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求.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全文 。谢谢

2023-09-10 06:32:20
共1条回复
苏州马小云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 花未眠
  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的机缘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
  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不仅限于花。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光这两件作品也能看出罗丹和玛伊约尔的风格是迎然不同的。从罗丹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中则可以领略到女人的肌肤。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
  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我家的狗产且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形象,我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 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场本繁二郎的画来。那是一幅小画。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人我的心。场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岚山的美
  那时候,我去本能寺拜谒浦卜玉堂的墓,归途正是黄昏。翌日,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 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相关推荐

川端康成的政治态度是怎样的 川端康成的成就

川端康成,日本大阪人,生于一八九九年六月十四日,死于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临终前四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在文学上有颇多造诣的近代文学家。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简介中指出,他幼年时十分不幸,命运坎坷波折。它不仅自幼父母双亡,姐姐和祖父祖母也相继去世。亲人的接连离去不仅对幼小的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使他养成了悲凉孤独的性格,这后来也成为了他的最重要最明显的文学风格。 通过川端康成简介还可以看出,川端康成是一个十分刻苦用功的人。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决心进入了全日本最好的大学——东京大学读书深造,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他在校期间手不释卷,废寝忘食,为自己日后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他一生的前期中期大多数时间都在创作中渡过。 川端康成简介中说,晚年的川端康成致力于围棋的研究。据说他还和包括日籍华人吴清源在内的诸多日本围棋名人对弈过,并对围棋的“棋道”深有体会。不幸的是,在一九六二年二月份的时候,他因出现了安眠药药物成瘾症状被迫在东大医院住院治疗,连着十天不省人事。隔年之后,身体患病的川端康成为日本文学的发展还担任了日本的近代文学博物馆委员长一职。 他一直拖着病体在日本文坛上忙碌着,直到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夜晚,他在极度忧郁和矛盾中打开了煤气罐,自杀身亡。一代文学巨星就此谢幕。   川端康成政治态度 川端康成是日本的一个小说家,他曾经被人们称作“踏着葬礼的名人”。川端康成在政治上的参与度其实并不是很高,那么川端康成政治态度是怎样的呢?   川端康成图片 根据资料记载,川端康成在对待《文学界》内部是否由暗转明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回避的,他向人们表现出一副不向日本军国主义靠近的态度,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坚定立场,而是选择用旁观者的态度来掩藏自己害怕彷徨的心情。在《文学界》内部斗争的第二年,情势已经逐渐明朗,但是川端康成却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进入了“文艺恳谈会”,这其实是 *** 企图通过 *** 一批在日本有影响的作家来控制文坛。川端康成在知道这些事情之后,竭尽全力进行自我安慰,不断的告诉自己对“文艺恳谈会”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并不是自己甘愿的参加。不过,川端康成并没有积极 *** *** 的这一做法,而是被动的接受。 那么川端康成政治态度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其实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从小经历祖父、父母和姐姐的逝世,所以他对死亡是非常恐惧的,再加上当时中国的道家思想传入日本,他便借助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停地麻痹自己,以此来安慰自己随波逐流的政治态度,从而保全自己的人身安危。 所以说,川端康成政治态度是非常不坚定的,即使他的内心并不认同日本 *** 的一些做法,但是由于他一直用无为而治的思想麻痹自己,所以他从来没有积极反抗过,只是被动的接受。
2023-09-02 07:14:011

川端康成是谁?

author
2023-09-02 07:14:139

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都有哪些?分别是哪年创作和获奖的?

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雪国》、《古都》、《千只鹤》,在1998年的时候获得。川端康成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记录在菊池奖、艺术院奖、野间文艺奖、每日出版文化奖的花名册上。1953年被选为日本文学艺术最高的荣誉机关,艺术院的会员。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独自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没有过的创造,授予他最高的奖赏——第21届文化勋章,成为日本文化功臣。扩展资料:在川端康成年幼时,父母、姐姐和祖母相继亡故,14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去世。亲人接二连三的早逝、生活的漂泊无依,给他留下了终身的创伤,伤感和孤独是他作品的基调。从《源氏物语》到村上春树的小说,日本作家一直在不停地书写人的孤独与伤感,但把伤感写得最美的,还是川端康成。其中《伊豆的舞女》和《雪国》,故事是凄美的,又总让人心生对种凄美的神往,因为“悲”与“美”总是在一起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端康成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缠绵于悲与美的川端康成
2023-09-02 07:14:311

川端康成主要作品写作风格是什么?

悲伤
2023-09-02 07:14:535

求川端康成的作品名录

花未眠
2023-09-02 07:15:112

川端康成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4071.htm
2023-09-02 07:15:213

川端康成主要的作品有哪些?

川端康成主要作品  《椿》   《十六岁日记》   《名人》   《高原》   《伊豆之旅》   《伊豆的舞女》(いずのおどりこ) 1926年,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   《浅草红团》 1929年~1930年   《水晶幻想》 1931年   《舞姫》   《雪国》(ゆきぐに) 1935年~1937年 ,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  《千只鹤》 1949年~1951年   《山之音》 1949年~1954年   《古都》(こと) 1961年~1962年
2023-09-02 07:15:291

关于“川端康成”

http://bk.baidu.com/view/24071.htm
2023-09-02 07:15:395

川端康成经历了怎么样的一生

一生在寻美
2023-09-02 07:15:563

关于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其人与文 叶渭渠 (一)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川端一两岁上,父母双亡,少年时代,祖母和姐姐又相继作古,从此与眼瞎耳背的祖父相依为命,使这位敏感的少年沉浸在悲哀之中,在他稚幼的心灵里投下了寂寞的暗影。十六岁上,川端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这既是作者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内里的诗情,在这里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 少年的川端康成聪颖过人,早早闯入说林书海,广泛地猎取古今世界名著和日本名著,尤其是对《源氏物语》更是爱不释手。他对这部名著虽不甚解其意,只朗读字音,欣赏着文章的优美的抒情调子,但却深深地为其文体和韵律所吸引。这一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后他写作的时候,少年时代那种似歌一般的旋律,仍然回荡在他的心间。他开始对文学产生了憧憬,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过去所写的诗文稿子,装订成册,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康成开始具有文人的意识,最初的写作欲望已经萌发。 中学时代,他无数次投稿石沉大海,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创作天分,认真考虑自己的才能是否可以成为文学家。在1916年作为中学四年级生,在大皈《团栾》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小说《肩扛教师的灵柩》,他就经常给《文章世界》写小品、掌小说。《文章世界》举办投票选举“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十一位。对于立志当作家的少年来说,这是很大的鼓舞,也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他在大学预科的同窗好友中有许多志向文学者,他们一起谈论文学,议论文坛现状和探讨当时日本很流行的俄罗斯文学,使来自农村的他顿开茅塞,受益匪浅。这期间,他在学校的《校友会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千代》,他以淡淡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同三个同名的千代姑娘的恋爱故事。 大学时代,川端康成与爱好文学的同学为了向既有文坛挑战。改革和更新文艺,复刊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描写马戏团女演员的悲苦生活是比较成功的,受到文坛老前辈的称赞。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位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 川端发表了《招魂节一景》以后,由于恋爱的失意,特别遭未婚妻伊藤初代解除婚约,他感到幸福的幻灭,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回忆》。此后他为了诉说和发泄自己心头的积郁,又借助自己手中的笔,为杂志写出短篇小说《林金花的忧郁》和《参加葬礼的名人》。与此同时,他在爱与怨的交织下,以他的恋爱生活的体验,写了《非常》、《南方的火》、《处女作作祟》等一系列小说,有的是以其恋爱的事件为素材直接写就,有的则加以虚构化。川端这一阶段的创作,归纳起来,主要是描写孤儿的生活,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描写自己的爱情波折,叙述自己失意的烦恼和哀怨。这些小说构成川端康成早期作品群的一个鲜明的特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感伤与悲哀的调子,以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和忧郁的心绪,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调。川端本人也说:“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二) 1924年大学毕业后,川端康成踏上社会,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他积极与横光利一等人发起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并发表了著名论文《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和创作了《感情的装饰》、《春天的景色》、《浅草红团》等少数几篇具有某些新感觉派特色的作品,并无多大的建树,他甚至被称为“新感觉派集团中的异端分子”。后来他公开表明他不愿意成为他们的同路人,决心走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川端康成的性情被孤儿的气质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忧郁,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机会,偶遇巡回艺人一行,与年少的舞女邂逅,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等对待,并说他是个好人,他便对她油然产生了纯洁的友情;同样地,受人歧视和凌辱的舞女遇到这样友善的中学生,以平等待人,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他们彼此建立了真挚的、诚实的友情,还彼此流露了淡淡的爱。川端将这段经历化为艺术,便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了。 《雪国》描写主人公驹子沦为艺妓,在屈辱的环境下成长,承受着生活的不幸和压力,勤学苦练技艺,追求过一种“正正经经的生活”,渴望得到普通女人应该得到的真正爱情。但是,作为一个现实问题,在那个社会是难以实现的。她追求的实际是一种理想的、极致的、实际上不存在的哀伤虚幻的爱。男主人公岛村却把她这种认真的生活态度和真挚的爱恋情感,都看作是“一种美的徒劳”。从某种意义说,这个故事是当时日本社会世相的相当精确的艺术概括。 《伊豆的舞女》、《雪国》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艺术上开始了一条新路。川端曾盲目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全盘继承传统都没有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艺术上的新追求,且不断总结经验,对传统与现代结合进行积极的艺术探索。他的《伊豆的舞女》就是在吸收西方文学优点的基础上,力图保持日本文学的传统色彩作了新尝试。而《雪国》则使两者的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赋予作品更浓厚的日本色彩。其二,从《雪国》开始,川端的创作无论从内容或从形式来说,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即以抒情笔墨,刻画下层少女的性格和命运,并在抒情的画面中贯穿着对纯真爱情热烈的赞颂,对美与爱的理想表示朦胧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徒劳毫不掩饰的渲染。对人物心理刻画更加细腻和丰富,更加显出作家饱含热情的创作个性。 川端康成是个很有成就的作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小说、散文、评论等。在整整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写了超过500部(篇)小说(含140多篇掌小说),在《川端康成全集》37卷本中占去了25卷,这些小说,除了《东京人》、《生为女人》比较长以外,中长篇小说一般都在八万至十二三万字内,掌小说短者仅有数百字。川端的小说,不仅数量甚丰,在艺术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初期就十分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艺术特色,并逐步形成他的独特风格。在创作实践的全过程中,他的风格虽然还有发展,其作品的色调也有些许改变,或浓或淡,但并没有断层、没有根本变化,他创作初、中期所奠定和完成的基本特色是:孤独的主观感情色彩、忧郁的感伤抒情情调、人情与人道主义精神,以及虚无与颓废的思想等。但是,后期的作品呈现更复杂和多样化的倾向,贯穿着双重或多重的意识。比如以《名人》、《古都》、《舞姬》为代表,主要表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对传统的执著,作家在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作了新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千只鹤》、《山音》、《睡美人》、《一只胳膊》为代表,一方面深入挖掘人的感情的正常与反常,以及这种感情与人性演变相适应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追求感官的享受和渲染病态的性爱,或多或少染上颓伤色彩。因此,它们在表现人的生的主旋律的同时,也表现了生的变奏的一面。从小说形式来说,以纯文学为主,作为其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中间小说、少男少女小说,以及其他小说形式比如自传体小说、报告小说等。中间小说是介于纯文学与大众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形式,代表性的作品有:《东京人》、《少女开眼》、《河边小镇的故事》、《风中的路》、《生为女人》、《彩虹几度》、《青春追忆》、《玉响》等,这些中间小说既重视纯文学的艺术性,也注意大众小说的通俗性,深受大众读者的喜受。少男少女小说,主要以大中学生为对象,代表作品有《少女的港湾》、《花的日记》、《学校之花》、《美好之旅》、《父母的心》、《肩扛恩师的灵柩》等,以爱为主旋律,描写父母子女情、兄弟姐妹情、师生情、学友情等,文笔优美、表现细腻、情调悲戚,饱含着青春的纯爱。在川端笔下,一些少男少女的主人公即使是萍水相逢,也以爱相待,表达了纯真的友谊。一篇篇少男少女之作,在青少年读者面前,绘出一幅幅人情美和心灵美的画卷,奏出一曲曲少男少女的青春之歌。也不仅限于艺术性方面,这一点对促进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性。可以说,他为日本文学的发展,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日本国内,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记录在菊池奖(1944)。艺术院奖(1952)、野间文艺奖(1954)、每日出版文化奖(1961)的花名册上。1953年被选为日本文学艺术最高的荣誉机关--艺术院的会员。1961年,日本政府为了表彰他成功地领导了国际笔会日本大会的召开,以及创作《禽兽》、《雪国》、《名人》、《千只鹤》、《山音》等作品的业绩,即“以独自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没有过的创造”,授予他最高的奖赏--第21届文化勋章,成为日本文化功臣。1957年,获西德政府颁发的“歌德金牌”。1960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化勋章。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状题词:“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川端在瑞典文学院礼堂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获奖纪念讲演,他通过禅宗诗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宽、一休宗纯的诗,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的小说,《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的古典传统,以及东洋画、花道、茶道的精神,深入细致地介绍和剖析了“日本美的传统”。其后种端两度赴美在夏威夷大学和它的分校分别作了题为《美的存在与发现》的讲演和在出席旧金山举办的日本周活动期间作了题为《日本文学之美》的讲演。这三篇讲演稿也是三篇美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成为川端康成的日本美论、日本艺术论,构成了他的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川端文学中独放异彩。在这些成绩、荣誉和地位面前,川端康成在《夕照的原野》一文中这样叙述自己的心情:“荣誉和地位是个障碍。过分的怀才不遇,会使艺术家意志薄弱,脆弱得吃不了苦,甚至连才能也发挥不了。反过来,声誉又能成为影响发挥才能的根源……如果一辈子保持‘名誉市民"资格的话,那么心情就更沉重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 在川端获得殊荣的背后,隐藏着难以言说的内容…… 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2023-09-02 07:16:063

川端康成作品

1、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2、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他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川端康成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因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3、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记录在菊池奖(1944)、艺术院奖(1952)、野间文艺奖(1954)、每日出版文化奖(1961)的花名册上。1953年被选为日本文学艺术最高的荣誉机关——艺术院的会员。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独自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没有过的创造”,授予他最高的奖赏——第21届文化勋章,成为日本文化功臣。1957年,获西德政府颁发的“歌德金牌”。1960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化勋章。
2023-09-02 07:16:271

川端康成简介

很有名的日本作家,可惜的是他选择了自杀!
2023-09-02 07:16:387

关于川端康成

叶渭渠先生是国内研究川端康成的著名学者,撰写过多部有关其的传记与专著,你可以去找来阅读。
2023-09-02 07:16:563

川端康成为什么自杀?

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1.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老早就想摆脱安眠药的川端,乘《古都》写完之机,在某一天,突然停止了服药,却发生了戒药症状及不良反应,被送进东大医院,入院十天左右神志昏迷不醒,他写到了身体的极限。作为普通人,他尽了心力,走遍了世界,为美奔波到老。2.作为艺术家,他觉得“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那么,他是殉职而死,尤其是离开家,走到工作室去结束生命,更说明了他的用意之深。
2023-09-02 07:17:041

川端康成《雪国》经典语录

川端康成《雪国》经典语录   1、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2、山脚下的河流,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   3、岛村感到百无聊赖。发呆地凝望着不停活动的左手手指。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会见的那个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于想把她清楚地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在这扑朔迷离的记忆中,也只有这手指所留下的几许感触,把他带到远方的女人身边。   4、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5、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   6、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   7、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   8、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声,给人以甜美圆润的感觉。   9、这种焦灼不安的样子,像是夜间动物害怕黎明,焦灼地来回转悠似的。   10、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11、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12、黄昏的景物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出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13、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   14、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细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这当儿,姑娘的脸上闪现着灯光。镜中映像的清晰度并没有减弱窗外的灯火。灯火也没有把映像抹去。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这是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   15、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   16、“这样的日子里连音色都不一样啊!”驹子仰头望了望雪后的晴空,只说了这么一句。的确,那是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澈远方积雪的群山。   17、虽然她自己并不自觉,但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久而久之,她的弹拨自然就有力量。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18、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19、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欢。   20、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21、岛村把这间奇特的房子扫视了一圈。只有南面开了一个低矮的窗,但细格的纸门却是新糊的,光线很充足。墙壁也精心地贴上了毛边纸,使人觉得恍如钻进了一个旧纸箱。不过头上的屋顶全露出来,连接着窗子,房子显得很矮,黑压压的,笼罩着一种冷冷清清的气氛。一想起墙壁那边不知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感到这房子仿佛悬在半空中,心里总是不安稳。墙壁和铺席虽旧,却非常干净。   22、但是,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一种天真的梦想。他强烈地感到:她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的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自己没有显露出寂寞的样子,然而在岛村的眼里,却成了难以想象的哀愁。如果一味沉溺在这种思绪里,连岛村自己恐怕也要陷入缥缈的感伤之中,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但是,山中的冷空气,把眼前这个女子脸上的红晕侵染得更加艳丽了。   23、叶子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回音,至今仍然在岛村的耳边萦绕。   24、月儿皎洁得如同一把放在晶莹冰块上的刀。   25、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26、岛村不知怎地,内心深处仿佛感到:凭着指头的感触而记住的女人,与眼睛里灯火闪映的女人,她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大概是还没有从暮景的镜中清醒过来的缘故吧。他无端地喃喃自语:那些暮景的流逝,难道就是时光流逝的象征吗?   27、但是,这种挚爱之情,不像一件绉纱那样能留下实在的痕迹,纵然穿衣用的绉纱在工艺品中算是寿命最短的,但只要保管得当,五十年或者更早的绉纱,穿在身上照样也不褪色,而人的这种依依之情,却没有绉纱长。   28、她好像一个在荒村的水果店里的奇怪的水果,独自被遗弃在煤烟熏黑了的玻璃箱内似的。   29、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   30、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子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
2023-09-02 07:17:191

川端康成简介

作家作品选:http://www.tianyabook.com/chuanduan/index.htm
2023-09-02 07:17:316

谁知道川端康成的生平简历?

川端康成介绍: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祖母亡 ,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 。同年 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 ,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 ,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 ,川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川端康成写作的居室 创作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 ,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 ,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如《舞姬 》、《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 ,相继写出两篇纯 属模仿式的小说——《 针与玻璃与雾 》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他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023-09-02 07:17:516

川端康成作品的艺术特色

川端文学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义,就是一种精神的寂寥和虚无。
2023-09-02 07:18:095

川端康成有哪些主要作品?

川端康成主要作品  《椿》   《十六岁日记》   《名人》   《高原》   《伊豆之旅》   《伊豆的舞女》(いずのおどりこ) 1926年,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   《浅草红团》 1929年~1930年   《水晶幻想》 1931年   《舞姫》   《雪国》(ゆきぐに) 1935年~1937年 ,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  《千只鹤》 1949年~1951年   《山之音》 1949年~1954年   《古都》(こと) 1961年~1962年
2023-09-02 07:18:251

川端康成的《雪国》日语原文中的第一句是什么?

原文:国境の长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假名:こっきょう の ながい トンネル を ぬけると ゆきぐに であった。罗马音:kokkyou no nagai tonneru wo nukeruto yukiguni deatta.中文翻译: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高慧勤译版)The train came out of the long tunnel into the snow country.(松野町夫 译版)补充:关于首句中的“国境”读作こっきょう还是くにざかい有不同说法,意义有所不同。据说作者自己表示,这两种读法都是可以的。
2023-09-02 07:18:331

川端康成《雪国》

1、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2、山脚下的河流,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 3、岛村感到百无聊赖。发呆地凝望着不停活动的左手手指。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会见的那个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于想把她清楚地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在这扑朔迷离的记忆中,也只有这手指所留下的几许感触,把他带到远方的女人身边。 4、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5、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 6、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 7、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 8、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声,给人以甜美圆润的感觉。 9、这种焦灼不安的样子,像是夜间动物害怕黎明,焦灼地来回转悠似的。 10、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11、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12、黄昏的景物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出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13、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 14、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细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这当儿,姑娘的脸上闪现着灯光。镜中映像的清晰度并没有减弱窗外的灯火。灯火也没有把映像抹去。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这是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 15、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 16、“这样的日子里连音色都不一样啊!”驹子仰头望了望雪后的晴空,只说了这么一句。的确,那是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澈远方积雪的群山。 17、虽然她自己并不自觉,但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久而久之,她的弹拨自然就有力量。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18、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19、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欢。 20、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21、岛村把这间奇特的房子扫视了一圈。只有南面开了一个低矮的窗,但细格的纸门却是新糊的,光线很充足。墙壁也精心地贴上了毛边纸,使人觉得恍如钻进了一个旧纸箱。不过头上的屋顶全露出来,连接着窗子,房子显得很矮,黑压压的,笼罩着一种冷冷清清的气氛。一想起墙壁那边不知是个什么样子,也就感到这房子仿佛悬在半空中,心里总是不安稳。墙壁和铺席虽旧,却非常干净。 22、但是,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一种天真的梦想。他强烈地感到:她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的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自己没有显露出寂寞的样子,然而在岛村的眼里,却成了难以想象的哀愁。如果一味沉溺在这种思绪里,连岛村自己恐怕也要陷入缥缈的感伤之中,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但是,山中的冷空气,把眼前这个女子脸上的红晕侵染得更加艳丽了。 23、叶子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回音,至今仍然在岛村的耳边萦绕。 24、月儿皎洁得如同一把放在晶莹冰块上的刀。 25、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26、岛村不知怎地,内心深处仿佛感到:凭着指头的感触而记住的女人,与眼睛里灯火闪映的女人,她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大概是还没有从暮景的镜中清醒过来的缘故吧。他无端地喃喃自语:那些暮景的流逝,难道就是时光流逝的象征吗? 27、但是,这种挚爱之情,不像一件绉纱那样能留下实在的痕迹,纵然穿衣用的绉纱在工艺品中算是寿命最短的,但只要保管得当,五十年或者更早的绉纱,穿在身上照样也不褪色,而人的这种依依之情,却没有绉纱长。 28、她好像一个在荒村的水果店里的奇怪的水果,独自被遗弃在煤烟熏黑了的玻璃箱内似的。 29、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 30、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子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 川端康成语录 1、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 2、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3、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4、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5、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 6、女人在未坠入情网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 7、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8、当我拥有你,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觉得幸福。爱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我。当我失去你,即便面对鸟语花香我也兴味索然。一切显得落寞,虚空。善于感知的心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捕捉自己的灵魂。失去了恋人是悲伤的,更让人难过的是迷失了一颗心。 9、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 10、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拔腿而去。这就是我,一个天涯孤客心底所拥有的自由。 11、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 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12、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13、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14、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越是有才能的人,感情就越脆弱。 15、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花未眠》 16、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17、秋天也是从脚心的颜色、指甲的色泽中出来的。入夏之前,让我赤着脚吧。秋天到来之前,把赤脚藏起来吧。夏天把指甲修剪干净吧。 初秋让指甲留点肮脏是否更暖和些呢。秋天曲肱为枕,胳膊肘都晒黑了。 假使入秋食欲不旺盛,就有点空得慌了。耳垢太厚的人是不懂得秋天的。 18、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19、人们在庭院的草坪上放焰火。少女们在沿海岸的松林里寻觅秋虫。焰火的响声夹杂着虫鸣,连焰火的音响也让人产生一种留恋夏天般的寂寞情绪。我觉得秋天就像虫鸣,是从地底迸发出来的。 20、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21、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22、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拔腿而去。这就是我,一个天涯孤客心底所拥有的自由。 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23、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 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 24、即使靠一枝笔沦落于赤贫之中 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 25、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 26、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 27、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 川端康成经典爱情句子 川端康成经典爱情句子 1、当我拥有你,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觉得幸福。爱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我。当我失去你,即便面对鸟语花香我也兴味索然。一切显得落寞,虚空。善于感知的心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捕捉自己的灵魂。失去了恋人是悲伤的,更让人难过的是迷失了一颗心。——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2、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3、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感悟: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善良柔情与悲悯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我看到作者颤抖着手,满目怜悯地轻轻爱抚那未眠的海棠花……我仿佛看到了他眼睛里滑落出一滴柔情一滴叹息……我急急地去搜寻作者的名字和介绍——川端康成《花未眠》 4、当我拥有你的时候,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一条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感动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爱像一股暖流滋润着我。当我失去你以后,即使是面对鸟语花香,我也兴味索然。一切都显得无比落寞,虚空。顿时,宇宙万物和我的灵魂间的路被堵塞了,我那善于感知的心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捕捉自己的灵魂。失去了恋人是悲伤的,但更让我痛苦的是迷失了一颗心。——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5、但是,这种挚爱之情,不像一件绉纱那样能留下实在的痕迹,纵然穿衣用的绉纱在工艺品中算是寿命最短的,但只要保管得当,五十年或者更早的绉纱,穿在身上照样也不褪色,而人的这种依依之情,却没有绉纱长。——川端康成《雪国》 6、千重子隐隐约约觉察到真一在爱她,她的告白也许是让自己爱着的人了解自己的身世,可是真一却听不出来。相反地,使他感觉到她的语音里包含拒绝他的爱——川端康成《古都》 7、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仿佛憧憬那不曾见过的爱情一样。——川端康成《雪国》 8、"女人在未坠入情网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川端康成" 9、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越是有才能的人,感情就越脆弱。——川端康成《花的圆舞曲》 10、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川端康成 11、她面对着枕旁的梳妆台照了照镜子。“天到底亮了。我要回去了。”岛村朝她望去,突然缩了缩脖子。镜子里白花花闪烁着的原来是雪。在镜中的雪里现出了女子通红的脸颊。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纯洁的美。也许是旭日东升了,镜中的雪愈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浮现在雪上的女子的头发也闪烁着紫色的光,更增添了乌亮的色泽。——川端康成《雪国》 12、春空千鹤幻如梦。——川端康成 13、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川端康成 14、苗子把嘴凑到千重子耳边,悄悄地说:“千重子小姐的床铺已经暖和了,我到旁边的铺位去。”——川端康成《古都》 15、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漾着我的心。——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6、舞女从楼上端茶下来。她刚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于是她就势把它放在铺席上了。茶碗虽没落下,茶却洒了一地。看见她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7、暴雨声中,远处隐约传来了咚咚的鼓声。我几乎要把挡雨板抓破似的打开了它,把身子探了出去。鼓声迫近了。风雨敲打着我的头。我闭目聆听,想弄清那鼓声是从什么地方传来、优势怎样传来的。良久,又传来了三弦琴声。还有女人尖叫声、嬉闹的欢笑声。我明白了,艺人们被召到小客店对面的饭馆,在宴会上演出。我期待着那边结束之后,她们会到这边来。但是,那边的筵席热闹非凡,看来要一直闹腾下去。女人刺耳的尖叫声像一道道闪电,不时地滑坡黑魆魆的夜空。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开朗。——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8、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9、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我想明天清早带那个老婆婆到上野车站给她买车票去水户,也是极其应当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20、她好像一个在荒村的水果店里的奇怪的水果,独自被遗弃在煤烟熏黑了的玻璃箱内似的。——川端康成《雪国》 21、玻璃上只映出姑娘一只眼睛,她反而显得更加美了。——川端康成《雪国》 22、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川端康成《雪国》 23、“女人真是不可思议。”大木好像逃避似地说,“有两三个人,对小说是写自己的事,自己就是那小说的模特深信不疑。而实际上她们却是作者从不认识、也从未见过的与作品毫无关联的女人……这真是一种妄想啊!”“我想,因为处境悲哀的女人太多了,能够借这种妄想聊以自慰。”——川端康成《美丽与悲哀》 24、她那合上的浓密睫毛,看起来好像是半睁着的黑眸子。——川端康成《雪国》 25、这种焦灼不安的样子,像是夜间动物害怕黎明,焦灼地来回转悠似的。——川端康成《雪国》 26、她那副样子,好像是在回顾遥远的往昔,才忽然坐到岛村身边的。——川端康成《雪国》 川端康成经典语录 1.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岛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开。一股冷空气卷袭进来。 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远方呼 2.船舱里的煤油灯熄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泉汹涌。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3.但是,看上去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之中,变成一种天真的梦想。他强烈地感到:她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的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她自己没有显 4.但他对这种奇妙的因 缘,并不觉得怎么奇怪,倒 是对自己不觉得奇怪而感到 奇怪。 川端康成 《雪国》 5.岛村把这间奇特的房子扫视了一圈。只有南面开了一个低矮的窗,但细格的纸门却是新糊的,光线很充足。墙壁也精心地贴上了毛边纸,使人觉得恍如钻进了一个旧纸箱。不过头上的屋顶全露出来,连接着窗 6.岛村不知怎地,内心深处仿佛感到:凭着指头的感触而记住的女人,与眼睛里灯火闪映的女人,她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大概是还没有从暮景的镜中清醒过来的缘故吧。他无端地喃喃 7.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 川端康成 《雪国》 8.岛村感到百无聊赖。发呆地凝望着不停活动的左手手指。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会见的那个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于想把她清楚地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在这扑朔迷离的记忆中 9.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心酸,就像是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 川端康成 《雪国》 10.对面的层峦和山麓的屋顶在迷濛的雨中浮现出来。 川端康成 《雪国》 11.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12.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越是有才能的人,感情就越脆弱。 13.歌声清澈得近乎悲戚,马上就能引起回声似的。 川端康成 《雪国》 14.花开即死亡。 川端康成 15.黄昏时分,下了一场暴雨。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颜色。远近层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着变得混浊,成为黄汤了。流水声更响了。这么大的雨,舞女们恐怕不会来演出了吧。我心里这么想, 16.即使靠一枝笔沦落于赤贫之中 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 17.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 川端康成 《雪国》 18.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川端康成 《雪国》 19.菊治正像一个被咒语镇住和坠入麻痹的深渊的人,到了极限,反而感到自己摆脱了那种咒语的束缚和麻痹。犹如已经中毒的人,最后服极量的毒药,反而成了解毒剂而出现奇迹。 川端康成 《千只鹤》 20.凌晨四点,发现海棠花未眠,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就要活下去 川端康成 21.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的令人惊叹不已。 川端康成 《雪国》 22.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拔腿而去。这就是我,一个天涯孤客心底所拥有 23.那棵红得那么鲜艳的,是什么树呢? 漆树。苗子抬起眼回答。这当,原来用颤抖的手拢起的头发,不知为什么,一头黑发突然散开,一直披到后背?。 哎呀! 苗子红了脸,归拢头发卷起,口 24.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透明,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的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昨夜的烦躁,自己也觉得如梦如幻。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25.女人在未坠入情网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 26.女子发现岛村走近,就把胸脯伏在窗栏上。这种姿态,不是怯懦,相反地,在这种夜色映衬下,显得无比坚强。 27.披上一层薄雪的杉林,分外鲜明地一株株耸立在雪地上,凌厉地伸向苍穹。 川端康成 《雪国》 28.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川端康成 《雪国》 29.千重子低着头。水木真一的面影浮上眼前。那是年幼时的真一描眉,涂口红,化妆,身穿王朝风格的衣服,坐在祗园祭彩车顶端。不用说,那时千重子也小。 川端康成 《古都》 30.秋天也是从脚心的颜色、指甲的色泽中出来的。入夏之前,让我赤着脚吧。秋天到来之前,把赤脚藏起来吧。夏天把指甲修剪干净吧。 初秋让指甲留点肮脏是否更暖和些呢。秋天曲肱为枕,胳膊肘都晒黑了。 31.人们在庭院的草坪上放焰火。少女们在沿海岸的松林里寻觅秋虫。焰火的响声夹杂着虫鸣,连焰火的音响也让人产生一种留恋夏天般的寂寞情绪。我觉得秋天就像虫鸣,是从地底迸发出来的。 32.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33.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 34.山脚下的河流,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 川端康成 《雪国》 35.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36.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川端康成 《雪国》 37.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 38.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川端康成 《雪国》 39.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我想明天清早带那个老婆婆到上野车站给她买车票去水户,也是极其应当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 我的头脑变成 40.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 41.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 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 42.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川端康成 43.我这个二十岁的人,一再严肃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儿根性养成的怪脾气,我正因为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这才走上伊豆的旅程。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44.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声,给人以甜美圆润的感觉。 川端康成 《雪国》 45.像一把宝刀真一偶尔听人这么说过自己的脸,但从千重子口中还是第一次听到。 每次给人这么说时,都是心中有一种东西即将熊熊燃烧之时, 宝刀是不砍人的哟,何况这里又是花下。真一笑道。 46.雪夜的宁静沁人肺腑。 川端康成 《雪国》 47.也许凡人都是弃儿,因为出生本身仿佛就是上帝把你遗弃到这个人世间来的。 川端康成 《古都》 48.叶子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回音,至今仍然在岛村的耳边萦绕。 川端康成 《雪国》 49.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 川端康成 《纯真的声音》 50.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欢。 川端康成 《雪国》 51.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彻远方积雪的群山。 川端康成 《雪国》 52.远处的崇山叠峦迷迷濛濛地罩上了一层柔和的乳白色。 川端康成 《雪国》 53.月儿皎洁得如同一把放在晶莹冰块上的刀。 川端康成 《雪国》 54.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 55.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 川端康成 《雪国》 56.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 57.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细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 58.这条乡间小径,铺满了落叶,壁峭路滑,崎岖难行。我下气不接上气,反而豁出去了。我用时候支撑膝头,加快了步子。眼看一行人落在我的后头,只听见林间送来说话的声音。舞女肚子撩起衣服下摆,急匆 59.这笑声清越的近乎悲戚。 川端康成 《雪国》 60.这样的日子里连音色都不一样啊!驹子仰头望了望雪后的晴空,只说了这么一句。的确,那是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 61.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川端康成 《雪国》 62.自杀并不可怕,比自杀更可怕的是失望和厌世 川端康成 《美丽与悲哀》 63.罪责也许不会消失 悲哀却是会过去的 川端康成 《千只鹤》
2023-09-02 07:18:551

川端康成有哪些代表作品?

日本作家。大阪市人,幼年父母双亡,过着孤独的生活,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较大。中学时代就立志进行文学创作,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学习。期间与人合办《新思潮》杂志并发表了《招魂祭一景》川端康成像等文章。毕业后开始专门从事创作,并创办过《文艺时代》、《文学界》等杂志。他早期受欧洲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曾与横光利一等发起过“新感觉派”运动,主张艺术至上,在思想上受佛禅和虚无主义影响较深。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千纸鹤》、《睡美人》和中篇小说《雪国》、《古都》等,多表现一种细腻的忧郁的感情和虚无的心理,重视对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的描写,1968年因其“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自杀。
2023-09-02 07:19:041

“凌晨六点,看到海棠花未眠”是川端康成哪首诗里的句子?

川端康成散文<<花未眠>>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还在进步。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搞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不仅限于花。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就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光这两件作品也能看出罗丹和玛伊约尔的风格是迎然不同的。从罗丹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中则可以领略到女人的肌肤。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 我家的狗产且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的时候,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形象,我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 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的时候,我不由地浮现出场本繁二郎的画来。那是一幅小画。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人我的心。场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那时候,我去本能寺拜谒浦卜玉堂的墓,归途正是黄昏。翌日,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 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2023-09-02 07:19:141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为何会吸煤气自杀?

江郎才尽的无奈。在得了诺贝尔奖后,川端康成仍旧一直在苦心创作,但他发现随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记性也越来越差了,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十分致命的。
2023-09-02 07:19:375

川端康成是凭借哪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2023-09-02 07:22:305

川端康成的介绍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毕业于东京大学,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在东京大学先是在英文系学习然后转入国文专业学习,在学习国文时他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艺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以及《睡美人》1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2023-09-02 07:23:031

同志们那,who知道川端康成阿,我要他的代表书目及生平

我看过两本,伊豆的舞女,水月,都挺压抑的,找本书看吧。
2023-09-02 07:23:184

川端康成为什么自杀

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1.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老早就想摆脱安眠药的川端,乘《古都》写完之机,在某一天,突然停止了服药,却发生了戒药症状及不良反应,被送进东大医院,入院十天左右神志昏迷不醒,他写到了身体的极限。作为普通人,他尽了心力,走遍了世界,为美奔波到老。2.作为艺术家,他觉得“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那么,他是殉职而死,尤其是离开家,走到工作室去结束生命,更说明了他的用意之深。
2023-09-02 07:23:272

关于川端康成的资料

  川端 康成 (1899年6月24日—1972年4月16日)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编辑本段]【生平】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 ,3岁丧母 ,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  父母、祖母、姐姐,祖父相续过世,这种对于死亡的体验给他留下的恐惧的影响是一生的。孤独的川端康成一边拒绝现实中的热量,一边在文字的世界里绘制着想象中热量,那个时候他开始阅读《源氏物语》,在他的一生中,这本书是另一个重大的影响,评价他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源氏物语》。中学时,川端康成对于《源》还仅仅一知半解,但就他所能体会到的感觉,他开始尝试自己写作。  16岁时,川端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这既是作者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内里的诗情,在这里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可以看出这种不幸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孤独。他还在中学读书时即倾慕《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小说和散文等,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过去所写的诗文稿子,装订成册,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康成开始具有文人的意识,最初的写作欲望已经萌发。
2023-09-02 07:23:421

川端康成的详细资料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中文名:川端康成外文名: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国籍:日本民族:大和出生地:大阪出生日期:1899年6月14日逝世日期:1972年4月16日职业:小说家主要成就: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罗马拼音:Kawabata Yasunari人物简介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   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若贝尔文学奖的人。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据说是因为三岛由纪夫自杀事件,刺激过重最终也选择了自杀</SPAN></p>主要作品目录   《椿》   《十六岁日记》   《名人》   《高原》   《伊豆之旅》   《伊豆的舞女》(いずのおどりこ) 1926年,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   《浅草红团》 1929年~1930年   《水晶幻想》 1931年   《舞姫》   《雪国》(ゆきぐに) 1935年~1937年 ,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   《千只鹤》 1949年~1951年   《山之音》 1949年~1954年   《古都》(こと) 1961年~1962年   《湖》   中学八年级苏教版语文课本和小学教材教科版教材中还选入了他的作品《父母的心》   《花未眠》选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   《温泉旅馆》——悬疑恐怖小说,被改成电影《致命请帖》
2023-09-02 07:23:501

川端康成主要作品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 作者积极 健康的审美情趣 ,如《 舞姬 》、《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相继写出两篇纯 属模仿式的小说——《 针与玻璃与雾 》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经过长期探索,他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雪国》起笔于1935年,当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准备发动全国侵华战争的阴云密布时期。在这时期,他们对日本国内加强统治,轰动一时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已被镇压下去,与之对立的新感觉派文学,包括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从另外一面受到影响。《雪国》这部作品的发表,足以说明这一严酷的现实。《雪国》开始是以描写各个章节内容的短篇形式分别发表于各种刊物上的,后来随着形势更加险恶,从1937年以后即基本上停止发表。直至战后才又略加修改补充,出版最后完成本。主要原因大致是,它既未追随日本帝国侵略政策,歌颂侵略战争,也未像小林多喜二的《为党生活的人》那样。正面批判和反对侵略战争,描写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的斗争,它把背景设置在远远离开东京的雪国及其温泉旅馆,并以那里的“五等艺妓”(实际上是妓女)驹子和游客岛村的邂逅为题材,表现了他们的性爱生活和游览活动。作家以富于抒情色彩的优美笔致,描绘年轻艺妓的身姿体态和音容笑貌。并巧妙地用雪国独特的景致加以烘托,创造出美不胜收的情趣和境界,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诸如,列车行驶在皑皑雪原,夜幕开始降落,然而尚未将雪原全部覆盖起来,大地还留着一片模糊的白色。坐在火车上前往雪国去会驹子的岛村。正从车窗欣赏这蕴含着一种神秘感的黄昏美景,忽然一张同这衬景非常调和的影影绰绰的面孔和一双明亮而不十分清晰的眸子引起他无上的美感,他仿佛被一种无法形容的魅力征服了。驹子陪岛村一夜温存之后,清晨时镜梳妆,红颜黑发,受到窗外白雪的烘托。岛村欣赏着,未免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恍惚。川端对于作品的文学语言,要求极为严格。据说他写完一节之后,总要反复推敲琢磨,修改后往往删去大半。因此,他的文章虽然颇为接近口头语言,但读来丝毫没有啰嗦之感。用语简明,描写准确,这又同他对于自己所描写的对象观察细致,熟谙于心,有着重要的关系。总之,川端的作品同其笔下的人物——主要是年轻妇女——一样,具有很强的魅力,这又同他的唯美主义倾向和执着地追求所谓“日本的美”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本来,一个作家,既然生活在现实社会,即便是唯美主义的美的追求,也不可能是世外的梦呓。这就是说,有时他们也会在现实社会发现比较接近真正的美的东西,如川端笔下的“伊豆舞女”同高中学生之间的纯洁的感情;然而,很多时候,由于世界观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他们又会以丑为美。《雪国》摆脱那个万马齐喑的黑暗时代的现实,美化封建主义遗留下来的卖淫制度——雪国温泉旅馆“五等艺妓”同嫖客之间的厮混,这就不能令读者感到满意。即使日本帝国主义,由于《雪国》所表现的那种令人陶醉的男女关系会消磨所谓“国民的战斗意志”,对之也不表示欢迎。
2023-09-02 07:24:111

川端康成/《我的伊豆》:伊豆是全日本最宜人的地方

我的伊豆(日本)川端康成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代派文学先驱、小说家。1924年创办《文艺时代》杂志,成为日本“新感觉派”作家的代表。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小说《雪国》、《古都》、《千只鹅》,散文集《我在美丽的日本》等。伊豆是诗的故乡,世上的人这么说。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一个历史学家这么说。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海景的画廊,还可以这么说。 整个伊豆半岛是一座大花园,一所大游乐场。就是说,伊豆半岛到处都具有大自然的馈赠,都富有美丽的变化。 如今,伊豆有三个人口:下田,三岛修善寺,热海。不管从哪里进去,首先迎迓你的,是堪称伊豆的液态和肌体的温泉。然而,由于选择的入口不同,你定会感到有三个各不相同的伊豆呢。北面的修善寺和南面的下田这两条通道,在天城山口相会合。山北称外伊豆,属田方郡,山南称内伊豆,属贺茂郡。南北两面不仅植物种类和花期各异,而且山南的天空和海色,都洋溢着南国的气息。天城火山脉东西约四十四公里,南北约二十四公里,占据着半岛的三分之一。开往热海的火车时髦得很,称为“罗曼车”。情是热海的名产。热海是伊豆的都会,它是在关东温泉之乡中富有现代特征的城市。倘若把修善寺称为历史上的温泉,那么,热海便是地理上的温泉。修善寺附近,清静,幽寂;热海附近,热烈,俏丽。伊豆到伊东一带的海岸线,令人想起南欧来,这里显示着伊豆明朗的容颜。同是南国风韵,伊豆的海岸线多像一曲素朴的牧歌啊。伊豆有热海、伊东、修善寺和长冈四大温泉,共有二三十个喷口,仅伊东就有数百处泉流。这都是玄岳火山、天城火山、猫越火山、达磨火山的遗迹。伊豆,是男性火山之国的代表。此外,热海的间歇泉,下加茂峰的吹上温泉,拍击着半岛南端的石廊的巨涛,狩野川的洪水,海岸线的壁岩,茂盛的植物……所有这些,都带男性的威力。然而,各处涌流的泉水,使人联想起温暖和富足,这种温暖与富足,正是伊豆的生命。尽管田地极少,但这里有合作村,有无税町,有山珍海味,有饱享浪潮和日光馈赠、呈现着麦青肤色的温淑的女子。铁路只有热海线和修善寺线,而且只通到伊豆的入口,在丹那线和伊豆环行线建成之前,这里的交通很是不便。代之而起的是四通八达的公共汽车。走在伊豆的旅途上,随时可以听到马车的笛韵和江湖艺人的歌唱。主干道随着海滨和河畔延伸。有的由热海通向伊东,有的由下田通向东海岸,有的沿西海岸绵延开去,有的顺着将狩野川畔直上天城山,再沿着海津川和逆川南下…温泉就散缀在这些公路的两旁。此外,由箱根到热海的山道,猫越的松崎道,由修善寺通向伊东的山道,所有这些山道,也都把伊豆当成了旅途中的乐园和画廊。现在,人们都那么说,伊豆的长津吕是全日本气候最宜人的地方,整个半岛就像一个大花园。然而在奈良时代,这里却是很多人不愿来的流放地。到源赖朝兴兵时,才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幕府末期,曾一度有外国船侵入。这里的史迹不可胜数,其中有范赖、赖家遭受禁闭的修善寺,有掘越御所的遗址。有北条早云的韭山城等。请不要忘记,自古以来,伊豆在日本造船史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正因为伊豆是大海和森的故乡啊。谢谢阅读……图/网络配图
2023-09-02 07:24:271

川端康成有哪些代表作?

历史转瞬间到了1968年,在那久享盛誉的瑞典文学院的庄严肃穆的典礼大厅内,刚刚宣布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大厅内顿时沸腾了,人们真诚的掌声伴着祝福将一位白发苍苍的瘦弱老人送上领奖台去,这就是诺贝尔获奖作品《雪国》、《千羽鹤》、《古都》的作者——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日本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6月14日,川端康成出生在日本大阪,他幼年生活极其凄苦,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父母双亡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曾在《致父母的信》一文中写道:“深深刻入我幼小心灵的,便是对疾病的夭折的恐惧。”这以后,他被祖父母收养了。然而极其不幸的事接踵而来。7岁那年,祖母死了;10岁那年,惟一的姐姐死了;15岁,最后一位亲人——祖父也辞别人世了。极端的孤独和不幸遭遇,乃是形成川端康成孤僻性格的主要原因,更是他的作品格调悲凉的重要根源。川端康成秉性孤独,但同时上天赐予他一颗善感的心灵,他对文学的爱好自幼便显示出来。小时候他很喜欢读书,入中学后,对文学作品更显敏感,同时投入更多的热情。他将自作的新诗、文章和书信编为《谷堂集》,积极投稿。1917年,川端康成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英文科。1920年,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科,随后转入国文科。他在这一时期接触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作品,对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和日本的志贺直哉、芥川龙之介等大家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为日后走上文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川瑞决心走专业作家的道路,他和同仁一起创办过一系列的文学杂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难能可贵的是,在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横行一时之际,川端康成保持着一名理智作家的超然态度,没有狂热地卷入鼓吹“圣战”和投入战争的风潮中,他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日本战败后,现实令川端康成感到不满和失望,他的作品反映出他的这一思想基础。创作的成果日益丰盛,这使他获得了多种头衔和荣誉,直至诺贝尔文学奖。然而随着盛誉的累积,川端康成渐感压力无比并出现创作危机,加之晚年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生命如风中之烛。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中口含煤气管自杀,终年72岁。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丰富,一生留下一百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写了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等。他的作品体现出现代派的手法同日本传统审美情趣的融合,作品整体风貌优美流畅和新奇别致。川端康成在20年代中期曾发起新感觉派运动,一度单纯模仿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手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30年代又一度被乔伊斯的新心理主义和意识流所吸引。后来感到此路不通,于是决心另辟新径——即将日本文学传统与新心理主义以及意识流结合起来,写出了《雪国》这样的好作品。由此,川端康成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即心理刻画纤细入微,意境描绘缠绵凄迷,结构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简约含蓄,文章情调既美且悲。《雪国》是川端康成费时15年创作的一部力作,然而却是一部中篇小说,可见其精审的态度。小说写的是东京一位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次到雪国与驹子交往的故事。岛村与身为艺妓的驹子邂逅并相爱,中途又被一位萍水相逢的姑娘——叶子所吸引。岛村本身是一个思想充满虚无色彩和感伤情调的孱弱文人,对驹子的身世爱莫能助,只得中断与驹子的交往。而叶子自有意中人,并在意中人病逝后丧身于火海。生活比较认真,意志比较顽强的驹子追求纯真的爱情,然而她可怜的身份和境遇使她的感情扭曲。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型、病态的一面。《雪国》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川端康成的创作特色。他认为美与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他总是把美与悲联系起来加以表现,构成一种既美且悲、愈美愈悲、因悲方美、因美方悲的独特格调,抒情味浓,感染力强,因此被誉为“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此外,川端康成的其他作品如《古都》、《千羽鹤》、《伊豆的舞女》等,也是值得玩味的。日本的四时风物、人情习俗、文化情趣,如一张张鲜亮的图片,一例例展现出来。可以称之为一系列的日本风情画。作者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及对下层人物遭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他对爱情和艺术的追求。
2023-09-02 07:24:491

关于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伊豆的舞女:选自《川端康成小说经典》,《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自1926年问世以来,评论、研究文章层出不穷,尤其是日本的研究者作了很多扎实、细致的研究工作。但从作者的人生观、作品的思想特征及表现风格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伊豆的舞女》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通过对《伊豆的舞女》的分析,来展现川端文学独特的“佛典”思想特征。  (一)  由于受佛教的宇宙观影响,川端康成的人生理想显得既气势恢宏,又虚无缥缈。川端康成主张以佛教视野和宇宙宏观思考人生,却又对佛教的传统观念、感情因习不屑一顾。他主张把人生放大诠释却又避而不谈现实。如此等等,反映在文学中他主张表现手法的革新,即文学革命。也正是他的这种人生观、宇宙观与文学观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简称川端文学)的底流。这种底流首先表现在他的初期文学(1923年—1933年)的作品中。  川端康成的创作动力是来自人生的悲痛和寂寞,但川端康成并不想让读者在这种痛苦的气氛中窒息,而是让理想的光彩照耀读者苦痛的心,使之得到救助。他在《文学自传》中曾谈到:“用我的风格去歌颂东方古典(佛典)的虚幻。”(注: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文学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他还曾就其文学本质论述说:“有的评论家说我的作品是虚无的,不过这不等于西方所说的虚无主义。我觉得这在‘心灵"上,根本是不相同的。”(注: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文学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川端康成如上所述的“东方古典(佛典)的虚幻”、“心灵”上根本不同的“虚无”等,是文学创作上的理想表现。具体地讲,就是心灵受到压抑、煎熬时产生的“博大”的“求助心”。(注:东山魁夷、吉村贞司著,叶谓渠译:《我的道路》,《世界文学》1988年第6期。)“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所有的人本来就具有平等圆满的佛性。(注:石田一良:《日本思想史概论》,吉川弘文馆1986年版。)这一室町时代的禅宗大同思想基础上的自我解放,就是苦难、寂寞之心得到解脱的一种境界。让理想的光彩照耀读者苦痛的心,使之得到救助,这就是川端康成早期文学的思想特征,也即“佛典”文学思想。  川端文学思想特征的形成,首先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川端康成刚满2岁父亲即病故,3岁时母亲也离开人世,7岁时祖母病故,后来他被寄养在姨妈家,在他10岁时姐姐也因病死去,15岁时祖父又病逝。这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使沦为孤儿的川端康成形成了所谓“孤儿的根性”。他曾在《文学自传》中剖析自己:“我自幼是个孤儿,受人照顾太多。许多人都宽恕过我,我自己也不曾对别人怀有恶意。”他还谈到:“我刚到东京时,我很爱看失火的场面。大地震后,我一连十天半月,天天都带着水和饼干,到处游逛灾后的遗迹,脸都晒黑了。……我想去的不是欧美,而是东方的灭亡的国家,或许我是个亡国奴。再没有什么人间的形象,比地震时逃亡者那源源不断的行列,更能刺激我的心。我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而不欣赏托尔斯泰。可能是由于我是个孤儿,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哀伤的、漂泊的思绪缠绵不断。”从川端康成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孤儿根性”使他的性格具有了“无怨无恨”的孩童般的稚朴、明亮的一面,又使他的性格具有了“亡国奴”般的痛苦和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同命相连等伤感、阴暗的一面。  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血肉相连般地融化在他的人生观及文学思想中。他在《文学自传》中写道:“早在十五年前,我脑子里就已构思了一部题为《东方之歌》的作品,又想把它写成天鹅之歌。用我的风格,去歌颂东方古典的虚幻。也许我没能写出来就死去,不过我一直想写它,只有这点我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川端康成把“佛典”看作“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把它当作文学的幻想来敬重”,是别具慧眼,有其自我认定的含义的。在佛教看来,“人生是苦的,人生是一切苦恼的总合。但当人们认识到佛教的真理,了悟人生的真谛,就会进入一种烦恼灭尽,‘常乐我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入灭"或“涅pán@①”的光明前景和理想境界。”(注:杨曾文:《佛教的起源》,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川端康成以此为自己的创作宗旨。这一创作宗旨指导下的川端文学,是带有明显的孤儿伤感禀性和为悲哀和寂寞的人生创造理想与生的力量的川端式“佛典”文学特征。  (二)  《伊豆的舞女》充分体现了川端式的“佛典”文学特征。日本学者伊藤整在评论《伊豆的舞女》时,曾有过精辟的阐述:“反复读一下《伊豆的舞女》可以随处发现这篇作品同川端今天的创作在脉搏上是相通的。可以说这相通之处在《伊豆的舞女》中只是处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不用说,读作品时,虽然在这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获得一次又一次真正的感动而深入了下去,但掩卷时获得的总的感动不是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获得的,而是构成这篇作品骨骼的情节和情景的甜蜜性,是青春的抒情。残忍的不回避的目光不漏过丑恶的全过程,在最后的目的地,一定要抓住纯洁和美。川端这一创作精神,游弋在贯穿始终的抒情气氛中,因而被深藏在作品的内部。”(注:伊藤整:《川端康成的艺术》,《文艺》1938年2月号。)  《伊豆的舞女》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青年学生的主观意识表现出来的。一位孤儿出身的大学预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与流浪艺人结伴而行,其间,对一位14岁的舞女产生了似恋非恋的爱慕之情。在青年学生的主观感觉、体验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印象系列:(1)中风老人的印象;(2)流浪艺人的印象;(3)茶店老板娘、旅店老板娘的印象;(4)孤儿及老奶奶的印象。这几个印象系列是由青年学生的主观意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中风老人的病痛,被流感夺去父母性命的三个孤儿及失去儿子、儿媳的孤苦老奶奶的可怜;受人歧视的流浪艺人印象中又可分为落魄潦倒的荣吉,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旅途的荣吉的妻子千代子,哥哥不让但又无奈还是做了舞女的熏子,迫于社会风习自己也看轻女人的阿妈,离开故里亲人只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等。这苦难、悲哀的印象,同“因孤儿根性而扭曲了性格”、“不堪令人窒息的忧郁而来伊豆旅行”的青年学生孤寂、忧郁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在青年学生的心灵的湖面上泛起了水花,使青年学生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与升华。  第一次是因熏子的纯洁而产生的。青年学生在向茶店老板娘打听今晚那些艺人的住处时,老板娘“含有过于轻蔑的话语”使青年学生想到:“要是那样,就让那位舞女住到我的房间里来吧。”(注:《伊豆的舞女》,《昭和文学全集9·川端康成集》。)对于文章中的“我”即青年学生的遐想,有一些日本研究者认为这是“邪念”;也有的认为这是一种“超越了色情堂堂男子汉的正义感,即不含邪念的保护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兼而有之。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在青年学生的眼里,开始一直错把熏子看成是“成熟”的女子。当从舞女的无拘无束、无邪无欲的神态上,青年学生明白了她还是个未成熟的“孩子”时,脑子里澄净得好像被擦洗过一样,笑容久久停留在脸上。(注:《伊豆的舞女》,《昭和文学全集9·川端康成集》。)这里,作者把初恋的少女的纯洁视作一种人生理想来渲染的。  又一次心灵的撞击及情感的升华,是青年学生和舞女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共同的旅行中,流浪艺人们对青年学生越来越表现出信任、感激的情感。青年学生“既不猎奇又不含轻蔑之意,我完全忘了他们是属于流浪艺人那一种类的人。我这一寻常的好意似乎渗透进他们的心田里”。因为人们寻常对流浪艺人是猎奇的、蔑视的。因此,这一寻常而又超乎寻常的“好意”换来的是舞女对青年学生的赞扬:“是个好人啊!”“这话语带有单纯而坦率的韵味,是天真自然是轻轻抛出的带有感情倾向的声音。”(注:《伊豆的舞女》,《昭和文学全集9·川端康成集》。)这赞扬使青年学生有了自我确认的信心:“连我也毫不做作地感到可以把自己叫作好人”。青年学生感觉体验到的环绕舞女的社会气氛是悲哀的,而自己“孤儿根性”的心灵底色本来就是悲哀的,因此形成了《伊豆的舞女》悲凉的基调。然而,在这种悲哀的氛围中,舞女和青年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都互相得到了慰藉,从而使两颗自卑的、灰暗的心变得自信、明亮了起来。这一心理变化,作者在《伊豆的舞女》的结尾作了浓墨重彩的描述:“这时我的心情是美好的、空虚的。明天我将带着老奶奶到上野站去买前往水户的车票,这也是完全应该做的事。我感到这一切全融为一体了。……我的头脑变成了一泓清澈的水,它一滴一滴溢了出来,最后什么也没留下——我心里快活得甜滋滋的。”  引文里出现的“空虚”、“头脑变成了一泓清澈的水”、“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等,实际上是在悲哀中由于人们心灵的相互交流、相互抚慰而产生的和谐、幸福的一种理想境界。这也就是《伊豆的舞女》的主题的深层内涵。  川端的早期文学作品是立足于人生的悲哀和寂寞来构思的,其本质是通过“佛典”的幻想境界的创造给悲哀寂寞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他这一文学特征不是“超现实的形而上学的纯理念的”,而是主观自省(包括自救)和客观审视(主要是对被侮辱被损害人物的社会环境的揭示)的融合。在以哀伤颓废为基调这一点上,它的道德归向和理想闪烁是主题的核心。这大概就是诺贝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称赞川端康成的作品“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的主要原因吧。
2023-09-02 07:24:571

川端康成死于哪个城市?

京都
2023-09-02 07:25:067

川端康成为何自尽?

川端康成的自尽说实话,一般人实在理解不了这些大文豪,他们有灵感但是没有完全吐露出来,或者吐露出来的不是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心会有煎熬和挣扎,过不了这一关就是有可能走绝路。
2023-09-02 07:25:224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什么,主要代表作是什么

川端 康成 ( 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 Kawabata Yasunari )   (1899年6月24日—1972年4月16日)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023-09-02 07:26:014

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是什么?

川端康成主要作品  《椿》   《十六岁日记》   《名人》   《高原》   《伊豆之旅》   《伊豆的舞女》(いずのおどりこ) 1926年,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   《浅草红团》 1929年~1930年   《水晶幻想》 1931年   《舞姫》   《雪国》(ゆきぐに) 1935年~1937年 ,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  《千只鹤》 1949年~1951年   《山之音》 1949年~1954年   《古都》(こと) 1961年~1962年
2023-09-02 07:26:482

如何评价日本文豪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的作品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深入骨髓的哀愁是来自其带着阴霾的童年,或许是川端亲人的连续病逝,也或许是他带着灵异色彩的爱情,总之,这构成了川端所特有的文学气质,《源氏物语》是对川端康成影响比较大的作品,他将西方的文学美很好地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再与日本文学相结合,达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相关信息: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他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川端康成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因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
2023-09-02 07:26:561

川瑞康成的背景资料

呵呵,作报告呢。
2023-09-02 07:27:186

重磅!八省联考来了,川端康成的《秋雨》你看懂了吗?

二、 现代文阅读(Il) 秋雨 川端康成 我的眼睛深处,映出火团降落在红叶山上的幻影。 与其说是山,莫如说是山谷更贴切。山高谷深,山峦紧迫溪流两岸,巍峨地雄峙着。不抬头仰望,是不易窥见山之巅的苍穹的。天空还是- -片蔚蓝,却已微微现出了暮色。 溪流的白石上,也同样弥漫着薄薄的暮霭。红叶的寂静,从高处笼罩着我,渗透我的身心。莫非要让我早早地感受到日暮之将至?小溪的流水一片湛蓝,红叶没有倒映在溪流的蓝色中。我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这时,在蓝色的溪面上却看见了火从天而降。 仿佛不是在降落火雨或火粉,只是小小的火团在溪面上闪闪烁烁,但从天上降下则是无疑的。那.小团的火球落在蓝色的溪面上,旋即就消失了。火从山谷降落的瞬间,由于红叶的缘故,看不见火的颜色。那么,山巅上又是什么情况呢?抬头仰望,只见一团团小火球以想象不到的速度从上空降落下来。大概是火团在动的缘故吧,以雄峙屹立的山峰为堤岸,狭窄的天空看起来好像是一条河在流淌。 这是我在去京都的特别快车上,入夜刚要打盹儿的时候所泛起的幻影。 十五六年前,我住院做胆结石手术时,同我邂逅的两个女孩子总是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次去京都,就是为了到京都的饭店去看望其中一个女孩。 另一个女孩子生来就没有胆液输送管,据说顶多只能活一年,所以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植入人造管,将肝脏和胆囊联结起来。母亲抱着幼儿站在走廊上,我走近看了看,说道: “多好啊,这孩子真可爱。” “谢谢。恐怕今明两天就不行了,正在等家里人来接呢。”母亲平静地回答。 孩子静静地入梦了。她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大概是术后胸前缠着绷带,衣裳宽松而臃肿。 我对那位母亲说出这种唐突的问候,也是因为住院患者的互相体贴而疏忽了的缘故吧。这家外科医院来了许多做心脏手术的孩子。手术之前,他.们有的在走廊.上东奔西跑,有的乘电梯上上下下,嬉戏喧闹。不觉间,我也同这些孩子打起招呼来。他们都是五岁到七八岁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最好在幼儿期进行,否则可能天折。 这些孩子当中的- -个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每次乘电梯,我几乎都看见她也在电梯的犄角上。这个五岁的女孩子独自一人蹲在站着的大人腿脚后面,总是闷不作声。她那双不和悦的眼睛射出强烈的光芒,那张倔强地噘起的嘴紧闭着。我向贴身护士探听,据她说这女孩子几乎每天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这样独自乘电梯上.上下下。就是坐在廊道的长椅.上,她也是绷着脸,不吭- -声。我试着同她搭话,她的眼睛却一动不动。我对我的护士说: “这孩子很有出息啊!” 后来,这女孩子不见了。 我问护士:“那孩子也做了手术?术后情况好吗?” “她没做手术就回家了。看到贴邻病床的孩子死了,她执拗地说:我就不愿做手术,要回家,不愿做手术,要回家。谁的劝说她都不听。 “...但是,她会不会天折呢? 这回我到京都,就是为了去看望这个如今已经成人的二八妙龄的姑娘。 雨敲打在客车车窗.上的声音,把我从朦胧的梦境中惊醒。幻影消失了。我又快要打盹儿的当儿,听见雨点打在车窗上的声音。转眼间,风雨交加,雨点敲打车窗的声音越来越激烈了。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一滴滴地顺着窗玻璃斜斜地流落下来。有的雨点从车窗的一端流到另- -端。流着流着,短暂停住,接着又流动起来。流流停停,停停流流,显得很有节奏。一滴滴水点,后面的赶超前面的,. 上面的低低地落到下面,画出一道道交错的线。我从流动的节奏中,听到了音乐。 我觉得火降在红叶尽染的山上的幻影,是静谧无声的。然而,敲打在车窗玻璃上流动着的一滴滴雨点的音乐,却又变成了那降火的幻影。 后天,在京都某饭店的大厅里将要举办新年和服表演会,我应和服店老板的邀请前往参观。服装模特儿当中有一个叫别府律子的,我忘不了她的名字。但是,我不知道她当了服装模特儿。我没有去欣赏京都的红叶,宁可来观看律子的表演。 翌日,依然秋雨绵绵。下午,我在四楼的大厅里观看电视。这里像是宴会大厅的休息室,已有两三对婚宴的客人,显得十分拥挤,打扮好了的新娘子也从这里经过。我偶尔回头,看见排号早的新郎新娘从会场里走出来,站在我的身后拍摄纪念照片。 和服店老板就在那里致辞。我询问,别府律子来了吗?老板立即用眼睛指了指近旁。原来律子正用不和悦的目光,凝望着站在被秋雨打得朦朦胧胧的玻璃窗前拍纪念照的新郎新娘。她紧闭双唇。这位亭亭玉立的美丽姑娘还活在人世间,我本想驱前探问:还记得我吗?想得起来吗?可我终究还是踟蹰不前。 “明天的表演会,我们请她穿上新娘礼服,所……和服店老板在我的耳边悄声说了这么一句。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具(3分) A.小说开头写“我”眼中的幻影,团火降落红叶山,白的石、蓝的水,火团在溪面上闪闪烁烁,暗示了一种生命之美。 B.“我”再次看到律子时,“本想趋前探问”,却“终究还是踟明不前”,表现了“期既想见她又不忍心面对她病况的心情。 C.小说两次出现律子“不和悦”的目光,第一次写的是她害怕做手术,第二次写的是她没能提前一天穿上和服的情绪。 D.这篇小说很简短,故事也简单,不以人物性格的独特与情节的曲折取胜,整篇小说有-一种含蓄美和朦胧美。 7.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结构上有重要作用,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举秋雨和团火,上承“我”在火车上的所思所见,下启对律子生活现状的描写。 B.通过写音乐变成幻影,凸显律子故事和生命理解的关系,使小说的层次更加丰富。 C.以“我”的感受来写秋雨和团火的变换,使小说的抒情结构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 D.通过写“我”的情绪变化和对“幻影”的强调,扭转了小说故事情节的进展方向。 8.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9.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 情感 氛围?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 情感 氛围的?(6分)
2023-09-02 07:28:181

川端康成是日本哪一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

川端康成:新感觉派的旗帜在谈到川端康成的时候,我不只一次地听人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运气太好了。这倒不是认为他不应获得这项大奖,而是说,是谷崎润一郎(1886——1965)的死成全了他,并为他扫清了障碍。因为,如果谷崎润一郎获得了大奖,瑞典学院就不会再把大奖颁给川端康成了。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谷崎润一郎的书我没有读过,川端康成却是对我影响甚深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6月11日生于日本大阪市。幼年和少年失去了父母、祖父母、姐姐,成为孤儿。192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和横光利一等人创办《文艺时代》,发起新感觉运动。中学时即开始写作。大学时写的短篇小说《招魂祭一景》,得到菊池宽、久米正雄等著名作家的赞赏。1926年发表《伊豆舞女》,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伊豆舞女》是半自传小说,写主人公在伊豆半岛旅行时与舞女相逢并双双堕入情网的故事。舞女以其纯洁的心灵,向年轻的大学生指明爱情之路。有着独特的人生感悟。他那唯美主义的风格,使之成为青春小说的代表作。中篇小说《雪国》是新感觉派的顶峰之作。小说写舞蹈研究者岛村与艺妓驹子、少女叶子的三角恋,创造出抒情化和朦胧化的艺术氛围和意境,表达自然之美、女性之美和人情之美。长篇小说《千只鹤》写男主人公菊治与亡父的情人太田夫人及其女儿文子等几个女人的感情故事,对传统道德伦理无异于挑战。长篇小说《古都》写孪生姐妹千重子和苗子的悲欢离合。姐姐千重子象征古都的四季和自然之美,妹妹苗子象征着北方杉的生机。表达了古都充满诗意的情调。川端康成坚持“日本传统是河床,西方潮流是流水”的观点,追求“感觉在先,唯美至上,艺术第一”,其小说描述日本风情、日本人物、日本文化、日本精神,在艺术表达上,融入了意识流,并注重瞬间感觉,采取自由联想,充满了隐喻和暗示,形成了具有象征性的川端风格。川端康成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时说到他在《临死之眼》中写道:“无论多么地厌世,自杀总并非开悟的途径;无论德行多高,自杀都无法达到神圣的境界。”这是讲芥川龙之介和太宰治的。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1927年7月24日因精神极度苦闷而自杀。1935年,为表彰他对日本文学所做的贡献,《文艺春秋》社设立“芥川奖”,以兹纪念。太宰治(1909——1948),日本浪漫派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日本战败,由于悲观失望而自杀。1972年4月16日,“以非凡的敏锐表达了最具民族本性的日本灵魂”,并不赞赏自杀的川端康成,也自杀身亡。很不幸,与他同时代的三岛由纪夫,也走上了自杀的不归之路。川端康成和新感觉派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很大,20世纪30年以施蛰存、穆时英、刘呐欧等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就是师承日本的。
2023-09-02 07:28:361

川端康成为什么要自杀?

为了心中的艺术其实我挺喜欢他的作品的 能把日本的美描写得如此细致
2023-09-02 07:28:4513

川端康成的人物思想

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东方美、日本美的基础上,与他对东方和日本的传统的热烈执着是一脉相通的,其美学基本是传统的物哀、风雅与幽玄。 在川端康成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如在《不灭的美》(1969)一文里,他引用了诗人高村光太郎(1883-1956)的一句话“美在不断变化,但却不会泯灭”之后写道:“这句话渗透了我的心。”为什么他对高村光太郎这句话感触如此深刻呢?因为高村光太郎的话写于日本战败以后,他相信日本虽然战败,可是日本的美却不会泯灭。川端康成颇有同感。他也认为美有时是和战乱、失败甚至亡国联系在一起的,越是这种美越有感人的力量;比起修建金阁寺(1397)的足利义满将军时期来,其后修建银阁寺(1489)的足利义政将军时期的文学艺术更有吸引力,因为后者京都处于长期战乱状态,仍然保存并创造美。所以,他进一步发挥道:“在日语里,悲哀一词是与美相通的。”他在战后不久曾经表示,自己今后只能吟咏日本的悲哀了。据他解释,他当时所说的悲哀便包括美在内。又如在《日本美之展现》(1969)一文里,他指出平安时代(794-1192)的风雅和物哀成为其后日本美的源流。所谓“物哀”一词,本来含有深沉的感触、无名的伤感、多愁善感、人生。·无常、浮生若梦等等意思,文学评论家本居宣长(1730-1801)将它用于《源氏物语》的评论,认为该小说之主旨即物哀。可见川端康成在这里仍然以为日本的美是与悲哀分不开的。此外,据《作家访谈—川端康成》(1953,中野好夫)一文记载。 川端康成承认日本风俗、习惯以及感受方法中的哀伤情调浓重地渗入自己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种感伤主义;他甚至觉得在战争时期的流行歌曲包括军歌中也往往充满悲伤的情调。 川端文学的美的“物哀”色彩是继承平安朝以《源氏物语》为中心形成的物哀精神,往往包含着悲哀与同情的意味。川端继承日本古典传统的“物哀”,又渗透着佛教禅宗的影响力,以“生—灭—生”的公式为中心的无常思想的影响力,在美的意识上重视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理念,构成川端康成美学的另一特征。另据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纪念讲演《我在美丽的日本》(1968)里的一段话,也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倾向哀愁。在引用镰仓末期女歌人永福门院(1271~1342)的两首充满悲哀美的和歌之后,他表示:这些和歌“象征着日本纤细的哀愁,我觉得同我的心境颇为相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总是把美与悲联系在一起加以表现,构成一种既美且悲、愈美愈悲、愈悲愈美、因美方悲、因悲方美的独特格调,抒情味浓,感染力强。在这个意义上说,川端康成的小说堪称悲哀美的颂歌。 川端康成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他认为汲取宗教的精神,也是今天需要继承的传统。他向来把“轮回转世”看做“是阐明宇宙神秘的唯一钥匙,是人类具有的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所以,在审美意识上,他非常重视佛教禅宗的“幽玄”的理念,使“物哀”加强了冷艳的因素,比起“物”来,更重视“心”的表现,以寻求闲寂的内省世界,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但这不是强化宗教性的色彩,而是一种纯粹精神主义的审美意识。
2023-09-02 07:30:091

川端康成人物或作品特点,用日语说啊!

不用问了,我的考试很简单的,不通过还有B卷。 ——金井
2023-09-02 07:30:262

川端康成被人们称作什么

日本近代文学之父
2023-09-02 07:30:375

川端康成与夏目漱石的写作风格的不同

川端康成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他对于作品的文学语言要求极为严格,用语简明,描写准确。他在写作中不满足于单纯模仿,不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决心另辟新径。所谓新径,就是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道路。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 作者积极 健康的审美情趣 ;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夏目漱石写作小说时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擅长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为后世私小说开了风气之先。他的作品流露着从容优雅的气息和幽默感,有别于典型大和民族的沉郁。他对当时日本受到西方自然主义影响下的抑郁悲观文风颇感不满,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在文学中体现美感。这种从容悠然的写作风格使他被称为「余裕派」作家。晚年文风转变,以解析人心为主,流露着作者的严格自省。无论如何,他的小说因结构井然和丰富的想像力,而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2023-09-02 07:30:551

川端康成经典句子

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美在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丽。死亡等于拒绝一切解释。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驹紫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里。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持来就不会泯灭。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2023-09-02 07:31:031

川端康成的生平经历是怎么样的?

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大阪市人,幼年父母双亡,过着孤独的生活,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较大。中学时代就立志进行文学创作,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学习。期间与人合办《新思潮》杂志并发表了《招魂祭一景》等文章。毕业后开始专门从事创作,并创办过《文艺时代》、《文学界》等杂志。他早期受欧洲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曾与横光利一等发起过“新感觉派”运动,主张艺术至上,在思想上受佛禅和虚无主义影响较深。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千纸鹤》、《睡美人》和中篇小说《雪国》、《古都》等,多表现一种细腻的忧郁的感情和虚无的心理,重视对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的描写,1968年因其“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自杀。
2023-09-02 07:31:121

求一篇功夫熊猫1的观后感,要英文的,100字左右.求牛人帮帮我

The story was so well done.It"s full of heart and of course set for the family.I enjoyed the atmosphere that they made for the movie.It was so ancient china and enjoyable.Each and every character had their own personality and Po was no exception. Sorry parents and teenagers,there"s no jokes directed to make us laugh.Their are cute moments that make you laugh but as stated for the kids.The thing that made me continue to watch was the amazing action sequences that just lets you sit back and stare in awe. I recommend seeing this.It"s cute,the story is entertaining,and you cheer for Po the whole time in his journey to become a Dragon Warrior.
2023-09-02 07:2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