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呼兰河传全文 一定全文!!!

2023-09-14 15:40:49
共10条回复
LocCloud

  一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

  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

  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

  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

  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

  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

  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

  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

  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

  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

  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

  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

  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

  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

  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

  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

  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

  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

  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

  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

  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

  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

  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

  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

  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

  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coco
第一章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
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
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
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
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
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
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
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
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
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
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
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
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
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
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
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
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
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
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
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
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
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
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
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
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
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
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
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
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
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
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
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
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
“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
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
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
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
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希奇古怪,所以那大
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
的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
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条叫做西二道街。这两
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
这两条街上没有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
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院子很大,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非常
高的,听说那火磨里边进去不得,那里边的消信可多了,是碰不得的。一碰就会把人用
火烧死,不然为什么叫火磨呢?就是因为有火,听说那里边不用马,或是毛驴拉磨,用
的是火。一般人以为尽是用火,岂不把火磨烧着了吗?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越想也就
越糊涂。偏偏那火磨又是不准参观的。听说门口站着守卫。
东二道街上还有两家学堂,一个在南头,一个在北头。都是在庙里边,一个在龙王
庙里,一个在祖师庙里。两个都是小学:
龙王庙里的那个学的是养蚕,叫做农业学校。祖师庙里的那个,是个普通的小学,
还有高级班,所以又叫做高等小学。
这两个学校,名目上虽然不同,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也不过那叫做农业学校
的,到了秋天把蚕用油炒起来,教员们大吃几顿就是了。
那叫做高等小学的,没有蚕吃,那里边的学生的确比农业学校的学生长的高,农业
学生开头是念“人、手、足、刀、尺”,顶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那高等小学的学生却
不同了,吹着洋号,竟有二十四岁的,在乡下私学馆里已经教了四五年的书了,现在才
来上高等小学。也有在粮栈里当了二年的管帐先生的现在也来上学了。
这小学的学生写起家信来,竟有写到:“小秃子闹眼睛好了没有?”小秃子就是他
的八岁的长公子的小名。次公子,女公子还都没有写上,若都写上怕是把信写得太长了。
因为他已经子女成群,已经是一家之主了,写起信来总是多谈一些个家政:姓王的地户
的地租送来没有?大豆卖了没有?行情如何之类。
这样的学生,在课堂里边也是极有地位的,教师也得尊敬他,一不留心,他这样的
学生就站起来了,手里拿着“康熙字典”,常常会把先生指问住的。万里乾坤的“乾”
和乾菜的“乾”,据这学生说是不同的。乾菜的“乾”应该这样写:
“乾”,而不是那样写:“乾”。
西二道街上不但没有火磨,学堂也就只有一个。是个清真学校,设在城隍庙里边。
其余的也和东二道街一样,灰秃秃的,若有车马走过,则烟尘滚滚,下了雨满地是
泥。而且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
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
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
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
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
粥锅瀙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那怕苍蝇蚊子从
那里一飞也要黏住的。
小燕子是很喜欢水的,有时误飞到这泥坑上来,用翅子点着水,看起来很危险,差
一点没有被泥坑陷害了它,差一点没有被粘住,赶快地头也不回地飞跑了。
若是一匹马,那就不然了,非粘住不可。不仅仅是粘住,而且把它陷进去,马在那
里边滚着,挣扎着,挣扎了一会,没有了力气那马就躺下了。一躺下那就很危险,很有
致命的可能。但是这种时候不很多,很少有人牵着马或是拉着车子来冒这种险。
这大泥坑出乱子的时候,多半是在旱年,若两三个月不下雨这泥坑子才到了真正危
险的时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越下雨越坏,一下了雨好像小河似的了,该多么危险,
有一丈来深,人掉下去也要没顶的。其实不然,呼兰河这城里的人没有这么傻,他们都
晓得这个坑是很厉害的,没有一个人敢有这样大的胆子牵着马从这泥坑上过。
可是若三个月不下雨,这泥坑子就一天一天地干下去,到后来也不过是二三尺深,
有些勇敢者就试探着冒险的赶着车从上边过去了,还有些次勇敢者,看着别人过去,也
就跟着过去了。一来二去的,这坑子的两岸,就压成车轮经过的车辙了。那再后来者,
一看,前边已经有人走在先了,这懦怯者比之勇敢的人更勇敢,赶着车子走上去了。
谁知这泥坑子的底是高低不平的,人家过去了,可是他却翻了车了。
车夫从泥坑爬出来,弄得和个小鬼似的,满脸泥污,而后再从泥中往外挖掘他的马,
不料那马已经倒在泥污之中了,这时候有些过路的人,也就走上前来,帮忙施救。
这过路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穿着长袍短褂的,非常清洁。看那样子也伸不出手来,
因为他的手也是很洁净的。不用说那就是绅士一流的人物了,他们是站在一旁参观的。
看那马要站起来了,他们就喝彩,“噢!噢!”地喊叫着,看那马又站不起来,又
倒下去了,这时他们又是喝彩,“噢噢”地又叫了几声。不过这喝的是倒彩。
就这样的马要站起来,而又站不起来的闹了一阵之后,仍然没有站起来,仍是照原
样可怜地躺在那里。这时候,那些看热闹的觉得也不过如此,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了。于
是星散开去,各自回家去了。
现在再来说那马还是在那里躺着,那些帮忙救马的过路人,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
是这城里的担葱的、卖菜的、瓦匠、车夫之流。他们卷卷裤脚,脱了鞋子,看看没有什
么办法,走下泥坑去,想用几个人的力量把那马抬起来。
结果抬不起来了,那马的呼吸不大多了。于是人们着了慌,赶快解了马套。从车子
把马解下来,以为这回那马毫无担负的就可以站起来了。
不料那马还是站不起来。马的脑袋露在泥浆的外边,两个耳朵哆嗦着,眼睛闭着,
鼻子往外喷着突突的气。
看了这样可怜的景象,附近的人们跑回家去,取了绳索,拿了绞锥。用绳子把马捆
了起来,用绞锥从下边掘着。人们喊着号令,好像造房子或是架桥梁似的,把马抬出来
了。
马是没有死,躺在道旁。人们给马浇了一些水,还给马洗了一个脸。
看热闹的也有来的,也有去的。
第二天大家都说:
“那大水泡子又淹死了一匹马。”
虽然马没有死,一哄起来就说马死了。若不这样说,觉得那大泥坑也太没有什么威
严了。
在这大泥坑上翻车的事情不知有多少。一年除了被冬天冻住的季节之外,其余的时
间,这大泥坑子像它被赋给生命了似的,它是活的。水涨了,水落了,过些日子大了,
过些日子又小了。大家对它都起着无限的关切。
水大的时间,不但阻碍了车马,且也阻碍了行人,老头走在泥坑子的沿上,两条腿
打颤,小孩子在泥坑子的沿上吓得狼哭鬼叫。
一下起雨来这大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地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
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过路的人,一走到这里,就像在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是
要奋斗的,卷起袖子来,咬紧了牙根,全身的精力集中起来,手抓着人家的板墙,心脏
扑通扑通地跳,头不要晕,眼睛不要花,要沉着迎战。
偏偏那人家的板墙造得又非常地平滑整齐,好像有意在危难的时候不帮人家的忙似
的,使那行路人不管怎样巧妙地伸出手来,也得不到那板墙的怜悯,东抓抓不着什么,
西摸也摸不到什么,平滑得连一个疤拉节子也没有,这可不知道是什么山上长的木头,
长得这样完好无缺。
挣扎了五六分钟之后,总算是过去了。弄得满头流汗,满身发烧,那都不说。再说
那后来的人,依法炮制,那花样也不多,也只是东抓抓,西摸摸。弄了五六分钟之后,
又过去了。
一过去了可就精神饱满,哈哈大笑着,回头向那后来的人,向那正在艰苦阶段上奋
斗着的人说:
“这算什么,一辈子不走几回险路那不算英雄。”
可也不然,也不一定都是精神饱满的,而大半是被吓得脸色发白。有的虽然已经过
去了多时,还是不能够很快地抬起腿来走路,因为那腿还在打颤。
这一类胆小的人,虽然是险路已经过去了,但是心里边无由地生起来一种感伤的情
绪,心里颤抖抖的,好像被这大泥坑子所感动了似的,总要回过头来望一望,打量一会,
似乎要有些话说。终于也没有说什么,还是走了。
有一天,下大雨的时候,一个小孩子掉下去,让一个卖豆腐的救了上来。
救上来一看,那孩子是农业学校校长的儿子。
于是议论纷纷了,有的说是因为农业学堂设在庙里边,冲了龙王爷了,龙王爷要降
大雨淹死这孩子。
有的说不然,完全不是这样,都是因为这孩子的父亲的关系,他父亲在讲堂上指手
画脚的讲,讲给学生们说,说这天下雨不是在天的龙王爷下的雨,他说没有龙王爷。你
看这不把龙王爷活活地气死,他这口气那能不出呢?所以就抓住了他的儿子来实行因果
报应了。
有的说,那学堂里的学生也太不像样了,有的爬上了老龙王的头顶,给老龙王去戴
了一个草帽。这是什么年头,一个毛孩子就敢惹这么大的祸,老龙王怎么会不报应呢?
看着吧,这还不能算了事,你想龙王爷并不是白人呵!你若惹了他,他可能够饶了你?
那不像对付一个拉车的、卖菜的,随便的踢他们一脚就让他们去。那是龙王爷呀!龙王
爷还是惹得的吗?
有的说,那学堂的学生都太不像样了,他说他亲眼看见过,学生们拿了蚕放在大殿
上老龙王的手上。你想老龙王哪能够受得了。
有的说,现在的学堂太不好了,有孩子是千万上不得学堂的。一上了学堂就天地人
鬼神不分了。
有的说他要到学堂把他的儿子领回来,不让他念书了。
有的说孩子在学堂里念书,是越念越坏,比方吓掉了魂,他娘给他叫魂的时候,你
听他说什么?他说这叫迷信。你说再念下去那还了得吗?
说来说去,越说越远了。
过了几天,大泥坑子又落下去了,泥坑两岸的行人通行无阻。
再过些日子不下雨,泥坑子就又有点像要干了。这时候,又有车马开始在上面走,
又有车子翻在上面,又有马倒在泥中打滚,又是绳索棍棒之类的,往外抬马,被抬出去
的赶着车子走了,后来的,陷进去,再抬。
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
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
有一次一个老绅士在泥坑涨水时掉在里边了。一爬出来,他就说:
“这街道太窄了,去了这水泡子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这两边的院子,怎么不把
院墙拆了让出一块来?”
他正说着,板墙里边,就是那院中的老太太搭了言。她说院墙是拆不得的,她说最
好种树,若是沿着墙根种上一排树,下起雨来人就可以攀着树过去了。
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
这泥坑子里边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泥坑
里边。
原因是这泥坑上边结了一层硬壳,动物们不认识那硬壳下面就是陷阱,等晓得了可
也就晚了。它们跑着或是飞着,等往那硬壳上一落可就再也站不起来了。白天还好,或
者有人又要来施救。夜晚可就没有办法了。它们自己挣扎,挣扎到没有力量的时候就很
自然地沉下去了,其实也或者越挣扎越沉下去的快。有时至死也还不沉下去的事也有。
若是那泥浆的密度过高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事。
比方肉上市,忽然卖便宜猪肉了,于是大家就想起那泥坑子来了,说:
“可不是那泥坑子里边又淹死了猪了?”
说着若是腿快的,就赶快跑到邻人的家去,告诉邻居。
“快去买便宜肉吧,快去吧,快去吧,一会没有了。”
等买回家来才细看一番,似乎有点不大对,怎么这肉又紫又青的!可不要是瘟猪肉。
但是又一想,哪能是瘟猪肉呢,一定是那泥坑子淹死的。
于是煎、炒、蒸、煮,家家吃起便宜猪肉来。虽然吃起来了,但就总觉得不大香,
怕还是瘟猪肉。
可是又一想,瘟猪肉怎么可以吃得,那么还是泥坑子淹死的吧!
本来这泥坑子一年只淹死一两只猪,或两三口猪,有几年还连一个猪也没有淹死。
至于居民们常吃淹死的猪肉,这可不知是怎么一回事,真是龙王爷晓得。
虽然吃的自己说是泥坑子淹死的猪肉,但也有吃了病的,那吃病了的就大发议论说:
“就是淹死的猪肉也不应该抬到市上去卖,死猪肉终究是不新鲜的,税局子是干什
么的,让大街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卖起死猪肉来?”
那也是吃了死猪肉的,但是尚且没有病的人说:
“话可也不能是那么说,一定是你疑心,你三心二意的吃下去还会好。你看我们也
一样的吃了,可怎么没病?”
间或也有小孩子太不知时务,他说他妈不让他吃,说那是瘟猪肉。
这样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欢。大家都用眼睛瞪着他,说他:
“瞎说,瞎说!”
有一次一个孩子说那猪肉一定是瘟猪肉,并且是当着母亲的面向邻人说的。
那邻人听了倒并没有坚决的表示什么,可是他的母亲的脸立刻就红了。伸出手去就
打了那孩子。
那孩子很固执,仍是说:
“是瘟猪肉吗!是瘟猪肉吗!”
母亲实在难为情起来,就拾起门旁的烧火的叉子,向着那孩子的肩膀就打了过去。
于是孩子一边哭着一边跑回家里去了。
一进门,炕沿上坐着外祖母,那孩子一边哭着一边扑到外祖母的怀里说:
“姥姥,你吃的不是瘟猪肉吗?我妈打我。”
外祖母对这打得可怜的孩子本想安慰一番,但是一抬头看见了同院的老李家的奶奶
站在门口往里看。
于是外祖母就掀起孩子后衣襟来,用力地在孩子的屁股上哐哐地打起来,嘴里还说
着:
“谁让你这么一点你就胡说八道!”
一直打到李家的奶奶抱着孩子走了才算完事。
那孩子哭得一塌糊涂,什么“瘟猪肉”不“瘟猪肉”的,哭得也说不清了。
总共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的福利有两条:
第一条: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
第二条就是这猪肉的问题了,若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猪肉呢?吃是可以吃的,
但是可怎么说法呢?真正说是吃的瘟猪肉,岂不太不讲卫生了吗?有这泥坑子可就好办,
可以使瘟猪变成淹猪,居民们买起肉来,第一经济,第二也不算什么不卫生。



东二道街除了大泥坑子这番盛举之外,再就没有什么了。
也不过是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也有一两家机房,也许有一两家染布匹的染缸
房,这个也不过是自己默默地在那里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可以使别人开心的,也
不能招来什么议论。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
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
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
比方就是东二道街南头,那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吧:她在房脊上插了一个很高的杆子,
杆子头上挑着一个破筐。因为那杆子很高,差不多和龙王庙的铁马铃子一般高了。来了
风,庙上的铃子格棱格棱地响。王寡妇的破筐子虽是它不会响,但是它也会东摇西摆地
作着态。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王寡妇一年一年地卖着豆芽菜,平静无事,过着安详的日
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
这事情似乎轰动了一时,家传户晓,可是不久也就平静下去了。不但邻人、街坊,
就是她的亲戚朋友也都把这回事情忘记了。
再说那王寡妇,虽然她从此以后就疯了,但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她仍还是静静
地活着,虽然偶尔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庙台上狂哭一场,但一哭过了之后,
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至于邻人街坊们,或是过路人看见了她在庙台上哭,也会引起一点恻隐之心来的,
不过为时甚短罢了。
还有人们常常喜欢把一些不幸者归划在一起,比如疯子傻子之类,都一律去看待。
哪个乡、哪个县、哪个村都有些个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疯子或是傻子。
呼兰河这城里,就有许多这一类的人。人们关于他们都似乎听得多、看得多,也就
不以为奇了。偶尔在庙台上或是大门洞里不幸遇到了一个,刚想多少加一点恻隐之心在
那人身上,但是一转念,人间这样的人多着哩!于是转过眼睛去,三步两步地就走过去
了。即或有人停下来,也不过是和那些毫没有记性的小孩子似的向那疯子投一个石子,
或是做着把瞎子故意领到水沟里边去的事情。
一切不幸者,就都是叫化子,至少在呼兰河这城里边是这样。
人们对待叫化子们是很平凡的。
门前聚了一群狗在咬,主人问:
“咬什么?”
仆人答:
“咬一个讨饭的。”
说完了也就完了。
可见这讨饭人的活着是一钱不值了。
卖豆芽菜的女疯子,虽然她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还到庙台上去哭
一场,但是一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
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还有囊
蓓蓓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

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

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

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

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

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

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

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

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

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

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

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

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

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

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

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

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

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

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

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

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

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

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

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

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

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

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

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

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

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

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

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

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

“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

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

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

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

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希奇古怪,所以那大

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

的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

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条叫做西二道街。这两

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

这两条街上没有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

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院子很大,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非常

高的,听说那火磨里边进去不得,那里边的消信可多了,是碰不得的。一碰就会把人用

火烧死,不然为什么叫火磨呢?就是因为有火,听说那里边不用马,或是毛驴拉磨,用

的是火。一般人以为尽是用火,岂不把火磨烧着了吗?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越想也就

越糊涂。偏偏那火磨又是不准参观的。听说门口站着守卫。

东二道街上还有两家学堂,一个在南头,一个在北头。都是在庙里边,一个在龙王

庙里,一个在祖师庙里。两个都是小学:

龙王庙里的那个学的是养蚕,叫做农业学校。祖师庙里的那个,是个普通的小学,

还有高级班,所以又叫做高等小学。

这两个学校,名目上虽然不同,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也不过那叫做农业学校

的,到了秋天把蚕用油炒起来,教员们大吃几顿就是了。

那叫做高等小学的,没有蚕吃,那里边的学生的确比农业学校的学生长的高,农业

学生开头是念“人、手、足、刀、尺”,顶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那高等小学的学生却

不同了,吹着洋号,竟有二十四岁的,在乡下私学馆里已经教了四五年的书了,现在才

来上高等小学。也有在粮栈里当了二年的管帐先生的现在也来上学了。

这小学的学生写起家信来,竟有写到:“小秃子闹眼睛好了没有?”小秃子就是他

的八岁的长公子的小名。次公子,女公子还都没有写上,若都写上怕是把信写得太长了。

因为他已经子女成群,已经是一家之主了,写起信来总是多谈一些个家政:姓王的地户

的地租送来没有?大豆卖了没有?行情如何之类。

这样的学生,在课堂里边也是极有地位的,教师也得尊敬他,一不留心,他这样的

学生就站起来了,手里拿着“康熙字典”,常常会把先生指问住的。万里乾坤的“乾”

和乾菜的“乾”,据这学生说是不同的。乾菜的“乾”应该这样写:

“乾”,而不是那样写:“乾”。

西二道街上不但没有火磨,学堂也就只有一个。是个清真学校,设在城隍庙里边。

其余的也和东二道街一样,灰秃秃的,若有车马走过,则烟尘滚滚,下了雨满地是

泥。而且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

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

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

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

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

粥锅瀙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那怕苍蝇蚊子从

那里一飞也要黏住的。

小燕子是很喜欢水的,有时误飞到这泥坑上来,用翅子点着水,看起来很危险,差

一点没有被泥坑陷害了它,差一点没有被粘住,赶快地头也不回地飞跑了。

若是一匹马,那就不然了,非粘住不可。不仅仅是粘住,而且把它陷进去,马在那

里边滚着,挣扎着,挣扎了一会,没有了力气那马就躺下了。一躺下那就很危险,很有

致命的可能。但是这种时候不很多,很少有人牵着马或是拉着车子来冒这种险。

这大泥坑出乱子的时候,多半是在旱年,若两三个月不下雨这泥坑子才到了真正危

险的时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越下雨越坏,一下了雨好像小河似的了,该多么危险,

有一丈来深,人掉下去也要没顶的。其实不然,呼兰河这城里的人没有这么傻,他们都

晓得这个坑是很厉害的,没有一个人敢有这样大的胆子牵着马从这泥坑上过。

可是若三个月不下雨,这泥坑子就一天一天地干下去,到后来也不过是二三尺深,

有些勇敢者就试探着冒险的赶着车从上边过去了,还有些次勇敢者,看着别人过去,也

就跟着过去了。一来二去的,这坑子的两岸,就压成车轮经过的车辙了。那再后来者,

一看,前边已经有人走在先了,这懦怯者比之勇敢的人更勇敢,赶着车子走上去了。

谁知这泥坑子的底是高低不平的,人家过去了,可是他却翻了车了。

车夫从泥坑爬出来,弄得和个小鬼似的,满脸泥污,而后再从泥中往外挖掘他的马,

不料那马已经倒在泥污之中了,这时候有些过路的人,也就走上前来,帮忙施救。

这过路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穿着长袍短褂的,非常清洁。看那样子也伸不出手来,

因为他的手也是很洁净的。不用说那就是绅士一流的人物了,他们是站在一旁参观的。

看那马要站起来了,他们就喝彩,“噢!噢!”地喊叫着,看那马又站不起来,又

倒下去了,这时他们又是喝彩,“噢噢”地又叫了几声。不过这喝的是倒彩。

就这样的马要站起来,而又站不起来的闹了一阵之后,仍然没有站起来,仍是照原

样可怜地躺在那里。这时候,那些看热闹的觉得也不过如此,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了。于

是星散开去,各自回家去了。

现在再来说那马还是在那里躺着,那些帮忙救马的过路人,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

是这城里的担葱的、卖菜的、瓦匠、车夫之流。他们卷卷裤脚,脱了鞋子,看看没有什

么办法,走下泥坑去,想用几个人的力量把那马抬起来。

结果抬不起来了,那马的呼吸不大多了。于是人们着了慌,赶快解了马套。从车子

把马解下来,以为这回那马毫无担负的就可以站起来了。

不料那马还是站不起来。马的脑袋露在泥浆的外边,两个耳朵哆嗦着,眼睛闭着,

鼻子往外喷着突突的气。

看了这样可怜的景象,附近的人们跑回家去,取了绳索,拿了绞锥。用绳子把马捆

了起来,用绞锥从下边掘着。人们喊着号令,好像造房子或是架桥梁似的,把马抬出来

了。

马是没有死,躺在道旁。人们给马浇了一些水,还给马洗了一个脸。

看热闹的也有来的,也有去的。

第二天大家都说:

“那大水泡子又淹死了一匹马。”

虽然马没有死,一哄起来就说马死了。若不这样说,觉得那大泥坑也太没有什么威

严了。

在这大泥坑上翻车的事情不知有多少。一年除了被冬天冻住的季节之外,其余的时

间,这大泥坑子像它被赋给生命了似的,它是活的。水涨了,水落了,过些日子大了,

过些日子又小了。大家对它都起着无限的关切。

水大的时间,不但阻碍了车马,且也阻碍了行人,老头走在泥坑子的沿上,两条腿

打颤,小孩子在泥坑子的沿上吓得狼哭鬼叫。

一下起雨来这大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地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

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过路的人,一走到这里,就像在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是

要奋斗的,卷起袖子来,咬紧了牙根,全身的精力集中起来,手抓着人家的板墙,心脏

扑通扑通地跳,头不要晕,眼睛不要花,要沉着迎战。

偏偏那人家的板墙造得又非常地平滑整齐,好像有意在危难的时候不帮人家的忙似

的,使那行路人不管怎样巧妙地伸出手来,也得不到那板墙的怜悯,东抓抓不着什么,

西摸也摸不到什么,平滑得连一个疤拉节子也没有,这可不知道是什么山上长的木头,

长得这样完好无缺。

挣扎了五六分钟之后,总算是过去了。弄得满头流汗,满身发烧,那都不说。再说

那后来的人,依法炮制,那花样也不多,也只是东抓抓,西摸摸。弄了五六分钟之后,

又过去了。

一过去了可就精神饱满,哈哈大笑着,回头向那后来的人,向那正在艰苦阶段上奋

斗着的人说:

“这算什么,一辈子不走几回险路那不算英雄。”

可也不然,也不一定都是精神饱满的,而大半是被吓得脸色发白。有的虽然已经过

去了多时,还是不能够很快地抬起腿来走路,因为那腿还在打颤。

这一类胆小的人,虽然是险路已经过去了,但是心里边无由地生起来一种感伤的情

绪,心里颤抖抖的,好像被这大泥坑子所感动了似的,总要回过头来望一望,打量一会,

似乎要有些话说。终于也没有说什么,还是走了。

有一天,下大雨的时候,一个小孩子掉下去,让一个卖豆腐的救了上来。

救上来一看,那孩子是农业学校校长的儿子。

于是议论纷纷了,有的说是因为农业学堂设在庙里边,冲了龙王爷了,龙王爷要降

大雨淹死这孩子。

有的说不然,完全不是这样,都是因为这孩子的父亲的关系,他父亲在讲堂上指手

画脚的讲,讲给学生们说,说这天下雨不是在天的龙王爷下的雨,他说没有龙王爷。你

看这不把龙王爷活活地气死,他这口气那能不出呢?所以就抓住了他的儿子来实行因果

报应了。

有的说,那学堂里的学生也太不像样了,有的爬上了老龙王的头顶,给老龙王去戴

了一个草帽。这是什么年头,一个毛孩子就敢惹这么大的祸,老龙王怎么会不报应呢?

看着吧,这还不能算了事,你想龙王爷并不是白人呵!你若惹了他,他可能够饶了你?

那不像对付一个拉车的、卖菜的,随便的踢他们一脚就让他们去。那是龙王爷呀!龙王

爷还是惹得的吗?

有的说,那学堂的学生都太不像样了,他说他亲眼看见过,学生们拿了蚕放在大殿

上老龙王的手上。你想老龙王哪能够受得了。

有的说,现在的学堂太不好了,有孩子是千万上不得学堂的。一上了学堂就天地人

鬼神不分了。

有的说他要到学堂把他的儿子领回来,不让他念书了。

有的说孩子在学堂里念书,是越念越坏,比方吓掉了魂,他娘给他叫魂的时候,你

听他说什么?他说这叫迷信。你说再念下去那还了得吗?

说来说去,越说越远了。

过了几天,大泥坑子又落下去了,泥坑两岸的行人通行无阻。

再过些日子不下雨,泥坑子就又有点像要干了。这时候,又有车马开始在上面走,

又有车子翻在上面,又有马倒在泥中打滚,又是绳索棍棒之类的,往外抬马,被抬出去

的赶着车子走了,后来的,陷进去,再抬。

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

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

有一次一个老绅士在泥坑涨水时掉在里边了。一爬出来,他就说:

“这街道太窄了,去了这水泡子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这两边的院子,怎么不把

院墙拆了让出一块来?”

他正说着,板墙里边,就是那院中的老太太搭了言。她说院墙是拆不得的,她说最

好种树,若是沿着墙根种上一排树,下起雨来人就可以攀着树过去了。

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

这泥坑子里边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泥坑

里边。

原因是这泥坑上边结了一层硬壳,动物们不认识那硬壳下面就是陷阱,等晓得了可

也就晚了。它们跑着或是飞着,等往那硬壳上一落可就再也站不起来了。白天还好,或

者有人又要来施救。夜晚可就没有办法了。它们自己挣扎,挣扎到没有力量的时候就很

自然地沉下去了,其实也或者越挣扎越沉下去的快。有时至死也还不沉下去的事也有。

若是那泥浆的密度过高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事。

比方肉上市,忽然卖便宜猪肉了,于是大家就想起那泥坑子来了,说:

“可不是那泥坑子里边又淹死了猪了?”

说着若是腿快的,就赶快跑到邻人的家去,告诉邻居。

“快去买便宜肉吧,快去吧,快去吧,一会没有了。”

等买回家来才细看一番,似乎有点不大对,怎么这肉又紫又青的!可不要是瘟猪肉。

但是又一想,哪能是瘟猪肉呢,一定是那泥坑子淹死的。

于是煎、炒、蒸、煮,家家吃起便宜猪肉来。虽然吃起来了,但就总觉得不大香,

怕还是瘟猪肉。

可是又一想,瘟猪肉怎么可以吃得,那么还是泥坑子淹死的吧!

本来这泥坑子一年只淹死一两只猪,或两三口猪,有几年还连一个猪也没有淹死。

至于居民们常吃淹死的猪肉,这可不知是怎么一回事,真是龙王爷晓得。

虽然吃的自己说是泥坑子淹死的猪肉,但也有吃了病的,那吃病了的就大发议论说:

“就是淹死的猪肉也不应该抬到市上去卖,死猪肉终究是不新鲜的,税局子是干什

么的,让大街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卖起死猪肉来?”

那也是吃了死猪肉的,但是尚且没有病的人说:

“话可也不能是那么说,一定是你疑心,你三心二意的吃下去还会好。你看我们也

一样的吃了,可怎么没病?”

间或也有小孩子太不知时务,他说他妈不让他吃,说那是瘟猪肉。

这样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欢。大家都用眼睛瞪着他,说他:

“瞎说,瞎说!”

有一次一个孩子说那猪肉一定是瘟猪肉,并且是当着母亲的面向邻人说的。

那邻人听了倒并没有坚决的表示什么,可是他的母亲的脸立刻就红了。伸出手去就

打了那孩子。

那孩子很固执,仍是说:

“是瘟猪肉吗!是瘟猪肉吗!”

母亲实在难为情起来,就拾起门旁的烧火的叉子,向着那孩子的肩膀就打了过去。

于是孩子一边哭着一边跑回家里去了。

一进门,炕沿上坐着外祖母,那孩子一边哭着一边扑到外祖母的怀里说:

“姥姥,你吃的不是瘟猪肉吗?我妈打我。”

外祖母对这打得可怜的孩子本想安慰一番,但是一抬头看见了同院的老李家的奶奶

站在门口往里看。

于是外祖母就掀起孩子后衣襟来,用力地在孩子的屁股上哐哐地打起来,嘴里还说

着:

“谁让你这么一点你就胡说八道!”

一直打到李家的奶奶抱着孩子走了才算完事。

那孩子哭得一塌糊涂,什么“瘟猪肉”不“瘟猪肉”的,哭得也说不清了。

总共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的福利有两条:

第一条: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

第二条就是这猪肉的问题了,若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猪肉呢?吃是可以吃的,

但是可怎么说法呢?真正说是吃的瘟猪肉,岂不太不讲卫生了吗?有这泥坑子可就好办,

可以使瘟猪变成淹猪,居民们买起肉来,第一经济,第二也不算什么不卫生。

真可

我玩的时候,除了在后花园里,有祖父陪着。其余的玩法,就只有我自己了。

  我自己在房檐下搭了个小布棚,玩着玩着就睡在那布棚里了。

  我家的窗子是可以摘下来的,摘下来直立着是立不住的,就靠着墙斜立着,正好立出一个小斜坡来,我称这小斜坡叫“小屋”,我也常常睡到这小屋里边去了。

  我家满院子是蒿草,蒿草上飞着许多蜻蜒,那蜻蜒是为着红蓼花而来的。

  可是我偏偏喜欢捉它,捉累了就躺在蒿草里边睡着了。

  蒿草里边长着一丛一丛的天星星,好像山葡萄似的,是很好吃的。

  我在蒿草里边搜索着吃,吃困了,就睡在天星星秧子的旁边了。

  蒿草是很厚的,我躺在上边好像是我的褥子,蒿草是很高的,它给我遮着荫凉。

  有一天,我就正在蒿草里边做着梦,那是下午晚饭之前,太阳偏西的时候。大概我睡得不太着实,我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地方有不少的人讲着话,说说笑笑,似乎是很热闹。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听不清,只觉得在西南角上,或者是院里,或者是院外。到底是院里院外,那就不大清楚了。反正是有几个人在一起嚷嚷着。

  我似睡非睡地听了一会就又听不见了。大概我已经睡着了。

  等我睡醒了,回到屋里去,老厨子第一个就告诉我:“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来啦,你还不知道,快吃了饭去看吧!”

  老厨子今天特别忙,手里端着一盘黄瓜菜往屋里走,因为跟我指手划脚地一讲话,差一点没把菜碟子掉在地上,只把黄瓜丝打翻了。

  我一走进祖父的屋去,只有祖父一个人坐在饭桌前面,桌子上边的饭菜都摆好了,却没有人吃,母亲和父亲都没有来吃饭,有二伯也没有来吃饭。

  祖父一看见我,祖父就问我:“那团圆媳妇好不好?”

  大概祖父以为我是去看团圆媳妇回来的。我说我不知道,我在草棵里边吃天星星来的。

  祖父说:“你妈他们都去看团圆媳妇去了,就是那个跳大神的老胡家。”

  祖父说着就招呼老厨子,让他把黄瓜菜快点拿来。

  醋拌黄瓜丝,上边浇着辣椒油,红的红,绿的绿,一定是那老厨子又重切了一盘的,那盘我眼看着撒在地上了。

  祖父一看黄瓜菜也来了,祖父说:“快吃吧,吃了饭好看团圆媳妇去。”

  老厨子站在旁边,用围裙在擦着他满脸的汗珠,他每一说话就乍巴眼睛,从嘴里往外喷着唾沫星。他说:“那看团圆媳妇的人才多呢!粮米铺的二老婆,带着孩子也去了。后院的小麻子也去了,西院老杨家也来了不少的人,都是从墙头上跳过来的。”

  他说他在井沿上打水看见的。

  经他这一喧惑,我说:“爷爷,我不吃饭了,我要看团圆媳妇去。”

  祖父一定让我吃饭,他说吃了饭他带我去。我急得一顿饭也没有吃好。

  我从来没有看过团圆媳妇,我以为团圆媳妇不知道多么好看呢!越想越觉得一定是很好看的,越着急也越觉得是非特别好看不可。不然,为什么大家都去看呢。不然,为什么母亲也不回来吃饭呢。

  越想越着急,一定是很好的节目都看过。若现在就去,还多少看得见一点,若再去晚了,怕是就来不及了。我就催促着祖父。

  “快吃,快吃,爷爷快吃吧。”

  那老厨子还在旁边乱讲乱说,祖父间或问他一两句。

  我看那老厨子打扰祖父吃饭,我就不让那老厨子说话。那老厨子不听,还是笑嘻嘻地说。我就下地把老厨子硬推出去了。

  祖父还没有吃完,老周家的周三奶又来了,是她说她的公鸡总是往我这边跑,她是来捉公鸡的。公鸡已经捉到了,她还不走,她还扒着玻璃窗子跟祖父讲话,她说:“老胡家那小团圆媳妇过来,你老爷子还没去看看吗?那看的人才多呢,我还没去呢,吃了饭就去。”

  祖父也说吃了饭就去,可是祖父的饭总也吃不完。一会要点辣椒油,一会要点咸盐面的。我看不但我着急,就是那老厨子也急得不得了了。头上直冒着汗,眼睛直眨巴。

  祖父一放下饭碗,连点一袋烟我也不让他点,拉着他就往西南墙角那边走。

  一边走,一边心里后悔,眼看着一些看热闹的人都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等祖父呢?不会一个人早就跑着来吗?何况又觉得我躺在草棵子里就已经听见这边有了动静了。真是越想越后悔,这事情都闹了一个下半天了,一定是好看的都过去了,一定是来晚了。白来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在草棵子听到了这边说笑,为什么不就立刻跑来看呢?越想越后悔。自己和自己生气,等到了老胡家的窗前,一听,果然连一点声音也没有了。差一点没有气哭了。

  等真的进屋一看,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母亲,周三奶奶,还有些个不认的人,都在那里,与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什么好看的,团圆媳妇在那儿?我也看不见,经人家指指点点的,我才看见了。不是什么媳妇,而是一个小姑娘。

  我一看就没有兴趣了,拉着爷爷就向外边走,说:“爷爷回家吧。”

  等第二天早晨她出来倒洗脸水的时候,我看见她了。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

  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周三奶奶说:“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

  隔院的杨老太太说:“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

  周三奶奶又说:“哟哟!我可没见过,别说还是一个团圆媳妇,就说一进门就姓了人家的姓,也得头两天看看人家的脸色。哟哟!那么大的姑娘。她今年十几岁啦?”

  “听说十四岁么!”

  “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可别说呀!也有早长的。”

  “可是他们家可怎么睡呢?”

  “可不是,老少三辈,就三铺小炕……”

  这是杨老太太扒在墙头上和周三奶奶讲的。

  至于我家里,母亲也说那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

  老厨子说:“没见过,大模大样的,两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

  有二伯说:“介(这)年头是啥年头呢,团圆媳妇也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只是祖父什么也不说,我问祖父:“那团圆媳妇好不好?”

  祖父说:“怪好的。”

  于是我也觉得怪好的。

  她天天牵马到井边上去饮水,我看见她好儿回,中间没有什么人介绍,她看看我就笑了,我看看她也笑了。我问她十几岁?她说:“十二岁。”

  我说不对。

  “你十四岁的,人家都说你十四岁。”

  她说:“他们看我长得高,说十二岁怕人家笑话,让我说十四岁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长得高还让人家笑话,我问她:“你到我们草棵子里去玩好吧!”

  她说:“我不去,他们不让。”

  二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无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的。

  这全院子都是没有小孩子的人家,从没有听到过谁家在哭叫。

  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她的婆婆在井边上饮马,和周三奶奶说:“给她一个下马威。你听着吧,我回去我还得打她呢,这小团圆媳妇才厉害呢!没见过,你拧她大腿,她咬你;再不然,她就说她回家。”

  从此以后,我家的院子里,天天有哭声,哭声很大,一边哭,一边叫。

  祖父到老胡家去说了几回,让他们不要打她了;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有点差错教导教导也就行了。

  后来越打越厉害了,不分昼夜,我睡到半夜醒来和祖父念诗的时候,念着念着就听西南角上哭叫起来了。

  我问祖父:“是不是那小团圆媳妇哭?”

  祖父怕我害怕,说:“不是,是院外的人家。”

  我问祖父:“半夜哭什么?”

  祖父说:

  “别管那个,念诗吧。”

  清早醒了,正在念“春眠不觉晓”的时候,那西南角上的哭声又来了。

  一直哭了很久,到了冬天,这哭声才算没有了。

  三

  虽然不哭了,那西南角上又夜夜跳起大神来,打着鼓,叮叮地响;大神唱一句,二神唱一句,因为是夜里,听得特别清晰,一句半句的我都记住了。

  什么“小灵花呀”,甚么“胡家让她去出马呀”。

  差不多每天大神都唱些个这个。

  早晨起来,我就模拟着唱:“小灵花呀,胡家让她去出马呀……”

  而且叮叮,叮叮的,用声音模拟着打打鼓。

  “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出马”就是当跳大神的。

  大神差不多跳了一个冬天,把那小团圆媳妇就跳出毛病来了。

  那小团圆媳妇,有点黄,没有夏天她刚一来的时候,那么黑了。不过还是笑呵呵的。

  祖父带着我到那家去串门,那小团圆媳妇还过来给祖父装了一袋烟。

  她看见我,也还偷着笑,大概她怕她婆婆看见,所以没和我说话。

  她的辫子还是很大的。她的婆婆说她有病了,跳神给她赶鬼。

  等祖父临出来的时候,她的婆婆跟出来了,小声跟祖父说:“这团圆媳妇,怕是要不好,是个胡仙旁边的,胡仙要她去出马……”

  祖父想要让他们搬家。但呼兰河这地方有个规矩,春天是二月搬家,秋天是八月搬家。一过了二八月就不是搬家的时候了。

  我们每当半夜让跳神惊醒的时候,祖父就说:“明年二月就让他们搬了。”

  我听祖父说了好几次这样的话。

  当我模拟着大神喝喝咧咧地唱着“小灵花”的时候,祖父也说那同样的话,明年二月让他们搬家。

  四

  可是在这期间,院子的西南角上就越闹越厉害。请一个大神,请好几个二神,鼓声连天地响。

  说那小团圆媳妇若再去让她出马,她的命就难保了。所以请了不少的二神来,设法从大神那里把她要回来。

  (于是有许多人给他家出了主意,人哪能够见死不救呢?于是凡有善心的人都帮起忙来。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

  (有的主张给她扎一个谷草人,到南大坑去烧了。)

  (有的主张到扎彩铺去扎一个纸人,叫做“替身”,把它烧了或者可以替了她。)

  (有的主张给她画上花脸,把大神请到家里,让那大神看了,嫌她太丑,也许就不捉她当弟子了,就可以不必出马了。)

  (周三奶奶则主张给她吃一个全毛的鸡,连毛带腿地吃下去,选一个星星出全的夜,吃了用被子把人蒙起来,让她出一身大汗。蒙到第二天早晨鸡叫,再把她从被子放出来。她吃了鸡,她又出了汗,她的魂灵里边因此就永远有一个鸡存在着,神鬼和胡仙黄仙就都不敢上她的身了。传说鬼是怕鸡的。)

  (据周三奶奶说,她的曾祖母就是被胡仙抓住过的,闹了整整三年,差一点没死,最后就是用这个方法治好的。因此一生不再闹别的病了。她半夜里正做一个恶梦,她正吓得要命,她魂灵里边的那个鸡,就帮了她的忙,只叫了一声,恶梦就醒了。她一辈子没生过病。说也奇怪,就是到死,也死得不凡,她死那年已经是八十二岁了。八十二岁还能够拿着花线绣花,正给她小孙子绣花兜肚嘴。绣着绣着,就有点困了,她坐在木凳上,背靠着门扇就打一个盹。这一打盹就死了。)

  (别人就问周三奶奶:)

  “你看见了吗?”

  (她说:)

  “可不是……你听我说呀,死了三天三夜按都按不倒。后来没有办法,给她打着一口棺材也是坐着的,把她放在棺材里,那脸色是红扑扑的,还和活着的一样……”

  (别人问她:)

  “你看见了吗?”

  (她说:)

  “哟哟!你这问的可怪,传话传话,一辈子谁能看见多少,不都是传话传的吗!”

  (她有点不大高兴了。)

  (再说西院的杨老太太,她也有个偏方,她说黄连二两,猪肉半斤,把黄连和猪肉都切碎了,用瓦片来焙,焙好了,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专治惊风,掉魂。)

  (这个方法,倒也简单。虽然团圆媳妇害的病可不是惊风,掉魂,似乎有点药不对症。但也无妨试一试,好在只是二两黄连,半斤猪肉。何况呼兰河这个地方,又常有卖便宜猪肉的。虽说那猪肉怕是瘟猪,有点靠不住。但那是治病,也不是吃,又有甚么关系。)

  “去,买上半斤来,给她治一治。”

  (旁边有着赞成的说:)

  “反正治不好也治不坏。”

  (她的婆婆也说:)

  “反正死马当活马治吧!”

  (于是团圆媳妇先吃了半斤猪肉加二两黄连。)

  (这药是婆婆亲手给她焙的。可是切猪肉是他家的大孙子媳妇给切的。

  那猪肉虽然是连紫带青的,但中间毕竟有一块是很红的,大孙子媳妇就偷着把这块给留下来了,因为她想,奶奶婆婆不是四五个月没有买到一点晕腥了吗?于是她就给奶奶婆婆偷着下了一碗面疙瘩汤吃了。)

  (奶奶婆婆问:)

  “可哪儿来的肉?”

  (大孙子媳妇说:)

  “你老人家吃就吃吧,反正是孙子媳妇给你做的。”

  (那团圆媳妇的婆婆是在灶坑里边搭起瓦来给她焙药。一边焙着,一边说:)

  “这可是半斤猪肉,一条不缺……”

  (越焙,那猪肉的味越香,有一匹小猫嗅到了香味而来了,想要在那已经焙好了的肉干上攫一爪,它刚一伸爪,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用手打着那猫,一边说:)

  “这也是你动得爪的吗!你这馋嘴巴,人家这是治病呵,是半斤猪肉,你也想要吃一口?你若吃了这口,人家的病可治不好了。一个人活活地要死在你身上,你这不知好歹的。这是整整半斤肉,不多不少。”

  (药焙好了,压碎了就冲着水给团圆媳妇吃了。)

  (一天吃两包,才吃了一天,第二天早晨,药还没有再吃,还有三包压在灶王爷板上,那些传偏方的人就又来了。)

  (有的说,黄连可怎么能够吃得?黄连是大凉药,出虚汗像她这样的人,一吃黄连就要泄了元气,一个人要泄了元气那还得了吗?)

  (又一个人说:)

  “那可吃不得呀!吃了过不去两天就要一命归阴的。”

  (团圆媳妇的婆婆说:)

  “那可怎么办呢?”

  (那个人就慌忙的问:)

  “吃了没有呢?”

  (团圆媳妇的婆婆刚一开口,就被他家的聪明的大孙子媳妇给遮过去了,说:)

  “没吃,没吃,还没吃。”

  (那个人说:)

  “既然没吃就不要紧,真是你老胡家有天福,吉星高照,你家差点没有摊了人命。”

  (于是他又给出了个偏方,这偏方,据他说已经不算是偏方了,就是东二道街上“李永春”药铺的先生也常常用这个方单,是一用就好的,百试,百灵。无管男、女、老、幼,一吃一个好。也无管什么病,头痛、脚痛、肚子痛、五脏六腑痛,跌、打、刀伤,生疮、生疗、生疖子……)

  (无管什么病,药到病除。)

  (这究竟是什么药呢?人们越听这药的效力大,就越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药。)

  (他说:)

  “年老的人吃了,眼花缭乱,又恢复到了青春。”

  “年轻的人吃了,力气之大,可以搬动泰山。”

  “妇女吃了,不用胭脂粉,就可以面如桃花。”

  “小孩子吃了,八岁可以拉弓,九岁可以射箭,十二岁可以考状元。”

  (开初,老胡家的全家,都为之惊动,到后来怎么越听越远了。本来老胡家一向是赶车拴马的人家,一向没有考状元。)

  (大孙子媳妇,就让一些围观的闪开一点,她到梳头匣子里拿出一根画眉的柳条炭来。)

  她说:“快请把药方开给我们吧,好到药铺去赶早去抓药。”

  (这个出药方的人,本是“李永春”药铺的厨子。三年前就离开了“李永春”那里了。三年前他和一个妇人吊膀子,那妇人背弃了他,还带走了他半生所积下的那点钱财,因此一气而成了个半疯。虽然是个半疯了,但他在“李永春”那里所记住的药名字还没有全然忘记。)

  (他是不会写字的,他就用嘴说:)

  “车前子二钱,当归二钱,生地二钱,藏红花二钱。川贝母二钱,白术二钱,远志二钱,紫河车二钱……”

  (他说着说着似乎就想不起来了,急得头顶一冒汗,张口就说红糖二斤,就算完了。)

  (说完了,他就和人家讨酒喝。)

  “有酒没有,给两盅喝喝。”

  (这半疯,全呼兰河的人都晓得,只有老胡家不知道。因为老胡家是外来户,所以受了他的骗了。家里没有酒,就给了他两吊钱的酒钱。那个药方是根本不能够用的,是他随意胡说了一阵的结果。)

  团圆媳妇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据他家里的人说,夜里睡觉,她要忽然坐起来的。看了人她会害怕的。她的眼睛里边老是充满了眼泪。这团圆媳妇大概非出马不可了。若不让她出马,大概人要好不了的。

  (这种传说,一传出来,东邻西邻的,又都去建了议,都说哪能够见死不救呢?

  (有的说,让她出马就算了。有的说,还是不出马的好。年轻轻的就出马,这一辈子可得什么才能够到个头。)

  (她的婆婆则是绝对不赞成出马的,她说:)

  “大家可不要错猜了,以为我订这媳妇的时候花了几个钱,我不让她出马,好像我舍不得这几个钱似的。我也是那么想,一个小小的人出了马,这一辈子可什么时候才到个头。”

  (于是大家就都主张不出马的好,想偏方的,请大神的,各种人才齐聚,东说东的好,西说西的好。于是来了一个“抽帖儿的”。)

  (他说他不远千里而来,他是从乡下赶到的。他听城里的老胡家有一个团圆媳妇新接来不久就病了。经过多少名医,经过多少仙家也治不好,他特地赶来看看,万一要用得着,救一个人命也是好的。)

  (这样一说,十分使人感激。于是让到屋里,坐在奶奶婆婆的炕沿上。

  给他倒一杯水,给他装一袋烟。)

  (大孙子媳妇先过来说:)

  “我家的弟妹,年本十二岁,因为她长得太高,就说她十四岁。又说又笑,百病皆无。自接到我们家里就一天一天的黄瘦。到近来就水不想喝,饭不想吃,睡觉的时候睁着眼睛,一惊一乍的。什么偏方都吃过了,什么香火也都烧过了。就是百般地不好……”

  (大孙子媳妇还没有说完,大娘婆婆就接着说:)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那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也没有肿得怎样高,也就是十天半月地就好了。

  这孩子,嘴也是特别硬,我一打她,她就说她要回家。我就问她:“哪儿是你的家?这儿不就是你的家吗?”她可就偏不这样说。她说回她的家。我一听就更生气。人在气头上还管得了这个那个,因此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过她的脚心。谁知道来,也许是我把她打掉了魂啦,也许是我把她吓掉了魂啦,她一说她要回家,我不用打她,我就说看你回家,我用索练子把你锁起来。

  她就吓得直叫。大仙家也看过了,说是要她出马。一个团圆媳妇的花费也不少呢,你看她八岁我订下她的,一订就是八两银子,年年又是头绳钱,鞋面钱的,到如今又用火车把她从辽阳接来,这一路的盘费。到了这儿,就是今天请神,明天看香火,几天吃偏方。若是越吃越好,那还罢了。可是百般地不见好,将来谁知道来……到结果……“

  (不远千里而来的这位抽帖儿的,端庄严肃,风尘仆仆,穿的是蓝袍大衫,罩着棉袄。头上戴的是长耳四喜帽。使人一见了就要尊之为师。)

  (所以奶奶婆婆也说:)

  “快给我二孙子媳妇抽一个帖吧,看看她的命理如何。”

  (那抽帖儿的一看,这家人家真是诚心诚意,于是他就把皮耳帽子从头上摘下来了。)

  (一摘下帽子来,别人都看得见,这人头顶上梳着发卷,戴着道帽。一看就知道他可不是市井上一般的平凡的人。别人正想要问,还不等开口,他就说他是某山上的道人,他下山来是为的奔向山东的泰山去,谁知路出波折,缺少盘程,就流落在这呼兰河的左右,已经不下半年之久了。)

  (人家问他,既是道人,为什么不穿道人的衣裳。他回答说:)

  “你们那里晓得,世间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苦。这地方的警察特别厉害,他一看穿了道人的衣裳,他就说三问四。他们那些叛道的人,无理可讲,说抓就抓,说拿就拿。”

  (他还有一个别号,叫云游真人,他说一提云游真人,远近皆知。无管什么病痛或是吉凶,若一抽了他的帖儿,则生死存亡就算定了。他说他的帖法,是张天师所传。)

  (他的帖儿并不多,只有四个,他从衣裳的口袋里一个一个地往外摸,摸出一帖来是用红纸包着,再一帖还是红纸包着,摸到第四帖也都是红纸包着。)

  (他说帖下也没有字,也没有影。里边只包着一包药面,一包红,一包绿,一包蓝,一包黄。抽着黄的就是黄金富贵,抽着红的就是红颜不老。抽到绿的就不大好了,绿色的是鬼火。抽到蓝的也不大好,蓝的就是铁脸蓝青,张天师说过,铁脸蓝青,不死也得见阎王。)

  (那抽帖的人念完了一套,就让病人的亲人伸出手来抽。)

  (团圆媳妇的婆婆想,这倒也简单、容易,她想赶快抽一帖出来看看,命定是死是活,多半也可以看出来个大概。不曾想,刚一伸出手去,那云游真人就说:)

  “每帖十吊钱,抽着蓝的,若嫌不好,还可以再抽,每帖十吊……”

  (团圆媳妇的婆婆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可不是白抽的,十吊钱一张可不是玩的,一吊钱捡豆腐可以捡二十块。三天捡一块豆腐,二十块,二三得六,六十天都有豆腐吃。若是隔十天捡一块,一个月捡三块,那就半年都不缺豆腐吃了。她又想,三天一块豆腐,哪有这么浪费的人家。依着她一个月捡一块大家尝尝也就是了,那么办,二十块豆腐,每月一块,可以吃二十个月,这二十个月,就是一年半还多两个月。)

  (若不是买豆腐,若养一口小肥猪,经心地喂着它,喂得胖胖的,喂到五六个月,那就是多少钱哪!喂到一年,那就是千八百吊了……)

  (再说就是不买猪,买鸡也好,十吊钱的鸡,就是十来个,一年的鸡,第二年就可以下蛋,一个蛋,多少钱!就说不卖鸡蛋,就说拿鸡蛋换青菜吧,一个鸡蛋换来的青菜,够老少三辈吃一天的了……何况鸡会生蛋,蛋还会生鸡,永远这样循环地生下去,岂不有无数的鸡,无数的蛋了吗?岂不发了财吗?)

  (但她可并不是这么想,她想够吃也就算了,够穿也就算了。一辈子俭俭朴朴,多多少少积储了一点也就够了。她虽然是爱钱,若说让她发财,她可绝对的不敢。)

  (那是多么多呀!数也数不过来了。记也记不住了。假若是鸡生了蛋,蛋生了鸡,来回地不断的生,这将成个什么局面,鸡岂不和蚂蚁一样多了吗?

  看了就要眼花,眼花就要头痛。)

  (这团圆媳妇的婆婆,从前也养过鸡,就是养了十吊钱的。她也不多养,她也不少养。十吊钱的就是她最理想的。十吊钱买了十二个小鸡仔,她想:这就正好了,再多怕丢了,再少了又不够十吊钱的。)

  (在她一买这刚出蛋壳的小鸡子的时候,她就挨着个看,这样的不要,那样的不要。黑爪的不要,花膀的不要,脑门上带点的又不要。她说她亲娘就是会看鸡,那真是养了一辈子鸡呀!年年养,可也不多养。可是一辈子针啦,线啦,没有缺过,一年到头靡花过钱,都是拿鸡蛋换的。人家那眼睛真是认货,什么样的鸡短命,什么样的鸡长寿,一看就跑不了她老人家的眼睛的。就说这样的鸡下蛋大,那样的鸡下蛋小,她都一看就在心里了。)

  (她一边买着鸡,她就一边怨恨着自己没有用,想当年为什么不跟母亲好好学学呢!唉!年青的人哪里会虑后事。她一边买着,就一边感叹。她虽然对这小鸡仔的选择上边,也下了万分的心思,可以说是选无可选了。那卖鸡子的人一共有二百多小鸡,她通通地选过了,但究竟她所选了的,是否都是顶优秀的,这一点,她自己也始终把握不定。)

  (她养鸡,是养得很经心的,她怕猫吃了,怕耗子咬了。她一看那小鸡,白天一打盹,她就给驱着苍蝇,怕苍蝇把小鸡咬醒了,她让它多睡一会,她怕小鸡睡眠不足,小鸡的腿上,若让蚊子咬了一块疤,她一发现了,她就立刻泡了艾蒿水来给小鸡来擦。她说若不及早的擦呀,那将来是公鸡,就要长不大,是母鸡就要下小蛋。小鸡蛋一个换两块豆腐,大鸡蛋换三块豆腐。)

  (这是母鸡。再说公鸡,公鸡是一刀菜,谁家杀鸡不想杀胖的。小公鸡是不好卖的。)

  (等她的小鸡,略微长大了一点,能够出了屋了,能够在院子里自己去找食吃去的时候,她就把它们给染了六匹红的,六匹绿的。都是在脑门上。)

  (至于把颜色染在什么地方,那就先得看邻居家的都染在什么地方,而后才能够决定。邻居家的小鸡把色染在膀梢上,那她就染在脑门上。邻居家的若染在了脑门上,那她就要染在肚囊上。大家切不要都染在一个地方,染在一个地方可怎么能够识别呢?你家的跑到我家来,我家的跑到你家去,那么岂不又要混乱了吗?)

  (小鸡上染了颜色是十分好看的,红脑门的,绿脑门的,好像它们都戴了花帽子。好像不是养的小鸡,好像养的是小孩似的。)

  (这团圆媳妇的婆婆从前她养鸡的时候就说过:)

牛云

全文很长。。。只有节选。。要不你上网去买嘛。。。我给你一段节选。。。。。。。。 作品概述】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故事梗概】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相关评论】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ardim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

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

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

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

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

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

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

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

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

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

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

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

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

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

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

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

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

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

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

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

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

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

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

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人人网

新浪微博

开心网

MSN

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1544

康康map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我不懂运营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参考资料http://x*****.com/book/chapter/1430872
http://www.i*****.com/book/971/33156.html
大鱼炖火锅
* 回复内容中包含的链接未经审核,可能存在风险,暂不予完整展示!
http://www.s***.net/novels/prose/xiaohongsw/flhz01.html
snjk

这个网站

相关推荐

呼兰河传的全文

《呼兰河传》的全文如下: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里咕噜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子,把四边的人都吓得一跳,可是她又坐住了。大神坐的是凳子,她的对面摆着一块牌位,牌位上贴着红纸,写着黑字。那牌位越旧越好,好显得她一年之中跳神的次数不少,越跳多了就越好,她的信用就远近皆知,她的生意就会兴隆起来。那牌前,点着香,香烟慢慢地旋着。那女大神多半在香点了一半的时候神就下来了。那神一下来,可就威风不同,好像有万马千军让她领导似的,她全身是劲,她站起来乱跳。大神的旁边,还有一个二神,当二神的都是男人。他并不昏乱,他是清晰如常的,他赶快把一张圆鼓交到大神的手里。大神拿了这鼓,站起来就乱跳,先诉说那附在她身上的神灵的下山的经历,是乘着云,是随着风,或者是驾雾而来,说得非常之雄壮。二神站在一边,大神问他什么,他回答什么。好的二神是对答如流的,坏的二神,一不加小心说冲着了大神的一字,大神就要闹起来的。大神一闹起来的时候,她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是打着鼓,乱骂一阵,说这病人,不出今夜就必得死的,死了之后,还会游魂不散,家族、亲戚、乡里都要招灾的。这时吓得那请神的人家赶快烧香点酒,烧香点酒之后,若再不行,就得赶快送上红布来,把红布挂在牌位上,若再不行,就得杀鸡。若闹到了杀鸡这个阶段,就多半不能再闹了,因为再闹就没有什么想头了。《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2023-09-04 13:06:551

谁有萧红《呼兰河传》的全文内容

http://cq.netsh.com/bbs/872410/html/table_34176376.html从这看吧!很长的一篇啊!我也喜欢这篇城南旧事也不错啊
2023-09-04 13:07:394

谁有萧红《呼兰河传》的全文内容

字数太多,不能粘贴,可给我邮箱地址给你发过去, 肯定无毒
2023-09-04 13:08:084

萧红《呼兰河传》全文原文

讲作者小时候的事嘛
2023-09-04 13:08:193

呼兰河传的全文

去百度,打进"呼兰河传第几章"
2023-09-04 13:08:294

萧红 呼兰河传

萧红作品: 呼兰河传(节选)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 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 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又是跑。 樱桃树,明是没有结樱桃,就偏跑到树上去找樱桃。李子树是半死的样子了,本不结李子的,就偏去找李子。一边在找,还一边大声地喊,在问着祖父: “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 祖父老远地回答着: “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 再问: “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 祖父说: “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 我一听了这话,明明是嘲笑我的话,于是就飞奔着跑到祖父那里,似乎是很生气的样子。等祖父把眼睛一抬,他用了完全没有恶意的眼睛一看我,我立刻就笑了。而且是笑了半天的工夫才能够止住,不知哪里来了那许多的高兴。把后园一时都让我搅乱了,我笑的声音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感到震耳了。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2023-09-04 13:08:501

《呼兰河传》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呼兰河传》(萧红)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yJYfywZ3v9t-r2aHgsQGg 提取码: 6tai书名:呼兰河传作者:萧红豆瓣评分:9.1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9-7-1页数:248内容简介:萧红研究会特别推荐阅读版本采用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桂林)初版文字原汁原味保留文中东北方言、与现代汉语不尽一致的个别字词习惯用法,可读到更为纯正的萧红文字收录茅盾论《呼兰河传》及骆宾基《呼兰河传》后记原创木刻版画,还原精彩故事情节,插图珍藏版《呼兰河传》是萧红代表名作,1941年由桂林上海杂志公司初版。备受鲁迅、茅盾、夏志清推崇,茅盾评价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全文以“我”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的风土人情,通过追忆家乡各色人物和生活画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愚昧的生活日常。萧红笔下与祖父的情感,“后花园”里的有趣回忆都让读者为之动容。作者简介:萧红,原名张廼莹1911年6月1日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河区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浅水湾,年仅31岁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23岁踏进文坛,凭借《生死场》一举成名鲁迅称赞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茅盾、夏志清等都对萧红大加赞赏萧红一生情路坎坷,但从未放弃对自由和爱的渴望与追求。
2023-09-04 13:09:131

萧红的《呼兰河传》全文或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全文。

亲爱的朋友。百度有字数限制,你要的书我有,烦劳你留下邮箱
2023-09-04 13:09:285

呼兰河传的概括内容(全文)

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这些都不是是单纯地写介绍呼兰河的地理,而是以地理为纲逐一介绍,反映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对王安忆的《长恨歌》的影响。不同的是《长恨歌》各小节都加了标题,并单纯地介绍一种事物,而《呼兰河传》没有这么做。
2023-09-04 13:09:593

呼兰河传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章概括(100~150)感悟(200~300),合为一体,共七篇。悬赏100

概括: 《呼兰河传》,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支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 感悟:今天我读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书里讲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记得有一段特别有趣,讲了“我”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爱我。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非常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知道,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2023-09-04 13:10:082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20字。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2023-09-04 13:10:4415

呼兰河传全文是几几年写的

  《呼兰河传》作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萧红。  这部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小说的语言洗炼,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语言、很短的句子,而且还运用了一部分当地的俗语,更是增强了语言的描摹功能,很有表现力,使得描写人物、事件、景物非常生动而形象,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小说的境界,而且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开篇这几句“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人的手被冻裂了。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几乎都是口语。再看这一句: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独特的比喻和意象,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小说的结构是比较松散的,大概是按照作者对呼兰河的各个层面的描写来结构全文的。但我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大散文标准来衡量,《呼兰河传》也可以称作散文,是一篇标准的大散文。如,作者分别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不同风俗习惯、发生的故事等等进行了描写和叙述,读完小说,使人对呼兰河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我记忆中的街坊邻居,我成长的经历、当地的风俗习惯、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等等,仿佛都历历在目。  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老百姓吃瘟猪肉之间的微妙关系;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粉房里挂粉条的人的生活情况;小团圆媳妇在当地人愚昧和迷信的折磨下的悲惨遭遇、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在后花园里拔草等等情节都写得非常生动,栩栩如生,简直呼之欲出,这些生动的情节和故事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发人深思、时而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2023-09-04 13:13:005

《呼兰河传》全文,

2023-09-04 13:13:343

《呼兰河传》|一段悲凉孤寂的故乡情,一部漂泊半生的辛酸史

在读《呼兰河传》前,我对作者萧红知之甚少,读完后,更是觉得全文没有华丽的文笔,平淡无奇,想不明白为何作者会以儿童的视觉来记录家乡那么久远的儿时故事。当我走近萧红,了解了她短暂的一生后,一切疑问都豁然开朗。 提到萧红,外界给的评价颇高但也偏官方,她不仅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齐称民国四大才女,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还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名誉双收的优秀民国女作家,在一出生就被打上“不详之子”的标签,并且悲惨孤寂贯穿其一生,正如萧红自己发问: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1. 荒凉冷清内的平凡小城 寒冷荒凉的呼兰镇,东西、南北两条街道构成了旧社会下这个平凡小镇的全貌,而最热闹的地段只有十字街口一处,给人一种甚是萧条、冷清之感。这里的人们过着平凡生活,吃饭穿衣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连5岁小孩长大后的愿望也仅仅是“开豆腐坊”般远大,这使人不得不对这个城市、这里人们的未来担忧起来。 火烧云是这里唯一一道靓丽的风景,“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的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看着她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在正常不过的晚霞却被萧红写的如童话世界一般。 看大戏是这个小城的大型娱乐活动,“接闺女、带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忙的不亦乐乎,一天的劳作辛苦都被一扫而光。台上唱戏,台下拉话,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常就开始在人群中谈论开来,每夜必到三更天。这样温馨的画面却给本来荒凉的小城增添了些许生机。 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城中的那个“大泥坑”,吃了过往车辆、吞了牛马牲畜,却未曾有人想过办法填埋,每次发生意外时更多人是选择看热闹,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姿态。 作品的前半部分,萧红用童年的视角、平淡的文字展现了这个旧社会时期东北小城的风貌和人情百态。 2. 封建社会下的灰暗童年 萧红于1911年6月1日出生,正值农历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五毒日”,相传是不吉利的日子。据《风俗通义》记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将会被无限放大,另外“重男轻女”思想盛行,以至于小萧红的童年被固定了格式:奶奶不疼、母亲不爱、父亲不管。 都说“隔辈亲”,但在萧红的童年却没能得到她应得到的关爱,仿佛那晚霞过后的天空,灰暗无比。淘气时用手指去桶窗户纸时,奶奶却手拿钢针在窗户外面伺机刺扎。 在那段难熬的岁月里,爷爷给予了萧红全部的爱,陪伴她走过整个童年时光。“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村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花园,于是我也在后花园。”爷爷对于萧红来说是全部的依靠,更是她对这个家庭仅有的牵挂。整部作品里大范围记录了与爷爷相处的难忘时光,可是童年仅有的幸福仍是短暂的,在对爷爷去世时描写的寥寥数字,却包含了萧红所有的悲伤,以至于在《祖父死了的时候》中,萧红这样说道: “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我的心被丝线扎住或铁丝绞住了。 “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再多的文字也无法表达萧红内心的伤痛,只因那童年灰暗中的一丝光熄灭了。 3. 愚昧世界里的悲惨女人 整部作品随着小团圆媳妇儿之死走向高潮,性格开朗就是不检点遭受婆婆殴打,个子过高就要改年龄,跳大神、看香头、找道士,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扒光小团圆媳妇儿衣服强迫其跳进缸里洗开水澡,最后这个被封建社会、无知人们、愚昧思想折磨的遍体鳞伤、身心俱备的花季少女一命呜呼。 小团圆媳妇儿是封建社会下女性群体的缩影,那个年代盛行童养媳、包办婚姻,女性如待宰羔羊一般无法反抗,打骂仿佛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专属福利”,在封建社会的铁蹄下忍气吞声,被退婚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会冷眼相待,“这都是你的命,你好好地耐着吧!”是对遭难儿女最好的“安抚”,最后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萧红用叙事的方式,记录了那个封建社会下女性的悲哀,用平淡的文字将整个封建社会下的悲惨、苦难集小团圆媳妇儿于一身,不仅是对那个人比物贵、命比钱轻的封建社会的接露,更是对当时人们愚昧无知思想的痛批。 4. 现实反抗中的自我追求 在那个无知、愚昧思想下,敢于反抗、提倡自我追求无疑会被看成异类。作为整部作品中仅有的正向人物代表有二伯、冯歪嘴子,是那个敢于在封建泥潭中站起来与现实反抗的缩影。 有二伯是一个拧巴的人物,喜欢偷东西却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身处卑微却喜欢别人对自己毕恭毕敬,他所追求的尽是些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东西,但有二伯并没有因冰冷的现实而放弃。 冯歪嘴子是整部作品里与现实反抗成功的化身,虽然出身贫困、形象不佳,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自由爱情的追求,面对人们的风言风语从来都是一笑而过,最后与王大姐私定终身,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有二伯、冯歪嘴子是那个时代勇敢的代表,与当时的封建社会、愚昧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萧红的身影以及她对生活、对爱情的向往。 萧红于1933年的任性出走,到1942年在香港病逝,8年时间,足迹遍布哈尔滨、北平、青岛、上海等十多个地方,每个地方呆的地方都不超过两年。期间她经历了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的三次背叛,经历了两次丧子,还承受了家暴的摧残。苦尽甘来,但不幸的是萧红尝尽了世间疾苦,在生命最后一刻也没能迎来他憧憬的甘甜,回首这短暂的一生,或许萧红已经找到了答案:“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在那个年代,封建社会及愚昧思想之下,可以说是女性生不逢时,晚期的萧红身体每况愈下,在回首自己短暂且悲凉一生之际,或许令她难以忘怀、满心惆怅的只有那千里之外久违的故乡和求而不得的真挚爱情,因为萧红倾其所有,用“我命由我不由天”之念与之抗衡了一辈子。 在即将到达人生终点之际,萧红将自己所经历且铭记二十余载的人间冷暖用灰暗的文字写进了《呼兰河传》,是多么凄凉而难忘、不舍且无奈,正如萧红所说“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记,就记在这里了”。这里不仅有她悲凉孤寂、难以忘怀的故乡,还有她漂泊半生的辛酸。
2023-09-04 13:13:411

呼兰河转是香港作家萧红对家乡人的不满而创作的全文带有极大的讽刺是对还是错?

错。《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1940年9月1日连载于香港《星岛日报》。作品以作者萧红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形象的反映出呼兰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无情揭露鞭挞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形成的社会毒瘤及其造成的灾难性伤害。《呼兰河传》不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追忆往昔,而且也表达出了对爱和温暖的痴痴追求。
2023-09-04 13:13:481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600字, 1、要概括全文内容。2、再把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讲讲。

我cf战队 菜鸟闯天下G
2023-09-04 13:13:596

呼兰河传十字街概况的段落

在第一章第一段。呼兰河传十字街概况在全文的第一章第一段,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十字街上有着饰店、布店、油盐店、菜店、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2023-09-04 13:14:151

呼兰河传好段摘抄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2023-09-04 13:14:2515

找《呼兰河传》小说全文

我就是呼兰的!`现在呼兰可不一样了~~老好了!`有时间欢迎你们来这玩
2023-09-04 13:15:071

巜火烧云》是萧红什么时候写的,在什么地方

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可是天空 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儿靠着。一时恍恍惚惚的,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全文,《火烧云》作者萧红,选自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您老人家必要高寿。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了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必须低下头。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看着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⑹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接着又来了一条大狮子,跟庙门前的 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蹲着。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 ,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它才站起来似的,什么也看不清了,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什么也看不清了。葡萄灰。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其实什么也不像,揉一揉眼睛。火烧云又叫早霞或晚霞。语文 四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您老是金胡子了,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一个乘凉的人对他说
2023-09-04 13:15:315

《火烧云》选自萧红的哪篇长篇小说?

《火烧云》选自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全文以“我”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的风土人情,融合了作者无法磨灭的童年记忆,通过追忆家乡各色人物和生活画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卑琐、愚昧的生活情状,揭露了旧中国扭曲人性和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火烧云》选择萧红《呼兰河传》,写作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二、赏析《火烧云》一文通过极富色彩性的书写,赋予了空间独特的魅力。萧红开篇后就给整个呼兰河城赋予了一层奇异的红色和金色:“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看,一切生物在晚霞的映照下改变了平日的样子。萧红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热爱,在作者笔下,一切天空物体的变化多端,似有似无,给了我们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而且这种空间不受约束,表现了无限的可能性。《火烧云》确实是行走在奇特时空里的一篇美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呼兰河传
2023-09-04 13:16:281

在《呼兰河传》中潋糊是什么意思?

东北方方言,意思是粘稠比如说我妈煮粥会说“今天煮的真~”“你奶得吃点~的”
2023-09-04 13:16:484

呼兰河传任意人物特点及例子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形象分析和评点有人把张爱玲和萧红称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她们同为女性,温婉细腻,但在温婉之外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情怀。就你课前的阅读说一下最粗略的感受或印象。借对比粗略感知萧红。萧红是悲天悯人的,她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戕害。她一样能把握世情世态,一样能细致描摹,但是,她更投入,情感灌注、融入对于故乡风貌、故乡邻人的描绘中,尽管语言偏冷,但处处可见她的悲悯情怀。小团圆媳妇之死是个典型小团圆媳妇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的?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做十四岁的小姑姑;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大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汤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再联系选段之外的内容,如: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她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以及她孩童般的天真与烂漫,还有她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健康、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的强盛,因为性格的直率,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样写更突出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更能表达作者的悲怆和苦痛。她婆婆:"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周围人:"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心里都满是秘密";"她们围拢过去,看看有死没有?""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实的";"吃了饭才回来……又慢又得意……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等等。人人都如此,所以她也这样,她是众迫害者中的一员,她做了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有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作支撑;这样残忍的态度,这种冷漠的眼光,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还源于一种文化认同:媳妇的地位,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得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利;人生百无聊赖,精神贫穷,才使得人性淡失。周围的人既推波助澜又充当刽子手。荒寒、冷寂。觉得心灵落到了一个没有一点人性一点温暖的非人间。以当众洗澡段为例。人世间没有比这更残酷的刑法了,偏偏这样施刑还打着治病的幌子,在小团圆媳妇的苦苦挣扎中,众人快意着,他们却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小团圆媳妇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连反抗的理由都没有。而"我"只能以童年的视角,被隔离在人群之外,静静地观看这个死亡的过程。以一个成年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又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她对人类对弱小孩子的态度尤为敏感。所以她既写出了大家生命意识的麻木,更表现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这情怀中透射着深入骨髓的寒冷,这种寒冷贯穿全文。求采纳
2023-09-04 13:16:561

呼兰河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评点

有二伯ue009命运多舛、孤苦伶仃、性格古怪、仇富心理、爱慕虚荣和《小团圆》媳妇一样ue008有二伯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他家道中落来投奔“我”祖父ue008 以至于全身上下破破烂烂的ue008甚至连一个稳定的住所也没有。 日俄战时全城的人们都出去逃难了ue008只有他被留在家里守着ue008心里的那份恐慌与孤独是无人能体会的。就是这样一个任人摆布ue008处于社会底层的人ue008他本应该和小团圆媳妇同病相怜ue008可他却没有任何的感情流露ue008甚至还说出。 “酒菜真不错” “鸡蛋汤也打的热乎”这样冷漠的话来ue008不得不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除此之外ue008有二伯还是一个仇富且爱慕虚荣的人ue008 日常生活中ue008就算他被石头绊了一跤ue008被骂却落了分。都要咒骂富人。出门上街会因别人不叫他掌柜的而置气。而且他的性格也十分古怪ue008 以至于他不和人们交谈ue008却偏偏和麻雀说话ue008和大黄狗谈天
2023-09-04 13:17:067

想一想萧红还会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些什么两百字左右

这篇文章出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习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023-09-04 13:17:222

呼兰河传冯歪子嘴人物赏析

自己坐吧,孩子,动脑筋好的
2023-09-04 13:17:325

《呼兰河传》《城南旧事》读后感

《呼兰河传》是一篇伟大的杰作!萧红是个心思寂寞的人,可是从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极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写的《呼兰河传》,有人说它像小说,又有人说它像自传,萧红的文章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呼兰河传》不像《城南旧事》,虽然同样是写小城里的故事,可《城南旧事》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紧紧的让人读得轻快自然;但《呼兰河传》不同,它就像一盘颜料,什么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别有一番韵味!《呼兰河传》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极有艺术感的文字令人心动不已;《呼兰河传》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说!当时的萧红,一个人身在沦陷的香港,心中苦闷而寂寞,这种心情,通过文字渗透进了我们心中。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觉中,又看到了另一个萧红。小城的三月风景如画。瞧, “三月的原野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在这里、那里”,好一个“这里、那里”,连一片草地都能写得如此唯美、动人!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场》,哎,如此悲伤、凄凉,令人心痛。《呼兰河传》是立体的、有寂寞、有美好、有悲伤、有希望。今年秋天,我读了一篇故事,这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语做点缀;没有优美的句子做装饰;有点只是灰白的画面,可是从灰白的画面中,我分明听到了了一曲凄凉的笛声,能让我听到这笛声的恐怕只有这《呼兰河传》了!
2023-09-04 13:17:472

跟祖父学诗 中我是怎样和祖父学诗的?

材分析: 《跟祖父学诗》是一篇回忆性小说,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作者童年的天真可爱在跟祖父学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流淌着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之情。 该小说文字简单,,全文没有抒情的笔墨,仅仅用孩子的心灵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跟祖父学诗时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然后用孩子的笔体白描式的将它表述出来,营造了一种情愈深而文愈浅的境界。 学情分析: 课文以学读古诗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很适合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诗,更能读出韵味。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中,走进跟祖父学诗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童年真挚的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呼兰河传》以及萧红有关的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生活动: (1)交流生字读音。 (2)谈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相关知识。 (3)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 (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三)细读体会,感悟情感 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问题,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 3、相互交流,感悟情感。 (1)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预设: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 (2)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 (3)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A、早晚念。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 B、大声喊。抓住“跟着喊”、“比祖父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 C、喜欢听。抓住“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 D、心情好。抓住“很高兴地跟着喊”、“笑了一会儿”、“我很喜欢”、“我更喜欢”、“高兴起来了”、“得意极了”等进行交流。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洒脱,很灵动,很孩子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字———快乐! (5)指导学生读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 2、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 3、预设学生用“童真”、“童趣”、“顽皮”、“活泼”、“可爱”、“天真”等词语来描摹“我”童年的形象。用“慈爱”、“宽容”、“幽默”等词语来勾画祖父的形象。 4、出示:“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以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指导学生朗读,从祖父教诗的变化中,你还可以读到什么?(引导、启蒙) 5、童年是美好的,孩子是快乐的,祖父是宽容的。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滋味来。 (三)聚焦诗句,比较拓展 1、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家诗》中的诗句讲究韵脚平仄,诵读起来声之朗朗,抑扬有致。让我们把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读吧!它一定如作者所说的“越念越好听”。 2、学生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花影》、杜甫的《绝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3、联系实际,说说你们是怎么学诗的?有什么体会? 4、通过学生与“我”学诗经历的比较,谈自己的体会。 5、多好啊!古老美妙的诗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我们的童年在诗情画意中熏陶,我们的童年又充满着诗情画意。课外多读一些诗句,不仅让我们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2023-09-04 13:18:185

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到的

写了火烧云颜色丰富多彩和形状变化多端的特点。从第3自然段可以看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丰富多彩;从第4-6自然段可以看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端。《火烧云》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变化过程,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美景图。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色的美丽,述说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景象,一是颜色多,变化快;二是形状多,变化快。全文语言准确生动,作者凭借细致地观察和丰富有趣的想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的感觉。《火烧云》作者简介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大文豪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2023-09-04 13:18:541

本学期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8学年春季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小楷(kā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B. 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C. 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D. 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孕育 奠基 浠水 潜心贯注B. 无暇 黯淡 咳嗽 一返既往C. 嘱咐 兽铤 署名 锋芒毕露D. 草率 萦绕 开拓 慷慨淋漓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足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D.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5.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表放在首位,为什么?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B.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C.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她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呼兰河传》。D. 《孙权劝学》选白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7. 名句默写。(l)杨振宁教授在《邓稼先》一文中高度赞颂邓稼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____________________。(3)蒙曰:“士别三日,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抒发诗人宁静淡泊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8.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莫振离,201 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丰年58岁。(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礼赞师魂】莫振高校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帅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台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 送给老师。①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日中写--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栏日一:师恩情深 栏目二:恩师风采栏日二:__________。栏目四:________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夸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夸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贲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日久秆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连成支匹。夸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精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咀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连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士传》)【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9.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见往事耳(了解)B.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C. 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 遂七年不返(才)10. 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九行怀思/无它异也B. 妻跪问其故/羊予日/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 妻跪问其故/羊子日/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 妻跪问其/故羊于日/久行/怀思无它异也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C. 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D. 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何异断斯织乎?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儒者之豪迈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13. 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14. 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15. 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16. 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17. 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最美人瑞这样走来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 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⑤ 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 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 ,四处流转。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⑦有一次, 我 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 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 唯一一例。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圮80年代初,我访法归 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 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叼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选文有改动)【注释】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1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19.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20. 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21. 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说明理由。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复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2. 假如杨绎被评为中国“最美女性”,请根据本文内容以及你对她的了解,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作文23. 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你一定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请“我眼中的名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戏剧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标准答案和名师点评解析,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0.5元,我们会通过系统后台推送给您;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标准答案和名师点评解析的Word文档,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1元,我们会通过客服直接把解析Word文档发给您;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原题及答案解析全套Word文档,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2元,我们会通过客服直接把原题及解析全套Word文档发给您;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学试题》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精品试题、答案及名师点评解析。如果您觉得这套题有用,欢迎您将本文转发到群或朋友圈。
2023-09-04 13:19:141

苏教版和人教版初中有哪些课是一样的(文言文和现代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 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2、 繁星(巴金) 3、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5、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韩非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第一册目录 阅 读 第一单元 1.短文两篇 散步………………………………………… 莫怀戚 金黄的大斗笠……………………………… 高 风 2.背影…………………………………………… 朱自清(部分段落背诵) 3.*儿子一家人…………………………………… 舒 婷 4.*金盒子………………………………………… 琦 君 5.*羚羊木雕……………………………………… 张之路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7、幼时记趣(沈复) 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9、伟人细胞(秦文君)第二单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部分段落背诵) 7.最后一课……………………………………… 都 德 (部分段落背诵)8.*我的老师……………………………………… 魏 巍 9.*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 10.*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 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u2022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第三单元 11.春……………………………………………… 朱自清(部分段落背诵) 12.济南的冬天…………………………………… 老 舍 13.海滨仲夏夜…………………………………… 峻 青 14.*秋魂……………………………………………刘增山 15.*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刘 虔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夏(梁衡)第四单元 1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17.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 18.*寓言三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 《伊索寓言》 浓烟和烟囱……………………………………严文井 19.*盘古开天辟地……………………………… 袁 珂 20.*花的话…………………………………………宗 璞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u2022托马斯 达纳u2022李u2022托马斯)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u2022费u2022因格) 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第五单元 21.《论语》十则(全文背诵) 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全文背诵) 23.*狼………………………………………………蒲松龄 24.*短文两篇 两小儿辨日……………………………………《列子》 乐羊子妻………………………………………范 晔 25.诗五首 (全文背诵)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 潜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游山西村…………………………………… 陆 游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3、七颗钻石(列夫u2022托尔斯泰) 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第六单元 (全文背诵)26.为学………………………………………… 彭端淑 27.木兰辞…………………………………… 北朝民歌 28.*卖油翁…………………………………………欧阳修 29.*宋定伯捉鬼……………………………………干 宝 30.诗词五首 (全文背诵)观沧海………………………………………… 曹 操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望岳…………………………………………… 杜 甫 如梦令………………………………………… 李清照 西江月………………………………………… 辛弃疾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目录七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第4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 一面(阿累) 3、 我的老师(魏巍) 4、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 赵普(《宋史》)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目录 1.短文两篇 敬畏生命……………………………………… 张晓风 热爱生命……………………………………… 蒙 田 2.紫藤罗瀑布……………………………………… 宗 璞 3.挖荠菜…………………………………………… 张 洁 4.*提醒幸福……………………………………… 毕淑敏 5.*白蝴蝶之恋…………………………………… 刘白羽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 月迹(贾平凹) 8、 三颗枸杞豆(程海) 9、 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 柳叶儿(宋学孟)第二单元 6.纪念白求恩……………………………………… **** (部分段落背诵)7.小橘灯…………………………………………… 冰 心 (部分段落背诵)8.*梅岭三岭………………………………………… 陈 毅 9.*七根火柴…………………………………………王愿坚 10.*勇气……………………………………… [美]狄斯尼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1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12、 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13、 凡尔塞宫(吉祖英) 14、短文两篇 黄鹤楼(阎伯理) 于园(张岱) 第三单元 11.大自然的语言………………………………… 12.卧看牵牛织女星………………………………… 叶圣善 13.莺…………………………………………… [法]布 封 14.*数字杂说……………………………………… 卞毓麟 15.*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15、 松鼠(布丰) 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 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18、黔之驴(柳宗元)第四单元 16.社戏……………………………………………… 鲁 迅 (部分段落背诵) 17.安塞腰鼓……………………………………… 刘成章 18.*绝唱…………………………………………… 刘 鹗 19.*在声音的世界里………………………………… 王 蒙 20.*摆渡…………………………………………… 高晓声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19、三个太阳(黄传会) 20、录音新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 22、新闻两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被屏蔽词语])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人民日报》)第五单元 (全文背诵)21.桃花源记…………………………………………陶源明 22.口技………………………………………………林嗣环 23.*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4.*伤仲永………………………………………… 王安石 25.诗五首 (全文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黄鹤楼……………………………………………… 崔 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泊秦淮………………………………………………杜 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23、[***被屏蔽词语]词二首 沁园春&S226;雪 卜算子u2022咏梅 24、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乐府诗集》) 观刈麦(白居易) 破阵子(辛弃疾) 25、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贺敬之) 再别康桥(徐志摩) 26、歌词三首 我的中国心(黄霑) 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 黄河颂(光未然) 第六单元 (全文背诵)26.愚公移山………………………………………《列子》 27.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28.*黔之驴……………………………………………柳宗元 29.*工之侨献琴………………………………………刘 基 30.诗词五首 龟虽寿……………………………………………… 曹 操 石壕吏……………………………………………… 杜 甫 相见欢……………………………………………… 李 煜 观书有感……………………………………………朱 熹 清平乐………………………………………………辛弃疾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目录 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4版)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1、七律u2022长征([***被屏蔽词语]) 2、《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 3、老山界(陆定一) 4、草(王愿坚) 5、《长征》节选(王朝柱)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目录 第一单元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张允文 3.“挑战者”号追思……………………………………郝铭鉴 4.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5.种树“种到”联合国…………………………李广华孙亚辉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6、枣核(萧乾) 7、最后一课(都德) 8、始终眷恋着祖国(刘敬智) 9、古诗四首 春望(杜甫)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过零丁洋(文天祥) 泊秦淮(杜牧) 10、晏子使楚第二单元 6.阿长和《山海经》……………………………………鲁迅 7.驿路梨花………………………………………………彭荆风 8.一面……………………………………………………阿累 9.短文两篇 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10.吾家有女初长成……………………………………程乃姗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11、背影(朱自清) 12、甜甜的泥土(黄飞) 13、人琴俱亡(刘义庆) 14、我的母亲(邹韬奋) 15、父母的心(川端康成)第三单元 11.荔枝蜜……………………………………………… 杨朔 (部分段落背诵)12.猫………………………………………………… 郑振铎 13.斑羚飞渡………………………………………… 沈石溪 14.心中的鹰………………………………………… 唐敏 15.鹤群翔空………………………………… (日)江口涣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 16、小石潭记(柳宗元) 1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8、阿里山纪行(吴功正) 19、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20、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第四单元 (全文背诵)16.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17.现代诗三首 纸船……………………………………………… 冰心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色彩…………………………………………… 闻一多 18.我为少男少女歌唱…………………………………何其芳 19.乡愁诗两首 乡愁……………………………………………… 余光中 乡愁……………………………………………… 席慕蓉 20.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21、苏州园林(叶圣陶) 22、都市精灵(舒乙) 23、幽径悲剧(季羡林) 24、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 25、治水必躬亲(钱泳)第五单元 21.短文两篇 三峡………………………………………… 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22.闲情记趣……………………………………… 沈复 23.周处…………………………………………… 刘义庆 24.晏子使楚两篇…………………………… 《晏子春秋》 25.诗五首(全文背诵) 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春望…………………………………………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论诗…………………………………………赵翼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26、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 27、在太空中理家(杰瑞u2022Mu2022利宁杰) 28、奇妙的克隆(谈家桢)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小祥)30、(师生自荐课文)第六单元 (部分背诵)26.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7.观潮……………………………………………周密 28.小石潭记………………………………………柳宗元 29.寓言四则 画蛇添足…………………………………… 买椟还珠…………………………………… 烂竽充数…………………………………… 塞翁失马…………………………………… 30.诗词五首(全文背诵) 渡荆门送别…………………………………李白 秋词…………………………………………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浣溪沙………………………………………苏轼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目录 八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第3版) 第一单元(咏物抒怀) 1、海燕(高尔基) 2、白杨礼赞(茅盾) 3、石榴(郭沫若) 4、马说(韩愈) 5、紫藤萝瀑布(宗璞) 人教版九年义务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四册目录 第一单元 苏州园林…………………………………… 叶圣陶(部分背诵)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部分背诵)*日本平家蟹………………………… 卡尔·萨根 *万紫千红的花…………………………… 仇春霖 *蜘蛛……………………………………… 周建人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6、纪念白求恩([***被屏蔽词语]) 7、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8、多一些宽容(郭安凤) 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 10、陋室铭(刘禹锡) 第二单元 向沙漠进军………………………………… 竺可桢(部分背诵) 看云识天气………………………………… *死海不死…………………………………… *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 *秃鹰之死……………………………… 郭治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 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 13、短文两篇 活板(沈括) 核舟记(魏学洢) 14、叫三声夸克 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第三单元 食物从何处来………………………………朱相远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气候的威力…………………………………位梦华 *漫话小行星……………………………… 卞德培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16、孔乙己(鲁迅) 17、范进中举(吴敬梓) 18、口技(林嗣环) 19、变色龙(契诃夫) 20、窗(泰格特) 第四单元 鲁迅自传……………………………………鲁迅 哥白尼………………………………………竺可桢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侯仁之 *梵高传(节选)…………………… 欧文·斯通 *邓稼先…………………………………… 杨振宁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21、错过(刘心武) 22、散步(莫怀戚) 2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 25、有的人(臧克家) 第五单元 (全文背诵)公输……………………………………… 《墨子》 核舟记…………………………………… …魏学洢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短文两篇 荔枝图序……………………………………白居易 山市…………………………………………蒲松龄 诗词五首 (全文背诵)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别云间…………………………………… 夏完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26、悼念玛丽u2022居里(爱因斯坦) 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 28、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公刘) 29、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郭沫若) 30、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克努特u2022汉姆生) 六单元 (全文背诵)陈涉世家……………………………………司马迁 韩愈短文两篇 马说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与朱元思书……………………………… 吴均 *西湖游记二则…………………………… 袁宏道 诗五首 (全文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雁门太守行…………………………………李贺 无题…………………………………………李商隐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目录 九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3版) 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1、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2、林中小溪(普里什文) 3、飞红滴翠记黄山(柯蓝) 4、画山绣水(杨朔) 人教版初中语文五册目录 第一单元 1.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 **** 2.谈骨气 吴晗 3.想和做 胡绳 4.*哨子 富兰克林 5.*灰姑娘的时钟 角山荣 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品味u2022感悟u2022欣赏) 5、故乡(鲁迅) 6、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7、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 8、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第二单元 6.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7. 发问的精神 启 凡 8. *论求知 弗兰西斯·培根 9. *应有格物致精神 丁肇中 1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三:学学牛吃草) 9、成功(季羡林) 10、创造学思想录(罗曼&S226;罗兰) 1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12、论美(培根) 第三单元 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 迅 12.短文两篇 吕叔湘 论“基本属实” “偃旗息鼓”与“圆满结束” 1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刘 金 14.*“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 黄树则 15.*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冬 明 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 13、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晓雪 附:白鹭——郭沫若 14、小说家谈小说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茅盾 附:百合花——茹志鹃 15、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 附: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 第四单元 (部分背诵)16.故乡 鲁 迅 17.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18.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19.*范进中举 吴敬梓 20.*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 16、陈涉世家(司马迁) 17、桃花源记(陶渊明) 18、与朱元思书(吴均) 19、捕蛇者说(柳宗元) 20、岳阳楼记(范仲淹) 21、醉翁亭记(欧阳修) 第五单元 (全文背诵)21.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22.醉翁亭记 欧阳修 23.*满井游记 袁宏道 24.*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 25.诗词五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南园 李贺 梦江南 温庭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己亥杂诗 龚自珍 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 22、绿(朱自清) 23、囚绿记(陆蠡) 25、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宋淑运) 25、一双手(姜孟之) 第六单元 (全文背诵)26.《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越巫 方孝孺 29.*《世说新语》三则 刘义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陈太丘与友期 魏武将见匈奴使 30.诗词五首 (全文背诵)饮酒 陶渊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观刈麦 白居易 渔家傲 范仲淹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目录九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第2版) 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 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2、江村小景(田汉) 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 4、一厘米(毕淑敏)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黎明的通知…………………………………艾 青 2 有的人………………………………………臧克家 3 *回延安……………………………………贺敬之 4 雨说…………………………………………郑愁予 5 *外国诗两首 (全文背诵)帆………………………………………莱蒙托夫 萤火虫……………………………………泰戈尔 第二单元(学会读书八:迅速捕捉阅读信息) 5、藤野先生(鲁迅) 6、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 7、热爱生命(杰克u2022伦敦) 8、享受生活(海伦u2022凯勒) 第二单元 (部分背诵)6 藤野先生…………………………………鲁 迅 7 白杨礼赞…………………………………茅 盾 8 *菜园小记………………………………吴伯箫 9 *夏之绝句…………………………………简 媜 10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九:疑为学之始) 9、送行(比尔博姆) 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 11、台阶(李森祥) 12、呼兰河传(节选)(萧红) 第三单元 (部分背诵)11 孔乙己………………………………………鲁 迅 12 变色龙………………………………………契诃夫 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14 *孤独之旅…………………………………曹文轩 15 *白色鸟……………………………………何立伟 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 13、曹刿论战(《左传》) 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5、《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16、愚公移山(《列子》) 17、出师表(诸葛亮)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第四单元 16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7 打渔杀家(节选)…………………… 18 *白毛女(节选)………………贺敬之 丁毅等 19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施洋生 20 *泰坦尼克号(节选)……………………卡梅伦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19、雪(鲁迅) 20、《雪》四人谈 读《雪》需要联想(王蒙)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黄蓓佳) 简洁精纯的《雪》(斯妤) 《雪》的独特之处(李允经) 第五单元 (全文背诵)21 鱼我所欲也…………………………………《孟子》 22 *隆中对………………………………………陈 寿 23 出师表…………………………………………诸葛亮 24 *墨池记………………………………………曾 巩 25 诗词五首 (全文背诵)汉江临眺……………………………………王 维 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李 白 浣溪沙………………………………………晏 殊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第六单元(全文背诵) 26 曹刿论战………………………………………《左传》 27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 辙 28 *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 29 *陌上桑…………………………………………汉乐府 30 《诗经》三首 (全文背诵)
2023-09-04 13:19:341

回忆鲁迅先生内容概括

内容简介:从一个女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以及观察我们素未谋面,而在臆想中的鲁迅先生,从最初的交往,到鲁迅先生的去世,用一种清丽自然的笔触刻画了日常的鲁迅先生的样子,显示出伟人平实的一面,以及超脱于平常人的一面。鲁迅先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不仅仅是70以及80后,甚至延续到了90后,他的身影不仅仅见诸在语文课本里,在民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以及纪念,可以说是与台湾的胡适先生一起,在近代以及现代有着跨越影响的文豪以及思想大家。生活是一出戏剧,走完了,便是戏剧的结束。整篇文章读下来,给人感觉好像是一出日常剧以及家庭剧的落幕,鲁迅先生就这样走远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一个朴素而又真挚的人。从文中看,鲁迅的居所是尽量干净而整洁的,并且气氛以平静为主,除了幼童海婴的打闹以及雇佣的姨娘的闲聊,而对于老幼的这些喧闹,我们大多是可以接受,而对于超出这些氛围以及分贝的打闹,我们自然是不喜欢的,比如吵骂与诅咒的声音,因为这些包含仇恨和嫉妒的动静,我们总是会被扰乱,难以自寻清静的,想来伟大若鲁迅先生,也要一个宁静安定的环境以及氛围,才可以写出那么伟大的文章来,正所谓安者需静,怒者更需宁静。从平凡之中见真情,是一种个人觉得比直抒胸臆更好的刻画伟大的方法,而对于追随者以及粉丝往往很难以和这个角度联想起来,在他们眼里,偶像是神,不是凡人,是没有凡人的七情六欲,忧愁烦恼的.......然而如果偶像没有这些东西,又如何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人间画卷呢?所以,偶像是人,是个平凡人,但就是因为平凡人做出了平凡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才是伟大的平凡人,简称伟人。
2023-09-04 13:19:435

中学生必读书目100本是哪一百本?

我觉得一般都是名著,其实四大名著首先看一下,然后就是摆渡人,小王子,呼兰河传,等等,我觉得一些好书可以去网上搜一下。
2023-09-04 13:21:237

《呼兰河传》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呼兰河传》(萧红)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Gw22h4tCAHg3uqpDkzC4Q 密码:bpec书名:呼兰河传作者:萧红豆瓣评分:9.1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9-7-1页数:248内容简介:萧红研究会特别推荐阅读版本采用1941年上海杂志公司(桂林)初版文字原汁原味保留文中东北方言、与现代汉语不尽一致的个别字词习惯用法,可读到更为纯正的萧红文字收录茅盾论《呼兰河传》及骆宾基《呼兰河传》后记原创木刻版画,还原精彩故事情节,插图珍藏版《呼兰河传》是萧红代表名作,1941年由桂林上海杂志公司初版。备受鲁迅、茅盾、夏志清推崇,茅盾评价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全文以“我”的视角,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的风土人情,通过追忆家乡各色人物和生活画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愚昧的生活日常。萧红笔下与祖父的情感,“后花园”里的有趣回忆都让读者为之动容。作者简介:萧红,原名张廼莹1911年6月1日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河区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浅水湾,年仅31岁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23岁踏进文坛,凭借《生死场》一举成名鲁迅称赞她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茅盾、夏志清等都对萧红大加赞赏萧红一生情路坎坷,但从未放弃对自由和爱的渴望与追求。
2023-09-04 13:22:011

呼兰河传中“我”的性格特点,详细点

我”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孩子
2023-09-04 13:22:202

《火烧云》选自萧红的哪篇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
2023-09-04 13:22:4113

呼兰河传第四章读后感曰记200字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报阅读文章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过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文章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2023-09-04 13:23:281

呼兰河传主要人物是谁? 再加上主要内容一百字左右谢谢!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内容梗概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动物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可却没一个愿意。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异常热闹。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的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2023-09-04 13:23:372

《呼兰河传》场面描写有哪些?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人物】老人【动作】扫胡子上的冰溜,说天冷【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技巧】正侧面相结合【赏析】“用扫帚扫胡子上的冰溜”,先不说扫帚扫这一夸张可笑的动作,单是“胡子上的冰溜”就足以让人想象而可笑了。这一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天气严寒,印证了上文内容。再加上老人的语言,一感叹句一陈述句,使胡子结上冰溜令人信服。简介的语言就令人信服的描绘了呼兰河天气严寒。
2023-09-04 13:24:052

为什么茅盾说萧红的 呼兰河传 是凄美的歌谣?

我哪知道
2023-09-04 13:24:164

呼兰河传好看吗?急急急!!!

光看课文和阅读理解就知道好看死了
2023-09-04 13:24:253

呼兰河传人物肖像描写及相关剧情是什么?

呼兰河传》作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萧红。 这部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小说的语言洗炼,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语言、很短的句子,而且还运用了一部分当地的俗语,更是增强了语言的描摹功能,很有表现力,使得描写人物、事件、景物非常生动而形象,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小说的境界,而且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开篇这几句“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人的手被冻裂了。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几乎都是口语。再看这一句: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独特的比喻和意象,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小说的结构是比较松散的,大概是按照作者对呼兰河的各个层面的描写来结构全文的。但我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大散文标准来衡量,《呼兰河传》也可以称作散文,是一篇标准的大散文。如,作者分别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不同风俗习惯、发生的故事等等进行了描写和叙述,读完小说,使人对呼兰河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我记忆中的街坊邻居,我成长的经历、当地的风俗习惯、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等等,仿佛都历历在目。 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老百姓吃瘟猪肉之间的微妙关系;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粉房里挂粉条的人的生活情况;小团圆媳妇在当地人愚昧和迷信的折磨下的悲惨遭遇、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在后花园里拔草等等情节都写得非常生动,栩栩如生,简直呼之欲出,这些生动的情节和故事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发人深思、时而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2023-09-04 13:24:341

的作者介绍?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百度搜一下萧红简介 就行了
2023-09-04 13:25:158

重读《呼兰河传》有感

第一章·第一节 比起第一次浅浅地阅读,这一次读又更有体会了。 我感受到了村民的自私、闭塞、愚昧无知、自欺欺人。同样也感受到了作者的视角是天真的、孩童的视角,这是第一次读就能感受到的。也看到了许多有趣而生动的比喻,绝妙的对比,画面更加清晰和鲜活。 读完全文,只觉得荒唐至极。 主道路上有一个大泥坑,下雨天很危险,而连续不下雨更加危险,很多动物会在泥坑里淹死,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将这个泥坑填平,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正因为这个泥坑,我们看到了有人勇敢而自大,有人胆怯而谨慎。正因为这个泥坑,我们看到了冷眼旁观的绅士和热心助人的普通老百姓。也正是因为有这个泥坑,村民可以名正言顺地吃廉价的“淹死”的猪肉。我们也看到了自欺欺人的大人们和敢于说真话的小孩。孩子知道那就是“瘟猪肉”是不能吃的,吃了要得病的,但是大人却一口否定他,还在有人看的情况下不得不打他,要他不要乱说话。其实大家都知道那是“瘟猪肉”,大家心照不宣,维持着表面的平衡,才得以吃到廉价的猪肉。可见村民是多么的愚蠢和自私。而身为作者的小孩子也是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最后那段话让我深切感受到“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2023-09-04 13:26:091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1   这里的冬日里,无比寒冷;这里的晚霞,无比艳丽,这里是呼兰县——萧红的故乡。这里的生活是无比的有趣,但也有着许许多多可怜的人。   团圆媳妇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是女性,在当时社会得不到尊重,每天被人虐待,受伤生病之后,又因为家人迷信,给她用了各种不切实际,不讲科学的方法,把团圆媳妇活活的折磨而死。   刚读到一半,婆婆虐待团圆媳妇的时候,我又气又恨,真希望,跳入书中,阻止她的婆婆。之后,他们用各种方法来给团圆媳妇“治病”时,我又嘲笑人们的迷失和愚蠢,以及对她的同情。   当最后她被开水烫死时,我十分愤怒,也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感到庆幸。   如果当时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不迷信这些妖魔鬼怪,“火神”之类的,团圆媳妇的命运就不会这么悲惨了吧!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在我的生活中与人交往,都十分尊重别人,所以也结识了很多朋友,这更让我明白了尊重的重要。我在《呼兰河传》中,也更明白了“尊重”一词,尊重是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2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呼兰河传》,感触很深。这本书里的有趣故事很多,如唱秧歌,放河灯、跳大神、野台子戏和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作者萧红用优美的语言来为我们描绘了她快乐却又孤寂的童年   这本书是作者萧红的自传。小时候的萧红是一个好奇,调皮的小孩,她有一个慈祥的,疼她,爱他的祖父。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她总缠着祖父陪他玩儿,和他一起捉蝴蝶,一起摘花草。有一次,他还在祖父的帽子上插满了红花,有意思极了!小时候的萧红还是个馋嘴猫,祖父经常会烧淹猪或烧鸭子给她吃,无论萧红犯了什么错,祖父都不会怪她,我认为祖父是一个慈祥、爽朗、宽容的老人。我的外公也是这样的好人。小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我几乎是由外公带大的。外公走到哪,我就跟到哪儿,外公带我到田地里,用打火机烧虫子给我玩,用布带子绑着南瓜给我当球踢,和我一起养小鸡小鸭……看着小说里的祖父,想着自己的外公,心里暖洋洋的!   当然,小说里也描写了那个年代的许多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任意抽打小团圆媳妇,我看到这儿,心都纠起来了,很厌恶那个凶恶的婆婆,同时也很同情小团圆媳妇。而最令我气愤的是,站在旁边的人,没有一个肯伸出援助之手,上去替小团圆媳妇解围。这也让我看出那个年代的庸俗和无奈。   在这本奇特的小说里,萧红以她幽默而富有韵律感的天才笔触,明快而万物有灵的童谣风格,为我们展现了她的童年和那个时代的画卷!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3   《呼兰河传》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呼兰河百姓生活的日常。全文大部分内容都以“祖父的后花园”为引子,描绘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随着作者一起回忆起童年生活,我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   作者萧红对于呼兰河的记忆很深,也许这就是她童年时期的记忆吧!她在那里经历了许多的悲欢离合。就像茅盾所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没想到萧红的童年时期竟然是在这样一个如此悲凉的小镇里度过了。   呼兰河是一个既不繁华,又不富裕的城市。这里的人们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我总觉得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这里的人太过于迷信,以为什么都可以通过跳大神请来神仙来解决。但这也导致了小团圆媳妇生不如死。   其实在现在,还有许多人十分迷信。我印象最深的是之前看到的一篇报道,里面是这样说的:有两户人家对门所住,其中一户在门口装了一面镜子,另一户人家认为影响他家的风水,在一天晚上使用刀、斧等工具造成8人死亡。而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过于迷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甚至灾难,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是应该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   书中描写的当时,远不能和现在对比,我们为何不珍惜呢?我们应该破除迷信,相信科学。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4   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原名张乃莹,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和县的一个地主家庭。这篇《呼兰河传》曾被文学家茅盾评价为“一篇记叙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其中《火烧云》、《祖父的园子》是作者幼儿时的回忆。   本书讲述了萧红幼儿时期所接触的人物和事情,如“祖父、祖母、母亲、有二伯、团圆媳妇”等。他从小被父母遗弃,只有祖父每天精心照顾她,教她念诗。我最喜欢作者描写的园子。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重,种下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儿,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只是东一脚西脚的瞎闹。有的菜种不但没被盖上,反而把菜籽踢飞了。”这段话写得生动有趣,把萧红和祖父在后园种菜的经历写得活灵活现,有细节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当时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到了许多人,书中的团圆,媳妇就是一个例子。   书中团圆媳妇因为婆婆打碎了一个碗,很想打人,于是,团圆媳妇就成了他唯一的发泄对象婆婆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最终被折磨得生了病,几天后便去世了。团圆媳妇的经历是如此的悲惨啊!   作者的童年充满苦难、悲凉与伤感,甚至绝望,但他以一颗包容的心,把一切不美的东西都包容了。这本书告诉我们,虽然生活有苦难,但只要积极向上,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5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作家萧红在生命末期于香港完成的小说《呼兰河传》。这本书与往常我看到的书截然不同。整本书,萧红都以灰色的笔调描写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中生活的人们,但她却用轻盈活泼的.笔调描写了自己的童年。   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拉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呼兰河城。在那里的的人都像被抽了灵魂的木偶一样,死板,没有色彩,他们宁愿相信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实。只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干着一样的工作,过着一样的生活。整个村庄就像被大块大块的乌云笼罩着,见不到半点阳光。在这个令人忐忑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旧思想、笨方法。但在这个故事中还是有一个人有着丰富的色彩,那就是——萧红的爷爷。萧红的爷爷是一个乐观、看得开的人。当萧红的爷爷看到萧红调皮的恶作剧时,不会一昧的责怪她,而是和萧红一起开心地玩起来。   与萧红的那个年代比起来,我们比他们不知道幸福多少倍。穿着漂亮的新衣服,玩着崭新的玩具,破了就把它嫌弃在垃圾桶中,叫爸爸妈妈再买其他的玩具,时常还能得到零花钱。游乐场里的娱乐设施五花八门,超市里的物品一应俱全……   翻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就这样,《呼兰河传》这本书被我看完了,但我的心情还一直沉浸在那一片灰暗之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6   呼兰河本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城,这里住着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就是这些平淡的生活被萧红汇聚在一起,变成了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   这本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祖父的园子,祖父就像那仅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在这园子里,作者就像那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世界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笑声不知有多大,自己都会感到震耳。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童年永远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岁月。   看到作者写的祖父的园子后,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我姥爷的小菜园。姥爷没事的时候就去他的菜园忙乎,我有时间也跟着他去。在小菜园里姥爷干什么我就学他干什么,总跟着他后面转,我总喊着我帮您干。其实我和年少时的萧红一样,经常给姥爷添乱,也犯过很多的错误,把韭菜当野草连根拔,不小心踩到刚刚发芽的小菜苗……但姥爷从来也不批评我不埋怨我,还总是夸我干的好。这个小菜园如萧红笔下的祖父的园子一样伴随着我长大。   萧红生活在一个灰暗的时代,唯一一缕快乐的阳光,就是祖父给她的。而我的童年,如同海滩上五彩缤纷的贝壳,闪烁着,美丽着。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7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本课外书,我想起了课本中《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它的作者是萧红。于是,我便买了一本萧红的《呼兰河传》,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写的是萧红小时候的故事。萧红的故乡在呼兰河城,那里生活着一群自私冷漠、迷信愚昧的人们。小说用灰色的笔调描绘出了溃败的呼兰河城。看这本书时,时而令我爆发出大笑,时而让我感到难过,时而令我沉思。   呼兰河城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无知,有的性格古怪。小说中的一处令我愤怒,说的是团圆媳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却被卖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她刚来时温柔,善良。可婆婆却打她、骂她,甚至自己丢了一件东西也要把她抓过来打一顿。在这样的折磨下,一个健康活泼的姑娘就在惋惜中死掉了。死时她的婆婆竟在为她治病时花掉的钱感到惋惜。看到这,我不禁攥紧了拳头。   在萧红短暂凄凉的一生里,她的祖父大概是她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一次,萧红采了一大堆玫瑰花,她把玫瑰花放到祖父戴的草帽上,因为玫瑰花很香,祖父还以为是今年雨水太大,导致自家的玫瑰花特别香的。萧红这时便捧腹大笑起来。看到这,我再想到她的人生,不禁也为她感到欣慰。是啊,这大概就是萧红黑暗人生中的一束光亮吧!   读完这本《呼兰河传》,我也对童年产生了新的看法:童年是我们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童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读《呼兰河传》,像吃一块巧克力,有苦涩,也有甜香。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优秀8篇8   《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写了自己童年所看到的,内心所感受到的一些事。   我读书,有时有这样一个习惯,大致地翻看一下本书内容,然后先读自己喜欢看的,读《呼兰河传》,我就是先读的团圆媳妇这一章节。读完后的感受,用两个字形容:痛心!对封建社会人们的麻木不仁感到可恨!可悲呀!一个活生生的正处于花季中的少女(在现在,可能还在妈妈跟前撒娇),却被封建迷信、被无知的人,被愚昧的人,被她的亲婆婆活活虐待死了!把她扔进缸里,往她身上浇热水,却说是驱赶病魔,然后醒后再泼。   我读到了一个爱她的祖父,也感受到了她在祖父园子里的快活,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祖母对她的不喜欢,作者在这本书里只字未提到她的母亲和父亲,通篇每次都提到祖父带他去什么什么,多写到关于她和祖父的对话。我为萧红能拥有这样一位爱她的祖父而感到幸福和欣慰,如果没有祖父对她的爱,她的童年该是多么的孤独和冷清。好伟大的祖父!好值得尊敬的祖父!   上帝是公平的,他把一个人送到人间,并不是把所有的苦难都强压在这一个人身上,萧红是苦难的,但她拥有了这样一位慈爱、可亲可敬的祖父,这说明上帝又是善待她的。这使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只要有一双忠实的眼睛与我一同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萧红的人生,苦难多于快乐,想起祖父,我想,她在属于自己的沉静时刻,也会认为,这一生喜大于悲吧!
2023-09-04 13:26:171

著名作家矛盾是怎么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的

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摘 要:萧红的《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的香港,是萧红以儿童视角表现自己家乡小城居民生存与精神状态的长篇小说。全文通过儿童视角、成人视角以及作者本人的全知视角实现了国民灵魂的挽唱。本文以儿童视角为研究对象对《呼兰河传》进行分析,发现小说借助儿童视角完成了作者对成人世界各种荒谬的人性拷问,同时,萧红借助儿童视角在表现童趣之余,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人性的悲凉和关爱。关键词:《呼兰河传》;儿童视角;萧红前言《呼兰河传》是萧红描写乡土情节的作品之一,关于《呼兰河传》,矛盾曾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儿童视角指的是作家以儿童思维、儿童语言、儿童逻辑、儿童认知等去观察、品味生活当中的人生百态,而站在读者的角度而言,儿童视角下创作的文学作品又能让人感受到充满童真乐趣的童话世界。通过儿童视角来表现和感知生活,那么无论是语言描述还是作品所要表现的文学意义,都会变得极为独特。凝聚着萧红一生真实生命体验的《呼兰河传》,在我国文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说借助儿童视角完成了萧红对人性的拷问,也许只有童年与祖父一起度过的时光,才是萧红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内容。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只有童年才能抚平萧红病魔带给自己的痛楚,只有童年回忆才能掩盖恩师鲁迅逝世带给自己的伤感,让萧红的后半生身处温暖与平静当中。童年记忆似乎是萧红一生都无法忘怀的过去,因此才变成了我们现在宝贵的文学资源。《呼兰河传》就是通过儿童视角,带给了我们这样一部精彩绝伦和具备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一、简单清新的儿童口吻简单清新的儿童口吻贯穿于《呼兰河传》的全文当中,儿童口吻也是作者儿童视角最为明显的特征,在儿童口吻的映衬之下,《呼兰河传》的叙事语言给了我们一种原生态、无刻意雕琢的视觉享受,呈现出作品浅显易懂的重要特征,也是因为儿童视角的书写,让小说整体立意有了质的提升,文字活力极大。例如《呼兰河传》对于“后花园”得一段描述当中,萧红写道:“蜻蜒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通读全段文字,这一长段的描写并没有通过华丽辞藻的堆积,也没有使用花里胡哨的修辞技巧,萧红通过大量的短句式结构,结合浅显易懂的词语一气呵成,读者感受到的则是一段充满儿童趣味的欣喜,这种稚气完全没有褪去的口吻在叙说儿童面对大自然的感觉,也就是文中“我”的感觉,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的花草树木竟然可以这样来描述,正所谓“妙笔生花”也不过如此。《呼兰河传》这样简单清新、浅显易懂、稚气未脱的描述经常出现,例如《呼兰河传》第一章当中,作者通过“我”的口吻在描述小城背景时写到的:“天再冷下去:水缸被裂了;井被冻住了;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门。”作者的表述就好像在面对朋友家人时诉说着家长里短一样,不会表现出“我”有多么高深的见解,只是用浅显易懂的口吻诉说着“我”眼中的一切,通过最普通常见的口语表达,不经过大量的修饰和润色,萧红就能信手拈来,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当中,为我们呈现出了更为真实的生活环境画卷。二、质朴自然的儿童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动态的外在表现,语言不仅可以用来当做我们艺术创作的载体,更是构建作家文学世界的基石。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文学内涵。萧红通过儿童视角,再用儿童语言完全构建了一种天马行空的思维表现方式,既生动灵活,又为小说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读者在通读全文时深深地被小说的语言特色所吸引。《呼兰河传》当中,萧红通过大量的使用质朴自然的儿童语言描写方式,真实的表达出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感情诉求,甚至将儿童语言运用的犹如诗歌一般,从儿童自身出发,将年幼无知的孩童眼中的稚嫩与天真全面展现给了读者,《呼兰河传》将儿童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在上述两段质朴自然的儿童语言描写之下,我们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整个段落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极为坦率与真诚,这种质朴简介的叙述特点,在带我们领略儿童视角当中对于事物认知的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犹如诗一样的自然画卷。萧红对于任何事物似乎都能通过“我”来进行表现,也就是通过儿童视角对任何事物进行解读和描述,在面对苦难时,萧红也会通过质朴自然的儿童语言来表达,例如老胡家的童养媳在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下,最后病死,此时萧红是这样描述的:“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死了不久,他家的大孙子媳妇就跟人跑了。奶奶婆婆后来也死了。他家的两个媳妇,一个为着那团圆媳妇瞎了一只眼睛,因为她天天哭,哭她那花在团圆媳妇身上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这一段文字描述当中,作者对于社会现状和人情世故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与见解,只是通过最简单的儿童叙事口吻简单的进行了描述,但带给读者的却是那个年代血淋淋的社会风貌。萧红是通过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来描述的,上述故事所表现的悲苦生活与生老病死,这些伤痛和社会问题,儿童是很难体会到的,因此如果通过儿童视角、儿童语言来描述,就会显得十分淡然和平静,在《呼兰河传》当中,萧红经常通过运用“我”这一视角,以及儿童无忧无虑、简单质朴的轻松语言来描写悲苦和血淋淋的现实,在面对这些现象时,儿童只能说出“死了”、“跑了”、“瞎了”等等,不难理解,这是因为儿童的思维能力和世界观、价值观等等都没有形成,相比于成人,自然缺少思辨能力和描述能力,但在萧红的描述之下,却让读者感受到了“我”依然有着深远的忧患意识,让读者一次又一次的感受着强烈的内心震撼。三、反常态化的儿童思维相比于成年人来说,儿童的思维并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会表现出比较自由的特点,不会遵循世人类常年之间形成的各种逻辑惯性,因此,儿童视角下的思维就会表现出一种自由的、反常态化的特征。《呼兰河传》当中萧红就是通过反常态化的自由儿童思维,来对各种事物进行描写和表述,例如《呼兰河传》第三章当中描述的:“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仔细分析上述句子中的内容,太阳照耀下的榆树叶子,在成人的世界里怎么会和沙滩、蚌壳等等实物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萧红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之下,两者就可以完美的对应起来,反常态化的儿童思维可以将原本的生活秩序和逻辑思维打乱,用违反自然万物常态表现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闻,太阳照耀之下的榆树叶子,沙滩上的蚌壳,这两种无论是内在联系还是外形外观都没有联系的事物,在儿童的思维当中就能轻松地连接在一起,带给我们的只能是内心的惊奇与震撼。再比如《呼兰河传》第七章中的描写:“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后来那黄瓜身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一下把那磨房的窗子给蒙住了。”上述文字的描写实则类属于夸张,结合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温暖和新奇,按照成年人的逻辑思维,就算生命力在旺盛的黄瓜也不会“爬过屋顶”,更不会“爬满屋子”,但是在儿童的丰富想象之下,黄瓜怎么又不会“爬过屋顶”和“爬满屋子”呢?所以,处于反常态化儿童逻辑思维下的作品,才能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与诧异,在感受不同体验的同时,对世间万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四、儿童眼中的色彩世界很多人都认为《呼兰河传》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呼兰河小城”,作者通过“我”开篇就对这个东北小城进行了简介,而用到的是儿童眼中的灰白色调,描述出了此时呼兰河小城处于冬天的自然景象,例如在“我”的感受下,呼兰河小城是“白茫茫”的“冻裂大地”的严寒之景。另外,在对呼兰河小城的环境描写时,小说又通过“我”的诉说,勾勒出了小城自然景观当中的“蓝天、彩云、河流、花鸟、虫鱼”等,这些自然景物在萧红儿童视角下让读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馨与奇幻,在儿童的视角当中,呼兰河小城中很多事物都超出了成人思维逻辑世界当中的认知,例如“我”眼中的:“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的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呼兰河传》当中以上类似的描述极多,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天真烂漫、色彩纯粹的童话世界,在没有任何华丽辞藻的对几下,让读者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精彩绝伦。另外在《呼兰河传》当中,萧红通过“我”描写了黄米红糖点缀的年糕:“黄米黏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切着卖。”在儿童的视角当中,年糕在读者的想象中变得可口诱人,通过描述“我”眼中色彩斑斓的年糕形象,激起了读者对于童年的深情回忆。五、儿童眼中的故乡近当代中国作家当中,以故土、乡土文学著称的作家有很多,例如莫言、沈从文等等,但我们很少知道萧红的恩师,鲁迅先生实则是乡土文学的开创者,在受到鲁迅小说与散文等乡土文学底蕴与创作模式的影响和启示下,萧红的《呼兰河传》很多内容都与鲁迅作品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对于故土的关注就是其中之一,只是萧红时常站在女性作家的视角来进行描写。《呼兰河传》中“我”所见到的很多事物,发出的很多联想,都流露出萧红自身对于故土的关注。儿童视角下看到的犹如梦幻般的过往生活,是作者借助童心对美好世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向往,也是作者抵抗绝望与磨难时的武器,更是作者在其精神生活当中寻找的自由理想家园。萧红通过《呼兰河传》中“我”的视角对童年生活进行了描述,在回忆童年生活之时也对社会人生百态进行了反思。在“我”眼中的童年里,故土的人大多都表现出了麻木愚昧的特点,如“我”口中的王寡妇、爷爷、奶奶、小团圆媳妇等等,这些在《呼兰河传》当中表现出来的本质都是逆来顺受,没有理想的活着。萧红通过儿童视角在对这些人与物进行冷静客观的描述时,也表达的了自己对于故土人民生活以及命运的关注。结束语总而言之,作为我国现代文学领域主题形态的分支,童年一直都是很多作家关注的对象,通过儿童天真烂漫的视角来洞察人类情感世界以及社会现实生活的各种复杂与常态,是不可多得的小说创作思路。萧红的《呼兰河传》当中通过运用儿童视角在表述作家对人性进行思考,在对儿时生活深切回望的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于故土的怀念与关注,深刻表达和抒发了作者对于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参考文献[1]论《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J].柴平.呼兰师专学报.1997(03)[2]梦回呼兰河——简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拟儿童视角[J].阮慧.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对温暖和苍凉的“悄吟”——浅论《呼兰河传》的双重视角[J].薛梅.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01)[4]浅析《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J].林宇佳.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05)[5]回归诗性——《呼兰河传》的“陌生化”手法[J].刘茸茸.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6]论《呼兰河传》双重视角转换的叙事效果[J].尹莹.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01)[7]解析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J].潘艳花.文学教育(中).2010(05)[8]儿童的忧伤——试析《童年》与《呼兰河传》[J].郭蓓.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9]以喜托悲意蕴深长——再评萧红小说《呼兰河传》[J].乔春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10]满纸童稚言一腔酸楚泪——论《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J].姜鑫磊.鸡西大学学报.2012(06)致谢
2023-09-04 13:26:278

《呼兰河传》第一章读后感600字,第一章啊!30分钟内解决!!!

799897897789
2023-09-04 13:26:433

呼兰河传第六章读后感400字

呼兰河传第六章读后感400字3篇 看完呼兰河传,写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有很大的帮助,《呼兰河传》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后人去研究的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好好地读一读。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呼兰河传第六章读后感400字”,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呼兰河传第六章读后感400字篇1 呼兰河城,一个不繁华、不富裕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读着读着,总觉得十分安静,他们为了活着而活着,像木头人一样。 这本书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过去,那个灰色的世界。人们的无知与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个12岁活泼可爱的女孩。就因为太大方不贴合那里的规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团圆媳妇,生病后婆婆又想了很多办法让小团圆媳妇好过来。我都不明白这个婆婆到底是厌恶小团圆媳妇还是可怜小团圆媳妇了。越往后读情绪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为她愤愤不平。为什么要打她生病了为什么不去医院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当时的迷信与待人的冷漠构成的。他们的迷信害得小团圆媳妇生不如死,最后还是被烫死了。作者写出了对当时社会上迷信做法的讽刺。 透过这些,也反映出了我们此刻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们吧!这些来这不易。 再说说冯歪嘴子吧!他虽然是个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乐观,他一生肯定都是快乐的。他虽然受到别人的嘲笑,但并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当时的人们都是这样,那再也不会有像小团圆媳妇那样的杯具了。 当作者写到结尾时,读着读着总觉得很凄凉。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东西似乎已经不在了,似乎又在回忆她和祖父的快乐时光,似乎又在怀念在这儿的种种时光,那里的欢乐,那里的悲伤。 《呼兰河传》记载了萧红童年时的欢乐与悲伤,感触与同情。 呼兰河传第六章读后感400字篇2 平淡得如秋水的文字,却描绘出一片多彩的风土画,吟诵出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 寒假里,这本使我深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的童年。一个个故事独立而又浑然一体。其中,我最记忆深刻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故事。 小团圆媳妇有个婆婆,这婆婆待她一直很不好,经常打她,掐她,骂她……。后来,小团圆媳妇生了场大病,脸色苍白,奄奄一息。她婆婆不是去请大夫,而是帮小团圆媳妇举行了驱鬼活动。跳大神,热水洗澡驱鬼,扎彩人……最后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被他们折磨死了。 看完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我的心情像大海一般波涛凶涌,久久不能平息。也许,小团圆媳妇的病,只要多吃点药,就能解决。也许,那些所谓的跳大神,热水洗澡驱鬼,扎彩人……,不做反而会好。可是再多的“也许”也换不回小团圆媳妇的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时封建迷信制度惹的祸。我陷入了沉思,再看看当今的社会,虽然比那时好多了,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有一次,我好朋友小芳说:“大年初一,她自己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玻璃杯,正想扫掉,她奶奶连忙挡住她的手,然后说岁岁(碎碎)平安。扫了就不好了,不许扫!”后来那些碎玻璃还扎伤了一个客人的脚。我听后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尽我的力量驱逐这种现象!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使我很同情她,同时又很愤怒!然而再读读作者与她的祖父的故事,我不禁又哈哈大笑。祖父最关心作者萧红,祖父就像是萧红的知心小伙伴,和她嬉戏玩耍。萧红与祖父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成了她童年的快乐音符。想想萧红无忧无虑的童年,再想想身处童年的自己突然很高兴。是呀,时光如水,逝去如飞,让我们珍惜童年时光吧! 读完了《呼兰河传》,我要谢谢萧红作者,她让我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好好生活,好好学习! 呼兰河传第六章读后感400字篇3 《呼兰河传》是一本可以给人快乐,让人忧伤的一本小说,这些都是作者的儿时故乡呼兰河发生的事,小说的结构是散点式的它没有前后连贯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贯穿全文的始终的人物,祖父的会花园与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小说的中要组成部份,这本书写的感情真挚,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写出了本书的特色与优点。 这本书中的第三章中说“我”在祖父的园子里面帮忙,用锄头在地上乱钩一阵,把韭菜非草一起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下了菜子的土坑,“我”用脚留下,有菜种下,但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给踢飞了,这一段,文笔像平时时写故事一样,但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快乐开心的!这就是萧红快乐的,在当时许多人党政军民学是有封建思想的。 这一本呼兰传长篇小说构思于1937年、1940年12月完成于香港,这年书有幽默,也于一点伤感,开始读时候有一种轻检之感读下去心思就会一点点、一点点的觉思起来,但仍然有一种美,所以我十分推荐给大家看。
2023-09-04 13:26:511

呼兰河传阅读后的感想与心得

与其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篇自传。书中那零零碎碎,并无干系的一则则 故事 ,我仿佛看见了那个自由与痛苦并存的女孩;看见了那块喧嚣热闹却又贫瘠愚昧的土地。萧红文字的魅力正在于此,没有大肆的铺张渲染,但却一点一滴在读者心中勾勒水土、描绘人情。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分享呼兰河传 读书心得 ,欢迎大家参阅。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1 书是读不尽的,就像是海一样。寒假里,我读了一本萧红写的关于她童年趣事的好书——《呼兰河传》。 书中写的呼兰河是东北的一个小镇,这里就是萧红小时候生长的地方。在这里有着她童年时快乐的回忆:“呼兰河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个园子,里面五颜六色的,很漂亮,很新鲜,让人感觉十分有活力。在园子里无论我怎样闹,祖父总是放纵我,宽容我。有一次,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 雨水 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此时此刻,我的思绪回到了儿时与奶奶一起在田间的情景:奶奶在菜地里忙个不停,我也跟在后面鼓捣着,不一会,奶奶回头一看,着急地朝我奔来,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你这个捣蛋鬼啊!”隔壁的婶婶听见了一瞧,乐得哈哈大笑。原来奶奶在前面撒种子,我以为她在地里藏了好东西,随后就将之刨出。 萧红小时候还是封建社会,乡村农民都十分迷信,个个奉若神明的。有一个团圆媳妇,成天受到她婆婆的虐待,半夜都能听到她的叫声。后来家里人听跳大神的主意,用开水给她洗澡把她折磨个半死,她的病越来越重。之后,来了一位云游真人,用迷信的法子帮团圆媳妇治病,婆婆虽然信奉但是却舍不得给钱,团圆媳妇最终被折腾死了。读到这儿,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我在想,不一样的时代,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 读了这本书,我们不仅仅感受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还得到了一些启示,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珍贵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平平凡凡,健健康康,这才是我们所向往的未来。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2 读了《呼兰河传》,心中生出几多感悟。 许多作家描写自己的童年,描绘一个光明灿烂的童真世界,或许他们忘了,只要是纪实,便没有完美生活,纵使孩子,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灰暗的哥特风。萧红儿时的那个阶段,那是一个沉重甚至沉痛的社会。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社会在她眼里是怎样的,那些人、那些事又会是什么样的姿态,的确很难想象。把人物融入背景中,这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这本书中,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把那些愚昧与无奈不着痕迹地烙进故事里,给予这段往事足够的尊重,却又不会使人感到厚重。读来是一个有质感的年代,每一个人物都充满张力,每一个故事都浓缩着一段历史,所有的见解都源于一个孩子的敏锐、无知,讽刺、批判、赞扬、歌颂,这些历来对封建的评头论足都与这本书没有干系,平淡的叙事,如同中国水墨的留白,别有一番韵味。 《呼兰河传》最入人心的是它的意境。开篇,文字带着利刃划出严冬干冷的刺痛,字里行间旧社会市井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寥寥几人的勾画,仿佛耳畔就响起了清冷小镇上的几声嘈杂。我读时动笔批注,却无从评谈,似乎哪里多了或者少了,都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有了意境,文字才有了深入的可能。这是这本书独有的意境,通篇都是这样,极具渲染力,每一句都是陈述,每一句都是诗。 同样令人称叹的是书中的人物。这是一部没有“神”的小说。无论历史、文学,我们习惯了绝对,美好与丑恶在不同人身上分辨的如此清晰;厌倦了完全正面的“神”,厌倦了“万恶”。在呼兰河畔的那个小镇,那些凡之又凡的平民,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封建落后的影子,每个人又都有人性不可泯灭的良知,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是非认知,他们不完美,但他们是完全的、活生生的,在书中哭笑悲欢。 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小城,一段渐渐为人遗忘的历史,一个天真无知的孩子,一个无法触及的世界。 这就是《呼兰河传》的全部,这就足够了。读文学作品,读的无非是一种感觉。把琐碎的往事收集起来,用平实的语调讲述一个明媚而沧桑的故事,读书人放下书后意犹未尽,一口气想叹吁却最终浅笑着呼出。透过一本书,可以领略到呼兰河畔的世界,碰触到萧红的寂寞,仿佛她就在叹息,这对于一本小说,是最大的价值。 几多感悟,结为一谈。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3 《呼兰河传》被作者萧红用一层忧伤之纱蒙住了。通读全文,总能隐隐约约感到些许悲凄,但又是那么捉摸不定。是什么让她含泪愁闷? 小团圆媳妇死了,不知是被打死的,还是被“救”死的,我看八成是被老胡家的街坊邻居给折腾死的。街坊邻居们和老胡一家都是为了小团圆媳妇好,这不难看出,他们都想把她管教成一个传统化的媳妇,所以才打她,在她生病时又都帮着出点子,虽是瞎出主意,但也是一片好心,只是结果不大好,在他们无所知觉的情况下,其实是把小团圆媳妇推到了鬼门关。 小团圆媳妇只是传统保守的封建思想的一个牺牲品罢了,当然不只她一个,在那个时期恐怕还是有很多的。别指责呼兰河小城的人们,他们也是无辜的,他们也只是受到了封建思想的荼害罢了,他们也是可怜人。他们是无知的,是愚昧的,是保守的,是腐朽的,但同时也是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这就使得他们有了“愚昧的善良”。愚昧的善良比单纯的恶毒更可怕,我一直这么认为。恶毒令人憎恨,但愚昧的善良不同,它其实是恶毒的一个分支,只是挂上了“善良”的头街,因为愚昧无知,所以总是被人们谅解。正因为人们对它的纵容,它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变相地“杀人”。 既然说到了小团圆媳妇,谈到了愚昧的善良,就不能不提小团圆媳妇的婆婆。道家曰:“人性本善”。话是不错的,人的心在前期的确是善良的,但注意,是“本”,人心到了后期就会被黑暗的社会腐蚀了,变异成“愚昧的善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不把小团圆媳妇当人看的,甚至把她贬得连动物也不如。不过她到底还有些良心,不然也不会花大钱给她媳妇治病,但尽花得是些冤枉钱,药方子荒谬到了极点。婆婆是不知道的,正因她愚昧的善良才间接导致了她媳妇的死。这个婆婆在书中是个反面人物,是当时社会上众多婆婆的影射。由此可见,愚昧的善良坑害的人不在少数,说它比恶毒更毒也就不为过了。麻木的思想,麻木的人,使得愚昧的善良肆无忌惮地在世上横行霸道。 愚昧的善良,它同恶毒并肩走在一起,状如亲兄弟……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4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本经典著作,在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位列第9,作者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萧红的《呼兰河传》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我和她属于不同时空的两个人,但是我读着读着仿佛也回到了那并不繁华的小城——呼兰河,感受颇多。 《呼兰河传》犹如一幅巨大却栩栩如生的画卷,让我看到了已经远去的岁月,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那段日子的甜与苦,感受到世间的温暖与刺骨。 此时,我的眼前晃动着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正在一句一句大声地跟着瘦长的、笑盈盈的祖父念诗:“少小离家老大回”、“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祖父用怜惜的目光看着只有几岁光景的萧红,担心她会喊破喉咙,每每忍不住提醒她“房盖被你抬走了”。祖父带萧红到菜园子里摘玫瑰、劳作、玩耍,用黄泥裹着淹死的小猪、鸭子,烧得香喷喷的给萧红吃......这些点点滴滴温暖着萧红儿时的记忆,也温暖着我的心。 萧红的回忆中也有着苦痛,这些苦痛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小团圆媳妇只是一个充满童真无邪、拖着两根又黑又粗的辫子、仅仅12岁的孩子——跟我们差不多大呀!恶毒的婆婆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连续一个多月对她进行打、骂、拧、扎,把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折磨得神志不清,最后为了“驱魔”,竟然使小团圆媳妇魂归故里了!读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是万般难受,恨不得找条鞭子狠狠地抽抽这个愚不可及的老太婆。愚昧真的可以杀人啊! 生活苦也罢、甜也罢,呼兰河是萧红心头挥之不去的“梦”,承载了太多她成长的印记。让我们再次梦回呼兰河,追随萧红的足迹,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梦的童年时光吧。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 《呼兰河传》是一本萧红写她过去故乡的书。茅盾曾说过:“《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者讲述的那个呼兰河时代,好像离我们有一些遥远,但作者却用自己的文字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好似黑暗又有一些美好的故乡。 在故乡中,小萧红最亲的就是他的祖父了,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小萧红宁愿依偎在祖父身边听那些讲了很多遍的故事,也不愿去触碰父母和祖母冰冷的心。这不仅衬托出了祖父的温暖,也拉出了一个大的无情的背景。 文中讲到:“我总是能不分昼夜地听到团圆媳妇的哭声”。团圆媳妇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她年纪很小,做事大大咧咧,却总是被婆婆打骂,被折磨的生了病。婆婆又是请来大神,又是用各种奇怪的方子只管往她身子里塞。这不但没把病治好,还把团圆媳妇吓得天天做噩梦,也招来了街坊邻居来看笑话。他们把这当成是好看的大戏,你一言我一语地评价着。在我们看来这近乎扭曲的人性,在那个时代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那些麻木不堪的人却从未感觉到他们正在慢慢地毁了一个人。 这个地方的深处,好似住着一个“吃人”的怪兽,但可悲的是,人们都喜欢它。 村中有一个大坑,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把坑填平,生怕花掉自己一点钱。可却有多少小孩,包括鸡鸭羊这些牲畜,用这种方式无意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是填平就不会发生的意外,这多么令人惋惜和无奈。 如今,我们再远观那个时代,那个远去的呼兰河,很遥远、很陌生,又很无奈。 这本书有一个神奇的魔力,尽管有时间的差距,但那种黑暗时代给人带来的来自心底的冲击,却是那么真切又深刻。萧红揭露了麻木的人性,这种感觉印在心中,久久不能忘记。 在我们如今的时代,没有迷信的团圆媳妇的婆婆,没有围观人的无情,没有路上没人填平的坑。可是那只“吃人”的怪兽还在,只是以不同形式适应了当下的社会。 所以,我们面对曾经远去的呼兰河,站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一定要坚定心中所想,做那些自己心中认定是对的事。 去奋斗吧,奔跑在这个可以实现梦想的时代中! 呼兰河传阅读后的感想与心得相关 文章 : ★ 最新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5篇 ★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篇 ★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感想范文 ★ 最新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感悟5篇 ★ 呼兰河传的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感悟 ★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范例5篇 ★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5篇 ★ 最新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篇 ★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
2023-09-04 13:26:591

呼兰河传4章读书笔记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看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报阅读文章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逗叙地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逗议地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过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逗感地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文章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2023-09-04 13:2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