防和高科技格外重视;五是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从心底深处渴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快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强国;六是当时的经济发展理论大都支持加速工业化[3]。在这种背景下,循序渐进、各产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战略难以获得广泛认可,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则成为巨大的诱惑。 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一方面使重工业超常规发展,使以工业产值比重为衡量标准的工业化水平超常规上升;另一方面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受到破坏,使广大农民难以积累起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起始资本,城市化的正常机制被破坏。因为在工业基础薄弱且没有多少外援的情况下采取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必然要以剥夺国内农业和农村为代价,以农民相对贫困为代价。  其次,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赶超型工业化的实施。  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而我国当时资本极为稀缺。如何在资本稀缺的情况下,将资本需求很大的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是一个必须突破的难题。显然,遵循比较优势的市场体制是不可能在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只能靠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来推进。因此,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应运而生。中央政府通过计划手段,一方面将城乡资源强行配置到工业部门,使工业产值或工业化水平超常规增长;另一方面强行转移农业剩余,并阻止农民进城(即直接阻碍城市化),以维持城市居民的高福利、低工资,加速工业化原始积累。  再次,城乡分割体制直接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以户籍制度、城乡差别劳动就业和福利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分割体制直接阻止了城市化进程。在这种体制下,市民享有福利保障等特权,而农民不仅不能分享国家的许多福利保障待遇,而且要通过“剪刀差”等途径为工业化做奉献。农民进城意味着政府财政负担的加重和市民平均福利“蛋糕”的缩小,因此政府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民阻止在城门外,持续推行“就地消化”方针[4],以减轻自身的财政负担,并维持市民对城市文明的垄断特权。政府、国有企业和城市居民显然都不欢迎农民进城,这是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最深刻的经济利益根源。  为了保证城乡分割体制的实施,在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以集体生产、集体生活的形式剥夺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自主权、财产和收益支配权;统购统销制度则剥夺了农民的生产成果支配权和流通自主权。这些都为强制转移农业剩余、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城乡分割体制从如下几个方面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一是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进城,直接阻碍城市化;二是通过资金等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的过度输出,破坏了农村自身正常的积累机制,削弱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阻碍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或农村城市化进程;三是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造成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抑制了农业的现代化,导致粮食等农产品在相当长时期的供给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城市化;四是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产业分布格局,严重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第四,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化方针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方针抑制了城市化。  自1980年以来长期实施的“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方针,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出现一批大城市、特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都是完全正常的。但长期以来,为了维护现有大城市居民的利益,我们过分强调防止“城市病”,而相对忽视人口拥挤在耕地越来越少的农村也会出现严重的“农村病”,无视大城市所具有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而过分将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农村小城镇和中小城市身上[5]。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方针也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因为如果允许劳动力和资金等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则许多农村的中小企业完全可以转移到聚集效益较好的城市和城镇,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城市化。而当乡镇企业在农村分散发展的情况下,许多本来可以城市化的人口被滞留在农村,延迟了城市化进程。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为1.27亿人,占乡村劳动力的1/5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0%。  二、协调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  协调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逐步消除城市化滞后的对策可以分为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调整两个大的方面。  (一)体制改革对策  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  根据世界各国通行做法和20世纪50年代我国宪法曾确定的国民有迁徙自由的原则,允许广大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全国各地自由选择自己的居住和工作地点,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及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根据近几年石家庄等城市的大胆实践,那种担心放开户籍会导致天下大乱的担心是多余的。  第二,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  改革阻碍农民进城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鼓励农民进城的劳动就业制度,是消除城市化滞后的核心举措。为此,要打破“城市保护主义”,取消严格限制民工就业范围的歧视性政策;促使城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僵化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人事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类人才;坚决取消农民外出务工许可证和流动就业证等制度,归还、赋予和保护农民自由择业的权利;保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证民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权利(如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失业保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将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推广到城乡所有劳动者;加快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心,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  第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  土地不能顺利流转,土地收益不能得到补偿,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因为进城农民难以彻底“离土”,不得不成为城乡“两栖”公民。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使农民获得永久的土地使用权或部分土地所有权,让土地尽量流转起来,使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能与其他要素形成优化配置,使进城农民能顺利地将土地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出去,获得应有的土地收益,增加进城创业的启动资本。城镇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改土地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培育土地市场,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实行将新兴城镇或新城区规划区范围的建设用地同进城农民承包地按级差收益比例调换或置换的政策。  第四,加快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利益障碍  以住房、医疗、养老、劳保、就业、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内核,户籍制度只是外壳和表象。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因此,必须逐步消除市民的福利保障特权,大力推进城市住宅、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改革,让农民也回到福利保障的大家庭中来。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目标模式应该是高度统一、社会化、法制化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但现阶段可以考虑建立一种既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又适合当前国情的、过渡性的、能够使城乡社会保障有机衔接的、由“全民基本保障”、“单位补充保障”、“个人附加保障”组成的“三层次”社会保障模式。此外,从土地增值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建立农民进城保险基金。  第五,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新的城市建设扩张机制  改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的老办法,向政府投资、社会集资、企业投资、居民入资、国外引资等多渠道发展,即变“国家建城,居民享受”的政府单元投资体制为政府、企业、居民多元投资体制。通过政策引导,提高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大企业以市场运作方式参与城镇建设。将部分基础设施逐步商品化,对市政设施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实行合理的服务收费。通过城镇建设体制改革,逐步改变人们进城收益总是绝对大于进城成本或政府投资总是得不偿失的不均衡状况,即逐步缓解城镇居民与城镇基础设施的矛盾,消除政府对城镇人口增加的恐惧,形成正常的城镇扩展机制。  (二)战略调整对策  第一,调整工业化战略,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  彻底改变由政府主导优先或重点发展某种产业(如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信息产业之类)的计划经济思维和做法,充分相信市场,由市场来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由市场来决定各地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由市场来决定产业布局。要防止政府以“结构调整”为名,过度干预和介入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性行业的项目开发。不能将工业化狭隘地理解为工业发展,而要理解为各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竞争力协调发展的过程,为此有必要将工业化的衡量标准由工业产值比重改为专业化分工推进的程度等。  第二,调整“城市偏向”战略,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与城市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村与城市的比重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的,既不能以政府干预方式搞“城市偏向”,通过剥夺农村来发展城市,也不能搞“农村偏向”,通过剥夺城市来发展农村,而要由市场来决定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当前,尤其要尽快切断城市剥夺农村的一系列渠道,如城乡征税起点不一致、农民负担过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财政支出过度向城市倾斜、农村金融资金过度流出、农村土地增值收益转移等。同时,要防止部分地方以推进城市化为名,大搞与国情不相称的只惠及少数人的高档城市现代化工程,而将城市化的真正重点——吸纳农民进城抛于脑后或放在次要位置上的不良倾向。  第三,调整城市化方针,促进各级城市协调发展  要调整以城市规模为内容的城市化方针,通过市场制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带和城市群的形成。新的城市化方针可以确定为:“尽快改革城乡分割体制,扫除城市化的障碍,恢复城市化的正常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人口为主要目的,大力发展新体制新兴城镇和新城区;避免城镇的过分分散发展,遵循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形成完整的城市体系和网络”。  备注:  [1]本文的工业化是指产业化,不仅包括工业发展,而且包括农业的产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2]1952年,人均国民收入仅有39.74美元(当时的汇率是1:2.617),资金高度匮乏;87.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3.5%;农业和轻工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69%;全社会能提供的积累仅为130亿元,其中生产性积累只有66亿元。  [3]除了斯大林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外,西方经济学中也有不少支持加速工业化发展的理论,如: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的刘易斯模型;激进主义发展理论中的普雷维什和辛格的“贸易条件恶化论”;赫尔希曼建立在“联系效应”基础上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佩鲁(F.Perroux)的“发展极”理论等。  [4]1956年12月30日,国务院签发了《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7年3月2日,国务院发了《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指示》;1957年9月14日,国务院再次发出《关于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60年代初,我们将2000多万城市职工遣返原籍;1966年冬,近千万市民在被“批倒斗臭”后被遣返原籍;1968年,2000多万青年学生从城市走向农村“上山下乡”。70年代,我们执行了社队企业“三就地”方针,即要求社队企业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80年代,我们执行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方针(郭书田,刘纯彬等,1990)。  [5]1999年,中国建制镇和3万个集镇的镇区人口为2.2亿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4亿人,分别占全国城市总人口和“非农业户口”人数的56.57%和44.36%。在全国667个城市中,市区非农业户口人数在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占54.72%,中等城市占32.38%,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比重仅为13%。
2023-09-02 04:13:311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扩展资料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才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城市化进程
2023-09-02 04:13:411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1. *** 宏观层面,由于公共利益概念模糊不清,在土地征收的工程中往往给地方 *** 及开发商存留了可乘之机。 2. 农民自身方面,由于农民长期以务农为主,就业观念淡薄,就业技能差,在失地之后很容易伴随着失业。 3. 维护权益方面,失地农民往往难以找到可申诉之处,法院常常以失地补偿纠纷为非民事纠纷不予受理。因此近年来因为集体土地征收问题而产生的群体信访事件大量出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半城市化人口”社会保障不足首先表现为劳动保障程度低。 5.“城中村”的出现滋生了诸多社会隐患,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质量与发展进程。 6. 城市人口膨胀,加剧各种矛盾的凸显,最为明显的就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 ( 一) “半城市化人口”的社会保障缺失。 目前,人们习惯把工作和居住在城镇中的农业户口者称为“半城市化人口”。这部分人群虽然远离农村选择在城市中就业和生活,但他们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却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同时,由于在城市里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半城市化人口”的政治权利也是缺失的。“半城市化人口”的存在和城市居民基本权利的不对等,必将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近几年来,“广东中山沙溪镇外来人员大规模聚集”、“非京籍家长就异地高考到教育部门口上访”等事件的发生,正是对“半城市化”造成公民基本权利不对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真实反映。以下以社会保障覆盖不足为例,具体说明“半城市化人口”基本权利缺失问题。社会保障供需不平衡、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引起的断保退保多发,使得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徘徊在当代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一旦伤病或失业,将使个人和家庭陷入巨大困境,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 二) 土地征用过程中利益分割矛盾尖锐。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作建设之用。然而,中国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依然存在。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 》显示,2005 年全国人均耕地仅 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优质耕地只占全部耕地的1/3;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与此相对应的是,工业用地增长过快,建设用地粗放经营、浪费现象突出。在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地方 *** 往往以经济人的姿态出现,希望顺利、快速、大量、低价地征收土地,而农民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尽可能地多争取利益来减少自身利益的损失,从而在地方 *** 与农民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近年来,这一矛盾始终没有得到较好地合理解决,由此产生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并且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 三) “城中村”滋生诸多社会安全隐患。一般而言,城市化应该是一个因城乡收入以及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等而引起的农村人口自发地流向城市的过程。然而,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却带有浓厚的 *** 主导色彩。出于经济利益需要,有些地方 *** 通过土地城市化等措施强行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来。由于在这种“蛇吞象”式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 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滞后,从而导致了很多新问题的出现,其中以“城中村”现象最为突出。 ( 四) 大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积重难返的“城市病”。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从北到南,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大城市群。而这些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却远远跟不上城市膨胀发展的需求,从而引发一系列被称为“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等方面。 深圳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社会问题 一,城市人口增多,可利用资源人均不足。如:学生学位、交通资源、公共资源、工作资源等 二,整改旧城,环境二次三次污染。 三,由于旧城工业较多,本地居民文化水平有差异等,导致失业者人数上升。 四,城市化是个长期过程,由于当地地理位置等,有影响交通通畅。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学问题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结构等 巴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环境被破坏 失业人口增加 社会秩序混乱 大城市集中 人口稠密 农民工问题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1.人口增加导致垃圾增多. 2.工业扩大,汽车增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 3.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周边植被破坏,森林减少. 4.光增多导致光污染.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是否有正确的经济增长点,是否利用好现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否有长期的规划,是否正视现有发展障碍并设法弥补。 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几点?对策? 低品质的建设带来的环境资源浪费问题 对策:1加强农村教育水平 引导农民向区域中心城市(县城)转移。2搞好农业现代化 集约化生产 3提高工业化水平 4搞好城市规划 把扶贫支农的重点转移到搬迁扶贫上来。 路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1,方便路人。月色夜归人,越走越敞亮。 2,增添夜晚城市迷人景色。灯光有如夜来香。 3,提升城市形象。光彩工程不夜城。文明繁华似皇宫。 4,承载城市历史,光耀城市文化。昭示城市变迁。圆灯方灯亦宫灯,照夜照路恒照人。花开花谢四季好,灯闪灯灭日日春。 5,提供小资微电影送恋人回家分别场景。长长的影子,长长的思念。 ……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问题 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同人口,环境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我生存。
2023-09-02 04:13:50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会对整个社会的生育率造成影响么?

中国城市化进程会对整个社会的生育率造成很大影响,主要影响是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农村人口大幅萎缩,这不能不对社会形态,包括生育形态发生深远的影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扩大,农村人口不断迁移到城市。虽然农村人口拥有比城市人口更宽泛的生育权限,但是农村人口会随着迁移入城市,会随着对城市文化,心理的选择性·干扰性而趋于适应城市生活。这必将导致整个社会的生育率的变化。如果中国的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继续大踏步推进,那么它就不能不对中国的生育形态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这样大的国家,任何事态的初露端倪往往会淹没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里而难以察觉,但等到事情浮出水面,往往也就成了大问题。解决城市化发展对生育率造成影响的办法:如继续推进放宽二胎的计划执行力度,加强解决农村老龄化人口的养老社会制度。面对低生育率时代的到来,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本文参考: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人口老龄化·刘爽)
2023-09-02 04:13:591

城市化是什么时候开始?

从深圳开放开始,从联产承包之类的改革开始,从修路架桥开始,全国各地逐渐的开始了最近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改革开放就是对生产关系变革的一种形式,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2023-09-02 04:14:461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中国农村该何去何从?

我认为农村只有跟随时代改革,实现农村城市化才是最终目标。
2023-09-02 04:14:554

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人性贪婪
2023-09-02 04:15:272

求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

城镇化容易,城市化很难
2023-09-02 04:15:374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很快,应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的结果。经济特区只是五个城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只是促进原有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形成新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城市数量增长无关。所以答案选B。
2023-09-02 04:15:441

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哪些问题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史上,20世纪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国家在取得一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牺牲了一定的社会发展,如环境恶化、温室气体排放超标、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这些都使那些华丽的增长数字显得暗淡无光。尤其是“贫民窟”,这个被初到某些刚刚探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的游客称之为“景致”的字眼,在从事社会经济研究的学者眼中却显得那样的刺眼。因为它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刻的矛盾,从而形成与经济增长格格不入的冲突。本文试图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个角度阐述“农民的城市”所揭示的拉美国家城市化问题,来影射中国大陆目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的不足。一、现象:城市化与逆向城市化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拉美国家普遍走上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拉美地区的城市化也进入一个高潮期。1950年,拉美地区的城市人口(2万人口以上的市镇居民属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6%,1980年达到65.6%,已接近于欧洲的城市化水平。(苏振兴:《发展模式与社会冲突:拉美国家社会问题透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根据《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统计年鉴2002》各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0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阿根廷为89.6%,巴西为79.9%,墨西哥为75.4%,最高的乌拉圭为92.6%。到2010年,预计上述四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将分别为阿根廷91.4%、巴西83.1%、墨西哥78.8%、乌拉圭93.7%。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墨西哥城(1640万人)、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1387万人)、巴西圣保罗(1300万人)、里约热内卢(1000万人)都已跻身于世界最大城市的行列。一般来说,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的演变,而且此过程还伴随着精神、文化、观念的无形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然而,城市化在让人类享受工业文明的同时又受到“城市病”的困扰,生活贫困、住房紧张、供水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正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全球迅速城市化的示范效应更加速了这种“城市病”的流行。实际上,在拉美国家还存在着一种逆向城市化,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失控的城市化过程。许多研究拉美城市化的学者指出,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张比人口膨胀更快。主要原因是,由于移民数量不断增加和城市地价及生活费用的上涨,数量越来越多的低收入阶层(绝。大多数是由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组成)开始迁移,从原来相对靠近市中心的简陋住所向城市周边地带转移,逐渐形成环绕城市的大片贫民区。这与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出现的讲究生态模式的逆向城市化大不相同。在发达国家,一些中、高收入阶层逐渐放弃市中心地区而向人口密度低的郊区转移。如在日本,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差别几近消除,农村的居住生活条件不亚于城市,且在住房面积、空气质量上农村更有优势,所以日本出现了白天到东京上班,晚上回到千叶县、琦玉县和神奈川县居住的“远距离上班族”。因此,这是两种意义迥然的逆向城市化,发达国家的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的选择,而拉美国家的是一种低收入阶层被社会边缘化的无奈。二、原因:一个模型与一种合力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不可能回避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他在其著作《二元经济论》中首先假设了一种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即维持生存的传统的、自给农业部门及一个现代化的资本主义部门。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新资本的形成,从而扩大并吸收了更多的人从自给农业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消失为止。尽管刘易斯模型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但他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两条思路。第一种是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刘易斯认为,在二元经济模型中,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再投资于生产过程,而不是消费。能够忠实地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工业家阶级。这样,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的不断进行,整个社会劳动力大部分从传统的、自给性的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易斯模型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归结为工业化的过程。第二种是劳动力的地域转移。按照刘易斯的理解,传统的、自给性的农业部门都分布在农村地区,而先进的、现代化的资本主义部门都建立在城市。伴随着资本形成的不断扩张,农业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地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也就同时实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刘易斯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看成一个乡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当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城市部门吸收时,农业部门的工资上涨,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随之消失,劳动力在农业及工业、农村与城市形成合理的配置,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工业化及城市化达到了一个合理的、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开始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拉美国家的二元经济特征也十分明显,不仅体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而且还反映在农业内部,同时由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于是,剩余劳动力先是在农村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商品农业部门流动,继而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最终完成了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急剧城市化过程,我们称之为“农民的城市”。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合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着作用。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偏差形成“离心力”。早在战后初期,拉美国家就形成了有关农业现代化模式的两种意见。一派观点认为,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分配问题,必须通过深刻的社会变革来实现农业资源由一些社会集团向另一些社会集团的大量转移,才能使问题获得解决。也就是说,这一派主张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另一派认为,农业的现代化过程不能伤害任何人,而是应当走技术变革的道路。(同上,第112页)观点的对立反映了拉美国家不同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的对立。其深刻的根源是拉美国家在历史上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土地占有制度。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占有结构的特征是一极为种植园、庄园和牧场的大地产,一极为为数众多的小地产,中间是一部分中等规模的地产主和佃农。而大地产主集团是拉美各国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享有很大的政治权力,能够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这就决定了拉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偏向于第二种模式,即在基本保持原有土地占有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缓慢的技术变革来进行。尽管在20世纪50-70年代,部分拉美国家进行过程度不同的土地改革,但是,除了古巴于1959年5月和1963年10月先后进行的两次土改消灭了农村的大庄园制度和富农经济外,其他改革都是局部性的,成果有限。这样,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以大中型为主的农牧业经营单位由传统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转变,同时在持续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过程中,原料与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的地位不断强化,更加刺激了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热情。这些大中型企业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原来的大地产主,而另一部分则是投资于农牧业的本国或外国资本家。他们在国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集团,攫取了大量有关农产品价格、农业信贷、技术援助等政策优惠。他们的崛起加速了中小农业企业的分化,使农业部门逐渐形成现代企业与从事自给自足生产的传统农民企业长期并存的局面。在这种农业现代化模式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便呈现以下两个特点:其一,相当数量靠打短工维持生存的无地劳动者形成现代农业企业雇佣劳动力的储备军。但是,拉美的现代农业企业不具有中国80年代乡镇企业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由于它季节性、临时性用工的特点,使得这支储备军常年在农村流动,甚至跨国流动,他们无法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其二,引发农村向城市的自发移民潮。据统计,1950-1960年期间,拉美农村人口的增长部分中,42%流入了城市;1960-1970年期间,这一比例提高到58%。50年代初,每年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不到100万,70年代每年超过200万。(转引自苏振兴主编:《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城市工业化水平形成“向心力”。拉美地区的主要城市形成于殖民地时期,除了墨西哥城是在原来印第安人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都是欧洲各宗主国、特别是西班牙出于强化政治统治需要而“超前供给”出来的,待殖民地的政治、军事、宗教等统治机构及其相应的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被集中到这些城市后,经济功能的需求才“追随而至”,因此,拉美国家城市的布局结构存在历史上的先天缺陷一一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在后来的工业化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城市人口集中于首都则成为拉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海地56%的城市居民集中于首都太子港;智利44%的城市居民集中于圣地亚哥;阿根廷、乌拉圭两国首都的人口分别占本国城市人口的45%和52%。(同上,第89页)城市化人口之所以出现爆炸性增长,主要原因是:其一,早期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创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无论是1929年以前由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带动的国内工业品市场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在遭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后,由出口部门的衰退或增长不足而引起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劳动力向城市集中都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其二,人口增长过快。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欧洲在1920-1970年期间城市人口由占总人口的40%提高到60%,即经过了50年;拉丁美洲则在1955-1980年的25年之内城市人口由占总人口的40%提高到60%。但是,拉丁美洲在这25年中的人口增长率要比欧洲在上述50年中的人口增长率高出1倍。(转引自苏振兴:《发展模式与社会冲突:拉美国家社会问题透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其三,城市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美好的“心理预期”。因为劳动者也是理性人,只要进城的预期收益大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和迁移成本之和时,他们就会做出流向城市的决定。他们认为,即使生活在城市贫民窟中,生活水平和质量也要高于农村。综上所述,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合力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将大规模、无序地入城市,而在拉美国家这个过程无疑是过快、过猛了。
2023-09-02 04:15:541

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已处于什么阶段为什么

北京城市化发展历程 北京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城起源于西周的蓟国,初建于隋唐,兴盛于辽金元,大兴于明清,民国变得衰微。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迅速发展阶段(1949-1957年) 2.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3.停滞阶段(1966-1978年) 4.恢复与高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 北京的城市化发展还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郊区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虽然明显加快,但仍低于全市城市化水平,而且滞后于郊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雷同、单一,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尚不完善;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比较缓慢,缺乏吸引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指导思想和观念认识上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形势;在规划上虽有安排,但规划深度不够;在建设和发展方式上重点不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比较多,发展粗放;在城镇管理上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同时这些障碍也构筑了城乡分割的鸿沟,限制了人口的有序流动,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一)北京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1.人口分布过于集中阻碍了城市化的顺利发展 2.社会生活水平制约了城市化内在质量的提高 3.空间水平阻碍着城市化内在质量的提高 4.单中心城市结构阻碍了郊区城市化的顺利发展 5.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6.新城、小城镇城市化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
2023-09-02 04:16:151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城市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 郭 梅 摘 要: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阻碍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解决,日趋走向现代化的城市 与传统落后的乡村并存是一直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城市化是解 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应该以城市化来整合农村,用工业化来改造农业。要 正确认识大、中、小城市的不同作用,合理引导,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980(2004)05-0041-03 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不能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协调。中国科学院《2001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 告》认为,中国与人均 GNP 相当国家的城市化率相 比,城市化率低 10 个百分点;与我国自身的工业化率 相比低 12 个百分点;与我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比低 20 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了城乡二 元结构的矛盾。其一,城市化水平低下不利于国民经 济高速增长。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重要原因之 一是内需不足。而目前我国内需不足与城市化水平低 下有很大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水 平低下,城市数量偏少,规模偏小,质量偏低。如果 解决这个问题,即能有效的拉动内需。二是我国现在 的内需不足另一重要原因是农村人均收入太低,消费 水平太低,许多工业品和服务并不是农民不需要,而 是没钱买,形不成有效需求。有学者研究显示:中国 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消费品和城市基础建 设的需求拉动,按照保守的估计也可带动 GDP 增长 1.5%个百分点。其二,城市化水平的低下不利于农 村和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平均耕地 只一亩多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极大地阻 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只有将大部分农业人口逐步 地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农业才能够实行规 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及现代化水平。其三, 城市化水平低下不利于农业剩余人口向二、三农产业 ⑵⑴ 日趋走向现代化的城市与传统落后的乡村并存是 一直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拟 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城乡二 元结构矛盾的解决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就把迅速实现工业化作为 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目标。但当时千疮百孔的经济基 础和百废待兴的各项事业,使得实现工业化的目标面 临诸多困难。于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 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抑制甚至牺牲农业发展,而强行实 行工业化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利用户籍制度限 制城乡居民的互相流动;利用人为制定的工农业产品 的剪刀差价为工业化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些政策 的实施在当时固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把它作 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实行,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其负面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既阻碍了农业发展,也 使得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从观念到体制上都有了 很大的松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对原来的城乡分离的 格局有了很大冲击,城市化进程突破了长期徘徊不前 的局面而明显加快。城市数量从 1978 年的 193 个增加 到 2001 年的 664 个,城市人口以年均百分之一的速度 增长。虽然如此,我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仍显不足,我 作者简介:郭 梅,荆州市水利局 41 转移,不利于解决我国沉重的人口就业压力问题。城 市是二、三产业发展的产物,但城市的形成反过来又 推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当人口从自给自足的农村 转移到城市后就会产生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特别是 第三产业,没有人口的聚集,没有一定数量的服务对 象,是发展不起来的。其四,城市化水平的低下不利 于缩小城乡居民之间业已存在的巨大经济和社会地位 等各方面的差距。看看北京、上海、深圳,再比对一 下仍然落后的农村,那种差距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 为过。更要命的还不是两者景观上的差异,而是生活 在这两个不同空间中的人群权益上的差距。2000 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已达 2.79:1。除此之外,城市人口还享有政府提供的社会 保障和各种公共设施(如大医院、体育馆、图书馆、 影剧院等等)所带来的便利。这种现状显然是和社会 主义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也不利于社会经济政治的 长治久安。 二、 以城市化来整合农村,用工业化方式来改造 农业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但 在中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某一时期政治上的考虑而 使之更为突出。目前,在城市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 “三农”问题日益凸现,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整个 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 题。这两年正在实施的重要政策有减轻农民负担,五 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稳定和保护农业产品价格等。 这些政策的实行,对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 民的收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民负担即使全 部减免,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而农产 品的价格,在我国加入 WTO 后,必须与国际市场接 轨。我国目前几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上 同类农产品的价格。如小麦、大米、玉米分别高出 15% —60%不等。可见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作用同样是有限 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用工业化、企业 化的经营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用城市化的方式来整 合、改造农村。 用工业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改造农 业的必要前提 是绝大多的农民逐步从农业中剥离出来,从农村转入 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城市的常住居民,从而 42 使土地在市场上能流转起来,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 手中集中,形成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只有伴随 农村人口不断从农业中、从农村中转移出去的城市化 进程,土地才可能集中,形成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 和企业化经营。也只有形成了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农业机械化和高科技的应用才真正成为可能。用形成 规模的农业企业(包括家庭农场)取代现在分散的传 统的小农户经营模式将是中国农业史上最重大的组织 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这种脱胎换骨的改造,中国农 业才能实现现代化。 用城市化方式整合农村,则是用一个个经过精心 规划的,各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具有 田园风光和各具风格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小城镇取代现 在遍布于全国各乡村中落后的、甚至原始的村落。大 量现有的村落从版图上消失,将会节约大量土地用于 农业用地。据联合国统计资料分析,全世界 24 亿城市 人口占用 20 万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人均为 83.3%平方 ⑶ 米,仅为农业人口人均用地的 1/2—1/3。在我国一个 农村人口的占用地(舍宅基地在内的非农建设用地) 约 150 平方米,城市居民用地人均约 100 平米。按此 计算,如果我国城市人口能达到 70%,则可节约三千 四百多万亩土地。 农村人口,包括散落在农村的乡镇企业,向城镇 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乡镇企业在农村发展, 会因规模较小,信息不灵、人才缺乏、运距太远等一 系列无法克服的不利因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 益。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乡镇企业在农村之所以能 有长足的发展,是因其有较之城市国营企业更为灵活 的经营机制。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这种 机制上的比较优势已经消失,而乡村在投资,经营环 境上的劣势显现出来,致使仍在乡村中的企业发展难 以为继。除非它能溶入城市化的洪流,在乡村企业较 多,发展较好的地方,兴起新的城镇。乡镇企业向城 镇集中,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投资成本。据 《建设部、农业部、国地资源部关于乡镇企业向小城 镇集中发展情况的通报》中测算,集中发展,一个企 业可节省公共设施投入 10%,节约土地 15%,治理污 染费 5%。 另外,进入城镇的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失去 了原来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在 生存的压力下,他必须学文化、学技艺,提高自身素 《长江论坛》2004.5 期 总第 68 期 社会经济研究 质和生存本领,尽早融入到城市市民中去。这个过程 也就是我国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过程。 三、 城市化过程中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会有一大批新城市和城镇兴 起,也会有原有的城市规模上的扩张。大、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之间有比例、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城市因其人才、信息、资本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有 着强大的对资源的聚合作用和极化作用。从世界各国 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大城市发展是很快的。美国学者 詹罗米等人根据统计预测,1900 年至 2020 年的 120 年间,世界总人口每年均增长 1.36%,城市人口平均 增长 2.66%,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平均增长 3.78%, 高出城市人口平均增长值 1.12 个百分点。可见大城市 ⑷ 人口一直处在超前发展的状态。 大城市之所以超前发展,主要是那里有更大的商 机,有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和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有 资料表明,200 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是 20 万人口以下 ⑸ 城市的 82 倍。可见,从土地效益来看,不同规模的 城市差距是巨大的。城市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因 此,对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优先发展过百万人口的 大城市是顺理成章的。即便对人口已过千万的大城市, 我们也只能是合理的引导,而不应强制性的限制其人 口的发展。 2、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可以预见, 在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将有一批中小城 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成长,发展成大、中城市甚 至特大城市。这里我们特别谈谈小城镇的问题。2001 年,中国建制镇已发展到 20358 个,人口约 1.7 亿, ⑹ 占全国城镇人口的 45.94%。虽然小城镇发展速度很 快,但问题仍不少,主要是缺乏合理的、长期的规划;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配套;囿于财力对环境的治理 不力;“脏乱差”现象严重;缺乏各自特色等等。这些 问题既有发展过程中,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以避免 的问题,也有我们发展思路的问题。 美国现有 3 万多个小城镇,很多小镇就是大、中、 小城市相配套的大社区。它们并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功 能,而是利用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通讯等便利,在 城市的郊区,在既能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 服务,又能亲近大自然的地方,建起的更适合人类居 住的社区。发达国家从上世纪 60—70 年代就开始出现 “城市空心化”现象,既城市人口从市中心向近郊— 外层地带(远郊)—农村,逐次转移。上世纪 80 年代 后,这种转移加快,新的城区和小镇不断兴起。这些 郊区中的小镇或社区实际是城市的延伸,更符合人类 回归自然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加强, 及私人汽车的普及,中国将来也必然会走这条路。 3、巨大城市带的出现。巨大城市带是指这样一种 区域,在区域内城市化高度发展,大、中、小城市及 小城镇星罗棋布,靠铁路、公路、航线有机地联成一 个巨大城市网,而城市之间的农田分界日渐模糊。巨 大城市带的出现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标志。世界上以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巨大城市带最为典型。它跨 越 10 个州,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 长 970 公里,宽 50—160 公里,面积 13.88 万平方公 里,人口 4500 万人。这里城市化水平达 90%,是全 国的经济中心所在。在美国城市地理学界称之为“波 士华士”(Boswash)。我国目前的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及京津塘地区也都出现了巨大城市带雏形。在 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波士华士”现象就会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我 们应该顺应这个经济发展潮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在户籍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全方位 的进行改革,做出有利于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有利 于城乡良性循环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若此,中国 的现代化和中国人民走向全面小康的目标,也就为期 不远了。 注 释: ⑴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1988 年版。第 294-295 页 ⑵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258 页 ⑶赵燕青《城市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角》《中 国改革报》2002 年 3 月 28 日 ⑷刘汝嘉、罗明义《城市域经济论》187 ⑸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签》整理 ⑹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282 页 [责任编辑 陈卫民] 43
2023-09-02 04:16:231

读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2分) (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

(1)B(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城市人口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快。(4)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1)图示反映从1964—1974年之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所下降,故选B项。(2)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总体上看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且城市化速度有所加快;(4)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故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分析。
2023-09-02 04:16:391

如何探讨“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一、城市化的基本含义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与聚集。对城市化的内涵,不同学科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由农业经济活动向非农业经济活动的转换;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等。由此可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但经济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是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反过来,城市化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二、城市化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一)城市化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坚强堡垒。城市化过程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市”。即市场.有城市就有市场,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市场就发育到何种程度。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最早就是在城市工商业中产生、发展、壮大的,然后向其他领域进军。农村和农业是市场经济最后征服和占领的阵地。可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过程的积极推进,没有城市化的强力驱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发育和城市化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二)向市场经济转轨带来了城市化的复兴市场经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内在的机制.使城市恢复了其自身固有的特性,这一点,从市场经济与中心城市的关系很能说明问题。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中心城市可以说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源头.也是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的母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重视城市化的进程,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挥城市在经济中的带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特别注意地区经济发展中起源头作用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要发展建设好中心城市,首先就要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心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使城市集聚性大大增强,为中心的形成莫定了基础。其次。市场经济的主体性要求和竞争性原则使城市政府的城市意识大大增强,在城市建设中勇于开拓创新.最终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再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使中心城市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三、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认识(一)选择城市化方针应优先考虑的问题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应该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城市化即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改善和资源消耗的提高。这对于人均资源非常短缺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是人口集中到城市来。如果没有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市化又是失败的。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从长远来看,必须走效益型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赶上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的城市化。也必须选择效益型的道路。根据世界已经城市化国家的经验,大城市的经济效益高于小城市。如前所述,世界银行出版的《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城镇只有达到15万人的规模才会出现集聚效益。并且“从来还不清楚地证实城镇大到什么程度会出现不经济的现象。”法国经济学家维德马耳利用瑞士的资料得出的结论为:100万人口的城镇经济效益比2万人口的城镇高22倍,比20万人口的城镇高40%,比40万人口的城镇高19%。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如果没有特殊的限制或壁垒.人口和经济主要是向大城市集中,这是城市化的一个一般规律。中国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10月18日,《经济日报》推出“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排行榜”.除深圳因特殊原因排在前列外,基本上是按照城市规模排序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特大城市均排在前列。应该说,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比小城镇有明显的优势。由于人口太多,中国越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就会越大,因此选择节约型和效益型的城市化就越有必要,这也会成为市场的自然选择。而制度的因素、各阶层利益的干扰将会逐渐被排除,因此,积极发展大中城市,以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因势利导,扶持大中城市发展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主攻方向。当然。在这个前提下,也应该充分重视小城镇的发展。(二)关于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探讨中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和一系列分割城乡的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形成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方针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在城市化的初期和中期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的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不符合中国经济较落后、人多地少、资金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现实国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没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决定城市的发展前景,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未来几十年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下。中国的大城市需要而且必然会有较大的发展。现行城市发展方针如果不能顺应这一客观规律。就会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失去应有的指导作用。因此.该方针需要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利于实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城市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们确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而且在相当多的领域我们也确实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了“价格”杠杆对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组合作用。市场经济在我国获得了异常迅猛的发展。但是毋庸置疑,在城市化这一重要领域,我们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城市发展观对一些理论研究者、城市居民乃至政府工作人员仍有相当的影响。行政因素在城市规模确定、城乡要素流动和城市化道路选择等方面的渗透,使得市场很难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背景下,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步伐,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识城市化进程中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让市场机制来调节城市规模和布局,中国城市化发展应该摆脱城市该大该小的争论。我国城市化滞后从根本上看是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所以只有消除体制障碍才能使经济与城市协调发展,也只有通过实现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才能真正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规模之争。实质是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一种表现,而加快城市化恰恰需要找到一条脱离行政建制束缚的道路。 “建制型城市化”在客观上有锁定城市规模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缺乏经济实力的城市要维持行政级别架子,必然造成机构林立:有能力扩张的城市越不出级别。必然受到多方掣肘。这种强化行政辖区利益的机制,不仅限制了城市成长。而且使地方保护主义和城市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制约因素。从根本上看,是对市场机制也不能一样。比如,东部应该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带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都市带;中部主要适度扩大大中型城市规模,大力发展小城镇,致力于扩大吸纳农村人口;西部的近期目标则以“大城市、小城镇”的两头重点为宜。 “非均衡”是指各期主攻方向不一,各有侧重。近期主要以形成城市规模效益为主要目标,偏重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期以经营城市,提高城市质量为目标;远期则以生态城市为目标。追求协调可持续发展。 “逐级递推”是指实现战略的阶段性,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也应该“几年上一个台阶”,国家宏观上应制定城市化五年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综合发展”则是就效益而言,近期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期以社会效益为主;远期以生态效益为主。同时.推进城市化还要选准动力机制。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很多,有政府行政的推动力量。也有企业、个人的能动力量;有工业化的力量,也有市场化的力量。但是,市场机制是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继续借助于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更要积极推进传统体制改革,建立城市化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中小城市集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动员企业、个人等多方面力量投资参与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政府必须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运用规划、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城市化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弥补城市化中市场竞争的缺陷.走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2023-09-02 04:16:581

进出口贸易方式有几种,分别是哪几种

1丶一般贸 ;2丶补偿贸易;3丶来料加工装配贸易;4丶进料加工贸易;5丶寄售、代销贸易;6丶边境小额贸易;7丶加工贸易进口设备;8丶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9丶租赁贸易 ;10丶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11丶出料加工贸易;12丶易货贸易;13丶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14丶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15丶加工贸易;16丶境外贸易加工。扩展资料:1丶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2丶从历史看,东莞的崛起,始自加工贸易生产模式。改革开放初期,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东莞,凭借地缘、人缘的有利条件,率先引进港资,办起了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此后,东莞办起了许许多多小作坊,除了吸收本地30万富余劳动力外,还完成了资金的积累。3丶从现实看,东莞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目前已由过去单纯的劳动密集型发展到“劳动、资金、技术三密集”为主要形态。加工贸易不仅对东莞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国创造了8%的进出口额和800多万个就业岗位。4丶截至今年6月,东莞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达11700多家,加工贸易累计吸收外资超过600亿美元,并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出全国百分之八的加工贸易进出口。5丶“但是,加工贸易的粗放型发展,也给东莞带来土地、能源、人口和环境的压力。我们深刻感受到,现阶段不做加工贸易是不现实的,但继续用粗放的方式来做加工贸易也是难以为继的。”东莞市副市长江凌坦言。围绕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东莞开始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东莞:“不停产转型”模式探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23-09-02 04:10:451

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1、不怕的能力。怕学车,你就错过了自驾游的快乐。怕社交,你就错过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怕工作,你就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人生赛场上,你要是怕,便将一无所获。造船的目的,不是为了停泊,而是为了乘风破浪。2、不拖的能力。不喜欢当下的工作,马上换,每拖一分,你的勇气就少一分。杀掉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动手干10分钟再说。其实自律之所以难,是因为熬夜看剧、通宵玩游戏、刷短视频,都能快速释放多巴胺,让你沉迷快感。3、读懂一个人的能力了解一个人,要读他的行为,而不是读他的话,揣度他的想法。4、敢于发光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沉默不是美德,而是胆怯。擅长展示自己人格魅力的人,往往能够带领团队一起向前,敢于行动和发光,才是提高你人格魅力最好的方法。5、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时间不是财富,但对时间的高效利用,才有机会带来财富。把时间拿去刷抖音、玩游戏、甚至是购买不需要的东西,这些时间反而成了你的负债。你要学会时间的利用与管理,如果昨天的时间给你重新使用,你会拿来做什么?6、听信自己内心的能力选择专业、选择公司,听自己的,那些老一辈的建议,可以很尊重地听,但不要影响你的判断,就去选择自己的路走,会很难,但走着走着会越来越顺畅。7、马上执行的能力行动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好道理的储量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核心是执行力。对于优质内容的敏感度和超强点击查看商品>人们差距的关键。8、长期坚持阅读的能力大量阅读、坚持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小说,都可以读。读书是最低成本,却也是回报最高,自我投资方式那些年纪轻轻,便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热爱读书之人。9、带刺的能力面对侵犯你权益的人,要带刺,你的刺越坚硬越雷霆万钧,那软蛋就越不敢侵犯你。人们喜欢挑软柿子捏,而遇到巨兽,他们就会认怂。10、持续努力的能力持续努力,是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核心。把一件小事情做好,带给你正向的反馈,然后你再完成一件小事,信心就树立起来了,日积月累,自然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3-09-02 04:10:451

雷锋做过哪些好事?

1、人民勤务员有一次,雷 锋出检票口的时候,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儿的中年妇女。原来这名妇女一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 ,雷 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热泪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住哪的?是哪个单位的?”雷 锋回答道:“我叫解 放 军,家就住在中国。”2、帮助老人一次,雷 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 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 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3、团结友爱雷 锋经常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 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 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 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 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4、孩子知心人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 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建设路小学六年级的小马同学就是经过雷 锋的耐心教导,逐渐克服了爱玩、爱闹的缺点,学习取得进步,并佩戴上了红领巾。
2023-09-02 04:10:471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作文

2023-09-02 04:10:5010

服务营销是什么意思?

咨客:主要的工作是为客人引路,引方向。解决客户问题,要求亲切,语言表达能力高,负责给客户领位、安排包间。 象博客、播客、维客等一类的新兴词语。咨客是指餐饮业的迎宾人员、医疗服务的导医咨询人员等等,总之是对于服务行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服务人员的称呼。服务营销: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服务作为一种营销组合要素,真正引起人们重视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这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产业升级和生产的专业化发展日益加速,一方面使产品的服务含量,即产品的服务密集度日益增大。
2023-09-02 04:10:501

40年高中同学聚会流程

高中同学聚会流程一、签到  1、早8点工作人员来到童年农庄,布置好签到台,红毯。准备好要发放的聚会用品(通讯录和拍手器、小喇叭、矿泉水,编号标签,男女版选票)等待同学。  2、8点半开始同学陆续走红毯进场,签到处签名,拍照合影,聚首寒暄。领取聚会用品,到会议室就坐。  二、联欢会(地点为童年农庄会议室)  1、9点15前观众全部进场,技术人员调试设备,主持人对词。  2、9点半开幕致辞  4、同学献花及送上神秘礼物。  5、脱口秀《回忆20年》(郭磊)  6、同学自我介绍,以男女主持人为首,依照标签顺序发言,以便配合大屏幕播出该同学的照片。每位同学三分钟左右,以“这么多年了,我想对大家说……”结尾。  7、众神归位,由男女同学分别填写选票选举男神女神,并现场献上花冠及证书。同学聚会流程8、土豪现身,现场拍卖男神、女神午餐左右手位置,拍中者获得土豪证书  9、游戏心有灵犀,两人一组,一人比划一人猜词组。  三、午餐  12点15---2点  8到十人一桌,其中男神女神土豪一桌。主持人、邱爱国及当年班干部与老师一桌表示重视和尊重。其他同学随意就坐。因下午还有大量活动,提醒同学饮酒不宜过量,  四、游戏环节  用餐完毕后的同学可去更衣室换上纪念T恤,2点15前回会议室就坐。  (一)、室内游戏环节  两点15开始  1、猜猜我是谁  游戏道具:四顶写有同学名字的高帽  游戏规则:  1)在主席台前面摆四个椅子。  2)选四名选手坐在椅子上,面对全班同学。  3)坐在椅子上的每一位选手带上写有同学名字的高帽,表示在游戏中该选手代表这个名字。  4)除了坐在椅子上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外,其他人员都知道,但谁都不能说出来。  5)现在开始猜,从1号开始,他必须要问封闭式的问题如“我是…..吗?”如果大家回答yes,他还可以问第二个问题。如果大家回答no,他就失去机会,轮到2号发问,如此类推。  6)谁先猜出自己是谁者为胜。  (郭琳、宋淑娟)  2、同心协力  游戏规则:  1)、两组选手每组6名参赛选手手牵手;  2)、想办法将呼啦圈从第一个人传到最后一个人;  3)、哪组速度最快就获胜。  注意事项:每组3男3女参加,中途手不能松开。松开重新来过。  3、迟到的告白  1)、主持人请1名男同学上台,请其面墙站立。  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选手通过回答一连串二择一的问题,选出自己暗恋的女同学。  3)、主持人请全体女同学起立,待选手回答问题后,不符合条件的坐下。  4)、主持人:“你当年喜欢的女生现在身高超过1.62米,还是低于1.62米?”  5)、主持人:“当年喜欢的女生现在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  6)、主持人:“ 当年喜欢的女生现在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7)、主持人:“ 当年喜欢的女生现在是穿浅颜色衣服,还是穿深颜色衣服?”  8)、当只剩下最后一位女同学时,主持人停止提问,请选手转过来,欣赏自己选出来的最可爱美女。  9)、主持人请美女上台,与选手并肩面对观众而立,给予祝福,颁发纪念品。  10、注意事项:主持人结合现场具体情况,不断提问,劲量找没人观察到的细节,直至剩下一位女士为止。  这是最后一个室内游戏,可进行多次该游戏,要求男生个个过关,如果全部参加完室外仍很炎热,女生也要告白。  (二)、室外游戏环节  1、五毛和一块  规则:参加人员要有男有女,比例不限。人多好玩。1名裁判负责发号司令。 游戏说明:在游戏中,男生就是一块钱,女生则是五毛钱  游戏开始前,大家站在一起围成圈,裁判站中间。裁判宣布游戏开始,同时喊“转圈”,其他人就围着裁判转圈,某一时刻,裁判喊“反转”(以分散转圈者注意力),其他人就反过来转圈;又一时刻,裁判喊出一个钱数(比如3块5、6块或8块5),裁判一旦喊出钱数,正在转转圈的人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紧抱成团(防止其他团队的人抢人),组成那个数的小团队,例如,如果喊出的是3块5,那就需要三男一女或七女或一男五女之类的小团队。 最后选出2到3名优胜者  2、衔纸杯传水  要求:人士选八名一组,男女交替配合。共选十六名同学,每人嘴上衔一个纸杯,相互传水。分二组同时进行比赛。另有二名人士辅助组第一名人士倒水至衔至得纸杯内,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得纸杯内,最后一人得纸杯内得水倒入一个小缸内,传递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杯子。最后在限定得五分钟内,看谁得缸内得水最多,谁就获胜。  五、篝火晚会  晚7点后开始  大家啤酒烤肉自助取餐,三五成群看着篝火聊着天,把酒言欢。可以野外肉嗓卡拉OK。 九点半开始燃放烟火。烟火完毕后可以自行离场,留下这次聚会的美丽回忆。
2023-09-02 04:10:421

预防近视手抄报内容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手抄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手抄报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预防近视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手抄报内容 1.注意用眼卫生 2.坚持做眼保健操 3.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4.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5.定期到专业眼镜公司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应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消除疲劳、恢复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眼睛在睡眠状态下,肌肉放松最充分,最易消除疲劳,也是保证身体健康所必不可少的。同时,在睡眠时内分泌激素增多,这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当重视学生睡眠,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和推拿学说的原理,结合医疗体育而成的一种保护眼睛的自我按摩法。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实践表明,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可做数次,选择在学习中间的休息时间。 饮食结构合理 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为避免发生近视,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特别是钙相结合,造成了血钙减少,这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发生和发展。研究表面,预防近视可补充蛋白质、钙质、磷质、胡萝卜、豆芽、橘子、广柑、红枣等蔬菜水果也对预防近视有益。 一、科学用眼: 1、读书写字注意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走路或乘车时不要看; 3、不要躺着或趴着看; 4、劳逸结合, 用眼时间不要过长, 应每隔50分钟左右休息10分钟。 二、注意用眼卫生: 1、不要长时间近距离读写、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等; 2、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时读写,建议使用台灯照明用40W白炽灯泡,台灯应放在左前方一尺左右距离;室内照明40W日光灯应距离桌面1到4米; 3、看电视应有节制,眼距离以电视机对角线6倍以外观看,一般看40分钟休息10分钟;少玩电子游戏、电脑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它们的危害是电视的5倍。 三、补充营养 : 1、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糖分摄入过多在体内血液环境中呈酸性,易造成因血钙减少,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促使眼轴伸长,导致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 2、少吃零食,零食中大多加有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食用过量百害无一益。 3、避免偏食,偏食是诱发青少年视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常会导致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宏量元素摄取不足,影响发育和健康。 4、多吃水果、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等,合理地获得天然糖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四、加强运动: 1、学生在学习阶段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为消除视疲劳应经常性望远,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2、每天坚持做永康保健操,以达到缓解眼疲劳,消除调节紧张,恢复眼调节机能,预防近视发生。 六、预防误区: 1.裸眼视力下降即度数加深 在医院预检处检查孩子裸眼视力下降时,孩子的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哎呀,你的度数怎么又长了啊”。 误区:裸眼视力不能作为近视度数高低的标准,更不能以裸眼视力来衡量视功能的好坏,而应该以矫正视力的好坏作为衡量依据。 检查裸眼视力时,眼球应该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查出的视力才真实。但不少青少年有屈光问题后长期不戴眼镜,养成了一种眯着眼睛看东西的`坏习惯。眯眼是人为加强眼内肌肉调节,使视线集中起来,暂时性提高视力的动作,但已经存在的屈光问题,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2.幼时视力越好越不会近视 误区:年龄越小视力越好,长大了才不会近视?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不久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发育逐渐趋于正视。儿童在学龄前视力未达到正常标准并不意味着异常。超过了自身生理范围的屈光状态,儿童视力发育过快,可能反而更容易加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只要明确各年龄段儿童的正常视力与屈光度数,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要过早干预,每三个月,尽量不超过半年,定期复查视力及屈光状态。 3.散光眼治不好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散光,因而,100度以内的散光是生理性的,通常不会明显影响视力。但如果散光度数偏高,则会引起相应的视物不清和疲劳症状,需要在验光师的指导下配适当度数的散光眼镜。配戴散光镜看东西,开始时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因为通过散光镜看到的东西有些变形,度数越高越明显,但坚持戴镜是可以适应的。一般说来,生理性的散光随着发育会有所改善,但超过生理范围通过纠正,有可能恢复一些,完全恢复比较困难。 4.超高度近视就是病理近视 高度近视指600~900度,超高度近视指900度以上。高度近视又可根据是否有眼部改变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性高度近视,其近视度数高,发展到一定时期可稳定,眼部没有严重的改变;另外一类是病理性近视,是由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的,与用眼疲劳无关,近视度数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可高达2000度以上。即使戴眼镜也难矫正到正常视力,还可能发生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系列并发症。病理性近视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病,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5.只要放松调节就能治疗近视 近几年市场出现很多类型近视治疗仪器,其设计原理不外乎松弛调节或应用某种方式刺激眼部以求改善睫状肌功能。而实际上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调节因素在引起近视中所占比例很小,并且以调节不足为主。另外,仪器设计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并没有客观依据,在衡量疗效时又都是以视力为标准,而影响视力检查的因素又很多,例如睁眼与闭眼、用力调节和随意调节等等都可引起视力的变化,因此也就没有一个能客观准确评定仪器实际效果的方法。
2023-09-02 04:10:411

家电业务员岗位职责

  从事不同的家电销售,所在不同的公司,都会给业务员制定不同的岗位职责。以下列举了三家企业的 家电业务员岗位职责 ,可供参考。   甲家电公司业务员岗位职责:   1、销售人员职位,在上级的领导和监督下定期完成量化的工作要求,并能独立处理和解决所负责的任务;   2、管理客户关系,完成销售任务;   3、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及购买愿望,介绍自己产品的优点和特色;   4、对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收集潜在客户资料;收取应收帐款。   5、负责广州市哈博电器有限公司广州直销部的"电热水器销售任务。   6、业务员主要面对的客户是广州市区域的经销商,工作有开拓新客户及维护关系,负责某些行政区。   乙家电公司业务员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公司家电产品在北京及中国其他区域的B2B市场渠道开发,经销商网络维护、终端销售管理工作;   2、搜集、分析和整理市场信息;宣导执行公司营销策略;   3、及时了解反馈客户的问题和需求,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及所需支持;   4、定期总结销售进度,规划阶段性目标,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5、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丙家电公司业务员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及推广;   2、根据市场营销计划,完成部门销售指标;   3、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增加产品销售范围;   4、负责辖区市场信息的收集及竞争对手的分析;   5、负责销售区域内销售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完成销售任务。
2023-09-02 04:10:401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1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我的班主任——彭老师。   他是一位男老师,长得胖胖的,个子高高的。我的印象里,他的知识是最渊博的,没有人能与他一争高下。是他,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他,为我铺上了一条知识的路;是他,把无知的我领进了知识的海洋。   假如我是船,那老师就是灯塔,时刻照耀着我;假如我是种子,老师就是雨露,滋润着我。老师,是您的谆谆教诲,时刻鼓励着我;是你深情的目光,时刻领导着我;是您,让我学会了成长;是您,让我懂得了感恩。老师,您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有时,您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一直呵护着我们;有时,您又像一位严厉的父亲,时刻教育我们不能懈怠。   上课时,老师如同严厉的父亲,看不得任何同学学习不专心,他把知识一点一滴传授给我们;下课,老师化身慈祥的母亲,陪我们玩各式各样的游戏,让我们开心。工作时,老师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经他检阅过的作业不会有半点差错。   生活中,他对我们悉心照顾。谁有个头疼脑热,老师总会第一时间带他去看校医或者联系家长。   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彭老师,一位让人敬,让人爱的好老师。彭老师,我爱您!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2   我的好老师有严厉的苏老师,也有幽默风趣的崔老师,但我最喜欢的好的老师还是一位特殊的老师——书本。   一本书,小小的,也许放在一个角落里并不起眼,但是它里面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   它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知识,并且很有魔力,让我们脑海不那么空旷。   书,可以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有一次,我看到别人在看一本书叫《木偶奇遇记》,回到家后我就像毛毛虫一样粘在妈妈身上,妈妈实在没有办法就严肃地对我说:我答应给你买,但是买回来必须要认真看完!我很爽快地回答道:没问题,我保证!就这样过了三天左右我的书就到了。书一到我手里,我就急忙打开书不顾一切读起来,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津津有味地读着,这使我感到一种说不上来的快乐!几天后我就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不光是给我带来了快乐,还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它告诫我:人不能说谎。   书不但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还能让我们取得好成绩呢。   我几乎每晚都读书,有一次,正好明天要考试了,我就预习了一下之前读过的书和各学科的课本,第二天早上就考试了,我仔细地做着题,生怕有马虎的地方。做着做着,我遇到昨晚复习的知识点了!然后我哗哗地就写上去,很有自信。上午考完下午就发试卷了,竟然考了满分,我高兴极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写的一句话,这告诉我们,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书。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3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许多教过我的老师,得到他们的教育和鼓励,我健康的成长着。在我心目中,我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   每天老师像大山一样屹立在我面前,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推我们走向知识的海洋,上课不是大概的讲一遍,而是认真有耐心地给我们讲,然后把课堂坏给我们。   自从五年级被这个语文老师带上以后,我的语文水平明显提高了,从80多分变成了90多分,那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语文老师的方法跟别的老师与众不同,她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找出缺点,让我们改正。一道题讲完之后让我们再读着记一记加深我们对着道题的印象。一道题错了,语文老师就又让我们认真的去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我们觉得很累,但她有她的道理,为的是;让我们下次遇到这道题,一看就会。还有老师让我们上课提前两三分钟背该背的课文,加深印象。   有时上课时,为了记住这道题,为了引起我们对语文的兴趣,会插入一些故事,笑话。   有一次,我没拿作业,其实是写在一张纸上不见了,却对老师撒了谎,但老师依然原谅了我,她是那么的和蔼可亲。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对老师撒谎。   这个语文老师是那么的受人尊敬和爱戴,不只是她的脾气好,更是用独特的方法去教导我们学习。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语文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4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滴滴汗水,滋养桃李满天下。   每每看到听到这样的赞语,我i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身影,她二十几岁,从一年级陪伴着我们到三年级,她浓密黑亮的长发,乌黑靓丽,为她增添了不少活力。对我们来说她是辛勤的园丁,每天都会无私的把知识灌输给我们;她是快乐的玩伴,引导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她是公正的执法官,会给每一个受委屈的同学主持公道......   她就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注重训练我们的的语文思维,更追求文学熏陶。她对学生的教育孜孜不倦,当学生对功课不理解时,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她不是责备,而是耐心地讲解,在我们完全掌握之后,再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有一次,课堂上李老师让我们写语文作业,我有好几个题不会做,她不但一题一题的为我耐心讲解、分析,而且还对已经学过的所有语文知识融会贯通,使我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过了些时间,她还提醒我在家再次复习。   李老师,谢谢您帮我点上了知识的火苗,帮我插上幻想的翅膀!   李老师!您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5   做人难,做一个老师很难。做一个好老师更难。   但是,好老师的形象依然浮现在我们心里。海伦凯勒的老师莎莉文,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小费郎士的老师韩麦尔……他们就像夜间的一盏灯,为我们点亮前进的道路。他们就像一把钥匙,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打开这把困难之锁。他们就像一个花盆,用他们的一丁点儿水份来滋养我们这朵小花。而我们呢?我们不懂得老师的辛苦,课堂上说话、打闹,这些都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尊重。甚至有些学生逃课、玩手机、抽烟、打牌、早恋,教师的作用变得疲软。   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经意间,老师就越容易受伤。天底下最灿烂的职业,莫过于老师了。老师上的每一分钟,每一堂课,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再幸福不过的了,因为一位老师在为你讲课!你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在课堂上做出任何对老师不尊重的事!   仔细一想,终于明白了,是时代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因此,做一名好老师才会很难很难。而我们现在的老师,他们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一名好老师,所以我们才更不应该不尊重老师,他们为我们做得实在太多太多了。   让我们为拥有一位好老师而感到自豪吧!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老师,才会绚丽多彩!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6   我心的老师是一个善良,温柔,善解人意的老师!   老师,把我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绿芽变成了一个茁壮成长的大树,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不能缺少她。   老师教会了我们认真、诚实、守信,如果我的人生道路上缺少了老师,我的生活将不再美好。她对我们慈祥,对我们温柔,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是谁最辛苦,是谁为了培养我们而通宵为我们备课,是老师最辛苦,是老师为了培养我们而通宵为我们备课,我们写完了作业没有事情干,而老师却要为我们明天的课而做准备,老师除了要管我们一个班的孩子,还有她自己的孩子啊,老师一天之内非常忙。   虽然老师有时候会发脾气,还不是因为我们,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做好不拖拖拉拉,老师是否还会发脾气呢?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有慈祥的老师为我们讲课,大家都不懂得珍惜,世界上最好的人是谁,是“老师”。老师把我们从一年带到毕业,是看着我们长大的,老师了解我的喜、怒、哀、乐,我为有这样一个好老师而感到荣欣。   这就是我心中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7   在我心目中,我们的班主任曹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而又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她个头中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她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让我们感到轻松活泼,生动有趣。课堂上,她是一位好“导演”,鼓励我们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她经常对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亲切的拥抱,让我们体会到母亲般的温暖;对回答问题结结巴巴,不够精确的同学,她总是让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该同学勇敢地说下去。放学后,曹老师依然牵挂着我们。她时常为我们的休息和睡眠时间的多少而操心,用发信息或打电话的方式关心我们,提醒我们早些入睡。曹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她常常陪我们一起跳绳、踢毽子、玩悠悠球等。比如:为了使我班能在校举办的跳长绳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她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和选手们一道练习跳长绳。她不仅为选手们甩绳,还为他们做正确的跳绳示范,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我班终于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曹老师爱护、关心我们,把我们当作她自己的孩子看待。   记得有一次,因为我的同桌不小心用铅笔把我的手擢破了,曹老师得知后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带我到附近的医院包扎,并为我付了医药费,这件事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总之,曹老师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们,而且在生活上也关心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她会鼓励我们;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她会鞭策我们。她既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又是我们的好朋友,她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8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无私的。她让我们学会科学知识,还把她知道的上知识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她就像辛勤的园丁给花儿浇水、施肥一样,耐心细致地把知识一点一滴地教给我们。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关心,爱护我们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当我们需要帮助时,她从不推辞,从百忙中抽出空来,帮我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可亲可敬的。她就像奶奶一样慈祥像妈妈一样热情,像姐姐一样和蔼,像朋友一样知心。她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当一位好老师是不容易的。她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品格。她既要教我们学会科学知识,又要像妈妈一样爱护我们,虽然她那么也那么累,可她从不说一声苦叫一声累,她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喜欢这样的好老师,我尊敬这样的好老师。为了不辜负有这样的好老师,我会更加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9   学钢琴至今为止,我有两个钢琴老师,一个是我的启蒙老师袁老师,一个是我的现任老师梁老师,一个多才多艺,一个乐观活泼。可我还是喜欢我的启蒙老师——袁老师。   我和袁老师的相识是在我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袁老师是来幼儿园实习的大学生,她被分到了我们班。我一直很想学钢琴,妈妈便四处打听哪里有琴行,一次偶然,院长告诉妈妈,袁老师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她会弹钢琴,会弹、修古筝等,多才多艺。初次见面时,袁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甜美、温柔,我便喜欢了上她。到后来,我觉得她又是个会关心人的好老师。   先说说会关心人的袁老师。一次,那时是冬天,天气很冷,去上课时,我打了几个喷嚏,没在意,结果到了袁老师家,开始流鼻涕,我才发觉我感冒了。袁老师见我流鼻涕了,一边拿餐巾纸递给我,一边着急的问我:“希希,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有没有不舒服?”说完,摸了摸我的额头,拿了一杯热水,冲了感冒药,又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那时候,我觉得身上涌出了一股暖流。学琴的第三年,袁老师当上了幼儿园园长,由于事务繁忙,不能教我了。我有些依依不舍,毕竟袁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教了我三年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当永远记住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是我们教给我们知识的人,我们要学会回报他们!!!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10   陈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三十多岁的他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   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记得他给我们上《长城和运河》一文。陈老师说:“请同学们一边听我朗读,一边展开想象,一起来欣赏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陈老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读立刻把我们陶醉。我们听着、想着,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跟随着陈老师在攀登长城,畅游运河。同学们都津津有味得听着、思考着、想象着……   陈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们严格要求。记得有一次考试,有一题要求用横线画出正确答案,而我却在正确答案上画了个钩,陈老师毫不留情地把这一题的分全扣了。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训。从此以后,我考试认真读题,养成了细心的良好习惯。   陈老师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日复一日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年复一年教我们知识,教我们怎样做人。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11   小草要赞美滋润它的雨露;小鸟要赞美给他自由的蓝天;而我要赞美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赵老师。   刚进入一年级的时候,胆子非常小,不敢回答问题,老师只要提出比较难的问题,我就不敢举手。没想到我没有举手,老师就把我叫起来了。我的心以每分钟一千下的速度跳动着,差点掉出来,我只好勉强地回答了。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对我说:“回答的非常好,就是以后站起来的速度快一点就好了。”   还记得有一次,您因为有事,所以有一段时间没有给我们上课,是其他老师代课。您再给我们上课时,我发现您的头发上已经添了几根银丝,但您却问我们这几天有没有生病?知识掌握了没有?非常关心我们。   赵老师还能包容我们的错误。有一次,一位同学没有交作文本,其实老师早就知道是谁没有交作文本,但老师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点他的名,让他出丑,而是下课时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了许多道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   在我心中,老师是和蔼的、是慈祥的、是无私的。老师是太阳,一次次给予我们光亮;老师是雨水,细心浇灌我们成长;老师是园丁培育我们健康成长;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   三尺讲台,染苍苍白发,桃李满园,露美美笑颜。赞美您,敬爱的老师,祝福您,敬爱的赵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12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滑溜溜的圆圆鼻子,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两只不大不小的招风耳朵。你们猜猜他是谁?他就是我六年级的班主任——王老师!   他是一个典型的好老师,因为幽默风趣的他总能让我们在嬉戏中学到知识,前几天就是一个典型的好例子。   那一天,我们正在阅读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王老师问我们“你们都看过什么外国名著呢?”零零散散的手举了起来,回答完后。王老师告诉我们:“我最喜欢看侦探一类的小说,我给你们讲讲《福尔摩斯》里面的一个笑话吧!”说罢,他便滔滔不绝、津津有味的讲起了这个笑话:   福尔摩斯和他的破案助手华生一起野营。他们搭好帐篷便入睡了。   半夜三更,福尔摩斯被阵阵凉风吹醒,就叫醒华生,问:“华生,看着今天的夜空,你有何感想?”华生抬头望了望夜空,回答道“今晚的星星真亮呀!”“笨蛋!”福尔摩斯厉声喝斥道“我们的帐篷被偷了!”   听完这个故事,全班顿时哄堂大笑,有人还兴奋得拍了拍桌子。王老师是要我们明白:福尔摩斯善于观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一点一滴。   王老师不仅仅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师,同时还是一位认真严肃,对学习高度负责任的老师。   他对待所有同学的功课都不放松警惕,他对待完成任务同学的玩耍从不拘谨限制!   他还告诉我们: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你有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反应。但要学会聆听,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插嘴,要学会等待,别人回答完了问题之后,你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下课时,如果有疑问,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王老师,他像一根粉笔,明知道自己会被用完,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在黑板上书写;   王老师,他像一支蜡烛,明知道自己会被燃尽,但还是义无反顾的默默燃烧;   王老师,他像一滴雨珠,明知道自己打到地上无疑粉身碎骨,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滋润大地……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13   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认识了这样一位尽心尽职的老师,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他教我们语文。大概是由于他以前看书看的太多,所以戴了一副眼镜。   在四年级开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让我们看书。他用了很多时间来熏陶我们读书品书。他在我们班级里建立了一个小图书馆。从图书馆建立的那天起,我们班上的同学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去借书。时间一长,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上了书。我也是如此,以前我不是很喜欢看书,可我在陈老师的潜移默化下,也喜欢上看书,同时也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   刘老师的教学水平非常好。以前我一点也不喜欢语文,总觉得语文太难了无法掌握。可是,从刘老师教我们语文起,我就喜欢上了语文,因为刘总是教我们学习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因此我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刘老师还让我与书本成为了好朋友;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他总是耐心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当我们退步的时候,老师就会鼓励我们,让我们重拾信心。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老师比我们自己还要高兴。   刘老师不仅关心我们学习,更时刻提醒我们学做“正人”。他要求我们在道德品质不能犯任何错误,说:人一定要有的德,那么“才”才能得以发挥。   老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教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育人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我们的刘老师正是这样一位以学生发展为己任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14   如果你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在听到一阵脚步声过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神速坐好,那肯定就是我们班级的数学老师——隋老师,闪亮登场了!   隋老师走起路来像一阵风,尖尖的瓜子脸上架着一副黑色的方框眼睛,但即使再深沉的颜色也掩盖不住她那犀利的眼神。她总是把嘴巴抿的紧紧的,不苟言笑。进了班级,脚步声又快了许多,那波浪般的头发随风飘扬起来。她把包往桌子上一甩,用手推推眼睛,站在讲台上,就开始上课。   我们隋老师早已练就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好功夫。当你上课溜号时,隋老师就会使出她的绝招“弹指神功”!不等那个同学反应过来,粉笔头就已经发起了进攻,百发百中,没有一点的偏差。“收拾”完毕后,她又潇洒地转过身去板书,你以为这下子就自由了吗?不,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时,隋老师就用她的“顺风耳”,“谁的文具盒在那儿响?我让你们动了吗?”“谁的书在哗啦啦响?我让你们翻了吗?”   有一次,我经过隋老师的办公室,隋老师叫住我,让我把作业抱回班级,我被眼前的情景给怔住了,一摞摞厚厚的作业本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一个个干净、利落的红色对号和仔细认真的圈圈点点先后映入我的眼帘。我的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了那个整日趴在办公桌上,舍不得浪费喝一口水时间的,埋头为我们批改作业的隋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隋老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对工作一丝不苟。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400字15   说起好老师,在我心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张改菊老师。她犹如一名“护花使者”,培育着我们这些花一样的孩子;犹如一只蜡烛,点燃我们心中希望之灯;犹如我们的知己,让我们在有爱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张老师爱我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您告诉我们,书是我们的益友。我们应该乐于跟它交朋友。那时候,我知道是您教会了我积极的去学习,与书交上朋友,是您领着我们小小的脚步走出稚趣的童年!时间带走了我们花样年华,但我们一样去奋发学习,那求知的欲望老师给予了一切。   我凝望这那微微的蜡烛,老师那是您吗?您仿佛与蜡烛一样,用尽所有的光亮,燃点着我们的希望,我感触到那一份炽热。剩下了一点光,您微微的熄灭了,您的一生把所有知识教给了我们,我们乘着那一份炽热而飞翔!   课堂那阵阵欢笑,是您给予我们知识的乐趣,走离枯燥无味的书面,是您与我们说要追寻那一个人生目标,您无私地把一生知识火把贡献了。苍茫的大海托起每一颗小小的心,是您把光芒照射给我们。   “得遇名师,三生有幸。”我希望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能多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有她们呵护着、教育这,把我培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作文
2023-09-02 04:10:401

协议书该怎么写

协议书种类很多离婚协议书租房协议书买卖协议书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网上搜一份,改一下就可以
2023-09-02 04:1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