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苏州园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2023-09-11 18:02:44
共10条回复
贝贝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

苏州园林从总体上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造园图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致,沿阜垒山,洼地建池,巧建亭榭,点缀树木,讲求诗情画意。二是造园注重淡雅幽静:造园图景小中见大,内外借景,画中有画,布局自然,秀丽庄重。三是建园突出民族风格:园中的古代建筑用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手法将其综合在一起,景中有诗,诗中有画,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

拙政园,在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之一。拙政园最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在元代时将其改建为大宏寺;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还乡,买下大宏寺遗址并改建成宅园,取名为“拙政园”。

可乐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

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皮皮

苏州园林艺术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图画。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meira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

左迁

苏州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

陶小凡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

可可

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招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存在。

余辉

苏州园林它在布局上绝不会讲究对称性,特别是一些亭台轩榭,然后讲究假山池沼的一个配合,另外就是要有花草树木的映衬,需要有画意,另外就是要有近景远景的一种层次感。

wpBeta

苏州园林设计公艺基本沿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建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岸紫汀兰。现代苏州园林更加优雅古朴,令人心旷神怡。

clou

苏州古典园林

相关推荐

什么叫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艺术为主体。
2023-09-03 09:24:091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中国园林的特点有四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富有诗画的情趣、重视意境的表达。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是对自然中构景要素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3、富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既可以“静观”,也可以“动观”,所以园林是时-空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一直以来讲究诗情画意,讲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门类。园林的构思,立意,布局都包含着艺术的主题。4、重视意境的表达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两者在艺术创作中的结合。意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情感的联想和共鸣。中国园林介绍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2023-09-03 09:24:211

简述园林艺术的概念及分类。

园林艺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将山水、花木、建筑等要素组合成为统一的景观。园林艺术体现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有机融合。园林艺术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2023-09-03 09:24:421

园林艺术专业学什么

园林艺术专业主要学习园林设计原理、植物学、环境工程学、园林艺术史、造园技术、园林生态学等内容。1.园林设计原理:学习园林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配置、水体设计等,培养景观设计的审美意识和技能。2.植物学:学习不同种类植物的特性、生长环境要求、景观应用等,了解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和运用。3.环境工程学:学习园林绿地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掌握土壤改良、排水系统、灌溉系统等相关知识,以保证园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4.园林艺术史:研究园林发展的历史演变,了解不同时期的园林风格和设计思想,培养对园林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5.造园技术:学习园林施工技术和材料运用,包括石材、木材、水泥等园林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掌握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技巧。6.园林生态学:研究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习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园林与生态的有机结合。学习园林艺术专业未来能从事的工作:1.园林设计师:作为园林设计师,你将参与各类景观规划和设计项目,包括公园、城市广场、住宅区等,负责设计方案、绘制图纸以及与客户和相关团队进行沟通协调。2.园林工程师:作为园林工程师,你将负责园林绿地的施工和管理。你需要监督工程进度,协调施工队伍,确保园林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并且进行绿化养护工作。3.景观规划师:作为景观规划师,你将参与城市和区域的景观规划工作。你需要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景观规划方案,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4.绿地管理专员:作为绿地管理专员,你将负责公园、庭院、花坛等绿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你需要了解植物养护、景观保洁、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确保绿地的良好状态。5.园林顾问:作为园林顾问,你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园林设计建议。你需要分析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园林方案和建议,并且协助客户实现其园林目标。
2023-09-03 09:24:521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2023-09-03 09:25:521

园林艺术名词解释是什么

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建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8ZwTbNE-tpQQm0Zla27fLK6WxuSGOdTO3LKZBos4AuDGukGf5x4F4TpTVg_Ue5s3CWIWvzOJL5Xhmh8W9QHSK
2023-09-03 09:26:023

园林艺术和园林设计的区别,是什么?

园林设计是一个专业,它包含很多学科。园林艺术是该专业的一个主要学科。  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技术的运用,以花草树木、景观树、景观石、地势运用、艺术设计等手法,表现的自然形象,所反映的直观映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工作范围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以及城市街区、机关、厂矿、校园、宾馆饭店等。其中公园设计内容比较全面,具有园林设计的典型性。
2023-09-03 09:27:092

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是什么?

植物配置,是运用艺术技法把各种植物的所有要素组合起来,以美的形式使园林植物的形象美和基本特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造出美的环境。园林在城市中的美,已为举世所公认,而植物正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园林植物对园林美的贡献,一般认为主要是向游人呈现出视觉的美感,其次才是嗅觉。有人认为东方比较重视嗅觉的美感,传统喜爱的花卉,大部分是香花,如兰花、白玉兰、茉莉、梅花等。艺术心理学认为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而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其次才是体形和线条等。根据这些情况,赏心悦目的植物,除去特殊的癖好之外,最受欢迎的是色彩动人,其次才是香气宜人,然后是体形美、线条美等。因此千百年来,园林植物的栽培与选育者一直围绕着这些喜好或嗜好而忙碌着。以自然美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植物、建筑景观创作,可称之为园林艺术。由于植物的生长虽然具有时间的变化,但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不易察觉,静的内容胜过动的内容,而且可以触摸,视觉能够感受,感受力持久且丰富多彩,将有形世界中的自然美再现于园林之中,甚至因集锦而提高了等原因,园林艺术可归入造型艺术的范畴。造型艺术的表现原则即为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1.多样统一的原则又称统一与变化的原则。园林艺术应用统一的原则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在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由于一致性的程度不同,引起统一感的强弱也不同。十分相似的一些园林组成部分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所以园林中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diversity),或是变化当中有统一(unity)。自然山水中,有生物也有非生物,长期以来都是协调统一的。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内容互相组合起来,形成各种类型的景观特性,如沙漠景观、沼泽景观、高山草原景观等,每一种具有明显特性的景观,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感反应,其中凡是真正使人感到愉快的景观,都是由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明显的谐调统一。2.对比与调和的原则对比与调和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园林景观更需要有对比,这才能使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同时又要有调和,以便突出主题,不失园林的基本风格。(1)形象的对比与调和在植物造景中,乔木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宽、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有着明显的对比,但在都是植物、都从树冠上看,其本身又是调和的。(2)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在各种植物中,有着体量上的很大差别,以其长成期一般生态的相差级数的不同来对比,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如以假槟榔与散尾葵对比,也可以蒲葵与棕竹对比,很能突出假槟榔和蒲葵,而它们的姿态又都是调和的。(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和色度两个方面的差异。差异明显的,如绿与红,白与黑,就是对比;差异不大的就有调和效果。植物叶色大部分为绿色,但也不乏红、黄、白、紫各色,而且绿色还有色度上的广谱范围,从淡绿到墨绿,应有尽有。植物的花色之丰富多彩也是无与伦比的。运用色彩对比可获得鲜明而吸引人的良好效果,运用色彩调和则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植物造景时就常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手法来创造主景或点景。(4)明暗的对比与调和园林绿地中的明暗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明处开朗活泼,暗处幽绿柔和;明处适于活动,暗处适于休息。园林中很容易利用植物来构成有明有暗的景观,既能互相沟通又能形成丰富多变的景观。(5)虚实的对比与调和植物有常绿与落叶之分;树木有高矮之分,树冠为实,冠下为虚;园林空间中林木葱笼是实,林中草地则是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才使园林空间有层次感,有丰富的变化。(6)开闭的对比与调和在园林中有意识地创造有封闭又有开放的空间,形成有的局部空旷,有的局部幽深,是园林高于自然的方面之一。在那些真正的自然森林中,只有封闭,难有空旷之处,不免使人心寒胆颤,这是自然风景的可怖之处。园林环境中有封闭又有空旷空间,互相对比,互相烘托,可起到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效果。(7)高低的对比与调和园林景观很讲究高低对比、错落有致,除行道树之外忌讳高低一律。利用植物的高低不同,组织成有序列的景观,但又不能是均匀的波形曲线,而应该形成常说的优美的天际线,即线形无限优美的林冠线,在晚霞或晨曦的映衬下,悠远、宁静。另外,利用高耸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整形绿篱种植在一个局部环境之中,垂直向上的绿柱体和横向延伸的绿条,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3.韵律与节奏的原则诗词中要有韵律,音乐中要求节奏,在希腊文中,韵律和节奏都是同一个字即rhythmos,其原意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可比成分连续不断交替出现而产生的美感。是多样统一原则的引伸,除诗和音乐之外,已广泛应用在建筑、雕塑、园林等造型艺术方面。在园林中利用植物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的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如路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的重复出现形成韵律。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比较单调而装饰效果不大。两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各种形式的变化,如方形起伏的城垛状、弧形起伏的波浪状、平直加上尖塔形半圆或球形等形式,如同绿色的墙壁,形成“形状韵律”。又如丹麦用山楂、美国南部用法氏石楠(Photiniafraseri)作绿篱,前者秋季变红,后者春季嫩梢红色,这样随季节发生色彩的韵律变化者,可称之为“季相韵律”。花坛的形状变化,包括植物种类的变化、色彩及排列纹样的变化,结合起来就是花园内最富有韵律感的布置。欧州文艺复兴时期,大面积使用图案式花坛(parterre),给人以强烈的韵律感。另外一种称为花境(border),植物种类并不多,但按高矮错落作不规则的重复,花期按季节而此起彼落,全年欣赏不绝,其中高矮、色彩、季相都在交插变化之中,如同一曲交响乐的演奏,韵律无穷。沿水边种植木芙蓉、夹竹桃、杜鹃花等,倒影成双,也是一种重复出现,一虚一实形成韵律。一片林木,树冠形成起伏的林冠线,与青天白云相映,风起树摇,林冠线随风流动也是一种韵律。植物体叶片、花瓣、枝条的重复出现都是一种协调的韵律……,园林植物产生的韵律可谓取之不尽。园林景物中连续重复的部分,作规则性的逐级增减变化还会形成“渐变韵律”。这种变化是逐渐而不是急剧的,如植物群落由密变疏,由高变低,色彩由浓变淡都是取渐变形式,由此获得调和的整体效果。4.主体与从属的原则园林中景物很多,但往往人为地区分为主体和从属的关系,也就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园林属人工造景,出于经济的、环境的条件或苗木供应等各种因素的缘故,造园者往往只能注重某一景物或某一景区,而把其余置于一般或从属的地位。在植物造景中,一般而言,乔木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强调或突出主景的方法,可以采用:(1)轴心或重心位置法把主景安置在主轴线或两轴线交点上,从属景物放在轴线两侧或副轴线上。自然式园林绿地中,主景应放在该地段的重心位置上。这个重心可能是地形的几何中心,也可能是地域中植物群体的均衡重心,也可以是地域中各空间的体量重心。(2)对比法在前述的对比技法中,形体高大,或形象优美,或色彩鲜明,或位处高地,或在空旷处独一无二,或在横向景物中“鹤立鸡群”者,一般都是主景,其余则为从属景物。5.均衡与稳定的原则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筑等组成的,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的则为稳定。规则式园景是在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景物,其品种、形体、数目、色彩等各种量的方面都是均衡的,对称均衡给人以整齐庄重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园林景物不可能是绝对对称均衡的,但仍然要获得总体景观上的均衡。这包括各种植物或其他构成要素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各方面能体现出量的感觉,要从各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这叫做不对称均衡,也称为自然均衡。不对称均衡赋予景观以自然生动的感觉。在立面上看,一个物体或一处景物,下部量大而上部量小,被认为是稳定的。园林是人造的仿自然景观,为取得环境的最佳效果,一般应是稳定的。因此,在那些干细而长,枝叶集生顶部的乔木下应配置中木、下木使形体加重,使之成为稳定的景观。比如桉树,在风雨中摇晃起来,不稳定感十分强烈,当有中下乔木的树冠相烘托时,其摇摇欲倾之势就大为减弱了,稳定感明显地增加了。6.比例与尺度的原则所谓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厚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两种关系并不一定用数字来表示,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概念。例如日本的古典园林,由于面积较小,传统上的配置无论树木、置石或其他装饰小品,都是小型的,使人感到亲切合宜。大型园林如华盛顿国会大厦前的宽敞轴线上,水池、草地、大乔木、纪念碑等都是大型的,使人感到宏伟。这种亲切感和宏伟感都是比例适当而形成的。所以运用比例这个原则,从局部到整体,从近期到远期(尤其植物体量的增大),从微观到宏观,相互间的比例关系与客观的需要能否恰当地结合起来,是园林艺术设计上成败的关键。尺度在西方认为是十分微妙而且难以捉摸的原则,其中既有比例关系,还有匀称、协调、平衡的审美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联系到人的体形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所熟悉的大小关系。园林是供人赏用的空间景物,其尺度应按人的使用要求来确定,其比例关系也应符合人的视物规律。这对于做主景的植物等景物,设立在什么位置上这一问题就有一个尺度和比例的要求。依据统计分析,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最舒适的观赏视角在立面上为26°~30°,在水平面上为45°。以此推算,对大型景物来说,合适的视距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约为1.7倍。而对景物宽度来说,其合适视距则为景物宽度的1.2倍。造园者在园林中要设置一株孤立树做主景时,周围草坪的最小宽度就需以这一规律来限定。否则,就达不到对该树的最佳观赏效果。观赏景物因视线的角度不同又分为平视、仰视、俯视。平视使人感到平静、深远;仰视使人感到雄伟、紧张;俯视则感到开阔、惊险。在园林中,创造不同的观赏视角,使高低上下、四面八方都有景可赏,使园林空间有丰富的层次,景色绚丽多姿。
2023-09-03 09:27:191

园林艺术有什么特点?

1.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2.中西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中西园林不仅有着十分相似的起源,而且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园林类型也是相似的。突出地表现在园林的实用功能和观赏休闲的演变关系上。园艺的起源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主要靠食用植物而求生存。因此,园艺的发生与食用和药用植物的采集、驯化和栽培密切相关。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古代的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三个不同的时期。3.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中西园林所用材料不外乎石头、山水和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4.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这主要表现在园林艺术的服务对象上,它主要服务于特权阶级。成为奢侈品。总结出以上论述后,我感慨颇深,虽然很多学者都着重论述中西园林的差异性。但中西园林竟有着这种种的相似性,虽然它们存在于相距甚远的时空中,但存在着深刻的同一性。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体系,但他们同属世界园林的一部分,同是我们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园林艺术是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个体的差异性与园林艺术的同一性是对立同一的关系。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性中西园林由于在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独立产生、发展起来的,因而对方所没有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品质。蕴涵了不同的造园思想。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一直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形成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包含了中国园林的精髓;与自然关系密切,力求变化;对永久性的表现。与中国风景画一样,概括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接近并以象征的方式展示自然的本质。这并非自然的翻版,而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而“追求自然的本质”恰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而若说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诗情画意”,那么则不能体现中国园林的本质。因为,西方园林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西方造园家门在设计,创造园林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渗入到他们所创作的园林艺术中去。西方传统的园林艺术精髓与理想大概是一回事,很少例外。西方园林追求传达一种秩序与控制的意识,有时与自然界的“杂乱无章”形成对照。通常,这类园林或包括花木、喷泉、精心制作的雕塑等要素,以传达一种快乐、华美或奢侈的附加意识。由于中西园林艺术具有不同的精髓,追求各自的理想,因此,在艺术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园林的象征手法,无论是用山石,或用水池,或通过花木的选择培植,总是存在,且总是有意识的,而这一方式,在西方并不普遍。相反,中国园林也缺少西方人希冀找到的成分,特别是缺少规则、对称的规划布置人工操纵水源组成喷泉,以及对草坪的大量使用。总而言之,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则强调“秩序和控制”。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应多方研读,才能品味其真谛,吸收其精华。在自我的设计中,若能适当借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法。
2023-09-03 09:27:281

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樟、兰、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文人的意趣。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脉。  在园林艺术中,纯粹的人为景观亭台楼阁,虽然对追求“人化自然”的园林来说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体景区中还是可以成为主景的。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榭、楼、斋、亭、舫、阁、馆、廊、厅、堂、殿和轩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物,其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随园景主题需要而随机应变。这就要求:造型轻巧淡推不求瑰玮庄严,装修精致灵动不求富丽华瞻,空间开敞流通不求封闭森严。另外色彩和质感对于园林来说也是重要的。红色热烈,蓝色沉静,金色华贵,白色洁净,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调。造园者为了模仿自然,体现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态。质感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温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朴;另有一种则来自对材料的处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犷,打磨得光洁就文雅华贵。不同的质感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感在园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树木中均有所表现。可见,质感和色彩,再加上体量和线条,和轮廓、比例、尺度一起,构成了园林造型的艺术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加工而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灵感。  3. 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  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说明书。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再如拙政园西部的扇面亭,仅一几两椅,却凭借宋代大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在感受诗人孤独心境的同时,会萌生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  4. 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  动态序列布局,使园林空间成为连续序列的写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之妙当列它园林之首,无论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区,至清风馆,曲楼到中部山池;或从园门曲折而入,过曲楼经五峰仙馆而进东园,其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皆形成有节奏的空间联系,有起有落,犹如一幅高雅的画卷,百看不厌。
2023-09-03 09:27:523

园林艺术造型三要素是什么?

山,水,植物
2023-09-03 09:28:143

苏州园林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宁静,致远,一步一景,以小见大
2023-09-03 09:28:253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

  拙政园,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古今往来有很多的人对其园林的艺术进行赏析,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一   拙政园   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二   1.障景   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中园之门原来就是拙政园的正门,可惜今已封闭。进入砖雕门楼,一座小小天井,深仅几步而已,但那株文征明手植巨藤,已届五百岁高龄,枝干蟠曲如龙,绿叶遮天蔽日,有“蒙茸一架自成林”之说。天井之北为卧虬堂,然后一路向北均为拙政园的住宅区。行至最底,得一门,门内咫尺之远即有一座高大的黄石假山耸立眼前,山有东、西两峰,视线越过中间低处,可见主厅远香堂飞檐翘角隐现其间,这种半遮半露的处理激起游人更大的兴趣。以山障景是古典园林中最为传统的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的大观园也是采用此种手法。   2.框景   框景也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利用门框、窗框、门洞、窗洞、山洞以及树木等作为框架,有选择地摄取空间景色,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2】比如这一幅漏窗。墙上连着一个又一个都被造出画框样子的漏窗,每一个漏窗图案均不相同,透过漏窗看到的外面的景色也各不相同,犹如在廊墙镶嵌着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画。   3.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园内的中花园,是成为造园经典的“借景”——将离拙政园3.5里外的北寺塔借入园中,那巍峨的北寺塔耸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煞是壮观,这就是著名的“涉门成趣”、“入园见塔”景观。当代园林专家陈从周称赞这里为“极妙的借景”。   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u2026u2026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远香堂是拙政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四面厅,面水而筑,面阔三间,四周均为落地玻璃长窗,不仅透光通气,还可以坐在里面观赏四面不同的景色。由远香堂北面远眺,对景荷花池中西山上的雪香云薇亭;在雪香云薇亭内有可以远对景远香堂。拙政园西部卅六鸳鸯馆,是一座两面厅,是听昆曲的地方。顶棚拱形,反射声音,创造“余音绕梁”的效果。隔窗远望,笠亭似戴笠渔翁垂钓般俨然而立,卅六鸳鸯馆与笠亭构成对景。   5.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例如,苏州留园入口的洞窗漏景,苏州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等。秫香馆:位于拙政园东部,原为秫香楼,位于天泉亭北土山松岗之西,为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秫者,稷、稻的统称,此处原来为归田园居之北界,墙外为北园,乃园主的家田,故于此建楼,以观赏农桑田园之景。秫香之名,亦由此得。当年复建此堂时,馆内所有落地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均刻有《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1966年,为保护起见,将图案翻入室内,以无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一直沿用至今。今日的秫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憩的好去处。听雨轩是拙政园园中园的一座三间屋子构成的建筑,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芭蕉,翠竹等植物。人靠窗边,透过花窗,欣赏蕉叶之翠绿。在下雨时节,取宋代杨万里“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配合声音的听觉效果。   6.点景   点景是用题咏的手法创造园林意境, 多指园林建筑的名称、悬挂的楹联、匾额等。用来沟通园林景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表达造园者的人生旨趣, 设计意图和艺术情感, 通过寄情于物, 创造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深远意境。点景在园林中有明景、写意、言志、启发、暗示、装饰等作用。江南古典园林是文人士大夫情怀的寄托, 点景是其造园手法中应用最多, 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理念。香洲、芙蓉榭、荷风四面亭、藕香榭等借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雪香云蔚亭借梅花的傲雪挺立等, 将植物拟人化, 暗示园主人的高贵品格。放眼亭造就一处“临深使人志清, 登高使人意远”的境界。批把园的“晚翠”建筑了园主人的精神家园, 四季常青和退隐之意。“玉壶冰”借喻主人的高洁清廉。绣绮亭的西柱上挂有处世联“生平直且勤, 处世和而厚” , 是园主人做人处世律己的处世哲学。亭内咏景联为“露香红玉树, 风绽紫蟠桃” , 是园主人隐居山林的自然之趣。“与谁同坐轩”的匾额抒发园主超脱世俗、清高孤傲的“风雅”性情。   7.添景   添景是当风景点与远方之间没有其他中景、近景过渡时, 为求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 加强远景“景深”的感染力, 常做添景处理。添景可用建筑的一角、树木花卉等, 丰富园林的空间构图效果   拙政园园林艺术赏析三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御史王献臣因仕途失意回归故里,以大弘寺旧址兴建拙政园。他邀请当时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参与布局设计,前后历时共16年,最终建成了这个池广林茂、自然疏朗的江南园林。   拙政园的命名是引用了西晋潘岳的《闲居赋》:“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u2026u2026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最初的拙政园是宋元高古的造园风格,尽管经历了多次改造,但高古散淡的气息仍能够被依稀辨识到,这也是拙政园最宝贵的亮点。   五百年间,拙政园的命运几经更迭;园内景致随之变化,却典雅如初。亭台楼阁,回廊起伏,小桥流水,古木参天;使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齐名,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风格迥异的三部分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全园尤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园中主要建筑物绝大多数都临水而建、高低错落。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尽显江南水乡之美。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雅致,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为主;西花园建筑精美,楼台倒影,别具风味。中部则是拙政园最为出彩的部分,亭台楼榭点缀在湖岸池边,古朴典雅、主次分明,至今仍保持着明代园林浑厚质朴、自然天真的艺术风格。   花园中部在乾隆时期就改造成了与今天相对接近的样貌,整个区块仍保留了高古的气息。花园西部在晚清时被苏州吴县商会会长张履谦买下,经营成了带有晚清范儿的园林,水面比较低下,建筑都高挑在水面上。而花园东部在明末时独立出去,1949年后又单独经营重建,重建时掺入的现代公园的风格,空间特别开朗,建筑相对孤立。古代建筑艺术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说,这三个部分就是分之则利、合之则伤,要将它们各自独立看待。   沿袭宋元风范的建筑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晚清之后,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逐渐增多,形成变幻曲折的庭院空间,建筑景致独具特色。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藏露掩映,使山水景观显得更为疏朗开阔。   朱宇晖认为拙政园现有建筑在风貌上沿袭了宋元风范。在他看来,其中最美的一座是见山楼,处理的亮点是运用爬山廊暗示山意,爬上了两层冲向水中间的楼阁。廊子的屋檐和见山楼的屋檐连在一起,令人分不出哪里是单纯的爬山廊,哪里是两层的楼阁。他用“水上最是那深情一抹”形容他最为推崇的见山楼。   三大贡献   朱宇晖说,拙政园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三点:第一,它为现代人展现了带有高古气息的园林样貌和残存着宋元风的建筑风格;第二,拙政园的中部提供了一个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则时代,即明末清初时代主要厅堂隔水面山之外的种种变化,启示后人如何在大面积的范围内运用这个典则;第三,它贡献了许多从建筑到园林中的桥梁,始终保持着和后世的纠结、造作、自我表现不同的风格。从建筑不盲目追求“嫰戗发戗”,到桥梁上贴着桥面的低矮栏杆,拙政园的建筑都遵循着非常飘逸的逻辑,透露出低调、含蓄的美。   拙政园布局灵活,道法自然,匠心独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为后人留下了价值连城的江南园林研究依据,早已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
2023-09-03 09:28:341

什么是园林艺术特征

虽由人作宛天开,博大精深任料材。画立诗凝景有尽,流长源远意无衰。三千造化此园聚,一体浓缩各处来。华夏文明真特色,自然为本畅心怀。中国园林
2023-09-03 09:28:484

园林和园林艺术的概念是什么?

园林艺术是生活环境中的一个场所,是属于人造的景观。园林的含义是十分宽广的。园林的类型,从世界的的范畴上来看,园林的主要类型有:欧洲园林,东方园林以及阿拉伯园林。 欧洲园林在世界上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欧洲园林是以法国园林为最主要的代表的,法国园林是最主要的特征是“人工美”,表达是一种高雅,华丽的氛围。 东方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园林,中国园林讲究“自然美”,表达的是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 阿拉伯园林的特点是十分重视水的利用,这是受当地的客观条件的影响。当地的园林一般都是采用以水池为中心的格局. 中国的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绘画的又一表现形式,从审美主体来说,长期受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主体本身又是经过各种成熟的艺术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交融渗透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善的艺术类别。“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美境界。西方园林中的法国有“园林是陪衬,是背景,是建筑的附属物,确实不是独立完备的艺术”(黑格尔语)。西方园林以科技为缘,将建筑自然化,表现出抽象性的人工技能之美;中国园林与绘画有缘,将建筑自然化,表现出形象的天然韵律之美。西方园林开阔坦荡,以整体对称图案美见长,中国园林则以曲径通幽,追求意境取胜,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前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境界,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是一种“独乐园”。西方园林则表现为活泼、规则、奢侈、热烈。造园中的建筑、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可以这么说中国园林基本上自然的、写意的、重想象;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直观的、重人工、重规律。
2023-09-03 09:28:591

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园林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同时,园林艺术将各种艺术熔为一炉,具有综合的形式美感。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采用楹联、匾额、碑刻等,包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物、书画题记等,有的还流传着许多为园林增添异彩的传说或典故,真可以说是将自然风景美、建筑艺术美和历史文化知识三者融为一体,处处使人感受到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
2023-09-03 09:29:091

中国园林艺术有什么特点

每个朝代 园林特点不一样。中国园林自从唐代出现了诗人画家自成一派的"诗画园林"以来,及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含着誉谓"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 中国文学与文学、绘画自古以来互为表里,彼此借鉴,交互引发,相资为用。按诗画艺术组织园林类型,划分和组合园林的形式,犹如中国画咫尺千里的山水画立轴或横幅手卷,运用散点透视,及动向透视的表现方法。它的超时空概念,正是东、西方绘画和园林艺术的基本差异。 中国山水画追求"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边走边赏边构思的民族传统的方法,表现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自由观察,集大自然之精美于方寸之中。中国山水园林犹如画幅一样,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在组织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中,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 宋代画家郭熙在画论《林泉高致》中论述:"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还有绘画理论中的"移天缩地"、"小中见大"和"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等等,中国山水画的超时空概念,融注入园林的景观空间,极大地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中国园林的布局构景,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首先立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高潮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如园林中的从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到开敞,从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又好似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高潮,然意未尽,噶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意境情趣。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便是中国园林东方民族形式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但不能机械的照搬。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自由、开放的新社会,我们设计的东西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旧社会是为封建帝王、达官贵人而设计,往往过分的满足他们的意志,追求豪华、诗情画意、文学哲理,对人的活动空间重视不够。
2023-09-03 09:29:281

中国传统的园林式庭园艺术

自然式
2023-09-03 09:29:383

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包括哪些内容

  园林艺术的审美内容    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提法,一种提法是指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另一种提法是指线条和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  一般的艺术门类都只为人们提供由艺术家创作而成的艺术美的审美内容,园林艺术的审美内容则既有艺术美,又有生活美、自然美和形式美.具有多元性(园林中的多元要素)和多样性(民族特色、历史、地域、时代性等).    一、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常常设置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雨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悦亲情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生活美环境.  园林中的生活美还体现在其清新宜人的环境、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等方面.例如:生命在于运动,华南植物园“健康之路”;以人为本,宜居环境,中山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二、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三、园林艺术中的形式美    四、园林中的艺术美    1. 造型艺术美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瀑布、喷泉、植物等都讲求造型,这一点在西方古典园林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2. 联想意境美  园林联想意境美是中国园林的特构,是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园林形式的内在因素.“望梅止渴”?生活中的联想.  “意境”一词来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种境界:只写山水之形的为“物境”,能借景生情的为“情景”,能托物言志的为“意境”.具体地讲,意境就是通过意象的深化而构成的心境意合、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主客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落花水面皆文章”,“诗情画意”是园林联想意境的表达方式.“诗情”是园林中的文学形象,能为园林传神点睛;“画意”是园林中的美术形象,可使园林赏心悦目.园林中“诗情”的表达,更多的是把山水诗词名句中的文学形象转化为园林景象,再运用楹联、匾额巧加点题,以特定的园景触发游赏者对相应诗境的联想,景由诗来,意在景外,从而大大增加了园景的容量,也给游赏者开辟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也是运用联想意境美的一个佳例.造园家通过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典型提炼和概括,使游赏者产生“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联想意境美.同时,由于园内游览路线呈环形布局,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巧妙地安排其中,好似经历着周而复始的四季循环变化,使游赏者领悟到四季的轮回、时间的永恒,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    3. 自由意象美  “意象”一词最早由公元466 ~ 496年南朝梁时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的“神思”篇中提出,是外界境物形象与主体情感相互交融所形成的充满主体情感的形象.简言之,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  到明清时代,意象理论趋于成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理论.意象具有象征性、规定性的一面,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弼)、“得其环中”(司空图);又具有含蓄性、模糊性、虚构性的一面,即“妙在含糊”(谢榛)、“渺茫多趣”(王骥德).“意”与“象”具有内在联系,不可分离,即“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王夫之).概言之,意象是既要有生动优美的形象,又要有一定哲理性的透视.
2023-09-03 09:29:491

中国古代造园艺术有哪些方面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在古老的中华文化和儒道哲学观念的孕育下,在世界园林史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体系。历代中国造园家,在师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创造了无数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园林苑囿。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意趣为目标,在根本上不同于欧洲的园林风格。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起源很早,但留存至今的园林,除了少数系宋代、元代遣构外,大量为明清两代所建。本着着重介绍了这些园林在总体布局、个体建筑、室内装修、庭园小品等方面的艺术成就。颐和园原是清朝的皇家花园和行宫。颐和园规模宏大,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原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位于海淀区,距城约15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宏丽、完好的大型皇家宫苑。占地290万平方米,水陆面积约为三比一。金贞元年完颜亮设行宫,明时皇室改建称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修建后称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称颐和园,作为避暑娱乐场所。全院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份组成,占地约290公顷。总计三个活动区域。主要景物如佛香阁、德和院大戏楼、排云殿等,均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其园林布局,集我国造院艺术之大成,特别是借西山、玉泉山群之景,扩展空间艺术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典范。园内山清水秀,廊回阁耸,金碧辉煌,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慈禧、光绪等人常在园内处理政务,园内至今留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辛亥革命后,于1914年开放,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49年后,经不断修葺,面貌一新。全园拥有殿宇3000余间,重要文物名胜有仁寿殿、玉澜堂、德和园戏楼、绘画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画中游、铜亭、铜牛、十七孔桥,及后山苏州街、谐趣园等。古典公园更加美丽,“博物馆公园”驰名中外。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早在元明时一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该园原名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更名清漪园,咸丰十年(公元l860年)与圆明园同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祥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等其他银两,在清漪园废墟上重新修建并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更至今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根据袁世凯与清廷签定的《优待清室条件)),颐和园仍由清室内务府管理。1914年,作为溥仪的私产该园首次售票开放供游人游览。颐和园园区主要由北部的万寿山和南部的昆明湖组成,总占地近300公顷其中水面占3/4。该园因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1998年12月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的崇高评价荣列《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万寿山元代叫瓮山因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神宗朱栩钧乳母圣夫人罗氏出资在瓮山南坡的中央邵位因地制宜兴建圆静寺。乾隆十六年适逢皇太后钮枯禄氏六十整寿,一向标榜‘"孝治天下“的弘历为庆祝母后寿辰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选择瓮山圆静寺旧址兴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同年3月13日发布上谕改瓮山名为万寿山山上的佛香阁为全园的最高处,内供有铜铸佛像昔为朔望喇嘛捧经之所。昆明湖元代叫瓮山泊俗称七里泊或大泊湖明代改称西湖。其水源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困后来水系工程的需要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加疏浚,并于乾隆十五年弘历在易名万寿山的同一份上谕中正式宣布易西湖之名为昆明湖至今。湖上点缀着园中著名的景点十七孔桥和玉带桥。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
2023-09-03 09:30:101

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包括哪些内容

论文发表,上九品论文网~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应该分开中西来分析:1.中国园林艺术:又不是单纯的描摹自然,而是要在对自然进行选择和加工中,融入人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将自然美提升为意境美。诗文入景是中国园林意境创造的独特手法。所以,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园林美学的核心思想。计成论造园之道,既讲客观自然条件,又讲主观设计精妙;既讲选景、造景、借景,又讲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既强调天然之趣,又推崇神游之乐。所谓“因借无由,触情俱是”,“物情所逗,目寄心期”,“触景生奇,含情多致”,等等,就是对园林意境美的创造及其与自然美相统一关系所作的精辟概括。2.西方园林艺术:西方艺术家永恒不变的审美追求。在园林艺术创造中,尤为如此。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西方园林是用建筑艺术的秩序安排,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的方式来安排自然事物。也就是说,要用形式美的法则改造自然事物,以创造园林形式美为目的。他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他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这就是人工美和形式美结合的典型成果。3.总之从审美上看,西方园林艺术的本质特点是人工美与形式美的结合;而中国园林艺术的本质特点和精髓在于自然美与意境美的统一。
2023-09-03 09:30:211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

在欧洲古典园林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巨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他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影响更为深远,在欧洲园林设计中,依旧可以在许多地方找到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痕迹。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就是它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巴洛克艺术号称师法自然,园林却更加人工化了,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因此说,意大利花园的美就在于它所有要素本身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协调,总构图的明晰和匀称。这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写意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别。法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7世纪60年代,法国宏大的规则式园林逐渐取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开始盛行于欧洲大陆。通常所说的法国造园艺术指的是17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它的代表人物是昂德雷·勒瑙特亥,代表作品是孚一勒一维贡和凡尔塞的园林。 法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时间正好与拉辛和莫里哀的戏剧,普桑和勒勃亨的绘画,勒伏和孟莎的建筑同时。它们的精神完全一致,那就是古典主义的精神。古典主义文化的基本特色是“伟大风格”。这个时期的法国园林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1)面积非常大意大利的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塞园林竟有670ha,轴线有3000m长。(2)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宫殿或者府邸统率一切,往往在整个地段的最高处,前面有笔直的林荫道通向城市,后面紧挨着它的是花园,花园外围是密密匝匝无边无际的林园,府邸的轴线贯穿花园和林园,是整个构园的中枢,在中轴线两侧,跟府邸的立面形式呼应,对称地布置次级轴线,它们和几条横轴线构成园林布局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3)花园的主轴线大大加强它已不再是意大利花园里那种单纯的几何对称轴线,而成了突出的艺术中心。最华丽的植坛,最辉煌的喷泉,最精彩的雕像,最壮观的台阶,一切好东西都首先集中在轴线上或者靠在它的两侧。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一方面是因为园林大了,没有艺术中心就显得散漫,另一方面,它反映着绝对君权的政治理想,构园也要分清主从,像众星拱月一般。 欧洲的造园艺术,有过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从16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意大利领导潮流;从17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法国领导潮流;从18世纪中叶起,领导潮流的就是英国。英国造园艺术可以说是西方艺术中的一个例外。英国早期园林艺术,也受到了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影响,但由于唯理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文化在英国的根子比较浅,英国人更崇尚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所以,造园上,他们怀疑先验的几何比例的决定性作用。进入18世纪,英国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有意模仿克洛德和罗莎的风景画。到了18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叫做自然风致园。全英国的园林都改变了面貌,几何式的格局没有了,再也不搞笔直的林荫道、绿色雕刻、图案式植坛、平台和修筑得整整齐齐的池子了。花园就是一片天然牧场的样子,以草地为主,生长着自然形态的老树,有曲折的小河和池塘。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渐渐兴起,在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下,英国造园家不满足于自然风致园的过于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层次、更浓郁的诗情画意,对原来的牧场景色加工多了一些,自然风致园发展成为图画式园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气质,有些园林甚至保存或制造废墟、荒坟、残垒、断碣等,以造成强烈的伤感气氛和时光流逝的悲剧性。
2023-09-03 09:30:291

西方园林的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历史渊源及园林特色是什么

这不是周三选修课留的作业么…=_=
2023-09-03 09:30:553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七章考点:古代园林之造园艺术

【 #导游证考试# 导语】2018年导游证考试备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为了各位考友能够更好地复习应战, 为大家带来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七章考点:古代园林之造园艺术,希望能对各位的备考有帮助。   第二节中国古代园林之造园艺术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崤,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了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艮岳是历规模、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代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洞壑,乃至于可仿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渺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矶头、矶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   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为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菰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印象。   二为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为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狼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蜡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瑕,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 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动物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最早的苑囿中,以动物作为观赏、娱乐对象。魏晋南北朝园林中有众多鸟禽,使之成为园林山水景观的天然点缀。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中养鹿放鹤,以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宋徽宗所建艮岳,集天下珍禽异兽数以万计,经过训练的鸟兽,在徽宗驾到时,能乖巧地排立在仪仗队里。明清时园中有白鹤、鸳鸯、金鱼,还有天然鸟蝉等。园中动物可以观赏娱乐,可以隐喻长寿,也可以借以大和涤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五、建筑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人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舫、亭、廊、桥、墙等。   (一)厅堂   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计成《园冶》)厅堂的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致。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池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幻无穷。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筑平台,如北京园林大多临水筑台、台后建堂。这成为明清时代构园的传统手法,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的涵碧山房、狮子林的荷花厅、怡园的鸳鸯厅等,都采用此法布置厅堂。   (二)楼阁   是园林中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它们不仅体量较大,而且造型丰富,是园林中的重要点景建筑。楼阁可用来观赏风景、储藏书画,还可供佛。例如,宁波的天一阁和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阁,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平座,以便眺望观景。   (三)书房馆斋   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大型的馆,如留园的五峰仙馆、林泉耆石馆,实际上是主厅堂。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路线。建筑式样较简朴,常附以小院,植芭蕉、梧桐等树木花卉,以创造一种清静、淡泊的情趣。   (四)榭   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没窗扇,以供人们游憩、眺望。水榭则要三面临水。   (五)轩   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   (六)舫   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方和岭南园林常在园中造舫,如南京煦园不系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是舫中佼佼者。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体量上模仿船头、船舱的形式,便于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   (七)亭   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汉代许慎《说文》:“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可眺望,可观赏,可休息,可娱乐。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或立山巅,或枕清流,或临涧壑,或傍岩壁,或处平野,或藏幽林,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在建筑艺术上,亭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民族形式的精华。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矩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檐亭、重檐亭、攒尖亭、盝顶亭、歇山亭,攒尖高耸,檐宇如飞,形象十分生动而空灵。按所处位置分,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凡有佳景处都可建亭,画龙点睛,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即使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气和活力。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拙政园中的松风亭、嘉实亭都是的亭。   (八)路与廊   路和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蜿蜒曲折也好,高低起伏也好;曲折如游龙也好,高下如长虹也好,是一种生动活泼颇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廊既可在交通上连通自如,将园林串通一气;又可让游人移步换景,仔细品味周围景色。廊既可使游人于烈日之下免受暴晒之苦,又可使游人于风雨之中不遭吹淋之罪,在酷暑风雨之时,仍然可以观赏不同季节和气象时的园林美。廊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双面空廊、单廊和复廊。其中双面空廊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墙,在阆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单廊一侧为列柱,一侧为实墙,可观赏一边景物,还有一边通常有碑石,还可以欣赏书法字画,领略历史文化。复廊是两条单廊的复合,于中间分隔墙上开设众多花窗,两边可对视成景,既移步换形增添景色,又扩大了园林的空间。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最负盛名。   (九)桥   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有石制的,有竹制的,有木质的,十分富有民族特色。它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同时过了一桥又一桥,也颇增游客游兴。特别是南方园林和岭南类型园林,由于多湖泊河川,桥也较多。   (十)园墙   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蜿蜒起伏,犹如长龙围院,颇有气派。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有五条龙墙,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漏窗、洞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比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漏窗的形式有方、横长、圆、六角形,等等。窗的花纹图案灵活多样,有几何形和自然形两种。园林中的院墙和走廊、亭榭等建筑物的墙上往往有不装门扇的门孔和不装窗扇的窗孔,分别称洞门和空窗。洞门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风外,在园林艺术上又常作为取景的画框,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动的画面。   六、匾额、楹联与刻石   每个园林建成后,园主总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据园主的立意和园林的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匾额题词、楹联诗文及刻石。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楣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2023-09-03 09:31:041

中国园林艺术最高境界事?

苏州园林 世界园林之母 常州 无锡等地也有不错的园林艺术
2023-09-03 09:31:1710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

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18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园林,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成了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三大体系。 西亚的造园活动是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的,影响到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班牙以及阿拉伯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西亚与北非气候干燥,干旱和沙漠的环境使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园里经营一小块绿洲。在他们的心目中,水和绿荫显得特别珍贵,认为“天国乐园”(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美妙的乐声在庙堂里回荡。因此阿拉伯人习惯用篱或墙围成方直平面的庭园,便于把自然和人为的界限划清。园内布置成“田”字形,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并将轴线建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后来水的作用又得到不断的发挥,由单一的中心水池,演变为各种明渠暗沟与喷泉,并相互联系。这种水法的运用,后来又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园林。 古希腊于公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在原有的果树蔬菜园里引种栽培了许多波斯的名花异卉,终于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艺术被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希腊的柱廊园发展成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方式,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绿篱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以往的蔬菜园及城堡里的小块绿地变成了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园内一切都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正,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充分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重台叠馆的建筑和中轴线是全园的主体和轴心,结合山势,从山上引水下山,用于纳凉。而且还建有雕像装饰的喷泉池沼,随阶降泻的叠瀑等。 巴黎凡尔赛宫苑是举世公认的欧洲古典园林杰作 。 园林总面积广达1500公顷.相当于当时巴黎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园的中轴线长达3千米,与地处高坡长达400米的宫殿主楼垂直相交。中轴的前半段为十字形水渠,两侧是星罗棋布的花坛、喷泉、池沼、雕像。园周不设围墙,使园内绿化与园外的田野连成一片,而园内一系列对景安排都与中轴线严格对称。凡尔赛宫苑是路易十四称霸全欧后于1661年始建的,历时百年之久,消耗全国赋税的十分之六。壮丽的凡尔赛宫苑无处不体现主权的至高无上,但也充分展示了法兰西园林简洁豪放的独特风格。 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截然不同。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而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
2023-09-03 09:32:564

比较东西方园林的主要差异

东方园林讲究自然美,西方园林讲究几何美!
2023-09-03 09:33:243

中国园林的起源史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及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理论,以及创作实践的影响所及,不仅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而且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也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园林被誉为世界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自唐、宋始,我国的造园技术传入日本、朝鲜等国。明末计成的造园理论专著—《园冶》流入日本,抄本题名为《夺天工》,至今日本许多园林建筑的题名都还沿用古典汉语。特别是在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61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而使杭州的园林艺术名扬海外。今天,它更是世界旅游者友心中向往的游览胜地。在18世纪,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由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61康伯介绍到英国,使当时的英国一度出现了“自然热”。清初英国传教士李明所著《中国现势新志》一书,对我国园林艺术也有所介绍。后来英国人钱伯斯到广州,看了我国的园林艺术,回英国后著《东方园林论述》。由于人们对中国园林艺术的逐步了解,英国造园家开始对规则式园林布局原则感到单调无变化。从而,东方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随之发展。如1730年在伦敦郊外所建的植物园,即今天的英国皇家植物园,其设计意境除模仿中国园林的自然式布局外,还大量采用了中国式的宝塔和桥等园林建筑的艺术形式。在法国不仅出现“英华园庭”一词,而且仅巴黎一地,就建有中国式风景园林约二十处。从此以后,中国的园林艺术在欧洲广为传播。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和创作实践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建设势必要充分反映劳动人民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为使人们有优美的休养、休息以及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就必然要进行园林建设。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的开发与建设也将随之兴旺发达起来,自然风景资源的开发也必将加快步伐。如何借鉴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经验,就要进行总结,汲取其精华,为我们今天的新型园林建设服务。园林分类:按照占有者身份,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之分。前者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后者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按照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三类。北方园林:因为地狱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为大多是古都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又因为气候局限,所以风格粗犷大多集中在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其以北京为代表。江南园林;南方人口密集,所以园林地域面积小,又因为河糊、常绿树较多,所以比较细腻精美。特点就是淡雅朴素、曲折深幽、明媚秀丽,但是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这类代表多集中在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岭南园林:因为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较好。其明显特征是具有亚热带风光,建筑物都比较高而宽。著名的如广东的顺德清晖园、东莞的可园和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2023-09-03 09:33:351

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堪称绝艺,是典型中国个性、中国风韵、中国气派的艺术瑰宝。其美学风格是与诗词书画相结合,追求诗情画意。“山水横拖千里外”“衔山抱水建来精”,园艺家将自然界美丽的真山水复制变形移植到一个有限的园林空间内,营造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如在画中,“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使之非常适宜游赏、休憩、感怀、居住。如果说北京皇家园林、苏州园林代表了古代实体园林的最高成就,那么《红楼梦》中大观园则代表了文学作品中虚拟园林的最高成就。 大观园在宁府会芳园原址上加以扩建,接入荣府东院贾赦的旧花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体现了因地制宜、节能环保、崇尚节俭的造园理念。不只为了省事,更关乎体统。依照形而上的图式,这个选址象征大观园生存在宁、荣二府的夹缝中,与宁、荣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宁府的宗祠、荣府的荣禧堂、大观园的省亲正殿分别是它们的标志性建筑。天香楼和梨香院有没有在大观园内呢?16回交代划入大观园内的会芳园原有楼阁尽被拆除。而天香楼未拆,75回贾珍于此召集子弟习射聚赌,证天香楼仍留在宁府。30回“那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都放了学,进园来各处顽耍”,36回宝玉去梨香院探访龄官时要“着意出角门”,59回春燕称梨香院为“外头”,皆可证梨香院在大观园外。23回黛玉闻曲,“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证梨香院与大观园仅一墙之隔。天香楼、梨香院分别是宁府西院、荣府东北边界地带的地标性建筑,各在两个方位上与大观园接壤,构成大观园的“借景”,23回闻曲即是一例。计成《园冶》:“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古典园林不可无水,惟其有了水,园林才能活起来、动起来,水带给园林以灵气。“会芳园本是从北墙角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16回)因这一股活水,大观园生机勃勃。沁芳闸之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宝黛读《西厢》、黛玉葬花就在这附近。蓼汀花溆港洞预备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遂又引出40回凤姐撑船一幅美图。潇湘馆以翠竹、梨花、芭蕉、泉水为主题,藕香榭、紫菱洲、凹晶馆也是十分别致的水景。古典园林山水相依。大观园入园第一景曲径通幽,即有山有水。凸碧山庄特为赏月而设,构造出“山高月小”的景致。怡红院“点衬几块山石”,仅作院中小景。园内主要房舍都在山怀之中,重中之重是蘅芜院,“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蘅芜院以山石、蔓草为主题,大主山象征贾府祖脉,院门内“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得灵巧、分隔之趣。大观园花木布置也颇具匠心。从稻香村至蓼汀花溆,一条花木长廊曲折蜿蜒,姿态各异,色彩斑斓,香飘四溢,如在画中。稻香村几百株杏花,外面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编就两溜青篱,彩化运用得宜。蓼汀花溆花木与水岸搭配,桃红柳绿,杏花红白相间,色彩缤纷,春意盎然,十分洁净。蘅芜院的花草种植取意于《楚辞》《文选》等古典名作。省亲正殿的青松点景凝重,象征家业长青,兴旺发达,玉兰象征报恩,皆从应制而来。潇湘馆千百竿翠竹,象征黛玉还泪和她的诗意人生,后园梨花白,芭蕉绿,得清幽之境。怡红院门外,一派碧桃夹道、竹花作门的美景,颇有层次感,院内植芭蕉、海棠,为红香绿玉、怡红快绿之点睛。有花木必有禽鸟,后文补出怡红院的仙鹤、潇湘馆的鹦哥,别有一番情趣。 大观园开门见山,用来隔挡园内所有之景,以营造曲径通幽的意境,此为“隔法”。翠嶂、墙垣、竹篱、花障等在构图上都有空间分隔之效,能激发游兴,渐入佳境。沁芳亭水岸“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此为“隐法”。园林建筑最忌过露,凸出于花木山水之外,则成败笔。大观园“隐法”运用巧妙,如潇湘馆隐于翠竹中,稻香村隐于杏林中,怡红院隐于碧桃花径深处。沁芳亭建于桥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造园理念,挽留游人静观。然后“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则为动观。沁芳亭上,仰观飞楼,俯见清溪,总揽一园美景,得俯仰之趣。园林构图的要领在于天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得自然之理、自然之气,潇湘馆就是这样的成功范例。稻香村“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反衬了蘅芜院山景和潇湘馆水景之美。稻香村的缺陷只有行家能鉴别,而普通游人如贾政及众位清客就看不出来。然后宝玉题额“杏帘在望”,题名“稻香村”,将游者的注意力引向景点的远观和稻香味,从而弥补了稻香村工程在近观上的缺陷。 古典园林建筑体式主要有亭台轩榭、厅殿楼阁、游廊房舍等,少数园林还建塔。大观园建筑有三重立意:作为省亲别墅,正殿必须应制、颂圣,依照皇家园林的规制来建造;作为清净女儿之境,又要充分汲取江南小巧别致诗情画意的私家园林艺术精华;作为园中园,园内的各个建筑单元又要反映主人的性情志趣。大观园内的园中园除了可供居住、休憩外,还能起兴,如潇湘馆让贾政感慨“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宝玉题曰“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稻香村引起贾政“归农之意”;蘅芜院让贾政想到“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香矣”,宝玉题曰“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江南园林别致优雅,多诗情画意;北京园林则注重气派,铺张富贵壮美。大观园内的主要建筑都呈现“粉墙黛瓦”的江南风格,只有省亲正殿具有典型的“红墙碧瓦”的北京风格,极尽富丽堂皇,与省亲别墅的建筑功能相合。 品题的要领是用简洁而优美的诗化语言对自然山水、园林景点、人物品行等进行品评。中国所有名胜古迹,几乎都有诗词书法题刻作点缀,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立意:“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贾政称之为“怡情悦性文章”。此次宝玉首次显露了在园林、建筑、诗词、书画上的创作及鉴赏才能。如蓼汀花溆、蘅芷清芬、沁芳闸、红香绿玉等匾额清新悦目,所作对联亦多警句:“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题额中又穿插了议论:曲径通幽,入园第一小景,宜述旧、刻古、大方;沁芳亭,游程小憩之景,宜新雅、应制;潇湘馆,第一处行幸之所,宜拟古、颂圣。大观园与小说叙事完美融合,富于生活气息和生命血肉。大观园之所以魅力无穷,除了园林美学的运用自如以外,更因它有人物、有故事、有情境。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妙玉斟茶、湘云醉眠、刘姥姥游园等画面,都采用写景、抒情、叙事结合的手法,使情节更加动人,景色更加旖旎,满纸诗情画意,以致斯园、斯景、斯人、斯事、斯情,永远都说不完赏不尽。这是西方机械化文学和园林艺术无法比拟的。 周汝昌因见北京恭王府萃锦园有天香庭院,便索隐其为大观园原型。其实,“天香”在古代是流行词汇,无论恭王府天香庭院还是禹之鼎《天香满园图》,《红楼梦》都与它们无必然联系。恭王府是和珅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至五十三年(1788)新建的府邸,后又经恭亲王奕欣大规模改扩建,曹雪芹无从寓目。反过来说恭王府及萃锦园的设计建造学习了《红楼梦》的大观园还差不多。南京随园故址在先不过是一块荒地,至隋赫德始建园林,后又遭荒弃。乾隆年间的随园乃是袁枚新建,曹雪芹同样无从寓目。因此,随园和恭王府花园皆非大观园原型。不可否认,曹雪芹生活过的南京、扬州、苏州、北京四处故园,以及游览过的江南私家园林,北京皇家、王府园林,都给他创作大观园带来灵感。但我们不能将任何一座实体园林坐实为大观园原型。大观园既传承了明清实体园林的艺术精华,又打破了实体的限制,在文学的虚拟世界里自由驰骋,颇多创新,所以无原型可寻。 大观园总题-元春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旷性怡情-迎春园成景物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万象争辉-探春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多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文章造化-惜春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文采风流-李纨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凝晖钟瑞-宝钗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世外仙源-黛玉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有凤来仪(潇湘馆)-宝玉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蘅芷清芬(蘅芜院)-宝玉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怡红快绿(怡红院)-宝玉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杏帘在望(稻香村)-黛玉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怡红院——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的贾宝玉的住所,是顽石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匾额:宝玉原题“红香绿玉”,元春改为“怡红快绿”。潇湘馆——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匾额:有凤来仪。蘅芜苑——“苑”,帝王之院囿。而大观园这座以“苑”命名的院落,则是以各种香草仙藤而著称,是薛宝钗的住所。曹雪芹取之名谐音唤作:恒无怨,是指宝钗“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的法爱精神。匾额:蘅芷清芬。稻香村——李纨青春守寡的住所,是一处山野田园风光的院落。匾额:“杏帘在望”。秋爽斋——“斋”,书房也。斋较堂,惟气藏而收敛,盖藏修秘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是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暖香坞(蓼风轩)——“坞”是位于地势凹陷处的建筑,“轩”指位于地势高敞处的建筑,一般认为是贾惜春的住处。书中提到贾惜春的住处共有三处,且各不同(见于第23回蓼风轩、第37回藕香榭和第50回暖香坞)。缀锦楼(紫菱洲)——重屋曰“楼”,紫菱洲为缀锦楼所处的位置,为贾迎春在园中的住处。栊翠庵——妙玉在园中的修行处,是一所园林中点景的尼姑庵。匾额:苦海慈航。省亲别墅——此地是贾元春省亲时接受朝觐和驻跸的场所。芦雪庵——大观园中一处具有田园风光的建筑群,临水而建,是一处水边的农舍,推窗就可垂钓。曾经宝玉和湘云在此大嚼鹿肉。(详细可见《红楼梦》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滴翠亭——潇湘馆附近的一处水中之亭,四面俱是游廊回桥。曾经薛宝钗在此扑过彩蝶。(详细可见《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藕香榭——由水榭、水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组成的观景建筑群,四面荷花盛开。嘉萌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为一组赏月祭月的建筑,其中嘉萌堂位于山角之下,是“祭月”的场所。凸碧山庄位于山脊之上,用于登高赏月,凹晶溪馆则是凸碧山庄的退居,是临水赏月之所。曾经湘云与黛玉在此联诗,展现了女性的诗词之美。(详细可见《红楼梦》第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红香圃、牡丹亭、榆萌堂、蔷薇院、芭蕉坞——均为西部景观建筑。其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是芍药栏红香圃中三间小敞厅;榆萌堂是西部花园景区中的一处厅堂,比较凉爽;牡丹亭取材于古典传奇爱情故事《牡丹亭》意境;蔷薇院是开满蔷薇的庭院;芭蕉坞是种植芭蕉的院落。
2023-09-03 09:33:451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素有“”的美称,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格,是融建筑、雕塑、绘

1.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据历史记载,岭南园林始风于南越帝赵陀(?——前137年),效仿秦皇宫室园囿,在越都番禺(今广州)大举兴宫筑苑。现存的九曜园,其前身就是仙湖遗迹,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但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3.北方园林又称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南方园林又称私家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中国最早出现的园林是北方的皇家园林,它是宫殿和苑囿[25]相结合的帝王宫苑,皇帝除在园内游乐外,还可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召见大臣等,是一个多功能的处所;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平面布局较为严整;建筑壮丽豪华,色彩鲜艳强烈,风格上显得雍容华贵[26];博采众家之长,荟萃[27]天下美景于一地。皇家园林主要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公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承德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它依据自然山水而建,在雄浑的山川之中点缀宫殿、轩、榭、寺庙,别具风格。颐和园中的建筑金碧辉煌,精美别致,如万寿山佛香阁巍峨耸立,高达41米,是全国现存最高的楼阁;红色木框门窗,配以黄琉璃瓦绿剪边的攒尖顶[28],光彩夺目。山前湖岸的木构长廊全长728米,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内绘花卉、人物、故事画八千多幅,堪称"艺术画廊",1990年被收入英国《吉尼斯世界大全》。园内昆明湖东的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北京古桥中最大的一座。如此宏大壮观的规模、灿烂多彩的建筑也只能在皇家园林中见到。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汇集无数名园胜景,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建造各种景区达140多处,并有仿瑞士、法国宫殿园林的中西合璧建筑,有天下奇?quot;人间天堂"的美称。可惜被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化为灰烬。 天天苗木网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相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以上 4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筑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庙,就同时包含有宫室型、住宅型和园林型3种类型, 帝王陵墓则包括有纪念型和宫室型两种。
2023-09-03 09:34:211

园林建筑的意境与诗词绘画的关系

仙境 胡秉言 红花绿草满园栽, 风送花香蝶自来。 曲径闲幽宁静雅, 身居愉悦赛仙哉。
2023-09-03 09:34:322

中国明清时期的园林主要成就的概括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时期,此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多与离宫相结合,建于郊外,少数设在城内的规模也都很宏大。其总体布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有的则是靠人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宏伟浑厚、色彩丰富、豪华富丽。并且其园林艺术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学艺术成了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所建之园处处有画景,处处有画意。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明清时期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这种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利用西山泉水制造水景;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相映形成主景;、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山林景色见长以及故宫中的乾隆御花园,还有众多的私家园林,如有着悠久人文传统的江南的拙政园(建园明正德年间),中部总体以开放的水景为主,建筑景观为辅;网师园(最早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园内建筑稀少,但主次分明、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内有景;无锡寄畅园(建于明正德年间),西靠惠山,东南有锡山,泉水充沛,自然环境优美;江苏的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2023-09-03 09:34:431

中国园林几个历史阶段的园林艺术特色是哪些

发展阶段: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期——成熟后期——新兴期一)园林生成期——商、周、秦、汉最早的园林形式囿,里面主要建筑为台,雏形是囿与台的结合。囿起源于狩猎,兼有游的功能。台可以观天象,赏风景。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如周文王“灵囿”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特点(利用自然)(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西汉时候的建章宫。二)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园林规模由小入大,由神异色彩转为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三)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奠定于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皇家气派已经形成。园林规模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布局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
2023-09-03 09:34:541

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其特征可作如下阐明:园林是一个真实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随着时间而演替变化。这种时序的变化,园林上称“季相”变化;朝暮的变化,称“时相”变化;阴晴风雨霜雪烟云的变化,称“气象”变化;有生命植物的变化,称“龄相”变化;还有物候变化等。这些都使产生意境的条件随之不断变化。在意境的变化中,要以最佳状态而又有一定出现频率的情景为意境主题。最佳状态的出现是短暂的,但又是不朽的,即《园冶》中所谓“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是充分发挥其感染力的最佳状态。这些主题意境最佳状态的出现,从时间来说虽然短暂,但受到千秋赞赏。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2023-09-03 09:35:067

中国园林艺术有哪些特点

每个朝代 园林特点不一样。中国园林自从唐代出现了诗人画家自成一派的"诗画园林"以来,及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含着誉谓"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 中国文学与文学、绘画自古以来互为表里,彼此借鉴,交互引发,相资为用。按诗画艺术组织园林类型,划分和组合园林的形式,犹如中国画咫尺千里的山水画立轴或横幅手卷,运用散点透视,及动向透视的表现方法。它的超时空概念,正是东、西方绘画和园林艺术的基本差异。 中国山水画追求"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边走边赏边构思的民族传统的方法,表现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自由观察,集大自然之精美于方寸之中。中国山水园林犹如画幅一样,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在组织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中,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 宋代画家郭熙在画论《林泉高致》中论述:"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还有绘画理论中的"移天缩地"、"小中见大"和"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等等,中国山水画的超时空概念,融注入园林的景观空间,极大地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中国园林的布局构景,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首先立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高潮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如园林中的从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到开敞,从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又好似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高潮,然意未尽,噶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意境情趣。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便是中国园林东方民族形式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但不能机械的照搬。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自由、开放的新社会,我们设计的东西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旧社会是为封建帝王、达官贵人而设计,往往过分的满足他们的意志,追求豪华、诗情画意、文学哲理,对人的活动空间重视不够。
2023-09-03 09:35:311

中国的园林艺术简要评析(1500~2000字)

这么多啊,你去威客悬赏吧,50块搞定
2023-09-03 09:35:432

东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脉络及艺术特色

应当看到,东西方园林艺术是互补的,各有所长而难有借鉴。如西班牙庭园深受伊斯兰园林风格的影响,其布局大多是:以建筑围成方形庭园,建筑物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庭园内外有树林。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开始接受中国造园思想。《大百科全书·英国自然风景园》介绍: 查理二世的外交官W·坦普尔于1685年在题为《论伊壁鸠鲁式的园林》中说完全不规则的中 国园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园林更美。1757年、1772年,英国园林师W·钱伯斯出版了《中国 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等著作,他把在中国亲眼见到的园林介绍给英国,主张在英 国园林中引入中国情调的建筑小品。 中国园林对法国园林也有影响。据说,法国巴黎有20多处仿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1670 年,在凡尔赛建造的蓝白瓷宫,就仿效了南京的琉璃塔。18世纪,法国人从传教士寄自中国 的报告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造园艺术。1774年,在凡尔赛园林建成了小特里阿农花园,该 园掇山叠石,修建亭阁,追求天然野趣,被称为中国式园林。 西方最早的动物园是在公元1752年奥地利兴建的,它比中国商纣王、周文王时的苑囿要晚 近3000年。 西方在园林学理论方面自有其系统性和深度,在严密规划方面更有其特色。特别是近代以来大力推广公共园林,这比东方要突出。20世纪以来,西方人又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国家公 园运作方式等,走在了东方人前面。 中国园林,在明清时代已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长江流域的园林有西洋化倾向。如扬州净香园的怡性堂陈设兼有中西韵味。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描述说:怡性堂“右靠山用文楠雕 密箐,上筑仙楼,陈设木榻,刻香檀为飞廉、花槛、瓦木阶砌之类;左靠山仿西洋人制法, 前设栏 ,构深屋,望之如数什千层,一施一折,目炫足惧,惟闻钟声,令人依声而转,盖室之中设自鸣钟,屋一折,则钟一鸣,关捩与相应。外画山河海屿、海洋道路,对面设影灯 ,用玻璃镜取屋内所画影,上开天窗盈尺,令天光云影想摩荡,兼以日月之光射之,晶耀绝 伦。”由此可知,怡性堂已采用了声学、光学之类的设施,并且接受了西方的建筑技巧,堪 称中西合璧。此外,《清稗类钞·园林类》记载的韬园、 虹园都陈设了“洋物”,并有西 式景点。 晚清,贵州遵义人黎庶昌出使欧洲,写了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文章,《卜来敦记》就叙述了英国海滨城市卜来敦的园林,他说卜来敦是欧洲胜景,距伦敦南160余里,其地“后带冈 岭,前则石岸斩然。好事者凿岸为巨厦,养鱼其间,注以原泉,涵以玻璃,四洲之物,奇奇怪怪,无不毕致。又架木为长桥,斗入海中数百丈,使游者得以扳授凭眺。桥尽处有作乐亭 。 余则浅草平沙,绿窗华屋,与水光掩映,逶逦一碧而已。……邦人士女联袂娱游,衣裙集 袭,都丽如云,时或一二小艇,棹漾于空碧之中……飘飘乎有遗世之意矣。”此文作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1年),其时欧洲人的滨海园林旅游已开发得很有规模了,而中国却尚未列于 规划,可见中国在这方面与西方相比是有差距的。 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园中的山水布置与庭院设计都是中国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楼阁却是西方式的。圆明园虽被八国联军 毁了,但从残柱断梁却可以看到西方的纹饰图案,如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等都是西式建筑。 晚清,随着租界的出现,西方文化加强了对中国的渗透,长江流域出现了一些模仿西式风格的园林。如上海在1868年修建了外滩公园,1900年修建了虹口公园,1914年修建了兆丰公 园,这些公园都具有英国园林风格。上海的汇山公园部分景点受荷兰影响。上海的凡尔登公 园、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法国勒诺特尔风格。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 长江流域在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公共园林,如无锡在1906年建了城中公园,成都在1910年 建了少城公园,南京在1911年建了玄武湖公园,四川在1924年建了西山公园,重庆在1926年 建了中央公园,上海在1927年建了文庙公园。这些公园都汲取了西方园林所长,从平面布局 、景点设置上明显地西化。 从晚清到民国年间,私人园林也在西化。如无锡的梅园(荣德生1912年建)、蠡园(王禹卿1 927年建)都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园林。一些官僚、买办、商人、文士受西方思想影响最快,他 们的宅园几乎无不西化。 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 扬迭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油画,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山水画,中国园林比西方园 林更加自然化
2023-09-03 09:35:551

古代园林艺术的构成包含哪些方面?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 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 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 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 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 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静、因与借、真与假、有 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 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 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 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 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 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 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 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 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啊娜垂岸,桃花数弹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 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 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2023-09-03 09:36:081

什么叫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艺术为主体。
2023-09-03 09:36:331

什么是园林艺术?求解答

园林艺术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建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通过园林技术的运用,以花草树木、景观树、景观石、地势运用、艺术设计等手法,表现的自然形象,所反映的直观映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通俗点说,就是在设计庭院时规划草木、山石等的布局,使其美观。在大学的专业里头,园林专业是学这个的;另有园艺专业,则主要是学蔬菜、果树之类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的。
2023-09-03 09:36:443

园林艺术和园林设计的区别,是什么?

答:前者已经设计并且完成,后者在设计阶段。
2023-09-03 09:37:135

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立意、情趣、动态序列及选景手法上的共同之处,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的6个艺术特点,并从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诗情画意的人文审美角度来看,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满足某些功利目的的同时,具有宝贵艺术价值。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她那出神入化的造园风格,曾让世人叹为观止。从观赏、总结和实践出发,我们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构景要素,通过巧妙绝笔的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构思新颖,让人们觉得有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效果。一、 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樟、兰、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文人的意趣。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脉。在园林艺术中,纯粹的人为景观亭台楼阁,虽然对追求“人化自然”的园林来说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体景区中还是可以成为主景的。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榭、楼、斋、亭、舫、阁、馆、廊、厅、堂、殿和轩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物,其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随园景主题需要而随机应变。这就要求:造型轻巧淡推不求瑰玮庄严,装修精致灵动不求富丽华瞻,空间开敞流通不求封闭森严。另外色彩和质感对于园林来说也是重要的。红色热烈,蓝色沉静,金色华贵,白色洁净,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调。造园者为了模仿自然,体现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态。质感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温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朴;另有一种则来自对材料的处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犷,打磨得光洁就文雅华贵。不同的质感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感在园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树木中均有所表现。可见,质感和色彩,再加上体量和线条,和轮廓、比例、尺度一起,构成了园林造型的艺术要素。二、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加工而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灵感。三、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说明书。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再如拙政园西部的扇面亭,仅一几两椅,却凭借宋代大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在感受诗人孤独心境的同时,会萌生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四、 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动态序列布局,使园林空间成为连续序列的写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之妙当列它园林之首,无论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区,至清风馆,曲楼到中部山池;或从园门曲折而入,过曲楼经五峰仙馆而进东园,其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皆形成有节奏的空间联系,有起有落,犹如一幅高雅的画卷,百看不厌。五、以情写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造园如作诗文,其风格往往寄托园主的感情、意愿或理想。如苏州耦园的“耦”字,即表达了夫妻双双一同归田隐居,共同耕种的意思。但“耦园”的意境却不在“归田”,而是意寓夫妻真挚诚笃的爱情。又如苏州的网师园,以渔隐为主题,选择湖泊型水体,衬托以山林为背景构成的湖山景象,恰与渔隐的主题思想和情趣相统一。这种景象的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也体现所谓情景交融的意境,给人以一个完整的印象和耐人寻味的深度,使得审美的情趣跳入更高的境界。六、南北园林,互为融合,和谐统一。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融合,达到华丽与素雅,粗犷与文静,庄重与随和,严肃与活泼的和谐统一。清代宫苑造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将全园分成若干景区。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成为清苑造景的创作蓝本。例如承德避暑山庄有三十六景,静明园有三十六景,圆明园有四十景。每一景点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意境和情趣。这种艺术手法实际上取法于西湖十八景等风景名胜区的传统。再就园内建筑群景点来说,受江南园林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如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金山亭和烟雨亭分别模仿于镇江金山寺和嘉兴烟雨楼,文园狮子林模仿苏州狮子林,文津阁则模仿于浙江天一阁。其结果是宫廷园林得到民间养分的滋润,从而开拓了艺术创作的领域。在工整格律、精致典丽的宫廷色彩中融入江南文人园林那种自然质朴、诗情画意的墨韵。这种运用北方刚健之笔抒写江南柔媚之情的风格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再创造。总之,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设计讲究顺应协调、和谐共生、差异互补、对比反衬,情景交融、融合统一、动静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是东方园林艺术的主要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不仅影响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园林艺术,而且对远在西欧的英国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2023-09-03 09:37:341

园林艺术的意境特征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其特征可作如下阐明:园林是一个真实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随着时间而演替变化。这种时序的变化,园林上称“季相”变化;朝暮的变化,称“时相”变化;阴晴风雨霜雪烟云的变化,称“气象”变化;有生命植物的变化,称“龄相”变化;还有物候变化等。这些都使产生意境的条件随之不断变化。在意境的变化中,要以最佳状态而又有一定出现频率的情景为意境主题。最佳状态的出现是短暂的,但又是不朽的,即《园冶》中所谓“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才是充分发挥其感染力的最佳状态。这些主题意境最佳状态的出现,从时间来说虽然短暂,但受到千秋赞赏。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2023-09-03 09:37:441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法则是什么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 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 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 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 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 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 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 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 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2023-09-03 09:38:001

园林艺术和园林设计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是怎么设计布局园林,涉及到cdr、cad制图、ps等软件,深入一点会用到3dmax等中高端软件,比较实用容易就业,而园林艺术就像纯艺术类一样,多理论少时间的那种,为生活选设计为装x选艺术,
2023-09-03 09:38:112

简答题 简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立意、情趣、动态序列及选景手法上的共同之处,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的6个艺术特点,并从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诗情画意的人文审美角度来看,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满足某些功利目的的同时,具有宝贵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她那出神入化的造园风格,曾让世人叹为观止。从观赏、总结和实践出发,我们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构景要素,通过巧妙绝笔的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构思新颖,让人们觉得有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效果。  具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樟、兰、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文人的意趣。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脉。  在园林艺术中,纯粹的人为景观亭台楼阁,虽然对追求“人化自然”的园林来说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体景区中还是可以成为主景的。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榭、楼、斋、亭、舫、阁、馆、廊、厅、堂、殿和轩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物,其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随园景主题需要而随机应变。这就要求:造型轻巧淡推不求瑰玮庄严,装修精致灵动不求富丽华瞻,空间开敞流通不求封闭森严。另外色彩和质感对于园林来说也是重要的。红色热烈,蓝色沉静,金色华贵,白色洁净,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调。造园者为了模仿自然,体现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态。质感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温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朴;另有一种则来自对材料的处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犷,打磨得光洁就文雅华贵。不同的质感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感在园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树木中均有所表现。可见,质感和色彩,再加上体量和线条,和轮廓、比例、尺度一起,构成了园林造型的艺术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加工而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灵感。  3. 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  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说明书。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再如拙政园西部的扇面亭,仅一几两椅,却凭借宋代大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在感受诗人孤独心境的同时,会萌生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  4. 动态布局,
2023-09-03 09:38:201

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元素

  园林艺术的审美内容    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提法,一种提法是指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另一种提法是指线条和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  一般的艺术门类都只为人们提供由艺术家创作而成的艺术美的审美内容,园林艺术的审美内容则既有艺术美,又有生活美、自然美和形式美。具有多元性(园林中的多元要素)和多样性(民族特色、历史、地域、时代性等)。    一、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常常设置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雨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悦亲情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生活美环境。  园林中的生活美还体现在其清新宜人的环境、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等方面。例如:生命在于运动,华南植物园“健康之路”;以人为本,宜居环境,中山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二、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三、园林艺术中的形式美    四、园林中的艺术美    1. 造型艺术美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瀑布、喷泉、植物等都讲求造型,这一点在西方古典园林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2. 联想意境美  园林联想意境美是中国园林的特构,是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园林形式的内在因素。“望梅止渴”??生活中的联想。  “意境”一词来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种境界:只写山水之形的为“物境”,能借景生情的为“情景”,能托物言志的为“意境”。具体地讲,意境就是通过意象的深化而构成的心境意合、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主客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落花水面皆文章”,“诗情画意”是园林联想意境的表达方式。“诗情”是园林中的文学形象,能为园林传神点睛;“画意”是园林中的美术形象,可使园林赏心悦目。园林中“诗情”的表达,更多的是把山水诗词名句中的文学形象转化为园林景象,再运用楹联、匾额巧加点题,以特定的园景触发游赏者对相应诗境的联想,景由诗来,意在景外,从而大大增加了园景的容量,也给游赏者开辟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也是运用联想意境美的一个佳例。造园家通过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典型提炼和概括,使游赏者产生“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联想意境美。同时,由于园内游览路线呈环形布局,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巧妙地安排其中,好似经历着周而复始的四季循环变化,使游赏者领悟到四季的轮回、时间的永恒,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    3. 自由意象美  “意象”一词最早由公元466 ~ 496年南朝梁时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的“神思”篇中提出,是外界境物形象与主体情感相互交融所形成的充满主体情感的形象。简言之,是形象与情趣的契合。  到明清时代,意象理论趋于成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理论。意象具有象征性、规定性的一面,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弼)、“得其环中”(司空图);又具有含蓄性、模糊性、虚构性的一面,即“妙在含糊”(谢榛)、“渺茫多趣”(王骥德)。“意”与“象”具有内在联系,不可分离,即“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王夫之)。概言之,意象是既要有生动优美的形象,又要有一定哲理性的透视。
2023-09-03 09:38:301

我国园林艺术特色及成就

你是山经的吧 我也考这个题- -
2023-09-03 09:38:575

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点包括哪些内容

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总是从对艺术品的感性直观开始的,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艺术是通过视觉感知其艺术形象的,音乐则是通过听觉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园林以其实在的形式特性(如造园要素的形状.色彩.线条.质地,甚至花草的芳香.园林的音乐等),向游园者传递着某种审美信息.可见.园林赏景不能等同于绘画艺术的纯视觉感官,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只觉完形.这是由园林的特殊结构决定的,园林的多层结构需要诸知觉功能(视.听.嗅.味.触)的综合运用及心理通感.
2023-09-03 09:39:172

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传统园林之比较。。

1.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2.中西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中西园林不仅有着十分相似的起源,而且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园林类型也是相似的。突出地表现在园林的实用功能和观赏休闲的演变关系上。园艺的起源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主要靠食用植物而求生存。因此,园艺的发生与食用和药用植物的采集、驯化和栽培密切相关。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古代的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三个不同的时期。3.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中西园林所用材料不外乎石头、山水和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4.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这主要表现在园林艺术的服务对象上,它主要服务于特权阶级。成为奢侈品。总结出以上论述后,我感慨颇深,虽然很多学者都着重论述中西园林的差异性。但中西园林竟有着这种种的相似性,虽然它们存在于相距甚远的时空中,但存在着深刻的同一性。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体系,但他们同属世界园林的一部分,同是我们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园林艺术是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个体的差异性与园林艺术的同一性是对立同一的关系。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性中西园林由于在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独立产生、发展起来的,因而对方所没有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品质。蕴涵了不同的造园思想。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一直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形成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包含了中国园林的精髓;与自然关系密切,力求变化;对永久性的表现。与中国风景画一样,概括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接近并以象征的方式展示自然的本质。这并非自然的翻版,而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而“追求自然的本质”恰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而若说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诗情画意”,那么则不能体现中国园林的本质。因为,西方园林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西方造园家门在设计,创造园林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渗入到他们所创作的园林艺术中去。西方传统的园林艺术精髓与理想大概是一回事,很少例外。西方园林追求传达一种秩序与控制的意识,有时与自然界的“杂乱无章”形成对照。通常,这类园林或包括花木、喷泉、精心制作的雕塑等要素,以传达一种快乐、华美或奢侈的附加意识。由于中西园林艺术具有不同的精髓,追求各自的理想,因此,在艺术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园林的象征手法,无论是用山石,或用水池,或通过花木的选择培植,总是存在,且总是有意识的,而这一方式,在西方并不普遍。相反,中国园林也缺少西方人希冀找到的成分,特别是缺少规则、对称的规划布置人工操纵水源组成喷泉,以及对草坪的大量使用。总而言之,中国园林的精髓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则强调“秩序和控制”。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应多方研读,才能品味其真谛,吸收其精华。在自我的设计中,若能适当借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设计方法。
2023-09-03 09:3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