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中国教师研修网属于什么级别

2023-09-17 00:58:44
共1条回复
苏萦

中国教师研修网很高的级别。

中国教师研修网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主办,在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应运而生,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搭建研训一体的专业发展平台,实现教师个人、学校、区域教学组织的知识管理,创建全员参与、团队合作、资源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网上学习共同体。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

发展

2007年,中国教师研修网成为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优秀网站。2008年,成为教育部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基地。承担多项国家级、地方远程培训项目,与各地合作伙伴一起搭建多个区域级教师网上学习社区。

2009年承担的国培计划-“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获教育部与各省市同行与教师普遍好评,成为全国教师远程培训的一面旗帜。

2011年4月15日下午,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在师范教育司许涛司长、培训处唐京伟处长、教师培养处于兴国处长的陪同下,莅临中国教师研修网视察工作。刘部长一行听取了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师研修网总编马立和中国教师研修网业务总监吴新杰的专题汇报。

相关推荐

陕西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怎么注册

陕西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注册步骤如下:1、按照网址登录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系统,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用户名、密码均为账号)。2、首次登录要按照要求修改密码。3、修改密码后要及时记录,防止丢失。保存后进入系统。4、进入系统后点击系统管理。5、点击左侧栏目教师基础信息管理。6、进入后,首先下载模板。7、模板中附有填表说明,按照说明组织教师填入信息。以中心校为单位管理的学校在备注1中填写具体小学或幼儿园名称。8、教师信息录入完成后,登录系统到教师基础信息管理中点击导入。9、选择文件导入完成。10、点击右上角个人信息可修改登录名,方便使用。
2023-09-06 05:56:361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后台登录入口地址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登录入口地址: http://www.zjteacher.net/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简称浙江省师训干训中心),是浙江省教育厅下设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的教师继续教育业务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管理、指导、服务于全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培训工作。2007年,成立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2009年成为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省师训干训中心设有师训干训办公室和教师培训学院两大部门,师训干训办公室下设综合科、项目管理科,培训学院下设办公室、培训部、中德合作项目办(代管)。根据工作的需要,2015年7月,中心新设立行政办公室,目的是规范中心工作机制,协助领导协调中心内部工作和处理中心行政事务。 省师训干训中心长期以来在浙江省的教师继续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不仅创新了培训模式,形成了一批培训品牌,涌现了一批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培训专家,并且通过调研、合作、教学、科研指导以及支教等形式,为市、县教师培训机构、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省师训干训中心在今后的发展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履行服务全省基础教育的职责,坚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规范学术,打造精品,提升优势,培育人才”的原则,以特色发展为核心战略,以打造品牌为着力点,高标准建设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高水准建设教师教育的学术团队,构建面向全省、辐射西部、促进国际合作的教师教育管理和服务平台,努力建设成为在全省有重要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教育研究、培训和学术交流中心。 省师训干训中心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与管理人员队伍。现有正式教职员工25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6%,有3人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3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有1人是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入选“国培计划”专家库人选。省师训干训中心有浙江省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并参与共建教育管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学科。 省师训干训中心有教师培训实验室、心理实验室2个,同时确定38所中小学作为实践培训基地,拥有徐承楠、杨一青等名师名校长工作室5个,小学语文等15个学科工作室。每年定期出版发行《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省师训干训中心依托中德合作项目平台,每年举办一次中德教师教育研讨会,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创办“行知论坛”,定期举办全国性教师、校长和局长论坛。依托联合国教 ;
2023-09-06 05:56:451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官网登陆入口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官网登陆入口: https://pxglpt.zjedu.gov.cn/ 第一条 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本办法所称的各级各类学校,是指实施学前教育、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的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 本办法所称的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 第三条 省、市(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工作。 省、市(地)、县(市、区)人事、财政、卫生、建设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与教师相关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省、市(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增加师范教育投入,改善师范 院校 办学条件,提高师范教育质量。 省、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师进修院校、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和教师的培训。 省、布(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人事、 计划 和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向社会公开 招聘 教师。 第五条 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教师 资格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未具备规定学历的,按照《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实施过渡。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应当有一年的试用期。 第六条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合同应当载明聘任期限、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 第七条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依法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并应当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各项义务。 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学生;不得向学生及学生家长索取或者变相索取财物;不得向学生推销商品、学习辅导资料。 第八条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有关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教师年度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考绩档案,作为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和职务、解聘。辞退、奖惩的依据。 不得单纯以升学率、学生成绩作为对教师晋升工资和职务、实施奖惩的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中小学教师考核办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教师考核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考核办法由高等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 第九条 对师范专业毕业生实行任教服务期制度。服务期为五年(不含试用期)。未满服务期离开教育教学岗位的,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缴纳相应的培养费,并退还相应的专业奖学金。 任何单位不得聘用未满服务期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离开教育教学岗位的师范专业毕业生 中小学教师要求调离教育教学岗位的,应当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建立教师工资保障制度,保障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挪用、拖欠教师工资。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国家 公务员 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中小学教师各项津贴及时兑现。中小学教师享受的津贴,包括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特级教师津贴以及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其他津贴。 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十二条 对在边远山区、海岛和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 经济 补贴。补贴标准接相当于其职务工资等级上浮一档工资确定;连续在上述地区任教满八年的,其补贴予以固定,继续在上述地区任教的。可给予再上浮一档工资的补贴。具体适用范围和实施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三条 在农村任教的中小学教师的配偶、子女的农业户口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可以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所需指标在省每年下达的指标中统筹解决。 第十四条 任教满三十年并在教育教学岗位退休的中小学教师,可以享受百分之一百的退休金待遇。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统筹统建、集资建房以及在经济适用住房中确定一定比例教师住房等措施,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使城镇教师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和住房成套率高于当地城镇居民的人均水平。 建设教师住房可以予以减免建设用地费用和建设配套费用的优惠;教师在房改中购买住房的,可以按有关规定享受房价折扣优惠。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提供必要的条件。 单位向职工出租、出售住房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照顾配偶是教师的职工。 第十六条 教师的医疗享受,当地国家公务员同等待遇。医疗机构应当为教师的医疗保健提供方便。 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每两年组织一次教师 健康 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休养。健康检查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十七条 任教满三十年的教师可以获得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颁发的荣誉证书。持荣誉证书的教师可以免费进入本省境内政府举办的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 第十八条 市(地)、县(市、区)冷(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违反忡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本办法有关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并可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教师因履行职责受到侮辱、殴打、伤害或者暴力威胁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对肇事者及时予以查处;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教师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解聘或者辞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单位聘用未满服务期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离开教育教学岗位的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对聘用单位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教师合法权益受倒侵害的,有权依法提出声诉。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申诉,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受理,受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对当地人民政府的申诉,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受理,对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申诉,由同级人民政府受理;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同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 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确定相应的机构或者人员,依法办理教师申诉事项。 第二十三条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工资津贴、住房、医疗等待遇,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由举办者确定并予以保障。 ;
2023-09-06 05:56:541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入口:https://pxglpt.zjedu.gov.cn/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入口: https://pxglpt.zjedu.gov.cn/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 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 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 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 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 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普通小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范围内举行,普通中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自治州、市范围内举行。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举行。 第十五条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 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 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 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 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 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 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的体育工作不适用本条例。 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1979年10月5日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同时废止。 ;
2023-09-06 05:57:031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用户名登陆地址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用户名登陆地址: https://pxglpt.zjedu.gov.cn/ 各设区市及义乌市语委、教育局,杭州外国语学校,浙师大附属中学: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和我省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家语委、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华经典诵读工作的文件精神,推动我省中小学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省语委、省教育厅决定举办第十三期中华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条件 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骨干教师,须具有一定的诵读基础,原则上以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学科或班主任教师为主,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体名额分配:杭州、宁波、温州、金华、衢州、台州、丽水市各7名,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市各5名,义乌市4名,省直单位2名。 二、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8月1日—8月12日培训,共12天,记90学分。 地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三、培训组织 请各市教育局按名额选送学员,并填写《学员信息汇总表》(见附件),于3月12日前将电子文本发送给省教育厅语管处和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各1份,并同时通知参训学员登录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http://pxglpt.zjedu.gov.cn/),选择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开设的“浙江省第十三期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班”项目,自主选课网上报名。 四、培训内容与形式 通过讲座、实践、研讨、指导、展示等形式,提高学员诵读水平,培养学员教授经典诵读课程、指导学生诵读实践等能力。授课专家团队由教育系统专家教授和广电系统资深播音员主持人。 五、培训费用 按照省物价局规定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收费标准,学员培训(含食宿)费320元/天,计每人3840元。培训经费由各地教育局在教师培训经费中统筹安排。教师参训时向培训机构缴费,回各地报销。 六、报到事项 报到地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雁荡分院(地址: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响岭街12号)。 七、培训联系人 省教育厅语管处杨海军,电话:0571—88008783,手机:13567059635,电子邮箱:zjsywb@126.com。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戴红斌、林海军,电话:0577—88290811、88290536,手机:13566249556、13002688908,电子邮箱:dhb198@163.com。 ;
2023-09-06 05:57:121

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登录不了

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登录不了的原因:系统正在后台更新,稍后更新完了就可以正常访问了。
2023-09-06 05:57:231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账号密码怎么找回

1、打开全国教师管理系统的登录页面,点击登录按钮下面查询管理员联系信息。2、输入所在学校名称和自己的身份证号,点击查询,如果列出了管理员的相关信息,则可以给管理员打电话询问,找回密码。3、如果没有修改过原始密码,则下面有一个获取原始密码的选项,点击之后,填写相关信息,即可返回原始密码。
2023-09-06 05:57:331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的个人信息能修改吗? 本人现在换学校了,想把原来登记的学校改成现在的学校

管理员可以改
2023-09-06 05:57:562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哪个浏览器登录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GoogleChrome、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登录。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包括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教育法规法律、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课外活动组织技能、教师心理调节技能等。教学设计培训:主要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研究培训:主要针对教学实验、研究设计和报告等方面的培训。教育管理培训:主要针对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等职位的教育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多媒体和网络教育培训:主要针对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培训。
2023-09-06 05:58:051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信息管理系统继续教育网为什么出现长时间未操作,请重新登陆

登录一定时间内没有操作,系统为了保护使用者的个人信息不被他人盗取,会自动退出系统。返回登录界面输入个人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后重新登录系统即可。扩展资料: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信息管理系统普通教师使用身份证号码为用户名,密码为原教师信息系统密码(未修改过则密码为123456或身份证号后六位)进行登录,网址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信息管理系统。首次进入平台的老师,需要个人中心完善个人信息,上传照片(照片将同时用于学分证书上),并随时注意数据的更新。参考资料:重庆三十七中官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信息管理系统
2023-09-06 05:58:151

浙江教师培训平台怎么样?

⑴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有什么作用 自主选课报名是系统中最主要功能之一,教师每学年学期在自主选课开放的时间段内,可以选课报名。查询培训项目可以多条件组合或单一条件进行查询。 ⑵ 怎么打印教师培训平台上的学分卡 2012年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已开始,推荐评审对象继续教育学分分为两个时间段,版即教师专业发权展培训启动前以学分卡为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后以从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下载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为依据,请有关教师自行下载,具体下载办法如下: 1、 凭个人账号用户名和密码登入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培训管理平台; 2、 点击“查询和统计”下的“教师学时统计”; 3、 在培训学年中输入“2011”至“2012”,点击“查询”; 4、 Excel导出并打印; 5、 审核人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⑶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怎么查学员培训总积分 先登录,再打开查询和统计,再打开培训情况统计,输入时间零几年到2014,就会自动弹出 ⑷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进去跳转说说修改密码怎么回事 打开网页自带的安全账号管家,删除自动保存的账号及密码,再重新打开网页,手动输入账号密码,可能会提示你修改密码,再重新登陆就可以了。我自己研究了好久才研究出来的,希望采纳。 ⑸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怎么没有了,网站都进不去 今天刚进去,可以的哦,我温州的,你进不去估计网络问题吧 ⑹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怎么查上一年报名的地方 登录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里后,点“查询和统计”--->教师学时统计 右侧输入学年....如:欲查询2011学年的..那就输入2011至2012 点查询 ⑺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用户名 找你们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原则上是你姓名第一个字母+身份证后6位,密码是身份证后6位,祝你好运。 ⑻ 浙江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培训费报销吗 培训费,住宿费,路费都是可以报销,不知道你是哪里,像我们这边要刷工行公务卡,现金支付不能报了。 ⑼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怎么进去 如果你没改过你的信息 原设置的账号是你姓名的首字母加身份证的后6位 密码就是身份证的后6位 ⑽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对项目进行进行评价什么意思 你还没评价过啊 都过期了吧 就是对你参加过的学科培训或96学时的长训进行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之类的评价啊 赶紧着 看能不能赶上
2023-09-06 05:58:231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 密码错误怎么办

管理员可以重置
2023-09-06 05:58:342

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登录不了

这因为没有启用IE兼容模式造成的,通过重新更正以后能处理。1、直接在浏览器上搜索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选择相关链接进行跳转。2、找到IE兼容模式,点击切换对象。3、继续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并确定登录。这样就能实现要求了。
2023-09-06 05:58:441

教师国培计划登录平台网址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河南省、湖北省、广西、新疆、四川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远程 教育 登录平台入口网址系统是什么?我整理了2018国培计划系统登录平台入口网址,欢迎阅读!   国培计划2018登录网址: 点击进入>>>国培计划远程教育网登录入口   教师国培计划目标任务   通过培训,使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普通话应用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加强;努力建设一支热爱中华优秀 文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能力过硬、适应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要求的双语教师队伍;探索开发适应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   教师国培计划培训内容和方式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汉语拼音知识及其 教学 方法 ,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测试相关知识、技能,普通话教学方法与技能,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知识与技能等。   培训班仍委托相关省(区)就近集中举办,各地可以在省会(首府)集中办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送训到地州办班。各省(区)要选派思想过硬、业务精湛、高度负责的教师和管理者承担培训和管理任务。培训班具体组织形式应为集中课堂教学、训练与课下辅导训练相结合,精讲多练,多角度、多方位对学员进行培训。   教师国培计划培训对象及条件   各省(区)统筹协调本地各项培训任务和计划。此项培训主要面向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地区,以普通话教学水平较弱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为主,尤其应向边远、农村地区的一线教师倾斜。参训教师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国培的培训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7年7月—10月。   地点:各省(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培训组织与管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负责统筹规划,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培训管理和业务指导;相关省(区)教育厅语工处(语委办)负责本地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教师的选派、参训学员的选拔及具体培训实施工作。   经费拨付及使用   培训经费原 渠道 不变。由教育部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各省(区)需配套相应经费,不得向参训学员另外收取培训费用。   各省(区)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向语用司提供培训经费预算 报告 ,由语用司审核后,将培训经费一次拨付到位。所有经费使用原始单据保留在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备查。各省(区)认真做好培训 工作 总结 并报我部备案,便于做好今后的培训管理及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   有关要求   1.请有关省(区)教育厅于培训结束后的1个月内,将本省(区)培训工作总结及《“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班”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参训学员信息统计表》(见附件2),以纸制文本和电子版方式报送至师范司和语用司。   2.请各地重视此项培训工作,组织专家进行专项研究,制订培训方案,开发培训课程、教材和辅导材料,精心组织实施,下发培训调查问卷表,组织学员认真填写,保证培训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3.培训期间师范教育司和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将适时组织专家对培训工作进行指导、抽查和评估。
2023-09-06 05:58:541

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登不进去,三十分钟自动解锁吗

自动解锁。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登不进去,用户如果被锁定后,10分钟会自动解锁,在此期间请勿重复输入账号密码,时间未到将重新锁定十分钟。所以三十分钟自动解锁。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适用于“国培计划”、“区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培训项目管理工作,面向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机构、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下同)和教师个人,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教师培训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2023-09-06 05:59:021

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系统账号是什么

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系统账号是学号。广西中小教师培训公共系统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和《关于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桂教师培〔2014〕17号)有关精神,加强广西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工作,组织力量开发了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2023-09-06 05:59:111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地址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地址: http://jjzx.hfnu.edu.cn/ 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2013〕67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名师好校长梯级培养工程的意见》(皖教师〔2015〕5号)精神,建设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 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建梯队、育名师、出成果的建设思路,旨在以工作室建设为载体,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教学研究攻关平台和教学改革示范平台,推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协同研修,力争培养一批省内公认、国内知名的专家型教学名师人选,着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创新能力突出、教学风格独特、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骨干教师梯队,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二、人员组成 (一)团队构成 1.首席负责人。工作室设首席负责人1名,主持工作室工作,是工作室建设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2.辅助团队。工作室内设研训辅导团队,由5名辅助教师组成,其中安排所在市(指首席负责人所在市或省直管县,下同)辅助教师2名、外市辅助教师3名,协助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训工作。 3.研修团队。工作室安排接受首席负责人和辅助教师研训指导的研修教师50名,即每位辅助教师指导10名骨干教师,其中农村学校教师不少于2名。 首席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自主特聘顾问(导师)等,原则聘请中小学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专家库中专家。 (二)人员遴选。本着省级统筹、梯级建设的原则,首席负责人由省教育厅统一评选,辅助教师由省教育厅统一调训、科学分配。研修教师由辅助教师提名、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2)学科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先进,课堂教学能力、水平和效果较为突出。(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4)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5)一般为县级以上优秀骨干教师(农村教师可为校级以上优秀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教研员)。 三、建设任务 (一)健全团队研修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制度。围绕全省和所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所在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制定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辅助教师、研修教师的周期研修方案和年度研修计划。其中,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执行,并报省教育厅师资处备案。 (二)领航入室教师成长。依托首席负责人所在学校(单位)学习型组织和资源,建立合作学习与协同研究共同体,搭建支持服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入室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原则上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有关课程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其中,首席负责人每学期主持开展有关课程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2次以上,同时在领航指导过程中进一步检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通过开展课程改革理论探究、实践探索等活动,指导辅助教师和研修教师总结课程教学经验、探索课程教学规律、凝练教育教学思想,引领辅助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学名师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引领研修教师成长为市级教学名师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承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集中研修主讲、校本研修指导和送培送教下乡等任务,定期开展下校诊断、研课磨课、示范指导等活动,指导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其中,首席负责人每学期开展下校诊断等示范引领活动2次以上。建立网上工作室,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网上协同研修,组织在线研讨、答疑等活动。定期编印工作室研修活动简报。 (四)开展应用课题研究。依据全省和所在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所在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工作,确定建设周期内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2项以上。通过协同攻关,探究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模式,生成富有理论指导意义、实践创新价值和安徽特色的改革试验成果10项以上。其中,首席负责人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1项以上,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 篇以上。 (五)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宣传和推介改革试验和研究成果,强化成果应用,在合作学习与协同研究共同体学校(单位)试验并初见成效。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支持,让改革试验和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推进发展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教育。 (六)其他。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研训任务。 四、运行机制 工作室建设周期3年,首席负责人、辅助教师和研修教师在职培养周期3年。按照整体规划、持续培养、个性指导、协同创新的要求,实施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双计划,实行高标准培养,实现高规格提升。 (一)高端培养。省教育厅统一组织首席负责人高端培养计划,委托基地学校实施。高端培养每年集中研修30天,其中跟岗研修不少于10天。采取高校访学、名校挂职、境外研修等混合式学习方式,突出“专家型教师”培养主题,通过高层次、高水平、高标准的研究型培养,帮助首席负责人系统总结教学实践、探索教学规律、凝练教育思想,全面提升首席负责人领导课程改革的能力。 基地学校要创新“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优化理论研修、专题研修、跟岗研修、研修成果展示等实施方案,采取课题研究、项目合作、成果发表与推广等方式,引导首席负责人深度学习,并针对首席负责人所在市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组织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 (二)常态研修。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常态研修活动,具体活动由工作室组织实施。辅助教师、研修教师具体的研修任务及其培养途径,由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政策咨询和支持服务工作。 按照“遴选、培养、使用、管理”一体化要求,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管理部门统筹做好培养、使用、管理和考核等工作,指定业务指导机构统筹做好日常管理、业务指导等工作。首席负责人、辅助教师、研修教师所在学校(单位)应指派一名校领导(单位领导)协助管理常态研修相关事务。 (二)完善评价机制。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工作室建设成效考核工作,出台工作室建设考核指南,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工作室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实行省、市(省直管县)联合考核评价制度,实施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验收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工作室建设绩效和社会贡献。建设周期内的第1年年度考核、第2年中期考核工作,委托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省教育厅师资处,作为动态调整和持续支持的依据。建设周期结束时,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组织验收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在安徽教育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培养基地考核工作,纳入省级培训项目年度绩效考评范畴,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培养基地的依据。 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对辅助教师、研修教师的年度研修成效考核,委托工作室组织实施。其中,辅助教师的年度研修成效由首席负责人组织考核,研修教师的年度研修成效由辅助教师负责组织考核,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年度评选表彰和继续支持研修的依据。 (三)强化质量管理。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建设过程和质量管理。建立跟踪指导制度,实行常态跟踪,进行常态指导,落实常态改进,促使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地。实施约束激励制度。实行目标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对研修活动开展不力、责令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省教育厅将撤销该工作室,不再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对建设绩效突出、社会贡献较大的,将加大资助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等作用。 (四)健全保障举措 1.加大经费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首席负责人高端研修活动等。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配套建设经费,支持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修活动等。 规范资助经费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注重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研修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研修活动期间发生的培训费、差旅费、专家劳务费、资源建设费、场地设备租用费、专题调研费、成果出版费及宣传费、办公用品费等。 2.创设培养环境。按照省级统筹、分级管理、协同推进的原则,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遴选省级培养基地,组建省级专家指导团队,采取政府购买和自主开发方式建设学习资源。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室建设纳入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订配套政策和措施,创生优化培养环境,支持开展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活动。首席负责人、辅助教师和研修教师所在学校(单位)组织应予配合,积极创设合作学习和协同研究条件,支持工作室开展常态研修活动。 六、其他说明 安徽省乡村名师工作室建设参照本指导意见执行。 安徽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校长(含幼儿园园长,下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2013〕67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名师好校长梯级培养工程的意见》(皖教师〔2015〕5号)精神,建设安徽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 遵循中小学校长成长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滚动发展的原则,按照建梯队、创名校、出成果的建设思路,旨在以工作室建设为载体,搭建骨干校长成长平台、改革创新攻关平台和名校创建示范平台,推动城乡间、校际间校长协同研修,力争培养一批省内公认、国内知名的教育家型好校长人选,着力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创新能力突出、办学治校有方、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骨干校长梯队,带动全省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二、人员组成 (一)团队构成 1.首席负责人。工作室设首席负责人1名,主持工作室工作,是工作室建设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2.辅助团队。工作室内设研训辅导团队,由5名辅助校长组成,其中安排所在市(指首席负责人所在市或省直管县,下同)辅助校长2名、外市辅助校长3名,协助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训工作。 3.研修团队。工作室安排接受首席负责人和辅助校长研训指导的研修校长25名,即每位辅助校长指导5名骨干校长,其中农村学校校长不少2名。 首席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自主特聘顾问(导师)等,原则聘请中小学校长(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专家库中专家。 (二)人员遴选。本着省级统筹、梯级建设的原则,首席负责人由省教育厅统一评选,辅助校长由省教育厅统一调训、科学分配。研修校长由辅助校长提名、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2)办学理念先进,创建名校意识强,有较强的发展需求和良好的发展潜力。(3)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创新,有一定的研究成果。(4)接受过校长在职提高以上培训。(5)一般为县级以上名(好)校长、现任正职校长或任副职校长3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农村学校校长可适当放宽)。 三、建设任务 (一)健全团队研修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制度。围绕全省和所在市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所在市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重点任务,制定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辅助校长、研修校长的周期研修方案和年度研修计划。其中,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执行,并报省教育厅师资处备案。 (二)领航入室校长成长。依托首席负责人所在学校学习型组织和资源,建立合作学习与协同研究共同体,搭建支持服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入室校长专业发展问题,原则上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有关学校治理体系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其中,首席负责人每学期主持开展有关学校治理体系改革等交流研讨活动2次以上,同时在领航指导过程中进一步检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通过开展学校治理等理论探究、实践探索等活动,指导辅助校长、研修校长系统总结办学治校实践、探索教育规律和凝练教育思想,引领辅助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好校长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引领研修校长成长为市级好校长人选(或后备梯队人选)。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所在市教育集团(校际联盟)组织(机构),建立区域校长协同发展机制,采取校长论坛、结队帮扶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下校诊断、名校创建等系列研修活动,实行高端专业引领,推广改革试验成果,引领本市学校科学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首席负责人每学期原则上要开展下校诊断等示范引领活动2次以上。建立网上工作室,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网上协同研修,组织在线研讨、答疑等活动。定期编印工作室研修活动简报。 (四)开展应用课题研究。依据全省和本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要求,结合本市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等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建设周期内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2项以上。通过协同攻关,探究学校治理体系理论和实践模式,生成富有理论指导意义、实践创新价值和安徽特色的改革试验成果10项以上。其中,首席负责人立项市级以上研究课题1项以上,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 篇以上。 (五)建言献策推进创新。搜集整理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新实践成果,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名校创建成果以及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在建设周期内提交具有前瞻性、建设性、针对性的政策调研(政策咨询、改革试验等)报告5篇以上,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合理建议。其中,首席负责人应提交政策调研等报告1篇以上。 (六)其他。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研训任务。 四、运行机制 工作室建设周期3年,首席负责人、辅助校长和研修校长在职培养周期3年。按照整体规划、持续培养、个性指导、协同创新的要求,实施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双计划,实行高标准培养,实现高规格提升。 (一)高端培养。省教育厅统一组织首席负责人高端培养计划,委托基地学校实施。高端培养每年集中研修30天,其中跟岗研修不少于10天。采取高校访学、名校挂职、境外研修等混合式学习方式,突出“教育家型校长”培养主题,通过高层次、高水平、高标准的研究型培养,帮助首席负责人系统总结办学实践、探索教育规律、凝练教育思想,全面提高首席负责人学校治理能力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基地学校要创新“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模式,优化理论研修、专题研修、跟岗研修、教育思想凝练和研修成果展示等实施方案,采取课题研究、项目合作、成果发表与推广等方式,引导首席负责人深度学习,并针对首席负责人所在市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组织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 (二)常态研修。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常态研修活动,具体活动由工作室组织实施。辅助校长、研修校长具体的研修任务及其培养途径,由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首席负责人协商确定。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负责政策咨询和支持服务工作。 按照“遴选、培养、使用、管理”一体化要求,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管理部门统筹做好培养、使用、管理和考核等工作,指定业务指导机构统筹做好日常管理、业务指导等工作。首席负责人、辅助校长、研修校长所在学校组织协助做好有关研修过程管理工作。 (二)完善评价机制。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工作室建设成效考核工作,出台工作室建设考核指南,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工作室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实行省、市(省直管县)联合考核评价制度,实施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验收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工作室建设绩效和社会贡献。建设周期内的第1年年度考核、第2年中期考核工作,委托所在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省教育厅师资处,作为动态调整和持续支持的依据。建设周期结束时,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组织验收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在安徽教育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培养基地考核工作,纳入省级培训项目年度绩效考评范畴,评估结果作为动态调整培养基地的依据。 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对辅助校长、研修校长的年度研修成效考核,委托工作室组织实施。其中,辅助校长的年度研修成效由首席负责人组织考核,研修校长的年度研修成效由辅助校长组织考核,形成考核评价报告报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并作为校长使用、管理和继续支持研修的依据。 (三)强化质量管理。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建设过程和质量管理。建立跟踪指导制度,实行常态跟踪,进行常态指导,落实常态改进,促使工作室周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地。实施约束激励制度。实行目标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对常态研修活动开展不力、责令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省教育厅将撤销该工作室,不再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对建设绩效突出、社会贡献较大的,将加大资助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等作用。 (四)健全保障举措 1.加大经费投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首席负责人高端研修活动等。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配套建设经费,支持首席负责人开展常态研修活动等。 规范资助经费使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注重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研修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研修活动期间发生的培训费、差旅费、专家劳务费、资源建设费、场地设备租用费、专题调研费、成果出版费及宣传费、办公用品费等。 2.创设培养环境。按照省级统筹、分级管理、协同推进的原则,省教育厅师资处负责遴选省级培养基地,组建省级专家指导团队,采取政府购买和自主开发方式建设学习资源。市(省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室建设纳入本地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订配套政策和措施,创生优化培养环境,支持开展高端培养和常态研修活动。首席负责人、辅助校长和研修校长所在学校组织应积极创设合作学习和协同研究条件,支持工作室开展常态研修活动。 1.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学平台:http://jjzx.hfnu.edu.cn/ 2.肇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入口地址 3.肇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www.zhaoqing.gov.cn/zqjyj/gkmlpt/mindex 4.肇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www.zqteacher.com/HTML/Index.htm 5.******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自查报告范文(五篇) 6.教师******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体会范文 7.******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内容 8.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管理平台入口:https://pxglpt.zjedu.gov.cn/ 9.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登录地址:https://pxglpt.zjedu.gov.cn/ 10.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入口:https://pxglpt.zjedu.gov.cn/
2023-09-06 05:59:411

河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官网入口地址

河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官网入口地址: http://www.hateacher.cn/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为深入贯彻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总体安排,省教育厅继续实施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引导发展计划,重点加强我省普通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省教育厅继续实施高中教师全员培训的示范性项目,计划对1200名普通高中教师开展100学时/人的岗位培训任务,引导各地加大对高中师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高中教师整体队伍素质和水平,推动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 二、培训对象和遴选要求 充分发挥省级培训的骨干培养和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对普通高中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培训者培训和岗位培训,引领和促进各地普通高中教师全员培训的广泛开展。示范性项目培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体育、音乐、美术7个学科。各地市分学科参训名额分配表见附件。 各地遴选推荐的参训学员应具备以下条件: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具有引领本地、本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男教师年龄不超过55岁,女教师年龄不超过50岁。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重点加强普通高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和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教学科研方面的综合素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新的课程标准,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采取混合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工作,按照集中培训(7天)与网络研修(50学时)相结合、校本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融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校本研修于一体,切实保障培训质量。 四、项目承担单位 高中教师全员培训示范性项目继续由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原河南教育学院)承担培训任务。项目承担单位要认真制定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严格遴选确定网络研修平台,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各地要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权限,加强对辖区内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基础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的开展普通高中教师岗位培训工作。普通高中学校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规划,重点开展好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五、培训经费 省教育厅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高中教师全员培训的示范性培训项目。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培训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专款专用。示范性培训项目参训学员的差旅费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报销。 六、其他 请各地根据示范性培训项目要求,选拔符合培训条件、参训积极性高的教师参加培训,于4月12日前通过“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管理版)”上报参训学员。具体培训时间、地点由培训单位另行通知。 ;
2023-09-06 05:59:511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用户名和密码不知道

用户名:你姓名的第一个拼音字符+身份证后六位数;密码:身份证后六位数
2023-09-06 06:00:004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 改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师德状况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包括集中研修、校本培训、开放培训等,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师德提升和专业成长,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条件。      自1999年以来,各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做了许多新的探索。以下是笔者承担省、市、区三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时的几点思考。      一、改进集中研修,提高针对性      1999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把集中研修作为“五年一轮训”的重要环节之一包括集中授课、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在组织集中研修中不断创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加强:   (一)改进研修形式,提高教师受训的内驱力。   首先认识误区要消除。少数教师认为接受“继续教育是一种形式”的观点,因此,集中研修组织者、培训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少数教师敷衍了事。二是“学用矛盾”要解决。有些时候,集中研修的课程设置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得不太紧密,与课程改革要求的结合虚而不实,导致学用矛盾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做到有的放矢,学员缺什么就开什么、学员不会什么就教什么、学员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工学矛盾”要化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较多的学时计划,有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有冲击,形成工学矛盾,尤其办学规模较小、编制偏紧、教师学科兼职较多的学校更为突出。培训单位必须坚持服务学员学习、服务学校教学的培训理念,多利用寒暑假、周末进行集中培训,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做到参加培训与教学工作两不误。   (二)优化课程设置,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在第一轮研修过程中,我们发现参加培训的学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之间、专业教师与临时兼课教师之间、不同年龄及教龄的教师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给培训组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带来了极大困难,是严重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培训组织单位在开班之前要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员的素质差异、培训需求,认真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内容,设置培训课程;根据学员的城乡差异、学历差异、教龄差异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分层次、多样性的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并对课程实施进行过程监控。由于学员们各自在教学工作和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不同,培训教师要采取问题教学等形式,切实发挥继续教育的培训、指导作用,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特别要帮助那些来自农村、通过成人教育提升学历而担任初中、高中学科教学的学员,提高其培训学习效果。      二、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实践性      校本培训由学校组织,可以让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培训、参加学习,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校本培训的组织者熟悉学员缺什么、不会什么、要用什么,有利于实现学习与需要的有机结合,是解决“学用矛盾”最有效的培训途径。   (一)搭建平台“请进来”,请校外专家来引路   各学校结合本校发展的整体要求、教育教学现状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水平,举办各类培训班,由学校聘请校外的相关专家、学者,针对学校教师普遍困惑的某些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各种专题讲座、做专题辅导报告和新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就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例进行现场点评,实施具体点拨。实践证明,由于这类报告、讲座的主题能切合教师教育教学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也颇受教师欢迎。   (二)抬爱校内骨干,让校内“专家”做榜样   学科备课组是学校教学研讨的基本单位,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有利于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学习课程标准、分析考试大纲、处理教材、进行 教学设计 ,发挥骨干教师的核心作用。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组织骨干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说课、评课,组织一般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等活动,逐步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不同科类、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校内教学论坛、德育论坛,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德育方法,引领教师反思教育教学,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发挥骨干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骨干教师的这些带头、示范与辐射作用,在学科组内逐步实现智力资源与智力成果共享,并形成一个教师工作、学习、研究的共同体,促进全体教师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重视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引领   所谓校本教研,实质上就是研究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引导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水平。在校本教研中,教师是研究主体,他们在反思个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现教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良性互动,使每一位教师通过研究自己教学中实际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与教研中实现自我提升。某些教育教学中现实意义很强的复杂问题,可以转化为研究课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通过个人或与同伴的共同研究,不断深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的条件、因此,在综合分析或课题实验对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样,既可解决许多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得以提高,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以科研促教学,促进专业成长。      三、坚持开放培训,实现有效性      各学校针对本校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在组织教师参加集中研修、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培训,采取“校内骨干走出去”、“校外骨干引进来”、鼓励学历提升等手段,可以增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后劲。   (一)“校内骨干走出去”,开展挂职体验式培训   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是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在重点使用的同时,重点培养尤为重要。他们长期在一个单位,从事同一项工作,常常会产生职业倦怠,工作激情和创造性受到影响。因此,组织这些骨干力量走出去,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到先进学校挂职、交流学习,在学习典型经验的同时,总结反思、开阔视野,防止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出现经验主义倾向,促进知识更新、理念更新和方法更新。让他们把考察学习、挂职学习、交流学习的体会,通过回校后报告会、座谈会、汇报课等形式,把先进经验传入校内,并以此创新学校管理、创新教育教学,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校外骨干引进来”,以师资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分别存在一些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相对比较薄弱的学校,这是实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师资的不平衡,是实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制约性因素,但在大范围内进行资师交流客观上又不可能实现。因此,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适当范围内的教师交流、优秀校长向薄弱学校的流动就成为完善薄弱学校管理、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有利于薄弱学校的一般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并在学习中反思问题、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行为;有利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一定行政区域的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公平的逐步实现。   (三)适应新形势,有效开展学历学位提升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作了明确规定,绝大部分学历未达标教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三沟通”等方式,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相关学历要求,他们中有许多在学历提升的过程中,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快速成长。但是,其中也有些教师为学历而学历,教理科的提升了文科学历,“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的现象也客观存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学历提升又掀起了新一轮高潮(某省会城市规划到2010年高中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课程班结业的比例要达40%),如何在鼓励学历提升、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的时候,防止学历提升的形式主义,防止学历提升等于继续教育的倾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有预防机制,需要深入研究。   (四)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及相关技能培训   新浪网2005年进行了一项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教师反映心理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工作倦怠,超过60%的教师对工作不满意。尽管网上调查的样本数量、样本地域分布、样本人群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我国教师心理的实际状况,但至少可以说明我们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疏导与培训。   有研究认为,“影响工作的因素”可以分为“资源”与“要求”,当“资源”不能满足“要求”时,人就会产生工作压力。比如说,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就需进行“时间管理”技能培训,让老师们在不减少工作量的同时,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时间管理”技能就成为一种“资源”。再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要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就是“资源”。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培训,即通过“为教师提供资源”、通过管理变“要求”为“资源”,使“要求”更合理化,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减缓心理压力,帮助教师更加高效、优质地完成他们的工作。      四、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发展性      (一)运用网络,努力推进远程培训   借助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开展远程培训,能为受训教师提供学习方便,已经逐步成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手段之一。第一,它是一种开放自主的学习模式,受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成长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与学习内容;根据各自工作、生活的实际可能,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第二,它具有丰富且更新及时的菜单式的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实录及其它资源性视频,都能由问题切入,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一线教学的需要。第三,能便利接受课程专家的指导,参与课程建设、异步离线答疑。第四,能实时交流互动,实现学习管理自动化。通过网络传输,可以实现多方异地交流,自动记载学习、研讨和辅导工作的相关数据,并加以处理,为评估培训情况和受训情况提供快捷、客观的依据。   (二)名师引领,打造区域性“名师工作室”    把名师工作室作为一定行政区域“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相关职能延伸与补充的重要合作体”,以首席名师为核心,由优秀教师参与组成合作团队,其主要工作任务有:一是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课堂诊断、课堂问题研究、考试研究等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实施课程的能力。二是通过课题研究引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三是培养、培训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课题引领、名师论坛、在线研讨、读书交流等方式引领课程改革,在实践培训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名校示范,建立校本研训基地   不论集中研修如何对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不断改革,“学用矛盾”总是在所难免;受校园文化的影响,校本培训又往往容易产生教学理念、工作方法的“近亲繁殖”而难于创新;尤其是一些学校因师资水平局限、所处地域偏僻等客观原因,校本培训的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因此,一定行政区域内,依托少数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有实力、有经验、有创新的学校,建立校本研训基地或校本研训协作体,能发挥校本研训基地在教学研究、课题引领、新课程培训与实施中核心与示范作用,引领相关学校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和改进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使“人人享有公平的教育”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胡惠明)
2023-09-06 06:00:151

河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教师端入口

2018年河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教师端入口: http://jsjyjs.open.ha.cn/Areas/AdminLTE/login.html 关于加强河南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十三五”时期加强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硕士以上学历或具有较高水平、特殊才能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5万人以上。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0人左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800人左右,中原学者60人左右,河南省优秀专家1800人左右,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00人左右,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00人左右,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00人左右,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500人左右,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4500人以上;在重点学科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新业态领域中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团队)不断涌现,成为推进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培养力度 (二)完善选拔培养体系。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标准和条件,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分类评价,不断提高选拔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建立我省“811青年人才工程”与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梯次培养对接机制;推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向县(市)延伸,加快完善省市县三级上下衔接、梯次递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加大“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下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推荐力度;以实施中原“”为牵引,扎实做好中原学者、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等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工作;设立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选拔项目,加大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选拔工作力度,着力推动各类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涌现、脱颖而出。 (三)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参照国家“*”,实施我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依托省级重点人才培养工程,遴选2000名有发展潜力的各层次、各领域领军人才。对有潜力成长为“两院”院士的中原学者,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配备专职中青年助手,实行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对通过我省推荐培养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含国家外专)、“*”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高端人才,享受与引进人才同等的待遇。 (四)实施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培养500名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重大突破或重要科技成果转化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引领作用显著的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省市财政统筹人才专项等资金给予支持。 (五)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以国家和我省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在我省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每年择优遴选2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生予以重点项目资助,加速培养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六)实施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以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每年选送50人左右出国进行中长期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进行深造,每批在国(境)外深造时间不少于12个月,着力提高我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水平。 (七)实施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着眼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需求,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采取高级研修班、进修班、学术讲座和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到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进修培训等不同形式,每年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万人次。着力加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非公经济组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工作,不断提升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大力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八)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外籍院士等顶尖人才,国家“”(含国家外专)、“*”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科学院“*”入选者等高端人才和通晓国内外金融规则、善于资本运作的金融领军人才。对上述人才来豫工作的,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享受相应待遇。充分发挥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制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等人才制度的引才聚才优势作用,通过“特设岗位+项目研究+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等形式,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在各自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带动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发创新领军人才(团队)。 (九)实施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团队引进计划。以服务“三区一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示范区、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为重点,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及新兴业态,着重引进站在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团队。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专家、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完成人等海内外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的,经评估由省政府引导基金给予不超过全部股权20%的基金支持;对世界一流水平、支撑产业转型、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创业团队,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制定《河南省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实施重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以中原“*”为牵引,立足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建设发展,重点引进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够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带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端外国专家、技术领军人才(团队)。实施国际人才合作项目,依托我省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等,采取“项目+人才+资金”等形式,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和专门人才(团队)。持续开展海外英才中原行、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等系列活动,到2020年,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20000人次来豫开展服务活动,其中硕士以上海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7500人次,博士400人次。 四、营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十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评价标准,对业绩特别突出的拔尖人才,可破格或越级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建立完善关键技术岗位竞聘制度,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担当重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向关键专业技术岗位和重要专业技术骨干倾斜的分配制度,落实技术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政策,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发挥表彰奖励的导向作用,对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的个人和集体,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奖励计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两位的个人和集体,其他获国家科技奖项、国家“友谊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的个人或集体,以及获得国家其他奖项的个人或集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重点奖励。 (十二)加强引才育才载体建设。加强省、部(院)合作,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以及境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知名创新型企业在豫设立研发机构;发挥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引智试验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等载体招才引智功能;着力加强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个以上院士工作站,50个左右省级专家服务基地,70个以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0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8个留学人员创业园,6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3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 (十三)创新柔性引才方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驿站”,支持用人单位采取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海外工程师、周末教授等方式,集聚国内外专家智力。实施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通过技术指导、决策咨询、项目合作、联合攻关以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等形式,引导和支持高层次专家向我省人才洼地流动。在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大范围推行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特聘专家制度,建立常态化、滚动支持机制,集聚国内外杰出人才来豫创新创业。以河南籍和在豫工作过的高端人才为重点,实施“乡情引才工程”,完善豫籍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打造引才新品牌。发挥国际高端猎头和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海外引智工作联络处建设,建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人才工作站,通过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运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十四)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单位结构比例和岗位限制,通过特设岗位、动态调整岗位设置等多种方式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对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学位的人员,可采取直接考核的办法招聘,其无档案的,经过组织查证核实程序后其工资档次可实行无档案身份认定;在外省、市已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来我省工作的,直接确认其资格;对符合条件的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可直接考核认定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策”。 (十五)鼓励离岗创新创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携带自有科研项目和成果脱离原单位工作,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或自主创办企业。经单位批准同意,可在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由原单位发放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并保留其参加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层次人才兼职。 (十六)提供便捷化服务保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文件精神,不断提高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待遇水平。按照《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经认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按层次分别纳入一级、二级、三级保健对象范围,享受相应的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服务。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国有骨干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建设高层次人才周转房。优化人才服务流程,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办理出入境手续、居留落户、人事关系、社会保险、住房安居、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便捷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实行外国人来豫短期工作邀请函办理“一站式”服务和外国人来豫工作就业“两证合一”服务。 五、组织保障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宣传、科协、发改、教育、科技、工信、公安、财政、住建、农业、商务、卫计、税务、金融等部门各司其职,定期召开会议,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统筹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贯彻落实意见。 (十八)落实主体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部署,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按时完成。要加强督导检查,针对重点任务、重点举措,明确督查重点,及时跟踪问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挂号督办、限期整改,对执行不力、整改不到位的问责追责。 (十九)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意义,宣传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涌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事迹。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倡导体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精神。 ;
2023-09-06 06:00:251

浙江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正在维护中怎么报名呢

以学校管理员账号登录平台后。单击左边的功能列表中的“报名审核”选项,进入报名审核界面。可以根据审核状态来进行分类查询、审核状态为,待审、审核通过、审核不通过。可以在每页显示记录数中输入大一点数字,再在空白处单击鼠标。便于信息查看。
2023-09-06 06:00:351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培训为什么未获得证书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结业证书获取的条件为“获得认定10学时且个人信息通过校级管理员认证审核”,若您的认定学时达到10学时,请在个人信息中完善信息,点击保存提交学校管理员审核通过,本校管理员认证审核通过后,刷新登录页面,即可看到“证书”“查看证书”按钮。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线上学习已结束,9月5日开始将陆续为获得认定10学时且个人信息通过校级管理员认证审核的用户提供结业证书查询下载服务。目前可在“个人中心”—“我的培训”中查询结业证书。
2023-09-06 06:01:225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

u2003u2003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篇一】 u2003u2003此次有幸参加远程研修培训学习。通过各项研修使我的专业成长更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我学的专业是幼儿教育,这个专业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也一直从事这项工作。在工作中我努力学习技能技巧也积累了不少专业经验,先将我归纳的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u2003u2003一、知识蕴含着家庭教育当中 u2003u2003虽然现在的早期教育重心从知识转到情感能力。再发展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格教育,但知识作为各方面教育的载体,依然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其实,种种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完全可以信手沾来地引导孩子发现和感知。只要父母有心,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 u2003u2003二、丰富的情感来自生活体验 u2003u2003以前我们过于注重孩子外在的知识,而忽略了内置的情感教育。因而出现了许多社会性问题。在与人的交往中孩子可以学习到互助合作、关爱和尊重,这也是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起着决定性作用之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孩子可以体现自我价值,感受到责任和自信。种种情感教育隐含在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及时教育,相信一定能事半功倍。 u2003u2003三、能力锻炼来自于生活实践 u2003u2003现在的社会对每一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都来源于生活实践的积累。生活中处处有教育,而教育也处处为生活而服务,孩子从生活中学习,经验和能力不但能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使孩子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充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素质去把握未来。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篇二】 u2003u2003研修本身是一件好事,是一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大好机会,虽然每年的网络研修都放在炎炎酷夏,尤其是这两年倾盆大雨还不停光顾,这让大家在研修的时候也同时可以体验一下水深火热的感受,不过坐在微机前,看到一张张兴奋的脸庞,还是让我感觉到了大家的热情,无论阴天还是晴天,无论下雨还是刮风,我们和研修还是会在一起的。 u2003u2003研修,是对教师观念的冲击,是对教师思路的重组,是对教学思想的改建,是对教学模式的修正。在平时也会参阅一些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也会参加一些类似的报告会,也会查阅浏览一些专家的观点,好多内容与研修内容大致相近,但是在研修过程中我没有厌烦这种重复,我会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从化学学科角度来看待每一次的网络研修。 u2003u2003从化学学科角度来讲,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一种仪器,它的名字叫做“研钵”。研钵的作用是将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通过研磨,使其变成粉末,便于药品的快速反应或快速溶解。而“研修”中的“研”字,个人认为有点类似于“研钵”中的“研”,在研修过程中,通过一遍一遍的研磨,将需要让教师们学习的知识研碎、研细,使其增大与教师们思维的接触面积,让它们的碰撞几率增加,使得反应更加剧烈、充分,直至让能量发生转化,从量变而引发质变,使教师们获得充足的能量补充。通过每一次研修,每一个教师都会发生一次化学变化,都会让自己发生一次新的改变,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长足的进步。 u2003u2003不仅有剧烈的化学变化,在研修中还存在着物理变化。通过网络研修这一平台,搭建起了教师和教师、教师和专家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不同的思想在这一个平台上也在激烈交流。每个人都在这一平台上不停的“研磨”自己的思想,让经过充分研磨的思想进入平台,相互之间发生接触,让这些思想相互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思想,每人从中分取一份,会收获到很多种的思想,这些思想最终会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直至成熟。 u2003u2003有时候想想挺累的网络研修,在我们拥有满腔热情的学习者的面前,反而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总结:挺好!!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篇三】 u2003u2003带着期望,带着梦想,我们如约相聚在株洲田心中学。参加20xx年国培计划——初中美术种子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学科研修培训。在此之前,我一直工作在美术教育的一线。在七天的学习中,聆听专家们由浅入深、生动详尽的讲座,不仅使我对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的思想、观念、心灵都受到了一次触动、提升、洗礼和升华。此次培训虽然时间很短,但安排的紧凑有序,学习内容丰富,讲授精彩纷呈,观摩大开眼界。下面我就谈谈培训学习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u2003u2003一、专家讲座,高屋建瓴。 u2003u2003听取教授的课,让我认识到教育要回归原点。作为美术教师,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只是专业美术教育,更多的是生活美术教育,在教学中,淡化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不仅如此,美术教学还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应当把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把他们特有的游戏生活、身边的校园环境、家庭和社会生活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画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品尝到生活和绘画的乐趣。只有追求学生的需求,营造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才能使孩子们真正的爱上美术课。并且美术并不是单纯的学科,它与信息技术、音乐、体育、语文、数学等学科融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如此,教授的课让我懂得创新思维方法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这些思维都要由原生态的东西,一层一层联想,这样的创意是无限的。还有废旧,乡土,简易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要求我们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素质,专研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把美术课上好。 u2003u2003二、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u2003u2003在同学们互动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学员们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到更好的教学技能。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u2003u2003这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专家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美术教师现场上课,更有集中培训后的网络研修;还有资深教师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国培”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篇四】 u2003u200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与继续教育学习是分不开的,读书让人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学习让人生更有意义。有机会能投身到小学教师学科提高国培学习之中。我感到非常荣幸,本次全员培训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体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 u2003u2003一、培训的优点 u2003u20031、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u2003u2003网上学习真正实现了师师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得教师间沟通方便、取材灵活、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更能使教师时空自主、拓展视野、取长补短。 u2003u20032、网络方便快捷 u2003u2003上网学习,能足不出户、不影响工作,网上学习体现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随时学习,师生可以分别做自己目前紧要的工作,有空时发贴及回贴,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协作学习。全体学生可通过在线交流,探讨问题,一方面指导老师通过班级公告的管理功能快速传送最新问题.学生们把自己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点、见解发布到网络中,通过参与讨论,将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u2003u20033、节约了培训时间。 u2003u2003以前的各种培训学习,大多都是要求教师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参加培训学习,参加培训的教师就不得不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和家庭。这样以来不仅有家庭的困难需要解决,还要面临学习回来后教学工作的交接,收获与困难并存。而远程网络培训学习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使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学习,不仅不耽误学校的教学工作,还能使教师及时将在学习中的一些收获在教学过程中验证和使用,所以说远程培训是一种更节约、更人文的培训。 u2003u20034、使教师培训学习收获更多,视野更开阔。 u2003u2003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培训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u2003u2003通过教师们的互动、辩论及名师的指导,更实际的探讨了教育教学规律,丰富了教育内涵。在远程网络学习这个平台上,教师们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教学信息,不仅可以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和疑问共同交流探讨,还使教师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u2003u2003二、培训经验与主要特色 u2003u2003(1)网上集中与网下分散学习相结合 u2003u2003本次培训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把学员的自主分散学习、专家网络在线答疑与网下集中组织学习讨论相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参训学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参训教师通过唐山教师研修网的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互动研讨。 u2003u2003(2)专家引领与互动参与相结合 u2003u2003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要通过网络自学、专家视频讲学、案例教学、和其它资源的学习,参与网上网下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按要求完成作业;同时教育部将组织课程专家定期在线视频答疑,辅导教师指导学员学习、研讨,专家团队与学员直接对话与交流。 u2003u2003(3)、培训组织实施中的创新 u2003u2003这次培训,我利用教师研修网提供的优质课程资源、学习平台以及管理培训经验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尝试,是一种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利用现代远程教师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模式的一次新探索。传统的校本研训存在形式单一,教师缺乏教研热情等问题,有的教研组虽然也提出过“一课多磨”等主题性教研活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等问题,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开展网络教研后,我的的教研形式、手段更加丰富,更具实效性。 u2003u2003三、对今后培训的希望与建议 u2003u20031. 本次培训的差距 u2003u2003(1)教师平时的工作量很大,身体和精神都常常超负荷工作,这就导致有些教师网上交流学习的时间有限,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u2003u2003(2)还有一部分老师对网络研修积极性不高,仅限于完成各项指标,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u2003u2003(3)另外,有些地区受条件的限制,不具备电脑、网络网上学习很难做到。 u2003u20032、今后改进建议 u2003u2003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各位专家予与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学员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学员的心声,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方面严把质量关,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u2003u2003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所加强和提高,在学困生转化方面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良方。我将一如既往地把网络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机遇,和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最重要的手段。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上网学习,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向专家教授和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渐的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篇五】 u2003u200320xx年x月x日上午,伴着蒙蒙细雨,早上我们乘坐会务组安排的车来到了xx市xx区xx学前教育集团的xx幼儿园,到园我们就自由参观了幼儿园的园舍布置和环境创设,给我的印象就是巧思巧用,有纸杯做成的插牌,有大号pu管制作成的雨伞架。参观过后紧接着是她们xx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xx给我们带来的讲座《xxxxx》,在讲座中x园长像我们介绍了他们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按照他们对课程的理解、课程的背景与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讲座中x园长说他们xx教育人都有一个梦想“播下幸福的种子”,而他们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正是围绕着让幼儿快乐幸福的理念来进行的,而幸福与快乐并不是只有他们xx的孩子需要,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需要的,我们的课程建设中都不应该摒弃掉孩子的快乐感与幸福感,幸福虽然无法彻底到达,但可以慢慢靠近。 u2003u2003下午我们在简单的用餐与休息后,就在雨中步行至了离我们用餐地点不远的xx市xx幼儿园,这不是一所普通的幼儿园,他们不隶属于教育局管理,而是属于卫计委直接管理,他们的特色课程是健康课程。因为今天下雨,我们无法看到他们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展示,只是听他们的园长xx老师介绍了他们的户外混龄区域性体育游戏,主要从室外区域性体育游戏和室内区域性体育游戏两方面来展开,在介绍中x园长还给我们观看了一些关于他们幼儿园开展的户外体院游戏视频。在x园长的介绍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户外游戏不是随意的让孩子进行锻炼,而是加入了情境游戏,更加刺激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同时他们的户外游戏是混龄的,通过大带小的模式促进游戏的开展。 u2003u2003第二天我们先是参观了xx区xx幼儿园,听他们的x园长介绍了她对游戏价值的一些思考,主要有“游戏是什么?游戏为什么?游戏的价值在哪里?”等方面。另外x园长还请了她们幼儿园的小班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小班故事《造房子》,故事分享中老师用最写真的语句给我们还原了“造房子”的故事情节,并给我们分析了故事中的游戏价值。接着我们还参观了xx区xx幼儿园,这是xx区最大的一所幼儿园,一进园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高大上”。通过她们园长给我们的介绍,了解到她们是一所“专用室创意课程特色”的幼儿园,她们的园舍边上就是xx的美院,很多家长是美院的老师,她们很好的借助了家长资源,帮助创设园内环境和特色课程。最后我们还参观了xx幼儿园的xx区。 u2003u2003在本次名园课程交流研讨会中我学习和参观到了很多,不仅学习了各个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模式、实施等,还观看到了各个幼儿园精美的、独具匠心的环境及游戏区域创设。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跻身在教育行业,我们必须时时学习、刻刻充电,才能带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心得(集锦6篇)【篇六】 u2003u2003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聆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专家的报告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下面我就名师学习、同组教研交流和日常教学感受三部分做简单总结。 u2003u2003一、名师学习研修情况部分体会和收获 u2003u2003首先聆听知名教授、专家讲座,使我耳目一新。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学科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的讲座为当前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走进学生思维,学有效地教学,教生活中的知识”。专家们鼓励我们一线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反思。要求我们做高素质的教师,做有品位的教师。每场讲座结束之前,学员都会和专家们进行互动交流,对学员的困惑,专家们都一一给予解答。我为我能走进名师培训而庆幸,我为我在名师培训班遇见这些专家型的教师而感到庆幸,我为我是他们的学生而有点小小的骄傲感。所以我用眼睛关注着他们,我用笔记录着他们,我用心采撷着他们。这些老师学历高、经验丰,每个人都有特别之处。他们的课堂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对最新学术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例的反思、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每天能倾听他们对学科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常常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教授独到的视角、深邃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u2003u2003二、在同组交流教研部分体会和收获 u2003u2003听完知名教授、专家讲座后,我们学员又在本组进行学习和交流,我学得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在互动环节,学员与组长教师就怎样备课,怎样收集素材以及怎样调动课堂气氛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交流。学员们,在组长老师指导下,又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更加清楚自己的薄弱方面,这为以后加强薄弱方面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通过此次本次深入学习和交流 ,学员进一步认识到了如何更好的上好课,这为即将返回学校中学讲台,上好课的学员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u2003u2003三、在岗学习研修情况部分体会和收获 u2003u2003我带着学习得来的理论和新的知识、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己做了一个自认为符合自己的计划一是把学习得来的理论和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并且制定符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的计划,比如因为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私立中学,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接受能力都有所欠缺,不能向公立的学生那样,见识比较广,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比较好,如果按教科书所要求那样去上课,在省市的学校可能效果很好,但是在我们私立学校里,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学习回来后,在七年级的教学课上,就尽量把教材处理本地化、通俗易懂、读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所用的方法、教学实例,不再担心这样做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处理教材做法是否行得通,另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为教学服务,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懂怎样处理和利用,生怕这样做为误人子弟或者影响。 二是我在返回工作岗位时撰写一些平时想写的教学心得体会,如果说到通过这次名师的收获是什么,那么这也算是一大收获吧,因为在我没有去培训之前自己根本就不会这样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经过这次培训之后,自己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在专家和教授的耐心细致的辅导下学到了。教学之余有空就在自己建立的博客上,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以及自己想到的教学反思等等,计划以后让博客来为自己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促进自己业务的提高与进步服务,为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u2003u2003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名师培训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这是我汲取教育教学知识营养大餐的学习,也是促进我专业化发展的好机会。今后我将努力做到,将这次学习到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加强学习。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外,还要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充分利用好平台,加强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名师”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
2023-09-06 06:01:391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天津)

【 #教师招聘# 导语】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全国教师的一种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记录了教师学习工作经历、职称与岗位聘任、教育教学、培训研修等信息。该系统由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学校层面分层管理,各自拥有不同权限,教师也可以对系统中部分信息进行阅览或更新。 现将《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天津)》发布如下: 系统功能   我国教师规模庞大、类别多样、分布广泛,工作环节多,治理难度很大。传统手段难以实现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精准、有效管理,为此,教育部2014年启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全国教师基础信息库,记录了教师学习工作经历、职称与岗位聘任、教育教学、培训研修等信息。该系统由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学校层面分层管理,各自拥有不同权限,教师也可以对系统中部分信息进行阅览或更新。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通过与相关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互通、衔接,将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高效采集、定期更新、有效整合教师信息,将形成教师队伍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将为教师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系统与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资源配置、教师管理评价等核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将逐步重构教师管理方式、再造教师管理流程,推进管理精细化、治理精准化,实现教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登陆入口
2023-09-06 06:01:471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怎样培训?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入口: https://pxglpt.zjedu.gov.cn/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 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 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 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 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 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普通小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范围内举行,普通中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自治州、市范围内举行。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举行。 第十五条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 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 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 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 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 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 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的体育工作不适用本条例。 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1979年10月5日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同时废止。 ;
2023-09-06 06:02:391

教师证怎么进行网上培训

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入口: https://pxglpt.zjedu.gov.cn/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 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 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 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 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 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普通小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区、县范围内举行,普通中学校际体育竞赛在学校所在地的自治州、市范围内举行。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以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举行。 第十五条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 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 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 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 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 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 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的体育工作不适用本条例。 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1979年10月5日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同时废止。 ;
2023-09-06 06:02:471

教师应该按照所在单位要求参加哪些培训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一)参加进修班、培训班或者研修班;(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zhi(三)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四)出国(出境)进修、考察、培训;(五)单位组织的学习和有考核的自学;(六)接受现代远程教育;(七)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扩展资料根据《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指令性培训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网上选课培训都可以计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教师周期内参加校本培训最多计120学时;参加远程网络培训最多计50学时。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提升、中学教师参加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提升,且周期内取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最多计180学时。上述培训均不可冲抵90学时集中培训。
2023-09-06 06:02:591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后平台没有认证

你要申请认证
2023-09-06 06:03:189

教师培训的学时有哪些规定

  一、新任教师培训:在试用期内为新任教师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培训。根据规定,新任教师的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这一培训旨在帮助新任教师熟悉和适应教学工作,提高在课堂上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教师岗位培训:为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培训。教师岗位培训的学时要求是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这个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持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要求。  三、骨干教师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和对现有骨干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的培训。这种培训是通过选拔具备一定教学能力和潜力的教师来进行的,培训的内容和学时要求会更加深入和严格。  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也属于教师培训的一种。这种培训是针对那些希望获得更高学历的教师而设计的,培训的时间和学时等会根据学历层次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根据以上规定,教师培训学时的规定是非常有针对性和灵活的。不同类型的培训有着不同的学时要求,以确保教师们能够得到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培训的学时规定有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持续学习。通过参加各类培训,教师们不仅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课堂管理能力。这些培训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求,提升职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023-09-06 06:03:472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网络远程培训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网络远程培训指导意见我省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网络远程培训选用由教育部师范司和国家项目办审批,北京大学开发研制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课程平台》,该课程参考了国际主流的网络教学模式,采用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且与我省现用的培训教材配套。为促进项目的深入开展,省项目办开设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专题网站,该网站是省项目办与各市、县(区)项目管理部门交流、协作的平台,为各级培训机构和教师提供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和相关培训支持等服务。一、网络远程培训管理与教学管理方式(一)课程的项目管理分为省、市、县(区)三级管理体系。(二)各级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方式:省项目办负责组织各市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辅导教师和教学监督(管理者)人员培训和研修活动;市级项目办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地辅导教师和教学监督人员,并组织开展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县(区)级项目办负责组织本地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学习与管理。(三)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在线进行。网络课程平台概述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四)培训采用班级学习方式进行,班级组成要求为:1.每个培训班学员人数为50—100人。2.每个培训班设1—2名辅导教师。3.每个培训班设教学监督员2—3人,分别由各级项目办指定专人具体负责。(五)课程结业与证书1.学员逐次完成相关模块测验、讨论和作业后,提交结业申请。2.辅导教师完成对参训学员作业、讨论等评价后,平台将生成各学员的培训成绩。3.省项目办审核后,将培训成绩反馈各市项目办。4.结业证书由省项目办统一向培训合格学员颁发。二、各级项目办具体职责(一)省项目办职责1.负责全省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各年度培训计划和方案,监督指导市、县级培训日常工作。2.逐年完成各市辅导教师、教学监督员的培训和研修工作。3.按照各市上报的培训计划完成开班工作(详见附件:网络课程开班流程)。4.采取必要措施,协调、检查、指导、评估各市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5.定期在项目专题网站上通报每期参训学员学习情况和辅导教师教学情况。6.负责参训学员的结业审批及颁发结业证书。(二)市、县(区)级项目办职责市、县(区)级项目办将在省项目办的指导下,负责网络课程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1.了解网络远程培训的目的和宗旨。2.了解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平台的管理要求。3.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研究本地区网络培训的发展规划、方案,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点。4.按照网络课程必备的硬件及网络环境要求(具体要求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为顺利开展培训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5.市、县(区)级项目办在省项目办的指导下,完成辅导教师、教学监督等人员的组织、管理以及研讨备课等工作,并完成学科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名单的汇总与上报等工作。6.负责为每个培训班选派1—2名辅导教师和2—3名教学监督人员在线组织、监督管理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7.负责完成开班前各个角色名单的登记、汇总、上报、下发等工作,确保参训学员、辅导教师、教学监督等人员在开班前能够进入网络课程平台。8.协调、检查、指导、评估各培训班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完成学员学习评价和辅导教师教学评估等工作,并及时汇总、上报省项目办。三、辅导教师工作职责辅导教师服从各级项目办的安排,认真负责地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承担培训任务。在网络远程培训期间,辅导教师须按照工作规范要求(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保证在线辅导时间,有效引导参训学员学习,指导学员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和相关作业。积极与教学监督和学员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并解决学员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其他情况。四、教学监督人员基本职责各级教学监督员必须按照操作指南(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严格对课程开展情况、学员在线学习情况、辅导教师教学情况等进行在线了解、监控和督促。(一)培训进程的管理与评估:检查培训前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掌握课程计划实施进程;根据要求组织辅导教师进行开班前准备工作;收集、保存并分析培训过程中各模块的调查反馈数据;了解本地参训学员培训结业情况。(二)学员学习情况的管理与评估:组织和监督参训学员在线登录和学习情况;了解和评估学员的学习进程、活动参与程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审核学员学习成绩。(三)对辅导教师教学的管理与评估:通过多种方式检查、了解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估辅导教师教学指导和协调能力,及时解决辅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四)教学监督员要及时将各方面情况向项目管理部门汇报,并就其中重要问题开展讨论,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五、辅导教师、教学监督员选拔要求(一)辅导教师选拔要求1.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有较为便利的上网条件,并能保证培训期间每天登录教学平台的时间。2.参加过省级网络辅导教师培训并合格者,以学科教师为主。3.热心于项目教学工作并具备相应的教育技术指导能力,能够承担本地区的网络课程培训任务。(二)教学监督员选拔要求1.具备网络学习的环境与条件。2.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合格者,已深入了解网络课程教学和管理要求。3.具有项目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并具备较高的指导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主要由各级项目管理人员或优秀辅导教师担任。六、教学及技术支持服务各级项目办管理人员必须与培训班辅导教师、教学监督及本地区技术支持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所有开设的网络培训课程都能正常运行,在发生技术问题和教学疑难时,积极讨论并及时与上一级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教学和技术支持联系表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专题网站:略教学及技术支持QQ群:略附件:网络课程开班流程
2023-09-06 06:04:041

中国教师研修网属于什么级别

中国教师研修网很高的级别。中国教师研修网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主办,在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应运而生,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搭建研训一体的专业发展平台,实现教师个人、学校、区域教学组织的知识管理,创建全员参与、团队合作、资源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网上学习共同体。发展2007年,中国教师研修网成为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优秀网站。2008年,成为教育部教育干部远程网络培训基地。承担多项国家级、地方远程培训项目,与各地合作伙伴一起搭建多个区域级教师网上学习社区。2009年承担的国培计划-“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获教育部与各省市同行与教师普遍好评,成为全国教师远程培训的一面旗帜。2011年4月15日下午,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在师范教育司许涛司长、培训处唐京伟处长、教师培养处于兴国处长的陪同下,莅临中国教师研修网视察工作。刘部长一行听取了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师研修网总编马立和中国教师研修网业务总监吴新杰的专题汇报。
2023-09-06 06:04:191

怎么打印教师培训平台上的学分卡

2012年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已开始,推荐评审对象继续教育学分分为两个时间段,即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启动前以学分卡为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后以从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下载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为依据,请有关教师自行下载,具体下载办法如下:1、 凭个人账号用户名和密码登入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培训管理平台;2、 点击“查询和统计”下的“教师学时统计”;3、 在培训学年中输入“2011”至“2012”,点击“查询”;4、 Excel导出并打印;5、 审核人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2023-09-06 06:04:361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行学分管理

3月19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日前印发《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学分管理推动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办法》规定:我省中小学(含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教师应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各类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以及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认定、由所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校本研修。教师每5年内须累计完成不少于120学分的培训任务。其中,集中培训须达30学分,远程培训须达40学分,校本研修须达50学分。 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由省教育厅统一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由不同级别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培训,分别被对应界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个层次的集中或远程培训,各校组织实施的培训均按校本研修认定。 集中培训是指由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各培训院校和机构承办、连续集中2天以上(含2天)的脱产培训。远程培训是指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具有远程培训资质的机构承办、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开展的培训。校本研修包括学校、教研组、课题组及相关合作组织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 陕西将把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并将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县(区)级教育督导的指标体系
2023-09-06 06:05:001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的内容

一、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二、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  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环节的工作。  三、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  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教育部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与各地教师培训的融合,通过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骨干培训者和共建培训平台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本地区项目和资源,建设教师选学服务平台,推动各地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完善专项培训体系,做好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相关培训的有机衔接,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以及农村教师的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四、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  各地要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坚持底部攻坚,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加强薄弱环节,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为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  五、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资源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根据能力测评指南,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各地要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训机构要根据测评数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校要分析测评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教师要根据测评结果,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  七、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地要通过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和示范校等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  八、加强组织保障确保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各省要开展专项调研,分析现状和问题,摸清教师需求,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做好整体设计,制订提升工程主要实施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规划方案,2013年底前报送教育部。2014年起,分年度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完善管理制度,出台配套政策,开发测评工具,尽快建立教师主动应用的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负责提升工程实施的统筹管理和监督评估等工作。成立执行办公室(设在华东师范大学),负责组织管理的具体工作。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指导和评审等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提升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确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具体工作。采取招投标机制,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精细化管理。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整合教师培训、教研、电教和科研等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指导,做好全员培训。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保障经费。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西部省份要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切块用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地市及区县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本地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做好监管评估。教育部审核各省规划方案,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各地工作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监测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做好提升工程实施的监管评估工作。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中小学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监管评估。 教育部   2013年10月25日
2023-09-06 06:05:18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培训 分怎么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现就提升工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一、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二、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环节的工作。三、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教育部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与各地教师培训的融合,通过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骨干培训者和共建培训平台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本地区项目和资源,建设教师选学服务平台,推动各地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完善专项培训体系,做好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相关培训的有机衔接,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以及农村教师的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四、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各地要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坚持底部攻坚,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加强薄弱环节,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为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五、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资源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根据能力测评指南,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各地要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训机构要根据测评数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校要分析测评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教师要根据测评结果,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七、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地要通过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和示范校等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八、加强组织保障确保提升工程取得实效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各省要开展专项调研,分析现状和问题,摸清教师需求,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做好整体设计,制订提升工程主要实施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规划方案,2013年底前报送教育部。2014年起,分年度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完善管理制度,出台配套政策,开发测评工具,尽快建立教师主动应用的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负责提升工程实施的统筹管理和监督评估等工作。成立执行办公室(设在华东师范大学),负责组织管理的具体工作。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指导和评审等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提升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确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具体工作。采取招投标机制,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精细化管理。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整合教师培训、教研、电教和科研等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指导,做好全员培训。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落实保障经费。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西部省份要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切块用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地市及区县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本地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做好监管评估。教育部审核各省规划方案,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各地工作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监测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做好提升工程实施的监管评估工作。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中小学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监管评估。教育部发
2023-09-06 06:05:471

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什么为主要内容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教师[201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各地要将上述要求贯穿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全过程。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 二、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各地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各地要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典型案例和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微课程。 三、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大体育、音乐、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专兼职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四、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 五、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各地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丰富研修主题,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鼓励各地建设教师培训创新实验区,推动培训模式综合改革。 六、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增强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要注重遴选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将其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计入教学工作量,并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国家建立培训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地培训者的信息共享和培训成效评估。培训者团队主要从培训专家库中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各地要为专兼职培训者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加大专兼职培训者培训力度,专职培训者每年研修不少于100学时。 七、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服务。培训机构要将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灵活、开放、专业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师范院校要大力推进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建立与中小学合作机制,促进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要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发挥其在全员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八、规范培训管理,为教师获得高质量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建设全国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国家级培训和各地培训的动态监测。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加强学员选派管理,建立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对培训经费使用等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教师培训食宿安排要厉行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培训机构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制度,及时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国家制订培训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发布年度监测报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专家评估、网络匿名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监测培训质量,公布评估结果,并作为培训资质认定、项目承办、经费奖补的重要依据。培训机构要做好培训绩效评价,跟踪教师参训后实践应用效果,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国家将教师培训作为对各地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市县教师培训的专项督导,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各地要将落实培训经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确保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小学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培训经费,保障经费投入。
2023-09-06 06:05:591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精选5篇)

教师业务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1 根据《成都市 教育 局关于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大邑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初中数学教师的特点,制定大邑县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是建设高层次、高素质教师群体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学骨干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业务素质,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教育教学实绩突出,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实践研究,加快他们专业发展,为全县教育发展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 县级初中数学骨干教师。 三、培训办法: 1.以班级或者小组学习方式进行集中培训,以小组方式开展问题讨论和研究,以个人实践方式进行实践探索。 2.培训分为理论学习、 经验 感受、问题研究三个部分。理论学习以专题讲座为主,自学为辅;经验感受用专题交流、示范课展示、观摩学习三种方式进行;问题研究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研方式开展。 四、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的设置遵循实践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每一年针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为: (一)、第一学年 培训内容: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析; 2、教材的解读,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3.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名师专题讲座。 4、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交流,学习,探讨。 5、通过微格研练, 总结 自己的教学心得. 6、承担公开课。听课,评课。 (二)、第二学年 培训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2、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培训,名师专题讲座。 3、开展上汇报课,说课,评课,指导课活动。 4、通过微格教学探讨教学实效性。 5、开展指导教师一对一的指导活动。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2 为加强我县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按照--县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规划,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年暑期干部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全县干部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创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精选培训内容,强化过程管理,通过对干部教师有计划、分层次的培训,使参训者在师德修养、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显着提高,为引领、助推干部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出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夯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及教师。 三、培训地点 县教研训中心和第二中学。 四、培训形式 采用封闭式集中培训形式。 五、培训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县局成立--年暑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孙--任组长,副局长黄--及教研训中心常务副校长杨--任副组长,县局人事科科长轩--、教研训中心副校长刘--、郭--及教研训中心高中部主任周--、小学部主任陈--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培训的组织管理,县教研训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基层单位要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师德水平、积淀教育内涵的良好机遇,切实认识到组织教师培训与提高教师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的密切关系。要成立暑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培训工作;要开好培训动员会,做好参训人员的思想教育和 安全教育 工作,督促相关人员按时、全程参与培训,同时,全面协调好参训教师培训和生活,确保暑期培训扎实有效开展。 (二)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县局相关科室及县教研训中心要根据目前干部、教师在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和瓶颈问题,确定培训重点,确保培训有的放矢,求实、规范、有效开展,不断提高干部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各单位除安排好县局组织的集中培训外,还要按要求组织好校本培训。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3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长沙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长教发[20--]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二五”规划,根据校长室工作安排,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和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团队建设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因而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团队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命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课程理念的创新,和谐团队赋于了更多的 文化 内涵,我校将通过系列 措施 ,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与战斗力的高素质卓越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校教职员工 三、培训安排: (见附件一表) 四、人员分工: 1、教科室:负责活动及会议安排、专家预约、接送、资料收集、整理。 2、总务处:负责饮用水; 3、信息中心:负责会场设备、录像、摄影。 五、相关要求: 1、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关闭手机或调成震动档,按时到岗,教科室负责考勤,教科室将根据考勤记录,给每位教师相应学分,提交长沙市教师学分管理平台,计入教师学分档案, 2、外出训练请老师们着装轻便,注意防暑,注意安全(详细要求见拓展活动方案)。 附件一: 长沙第十五中学20--年暑假教师培训安排表 时间 地点 培训内容 主讲 主持 8月28日 7:30—17:00 z明月园山庄 拓展训练 (详细方案附后) 专业教练-- 8月29日 8:30—11:30 科学馆二楼 报告 厅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做幸福的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全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 14:30—17:30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懂学生的心 8月30日 8:30—9:00 师德培训 长沙市教育系统师德典型宣讲团成员 9:10—10:10 开学工作布置 相关人员 10:30—11:30 年级组长班主任会议 14:30—15:30 教研活动地点 分教研组开会 教研组长 (教务处负责检查) 15:40—17:00 分年级组开会 年级三人领导小组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4 一、指导思想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师培工作精神,结合我区教育局重点工作,以高提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按照“面向全员、强化学科、提升骨干”的方针开展培训工作。学校将立足校本,结合常规教学和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透过实施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实施新课程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潜力、实践创新潜力和教育教学科研潜力,提高履行 岗位职责 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潜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潜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三、培训的主要资料 以学科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综合文化知识和学科 教学 方法 为主要资料。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理论到实践,从日常教学到校本教研,从主科到专科,要求每人每周必学一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 文章 。再次,继续培养教师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管理与应用潜力,要求每人每学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讲课不少于5节。 四、培训途径 1。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 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和学科教学的特点、要求,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使教师能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优化课堂结构,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育教学潜力培训 实施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把课堂作为主要阵地,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运用,提高教学技能。要用心引导教师,运用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 反思 、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有效性。 3、教育科研潜力的培训 要加大教育科研培训的力度,以学校课题研究或个人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进行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为教师课题研究服务,把教育科研和课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素质。 四、培训形式 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以校本培训、自我提高为主,教研培训、群众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以学校为阵地,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培训和提高教师的水平。拟采用听、说、看、思、做、写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 1、指导提高式 透过外出学习,观看名家论坛,教师论坛,校内汇报课等形式;学习、交流、培训、实践。落实“四步提升法” 2、博客积累式 以教师博客为依托,把教学中的所得、经验、困惑等用 随笔 ,论文、反思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互相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专题讨论式 充分发挥每周三业务学习的时光,把人民教育、实践新课程、小学校长等刊物中的名篇和有借鉴价值的教学经验、案例。集中学习,并进行研究探讨,提高自我。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带有共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校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围绕某些专题,组织研究,老师们在参与、体验、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使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水平都得到提高。 4、以“写”促进式 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文章。透过撰写案例、论文、经验、心得、反思等,使众多教师既能说又能写。鼓励教师在各种正规刊物上发表文章。 五、培训的实施 坚持以校本为原则,依据学校教学计划,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自我,实现培训后能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帮忙各层次的教师确定自我的发展目标,使他们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5 为了全面提高我乡小学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建立一支专业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根据《义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义县中小学教师一般基本功训练考核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我乡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宗旨,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基本功训练质量为主线,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新教师与薄弱学校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参训对象 全乡小学任课教师。 三、训练目标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引导全体教师重点参加“一般基本功”、“学科基本功”新一周期培训。聚焦“储备教育教学理论、夯实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目标,着力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推进我乡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我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四、训练内容 1、一般基本功主要培训三笔字、 简笔画 和普通话 三字包括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包括通用简笔画和教学简笔画;普通话包括朗读、即席说话。 2、学科基本功重点培训说课、上课、评课、命题等四项内容。帮助教师了解现代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诊断、研究和辅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发展。 五、训练原则与模式 1、坚持面向全体与分层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所有专任教师都要立足实际,本着提高本岗位的专业素质的目的,参加大练基本功活动。根据教师的年龄特点及不同起点,学校要把教师划分为不同梯级与团队,有所侧重地安排训练内容,规定训练项目,做到因需而练,各扬所长,分步推进,学以致用。 2、坚持校本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秉承三位一体(教导处、完小、教师个人),坚持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自学自练和活动锻炼相结合。教导处和各完小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通过专题学习、教学观察、自我诊断、观课评课、课堂练兵、校本教研等体验式培训环节,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培训,并充分利用时间与机会进行自我研修,苦练基本功,提高从教技艺。 3、坚持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基本功训练重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从教素质,促进教师奠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明确主攻目标,练就独特的教学特长。 4、坚持校本评价与县乡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夯实基本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对基本功训练的达标情况要实行自我检查、校本评价、县乡联动考核三位一体的办法。自评是基础,校评是重点和关键,县乡考核是督促和提高。县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和中心小学还将通过搭建基本功单项与综合大赛平台,推进基本功训练的有效开展。 六、培训过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20--年9月15日以前) 1、中心小学和各完小要依据县培训方案,把训练活动纳入本校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之中,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健全组织,建立制度,细化责任,落实到人,逐层推进。 2、中心小学和各完小分别召开启动大会,向广大教师宣传、阐释在新的背景下开展基本功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部署训练计划,组织教师学习达标要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营造“大练兵、大比武”的氛围,将达标要求自觉转化为每个人的自练行动。 3、各完小要以学科组为单位,对照达标细则,采取一人一案的办法,要求教师制定个人训练计划。 (二)全面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9月) 1、专业引领。中心小学和各完小要根据县基本功考核要求,将一般基本功相关技能作为培训内容,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分别担任研修负责人及培训教师,结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和练习基本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与专业训练。学校要充分利用名优教师这一培训资源,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传授其先进经验,提升训练水平。 2、微格训练。为了将训练结果应用于教学实际,学科基本功的训练要采用微格教学训练的方法,将学科基本功进行分解,逐项进行培训,当所有学科基本功逐一达到基本要求以后,再综合形成整体教学技能。 3、自我研修。教师基本功训练重在自我研修,贵在立足岗位,练有用之功;同时,要结合个人的优势项目,练就教学特长。 4、活动促进。根据基本功训练的特点和规律,乡中心小学将积极协同县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展示活动,并要按照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的要求,逐年组织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从而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竞争的平台,以调动教师“练功”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 (三)考核验收阶段(20--年10月—20--年12月) 1、学校考核 乡中心小学将定期组织一般基本功考核,考核将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二者各占50%。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各完小及教师个人的训练计划、参训时间及阶段研训质量,每学期一次;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练功的成果,届时将对达标项进行逐项测查,量化积分,并将考核结果按要求上报教育局。 2、协同县考核验收 重点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协同县考核小组做好教师一般基本功的考核验收,一般基本功考核将分二批、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测,35岁以下必检。二是协同县考核小组做好教师学科基本功的考核验收。首先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县里全员考评,通过学期教师学科教材教法考试成绩排名, 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大赛,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检验各完小和教师个人练功成果。竞赛活动要求人人参与,逐级选拔,做到以赛促训。其次要戮力同心,未雨绸缪,努力做好迎接县里检查工作。最后要将每个教师在岗研修情况纳入学校考核,并认真总结培训工作经验,评选培训工作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 3、总结表彰 中心小学将召开经验交流会、基本功训练展示会等对先进典型给予表彰,激发单位与个人“练功”的积极性。 七、组织实施 1、为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成立“白庙子乡中心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考核领导小组”、“白庙子乡中心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业务指导小组”和“白庙子乡中心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兼职教研团队”,对教师基本功训练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并适时开展过程监控、跟进指导和验收评估。 2、学校要依据基本功培训与考核计划,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用于基本功训练考核工作中的培训、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评比以及基本功考核活动,确保培训与考核活动正常开展,确保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考核工作的目标达成。 3、学校要将培训与考核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过程性考核,并注意资料的积累,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各类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并记入“十二五”教师培训学时学分。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 教师2022年度工作计划方案5篇 ★ 2022年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 2022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 2022年教师开学计划精选5篇 ★ 教师个人成长2022年计划5篇大全 ★ 2022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 ★ 2022年幼儿园师德师风培训计划5篇 ★ 2022年教师工作计划5篇范文 ★ 2022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 ★ 2022教师个人成长计划5篇
2023-09-06 06:06:071

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办法

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管理,发挥其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并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第一章 性质与宗旨第一条 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同一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既是一个开放性的研修组织,也是一种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分为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二条 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由主持人领衔,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主持人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发展团队。第二章 组成与程序第三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由工作室主持人和入室成员组成。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设主持人1名,成员5~10人,本校成员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3。第四条 主持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思想作风端正。(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师德,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 (三)在当地学科教学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较丰富的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经历和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承担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四)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工作。(五)身体状况能胜任工作需要,原则上仍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第五条 入室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思想作风端正。(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岗敬业,尊重学生,为人师表,尽职尽责。(三)在所属地区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实际教学时间超过5年、具备中小学二级及以上教师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四)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网络交流。 第六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应按以下程序认定:(一)确定主持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遴选,采取个人自荐、逐级审核、专题答辩、公开竞争等方式产生。确定为上一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主持人不兼任下一级工作室的工作。(二)上报评审。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将本工作室工作方案、成员组成情况、预期工作效果等相关资料上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评审条件和评选办法进行评审、确定,经公示后予以公布。(三)签订协议。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在完成研究项目、培养中青年教师、质量评估、保障措施等方面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工作室主持人与工作室成员签订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项目研究和成员专业成长等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任务及评价办法。(四)挂牌运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适当形式命名各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并以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为基地挂牌,工作室依据有关规定和协议开展工作。第三章 任务与职责第七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应当履行以下工作任务及职责:(一)培养优秀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二)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工作室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堂诊断、问题研究、考试研究、专题讲座、读书交流、观摩考察等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工作周期内,主持人及成员每学年每人要开设不少于2节的公开课、1次讲座或主题发言;工作室要组织1次报告会或研讨会;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的送教下基层及专业指导活动。(三)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课题的方式进行推进,完成课题研究及专题研究报告。在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1个相应级别的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每学年至少有2篇学科专业论文或案例、反思等在相应级别及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或在自治区级相关学科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次。(四)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工作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要在新疆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平台上建立网页,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第四章 权利与义务第八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享有以下权利:(一)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方式、安排工作时间、使用划拨经费和其他经费(如自筹经费、赞助经费等)。(二)配合做好遴选工作室入室成员。(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工作方式、工作时间。(四)根据考核、评价等情况,向入室成员所在单位或上级建议对学员进行奖励。 (五)根据需要聘请专家顾问,协助工作。第九条 工作室入室成员享有以下权利:(一)获得主持人及专家顾问悉心指导。(二)使用工作室所编印的各种学习资料。(三)取得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后,通过工作室进行推广或推荐发表。(四)优先参与工作室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五)成果突出、业绩显著者,优先评优、评职、晋级。第十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主持人应履行以下义务:(一)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并接受考核评估。(二)使用好工作室专项经费,接受财务审计。(三)认真完成主持人任务,履行主持人职责。第十一条 工作室入室成员应履行以下义务:(一)听取主持人及专家顾问指导,接受主持人检查评估,向主持人报告工作、做出书面总结。(二)积极配合主持人完成工作任务,全心投入到工作室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三)认真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承担课题研究与撰写学术论文,提炼科研成果等任务。第五章 组织与管理第十二条 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自治区中小学“百千万”教学能手培养选拔项目的领导工作,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工作。 第十三条 各地教育局负责当地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各地教研室具体负责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工作。第十四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挂牌学校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对工作室进行日常管理。第六章 考核与评估第十五条 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以一学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按有关评估细则,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方式考核。第十六条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室自身建设、主持人业务引领、入室成员专业发展及工作室所在学校的支持等方面。工作室每学年要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及时报告活动开展和工作进展情况,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并归档。第十七条 工作室及主持人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撤消该工作室建制;考核为“合格”以上者将自动进入下一考核周期的工作室建设;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第十八条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主持人负责,主要依据成员培养方案考察其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将责令其退出工作室,同时可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第七章 保障措施第十九条 各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挂牌学校应为工作室设置独立的工作场所,提供基础设备等,为其正常开展活动提供条件;将主持人完成工作室工作计入工作量,适当减轻单位工作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督促学校支持工作室工作,并在职称评定、评优晋升、科研立项、培训进修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第二十条 工作室主持人可聘请全国名师、高校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担任工作室专家顾问,为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引领。自治区为其聘请专家和外出培训学习提供条件,并建立工作室定期学习交流机制。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设立“自治区中小学‘百千万"教学能手培养项目”专项经费。工作周期内教育厅每学年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核拨业务活动经费2~5万元,业务活动经费必须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添置书籍、办公设备;课题研究、专题研究经费;聘请专家的授课费;与培养工作有关的观摩考察费等。工作室经费的使用权归主持人,由所在单位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教育厅定期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各地(州、市)、县(市、区)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设立本地区教学能手培养专项经费,用于“培养项目”活动的开展和本级教学能手队伍的培训。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经公布之日起执行,由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http://www.mredu.cn/xxgc/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771
2023-09-06 06:06:181

如何进入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习

参加“国培计划2015”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觉得受益匪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温馆长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各个区域教师现场示范,有课堂实录,更有各种软件培训实践。“国培”为我们这些在职一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机会,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期间,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知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多创造互动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要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得到发展。培训期间,听了许多的案例课,更加直观地让我们了解到这次培训的作用与意义。  总之,在“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使我充分了解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课堂教学的意义;充分提高了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今后的工作中,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篇二: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2015年的1月6日至10日,我有幸在省奥体中心参加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校长集中培训班第二期的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自己了解了精神,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感觉责任更重了。  短暂的五天培训让我收获颇丰,这五天时间,先后聆听了张才生等专家有关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讲座,围绕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几位专家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使我比较全面地学习了有关创新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标准及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内容、方法和策略,区域信息化套餐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下的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的质量管理,培训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管理与方案设计等内容;初步了解和学习了有关 “翻转课堂”、“微视频”、“可汗学院”等一些世界顶级的教育模式,以及国内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尝试应用和取得的一些效果;了解了目前世界或是国内在教学上应用的一些先进信息技术。  通过培训,自己受益匪浅。知道了七大教育技术的趋势:3D打印、大规模开放课程、大数据、电子教科书、游戏化、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明白了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新名词:云计算、教育云、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学习、可汗学习、翻转课堂、微课、慕课(moocs)、网易课程等等。“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培训其间,我们实地参观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国科研机构,近距离的感受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讲解员的演示、操作、介绍,直观、真实、神奇。双电子白板设备、手持终端机、三维立体工具、物理、化学仿真演示、地理学科实验、音乐学科的操作、全空间数字化监控系统、未来智慧教室的参观,一个个高端的数字仪器、设备让我们目不暇接、大开眼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教育教学辅助设备将会走进学校,让孩子们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享受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党中央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些规划高瞻远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教育改革。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了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摒弃旧的思维方式、确立科学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才能做一个新型的合格的校长。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信息思维就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在这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教育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真正将先进的教育技术合理地融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思想观念的转变、资源配置的投入、信息技术的培训、应用能力的普及、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上下功夫,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在创建信息化教育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篇三: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  2015年12月15日至20日,在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天门152名一线教师来到了湖北省奥林匹克中心,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6天,但给我观念带来的冲击、思想带来的变革、能力带来的变化却是无与伦比的。  近年来,我大大小小参加过多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了,从最早的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机等当时名为电教设备使用的信息技术培训,到2003年的网络初识培训,再到2006年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脑使用技术培训,再到2009年的因特尔培训,及至2010年的微软助学培训,可以说,每次的培训,都见证着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设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次,我又一次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所接触的内容,又一次见证了课堂教学信息设备的革新、教学方法的革新,也使我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产生了再一次的变革,更使我感觉到了身上担子之重。  1、理解了为什么这个时候教育部、省教育厅开展这次培训。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现在,我所在农村学校都普及了班班通,教学点也完成了“教学点数字全覆盖项目”建设,所有学校的数字化设备已基本追上了城市学校,这为农村偏远学校实现信息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看看外边的世界,现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技术变革高速时段,网络已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许多学生都已可以熟练“玩”电脑,然而作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却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上,许多教师根本就不能用、不敢用、不会用这些数字化设备,更别说利用网络或数字资源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了。现在开展这次培训,无疑就是让大家不与社会脱轨,不与时代脱轨,能够迅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改变大家对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认知,让大家由“怕”变为“爱”,由“疏”变为“亲”,让大家由习惯书本和粉笔变为习惯屏幕和鼠标,由习惯黑板变为习惯白板。充分利用好“三通一平台”,让优质资源效率最大化,让每们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  2、更新了众多的信息理念。通过肖新国老师的《政策解读》,我了解了国家现在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更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工作社会需要的差距。通过彭景老师的《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主题报告》及彭林老师《新技术、新媒体、社会性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在教学中等应用》等,使我的信息理念彻底得到了转变,可以说,这是我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  3、掌握了新技能。通过张浩老师的《信息化环境的运行和维护》的学习,使我对信息化环境的运行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过去,我从来没有在这方面作过思考,但通过本次学习,我才发现,信息化环境原来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它的运行与维护,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作为一个新的兴趣点去钻研它,争取有所收获。  4、巩固和提升了过去有的技能。回想起2010年参加全省教育装备干部培训时厂家介绍电子白板,自己还觉得很遥远,与本文由www.icaNjOb.Com 职场范文 网整理提供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却在短短的两年后就来到了身边,进入了平常课堂中,忽然心里有种害怕的感觉。时代发展太快,自己被世界扔开得原来这么容易!电子白板安装后,由于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在电子白板的使用上,只能自己按照图标或者说明上说的基本功能去乱摸索,浪费了许多时间,掌握的功能却少之又少,只有许多基本功能投入使用。通过吕立立老师的《电子白板应用技巧与维护》的讲解,使我对目前学校班班通设备中的投影式电子白板及教学点电子白板功能电视的应用技能上了一个大台阶。相信回去后,我一定能使电子白板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大。当上到孙俊峰老师的《PPT制作 与美化》课时,忽然就有了亲切感。从OFFICE97到OFFICE2010,我都接触使用,使用得最得心应手的莫过于2003,由于工作需要,做了许多PPT,现在再重新面对,而且是自己不是太喜欢的2010,倒也有了全新的感触和认识。看到孙老师制作的优美的PPT,忽然才发现,PPT依然强大,如果用心,它并不比FLASH差,甚至更牛!  5、找到了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突破口。一直以来,总是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亲临各位优秀教师身边,聆听他们的教诲。通过王金涛老师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才发现自己原来学习走进了一个误区,其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设备这么齐全,只需身边连一线,何必千里求一信!只要一根线,就可以很容易把各位专家教授请到身边来,想怎么听,想听多久,都非常容易。说起来,只在于自己想不想学,而不是能不能学啊!  6、感觉到了身上担子之重。这次集中培训时间很短,只有5天,但5天时间,对于一个中小学教师对于学习来说,已经是很奢华的。全省几十万教师,能选多少人来参加培训。全省素质提高工程,每年2万人,做了十年,只做了20万人。而现在要在4年时间完成50万人的培训,那么,大部分的教师只能通过网络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来参加这个培训,是万分幸运的人。幸运就意味着责任,做为种子老师,在我们身上,还有肩负有讲授的重任,我们回去后要传帮带,给其他教师讲座,培训。我能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吗?心里真是没底!  另外,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参培人员的关爱,使我们不仅有着舒适的居住环境,食宿非常方便,而且培训地点就在住的地方,这对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  不管如何,培训后回去,我将一是不是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继续提升自己;二是积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探索提升设备与资源应用的途径与方式;三是扎实开展培训,努力让身边的同事都迅速成为信息化设备应用高手,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教学效益更加显著!  个人建议和意见:  1 省、市各级都成立了以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一把手工程。我校也要提高认识,成立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  2 制定教师长期培训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制定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上课的有效管理制度,让课堂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比例大大提高。
2023-09-06 06:06:271

中小学教师线上培训心得

此次线上学习让人们认识到线上教学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可以绽放于我们的生活,更可以花开于网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小学教师线上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static/uploads/yc/xinde/img013.jpg"width="484"height="300"/>#中小学教师线上培训心得篇1#作为一名战斗在第一线的年轻教师,很庆幸能有机会参加本次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面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课程和教法的深入,双语教学的开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我曾深刻体会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能力的欠缺。而此次参加的网络培训,恰是对我们所欠缺知识的补充及方法的引导,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一次网络培训学习,我有以下心得体会:1、通过学习,让我更深一步理解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教师的知识要像自来水一样随拧随有,要像泉水一般永不枯竭。遗传学是作为一门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与变异,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与调控的科学,是当今自然科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猛、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各门学科的核心。同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和深入,遗传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各门学科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感到遗传学知识抽象,学生难理解,复旦大学乔守怡老师通过对复杂知识简单化的讲解,让我体会到什么叫教学的“深入浅出”。深感遗传学的教学应该改变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法共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变难为简,明晰结构,欲扬先抑,设计问题”等教学要点,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作为一名遗传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反思教学环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锻炼。2、通过学习,让我更深一步意识到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要思考本专业该课程的教学立足点,要将课程教学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目光放长远,此外,在低头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做好科研工作。例如积极建设本学科的精品课程,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建设的发展。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对教学体系进行科学化建设,对课程内容和平台进行必要的更新,对教学的方法手段进行积极探索改革。此外,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与国际教育相接轨。3、通过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蔡克勇老师的“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讲谈,内容从世界经济发展到我国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从爱因斯坦的教训和认识到教育创新改革的推进,丰富多彩,讲解生动,使我从单一的教学中抬起头,睁开眼,站在另一个高度来看待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是北大模式的“创新个性化教育”,还是中国科大模式“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案通过学习”,都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先行军。通过学习,让我深刻意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4、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网络学习的重要性。网络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教师不再是一味的老掉牙,看书,看教案,看名人讲座,跑各地开座谈会,网络学习系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使我受益匪浅,深刻的体会到:网络学习需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持续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不能把学习封闭化,应提倡寻求合作、协同学习,在各自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获取教学信息之后,相互交换学习心得、体会,互相提问、评价,交流知识,并与所学的东西相联系,便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此次的网络培训,使我对教学的理念有所上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所探索,对遗传学的教学过程有所思考。并深感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科研是一项重大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做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有助于我们对教学的进一步深刻理解,是高等教育带动国家建设的动力。#中小学教师线上培训心得篇2#十分有幸参加了本次江苏省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培训,本人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__年版),开阔了视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体验。《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观察、重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其次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地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学生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下面本人就结合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进行浅淡。例如,数轴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全班分为三个大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学举一个箭头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学作为原点位置,把o写在大卡片上,挂在相应的同学的胸前。各人代表数轴上不同的整数点。由教师发出-3,1、大于2的数等指令,符合教师指令的同学要举手,比赛各个小组的正确性高低。学生通过扮演实数,合作成数轴这一游戏,既掌握了知识,对数轴的数和点有了深刻的了解,又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本人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整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知。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促进知识内化,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多让学生参与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远比我们老师口头说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认为我们老师应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这是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前提和核心。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中小学教师线上培训心得篇3#首先非常感谢集团公司能够提供这次学习机会,感谢公司领导能够让我去参加学习培训,我感到很荣幸,并且也十分珍惜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学习培训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和讨论,我不仅学到了网络管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更学到了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以及怎么跟其他同行沟通,再就是学习到大家团结一致的精神。以下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其一,培训方以注重列举实例来传授经验的教学方式,让作为新参加工作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积累还不够丰富的我感觉到豁然开朗,许多原来无从下手的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对原来零零散散的一些知识和概念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整理和概括。比如以前我知道ARP攻击,并且知道在单个独立的PC机上怎么绑定IP和MAC地址防止ARP攻击,然而这次的学习培训则不仅仅是讲解了ARP欺骗与攻击的一些原理及现象,更是举出实例描述了ARP欺骗与攻击造成的危害,让我们从维护人员的角度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努力去学习怎么去防御和处理ARP欺骗与攻击。其二,培训方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讲解方式,拿出去年度各厂网络维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类与统计,用实实在在的数据阐述了网络管理维护的重要性。从局域网的安全维护到MAC地址欺骗的原理与解决办法,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到VRRP的配置与维护,培训方的讲解人员都有较详细的讲解,我自己感觉到收获良多,很多以前没遇到或者说遇到了不太懂怎么解决的问题,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不能说能够立即就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分析问题的方向是逐渐能够掌握到的了。其三,培训方还以考试的形式,检验我们参会人员的听课情况。因为是相对来说非常宽松的考试,所以大家都看着自己做的笔记来答题顺便进行二次复习。也有拿不准的地方互相之间讨论的情况,每当举出一个例子说服了对方,不仅是讨论的双方,周围听着讨论的人也感觉受益匪浅。大家的讨论让我开阔了眼界,不仅是知道了正确答案,更是学习到同行们不同的人分析问题独到的见解与处理问题各不相同的方式。虽然殊途同归,最终都是解决了问题,但是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解法,这让我在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上又有了新的收获,至少学会了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其四,培训学习期间,我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家之间的那种和谐的关系。可能是因为上升到了集团公司的高度吧,大家培训学习时间之外的聊天内容也都是跟工作相关的,这让我也找到了更大的工作热情来敦促自己努力学习知识努力工作。这次的网络管理培训,是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加油站,让正处于实习期满准备定岗转正的我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前进方向。同时由于认识到自己跟其他同行相比起来的诸多不足,我一定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积累工作经验,与时俱进,使自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关怀与帮助。#中小学教师线上培训心得篇4#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而网络教育是比较快捷方便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在参加这个培训班之前也参加了专升本的网络教学。经过2个礼拜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充实了很多,这里有专家的最新理念,有特级教师的优秀公开课通过这些视频和资料的学习对我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加很多。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有哪些呢?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生活中我们举的数学问题常常带有感性色彩但是数学是一门很理性的学科,这在教学小学数学让我经常会感到不知所措的,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的感性成分占的比较多,而理性反之,那怎样来让学生更加慢慢具有理性呢,听了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这节讲座之后让我有了些头绪。既然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那么我们就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优势来挖掘还隐藏的能力。数学教学的发展经过了绝对化和经验化的过程再到现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建构主义,各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利弊,只是综合考虑力在不断增大,弊在不断减小。学生需要前面两种理念的优点,在新课程中才会更有优势。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好的不是单一的输出一个个知识点,而是要充分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去发现最本源,将一个个知识点连成串结成网,比如在概念教学中,要运用肯定例证的变式和否定例证的反例,从正、反两方面促进学生概念的学习。这种教学思想在日常教学中屡试不爽,学生在其中也能慢慢总结出学习的妙法,慢慢有了这种思想后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逐步建立起学生自己会举例思考的好习惯。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我也学以致用,将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转化,作为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我进一步思考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到活而不乱还是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思考。#中小学教师线上培训心得篇5#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此次网络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总之,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汇报如下:一、拓展了教师的学习渠道,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改变了过去教师只能通过课堂面对面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让线上教学模式更适应现在的形势,更能体现“停课不停学的”主题。更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二、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学习的平台。可以让教师们更好的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有效的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共赢和多赢。从而有力的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三、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一定要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要把学习的经验和技能转化成自己可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四、教师要做善于反思的新教师。教师一定要养成勤于反思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反思,教师在学习培训中可以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的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反思,教师可清楚地看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弱点,从而能让教师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的良性健康的迅速成长。##
2023-09-06 06:06:351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5篇 本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坚持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篇1】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全员(专题)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培训要求,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积极促进干部教师素质提升。市根据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师的特点,从20__年开始开展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培训,至今已进行3年。市通过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统筹规划、有效开展中小学教师执政能力培训,经过共同努力,提高了教师整体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围绕市教师教育“十二五”计划,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成为向。通过此次教师执政能力培训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切实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水平,培养有新的思路,有新的突破,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二、取得成果 通过此次教师执教能力专题培训,使市广大中小学教师进一步巩固“素质提升”培训的成果,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自觉行为。首先通过执教能力专题培训,使教师了解、掌握教师执教能力建构的一般过程、方法和策略,逐步提升自己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整合重组教学内容、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素养。其次通过执教能力专题培训,使教师逐步形成大胆构想、敢于创新、注重实际、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乐于合作交流的教育品质,逐步提升为人师表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等,形成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崭新的教学风格。 1。县打造教研训一体化特色,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县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于20__年度将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室合并,在县级层面搭建了教研训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实施有效教育”的基本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县师训部门与全县中小学一道,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以团体课题为引领,校本研训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常规为抓手;努力探索教研训一体化路子,倾力打造教研训一体的特色品牌。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教师执政能力。 1.加强校本研训——夯实“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基石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关键在教师,三年来他们把研训工作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放在解决基层教师实际需求上;把研训工作的“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研训模式、研训方法、研训手段上; 2.深化教学常规——抓住“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关键。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最终落脚点。县广大教研员带领学科教师,以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立足常规教学,深化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3.团体课题引领——努力创建“教研训一体”的特色品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团体课题引领下,各校教研训一体化模式初步形成,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区以教师执教能力为重点,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区教育局及上级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重视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座谈、会议等形式进行学习,细化任务,合理分工,落实责任。稳步推进并全面实施了中小学教师以执教能力为重点的三年教师培训工作。构建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制度,大力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自主研训,促进了全区中小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努力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教师进修学校在健全培训网络、搭建培训平台上做了一定的尝试与努力,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一、制订规划,加强领导,保证实施实效。 二、强化服务,加强宣传,保证人人参与。 三、构建“四模块”的校本培训管理体系。 四、搭建校本培训平台。五、根据实际,放眼全区,避免培训差异。 六、依托载体,创新方法,落实培训对象。 七、关注质量,服务课堂,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八、完善制度,科学考核,激励教师主动参与。通过努力,全区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四、县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教师执教能力培训工作 为使县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培训顺利实施,按照市教育局具体要求,县根据实际情况,依托市培训中心建立了市、县、校三级培训体系,落实培训任务。积极准备,周密部署,扎实做好培训基础性工作,狠抓组织机构、培训方案、工作职责“三个落实”,确保宣传发动、师资培训“两个到位”,从而为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准备,周密部署; 二、是抓县级培训的全程管理——协作体(共同体)教研组长培训; 三是抓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 四是抓培训的考核评价工作;五是抓档案管理。教研组做到12个字方针:“搭建平台、专业引领、强化管理”。三年来,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县教师进修学校主动发挥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专题研修、培训引领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放弃休息,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各校也精心组织校本培训,形式多样,灵活开放。到20__年3月,通过考核,全县近千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人均培训120学时,达到了培训计划中提出的要求。通过这轮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进一步改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省、市、县优质课获奖,国家级、省、市、县级论文及课题获奖等年年递增。 五、区建立培训“六项”制度,确保执教能力培训有效实施 区学校领导把如何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这一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学校行政在校务会议上专题讨论相关培训工作,校长多次在教师会议上提出要求,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事宜。全区小学、初中都成立了执教能力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为学校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各处室分工负责具体工作,层层落实,分工明晰,职责到位。 一、强化组织管理,组建“四层”管理网络,强势推进执教能力研训。 二、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培训“六项”制度,确保执教能力研训有效实施。 三、创新培训模式,搭建“双网”(网格与网络)研训新平台,增强执教能力研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成立专家团队,送教服务校本研训,剖解学校缺乏名师示范引领难题。 五、开展特色研训,共享教育教学智慧,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 六、部分学校培训工作特色、亮点采撷。区执教能力全员培训的开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区学校执教能力全员培训的开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们的执教能力大幅提高,教学风格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可喜局面,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执教能力全员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应该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培训必须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执教能力培训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各学科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培训之路必将漫远,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再接再厉,争取推进教师研训工作向纵深发展。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篇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道路。因此,各学校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将我镇小学本年度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能者上的培训模式。扩展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听课评课。通过研讨,引导教师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4、课题研究模式。课题来自教师的实践,在研究中,教师不断遇到新问题,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指导,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教师为了完成自己所承担的研究任务,需要不断获取资料、进行学习,教师有了强烈的主动学习动机,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通识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教学比赛、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开设师德教育讲座、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现代教育理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3、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在校内形成了自学计算机的浓厚氛围。 4、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方设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学校负责给予补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服务及经济补贴。 5、年轻师培训。对全体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训练和辅导;综合“三课”(即示范课、过关课、跟踪课)的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学成绩等,对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作出评估。 6、教研组定期活动(每周一次)。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经常安排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篇3】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一、加深职业认识 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在开学典礼中,校长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比较陈旧的话题,但细细体会、琢磨他们的话语,觉得很有分量。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为教学工作提供方法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小学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另外,众多培训指导老师一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上好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当然这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这次培训中,各位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新老师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三、增强对教学工作的信心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本次培训中,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等,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弄潮儿。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有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通过培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因此学习至关重要,而且非常迫切,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学习,全面普及知识,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这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社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教育的振兴已成为全民族日益迫切的需求,教育应更好地担负起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能否有效的建设一只充满活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能否成功的关键,青年教师更应成为这只队伍的生力军。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篇4】 20__年7月15日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局举办的为期六天的学习。六天的培训,教师认真的讲解、不厌其烦的答疑,同班学习的各校同行们激情四射的讨论交流,使我真当有醍醐灌顶之感,收获颇丰。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代表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通过六天的信息技术培训,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带头作用,让我们的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育技术,让教师们正确操作计算机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 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我们花了最多时间学的是Flash动画,我们都学得非常认真,但是时间有限,可以说我们学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但我觉得以我现有的知识要想熟练掌握Flash动画制作,还要学很久,并且对我们一线教师作用不是很大!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这些天天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对教师知识、能力的传统提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显然要做一次认识上的调整,如果这桶水没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补充,那么你将没有勇气给学生一碗水。有人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是一桶水,而要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流水。显然教 师知识结构地不断更新,能力结构地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地不断创新,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我们老师不仅要教好课,管理好校园网络,还要成为一名指导型、服务型和专家型的老师,做好领导的参谋。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经历短暂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六天的学习虽然不能掌握太多的教育技术知识,但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完成学习任务,希望以后有更多教育技术的培训,让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篇5】 本学期,小学课改核心校第一小组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各成员学校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一、培训助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本学期,重点开展了“教材解读”和“新教育晨诵”的培训,第一小组邀请滑县数学名师刘文晖老师和滑县语文学科带头人邵传红老师对成员校的全体语文、数学老师进行培训,参训人数达到460人。通过培训,全体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普遍提升,促进了课堂教学,提高了业务水平。 我组各成员校积极参加教研室牵头组织的新教育晨诵课的培训,观摩了党玲芬和李艳老师的晨诵课,聆听了党老师的报告。通过培训,语文老师对晨诵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各校晨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比赛推动学校教研活动开展 为加强交流,共同提高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授课水平,以赛代培,以赛促研,在广泛征求各校意见的基础上,报请教研室同意,我小组于11月9日举行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比赛。 各成员校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经过激烈竞争,推选出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等老师参加县级比赛。比赛同时又是一次区域教研,广大老师通过参与和观摩比赛,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三、送课(培)加强了区内交流 在教研室的正确引领和各乡镇的积极组织下,我小组组织优秀教师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分别到小铺、枣村、四间房、八里营学校送课送培,不断扩大核心校的引领带动和影响力。通过区域内的交流,由一个学校引领一个乡镇,一个小组带动一个区域,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2023-09-06 06:06:561

如何规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提升工程规划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简称“提升工程”),根据我省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教育部、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及要求,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全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服务教师,统筹规划。坚持以服务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为宗旨,在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由省教育厅统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二)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充分结合我省教育教学特别是教师信息技术实际,遵循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律和教师需求设计培训项目,组织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三)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导向,以通过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的能力。  (四)测评驱动,积极创新。坚持行政统筹,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为指导,推进工程实施的管、办、评分离,引入社会资源,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始终,通过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建立培训、测评、应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机制,实现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三、总体目标  在教育部的统筹指导下,根据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从2014年起,按照先易后难、先骨干后全员、逐步推进的原则,分年度、分层次组织开展全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到2017年,完成全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培训工作。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培训  1.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2017年前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自愿参训,参加了2013年“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并选择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专题的教师可不参训。重点加强各级专兼职培训者、中小学校长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以及农村教师的培训。  2.统筹培训项目。根据教育部要求,充分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与本省教师培训资源的融合,采取短期集中、远程网络、技能大赛等方式,设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骨干培训者和共建培训平台,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3.创新培训方式。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坚持底部攻坚,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为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  4.强化培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校长继续教育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年培训人数不得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每五年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不得少于50学时,2014—2017年各市(州)培训分年度规划任务数(见附件2)。省教育厅规划制定分年度培训项目,引入招投标机制,遴选省内外具备资质的机构单位承担当年培训任务和测评工作。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各市(州)、县(区、市、特区)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建设教师选学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本地区教师全员培训,对未参训或培训学时不够、测评考核不过关的教师,要结合职称、评优、评特等教师专业成长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督促教师参训。各级要完善专项培训体系,做好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相关培训的有机衔接。  5.提高培训实效。各地各培训机构要建立国家与地方、公办与民办、普通与特色、一般与优质的共建共享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各方面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实际、与教师专业成长等紧密结合,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提高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建立基于互联网的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探索开展教师培训MOOC等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二)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开发、引进适合我省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教学点、村级小学各地结合实际可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测评。各地要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训机构要根据测评数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小学校要分析测评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教师要根据测评结果,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  (三)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探索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和示范校等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省教育厅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负责全省提升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成立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省教育厅厅教师工作处,成立执行机构(设在省广播电视大学),负责组织管理的具体工作。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指导和评审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招投标、管理及相关协调工作,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精细化管理。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本地区“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将“提升工程”实施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教育“9+3”计划等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充分整合教师培训、教研、电教和科研等部门资源,依托各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等培训基地,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指导,开展本地区全员提升培训。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经费保障。省级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切块用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市(州)、县(区、市、特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本地教师全员培训,要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硬件投入,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基础保障。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三)制度保障。各级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制定管理办法,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开发并运用测评工具,制定完善测评办法,开展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要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测评机构和成熟技术的作用,充分授权培训机构与国家平台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合作,整合其它优质资源。要建立完善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教育信息技术。  (四)监督保障。教育部将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各地工作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监测结果。实行测评分离,以保证培训质量和评估实效。省教育厅将采取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做好提升工程实施的监管评估工作。将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情况纳入教育“9+3”计划督导评估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考核验收重要内容。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中小学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监管评估。
2023-09-06 06:07:111

中小学教育智慧平台教师研修听完视在哪答题

想答题,首先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然后找到暑期教师页面。2、其次在页面中找到我的教师研修认证记录。3、最后再点击重新恢复记录即可
2023-09-06 06:07:212

平台如何培训线上教师

平台培训线上教师方法如下:1、培训形式:网络培训(国培)与集中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师快速成长十要诀”对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同时结合专题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培训方式可采取基本功讲座、组织专项训练、拜师收徒、观摩交流、竞寒达标、教学展示讲评等。2、培训要求:做到“五落实”。即组织、内容、时间、形式及管理措施落实。要善于总结、发现和吸纳各方面的经验,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提高教科研能力,夯实教学基本功。培训的意义1、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2、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不仅会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大家的敬业精神、革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上上下下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3、培训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2023-09-06 06:08:391

广东省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关于广东省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广东省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广东省教育厅坚持“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通过“统筹规划、专家引领、试点先行、全员研修、提炼典型”的项目实施路径,“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全面实施,成效显著。目前,全省成立了150个省、市、县级研训指导团队,组建了3636支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参加研修的学校共7167所,参训教师人数达236481人,占全省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7%。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会同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严格按照教育部的工作要求,结合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智慧教育”和“多技术融合”两种应用模式,并将“融合创新”作为我省教师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维度,搭建了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能力测评体系。在对全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指南(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实施路径、各级职责、研修内容、测评考核要求、绩效评估等内容,为项目开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持。   加强骨干培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领路人”   注重培养项目骨干人员,开展引领性培训。在“强师工程”省级教师培训项目中设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共开设21个子项目,培训11892人,培养了一批具有智慧管理意识、智能领航意识、协同创新意识的.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管理者、培训者、学校管理团队。同时,在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专门设置“中小学智能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项目”,旨在通过高端研修模式,培养智能教育领域领军人才,在智慧校园建设、智能课堂打造、跨学科教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样板”引路,打造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示范者”   全面落实“试点先行、打造样板、以点带面、全力推进”的项目实施策略。在全省遴选了80所省级试点校和25个省级试点区,先行探索实施经验,为各地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训打造“样板间”。省教育厅为每所省级试点校提供启动补助资金,全程跟进指引试点建设,多次组织专项调研与交流活动,指导试点校、试点区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推广应用。目前省级试点校已进入“整校推进”考核验收阶段,试点先行的成效显著,典型案例不断涌现,“一区一模式”、“一校两案”的特色在项目规划、考核方案制定、项目推进上尤为凸显。   实施多措并举,创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新路径”   按照省级“铺路”,试点“探路”,区域“行路”的要求,为各地开展能力提升工程2.0提供政策支持、专家指导、平台指引,通过开展项目推进、政策宣讲、区域调研等方式,推动各地项目顺利启动。制定区县“整校推进”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任务驱动指引各地落实项目工作。各地积极推进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各级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的多主体协同参与的项目实施路径,通过示范带动、分批实施、全员参与,开创了“试点示范引领、区域统筹推进、学校自主落实”的良好局面。   注重成果应用,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整体提升   为鼓励培训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变,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开展省级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与教学创新典型案例的建设工作,汇聚优秀资源,凝练研修成果,体现了我省“融合创新、协同教研”的特色,首批已有95个课题获得立项,80个学科课例入选典型课例。同时,扎实开展智慧教育论坛、成果交流会和2021年粤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帮扶等活动,帮助我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的学校和教师汲取智慧养分,全面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
2023-09-06 06:09:031

初中教师培训计划

计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任何组织中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计划。计划通过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任务分解给组织的每一个部门,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教师培训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教师培训计划篇1 一、培训目标和要求: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本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学识水平、 教育 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教大的提高,努力成为“现代型、科研型”的教师。 (二)培训要求 1、提高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 2、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 3、努力培养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着重体现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突出学校实际和教师要求,坚持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按主题组织,主要有4个专题组成: 1、师德培训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习内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洋思教学 经验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1)、通识性培训。通过在县、街道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能自觉地以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模式、 方法 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使之不断改革创新和优化。 (2)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 反思 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科学方法和手段。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各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体培训内容为:说课训练; 4、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目的在于使教师熟练操作并运用电脑以及多媒体教学,学会并应用课件制作、班级或教师个人网页制作、网络平台、博客、电脑绘画制作。 5、教学常规培训。目的是通过学习,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构建 高效课堂 ,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提升。 6、青年教师培训。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首先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建设好一支以校长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坚持开放、创新、务实、高效的原则,突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培训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和自我实践、重视个性差异,加强个别指导,充分体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个性化特点。因此,校本培训采用集中与分散、面授与自学、观摩与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具体可分为: 1、集中性学习、研究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班 (2)组织 教学方法 、教学经验交流会(座谈会) (3)开展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说客反备、研讨反思活动。 (4)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新课程标准等) (5)、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 2、分散性学习、研究 (1)根据自身特点,制订自己切实可行的“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 (2)根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开展“拜师学艺”、互相观摩、专题研究活动。 (3)教师撰写论文、设计案例等。 (4)指导:聘请本校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5)课题研究:学校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三、培训的考核办法和考核程序: (一)培训的考核办法 校本培训的考核着重于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1、理论考试 围绕校本培训的有关内容,编制理论考试题,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阶段性评价。 2、根据校本培训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对教师撰写的经验 总结 、专题研究 报告 、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听课笔记、学习体会等材料及教学实践等活动进行评价。 3、结合学期和学年度考核,对教师教育教学绩效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四、培训的保障 措施 : 1、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学习作为职务聘任、晋升和奖惩的依据之一。 2、参加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每位教师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3、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环境 (1)积极订阅购置报刊图书,保证学习内容与时常新。 (2)加大教科研力度,大力支持教师撰写高水平的论文。 (3)学校及时提供既有前瞻性又有针对性的专题性资料,避免培训活动的低水平循环和重复。 (4)选派教育教学骨干外出参加培训,研究活动等。 初中教师培训计划篇2 入职 教师(新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对学校师资力量的增强和新教师自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结合我校新教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强校战略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构筑层次分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培养和支持体系,以尽快提升入职教师(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高等教育理念为核心,以提高教学专业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运用适应本学科的教学方法为主要目标,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发展潜能、能胜任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学骨干,为提升我校整体办学水平提供强大的后续人才支持。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 培训及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具体要求如下: 1、高等教育学专题:在学习型社会,教育所追求的是面向未来的效能,关注的焦点是教师如何发展自身的潜能、完善其人格,考核是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思考、如何创造等。因此,通过本专题学习,新教师应该做到: (1)要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发展规划纲要。 (2)要深刻理解现当代流行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特定学生摆脱基于“效率与竞争”的强迫性学习,走出“逃避学习、恐惧学习、厌恶学习”的怪圈。 (3)要教学方式适应后现代知识的性质转变,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职业教育的倾向,重视发现和发展学习者的潜能,促进其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发展性学力形成和人格成长。 (4)要具备独立撰写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的能力。 2、高等心理学专题:进入20世纪以后,“人的主体性”被逐步受到关注,由此,课程的重点也随之由偏重学科知识体系的讲授转向偏重学习主体,心理学对于人本身的研究成果在课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通过本专题学习,新教师应该做到: (1)要深刻理解教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智力心理学。 (2)要掌握在经济全球化、 文化 多元化、网络化为背景构成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个性心理、价值标准和思维模式等。 (3)要能够将所学的认知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中,凝练出自己独特的学科教学方法。 (4)要根据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从微观学习转向宏观学习,从一般性学习转向策略性学习,从模仿迁移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实现学习“技工”到学习“设计师”的转变。 3、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与他们的情绪体验结合在一起。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情感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爱是教育的力量和源泉,是教育成功的保障。爱学生,才能成就学生,对学生的爱有多深,学生的成才率就有多大。同理,教师只有爱教育,才能敬畏教育,热爱教育,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因此,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新教师应该做到: (1)要培养对教师职业的事业感、师爱感、责任感、成就感,特别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贞不渝、对学术的敬畏执着、对学生的表里如一,关心备至。 (2)要面对性格特征不同的学生,可以对他们的细微差别了然于胸,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和心理辅导。 (3)要加强自我修养,保持幽默开朗、乐观自信、豁达大度的心态,对生活教学科研中碰到的困难、阻力、打击和挫折可以自我调控、沉着应对、排除危机。 4、教育法律法规专题:法治不仅是国家的一种治理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文明进步的标志。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现实生活中,各类教育违法案例层出不穷,这说明仅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观念深入人心,依法行事成为每个人的行事策略。因此,通过本专题学习,新教师应该做到: (1)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等 法律知识 。 (2)是认识到教育立法具有历史性和局限性,(即它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永远落后于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的完善。)能够以历史、唯物、辩证的态度看待教育立法,为教育立法的完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是可以引用教育法律条文知识,分析、反思、评价教育系统外部和内部各种违法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学生知法、懂法、用法。 (4)是具有法律意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人格尊严。 初中教师培训计划篇3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尽快地熟悉业务,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教师发展中心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新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1、让新教师对新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为到位的认识,并及时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2、让新教师能够把新课改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加强听、评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二、培养对象:近五年内分配到我校任教的教师钟彬彬、钟昌顺、张文生三位老师。 三、学习内容及要求 1、从抓师德教育入手,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在思想、业务学习上,要求新教师做好笔记,以便回顾和反思。 2、新课标下的教材、教法。要认真钻研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体系结构,熟练掌握新教材及所教学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上内容在教案里要体现出来。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要积极学习,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学科教学规律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对这种学习方式各学段要大胆探索和实施。 3、老教师的课随时向新教师开放,并经常进行听课、评课的互动。 4、要求新教师多进行教学反思,并体现在教案本上。 5、新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对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都要切实掌握,对新课标中指出的教学中重视的问题必须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切实重视。 四、培训措施: 1、新教师的培养由集中学习和自学两部分组成。集中学习由学校教导处直接负责,每月至少听课一次,每月至少检查新教师教案一次并作好检查评价记录。同时新教师要加强自学,利用教育刊物和网络,广泛获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多与我校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参加校本教研。要求新教师提前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授课程序,上出效果。要按时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和上级举行的教研、培训等活动,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反思、认真实践,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把所得的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每学期写好一篇教育教学 心得体会 或总结。 3、结 对子 跟踪培养。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与新教师结对子进行跟踪培养。骨干教师要从业务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考试、反思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新教师,指导要中肯、具体,不要花架子,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新教师要诚恳,虚心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艺术。指导教师除了上好示范课外,还要随时向新教师开放课堂及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指导,让新教师尽快成长,承担起教育教学的重任。新教师必须虚心学习,认真备课,每月听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的课不少于两节,每学期公开教学至少二次,公开课教案须交指导教师审定通过。 4、在学校公开课教研课中,教研组要特别重视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工作,多给些善意的指导意见,促进其提高。 5.创造学习机会。创造更好的机会让新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促进专业地迅速发展。 初中教师培训计划篇4 在新课程背景下,较快熟悉、适应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教研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懂得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崇高;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的规范和方法;为教书育人奠定稳固的基础。 一、培训目标 1.提高新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提升师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2.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终生学习观,紧跟现代教育的步伐。 3.帮助新教师优化知识结构和拓宽专业知识,初步了解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身学养。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国各类大学分配在我区各中小学工作的本年度应届 毕业 生,往届毕业新进入福田区各类学校工作的青年教师(35岁以内)。 三、培训形式及课时安排 1.采取集中培训和教学实践两阶段进行。集中培训将从“职业常识、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课例评析”五个方面安排课程。教学实践将在师徒结对帮教的基础上,完成观课议课、评教评学、反思总结等作业。 2.培训课时:以一学年度为期,上学期面授32学时,下学期实践环节计28学时。学年度共计为60课时。 初中教师培训计划篇5 一、工作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县进修校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服务于课程改革,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 爱岗敬业 精神;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3.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及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5.深入贯彻落实县进修校师培工作精神,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着眼实际,注重培训的针对性。 1.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德窗口形象。学校将坚持以学校博客、校讯通、教育简讯、《汶川教育》为媒介与视点,继续挖掘和培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进与典型,通过开展政治学习和“师德演讲”、“我的教育 故事 征集”、“师德征文评选”、“教育故事选编”等活动,推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快我校师德窗口形象建设。 2.特色建设,引领教师专业知识自主提升。以“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为源头,通过校园图书馆、教育博客等信息平台,继续深入开展师生经典诵读工程,以此促进教师走向书香型、知识型、智慧型的专业发展之路,以丰富的知识积淀开启教育的智慧,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学校将有目标的培养和发展学科骨干教师。与此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3.支教帮扶,促进教师专业性成长。借助资中学校支教帮扶优势,组织帮扶学校学科骨干教师举行“教学送培下乡活动”、“高效课堂活动研讨”、“教育思想交流”等,在专家的引领下开辟专业发展之路,并有计划的选拔优秀青年教师3——5名与帮扶学校骨干教师、结对帮扶,以点带面,辐射引领。 4.加速信息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人才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电子白板应用技能培训”等全员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二)丰富形式,搞活培训,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1.立足校本,面向全员。构建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反思的校本研训运行机制,通过教务处、教研组、课题组等校本性研训组织,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传帮带”培训活动,以“教育理论学习”、“课例研讨”、“案例诊断”、“教学沙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拓宽不同层次教师的教育视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保证全体教师同等享有学习提高的机会,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2.搭建平台,拓宽 渠道 。一是外输送培,开放教育思想。学校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进修校安排的各种培训工程;二是外聘内训,开阔教育视野。学校以支教工程为契机,积极建设与支援学校的和谐关系,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到资中县发轮镇中心校、新桥镇中心学校进行培训学习;三是骨干辐射,经验共享。学校在多措并举,重力打造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将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设示范课、外出学习汇报课、教育交流等形式,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四是整合利用身边的优质网络资源,为教师培训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务实开展培训。 3.以赛代训,赛训结合。以县教学工作要求和有关教师培训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开展教师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打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教务主任、及教研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具体培训由教务处负责。 2.统筹培训,提供保障。 学校将全面统筹协调培训工作,在培训时间和培训经费上提供保障,确保教师培训经费的持续增长,为教师培训提供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确保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管理,严格考核。 所有培训由教务处实行管理,统一规划和实施。学校将把过程管理和教师培训考核情况与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评聘、岗位设置、评先表彰等挂钩,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振兴漩口地方教育。 4.强化学习,服务培训。 为了做好培训、服务、管理工作,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学习,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以满足培训工作的需要;教务处要统一规划好各类培训,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要求具体,整合资源,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初中教师培训计划相关 文章 : ★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五篇 ★ 中学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 中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 关于教师培训计划方案 ★ 2022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 学校教师个人培训工作计划8篇 ★ 2022年教师业务培训方案(精选5篇) ★ 中小学2021年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篇 ★ 初中教师业务工作学习计划
2023-09-06 06:09:191

怎么更新智慧中小学

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升级版本:首先需要了解当前使用的软件或系统的版本,然后找到最新的版本并确定是否需要升级。2.备份数据:在升级之前,务必要备份所有重要数据,以便万一出现问题时可以恢复数据。3.下载升级包:从官方网站或提供商下载最新的升级包,并确保下载的版本与现有系统相匹配。4.升级过程:按照升级包中的说明,进行升级操作。升级过程中要注意并遵循操作说明,防止数据丢失等问题。5.测试和验证:升级完成后,一定要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新版本的系统稳定、安全、正常运行。6.培训和教育:对于使用新版本的学生和教师,要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和掌握新系统。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还需要注意以下情况:1.安全性问题:在升级之后,要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防止安全漏洞产生。2.兼容性问题:在升级之前,需要了解新版本是否与现有硬件和软件兼容,以避免出现不兼容的情况。3.维护和管理:升级后的系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管理,包括及时更新补丁、修复问题等,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用户反馈:在升级后,要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并根据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系统,提高用户满意度。总之,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防范各种风险和问题,同时也需要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定制,确保最终升级效果可靠且符合实际需求。此外,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还需要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比如要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教育应用,优化系统界面和交互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培训与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新版本系统,达到更好的教育和学习效果。
2023-09-06 06:10:101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转型与发展】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待遇

         改革开放以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完成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任务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学历合格培训任务完成后,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究竟还有哪些职能?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吗?应怎样规划自身的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呢?    一、教师进修学校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l、从时代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力-陕发展的艰巨任务。与此相适应,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也面临着提高、调整、改革的三大任务。抓好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完成三大任务的基础。而由国家、省、市进行的骨干教师培训只占中小学教师总人数的10%,仍有90%的教师培训工作要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    2、从现实需要看,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管理中心兼培训机构负责。因为,一个县一般有几千名教师,大县甚至达上万名教师。这么大规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来管理是很不够的。而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不可能承担起所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因此,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有必要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肩负起管理、培训的双重任务。    3、从进修学校的职能看,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具有管理职能、规划调控职能、指导职能、培训职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首先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中心,管理全县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与年度计划,制定具体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制定教师学籍管理的有关制度,建立教师进修学籍档案、业务培训档案。其次,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还能为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自学进修,校际之间的经验交流、特色学校的创建等诸方面提供指导、帮助,提供服务。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承担着教师继续教育的“大头”。这些都是高等院校鞭长莫及的。    4、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教师接受培训教育也应具有系统睦、连贯性、全面陛、层次性。而这样的要求绝不是高等院校的一次、两次集中培训能达到的,它必须有一个既能面向全体教师,又能对教师分层、分类进行系统的、经常性培训的专门机构,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对培训工作全面规范,而这正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重要职能。    5、从教师自身的需要来看,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要求。中小学教师都是实践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需要的培训必须和他们的教学实践紧密贴近,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课堂教学操作水平的提高。所以他们希望的培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磨合过程,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高等院校远离基层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第一线的工作了解不够,在培训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学习需要。而教师进修学校在这方面独具优势,它可以通过在第一线进行教学观摩、经验交流、问题研讨、上公开课、说课评课等多种形式为中小学教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搭建平台,架设桥梁,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从教师工作、生活的需要看,高等院校承担培训任务,由于路途较远,集中时间长,给教师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负担。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长时间集中培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而较高的培训费、车旅费、住宿费又让本来就不富裕的教师负担加重,这些都不利于激发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进行联合培训,则可以大大减少这方面的矛盾和压力。    二、当前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自身必须改革的方面    1、办学层次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在推进小学教师专业合格培训和学历合格培训阶段,把县级老师进修定位在教师的学历合格培训这一层次上。长期以来从事学历补偿教育的进修学校的教师们在面对新的非学历的继续教育任务时显得有些不适应。    2、有些发展较快的学校资源闲置,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一是人力资源闲置。因为不适应新的继续教育工作的需求,一些    教师显得无事可做。    二是物力资源闲置。为了适应新的继续教育工作需求,不少进修学校都在加强自身发展,努力改进办学条件。很多学校建起了综合楼,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和学术报告厅等等。但由于目前对教师进修学校的性质、地位、作用、任务的定位不明确,也由于其它条件的限制教师进修学校不肓撇开手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因而造成不少物力资源闲置。    三、教师进修学校改革的整体思路与措施    l、探索新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模式,对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转型,提升层次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是本县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中心、指导中心和培训中心。然而目前一些学校都从各自不同角度担负起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工作。但这种互不干涉、独自作战的模式往往使培训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培训的目标、内容上也缺乏沟通,不能形成合力,极大地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效果。因此把县级的各种中小学教师培训部门整合起来,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的教师培训中心,既可以提高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层次,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培训合力,增强培训效果。    2、加强培训中心自身的队伍建设    在实行“四位一体”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时,一定要抓住契机,对教师进修学校原有的人员进行调整,切实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    一是领导班子要专业化。建设―个富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思想解放的领导班子。校长必须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熟谙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律和要求。    二是师资队伍兼职化。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以兼职为主的优秀教师队伍。专职教师队伍要少而精,要选配当地最优秀的既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的理论水准的教师,从事进修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发挥教研室、教科室及电教中心专业人员的作用,多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包括高等院校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增加师资队伍的实力。    三是后勤服务社会化。建设――支精干的后勤队伍,把后勤工作推向社会,以竞争促质量。    3、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培训中心的办学思路    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有的教师进修学校规模较大,实行“四位一体”,仍有物力资源闲置。对此,应允许培训中心办实验班、实验学校、办附小、附中。从幼儿园到高校预科班都可进行尝试。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又可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建立一个实习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建立高等院校函授站,与高等院校联合办班    要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定期送教师到高等院校接受培训,增强培训中心自身的适应能力。    四、转型后的教师培训中心的发展方向 、    1、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    (1)努力研究教师在职培训的需求、特点、运作模式、方式方法;研究和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周期和规律,成为适应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培训基地。    (2)开设面向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公共教育图书馆,建设教育信息中心。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设备、技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指导和服务。    (3)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切磋提供理论指导和研讨场所。    (4)与教研部门通力合作,以图书馆为依托,成为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培训中心和研究中心。    (5)与电教室、仪器装备室联合,成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推广培训中心。    (6)成立师范大学函授站,负责教师函授进修的报名、辅导、考试等等工作,成为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教师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2、成为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中心    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长期处于职业焦虑、高压力下的教师会丧失对教师职业的热情,没有了从容、平衡、稳定的心态,又何谈去发展自己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呢?教师培训中心应为教师提供一个释放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压力的空间。因此可以将教师培训中心建设成教师公共活动社区,使全县中小学教师可定期或随时到社区活动进行交流。与此同时,通过讲座、心理辅导等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职业心理调适,指导教师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帮助教师逐步建立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3、成为社区学习中心    教师培训中心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建设一支积极向上的高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应主动向社区辐射,通过对社区成员的积极影响来改善教育的外部环境。    曰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震]   
2023-09-06 06:10:451

怎样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

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升级版本:首先需要了解当前使用的软件或系统的版本,然后找到最新的版本并确定是否需要升级。2.备份数据:在升级之前,务必要备份所有重要数据,以便万一出现问题时可以恢复数据。3.下载升级包:从官方网站或提供商下载最新的升级包,并确保下载的版本与现有系统相匹配。4.升级过程:按照升级包中的说明,进行升级操作。升级过程中要注意并遵循操作说明,防止数据丢失等问题。5.测试和验证:升级完成后,一定要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新版本的系统稳定、安全、正常运行。6.培训和教育:对于使用新版本的学生和教师,要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和掌握新系统。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还需要注意以下情况:1.安全性问题:在升级之后,要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防止安全漏洞产生。2.兼容性问题:在升级之前,需要了解新版本是否与现有硬件和软件兼容,以避免出现不兼容的情况。3.维护和管理:升级后的系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管理,包括及时更新补丁、修复问题等,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用户反馈:在升级后,要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并根据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系统,提高用户满意度。总之,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防范各种风险和问题,同时也需要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定制,确保最终升级效果可靠且符合实际需求。此外,升级智慧中小学的最新版本还需要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比如要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教育应用,优化系统界面和交互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培训与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新版本系统,达到更好的教育和学习效果。
2023-09-06 06:10:521