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怎样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2023-09-15 11:37:12
共1条回复
wpBeta

怎样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怎样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相信大家对阅读这件事情并不反感吧,相信有很多人都会喜欢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或资料,那么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怎样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1

一、浏览问题和背景,整体把握很从容

在考场上一般都是时间紧,题量大。不可能像平时精品细读,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摩。这样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就是一个需要掌握的技巧。首先就是平时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写作业当成答卷子。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二、确定区域定目标,圈点勾画细推敲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三、回答问题要精练,摘取原文是关键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四、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

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这些都是文章的题眼。同样,别人写文章也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表情达意。因此在阅读理解题中往往有对文章的理解的问题。这一类问题的回答就要着重看开头和结尾,或者是一个段落的开头和收尾。能利用原句的答上原句,不能写出原句的,学会概括和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答的点就会全面深入。这一点非常重要,过江龙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五、字词句意重语境,四不分离会贯通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妈妈为你找到了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参考。

1、字不离词。 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 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 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 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怎样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2

首先就是阅读氛围了,我们要给自己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比如,图书馆、卧室、书房、咖啡厅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有时适当换下阅读环境,会创造出不同的阅读气氛和感觉。

要是可以的话,可以放上一点轻音乐(音量不要过大,适当调整),辅佐我们更愉悦静心地阅读。

接下来就应该谈论阅读习惯了,应该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比如我一天什么时候阅读,每次阅读多久。至于时长建议每次阅读三十分钟到一小时,最好不要断断续续地读,否则会影响阅读质量。如果实在不行,建议在短暂的时间里只阅读短篇文章就好了。至于在什么时候阅读建议在清晨或晚上阅读,这时的阅读质量也最好,当然每个人的时间安排及习惯不一样,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时段阅读。

然后就论到高质阅读了,如果一本书很好,我们可以第一遍先囫囵吞枣地粗读,再进行第二遍的细读,遇到好的句子,或是对自己感悟很深有所促动的,可以把它记下来。林彪很爱看书,他就有一个阅读习惯“剪书”,就是把一本书当中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喜欢的部分剪下来,制成一碟小卡片,然后再去读,再从当中不断地剪,到最后就只剩几句金句了。当然这个方法也不提倡,毕竟有点浪费了,特别是对惜书如命的人啦!

其实阅读技巧也是要不断的摸索寻找的,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方法。

相关推荐

什么叫阅读理解

niyaoduoyuedduduolijie
2023-09-05 04:08:087

阅读理解的八大技巧和方法

阅读理解的八大技巧和方法介绍如下: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2、清楚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3、提取信息文章有效消息。4、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5、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6、尽量利用原文语句。7、一词多义。这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8、句不离段。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阅读理解正确阅读的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023-09-05 04:08:331

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01 阅读理解的技巧是:认真阅读文章,掌握大意;答题时看准题目;注意回答格式;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阅读理解的方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阅读理解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语文考试中有非常大的比例。学好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需要多做多读,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日常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遇到好的文章就精读,并用文字记录一些好的句子或片段。还可以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注意语言要精练,具有吸引力。 阅读理解的技巧: 1、认真阅读文章 在做阅读之前将思绪放平,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尽可能的去了解文中的意思,慢慢摸清文章的主旨。因为文中极有可能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一字一句的研读,将文中关键的语句记下来,方面之后我们在回来寻找。 2、答题时看准题目 在回答阅读理解的题目是一定不要跑题,在这个位置,出题的老师很容易玩文字游戏。所以要认真阅读题目,不要把中心思想写成某一个词语的意思。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分解读题目。一般小学的阅读理解不会问很深入的问题,有些同学可能读的课外读物很多,会有一些其他的解读。尽量不要把这些角度带到回答中,只要去回答题目表明的意思就好。 3、注意回答格式 其实,这是阅读理解最有技巧的地方。基本上每个题目都会固定的回答格式。比如,题目是:文中提到的“XX”词语可不可以更换成其他的词?一般这样的答案都是不可以,后面叙述原因,原因主要说明这个词在这一句中或这一段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很关键,不能随意更换。 4、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 任何问题都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基础,不要偏离了主题。有可能在阅读理解中并没有出现让你回答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但是你可以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在别的题目中。这是一个隐藏的加分项,让阅卷老师了解到这篇文章你读懂了。最起码不会因此而扣分,而且这也充分证明了你的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的方法: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2023-09-05 04:08:481

什么叫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就是给读者一篇短文,读者在阅读之后需要解答后面给读者出的题目。中文的阅读理解问题一般是简答题,英文的一般是选择题。同时,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也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2023-09-05 04:08:581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有哪些呢?大家对此是否有所了解呢?快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一、文章阅读策略: (1)边阅读边勾画。注意副词、代词与关联词。比如“可能”、“基本”、“主要”等词语。 (2)边阅读边归纳。每读完一段,边归纳出段意。文章读完,文章的基本结构便总结出来。 (3)标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 (4)阅读题目,找出选择肢相对应的区域。划出选项对应的区域,标出1A1B等字样,比对原文与选项的内容。 (5)比对过程中,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可能出现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答非所问;因果倒置;强加因果;夸大其辞;随意逆推;篡改文义等错误。 (6)选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即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 分析的具体做法是:①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②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选择题的解答方法(答题提示:选项和原文的严格对应关系,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项不在题干范围之内)选项的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此三者是你选择正确答案的保证。) 1、词语理解题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句子理解题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如果是判断句子正误,要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一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三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四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五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六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七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八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九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有些选项中的内容信息原文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所以要仔细判断。 十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2023-09-05 04:09:071

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一直是初中语文试卷分值很重的题目,在中考试卷中约占40分左右(含古诗文赏析),所以这部分题目的分一定要拿到。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位特级教师总结的阅读解题技巧,掌握住,保你中学6年语文分数一定高!1.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 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1)核心人物(2)核心事件,进行综合、概括。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4.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5.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补充交代的来历(背景、遭遇、境况等),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为下文写……作铺垫。9.语言特色?写作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什么表现手法+怎样写+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象征、烘托、对比、讽刺、渲染、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10.修辞方法及作用什么修辞+怎样写+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写出了……表达了……12.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难懂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主旨和修辞效果再解释。这个句子中什么词的含义+全句写出什么+表达了什么13.分析句子作用?(分为结构或内容两方面作用)句子在开头:(1)开门见山,统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结构作用(2)设下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思考。——结构作用(3)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内容作用(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内容作用句子在中间:(1)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结构作用句子在结尾:(1)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结构紧密。——结构作用(2)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旨(指出什么道理,给人什么启示)——内容作用14.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16.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人物(1)肖像(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和白描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议论文阅读技巧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7、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
2023-09-05 04:09:182

语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答题技巧如下:方法1、首先要看这句话有没有用修辞的手法,接着我们去分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目的和作用,从而理解他的深刻含义。例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在这里“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就是用了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寻找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句话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救国。方法2、联系上下文运用语境的原则来回答问题,但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字,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释。例子: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一只空瓶子的温暖》。做这个题我们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到“忽然有些惭愧了”,再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分析爸爸产生这一心里的原因。抓住关键字“惭愧”,就很容易明白是父亲对女儿的行为造成了误解,女儿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是给老人劳动的尊严,而自己以前对老人的帮助只是“施舍”。方法3、在语境中理解语句的“双关意”,双关有两层含意,一个是字面的意思,另一个是蕴含着的不直接说出来的含意。例子:“天晴啦,太阳出来了。”——《回忆鲁迅先生》。这个句子从字面上来说,是指天气放晴,那么他的内涵是想要表达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之情。方法4、结合文章的中心主旨来回答,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末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把语句的理解向中心主旨去靠拢,但前提是要能正确的找到文章的中心。例子:“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上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买伞的姑娘》。这句话就是写出小女孩既弱小又高大,既平凡又高贵,她心灵的纯洁美好照亮了自己,也感化了别人,更是美丽了这个世界。小姑娘的精神品质让我无比的温馨,伴我走过每一个雨天。
2023-09-05 04:09:281

阅读理解怎样才能提高?

一、把作为底子打好:买几本最新的高分作文书放在床头,一天看上一两篇就行。有必要对其中认为比较精彩的段、句进行摘抄,加深印象。持之以恒,基本上一年下来,作文如果不写偏题的话,应该分数不错。二、基础知识的积累:对所学课文的课下注释和课后习题,特别是文言文,一定要吃透,基本功要扎实,保障试卷前3题不丢分。对以往所做的试卷中字词句出错过的或把不准的,用笔记本摘抄,经常温习。诗词,名言警句要加强背诵,以相互之间对诗对句的方式来记忆会更容易些。三、阅读理解的训练做到文言文不丢分,一定要对所学习的文言文的每个字的几种解释熟记于心,介词、动名词、发语词、叹词、助动词....的运用要掌握。现代文要学会提取题干信息,注意文章的主线和要表达的意思,再有针对性的答题。有时间可以看看《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培养兴趣,提升能力。
2023-09-05 04:10:199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题目,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题目,所以每一位考生都应该多多练习阅读理解,这样在考试时才能拿高分,下面是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1 阅读理解的技巧是:认真阅读文章,掌握大意;答题时看准题目;注意回答格式;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阅读理解的方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阅读理解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语文考试中有非常大的比例。学好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部分,需要多做多读,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 日常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遇到好的文章就精读,并用文字记录一些好的句子或片段。还可以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注意语言要精练,具有吸引力。 阅读理解的技巧: 1、认真阅读文章 在做阅读之前将思绪放平,仔细的阅读这篇文章,尽可能的去了解文中的意思,慢慢摸清文章的主旨。因为文中极有可能出现后面题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一字一句的研读,将文中关键的语句记下来,方面之后我们在回来寻找。 2、答题时看准题目 在回答阅读理解的题目是一定不要跑题,在这个位置,出题的老师很容易玩文字游戏。所以要认真阅读题目,不要把中心思想写成某一个词语的意思。 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分解读题目。一般小学的阅读理解不会问很深入的问题,有些同学可能读的课外读物很多,会有一些其他的解读。尽量不要把这些角度带到回答中,只要去回答题目表明的意思就好。 3、注意回答格式 其实,这是阅读理解最有技巧的地方。基本上每个题目都会固定的回答格式。比如,题目是:文中提到的“XX”词语可不可以更换成其他的词?一般这样的答案都是不可以,后面叙述原因,原因主要说明这个词在这一句中或这一段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很关键,不能随意更换。 4、紧紧抓住文章的主旨 任何问题都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基础,不要偏离了主题。有可能在阅读理解中并没有出现让你回答文章中心思想的题目,但是你可以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在别的题目中。这是一个隐藏的加分项,让阅卷老师了解到这篇文章你读懂了。最起码不会因此而扣分,而且这也充分证明了你的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的方法: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2 1、注意抓住关键词 一篇文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往往就是关键词。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关键词来组织答案。 2、要以尊重原文为主,不要超出原文范围想象 在中考的阅读理解中,尽量用原文的意思,不要随便超越原文,否则很可能出现偏差。例如:原文中只是介绍一件事情,尽管有一些褒义在其中,但是也不要轻易写出“敬佩”这样的意思来,通常情况下,这种答案不符合要求。 3、注意上下文的情感和逻辑变化 任何一篇文章,即使是说明文,往往都有情感成分,如果能够在读文章的同时,体会和把握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那么在阅读理解的时候,感觉就会非常立体。 4、要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其实形象思维对于各科的学习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导演,把文章看作剧本,在头脑中将它勾勒出来,让剧情再现,这样对这篇文字的把握会上一个境界。 5、注意上下文的位置和关系 通常概括性的问题,如文章的主旨大意都在首段或者尾段;一段文字在段落中的位置也往往和作用一一对应;单独成段的句子一定是要表达一种作者要强调的元素等。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3 阅读理解常见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和静态(形、声、色、态、味)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23-09-05 04:10:492

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由于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英语文章篇幅比较长,生僻词句较多,涵盖的英语知识点丰富,对于英语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关于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1、阅读理解的考查要求;   (1)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积极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   (4)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常识去理解   阅读理解选择题目类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   2、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1)略读法。关键是在能抓住文章要点的前提下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阅读,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来回答有关主旨和大意的问题。要特别注意文章首尾两段;第一段往往点明文章的主题或者作者意图而最后一段常常总结归纳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学会寻找文章段落的主题句,因为把每段主题句的意思归纳起来实际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主题句也可能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结尾。多用于议论文、应用文主旨大意题及细节题的考查。   (2)查阅法:考生可以不阅读整篇文章,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行。查阅法主要用于获得具体的信息,即:谁、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以及如何发生等有关内容或具体的数字。多用于图表类的应用文。   (3)同义互释法:在高考中有些深层理解题或推理判断题可以采用同义互释法。即题干中的关键词和文章中的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意思用法是否接近或一致。   (4)判断推理法;有时四个选项中不止一个可以作为答案,这时该意识到该题是推理判断题,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选择比较,去伪存真,选出最佳答案。   3.具体要求;   (1)弄清文章体裁,快速理解文章。对不同体裁文章,根据其题材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快速阅读正确理解。记叙文一开始交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然后详细叙述原因。议论文中,作者先提论点,再加以分析,或举例论证,得出结论。说明文中,作者先提出说明对象,然后从时间、空间、用途、方法、步骤等不同侧面加以说明。   (2)仔细研读首尾句,预测文中细节。高考文章往往隐去了标题,这给抓文章中心带来了困难。然而,英语文章的写作特点一般是按总分总的思路来写。因此研读首尾句,不但可以帮助考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揣测作者的态度、意图,从而进一步猜出作者着重要写的细节。   (3)略读选项,带回阅读。首先应浏览一遍所提问题及选项,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章   (4)联系生活常识、及早排除错误选项。选项中有时候有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词、或者与常识或其他学科知识不相符。可以首先排除。然后对剩下选项进行筛选就容易多了。   (5)解题前要仔细通读全文,遇到难理解的词组和句子不要急躁,尽量根据上下文3悟出其义,解题时不要脱离原文,带着问题读查短文分析判断,整题解完后要认真复查。   (6)不要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有的考生先看题目后看文章,有的先看文章再看题目,你平时怎么练,考试就哦、怎么做。临时改变往往效果不好。其次,要看清题目是概括中心型还是推理判断型。概括某一段的中心时注意这一段的首句和尾句;推理判断题要注意题目问的是作者的态度而不是你的态度。   高考英语阅读表达解题技巧   【专题要点】阅读表达要求专题7要点:1.概括文章标题;2.句子代替;3.补全文章;4.开放型问题;5.封闭型问题;6.英译汉;7.其他类型。   【考纲要求】考纲对书面表达的规定:1.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命题,测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重视语言的综合性与语境化因素,把语言知识放在放在各种实际的语境中考查,注重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和应用性;3.体现对考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素养的考查;4.使学生能够展示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5.重视考试和阅卷的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试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考生应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达到相应水平要求。针对命题的指导思想,山东省从2007年起在高考英语科考试试题中增加了第二卷试题的比例和开放性,把原来的改错题型换成了阅读表达,这样第二卷书面表达就包括了阅读表达和写作两部分。   【教法指引】教师在引导考生复习备考突破该题型时要注意该题型与传统的阅读理解试题不同的是: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该试题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入,也考查语言的输出;同时,考生对问题的回答即语言的输出应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前提上。该题型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所问问题中包括翻译试题和开放型问题。翻译试题是要求考生结合所翻译的句子及文中的情景进行翻译;开放型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个人的观点来进行回答。由此可见,该试题比传统的阅读理解试题更具综合性,更能体现对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在训练学生应试该题型时要和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结合在一起,从该题型的考查要点着手,抓住要点。7个类型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培养阅读表达能力和做题技巧与培养考生的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能力融为一起,共同提高;在练中训练考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培养起他们的开放性思维习惯。   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   1.从单句中选择答案:读懂原句即能判断答案   2.寻找信息词及信息句选择答案。上下句子递推联系,仔细揣摩,找出信息词和信息句。   3.根据词的固定搭配和固定句型来选择答案。词的固定搭配尤其是动词的搭配和词语类型是完型测试的重点,多数题目涉及动词的语法和各种搭配关系,这是由动词在句中的重要性来决定的。动词的搭配与介词、名词、副词紧密相连。   4、通过上下文来选择答案。测试内容包括篇章结构分析和推理判断能力,答案的选择起关键作用的是上下文的联系。若从单句分析,所给四个答案在语法结构上都是正确的,若放在全局则不一定正确。考生必须通过部分上下文甚至全文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来。   5、通过文章的深层理解选择答案。驾驭全文,联系生活经历,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及文章的深层含义。
2023-09-05 04:10:561

语文阅读理解怎么做?

1、阅读全文: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2023-09-05 04:11:202

阅读理解该怎么做

问题一:如何做阅读 做阅读最重要的是一个“悟”字。 这首先跟平时的阅读量有关,也跟个人性格有一定关系。(例如 这就是为什么女生普遍阅读能力较佳。) 做阅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用心去理解作者 字里行间所要表达之意,弄懂作者这样说某句话的意思。再针对下面提出的问题作答,切记要对应回原文!! 记住!阅读不但要量多而且还要悟多,用心看几篇考试的阅读文章,对应回所提出的问题,思考下为什么要这样问,为什么要这样答! 按此方法试试,应该会好快见效的。 下面一篇摘来文章,希望对你做语文阅读有帮助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但笔者发现有一些中海生在做题时却往往急于求成,做题过程流于急促浮躁,问题答案流于偏浅疏漏,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阅读理解题。那么,怎样才能革除这种毛病,做好阅读理解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读,且熟读。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二、思、且深思。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三、取、忌断章取义。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问题二:语文怎样才能做好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骇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
2023-09-05 04:11:301

阅读理解10个答题技巧

  考研英语对于不少考研小伙伴来说是很头疼的,所以,想在2017考研中获胜,现在就该好好准备考研英语了。而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所占比重最高,为40%,所以一定要尤其重视阅读的练习。那么,阅读理解有哪些答题技巧呢,下面就来说一说。   1、凡是举例的,都是为了说明观点的。那么,这个观点(中心句),一般来说,会在举例之前就表达了。但有时候也在举例之后。总之,作者举例想说明的这个观点,你一定要找出来。   2、排除2个选项以后,选出和文章主旨相关的选项即可。不知道主旨就把握关键词。   3、词汇题的正确答案,往往隐藏在原文的该处附近(就是那个同义替换词),原文这附近的句子,是并列关系或者解释说明句的,就从这些句子的关键词的相近意思去把握。是转折关系的,就从关键词的相反意思去把握。总之,你要找的就是那个关键词。   4、如果原文中出现“A is B and C”。若某一问题,选项中出现了B没C,或者只出现C没B。肯定错,直接排除。可能你会问了,同时出现B and C咋办?目前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注意,这里说的B和C,是单词或者短语。这是干扰项的特点之一。实际情况是,这个句子不是题眼。   5、接4题说,还一种情况是,若B和C是2个长句子,中间用分号隔开的。且这两个句子都是作者想表达的,选项中都出现了。一般来说,选项中会对其中之一做错误的修改来作为干扰项。而另一个是对的。   6、注意几个词,yet表转折,hardly表否定。while有时是比较,有时也表转折。比较的时候,注意比较的对象,要弄清楚。转折的时候,你要知道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   7、如果你对“关键词”比较蒙,或者你想问: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关键词?解释一下,关键词就是句子中主干的宾语。尤其是一些你觉得比较重要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多数是长难句。一般来说,一个句子主干的主语,宾语,和其他的修饰部分,都是很重要的!宾语是主语的宾语,所以,和主语是要对上号的,对不上不行。至于修饰的"部分,干扰项常常在这里做手脚,比如会有一些特殊的限定,千万要留意,别疏忽了。   8、什么是中心句?即反应文章的主旨和每一段的中心意思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作者的观点。中心句即题眼,选出正确答案,看的就是中心句。只有中心句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所以,中心句不知道在哪,或者读不懂,很难选出正确答案。中心句的具体位置,见下条。   9、很关键的一条,抓住每段的中心意思,也就是中心句。每段至少一句,最多2句。一般来说,总分结构的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首。举例段一般在举例前后。转折段,中心句在出现转折的地方,或者后一句(一般来说在该段的第三行上下浮动)。   再就是某某人说的话。要注意这句话和前后句的关系,是并列还是转折。然后来把握这句话的意思,把握不了就通过前后句是并列还是转折关系的关键词来把握。   10、每个问题,要还原到文章具体的某一段落。若此问题在某段的后半部分,且你没有太看懂,这段已经完事了。要养成一个习惯。接着看一下段的第一句话。实在做不出来的话,就选那个和下一段第一句话的意思差不多的选项。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大家平时的练习和总结,大家加油。
2023-09-05 04:11:411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在考试过程中使用能加快答题速度,但是在平常练习时仔细阅读文章能提高大家的英语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欢迎大家阅读!   mistakes   We can make mistakes at any age.Some mistakes we make are about money.But most mistakes are about people.“Did Jerry really care when I broke up with Helen?u201eu2018When I got that great job,did Jerry really feel good about it,as a friend? Or did he envy my luck?” When we look back.doubts like these can make US feel bad.But when we look back.Itu201fs too late   Why do we go wrong about our friends-or our enemies? Sometimes what people say hides their real meaning.And if we donu201ft really listen,we miss the feeling behind the words.Suppose someone tells you.u2018u2018youu201fre a lucky dog”.Is he really on your side? if he says.“Youu201fre a lucky guy”or“Youu2019re a lucky gal”.Thatu201fs being friendly.But“lucky dog”?Thereu201fs a bit of envy in those words Maybe he doesnu201ft see it himself.But bringing in theu2018u2018dog”bit puts you down a little.What he may be saying is that he doesnu201ft think you deserve your luck.   How can you tell the real meaning behind someoneu201fs words? One way is to take a good look at the person talking.Do his words fit the way he looks? Does what he says square with the tone of voice? His posture(体态)?The look in his eyes? Stop and think.The minute you spend thinking about the real meaning of what people say to you may save another mistake   31.From the question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we can learn that the speaker _____   A.feels happy,thinking of how nice his friends were to him   B.feels he may not have“read” his friendsu2019true feelings correctly   C.thinks it was a mistake to have broken up with his girl friend,Helen   D is sorry that his friends let him down   32.In the second paragraph.the author uses the example of“Youu201fre a lucky dog”to show that .   A.the speaker of this sentence is just being friendly   B this saying means the same as “Youu201fre a lucky guy” or “Youu201fre a lucky gal”   C sometimes the words used by a speaker give a clue to the feeling behind the words   D.the word“dog”shouldnu201ft be used to apply to people   33.This passage tries to tell you how to ____   A.avoid mistakes about money and friends   B.bring the“dogu2019u2019bit into our conversation   C.avoid mistakes in understanding what people tell you   D keep people friendly without trusting them   34.In listening to a person.the important thing is ______   A.to notice his tone,his posture,and the look in his eyes   B to listen to how he pronounces his words   C.to check his words against his manner,his tone of voice,and his posture   D.not to believe what he says   35.If you followed the advice of the writer,you would _____   A be able to get the real meaning of what people say to you   B.avoid any mistakes while talking with people who envy you   C.not lose real friends who say things that do not please you   D.be able to observe people as they are talking to you   答案:BCCCA   Children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exposed to many influences other than that of their families.Televisio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of these influences,because the habit of watching television usually begins before children start attending school.   Parent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lack of quality in television programs for children.The degree of violence in many of these shows also worries them.Studies indicate that,when children are exposed to violence,they many become aggressive or insecure. Parents are also concerned at,out the commercials that their children see on television. Many parents would like to see fewer commercials during programs for children.And some parents feel that these shows should not have any commercials at all because young minds are not mature enough to deal with the claims made by advertisers.   Educational television has no commercials and has programs for children that many parents approve of The most famous of these is Sesame Street,which tries to give preschool children a head start in learning the alphabet(字母)and numbers.It also flies to teach children useful things about the world in which they live.   Even though most parents and educators give Sesame Street and shows like it high marks for quality,some critics argue that all television,whether educational or not,is harmful to children.These critics feel that the habit of watching hours of television every day turns children into bored and passive(被动   的)consumers of their world rather than encouraging them to become active explorers of it.   4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based on the passage?   A.Parents are worried about the influence from television on their children   B Television has much influence on children   C Both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like watching educational television.   D.Some critics think that television is no good for children.   42.In what ways do children suffer from television?   A.They become the victims of social violence   B They spend hours watching television instead of doing school work   C The programs make the children lose interest in the world.   D The programs make the children spend too much of their parentsu201f money   43.Parents would not like their children to see commercials because ___   A.they think that their children ore not old enough to handle advertising   B.commercials teach children alphabet and numbers   C.commercials help to sell products   D.they donu201ft like commercials   44.Educational television is widely appreciated because   A.it does have the same commercials as others   B.it offers programs for both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C many parents like the programs it offers for their children   D.children can learn some school subjects before they go to school   4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erve as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Watching Too Much Television May Be Harmful to Young Minds   B.Television Is More Harmful than Educational   C.Televisionu201fs Influence on Children   D More Education Television   答案:CCACC   English literature   Some of the notebooks George Washington kept as a young man are still in existence. They show that he was learning Latin,was very interested in the basics of good behavior in society,and was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At school he seems only to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mathematics.In fact,his formal education was surprisingly brief for a gentleman,and incomplete For unlike other young Virginian of that day,he did not go to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in the Virginian capital of Williamsburg.In terms of formal training then,Washington contrasts sharply with some other early American Presidents such as John Adams,Thomas Jefferson and James Madison.In later years,Washington probably regretted his lack of intellectual training He never felt comfortable in a debate in Congress(国会),or on any Subject that had not to do with everyday,practical matters And because he never learned French and could not speak directly to the French leaders,he did not visit the country he admired SO much.Thus,unlike Jefferson and Adams,he never reached Europe   31.Why didnu201ft Washington go to college?   A.His family could not afford it.   B A college education was rather uncommon in his time.   C.He didnu201ft like the young Virginian gentlemen   D.The author doesnu201ft give any reason.   32.Washington felt uncomfortable in Congress debates because he _____   A.1acked practice in public speaking   B.felt his education was not good enough   C.didnu201ft like arguing and debating with people   D felt that debating was like intellectual training   33 The reason why Washington didnu201ft visit France was probably that he _____   A.didnu201ft really care about going   B.didnu201ft know French 1eaders   C.couldnu201ft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the French leaders   D.was too busy to Navel   34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_____   A Washingtonu201fs lack of formal education placed him at a disadvantage in later life   B.Washington should have gone to France even though he could not speak French   C.Washington was not as good a president as Adams,Jefferson or Madison   D Washington was a model for all Virginian gentlemen   35.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Washingtonu201fs education ____   A was of great variety,covering many Subjects   B was probably equal to those of most young gentlemen of his time   C.may seem poor by modern standards.but was good enough for his time   D was rather limited for a president   答案:DBCAD   resources   The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can be helpful even when we are doing something very informal,such as trying to devise a better way to measure attitudes toward music or looking for a better way to teach mathematics The library can be equally helpful when we are doing something very formal,such as writing a dissertation(学位论文)or preparing an article for publication in a professional journal.In either case,our goal should be to use the library as a useful tool to help us understand and solve our problem   The following sections of this chapter will describe specific resources available in many libraries.In some cases you may already be aware of a resource and may use it frequently and successfully.In other cases you may be completely unfamiliar with a resource.Your goal should be to become aware of what is available and to know how to use each of these resources to help you solve the problem they are designed to solve.   When educators have a piece of information that they want to share with their colleagues,they often make this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professional journals or at professional meetings It would often be useful to have access to such information,and this chapter will describe the special services that enable us to locate such information.   41 The library resources can be helpful when we ____   A.want to find a better way to measure attitudes toward music   B.are preparing a paper for a professional journal   C.are writing a dissertation   D . A11 of the above   42.The familiarity of readers with different resources   A .is more or less the same   B.varies slightly   C.differs greatly   D.should not be different   43.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____   A . library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frequently and completely   B.1ibrary resources cannot be made good use of if they are not available to us   C.one is supposed to be aware of the library resources that are usually not available   D.one is supposed to have good knowledge and make good use of resources   44.When educators wish to share some information with their colleagues,they often   A.publish it in a professional journal   B.attend professional meetings   C.get access to it in the library   D make use of some library services   45 The chapter in question   A.mainly deals with the ways of dissertation writing   B . presents information on publishing papers in professional journals   C.introduces some library services   D.describes some professional meetings   答案:DCDAC ;
2023-09-05 04:11:511

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语文和英语都有(一)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 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 是带着问题阅读, 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二)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三)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 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 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四)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答问题 所谓“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1、你尝试做阅读时,一句话一句话的 去读,有时读不懂的,就把那些修饰性的词语,比如,形容词,定语从句给删去再读。也就是读主干。。读懂后再做文章,不求多,求精。。这个可是我最深的体会。2,做的时候主要用排除法,其次绝对正确法也就是你能够从文章推断出来的100%的正确的就不用看其他的了。3,你平时可以不做阅读,但你遇到每一个句子时,都用异样的眼光去分析它,也就是要讲究一个句子中心论的方法。。英语阅读,首先要看问题,一般来说第一个题对应前一二段,第二个题可能就在二三段中找。有的猜词义的题,一般在本段就能找到答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概括中心思想,询问作者观点的题,主要是看开头和结尾两段
2023-09-05 04:12:061

如何教给学生做阅读理解

一、阅读是关键 我建议在作业或练习时首先让孩子们把短文读通(至少要读上两遍,课上讲这类题时由于时间关系和孩子阅读速度的关系通常是孩子自己指读1-2遍,在听我读一遍),再读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这里强调一点,一定要读懂短文,一般这类短文不长,几句话而已,读明白大概意思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您在家中指导孩子做阅读理解练习时,我建议,先不要让孩子大量书写出题目的答案,而是口头做,这样既快又能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不会觉得厌烦。但是,如果是作业或练习题中出现这类题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一定要练习写,因为往往他们说的好,写起来就麻烦了。 二、循序渐进来解题 粗心和漏题是我们小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经常犯的错误,因为阅读理解后面一般都有好几个题目排列在一起,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咬文嚼字,仔细审清题后,应按照试题的顺序一一来做答,这样不会漏题;还因为试题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感悟,比如,一般第一题是个简单的填空,填标点,画出原文句子这类在文中明显告诉答案的题;而后面可能就要有关理解文章内容和你的看法这类较开放的题。因此,拿到试卷可以按试题的前后顺序去做。但遇到难题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停止不前,耗费时间,可以打个记号,等到全部完成试题后再回过头来逐一解决。切忌空题(因为仔细阅读短文后这些题不难,一但养成空题的习惯孩子会遇到难题就空着以后就不好改正了) 三、答题技巧 1、弄清问题,巧用原话。 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②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2、想像说话,联系生活。 3、在答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语句通顺,尽量不要有错别字。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仔细地进行复查。对于自己写的答案也要心里默默指读一遍,以便发现错误的字和拼音,也可以发现哪里多,那里少等问题。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作为老师、家长,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023-09-05 04:12:172

阅读理解是什么意思

  阅读理解是指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2023-09-05 04:12:271

如何分析语文阅读理解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2023-09-05 04:12:372

初一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

  初一英语阅读理解【1】   My name is Chen Lan. My home is in Gulangyu. It is in Xiamen. It is near the sea. Culangyu is a small place, but it is very nice and clean. There are no cars, no buses or no bikes. People only walk. So it is very quiet. People go to visit Gulangyu by ship. Our house is in the middle of Gulangyu. Behind our house there is a big tree. My grandfather tells me that the tree is very, very old. There are many birds in the tree. We call it a “bird tree”. Our house is near the sea. The sea is big and blue. There are a lot of fish in the sea. After school, I go there and catch fish with my friends. It is very interesting. I like fish and I like catching fish.   ( ) 1. Gulangyu is an island岛屿.   ( ) 2. Chen Lan tells us a lot about her parents.   ( ) 3. There are no traffic交通 in Gulangyu.   ( ) 4. Chen Lan always goes fishing alone.   ( ) 5. Chen Lan is from Xiamen.   答案:T F T F T   初一英语阅读理解【2】   Dick lived in England. One day in January he said to his wife, "I"m going to fly to New York next week because I"ve got some work there." "Where are you going to stay there?" his wife asked. "I don"t know yet." Dick answered. "Please send me your address from there in a telegram (电报)," his wife said. "All right," Dick answered.   He flew to New York on January 31st and found a nice hotel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He put his things in his room and then he sent his wife a telegram. He put the address of his hotel in it.   In the evening he didn"t have any work, so he went to a cinema. He came out at nine o"clock and said, "Now I"m going back to my hotel and have a nice dinner."   He found a taxi (出租车) and the driver said,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But Dick didn"t remember the name and address of his hotel.   "Which hotel are my things in?" he said, "And what am I going to do tonight?" But the driver of the taxi did not know. So Dick got out and went into a post office. There he sent his wife another telegram, and in it he wrote, "Please send me my address at this post office."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1. Dick flew to New York because ___.   A. he went there for a holiday   B. he had work there   C. he went there for sightseeing (观光)   D. his home was there   2. Why did his wife want a telegram from him?   A. Because she didn"t know his address yet   B. Because she wanted to go to New York, too   C. Because she might send him another telegram   D. Because she couldn"t leave her husband by himself in New York   3. Where did Dick stay in New York?   A.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B. In a hotel.   C. In a restaurant.   D. At his friend"s house.   4. Who would send him the name and address of his hotel?   A. The manager (经理) of his hotel.   B. The police office.   C. The taxi driver.   D. His wife.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Dick stayed at a nice hotel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B. Dick didn"t work on the first night of his arrival.   C. Dick forgot to send his wife a telegram.   D. Dick wanted to go back to his hotel in a taxi.   答案: 1-5 B A B D C   初一英语阅读理解【3】   An old lady in a plane had a blanket(毯子)over her head and she did not want to take it off . The air hostess spoke to her, but the old lady said, “I have never been in a plane before , and I am frightened. I am going to keep this blanket over my head until we are back on the ground again !”   Then the captain came. He said, “Madam, I am the captain of this plane. The weather is fine, there are no clouds in the sky, and everything is going very well. ”But she continued to hide.   So the captain turned and started to go back. Then the old lady looked out from under the blanket with one eye and said, “I am sorry, young man, but I donu2019t like planes and I am never going to fly again. But Iu2019ll say one thing, ”She continued kindly, “You and your wife keep your plane very clean!”   1. An old lady had _________ .   A. glasses B. a blanket over her head C. a coat D. a basket   2. A. She didnu2019t want to ________ .   A. take it off B. turn it off C. get on D. talk about it   3. _________ spoke to her .   A. The air hostess B. The man next to her C. her husband D. one of her friends   4. The old lady had never been _________ before .   A. abroad B. home C. in a plane D. in hospital   5. The woman didnu2019t like planes and she was never going ________ .   A. to fly again B. to travel C. to go abroad D. to go home   答案: 1-5 BAACA
2023-09-05 04:12:571

常用的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2023-09-05 04:13:051

阅读理解是什么意思

阅读理解是指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2023-09-05 04:13:151

语文阅读理解各种题型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一)、记叙文阅读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 、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感想启迪类答题方法: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词句品味类答题方法: 词语品味答题方法: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句子品味答题方法: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十一、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考试类型及答题方法:(适用于其他文体)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十二、赏析表达技巧 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说明: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描写: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记叙: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例:《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交代了时代背景。) ★答题方式:本段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起到使读者……的作用。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议论文阅读一、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方法是: ①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②开篇点题 ③篇末点题(“所以、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④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 。 方法: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二、论据知识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剖析论据。论据替换、论据能否证明类似论点并说明理由,引用这一论据作用等。 ②补充论据。原则:必须真实;要典型;要能证明论点 方法: 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 A、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B、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答题方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③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 ④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句子) ⑤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 三、 重点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 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论点 比喻论证:用……来比喻 ……,把……这一深奥的道理,说得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论证论点 对比论证:把……和……放在一切比较对照,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显得论证严密,说服力强,给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论证论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反驳方法有三个:①驳论点②驳论证③驳论据 五、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加内容 开头作用:①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②提出论点。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得出或深化论点②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展望。 六、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 常见考点:修饰、限制、强调等词语的严密性、准确性的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 七、开放性试题:写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八、引用小诗、故事的作用:增强趣味性,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若是在开头,还有引出论题(论点)的作用. (三)、说明文阅读一、明确说明对象及主要内容:事物(说明对象)或事理(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二、怎样抓住说明文的特征呢? 从说明事物的内容入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抓住中心句及关键词。 三、理清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A、总—分;B、总—分—总; C、分—总) 四、说明文开头作用有: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引出说明的内容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五、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六、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2023-09-05 04:13:26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对于做阅读理解题,关键是看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阅读前做了那些准备工作?、阅读后有什么具体感受?从你的话里看得出来,太急于求成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绝不可能一撮而就,我认为先把阅读习惯培养好是根本!
2023-09-05 04:13:374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广泛阅读 多看名家解析
2023-09-05 04:13:482

英语阅读理解做题技巧

1、首先打好自己的基础;基本单词和短语是根本2、不懂得词(大纲要求的基本词汇必须懂)可以跳过,不要怕!3、根据上下句的关系猜测!4、迅速找到与该题有关的句子和段落,重点突破。
2023-09-05 04:14:005

怎样理解阅读?

对于阅读,刚开始你能做到抛下手机,坐在那拿起一本书随便翻翻,没有任何的目的,毕竟万事开头难吗?慢慢的你会发现可以看那么一两段或者一两页都是好的开始。日积月累下去你会喜欢上阅读,当你发现自己喜欢上的时候,现在让你头痛的事是记不住。一本书读完完全记不住,不知道讲了什么?甚至读到后半部分就已经忘记了前面的章节。在此我的解释是,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更不需要急于去查阅为什么读完总是记不住的类似问题。你继续读就好了,而且也不要去研究怎么可以读的快一点的问题,读书就一步一个脚印走。这时放平心态,不要有急于求成的心。欲速则不达吗?当你读的足够多地时候,有一天你会神奇的发现,我好像知道这一章的主题是什么了。这样继续下去,你会越来越熟练,最后笔记也会更完美。
2023-09-05 04:14:162

什么是理解阅读法

  所谓理解阅读法,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寻找关键词、分析语义群和确定意图这三个步骤而达到掌握各段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形成整体概念的阅读方法。理解阅读法的好处是压缩了文字数量,并能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质量。   理解阅读法的理论依据是:在一般的文章中总会有一定比例的水分,而大脑又恰恰具有选择和压缩资讯的功能,因此,在阅读时一般只需通过找重点、作判断和采用回忆思考等方法,就能达到去粗取精,掌握文章内容精华之目的。理解阅读法还有实践依据,即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的三种方法:   1寻找重点内容法   所谓重点内容是指某些“点”而言,这些“点”的文字在全部文章中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却具有很大的思想容量。理解的目的是为了抓住全文的基本思想,而关键用语和某些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则最能反映出文章的基本思想。因此,这些词语和句子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重点内容即“点”。理解时,我们往往把文章的内容归结成为简短的、逻辑性强的几条提纲,然后再把这些反映各层次中心内容的提纲联络起来,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有一定逻辑联络的思想。而寻找重点内容法,在寻找重点内容及重点内容相互联络的过程中,也就对文章进行了加工和提炼,这就是理解过程。理解阅读法就是根据这种办法制订出来的。    2判断法或叫做预测法、猜测法   内行的读者有时只看段落中的几个句子,就能猜出整段或整页的意思,这是因为他采取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判断法。这种方法与“寻找重点内容法”有些相似,不同处只在于它无需逐段逐层地寻找重点词句,只需根据经验,迅速抓住一条明晰的线索,然后“顺流而下”,即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不过,运用这种方法,要具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才行。   3追忆法   为了便于理解下文或全文内容,对读过的文章作一番回忆,这就是追忆法。这种方法往往用于比较重要的文章或比较重要的段落。当阅读者读过某一段或几段文字后,觉得有必要加深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下文时,便可用此法。但需注意,不可频频使用。否则,阅读速度会受到影响。   上述三种方法是很多人经常采用的阅读方法。如果对这三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就能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在快速阅读的情况下,理解具有它的迅速性、紧迫性,因此,利用上述方法进行阅读对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也极有益处。
2023-09-05 04:15:001

阅读理解

1.这群可爱的工人是在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朴实的老板,交给“衣衫最为整洁的工人 ”是因为一个好的形象会给店里带去更好的生意!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耽误了店里的生意呢!表现出他们的憨厚和感恩2。全文围绕着一把大红伞,描写了一群在伞下吃饭的老实可爱的工人以及在伞下经营的善良的女老板,表现了他们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歌颂了社会的和谐。尽管大雪纷纷,但这一种和谐的气氛温暖人心3。这老板也真是的,这么大的风雪,都不把伞撑开,这让人怎么吃饭嘛!真不会做生意!下次不来这里吃饭了!(飞扬的白雪迅速激怒了新来的客人)咦,为什么他们在这里吃饭的还要帮老板打伞呢?难道是店里的工人,看穿着也不是啊!管他的,有人打伞就好,可以安心吃完饭了!(新来的客人很快找到了座位,他们对工人的举动很是不解。)原来是这样的啊!唉,我先前的想法还真是丢人呢,看来这老板的确是一位可敬的老板,这些工人也是值得尊重啊!我也还是到楼下去吃吧,给老板腾出空间!(此刻安坐伞下的顾客们,终于明白发生了何事。他们端起自己的碗筷,自觉退到了大楼的屋檐下躲雪。)4.“顾客一面吃饭,一面抬头打量这位肤色黝黑的工人。工人虽然一直无奈地低着头,却始终不愿松开双手。他像一个站岗的哨兵,紧握着手里的钢枪”肤色黝黑是工人艰苦劳作的象征,工人无奈地低着头,说明工人此时也是感觉到被人盯着是很尴尬的事儿,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始终不愿松开双手。他像一个站岗的哨兵,紧握着手里的钢枪”说明了他对这位善良的老板的感恩。而他只是工人的代表!这一群质朴憨厚的工人才是最懂得感恩的人啊!表现出人性的温暖“女人一面抹着油手从店铺里赶出来,一面弯着笑脸道歉”手是油的,说明这位女老板并不是甩手掌柜,而是亲自在厨房工作。“抹着油手”是对顾客的尊重“赶出来”而不是走出来,说明老板是在遇见问题是在第一时间就出来应对,老板是在急客人所急,真心想为顾客提供好的服务。这些都表现出了女老板善良的的品质5.这几个工人大概是想回工地拿工具把伞重新焊接上吧。他们没有说等到下一次吃饭时再带上工具来焊,而是“搁下碗筷,转身去了楼盘工地。白雪依旧飘洒,他们来去需要约摸半个时辰”,这应该是他们考虑到中午还会有很多来吃饭的人,平时我们吃了那么多,现在也为老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吧,所以他们是立刻就转身去了楼盘工地拿工具。这就更表现出了这群工人善良感恩的品质,凸显人性的温暖。
2023-09-05 04:15:111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附答案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附答案   做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不能只是做,还要学会分析和总结。为了帮助大家,我分享了一些阅读理解试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1】   Very few people were coming to eat at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and its owner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The price was reasonable and the food was of good quality, but nobody seemed to want to eat there.   Then he did something that changed all that, and in a few weeks his restaurant is always full of men with their lady friends. Whenever a gentleman came in with a lady, a smiling waiter gave each of them a menu(菜单), The menu looked exactly the same on the outside, but there wa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inside. The menu that the waiter gave to the man supplied the correct price for each dish and each bottle of wine. while the menu that he gave to the lady supplied a much higher price! So when the man calmly ordered dish after dish and wine after wine, the lady thought he was much more generous(慷慨) than he really was.   41. Why didnu2019t people come to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to eat at first?   A. Because the price was high.   B. Because the food was too cheap.   C. Because the food was not good.   D. The passage didnu2019t mention.   4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people who eat at this restaurant are mostly _______________.   A. poor old people B. rich young people   C. 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D. parents with their children   4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menu lie in ______________.   A. the color B. the shape   C. the price D. the food   4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when 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eat at this restaurant, the food was paid ___________________.   A. always by the ladies only   B. always by the men only   C. sometimes by the ladies   D. either by the men or by the ladies   4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____________.   A. 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women   B. wo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men   C. men like their lady friends to be generous.   D. women like their men friends to be generous   【答案与解析】 41—45 DCCBD   A篇:本文主要讲述: 尽管 White Rose 餐馆价钱合理,饭菜也好,但很少有人光顾,店主为此想出了一条妙计,从此餐馆生意兴隆。   41. D。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一自然段可知原文没有说人们为什么不到餐馆就餐,所以答案为D。   42. C。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自然段第1句 u2026his restaurant is always full of men with their lady friends 可知答案为 C。   43. C。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自然段 The menu that the waiter gave to the man supplied the correct price for each dish and each bottle of wine. Whileu2026the lady supplied a much higher price 可知答案为 C。   44. B。推理判断题。根据最后一句 So when the man calmly ordered dish after dish and wine after wine, the lady thought he was much more generous than he really was 可推断出答案为B。   45. D。推理判断题。根据原文可知侍者给男士的那个菜单价格合理,而给女士的那个菜单价格却很高,但两种菜单表面上看却一样,这样女士就会认为她们的男友很大方,因此餐馆的这种做法很受男士欢迎,由此可知女人们喜欢自己的男友大方。所以答案为 D。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2】   When you look at yourself in the mirror, do you ever wonder why you look the way you do? Do you also wonder what biological processes were at work to shape your face, which is as individual and unique as a fingerprint?   The answer is in a little piece of your DNA called a gene enhancer(增强片段),according to scientists at Berkeley Lab. These little pieces6 of DNA help switch on or boost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genes, that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ce and head before birth.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these little influential bits of DNA is that a gene enhancer doesn"t have to be found anywhere close to the genes and, in some cases, doesn"t even have to be located on the same chromosome.   Of course, there are a number of hereditary(遗传) factors which help determine appearance, for example, a child resembles a parent. The researchers, who outlined their findings in the journal Science, said the gene enhancer adjusts the genes to give your face its final unique look. Even with look similar but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appear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thousands of enhancers in the human genome that are involved in facial development," said Axel Visel, a geneticist with Berkeley Lab"s Genomics Division, who led the research. "We don"t know yet what all of these enhancers do, but we do know that they are out there and they are important for facial development."   Scientists have previously been able to identify some of the genetic faults that can cause birth defects, such as a cleft lip(兔唇), but haven"t been able to fully understand what genetic fac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subtle differences in appearance.   26.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wo quest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to ________.   A. expect readers to answer them   B. carry out a survey among readers   C. start a discussion among readers   D. draw readers attention to the topic   27. From Paragraph 3, we know that________.   A. identical twins look similar but not exactly the same   B. hereditary factors determine our appearance completely   C. a child resembles a parent because of afterbirth factors   D. the gene enhancer is something useless and unimportant   28. The underlined word "subtle" in Paragraph 3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______".   A. not a little   C. not small B. not a bit D. not obvious   2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statement is NOT true?   A. A cleft lip is a kind of birth defects which are caused by genetic faults.   B. Genetic faults can not be identified and fully understood with today"s technology.   C. Gene enhancers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faci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D. The 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factors and subtle differences in appearance remains a mystery.   30. Which part of a website is the passage probably taken from?   A. Culture.   C. Science.   B. Opinion. D. Business.   【参考答案】26-30 DADBC   你照镜子的时候,曾想过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吗?你还想过什么生物过程在起作用使你的脸像指纹一样与众不同吗?   26. D。作者意图题。通读全文及第一段可知答案。27. A。细节理解题。从第三段最后两句Even with identical twins, there are subtle differences in appearance. Identical twins Linda and Terry Jamison look similar but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appearance.可知答案。   28. D。词义猜测题。从第三段最后一句Identical twins Linda and Terry Jamison look similar but are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appearance.可知即便是十分相像的双胞胎,外貌上也是有很细微的"差别的。   29. B。细节理解题。从最后一段的Scientists have previously been able to identify...but havenu2019t been able to fully understand...可知答案。   30. C。推理判断题。该短文是科普文章,故要到网站的科学信息部分才能读到。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3】   Grown- ups are often surprised by how well they remember something they learned as children but have never practiced ever since. A man who has not had a chance to go swimming for years can still swim as well as ever when he gets back in the water. He can get on a bicycle after many years and still ride away. He can play catch and hit a ball as well as his son. A mother who has not thought about the words for years can teach her daughter the poem that begins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or remember the story of Cinderella or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One explanation is the law of overlearning, which can be stated as follows: Once we have learned something, additional learning trials increase the length of time we will remember it.   In childhood we usually continue to practice such skills as swimming, bicycle riding, and playing baseball long after we have learned them. We continue to listen to and remind ourselves of words such as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and childhood tales such as Cinderella and Goldilocks. We not only learn but overlearn.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s (乘法口诀表) are an exception to the general rule that we forget rather quickly the things that we learn in school, because they are another of the things we overlearn in childhood. The law of overlearning explains why cramming (突击学习) for an examination, though it may result in a passing grade, is not a satisfactory way to learn a college course. By cramming, a student may learn the subject well enough to get by on the examination, but he is likely soon to forget almost everything he learned. A little overlearn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really necessary for oneu2019s future development.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1?   A. People remember well what they learned in childhood.   B. Children have a better memory than grown- ups   C. Poem reading is a good way to learn words.   D. Stories for children are easy to remember. 2.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law of overlearning by.   A. pres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B. setting down general rules   C. making a comparison   D. using examples   3.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being able to use multiplication tables is   A. a result of overlearning   B. a special case of cramming   C. a skill to deal with math problems   D. a basic step towards advanced studies   4. What is the authoru2019s opinion on cramming?   A. It leads to failure in college exams.   B. Itu2019s helpful only in a limited way.   C. Itu2019s possible to result in poor memory. D. It increases studentsu2019learning interest.   【参考答案】ADAB ;
2023-09-05 04:15:221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一、 阅读方法   1.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在做阅读题时,考生不可能知道所有词汇的意义,不可避免会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或固定短语。只要生词不多,考生通过提高自己的猜词能力,同样可以理解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乃至一篇文章的含义。   (1) 考生通过构词法猜测词义   1) 派生法   有些单词是由前缀或后缀加上词根构成。   如:in+correct=incorrdct   use+ful=useful   2)合成法   有些单词是由两个单词合成的。   如:green+house=greenhouse   ice+box=icebox   3)缩略法   有些单词由于所含的字母太多,在文章中出现时,通常用缩略的形式。   如:advertisement-ad.   Laboratory-lab.   4)拼缀法   有些单词是由两个单词拼缀而成的,但与合成词不同的是拼缀后的单词并不是两个单词的简单相加。   如:smoke+fog-smog(烟雾)   Chinese+English-Chinglish(中文式英文)   (2) 考生通过分析生词所在的句子、段落的上下文,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法构词法以及对其背景的了解,可以决定许多词在特定句子、段落中的内在涵义。   运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利用句子中自己能理解的其他词汇用句子的基本含义来推断生词的词义。   2) 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法和表达句子中各部分关系的标点符号来判断生词的含义。   3) 仅仅要求了解该生词的大概意义,不一定要明白该词汇的定义或同义词。   2. 略读   略读(或称为跳跃式阅读)的重点在于找出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可以运用词汇手段(如词根、前缀、后缀等)、靠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方法了解不认识的词汇或句子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段落可以通过词汇省略的方法找出其主要的思想或观点。段落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中句子的理解。英语中由于存在许多从句,常常使不适应英语思维的人感到困惑,产生错觉,因而难于达到对段落意义的正确理解。略读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点。   略读的方法是首先看一下标题(在标题的情况下)。接着读第一段,抓住中心思想。再浏览一下其他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最后读完结尾段,这样就达到了略读的目的。   略读要点一、将不熟悉的困难词语放弃不读,领会句子大意。   略读要点二、阅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较长的句子,可以通过语法结构了解什么是支撑主题的细节描写句,略去细节描写的部分,直接读出其中心含义。   略读要点三、特别注意那些重要的构词和标点符号,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重要词汇意义的改变。   通常,略读适用于考查文章言主旨或大意的试题。   例:   After a hectic day of work and play, the body needs to rest. Sleep is necessary for good health. During this time, the body recovers from the activities of the previous day .The rest that you get while sleeping enables your body to prepare itself for the next day.   There are four levels of sleep, each being a little deeper than the one before. As you sleep, your muscles relax little by little. Your heart beats more slowly, and your brain slows down. After you reach the fourth level, your body shifts back and forth from one level of sleep to the other.   Although your mind slows down, from time to time you will dream, Scientists who study sleep state say that when dreaming occurs, your eyeballs begin to move more quickly (although your eyelids are closed). This stage of sleep is called REM, which stands rapid eye movement.   If you have trouble falling asleep, some people recommend breathing very slowly and very deeply. Other people believe that drinking warm milk will help make you drowsy. There is also an old suggestion that counting sheep will put you to sleep!   Question: A good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____.   A. sleep   B. good health   C. dreams   D. work and rest   说明:本题属于主旨型试题,答案为A项。全文共分为四段。第一段说明睡眠的重要性;第二段解释睡眠的四个阶段用睡眠中肌肉、心跳各大脑的活动;第三段指出做梦时伴有眼球活动这一现象;第四段告诉我们治疗失眠的办法。这四段一环扣一环,始终没有离开睡眠这一主题,所以A项是正确答案。回答本题时,考生无需逐句地读,只读首句或末句就行了。   4. 迅读   无论是在我们平时的阅读,还是考生在考试时的阅读,常常需要了解段落的主题或文章的中心思想,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细节。这时,我们就得运用另一种阅读技巧,它就是我们这里将讲的迅读。迅读是一种比一般速度高一倍以上的阅读方法,目的是迅速从文中找到所需信息,解决问题。   迅读要领一:首先确定你需要什么事实和细节,并对其形式进行估计。   迅读要领二:在略读中由于对各段落和句子已进行过分析,已大致了解主题和细节,并进行过勾勒,这时就可以考虑确定在什么地方去找自己需要的有关细节或说明。   迅读要领三:尽快用眼睛扫过文章,找到自己需要的细节描述部分,并在有关句子下做出各种记忆符号。文章浏览完毕,再将划线部分(或做其他符号)重新详读一次,并进行适当推理。   通常,迅读法适用于事实、细节型阅读理解试题。   例:   Languages are marvelously complex and wonderfully complicated organs of culture: they embody the quickest and the most efficient means of communicating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 in the words of a poet and philosopher,“ As many languages as one speaks, so many lives one lives”. A culture and its languages are as inseparable as brain and body; while one is a part of the other, neither can function without the other.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e best beginning is with the non-verbal linguistic elements of the language, its gestures, its body language. Eye contac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English. Direct eye contact leads to understanding, or, as the English maxim has it, seeing eye-to-eye. We can never see eye-to-eye with a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until we have learned to look directly into his eyes.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the best wa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____.   A. to read the works of poets and philosophers   B. to find a native speaker and look directly into his eyes   C. to begin by learning its body language   D. to visit a country where English is spoken   说明:本题属于细节型试题,答案为C项。原文中的第四名“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e best beginning is with the non-verbal linguistic elements of the language, its gestures, its body language.”,其中“non-verbal”意为“非语言的”。此句大意为:学外语由非文字性语言因素开始经,即从学习讲这种语言的人的手势、肢体语言入手。因此“to begin by learning its body language”正好与题意吻合,故应推断C项为正确答案。考生只需运用迅读法,快速找到这句话所在位置,然后根据句意做出正确的判断。   4. 研读法(study reading)   除了在阅读理解中运用略读法和读法之外,有时还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的某一特定部分,力求对其有较深的理解,或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推断等。这时就需要对这部分仔细阅读,以便理解作者言外之意。这种仔细的阅读方法就研读法,通常适用于推断型阅读理解试题。   例:   Very high waves are destructive when they strike the land. Fortuately, this seldom happens. One reason is that out at sea, waves moving in one direction almost always run into waves moving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The two sets of waves tend to cancel each other out. Another reason is that water is shallower near the shore. As a wave gets closer to land, the shallow bottom helps reduce its strength.   But the power of waves striking the shore can still be very great. During a winter gale, waves sometimes strike the shore with the force of 6,000 pounds for each square foot. That means a wave, 25 feet high and 500 feet along its face, may strike the shore with a force of 75 million pounds.   Yet the waves, no matter how big or how violent, affect only the surface of the sea. During most raging storms, the water a hundred fathoms(600 feet) beneath the surface is just as calm as on a day without a breath of wind.   Question: From your reading of the paragrap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At a depth of 1,200 feet the effects ofa violent surface storm are frightful.   B. A submarine commander navigating his vessel at a depth of 700 feet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a raging surface storm.   C. A typhoon 500 miles out at sea can stir up the ocean bed.   D. If high waves can strike the shore with a horizontal force of 75 million pounds, the vertical force of such waves can have an even greater effect upon the ocean floor.   说明:本题答案为B项。此项为判断题。在本文报后一段,作者表述的意思为:不管海浪多高,多凶猛,它只影响到海面以下有限的深度。即使在的风暴中,600英尺以下尝试的水域也会像没有一丝风的白天那样风平浪静。选顼A意为“狂风巨浪会对1200英尺以下的水域造成可怕的影响”;B项意为“一名在水深700英尺以下驾驶潜艇行的指挥员有会受海面上的狂风巨浪的影响”;C项意为“风速每小时500英里的台风能海底的东西掀上来”;D项意为“如果巨浪袭击海岸的力量水平方向为75000000磅,那么它的垂直方向作用在海底的力量比水平方向作用力还要大”。根据最后一段内容,只有B项正确,因为潜艇是在700英尺以下水域航行。A项,C项与B项矛盾,可以排除,D项在短文中没有涉及。正是基于对这部分进行研读,考生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5. 整体阅读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文章作者通过整篇文章的构思、布局、对事物的论证、说明、叙述和描写等方法向读者传授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是存在于整篇文章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句之内。在阅读句、段、篇时都应从整体原则出发。这样才能既理解字面含义,又能洞察深层含义;既能看到上下文呼应的语言结构,又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潜在含义;既能了解文章的各局部的含义,又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对整篇文章达到较高层次的理解。   整体阅读有两个层次:   (1) 篇章的阅读。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应从五个方面驾驭整篇文章,遵循如下的模式:文章的标题;作者;基本内容;事实;文章的特点、争议和批评意见。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性和疏忽遗漏。阅读时,可把主要精力放在有用信息上,大大减少处理无用作息的时间,并使信息条理化,以便理解和吸收。   (2) 句、段的阅读。句子是一个整体,段也是一个整体。阅读句子时,如果不太长,要一口气读完。这样不仅读速快,而且有助于理解。当然,英语句子一般比较长,不能一口气读完。这时应以较大的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所谓意群是指句子中可以分开来看的各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意义。   把句子和段落看成整体并不意味着要把句中所有的词、段落中所有的句子都看得同等重要。一个句子中有些词是关键词,有些词只是结构信号,有些词只表示辅助信息。对前者应注意,对后两者可一扫而过。   二、答题方法   针对阅读理解的不同题型和测试点,答题可采用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 对应法   根据试题要求到文章中去寻找相应的答案。在寻找答案时要注意:   (1) 题目与文章段落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题目的顺序与文章段落的顺序是一致的)。通常第一题在文章开头的一、二段里找到的可能性大,而最后一题的答案在文章的最后或后半部分找到的可能性。但有时为了提高答题的难度,可能打乱题目与段落的这种对应关系。   (2) 注意题目中醒目的词语及符号,如大写的专有名词、年代、符号以及出现次数很少的词语等。题目中的这些词语和符号在文章中的相应部分也会出现,找到了它们也就找到了答案。   注意以上两点,既节省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准确性。   2. 分析法   通过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论得出正确答案。有些文章没有直接说明某个问题,但通过对文章有关此问题的细节的分析,可推出正确答案。   3. 归纳法   根据段落内容归纳段落中心思想,根据各段中心思想提炼主题。   4. 淘汰法   亦称排除法,即通过淘汰错误答案,以取得正确答案。   这里介绍的各种答题法都不是孤立的,可以综合运用,比如做一个较难的题,首先通过分析法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用淘汰法排除剩下的三个错误答案,这样就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完全准确可靠,保证了答题的准确性。
2023-09-05 04:15:371

语文阅读理解怎么答题

一、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3.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4.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6.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7.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8. 修辞方法及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9、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0、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1、记叙文中议论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2、记叙文中抒情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3、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1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2、从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2、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3、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4、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____特征     2.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3.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4.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     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     6.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寻找比较点)     7.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     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 5、引用说明有哪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6、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7、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三、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4、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5、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6、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7、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作用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8、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9、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10、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2023-09-05 04:15:501

阅读理解是什么?

阅读理解是指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扩展资料: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嘴唇没动,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阅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解性阅读
2023-09-05 04:16:241

阅读理解是什么意思

阅读理解是指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2023-09-05 04:16:402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有些学生在遇到语文阅读理解的考题时可能会觉得比较难,我认为其实掌握了相关答题技巧和方法之后并不难,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1、阅读全文,概括主旨,理解文中段落大意:   在做阅读理解时,首先要快速的通读一遍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旨,了解每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阅读理解解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概括出一段话中的一个意思,同时能找出文章中某段话与某段话的意思有没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找出所谓的中心意思。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找出中心语句,并且同时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抓住文章中心的主题,才是做阅读理解的关键。   2、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3、说明文答题知识点:   (1)给人知识说明文,介绍事物阐事理;   (2)基本要求抓特征,多用方法来表意;(特征:事物的特征;方法:说明方法)   (3)图表数字和举例,诠释分类下定义;(画图表、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   (4)还有比较和比方,阅读写作要注意;(作比较、打比方)   (5)说明顺序只三种,时间空间和逻辑;   (6)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洁平实求浅易;   (7)总分并列和递进,说明结构细分析。(总分:包括总分关系、总分总关系和分总关系)   以上就是我带来的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了解并掌握好本文介绍的相关技巧和方法,相信您以后就可以轻松应对语文阅读理解了!
2023-09-05 04:16:58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2023-09-05 04:17:115

语文阅读理解怎么做

首先仔细阅读文章,努力理解其主旨然后认真读题,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最后组织语言,尽量精炼而又准确
2023-09-05 04:17:366

什么叫做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指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扩展资料: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嘴唇没动,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阅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解性阅读
2023-09-05 04:18:001

阅读理解的方法

词汇量要大
2023-09-05 04:18:172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训练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1】   When Dean Arnold got his first job, he was miserable (痛苦的), Each time he went to work, he coughed and he couldnu2019t breathe. Working in a bakery(面包房) when you are allergic to (对u2026过敏) flour can be painful.   But Arnold stayed with the National Biscuit Company for ten years. He was a businessman and he helped them improve production. At last his health problems became too serious. He left and formed his own company.   With his wife and mother, he founded Arnold Bakery. They tried new recipes (配方). changing the kind and amount of flour used. This enabled Arnold to work there without too much pain. The bread, made with unbleached flour (标准粉), was baked in a brick oven (烘炉).   They began by baking two dozen loaves. The bread was sold door to door for fifteen cents a loaf. Winning customers to his unusual, old-fashioned bread took time. But Arnold, struggling against his allergy, built his bakery into one of the larg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1. A good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be .   A. A Sick Baker B. A Brick-oven Bread Baker   C. An Old-fashioned Baker D. How to Overcome Allergy   2. Dean left the National Biscuit Company because he .   A. suffered from allergy to flour B. didnu2019t like the job   C. wanted to make more money D. wanted to form his own company   3. During his stay in the National Biscuit Company, .   A. he founded Arnold Bakery   B. he tried a new method of baking   C. he helped the company improve their production   D. he became successful in his business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Arnoldu2019s bread was baked in a brick oven.   B. Arnoldu2019s bread was made with unbleached flour.   C. Arnoldu2019s bread was sold at a low price.   D. Arnoldu2019s bread was of poor quality.   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Arnold was .   A. determined B. brave C. unusual D. unhealthy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   When we see well, we do not think about our eyes very often. It is only when we cannot see perfectly that we realize how important our eyes are.   People who are near-sighted can only see things that are very close to their eyes, Everything else seems blurry(=unclear). Many people who do a lot of work, such as writing, reading and sewing become near—sighted. Then   People who are far-sighted suffer from just the opposite problem. They can see things that are far away, but they have difficulty in reading a book unless they hold it at armu2019s length. If they want to do much reading ,they must get glasses, too.   Other people do not see clearly because their eyes are not exactly the right shape. They have what is called astigmatism (散光). This, too, can be corrected by glasses. Some peopleu2019s eyes become cloudy because of cataracts (白内障). Long ago these people often became blind. Now,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operate on the cataracts and remove them.   Having two good eyes is important for judging distances. Each eye sees things from a slightly different angle (角度). To prove this to yourself, look at an object our of one eye; then look at the same object out of your other eye. You will find the objectu2019s relation to the background and other things around it has chang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different eye views helps us to judge how far away an object is. People who have only one eye cannot judge distance as people with two eyes.   1. We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our eyes .   A. only when we can see well   B. only when we cannot see perfectly   C. even if we can see well   D. only when we realize how important our eyes are   2. When things far away seem indistinct(模糊不清) , one is probably .   A. near-sighted B. far-sighted   C. astigmatic D. suffering from cataracts
2023-09-05 04:19:161

怎样理解语文阅读?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考中,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我觉得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第三、注意摘取原文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驱使 ;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 “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2023-09-05 04:19:251

怎样理解阅读

谢谢你你这个对我很有帮助
2023-09-05 04:19:363

阅读理解还可以叫什么

阅读理解还能叫阅读分析。阅读理解是指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
2023-09-05 04:19:461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单词是王道,然后找中心句
2023-09-05 04:19:596

怎样做好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

首先要背术语,然后再练习,并归纳
2023-09-05 04:20:253

什么是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意思就是说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总结出来。
2023-09-05 04:20:351

什么叫阅读题

阅读题是在阅读文章的问题就是阅读题
2023-09-05 04:20:573

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标准有哪些?

(一)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 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 是带着问题阅读, 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二)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三)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 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 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四)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答问题 所谓“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总之,笔者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于是无谓的失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于是选题确立为《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初探》.笔者主张,教育科研的选题应该来源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同样教育科研的成果也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实践.
2023-09-05 04:21:051

大学英语四级的阅读理解技巧

我是来同求的。。。楼下希望正解。。。
2023-09-05 04:21:1610

如何做阅读理解

做阅读理解题嘛,第一要看懂文章的大致内容。如果文章写得是什么咱都不知道怎么做题呢?对吧。第二是在思考问题之前,要明确问题问的是什么,我们要答哪一方面的内容。如果做题时想不到正确的合理的答案,咱可以根据题意在文章里去找或者在关于这个题目细读某个段落或几个段落,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题意和回答问题。在看文章内容之前,咱还可以先过一遍题目(咱就能边思考边看文章了,能提高做题速度提升自己的能力)【要做好阅读理解呢,那么在课堂上就必须好好听课,老师分析课文时提出的问题好比做阅读理解题,大胆的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做阅读理解题。更重要的是老师上课讲的答题方式(公式),出题方式和一些专业术语都要认真的学】
2023-09-05 04:21:453

语文阅读技巧回答问题

多回答百度疑惑网友的问题,对,自己有帮助。
2023-09-05 04:2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