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2023-09-15 17:53:14
共1条回复
可乐

我国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总结为: 1.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经营权的逐步取消。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拥有外贸经营权的国有外贸企业享受独有的配额和许可证优惠,这是其他所有制企业所不能享有的。当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依然享有这一优惠。然而,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市场经济一个最根本的特征是平等竞争,任何经济主体都不能享有垄断特权。这样,国有外贸企业配额和许可证垄断的逐步取消便势在必行。而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经营权的取消是其中重要条件之一。因为世贸组织要求其成员不应由于所有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否则就构成了歧视。这样,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所享有的配额和许可证优惠的逐步取消便在所难免,因而将面临着更大的外部竞争压力。 2.我国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使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当前我国外贸经营体制正在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进出口企业正在经历着从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允许有能力经营外贸业务的其他所有制企业开展这项业务。不仅如此,我国已允许国外企业在我国开展进出口业务。这样,我国国有外贸企业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其中还有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可以想见,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在新世纪将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和更大的竞争压力,其生存环境是越来越困难了。 3.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面临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挑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并无自己的产品生产基地,实行的是“买断制”和“收购制”的经营模式。然而,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其他所有制的外贸经营企业和工贸联营企业的不断涌现,国有外贸企业的货物来源便日益成为一个问题,国有外贸企业“买断制”和“收购制”的传统经营模式已出现了危机。可以断言,如果我国国有外贸企业不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未来能否生存都成为问题。 4.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普遍性的生产过剩,特别是工业制成品的过剩。世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过剩给意欲拓展国际市场的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经营无疑增加了难度。而且,在有限的世界工业品销售市场上,各国各地又都千方百计地进行争夺。这一争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开展而更加激烈。世界范围内的货币金融动荡尚未彻底消除,许多国家的币值仍然低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势必给国有外贸企业拓展出口市场造成更大的压力。我认为,这种局面迄今为止并未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尽管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已出现了反弹,但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因而,我国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挑战是巨大的。而当前我国国有外贸出口所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可总结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贸易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近两年来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又进一步调动了外贸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探讨。 1.外贸体制改革后,要强化宏观调控措施。1994年,国家对外贸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统一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平等竞争的新机制。实践证明,新机制的推行,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促使企业放开经营,到市场经济海洋中去求生存、求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外贸方面微观搞活的欲望很强烈,而宏观调控措施还不够有力,有待加强,特别是要在宏观指导下发展规模企业。现在外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难度不小,一是规模小,无固定货源基地;二是各自为政,抬价抢购,削价竞销;三是对外经营秩序有待规范。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宏观指导下发展规模经营,即按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或大小相当的企业组成外贸企业集团。联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以省专业公司为“龙头”和市、县公司组成“专业外贸集团公司”;或跨行业组成贸工、贸农、贸技、贸贸集团公司。集团成员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可以相互协作,增强实力、一致对外,共同发展,并为今后发展跨国公司,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更好条件。 2.外贸企业要改变过去的经营模式。 外贸体制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后的外贸体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外贸企业则要改变过去体制沿袭下来的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得发展。 当前省内外贸企业可分为三个层次或者三种类型:即省级专业外贸公司、市级专业外贸公司和县外贸公司。外贸体制改革后,省级专业外贸公司仍处在龙头地位,不同的是由原来的定向组织货源变成按价值规律组织货源。市级专业公司在经营中原来处于上下衔接的位置,外贸体制改革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目前,县外贸公司经营最为艰难,原来只为省、市级专业外贸公司提供货源,外贸体制改革后,要单独开展对外贸易,难以寻找客户。从以上问题看,外贸企业在新旧体制的过渡期,经营方式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一是将原来计划经济的经营方式转变到市场经济经营方式上来,即按价值规律办事,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二是将原来外贸公司一级依靠一级的经营路子,转变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平等竞争”方面上来,变被动为主动,变“坐商”为“行商”、积极主动地到市场上寻找信息、寻求客户、敢于和强手竞争。三是由过去一个市场转移到两个市场上来,即过去开展对外贸易,只在国内市场组织货源,现在既要利用国内市场又要到国际市场上去,通过考察,并参与举办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寻找外商。既要在国内市场组织货源,还要到国际市场上组织货源,开展对外贸易。 3.随着汇率、利率、税率改制,外贸企业要增强相适应的能力。 外汇汇率,国家原来实行的双轨制;外贸出口贷款,享受的是优惠贷款利率;税率,实行的是退税制,即国家拿钱退给出口企业。汇率、利率、税率“三率”对外贸企业的优惠和实施,都是为了鼓励外贸企业多出口、多创汇,属政府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这“三率”也必然要市场化。1994年,国家推出的金融、财税、计划、投资、外贸等各项改革,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对外贸企业来说,一定要顺应这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改革后的汇率,财税政策和规定指导外贸工作。要预测汇率变动,抓住有利贸易机会。改革后的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浮动的汇率,银行按当日汇价实行结汇,售汇制。实行这一新汇率制以来,外汇汇率基本是稳定的。当然,基本稳定,并不是没有变动。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很多诸如供求关系,各国币值的变化等。

相关推荐

两轨并一轨即推动什么利率

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即推动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逐渐统一。当前,我国仍存在利率“双轨制”: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而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自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推行了20多年。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尝试更是紧锣密鼓推进,早在2013年7月份和2015年10月份,央行就相继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利率管制基本放开。虽然利率管制早已于2015年在制度上全面放开,但截至目前存贷款利率依然未实现自由浮动。目前存贷款利率是在2013年成立的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下,以行业自律的形式,在其规定的上限之下浮动,银行并未实现实际的自行定价。因而,我国利率体系表现出明显的“双轨制”特征,即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政策利率和完全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利率并存。“双轨制”下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较大的差距,意味着银行系统下和非银市场的融资成本差异过大。而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缩小存贷款与货币市场利率差,使银行表内表外业务的利率趋同,从而将居民储蓄有效引导至资本市场,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得到缓解。这需要给予银行更多定价自主权,并出台打破资管产品刚性兑付等措施,使理财产品收益率回归到反映真实风险水平,让金融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将打破银行长久以来的利差保护,银行盈利能力分化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存贷利差开始稳步提高,较利率市场化之前的利差水平或有显著差异,这也有利于提升具竞争力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023-09-05 08:17:451

利率两轨是什么?

双轨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都是国家统一定价.利率的两条轨道是什么?让金投小编为你解答吧!关于利率,也有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两个轨道:1)官定利率: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央银行公布.目前,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为4.35%.2)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市场化,商业银行可以自由定价拆除.央行也参与货币市场的分拆,通过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流动性.现在一年的MLF利率是3.但中央母亲也不能任性.MLF拆除的资金利率(学名政策利率)高的话,银行可以选择不需要,从其他银行借.因此,与存款贷款基准率不同,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可视为市场化.
2023-09-05 08:17:531

利率双轨制如何盈利

利率双轨制是民间金融市场上的一种定价模式,旨在为银行客户和金融机构提供让它们最大程度地受益的金融服务。为了盈利,利率双轨制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和低收益银行客户之间的定价差异,从而实现利润空间。通过收取贷款客户较低的利率,以及发放给投资客户较高的利率,金融机构可以获得双轨制的利润。
2023-09-05 08:18:011

两轨并一轨是什么意思

目前,我国已经取消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但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双轨制”仍然并存。利率并轨的方向是存贷款利率向货币市场利率并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双轨制”弊端显现,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需要。首先,“双轨制”影响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效率,不利于建立健全以政策利率向其他利率传导的有效机制;其次,“双轨制”客观上使以国企为代表的软预算约束主体容易获得低成本贷款,间接造成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贵、融资难;再次,“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存款理财化,迫使银行负债短期化、同业化,影响资金稳定性并提高负债成本。因此,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利率“双轨”并“一轨”。
2023-09-05 08:18:091

政策利率是什么?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实行高利率政策还是低利率政策。(2)在利率的管理体制上实行利率管制还是自由利率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实行过高利率政策,也实行过低利率甚至无利率的政策。中国既要加强对利率管理,又要在实践中逐步放开利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利率政策可以概括为“双轨制”,既加强对利率的有计划管理,又逐步放开利率,发挥资金市场的调节作用。
2023-09-05 08:18:161

50万存死期5年利息是多少

我国现行的利率制度是存贷款基准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双轨制,银行的存款利率一般会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上进行上浮。定期存款的利率是指银行支付给存款人定期存款额的报酬率。一般,商业银行和地方性的银行的利率会高一些。以招商银行为例,2019年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是2.75%,50万元存满5年后可得利息是68750元。
2023-09-05 08:18:261

mlf和lpr的关系

MLF和LPR的关系为MLF调控LPR的变动。MLF指的是中期借贷便利,即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LPR指的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借贷便利工具的利率直接作为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其利率的高低直接调控社会融资成本。我国利率双轨制下,贷款利率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影响较大。由于官定贷款基准利率的存在、中小银行定价能力不强,银行贷款并不以市场利率为“锚”定价,造成货币市场利率传导至贷款利率不通畅,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较高。运用MLF可以直接调控中长期的利率。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不仅面临来自资本流动变化、财政支出变化及资本市场IPO等多方面的扰动,同时也承担着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务。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适度,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央银行需要根据流动性需求的期限、主体和用途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具组合,以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期借贷便利
2023-09-05 08:18:351

贷款基准利率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

从2020年3月1日开始,原则上不晚于2020年8月31日前结束。1、 此次浮动利率贷款定价机制的转换基本上宣告了基准利率退出历史舞台。此前我国一直施行的是央行基准利率体系和市场利率体系并存的利率双轨制。央行的基准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占银行资产负债表大头的存贷款利率,而市场利率更多地反映了市场上对流动性需求程度。利率双轨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利率在金融体系里传递的效率,扭曲了资本在经济中的配置。2、 随着多数贷款的定价机制转向市场利率体系的LPR+MLF,基准利率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应该是近在眼前的事了。3、 短期对于上市银行的影响微乎其微,这里的短期指的是到2020年底之前。因为,利率转换机制基本上是参考现有利率和LPR制定出固定的加点。这个加点在合同期内不变,真实利率只有在下一个重订价周期才能体现。所以,短期内对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影响有限。4、 但是,如果把观察周期拉长到1-3年的中期看,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部分上市银行存在一定的风险。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未来贷款的定价锚定了市场利率体系LPR+MLF,但是存款依然是锚定基准利率的。特别是对于最近两年用高息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揽储的银行,后面一旦LPR下行,这些长期定期存款将面临很尴尬的境地。拓展资料:1、 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完成后,银行的资产价格全面转向市场定价,而负债中只有同业负债和央行拆借是市场定价。而占负债很大比例的存款定价没有盯住市场定价体系。2、 这会大大提高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银行势必要通过LPR利率掉期等衍生品对冲利率风险,但是LPR掉期,这种新鲜事物银行势必有一个从试水到大面积铺开的过程。在试水的前期,银行对于LPR利率变化的风险对冲肯定是不能完全覆盖风险的。3、 这时候如何管控利率风险就要看哪家银行对于市场利率的反应更敏感了。
2023-09-05 08:19:161

存款利率放开会怎样

存款利率放开后我们大家应该选择存款利率高银行存钱。存款利率放开的影响:1.存款利率全面放开后会给银行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不仅存款利率上限即将放开,而且存款保险制度也快要出台,这些都意味着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差作为高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2.从多个国家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后果看,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甚至出现一些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而小银行因资本实力不雄厚,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3.中国银行业长期在存款利率管制下的幸福生活将面临存款利率波动性迅速增大的新挑战。如何把握利率变动的市场规律,化解因存款利率市场化引发银行存贷差收入可能减少的新风险,将是未来银行转轨利率市场化面临的艰巨挑战。
2023-09-05 08:19:352

存钱是一万一万得存还是一块存合适

理论上来说,在银行直接存一万元和两次各存五千元没有区别,因为收益基本是一样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你的两个有5000元的银行是同一个或者不同的有10000元的银行,但是银行的利率是一样的。因为存款利率不同,最后的利息也会不一样。举例:目前央行发布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大部分银行执行的是基准上浮30%,即1.95%;同时,目前央行发布的利率是0.35%,大部分银行直接执行。1、一年一万元。1万元一年利息:1万* 1.95%=195元。1万元一年的利息:1万* 0.35%=35元2.两个一年5000。两个五千定期一年的利息:5000 * 1.95% 5000 * 1.95%=97.5 97.5=195元。两个五千活期一年期利息:5000 * 0.35% 5000 * 0.35%=17.5 17.5=35元。如上计算所示,在同一家银行,直接存1万元或者两笔5000元的存款,收益是一样的(如果金额大,会有差别,比如20多万,20万是大额存单的门槛。正常情况下,在任何一家银行,同期限大额存单的利率都会高于普通定期存款。这时,直接存入的20万元将被分成两个10元。在同一家银行,直接存10000元和分成两个5000元没有区别,但是在不同的银行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从2012年开始,我国逐步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双轨制,不同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在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目前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报价折算成LPR基点,实际上和原来是一样的。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到202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已超过4000家,不同类型银行的存款需求不一致,因此会出现基点上浮或增值的差异,有时会导致不同银行利率不一致。这时候你直接在某家银行存一万块钱,一年后的利息肯定和两家银行不同的五千块不一样。相同利率下,存两个5000元比直接存10000元好。这是因为银行分行的数量有限。什么是分支?部分撤回是指部分撤回。在您的定期存款到期之前,您暂时需要一些资金周转。只能提取所需金额,其余继续存入。举个例子:2021年9月4日,你在银行存了一笔10000元,三个月后,你临时需要3000元。此时可以向银行柜台申请分支支付,提前支取的3000元按活期利率结息;剩下的7000元继续按原定期利率存。但是一个存款银行允许的取款次数一般只有一次,那么假设半年后你需要再用2000元,那么剩下的7000元只能取出来变成活期,不能再支取2000元。所以考虑到分店数量的限制,选择两个5000元会更好,因为你会多一个机会。毕竟谁也无法预测他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笔资金。其实一万块的本金太少了。按照目前市场上的优惠银行利率,一年的收益基本在200元左右,无论怎么看都一样,影响不大;但如果金额大,对利息的影响就大了。这时候可以借鉴上面的分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相关问答:1万元定期一年利息多少一年定期利率为1.75%,所以1万存一年的利息为:10000*1.75%=175元。利息计算公式作为银行存款利息、贷款利息等等计算的一种基本计算方式,无论在银行的日常结账环节还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且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储蓄存款利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拓展资料: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千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0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0.15‰,即每千元存款每日利息1角5分,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此外还需要了解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3、除活期储蓄年度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种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了解了利息的计算方式后,看看你选择的是哪个银行,再看看你选择的银行给出的利息,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利息了。
2023-09-05 08:20:351

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吗

二者是不一样的,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是:前者属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而后者则是具备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比如说,大家都可以去中国银行办理存款和贷款等业务,也可以持有中国银行的信用卡进行消费。但作为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不开展以上业务。作为我国政府直接控制的央行,央行的主要职能在于发行人民币。此外,由于我国至今为止实施利率双轨制,央行通过制定基准利率来指导各大商业银行的市场利率。
2023-09-05 08:20:421

海通证券姜超: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利率并轨的难点何在?

  摘要   利率并轨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首先,利率并轨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的一步。 我国的利率双轨制主要是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两轨并行,而利率并轨的目的就是加强二者的联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其次, 利率并轨可以让信贷利率下行向货币利率收敛,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作用 。此外,由于贷款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相对存款端也更为温和,因此利率并轨要先从贷款端利率入手。    利率并轨的难点何在?    理想的利率传导链条: 央行制定政策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跟随变动。银行在负债端权衡同业负债和存款利率进行负债管理,政策利率传导到银行负债利率,而银行再基于FTP定价原则决定贷款利率。由此,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利率,进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存款利率,最后传导到贷款利率。    利率传导的两大阻滞点。 1)政策 利率传导至银行负债端 。 由于我国居民储蓄习惯以及监管指标等原因,导致存款利率无法跟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政策利率无法传导到银行负债端。 2)存款利率传导至贷款利率。 目前一些银行内部定价机制不完备,贷款FTP定价主要基于贷款基准利率,金融市场业务FTP定价基于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此外,风险定价能力不足、考核机制不合理、信贷投放监管指标等都会影响到银行内部的利率传导。    利率并轨该如何推进?    短期任务是 完善LPR的报价机制 。 LPR报价机制有美国模式(政策利率加点)和日本模式(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加点)两种。其中美国模式的优势是可以通过调节政策利率使货币利率和信贷利率同步变动,直接达到并轨效果。但劣势是会压缩银行的净息差,对银行体系的冲击较大。而日本模式有助于银行锁定净息差,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弊端在于利率传导是间接的,负债端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传导的效果不佳。    后续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 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存贷款利率与货币利率的完全挂钩,因此后续仍有以下工作需要完成: 1)构建利率 走廊, 完善 利率调控体系 。 核心是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型转向价格型,主动投放转向被动投放,利用利率走廊降低货币利率的波动,培育出有效的基准利率指标。 2)疏通货币 利率到信贷利率的传导渠道 。 一是疏通货币利率到银行负债端利率的传导,核心是放松对存贷款的各种考核约束,提高银行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的自由度。二是疏通银行负债端利率到资产端利率的传导,核心是加强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管理,完善FTP定价机制等。 3) 推进存款利率 的 市场化 , 分规模(从大额到小额)、分期限(从长期到短期)、分类别(从大额存单,到定期存款,再到活期存款)的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跃。    对大类资产有何影响?    债市方面,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货币增速降低,通胀和融资需求回落,未来或将长期进入低利率时代。其次,由于利率下行可以减轻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因此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或将伴随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同样利好债市利率的下行。    股市方面, 参考海外经验,利率市场过程化中金融机构逐渐掌握信用扩张的自主权,竞争加剧和风险偏好会刺激风险资产上涨,股市会迎来牛市行情。但也由于金融机构的扩张过于激进,可能会催生出资本市场的泡沫,最终引发危机。因此利率市场化仍要循序渐进,相关的金融监管也要同步跟进。   本篇专题我们将探讨,为何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推进“利率并轨”?利率并轨的难点如何?未来利率并轨可能是怎样的路径?以及,利率并轨对大类资产有何影响?   1。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贯穿2019年的政府工作任务。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6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实体经济的 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 无风险利率 + 风险溢价 - 通货膨胀率。   降低实际利率可以通过降低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来达到。目前货币政策已经足够宽松,无风险利率也降至新低,未来降低企业融资利率的重担将落到降低风险溢价上,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供给侧改革是重中之重, 利率并轨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主要标志。   1.1 利率并轨纲领性文件梳理    2018 年4月易纲在博鳌论坛上首次提出 : “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 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 目前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2018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两轨合一轨。一是提高中央银行市场化利率调控能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完善利率走廊机制,提高央行对市场利率的调控和传导效率 。二是不断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进一步扩宽自律机制成员范围。三是加快推动大额存单发展。四是促进同业存单市场规范发展。    2019 年1月31日央行答记者问,货政司司长孙国峰指出:当前在利率传导的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对贷款利率的传导有所阻滞,利率传导不畅也对银行信贷需求形成约束。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将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的“两轨”合并为“一轨” … 利率并轨的关键在于发挥央行政策利率的传导机制,不论是市场利率还是存贷款利率,都要与政策利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未来央行政策利率要发挥更多的作用。 …可以进一步发挥LPR的市场参考作用。当然,这一利率指标可以进一步优化,将LPR与政策利率进一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好的参考指标。   2019年5月17日,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辟专栏《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 所谓“利率两轨”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化无风险利率并存 。一方面,存贷款基准利率仍是我国存贷款市场利率定价的锚。其中,贷款基准利率一直作为金融机构内部测算贷款利率时的参考基准和对外报价、签订合同时的计价标尺。另一方面,我国市场化无风险利率发展良好。目前市场上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指标性利率,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参考作用日益增强。稳妥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重点是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化贷款定价机制。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日本、印度等经济体都曾建立起类似贷款基础利率(LPR)的报价机制,作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在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 。”央行二季度例会指出“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2 利率并轨的两大目标   从我们梳理利率并轨纲领性文件来看,可以发行利率并轨的政策目的主要有两点:   首先,利率并轨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的一步,从2019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深化阶段,利率并轨改革将加速。我国的利率双轨制主要是指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两轨并行, 利率并轨 主要是解决货币 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之间 联动不畅的问题 , 也就是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而这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其次, 利率并轨的短期目标是让信贷利率下行向货币利率收敛,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作用, 这也是为何贷款端的利率并轨首当其冲的原因。不过贷款端先进行利率并轨不仅是出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考虑,也是因为贷款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相对温和。参考海外经验,存款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更大,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危机,因此需要更长时间的缓冲和铺垫。   2。 利率并轨的难点何在?    商业银行在利率并轨中是主要的实施机构, 一方面通过自身资产负债的平衡连接了存贷款利率,另一方面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传导了央行的货币政策至金融市场。负债端是同业负债和居民企业存款,资产端是债券和贷款。其中,债券和贷款,与存款有信用自然派生的内生特点,受准备金率和其他约束条件制约。从商业银行视角去研究利率并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成为可行途径。   2.1 理想的利率传导链条   利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一、政策利率(正逆回购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利率、MLF、TMLF等利率);二、货币市场利率(DR007、R007、SHIBOR);三、存贷款基准利率;四、信贷市场利率。    理想的利率传导链条: 央行制定政策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跟随变动,形成完整的利率图谱,银行在负债端权衡同业负债和居民存款利率进行负债管理,政策利率从而传导到银行负债利率,而银行根据FTP定价原则,再结合其他费用和成本,决定贷款利率。在这一传导链条之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利率,进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存款利率,最后传导到贷款利率。   2.2 利率传导阻滞点及原因    第一阻滞点:政策 利率传导至银行负债端 。 实际传导过程中政策利率传导到货币市场利率通常较为顺畅,而货币市场利率传导到存款利率不通畅。同业负债和存款作为商业银行负债端本应存满足无套利均衡关系,但是现实由于我国居民储蓄习惯(存款刚兑预期强烈)以及监管指标(同业负债占比,流动性指标)等原因,导致存款利率比较刚性,无法跟随同业负债波动。由于银行负债端一般存款占比在70%以上,同业占比较低,这样即便政策利率如何变动,银行负债成本变动幅度也不大,政策利率无法传导到银行负债端。    第二阻滞点:存款利率传导至贷款利率。 贷款合理定价的关键在于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目前一些银行定价机制分割,贷款FTP定价主要基于贷款基准利率,金融市场业务FTP定价基于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此外,窗口指导利率存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定价能力不足;员工业绩考核机制不合理;信贷投放监管指标等都影响到银行内部的利率传导。   3。 利率并轨该如何推进?   3.1 短期任务是完善LPR的报价机制   贷款端利率并轨的核心是完善LPR的报价机制。我国的LPR自13年推出以来,其利率走势始终与贷款基准利率一致,且16年之后就基本不再变化,有效性相对较差。利率并轨的前提是对LPR的报价机制进行完善,使其能够跟随货币市场的利率联动,再将其作为贷款的基准利率,实现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并轨。    参考 海外经验, LPR 报价机制一般有两种,可概括为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 1)所谓美国模式就是政策利率加点的报价方式,目前美国LPR的报价基本固定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300BP”的形式,因此LPR与政策利率完全挂钩。2)日本模式则是银行综合成本加点的报价方式,目前日本短期LPR的报价是各大商业银行根据本行综合资金成本(流动性存款、定期存款、可转让存款、同业拆借存款四类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和管理费用(1%),来自主报价LPR。由于日本银行负债端已经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货币利率通过影响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影响资产端的贷款利率,完成货币利率和信贷利率的并轨。   对于我国来说,选择美国模式还是日本模式都各有其利弊。其中美国模式的优势是可以通过调节政策利率指标使货币利率和信贷利率同步变动,直接达到利率并轨的效果。但这不可避免的会压缩银行的净息差,对银行体系的冲击较大。并且由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以数量型为主,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政策利率指标,因此选择美国模式的前提是要先转变货币政策操作思路(转向价格型调控),完善利率走廊和利率调节机制,培育出有效的政策利率指标。    相对而言,日本模式(银行综合成本加点)有助于银行锁定净息差,对银行体系的冲击相对较小; 且无需政策利率指标,可以为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和利率调节机制的改进预留充足的时间。但日本模式的弊端在于利率传导是间接的,即货币利率的变动带来银行负债端成本的变动,再影响信贷利率的变化。我国银行负债端目前仅实现了部分市场化,其中同业存单、货币市场融资的成本是市场化浮动的,但存款利率未完全放开,且银行表内还受到同业负债占比等指标的约束,利率传导的效果一般。因此,如果选择日本模式,则之后就需要着手推进存款短的利率市场化,打通“货币利率——银行负债成本”和“负债成本——资产利率”两条利率传导的路径。   3.2 后续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实际上,参考美国和日本的经验,LPR作为贷款基准利率指标,更多应用于中小企业或零售贷款业务,在银行信贷中整体的占比并不高。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利率,更多是直接挂钩市场利率,如Libor、国债利率等。原因在于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中,直接融资(债券)和间接融资(贷款)是完全竞争的,大中型企业可以较为便利的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导致贷款利率需要与市场利率充分联动。   因此LPR作为贷款基准利率,更多起到利率市场化中的过渡作用,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存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完全接轨,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后续仍要完成的工作有以下三点:    1)构建利率 走廊, 完善 利率调控体系。   我国货币政策仍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导致短端货币利率波动较大,难以承担基准利率的角色,因此首要的任务就是向价格型调控转变,这也是构建利率走廊的基础。我国利率走廊名义的上限是SLF利率,下限是超额准备金利率,但实际上目前的利率走廊并未发挥实际作用。原因有两点:一是利率走廊上下限的利差过大,目前接近300BP,失去了利率调控的效果。二是目前货币政策调控仍以主动性投放为主,未来需要向被动投放模式转变。   未来的改进方向有以下几点: 首先 减少 主动的 公开市场操作规模 ,初期以降 准 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 提高超额准备金规模,从而加强超额准备金利率的调控作用。 其次 是扩大SLF 操作 规模和 覆盖的机构范围 ,适度放宽抵押品要求, 从而加强SLF利率的调控作用。 最后是缩窄并固定 利率走廊 上下限的利差, 使 基准利率( 如 DR007) 在 利率走廊 内 波动。 当流动性宽松,市场利率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时,银行倾向于将超额准备金存放在央行,市场流动性被动收紧,利率回升。反之,当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高于SLF利率时,金融机构可以从央行手中获得SLF,市场流动性放松,利率下降。   完善利率走廊体系可以降低央行主动操作的频率,锁定货币利率的波动区间,达到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效果。实际上正是由于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指标(如DR007)的波动过大,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将其作为信贷等资产的定价工具,减弱了货币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效率。完善利率走廊体系有助于培育出像Libor、联邦基金利率一样的基准利率指标,使货币市场和信贷、债券等各项利率指标能真正并轨,便于利率市场化的后续推进。    2)疏通货币 利率到信贷利率的传导渠道 。   这里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疏通货币利率到银行负债 端 利率的传导 , 核心是放松对 存贷款 的各种考核约束,提高银行调整 资产和 负债结构的自由度 。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存在“两部门决策”的弊端,资产负债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处于割裂状态,加上贷存比、同业负债占比等一系列的指标约束,导致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无法在银行体内形成统一,利率的定价机制存在扭曲。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18年出台了资管新规,打破了表外理财等资管产品的刚兑,降低了表内存款的竞争压力,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疏通利率传导的效果。未来还需要逐步放松银行表内的监管指标,尤其是降低存款在银行内部考核中的重要性,推进负债端利率的市场化。    二是 疏通银行负债 端利率 到资产端利率的传导,核心是 加强 银行内部 的 资产负债管理, 完善 FTP定价机制 等。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FTP定价往往会偏离实际的资金成本,导致从存款端到贷款端定价机制的扭曲。再加上我国利率双规制的影响,导致FTP定价曲线也存在二元化特点。因此,银行内部的 FTP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打通银行内部资金利率的传导途径。此外,FTP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加强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均会跟随货币利率波动,导致其面对的利率风险上升。除银行内部FTP机制外,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利率衍生品市场,为银行管理利率风险提供有效的对冲工具。    3) 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约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就是存款端利率的市场化,虽然我们名义上取消了存款利率浮动的限制,但实际上行业内部仍有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约束,存款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不过参考发达的经验,存款端市场化对于银行体系的冲击较大,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会加剧银行的存款竞争,抬高负债成本;而为了维持利润,银行资产端就会加大对高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激进的扩张可能会引发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因此存款利率的市场化需要逐步推进,分类放开。   例如美国利率市场化中,负债端的市场化经历了16年左右,1970年开始先推行短期定期存款市场化;到1973年取消大额存单和5年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再到1982-1983年逐步放开短期存款的利率上限;最后1986年完全放开所有存款的利率限制。日本银行负债端的市场化也前后经历了15年左右的时间,从1979年开始放开同业存单利率,1985年放开大额存款利率,最后到1994年全面放开活期存款利率。   我国则是从04年开始放开存款利率的下限,之后在12-15年逐渐放开上限约束,理论上已经完成了市场化改革。但实际上存款利率的上限依然受到隐性约束,未来我们仍需要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可以分规模(从大额到小额)、分期限(从长期到短期)、分类别(从大额存单,到定期存款,再到活期存款)的逐步放开存款端利率的上限约束,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跃。   4。 对大类资产有何影响?    1 )对债市,利率或将长期下降 。 首先,贷款端的利率并轨对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对温和,主要是贷款端利率浮动已经完全放开,定价也较为市场化,利率并轨的目的只是解决贷款基准利率与货币利率脱钩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宏观背景下,利率并轨更多是要引导贷款利率向下与货币利率接轨,达到降息的作用,因此可以理解为对债市的利好。而在此过程中或将出现广谱利率的下行,对中高等级信用债的利好最大。   进一步的,参考海外经验可以发现,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美国和日本实际利率的走势都是先升后降。 主要是在存款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会带来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从而推动资金利率的短期上行。但利率市场化完成后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实际利率会逐渐向经济增速收敛,因此呈现先升后降的走势。而名义利率方面,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是先升后降,日本则是先平后降,走势并不相同,这与两国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有密切关系。   而我们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债市利率的长期下行,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从宏观基本面来看,我国或将进入低利率时代。 我国目前经济结构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阶段,加上去杠杆的影响,货币增速中枢降低,导致通胀预期下降、融资需求回落,这意味着未来我国或将长期进入低利率时代。    其次从货币政策来看,利率下行可以减轻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 美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发生了储贷危机,引发银行业的倒闭潮。除了利率市场化本身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当时处于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基准利率的上升带动银行负债端成本大幅抬升。而资产端贷款利率的调整相对滞后,导致净息差大幅压缩。之后银行为了维持盈利,将资金大量投向地产、能源等高风险和高收益行业中,最终引发危机。   相比之下,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伴随着名义利率先平后降,银行负债端成本上升的压力较小,净息差的下行非常缓慢。渐进式的改革加上宽松的货币环境,使得日本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冲击相对温和。因此对我国来说,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或将伴随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以减轻对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    2) 对股市 ,风险偏好提升利好股市上涨 。 参考海外经验,利率市场化初期股市的表现相对一般,但随着金融机构掌握信用扩张的自主权,竞争加剧和风险偏好会刺激风险资产上涨,股市表现会较好,美日韩等在利率市场化中后期均迎来股票市场的牛市行情。但也由于金融机构的扩张过于激进,可能会催生出资本市场的泡沫,最终引发危机(日本和韩国是典型案例)。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仍要循序渐进,金融监管也要同步跟进,以保障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2023-09-05 08:20:511

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否正确

不正确。根据查询中国政府官网显示,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本质是“融资难”而不是“融资贵”,解决融资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利率双轨制并轨,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比例。
2023-09-05 08:20:591

特色存款属于存款吗

特色存款是约定存期、整笔存入、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并非理财、基金、保险或其它产品,比如,投资者存入建行10万元,存入期限3年。用户办理该业务,需要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去相应银行的任意网点签约即可。特色存款提前支取部分的金额按实际已存入天数向下靠档计息,执行标准为:不足7天的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结期利率计息;满7天、不足3个月的提前支取按支取日7天通知存款挂牌利率计息;满3个月、不足6个月的提前支取按不超过存入日3个月人行整存整取基准利率上浮30%执行;以此类办理,提前支取时,若剩余金额低于特色存款起存金额,则需办理全部提前支取;若剩余金额高于起存金额,则到期后按第一条优惠利率计息。若客户选择自动转存,人民币特色存款期满后产品自动转存执行转存日相应期限挂牌利率。扩展资料:特色存款相对于普通存款而言,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需要和客户结构特点而推出,一种特定起存金额、利率、期限、计息规则以及附加条件得存款产品。从实践看,它是介于普通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之间的一种存款方式。特色存款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针对中小客户。大家知道,目前比较火的是大额存单,但按照央行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起存金额至少20万,更高利率或按月付息型的还有起存30万、50万、100万乃至200万,这实际上是银行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而设定的存款产品,但这类客户很多流向了大中型银行。在城商行、农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银行中,这类客户是比较少的。为稳定散小化客户群体,也为了吸收长期更加稳定资金,这成了信用社推出特色存款的背景。当然,起存金额不能太大,否则会将众多中小客户拒之门外,于是设定了1万、3万或5万不等的起存金额。在利率双轨制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特色存款的利率和期限。自2015年开始,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设置,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实行自主定价。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将1年期,5万起存的特色存款利率定价为3%,不仅完全有可能,在政策上也是合规合法的。特色存款光鲜的背后,也是有附加条件限制的,需要理性看待。从性价比来看,比如5万起存的特色存款年利率3%,着实非常划算了,要知道1年期基准利率才1.5%,可是翻了一倍!银行就这么耿直?显然不是,它必然带有附加条件。比如不能提前支取,或不能部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不能自动转存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假如中途有事急需用钱,不能支取,肯定是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支持自动转存,因为这种特色存款都是银行搞的阶段性存款活动。比如,某个时点冲存款规模,突击提高利率,达到目的后,这类产品就会下架,如此高资金成本的产品不可能长期存在。
2023-09-05 08:21:111

有没有高手能把LPR、公开市场操作和基准利率的关系讲下?

这意味着,庞大的存量房贷,将首次完成“锚”的切换,切换方式的选择权,交由个人。
2023-09-05 08:21:234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各大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差别那么大?

因为银行也是需要拉拢客户的,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地方,银行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存钱,利率就比较高。
2023-09-05 08:22:074

未来中国的存款利率会增加吗?

我觉得存款利率不好说,现在都是降息刺激消费,所以真正存款吃利息的人不多,更多人用来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证券。
2023-09-05 08:23:075

什么是LPR

商业房贷利率可以二选一,那么LPR利率和固定利率哪个合算? 2019年12月28号央行发布了一则公告,以后的贷款利率都要基于LPR利率,以前已经签订了个人房屋贷款的要在2020年3月到8月之间转换成LPR利率或者是固定利率;有人说LPR利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国家为什么要推行这种利率呢? 我们到底应该转换成LPR还是固定利率对于房贷更合算呢?首先回顾一下我们以前的贷款利率的方式: 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贷款基准利率”,我们知道商业银行它有一定的资金,它可以把资金贷款给个人和企业,比如说买房或者企业要买设备,他就可以向银行贷款,那么个人和企业他需要把本金和利息都还给银行,这就完成了一个贷款的过程; 那么贷款利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这个贷款利率有这样一个公式,它等于首先有一个叫做基准利率的东西,基准利率是央行规定的一个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之上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企业的资质情况,个人的抵押情况加一个浮动,所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1加上一个浮动的百分比,基准利率是由央行决定的,央行说我们的贷款基准利率上浮50个基点,那就是加了0.5%,如果说下调50个基点,那就是下降0.5%的意思,所以这个基准利率是可以由央行直接政策决定的,那么这个浮动由谁决定呢? 这个浮动的决定因素就比较多了,首先是央行,那央行可以规定在某些贷款的情况下它就可以上浮,某些贷款的情况下可以下浮,再比如说国家的政策,那现在我们的政策是调控房地产“房住不炒”,所以对于房屋贷款的这个浮动一般都是上浮的,再比如说就是银行,银行说我要挣钱哪,所以我需要上浮,但上浮太多,个人和企业贷不起了; 还有就是个人,个人怎么决定这个浮动呢? 也可以的,因为你的抵押物多,资质好,银行就可以给你稍微下调一点这个浮动,说你这个什么抵押都没有,那银行肯定要上调这个浮动,因为它需要对抗风险,这是一种风险补偿,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人他买房子做房贷,房贷一般期限都比较长,5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现在是4.9%,这个在2015年调了一次之后再也没有调过,一直都是4.9%的利息,那在这个基础上他的年利率到底是多少呢?如果这个人他是买首套房比如说深圳,他的住房利率是上调5%,那这样一来,你的年利率就是4.9%再乘以(1+5%),这个数就是5.145%;如果你是二套房上浮的就更多了,深圳二套房贷上浮10%,那你的年利率就是4.9%再乘以(1+10%),就是5.39%;所以我们以前的贷款利率就是这样算出来的,假如有一天央行说我们要下调基准利率,那我们的利率就跟着下调,如果央行说要上浮基准利率,那我们就跟着上浮; 那为什么要调整政策呢?是因为现行的这种方式它存在利率的双轨制,就是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它是不一样的,市场利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市场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就决定了利率,如果市场非常需要资金,那自然而然利率就会升高,市场资金如果比较充裕,那利率就会下降,市场利率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知道央行它可以向商业银行做投放资金,也不能印了钱就随便投,它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比如说一个主要的方式叫MLF中期借贷便利,也有人管他叫“麻辣粉”,通过MLF央行把资金投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需要把自己的一些抵押物抵押给央行,然后在一段时间后把本金和利息都还给央行,这种情况下MLF这个钱也不是白给的,你需要付利息,所以说这个商行还得把利息加上本金再还给央行,于是就存在一个MLF的利率,这个利率是央行决定的,央行可以说我现在想要市场上钱多一些,于是它可以增加MLF的数额,同时降低MLF的利率,这样一来商行就更愿意从央行里借钱,借了钱再投放给市场,这市场上的钱就多了,那如果央行说我不想让钱多了怎么办,就可以缩小MLF的数额,同时提高它的利率,那商行就不愿意借了,不愿意借了市场上钱就少了,有人说央行随便一拍脑袋,说MLF的这个利率100%行不行,不行,因为商行可以选择不借,你如果利率那么高,那我就不管你借了,管别的商行去借不是一样吗,所以说这是一种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和那种政策手段是不一样的,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市场利率;还有一种我们就称之为政策利率,央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不用管市场情况,这个政策利率主要就是指基准利率,比如说工商银行它要把这个钱发给个人或者企业,这个时候它必须定一个利率,定个什么利率呢?央行说你必须锚定我这个基准利率,它就会用基准利率加一定的浮动来把钱贷给个人和企业,所以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比如央行说我现在想要钱多一点,我就增加MLF投放,我就让这个利率低一点,这样不就到商行了吗,但是它如果不调整这个基准利率的话商行想贷给个人和企业这个利率还是很高,个人和企业就不从商行贷款,这个钱还是没有办法进到实体经济,商行拿了这个钱带不出去怎么办?所以它们想方设法要把这个钱送出去,于是就想办法,比如房地产企业多给你一点行不行?大型国企多给你一点行不行,但是个人和小企业一般就很难从这里边拿到钱了,所以我们说那可以同时调整MLF和基准利率,那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样的话就涉及到又是用政策的手段来影响市场了,于是我们说现在我们要建设市场经济,我们应该向市场靠拢,那怎么办,我们就应该取消政策利率,也就是说把基准利率我不要了,不要了之后参考什么样的标准来给个人和企业发放贷款呢?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LPR利率 所以为了解决双轨制的问题,国家就提出了现在所谓的LPR利率,它叫做“贷款基础利率”它与贷款基准利率差了一个字,但是含义有很大区别 LPR利率它就是等于MLF中期借贷便利加上一个加点,MLF是由央行决定的利率,加点是由商业银行决定的,商业银行要盈利和风险补偿所以要加点,商业银行把钱借给个人或企业时再加LPR加点,比如说这个企业特别优质,就可以LPR利率不加点贷给这个企业,或者企业不够优质,或者个人没有抵押,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多加一点风险补偿金,LPR是由多种类型的18家商业银行的平均利率决定的(去掉一个最高,去掉一个最低),通过这样一种改革央行可以取消基准利率,不再考虑它了; 房贷利率等于LPR+加点 举例:首套房目前的4.8%(LPR)+0%(政策)+0.25%(商行)=5.05%, 二套房的4.8%(LPR)+0.1%(政策)+0.25(商行)=5.15%; 转换成市场化就是跟着市场的LPR走,而政策和商行的利率是固定下来的; 大方向来看利率利率是往下走的,所以选择LPR是合算的。
2023-09-05 08:25:171

一些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高达5%,这是真的吗?

最近一些储户反映,部分地方银行5年期存款达到5%以上,他们有些不习惯,因为前两年三年期的存款利率最多也只有3.5%左右,现在银行突然冒出个5%的存款利率,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高。大家都在询问,这些银行是否又想挂羊头卖狗肉,来欺骗客户呢?实际上,银行存款与银行理财产品,若是同样开出5%的收益率,银行存款是一定要到期还本付息的,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预期收益率,就是到时候给不给你这个预期利率,还要看实际这款理财产品能否取得这么高的收益率。所以,一些银行给储户开出的5%的存款利率是真实的。各地网友也反映,他们那边的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也高于5%。比如,贵州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这个利率水平达到了5.7%;山东某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45%;四川天府银行一款存款产品,这款产品属于定期储蓄产品,五年期利率达到了5.35%。当然,这些数据真实还有待于考证。可能有些储户会觉得奇怪,过去银行一直给储户的利息都是不高的,现在看到银行能给5%以上的利率,都是怀疑是银行设置了什么陷阱吧?而我们认为,银行存款利率之所以开得这么高,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一些地方和民营银行成立时间比较晚,手中的储户资源有限,而大型国有银行成立时间早,存款结构不仅有居民存款,还有政府财政存款、企业存款等。地方银行要想与国有大银行竞争居民存款,只有将存款客户的利率上浮,这样才能吸引储户的资金流入,这样可以满足地方和民营银行对存款的需求。再者,一些能开出5%利率的银行,不是地方银行,就是民营银行。他们既不需要像大银行一样受到支行和总行对利率的影响,也都不是银行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的成员。也就是说,这些中小银行自主经营权比较大,而且存款上浮也不受限制影响。当然,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成本来决定利率高低。最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主要是“先长期,再短期;先大额,后小额”逐步放开。过去,我国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实行的是双轨制,虽然说存款利率上下浮都没限制,但存款利率上浮却有很大限制的,因为央行要保证银行业要有一定的“存贷差”。而在近期,央行行长表示要逐渐放开存款利率的限制,所以目前有一些小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开始逐渐放开,能够上浮很高的利率。一些地方银行的存款利率高达5%,很多储户询问是不是陷阱?实际上只要是银行存款类的产品,银行开出5%的利率不会有假的。一些网友也查过,的确有些民营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利率开得比较高。这与其需要揽储竞争有关,也与其有自主上浮利率的权利有关。当然,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放开,各银行想怎么制订存款利率束缚越来越放松。只是,5%以上利率都是五年期的,并不适合对中短期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储户。一些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高达5%并不假,也是真的,因为这些地方性银行吸储能力弱,只能通过高利率来吸引储户存款,如果你有100万,存在大型商业银行只有2.75%的利率,但是你存在民营银行有5%的利率,一年后一家只有2万7千,一家有5万,你会选择哪家? 地方性银行之所以高利,主要在于这些银行的网点少,知名度并不广,为了吸储户往往会比基准利率上浮较多,而大型商业银行客户多,并不担心吸储问题,自然利率会很低,但是地方性银行如果不提高利率,根本没有人存款,只能在利率上不断上浮来达到储户愿意存款。 储户存在地方性银行的资金只要低于50万,就不要担心风险,银行一旦出现危机,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储户权益,这就让储户能更安全的存款,不用担心存款资金的的问题,而地方性银行开出这种利率,只要不是理财产品,基本上就可以存款。 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之所以高在于为了更好的吸储,但是地方性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薄弱,不过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储户钱存地方性银行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高达5%确实有这么高的,这是真的。 当然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能给到5%并非是普通存款,肯定是银行的大额存单或者五年期的定期存款,这些存款业务才可能给到年利率5%的。 其次一点就是地方性银行肯定相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等存款利率要高一些,毕竟地方性银行揽储相对困难,如果地方性银行不把存款利率提高的话,地方银行揽储就更加困难了。而地方银行为了自己能生存下去,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要从存款利率里面做文章,提高存款利率吸引更多存款。 如上图,这些是2019年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其中存款利率最低的就是国有银行,国有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都是在2.75%,跟央行的存款利率一样。其次就是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利率相对国有银行存款利率又要高一点。 其中存款利率最高的就是地方性银行,比如说大连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4.875%;德阳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是5.225%, 湖州银行也是一样,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也是给到5.225%。所以同样的存款业务,把钱存在地方性银行利率要高,所以不要怀疑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5%觉得不靠谱。 类似网上的有些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也是非常高的,在各大银行当中,其中存款利率最高的就是亿联银行,亿联银行的五年期的大额存款满期给到6%,另外还有一款五年期的智能存款给到了5.88%,这个存款利率相对很多银行来讲都是非常划算的了。 就如上图,振兴银行的短期定期存款,一年期的存款利率都高达5.10%了,而120天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达到4.80%。而亿联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同样也是在5%以上,已经达到5.45%了。 综合以上分析,在全国的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给到5%是真的,这个存款利率还在合理范围之内,不用过度担忧。只要确定是存款业务,可以放心大胆的存。 一些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确实能达到5%,甚至以上,这是真事。但是,不要错误的理解任何期限的银行存款的年化收益率都能达到5%的水平。 金老师10月份的时候去过一趟我们城市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其中大堂里就摆着年化收益率5.5%的定期存款广告。由于与他们大堂经理是熟人,就过去问了问该产品。朋友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就没有了隐瞒。他表示,产品确实是年化收益率5.5%,但是不是活期存款而是定期存款,并且定期存款的期限不是三年而是五年的期限。我又了解了违约的情况,他表示,如果五年期间储户违约,不能以5.5%计息,是能以基准利率靠档计息。并且,此产品是有门槛要求的,需要10万元本金以上。 金老师所在的城市,不仅仅是这家商业银行有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产品,还有其他银行也有。 当然,并不是所有银行年化收益率高达5%就是银行推出的,存在一些银行代销保险理财的产品。这一点是需要储户注意的。 一些地方性银行与相关保险理财有着代销关系,而保险理财的产品,可能也是年化收益率高达5%以上的产品。看上去,一点毛病没有。但,细则规定中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保险理财是理财,不是存款。银行定期存款违约的时候,仍旧可以靠档计息,但不会损失本金。而保险理财,如果期间违约,不仅仅利息收不到,还可能损失本金支付违约金。并且,保险理财一般为三档收益,低档、中档、高档,而代销或者销售的过程中,一般宣传的是高档收益,而没有细化的讲解中档、低档收益。而产品最终到期以后,可能收益率为低档,也可能是中档、高档,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年化收益率只有2%也说不定。 所以,一些地方性银行的存款利率,确实有些能高达5%,甚至之上。但并非短期存款,而是长期定期存款。如果投资,一定要细心询问是定期存款还是保险理财,避免发生错误投资。 确实有些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达到5%,存款利率上浮限制早已经放开,现在一些民营银行网点很少,吸储能力弱,退而寻求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销售存款产品, 线上的成本相比于营业网点的成本还是低得多,相当于把线下网点运营成本通过利率返还给客户了。京东金融APP销售的两款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利率已经超过5%,它们分别是: 1、民营银行亿联银行,5年期储蓄存款,利率5.45%,50元起存,靠档记息。存满2年不满3年,利率2.94%,上浮40%。比3年只要多一天,利率就是5.45%,上浮98.18%。 2、民营银行蓝海银行,5年期储蓄存款,满期利率5.3%,支持提前支取,起存金额50元。 2019年四季度之前,能达到5%存款率的银行的确是不少,不过这并非传统存款业务,或者说相当一部分储户都以为这是传统存款,事实上这属于智能存款或者结构性存款,跟传统存款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是去年四季度前可以达到?因为去年12月份对LPR中短期以及长期贷款利率都进行了调整,比方说到现在位置,5年期借贷的基准利率为4.7%,试想一下,如果银行给你5%的利率,那银行岂不是得倒亏0.2%?换你干不干? 去年属于经济触底的一年,所以很大程度上,银行的揽储业务并不好开展,银行缺少储蓄,那么可用于贷款的资金也就少了,同业间的拆借是要给利息的,大家都没有足够的钱,找谁拆借? 国内的货币是比较充足的,这从M2的数据就能看出来,但是银行需要钱,吸收的存款是负债,借贷出去的资金属于资产,作为一个平台,靠着信用来支撑,也靠着资金来支撑,所以,在经济触底的阶段,靠着高利率的存款业务来吸引储户,试想一下,3年期的央行基准利率为2.75%,5%的存款利率就代表着上浮了80%,如果这是传统的存款业务,监管层会不会批复? 所以,地方性银行5%的存款利率大概率是智能存款或者结构性存款,也有可能是银保合作的产品,智能存款同样属于存款业务,差别在于是把储户的资金一部分用于普通存款,一部分用于高收益投资,收益率合计在一起达到5%,安全性还是没问题。 所以,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达到5%是真实的,也不是什么挂羊头卖狗肉,只是银行怎么利用这笔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达到5%,这是真的,也是显示存在的,这样的存款利率也反应出了地方性银行目前的尴尬困境,也就是对于存款的需求大和吸收存款能力薄弱。 存款利率超过5%的银行主要有蓝海银行,亿联银行,振兴银行,天府银行等等。存款利率5%,也的确很高,但是一般都是需要存满定期的,大多数为五年期,少部分为一年期,所以银行才愿意给出高额的存款利率,多吸收长期的存款资金对于银行的发展和业务开展也是更加有利的,可以防范资金紧张等问题。 银行可以给出5%的高存款利率,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他们大多数都是地方性银行,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也不如国有银行等,再加上高额的存款利率会增加这些银行的利息支出,所以这个时候不建议在这些银行存款超过50万元。 地方银行存款利率高达5%,还真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而是真的挂羊头卖羊肉。自从银行利率市场化之后,各银行就纷纷基于央行的基准利率调整各自的存款利率,但在利率自律公约约束下,基本遵照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 因此, 能达到5%存款利率的基本是农商行5年期的定期存款产品,如大额存单、智慧存款之类的。 毕竟地方银行的 社会 公信力较差,吸收存款渠道比较单一受限,加上其服务中小企业有更高的存贷款利差,因此,提供高息来揽存是有着现实的主客观因素的。 大额存单和智慧存款都属于一般性存款,受存款保险保障,50万元以内的本息都是保证偿付的;超过这个额度的,只要银行不倒闭,也是安全无虞的。 在现行的降息大背景下,5%以上利率的存款产品已经非常少见了。所以,投资者如若能遇到存款利率这么高的,一定要把握机会,错过很可能就是一辈子! 曾经有一群互联网银行的存款率高达5%,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 所谓互联网银行(Internet bank or E-bank)是指借助现代数字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技术。互联网银行可以吸收存款,可以发放贷款,可以做结算支付。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实现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汇转、电子票证、电子信用、账户管理、货币互换、P2P金融、投资理财、金融信息等全方位无缝、快捷、安全和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 这些互联网银行与地方银行不同,与传统银行也不相同。他们没有下线的网点,也就不能通过下线网点来吸收存款。 存款是银行生存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一个银行没有存款,就好像人没有血液一样,所以为了通过互联网吸收存款,这些银行推出了高息的智能存款。 这个一方面是互联网银行为了与其他银行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剩下了线下网点和人员的成本,互联网银行也有实力给出更高的存款利息。 但是,这样的存款产品,不是很稳定。一方面,这些互联网银行的贷款客户没有传统银行多,所以需要的存款也有限。因为存款是高息获得的,如果没有贷款客户的话,存款就会被浪费了,为了节省开支银行会关闭这个存款产品;另一方面互联网很灵活,存款的入口页面可以随时调整。所以常常会出现上午还有存款产品在页面上,下午银行觉得存款量足够大了,就下掉了存款入口,外界就找不到这个产品了。 目前比较有名的互联网银行有这些:1、微众银行:由腾讯投资设立的,是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主要产品有微粒贷、微车贷、小微企业贷; 2、网商银行:是支付宝旗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为小微企业、个人经营者提供贷款和理财服务,产品有网商贷、旺农贷、余利宝; 3、新网银行: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主要产品为好人贷; 4、苏宁银行:全国第一家O2O银行,由苏宁云商等企业发起设立,主要有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微小商户金融和产品销售平台四大核心业务; 5、众邦银行:定位于服务中小微企业,产品有邦你贷、邦你付、邦你盈等。最后,监管对于该类存款产品一直密切关注,担心刚刚成立的互联网银行的管理能力,所以按照监管的要求目前已经没有这么高利率的存款了,最高也不会超过4.2%。我们知道,由于地方性小银行在资金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信贷结算等方面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存在明显差距,加上地域限制,导致在存款组织方面压力山大。不得已,只有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缓解压力。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地方性银行的上浮幅度一般超过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最高可以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超过50%,在期限较长的存款中有利率超过5%的,这是事实。 利率达到或超过5%的存款产品主要有两种。 一是普通定期存款。这类高利率存款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而且只有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过了5%。大家知道,央行只对3年期及以下定期存款制定了基准利率,5年期利率由各家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而国有银行3年期利率一般就是执行央行基准利率,5年期利率一般与3年期利率同步2.75%,没有上浮。股份制银行略有上浮20%左右,比如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3年利率3.2%,但5年期利率也是3.2%。 而地方性银行的5年期利率,一般是在3年期利率基础上再次上浮,以实现差异化服务,以较高利率回报来锁定长期存款。如上图所示,普通3年期存款地方性银行一般上浮63.6%,达到4.5%,而5年期利率继续在3年期利率基础上实行上浮16%,达到5.225%。实际上,地方性小银行的5年期利率可以看做在3年期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90%。 但是这种普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全部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流动性表现很差。第二类利率超过5%的存款是近期的网红存款……民营互联网银行智能存款。利率超过5%的,以振兴银行振兴存和亿联银行的用亿存为代表。根据发行银行的解释,振兴存是一款银行一年期存款产品,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照3.8%利率计算利息,持有到期利率5.1%。而用亿存是银行一款5年期存款产品,也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照4.5%计算利息,5年到期利率5.45%。这类创新型存款产品由于起点低(50元起存),提前支取利率超过活期利率10倍以上,到期利息更是远超同类普通定期存款,流动性和效益性甚至超过余额宝,深受追捧。据发行方解释,这类智能存款底层资产对接的是同期定期存款,通过转让未到期收益权来保障存款人提前支取的收益。而民营互联网银行一般借助互联网开展业务无线下物理网点,节约了大量门店费和人力成本,所以高利率处于可承受范围之内。 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智能存款对存款人的风险并不大,只是有待监管正名确认,这需要时间和过程。近期微众银行智能存款+暂时售罄关闭,其他银行同类产品也相继限量发售,但这只是银行业审慎经营的基本表现,并不能说明产品就一定有什么风险。
2023-09-05 08:25:371

银行传来一个大消息:存款利率上限约定将放开!

4月13日下午,银行业传来一个重磅消息:商业银行存款 利率 上限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 证券时报周五报道称,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不过,到目前为止有关方面还没有公开出面证实。怎么解读这个大消息! 首先我们要明白咱们普通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含企业 贷款 )向银行申请贷款他们是怎么给我们定价的,在2013年以前,央行会给商业银行们设定一个利率基准(存贷基准利率),银行在存贷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资金成本上下浮动一定的比例确定给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利率价格。 2013年7月20日开始,央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基准利率)0.7倍的下限;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 定期存款 的利率浮动上限。 也就是说理论上,自2015年10月份后,无论基准利率怎么变,银行可以按照资金的成本情况自主决定银行-企业、居民之间的存贷利率,而央行的基准利率只是作为参考。 但是那时机制放开的同时,也留下一些瑕疵,为什么瑕疵? 存贷利率上下限放开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仍然会对存款利率上限构成约束。按照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王剑的说法: 存款利率管制上限放开后,因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设立,各银行之间形成“利率同盟”,存款利率上浮到40-50%左右后,就不动了。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是2013年9月24日成立的一个组织,对金融机构自主确定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进行自律管理,说白了它是银行业利率方面的一个自律组织,银行在利率定价方面有形或无形都会受到它不小的影响。 如今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不敢说中国存贷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窗口指导),但这将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性一招。 就在前两天,央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时就说过: 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目前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央行存贷基准利率上下限以及行业自律约定的放开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利率自主定价的能力大大增强,而基准利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加息)作用大大弱化,甚至名存实亡。 那么这对咱们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 市场利率化后贷款的成本应该会更低,而存款的利率会更高,银行在未来的利率定价中会更多考虑市场情况,中国有4千多家银行,数量不算少,在有限的客户下,哪里的存款 收益 高,哪里就能吸储;哪里的贷款成本低,哪里就能获得更多优质的客户。
2023-09-05 08:25:441

1年定期存款利息年化4.3%,10万元起存,合算吗?

有这么高的利率?
2023-09-05 08:25:556

利率市场化的三个要点是什么

1,货币市场利率率先市场化。这是因为货币市场参与主体是金融机构,资金头寸价格的市场化对社会公众和整体经济社会的直接影响较小,而且货币市场利率容易受到货币当局监管和控制,由于货币市场利率示范性较强,以此利率的市场化为突破口,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利率改革实践的一般做法。其次,货币市场是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窗口,货币市场率先市场化,可以增强货币政策意图的传导。2,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开。在经历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以后,各经济主体已有了相当的金融意识、利率敏感度和对市场的理性预期,可以接受或适应更大范围的改革——信贷市场利率的放开。就存贷利率而言,如果存款利率先放开,容易造成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进行价格竞争,加大金融风险危及金融安全。所以贷款利率的放开先于存款利率管制的解除是各国利率市场化的通行惯例。我国从1986年就开始实行浮动贷款利率的尝试,先放开贷款利率有一定经验优势和改革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贷款利率开放的步伐,使贷款利率水平逐渐实行以“优惠利率加上违约风险贴水和期限风险贴水”的定价模式,逐步接近使资金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水平。3,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短期银行存款契约转换为长期银行存款契约受到诸多因素——如流动性的制约,而长期存款转换为短期存款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短期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先于长期银行存款,那么短期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导致长期存款向短期银行存款转换,从而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4,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存款利率相当于放开了存款市场的所有利率,因为大量小额存款是银行系统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如果仍被管制的大额存款利率低于被放开的小额存款利率,那么大额存款就会通过迅速转换为小额存款利率来规避管制。实际上,对小额存款进行利率管制以降低银行存款市场的竞争是许多国家长期采取的措施。
2023-09-05 08:26:582

为什么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

利率高了谁还想做投资。
2023-09-05 08:27:0811

存款保险条例,给我行存款营销带来那些机遇

首先,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化的“先行者”。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接下来便是存款利率市 场化。今年以来,相继有 5 家民营银行获批,而且互联网金融、小贷公司、投资公司等类金融 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这就要求政府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当前。银行向大型集团、 国有企业、政府平台等提供大量廉价的贷款,其利率水平较低;而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完全 市场化定价。由于在资金供给方面的严重不足,使得这一市场利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这样的 利率双轨制抬高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阻碍了创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而存款保险制度将加快 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利率双轨制和利率曲线逐步得到消除和纠正。 存款保险制度是发展民营银行、中小银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是小银行与大银行平等竞争 的制度基础,维持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多样性。一般来说。存款保险对不同经营质量的金融机构 实行差别费率,并采取及时风险纠正措施。有利于促进形成有效竞争、可持续发展,形成更加 合理的金融体系结构布局,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在没有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之前。国家信用起到了隐性担保的作用,也就是说传统银 行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信贷扩张后。赚了钱算是自己的。而一旦出现坏账或者倒闭,则全由 国家隐性担保。实行了存款保险制度后,银行就要为自己信贷扩张的行为负责,央行不再是银 行等金融机构的潜在担保人。 最后,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广大储户的利益会得到较好的保障。
2023-09-05 08:27:561

特色存款是什么意思

特色存款是约定存期、整笔存入、提前支取按档计息的个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并非理财、基金、保险或其它产品,其收益相对较稳定,具有保本保息的特点,一般来说,起存金额最低5000元办理。这款服务是指用户放一笔钱在银行,因为不确定以后什么时候要用钱,但是用活期利息,其收益比较低,为了追求安全、更高的收益,而选择特色存款,只要用户放满七天,放满一个月有一个月,放满一年有一年,不管放多久,都可以享受最长的定期利率收益,则按照相应档次计息标准进行计息;日均余额计算方式为从上一个结息日(或签约日)到下一个结息日(或协议终止日)的每日余额之和/对应天数。【拓展资料】特色存款相对于普通存款而言,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需要和客户结构特点而推出,一种特定起存金额、利率、期限、计息规则以及附加条件得存款产品。从实践看,它是介于普通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之间的一种存款方式。特色存款的目标人群主要是针对中小客户。大家知道,目前比较火的是大额存单,但按照央行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起存金额至少20万,更高利率或按月付息型的还有起存30万、50万、100万乃至200万,这实际上是银行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而设定的存款产品,但这类客户很多流向了大中型银行。在城商行、农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银行中,这类客户是比较少的。为稳定散小化客户群体,也为了吸收长期更加稳定资金,这成了信用社推出特色存款的背景。当然,起存金额不能太大,否则会将众多中小客户拒之门外,于是设定了1万、3万或5万不等的起存金额。在利率双轨制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特色存款的利率和期限。自2015年开始,央行取消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设置,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实行自主定价。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将1年期,5万起存的特色存款利率定价为3%,不仅完全有可能,在政策上也是合规合法的。特色存款光鲜的背后,也是有附加条件限制的,需要理性看待。从性价比来看,比如5万起存的特色存款年利率3%,着实非常划算了,要知道1年期基准利率才1.5%,可是翻了一倍!银行就这么耿直?显然不是,它必然带有附加条件。比如不能提前支取,或不能部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不能自动转存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假如中途有事急需用钱,不能支取,肯定是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支持自动转存,因为这种特色存款都是银行搞的阶段性存款活动。比如,某个时点冲存款规模,突击提高利率,达到目的后,这类产品就会下架,如此高资金成本的产品不可能长期存在。
2023-09-05 08:28:061

2015年9月银行存款利息是多少

存款利率三个月的1.35,六个月的1.55,年利率略高是1.75,这样的话个人觉得存入很不合适呢,要是想通过此存钱的话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这样的话还不如网络上的理财平台呢,理财通都是不错的选择呢,还有就是理财通网页版的还支持最高1000万的充值呢
2023-09-05 08:28:182

libor被替代后,如何实行贷款重定价

LIBOR指标的缺陷。LIBOR操控丑闻的背后是LIBOR报价机制存在缺陷:一方面该报价并非真实交易形成,无法准确反映银行间资金利率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统计样本只有20家银行,容易被操控。此外,LIBOR市场流动性在逐步丧失,08年金融危机之后,银行间无担保拆借市场规模快速下降。相反的,有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发展迅猛,LIBOR利率的有效性在逐步减弱。LIBOR的替代指标。2017年8月美国ACCA初步选定“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替代LIBOR作为美元衍生品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欧央行选定欧元隔夜指数均值EONIA作为替代利率。其他国家也在探索本国无风险利率替代指标。从各国替代方案看,无风险替代利率大多为隔夜平均利率指数。SOFR的优势与缺陷。SOFR是以美国三大国债回购交易市场的交易数据为基础,取中位数交易量所对应的利率指标。SOFR是真实交易的数据,能反映金融市场真实资金需求,且具备强大的市场基础,是替代LIBOR的较好选择。但SOFR也存在一定缺陷,如指标的波动性较大;缺乏完整的收益率曲线(计划是基于衍生品市场来构建利率曲线);无法衡量银行信用风险等。BYI与基准利率双轨制。针对SOFR的一些缺陷,IBA推出了银行收益率指数BYI作为基准利率替代的一个选择。BYI基于大型国际银行在一级和二级市场的真实交易数据编制,通过统计方法拟合收益率曲线,用于衡量美国货币市场无担保资金利率情况。BYI的波动相对SOFR较小,有完整的利率曲线,且可以衡量银行的信用风险。目前市场也在探讨SOFR+BYI基准利率双轨制的可能,前者用于衡量利率风险,后者用于衡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LIBOR退出有何影响?LIBOR利率退出直接影响挂钩LIBOR利率的未到期产品,目前对于未到期交易的退出方式仍没有定论,可能的方式是在新替代指标的基础上加特定利差来替代原先的LIBOR,使未到期交易平稳到期。无论采用何种方式,LIBOR利率的切换必然导致未到期交易双方合规成本的上升。而且若基准利率和利差的选择无法得到市场认可,则会带来相关产品定价机制的混乱,甚至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难以预料的金融风险~
2023-09-05 08:29:111

一万块钱存银行,直接存一笔好,还是分成两个五千元存更好?

理论上而言,一万元直接存银行与分成两个五千元存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收益基本一样,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你两个5000存的银行,跟存10000的银行是同一个,或者是不同的银行,但是银行的利率是一样的。因为不同的存款利率,最终的利息会不一样。 举例分析: 目前央行发布的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为1.5%;大部分银行执行都是基准上浮30%,即1.95%;与此同时,央行发布的活期利率为0.35%,大部分银行直接执行此利率。 1、一万元存一年 一万元定期一年的利息:10000*1.95%=195元 一万元活期一年的利息:10000*0.35%=35元 2、两个五千存一年 两个五千定期一年的利息:5000*1.95%+5000*1.95%=97.5+97.5=195元 两个五千活期一年的利息:5000*0.35%+5000*0.35%=17.5+17.5=35元 如上述计算所示,在同一家银行里,直接定存10000元或者分为两个5000元定存,收益都是一样的(如果金额大的话,才会有区别,比如20万元以上,20万元是大额存单的门槛,正常而言,任何一家银行内,同档期的大额存单利率都会高于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此时直接定存20万元会比分为两个10万元的定存利息来得高)。 在同一家银行内,直接存10000元与分为两笔5000元没有区别,但是如果在不同的银行,则有可能不一样,因为自2012年起,我国就开始逐步进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现行的利率制度为存贷款基准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双轨制,不同银行依据自身的情况在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目前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报价转为LPR+基点,实际与原来的基准上下浮动是一样的)。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末,我国的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家,不同类型的银行对存款的需求性不一致,因此在上浮或者基点加点值上会有所区别,导致不同的银行有时会出现利率不一致的情况,此时你直接在某个银行存10000元,一年之后的利息,跟你把两个5000元存在不同的银行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存两个5000元会比直接定存10000元更好,这是因为银行的部支次数是有限制的,什么是部支呢?部支即部分支取,你存的定期,在未到期之前,临时需要部分资金周转,可以仅支取需要的金额,其余继续续存下去。 举例分析 :你2021年9月4日,在银行定存了一笔10000元的资金,3个月后,你临时需要3000元资金,此时你可以到银行柜面申请办理部支,提前支取的这3000元按照活期的利率结息;剩余的7000元,则继续以原来的定期利率续存下去。不过一笔定存银行允许的部支次数一般仅为1次,所以假设你半年后需要再使用2000元,那么此时剩余的7000元就只能全部都支取变为活期了,无法再部支2000元。因此考虑到部支的次数限制,选择两个5000元会更好,因为你会多一次机会,毕竟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什么时候会使用到这笔资金。 其实10000元的本金太少,按照目前市场的主流银行利率来看,一年的收益基本也就是在200元左右,在怎么变花样都一样,所以影响不大;不过如果金额大的话,对于利息的影响就大了,此时可以借鉴我们上述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2023-09-05 08:29:251

为什么有的银行利息是5.3%,有的只有3.5?

首先说一下这是合理的,尤其是目前存款利率双轨制融合的大基调下,市场化利率的全面放开,这类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商业银行会根据自己的资金流动性还有当地市场的竞争情况来自主定价,当然目前的还有一个大前提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但是浮动上限已经取消了。比如同样配置的手机,贴上不同的牌子,价格不一样;同样的房子,在不同的开发商和不同地方,价格相差甚远;同样的工种,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公司,工薪不一样……目前银行资金面基本处于比较紧张的程度,但不同的银行资金紧张程度是不一样的。大银行家大业大,存款用户多,资金雄厚,因此资金还没紧缺到把利率上浮到5%以上的地步。相比大银行,一些小银行就没有那么多家底,还要面临很多流动性风险。2015年下半年以来,部分中小银行借助同业理财、同业存单等批发性主动负债工具快速扩张,但是当前央妈收紧了同业市场业务后,同业借钱没有那么容易了。在同业市场资金收紧后,在期限错配下,部分资产又尚未到期,少部分中小银行需要短期应急流动性补充,以应对到期的同业借款,因此迫不得已大幅上浮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现在央行对银行利息的约束没那么强制,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自己做一些调整,所以根据揽储压力不同,银行给出不同的利息的现象就出现的,并且会越来越普遍。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兴起,传统银行业的揽储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中小型银行,为了吸引存款,增加竞争力,“主动”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特别是针对30万以上的大额存单业务。这也正是我们能看到市场上存款利率有的银行只有3.5%,而其他一些高达5.3%的原因所在。所以,现在某家银行给任何利率都是合理的,比如从0.1%到100%都可以,只不过给0.1%没人来存款,给100%银行赔不起,这是银行需要考虑的。
2023-09-05 08:29:451

什么是国家双轨制?

“双轨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都是国家统一定价。改革开放后,市场在定价机制中逐渐发挥作用,形成了市场价格。在特定时间段,市场价格和官定价格并存,这就是“双轨制”。历史上,中国已经历了多次并轨,比如粮食价格的并轨。再比如汇率并轨,1994年官方汇率5.80一次性与市场汇率8.70并轨。利率也是一种价格,目前存在双轨制,所以也同样面临着并轨的问题。利率双轨是哪两轨?关于利率,也有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两个轨:1)官定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由央行公布。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4.35%。2)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可自由定价进行拆借。央行也参与货币市场的拆借,通过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流动性。目前一年期MLF利率是3.3%。但央妈也不能任性,如果通过MLF拆出的资金利率(学名政策利率)较高,银行可以选择不要,转而通过从其他银行借。所以,和存贷款基准率不同,央行的政策利率可以看做是市场化的。下面用图形展示传导过程:央行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存贷款市场利率当央行调降政策利率时,货币市场利率会同步下降;如果央行调升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会同步上升。但存贷款利率却变动很小,甚至不变。考虑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利率并轨应是官定利率向市场利率靠拢。套利机制一旦存在双轨制,就会存在套利机制。比如银行既参与货币市场拆借,也参与存贷款业务。理论上,如果货币市场利率低,银行可以从货币市场借入资金,然后到存贷款市场放贷。但现实和理论存在着较大差距。货币市场借入的资金期限大多一年以内,而贷款期限较长,二者期限不匹配。此外,货币市场拆借资金具有不稳定性,银行自身和监管部门都特别强调了存款的重要性。因此,不管货币市场利率如何变化,银行均会要求吸收较高比例的存款,存贷款利率也就不会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而下行。由于利率“两轨制”,也确实有套利机会存在。比如今年1月,企业先通过票据承兑贴现获得低息资金(货币市场利率低),再投向银行结构性存款(存款利率高),每次操作可以套取约30-50个基点的无风险利差收益。“并轨”路径套利行为会带来资金空转,衍生金融风险,但很难杜绝,只有在利率并轨之后,这些套利机会才会逐渐消失。在当下,“两轨并一轨”还承担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功能。举例来说,2015年10月后,央行再未调整过存贷款基准利率,但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如一年期货币市场利率(SHIBOR)从2015年的3.41%降至目前的3.07%,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保持在4.35%。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变化也不大。央行之所以不调整基准利率,是因为信号意义太强,调整了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倒退。相应地,央行引入贷款基础利率(LPR),想改变银行以基准利率为参考的定价模式。但是2015 年10月至今LPR一直未变,且1年期LPR 利率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之差稳定在4个BP。由此可见,LPR 报价主要参考官定基准贷款利率,其作用并未明显发挥。本来想引入一个市场化的定价,但市场化定价却盯住非市场化的价格,自然LPR也是非市场化的。本次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改革LPR的报价机制。LPR不再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而是参考MLF利率。之前已经提到,MLF的利率是市场化的,改革后的LPR是市场化的,以之为基准的贷款利率也将是市场化的,由此完成了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也将畅通,央行的政策利率将顺畅的传导至货币市场和贷款市场。
2023-09-05 08:30:433

5大银行哪个存钱利息高

五头银行存款的利息都差不多,哪家银行的存款利息都不是很高
2023-09-05 08:31:344

结合我国当前的形势谈谈通货膨胀和我国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主因,但是央行滥发货币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央行没有独立性。不过通货膨胀会使政府得到短期好处,是对不懂资产保值的人一次悄无声息洗劫。现在货币政策目前看来想回笼货币到央行有难度。
2023-09-05 08:32:123

2017年购买商铺银行利率政策

 短期的有两种:  六个月内包括六个月年利率5.6%,商铺商业贷款利率6.16%  六个月以上一年以内年利率6%,商铺商业贷款利率6.6%  中长期的有三种:  一年到三年包括三年年利率6.15%,商铺商业贷款利率6.765%  三年到五年包括五年年利率6.4%,商铺商业贷款利率7.04%  五年以上年利率6.55%,商铺商业贷款利率7.205%
2023-09-05 08:32:26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和选择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渐进式,分步骤进行(即先外币再人民币、先贷款再存款、先大额再小额),这样可以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保持对利率的灵活管理。具体操作应按以下三个原则进行: 第一个原则是货币市场利率化优先。因为放松利率管制以后,中央银行仍然必须保持对利率的控制力,而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调控金融机构头寸、实现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第二个原则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应先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如果存款利率先于贷款利率放开,则会缩小存款机构利差,进而导致其经营状况恶化。而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开则会加大存款机构的利差,进而改善其经营状况。如果存贷款利率同时放开,存款利率上升除了会增加存款机构经营成本外,还会加速贷款利率上升,造成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 第三个原则是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存款利率相当于放开了存款市场的所有利率。实际上,对小额存款进行利率管制以降低银行存款市场的竞争是许多国家长期采取的措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央银行始终对利率和汇率信号保持足够的调控能力,并将资本帐户放开的时间表和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错开是极其重要的。
2023-09-05 08:33:332

银行大额存单利率4.85%,但要求30万起存,值得存吗?

最近有一个网友在后台私信我,他们当地的一家农商行发行了一款大额存单利率4.85%,但是却要求至少30万起存,值得存吗?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只要这家银行发行的这款产品确定是存款类的产品,白纸黑字,那么你就可以存。 可能有的人会质疑30万的起存标准,其实30万起存在很多银行来看都是很普遍的。大额存单的起存标准大部分都是20万,但有的是30万,高的可能是50万或者100万,当然不同的起存标准所能获得利率都不一样,所以30万的起存标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其次就是4.85%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虽然高,但也是在正常的水平内。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央行的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相结合的双轨制,2015年全面放开存款利率限制,对于存款利率并没有设置一个天花板,比如2019年当年银行存款利率最高时一度能达到6%。 虽然没有限制最高存款利率,但也是有一点要求的,那就是要能够消化掉负债成本,不能为了揽储而揽储,而做出恶性竞争的行为。就像现在有些商家为了拉客,恶意降价竞争,最终只会扰乱整个市场的秩序和经营。而目前在一些中小银行的三年期或者五年期存款里,存款利率能达到5%的也并不少见,所以4.85%的存款利率还算是在正常范围内,并不算离谱。 虽然存款利率4.85%在正常范围内,30万起存标准也很常见,但这款产品,我不认为是大额存单,而更大的概率是这家农商行推出的特色大额存款,大额存单和大额存款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还是有所差别的。 大额存单和大额存款最大的区别就是大额存单的发行是需要向央行进行报备,需要相关的资质才能发行的,而大额存款则不一样,每一家银行都可以自行推出,大额存款的性质其实就是银行的定期存款。 再者大额存单的利率也是会受到限制的,目前国有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也就只有3.985%,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也只有4.126%,地方性中小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一般也就只有4.3%左右,所以4.85%的利率不太像大额存单,更像大额存款。 地方性中小银行三年期或者五年期大额存款开出4.85%的利率,就很正常了。虽然国有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5%左右,4.85%已经远超市场水平,但由于这些中小银行实力和知名度太低,为了揽储只能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而为了能有效地降低揽储成本,所以适当的提高起存门槛,也是这些银行惯用的手法。 要判断这款产品值不值得存,我们只需要确定这款产品是不是存款类产品,不管是定期存款、大额存单或者大额存款,只要确定是存款,那么都受《存款保险条例》保障,50万以内都能保本保息,30万的起存标准完全不需要担心安全性。当然如果是银行理财产品或者银保产品,那么要不要买就要考虑清楚了,因为这些产品都是有风险性的。
2023-09-05 08:33:451

利率双轨是哪两轨?

双轨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都是国家统一定价.利率双轨是哪个双轨?让金投小编为你解答吧!关于利率,也有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两个轨道:1)官定利率: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央银行公布.目前,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为4.35%.2)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市场化,商业银行可以自由定价拆除.央行也参与货币市场的分拆,通过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流动性.现在一年的MLF利率是3.但中央母亲也不能任性.MLF拆除的资金利率(学名政策利率)高的话,银行可以选择不需要,从其他银行借.因此,与存款贷款基准率不同,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可视为市场化.
2023-09-05 08:34:041

利率两轨并一轨的意思是什么

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即推动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逐渐统一。这将是接下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目前,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双轨制”仍然并存,“双轨制”弊端显现,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需要。首先,“双轨制”影响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效率,不利于建立健全以政策利率向其他利率传导的有效机制。其次,“双轨制”客观上使以国企为代表的软预算约束主体容易获得低成本贷款,间接造成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贵、融资难。再次,“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存款理财化,迫使银行负债短期化、同业化,影响资金稳定性并提高负债成本。因此,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利率“双轨”并“一轨”。
2023-09-05 08:34:131

利率两轨并一轨是指什么?

双轨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都是国家统一定价.利率两轨并轨是指什么?让金投小编为你解答吧!改革开放后,市场在定价机制中逐步发挥作用,形成市值.在特定时间段,市值与官定价并存,这就是双轨制.历史上,中国经历了粮食价格的并轨等多次合并.例如汇率并列,1994年正式汇率为5.80一次与市场汇率8.70并列.利率也是价格,现在有双轨制,所以也面临着并轨的问题.
2023-09-05 08:34:201

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

刺激经济or防止经济过热
2023-09-05 08:34:304

利率双轨制的介绍

简介中国的利率体系中,存在着受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已完全市场化的回购利率两种利率体系,被称为“利率双轨制”。
2023-09-05 08:34:561

为什么各大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差别那么大?

各大银行利率分别都是多少?
2023-09-05 08:35:145

黄益平:金融抑制已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编者按:2018年1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第132次【朗润?格政】论坛在北大朗润园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副校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光大证券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博士,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博士,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等五位专家围绕去杠杆策略与整治影子银行举措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近年金融政策的得失,并针对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根据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的发言整理。 一、中国的金融抑制现象 中国金融体系的显著特点是“重规模、轻机制”,金融体系规模很大,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如果将中国金融体系做一横向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整个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比非常高;二是中国的金融抑制水平,即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程度,位居全球前列。历经40年金融改革,我国的金融抑制现象依然非常严重。 二、金融体系现状的产生原因 我国的金融抑制这么严重,有其独特的政策 历史 原因。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我国采用了双轨制改革策略,国企和民企之间、计划和市场之间,都是实行的双轨制政策。双轨制改革的一个目的是保护国有企业,同时支持非国有企业成长,维持转型期经济与政治的稳定。 但是,相比较而言,国企的效率不如民企。为了保证国企持续生存、发展,就需要获得一定的外部支持。按说再直截了当的外部支持就是政府补贴,但在改革开始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连年下降,从1978年的36%跌到1996的11%。没有办法,政府只能通过扭曲要素市场变相补贴国企。这就形成了改革期间不对称市场化改革的现象,即产品市场全部放开,但要素市场普遍扭曲。要素市场扭曲在金融部门的具体体现,就是压低正规部门的利率,同时在资金配置上偏好国企。这实际是变相补贴。 这解释了金融改革与发展40年,为何呈现“重规模、轻机制”的特点。虽然金融部门规模庞大,但是市场化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政府持续广泛地干预市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金融(特别是利率)双轨制。正规金融部门将利率压得很低,又偏好国有企业,导致高速发展的非国有企业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必然派生出体制外非正规金融体系,如民间借贷、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部门。也因此有了正规市场利率和非正规市场利率这两套利率,利率水平呈现巨大差异。 在今天的中国经济,抑制性金融政策明显地歧视民企,从而形成了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民企确实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这两个问题要分开来说。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如果能从正规金融部门融到资,其实并不贵。但确实很难,所以大部分民企只好到非正规市场去融资,那就很贵。正规部门的利率压得越低,民企融资就越难,非正规部门的利率也就越高。二是非正规金融其实就是抑制性金融政策的产物。很多企业和家户无法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合适的金融服务,催生了诸如民间借贷、影子银行甚至金融 科技 那样的“非正规金融部门”。这些金融交易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所以有风险,这是事实。但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是政策扭曲导致的,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金融政策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的来看,过去四十年间,适度的金融抑制政策并没有妨碍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和金融稳定。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9%,并且金融体系比较稳定,没有发生过重大金融危机。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国家在改革前期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因为此时的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如果短时间将政府管制全部放开,会容易出现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增加。而且在这一发展阶段,政府控制的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可以迅速将存款转换为投资,变成支持经济增长的力量。 但研究也表明,在改革后期,抑制性金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多显现。中国今天正面临这一问题,现有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家庭、企业、政府三个部门的新需求。第一,对于家庭部门,老百姓对资产性收入的需求增长却没有得到正规市场的满足。由于银行存款收益率太低,很多老百姓选择取出贷款做投资,然而大量资金没有投向资本市场正规部门,而是去了影子银行。资本市场应反思为什么无法吸引居民资金做大正规市场。第二,对于企业部门,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未来增长点是高成本、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服务业,这类产业由创新驱动,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的粗放式增长依靠银行就能满足融资需求。但大量创新型民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无法通过银行解决的。第三,对于政府,很多地方政府融资现在面临“后门堵上、前门没开”的困难,无法从正规资本市场融资,财政紧张,不得不增强征税力度。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给地方政府打开正规融资渠道的门。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因为正规体系将利率压低,真正能满足的融资需求反而减少,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只能去非正规市场,助推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提高。正规市场利率压得越低,非正规市场的利率就会越高。民间借贷、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都是变相的利率市场化。 四、政策建议 第一,终结“双轨制”改革策略。双轨制特别是国企、民企双轨制最初是为了保证经济转型平稳过渡而采取的改革策略,避免休克疗法可能造成的严重经济 社会 问题。虽然在改革早期阶段有正面效果,但已对现阶段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双轨制”绝不应成为长期体制,而只是过渡性策略。现在应考虑终结“双轨制”。 第二,金融政策应尊重金融规律,减少行政性思路,推进市场化定价与配置。好的金融政策能让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如果一项政策妨碍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的资金定价与配置,强制性地推行行政命令,最终无法逃脱金融规律的惩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要分开来,政策性金融应该由财政埋单。 第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各种金融模式的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影子银行、金融 科技 等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出现满足了实体经济供求两方需求,实际支持了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监管全覆盖非常必要,但也需考虑监管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后果,不可为了控制金融风险而造成更大的金融风险。 第五,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政策协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已经成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应更积极地在各部门间协调监管政策与监管力度,有效控制风险,同时防范监管共振。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2023-09-05 08:35:331

为什么银行市盈率低

银行股市盈率普遍偏低是全球现象,并非国内独有现象。次贷危机之后,巴塞尔协议III出台,对全球银行业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在提高资本充足率、严格资本扣除限制、扩大风险资产覆盖范围、引入杠杆率以及加强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进一步强化,这令全球银行股的市盈率普遍下降。而美欧由于次贷危机后经济低迷,长期推行低利率与负利率,且银行的准备金率偏低,所以美欧中小银行的风险普遍偏高,因此全球银行股的市盈率普遍偏低,这主要是对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市场风险、银行业绩增长瓶颈期以及监管加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而国内银行股市盈率的偏低主要是我国经济降速、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利率双轨制改革、监管让利、银行净息差收窄、行业竞争性加强以及解禁潮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由于国内房地产业长期以来在GDP中占比过大,形成了系统性风险,不仅令房价泡沫化,且将财政、地方债、企业负债、居民负债、银行信贷及表外、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等风险捆绑在一起,牵一发动全身,将居民70%的财富都捆绑在了房地产上,这不仅令国内的长期债务问题日渐严重,同时还阻塞了消费,阻塞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大局,因此国内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在住房原则与银行信贷上都限制流动性向房地产业高速流动。而房地产业长期以来的高度金融化已经将银行业全面捆绑,银行的各种债务结构、表外、理财产品、利润等等都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所以当房地产业从系统性风险上冲击中国经济并有调整要求时,银行股的估值必然提前反映。银行股的流通盘多属于超级航母,随着国内A股的快速扩容,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明显,原本推动市场走高的资金就不足,这种情况下主力资金介入银行股的意愿就不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的银行持仓市值减少了960亿元,持有的上市银行家数从36家减少到31家。单季度减持比例为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减持集中于龙头银行。由于一季度国内面临卫安问题冲击,机构对银行股的预期下降,导致银行股遭受减持,以至于令银行股的估值逐步跌入历史低位。今年一季度,36家上市银行中22家银行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18家银行盈利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市银行的利润长期占据全部A股上市公司利润的40%~50%之间,这令国内在宏观调控上加强了管理,在央行基准利率不动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压低银行贷款利率向市场让利,这会逐步压低银行业的净息差,会给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一些压力。而全球经济今年的衰退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债务压力都在扩张过程之中,这令市场预期银行业的不良率会提高。2019年,上市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1.52%下降至年末的1.46%。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则上升。而据银保监会数据,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1.91%,比去年末上升5个基点。预期今年下半年银行的不良率会进一步提升,但总体还是处于可控范围内。2019年,银行板块的整体市净率在0.72倍左右,大面积破净,今年这一情况并没有得以改变,虽然银行股目前估值偏低,且日前有所反弹,但还是缺乏市场资金面的有力支持,因此涨幅有限。投资者可根据市场资金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是否投资银行股,若未来市场资金情况有本质性的好转,银行股还是有投资价值的。
2023-09-05 08:35:551

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利率普遍达到4%以上,为何有些人不敢存入呢?

50万以内本息受保障
2023-09-05 08:36:065

分析影响我国利率变动的因素

我国利率实行的是双轨制,国债市场基本上是市场化,但是银行存贷款利率还是受中央银行行政控制,而央行一般根据经济状况对利率作出调控,因此,影响我国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运行状况是否过热,考虑的指标有GDP增长率,CPI,资金的供求状况只是影响国债市场的利率,是央行的微调工具。
2023-09-05 08:36:592

银行股市盈率为什么那么低?

  市场之所以给予银行股如此低的估值,主要在于对银行利润增速放缓的预期,而引发这一预期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净息差面临收窄风险。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增信贷出现萎缩,实现“稳增长”的目标还有赖于货币政策有所作为。目前,市场对实行非对称降息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预期较为强烈,若预期兑现,无疑将使银行净息差收窄,挤压其主营业务利润空间。  其次,金融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对银行股尤其是具有行业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股属于利空,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或将推动民间融资平台发展,企业融资方式渐趋多元化将影响国有垄断银行的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地方债务偿债风险始终存在隐忧。未来三年是地方债偿债高峰期,虽然偿债时点或将延后,但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
2023-09-05 08:37:113

LRP利率什么意思?简单通俗

LRP利率什么意思呢?LRP利率应为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它曾被寄予引导贷款利率的厚望,但后期未能实现,其多参照贷款基准利率来设定,走势并无二致。创设于2013年10月。简单的说,LPR就是18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银行通过自主报价的方式,确定一个平均贷款利率供行业定价参考。LRP利率有利于指导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没有做出调整的前提下,由“窗口指导”从而实现利率的下行。从我国历史上的利率以“央行利率基准”模式转变为“央行利率基准”和“lpr利率报价基准”的双轨制。其本质就是央行利率基准无法跟随世界降息周期进行降息的前提下,进行利率的逐步和缓步下行——更是为了地方制定不同的房地产信贷利率,做出灵活和针对地方需求的利率水准。那么,总结起来说,如果你看不到未来的“中长期利率基准”是持续下行的趋势,你就无法判断是否改由“合同利率”还是“lpr利率机制”。因为如果未来利率下调而lpr利率上调,你就吃亏了,而事实上,即使出现“短期和暂时”上调,也不是未来中长期利率的基本趋势——参照日本和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必然会进入“低速增长”甚至“零增长”,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是必然和常态。而不是中外特殊差异所造成的结果。
2023-09-05 08:37:291

什么叫双轨制工资制度??

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用李玉和当年的那句名言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5倍。拓展资料:新双轨制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资金价格管制和资金配置失衡。表征资金的价格,无非是利率和汇率,遗憾的是,利率市场化还没有走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则坎坷难言。从2002年至今,中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累计约有1.1万亿,比其它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效益提升都来得猛烈得多。那么国有企业的确在脱胎换骨吗?分析员认为也许将这种财务状况的大幅度改善,归结为资金的“新双轨制”所赐更为合理一些。过去到现在的3年间,银行系统的信贷投放约为7.1万亿元,但是这种资金定价是非市场化的。如果考虑到汇率问题,那么无疑,“新双轨制”之下,权力对资金的集中、定价和配置,已经日渐以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集聚为代价而暴露出来。第二层含义,是用地制度扭曲的市场化和征地制度明显的权力寻租化。在供地方面,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了供地政策,政府通过出让国有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在征地方面,一切几乎未变,各级政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办法低价甚至强行征地。左手通过权力低价征地,右手仍然是通过权力在以“市场化”的方法出让土地,其实质,用陈锡文的话来形容,就是“卖你的地,挣我的钱;征得越狠,挣得越多。”第三层含义,是劳动力价格的恶性竞争和资方利益的难以撼动。或者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即资金和土地的确有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和配置的问题,但劳动力市场似乎一开始就是市场化定价和配置的。这也许是出自于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误解。正常的市场竞争状态既不是行政垄断,也不是不公平竞争或者过度竞争,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竞争现象,如果说在资金和土地方面存在公共权力滥用的状况,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则存在着与此截然相反的公共权利不作为的状态。其中以进城务工者遭受的盘剥最为严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薪酬双轨制
2023-09-05 08:37:491

微粒贷年利率18.25%,算不算高利贷款?

肯定算,银行新规超过15.4%就算高利贷,而不是过去的24%,不仅微粒贷,借呗等也算,只要日利息大于0.042,年利率大于15.4%就算高利贷。 2020年8月实施的银行新规,规定超过贷款的基础利率(LPR)的4倍即不受司法保护,而目前LPR为3.85%,4倍即为15.4%。 所以微粒贷算高利贷,因为目前还有很多用户的日利率在0.45,0.05,都超过了受司法保护的15.4%。 我的微粒贷是0.05%,年利率18.25%,就属于高利贷,平时不怎么敢用。 你们的日利率是多少?超过0.042了吗? 微粒贷是微众银行于2015年推出的一款小额信贷产品,微众银行则是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是获得中国银监会(现银保监会)核准的正规持牌银行。也就是说, 微粒贷是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 微粒贷根据申请人的资质实行差别利率,部分申请者的利率是能达到18.25%的,超过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利率为一年期LPR的4倍(当前为15.4%)这个上限,但根据最高法最新司法解释,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利率不受民间借贷利率约束。也就是说, 微粒贷的这个利率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并无对高利贷的明确定义,高利贷只是民间的说法。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在什么区间内才是合法的,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规定,但在当前利率市场化和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一般认为也不应超过民间借贷的利率。但在法律实践中,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目前仍是双轨制,换句话说,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有可能比民间借贷利率要高的。 所以,贷款人要分清楚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类不同性质的贷款,在有得选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贷款。 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利率为一年期LPR的4倍(当前为15.4%),年利率18.25%显然超过了,但根据最高法最新司法解释,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利率不受民间借贷利率约束。所有是受法律保护的。 其实从微粒贷能在微信这么大的平台上就应该知道肯定不是高利贷,因为支付宝借呗以及网商贷的利率也跟他一样。如果从借款来看可以放心,不是高利贷。但从利率来看却并不是特别划算。 银行信用类线上贷款年化一般在10%以内,四大行更低。不过条件会高一些。信用卡的分期业务收取的是手续费和提前还款的违约金,没有微粒贷使用灵活,不过分期手续费在0.75%以下都比微粒贷要划算。 也就是说根据借贷市场阶梯来看微粒贷并不是最划算,如果是需要贷款可以参考以上方案。
2023-09-05 08:37:571

LRP是什么利率

LRP利率什么意思呢?baiLRP利率应为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du率zhi,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dao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它曾被寄予引导贷款利率的厚望,但后期未能实现,其多参照贷款基准利率来设定,走势并无二致。创设于2013年10月。简单的说,LPR就是18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银行通过自主报价的方式,确定一个平均贷款利率供行业定价参考。LRP利率有利于指导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没有做出调整的前提下,由“窗口指导”从而实现利率的下行。从我国历史上的利率以“央行利率基准”模式转变为“央行利率基准”和“lpr利率报价基准”的双轨制。其本质就是央行利率基准无法跟随世界降息周期进行降息的前提下,进行利率的逐步和缓步下行——更是为了地方制定不同的房地产信贷利率,做出灵活和针对地方需求的利率水准。那么,总结起来说,如果你看不到未来的“中长期利率基准”是持续下行的趋势,你就无法判断是否改由“合同利率”还是“lpr利率机制”。因为如果未来利率下调而lpr利率上调,你就吃亏了,而事实上,即使出现“短期和暂时”上调,也不是未来中长期利率的基本趋势——参照日本和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必然会进入“低速增长”甚至“零增长”,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是必然和常态。而不是中外特殊差异所造成的结果。
2023-09-05 08:3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