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越多越好!!!查不着要挨批的

2023-09-10 10:13:37
共1条回复
苏州马小云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剌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页。)许多“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斋:《蒲圻乡士志》,转引自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此外,以上海为例,色情消费、游乐消费也成为商人、富人等消费方式中的重要内容。

3.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4.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注: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这一时期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等“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注:《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注: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注: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页。)。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5.居住习俗的变化: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现“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注:《奉天通志》卷97,礼俗三、居室。);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注: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72页。);在汉口,“尺地寸天,huán①huì②日密,中西厂肆,角胜争奇”(注:民国《夏口县志·序》。);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式建筑外,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响,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6.出行习俗的变化: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出行一下子就由“乡人”而变成“国人”。汽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注:民国《夏口县志》卷二,风土志。)。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7.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8.婚丧习俗的变化: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页。)。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注: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页。)。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参考资料:http://ghundamo.b***.com/view.b?diaryId=13868061

相关推荐

21世纪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21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1. 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居于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 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化率持续提高,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3. 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成为新兴科技创新中心。4.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逐步完善。5. 对外开放程度加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和技术,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6. 环保意识增强:中国政府强化环境保护措施,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总体来说,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为人民带来了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09-02 10:01:3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奇迹般的发展变化。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认真倾听人民的声音,并带领人民共同前进。领导层和民众的这种紧密联系造就了今天开放的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而这一作用的重要性也使得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了解到,2018年,中国又出台了在金融领域继续扩大开放的一揽子政策,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高度赞赏。近年来中国为改善营商环境推出了许多积极举措。同时,中国在高新技术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越来越大。
2023-09-02 10:01:382

中国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中国这些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建立了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5、航天事业迅速发展,军事领域取得巨大进步,已经成为具备完善军工体系的国家。
2023-09-02 10:01:571

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好好的了吧台词组合的时候
2023-09-02 10:02:062

了解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写出你的感想?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很多历史性的变化,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我了解到的变化和个人感想:1. 经济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稳步增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打破了过去长期的贫困落后地位。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全球性大国。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为自己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通信等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和成果。科技创新可以让中国在技术方面更加自主并且石沉大海,也可以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 政治改革:中国在近年来也逐渐透露方式的改革政治,这包括治理系统的透明化、扫除腐败等等,这些改革给民国带来了“雨林的氧气”,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民化和法制化,让人民在政治上感受到了更多的公平和正义。4. 社会变化:中国的社会在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和变化之后,人民多了更多的文化熟悉度,社会异化也可能更加高涨,善良人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包容与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并将这些质量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和方面。总的来说,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未来,我们应该继续砥砺前行,保持发展的势头,同时关注环保、公平和民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3-09-02 10:02:131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都有哪些?

最明显的就是人越来越多了
2023-09-02 10:02:223

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023-09-02 10:02:375

新中国有什么日新月异的变化?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建国6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个数由建国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8%。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城市化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市区人口3949万人,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7.3%。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156项重点工程的启动和推进,出现了一批新的工矿城市,如纺织机械工业城市榆次;煤炭新城鸡西、双鸭山、焦作、平顶山、鹤壁等;钢铁新城马鞍山;石油新城玉门等。还完善了一批老城,扩建了武汉、成都、太原、西安、洛阳、兰州等工业占优势城市,发展了鞍山、本溪、齐齐哈尔等中等城市和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到1957年末,我国城市发展到176个,比1949年增长33.3%,
2023-09-02 10:03:026

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变化?

一、创新发展  新时代这10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10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变化,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展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态势。  在研发经费上,我国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是2012年的2.7倍,2021年基础研究费用是2012年的3.4倍,研发强度达到了2.44。在科学研究水平上,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若干学科方向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学研究机构、大学、领军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全球的地位明显上升。在高新技术企业方面,企业数量从10年前的不到5万家发展到现在的33万家。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名中均进入前十。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科技领域,我们产出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如“天问”探火星、“嫦娥”登月球、“神十三”和天河核心舱成功对接等。在深海方面,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研制成功。在量子科技领域,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二、协调发展新时代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在经济结构上,我国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年前的45.5%提高到2021年的53.3%。在区域结构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稳步实施。在乡村发展上,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富民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1年的64.7%。 三、绿色发展新时代10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4.9%,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我国单位GDP消耗能源量累计下降26.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全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3%,生物多样性有序恢复。七、改革这一“关键一招”新时代10年来,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一,市场主体改革取得新成就。国资国企改革完成顶层设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健发展,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健全。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过去10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第二,市场体系改革取得新成就。立法、执法、司法全方位产权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制度,形成了10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亿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
2023-09-02 10:03:441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那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从一月几十元钱到现在的小康社会,有车有房,可以说是邓小平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00年不动摇的方针起了很大作用。再说国家,国防力量强大,科技也讯速发展,航天技术也力赶美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用: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以上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城市 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了,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自行车的依赖。相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2023-09-02 10:03:537

中国100年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尤其是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素质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很明显的上升。而且现在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和平了,交通也越来越便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方便快捷。在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2023-09-02 10:05:035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环境更漂亮,国家更强大。
2023-09-02 10:05:583

近二十年中国巨大的变化有哪些

5 近二十年中国巨大的变化有哪些
2023-09-02 10:06:457

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与变化:十年来,众多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逐梦苍穹的探索不曾停歇;电缆穿越海底,桥梁跨越大海,公路贯通大漠,征服山海的脚步让天堑变通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十年间,一个个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精密工艺,都凸显着新时代的中国实力,镌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奋进姿态。代代传承的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不断刷新着“中国精度”,呈现出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更具竞争力的新天地。中国近十年的伟大成就: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自我革命,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4、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以上内容参考:人民日报:十年发展成就图览
2023-09-02 10:07:22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1950年至1952年,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近三亿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地租,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②1958年,党中央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免费吃饭;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③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这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现象,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最大收获. 故答案为: ①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意义:摧毁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损害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④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发展起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023-09-02 10:07:401

开国到现在的变化简介?

时代在进步,中国在发展。从贫穷的解放时代到富裕繁华的今天,在这短短的60年间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有钱买不到东西到食品供应丰富,从物质匮乏造成饥饿感到现在只是尝新鲜,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跨越贫穷奔向了小康。 光从衣、食、住、行中我们就能看出中国的变化之大! 衣 在解放时期,只要有衣服穿并能穿暖就很让人满足了。而现在人们的衣着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现在人们都注重得体和个性,那些被丢弃的衣服不知比以前人们穿的衣服好多少倍! 食 曾经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如果有口饱饭吃那已相当不错了,而现在,肉类食物都被大家厌烦作文了,现在的人都注意味道和营养了! 住 以前,那些老百姓,农民们住的房子都是又矮又小的毛草房,土破屋而且光线又不好,又潮湿,一到下雨天就漏雨。现在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一幢幢立在我们面前,房子宽敞、明亮、家俱电器样样齐全。 行 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自行车、汽车廖廖无几,学生上学要翻山越岭而现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专车接送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普遍了,人们出门都很方便。 不管是物质水平、生活方式、消费观点还是思维方式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09-02 10:07:52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09-02 10:08:1012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有什么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1.近代的变化:概况:①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③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力推行剪辫和放足,传统的婚姻习俗,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特征:①“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②风俗习惯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广大农村坚如磐石.思想:封建社会后封建帝制被取缔,人们崇尚2000多年的皇权都不相信了,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思想得到解放,出现很多新的社会积极变化.改良新风,扫除旧时代风俗之害.剪辫子,放足之风席卷全国,先生的称呼代替老爷,人们的精神得到解放.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2023-09-02 10:08:321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下行中保持就业稳定,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有哪些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下行中保持就业稳定,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生活水平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7.8%。40年间,我国居民用31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用5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目前正向人均收入3万元大关迈进。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正在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大部分人已经实现了小康生活。衣食住行改革开放前,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吃饭靠粮票和油票,住的是土砖房,交通靠步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舒适的穿衣体验,吃上也开始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瓜果四季常有,大家也都住上了高楼大厦和新房子,用上了现代化的家具,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多了很多种,公交,地铁,私家车,高铁飞机等等,不管是去哪儿,总能在24小时到达。体育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体育新的时期,明确了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战略思想,中国体育开始回到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正确轨道。79年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2018年,受惠于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和发展成果所带来的无限活力和巨大动力,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奥运冠军237个;获得世界冠军3319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99%以上;创超世界纪录1125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86.4%。
2023-09-02 10:08:40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有才
2023-09-02 10:08:505

中国近年来的变化

不贴切,不合理,啥也不是
2023-09-02 10:09:4114

中国近年来的变化?

屈辱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成就 现在,中国有了原子弹,美国的反应是这样的: 对中国态度有较大变化,以前是以施压为主,之后开始"套近乎".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之前,美国把中国看作苏联的”附属国”,直到中苏关系断裂,美国才开始考虑和中国建交,但又迟迟不作决定.核试验成功后,美国开始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中国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外界力量支撑维持,或者华约,或者北约,中国必须选一个.中共倾向于前者,但苏联态度冷淡.美国则抓住了机会,率先向中国伸出友好之手,这样,中国的核力量将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苏联的反应是这样的: 对中国依然冷漠,克里姆林宫认为中国离开苏联对中国的发展是一大障碍,中国将不得不归附苏联,支持其在中东的扩张.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其他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大规模向中国靠拢.北约则毫不担心,因为中共的核军备远不如超级大国
2023-09-02 10:10:164

中国这几年的变化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两级分化已经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2023-09-02 10:12:312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哪些?

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总概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是谁发动的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扩展资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的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除中国外,近代伊朗、缅甸、暹罗(泰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国也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940年1月,毛泽东在其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对后来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阶段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里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是,列宁当时主要回答了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因而对这一思想未能作出进一步的阐发。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重建,1952年又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后来,他又明确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民主主义百度百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度百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3-09-02 10:12:381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住:从“拥挤狭小条件差”到“宽敞舒适重环保”。《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解决城镇居住特别困难户住房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各种保障群众住房需求的办法意见纷纷出台。扩展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到1952年冬,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46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
2023-09-02 10:12:571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过程是什么?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过程如下: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23-09-02 10:13:132

新中国和旧中国之间的变化,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主要内容

“国破家亡山河仍在,人亡国亡江山仍在。”山河仍然为原来山河,江山仍然为原来江山,子孙仍然为原来子孙,哪来“新旧山河与江山”,哪来的“新国家”,一切在“原点”踱步前进可持续发展。国不分新旧,国道名的改变是思想文明进步的标志,山河与江山仍在,不分什么“新中国”与“旧中国”。所谓“旧中国”是传统农业与工业,不能用“新旧中国”论之。渺小人类,文绉绉的书生摆弄文墨是非,颠倒黑白是非,天纲伦常败坏,真是身为华夏子孙的悲哀!U0001f604U0001f602
2023-09-02 10:13:322

改革30年来的中国的变化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经验: 1.30年思想解放或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就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大思想和方法。 2.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经过30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得以完善,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3.我国的发展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所产生的激励和效率。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机制的理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经济系统引入内在激励机制,使得经济效率大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动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我国的发展也得益于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学习模仿效应。对外开放不仅大量引进了外来投资,直接弥补了我国资金不足的问题;更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体系,学习全球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理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 5. 我国的发展同样得益于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政府作为改革的发动者,不仅制定改革发展的规划和实施计划,还是经济社会资源的积极动员者,能有效避免单一市场调节所带来的无序等问题。同时,在参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政府能充分重视和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以及一切先进的国际经验,从而推动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效减少了失误。 6.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的发展也得益于渐进式改革所产生的稳定社会效应。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改革没有引起大的经济破坏和社会震荡,从而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 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 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我们来谈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30年以前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不用花钱,农民有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那么,我们假定一个人没有单位,他看病是花钱的,进一次医院需要多少钱呢? 30年以前,感冒这种普通疾病块八毛的就解决问题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块吧,现在呢?少说20到30元,如果输液了,100元根本不够。如果病大,就更麻烦了。医疗费用上涨了80倍! 现在,我们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个月几十元就能养活全家十几口人。而现在呢?上涨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工资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 教育问题就更大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父母上学的时候全年学杂费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学,1分钱都不用交,吃饭钱都是国家管着,没有读不起书的。现在,小学一年几百元,中学一年几千元,大学一年几万元,读不起书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费用上涨了300倍不算多吧?? 是的,现在我们国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小学初中的学费免了,但是我们没有赶上啊!真的是很可惜啊 ^-^ 前几年,桦甸人吃自家的井水长出了大骨节。现在,人们吃的是自来水和矿泉水。就算是自来水也经过了处理 总之,改革卡放给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以及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我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用这句话来来理解当前的中国也是恰如其分的。在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真正没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过多,给予的太少。具体来说,首先是环境代价太大,资源过度消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对世界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代价就是中国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损坏。 其次,贫富差距拉大,劳工权益受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赵人伟和李实领导的收入分配课题组在18年时间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围收入分配调查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差距都在拉大。有关统计也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这些情况都说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 再次,社会道德环境出现了让人忧心的状况。近年来,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增加的交易成本,据估算约占当年GDP的10%还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如果出了问题,将会使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退化到人类文明的底线以下。
2023-09-02 10:13:431

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首先出行方面多‘高铁,共享单车,购物不用交现金,用支付宝可以购物,另外用手机可以预约挂号,可以予约打车,人们出行方便多了,。住房有兼租房,商品房都由你选,,,。还有许多变化总之人民生活发生具大变化
2023-09-02 10:13:511

近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1)从政治上来看,有外在与内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鸦片战争使国门大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内部新兴进步力量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努力.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历史性巨变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呈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活特色;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小.(2)从生产力角度来看,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火车、电灯、有线无线电报、电话、电影、轮船、打字机以及现在高科技领域的许多成果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石油的发现和汽车、火车、轮船的普及则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后制定了三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如第三个远景规划拟在生物工程、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几个最主要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从思想启蒙和思想革命角度来看,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人们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工业文明对我国全方位的冲击造成的,实质上体现了西方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人自己追求自由、民主、富裕的结果,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
2023-09-02 10:14:141

中国近几年的生活变化的作文

3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3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3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2023-09-02 10:14:241

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和变化

安全生产是党和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之一,《安全生产法》出台、改革国家安全监管体制、违法违规行为被严惩等举措,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按照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孩子上得起学 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7.2%,教育投依然严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性教育支增长将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到2010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将接近100%。 看病心里舒畅 过去的5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面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家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国家关闭了15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实行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2006 年,让百姓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已经明确,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 支起“保护伞” 2005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0万人,“十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里,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将达到1300万~1400万人。今后,企业不得集中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国家也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个就业岗位。一些歧视性就业协议将被禁止。优化就业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手出击调控房地产市场,市场秩序得到好转。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价格仍然“高高在上”。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将朝着遏制投资、控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方向发展,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 老有所养 统计显示,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费19年增长119倍。但目前我国公共养老覆盖面只占总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国家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2023-09-02 10:14:341

中国从建国到现在衣食住行的变化

1、绚丽多彩的服饰(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板书)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板书)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板书)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023-09-02 10:14:45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政治发生了哪些变化

军事:两弹-原子弹和氢弹科技:一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政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从计画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外交: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文化:普及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成功抗击非典
2023-09-02 10:14:531

中国有什么变化

1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不仅快,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2023-09-02 10:15:091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

1.中国结束了自鸦片战争100年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对于农民来说,新中国建立不久后的土地改革使他们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4.对于知识分子和研究学者们来说,新中国的建立使他们更有动力投入学术研讨和科学研究。5.新中国建立后吸引了一大批爱国海外侨胞归国为中国的发展出力,使中国的经济快速复苏并加快发展,因此中国人的生活困境得以化解。6.新中国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思想,使中国人的思想得到解放。
2023-09-02 10:15:171

中国的变化

1、阿里巴巴、淘宝、京东正在沦为传统企业2、传统互联网不断扩大贫富差距3、移动互联网开始消灭贫富差距4、中国互联网从“尾随”美国变为“反超”美国5、互联网倒逼中国政府深化改革6、最贵的东西:以前是地段,现在是流量,未来是粉丝7、“无生意可做、无工可打”正在成为事实8、你再也永远雇佣不到优秀的人才,除非你跟他合伙9、自由职业正在大量兴起10、人的个性被不断释放,兴趣正在成为谋生手段11、中国这轮变革带来的机会远比上一轮改革开放多12、你获得的回报正在跟你创造的价值成正比13、有个好爸爸,不如自己有个好项目14、未来是股权时代、人人都是老板15、白领、金领等工薪阶层将越来越穷16、中国再无铁饭碗,公务员创业政策将相继推出17、制造业需要用“互联网+”弯道超车18、整个中国正在变成一座互联工厂19、中国工业4.0的进度超过德国20、工厂纷纷先拿订单再去生产,裸价订单,注定传统和直销的覆灭21、传统供应链正在逆向打通,消费开始决定生产22、未来每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23、在“按需分配”实现之前,必须先实现“按需生产”。24、B2B、C2C、B2C这些模式都将消失,唯有C2F永恒(消费者对工厂)25、中国进入“新计划经济”状态:不是政府调节,而是消费者调节26、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句话不再成立27、所有的经销商都将消失,都会进入平台28、以前的事业越做越宽,今后的事业越做越深29、大公司正在裂变成大平台,小公司正聚变成大平台30、公司将消失,服务和平台永恒3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依然成立32、政府的成功之处不是让人民都夸它,而是仅仅知道背后有它33、集大家之私,成社会之公34、互联网迫使资本家共享出来生产资料35、共享经济的最高境界是共产主义36、未来中国只有一家公司,股东是人民,CEO是政府,员工是公务员37、人们行为由“关系驱动”向“利益驱动”切换38、人类正在去感情化,只愿意相信数据,变的像机器39、机器正在加感情化,尝试走近人内心,变的像人40、创造力成为人的基本素养,不懂创业是最大的文盲41、没有学习依然可以做企业的年代一去不复返42、要么自我突破,要么被别人突破43、婚姻不再是一个枷锁,物联网开始云革命63、以新浪为代表的传统门户网站纷纷倒下64、微博成于娱乐,死于娱乐
2023-09-02 10:15:27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十分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和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广泛渗入国防、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产、科研、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与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近20年来,电子工业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看下面的几组数据: --电子工业总产值:1979年81.3亿元,1998年预计实现电子工业总产值4800亿元,19年增长了58倍,平均年递增23.9%;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也从1978年的1.4%,上升为6.5%; 电子工业利税总额:1979年3.4亿元,1998年230亿元,19年增长66.6倍,平均年递增24.8%; --电子产品出口:1980年电子产品出口额只有1000万美元,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预计1998年出口额可达到300亿美元(海关统计),18年增长3000倍, 1996年出口21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14.4%,成为拉动我国出口的增长的支柱产品. --电子产品结构:电子工业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三大类的比重:1980年为17:22 :61;1990年为14 :53 :33;1998年10月变化为38.8 :32.6 :28.6.投资类产品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动力,从以元器件为主,到消费者类为主,再到投资类产品为主,樗着我国电子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为四化服务能力大为提高. --主要电子产品生产与供应:据对当前生产的20种主要电子产品统计分析,1988与1980年相比,有13种是当年不能生产的新增产品,有7种继续生产的产品,年产量也分别增长了几十倍到几百倍(如彩电增长780倍).当时进入家庭的主要是收音机,单录机、彩电都是稀罕东西,现在从彩电、冰箱到家用电脑,从VCD、高档音响和种类繁多的小家电,已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用品.程控交换机、高档微机、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高科技电子产品研制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为四化建设和信息化提供装备的能力,有了得大提高. --电子工业在世界的排位:1980年,中国电子工业在规模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第 位,现在已居第 位,成为世界电子工业大国. --电子工业的建设与技改投资:电子工业的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是从国家的投入看却是很小的,"六五"期间完基建和技改投资87.3亿元,占国家总投资的1.1%;"七五"期间完基建和技改投资114.29亿元,占国家总投资的0.7%."八五"期间完成基建和技改投资340.1亿元,占国家总投资的0.5%.三个五年计划合计国家对电子工业的基建和技改投资575.69亿元,不及国家对有的产业一年乃至一个项目的投资. 从这些令人瞩目的数字告诉我们,电子工业是个实现高速发展的产业,是个以低投入实现高产出产业,是个对既对推进四化建设又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产业.电子工业的辉煌成就,令国人振奋,使业界自豪.我们可以豪迈地向全国和世界宣称:20年改革开放,中国电子工业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中国电子工业的成就,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电子工业历届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改革开放20年的进程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铁映、邹家华、胡启立在内的七位老领导,先后担任电子(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带领电子工业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开拓进取,出色完成了每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谱写了各有千秋的历史篇章,共同造就了今日的辉煌. 回顾20年的电子工业的发展轨迹,有以下几项重大决策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电子工业改革与发展全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电子工业在总体上或某些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腾飞. 一、产业发展模式从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以民为主 中国电子工业是因国防建设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原电子工业部的直属企业,从其建立之日起,长期坚持"以军为主"的方针,不生产或很少生产民品.60年代初生产民用电子产品曾被批评为"不务正业",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一伙提出"四机部只管军用",更加严厉地限制了部直属电子企业的民品发展.70年代,尽管提出了 "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等口号,但因从部的领导机关到军工企业,对过去因搞民品受到的种种批评和指责都心有余悸,所以部属企业发展民品仍一直迈不开步子,民品产值长期在占电子工业总产值20%左右徘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全国电子工业的民品产值提高到78. 4%,而作为电子工业主力军的部直属企业,民品仍然只占27%,其中雷达和指挥仪企业分别只占7.3%和1%.随着军品定货连续大幅度下降,以军为主的企业任务严重不足,又没有发展民品,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军工企业的困境,四机部作出了加快向民用转移,大力发展民品的决策.1980年10月,召开部属企业民品工作会议,钱敏部长针对企业把民品当成渡难关的"权宜之计",怕重犯"不务正业"的"历史错误"的思想,提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民品没搞上去,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电子工业的实际情况,电子工业"不再强调以军为主".这一观念的提出,冲破了军工企业搞民品是"不务正业"的思想束缚,促使军工企业打消了顾虑,提高了发展民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要我搞民品"走上了"我要搞民品",这一政策的重大转变,是电子军工企业自1980年民品得到迅速发展的关键. 1981年成立国家机械委,电子工业由军口划归民口,四机部更名为电子工业部.江泽民同志1982年到电子工业部工作,为电子工业"保军转民",加快民品发展作了大量工作.从而,使电子工业的发展模式较快地从以军为主转向了以民为主,从主要为军工服务转向全面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这一历史性重大变化的成效表现在: 1、结合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使骨干军工企业迅速形成民品生产能力.1980年开始发展民品时,军工企业大都是"找米下锅",以辅助车间搞一些落地灯、靠背椅之类简单产品.自"六五"计划开始,利用开放的有利条件,引进国外适用技术,对重点军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这些企业建立起各种民用电子产品生产线,有了各自的支柱产品,并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如长虹机械厂生产的"长虹"牌电视机,黄河机械厂生产的"黄河"牌电视机、电冰箱,长岭机械厂生产的"长岭-阿里斯顿"电冰箱,长江机械厂生产的"蝙蝠"牌电风扇,长风机械厂生产的"长风"牌洗衣机等等,成为生产民品的骨干企业.到"六五"末,所有的军工电子企业基本都转到了以民品为主,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了行业主力军的地位. 2、对三线企业搬迁调整,使之摆脱困境,提高了生存与发展能力.电子工业到1981年用于三线建设的预算内投资35.7亿元,占同期国家对电子工业总投资的64%,共建设三线企业124个,占部直属企业数的70%.同时各省市还建设小三线企业533个,占地方电子企业的19%.虽然国家对这些以军为主的三线企业实行了免税、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多数仍处于困境.1981年部属企业37个亏损,34个是三线企业.因此,电子工业部在积极调整三线企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民品的同时,根据国家的政策,积极抓了在原址难以继续生存企业的调整搬迁,确定"六五"期间搬迁64个单位,总概算10.63亿元.到1990年搬迁了53个单位.据对15个迁建改造企业统计,从1984年迁建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5.9倍,利税增长5倍.经过搬迁大多数企业提高了生存发展能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3、推进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电子工业部有50多个直属研究所,大都是围绕为国防尖端和军工配套建立起来的,也在军转民过程中,相应调整了服务方向,许多研究所建立了以研制开发民品为主的科研开发型的公司,相当一部分研究所进入沿海特区建立外向型开发机构.同时,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由过去无偿转让走上商品化.目前,许多电子研究所已发展为科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部属48个研究所有经济实体204个(其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37个),全年总收入140021万元,利润4125万元,纳税2232万元,出口创汇751万美元,其中民品产值46710万元,利润2881万元.使科研单位从单纯为军工服务走上经济口额大幅度增长,1985年,出口额2.74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26倍多;1990年增长到37.87亿美元,又比1985年增长了12.8倍,其中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8%;5、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1990年,累计提供黑白电视机11440多万部、彩色电视机4758.6万部、收录机14790多万部、收音机24743.7万部,还提供了大量洗衣机、电冰箱、电子琴等家用电子产品,活跃了市场,保证了供给,回笼了货币,许多80年代初只有少数家庭拥有的稀罕东西,变成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用品;6、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对于电子工业走向集约化大生产,掌握现代化大生产技术,学会现代化管理,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方面,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五、认真贯彻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四项高新技术产品优先发展 1986年10月国务院112次会议,听取了电子工业部李铁映部长《关于我国电子工业发展方针与战略若干思考》(考察美国电子工业的报告)的汇报后,认为加快我国电子工业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应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并决定把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软件和程控交换机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在"七五"期间对这四个行业实行如下优惠政策:免征产品税;减半征收所得税;免征关键设备、仪器的关税;按销售收入提取百分之十的研究开发费;对重大引进工程项目免征进口税.为了招聘优秀人才,允许在试办的小型创业企业中,实行工资从优的政策.另外国家还决定,在"七五"期间每年拔付1亿元电子发展基金. "七五"期间实行的这些优惠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享受优惠政策的235家企事业单位,1990年销售收入、利润和上交财政收入,同198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32%、189%、29%,并且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涌现出一批有相当实力的高新技术公司,如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浪潮计算机集团公司、太极计算机公司.据测算,到1990年共得到的优惠资金8亿多元,利用优惠资金共添置科研开发专用设备仪器5000多台(件),开发产品3000多项,加快了电子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电子发展基金4.6亿元,建立科技开发试验与生产线2000多条,提高了科研、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推进了技术进步,促进了电子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在一些高新产品领域形成了规模经济. 六、大胆利用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外促内,加快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电子工业一直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振兴电子工业的重要方针.1980年就成立了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1985年更名为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迈开了对外贸易的新步伐.进入"七五"计划期,进一步提出:"走向世界,努力扩大电子产品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形成大进大出的局面"的指导思想.进入"八五"计划期,特别是新电子部成立后,把开展国际贸易合作,扩大电子产品出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胡启立部长提出了"市场导向,内外结合,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总体战略,把利用国外市场摆在了战略位置,强调要把国内国外看成统一的大市场,只有进入国际市场,才有能力更好的占领国内市场. 国家对于电子产品出口十分重视和支持.如在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成立时,给予了三年利润不上交、出口创汇全额留成的优惠.电子工业自身依照国家政策,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1、建立出口基地,扩大外贸自主权.1990年时已建立出口基地36个,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98个;2、大力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制造、补偿贸易),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举办"产品出口企业",1995年电子三资企业达到10246个,其中大部分是加工企业;3、扶持外贸企业发展,建立对外贸易主渠道.以电子工业进出口总公司为主体,形成外贸主力军.4、向大型出口企业集团迈进,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1995年3月以中电总公司为核心成立了由308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中国电子进出口集团."九五"期间,计划重点扶植具有规模经济生产、科技开发、进出口业务综合型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外向型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到2000年建立起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00家,中国电子进出口集团进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其中出口30亿美元.形成强大的电子外贸大军.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电子产品出口突飞猛进.1980年前电子工业系统出口额只有1000多万美元,连同轻工、机械等经营电子产品出口的公司,合计出口额也只有2200万美元."六五"出口迈出了较大的步子,进入"七五"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据电子、轻工、机械三个进出口公司统计,1986年出口2.7亿美元,1987年为6.7亿美元,1988年为10亿美元,1989年达到12.7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57%.据海关统计,1990年出口额为37.87美元,1995年达到165.3亿美元,平均年递增34.3%.1996年达到2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04%,1997年出口额269.29亿美元,增长25.26%,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计划到2000年电子产品出口额达到400亿美元以上. 开展国际合作,大胆利用外资,是国家的战略决策.我国《关于鼓励外调商投资的决定》中提出,对外商投资的"先进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给予特殊优惠,因为电子项目大都为"技术先进"、"产品出口",可享受特殊优惠,对外商有很大的吸引力,各地的开发区也把电子作为引进外资的首选产业,电子工业的历届领导,对此也都积极鼓励和支持.因而,电子工业是利用外资比较多的部门.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和估算,1986年上半年,约有三资企业150个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约2亿美元;1988年底,有三资企业536个,利用外资金额6.07亿美元;1991年有三资企业2846个,利用外资金额25.02亿美元;1993年,三资企业达到5000家,利用外资金额41.6亿美元;1994年,三资企业8000个,利用外资合同金额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1995年,三资企业达到10264个,累计利用外资合同金额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亿美元.据外贸部对6508家电子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统计,到1997年底,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57.6亿美元,际利用外资已达116亿元美元,超过国内"六五"以来电子工业建设投资的总各和. 利用外资、 举办三资企业,对我国电子工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资金短缺,长期以来对电子工业投入不足,制约了它的发展.通过引进外资,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投资的不足,为电子工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80年到1995年的15年中,国家与地方对电子工业基建技改的总投资累计近600亿元,同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0亿美元,如按平均汇率1:6计算,为420亿元,相当全部投资的70%左右.成为电子工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电子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促进了大公司的形成.从对电子百强企业的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清楚看到三资企业对大公司的发展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一是早期举办的三资企业,发展壮大为大公司.如深圳的华强、康佳,福建的福日、厦华、厦新等电子有限公司,80年代初合资时,投资只有300万左右,经过十几年来的有效经营和双方的增资建设,现都已发展成为几亿乃至几十亿销售额的国内著名大公司;二是有的合资企业投入大,起点高,建成投产后即成为在全国名列前矛的大公司.如北京松下显像管、北京国际交换系统、南京华飞彩色显示系统、安阳彩管玻壳等一批在"八五"后期和九十年代建立的大型合资项目,投资都在几千万乃至亿美元以上,建成投产后很快就进入百强企业行列;三是以国内资本为主体的大公司,也借助外资求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如上广电股份公司,已开办合资企业25家(不包括与索尼洽谈中的合资项目),总投资29413万美元;南京熊猫集团,直接引进外资4227万美元,总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南京爱立信通信、南京双强计算机、南京乐金熊猫电器、南京夏普电子四个有限公司.进入电子百强的三资企业,1987年仅3家,1995年已达到了17家. 3、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子领域的合资合作企业大都比较成功,效益较好.如在全国第五届十大最隹合资企业中,电子就占四家.从一些重点省市的情况看,三资企业已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电子工业的经济效益主要靠三资企业的支撑.1995年在电子工业实现利润最高的前10名电子企业中,三资企业占5家,其中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实现利润15.37亿元,名列第一,北京松下彩管有限公司4.92亿元.上海1995年投入生产的合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4亿元、利润8.6亿元,分别占全系统的62.1%和73.2%. 4、促进了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利用外资、开展合资合作中,许多项目对提高我国电子企业的生产技术与产品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最普遍的是带入和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br>参考资料:电子工业改革开放20年的辉煌历史篇章
2023-09-02 10:15:361

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国有了哪些变化

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工业,农业,科技,军事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从落后的世界排名提高到了前第二的。
2023-09-02 10:15:594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17年站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达到827122亿元;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衣食住行方面尤为显著。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医疗,教育,社区等方面的建设越来越好。4、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军事实力的发展,成为受各个国家尊重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说话越来越有底气。扩展资料: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2023-09-02 10:16:071

近七十年中国巨大的变化有哪些

杂交水稻、载人航天飞船、导弹、核弹、天眼射电望远镜
2023-09-02 10:16:285

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与变化有哪些?

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与变化:十年来,众多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逐梦苍穹的探索不曾停歇;电缆穿越海底,桥梁跨越大海,公路贯通大漠,征服山海的脚步让天堑变通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十年间,一个个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精密工艺,都凸显着新时代的中国实力,镌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奋进姿态。代代传承的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不断刷新着“中国精度”,呈现出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更具竞争力的新天地。中国近十年的伟大成就: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自我革命,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4、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以上内容参考:人民日报:十年发展成就图览
2023-09-02 10:17:101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新时代我们有了新目标、新使命、新理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扩展资料:新时代的新目标: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提出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目前,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参考资料:新时代什么样?中国会有啥变化?十九大报告告诉你-海外网
2023-09-02 10:17:532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

一、衣:从“缝缝补补又三年”到“多品牌竞争”1、企业数量、从业人数、产品产量极大增长,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服装店数量、购买方式和产品种类与企业数量和产品产量同步发展。3、纺织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产品出口大幅增加。4、地方重视,国家扶植。二、食:从“吃饱就好”到“科学饮食”2008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三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三、住:从“拥挤狭小条件差”到“宽敞舒适重环保”四、行:从“全靠腿走”到“立体交通网”2008年,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天津地铁2、3、9号线建设加快推进,沈阳地铁1、2号线建设进展顺利,哈尔滨轨道交通开工,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设加快推进,重庆轨道交通1、3、6号线建设步伐加快。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扩展资料: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
2023-09-02 10:18:141

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与变化有哪些?

中国近十年的发展与变化:十年来,众多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逐梦苍穹的探索不曾停歇;电缆穿越海底,桥梁跨越大海,公路贯通大漠,征服山海的脚步让天堑变通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十年间,一个个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精密工艺,都凸显着新时代的中国实力,镌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奋进姿态。代代传承的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不断刷新着“中国精度”,呈现出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更具竞争力的新天地。中国近十年的伟大成就: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自我革命,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4、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以上内容参考:人民日报:十年发展成就图览
2023-09-02 10:18:481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变化有哪些?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下行中保持就业稳定,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有哪些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下行中保持就业稳定,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生活水平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7.8%。40年间,我国居民用31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用5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目前正向人均收入3万元大关迈进。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正在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大部分人已经实现了小康生活。衣食住行改革开放前,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吃饭靠粮票和油票,住的是土砖房,交通靠步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舒适的穿衣体验,吃上也开始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瓜果四季常有,大家也都住上了高楼大厦和新房子,用上了现代化的家具,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多了很多种,公交,地铁,私家车,高铁飞机等等,不管是去哪儿,总能在24小时到达。体育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体育新的时期,明确了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战略思想,中国体育开始回到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正确轨道。79年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2018年,受惠于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和发展成果所带来的无限活力和巨大动力,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奥运冠军237个;获得世界冠军3319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99%以上;创超世界纪录1125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86.4%。
2023-09-02 10:19:091

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有哪些?

这个,百度一下,然后再挑选,总结一下,这应该很方便
2023-09-02 10:19:514

新中国60年的变化

六十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生活的苦难——饥饿,生活必需品的极度匮乏,“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左”倾(保守思想)错误占据上风,当日常生活异化为政治生活,“文化大革命”终于爆发,整个民族都为此付出了代价。进入1960年春,粮荒问题日见严重,为了能用有限的粮食做出更多的饭,还在西安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增量做饭法”先进经验交流会。由于口粮标准低和副食品严重短缺,人们摄取热量不足,不少群众患了浮肿、肝炎等疾病。鉴于农村严重缺粮的紧张形势,1960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降低口粮标准,正式提出了“低标准、瓜菜代”的要求。11月14日,党中央发出紧急指示,要求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的群众运动,以渡困难。代食品,就是人们用于充饥,但在正常年成不作为食品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化学合成物等。比如,农作物类代食品: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的叶、秆、根,玉米皮、玉米芯、稻谷壳,以及薯类作物的叶、茎、根。野生代食品:榆树叶、树皮、橡子、芭蕉芋、蘑芋、石蒜、土茯苓、大百合、野苋菜、洋槐叶、沙枣、鸭跖草。小球藻、红萍、“人造肉精”、“人造肉”、叶蛋白……为了分配有限商品,北京还发放过:肥皂票、火柴票、烟筒票、铁炉子票、铁锅票、铝壶票、生炉子用的“劈柴票”和“炭煤票”。还有大衣柜票、大木箱子票、木床票、圆桌票、闹钟票、手表票、电灯泡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在社会、科技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的返回地面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中国的10年动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建国后首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 ;中国核潜艇发射水下火箭;中苏关系正常化。九十年代,粮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被认可。向纵深推进的改革举措,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市场经济的力量开始释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再也没有了80年代的抢购。人们开始关注房市、股市,财富积累凝聚人心,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023-09-02 10:20:243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新时代我们有了新目标、新使命、新理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扩展资料:新时代的新目标: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提出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目前,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参考资料:新时代什么样?中国会有啥变化?十九大报告告诉你-海外网
2023-09-02 10:20:341

为什么中国能在70年内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的积极向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2023-09-02 10:2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