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数学六年级上期要学什么内容

2023-09-14 06:54:16
共1条回复
nicehost

分数乘法

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A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B

分数约分

2.分数乘法应用题

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C

分数应用题1

分数应用题2

3.倒数的认识

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D

分数乘、除应用题比较

整理和复习

5.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十一册数学全册E

分数应用题

倒数的认识1

6.浙教版小学第十一册数学全册教案

倒数的认识2

倒数的认识3

7.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教案F

分数除法

8.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

分数除法课件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

2.分数除法应用题

3.比

比的应用1

比的应用2

整理和复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乘、除应用题比较

2.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1

整理和复习

分数应用题2

分数应用题

圆1

圆2

圆3

圆的演变

圆的认识1

圆的认识2

圆4

圆的认识1

圆的认识2

圆的认识3

圆的认识4

圆的认识5

圆的认识6

圆的认识7

圆的认识8

圆的认识9

圆的认识10

1.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7

圆的面积1

圆的面积2

圆的面积3

圆的面积4

圆的面积5

圆的面积6

圆的面积7

圆的面积8

苏教版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9

圆的面积10

圆的面积11

圆的面积12

圆的面积13

圆的面积14

圆的面积15

圆的面积16

圆的面积17

圆的面积18

圆的面积19

圆的面积20

圆的面积21

2.圆的周长和面积

圆的周长1

圆的周长2

圆面积的计算

圆的周长6

圆的周长7

圆的面积

圆面积公式

圆面积计算

圆面积公式推导演示

*3.扇形

圆的周长1

圆的周长2

圆的周长3

圆的周长4

圆的周长5

4.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1

轴对称图形2

轴对称图形3

轴对称图形4

量一量,算一算

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百分数的应用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2

整理和复习

百分数的应用

调查利率,计算利息

总复习

相关推荐

圆的认识有哪些呀?

1、圆心:用圆规画出圆以后,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2、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4、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5、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2023-09-04 06:46:251

圆的认识知识点

圆的认识知识点:一、圆的定义:圆是一种几何图形。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二、相关定义:1、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这个定点叫作圆的圆心。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2、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字母表示为r。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字母表示为d。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4、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作弦。最长的弦是直径,直径是过圆心的弦。5、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优弧是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劣弧用两个字母表示。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优弧是大于180度的弧,劣弧是小于180度的弧。
2023-09-04 06:46:391

圆的认识是什么?

在一个平面内,围绕一个点并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形是一种圆锥曲线,由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圆是一种几何图形。根据定义,通常用圆规来画圆。 同圆内圆的直径、半径的长度永远相同,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圆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同时,圆又是“正无限多边形”,而“无限”只是一个概念。扩展资料:圆可以看成由无数个无限小的点组成的正多边形,当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时,其形状、周长、面积就都越接近于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圆,圆实际上只是一种概念性的图形。(当直线成为曲线即为无限点,因此也可以说有绝对意义的圆)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切线的判定方法: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023-09-04 06:47:041

圆的认识定义

在一个平面内,围绕一个点并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形是一种圆锥曲线,由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第一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circle)。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等圆,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是一个正n边形(n为无限大的正整数),边长无限接近0但永远无法等于0。第二定义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或距离的平方之比),等于一个不为1的常数,则此动点的轨迹是圆。
2023-09-04 06:47:212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概念(书忘带了急!)

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 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C=πd或C=πr. 10.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πr^2 S环=π(R^2-r^2) 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四) 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 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 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仅供参考: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鸡. 解二 (4×36-100)÷(4-2)=22(只)………鸡; 36-22=14(只)…………………………兔. (答 略)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个)(答略)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共有脚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植树问题公式】 (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 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 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 路长÷间隔长-1=棵数; 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路长÷间隔数=棵数; 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 =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 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 【求分率、百分率问题的公式】 比较数÷标准数=比较数的对应分(百分)率; 增长数÷标准数=增长率; 减少数÷标准数=减少率. 或者是 两数差÷较小数=多几(百)分之几(增); 两数差÷较大数=少几(百)分之几(减). 【增减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长率÷(1+增长率)=减少率; 减少率÷(1-减少率)=增长率. 比甲丘面积少几分之几?” 解 这是根据增长率求减少率的应用题.按公式,可解答为 百分之几?” 解 这是由减少率求增长率的应用题,依据公式,可解答为 【求比较数应用题公式】 标准数×分(百分)率=与分率对应的比较数; 标准数×增长率=增长数; 标准数×减少率=减少数; 标准数×(两分率之和)=两个数之和; 标准数×(两分率之差)=两个数之差. 【求标准数应用题公式】 比较数÷与比较数对应的分(百分)率=标准数; 增长数÷增长率=标准数; 减少数÷减少率=标准数; 两数和÷两率和=标准数; 两数差÷两率差=标准数; 【方阵问题公式】 (1)实心方阵:(外层每边人数)2=总人数. (2)空心方阵: (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中空方阵的人数. 或者是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总人数÷4÷层数+层数=外层每边人数. 例如,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一 先看作实心方阵,则总人数有 10×10=100(人) 再算空心部分的方阵人数.从外往里,每进一层,每边人数少2,则进到第四层,每边人数是 10-2×3=4(人) 所以,空心部分方阵人数有 4×4=16(人) 故这个空心方阵的人数是 100-16=84(人) 解二 直接运用公式.根据空心方阵总人数公式得 (10-3)×3×4=84 原价等于现价除以打几折 打几折等于原价除以现价 现价等于原价乘以打几折
2023-09-04 06:47:351

数学手抄报六年级第一学期圆的认识

圆的知识:一、圆的定义。1、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点组成的图形。2、在同一平面内,到一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二、圆的各元素。1、半径:圆上一点与圆心的连线段。2、直径:连接圆上两点有经过圆心的线段。3、弦:连接圆上两点线段(直径也是弦)。三、弧:圆上两点之间的曲线部分。4、半圆周也是弧。(1)劣弧:小于半圆周的弧。(2)优弧:大于半圆周的弧。5、圆心角:以圆心为顶点,半径为角的边。补充内容:三、圆的基本性质。1、圆的对称性。(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3)圆是旋转对称图形。2、垂径定理。(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2)推论: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为直角,它所对的弦是直径。4、在同圆或等圆中,两条弦、两条弧、两个圆周角、两个圆心角、两条弦心距五对量中只要有一对量相等,其余四对量也分别相等。5、夹在平行线间的两条弧相等。6、设⊙O的半径为r,OP=d。7、(1)过两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两点间连线段的中垂线上。(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到三个点的距离相等。(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斜边的中点。6、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圆周角的两边是弦。7、弦心距: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
2023-09-04 06:47:421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几年级

1.圆形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首先,在占有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圆形具有最大的面积。几何学告诉我们,这时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的面积都来得大,如果有相同数量的材料希望做成容积最大的东西,当然圆形是最合适的了。自来水管、煤气管等,就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仿造。 其次,圆柱形具有最大的支撑力。 再者能防止外来的伤害。我们知道,如果植物的茎是方形、扁形或有其他棱角的,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伤害。圆形的就不同了,狂风吹打时,不论风卷着尘砂杂物从哪个方向来,都容易沿着圆面的切线方向掠过,受影响的只是极少部分。 蒙古包为天穹式,呈圆形,木架外边用白羊毛毡覆盖。因为它是圆形的,所以立在草原上,大风雪中阻力小,再大的地震中也不会变形,顶上又不积雨雪,寒气不易侵入,是非常安全的住所。 圆形对风的阻力小(气流)易通过. 它是圆形的,比其他形状建筑相比利用面积是最大的。圆形可以减少大风对建筑物直接作用,风可以顺利地从蒙古包的两旁通过。 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因为当周长一定时,所有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2.为什么绝大多数的根和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首先,在占有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圆形具有最大的面积。几何学告诉我们,这时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的面积都来得大,如果有相同数量的材料希望做成容积最大的东西,当然圆形是最合适的了。自来水管、煤气管等,就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仿造。 其次,圆柱形具有最大的支撑力。 再者能防止外来的伤害。我们知道,如果植物的茎是方形、扁形或有其他棱角的,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伤害。圆形的就不同了,狂风吹打时,不论风卷着尘砂杂物从哪个方向来,都容易沿着圆面的切线方向掠过,受影响的只是极少部分。 因此,茎的形状,也是植物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举个例子,树木;从几何角度去理解,周长相同时,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要大。因此圆形树干、树枝中导管和筛管的分布数量要比其他形状的多的多,这样,圆形树干输送水分和养料的能力就要大,更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另外圆柱形的体积也比其他柱形的体积大,它具有很大的支撑力,当树枝上挂满果实时,它能强有力地支撑着树冠,使树干不至于弯曲。 还有圆柱形的树干能有效地防止外来的伤害。树木的生长靠树皮来输送养料和水分,如果树皮受到严重的损伤,树木得不到营养和水分,很快就会枯萎。如果树干或树枝是方的、扁的或其他形状的话,它所遭到的外来伤害要比圆的多的多。由此可见圆形树干树枝的好处很多。这也正是植物为适应自然环境而逐渐形成的
2023-09-04 06:48:301

圆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圆的认识优秀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的认识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第一节内容《圆的认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2、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3、教材简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领域提出了这样一条具体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白纸若干张、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   教师: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活动探究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在动手中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具体特征。用“小组合作法”让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学会画圆。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着实实在在的孩子,我的设计本着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教学思想,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二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小组议一议,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能画无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这里因为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也能画无数条,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分组讨论在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得出d=2r与r=d/2的字母公式,并在练习中通过填表强调了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对应关系,还要求学生在圆内一些线段中,找出半径和直径。(设计意图: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3、掌握画圆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最后我会试着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圆,并要求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步骤有哪些。通过学生的汇报,我引导他们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   (1)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   (2)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   (3)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圆的认识优秀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一、教材解读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图形的相关知识,以及对圆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直线图形领域过渡到曲线图形领域,其学习内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圆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遵循课程标准的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和,采用动画演示,情景再现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突破教学难点运用所学圆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五、教法、学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运用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与教法相对应,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六、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走进生活,领略圆的美。   课始的引入分为两个层次:唤醒——展现。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再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从中寻找圆的同时感受圆的美。   美仑美奂的图片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数学成分——几何图形。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既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实际操作,掌握画法。   学生初次创造圆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圆的基本特征——曲线图形。这时,引入画圆工具——圆规,用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不标准的圆又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成功的圆?使学生从简单的`动手操作上升到方法的归纳。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迅速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运用基本方法第二次画圆。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引出了三个概念:圆心、半径、直径。概念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补充“练一练”,让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出示“试一试”第三次画圆,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方法的同时还感知了圆的概念,引出了圆心及半径的作用——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这一理解难在鼠标点动之间轻松解决。   三、小组合作,探究特征。   这一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合作学习。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后,安排拓展练习,实现了知识能力的迁移。   四、拓展与应用,尽显圆的魅力。   通过介绍墨子对圆的描述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悠久萌发民族自豪感。在此之后,我又点拨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既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又注意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我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动画情境的再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为突破教学难点做了有力的铺垫。对圆的再次欣赏人,给了学生想象空间。通过这样的延伸,做到首尾呼应,使学生深切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五、课后反思:   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使数学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评委,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圆的认识优秀说课稿3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认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93页-94页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教材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掌握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讨论、观察发现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发现和掌握圆的特征。   三、说学法   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发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准备   1.圆形实物、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2.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程序   这一节课,我们安排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寻找圆,欣赏圆。第二部分,感知圆,认识圆。第三部分,学画圆,探究圆。第四部分,巩固圆,拓展圆。   (一)寻找圆、欣赏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确定不需要任何花俏的东西来导课,只是让学生通过黑板、课件或桌面上的学具片等看到圆,直奔课题——圆。接着老师借助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的“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这句话,带学生一起走进圆的世界(课堂),这样导课直接、简单、有效。   (二)感知圆、认识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们根据这一理念,设计了一个摸圆游戏,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分一分,说一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回忆起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又能帮助学生从感官上体验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别,圆摸上去是弯弯的,学生对圆有了初步感知。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分类,要求分成两类,学生也很容易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归为一类,把圆单独归为一类,再问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对圆和其它平面图形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第一类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三)学画圆、探究圆。   实践是认知的来源,孩子们的智慧,集中在手尖上,手是意识的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所以,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动手操作(画圆),自主学习(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我们先让学生说说画圆的方法,然后介绍圆规,让学生第一次利用圆规尝试画圆,学生在画圆时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就从问题入手,明确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定点(固定针尖)---定距(两脚叉开)----旋转一周(成圆)。   (2)由教师直观演示画圆,学生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后,安排学生第二次自由画圆。   (3)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操作等活动,自主建构起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再通过交流反馈来及时检查自学的效果。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画出的圆里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O、r、d表示。   (4)实践出真知。在学生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后,安排了一定练习来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判断半径,认识直径。   第一幅的线段,两端都不和圆心、圆上相连,第二幅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内。第三幅图,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外。第四幅图是半径。学生在这四幅图的判断过程中,认识圆内、圆外、圆上的点,进一步明确半径的意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圆上有无数个点,圆的半径也有无数条。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在探究圆内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以四人小组合作形式,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的方法来探究: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在实物画圆时,让学生说出画圆的办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现方法的多样化。从实物画圆到用圆规画圆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用圆规画圆的普遍性,使方法得以优化。在学习圆各部分的名称时,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可以通过自学、交流、操作等活动,自主建构起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在研究圆的特征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掌握新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   (四)巩固圆、拓展圆。   我们安排了三个环节,第一,练习。第二,总结。第三,拓展。   及时的反馈练习,可以巩固新知,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练习,注意把知识性、趣味性、发展性有机结合,设计了三组练习。   练习后老师让学生说收获、提疑问。   学生回顾总结之后,出示了生活中美丽的圆让学生欣赏。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前后呼应,通过回顾总结,对知识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将“圆”再次回归生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六、说练习设计   及时的反馈练习,可以巩固新知,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练习,注意把知识性、趣味性、发展性有机结合,设计了三组练习。   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这节课我们设计的意图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   本节课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开创。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
2023-09-04 06:48:371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线索】   (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1.思考:如何从各种平面图形中摸出圆?   2.操作并体会:圆与其它图形有怎样的区别?在交流中整体感知圆的特征。   (二)在操作中丰富感受   1.交流:圆规的构造。   2.操作:学生尝试画圆,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生第二次画圆):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用圆规画不出直线图形或是其它的曲线图形?   4.引导(教师示范画圆):使学生将思维聚焦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体会到圆规两脚距离的恒等,恰是“圆之所以为圆”的内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构认识   1.引导:引导学生将上述距离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概括:介绍古代数学家的相关发现,并与学生的.发现作比较。   4.类比:先介绍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5.沟通:圆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之间具有怎样的有机联系?   (四)在比较中深化认识   1.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中类似等长的“径”各有多少条?圆的半径又有多少条?   2.沟通:这些正多边形与圆这一曲线图形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五)在练习中形成结构   1.寻找:给定的圆中没有标出圆心,半径是多少厘米?   2.想像: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猜测:不用圆规,还可能怎样画出一个圆?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半径、直径之间关系的认识。   4.沟通:用圆规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六)在拓展中深化体验   1.渗透:在与直线图形的对比中,揭示圆的旋转不变性。   2.介绍:呈现直线图形旋转后的情形,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圆与直线图形的联系,体会圆与旋转的内在关联,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2023-09-04 06:48:451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023-09-04 06:48:542

圆的认识二知识点

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2 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字母表示为r。3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字母表示为d。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4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最长的弦是直径,直径是过圆心的弦。5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优弧是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劣弧用两个字母表示。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优弧是大于180度的弧,劣弧是小于180度的弧。6 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7 由弦和它所对的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弓形。8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9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10 圆周长度与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用π表示,π=3.1415926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π≈3.14。11圆周角等于相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2 圆是一个正n边形(n为无限大的正整数),边长无限接近0但不等于0
2023-09-04 06:49:141

6年级圆的认识数学日记

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字母o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表示是r,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连在一起的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2023-09-04 06:49:246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圆规,所以用圆规画圆是难点,掌握圆的特征是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指名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圆形,如有的钟面是圆形的,当然钟面也可以做成方的;现在的硬币有多边形的,也有圆形的。唯独车轮子,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大车还是小车的车轮子,为什么都要做成圆的呢?   (产生疑问,引起争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想画一个比较标准的大圆,可以怎么画?(指名回答)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用绳子画圆)先取一段绳子,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另一端套在石头和棍棒上,然后拉紧绳子,绕着这个固定的点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老师刚才画圆时,中间的点怎么样?(中间的点不动。)   我们把这个不动的点叫定点。(板书:定点)   粉笔画出的线为什么能首尾相接呢?   应该说圆上任意一点到定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把这段相等的距离叫定长。(板书:定长)   如果我们在本上画圆,用我们刚才画圆的方法方便吗?(不方便)那可以怎么画?   (出示圆规)这是我们画圆的工具——圆规。圆规有两个脚,一脚带尖,另一脚带笔。认真看老师怎样用圆规画圆。画圆时,先定好一点,然后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这点上,把带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你们会用圆规画圆吗?   请你在本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边画边想,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画圆时,要先定点,再定长,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哪是定点?哪是定长?   (先让学生动手画圆,边画边体会出哪是定点,哪是定长。先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定点”,用数学语言说叫“圆心”。(板书:圆心)   什么叫圆心?(指名回答)   哪儿是“定长”?老师在圆上画出这段定长,观察这条线段两端在什么地方?这条线段叫“半径”。(板书:半径)   谁说说什么叫半径?(指名回答)   (老师再在圆上画出直径。)老师边画你们边观察,这条线段通过哪儿?两端在哪儿?   像这样,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板书:直径)   谁再说说什么叫直径?(指名回答)   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书上对这些概念做了准确的叙述,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刚才概括的跟书上完全一样吗?有没有补充?   (学生补充: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这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再通过看书,使总结出的结论更准确,更完善。)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概念。   练一练   (1)判断这几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   (2)判断哪条线段画的是直径?   (3)这四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哪一条是直径?(学生举数字卡片判断) 同学们对于半径、直径的概念掌握得很好,我们继续研究圆还有什么特征?   2.研究圆的特征。   用我们准备好的学具转动A面,你发现半径有什么特征?转动B面,你发现直径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小组讨论。)   (老师再在幻灯上演示一遍,提问讨论结果。)   (板书)无数条相等   刚才同学们自己发现了直径、半径有这些特征。在下面两个圆中:(出示) 甲圆的半径和乙圆半径相等吗?   甲圆直径是乙圆直径的2倍吗?   那么圆在什么情况下才存在这些特征?(板书:同一圆里)   练一练(正确画“√”,错误画“×”。)   (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3)在同一圆里,半径是4厘米,直径一定是2厘米。()   (4)圆心在圆上。()   同学们判断得都很正确。老师想让同学们用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来计算下面几道题   同学们对于半径、直径的倍数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老师给出半径和直径的数据,你们会画圆吗?小组讨论一下,半径2厘米的圆怎么画?直径6厘米的圆怎么画?(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把半径2厘米的圆画在本上,要求标圆心、半径。边画边想,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直径6厘米的圆请同学们回家画在本上。   刚才同学们画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圆的大小呢?   (板书)位置大小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画圆时要先点圆心。   (老师举起一个圆)有一个同学是个小马虎,他在画完这个圆后,忘了点圆心了,你能帮助他找到圆心吗?   如果这个圆画在黑板上或本子上忘了点圆心,怎么找到它的圆心呢?   (指导学生说出用直尺在圆面上从下往上推,推到最长的一段,就是直径。)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能用我们刚学的圆的知识来解答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的车轮子都是圆的”吗?(指名回答,前后呼应,用刚学的圆的知识来回答刚才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认识圆心、半径、直径。通过演示用绳子在黑板上画圆,使学生体会到:画一个圆必须要有定点、定长。“定点”用数学语言说叫圆心,“定长”就叫半径。并引出直径的概念。通过判断半径、直径的练习,巩固其概念。   第二层次,研究圆的特征。每四人一组,每组有一个学具,学具是在一个硬纸板的正面和反面,分别钉1个用透明胶片剪成的活动的圆,在A面的活动圆上画着半径,B面的活动圆上画着直径。学生分小组转动A面的活动圆,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转动B面发现在同   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欢上美丽的圆,激发探索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第二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办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圆,大家看:欣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认识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许多的数学知识,相信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老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老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第二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   [第三步]   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办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 ①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②对折、展开、再对折、再展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 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媒体]连结圆心和圆上一点,是半径吗?半径也有几条?为什么?[板书]   你们也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①一条直径=两条直径。   师:还可以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②所有的直径、半径都相等。   师:你们认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结果呢?你的结论呢?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很会动脑筋,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不知可以?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还可以呢?(相等的圆)你认为还有哪些结论也需要这个前提?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三、应用   师:所以我们今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得想得仔细、周详,对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媒体]填一填   2、[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四、画圆   师: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接受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师:想想半径为2厘米该怎么画呢?可以商量一下再画。(生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再定住,再画)   简单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2厘米的?   如果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呢?   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呢?   你发现了什么联系?(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位置呢?   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   (等一会儿)   师:为什么不画?(圆规太小)想有什么办法呢?(钉子、绳子)绳子多长?(50厘米)为什么?我们下课试一试好吗?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从圆桌到圆的各种知识还有什么知识值得我们问一问有吗?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谁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觉?相对来说,圆桌呢? 篇三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 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②用工具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③找圆心。   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④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活动要求:先独立进行,再分组交流。通过动手“折、量、画、数、比(估)、看、议”等,总之随你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围绕“学习卡”上的有关内容进行。)   分组汇报,全班交流。(填写学习卡)   学习卡   名称 意 义 用字母表示 在同圆( )里   条数 长度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直径   半径   ②重点请学生说明你是怎样发现的,展示发现的过程,让同学们评价。   ③操作检验,内化提升。   a.考考你的判断力。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课本第87页“做一做”(略)]   b.对答游戏(每两个学生一组):你说直径长度,我答半径长度;你说半径长度,我答直径长度。   c.边体验,边说理: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教师提供各种车轮形状和安装位置不一样的自行车玩具,让学生边操作边体验,进而明理。)   d.合作操作探索。   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圆中所有的线段( )最长;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吗?   [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分组交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开探究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发现新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自我习作——用圆规画圆。   ①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课本第87页)   ②学生操作:用圆规画圆。(自我体会,怎样才能画对、画好。)   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汇报并总结。[适时板书:a.定长(即半径)b.定点(即圆心)]   ④操作表演,全班共赏。   A.按要求画圆。   a.半径2厘米 b.半径2.5厘米 c.直径4厘米 (比较a、c,你发现了什么?)   B.按要求画圆,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请学生画3个同心圆、3个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并归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圆怎样画?(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学习用圆规画圆,主要通过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到画圆的方法;动手画圆——体验画法,掌握画法;操作练习——发现规律、内化新知,这样教学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3、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   4、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四、课后反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愉悦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如“游戏趣味题”中“教师的评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自我习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赏”,享受成功的愉悦,可激发学生探知的*。如让学生剪、折、画、量、议、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探索的方法。如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师生平等相待,可解放学生的脑、手、眼,让学生大胆地想、放开去说、随心地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开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情境之中,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意境。
2023-09-04 06:49:461

圆的认识r=4厘米d等于多少厘米这种题怎么做?

r=4cmuff0cd=2*4=8cm
2023-09-04 06:49:552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圆的认识》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 无 课件频道。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篇一:《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方法: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   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看来大家平时非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   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生举例   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   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1分钟)   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   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   那是什么原因呢?   你怎样发现的?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4.学习画圆(5分钟)。   你是如何画圆的?   课件展示如何画圆。然后学生动手练习,并强调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揭示圆大小   位置的确定   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   三、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4分钟)。   〈1〉投影出示   找出下列圆的半径、直径。   〈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   〈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   2.应用练习。(10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   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   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   师: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好吗?   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范围是一个圆,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   (是这个圆的半径)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四、总结全课(3分钟)   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延伸   1.用圆作画。   2.谈谈我眼中的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   圆心(o)圆中心一点,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线段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确定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d)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2r   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才相等;所有的直径才相等;半径才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篇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圆   1.出示幻灯:生活中的圆   摄影作品,在这些美丽的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图形?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   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   我这有一个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里?   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标出你所在的位置吗?   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   问:站在这几点都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   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   3.课件演示   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   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二、操作中认识圆   1.屏幕上有一个圆,同学们能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一个圆吗?   2.学生画圆,师巡视   3.汇报不同画圆的方法(先找用圆形工具画的汇报)   拿线绳画的黑板演示   谈话:这位同学拿这么长的绳子在黑板上画了这么大的一个圆,如果我想在操场上画个大圆怎么办呢?   圆规画的实投展示   4.总结圆规画圆方法   5.学生练习圆规画几个圆   既然我们可以借助圆形工具来画圆,人们为什么还会发明圆规呢?   6.观察自己所画的圆,除了一条封闭的曲线还有什么?(点儿)   给它取个名字——圆心(如果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用字母O表示   7.拿出手中的圆纸片,你们有办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吗?   学生动手折   问:除了圆心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折痕)   你发现的折痕是什么样子的。   师:谁愿意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揭示直径半径定义   你能在圆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吗?   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   三、交流探究圆   圆心和半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画一画就知道了   1、用圆规在本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圆,看谁画得漂亮。   2、投影展示   问:你们画得圆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什么决定的?   学生汇报,圆怎么这么听话呢   师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怪不得人家叫圆心呢   这些圆大小各异,怎么画就能让他有大有小?   小结: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间距离)   3、师:半径的本事不小,想不想知道半径还有什么特征?是我直接告诉你们还是自己研究?   那就结合老师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共同研究吧   4.研究提示   同一个圆内,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同一个圆内,半径有多少条?   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汇报   同圆直径是半径的2倍板书d=2r   问:你怎么知道的?   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为什么?(圆上有无数的点、折痕中发现)   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那么直径有多少呢?   板书: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   同圆的半径都相等,为什么?(通过测量,通过推理)   同圆的半径都相等,那么直径都相等吗?   板书:同圆内半径都相等。   所以古人说:圆,一中同长也   这个一中指什么?同长指什么?   边看幻灯边读这句话。   一中同长的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4、车轮的外形为什么做成圆的,你能解释吗?   为什么不把车轮做成这些形状的?(出示正多边形图片)   四、比较中深化圆的认识   1.由正三角形到正十二边形,有什么变化?   2.想象,正100边形会是什么样子?(接近圆,但不是圆)   正3072边形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   到底多少边的时候就是圆了呢?   3、《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4、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5、下面我们还将面临3个实际问题的挑战,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问题1、你能测量出1圆硬币的直径吗?(参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问题2、你能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1米的圆吗?(参考用工具:绳子、粉笔)   问题3、车轮都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为什么?(参考用工具:自行车)   课下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   五、总结   学完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吗?圆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同学们去研究和发现!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像圆那样完美!
2023-09-04 06:50:131

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试一试的数学日记

这么简单
2023-09-04 06:50:343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圆的认识》

谢谢U0001f64f?谢谢大家对我们说、这些天下所有、这种人就算、这些是否
2023-09-04 06:50:492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

判断题对错错对对对对
2023-09-04 06:51:123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圆的认识

π乘以直径等于圆的周长
2023-09-04 06:51:202

数学 圆的认识问题

1.弧长与圆周长的比 圆心角度数与360度的比2即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圆上..则这个四边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四边形3.圆周角是360度...还用求?4.就是指直径,把一个圆平分...5.圆心角是角,玄是直线,弧是虚线.玄心距是圆心到弦的距离.它们之间有对应关系..6.过圆心的弦7.两条弦不是夹了两段弧么...就是直线间的两段弧...他们长度相等
2023-09-04 06:51:311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缺点记录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缺点记录,回答如下:一、反思不足之处:没有学生作业的展示与评价过程,交流环节缺失,互动互学的班级教学优势没能得以体现。①概念教学直白了当,没有任何让学生先反复感知圆的相关概念的过程,而把这一感知过程放在以后作圆的体验中,省去了大量的貌似认识活动、其实是无用的事先感知的时间。不经过动手的体验是非常苍白无力的。②把课堂真正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动手活动中去体验画圆、识圆、用圆,感知圆的运用价值和它的美。③充分尊重个性差异。比如,作业的分层布置,自由选择喜欢的作业,在发现学生能力不足时建议适时调整作业。④作业要求层层推进,把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方式逐步推向深层。二、课堂流程:环节一、概念讲述。一开课,老师不作任何情境引导与调侃式的表白,直接了当表明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圆。然后一个反问:什么叫圆呢?师一边演示画圆一边作概念讲述师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然后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师说:刚才点的点是用来固定圆规一端的,它叫圆心,接着边讲边画: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同法教学直径。3分钟讲完圆的这些概念。环节二、学生画圆。接下来,他拿出一叠白纸,每人发一张,要求学生用5分钟时间画出各种不同的规范的圆。至于怎么画、画几个未作任何要求。学生画圆,老师巡回指导:使用圆规的技巧;不时展示学生的作品;观察学生作业。5分钟后,老师宣布:时间到,收作业。环节三、老师拿出红、黄、蓝三叠不同颜色的纸,要求在红色纸上画出。
2023-09-04 06:51:381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为什么水花是圆的

水花应该是一种横波,石子就是波源,波源的震动带动水这种介质震动,横波以波浪的形式向四周传递,由于各个方向等距离的振幅相同,所以看起来是圆形的。是这样吧!望采纳!
2023-09-04 06:52:082

数学的问题,图片中画圈的部分,圆的认识?

就是圆的周长公式
2023-09-04 06:52:211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1   11月5日上午第二节,我们裴主任上了一堂《圆的认识》,让听课老师和六年级同学一起认识了圆,认识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一、在小学数学大纲里,关于圆的教学相关要求有以下一些:   (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要,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进一步学习几何都是有益的。在安排内容时,要注意加强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组合图形作为选学内容,只限于两个图形的组合。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步认识,合理安排。   认识圆,会画圆。   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让学生对几何图形——“圆”建立最基础的认识(当然是在一年级的圆的认识的基础上);   2、认识事物间——圆的特征、直径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和基本特征;   3、学会用字母表示圆的有关知识,主要是指:2r=d;   4、会画圆;   5、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   6、增强民族自豪感:祖冲之和圆周率。   关于教学任务,老师们一般都很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大纲提出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有效教学”的提供了思考:   1、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2、在安排内容时,要注意加强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   3、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   日常生活、实际操作、直观学习虽然简简单单的12个字,却值得我们数学老师时时为之警惕,因为在我听过的数学课中,很多老师如能做到其中一点都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今天的课堂中,老师的三大理念使《圆的认识》更加有效:   1、数学生活化使教学更加有效;   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如导入:早几天的秋游中,大家都把座位让给了小弟弟小妹妹,今天老师让大家座一次车!又如: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圆形的物体呢?再比如:假如要在草坪中间建立一个圆形大水池,你该怎样画圆呢?   2、利用学生动觉智能来促进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使教学更加有效;   这个理念在教师的本堂课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圆的对折;测量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画圆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和了解圆的相关知识,学习兴趣浓厚,感性认识增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极主动的建构。   3、直观教学相得益彰:   这主要是借助于课件,如:老师在教学"同一圆内每一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时,结合学生动手测量,屏幕上的多条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完全重合,非常直观地凸现出这一知识点。类似之处还有很多。   由此看来,这堂数学课在教法上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看来真是值得我们多加揣摩!   当然,课堂中存在的诸如:教师的语言还要更加严谨、有些局部处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难免的事情,这就无伤大雅了!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2   今天听了卫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下面就本课谈谈几点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也进入了一新的领域。学生虽已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可以看出做课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认真钻研了教材,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做到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   1、以学生为本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概   念,对于圆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认识,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课的引入就让回忆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联系旧知,找一找生活中圆的图形。在新授中,卫老师让学生先自己徒手画一个圆,让孩子觉得画得不好,必须借助工具来完成,产生了学习的内需。然后教学用圆规来画圆,让学生通过这样操作、观察、尝试的活动来学习,加深对圆的认识。对于圆各部分名称,让孩子自己自学,并请小老师来介绍下,非常适用高年级的学生,体现了自学——点导的教学模式。   2、直观教学相得益彰   小学生主要以直观思维为主,所以我们的教学中要通过直观体验区感悟。本课教学圆中   的一些特征时,让学生用圆来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在组内讨论直径、半径的特点,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教师采用多媒体来演示,很直观的凸显这一知识点。   不足的地方时觉得老师设计的一些练习过于基础话,可以设计一些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目来进行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正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3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做过课,形式也是异彩纷呈。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初步感知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的平面图形圆(曲线图形)。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是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及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我在欣赏品味孙老师做的这节课之余,思考和感受颇多:   一、我们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应该是生活化的,而且富有挑战性的。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否明确讨论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积极投入。其次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原有经验,让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学生在面临挑战性任务时,往往会释放更多的能量,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这节课孙老师首先用甩动的小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从动态中感知圆;接着从身边的事物引入圆,体会圆,有利于概念的强化。   二、如何处理好主动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讲解、灌输为主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实施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孙老师在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中,从圆心的揭示,半径的探究到直径的发现,教师恰当地把握了接受与探究、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关系。首先,从圆规的针尖自然引出固定的一点即圆心。那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学生从观察和画圆的体验中获得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生成讨论“半径”的需要。其次,对“半径”的探究,充分相信学生,摒弃接受式的学习,合理组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第一层次,直接让学生感知画出的圆有大有小,并且说明理由。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都能判断,但是对理由的表述不甚明确。正是在这样或正确或错误的表述、辨析中,学生对半径的概念由模糊变清晰,概括定义水到渠成。第二层次在课件展示画半径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半径永远画不完,体验的半径有无数条。然后联系定义中的“到圆上任意一点”来进一步验证半径有无数条,半径都相等。“直径”概念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的得出,更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运用联想、类比、推理等方法合作完成建构。在整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确立了恰当的探究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半径。” “在圆内还发现怎样的线段?”等几个主要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实现了探究过程的开放,也突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可见,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经验的重要性,才能设计好探究活动,实现有效的探究和互动。   总之,从整个课堂可以看出孙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认真钻研了教材,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做到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并从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特别在探究知识这一环节中,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开探究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新知,这也正是我校所定的专题“有效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体现。最后教师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亲眼看见圆的知识的应用,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有效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4   今天听了胡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胡老师《圆的认识》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课之后,我认真的反思:   一、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本节课教师没有绑住孩子的手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二、直观教学相得益彰。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我觉得胡老师这节课这一点做得比较成功。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   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圆上、圆外、圆内的知识介绍缺乏,致使学生总结半径、直径的概念时,说不清白。   2、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5   一、从游戏引入,领略圆的美。   课始的引入执教者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做游戏,根据学生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从肢体阅读图形开始,让学生从袋子中摸图形,从接触中感受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不同。其次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圆,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最后再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记得北师大周玉任教授曾说过,我们教师要善于“往平静的水面投进石子”。这节课的新知引入,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这样设计就为学生从已有的对圆的认识经验到认识生活中的物体到认识数学上的几何图形,架起了一座桥梁,即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第一层动手操作执教者让学生两次画圆,从中学会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圆的特征。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动手画圆,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或请教书本。讲解画圆的步骤,问“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很好的解决了圆规画圆的难点。其次,在学生初步会画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画同样大小的圆”。然后进行剪圆。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的同时还感知到了圆的概念。第二层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从让学生描述圆的大小引出这三个概念,然后组内交流自学认识,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再读读书上的说法和判断哪些是直径、半径中进行巩固,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以剪的圆为素材,用圆规和尺子为研究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方面知识。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的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统整在综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中,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在拓展与应用中尽显圆的魅力。   本课练习设计执教者通过指导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增强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课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还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的良好习惯。之后,通过古代太极图与墨子对圆的描述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历史悠久萌发民族自豪感。最后,又回到生活中解释其中的奥秘,注重应用性再次让学生感受圆的独特魅力。   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并以此为背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圆的世界,不知不觉地学会画圆,了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不知不觉地了解到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知不觉地经历一次次“再创造”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了学生。   探讨的问题与不足:当然,“理想的课程”如何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深切关注的话题。就拿本课教学而言,实施下来,应该说,学生对于“圆”这一冰冷图形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的、文化的特性的感受还是十分真切的,然而,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后的反馈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尤其表现在进行圆的圆心、直径和半径等概念教学时,似乎扶得过多,以至于课堂显得不够开放探究味不是很浓。如果改成让学生剪了后先折,在折中感知直径和半径的特征,是否会让学生掌握得更扎实课堂或许会显得更活跃。还有,欣赏部分放于课的结尾处可避免欣赏得漫无目的。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6   今天两位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首先要面对两大问题:   一是在40分钟的教学中,学生要理解很多概念性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去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以及相关的知识。   二是他们面对的是一班五年级的学生。所以执教老师在对本节课的教材处理、教学预设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对生成资源处理都是相当考究的。结果两位老师都做得相当出色。基于此:我认为这两节课中的四大教学理念使《圆的认识》教学更加有效:   (1)有效的情境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经历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建构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如袁老师、邓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展开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的成分——几何图形——圆——圆与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这样设计就为学生学习新知架起了一座桥梁,既突出了几何建模的过程,又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利用自主探究和大量的动手操作来促进学生双基的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个理念在两位教师的数学课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如尝试练习画圆;在折圆练习中对圆的各部分名称进行命名;测量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本节课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融入到闯关游戏中;把黑板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板书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地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3)借助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成了形象和直观教学,使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更加有效。如:老师在教学“同一圆内每一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时,结合学生动手测量,屏幕上的多条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完全重合,非常直观地凸现出这一知识点。又如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教师利用了猴子骑车的动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也有欢笑声。   (4)两位老师都能做到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当然,课堂中存在的如:教师怎样的设问可使教学更加有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有些局部处理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等等,那都是难免的事情。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7   本节课教学设计别具一格,体现了教学新理念,采用的是新方法,呈现出了新气象。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新知,积累方法,分层练习,发展能力。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和谐与统一。其突出特点如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新课伊始,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森林里几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的小车进行比赛的情境,并及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最后的结果谁会赢得第一,为什么?”此时有学生说坐车轮是圆形的那辆车最平稳、最舒服。教师立即设问:“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由于创设的情境有很强的趣味性,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由于要解决的问题蕴涵在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之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思考价值,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立即进入到了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投入到了新知的探究之中,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二、注重操作实践,主动获取知识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所有的这   些活动,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又有小组的合作交流;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又有教师的适当点拨。例如在将圆形纸片反复换位对折打开操作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折痕有什么共同点,你们发现了什么?从而概括出圆心和直径的概念。在归纳圆的直径的特性时,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画一画、量一量的操作空间,而且还让学生思考:在同一圆内,直径有多少条?这无数条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最后归纳出在同一圆内直径有无数条,这无数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的特性。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样圆心是让学生反复对折圆形纸片,从折痕中发现的;半径等长,直径相等是通过学生用尺测量后知道的;圆中半径和直径的条数无限多,是反复画、合作讨论悟出来的;半径和直径关系的揭示是引导学生推理判断产生的;圆心和半径对圆的决定性作用是让学生在画圆中体察出来的。总之,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很自然地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   三、突出教学重点,加深理解运用   为了突出“圆的特征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设问、设疑,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在观察中仔细比较,从而总结概括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   径的关系。为了突破“圆的画法”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先示范画圆,引起学生注意观察画圆的方法,通过学生尝试画圆后,再引导归纳画圆的步骤,从而掌握方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通过每一单项的“练一练”和拓展应用,达到夯实学生的双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特别是解决新课伊始提出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数学问题。学生能从半径的特征上去理解和运用。这样一个问题,既统领了全课,又加深了课本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做到了开课是数学问题生活化,课末是把实际问题数学化。   四、利用电教手段,改变呈现方式   本课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用计算机呈现教学材料,使之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信息集中,化动为静,打破了常规手段的局限性,显示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无可争辩的优势。如创设情境时的三辆车,为了建立圆的表象演示一条曲线围成圆的过程,探究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的动态展示,以及练习设计的动画显示等等,无一不体现出多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手段现代化的乐趣和魅力,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3-09-04 06:52:31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 #六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 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教学难点:求倒数方法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引新:开车、步行有前进倒退之分,那么,倒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内容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先来学学。   二、自学新课:   自学书本P19。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倒数?   2、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   3、是不是任何数都有倒数?小数有吗?带分数有吗?   三、讨论辨析:   1、什么叫倒数?   2、看下面四道题,你能说一些什么有关“倒数”的话。   3、存在倒数有那些条件   (1)两个数。   (2)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4、能不能说80是倒数,1/80也是倒数?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   5、概括: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6、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四、思考:0.2的倒数是多少?   五、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作业:练习五3—8。 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   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   (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a、针对同学的汇报,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b、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四、归纳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练习一第5、7题。   六、教后记: 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图形,在学习《圆的认识》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在上课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量、画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   2、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7页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坛、水池……)   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汇报(钟面……)。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4、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1)先自己在纸上画圆,再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画圆的方法。   (2)小组交流:比较你组内的画法,你觉得哪种更好?   2、自学课本第58页,找出有关的关健词,并把重点的或要注意的地方做上记号。   3、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4、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小结: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4)出示“圆上、圆内、圆外”让学生理解。   (三)认识圆的特征   1、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   (四)教学用圆规画圆   1、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2、请同学们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个圆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半径小,则圆小;半径大,则圆大。)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造成圆心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   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练习: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中深化认识圆   2、判断是非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4)、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书本P60第1-4题。 4.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5.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欢上美丽的圆,激发探索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第二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办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圆,大家看:欣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认识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许多的数学知识,相信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老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老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第二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   [第三步]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办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①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②对折、展开、再对折、再展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媒体]连结圆心和圆上一点,是半径吗?半径也有几条?为什么?[板书]   你们也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①一条直径=两条直径。   师:还可以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②所有的直径、半径都相等。   师:你们认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结果呢?你的结论呢?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很会动脑筋,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不知可以?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还可以呢?(相等的圆)你认为还有哪些结论也需要这个前提?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四、应用   师:所以我们今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得想得仔细、周详,对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媒体]填一填   2、[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五、画圆   师: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接受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师:想想半径为2厘米该怎么画呢?可以商量一下再画。(生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再定住,再画)   简单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2厘米的?   如果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呢?   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呢?   你发现了什么联系?(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位置呢?   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   (等一会儿)   师:为什么不画?(圆规太小)想有什么办法呢?(钉子、绳子)绳子多长?(50厘米)为什么?我们下课试一试好吗?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从圆桌到圆的各种知识还有什么知识值得我们问一问有吗?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谁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觉?相对来说,圆桌呢?
2023-09-04 06:52:381

圆的认识评课优缺点

圆的认识评课优缺点如下:这节课中教学结构合理,过渡衔接自然。整节教学可分为揭示课题、引导探究、巩固深化、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几个环节。讲、练、做、问、议、板书、演示安排严密紧凑,各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安排得合理。课的设计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譬如在引导探究阶段,又可分为寻找圆心、学习半径、直径、学习画圆等几个层次,各个层次有序安排,又体现出知识形成的先与所需能力的高与低、教学发展的远与近等等关系,看来教师对此有较多的考虑。本节课中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善于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当堂的现实反应,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地施用,也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演示和讲解、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运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观察、比较、操作、思考、讨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1、陆老师设置了符合学生实际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从七个方面对对“圆的认识”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中体现了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注重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包括学具的准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兴趣。2、从教学方式来看,陆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构建了从“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又有用。从学习方式来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操作和探究的机会,变“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天地,使学数学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通过借助剪刀、圆规、实物拷贝、绳子或木棒来画圆;通过折的方法和画的方法来寻找圆中的半径,直径的条数、长度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2023-09-04 06:52:491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展示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对这次展示活动的准备。《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一共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2、情境创设提出自行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操作讨论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画圆——首尾照应解决问题。通过几次试教,发现第一套方案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其实,对于教学我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为创造情境而去创造。这并不符合我们教学的宗旨。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在试教的过程中,同时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平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而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如果给无限的时间,研讨也将会是无限的。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餐盒、蛋糕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讨论套圈活动场地设计方案,怎样在操场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板书中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进而理解圆上有无数个点”、“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部分内容教材里没有安排,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补充这一内容对圆的概念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4、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利用圆规画圆的环节:教学还不够细致,在巡视时感觉学生画的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巩固运用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画圆的方法,特别是没有在画的过程中认识、领悟到: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2、最后的延伸部分:让学生讨论套圈的设计方案,部分学生没有想到将场地设计成圆形。这也是教学中渗透圆的特征还不够充分,如果较好的理解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点,应该能很好的突破。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课末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 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3.应用知识,体验价值。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机演示自制教具车轮,让学生再好奇,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正真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不足之处:   1、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尊重学生方面还应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
2023-09-04 06:53:22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2)

  (2).教师:你们看看正方形、长方形、梯形u2026u2026他们是怎样围成的。(线段)圆呢?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比较、和操作)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u2026u2026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可以回答情景1的游戏问题了,不公平,原因是?圆上那个个同学是半径距离其他同学超过了这个距离)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看这几个圆一样大吗?他们各自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发现半径不一样)(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来画圆.   1.学生画圆(要求:先用瓶盖画圆,但要画比其大的和小的圆就不行了,不方便)   2、画各种大小的圆怎么办(思考用圆规怎么画,学生先说,然后小组探索用圆规画圆要注意那些方面)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六)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课件出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七)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 半径--- --相等、无数条---- ---决定圆的大小   或等圆中 直径-----相等、无数条------ 通过圆心   d=2r r=d/2 圆心-------------------- -- 决定圆的位置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完《圆的认识》,自我感觉良好,本打算今天就学习圆的周长。同事建议再练习一节,说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学不扎实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本想到里面的一些概念不难理解,学生已能非常熟练的画圆,觉得晚上的家庭作业应该不错,直到看到学生的家庭作业才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实在是过高。   出现了如下问题:画圆不规范,该标的不标。   判断题突出了对概念还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或者考虑问题还不够细致。   审题还不够仔细,不能完全按要求做题。   分析原因:   1、在课上画圆,学生知道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可家庭作业中就忘了这回事,说明老师的强调还不够到位或方式欠佳,所以学生的印象不够深,没有形成习惯。   2、一些概念的应用练习,出现错误,一方面,说明学生考虑问题不够细致;另一方面也说明课堂练习设计还存在问题。   例如,对概念及其他记忆性知识的学习,如果仅靠老师讲、学生看书,跟不上形式变化的练习,就很难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应在课上采取填空、判断、选择等方式,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达到运用的程度。   而课堂上的这类练习,仅仅用课件展示,学生起来回答,这样又不好保证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无法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有些练习还要采用书面独立完成的效果会好一些。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要牢记合作是为了个体更好的学习,不能为合作而合作。   3、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要引导。
2023-09-04 06:53:351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数学日记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3.把整个圆周等分成360份,每一份弧是1°的弧.圆心角的度数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4.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即圆绕其对称中心(圆心)旋转180°后能够与原来图形重合,这一性质不难理解.圆和其他中心对称图形不同,它还具有旋转不变性,即围绕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5.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5.(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6.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7.(1)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2)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1)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弦. (5)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6)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度数相等. 9.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0.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1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13.同一个弧有无数个相对的圆周角. 14.弧的比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比. 15.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或相等. 16.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能确定一个圆. 17.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18.一条弦把一个圆分成一个优弧和一个劣弧.
2023-09-04 06:53:53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课件

  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课件,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能正确画圆。   2.培养学生动手探索能力,发展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3.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感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了解中国数学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能正确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圆的特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圆形纸片 长、正方形 圆规 直尺 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调查    1.《圆的认识》课前学习调查   (1)你已经知道了圆的那些知识?还学会了什么?   (2)怎样使用圆规画圆?有什么技巧?   (3)圆与其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4)圆有什么特征?   (5)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圆?你能解释为什么用?   (6)关于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请你选择已经知道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3.从学生的回答中确定教学起点。板书课题。   二、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曲线图形:教师闭眼徒手画一条不封闭的曲线   这是圆吗?最不像圆的在哪里?   课件出示: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圆。对吗?   课件出示椭圆、不规则曲线图形。   它们和圆一样,都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这些叫做曲线图形。    2.探索圆的特征    (1)整体把握曲线图形   我们常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探索特征。你能想起那些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三角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   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你会如何分类?为什么?    (2)出示一组组合图形:圆里面内接一个最大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    (3)猜想:每个正多边形的中心点到角顶点的线段长度有什么特点?    (4)动手验证猜想:正多边形的中心点到每个角的顶点距离一样吗?分别有几条相等的线段?    (5)学生逐一汇报,教师引导思考“正多边形的变数不断增加,你发现了什么?”   正多边形的变数不断增加,正多边形越来越逼近圆形,但是,正多边形内相等的线段数是有限的,而圆从圆上到圆心相等的线段数是无限。    (6)归纳圆的特征:    3.认识圆形的各部分名称:   板书:圆心半径直径    4.认识“圆,一中同长也”:   对于圆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了,春秋时期的墨子就在《墨经》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一中指的是?同长呢?什么叫做直径?这一认识比其他国家早了1000多年。    5.小结:圆有什么特点?叫什么圆?   三、画圆   1.圆规是不是可以画出一个圆?请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介绍圆规:两脚距离等于圆的什么?    2.特殊画圆方法:   四、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联系   刚才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了圆的特点,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联系,用联系的眼光看, 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有联系吗?   五、立体圆形   课后反思:   通过对圆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里核心概念之一,主要借助几何直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我个人认为几何直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适合度,这不是图形与几何的最主要目标,图形与几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依照学生心理特征,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再到三维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圆形是一个特殊的平面图形,是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基础。   课本有两个基本主要知识点,一是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及半径直径的关系),二是画圆。   第一知识点是陈述性知识,学生阅读就可以记住,但教学决不能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就需要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产生、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探索、验证、应用的过程,从而落实“四基”“四能”。   中国人的探索精神自古有之,对圆的探索古代中国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023-09-04 06:54:001

关于圆的认识能提出什么问题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同货源能做出多少条切线?
2023-09-04 06:54:126

圆的认识提纲

学习目标:认识圆,知道圆的各 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 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会用圆规画圆。 自学提纲: 自学教科书56、1、 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2、 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 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 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几次 后,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折痕相交于,一般用字母 表示。连接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 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3、 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圆的各 部分名称。 4、 观察自己画的圆,思考:在 同一圆内,有多少条半径、直径?所有的半径长度有什么关 系?所有的直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 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你是怎 样验证的? 5、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 它的直径是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是2米,它的 半径是 。 6、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 出一个圆呢?你能用圆规画出一个 半径是2cm的圆吗?并用字母 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画在下面,如果不会画,自学 57页画圆的方法)
2023-09-04 06:54:46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生活中有许多圆形的物体,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2、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通过折一折、看一看,画一画,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操作,实践演示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沟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组织学生通过折一折、看一看,画一画,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操作,实践演示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沟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09-04 06:55:161

古代人对圆的认识

古人云天圆地方 古人因不了解地球,便在心中遐想,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笼罩着大地,大地由四根柱子挺起,而幻想出神话故事,人们当时说天圆地方是因为那时人类并未了解正确. 现代人已经证明了是天不是圆的而是无限大(也许有尽头,也许没有。姑且称之为无限大。),而地球乃是圆的。 所以可称之为天方地圆
2023-09-04 06:55:251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概念(书忘带了急!!!)

我是从百度百科里找的 呵呵 你以后又不会的地方也可以找哦~ 望楼主采纳我的意见 谢谢~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9.C=πd或C=πr.10.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圆的面积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πr^2 S环=π(R^2-r^2)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百分数的应用百分数的应用(四)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比的认识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 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仅供参考:【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鸡。 解二 (4×36-100)÷(4-2)=22(只)………鸡; 36-22=14(只)…………………………兔。 (答 略)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个)(答略)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共有脚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植树问题公式】 (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 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 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 路长÷间隔长-1=棵数; 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路长÷间隔数=棵数; 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 =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 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 【求分率、百分率问题的公式】 比较数÷标准数=比较数的对应分(百分)率; 增长数÷标准数=增长率; 减少数÷标准数=减少率。 或者是 两数差÷较小数=多几(百)分之几(增); 两数差÷较大数=少几(百)分之几(减)。 【增减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长率÷(1+增长率)=减少率; 减少率÷(1-减少率)=增长率。 比甲丘面积少几分之几?” 解 这是根据增长率求减少率的应用题。按公式,可解答为 百分之几?” 解 这是由减少率求增长率的应用题,依据公式,可解答为 【求比较数应用题公式】 标准数×分(百分)率=与分率对应的比较数; 标准数×增长率=增长数; 标准数×减少率=减少数; 标准数×(两分率之和)=两个数之和; 标准数×(两分率之差)=两个数之差。 【求标准数应用题公式】 比较数÷与比较数对应的分(百分)率=标准数; 增长数÷增长率=标准数; 减少数÷减少率=标准数; 两数和÷两率和=标准数; 两数差÷两率差=标准数; 【方阵问题公式】 (1)实心方阵:(外层每边人数)2=总人数。 (2)空心方阵: (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中空方阵的人数。 或者是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总人数÷4÷层数+层数=外层每边人数。 例如,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一 先看作实心方阵,则总人数有 10×10=100(人) 再算空心部分的方阵人数。从外往里,每进一层,每边人数少2,则进到第四层,每边人数是 10-2×3=4(人) 所以,空心部分方阵人数有 4×4=16(人) 故这个空心方阵的人数是 100-16=84(人) 解二 直接运用公式。根据空心方阵总人数公式得 (10-3)×3×4=84原价等于现价除以打几折打几折等于原价除以现价现价等于原价乘以打几折
2023-09-04 06:55:573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圆的认识》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圆的认识》,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欢上美丽的圆,激发探索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第二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办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圆,大家看:欣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认识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许多的数学知识,相信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老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老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第二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   [第三步]   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办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①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②对折、展开、再对折、再展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媒体]连结圆心和圆上一点,是半径吗?半径也有几条?为什么?[板书]   你们也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①一条直径=两条直径。   师:还可以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②所有的直径、半径都相等。   师:你们认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结果呢?你的结论呢?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很会动脑筋,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不知可以?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还可以呢?(相等的圆)你认为还有哪些结论也需要这个前提?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三、应用   师:所以我们今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得想得仔细、周详,对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媒体]填一填   2、[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四、画圆   师: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接受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师:想想半径为2厘米该怎么画呢?可以商量一下再画。(生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再定住,再画)   简单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2厘米的?   如果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呢?   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呢?   你发现了什么联系?(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位置呢?   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   (等一会儿)   师:为什么不画?(圆规太小)想有什么办法呢?(钉子、绳子)绳子多长?(50厘米)为什么?我们下课试一试好吗?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从圆桌到圆的各种知识还有什么知识值得我们问一问有吗?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谁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觉?相对来说,圆桌呢?    【 篇二 】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②用工具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③找圆心。   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④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活动要求:先独立进行,再分组交流。通过动手“折、量、画、数、比(估)、看、议”等,总之随你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围绕“学习卡”上的有关内容进行。)   分组汇报,全班交流。(填写学习卡)   学习卡   名称意义用字母表示在同圆()里   条数长度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直径   半径   ②重点请学生说明你是怎样发现的,展示发现的过程,让同学们评价。   ③操作检验,内化提升。   a.考考你的判断力。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课本第87页“做一做”(略)]   b.对答游戏(每两个学生一组):你说直径长度,我答半径长度;你说半径长度,我答直径长度。   c.边体验,边说理: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教师提供各种车轮形状和安装位置不一样的自行车玩具,让学生边操作边体验,进而明理。)   d.合作操作探索。   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圆中所有的线段()最长;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吗?   [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分组交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开探究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发现新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自我习作——用圆规画圆。   ①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课本第87页)   ②学生操作:用圆规画圆。(自我体会,怎样才能画对、画好。)   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汇报并总结。[适时板书:a.定长(即半径)b.定点(即圆心)]   ④操作表演,全班共赏。   A.按要求画圆。   a.半径2厘米b.半径2.5厘米c.直径4厘米(比较a、c,你发现了什么?)   B.按要求画圆,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请学生画3个同心圆、3个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并归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圆怎样画?(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学习用圆规画圆,主要通过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到画圆的方法;动手画圆——体验画法,掌握画法;操作练习——发现规律、内化新知,这样教学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3、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   4、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四、课后反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如“游戏趣味题”中“教师的评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自我习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赏”,享受成功的愉悦,可激发学生探知的*。如让学生剪、折、画、量、议、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探索的方法。如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师生平等相待,可解放学生的脑、手、眼,让学生大胆地想、放开去说、随心地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开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情境之中,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意境。
2023-09-04 06:56:051

学习了五年级的圆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3、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4、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有所增强。
2023-09-04 06:56:162

小学六年级圆的认识课件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指的是平面中到一个定点距离为定值的所有点的集合。这个给定的点称为圆的圆心。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的认识课件,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二、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 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②用工具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③找圆心。   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④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活动要求:先独立进行,再分组交流。通过动手“折、量、画、数、比(估)、看、议”等,总之随你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围绕“学习卡”上的有关内容进行。)   分组汇报,全班交流。(填写学习卡)   学习卡   名称 意 义 用字母表示 在同圆( )里   条数 长度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直径   半径   ②重点请学生说明你是怎样发现的,展示发现的过程,让同学们评价。   ③操作检验,内化提升。   a.考考你的判断力。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课本第87页“做一做”(略)]   b.对答游戏(每两个学生一组):你说直径长度,我答半径长度;你说半径长度,我答直径长度。   c.边体验,边说理: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教师提供各种车轮形状和安装位置不一样的自行车玩具,让学生边操作边体验,进而明理。)   d.合作操作探索。   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圆中所有的线段( )最长;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吗?   [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分组交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开探究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发现新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自我习作——用圆规画圆。   ①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课本第87页)   ②学生操作:用圆规画圆。(自我体会,怎样才能画对、画好。)   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汇报并总结。[适时板书:a.定长(即半径)b.定点(即圆心)]   ④操作表演,全班共赏。   a.按要求画圆。   a.半径2厘米 b.半径2.5厘米 c.直径4厘米 (比较a、c,你发现了什么?)   b.按要求画圆,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请学生画3个同心圆、3个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并归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圆怎样画?(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学习用圆规画圆,主要通过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到画圆的方法;动手画圆——体验画法,掌握画法;操作练习——发现规律、内化新知,这样教学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2023-09-04 06:56:371

圆的认识一数学日记。

学习圆的周长 今天早上老师要教我们怎样算周长。 老师先拿出圆片说:“每个人先画一个圆片或拿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我们先想办法,再动手操作,一个同学马上想出了办法,便说:“我有办法了。先在圆片上做一个记号,再从那个记号为点,向右在尺子上滚动一周,做一个记号,量出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片的周长了。”我马上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说:“我也有办法,我们用纸条在圆片上绕一周,做一个记号,然后量出纸条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了。” 过了一会,老师听我们讲出各自的办法之后便说,这样有些办法不免会有些误差,我来教你们怎样算周长吧! “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3.14),也就是c=πd或c=2πr。老师说完又举了例子。 我们学会了怎样算圆周率(圆的周长)。篇二:关于圆的数学日记 老师就让我们将学具中的圆折一折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我心里奇怪了:圆就是一个圆,有什么好折的呢?原来让我们折圆是为了了解圆的对称啊! 我们又拿出剪刀将一个圆剪了下来,再平均剪成八份。老师让我们想一想如何球出圆的面积来。同学们有的说用π乘、有的说用半径求……大家七嘴八舌,课堂好不热闹。最后老师让我们把剪好的八份近似于扇形的纸片试着拼成一个别的图形。我拼的是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随后,我们又分别将圆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再分别将剪好的小扇形拼成一个多边形。这时候我发现,平均分的数量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C/2×r=2πr/2×r=πr2 经过了图形的分解再组合,我知道了怎么求圆的面积啦!数学好神奇哟~篇三:圆与正方形的奥秘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买卧室门外的小地毯,到了超市,爸爸选中了一种花色,这种花色有两种形状:圆形和正方形,服务员告诉我们,这两种地毯的周长都是一样的,是12.56dm。爸爸说:“反正大小都一样的,你来挑吧!”我连忙喊道:“我来算算。”说着,我向服务员要了纸和笔,按老师教过的方法,算起圆的面积。 要算圆的面积先求圆的半径:12.56÷3.14÷2=2分米,面积:3.14×2×2=12.56平方分米. 正方形的边长:12.56÷4=3.14分米,面积:3.14×3.14=9.8596平方分米. “以即使圆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不一定相等,买圆形地毯比正方形地毯要划算。”我滔滔不绝地给爸爸讲着,爸爸听得目瞪口呆,一旁的服务员也夸我聪明,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学问啊!篇四:生活中的圆 今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中的圆。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圆,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还有圆的对称轴之类的东西,也就是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应用到圆的周长,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肯定能发现的,虽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关于圆的周长的东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点皮毛告诉大家,据我所知,车轮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时钟的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线是钟面的周长;圆形餐桌围的花布边的长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长;人们经常戴在手上的手镯也含有圆的周长的知识……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说了一点剩下的就由你这位高手去观察了。 圆面积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会观察,眼睛亮一点就可以了。圆桌的大小也就是圆桌的面积;时针扫过的面的大小也就是这个钟的面积;还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见,那就是用绳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围,也就是求圆的面积,……。这是我所归纳的。 还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切记! 我知道的就这些,不算多,所谓:“天外有山,人外有人”请指教。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看你仔细不仔细。Do you know?
2023-09-04 06:56:481

强震球 圆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三、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2、探索新知。(1)探究——圆心① 徒手画圆。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②用工具画圆。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③找圆心。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④游戏趣味题。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上司"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教师提出学习活动要求:先独立进行,再分组交流。通过动手“折、量、画、数、比(估)、看、议”等,总之随你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围绕“学习卡”上的有关内容进行。)分组汇报,全班交流。(填写学习卡)学习卡名称 意 义 用字母表示 在同圆( )里条数 长度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直径半径②重点请学生说明你是怎样发现的,展示发现的过程,让同学们评价。③操作检验,内化提升。a.考考你的判断力。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课本第87页“做一做”(略)]b.对答游戏(每两个学生一组):你说直径长度,我答半径长度;你说半径长度,我答直径长度。c.边体验,边说理: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教师提供各种车轮形状和安装位置不一样的自行车玩具,让学生边操作边体验,进而明理。)d.合作操作探索。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圆中所有的线段( )最长;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吗?[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分组交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开探究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发现新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3)自我习作——用圆规画圆。①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课本第87页)②学生操作:用圆规画圆。(自我体会,怎样才能画对、画好。)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汇报并总结。[适时板书:a.定长(即半径)b.定点(即圆心)]④操作表演,全班共赏。A.按要求画圆。a.半径2厘米 b.半径2.5厘米 c.直径4厘米 (比较a、c,你发现了什么?)B.按要求画圆,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请学生画3个同心圆、3个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并归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C.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圆怎样画?(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学习用圆规画圆,主要通过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到画圆的方法;动手画圆——体验画法,掌握画法;操作练习——发现规律、内化新知,这样教学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3、课堂小结。教师启发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4、创新思维训练游戏。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四、课后反思。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愉悦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如“游戏趣味题”中“教师的评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自我习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赏”,享受成功的愉悦,可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如让学生剪、折、画、量、议、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探索的方法。如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师生平等相待,可解放学生的脑、手、眼,让学生大胆地想、放开去说、随心地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开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情境之中,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意境。
2023-09-04 06:57:071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缺点记录

圆的认识听课评课缺点记录,回答如下:一、反思不足之处:没有学生作业的展示与评价过程,交流环节缺失,互动互学的班级教学优势没能得以体现。①概念教学直白了当,没有任何让学生先反复感知圆的相关概念的过程,而把这一感知过程放在以后作圆的体验中,省去了大量的貌似认识活动、其实是无用的事先感知的时间。不经过动手的体验是非常苍白无力的。②把课堂真正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动手活动中去体验画圆、识圆、用圆,感知圆的运用价值和它的美。③充分尊重个性差异。比如,作业的分层布置,自由选择喜欢的作业,在发现学生能力不足时建议适时调整作业。④作业要求层层推进,把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方式逐步推向深层。二、课堂流程:环节一、概念讲述。一开课,老师不作任何情境引导与调侃式的表白,直接了当表明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圆。然后一个反问:什么叫圆呢?师一边演示画圆一边作概念讲述师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然后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师说:刚才点的点是用来固定圆规一端的,它叫圆心,接着边讲边画: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同法教学直径。3分钟讲完圆的这些概念。
2023-09-04 06:57:161

如何教学《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学流程课前谈话:一、揭题:摸图形游戏:(1)(第2张投影)5个图形(师讲话)谁能从这些平面图形中将这个圆摸底出来。指名学生上前来(好,你来。)(2)讲游戏规则是:(3)你说说看,你是怎么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来的?(投影根据情况点)问:你们同意吗?(生齐:同意)(4)师:(点投影出示3)其实圆一直被人们所喜爱。早在2000多年前的一位哲学家这样评价圆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最美的图形。揭示课题:圆的认识(贴课题)二、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及有关圆的特征。1、想画出这个美丽的圆吗?好,看谁最先画出来?谁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画圆的?(指2~3个学生说说)2、你用圆规画的,真棒!还有谁用圆规画的?你说说看:用圆规画圆第一步干什么?(点投影出示4)第二步,最后呢?。3、指名一学生上黑板画,师生合作:学生说步骤,老师示范画圆。4、要想使全班同学画的圆都一样大应该怎么办?请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好,谁来说说看,是这样吗?(投影出示5)(请一起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好,看谁画的又快又美。画好的小组同学比比看,一样大吗?5、知道刚才画圆时的针尖固定的一点叫什么、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又叫什么?请大家认真看课本第94例2的内容,你们会有所发现,看哪个小组的发现的多而快?6、这个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师板书:圆心O)这个定长是……半径(师板书:半径r)那么什么叫半径?你还知道哪些?(直径d)什么叫直径?(投影出示6: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让学生齐读)7、(投影出示7)图上哪条线段是圆的半径,为什么?哪些直径呢?8、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心、半径、直径,其他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上画。9、(投影出示9半径的发现)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个比赛:在刚才画的圆中画半径,10秒钟内谁画的多?准备好了吗?开始……停,好你画了几条?比他多的举手!真快!你能画出多少条半径?(得出,无数条)10、投影出示10直径的发现)在刚才画出的半径中随意量出几条半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都相等)11、投影出示11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投影出示8自学提示我们再比赛一下画直径行吗?刚才画得慢的可要加油!好!预备,开始,……停,你画了几条,比他多的举手,能画多少条?随意量出几条直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同一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把你们的发现用最精炼的语言告诉大家。
2023-09-04 06:57:591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_圆的认识_判断题

题目不全 XX对对对
2023-09-04 06:58:073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为什么水花是圆的

它有一个圆心,并匀速向外扩散
2023-09-04 06:58:265

写一篇六年级周记圆的认识(一)100字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时候,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我也有成功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就跟你们一起分享我的成功吧!回忆过去,我的邻居小磊来到了我家做客,还带着他心爱的玩具——不倒翁。他有着一张可爱的脸蛋,可爱极了。看着小雷的不倒翁,我不被吸引是不行的。心想:不知道他这个可爱的不倒翁是在哪买的,要是我也有一个就好了。我对小磊说:“小磊,你这个不倒翁是在哪里买的呀,好可爱呀,我也想买一个。”“这是我自己做的,很简单呀!”“哦。”我一脸苍白,以为这可以买,但是现在要自己做,心里不太好受。心想:小磊自己都可以做,我一定能行的,心动不如行动。我在网上查到了做不倒翁的资料。电脑里说:要准备蛋壳、沙、和胶水。于是我动手做了起来。我把沙满满的撞在了鸡蛋壳里,用一些较黏上。完成了——对了,给它画上一张可爱的小脸。我轻轻地把它放在了地上,“咦,怎么它站不起来?”我决定放弃它,这是妈妈走过来,笑着对我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听了,一股对不倒翁的好强心又回来了。我把鸡蛋壳里满满的沙到了一半多,再次用胶水把它黏上。放在了地上“哇,它站起来了,它站起来了,妈妈。”妈妈看着我,笑了。他是我的第一作品,我要好好珍惜它、爱护它。妈妈说得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成功了。
2023-09-04 06:58:50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   《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圆的认识》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   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一共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2、情境创设引出圆——了解画圆方法——学生尝试画、教师示范画学习画圆方法——自学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通过几次试教,发现第二套方案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适得其反。   在试教的过程中,同时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平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而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如果给无限的时间,研讨也将会是无限的。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   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1)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光盘、硬币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2)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a、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学具中的圆形纸片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心。通过自学半径、直径概念,进一步理解圆上、圆外、圆内三个名称,然后进一步理解半径、直径。b、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c、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d、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最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利用圆规画圆的环节:教学还不够细致,在巡视时感觉学生画的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巩固运用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画圆的方法,特别是没有在画的过程中认识、领悟到: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2、最后的延伸部分:让学生讨论在操场设画大圆的方法时,部分学生没有想到将定长、定点、旋转一周就画一个大圆。这也是教学中渗透圆的特征还不够充分,如果较好掌握了画圆的步骤理解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点,应该能很好的突破。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反思2   11月11日早上听了《圆的认识》这一堂课使我感受良多。   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所以这堂课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标准圆,并一步认识深刻体会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上课伊始,吴老师首先出示了一个用各种平面图形组成的各种图案。让学生找出这些图案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说说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个图形最特殊,为什么?让学生总结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吴老师在事先也准备一部分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然后通过摸圆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教材上是在认识圆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但吴如美老师却把它提前了,从学生第一次试画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再次画圆时当然会取得成功的喜悦,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同时在这一环节还通过设置关键问题为什么同一圆规却画出二个不同的圆?巧妙地引导学生看书并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操作和观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二种好方法,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折痕的特征,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直径。学贵有疑,因此吴老师在上课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还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不够紧凑,学生的练习时间不够! ;
2023-09-04 06:59:111

研修成果——《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2)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3)今天我们要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预设:(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2)用三角尺;(3)用圆规……2.运用圆规画圆。(1)认识圆规。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2)用圆规画圆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教师总结圆规画法。(学生)教师:说说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定点(固定住针脚) 定长(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随意改变) 旋转(带铅笔的脚围绕针脚旋转一周)(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展示几份学生用圆规画的圆。2.自学教材,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概念。(1)教师:想了解更多圆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你打开教材第58页,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看书自学。)(2)请将名称标在自己画的那个圆上,标注圆心(O)、直径(d)、半径(r)。加深对各部分名称的理解。(圆心:用手指着58页上半页作图,针尖所指的点,感悟圆心。移动同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概念:齐读找出关键内容。连接圆心和半径上任意一点。半径的一端是圆心,一端是圆上任意一点。用铅笔在圆画一条半径。10秒钟比赛,看谁画的半径最多?想一想,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在圆中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观察,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不一样,得出结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直径概念:齐读找出关键内容。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用铅笔在圆上画一条直径。小组合作,把一个圆对折,观察这条折痕是什么?(直径)再把圆对折,两条直径的交点是什么?30秒,你能折出多少条直径?如果时间无限长,你能折出多少条直径?想一想,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里,圆有(无数条)直径,他们的长度都(相等)。(3)练习:在纸上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4)判断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说说为什么?(四)探索半径、直径的关系(1)量一量:选2名学生上台量一量两个圆的半径和直径。引导学生观察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2)同圆中演示,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强调,在相同的圆里或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2倍。(五)练习巩固(六)拓展与应用1.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同学们的探索、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会画圆、知道了圆的特征,等等。其实圆还蕴藏着许多的奥秘。请大家思考:餐桌为什么做成圆形?2.课后思考:篮球场中间的圆怎么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借助多种工具画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操作时间,让学生从操作中去概括知识点。
2023-09-04 06:59:261

六年级上《圆的认识》课件

  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六年级上《圆的认识》课件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   预设:   (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   (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   (3)用三角尺;   (4)用圆规……   2.运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   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2)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教师:说说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预设:   ①固定住针尖;   ②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随意改变。   【设计意图】学习画圆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自主尝试的过程,从最初的利用实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画圆,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运用圆规画圆,重点说说画圆时的注意事项,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   (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展示几份学生用圆规画的圆。   提问:为什么都用圆规画圆,圆的大小都不同呢?这跟谁有关呢?(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半径……)   2.自学教材,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概念。   (1)教师:想了解更多圆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你打开教材第58页,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看书自学。)   (2)请将名称标在自己画的那个圆上,标注圆心(O)、直径(d)、半径(r)。   (3)判断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同学画的圆,带着“为什么圆的大小不同、同学说的半径又是什么”等疑问,学生很好奇地自学教材内容,并在图上标注名称,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及时巩固了知识。   3.结合画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半径和圆心。   (1)刚才画圆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固定的点是圆心。   (2)想画一个比刚才更小的圆,应该怎么办?   想画一个更大的圆又该怎么办呢?   画一个大小相同的圆呢?   (3)小结: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由半径决定。)那圆的位置呢?(由圆心决定。)   【设计意图】明确了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思考如何画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圆,初步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探索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1.探究特征。   (1)画一画:请每位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与刚才的圆的位置与大小都不同的圆,再画一个与刚才的圆大小相同的圆。   (2)剪一剪:将三个圆剪下来。   (3)折一折:选一个圆形纸片,沿任意一条直径折一折。(发现:沿直径对折,两侧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中心点为圆心。)   2.探索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画直径和半径:在一个圆内任意画它的半径和直径。(发现: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量一量:选择刚才画过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分别画出半径和直径,并分别测量它们的长度。(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设计意图】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五)拓展与应用   1.解释生活现象。   通过同学们的探索、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会画圆、知道了圆的特征,等等。其实圆还蕴藏着许多的奥秘。请大家思考:   (1)餐桌为什么做成圆形?   (2)为什么这些都称为圆桌会议?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希望通过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圆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如:餐桌做成圆形是因为圆周上每个点到中心的距离相同,这意味着每个人夹菜距离相同,对就餐的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圆桌会议更是体现公平的理念;这也是对圆的本质属性更高层次的体验。   2.课后思考。   (1)篮球场中间的圆怎么画?   (2)如果要把圆画得更大一些,怎么办?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对“篮球场中间的圆怎么画”的思考,让学生从“纸上谈兵”转为实际运用,试着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而关于“怎样把圆画得更大”这一问题,学生应该很自然地想到加长绳子,这是对“圆的大小与其半径有关”的最好运用。
2023-09-04 06:59:461

人教版圆的认识是几年级学的

人教版圆的认识是在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的。
2023-09-04 06:59:541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为什么井盖是圆的?

同样的材料,做同样的厚度,做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圆的面积最大。因此,从节省材料的角度考虑,做成圆的最好。
2023-09-04 07: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