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如何传承文化

2023-09-10 14:48:28
共7条回复
大鱼炖火锅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传统文化就能像营养品那样灌进孩子的脑袋沉淀为他们的文化素养了,这是工具理性的态度。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这就是说,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活着的传统才有传承的生命力,如果传统在上代人身上已经死了,青少年就无从习承了;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也即,要考察一个社会青少年的文化传承情况,看看成人世界的传统文化态度就可大致知道了,成人社会珍视传统文化,青少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否则,别指望青少年能怎么尊重传统。

  看看我们的成人社会是如何看待传统的。就说说建筑吧,中国许多城市在建筑文化上崇洋媚外,拆掉老城墙,毁掉四合院,用推土机铲平国家级文物,树立清一色儿的“欧陆风情”、“北欧印象”。这样的言传身教能“薰”出什么样的传统教育?

  去年9月,韩剧《大长今》在中国创下了令人咋舌的收视神话,《大长今》所以如此受中国观众的厚爱和追捧,最主要是其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从养生之道到人生态度,从宫廷膳食到生存理念等等———而中国的一些导演在拍着怎样一些反映传统文化的电视呢?“帝王戏”、“辫子戏”、“戏说风”等等,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成年世界缺乏健康的传统文化认识,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形成怎样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取材于《木兰辞》的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全球票房超过1亿美元;日本改编的《三国志》和《水浒》,从漫画到游戏,衍生产品在亚洲各地热销……正如教育专家所认为的,这充分说明青少年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而是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教育出了大问题。成人世界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创新惰性,导致了文化传承的裂痕,青少年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文化传承在于一代人与另一代人间的言传身教,在于总体文化环境泡菜坛般的“熏陶”作用,这大概是激励青少年继承传统文化最好的“机制”,也是惟一的

  就给你找了这么多,你再自己找找吧,不知道对不对你有用。

康康map

  1. 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 在行动中培养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3. 积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中国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4.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活着的传统才有传承的生命力,如果传统在上代人身上已经死了,青少年就无从习承了;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Chen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瑞瑞爱吃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余辉

发展教育,培养后来者

cloudcone

  1. 热爱自己生活(个人)

  2. 用爱唱出心声,活出内心的自己(个人)

  3.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个人)

  4. 从小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培养(父母)

  5. 不要过于否定孩子的想法,那其实是梦想的摇篮,引领孩子吧(父母)

  6. 父母要多与孩子玩耍,批判接受时尚(父母)

S笔记

中国北京传承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推荐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广泛的被人们当做是一种精神信仰,而随之发酵了起来,成为时下引领人们价值观的新概念。如在学校里设置国学课程,寺庙里开设国学夏令营,企业里开办国学培训班等等。“国学热”以它一定的适用性及实用性,被企业家用来打造品牌,加深其企业的文化内涵,家长们将《弟子规》等一些国学经典用来作为他们管教孩子的法宝。   随着传统文化持续被人们广泛的继承和发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分歧:一种是持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既把传统文化说得是一团糟而毫无价值可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经商大潮的背景下,“国学”曾一度的被边缘化,前不久在人民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上海删除小学语文课本中的8首古诗词和几篇文言文的报道,被一些个网友们认为是数典忘祖的行为,减负还是减传统文化观点也一度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第二种则是持全盘肯定的保守主义态度,死守着固有的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什么都是好的。那么,当今社会下,我们该如何领会、继承和发扬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呢?   笔者认为,首先,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时,我们心理上既不能是“趋之若鹜”也不能是“疾之如仇” 的态度,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实现弘扬与超越,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对其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其次。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既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同时也要冷静的对待社会上存在的“国学热”,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兼容并蓄、多元共生,从而达到文化的交流共鉴。不能够强调了国学,就放弃了对外国先进文化的学习,要结合时代的背景,用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但要认真学习、熟知、理解更需要来继承、革新、创造和发展,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从而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的!   最后,要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开展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工作,使之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被全面发展,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弘扬和传播文化的主体,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于实践,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耳濡目染深入到人们的思想灵魂中,从而真正意义上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智慧之魂。
2023-09-02 13:33:313

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从“天人合一”到“天人互泰”关于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华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述,其中有: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感应、天人互泰等。其蕴含的哲理,均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天人关系的根本看法,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美好愿望。“天人合一”之“一”,即元、始。“一画开天”、“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天人合一”,源于古代庄子《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观点。认为人与天地是同源一统的有机结合体,蕴含着人与万物同构、同体、同象、同理、同心、同气……等关系。而正式使用“天人合一”一词,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其《正蒙·乾称篇》中。“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地交,泰”。“天人互泰”,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观点。它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应持有仁德之心,将自然万物视作与自身有机的相连存在。并明确了人的责任义务,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人的自觉能动。“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是以“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两者由于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故思想意蕴也不尽相同,后者除文字表达上的创新外,内涵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不高,其许多行为与结果只能以“应天而行”、“上天意旨”等态度作解释和把握。“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人们着重思考的是“合一”问题,形式多以“静态化”、“单一性”、“机械式”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天人互泰”理念,则是对中华文明宝库的深入挖掘、承古人智慧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辩证,形式多以“动态化”、“多元性”、“灵活式”出现,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局。因此,在天人关系理念中,“天人互泰”是一种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自然观,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界保持着和谐的互泰关系等方面,均有着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天人互泰”作为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源于时代、源于实践,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融道、释、儒等学说于一体,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人类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动力。人类活动的一切感知、认知以及已知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为了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天人互泰”理念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循环,天人是一对互动的、因果的关系,互善则互泰,互恶则互否。其理念构想,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广阔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描绘了一幅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画卷。人类不论种族、肤色、地域、历史、宗教、文化及制度之别,均处于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中。人类不同的文明与在不同的时期,应坚持“和合互融、共生互鉴、包容互进”原则,在弘扬其共同价值的同时,体现“和而不同”、文明共享。在中华文明史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讨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而“天人互泰”理念,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现代文明的别样绽放,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也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活力。(文/啠囦)
2023-09-02 13:33:402

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1、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怎样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保持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见加以改造或剔除。3、坚持正确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立足实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拓展、补充、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道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023-09-02 13:33:561

如何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形式,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遗产。2.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这包括保护历史建筑、传统文化习俗、传统手工艺等,确保它们能够流传下来。3.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我们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4. 推广和宣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从而扩大其影响力和传承范围。5.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从自己做起。作为个人,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言语等方面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同时,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023-09-02 13:34:062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保持尊重和理性的态度。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全盘吸收,而是要选择性地继承和发展。2.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同时,也要提倡“古为今用”,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成分。3. 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重要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总之,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并以开放、批判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2023-09-02 13:34:162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怎样被记载和传承的呢?

有一些是经过古人在书上记载的,后来被后人发现,以此传承。还有一些是在人们口头相传的,一传十,十传百,(由长辈传给后辈)
2023-09-02 13:34:365

如何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

一、传承民族文化需要用科学技术来辅助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生活习惯、自身独特的政治、宗教、价值观念和乡土知识等。由于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他始终保持了不断创新、传承发展的性质,而传承民族文化必须在尊重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语言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来发展民族传统技艺,如黄晓的《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里所提到的民族文化需要吸收那些自己能消化的东西,在冲突、磨石、调适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二、传承民族文化需要基层的、本土的民族老师少数民族地区,学期班到2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靠本民族语言去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因此,在这过程中、基层的、本土的民族老师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不仅仅可以让民族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学习汉语文化,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做到不忘本民族语言知识的同时,能深刻地懂得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三、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掌握自己的语言文字在潘世华的《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教育》文章里指出千百万年来,民族人民的生存、发展、繁荣、进步,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语言存在,它也是形成了民族社会的一个根本要素,第一生命线。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人民生产劳动创造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
2023-09-02 13:35:351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怎样被记载和传承的?

代代继承传承
2023-09-02 13:35:572

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

民俗文化使我们的宝贵财富 传承文化是我们作为后代的责任 我们应有的使命 我们更有责任将其告知后人 因为这是文化 这更是生命的延续
2023-09-02 13:36:083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传承民族文化

1、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培养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2、积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中国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3、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023-09-02 13:36:161

民族文化传承的美句有哪些?

1、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2、如此的文化传承,势必会为中国拥有美好的远景蓝图。3、雷锋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4、文化需要继承也必须继承,文化需要交融也必须交融,文化需要发展也必须发展,要知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5、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6、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发扬光大!7、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传承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2023-09-02 13:36:231

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

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既需要金钱的资助,也需要有心的保护。 传统的民俗文化大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如果不加以保护和开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都会消失,到时候我们的民族会失去一部分自己的信仰的根基。 传统民俗文化要有专门的保护与传承机构,在研究的基础上再加以开发,以期在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提高认识,投入人员,弄出特色,不单纯追求效益。 该如何传承民俗文化(组图) 不久前,在甘肃庆阳举办了一个香包民俗文化节。节日期间,这个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大打文化牌。但来自兰州市的游客鄢先生却表示不会再来了,因为他在节会上花了上百元买了几个做工精致的香包,回到兰州后却被内行人告知这些香包都是机器生产的,在兰州的大街小巷都能买到。 “这种情况其实反映了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同经济发展的一个矛盾,”西北师范大学民俗学教师王贵生说,“民俗文化走向市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如果保护不到位,原汁原味的文化就会变了味道。” 商业化开发与原汁原味 庆阳市副市长戴炳隆介绍说,庆阳民俗文化底蕴丰厚,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和民歌堪称“五绝”,庆阳由此获得了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等荣誉。 庆阳的传统民俗文化一度遭遇传承危机,一些“绝活”面临失传。为振兴民俗文化,庆阳市开始走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从2002年开始举办“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目前从事香包刺绣文化产业开发的已有5万多人,有30多家民俗艺术品生产、销售龙头企业,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以及美国、日本、法国等10多个国家。香包节以产业化运作的方式使当地传统民间文化形态得到了完整的存续和保护。 王贵生表示,从保护和研究的角度来说,学者更希望原汁原味的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虽然文化变迁是历史必然,但文化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不能丢掉最具典型特色的东西,否则将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其原本所承载的一些内容必然丢失,这不仅会对传统文化造成损害,最终也影响到基于某类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市场空间。 “车走车路马走马路” “保护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与商业化开发可以走不同的道路,”兰州大学文学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说,“虽然二者存在一些矛盾,但可以通过‘车走车路、马走马路"来解决。” “拿香包来说,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而现在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寓意也拓展为给小孩祈福、给老人祝寿、替男女传情等,可以按不同物件、不同节令、不同场合制作出不同的香包。这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柯杨认为,机器制作是时代特征,因为市场需求大,手工制作来不及。“但不容否定的是,最具价值的仍然是手工制作的产品。机器制作的可能更加精美,但都是一个模式,而手工制作的最大特色是每件都有特色,于其中凝结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柯杨认为,这是文化鉴赏的“返祖”现象,具有精湛手艺的人占领的是高阶市场,这种趋势说明市场具有“大浪淘沙”的功能,有利于民间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张灯结彩过元宵、怀乡祭祖过清明、纪念屈原过端午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净街、锦鸡源庙会、纪念文天祥诞辰节、乡村皮影戏、民间剪纸;粤港地区的舞狮、舞龙灯、逛花市;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节、跳虎等等,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 在今天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创新理念。 要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促进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经济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队伍。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俗文化的专业工作队伍,在加强配备、合理使用、精心培养上下功夫,使其成为民俗文化发掘的行家里手。 三、巩固阵地。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文化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干部群众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对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褒扬新风尚,鞭挞假、丑、恶。 四、发展经济。 当今社会,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要提升地区的品位,提高当地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发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影响力上下功夫。通过创意因子,把发展文化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突破口。比如说香包,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现在则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寓意也拓展为给小孩祈福、给老人祝寿、替男女传情等,可以按不同物件、不同节令、不同场合制作出不同的香包。这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如何应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衰落 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没落的趋势,并不是不可阻止的,只要人们做一个有心之人,何怕此事不成,我们要力挽狂澜,尊重和发展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再度让它发扬光大,让它不断的传承下去。 徽县高桥乡传统民俗文化 徽县县委、 *** 充分发挥 “陇上江南”的独特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业开发路子,大力挖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巧打民俗文化旅游牌,不断做大做强民俗文化品牌,利用一年一度凤凰山上农历三月三举行的传统庙会时机,首次举办了徽县举办凤凰山民俗文化节,大力宣传徽县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展示徽县秀美山川,不断扩大徽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两年来,徽县县委、 *** 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化城市的总体规划,先后投资600多万元打造凤山公园,完善基础设施,建起凤山植物园栽植了各类花草树木,让其成了城区群众的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进入三月份,凤山公园内各种树木吐绿,百花盛开,吸引了城区群众纷纷到公园内踏春赏景、煅炼身体、休闲娱乐,尤其在晚上,山顶广场各种霓虹彩灯闪烁,溢彩流光,越来越多的群众山上尽情跳舞锻炼,观赏城区夜景,也可以说凤山公园成功了徽县城区群众的“后花园”。在凤山公园内环境越来越优美、设施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徽县县委、 *** 决定今年在凤山上举办了本次民俗文化节。 凤凰山民俗文化节期间,徽县在凤凰山顶广场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的文化演出活动,有传统民俗活动舞狮子、打腰鼓等,又现代节目的舞蹈、歌曲等,表演现场被观众围得满满当当;举办的秦腔表演受到了中老年观众的青睐,早早便来到现场,等待演出;举办的民俗摄影展、书法展更是受到了游客的欢迎,对展出的反映徽县秀美山川、风土人情的一幅幅照片赞不绝口;举办的奇石、绢塑、山核桃工艺品以及银杏、核桃系列产品、世纪金徽系列酒等系列农特产品展览,吸引了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在山上设定的徽县小吃上,各种特色风味小吃应有尽有,游客挑选著自己喜欢的小吃,边吃徽县小吃,边欣赏凤凰山上的秀丽风光,心旷神怡。 如何从花卉文化看民俗文化传承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张灯结彩过元宵、怀乡祭祖过清明、纪念屈原过端午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 2016年广西传统民俗文化节日 准备到农历三月三了哦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 *** 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16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青海有什么传统民俗文化庙会 湟源县传统“四月八”庙会:申中乡庙沟村农历“四月八”庙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湟源县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近年来,湟源县以打造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初步构建了以丹噶尔古城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以日月山和宗家沟为载体的历史文化旅游、以西石峡“农家乐”、申中(庙沟)赛马、庙会为载体的河湟乡村文化旅游等系列文化旅游品牌体系。 “四月八”庙会不仅仅是湟源的盛会,也是海东、海北、海南、西宁等地区的商业盛会,庙会不仅规模巨集大、形式多样,也是各种民间艺术展示的总汇。庙会当天,会举行传统的宗教仪式,祈求县城五谷丰登,群众家庭幸福。宗教仪式结束后,还有群众逛庙会、看赛马、看文艺演出,品尝凉面、凉粉、酿皮等特色小吃,进行土特产品交流会等活动。
2023-09-02 13:36:441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前几年,黑中医药的言论甚嚣尘上,“中医中药不能治病”“中医就是玄学”“中医故弄玄虚”……一时间将中医药污名化。但其实,沉淀了五千年的历史的中医和中医药文化,不仅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百花齐放的各家学说,悬壶济世的大医精神,使得中医药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永葆青春并不断焕发新的光彩。2020年的疫病就是给全世界出的考卷,看各个民族将如何应对。中华民族之所以胜利,就是因为中医药这个中国文化的活化石。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7日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维护健康和抵御疾病的科学,中医药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千年沉淀的丰富的医疗经验,更是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医成名很早,早在原始人时期,人们就懂得总结急救手段、医药,到了西周时期,聪明的古人已经积累较为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后来为了可以将这些丰富的医疗经验集合,古人运用了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即气一元论与阴阳学说,将这些经验知识与古代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加之总结,使之系统化。也正是印证了那时普遍流传的一句话,“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因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是学习中医的基础。现代中医名家张晓彤在一次访谈中曾提到过:“中医作为一个医学,其最核心的肯定是疗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医的疗效。1、妇科疾病,至今为止中医治疗才能治本;如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常见的妇科疾病,经过中医调养治疗效果更好。2、世界著名的几次大型瘟疫:天花、黑死病、新冠病毒,因为中医介入,治愈率大大提高;青蒿素治疗疟疾、针灸的确切疗效等,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再如片仔癀解毒、康莱特治疗肿瘤、地奥心血康治疗冠心病等。再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的中药在澳大利亚进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中药在外国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疗效得到国外的认可,是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范例。3、中医讲形神共养,强调不仅要形体健康、身体结构与理化检验指标正常,更重要的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人的行为的正常状态。日常养生、疑难杂症,走在大街上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个人接受过中医疗法,并因此获得健康。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药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影响下创造并积淀形成了丰富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其天人合一、藏象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诊断思想,阴平阳秘、和合致中的调理特色,勿待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的“治未病”理念等,无不是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果实融汇转化为自身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成为推动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支撑。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味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积淀是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的牢固基石,中医药不仅仅是医疗,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下的生活智慧。中医诊所的时代来临,小犀牛全面推进中医药伟大复兴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不仅需要中医药人的不懈努力,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既是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使命,更是世界人民防病治病的需求。2021年,东盛集团董事长、国内中医药资本大鳄、前陕西首富郭家学整合中医医疗医药资源,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协同发展,创立小犀牛健康科技(陕西)有限公司,为复兴中医药发展注入新动力。2022年7月6日,小犀牛健康科技旗下第一家中医综合诊所,即小犀牛健康家在西安万达广场店开启试营业,开业当月就实现营利。据悉,小犀牛健康中医综合诊所是建立中西医互学互鉴、协助配合、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中医综合诊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是用系统、整体、宏观、辩证思维来认识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规律;西方医学更多用分析的方式,从系统到器官、细胞、基因,从宏观到微观、生理到病理、基础到临床,构成其医学体系。“两者之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种医学都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所以说,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会更好。从中医发展和健康产业发展角度看,中西医一定要相互并重,相互协同。”小犀牛旨在汇聚具有良好人文、科学以及职业素养的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掌握较为系统的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做到“小病能治、大病能识、重病能转、慢病能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小犀牛通过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从而构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医疗小犀牛中医综合诊所的健康服务水平,助力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以及实现全民健康。
2023-09-02 13:36:542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家族或师徒延续,口耳相传
2023-09-02 13:37:102

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是

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是它的身份证和象征,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无异于将自己推到了灭种的边缘。因此,每一个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然而这个古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系在传承上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之一。  针对传统文化传承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我们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有人则认为我们应该融入流行。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太片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对于不同方面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选用更适合其发展的方式来传承。笼统单一地说要保留原汁原味或者融入流行都比较偏激。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不可能也没能力进行详细地阐述,因而只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我的浅陋观点。  首先来谈谈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文字和语言。 中国是最早拥有自己文字的文明之一,也是现今世界上少有的使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中的一员。汉字可谓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然而从近代以来,汉字的传承便几经磨难。首先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因为要讲求科学创新,向西方世界学习,鲁迅等人曾提出要以拉丁字母式的文字来取代汉字,但最终没有成行。然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领导人也曾设想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但在几经权衡之后,仅仅是创造出了汉语拼音来辅助汉字的学习。随后的简化字改革中,我们的汉字差点被改了面目全非。到了21世纪,这个网络十分普及的时代,网络语言的泛滥又一次给汉字的传承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各种奇怪生僻的文字符号,语法错误屡见不鲜,千奇百怪的缩写和文体以及中西方文字的混用更是遍地开花。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网络语言已经遍及我们生活里的各个角落,被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人所接受这样的情形无疑会对汉字和汉语的传承造成巨大的损害。不是危言耸听,久而久之,这些青睐网络语言的人定会忘记真正的汉字该怎么写,真正的汉语该怎么表达了!国家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了不得使用网络语言的规定。  我们的母语——汉语也遇到了与汉字相似的问题。由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国内的英语学习热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现在的情况较以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英语的学习早已提高到“从娃娃抓起”的高度。因此,学生们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英语的学习中,而完全忽视了汉语的学习。我敢说绝大多数高中生能对英语语法如数家珍,而对汉语语法却是知之甚少。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在背四六级词汇的学生,有谁会将时间花费在汉语的学习上?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想到,什么时候会出现一股汉语学习热?  由此看来,流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帮助,有时甚至会对  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于文字和语言这类意义非凡,对本民族影响深远的东西,最好还是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加以改进即可。除此之外,古代诗歌、词赋、文章以及成语、俗语,我们就应该保留其本来的面目,因为这些都体现的是古人们的思想。如果我们肆意更改,就会改变它们的原意,这对我们的后人或许会成为一种误导。  然而,并不是说流行元素就不能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国的传统服饰,例如唐装和旗袍,设计师如果在服装中融入一些当季流行的色彩或花纹,这样设计出来的服装不仅有传统特色,也有一定的时尚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对于中国的传统戏剧,我们可以将其融入到影视作品中,也可以编排一些有新时代特点的剧目来演出,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这些都不失为普及传统文化的方式。此外,像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进行创新。  反过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够都原汁原味地继承。因为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理念或许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再者,传统文化也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对于有些内容,我们需要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 的封建等级观等。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所有中国人在实际生活中去传承和发展,特别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否则,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失去根基!根基不稳,大厦何以坚固并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2023-09-02 13:37:212

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使用我国的文字,坚持文化自信。
2023-09-02 13:38:094

文化传承的意义是什么?

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1. 传承我国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 文化传承是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可以促进民族认同感的增强。以上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希望能够解决您的问题。
2023-09-02 13:38:272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原因如下:1.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延续方式。缺乏文化关怀和意识的社会很难生存下去,文化传承是一种途径,能够使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延续。2.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值得被重视和加以弘扬的。3.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我们的人文环境。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正在被现代化所淹没,文化的丰富性正在逐渐消失。而要保持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4.文化传承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总之,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维护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而且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素质,丰富我们的人文环境,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2023-09-02 13:38:442

如何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x0dx0a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x0dx0a  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x0dx0a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x0dx0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这里,悠悠古韵与勃勃生机是有机结合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x0dx0a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网络化x0dx0a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一套具体的做法和合适的路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五四以来在文化方面总的看是破的多,立的少,从近百年来的文化讨论来看,一些相同的主题几乎过几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传统——重建传统——再批判传统——再重建传统里兜圈子。结果是,在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要从娃娃抓起,从最基础的典籍着手,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和规范做起,在文化建设方面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x0dx0a  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x0dx0a  生活化。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常生活规范。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x0dx0a  社会化。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x0dx0a  教育化。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x0dx0a  网络化。要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x0dx0a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需要具体分析。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x0dx0a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x0dx0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必须坚持——x0dx0a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必须抓住和利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x0dx0a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x0dx0a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与发展成果。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出人才出精品,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x0dx0a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推进文化观念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业态创新,文化机制创新,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23-09-02 13:39:081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润着我们的文化精神,造就了华夏民族淳朴善良的民风。她的神秘激发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去探索,去求知,用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去揭开她的面纱。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形态。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过着群体打猎的生活,渐渐地也就人们相互之间一种凝聚力,也形成了文化的一种基础,人与人之间注重和谐,把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相结合起来就是当时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这种基本精神也使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它包罗万象,以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各种文化,是中国文化拥有了广度,让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发展的一个邹形。
2023-09-02 13:39:21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是文化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明习俗精神的总称。像节日民俗、曲艺诗文、琴棋书画、中医武术、刺绣剪纸、丝绸瓷器等都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提到节日民俗,就不能不说“年”——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写春联,贴剪纸,吃年夜饭、穿新衣、戴新帽、提灯笼、放鞭炮、逛庙会、戏龙舞狮等习俗。“春联”,抒发着人们对未来的愿望,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着美好形象,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那独有的镂空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艺术感受。可以说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之一,这是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人们总是把积攒了一年的最好的佳肴摆上餐桌。而且每一道菜都有着吉祥的寓意:鱼,年年有余;饺子:更岁交子,喜庆团圆,吉祥如意;长面:长寿健康;年糕,年年高升…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首先是要走进它、了解它。然后在了解中去学习它、实践它。比如:写或者背诵一副春联,想一想它的妙处及寓意;再或者下次厨房,做一道“拿手”的好饭菜,让年夜饭在你的汗水“浇灌”下更添浓郁金香。最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实生活、当代精神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放鞭炮。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是“糟粕”,但它已不能再占有“精华”的位置,因为现实生活是——要过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健康年。 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就是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将传统文化在当代进行新的诠释、新的发展、新的利用,从中提取出我们当今的时代精神。 比如,春节,就是要过出浓浓的“年味”来,我们要在浓浓的年味里,去体会最有爱的眼神,去感受最温馨的笑容,去聆听最真诚的交流。 去珍惜“家”的味道,去珍惜这浓浓的“人情”味道!
2023-09-02 13:39:421

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怎样的传承

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内涵。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论述中,既讲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强调挖掘其优秀、汲取其精华。言其独特,是指中华文化自成系统,道出了其不同于异质文化的客观事实;言其优秀,则指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精华和值得肯定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固有根本。这些论断阐明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内蕴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文化传统从未中断。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千年如斯,而是一直处在一个生生不息、日新不已、变易不断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2023-09-02 13:39:521

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和社区可以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年轻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2. 通过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演出、比赛等活动,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3. 通过传统文化保护: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4. 通过传统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产品,让传统文化更具现代化和时尚感。5. 通过媒体宣传: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
2023-09-02 13:40:022

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与“承”是两个概念,“传”是无条件的完全保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葛剑雄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无条件地先把它原原本本地保存下来,不致让传统文化失存,其中包括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记忆和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可能蕴含着今人还无从知晓的智慧,再加上由于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而正面临消亡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无条件地、尽最大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先保存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当中的“传”。“承”是继承、发扬,不仅要保存还要把它发扬光大。葛剑雄教授认为,“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也就是说,“承”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正确、有用的部分要在现代中国发扬光大,对于其糟粕部分当然是要扬弃。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变化、融合发展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兼收并蓄当中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中国人,当然要优先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现在有人提出要恢复汉服。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汉服可以作为礼服在适当的契机出现在适当的场合,而不应无原则地为恢复汉服而不分场合地穿着汉服。通俗来说,衣服是为人类服务的,不能一年四季不分场合都穿一款服饰。正如葛剑雄教授所说的,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空洞地背一背传统经典或模仿一些传统的穿戴,那种传承其实是形式主义,并没有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本质
2023-09-02 13:41:433

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呢?

1、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民族意识,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己任。2、面对传统文化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3、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培养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4、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5、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6、对于传统文化中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第一,传统节日,传统习俗,该继承的继承,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第二,通过文字,影像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保存下来。第三,基础教育里面多加入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4) 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古为今用,符合时代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2023-09-02 13:42:091

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如下:1. 增强全社会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2. 构建全民参与保护传承的机制。3. 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激励体系。4. 培养优秀人才,加强文化传承。5. 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6. 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7. 重视社团、民间组织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8. 鼓励、引导和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传统文化传承。9. 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传统文化传承。10. 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11. 提高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上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09-02 13:42:333

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法:加强教育:通过教育系统来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维护和修复传统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物等,以保存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文脉。推广传统文化艺术:推广传统文化艺术,如剪纸、书法、绘画等,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人民普及传统文化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如礼仪、道德等,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外交流:加强对外交流,向国际社会介绍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并使其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同时,得到更好的
2023-09-02 13:42:522

如何通过民族文化传承,提高文化

(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多渠道资金来源   要切实得到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需要专项资金的投入和赞助,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基础。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各项工作都离开资金的支持。这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又需要社会各界、各渠道的共同参与。可以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收入,公益演出的资金收入,以及社会募捐和分散资金积累的方式多渠道的为保护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基础。政府针对资金的来源制定方便政策上的有力措施,并监督资金的正确利用和开展进度。(2)利用传媒力量普及民族民间文化知识   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度普遍偏低,要提高人们的主动参与的热情度。利用现代媒体力量宣传民族民间文化知识,包括报纸、新闻、电视专栏节目、电影、书刊杂志、互联网以及宣传栏等方式长期、不间断的向普通民众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存在意义,树立人们尊重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3)大力培育民间文化人才,壮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   人才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被保护的基础,一切艺术形式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保护。民族民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展壮大人才传承队伍是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根本。人才的保护包含两个主要方面:   ①、注重对现有掌握民族民间文化技术的人才为其提供艺术继续创造的周边生活保障,为其传授文化记忆提供有力的扶持性政策,如提高其待遇,以及申办技艺传授教学单位在政策上的扶持和奖励;   ②、注重对未来青年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做到民族民间文化技艺和教育的深度结合,和其他文化课程一并列入教育课程之中,培养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建立一套保护民族民间人才培养和未来就业方面的教育和社会保障、鼓励机制,从而壮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   (4)树立民族民间文化认同感,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   国民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不可能有该有和自觉及自律行为。我们可以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正规的教育体制中,使得国民系统的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渊源和发展知识,建立对自己民族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时的情趣高涨也不是一时的热血澎湃。而是让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融进血液之中,从而形成一种自觉、自发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5)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   完善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包括对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著作权,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使得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免受其他国家或组织的盗用,以及民间组织、个人的非法牟利性行为。可以利用先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并对存在法律漏洞之处及时修订或者出台新法规。借鉴别国的成功保护模式,以充分实现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经济价值,对其进行有法可依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2023-09-02 13:43:021

如何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2、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98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3、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启示,值得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爱护。传承途经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保持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见加以改造或剔除。2、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立足实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的民族文化。
2023-09-02 13:43:171

大学生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道德 ,做有个奋发有为的青年人。
2023-09-02 13:43:373

青少年应该怎样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

1、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培养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2、积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中国民族文化得到发展。3、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023-09-02 13:43:471

怎样传承民族传统民族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张灯结彩过元宵、怀乡祭祖过清明、纪念屈原过端午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净街、锦鸡源庙会、纪念文天祥诞辰节、乡村皮影戏、民间剪纸;粤港地区的舞狮、舞龙灯、逛花市;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节、跳虎等等,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在今天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要突出以下几点:一、创新理念。要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促进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经济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二、建立队伍。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俗文化的专业工作队伍,在加强配备、合理使用、精心培养上下功夫,使其成为民俗文化发掘的行家里手。三、巩固阵地。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文化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干部群众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对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褒扬新风尚,鞭挞假、丑、恶。四、发展经济。当今社会,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要提升地区的品位,提高当地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发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影响力上下功夫。通过创意因子,把发展文化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突破口。比如说香包,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现在则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寓意也拓展为给小孩祈福、给老人祝寿、替男女传情等,可以按不同对象、不同节令、不同场合制作出不同的香包。这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2023-09-02 13:44:081

如何继承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剔其糟粕 取其精华 融汇贯通
2023-09-02 13:44:182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1. 加强教育: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年轻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 举办文化活动: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的节日、文化展览、文艺表演等活动来宣传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3. 利用新媒体: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活动。4. 引入创新元素: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元素和创新手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5.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扶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修缮古迹、设立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等。6. 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面,丰富完善教育方式。7. 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诵读课程。8.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方式组织教育活动。9. 加大师资力量,跟进教师培训。10. 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传统文化教育的密切合作。总之,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2023-09-02 13:44:322

如何传承创造运用民族语言 有哪些方式

1、传承民族文化需要用科学技术来辅助 2、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生活习惯、自身独特的政治、宗教、价值观念和乡土知识等。 由于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他始终保持了不断创新、传承发展的性质,而传承民族文化必须在尊重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语言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来发展民族传统技艺,如黄晓的《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里所提到的民族文化需要吸收那些自己能消化的东西,在冲突、磨石、调适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3、传承民族文化需要基层的、本土的民族老师 少数民族地区,学期班到2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靠本民族语言去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因此,在这过程中、基层的、本土的民族老师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不仅仅可以让民族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学习汉语文化,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做到不忘本民族语言知识的同时,能深刻地懂得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4、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掌握自己的语言文字 在潘世华的《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教育》文章里指出千百万年来,民族人民的生存、发展、繁荣、进步,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语言存在,它也是形成了民族社会的一个根本要素,第一生命线。 5、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人民生产劳动创造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
2023-09-02 13:44:561

传统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既需要金钱的资助,也需要有心的保护。传统的民俗文化大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如果不加以保护和开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都会消失,到时候我们的民族会失去一部分自己的信仰的根基。传统民俗文化要有专门的保护与传承机构,在研究的基础上再加以开发,以期在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提高认识,投入人员,弄出特色,不单纯追求效益。
2023-09-02 13:45:082

如何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张灯结彩过元宵、怀乡祭祖过清明、纪念屈原过端午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净街、锦鸡源庙会、纪念文天祥诞辰节、乡村皮影戏、民间剪纸;粤港地区的舞狮、舞龙灯、逛花市;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节、跳虎等等,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在今天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要突出以下几点:一、创新理念。要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促进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经济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二、建立队伍。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俗文化的专业工作队伍,在加强配备、合理使用、精心培养上下功夫,使其成为民俗文化发掘的行家里手。三、巩固阵地。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文化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干部群众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对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褒扬新风尚,鞭挞假、丑、恶。四、发展经济。当今社会,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要提升地区的品位,提高当地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发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影响力上下功夫。通过创意因子,把发展文化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突破口。比如说香包,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现在则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寓意也拓展为给小孩祈福、给老人祝寿、替男女传情等,可以按不同对象、不同节令、不同场合制作出不同的香包。这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2023-09-02 13:45:201

继承传统文化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2023-09-02 13:45:323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保留建筑风格,书写方式,服饰穿着,各种节日就好,其他尽量抛弃吧。
2023-09-02 13:45:513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除了靠经典,像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献典籍来传承外,还要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方式、生活习惯、宗教风俗等来体现、来维持、来传承。传统的文化节日,均有倡导的主题,比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元宵闹花灯、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所以,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9-02 13:46:316

如何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是它的身份证和象征,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无异于将自己推到了灭种的边缘。因此,每一个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然而这个古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系在传承上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之一。  针对传统文化传承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我们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有人则认为我们应该融入流行。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太片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对于不同方面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选用更适合其发展的方式来传承。笼统单一地说要保留原汁原味或者融入流行都比较偏激。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不可能也没能力进行详细地阐述,因而只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我的浅陋观点。  首先来谈谈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文字和语言。 中国是最早拥有自己文字的文明之一,也是现今世界上少有的使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中的一员。汉字可谓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然而从近代以来,汉字的传承便几经磨难。首先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因为要讲求科学创新,向西方世界学习,鲁迅等人曾提出要以拉丁字母式的文字来取代汉字,但最终没有成行。然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领导人也曾设想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但在几经权衡之后,仅仅是创造出了汉语拼音来辅助汉字的学习。随后的简化字改革中,我们的汉字差点被改了面目全非。到了21世纪,这个网络十分普及的时代,网络语言的泛滥又一次给汉字的传承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各种奇怪生僻的文字符号,语法错误屡见不鲜,千奇百怪的缩写和文体以及中西方文字的混用更是遍地开花。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网络语言已经遍及我们生活里的各个角落,被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人所接受这样的情形无疑会对汉字和汉语的传承造成巨大的损害。不是危言耸听,久而久之,这些青睐网络语言的人定会忘记真正的汉字该怎么写,真正的汉语该怎么表达了!国家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了不得使用网络语言的规定。  我们的母语——汉语也遇到了与汉字相似的问题。由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国内的英语学习热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现在的情况较以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英语的学习早已提高到“从娃娃抓起”的高度。因此,学生们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英语的学习中,而完全忽视了汉语的学习。我敢说绝大多数高中生能对英语语法如数家珍,而对汉语语法却是知之甚少。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在背四六级词汇的学生,有谁会将时间花费在汉语的学习上?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想到,什么时候会出现一股汉语学习热?  由此看来,流行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帮助,有时甚至会对  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于文字和语言这类意义非凡,对本民族影响深远的东西,最好还是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加以改进即可。除此之外,古代诗歌、词赋、文章以及成语、俗语,我们就应该保留其本来的面目,因为这些都体现的是古人们的思想。如果我们肆意更改,就会改变它们的原意,这对我们的后人或许会成为一种误导。  然而,并不是说流行元素就不能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对于中国的传统服饰,例如唐装和旗袍,设计师如果在服装中融入一些当季流行的色彩或花纹,这样设计出来的服装不仅有传统特色,也有一定的时尚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对于中国的传统戏剧,我们可以将其融入到影视作品中,也可以编排一些有新时代特点的剧目来演出,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这些都不失为普及传统文化的方式。此外,像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进行创新。  反过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够都原汁原味地继承。因为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理念或许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再者,传统文化也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对于有些内容,我们需要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 的封建等级观等。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所有中国人在实际生活中去传承和发展,特别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否则,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失去根基!根基不稳,大厦何以坚固并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
2023-09-02 13:46:571

民俗文化如何传承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我国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喜气洋洋过春节、张灯结彩过元宵、怀乡祭祖过清明、纪念屈原过端午等各种节庆纪念活动。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净街、锦鸡源庙会、纪念文天祥诞辰节、乡村皮影戏、民间剪纸;粤港地区的舞狮、舞龙灯、逛花市;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彝族的火把节、跳虎等等,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在今天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对营造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要突出以下几点:一、创新理念。要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促进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经济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二、建立队伍。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俗文化的专业工作队伍,在加强配备、合理使用、精心培养上下功夫,使其成为民俗文化发掘的行家里手。三、巩固阵地。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文化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干部群众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对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褒扬新风尚,鞭挞假、丑、恶。四、发展经济。当今社会,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要提升地区的品位,提高当地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发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影响力上下功夫。通过创意因子,把发展文化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突破口。比如说香包,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现在则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寓意也拓展为给小孩祈福、给老人祝寿、替男女传情等,可以按不同对象、不同节令、不同场合制作出不同的香包。这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2023-09-02 13:47:071

为什么要发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人类智慧。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发扬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发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可以使国民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更加了解和接受,并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自己的自信和魅力。弘扬本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展示,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其次,发扬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国民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精髓。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国民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此外,发扬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还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历史文物等方面的遗产。通过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综上所述,发扬传统文化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国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积极投身到发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去,让传统文化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2023-09-02 13:47:16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1、语言文字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子。2、文化经典中华文化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用文字铸就、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以文化人、化成天下提供了丰厚滋养。3、习俗节庆习俗作为人们生活与文化的传承事象,既是各民族不同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其形成与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崇拜心理等有关。扩展资料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有哪些呢?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人民日报评论员: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23-09-02 13:47:441

谈谈你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认识

考妣
2023-09-02 13:48:084

如何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第一的第1“有两”应是“优良”
2023-09-02 13:48:173

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1,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主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一些高尚品质。但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2,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但也不能一味否决,而在于能否取其精华。3,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优:民本思想,商周时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有“位卑不肯忘忧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家的支持下,朝鲜族农乐舞成功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对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入调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保护。要研究科学、有效的保护技术与方法,否则会因为保护不当而遭受损失。实施整体保护原则,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及生存空间两个层面实施全方位保护。
2023-09-02 13:48:381

青少年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1、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民族意识,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己任。2、面对传统文化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3、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培养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4、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5、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6、对于传统文化中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023-09-02 13:48:554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培养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情感。2、积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中国民族文化得到发展。3、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观,规范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扩展资料要处理好继承弘扬与转化创新的关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尊重传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2023-09-02 13:49:181

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1、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学生学习、社会文化走向具有引导作用。国家对传统文化应加大宣传,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者可以给予鼓励和实质性的支持。2、从教育入手,让在校学生从小就能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3、通过对文化的继承,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特色的传统文化,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让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发扬和光大,将会对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网路、电视等,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各阶层人民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熟悉我国传统文化,让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变成每一个国民的自觉行为。
2023-09-02 13:4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