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标准布朗运动期望怎么求

2023-09-12 18:28:29
共2条回复
coco

标准布朗运动期望求的方法是:使用公式。公式分别为:

1、期望E(X)=a×p1+b×p2+cp3。

2、方差f等于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小教板

标准布朗运动期望的计算公式为:E(X)=a×p1+b×p2+cp3,其中a、b、c为常数,p1、p2、p3分别为标准布朗运动的三个随机变量。

相关推荐

标准布朗运动的方差和协方差是多少

标准布朗运动B(t)方差 t协方差为Cov(B(t),B(s) )=min(s,t)
2023-09-03 19:36:272

标准布朗运动和普通布朗运动的区别

布朗运动的B函数一般指时间内位移,总时间T累计位移就是全部路径的时间内的B求加法标准布朗运动的B函数则是求乘法(乘法的面积,所以又定义为几何),取对数之后可以视为求加法。两者就是差一个对数变换。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流体中的微粒受到流体分子与粒子的碰撞而发生的不停息的随机运动.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随机撞击悬浮微粒.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2023-09-03 19:36:442

什么是布朗运动?

分子做不规则运动啊,你说的是的
2023-09-03 19:36:558

关于标准布朗运动特征二?

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可以悬浮在液体中,如花粉在水中,也可以悬浮在气体中,如PM2.5的雾霾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布朗运动产生原因:布朗运动是由于小颗粒受到周围分子热运动的撞击力不平衡而引起的。布朗运动的意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间接反映。布朗运动的特点:1.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2.颗粒越小,运动越剧烈3.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4.运动的轨迹不确定布朗颗粒:布朗运动的颗粒用肉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因此肉眼能看到的颗粒所做的运动,不能叫做布朗运动。
2023-09-03 19:37:213

布朗运动中,Bs+Bt的分布

布朗运动可以定义为: {B(t),t≥0} 为标准布朗运动 其中 B(t)是连续时间的随机过程 布朗桥 令B(0)=0,在 B(0)=B(1)=0的条件下,它的概率分布服从维纳过程W(t) 的条件概率分布。B00(t)=B(t)u2212tB(1) 则称{B00(t),0≤t≤1} 是布朗桥 方差为t(1u2212t)的时候桥的期望值是零,意思是最高不确定在桥中央,而在叉点处为零不确定。B(s)与B(t)的协方差是s(1u2212t) if s<t。布朗桥的增长是非独立性的。 如果 W(t)是个标准的维纳过程,B(t)=W(t)u2212tW(1) 就是一个布朗桥。 如果相反,B(t)是个布朗桥,Z是个标准的随机变量,那么W(t)=B(t)+tZ 是t∈[0,1] 区间的一个维纳过程,
2023-09-03 19:37:361

标准布朗运动的方差和协方差是多少

标准布朗运动B(t)方差 t协方差为Cov(B(t),B(s) )=min(s,t)
2023-09-03 19:37:451

brown运动的概率计算

公式:dS/S=u*dt+e*o*sqrt(dt),是一个典型的一阶其次的微分方程,参考:高数总结可知,同时对两边积分,左边积分变量是dS,右边是dt,得到左边:lnS右边:f(t)+C,满足正态分布lnS=f(t)+CS=exp(f(t)+C)u*dt+e*o*sqrt(dt),e~N(0,1)f(t)=u*T+(o*sqrt(dt))*(∑e);(o*sqrt(dt)),u*T,可以视为常数相当于在普通布朗运动实现的基础上,多了一步S=exp(f(t)+C),是不是很眼熟?几何布朗运动的公式是:St=S0*exp(x=f(t))S为波动率,是一个系数:lnS=f(t)+CS0为常数,有St=S0*S
2023-09-03 19:37:532

标准布朗分布就是正态分布吗

  布朗运动是分形的典型例子,理想状态下的布朗运动是高斯正态分布,当然更多的布朗运动研究细节我们不做探讨。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用还原论观点将系统一个个隔离是对事物的理想化,是在一定程度上精确定量描述系统,当然这也是认识事物必经的步骤,但是有缺陷的。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以及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永远存在这不完备性。我观赞同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张“自然科学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人和自然界间关系的一部分,因而依赖人”。无论用还原论还是整体论都是用抽象去阐明物质的特性,这些抽象在任何时候仅仅是近似地、有条件的把握了物质的本质,不是世界的全部。布朗运动研究的历史,具有典型性,有点像整个科学研究史的缩影。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渐进的,不断深入的,随着认识深入会发现各种模型都是理想化的条件。这种认识永远无法走向事物的绝对认识,因为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系统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09-03 19:38:031

标准布朗分布就是正态分布吗

  布朗运动是分形的典型例子,理想状态下的布朗运动是高斯正态分布,当然更多的布朗运动研究细节我们不做探讨。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用还原论观点将系统一个个隔离是对事物的理想化,是在一定程度上精确定量描述系统,当然这也是认识事物必经的步骤,但是有缺陷的。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以及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永远存在这不完备性。我观赞同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张“自然科学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人和自然界间关系的一部分,因而依赖人”。无论用还原论还是整体论都是用抽象去阐明物质的特性,这些抽象在任何时候仅仅是近似地、有条件的把握了物质的本质,不是世界的全部。布朗运动研究的历史,具有典型性,有点像整个科学研究史的缩影。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渐进的,不断深入的,随着认识深入会发现各种模型都是理想化的条件。这种认识永远无法走向事物的绝对认识,因为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系统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09-03 19:38:282

布朗运动的积分为什么是正态分布

因为布朗运动是唯一的具有独立平稳增量,连续轨道的连续时间随机过程(up to a 线性漂移项), 更具体的, 布朗运动可以这样定义:定义:一个连续时间,取值于的随机过程 称为一个布朗运动
2023-09-03 19:38:352

布朗运动的几种视角

用 表示一个布朗运动 u2003在对连续时间定义好 filtration 后,鞅的概念是容易推广到连续时间上的:对 ,满足 u2003由布朗运动的独立增量性,我们有: 因此布朗运动是一个连续时间的鞅。 u2003值得注意的是连续时间鞅,它的轨道不一定连续(当然布朗运动是连续的)。可以证明,轨道连续的 连续时间鞅 , 本质上一定是一个布朗运动 ,但是在任意时刻的方差可以变化。 u2003连续时间的马尔可夫过程也是类似的。简单来说,就是给出 , 的分布只与给定 的分布有关。 u2003对一个布朗运动,时刻 之后发生的事情独立与时刻 之前发生的事情,这种性质叫做 强马尔可夫性 。 如果一个随机过程在任意有限个时间节点上组成的随机向量的有限维分布都是高斯分布,那么这个过程就叫做高斯过程。 给定 ,那么 就是一组独立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从而 服从高斯分布。 高斯分布由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唯一确定,对于标准布朗运动,我们有: 定义 ,显然 是一个停时,表示位置 的首达时刻。 是一个指数鞅。从而我们可以定义停止过程 ,它也是一个鞅。通过这个命题可以证明,布朗运动的首达时间几乎绝对有限,即 关于布朗运动比较全面的介绍,参考: 金融随机分析1——概率论和布朗运动
2023-09-03 19:38:431

从有界变差函数到布朗运动的二次变差

有界变差函数最初是Jordon为了研究傅里叶级数的收敛性而引入的。 一个函数的 total variation 被定义为: 这里的划分 是任意的。如果 是有界的,就说 在 上是有界变差的(BV)。 闭区间上的有界变差函数自然是有界的,显然闭区间上的单调函数是有界变差的。 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意义,要从一个著名的定理说起: u2003Jordan分解定理断言, 有界变差函数能分解成两个单调函数的差 。因此,有界变差函数,可以理解为单调函数在分析学意义上的推广,并且有界变差函数也具有一些单调函数所具有的良好性质。 此外,有界变差函数几乎处处可导。 单调函数,在分析学上,被用来定义 。 有了有界变差函数,我们就能 将微分号 后面的函数从单调函数,扩展到有界变差函数。 u2003布朗运动轨道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 并不是有界变差的 (在给定的时间 上),但它是 二次变差 的。 给定时间 ,标准布朗运动在 上的二次变差 是一个随机变量 : 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平方,从而 , ,所以 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得到 ,这是以概率收敛的。再根据Borel-Cantelli 引理,得到 , 最终得到几乎绝对的收敛性 。同时容易证明 还是 收敛到 的。于是,我们得到: 在 上的布朗运动具有有限的二次变差,并且其值为 。 这是后续定义随机积分的必要基础知识。 因为布朗运动不是有界变差的,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经典的 积分来定义随机积分 ,处理 这个表达式就需要新的理论。(关于随机积分的定义,见: https://www.jianshu.com/p/89bcfe5c5b60 ) 二次变差是布朗运动一个较为本质的特性,Levy给出的布朗运动的刻画说的就是: 从0开始的、轨道连续的鞅在 上具有二次变差 ,那么它一定就是标准布朗运动 参见: http://individual.utoronto.ca/normand/Documents/MATH5501/Project-3/Levy_characterization_of_Brownian_motion.pdf
2023-09-03 19:38:501

几何布朗运动

几何布朗运动,主要是两个点的不规则运动,从而产生出两个导数
2023-09-03 19:39:024

分子热运动定义?标准点的

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原子等所进行的不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的试验是布朗运动. 分子热运动的典型现象是分子扩散. 布朗运动是通过花粉在水中的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表现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分子的热运动.而不是花粉的热运动. 典型现象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啊,比如香味的扩散. 组成气体的分子都十分好动.比如你种的茉莉花,[1]一旦开了花,全家甚至邻居都可以闻到扑鼻香气;鱼、肉腐烂了,会弄得周围臭气熏天.组成液体的分子也很好动.你在一杯清水里滴入一滴墨水,墨水就会慢慢散开,和水完全混合.这表明一种液体的分子进入到另一种液体里去了.或者说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固体分子,也不很安分守己.比如把表面非常光滑洁净的铅板紧紧压在金板上面,几个月以后就可以发现,铅分子跑到了金板里,金分子也跑到了铅板里,有些地方甚至进入1毫米深处.如放5年,金和铅就会连在一起,它们的分子互相进入大约1厘米.又如长期存放煤的墙角和地面,有相当厚的一层都变成了黑色,就是煤分子进入的结果.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 1827年,布朗把藤黄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奇怪地发现,藤黄的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好像在跳一种乱七八糟的舞蹈.就是把藤黄粉的悬浮液密闭起来,不管白天黑夜,夏天冬天,随时都可以看到布朗运动,无论观察多长时间,这种运动也不会停止.在空气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悬浮在空气里的微粒(如尘埃),也在跳着一种杂乱无章的舞蹈. 发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组成液体或者气体的分子本性好动.比如在常温常压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是500m/s,在1秒钟里,每个分子要和其他分子相撞500亿次.好动又毫无规律的分子从四面八方撞击着悬浮的小颗粒,综合起来,有时这个方向大些,有时那个方向大些,结果小颗粒就被迫做起忽前忽后、时左时右的无规则运动来了. 你倒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然后向每个杯里滴进一滴红墨水,热水杯里的红墨水要比冷水杯里的扩散得快些.这说明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大,并且随着物体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因此分子的运动也做热运动.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的传热本领不同.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各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其中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瓷、纸、木头、玻璃、皮革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善于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液体中,除了水银以外,都不善于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热. 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更明显. 利用对流加热或降温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质可以流动,二是加热方式必须能促使物质流动. 辐射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叫做辐射. 用辐射方式传递热,不需要任何介质,因此,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地球上得到太阳的热,就是太阳通过辐射的方式传来的. 一般情况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2023-09-03 19:39:251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

  分子的热运动(thermal motion),就是物体都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组成(水由分子组成,铁由原子组成,盐由离子组成),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一   分子的热运动   课 题 7.2 分子的热运动 第 3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这是课堂上的难点。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关键点拨   加工润色 1.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解析 树叶、灰尘、黑烟(颗粒)都是由若干分子组成的固体微粒,它们的运动都不是分子运动,A、C、D错,B对.答案 B   2.在下列给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   B.海绵吸水   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   D.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在一起,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解析 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分子彼此进 入对方的现象,很明显A、B、D不是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C属于扩散现象.答案 C   3.在房间的一端打开一瓶香水,如果没有空气对流,在房间的另一端的人并不能马上闻到香味,这是由分子运动速率不大造成的.这 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解析 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实际上是很大的,常温下在105 m/s左右,之所以不能马上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无规则,与空气分子不断的碰撞,运动方向不断改变,不能向某一方向一直运动,大量的分子扩散到另一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人要闻到香味必须香味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行.   知识点二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4.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光束中用眼睛直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的运动是   (  ).   A.布朗运动   B.分子的热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引起的运动   解析 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对其中的悬浮颗粒的不断撞击,因作用力不平衡而引起的颗粒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只能在显微下才能看到.本题中悬浮在空气中被眼睛直接看到的尘埃颗粒,其体积太大,空气分子在各方向的冲击力平均效果相互平衡,实质上这些微粒的运动是由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 下所做的复杂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 D   5.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相同   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比液体分子激烈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   解析 布朗运动是指固体小颗粒的运动,A错.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 动越激烈,与物体的种类无关,B错、C对.物体的微观分子热运动与宏观运动速度大小无关,D错,故选C.   答案 C   6.A、B两杯水,水中均有微粒在做布朗运动,经显微镜观察后,发现A杯中微粒的布朗运动比B杯中微粒的布朗运动激烈,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杯中的水温高于B杯中的水温   B.A杯中的水温等于B杯中的水温   C.A杯中的水温低于B杯中的水温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两杯水温的高低   解析 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液体的温度和微粒的大小两个因素都有关,因此根据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不能判断哪杯水的温度高,故D对.答案 D   知识点三 分子热运动   7.下列所举的现象,哪些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   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B.汽车开过后,马路上尘 土飞扬   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析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香水的扩散,水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以及悬浮在水中的花 粉的运动都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C、D均正确,而尘土不是单个分子,是颗粒,尘土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   答案 ACD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二   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课时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   2.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分子的热运动.   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四 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 教学准备   香皂、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 六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备注 一、问题引入   如果把杯子打破,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颗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断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二、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扩散现象   SHAPE MERGEFORMAT   图1   如图1所示,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   师: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   如图2   SHAPE MERGEFORMAT   图 2   (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2所示。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   (2)如图3所示,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观察现象。   五年后   ①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 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 扩散现象的实例   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   ⅱ:花开时,花香满园;   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   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   师: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三   【核心素养】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素养。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点】   分子热运动   【教学难点】   1).从宏观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出无法感知的事实。   2).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准备】   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玻璃板、烧杯、红墨水、水、胶头滴管、两个铅柱和钩码、弹簧和橡胶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 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 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一、   创设情境   趣味引入   [ 故事 导入]:怒掷酒瓶振国威   香惊四座夺金奖   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中国馆正式开幕后,贫弱的中国政府送出的包装简陋茅台酒未能引起评委重视。我国代表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酒瓶嘭的破在地上,陶罐一破,顿时浓郁的酒香征服了评委,茅台酒获得金奖,从此享誉全球。   这酒香是如何进入宾客鼻子里的呢?   【板书课题】分子热运动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听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   新知:   (一)、物质的构成   [建立情境]:原来这与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关,现代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请看图片。(教师出示图片)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板书】: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课件展示]: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现在大型计算机每秒100亿次,如果人数数的速度也达到每秒100亿次,要想数完需要80多年。   学生观察、体会: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学生体会:分子体积特别小;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二、分子   热运动   1、扩散   现象   1、定义:   [提出问题]: 那么组成物体的这些数目众多的分子,你认为它们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   [过渡] 同学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验证分子是否在运动。   [演示实验]:(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演示视频:气体扩散“)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SHAPE MERGEFORMAT   启发引导:   (1)空气瓶中颜色变化了,说明了什么?   (2)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浅了?其原因是什么?   (3)实验中要把装有密度大于空气的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方行不行?为什么?   [说明]: 这个实验演示的是一种扩散现象。同学们是否可以根据刚才的现象给扩散下个定义呢?   教师 总结 出扩散的定义:   [总结并板书]: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走入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气体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你们举出几个例子。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让物理知识很好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提出问题]:   不同的气体可以彼此进入对方,那么,不同的液体之间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呢?   [播放视频]:   1.播放CuSO4溶液的扩散现象的视频。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演示视频:液体扩散“)   SHAPE MERGEFORMAT   引导:分界面变模糊说明了什么?   [播放视频] :金与铅的扩散现象。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演示视频:固体扩散“)   EMBED PBrush   [师生总结]:气体、液体及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其中气体扩散的最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各种情况的扩散现象,更形象、具体。并通过气体、液体及固体间的扩散来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实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讨论、提出猜想及依据:   (1)分子是运动的,依据:闻到了花的香味   (2)分子是静止的,依据:如果分子是运动的,则组成的物体形状就会不断变化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   (1)空气瓶中由无色到有色,说明下方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了空气瓶中。(2)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分子彼此进入到对象,使二氧化氮的密度变小,颜色变浅。   (3)学生讨论:不行,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放在上面,会由于重而下沉。   学生思考、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回答。   举例:   (1)医院里的药水味   (2)墙内开花墙外香   (3)吸“二手烟” 等   看现象,体会液体之间的扩散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说明分界面处的硫酸铜溶液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运动进入对方了。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固体之间同样可以产生扩散现象。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温度   3、分子热运动   [提出问题]:   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 炒菜 时加盐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说明扩散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呢?   [设计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两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的红墨水扩散情况。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新知讲解: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EMBED PBrush   [总结并板书]: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温度   [分子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板书:分子热运动   [学以致用]: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的环境温度突然 。   (设计意图: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讨论并提出猜想:炒菜时的温度要比腌咸菜时的室温高得多,所以温度可能使扩散快慢不同。   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过程,老师在一旁引导学生说出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水量、墨水量。   观察、总结:   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的越快。   填空:运动 升高 4、扩散现象表明   [师生总结]大量事实和实验证实扩散现象能够表明: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也是扩散现象产生的原因。   (2)、分子之间有间隙。   [教师强调] “不停”就是在任何情况下。 学生分析交流产生这些现象说明的问题。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4、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提出问题]:(师拿起一本书)既然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又在不断运动,那么这本书的分子怎么没有飞散开来,最后书消失不见呢?   [观察实验]: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 高中物理分子的热运动教案设计相关 文章 : 1. 高中物理分子热运动教学反思 2.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设计 3. 高中物理上册第七章分子的热运动随堂练习 4. 分子热运动教学反思 5. 分子热运动教学反思【范文五篇】 6. 高中物理行星的运动教案大全 7.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案大全 8.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设计 9. 高中物理焦耳定律教案设计 10.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
2023-09-03 19:39:321

布朗气体是什么??有什么用??

http://zhuanli.baidu.com/pages/sipo/282/78/f5265051bf5dae4768e1aeaa8f266686_0.htmlhttp://baike.baidu.com/view/17875.html布朗不是一种气体是一种与空气产生的运动
2023-09-03 19:39:432

分子和原子是生命体吗?为什么它们会活动?

生命体的定义 看来你还不是很清楚 是可以自我繁殖的一类物质 他们不具有自我繁殖 自我复制的能力 并且 他们许多不是有机物
2023-09-03 19:39:599

规定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为负,为什么?

只能为负数!!反应物要减少!!要和系数区别开来0=∑μB的意思例题2H2+O2=2H2O假如H2的减少量为10Mol 那么n=-10Mol减少的速度=-10/-2=5Mol这样就不会出现负数了
2023-09-03 19:40:272

地暖有国家的相应标准吗?

暖气施工规范 1, 地暖各层结构顺序为:保温板,反射膜,钢丝网,地暖管,钢丝网(50mm*50mm),边界保温条。 2, 保温板之间必须用胶带连接,且要铺设平稳。 3, 反射膜之间必须用胶带连接。 4, 每层钢丝网之间必须用索扣(扎带)连接。 5, 地暖间距:卫生间:15—16CM,其他区域:17—18CM。 6, 边界保温条不得省去,更不可用保温板替代。 7, 压力表统一安装于主管道的进水管上。 8, 两块有落差的区域必须在落差边界处贴上边界保温条。 9, 地暖打压标准在0.4~0.6MPa,正常工作标准在0.15~0.2MPa,一旦低于0.3MPa必须前去补压。 10, 所有开槽、打洞,必须合理,不得胡乱施工。注意保护好第三方已经施工好的成品。 11, 所有保温套管的内径必须小于所套管材的外径。 12, 散热片所有隐蔽的管材必须套上保温套管。 13, 散热片槽封完后,必须在封槽的水泥上喷上红漆。 14, 封槽水泥不得碎裂,如发现碎裂应立刻修复或用木工板保护。 15, 所有锅炉的烟囱洞必须在前期铺设完成前打好。 16, 同一区域的暖气片的回水管高度必须一致,高度约20CM。 17, 分水器摆放标准:高度60—65CM,离墙:15—20CM。 18, 烟囱增高,连接不得使用锡纸取代,必须用内烟道直接连接。 19, 烟囱处,必须让装饰公司配合留有检修口(350*350)。 20, 温控面板的八六盒必须垂直于水平线,封槽水泥不得凸出于原始墙面,且与墙面齐平。 21, 温控面板安装必须和装饰公司的灯开关齐平,且垂直于水线 22, 位于墙角的散热片,应将阀门安装于内侧,放气阀安装于外侧。 23, 所有隐蔽工程的管子(除地暖管外),必须用铁质卡钉固定。 24, 散热片安放不得有歪斜。 25, 分水器安装完成后必须套上公司专用保护套。 26, 锅炉安装完成后,必须用其外包装保护。 27, 工地隐蔽工程完成后,必须将验收单开于业主并注明每路分水器所对应的区域。 28, 整套工地安装完毕后应将质保单开于业主,以维持1年的售后。 29, 所有设备安装完成后,补水阀和散热片卡套不可遗忘。 30, 所有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在室内抽烟,在场施工工人必须身着 我公司工作服。 31, 每天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必须当天清理完。 32, 每道工序试验进行时,必须联系业主到现场验收。 33, 风口装完后则必须调试出机子的最佳使用效果,并教会业主使用方法,以及将使用说明书和质保卡给予业主。
2023-09-03 19:40:387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要全一点的!!)

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汇编与测试 地址:望采纳。
2023-09-03 19:42:082

高中物理热学有哪些公式和推倒的公式

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什么的运动? 颗粒的运动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什么?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明显与什么有关?①温度越高越明显;②微粒越小越明显 48. 分子力特点:下图F为正代表斥力,F为负代表引力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斥力②当r=r0,F引=F斥③当r<r0,F引、F斥均增大,F斥>F引表现为斥力④当r>r0,引力、斥力均减小,F斥<F引表现为引力 49.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不要求计算,但要求理解)W<0表示:外界对气体做功,体积减小 Q>0表示:吸热 △E>0表示:温度升高,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考纲新增: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或: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够完全变为机械能,具有方向性。或:说明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实现考纲新加:绝对零度不能达到(0K即-273℃) 50. 分子动理论:温度: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T、v物质质量有关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T)
2023-09-03 19:42:452

最无序的结构是形成焓最低的结构吗

不是,应该用熵来度量。焓是衡量物质能量高低的物理量,熵是衡量物质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焓变就是变化前后的能量变化,熵变就是变化前后物质混乱度的变化(固体->液态->气体,混乱度增大),它们共同决定一个变化是否能够自发进行。熵描述热力学系统的重要态函数之一。熵的大小反映系统所处状态的稳定情况,熵的变化指明热力学过程进行的方向,熵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提供了定量表述。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j/K焓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系统的状态一定,焓是值就定了。焓的定义式是这样的:H=U+pV 其中U表示热力学能,也称为内能,即系统内部的所有能量---------焓是一个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参数。规定由字母H(单位:焦耳,J)表示,H来自于英语 Heat Capacity(热容)一词。此外在化学和技术文献中,摩尔焓 Hm(单位:千焦/摩尔 KJ/mol)和特别焓 h(单位:千焦/千克 KJ/Kg)也非常重要,它们描述了焓在物质的量 n 和物质质量 m 上的定义。焓是内能和体积的勒让德变换。它是SpN总合的热势能。在介绍焓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分子热运动、热力学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非常细小的花粉放在水面上并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在水面上不停地运动,且运动轨迹极不规则。起初人们以为是外界影响,如振动或液体对流等,后经实验证明这种运动的的原因不在外界,而在液体内部。原来花粉在水面运动是受到各个方向水分子的撞击引起的。于是这种运动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表明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剧烈。这表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正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系,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在热学中,分子、原子、离子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为分子[1]。既然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像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做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个别分子的运动现象(速度大小和方向)是偶然的,但从大量分子整体来看,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遵循着一定的统计规律,与热运动有关的宏观量——温度,就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值。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反之越小。所以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即微观含义,宏观: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化学上所说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的合力,存在一距离r0使引力等于斥力,在这个位置上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都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所以分子间距大于r0时表现为引力,小于r0时表现为斥力。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相似。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也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同物体的体积有关系。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也叫做内能。热力学能与动能、势能一样,是物体的一个状态量。初中我们学过,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一个物体,如果它跟外界不发生热交换,也就是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则外界对其做功等于其热力学能的增量:ΔU1=W如果物体对外界做功,则W为负值,热力学能增加量ΔU1也为负值,表示热力学能减少。如果外界既没有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没有对外界做功,那么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热力学能的增量:ΔU2=Q如果物体放热,则Q为负值,热力学能增加量ΔU2也为负值,表示热力学能减少。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物体热力学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功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即:ΔU=ΔU1+ΔU2=Q+W因为热力学能U是状态量,所以:ΔU=ΔU末态-ΔU初态=Q+W上式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其中以恒容与恒压最为普遍和重要。在密闭容器内的化学反应就是恒容过程。因为系统体积不变,而且只做体积功(即通过改变物体体积来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如在针管中放置火柴头,堵住针头并压缩活塞,火柴头会燃烧),所以W=0,代入热一定律表达式得:ΔU=Q它表明恒容过程的热等于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过程恒容和只做体积功的特点,Q就只决定于系统的初末状态。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就是恒压过程。所谓恒压是指系统的压强p等于环境压强p外,并保持恒定不变,即p=p外=常数。由于过程恒压和只做体积功,所以:W=W体积=-p外(V2-V1)=-(p2V2-p1V1)其中W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所以系统对外做功为负。压强乘以体积的改变量是系统对外做的功,可以按照p=F/S,V=Sh,∴Fh=pV来理解。将其代入热一定律表达式得:Q=ΔU-W=U2-U1+(p2V2-p1V1)=(U2+p2V2)-(U1+p1V1)因为U+pV是状态函数(即状态量)的组合(即一个状态只有一个热力学能U,外界压强p和体积V),所以将它定义为一个新的状态函数——焓,并用符号H表示,所以上式可变为:Q=H2-H1=ΔH它表明恒压过程中的热等于系统焓的变化,也就是说,只要确定了过程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特点,Q就只决定于系统的初末状态。焓的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特殊条件下,Q=ΔH,即反应的热量变化。因为只有在此条件下,焓才表现出它的特性。例如恒压下对物质加热,则物质吸热后温度升高,ΔH>0,所以物质在高温时的焓大于它在低温时的焓。又如对于恒压下的放热化学反应,ΔH<0,所以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在化学反应中,因为H是状态函数,所以只有当产物和反应物的状态确定后,ΔH才有定值。为把物质的热性质数据汇集起来,以便人们查用,所以很有必要对物质的状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只有这样才不致引起混乱。基于这种需要,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标准状态的概念。热力学标准状态也称热化学标准状态,具体规定为:气体——在pθ(100kPa,上标θ指标准状态)压力下处于理想气体(我们周围的气体可以近似看作理想气体)状态的气态纯物质。液体和固体——在pθ压力下的液态和固态纯物质。对于一个任意的化学反应:eE+fF——→gG+rR其中e、f、g、r为化学计量系数。若各物质的温度相同,且均处于热化学标准状态,则g mol G和r mol R的焓与e mol E和f mol F的焓之差,即为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反应焓或标准摩尔反应热,符号为ΔrH(T),其中下标“r”指反应,“T”指反应时的热力学温度,“m”指ξ=1mol,ΔrH的单位为kJ·mol-1。ξ读作“可赛”,为反应进度,对于反应eE+fF——→gG+rR,可以写成:0=gG+rR-eE-fF=∑vBBB式中,B代表反应物或产物,vB为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对反应物取负值,对产物取正值。根据相关计量标准,对于化学反应0=∑vBB,若任一物质B物质的量,初始状态时为nB0,某一程度时为nB,则反应进度ξ的定义为:Bξ=(nB-nB0)/vB=ΔnB/vB由此可以概括出如下几点:对于指定的化学计量方程式,vB为定值,ξ随B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用ξ度量反应进行的深度。由于vB的量纲为1,ΔnB的单位为mol,所以ξ的单位也为mol。对于反应eE+fF——→gG+rR,可以写出:ξ=ΔnE/vE=ΔnF/vF=ΔnG/vG=ΔnR/vR对于指定的化学计量方程式,当ΔnB的数值等于vB时,则ξ=1mol。目前,多数对焓熵的计算都是基于查表利用插值法得到的近似值,可用的软件也很多,但当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Easyquery焓熵表1.0”在计算饱和区域附近的焓熵值时会出现很大的误差,甚至在饱和区域附近的过热蒸汽焓值比饱和蒸汽的焓值还要低,所以要慎用。熵 shang释义1: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2: 科学技术上用来描述、表征体系混乱度的函数。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3:熵是生物亲序,是行为携灵现象。科学家已经发明了测量无序的量,它称作熵,熵也是混沌度,是内部无序结构的总量。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但是它并未涉及能量转换的过程能否自发地进行以及可进行到何种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判断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定律,它有不同的表述方法: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量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发生其他变化;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它不能从其他更普遍的定律推导出来,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实验事实与之相违背,它是基本的自然法则之一。由于一切热力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都可归结为热和功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限度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找到一个普遍的热力学函数来判别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可以设想,这种函数是一种状态函数,又是一个判别性函数(有符号差异),它能定量说明自发过程的趋势大小,这种状态函数就是熵函数。如果把任意的可逆循环分割成许多小的卡诺循环,可得出∑(δQi/Ti)r=0 (1)即任意的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其中,δQi为任意无限小可逆循环中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量;Ti为任意无限小可逆循环中系统的温度。上式也可写成??∮(δQr/T)=0 (2)克劳修斯总结了这一规律,称这个状态函数为“熵”,用S来表示,即dS=δQr/T (3)对于不可逆过程,则可得?dS>δQr/T (4)或 dS-δQr/T>0 (5)这就是克劳修斯不等式,表明了一个隔离系统在经历了一个微小不可逆变化后,系统的熵变大于过程中的热温商。对于任一过程(包括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有?dS-δQ/T≥0 (6)式中:不等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由于不可逆过程是所有自发过程之共同特征,而可逆过程的每一步微小变化,都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因此这一平衡状态正是不可逆过程所能达到的限度。因此,上式也可作为判断这一过程自发与否的判据,称为“熵判据”。?对于绝热过程,δQ=0,代入上式,则?dSj≥0 (7)由此可见,在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值永不减少。其中,对于可逆的绝热过程,dSj=0,即系统的熵值不变;对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dSj>0,即系统的熵值增加。这就是“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即在隔离或绝热条件下,系统进行自发过程的方向总是熵值增大的方向,直到熵值达到最大值,此时系统达到平衡状态。[编辑本段]熵函数的统计学意义玻尔兹曼在研究分子运动统计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来了公式:S=k×LnΩ (8)其中,Ω为系统分子的状态数,k为玻尔兹曼常数。这个公式反映了熵函数的统计学意义,它将系统的宏观物理量S与微观物理量Ω联系起来,成为联系宏观与微观的重要桥梁之一。基于上述熵与热力学几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系统的熵值直接反映了它所处状态的均匀程度,系统的熵值越小,它所处的状态越是有序,越不均匀;系统的熵值越大,它所处的状态越是无序,越均匀。系统总是力图自发地从熵值较小的状态向熵值较大(即从有序走向无序)的状态转变,这就是隔离系统“熵值增大原理”的微观物理意义。[编辑本段]基本特性·熵均大于等于零,即,H_s ge 0。·设N是系统S内的事件总数,则熵H_s le log_2N。当且仅当p1=p2=...=pn时,等号成立,此时熵最大。·联合熵:H(X,Y) le H(X) + H(Y),当且仅当X,Y在统计学上相互独立时等号成立。·条件熵:H(X|Y) = H(X,Y) - H(Y) le H(X),当且仅当X,Y在统计学上相互独立时等号成立ΔG=ΔH-TΔS (Kj/mol)G叫做吉布斯自由能。因为H、T、S均为状态函数,所以G为状态函数。ΔG叫做吉布斯自由能变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可作为恒温、恒压过程自发与平衡的判据。吉布斯自由能改变量。表明状态函数G是体系所具有的在等温等压下做非体积功的能力。反应过程中G的减少量是体系做非体积功的最大限度。这个最大限度在可逆途径得到实现。反应进行方向和方式判据。>W非 反应以不可逆方式自发进行=W非 反应以可逆方式进行<W非 不能进行若反应在等温等压下进行不做非体积功,即W非=0则<0 反应以不可逆方式自发进行=0 反应以可逆方式进行>0 不能进行等温等压下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减小的方向是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任何等温等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自发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都将减少。
2023-09-03 19:42:541

请告知微观和宏观物质排列结构

我想这个结构应该是一个环: 纯属个人偏见!我想 夸克里面应该包含有一个宇宙,所有的这些都是由最小的结构"弦"组成的! ``````````````````````弦(超弦理论的产物,未证实)``````````````````````|`````````````````````夸克``````````````````````````````````````````/```````````````````````````````````````````宇宙``````质子、中子、电子`````````````````````|````````````|`````````````````````````````````总星系`````原子``````````````````````````````````|```````````|`````````````````````````````````银河系`````分子`````````````````````````````````|````````````|`````````````````````太阳系``````物体(包括生命体)````````````````````````````/```````````````````````````````地球
2023-09-03 19:43:033

标准布朗运动的方差和协方差是多少

布朗运动是独立增量过程,所以协方差,cov(Bs,Bt)=min(s,t),可假du设s>t证之。Bt服从N(0,t)。积分即得原点反射的期望方差。{B(t)}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也称为维纳过程,是一个随机过程,如果满足以下性质:1、 独立的增量对于任意的t>s, B(t)-B(s)独立于之前的过程B(u):0<=u<=s。2、 正态的增量B(t)-B(s)满足均值为0方差为t-s的正态分布。即,B(t)-B(s)~ N(0,t-s) 。3、 连续的路径B(t), t>=0是关于t的连续函数。固定一条路径, B(t)->B(s) 满足依概率收敛。扩展资料:布朗运动特点:1、无规则每个液体分子对小颗粒撞击时给颗粒一定的瞬时冲力,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每一瞬间,每个分子撞击时对小颗粒的冲力大小、方向都不相同,合力大小、方向随时改变,因而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2、永不停歇因为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所以液体分子对固体微粒的撞击也是永不停息的。3、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越小,颗粒的表面积越小,同一瞬间,撞击颗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少,据统计规律,少量分子同时作用于小颗粒时,它们的合力是不可能平衡的。而且,同一瞬间撞击的分子数越少,其合力越不平衡,又颗粒越小,其质量越小,因而颗粒的加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4、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分子撞击颗粒时对颗粒的撞击力越大,因而同一瞬间来自各个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对颗粒撞击力越大,小颗粒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快,故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朗运动
2023-09-03 19:43:431

证明标准布朗运动是鞅

(1)E|B(t)|<∞ (2)E(B(t+1)|F(t))=E(B(t+1)-B(t)+B(t)|F(t))=E(B(t+1)-B(t)|F(t))-E(B(t)|F(t))=0+B(t)=B(t)
2023-09-03 19:43:581

布朗运动的相关课题

无规则行走(random walk)定义:无规则行走就是随机游走。其概念接近于布朗运动,是布朗运动的理想数学状态。核心概念:任何无规则行走者所带的守恒量都各自对应着一个扩散运输定律。无规则行走只是布朗运动的理想状态无规则行走只是布朗运动的理想状态二者概念不等同,实际观测,在纳米尺度下,不规则物体布朗运动不满足高斯分布。在很多系统都存在不同类型的无规则行走,他们都具有相似结构。单个的随机事件我们不可预测,但随机大量的群体行为,却是精确可知的,这就是概率世界的魅力,在偶然中隐含着必然。随机性造成了低尺度下的差异性,但在高尺度下又表现为共同的特征的相似性。按照概率的观点“宇宙即是所有随机事件概率的总和”。椭球体布朗运动相关研究虽然无规则行走导致的扩散满足以上的方程并有普适性,但假如这样的的“无规则行走”某个方向,并不是完全随机呢?以前面提到的投硬币为例子,一个1 分,一个5 分,其中1 分硬币破损使得正反面概率不相等,并且随机若干步后,将1 分和5 分硬币所代表的方向对调;那么二维的无规则行走路径必然发生改变。当年爱因斯坦的论文是探讨球形颗粒的布朗运动,我们知道球形颗粒的旋转并不影响他的平移,旋转的非球形例子却会影响它的平移。实际中,大量布朗运动的颗粒都是非球形的,所以更多的模型不得不考虑随机转动问题。其实即使对球形颗粒在黏性流体中,也要考虑随机转动产生的转动摩擦系数对扩散的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网站报道,研究人员用数字视屏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椭球体的随机旋转和移动。球形颗粒扩散分布将随时间逐渐变宽,为高斯型浓度分布;而椭球颗粒不满足高斯分布。随着布朗运动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布朗运动颗粒的行为与爱因斯坦一个世纪前的假设不同。2005 年10 月的物理评论快报,提到现在实验室可以跟踪布朗运动颗粒的测量精度达到微秒和纳米的尺度。科学家们也发现活细胞的许多基本过程由布朗运动所驱动。试验结果描述布朗运动的方程式偏离标准理论的,实际的布朗运动要比理想化的无规则行走要复杂。右图是 标准的无规则行走,色彩标记显示出椭球的耦合方向和位移,并清楚的表明椭球的扩散其长轴比其短轴扩散更快。(此图来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网站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还原论的缺憾布朗运动是分形的典型例子,理想状态下的布朗运动是高斯正态分布,当然更多的布朗运动研究细节我们不做探讨。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用还原论观点将系统一个个隔离是对事物的理想化,是在一定程度上精确定量描述系统,当然这也是认识事物必经的步骤,但是有缺陷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以及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永远存在这不完备性。我观赞同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张“自然科学不是自然界本身,而是人和自然界间关系的一部分,因而依赖人”。无论用还原论还是整体论都是用抽象去阐明物质的特性,这些抽象在任何时候仅仅是近似地、有条件的把握了物质的本质,不是世界的全部。布朗运动研究的历史,具有典型性,有点像整个科学研究史的缩影。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渐进的,不断深入的,随着认识深入会发现各种模型都是理想化的条件。这种认识永远无法走向事物的绝对认识,因为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系统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
2023-09-03 19:44:061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023-09-03 19:44:214

关于电学 P I U R的关系是?分别是什么?

P=UIP=U*U/R=I*I*RP电热功率,U电动势(电压),I电流,R电阻公式适用纯电阻电路。
2023-09-03 19:44:512

求高中的物理公式及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023-09-03 19:44:591

《人教版》初二物理公式总结

初二物理公式总结1.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 、压力 属于弹力。 2.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弹簧测力计。 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4.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3):校正零点:将弹簧 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 刻度盘垂直。 5.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弹性势能。 6.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量程和分度值;(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7.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符号“G”,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8.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mg ,其中常数用“g=9.8N/Kg ”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重为9.8牛顿。 9.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利用这个特点可制成重垂线或水平仪 。 10.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统称为摩擦力。 11.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上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物体滑动过程中,接触面上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2.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把滑动变为滚动,物体间的摩擦力变小。 13.生活中的摩擦很多,卷笔刀卷铅笔是滑动摩擦;鞋底制有花纹目的是增大摩擦,采用的方法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脱粒时张紧皮带、刹车时握紧 刹把目的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机器相对滑部分加润滑油目的是通过使接触面分开来减小摩擦;安装滚珠轴承目的是把滑动变为滚动来减小摩擦。自行车中摩 擦力方向是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14.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使用使接触面分开的方法减小摩擦的。 15.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产生力的作用至少必须两个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力的三要素。又叫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7.力的示意图是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其中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若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压强和浮力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作用点在物体的表面上,方向指向被压物体,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物理学上通常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单位是帕斯卡(Pa)。压强的大小同时受压力、受力面积两个因素影响,压力大,压强不一定大;压强大,压力不一定大。 3.增大压强的方法有:(1)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增大压力,(2)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3)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1)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减小大压力,(2)在压力相同时增大受力面积;(3)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4.增大压强三例:①速滑运动员的冰鞋装有冰刀;②投向靶盘的飞镖;③用力刹车。 减小压强三例:①载重卡车装有许多的车轮;②房屋建在较大的地基上;③书包带做得较宽。 5.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书包背带要宽一些、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钢丝钳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6.液体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和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的内部、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 7.液体内部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的大小还与液体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密度大的压强大。 8.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液体重力、体积等无关,液体的压强公式是P=ρ液gh。 9.测量液体压强工具叫压强计,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 10.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等证明了气体存在压强,1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或为76cm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会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大气压强还与天气有关。 11.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增大而增大;高压锅就是应用了沸点随大气压增大而增大这个原理。高山上鸡蛋煮不熟的原因是:①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大而减小,②液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12.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由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u2022格里克做的。 13.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力与运动 1. 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 物体沉浮条件: (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即在浸没状态下考虑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 下沉;(2)F浮 >G 上浮; (3)F浮=G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 下沉;(2) < 上浮 (3) = 悬浮。 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 3. 浮力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是一个合力; 4.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公式:F浮=G排液=m排液=ρ液gV排。 5. 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 ;(3)无条件浸没或下沉: F浮=G排液=m排液=ρ液gV排。 (4)漂浮、悬浮(注意这两者的异同):F浮=G 7.浮力利用:(1)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他们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升降。 (4)密度计的原理:靠漂浮在液体表面上工作的,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相等,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较小,露出较多。 8.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 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9.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惯性不是力,惯性大小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运动方向等都无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10.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1.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12.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力是改变(维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23-09-03 19:45:184

化学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化学物质分类   1、化学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CO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碳酸盐   [归纳与整理]   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2)树状分类法   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2、化学反应的分类:   置换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的多少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失氧   还原反应   小总结: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1、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归纳与整理]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1、当光束通过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   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 [回顾与总结]   1、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类 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 4、纳米技术与胶体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一览   [关键词]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酸 含氧酸 无氧酸 强酸 弱酸 氧化性酸 非氧化性酸 一元酸   碱 强碱 弱碱 一元碱 (氢氧化物)   盐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复盐 铵盐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   无机物 有机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氧化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都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1、物质的导电   电流是由带电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   金属能够导电,就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NaCl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在NaCl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   NaCl溶解于水,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这样的过程称为电离。   当在NaCl水溶液中插入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时,带正电的Na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向阳极移动,因而NaCl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干燥的NaCl晶体不导电。在NaCl的晶体里含有带正电的Na和带负电的Cl,由于静电的作用,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干燥的NaCl不能导电。   2、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方程式举例:HCl、HNO3、H2SO4   其他举例:胃酸(HCl)、食醋(CH3COOH)、汽水(H2CO3、柠檬酸)、乳酸、山楂、柑橘、柠檬等水果里含有不同的有机酸。   3、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方程式举例:KOH、Ba(OH)2、NaOH   其他举例:熟石灰(Ca(OH)2)、氨水(NH3·H2O)、中和胃酸的药物(Al(OH)3)、生物碱(有机碱类),如烟碱(尼古丁)、金鸡纳碱(奎宁)。   4、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电离方程式举例:Na2CO3、MgSO4、BaCl2、NaCl   其他举例: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的食盐,用来制作模型的石膏,用作建筑材料的石灰石和大理石,用作净水剂的明矾,用作消毒剂的高锰酸钾等。   5、酸的分类、命名   根据酸的分子里是不是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   含氧酸:H2SO4、HNO3、H3PO4、H2CO3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如HCl、H2SO4、H3PO4。   含氧酸一般根据它的分子里氢氧两元素以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名称而命名为“某酸”。无氧酸的命名是在氢字的后面加上另一元素的名称,叫做“氢某酸”。   6、酸的通性   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例如,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酸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7、碱的命名   碱的命名是根据它的组成——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   8、碱的通性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例如,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9、盐的性质   盐跟某些金属起反应,一般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盐跟酸起反应,一般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盐跟碱起反应,一般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两种盐起反应一般生成另外两种盐。   10、盐的分类和命名   正盐:正盐是酸跟碱完全中和的产物。其中无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名称中间加一“化”字,叫做“某化某”。如NaCl叫做氯化钠。含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酸的名称后面加上金属的名称,叫做“某酸某”,如Na2CO3叫做碳酸钠。对于变价金属元素,低价态金属元素的盐,可以在金属名称前面加个“亚”字。   酸式盐:酸式盐是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像NaHCO3、KHSO4等。酸式盐的命名是在酸名称的后面加个“氢”字,然后再读金属的名称。例如,NaHCO3叫做碳酸氢钠(也叫酸式碳酸钠)。NaH2PO4叫做磷酸二氢钠。   碱式盐:碱式盐是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碱式盐的命名是在正盐的名称前面加“碱式”二字。例如,Cu2(OH)2CO3叫做碱式碳酸铜。   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两种物质(酸、碱或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12、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13、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都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14、pH值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用指示剂可以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初中化学常见仪器分类   初中化学常见仪器分类:   1、可直接加热:试管(玻璃)、蒸发皿、燃烧匙   2、需隔石棉网加热:烧杯、烧瓶   3、不能加热: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   4、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   5、漏斗: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夹持器:铁架台、试管夹、坩埚钳   7、取用药品的仪器:滴管、药匙、镊子   8、气体净化装置:洗气瓶、U形干燥管、球形干燥管   9、其他:三脚架、水槽、试管架、石棉网、酒精灯、酒精喷灯、玻璃棒、试管刷
2023-09-03 19:45:591

电热膜地暖每平米每天用电量是多少

我家50平米 当时每天大约4度电左右
2023-09-03 19:46:107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的公式

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加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位移等于初速度与时间的乘机加上二分之一加速度与时间平方的乘积末速度的平方减初速度的平方等于二乘以加速度乘以位移ps: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和除以二滑动摩擦力等于摩擦因数乘以正压力约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补充:在匀变速运动中,位移差等于加速度与时间平方的乘积不知道是不是上学期的
2023-09-03 19:46:562

一般有地暖的新房, 卫生间和厨房有地暖吗?如果有还用考虑冬天的取暖问题吗?

不用
2023-09-03 19:47:089

高一学年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

学习需要目标和计划,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想使理想最终得以实现,需要不断为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学年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一学年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1 一、概念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4、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5、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6、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7、元素由化合态变游离态,可能被氧化(由阳离子变单质), 也可能被还原(由阴离子变单质)。 8、元素价态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元素态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价态,,如:Fe2+),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不一定是态,如:SO32-)。 9、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在H+、Fe2+、Fe3+、S2-、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用双、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1、双线桥:“谁”变“谁”(还原剂变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变成还原产物) 例: 2、单线桥:“谁”给“谁”(还原剂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 例: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2、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1)找四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分析四物中亮的关系:特别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转移的量与反应物或产物的关系 例: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 (2)当有68gNH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的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高一学年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2 1、化学变化:生成了 其它 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高一学年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3 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高一学年化学必修一重点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梳理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详细解析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23-09-03 19:48:181

期权期货BS模型中N(d1)怎么算

black-scholes考虑了期权的时间价值。 1.bs公式的原推导过程应用了偏微分方程和随机过程中的几何布朗运动性质(描述标的资产)和Ito公式,你要没学过随机和偏微估计只有火星人才能给你讲懂。 2.你要是只是要得到那个形式,看一下二叉树模型,二叉树模型简单易懂,自己就可以推导,且二叉树模型取极限(时间划分无限细)即为bs公式. 3.你要是真心要理解bs模型公式,我可以推荐一本书,姜礼尚的《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老老实实从第一章看到第五章,只挑欧式期权看就够了。 ~~~突然想当年老娘为了看懂b-s-m模型把图书馆的书都借了一圈~感慨啊,当然HULL的那本option,future,and other derivatives 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过太厚了~~
2023-09-03 19:48:372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化学要在高一的时候就打好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学习化学才能不吃力,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1   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2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3   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4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5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拓展阅读: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   高中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想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不仅有较强的规律性,而且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高中学生由于学习经验还十分有限,因此单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去归纳总结相关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是不行的,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二、学生要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在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中,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十分重要。学生只有主动去获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也才能更好地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应用知识,学生的化学知识既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三、对课前预习引起重视   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学生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因此会出现知识盲区,影响课堂听课效率。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顺利的完成听课任务,消除知识盲区,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进行课前预习。   四、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与总结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进行归纳与总结。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很多化学知识点,并且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归纳与总结,那么知识点就会十分凌乱,影响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系统的应用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不善于进行归纳与总结,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积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学生在进行化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能够积极的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个人的见解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更多看待问题的视角,进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首先要能够积极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因为教师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不管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学习经验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023-09-03 19:48:471

江苏省高中物理所有公式

http://wenku.baidu.com/view/3f07b024ccbff121dd3683a4.html (这里的比较详细)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03: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61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61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61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07{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07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61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07也可以是m1v1+m2v2=m1v107+m2v207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07=(m1-m2)v1/(m1+m2) v207=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九、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十、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61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十一、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61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2023-09-03 19:50:081

大分子水能否变成小分子水

所谓“小分子水”属于商家营销的伪科学概念。单质水中,水分子时刻用氢键彼此相连,并且随着布朗运动断开、重连无限循环。水的氢键是如此容易被破坏和建立,所以与其说水中存在稳定的分子团不如说水时刻是一个整体。即便是用某些措施打乱、控制氢键,比如纳米级滤网和磁力诱导,但这样的水被摄入胃中之后与胃液混合并被细胞吸收之后与普通水完全没有本质的效果差异。此外,处理过的水经过长时间(如几小时)放置又会因为布朗效应变为普通水,甚至随便摇晃即可重新混匀。小分子团水只是商家中的忽悠用字,没有科学根据,不被任何政府,科研机构或卫生单位承认。大家切勿上当。扩展资料大分子水能够变成小分子水,但是没有科学表明小分子对身体健康有帮助:想得到小分子团水,最省事的一个方法就是加热。分子运动越快,越不利於氢键的形成,所以加热之後可以将超分子打散,到了100℃时,液态水和气态水准衡,此时的水分子团簇接近单分子,通常不超过4个分子。离子与水之间的作用也可以破坏氢键,打散大分子团水。利用这个原理,用不著去巴马这样的长寿村,自己撒把盐到水里也一样能创造出小分子团水,这一点也不稀奇。小分子团水及其制取装置目前(编者按: 2014年)尚无足够的、公认的科学依据,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和论证。小分子团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缺乏令人信服的临床医学报告和科学鉴定。而且,水喝到胃中後,由於胃内的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影响,喝下去的水的分子团结构会发生变化。目前通用的《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第三版共有5大项检测指标,其中唯一提到pH值之处为第五大项第二章「无机部分」第10条,其标准与我国现行标准一样,为6.5—8.5。原因表述为:低pH值的水具有一定腐蚀性,而高pH值的水会有滑腻感和异味,但并没有提到「弱碱性水有利於身体健康」及「小分子团水」的概念。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项关於饮用水的标准会涉及到营养保健功能。在2005年,卫生部就发出《国家卫生部第10号公告》,称「涉水产品不得宣称任何保健功能」,2009年实施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也显示,除非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认可,否则标签上不得声称有医疗作用等。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水质标准中,都没有水分子团大小的指标,也没有水分子团大小的测试方法标准;小分子团水及其制取装置没有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认可,卫生部对小分子团水及其制取装置没有批发过任何卫生许可批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分子水
2023-09-03 19:51:541

结晶法是什么,请详细说明。

1结晶法定义使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的方法即结晶法。 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 。为物理变化2降温结晶法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3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例如:当NaCl和 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可以观察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得很明显时,这个溶质叫陡升型,反之叫缓升型。当陡升型溶液中混有缓升型时,若要分离出陡升型,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若要分离出缓升型的溶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如硝酸钾就属于陡升型,氯化钠属于缓升型,所以可以用蒸发结晶来分离出氯化钠,也可以用降温结晶分离出硝酸钾。与蒸发相伴随的往往有过滤。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过滤方法:1 常压过滤,所用仪器有:玻璃漏斗、小烧杯、玻璃棒、铁架台等。要注意的问题有:在叠滤纸的时候要尽量让其与玻璃漏斗内壁贴近,这样会形成连续水珠而使过滤速度加快。这在一般的过滤中与速度慢的区别还不太明显,当要求用热过滤时就有很大的区别了。比如说在制备KNO3时,如果你的速度太慢,会使其在漏斗中就因冷却而使部分KNO3析出堵住漏斗口,这样实验效果就会不太理想。2 减压过滤,所用仪器有:布氏漏斗、抽滤瓶、滤纸、洗瓶、玻璃棒、循环真空泵等。要注意的问题有:选择滤纸的时候要适中,当抽滤瓶与循环真空泵连接好后用洗瓶将滤纸周边润湿,后将要过滤的产品转移至其中(若有溶液部分要用玻璃棒引流)。4重结晶法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又称再结晶。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重结晶的效果与溶剂选择大有关系,最好选择对主要化合物是可溶性的,对杂质是微溶或不溶的溶剂,滤去杂质后,将溶液浓缩、冷却,即得纯制的物质。混合在一起的两种盐类,如果它们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很大,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急剧增加,而温度升高对氯化钠溶解度影响很小。则可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液蒸发、浓缩,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钠晶体,除去氯化钠以后的母液在浓缩和冷却后,可得纯硝酸钾。重结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获得较好的纯化效果。5升华结晶法应用物质升华再结晶的原理制备单晶的方法。物质通过热的作用,在熔点以下由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 转变为气态,而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重新再结晶,称升华再结晶。1891年R.洛伦茨(Lorenz)利用升华再结晶的基本原理生长硫化物小的晶体。1950年D.C. 莱诺尔兹(Reynolds)以粉末状CdS为原料用升华再 结晶方法制备了3X3火6mm的块状CdS晶体。1961 年W.W.培皮尔(PIPer)用标准升华再结晶的方法 生长了直径为13mm的CdS单晶。升华再结晶法已成 为生长H一砚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材料的主要方法 之一。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外界要对固态物质作功,使其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为使物质的分子气化,单位物质 所吸收的热量必须大于升华热(即熔解热和气化热之 和),以克服固态物质的分子与周围分子的亲合力和环 境的压强等作用。获得足够能量的分子,其热力学自由 能大大增加。当密闭容器的热环境在升华温度以上时, 该分子将在容器的自由空间内按布朗运动规律扩散。如 果在该容器的另一端创造一个可以释放相变潜热(即相 变过程中单位物质放出的热量)的环境,则将发生凝华 作用而生成凝华核即晶核。在生长单晶的情况下,释放 相变潜热,一般采用使带冷指的锥形体或带冷指的平面 处于一定的温度梯度内,并使尖端或平面的一点温度最 低,此处形成晶核的几率最大。根据科赛尔结晶生长理 论,一旦晶核形成,新的二维核将沿晶核周边阶梯继续 进行排列,当生长一层分子后,在其平坦的结晶面上将 有新的二维核形成,进而生成另一层新的分子层。决定 晶体生长的3个基本要素是表征系统自由能变化的临界半径、二维核存在的几率和二维核形成的频度。升华再 结晶法可用于熔点下分解压力大的材料,如制备CdS、 ZnS、Cdse等单晶。其缺点是生成速率慢,生长条件 难以控制。
2023-09-03 19:52:101

碳晶地暖地毯和电热毯有什么区别

碳晶地暖地毯和电热毯两者的发热原理不一样。碳晶地暖地毯的发热原理是碳分子团,电热毯的发热原理是电热丝。碳晶地暖地毯其100%的电能输入被有效的转换成了超过60%的传导热能和超过30%的波长在8u--14u远红外辐射能,采暖更舒适。
2023-09-03 19:52:217

在不搅拌的情况下,食用盐在常温的水中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溶解?(假设盐的量不超过溶解度)

可能要几天。
2023-09-03 19:52:482

2012年青海高考理综试题(文字版)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5、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OH=Al(OH) 3 ↓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 =CaCO 3 ↓ + 2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 =Cl + + H 2 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 2 + 3H 2 ↑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 H 2 O(g) CO 2 (g) + H 2 (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 、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 A Al B P C Ar D K 11、 ①②③④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 ;③ ④ 相连时,③ 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 ④ ②① D ③ ① ②④ 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 ,F E (OH) 3 , NH 4 HCO 3 ,N a HCO 3 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 1 V 2 V 3 V 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 3 >V 2 >V 4 >V 1 B. V 3 >V 4 >V 2 >V 1 C.V 3 >V 2 >V 1 >V 4 D.V 2 >V 3 >V 1 >V 4 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 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化(标准状况 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 g 溴 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5. 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β衰变 Pb,则 A.m=7,n=3 B.m=7n=4 C.m= 16.再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17质量分别为m 1 和m 2 、电荷量分别为q 1 和q 2 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q 1 =q 2 ,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B.若m 1 =m 2 ,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相等 C. 若q 1 ≠q 2 ,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不相等 D. 若m 1 ≠m 2 ,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1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直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A.3.9×10 -2 度 B.5.5×10 -2 度 C.7.8×10 -2 度 D.11.0×10 -2 度 2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a)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和图(c)分别是x轴上某两处质点的震动图像。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A. B. C.1m D. 21.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摆角不相同 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得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Ⅱ卷共13题,共174分。 22.(6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在黑箱内有一由四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的串并联电路,黑箱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1、2、3.用欧姆表测得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Ω,2、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1.5Ω,1、3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2.5Ω。 (1)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2)如果将1、3接线柱用导线连接起来,1、2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为______Ω。 23.(11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图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 1 ,s 2 ,…。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 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与m处应成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 1 、s 2 、s 3 。a可用s 1 、s 3 和Δt表示为a=__________。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 1 、s 3 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 1 =__________mm,s 3 =__________。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m/s 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24.(1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清线悬挂于O点。先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级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6。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π/3,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25.(19分) (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周期与在某矿井底部摆动周期的比值为k。设地球的半径为R。假定地球的密度均匀。已知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矿井的深度d。 26.(2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此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以速度v 0 沿水平方向跳向另一侧坡面。如图所示,以沟底的O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y。已知,山沟竖直一侧的高度为2h,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 ,探险队员的质量为m。人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 求此人落到破面试的动能; (2) 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多大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多少? 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 2 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a为________;c为_______ (2) 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 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_______,非直线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 (4) 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每空填一种) (5) 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时 ;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②写出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 29.(15分 )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起始滤液的pH___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剂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 -1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并计算结果) 30.(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化合物A(C 11 H 8 O 4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回答下列问题: (1) B的分子式为C 2 H 4 O 2 ,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B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是芳香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0%,氢的质量分数为4.4%,其余为氧,则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已知C的芳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无支链,且还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官能团及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官能团,则该取代基上的官能团名称是 。另外两个取代基相同,分别位于该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则C的结构简式是 。 (4)A的结构简式是 。 31.(11分)(注意:在试卷题上作答无效) 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 2 的微摩尔数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研究探讨了 对金鱼藻 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 。 (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时的光照度为 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 μmol。 (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2.(11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____________暴漏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病毒含有_________(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_____________。 33.(8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某同学为了研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两个亲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__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____.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023-09-03 19:52:551

空气净化器后感觉有异味

1、滤网可能需要更换了。一般净化器的滤网提示功能,是计时的,但往往家中污染较多时,滤网寿命也会缩短;2、有臭氧释放超标现象。一般有负离子功能的都会有臭氧释放,超标严重会有臭鸡蛋的问题;所以在选择时,建议要选择安全有效的小粒径负离子净化器,比如清华大学的负离子净化器和新风机,叫晟焕新风的就很好。
2023-09-03 19:53:075

企业价值评价的标准有哪些,要详细的内容,谢谢!!!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资产价值评估法、现金流量贴现法、市场比较法和期权价值评估法等四种。一、资产价值评估法资产价值评估法是利用企业现存的财务报表记录,对企业资产进行分项评估,然后加总的一种静态评估方式,主要有账面价值法和重置成本法。1、账面价值法账面价值是指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的价值或净值,主要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加企业的经营利润构成,计算公式为:目标企业价值=目标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但这仅对于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行计量,无法反映企业的赢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行业特点。为弥补这种缺陷,在实践中往往采用调整系数,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变为:目标企业价值=目标公司的账面净资产×(1+调整系数)。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足指并购企业自己,重新构建一个与目标企业完全相同的企业,需要花费的成本。当然,必须要考虑到现存企业的设备贬值情况。计算公式为:目标企业价值=企业资产市场全新的价格-有形折旧额-无形折旧额。以上两种方法都以企业的历史成本为依据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最重要的特点是采用了将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分别股价,再相加综合的思路,实际操作简单一行。其最致命的缺点在于将一个企业有机体割裂开来:企业不是土地、生产设备等各种生产资料的简单累加,企业价值应该是企业整体素质的体现。将某项资产脱离整体单独进行评估,其成本价格将和它所给整体带来的边际收益相差甚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企业创造未来收益的能力相关性极小。因此,其评估结果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价值,充其量只能作为价值参照,提供评估价值的底线。二、现金流量贴现法现金流量贴现法又称拉巴鲍特模型法,是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情况下,将发生在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按既定的贴现率统一折算为现值再加总求得目标企业价值的方法。三、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基于类似资产应该具有类似价格的理论推断,其理论依是“替代原则”。市场法实质就是在市场上找出一个或几个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近似的参照企业,在分析、比较两者之间重要指标的基础上,修正、调整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后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运用市场法的评估重点是选择可比企业和确定可比指标。首先在选择可比企业时,通常依靠两个标准:一是行业标准,一是财务标准。其次确定企业价值可比指标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可比指标要与企业的价值直接相关。通常选用三个财务指标:EBIDT(利息、折旧和税前利润),无负债净现金流量和销售收入。其中,现金流量和利润是最主要的指标,因为它们直接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与企业价值直接相关。市场比较法通过参照市场对相似的或可比的资产进行定价来估计目标企业的价值。由于需要企业市场价值作为参照物,所以市场比较法较多地依赖效比现金流量贴现所需信息少。但假定,即“市场整体上对目标企法将失灵。在实异和交易案例的市场尚不完善,的使用受到一定现限制。四、期权价值评估法在某给定日期或固定价格购进或权价值来源于本础资产的价值超卖出期权才有收Scholes模型。期权价值评估法下,利用期权定价模型可以确定并购中隐含的期权价值,然后将其加入到按传统方法计算的静态净现值中,即为目标企业的价值。期权价值评估法考虑了目标企业所具有的各种机会与经营灵活性的价值,弥补了传统价值评估法的缺陷,能够使并购方根据风险来选择机会、创造经营的灵活性,风险越大,企业拥有的机会与灵活性的价值就越高。但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使用期权定价模型时并未对该模型的假设条件予以严格的检验。事实上,很多经济活动的机会收益是否符合几何或对数布朗运动规律,有待继续研究。在实务中很少单独采用该方法得到最终结果,往往是是在运用其他方法定价的基础上考虑并购期权的价值后,加以调整得出评估值。总之,企业价值评估是以一定的科学方法和经验水平为依据的,但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判断,在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对象选用不同方法进行估价,必要的时候可以交叉采取多种方法同时估价。一般来说,评估企业价值需要两种技巧,第一是分析能力,既需要明白及应用数学模式去评估公司价值。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拥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很多时候数学模式均带有假设成分,很多资料如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是不能量化的或没有足够数据去衡量,因此在运用数学模式所得到的企业价值只能作参考。由于估价目的十分狭窄,企业价值评估除了可以为产权交易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价格外,更重要的是重组前后的价值对比可以成为企业管理层是否进行战略重组的决策工具。价值评估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很大成功,正确推行以价值评估为手段的价值最大化管理,是使我国企业走出困境的必要条件。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探讨和研究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以及合理运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09-03 19:53:361

室内甲醛检测指标值是多少

一平方米有0.1克甲醛就已经算超标了,这样的房子住进去对身体的健康有危害。
2023-09-03 19:53:4710

新房怎样快速去除甲醛

一般去除甲醛会用以下几种方法: 1.开窗,放些可以吸甲醛的植物。 2.把抽屉、衣柜、橱柜等门都打开,放一些长期吸附的叶广泥,可以吸附分解柜体甲醛,相比活性炭,它的作用更好可以使用3年,大大的不错。 3.可以放个风扇增强空气对流,光触媒,光绿素之类的遇光参与可以分解掉甲醛,工业用于除甲醛比较多,光绿素会好一些 4.夏天开窗比冬天开窗好,白天开窗比晚上开窗好(因为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甲醛分散的速度就越快)
2023-09-03 19:57:3111

地暖有国家的相应标准吗?

是的,地暖有国家的相应标准。中国地暖行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暖设备的制造和安装标准。国家标准《地暖设备制造与安装规范》(GB/T 19232-2015)规定了地暖系统的材料、产品、主体建筑物条件、设备要求、安装和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要求。2. 地暖系统的能效标准。国家标准《地暖系统效能评定规范》(GB/T 22064-2008)规定了地暖系统的能效等级划分、测量方法和评价要求等。3. 地暖操作维护安全标准。国家标准《地暖操作维护规范》(GB/T 19245-2013)规定了地暖系统运行操作、维护、保养、清洁和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要求。此外,还有一些行业自发制定的地暖标准和规范,如《中央空调与通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3-200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地板辐射供暖设备通用要求》(GB/T 15629-1995)等。在选择地暖设备和安装服务提供商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产品和服务商,以确保地暖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2023-09-03 19:59:162

概率论是实验科学吗?

摘要】:概率论中有些重要的结论在直观上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本文就其中几个结论通过Matlab仿真,将其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得结论更易于理解。【作者单位】: 电子科大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matlab仿真 概率论 函数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 【分类号】:O211-4;O245【正文快照】:C语言通常用命令rand()和srand()组合生成随机数,仅能生成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如果要生成其它类型的随机数,要借助于统计计算方法[1],自己编写程序。而Matlab语言则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随机数生成命令rand()、random()、binornd()、frnd()、geornd()、normrnd()、poissrnd()、trnd( 第1问:概率论是实验科学吗?第1答:概率论是研究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等现象的数学。更精确地说,概率论是用来模拟实验在同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结果的情状。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第2问:概率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第2答:模拟实验在同一环境下。第3问:如果掷硬币为正面的概率是2/3(比如在某个奇葩的星球上),那么那里的概率论要改写吗?第3答: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若真有此事,那里的概率论恐怕就要被改写了。《概率论》的相关知识介绍:贝叶斯定理机率论或概率论是研究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等现象的数学。更精确地说,概率论是用来模拟实验在同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结果的情状。典型的随机实验有掷骰子、扔硬币、抽扑克牌以及轮盘游戏等。概率论是一门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学问。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随机现象是相对于决定性现象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某一结果的现象称为决定性现象。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加热到100℃时水必然会沸腾等。随机现象则是指在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系列试验或观察会得到不同结果的现象。每一次试验或观察前,不能肯定会出现哪种结果,呈现出偶然性。例如,掷一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灯泡,其寿命长短参差不齐等等。随机现象的实现和对它的观察称为随机试验。随机试验的每一可能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一个或一组基本事件统称随机事件,或简称事件。事件的概率则是衡量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量度。虽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个事件的发生是带有偶然性的,但那些可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的随机试验却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数量规律。例如,连续多次掷一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频率随着投掷次数的增加逐渐趋向于1/2。又如,多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的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逐渐稳定于一常数,并且诸测量值大都落在此常数的附近,其分布状况呈现中间多,两头少及某程度的对称性。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就是描述和论证这些规律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还需要研究某一特定随机现象的演变情况随机过程。例如,微小粒子在液体中受周围分子的随机碰撞而形成不规则的运动(即布朗运动),这就是随机过程。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计算与随机过程有关的某些事件的概率,特别是研究与随机过程样本轨道(即过程的一次实现)有关的问题,是现代概率论的主要课题。
2023-09-03 19:59:504

中国与西方古代所有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科学家,历史学家及其所有著作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比较多而且出名。。。。
2023-09-03 2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