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中国文学发展史

2023-09-14 03:59:40
共4条回复
北境漫步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时期

第二段:秦汉时期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上古期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

上古时期的第二段是秦汉文学。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

中古期

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

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

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 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

近古期

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

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

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

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 了。

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

中国文学

扩展资料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

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文学史 (中国从古至今文学发展过程)

LocCloud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时期

第二段:秦汉时期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上古期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

上古时期的第二段是秦汉文学。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

中古期

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

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

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 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

近古期

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

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

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

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 了。

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

小菜G

按年代理理顺序:各个年代有些什么人物,作品。什么学派是主流、主张什么、有什么重要的代表作、后来的发展演变。这就行了。例成表式的会有助于你的学习理解。

coco

三期

上古——先秦

中古——从秦汉到明代中前期

近古——明代中后期到近代(鸦片战争前后)

七段:

1.先秦时期:神话——诗经——楚辞——诸子散文

2.两汉文学:汉大赋——抒情小赋——五言诗萌芽(古诗十九首)——汉乐府诗

3.魏晋南北朝文学:四言诗(曹操)——五言诗成熟(建安七子——七言诗萌芽(鲍照)——宫体诗)——志怪小说(《搜神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4.隋唐文学:唐诗(五七言诗歌的巅峰)——唐传奇(小说发展阶段)

5.宋元文学:宋词(唐诗的变形与发展)——元曲(散曲+杂剧、宋词的发展与变化)——话本小说(白话小说的萌芽)

6.明清文学:白话小说(长篇:三国演义、水浒传;短篇:三言二拍)——文言小说——明传奇(元杂剧的发展《牡丹亭》)

7.近代文学:四大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曲改良)

绝对原创,有问题百度HI

相关推荐

中国文学是什么样的?

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唐宋诗词及四大名著为代表,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为代表,当代文学则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中国文学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格式、不同的性质,所以其归类也是有很多种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所以中国文学可谓是饱含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其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语言、民族、信仰、社会文化、古人智慧的传承与描摹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体裁就是四种:诗歌、戏剧、小说、散文。
2023-09-04 04:44:581

中国文学有哪些内容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作者:搜索整理 阅读鉴赏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66 更新时间:2005-5-19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周啸天)
2023-09-04 04:45:072

中国的历代文学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历代文学可以总结为以下一些特点:以诗歌为主要形式。中国文学始于诗歌,历代文学中诗歌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唐诗宋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水平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思想体系。中国的文学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道德伦理与人生哲学贯穿于历代文学之中。注重表现社会风俗、人情世故与人生百态。从古代的《左传》、《诗经》到现代的小说、散文,中国文学对社会风俗、人情世故和人生百态的描写经久不衰。重视意境与意蕴。中国文学注重意境与意蕴的传达,倡导所谓的“意在笔先”,追求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强调修辞艺术。中国文学中鲜明的修辞艺术,如比喻、拟人、排比、对仗等等,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让读者感受文学的美感。总之,中国的历代文学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学类型和形式,每一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2023-09-04 04:45:202

中国文学史有几个阶段?主要文学成就是什么?主要文学现象是什么?简述就行了,不用太复杂(好的加分)

悬赏分:10
2023-09-04 04:45:383

中国文学史上各时期主要文学体裁有哪些?

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中国几千年来的的封建王朝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繁荣发展,唐诗、宋词、元曲的繁荣发展,配合其他汉乐府、歌赋等百家争鸣,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而鸦片战争带来的变局,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带来无数新的灵感。从此中国文学开始向救亡图存、改良社会等方向发展,形成近代特色的文学。扩展资料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人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是大有裨益的。1、【屈宋】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离骚》等。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2、【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3、【三曹】三曹指汉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4、【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文学史
2023-09-04 04:45:471

中国文学是什么

((人间月。))季风揉情春云福,文词润色亲痛泪。诗雨城言箫音剑,人间太多月伤钩。琴箫。
2023-09-04 04:46:062

中国文学有哪些主要形式?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2、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3、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4、明清小说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记载的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扩展资料:特点:1、唐诗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2、宋词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3、元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4、小说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清小说
2023-09-04 04:46:271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几个时期?

三古、七段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二)思想内容:(三)文学体裁:(四)文学语言:(五)艺术表现:(六)文学流派:(七)文学思潮:〔八)文学传媒:(九)接受对象。
2023-09-04 04:46:342

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那些文学体裁?(100字内回答)

诗,词,歌,赋,曲,文,题记,经,传,小说,画,刻。
2023-09-04 04:46:5015

中国文学的特点?

经典
2023-09-04 04:47:444

中国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如下:一、殷商殷商文学与神话故事密不可分。二、周《诗经》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剥削阶级的罪恶,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积极进步的历史意义。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大的解放时代。无论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都起了剧烈的变化。散文的勃兴在百家争鸣中,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涌现出来,他们传世的散文绽放着思想的光辉。历史散文:1、尚书2、春秋3、左传4、国语5、战国策哲理散文:1、老子2、论语3、墨子4、孟子5、庄子6、荀子7、韩非子8、吕氏春秋与李斯屈原与《楚辞》诗经以后的三百年间,是理智思维发展的时代,是哲学、历史散文胜利的时代。屈原是楚辞的创造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出现的伟大诗人。在他的作品里,表现了他卓越的思想、人格和天才。代表作: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及怀沙五篇。我们在其中看到了爱国精神的发扬,强烈的政治倾向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四、汉汉赋1、汉初的赋家:自高祖至武帝初年,约有六七十年光景,是政治初平、经济建设的休养生息时期。2、汉赋的全盛期:武、宣、元、成时代,是汉赋的全盛期4、汉赋的模拟期:由於司马相如的创作,汉赋的形式格调,已成了定型。扬雄、班固二人是这一期的代表。
2023-09-04 04:48:231

中国十大文学名著有哪些?

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包含《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牡丹亭》、《离骚》、《金瓶梅》。 1、《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 全书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2、《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4、《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5、《西厢记》叙写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书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 全书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6、《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7、《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8、《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9、《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0、《金瓶梅》,中国古代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是由小说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 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2023-09-04 04:48:452

中国文学作有哪些?

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清)曹雪芹;2.水浒传(明)施耐庵;3.三国演义(明)罗贯中;4.西游记(明)吴承恩;5.镜花缘(清)李汝珍;6.儒林外史(清)吴敬梓;7.封神演义(明)许仲琳;8.聊斋志异(清)蒲松龄;9.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10.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
2023-09-04 04:48:531

中国文学分为几个时代?

其实对于我来说,中国文学可以分为几个时代,应该分为三个吧嗯,就是股
2023-09-04 04:49:134

中国文学成就有哪些?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3、秦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十七:诗歌等5、唐宋时期:唐诗宋词6、元代时期:元曲7、明清时期:小说
2023-09-04 04:49:541

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学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难以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这些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的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属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断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若干推断,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甲骨卜辞及殷商青铜器的不断出土,探讨上古文学有了可信的资料,为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从此,文学的各种形式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分途发展。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应是传说时期的一个部落酋长。这八阕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有歌有舞,歌辞已经无可稽考,舞容极其简单。《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云:“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对其内容和意义的评论,认为此曲“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如天之无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也曾称赞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颖达疏去:“乐之为乐,有歌有舞,歌以咏其辞,而声以播之,舞则动其容,而以曲随之。”这段话具体论述了《大韶》诗、乐、舞三者一体的盛大场面。《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而其中的颂诗,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2023-09-04 04:50:051

中国文学共有哪些文学流派?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中国文学共有哪些文学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唐开元、天宝之际产生的以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也称“王孟诗派”。 2.边塞诗派:唐开元、天宝之际形成的一个以边塞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高适、岑参。 3.古文运动: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关于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婉约词派:宋词流派之一,作品大都抒情婉转,语言清丽,刻画精细,细腻缠绵,内容狭窄。代表作家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5.豪放词派:宋词流派之一,作品意境雄浑,气象恢宏,或逸兴遄飞,情辞酣畅,内容较广泛。代表作家苏轼、张孝祥、辛弃疾等。 6.辛词派:(爱国词派):南宋辛弃疾以爱国主义的词作引导词坛,与其同时或稍晚一段时间.有许多词人受其影响,他们作品主题、风格和情调,均与辛弃疾的爱国词接近,文学史上称之为辛词派,又叫爱国词派。 7、桐城派(2001年全国已考):清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其文论的核心是“义法”说。 8.诗界革命: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同时也是一种颇有影响的文学思潮。诗界革命的旗帜是黄遵宪,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 9.谴责小说:我国近代维新运动失败后至辛亥革命前大量涌现的旨在暴露社会黑暗,指责政治腐败的一批小说的总称,也可说是由这类小说所形成的一种小说流派,其名称见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10.鸳鸯蝴蝶派:起自1908年左右,辛亥革命后开始兴起的,专写才子佳人艳情、哀情小说的一个小说流派,因常用鸳鸯蝴蝶比喻才子佳人而得名,后因其出版的刊物中《礼拜六》周刊影响较大,又称“礼拜六派”。代表作家有徐立亚、张恨水等。 11.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组织者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十二人,后又加了谢婉莹、朱自清、王鲁彦、老舍、徐志摩等,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1932年解散。 12.创造社: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192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组织者为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等,1929年2月停止活动。 13.语丝社:鲁迅支持并参与的现代文学社团,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组织者有孙伏园、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川岛等,因创办以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语丝》周刊而得名。1930年3月停刊。 14.山药蛋派:创始于40年代中期,形成于50年代。该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烽、西戎等一批山西作家组成,又称“赵树理派”、“山西派”、“火花派”(曾以《火花》杂志为主要阵地)。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三年早知道》、《锻炼锻炼》等,对我国农村题材的小说起过“示范”作用。 15.荷花淀派:起始于抗战时期的冀中和延安。形成于建国之初的天津、北京、保定三角地带,以孙犁为代表,并因其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名。其他成员有刘绍棠、丛维熙、铁凝等,代表作有《风云初纪》《铁木前传》、《运河的桨声》、《水乡散记》、《哦.香雪》等。
2023-09-04 04:50:151

中国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几个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1、第一个十年(1917~1927),开拓期,一般习称“五四”时期的文学。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随后,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呼应文学革命的主张,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以鲁迅、郭沫若等人为代表所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小说方面,有鲁迅划时代的《狂人日记》和后来结集在《呐喊》、《彷徨》中的诸篇小说,还有叶绍钧、汪敬熙、冰心、郁达夫等一大批新文学作家创作了内容和形式全新的小说。诗歌方面,出现了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等大批白话新诗人,以白话新诗冲破了千百年来旧体格律诗的正宗地位,尤其是郭沫若的《女神》,以其内容和艺术的特有气势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散文方面的成就体现在鲁迅、李大钊等人创作的大量文艺短论(即随感录和杂文)和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许地山等人创作的抒情叙事散文(即“美文”),还有瞿秋白创作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出现了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所有这些创作呈现出开创一代文风的崭新气象,充满了破旧立新的“五四”时代精神。1921年以后,还出现了“问题小说”、“身边小说”、“乡土文学”、“语丝文体”、“象征派”诗歌等丰富多姿的风格流派。这些社团流派的出现,表明了新文学的成熟和壮大。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并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与文学语言、文体形式的革新解放,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部分新文学倡导者存在偏激情绪,对某些传统事物缺少具体分析,以致简单否定。2、第二个十年(1927~1937),丰收期,通常也叫“左联”时期的文学。表明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思想深度。茅盾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等,还有蒋光赤、洪深、田汉、臧克家、丁玲、张天翼、叶紫、洪灵菲以及“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中国诗歌会等等作家、群体的创作,都显示了左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3、第三个十年(1937—1949),转折期,包括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前一阶段是抗战初期的文学。围绕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大量通俗明快、短小精悍的文艺作品,如街头诗、独幕剧等,也出现了一些大型的集体创作。后一阶段在解放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解决了文艺大众化等一系列“五四”以来重要的文艺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阶段。国统区很多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也努力向民族形式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扩展资料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内容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第三个十年(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代表作家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戴望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主要作品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郭沫若的《女神》、《屈原》;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沈从文的《边城》、《柏子》;巴金的《家、春、秋》、《寒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原野》、《雷雨》;赵树理的小说;艾青、穆旦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现代文学
2023-09-04 04:50:241

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呈什么趋势

明清鼎盛啊~
2023-09-04 04:50:417

中国历史上三大文学名著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三大文学名著是什么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原来有的,《红楼梦》是后来加上的。如果是明代以前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大名著。如果是四大名著的话,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中国历史上四大名著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四大名著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中国历史上三大祭文是什么? 中国文学上的三大祭文 吴兴、王文濡《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乃鼎足而三。”这三篇散文,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名祭文”。《祭妹文》又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绝调”。总结:《陇冈阡表》《祭妹文》和《祭十二郎文》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祭文! 中国历史上三大改革 中国历史上有三大改革。 第一,商鞅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也是最有影响的改革。秦国从一个大家看不起的蛮夷之国,一下子变成了唯一拥有统一中国的实力的强国。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其政策却被继承下来。秦国的文化落后,于是大批引进外国人才。以致于其后一百多年的 *** 首脑--丞相,基本都是外国人。经济上,开发关西,开发巴蜀;军事上更是无与匹敌;政治上,连荀子也认为秦国 *** 最具效率和最廉洁;管理上,采用的郡县制,极大的提高了国家管理水平。这次变法,决定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政治和文化。 第二,王安石变法。其实是两次变法,均告失败。其意愿是好的,政策也基本没有问题,然而却无法推行下去。苏轼、司马光等人顽固守旧,不肯变通。加上宋神宗左右摇摆,又受不住老妈的眼泪,于是大宋江山从此无回天之力了。繁荣的宋朝经济也承受不了巨大的官僚和军队的开销,土地兼并,隐瞒人口和收入造成更大的财政缺口,社会矛盾终究无法缓解。列宁认为他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可惜是个失败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政治改革的热情只换来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三,张居正改革。这是一次半成功半失败的改革。成功,是因为在张居正当政的万历前十年,明朝确实实现了中兴。失败,是因为在他死后,他的学生们和同僚们都停止了这些措施。张居正的改革主要是“一鞭法”,即用钱来缴税而不是用粮食布匹等实物。看似简单,但是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采用这种方式。实物的长途运输,劳民伤财,地方 *** 乘机盘剥人民,运输时又要消耗当量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而官府收上来的实物又很容易腐烂、破坏,而造成大量的浪费。采用这种方式则更加方便百姓和官府,减少大量的损失。万历十年间,国库积攒了壹千多万两白银(这些银子后来大都用在出兵朝鲜抗击日本的丰臣秀吉)。张居正死后,反对派兴起,再加上万历被张老师压抑了十年的心一下子放开,于是抄了张居正的家,改革也停止了,明朝的财政危机已经无法解决了。明末“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不但没能解决财政危机,反而引发了农民起义,明朝的灭亡也指日可待了。 其实还有一个最失败的改革,就是王莽的改革,完全复古,不切实际,不但没有能够解决西汉的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矛盾,自取灭亡了。 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 中国历史上,有三位培养自己儿子成为栋梁之材的母亲。他们是:孔母颜氏,孟母倪氏、岳母姚氏。她们的儿子分别为;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岳飞,南宋抗金名将,著名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是? 她们是:孔母颜氏,孟母倪氏、岳母姚氏 中国历史上三大煤炭基地是什么 ? 晋北煤炭基地---------山西省太原以北地区 晋中煤炭基地---------山西省中部地区 晋东煤炭基地---------山西省东南部地区 中国历史上三大宠妃子 是亡国的吗?是的话就是下面这3个了 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1、妹喜(mò xi),夏桀的宠妃,原为有施氏人,夏桀在征伐有施氏时,有施氏的首领把她献给夏桀。妹喜貌美,夏桀对她十分宠爱,特意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据《列女传·夏桀妹喜传》载,桀“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又据《帝王世纪》记载,妹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的欢笑。就是说妹喜爱听撕裂棉帛的声音,桀马上命令各地每天进贡丝绸一百匹,让人轮流撕开来给妹喜听。如此浪费民脂民膏,时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苦不堪言。 这时候,夏朝的一个部落商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已经对夏王朝构成了威胁。后来,在鸣条之战中, 夏军战败,夏桀带着妹喜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后又被商汤追上被俘,放逐在这里。夏桀和妹喜平时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的山乡,无人服侍,自己又不会劳动,就活活饿死于山中,夏朝宣告来亡。 2、 氏(今河南省武陟东),有苏氏献出美女妲己。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纣王还在卫州(今河南省淇县)设“酒池”,县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封地在今河北省临漳)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 *** 入宫,因看不惯妲己的 *** 被杀,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酱分给诸侯。 有一天,商纣和妲己坐在摘星楼上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在涉渡溪水,老人行动缓慢,而小孩行动灵敏。纣王感到很奇怪,妲己对纣王说,小孩骨髓硬朗,不怕冷,老人骨髓空虚,所以怕冷。纣王不信,竟命人立刻把这无辜的老人和小孩抓来,用斧子砸断他们的腿骨,验证妲己的话是否正确。人们为了记住纣王这一暴行,把这条溪水取名为“折胫河”。 妲己还喜欢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脚板被烧伤,不时发出惨叫声。妲已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 *** 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纣王的无道,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在牧野(今酒南省淇县南)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自缢而死。 3、 褒姒(bāo sì),西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今汉中平川中),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据说褒姒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阳所预料,原来褒姒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虢国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的奇计,周幽王同褒后并驾游骊山,燃起逢火,擂鼓报警诸侯一队队兵马闻警来救,至时发现平安无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见一队队兵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人喊马嘶,乱成一团,于是就冷笑了一声。就是这一声冷笑,笑得幽王心花怒放,于是重赏虢国石父千金。从此更加宠爱褒姒,却不知道他已经失信于众诸侯了。 公元前771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一说被杀),司马迁说:“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知,”意思是说,褒姒不喜笑,周幽王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来了。历时280多年的西周王朝正式宣告灭亡。 中国历史上三大女主是谁 西汉高皇后吕雉,唐朝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清朝慈禧太后叶赫那拉婉贞 中国历史上三大改革家是? 秦国商鞅,北魏孝文帝,宋代王安石为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家。改革内容暂不详说,商鞅改革使秦国强大,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稳定统治。王安是任参知政事大刀阔斧改革,可惜遭到顽固派 *** ,尤其以司马光为代表。
2023-09-04 04:51:101

中国当代文学开始于哪一年,分为几个时期?

天天生男朋友的气,或是开玩
2023-09-04 04:51:343

中国古代文学分期?

中国古代文学通常分为四个主要时期:先秦文学、汉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和唐宋元明清文学。
2023-09-04 04:51:492

中国古代文学家有哪些?

不错!
2023-09-04 04:52:076

中国古代文学如何达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有和氏璧是赵王发现的
2023-09-04 04:52:425

中国文学是什么

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唐宋诗词及四大名著为代表,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为代表,当代文学则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体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等。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狭义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学史的习惯,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大量篇章脍炙人口。
2023-09-04 04:53:043

中国文学有哪些!

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唐宋诗词及四大名著为代表,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为代表,当代文学则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
2023-09-04 04:53:131

中国有什么文学?

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唐宋诗词及四大名著为代表,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为代表,当代文学则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中国文学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格式、不同的性质,所以其归类也是有很多种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所以中国文学可谓是饱含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其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语言、民族、信仰、社会文化、古人智慧的传承与描摹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体裁就是四种:诗歌、戏剧、小说、散文。
2023-09-04 04:54:212

中国文学的定义

中华民族的文学, 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中国文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唐宋诗词及四大名著为代表,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为代表,当代文学则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
2023-09-04 04:55:012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时期第二段:秦汉时期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上古期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时期的第二段是秦汉文学。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中古期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 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近古期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 了。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扩展资料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文学史 (中国从古至今文学发展过程)
2023-09-04 04:55:111

中国文学的特点

令人摸不透
2023-09-04 04:55:446

中国文学分为几大体裁

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唐宋诗词及四大名著为代表,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为代表,当代文学则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中国文学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格式、不同的性质,所以其归类也是有很多种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所以中国文学可谓是饱含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其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语言、民族、信仰、社会文化、古人智慧的传承与描摹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体裁就是四种:诗歌、戏剧、小说、散文。
2023-09-04 04:56:031

中国文学的特点?

中国文学的特点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二·独特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其思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其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其三,“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其四,“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三·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为补充的,儒、道、释3家也常常合流。儒家、道家、佛教思想有相异和对立的一面,又分别给予中国文学以不同侧面的影响。在中国文人身上,积极入世和消极避世思想往往交织在一起,彼此消长。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现象有着鲜明的表现。扩展资料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有先有后。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二、朝代的不平衡。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相对繁荣些,有的朝代相对平庸些,这很容易理解。三、地域的不平衡。所谓地域的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文学史
2023-09-04 04:56:261

中国文学史如何分期?

古代文学:1840年以前。近代文学:1840——1919现代文学:1919——1949当代文学:1949年以后另有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先秦文学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2023-09-04 04:56:351

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学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难以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这些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的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属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断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若干推断,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甲骨卜辞及殷商青铜器的不断出土,探讨上古文学有了可信的资料,为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从此,文学的各种形式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分途发展。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应是传说时期的一个部落酋长。这八阕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有歌有舞,歌辞已经无可稽考,舞容极其简单。《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云:“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对其内容和意义的评论,认为此曲“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如天之无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也曾称赞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颖达疏去:“乐之为乐,有歌有舞,歌以咏其辞,而声以播之,舞则动其容,而以曲随之。”这段话具体论述了《大韶》诗、乐、舞三者一体的盛大场面。《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而其中的颂诗,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2023-09-04 04:56:461

中国文学有哪些内容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作者:搜索整理 阅读鉴赏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66 更新时间:2005-5-19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周啸天)
2023-09-04 04:56:551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时期第二段:秦汉时期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上古期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 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 的作用。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 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在 讲先秦散文时我们无法排除《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 著作,也无法排除《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哲学 著作,那时还没有纯文学的散文。至于诗歌,最初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吕氏春秋》里记载的葛天氏之乐,以及《尚书·尧曲》里记载的“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都是例证。《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歌也和乐舞有很大关系。 风、雅颂的重要区别就是音乐的不同,据《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 都可以和乐歌唱。《楚辞》中的《九歌》是用于佘祀的与乐舞配合的歌曲。上古时期的第二段是秦汉文学。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低过的皇帝或者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刺喻谲谏为己任。如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东方朔,吴王门下的枚乘、邹阳。这些“言语侍从之臣”正好成为大赋这种汉代新兴文体的作者。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然而,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诗经》那种四言的躯壳到汉代已经僵化了,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却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史不衰的“五七言体”。中古期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从“三曹”、“七子”,经过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到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杜甫既是这个阶段最后的一位诗人,又是开启下一阶段的最早的一位诗人,像一个里程碑矗立在文学史上。“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这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陶渊明、李白、杜甫,他们的成就都带着鲜明的个性。此外,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文学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学的技巧。以曹操为道的邺下文人集团在发展五言古诗方面的作用,齐梁和初唐的宫廷诗人在建立近体诗格律方面的作用,都是有力的证据。在这个阶段,玄学和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在儒家提倡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之外,玄学家提倡的真和自然,已成为作家的美学追求;佛教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也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实现的改革,确定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诗歌经过盛唐的高潮之后面临着盛极难继的局面,诗人们纷纷另辟蹊径,经过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努力,到了宋代终于寻到了另一条道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的延续性而言,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由中晚唐诗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杜甫、白居易开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强。就宋代出现的新趋势而言,诗人与学者身份合一, 议论成分增加,以及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也很值得注意。作为宋诗的代表人物,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具有比较明确的创作主张与艺术特色。苏轼、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等也各以其自身的特点,与江西诗派共同构成有别于唐音的宋调。唐中叶以后曲子词迅速兴盛起来,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大观,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 人的名字也就永远镌刻在词史上了。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 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 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 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近古期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而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最富于生命力。这些通俗 文学借助日益廉价的印刷出版这个媒体,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从以上各方面看来,明代中叶的确是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端。 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明清易代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特 别是对那些汉族士人的震动极其强烈,但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 着明代中叶以来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在近古期第一段,文学集团和派 别的大量涌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论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士 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一代新的 作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便是这批新人的代表。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文 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 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 小说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 了。报刊这种新的媒体出现了,一批新的报人兼而具有作家的身份,他们以报刊 传播其作品,写作方法也因适应报刊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古文领域内 出现了通俗化的报刊文体,在诗歌领域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这样的口号。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这是因为“五四”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 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前虽 然出现了一些带有新思想与新风格的作家,但那仍然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那批作家才有了质的变化。我们既注意19世纪末以来文 坛发生的渐变,更注重“五四”这个大的开阖。“五四”阖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 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
2023-09-04 04:57:071

什么叫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的,当代的,文学。
2023-09-04 04:57:354

文学的中国文学

中华民族的文学, 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中国文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中国文学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唐宋诗词及四大名著为代表,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为代表,当代文学则以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文学为标志。 中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形式。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中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诗经六义:风雅颂(按内容分),赋比兴(按体裁分)。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特点:融汇大量神话故事,富有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7、韵脚诗隶属于现代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8、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特点① 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它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辞藻、对偶、押韵的文体。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二者的区别是:"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性、词义相互合对。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按篇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1、志怪小说指中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2、轶事小说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谈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是一种小说。3、传奇小说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其源出于六朝"志怪"。4、话本小说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为传授别人。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拟话本小说)5、章回小说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6、谴责小说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7、演义小说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8、现代网络小说以网络为基础平台,网络作者发表供他人阅读。这是 一种新兴的小说体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其特点为风格自由,文体不 限,发表阅读方式较为简单,主要体裁以玄幻和言情居多。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记叙散文--以记人、事叙、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1、古文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唐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并称散体文为古文,后用为散文的专称。2、记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梦溪笔谈》。3、古议论文体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议论文体。《原君》(黄宗羲)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议论文体。③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马说》《师说》④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六国论》4、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属议论文体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论积贮疏》(贾谊)②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陈情表》(李密)③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④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邹忌讽齐王纳谏》5、序、跋6、赠序古代文体之一,是为赠别而写的。《送东阳马生序》7、史传①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②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③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8、报告文学散文中的一种新兴样式,是特写、文艺通讯等的总称。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迅速及时的报道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事物,具有新闻性、形象性和政论性的特点。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中国报告文学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舞台说明。戏剧的结构:独幕、多幕。分类:按作品类型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有独幕剧、多幕剧。1、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1)散曲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2)杂剧是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分曲词、宾白、科迅三部分。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科迅是动作、表情。结构:"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元杂剧的角色:"末""旦"等。
2023-09-04 04:57:551

中国当代文学史以哪个事件为开端

从你这提问开始吧
2023-09-04 04:58:136

中国文学包括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2023-09-04 04:58:405

中国文学发展现状

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这又是一个追求真理呼唤时代解剖刀手引领审美和信仰的伟大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然而中国文学却失去引导人们仰望星空的重大作用。近年来,社会上对中国当代文学总体评价主要有三个观点:一是“垃圾”;二是作品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高度”的狂欢;三是质量达到前所未有的低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思想的大解放,西方现代主义等创作思潮在中国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上演一场场走马观花西方新文学思潮“秀 ”,中国现代主义派、先锋文学等文学作品纷纷闪亮登场,这场文学思潮“秀”由于缘于缺少加工过的拿来主义,外来的文学思潮没有民族土壤的支撑,不久便匆匆偃旗息鼓了。网络文学在九十年代兴起后,许多网络写手平均每天能写出一万字甚至更多的文字,传统作家一两年就出一部长篇小说,有的甚至一年内就出版长篇小说二到三本,令人对其才思和写作速度拍案惊奇。据有关数据统计,现在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约二千部以上,这不能不让人惊叹中国当代文学数量的飞速发展和高产率,难免有人说,中国文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惊叹中国文学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在网络上都是“作家”,写的人比阅读的人还多。在创作题材上,玄幻小说、校园青春小说、魔幻小说、身体写作小说、下半身写作小说、痞子文学、历史架空小说、三角恋爱小说、反腐小说、乡土小说、解读经书书籍可谓战果辉煌,题材战线之广,思想之前卫令人瞠目结舌、眼花缭乱。  网络文学的出现,兴起了了全民写作一股又一股的热潮,使文学这本来是神圣的事业变成了大众化,也使民众有了练笔的大舞台,对提高国民的写作水平是有所益的。但网络写作门槛的降低,写作水准的参差不齐,造成文学垃圾大量泛滥。不少缺少思想内涵,艺术水准低下的传统文学作品能够出版等原因,于是造成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学是否是垃圾产生了质疑。在文学批评和文学评奖上,许多拉帮结派小圈圈垄断局面的形成,使国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质量产生了信任危机,更多的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甚至是国内重要的获奖作品更是不霄一顾或者连获奖的作品和作者都一无所知,在此情形下,有学者甚至呼吁和建议茅盾文学评奖暂停十年。  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史记》、《柳斋志异》、《长生殿》、《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传寄)的作者都是十年磨一剑。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是一位具有深厚古文功底又有非常之思想的学者,他写的文章尚且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对于天才的产生,一九二四年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作了一个很精辟又启迪极强的讲座——《未有天才之前》,时至今日,我们读起来,依然受到很大的启发。关于天才的论证,有关数据表明:每100万人口当中,天才的出现只有四千分之一的可能。今天,难道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涌出了更多的不为人知的“天才”?  文学的本质要反映人类的灵魂,要写真实的灵魂,写出时代主流的脉搏,这需要寂寞,更需要思想的沉淀,需要像老鹰一样盘旋在高高的天空一样看到人类最崇高最阳光明媚的“处女地”和捕捉到最“丑陋”要撕给人看的“猎物”。文学是艺术,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其规律。不管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现代主义的作品,任何每一部长篇小说都是在人生的体验上加上虚构(想象)的结晶。没有人生的体验是很难写出贴近民众的艺术之作。任何脱离生活、远离生活的作品只是建在远离土壤的空中楼阁,其最终命运的归宿只是昙花一现,成为过眼烟云的泡沫而已。抛弃文学的尊严、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违背艺术的创作规律,把文学变成现代工业化似经过机器加工日产千吨的速成产品,这是现代文学的悲哀,也是对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文化的严重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谁在创造中国当代文学数量飞速发展质量下降的“奇迹”?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二是唯利是图和唯名气为上,出版的背后是某种利益的交易和唯名气是尊,目前出版界普遍认为,凡已出名的名人作品一概是好作品,在观念上存在名人作品质量定终身的不科学的理念。其实,正如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说,名人的作品不一定好作品,不是名人的作品也并非不是好作品;三是已出名的名人由于拥有了优势的出版平台和人脉关系及媒体的“包围”优势,在自己的圈子里互相吹拍,造成文学垄断之势,再加上一些丧失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使稍为有一点潜力的新作者的作品难见天日;三是网络文学的低门槛,使大量的垃圾文学丝毫无审美价值的文学商品大量涌现;四是在社会转轨多元化思想猛烈碰撞,新的人文价值体系尚未构建之时,大多数读者的美丑不分,审美趣味的低下,促使文坛上山中无老虎猴子称王称霸,造成文学游戏商品离奇走俏的怪现象。  中国当代文学数量飞速发展质量下降的“奇迹”,中国当代文学之发展所谓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违背文学的真正概念要义的。  中国文学创作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客观现象;中国文学普遍水准质量的下降亦是客观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是垃圾之说难免有人质疑,但网络作品中也不乏贴近民生反映现实的作品。  刘勰:“凡操千曲而后知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学森林本来是绿树参天,空气清新,而当文学森林中这些文学商品之颓树超过整片森林的三分之二时,别人从远处拿着望远镜看到的无疑更多是颓树而非乔木。中国当代文学森林中有乔木,也有很多颓树和杂草,至于如何培植更多的乔木,铲除影响文学森林中大刹“风景”的颓树和杂草,还原文学丛林中的原有的大片乔木,让走进文学森林中更多读者呼吸到更多氧气,那不是仅仅用解剖刀就能那么简单解决的事了。不懂中外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不懂时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没有创作的实践经验,不懂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去探索美学、心理学、哲学、史学和文学的关系,在摇摇欲坠在中国文学环境下,去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新路子,无疑是空中楼阁,难于上青天。  中国先哲们的思想精华是站在世界的山顶之上的,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思维,中国先哲们的后代应长江后浪推前浪,特别在当代高科技一日千里发展的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应产生像西方萨特这样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然而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却难觅所谓这些“家”们的踪影,这是和人被物化、异化、社会风气等深层原因密切相关的。诸如文学被利益所绑架、一些作者创作的极度浮躁、投机取巧、功利性强的心态,社会急剧转轨下人们的审美观和生存处境面临心理的巨大挑战,造成大多数人文化消费转向影视、追求娱乐等“视角转移”,靠成文学失去大批的读者等。  北京艺术家曼陀罗花:“民族精神必须要有文化支撑,学习西方的启蒙者把美育作为国策在中国倡导,富裕起来缺失文化是民族的悲剧。我一直关心中国的文化现状,强调从文化启蒙,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做起。用启蒙审美改变低品位生活,低等级道德观。”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份,健康优秀的文学作品对造就人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外历史证明,任何伟大行动的实践,必须有理论先行。文艺作为文艺发展的排头兵和引导信仰的“航母”,其在推动人类精神文明之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当下部分人丢失信仰精神陷入迷茫的今天,中国需要产生像西方萨特等这样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也需要像老舍这样多才多艺幽默的文艺大师,更需要像鲁迅这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伏首干为儒子牛”的文学大师。当前,要推动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思考以下问题:一是必须思考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这是解决我们文化的根从哪里来的问题。文学工作者必须谙熟历代以来的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理论的智慧及其创作的规律,包括了解当代文坛的发展脉络及其存在的哪些问题。唯有如此,在对古今文学史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才有突破创新的可能性。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当代文学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文化源源不断创新的源泉;二是必须了解西方文学发展脉络。这是促进中西文学交融的基础,也是只有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方能知道两者之异同和差距所在。由此,才有可能站在高度上,把中国的文学放在世界文学之视角上去考虑如何发展、扬长避短;三是必须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所在,这是解决我们的文学该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唯有钻研才有可能正确掌握其精髓所在;四是文艺工作者必须了解与文学相关的边缘学科。诸如哲学、史学、科学、美学、心理学、政治等相关学科。唯有如此,才能触类旁通,在文学批评、文学创作上方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五是必须考虑从事文艺工作者的生存质量问题。从事文学工作是一件劳心劳力之事,没有必要的物质支撑及精神鼓励难于为继。建议要通过提高稿酬、为精品力作提供更多的出版便捷路经等予以必要的扶持等;六是必须在文学评奖的机制上真正实现公平竞争的环境,严格维护文学评奖和捍卫文学神圣的尊严;七是必须培养一大批大有潜力、德艺双磬的文艺工作者,通过各种途经使这些人才脱颖而出,以期之酝酿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流派,构筑牢固文学大厦的根基;在推动文学发展之路上,必须避免跑步前进的浮夸风。文学的发展有规律,人才的成长也有规律。文学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急功近利万万不可;新闻媒体在推动文学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文学的传播大都靠新闻媒体传播。由此,有关部门应在这方面采取有关措施,多鼓励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上,除了关注早已成名的名家、名作之外,更要重视推广一大批在文艺方面有潜力的新人新作;必须重视和培养一批复合型的外语翻译工作者和德艺双馨的文艺理论批评家。文学有了精品力作,要走向世界,关键还是靠翻译;有严肃公平海纳百川的文艺批评家才真正促进文艺的良性发展;最后,必须考虑中国文学的出路如何和世界接轨的问题,从“诺奖”获奖作品上,也许能探寻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的规律。“诺奖”获奖作品真正代表了其审美标准与时俱进的演变风格,代表了外国文学发展演变的真正脉络和规律,由此,以包容的心态去研究这些作品,中国文学作品和外国作品的差距到底何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方向和标杆在何处?瞩目全球,历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无疑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参照物。这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反映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具备了反映人类灵魂穿越时空的穿透力。  中国最早的文学形式当为诗歌。《诗大序》:强调诗歌要“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曹丕在《典论u2022论文》中认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五四”时期,周作人大力张扬“文学首先是人学”的概念。中国文学的方向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类灵魂的挖掘,乃至对人类自身苦难和社会、世界的真相的挖掘和剖析,这种挖掘和剖析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世界而不是破坏世界,是为人类的精神信仰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时代的呼唤,民众的需求。  中国文坛,需要涌现一批具有高尚人格、融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于一身的文学名家;中国文学需要一棵棵参天文学大树净化浮躁的污浊风,支撑陆地上清新的空气;中国文学需要集伟大思想及文采于一身具有照亮人类心灵、挺起民族精神信仰的伟大作品。谁都不是真理的化身,谁都不是文学的“判官”,在推动文学大发展大繁荣之路上,既需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理论探讨,允许学术上不同善意观点的出现,也需要出现一大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内容以及创新形式融为一体,经得起历史考验、时代考验和人民考验优秀文学作品。
2023-09-04 04:58:572

列举中国文学的发展阶段

中国文学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一、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时期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 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 的作用。第二段:秦汉时期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低过的皇帝或者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刺喻谲谏为己任。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却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史不衰的“五七言体”。二、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从“三曹”、“七子”,经过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到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文学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学的技巧。玄学和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在儒家提倡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之外,玄学家提倡的真和自然,已成为作家的美学追求;佛教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也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样化。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由中晚唐诗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杜甫、白居易开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强。就宋代出现的新趋势而言,诗人与学者身份合一, 议论成分增加,以及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 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 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三、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2、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3、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而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最富于生命力。这些通俗 文学借助日益廉价的印刷出版这个媒体,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从以上各方面看来,明代中叶的确是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端。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士 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一代新的 作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便是这批新人的代表。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文 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 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 小说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2023-09-04 04:59:201

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 文学类别  :1、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2、按作者所在的时代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们的范围都是随着读者而不断迁移的。3、按产生地域分为:欧美文学,中国文学,日本文学,拉美文学等。 4、按读者分为:   a、按受众身份/年龄有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   b、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等。   5、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 6、按表达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其他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等   7、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   以上类别仅仅是一种概括,作为分类的示例,并非全面分类。
2023-09-04 04:59:314

中国文学简介

文学, 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被称为语言艺术和时空并列艺术.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编辑本段]西方文学历史  最早已知道的文学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苏美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当中描述英雄主义、友谊、损失及追逐永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特色的文学。早期作品经常带着宗教或教诲的目的。说教的规范的文学从此诞生。浪漫主义的异常特质在中世纪绽放。同时,理性时代造就了民族主义史诗与哲学短文。浪漫主义强调通俗的文学及情感的投入,慢慢被寻求真实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所取代。到了20世纪,象征主义抬头,探索角色的描述和发展。[编辑本段]文学类别  1、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  2、按作者所在的时代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们的范围都是随着读者而不断迁移的;  3、按产生地域分为:欧美文学,中国文学,日本文学,拉美文学等。  4、按读者分为:  a、按受众身份/年龄有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  b、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等。  5、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  6、按表达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其他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等  7、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  以上类别仅仅是一种概括,作为分类的示例,并非全面分类。 文学体裁  中国古典文学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发达。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基本类型。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发达。[编辑本段]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文学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  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编辑本段]四大文学体裁   文学的不同含义  (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二)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三)指辞章修养。 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
2023-09-04 04:59:481

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 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那 口传时代的文学,应当是十分久远的,后来的文字记载不过是对那段美丽梦幻的 追忆而已。最保守的说法,从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出 现的时候起,这条长河的轮廓就已经明朗起来了,后来逐渐汇纳支流,变得越来 越宽广。这中间有高潮也有低潮,但始终没有中断过。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 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 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 河流有上游、中游、下游,中国文学史也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这就 是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 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2023-09-04 04:59:561

中国文学分几大类

文学类别 1、按体裁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 2、按时间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们的范围都是随着读者而不断迁移的; 3、按地域分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台湾文学…… 4、按读者分为: a、 按年龄有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 b、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 5、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 6、按表达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戏剧、歌剧、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其他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与动漫... 7、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2023-09-04 05:00:062

中国文学名家有哪些

古代:屈原、贾谊、陶渊明、竹林七贤、李白、 唐宋八大家、朱熹前七子、后七子等。近代:蒲松龄、龚自珍、四大名著作者(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曹雪芹)等。现当代:毛泽东、胡适、鲁迅、冰心、巴金、老舍、徐志摩、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许地山、叶圣陶、路遥、郭沫若、萧红、孙犁、赵树理、汪曾祺、余华、王蒙、史铁生、金庸、白先勇等。
2023-09-04 05:00:154

中国文学具有什么特点?

1.政治特征,中国文学有关心政治的传统,古代文学特别注重文学与时代、政教的关系,强调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统一.2.补史特征,在古典时期,从文人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出生、发展、理想和政治遭遇,因此,古典文学更是一种对时代背景的补充.3.地域特征,古典文学极具地域特色
2023-09-04 05:00:222

中国文学名著有哪些

名著目录 小说 《战国策》《烈女传》(西汉)刘向、《搜神记》(晋)干宝、《太平广记》(宋)李昉﹑扈蒙﹑李穆等、《世说新语》(南北朝)刘义庆、《莺莺传》唐 元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全传》施耐庵
2023-09-04 05:00:322

中国文学有哪些流派和结构?

中国文学流派  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法家学派,屈宋楚辞派,扬马派:扬雄、司马相如三曹,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沈宋派:沈佺期、宋之问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乐府诗派:元稹、白居易  田园诗派:陶渊明、孟浩然、王维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江西诗派:黄庭坚、杨万里  唐宋八大家:韩愈(唐)、柳宗元(唐)、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唐宋派: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公安派: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同光体:郑孝胥、陈衍、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  鸳鸯蝴蝶派:张恨水(原名心远,《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林徽因(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荷花淀派:孙犁,山药蛋派,伤痕文学,寻根文学。中国文学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山水田园诗结构,时空结构,意象结构法,叙事结构
2023-09-04 05:0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